热控技术措施管理规定

时间:2019-05-12 20:22:4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热控技术措施管理规定》,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热控技术措施管理规定》。

第一篇:热控技术措施管理规定

热控技术管理制度 总则

1.1 为了加强热控技术管理工作,保障和促进机组的安全经济运行,特制定本管理制度。2 范围

本制度规定了热控技术管理职能、内容及要求、检查与考核。3 管理内容与要求

热控技术管理是搞好热控设备安全运行的重要保证。3.1 热控负责人职责:

3.1.1 贯彻执行国家和省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并按照电力系统有关规定,认真做好公司热控技术管理与监督检测工作。

3.1.2 贯彻执行有关热控装置监督与管理工作的各项指示、规定及规程制度,掌握我公司热控装置的技术状况和人员状况,建立热控装置和计量装置的技术档案,实行规范化管理。

3.1.3 参加新建机组、扩建机组热控设备的设计、选型审查和安装、调试的验收工作。3.1.4 参加热控装置的技术改造工作,分析热控装置的使用情况,解决存在的关键性技术问题。

3.1.5 按照国家计量管理的有关规定,对热工计量标准器的建立、配备、管理和调整提出意见。督促建立健全相应的热控计量标准室,检查本单位热控量值传递、热控计量人员的持证情况和标准装置的考核等工作。

3.1.6 组织热控装置专业人员的技术培训、热工计量检定人员的考核认证等工作。3.1.7 参加热控设备上发生的重大事故的调查、分析和试验工作,提出反事故措施。3.1.8 组织开展热控技术管理与监督的检查、抽查和考评工作。3.1.9 每年对热控技术管理与监督工作进行总结,并对下一年度的重点工作提出意见,提出工作计划,组织力量贯彻实施。

3.1.10 及时跟踪国内、外热控技术的发展方向,掌握新技术与先进经验,组织交流、推广和技术培训。

3.2 生产技术部门是热控技术管理与监督的牵头部门,其主要职责如下:

3.2.1 建立以总工程师负责的热控技术监督网,设热控监督专职工程师一名,负责本单位热控技术监督工作,协调好热控专业和其他部门间的工作。执行有关计量法令、贯彻上级有关热控技术监督工作的指示和规定。

3.2.2 及时填报由热控专业引起的非计划停机事故报表、按时填报热控装置的季度“三率”报表、季度安全报表、年中技术小结、年度自评分表以及年度热控监督工作总结,上报省电力系统技术监督检测中心。

3.2.3 组织建立热工计量标准装置及配套设施,根据周期检定计划,按时送检标准计量器具,保证热工计量标准量值准确。

3.2.4 组织和实施对在用计量器具的周期检定,定期对在线仪表的系统误差进行现场抽检。

3.2.5 组织热控专业人员的技术培训和参加上级计量检定人员统一考核。3.2.6 建立安全活动组织并正常开展安全活动。

3.2.7 制定本单位热控装置技术改造计划,审查热控装置的大、小修计划,并负责大、小修标准项目和非标准项目的验收。大修工作安排及时上报省电力技术监督检测中心。

3.2.8 研究热控装置存在的关键技术问题,组织技术攻关。

3.2.9 组织热工仪表及控制设备事故的调查分析,组织制定技改措施和技术改进工作。3.2.10 负责热控设备的更新改造、检修项目、备品备件计划的审核与重要检修项目的验收。

3.2.11 参加新建和扩建机组热控装置设计审查、设备选型和启动试验及质量验收。3.3 热控正、副班长职责:

3.3.1 在所属部门领导下对本班专业人员及所属设备负全部责任。

3.3.2 负责组织热工专业仪表设备的安装、检修、维护工作和做到仪表指示正确、灵敏、安全可靠的运行。

3.3.3 负责组织本班大、小修工作,并监督各专业检修进度和质量,保证检修任务按期完成,并组织参加主要仪表及自动设备的验收工作。

3.3.4 负责做好设备缺陷管理工作,制定日常维护计划,及时掌握,迅速消除对平时无法消除的缺陷,提供给热控检修技术员,列入大、小修计划。

3.3.5 根据公司或本部门每月下达的计划任务书,订出切实可行的作业计划,月度计划每旬检查、季度计划每月检查。

3.3.6 做好本班原始技术资料记录及改进项目的记录,并及时交班组技术员整理汇总存档。

3.3.7 负责检修中的特殊项目技术安全措施,执行情况的检查,并对工作人员作必要的指导。

3.3.8 根据部门规定的日期制定月度工作计划和月度总结,并配合技术员做好材料、设备、备件计划的制订汇总工作。

3.3.9 班内发生局部异常情况、事故、障碍等不安全现象,应及时追查原因,并组织全班分析,认真吸取教训。

3.4 热控班组技术员职责:

3.4.1 协助班长对班内人员进行技术业务指导工作,班长不在时,代理班长职责,接受检修部门热控专职的技术指导。

3.4.2 对班组所辖设备在技术管理上负全面责任,除重大技术性更改需经检修部门热控专职批准外,有权采取必要的技术措施。

3.4.3 搞好本班的技术管理工作,编制本班大、小修施工计划,材料消耗定额,协助班长制定月度工作计划,实施措施;做好技术改进,检修总结等技术文件。

3.4.4 负责健全并领导制定本班组技术管理制度,并督促检查、贯彻执行情况。

3.4.5 协助班长做好经批准更新改造,推广项目,审查班内合理化建议,并推广兄弟单位行之有效的新技术新经验。

3.4.6 负责建立,充实本班的技术台帐、项目数据齐全;负责监督并收集各专业组对各种原始技术资料及改进记录整理,保管工作收集整理检修技术记录及各项试验报告、数据;按月向部门提供热工设备的完好率、投入率、准确率及设备缺陷消除率、工作票合格率。

3.4.7 负责掌握本班标准仪器,试验设备的健康情况,做好标准传递和定校工作计划的落实及备品备件的管理工作。

3.4.8 机组检修时应深入现场,解决具体技术问题,督促协助检修人员做好技术记录,检修验收,配合调整重要项目,努力降低消耗,提高工效。

3.4.9 负责绘制本班范围内简单的零件加工图、设备改进草图、施工后的竣工草图,并及时交检修部门汇总审核;做好技术资料的保管工作并严格执行保管制度。

3.4.10 协助本部门做好本班技术培训、技术讲课和技术考核;搞好技术问答。3.4.11 负责班内设备、仪表“三率”统计、公布,并督促设备的定校、定核工作。3.4.12 对班组设备系统的投用及现场试验、参数整定调整,负责组织和技术指导作用。3.5 热控装置现场巡回检查和清洁制度

3.5.1 热工计量仪表及控制装置是否准确指示和动作可靠;直接危及热力机组的安全、经济运行,热工人员必须到现场巡回检查和做清洁工作

3.5.2 各班每天应指定专人对所属设备进行现场巡回检查。3.5.3 现场巡回检查必须在每天上午8:30之前到达现场。3.5.4 巡检人员必须执行公司关于记录仪表的使用维护制度。

3.5.5 巡检人员对查出的设备缺陷要及时处理,对处理有困难的缺陷应作好记录,向班长汇报,以便组织处理。

3.5.6 巡检人员应仔细听取运行人员对热工计量仪表和控制装置运行情况的反映。3.5.7 巡检人员有义务向运行人员解释热控设备一些技术问题。3.5.8 各班每周必须对所属热控设备及环境进行一次打扫除。3.5.9 本部门每月对热控设备的清洁工作进行一次检查。3.6 热控装置现场定期校验制度

3.6.1 热控装置的现场定期校验是保证主要热工计量仪表准确率的一项重要技术措施,也是监督主要热工计量仪表准确率的一项可靠方法。

3.6.2 热工计量仪表必须按计量周期进行周期校验。3.6.3 现场校验方法按省电科院规定细则进行。

3.6.4 定期校验结束后,工作人员应填写周期校验记录,主周期校验中发现仪表超差,进行了修理、调整或调换备品仪表以后,除了在周期校验记录中说明外,还应按缺陷管理制度的规定做好记录。

3.6.5 根据热工计量要求,主要热工仪表当月定校季统计,故每季主要热工仪表仪表校验一次(除“保护”用一次表)。

3.6.6 逢大、小修按常规项目,对已校表按“周检”计划统计报本部门和生产运技术部门。3.7 热控技术资料图纸管理 3.7.1 根据实际情况建立健全热工计量仪表及控制装置设备注册和主要热工计量仪表及控制装置设备技术档案,注册档案应包括:

3.7.1.1 热工计量仪表及控制装置设备的注册,出厂说明书以及校验调整与试验记录。3.7.1.2 试验室用仪器仪表设备注册,出厂说阴书以及历次校验记录(证书)。3.7.1.3 机组及系统的热工计量仪表及控制装置系统图、原理和实际接线图。3.7.1.4 热工计量仪表及控制装置电源系统图。

3.7.1.5 热工计量仪表及控制装置常用部件(如热电偶保护套和插座等)的加工图。3.7.1.6 流量测量装置运行日志(包括运行巡视记录维修和故障处理记录系统改进记录)。3.7.2 热控装置的检修规程,调校规程、运行维护规程以及各种有关的规章制度。3.7.3 仪表及控制装置的单元图、系统图、接线图做到部门有总图,班组有分图。3.7.4 仪表及控制装置有变动更改时必须出更改图或附更改说明.

3.7.5 新设备的说明书等技术资料原本交档案室、部门与班组应有复印件。3.7.6 技术资料、图纸的借出必须履行借还手续。

3.7.7 技术资料、图纸的保管应有专人负责,要防止损坏、丢失。3.8 热工仪表及控制装置评级标准 3.8.1 评级原则

3.8.1.1 热控装置应结合机组检修,与主设备同时进行定级。3.8.1.2 热控装置必须消除缺陷,并经验收评定后方可按标准升级。

3.8.1.3 仪表测量系统各点校验误差不应大于系统综合误差,主蒸汽温度、压力常用点的校验误差,应小于系统综合误差的1/2。

3.8.1.4 热工自动调节设备的投入累计时间占主设备运行时间的80%以上方可列入统计设备;热工自动保护设备应能随主设备同时投入运行。3.8.1.5 热工调节系统的调节质量应符合要求。3.8.2 评级标准 3.8.2.1 热工仪表 3.8.2.1.1 一类

3.8.2.1.1.1 仪表测量系统综合误差符合评级原则3.8.1.3规定。

3.8.2.1.1.2 二次仪表的指示和记录清晰,带信号仪表的信号动作正确、可靠。3.8.2.1.1.3 仪表及其附属设备安装牢固,绝缘良好,必要时有防震及抗干扰措施。3.8.2.1.1.4 管路、阀门不堵不漏,排列整齐,有明显的标志牌。3.8.2.1.1.5 仪表内外清洁,接线正确、整齐,铭牌齐全。

3.8.2.1.1.6 带切换开关的多点仪表,其开关接触电阻符合制造厂规定,切换灵活,对位指示准确可靠。

3.8.2.1.1.7 仪表技术说明书、原理图、接线图及校验记录齐全,并与实际情况符合。3.8.2.1.2 二类

3.8.2.1.2.1 仪表测量系统综合误差有个别点超出评级原则3.8.1.3规定,经调校后能符合规定要求。

3.8.2.1.2.2 二次仪表的指示和记录正确、清晰,若有个别点发生超差,稍加调整即能正确指示、记录。

3.8.2.1.2.3 仪表内个别零部件有一般缺陷,但仪表性能仍能满足正常使用的要求。3.8.2.1.2.4 其它均能符合一类设备标准。3.8.2.1.3 三类

3.8.2.1.3.1 不能达到二类仪表标准者。3.8.2.2 热工自动调节装置 3.8.2.2.1 一类

3.8.2.2.1.1 自动调节系统的设备完整无缺,清洁、整齐、调校合格,达到制造厂出厂技术要求。

3.8.2.2.1.2 取样管路和取样点布置合理,管路、阀门、接头不堵不漏,标志牌齐全。3.8.2.2.1.3 电缆、线路、盘内布置符合安装规定,电气绝缘良好,标志牌清楚、正确。3.8.2.2.1.4 自动调节系统正式投入前应进行对象特性试验,投入后应作扰动试验,试验记录齐全,调节质量符合热工技术要求。

3.8.2.2.1.5 自动调节系统累计投运时间占主设备运行时间90%以上。

3.8.2.2.1.6 试验报告、检修报告、原理图、接线图等技术资料齐全,并与实际情况相符。3.8.2.2.2 二类

3.8.2.2.2.1 自动调节系统的对象特性试验不全,但调节质量基本符合规程的要求。3.8.2.2.2.2 电缆、线路、盘内布置等有个别地方不正规但不影响系统的正常投入。3.8.2.2.2.3 自动调节系统累计投运时间占主设备运行时间的80%以上。3.8.2.2.2.4 其它均能符合一类自动调节装置标准。3.8.2.2.3 三类

不能达到二类自动调节装置者。3.8.2.3 保护、联锁信号及报警装置 3.8.2.3.1 一类

3.8.2.3.1.1 保护及信号报警装置的机械及电气部分良好,动作正确、灵敏、可靠,能随机、炉及辅助设备连续投入运行,运行中未发生误动或拒动。

3.8.2.3.1.2 整套装置及零部件安装牢固,清洁、整齐,电气绝缘良好,防护措施完善。3.8.2.3.1.3 试验报告、检修记录、系统图、接线图等技术资料齐全并与实际相符。3.8.2.3.2 二类

3.8.2.3.2.1 定期校验时,发现整定值有变动,但未发生误动或拒动。3.8.2.3.2.2 个别零部件有缺陷,但不影响系统的正常投入。3.8.2.3.2.3 其它均能符合一类保护及信号报警装置标准。3.8.2.3.3 三类

不能达到二类保护及信号报警装置标准者。3.8.2.4 计算机数据采集系统装置 3.8.2.4.1 一类

3.8.2.4.1.1 计算机数据采集系统测点投入率>99%,主要测点系统综合误差符合评级规定。

3.8.2.4.1.2 计算机数据采集系统装置的DRT屏幕显示数据,画面应稳定清晰,信号动作正确,画面切换响应时间应符合设计要求。

3.8.2.4.1.3 计算机数据采集系统装置及其附属设备完整无缺,打印机动作灵活,打字清晰,时间制表准确。

3.8.2.4.1.4 计算机数据采集系统的事故顺序记录(SOE)分辨率应符合要求,动作顺序正确。

3.8.2.4.1.5 计算机数据采集系统的数据处理和性能计算准确。

3.8.2.4.1.6 计算机数据采集系统装置机柜内,输入、输出信号二次线路排列整齐,铭牌正确,孔洞严密。

3.8.2.4.2 二类

3.8.2.4.2.1 计算机数据采集系统测点投入率为98%~99%。

3.8.2.4.2.2 计算机数据采集系统主要测点有个别点超出评级原则D1.3规定,经调校后能符合规定要求。

3.8.2.4.2.3 计算机数据采集系统装置的打印机和操作系统单元内有个别部件有一般缺陷,但不影响数据采集系统的正常使用要求。

3.8.2.4.2.4 其它均能符合一类设备标准。3.8.2.4.3 三类

不能达到二类设备的计算机数据采集系统装置者。3.9 分散控制系统的检修和维护管理

随着计算机产业和仪表制造业的技术发展,机组配备的主要控制设备都采用分散控制系统(DCS)。

分散控制系统是以微处理器为基础的软、硬件构成的控制系统,具有可靠性高、实时性强、存储容量大的特点,其结构较复杂,对环境的要求也较高,因此需要定期维护、检修,以保证系统在电厂的安全运行。

3.9.1 DCS系统的运行

3.9.1.2 对运行中的DCS系统设备应每天巡检一次,检查及处理内容至少应包括下列项目: 3.9.1.2.1 DCS设备室的环境温度和湿度,一般温度应控制在19--23℃,湿度控制在35%—50%之间,如发现超出范围,应及时处理。

3.9.1.2.2 过程控制柜内的温度,一般应小于30℃,对带有冷却风扇的控制柜,应检查风扇是否运转正常。发现故障应立即处理,对某些设备在运行中不能处理,则应采取必要措施,每天观察柜内温度。

3.9.1.2.3 滤网的清洁完好程度,必要时进行清理,如有损坏则要更换。

3.9.1.2.4 模件工作状态。此工作分两部分,一是检查人员直接查看模件,利用模件指示灯等观察模件工作是否正常,发现故障,按有关规定及时处理。另一部分检查工作是利用DCS控制系统的自诊断手段,检查模件运行情况及故障记录,并对故障作及时处理。

3.9.1.2.5 电源情况。主要是查看电源指示灯的状态,如DCS的自诊断功能检查电源情况,发现故障,如能处理的应及时处理,不能处理的应及时汇报,并协助处理直至正常。

3.9.1.2.6 顺序事故追忆装置是否正常,打印机是否正常,打印纸是否充足,打印效果是否良好,否则立即进行处理。

3.9.1.2.7 操作员站的模件、电源、风扇、滤网等是否正常,发现故障按有关规定处理,滤网应每周清洗一次。

3.9.1.2.8 检查完毕,柜门应关好,所有设备应恢复到需要状态,对检查内容、处理情况和结果应做好详细记录。

3.9.2 DCS系统的检修和维护

对DCS控制设备的全面检查和维护应每六个月进行一次,安排在机组检修时进行。3.9.2.1 对过程控制柜的检修和维护 3.9.2.1.1 拷贝所有模件的组态或程序。

3.9.2.1.2 对控制柜进行防尘、密封处理,并清理防尘滤网。3.9.2.1.3 检查、紧固控制柜接线及固定螺丝。

3.9.2.1.4 清扫电源及控制设备,包括柜体和各种模块。3.9.2.1.5 检查接地系统,使接地系统符合DCS要求。

3.9.2.1.6 对电源进行测试,测试应按制造厂家的要求进行。

3.9.2.1.7 对控制设备室的温度、湿度及含尘量进行测试,如不合格,应在检修期内进行处理,使其合格。

3.9.2.1.8 核实控制模块的标志和地址及各种硬件组态。

3.9.2.1.9 消除运行中出现的全部故障和缺陷,恢复和完善各种标志。3.9.2.1.10 送电后预运行48小时,运行期间须加强观察,发现故障,分析原因,即时处理。

3.9.2.1.11 各种功能测试,如冗余功能测试(电源冗余、模件冗余等)、报警及保护功能测试、旁路功能测试(通信节点、手/自动站等)。

3.9.2.1.12 对整个检修过程及处理结果作详细记录。3.9.2.2 模件的清洁

DCS控制系统都采用大规模集成电路和计算机控制技术,由于环境的影响,需经常对模件进行清理,如处理不当,会损坏模件或影响其使用寿命。

模件清洁主要清除模件上的灰尘、污垢、腐蚀性油污及其他污染物,以提高模件运行的稳定性和使用寿命,清洁按以下方法进行:

3.9.2.2.1 所有的清洁处理应在“防静电工作台”上进行,以防静电放电,损坏模件。在清洁处理、搬动模件过程中,工作人员应带上接地防静电环,在每次工作前应检查防静电环及其接地是否良好。

3.9.2.2.2 印刷集成电路板表面污物可用经干燥、清洁过滤、除静电处理后的压缩空气吹扫,或用防静电的真空除尘器清除。

3.9.2.2.3 对一些用空气吹、吸无法去除的污物可用80%异丙醇(ISOPROPYL ALCOHOL)与蒸馏水混合,将不起毛的绸布浸泡其中,然后取出用来擦洗模件,重复操作,直到干净为止,再用干净的麂皮或不起毛的绸布将模件擦干。

3.9.2.2.4 如果确实需要,可用集成电路板专用清洁剂喷扫,但不宜反复使用,以防污物流入插结脚。

3.9.2.2.5 对于印刷集成电路板的边缘部分或插接件部分,也可按上面的方法处理。3.9.2.3 电源及风扇的检修和维护 3.9.2.3.1 电源应清扫(如使用的是非模件电源,则解体清扫),减少积灰,延长电源使用寿命。清洁完毕送电前,应仔细检查电源有无异常损坏痕迹,电源电压等级切换开关或跨接器是否正常。电源清洁方法可参照模件清洁方法进行。

3.9.2.3.2 电源检修中更换的元件应严格挑选,不可使用温度稳定性差的元器件、晶体管和集成电路芯片,应选用进口的同类型产品代换,分立元件应尽可能选用金属电阻、钽电容、聚丙烯电容等参数稳定的元器件。

3.9.2.3.3 修复后电源应进行不少于24小时通电实验。投运前应进行输出电压和保护定值校对。保护定值不可随意变更,必需变更要有审批手续。

3.9.2.3.4 对运行电源,每六个月进行一次输入、输出电压测试,并做好记录,检查并紧固电源接线端子、接地母线螺丝(注意不要将螺丝松动或紧固过头)。

3.9.2.3.5 每年检查系统电源及接地系统。

3.9.2.3.6 每两年一次检查所有电源内外,对所有螺丝进行紧固,同时校验电源输出应达到规定值,校验值必须记录。

3.9.2.3.7 24V开关电源,每五年应更换电源,因电源上的部分器件(如电解电容器)已到其运行寿命,应予更换。

3.9.2.3.8 对运行中的电源更换应做好隔离措施,避免影响机组运行。

3.9.2.3.9 风扇应每半年清灰一次,如风扇故障须更换,更换前应仔细检查绝缘情况、电压等级、功率、转速等是否相符,更换风扇的电源接线应用焊接或其他可靠方式连接,不宜采用导线绞结。

3.9.2.3.10 风扇投运后必须确认其运转方向正确,防止反转。

3.9.2.3.11 DCS系统运行中,风扇故障如无法更换,应加挂临时风扇或采取其他应急措施,并加强巡检,注意柜内温度。3.9.2.4 操作员工作站的检修和维护

操作员工作站是操作员与DCS系统的人机接口。它能监视过程参数,对参数的越限作出报警,并做趋势记录,能记录历史数据,打印各种报表,为操作员提供全部操作、控制和有关画面。

3.9.2.4.1 操作员工作站的全面检查应每年进行一次。对检查和维护,首先要利用工作站的各种测试和诊断程序进行,并保存有关诊断数据,以利查找故障,分析故障原因。

3.9.2.4.2 每年应对工作站进行一次全面清理。

3.9.2.4.3 检查和清理的设备应包括主板、模件、总线、网络服务器、监视器、电源、键盘、硬盘、软盘驱动器、光盘驱动器、打印机等各种设备。

3.9.3 现场设备的检修和维护制度 3.9.3.1 现场设备巡检

为了保证机组的安全、经济运行,保证设备处于健康状态,将 事故消灭于萌芽中,需对设备进行巡检,发现问题及时处理,保证设备在最佳方式下运行。

对现场设备的巡检,每周应进行一次,巡检内容至少应包括下列项目: 3.9.3.1.1 电动和电液执行机构

3.9.3.1.1.1 执行机构电源及外部接线是否正常。3.9.3.1.1.2 执行机构连杆是否完好无损。3.9.3.1.1.3 执行机构罩壳是否完好无损。

3.9.3.1.1.4 执行机构的位置状态和手动自动离合器的状态。

3.9.3.1.1.5 对电液执行器除按照电动执行机构内容外,还应对油位、油压及油管路泄漏进行检查。

3.9.3.1.2 气动执行机构 3.9.3.1.2.1 检查执行机构所需气源及气压设定值是否正确,实际气压是否正常。3.9.3.1.2.2 检查执行机构连杆及插销是否完好无损。

3.9.3.1.2.3 检查执行机构进出气仪表管是否完好,有无泄漏。

3.9.3.1.2.4 检查执行机构罩壳是否完好无损,设备标牌应完整、清楚。3.9.3.1.3 现场仪表、仪表柜、箱

3.9.3.1.3.1 检查仪表两次阀门和排污门应完整无缺,接线完好。3.9.3.1.3.2 所有仪表接头和管路是否泄漏。

3.9.3.1.3.3 如是仪表柜、箱,应检查柜内照明,冬季应检查柜、箱内加热保温装置是否正常运行,保持柜内适当温度。

3.9.3.1.3.4 柜内应保持清洁,密封应完好,检查完应关好柜门。

3.9.3.1.3.5 应对巡查内容和线路制定专门表格,巡查发现的故障、缺陷应及时处理。对巡检情况和处理结果有详细记录,班长和班组技术负责人应对巡检记录进行验收。

3.9.3.2 现场设备的检修

现场各种仪表和执行机构应利用检修机会每年检修校验一次。一年一次的检修校验应是较彻底、全面的。至少应包括以下设备和内容:

3.9.3.2.1 差压和压力变送器的校验。包括对电缆检查、接线接头紧固、变送器管路检查、接头紧固等,对校验不准的变送器高水平修理或更换,并做好校验前和校验后记录。

3.9.3.2.2 压力、温度开关和各种位置开关的校验,并整理、紧固接线,规范管路,做好校验记录。

3.9.3.2.3 对电动、液动等各种执行机构进行解体检修、清洁。包括电缆、接线、管路、电源、气源的检查、维护。

3.9.3.2.4 对特殊仪表也应进行校验,如振动、偏心等仪表,本单位无法校验,应送有关单位校验。对有些特殊仪表,可根据实际情况缩短校验周期,如炉膛氧量表,应半年检修、维护一次。

3.9.3.2.5 对温度测点、各种热电偶和热电阻应有计划、有步骤地每年抽查、抽校一批,五年应全部校验一次。

3.9.3.2.6 就地指示仪表(温度、压力、流量、液位等)每年校验、维修一次,对其接线、管路也全面维护一次。

3.10 自动调节控制系统管理 3.10.1 自动调节系统

3.10.1.1 火力发电机组的自动调节系统是必不可少的。可靠的调节品质、优良的自动调节系统能代替运行人员管理和控制机组的运行。

3.10.1.2 自动调节系统应定期做试验。一般自动调节系统应每年进行两次试验。通过试验发现调节系统隐患,提高调节品质。除定期试验外,当出现下列情况时,也应做调节系统试验:

3.10.1.2.1 自动调节系统发生异常。3.10.1.2.2 调节参数改变之后。

3.10.1.2.3 设备大修或控制策略变动之后。

3.10.1.3 调节系统出现异常,通常系统性能下降,动、静态偏差增大,当遇到扰动时出现震荡,甚至会被调量大幅度变化,出现跳闸事故,对机组安全运行构成极大威胁,一般来讲,造成调节品质不佳的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3.10.1.3.1 调节设备特性不好,如变送器、执行传送机构性能不好等。

3.10.1.3.2 被控对象特性发生变化,原有的调节参数不再适应,如检修更换过热器后,对燃烧给水、温度等控制系统都会造成一定的影响。3.10.1.3.3 控制策略不完善,即调节系统设计存在缺陷,当受到扰动后,被调量就会发生较大偏差,甚至系统不能稳定运行。

3.10.1.4 由于采用DCS控制系统,在自动调节系统中,也含有开关量(逻辑量)的控制。在自动调节系统试验中,应特别注意调节系统的逻辑量及保护定值。另外,复杂的调节系统,其调节参数也不仅仅是调节器的PID。其中会增加许多辅助参数,如为了提高调节系统抗外扰能力,增加外扰作用通道,往往会有函数发生器F(x)和加法器∑等,其中会有很多可调参数,通过扰动试验同样会发现这些参数的好坏。

3.10.1.5 采用负荷扰动试验主要参数必须控制在规定范围内。滑参数运行机组,则在定参数运行区,参数也必须控制在规定范围内,调节品质才能算合格。

3.10.1.6 有条件情况下,自动调节试验应先在仿真机上进行,在仿真机上取得足够的数据后再在机组上试验,这样可提高实际试验的质量,保证机组的稳定运行,防止盲目试验造成不必要的停机,同时对仿真机的仿真性也是一个检验。

3.10.1.7 试验前应编写好试验措施,试验结束后应填写试验报告,试验结果如达不到规定的调节品质,应分析原因,找出问题所在,及时处理,使其符合要求。

3.11 热工保护系统的试验管理 3.11.1 热工保护连锁装置的试验

3.11.1.1 仪控保护连锁是为保障热力设备和系统安全运行而设计的,当某一设备在运行中出现异常时保护连锁回路动作,自动地使该设备停运,进入安全状态,防止设备损坏。同时向相关的设备发出信号,使其作出相应的反应,以保护整个热力系统的安全。

3.11.1.2 保护一般包括两大类,即主机保护和辅机保护。主机保护包括气轮机跳闸保护、锅炉跳闸保护和发电机跳闸保护及机、电、炉的连锁保护,辅机保护一般指重要的辅机保护,如给水泵、小汽轮机、磨煤机、送风机、引风机、一次风机、循环水泵、凝结水泵等。3.11.1.3 保护连锁试验是防止保护误动和拒动的必要手段,是保护机组安全运行和提高检修质量的重大措施。

3.11.1.4 根据保护连锁的重要性,热控保护连锁试验可分为三级实施 3.11.1.4.1 班组负责的试验项目

3.11.1.4.1.1 所有测点的校验(即静态校验)。3.11.1.4.1.2 一般辅机保护连锁试验。3.11.1.4.1.3 所有挡板、阀门的试验。3.11.1.4.2 部门负责组织实施的试验项目 3.11.1.4.2.1 主要辅机保护连锁。3.11.1.4.2.2 功能组试验。

3.11.1.4.3 公司级组织安排的试验项目 3.11.1.4.3.1 汽轮机跳闸保护。3.11.1.4.3.2 锅炉跳闸保护。

3.11.1.4.3.3 发电机跳闸保护(仪表控制保护是指发电机非电量保护,如发电机定冷水流量、发电机线圈温度等)。

3.11.1.4.3.4 机、电、炉大连锁保护。3.11.2 保护连锁试验的时间和周期

3.11.2.1 一般保护连锁每年至少进行一次,遇下列情况应进行保护连锁试验: 3.11.2.1.1 设备检修后应做保护连锁试验。

3.11.2.1.2 保护系统(设备、定值、逻辑等)变更后,应进行试验,以验证其正确性。3.11.2.1.3 保护连锁试验一般安排在全部检修工作结束后,机组启动前进行。为了保证保护连锁试验的顺利进行,机组检修后必须留有足够的试验时间,大修后应有5~7天,小修后应有3~5天。保护连锁试验项目必须明确列入检修计划中。

3.11.3 保护连锁试验方法

3.11.3.1 试验方法尽量采用物理试验方法进行实校,即在测量设备处加入被测物理量的方法。如凝汽器水位低脱扣凝泵,采用凝汽器放水直至水位低凝泵动作;汽轮机润滑油低压,采用停油泵法等。

3.11.3.2 当现场采用物理试验法有困难时,在测量设备校验准确的前提下,可以在现场测量处模拟试验条件,如短接、拨动开关等。严禁在控制柜内输入端子处模拟条件,这种方法只试验了逻辑,未包括整个保护回路。

3.11.4 保护连锁试验项目

3.11.4.1 根据机组的具体情况制定出相应的试验项目,3.11.4.1.1 机组小修后应做的保护连锁项目: 3.11.4.1.1.1 锅炉保护连锁试验。3.11.4.1.1.2 汽轮机保护连锁试验。

3.11.4.1.1.3 小修中变动的设备的保护连锁试验。3.11.4.1.1.4 运行中出现的异常的设备的保护连锁试验。3.11.4.1.1.5 机、电、炉大连锁试验。

3.11.4.1.2 机组大修后应做的保护连锁试验项目:

3.11.4.1.2.1 大修全部工作结束后,机组启动前(部分辅机的保护连锁试验可穿插在大修工作中进行)对全部主机和辅机进行保护连锁试验,试验开始前应完成下列工作:

3.11.4.1.2.1.1 仪表控制部门应将所有主机和辅机的所有保护测点定值进行校验完毕。3.11.4.1.2.1.2 有关辅机的分步试运工作已结束。

3.11.4.1.2.1.3 试验应用厂内标准试验单,完成所有试验准备工作,应有完整的试验项目,试验内容、试验方法和技术措施。

3.11.4.1.2.1.4 试验内容至少应包括下列内容: 3.11.4.1.2.1.4.1 汽轮机跳闸保护。

3.11.4.1.2.1.4.2 汽轮机润滑油系统保护连锁试验。3.11.4.1.2.1.4.3 汽轮机液压油系统保护连锁试验。3.11.4.1.2.1.4.4 汽轮机盘车功能联动试验。3.11.4.1.2.1.4.5 抽汽逆止门开关保护试验。3.11.4.1.2.1.4.6 高、低加保护连锁试验。3.11.4.1.2.1.4.7 所有给水泵保护试验。3.11.4.1.2.1.4.8 真空系统联动试验。3.11.4.1.2.1.4.9 锅炉跳闸保护试验。

3.11.4.1.2.1.4.10 送、引风机保护连锁试验,送、引风机润滑油系统联动试验。3.11.4.1.2.1.4.11 一次风机保护试验,一次风机润滑油系统联动试验。

3.11.4.1.2.1.4.12 磨煤机保护试验,磨煤机油系统保护试验,给煤机保护试验。3.11.4.1.2.1.4.13 风烟系统联动试验。3.11.4.1.2.1.4.14 机、电、炉大连锁试验。

3.11.4.1.2.1.4.15 对试验中发生的不正常现象应分析原因,查出问题,并彻底解决,然后重新试验,直至全部试验合格后机组才能启动。

3.12 热工仪表及热控计算机软件权限管理

3.12.1 主题内容和适用范围:本标准规定了NETWORK--6000系统软件、DEH系统软件、FSSS系统软件、输煤程控系统软件的安全管理、日常维护、备份制作、存档管理和软件修改程序。本标准适用于#

1、#2机组的所有控制系统工业控制计算机软件管理。3.12.2 引用标准:NETWORK--6000系统软件手册、DEH系统设计手册、FSSS系统设计手册、输煤程控系统设计手册等。

3.12.3 内容和要求

3.12.3.1 NETWORK--6000系统软件、DEH系统软件、FSSS系统软件、输煤程控系统软件的范围定义如下:NETWORK--6000系统、DEH系统软件、FSSS系统软件、输煤程控系统软件的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

3.12.3.2 PLC编程软件和PLC应用软件。3.12.3.3 智能式外部设备的编程软件。

3.12.4 Password 作为软件的特殊部分,分级定义,分级使用,注意保密。修改时需办理 Password 修改申请单。改动完成后,Password 修改单由案存档,存档级别为绝密级。紧急调用或借阅时需公司领导批准。

3.12.5 NETWORK--6000系统软件、DEH系统软件、FSSS系统软件、输煤程控系统软件的用户级别定义如下:

3.12.5.1 技术管理人员为管理级。

3.12.5.2 仪表控制一般值班人员为维护级。3.12.5.3 运行人员为操作员级。

3.12.5.4 NETWORK--6000 系统软件、DEH系统软件、FSSS系统软件、输煤程控系统软件的由技术管理人员负责管理。

3.12.5.5 技术管理人员负责软件的日常维护工作。

3.12.5.6 技术管理人员应定期检查外设的运行情况,遇到外设编程故障时需立即解决。3.12.6 软件的日常维护和备份制作

3.12.6.1 在机组正常运行工况下,下列软件每月复制一次,保存三个月:NETWORK—6000、DEH、FSSS、输煤程控系统的系列数据库、PLC在线逻辑、运行环境。

3.12.6.2 机组消缺需修改软件时,修改前对所属软件系统制作备份。修改完成后即做备份。经运行证明正确后,再做备份保存。此时,中间备份可消除。原备份保存一个月。

3.12.6.3 在进行技术改造、软件开发时,技术管理人员需在未改动软件之前作备份,修改后即做备份,直至完全成功,经公司认可后,再做全面备份并保存。此时,中间备份可消除。原备份保存一个月。

3.12.6.4 对于NETWORK--6000系统、DEH系统软件、FSSS系统软件、输煤程控系统软件的的画面。在机组移交时做全面备份并保存。此时,中间备份可消除,原备份保存两周。

3.12.7 软件存档管理

3.12.7.1 机组移交时,对NETWORK--6000系统软件做全面备份,一份送档案室存档,一份报生产技术部门备案,另一份由技术管理人员保存。

3.12.7.2 机组大、小修后,进入正常运行工况时,对NETWORK--6000系统软件、DEH系统软件、FSSS系统软件、输煤程控系统软件做全面备份。一份送公司技术档案存档,一份报生产技术部门备案,另一份由技术管理人员保存。

3.12.7.3 在技术改造、软件开发取得成功后,对NETWORK--6000系统软件、DEH系统软件、FSSS系统软件、输煤程控系统软件做全面备份。一份送公司技术档案室存档,一份报生产技术部门备案,另一份由技术管理人员保存。

3.12.7.4 历史数据存盘后,送公司技术档案室存档。3.12.7.5 上述软件存档级别为机密级。3.12.8 软件备份的保存

3.12.8.1计算机所用外部存储介质属高精设备,需放于防磁、防尘、防灰、防静电的专用盒子里,并存放于专用的柜子里,由技术管理人员保存。3.12.9 软件修改程序

3.12.9.1 在日常机组消缺时需修改软件,由消缺人填写软件修改申请单,提交技术管理人员。

3.12.9.2 在技术改造、软件开发中需修改软件时,首先按《设备异动管理标准》、《仪控逻辑管理标准》进行技术审核。批准后由申请人填写软件修改申请单,提交技术管理人员。

3.12.9.3 技术管理人员接到软件修改申请单后,进行软件功能审核。若软件功能不能实现技改要求,技术管理人员需及时将信息通知有关人员。否则应及时修改软件,并将处理结果返回申请者。

3.12.9.4 软件修改由技术管理人员或技术管理人员指定人员实施操作。操作步骤和内容需详细、清楚地写在操作记录本上。

3.12.9.5 夜间值班或技术管理人员不在时,需紧急修改软件,值班人员向有关领导汇报后,得到授权后进行处理,在线修改。填写软件修改申请单后,把操作步骤和修改内容详细、清楚地写在操作记录本上。移交给技术管理人员后,由技术管理人员进行审核,并消除软件修改申请单。

3.12.9.6 技术管理人员应妥善保管好软件修改申请单和操作记录本。3.12.9.7 具有修改软件权限的有关人员名单报生产技术部门备案。3.13 #1#2机组蓄能器定期试验

3.13.1 为了保证新机组的安全运行,必须对重要设备所使用的蓄能器进行定期试验,根据哈尔滨汽轮机厂提供的HA100电液执行器说明书和沈阳东北电力调节技术研究所提供的电液控制快速关断阀说明书,特制定如下蓄能器定期试验。

3.13.2 蓄能器为安全压力容器,蓄能器的使用与定期试验必须遵守蓄能器使用规范。3.13.3 蓄能器为安全压力容器,必须充氮气。3.13.4 蓄能器充氮气完成、投入使用一周须进行检查,若无氮气泄漏,则下一次检查为四个月后,若仍无氮气泄漏,则下一次检查为一年后。

3.13.5 主设备大修时,须对蓄能器进行氮气泄漏检查。

3.13.6 蓄能器进行氮气泄漏检查结果须报检修部与生产技术部门。3.13.7 蓄能器进行氮气泄漏检查责任人为蓄能器的设备主人。4 检查与考核

本制度的执行情况由生产技术部门进行检查与考核。

第二篇:井控技术措施

井控技术措施

(一)表层固井

1、钻井队表层钻深必须进入稳定层50米以上,保证下部表套水泥环与地层的胶结质量。

2、要高度重视表层固井施工,确保表层固井质量。固表层套管前要认真核对表层井深和表层套管下入深度,确保表层套管按钻井设计要求下到位置。

3、认真做好表层固井设计,确保表层固井灰量足够,按照固表层作业要求做好现场施工,打好水泥浆密度,油井留10-15米水泥塞,并做好固井表层施工记录。

4、要求钻井队固完表层后必须保证水泥候凝8小时后才能二开钻进。

5、固完表层后,对由于井漏而导致水泥未返到地面的井,井队要技术及时回填井口。

(二)完井固井

1、要求钻井队下套管前必须先换好相应尺寸的防喷器闸板芯子后下套管。

2、认真做好完井固井设计,进行平衡压力计算。

3、钻井液密度异常的井,要求钻井队处理时必须坚持加入稀释剂稀释钻井液的原则,不得采用大量加清水处理钻液的办法。

4、对出油、出气的井,必须要坚持先稳定底层后固井的原则,做好固井后的关井工作。

5、钻井队下套管过程中必须按下套管技术要求井行灌泥浆作业,下完套管给套管内灌满泥浆后能接方向杆循环泥浆,循环1-2周,循环处理好泥浆后进行固井作业。

6、完钻发生漏失的井必须先堵漏后固井。防止下套管过程中或固井过程中发生漏后环空液柱压力降低后诱发京涌。

7、一次上返固井和双级固井的一级固井过程中发生漏失的井,候凝期间要认真观察井口,发现溢流现象要立即关井。

一、固井施工过程中井涌、井喷的应急措施。

1、注前置液时发生井涌或井喷,立即停止注前置液,并向钻井队工程技术员汇报,有钻井队根据井涌情况决定是否关井并进行压井处理措施,确保压稳地层后重新组织固井施工。

2、注入水泥过程中发生井涌、井喷时根据具体情况采取以下措施:

(1)、注放水泥量少时,由钻井队根据井涌情况决定是否关井,如果关井,要节流循环出注入的水泥浆并采取压井措施。压稳地层后重新组织固井施工。

(2)、已经开始注尾桨时出现井涌或井喷时,由钻井队实施关封井器后节流注水泥作业,抢压胶塞、节流顶替。同时启动固井工程公司井控应急预案。

三、尾管固井井控措施

1、尾管固井封固井段短,要计算前置准的使用量,仔细核算地层压力和环空静液柱压力,实现平衡压力固井。

2、固完尾管后要求将钻具起到安全位置,循环出多余水泥浆。在进行循环泥浆时水泥浆正处于失重时期,地层流体容易窜入到水泥浆中。因此,在起钻过程中一定要注意灌泥浆作业,防止起钻过快造成抽吸现象,降低套管内液柱压力后地层流体窜入到水泥浆中造成固井质量不好,防止环空静液柱压力降低后诱发井涌或进喷。

三、注入水泥过程中,水泥车出现不正常情况。

在注入低密度水泥浆阶段:

1、泥浆泵出现凡尔卡住现象,要判断准确,是那个凡尔卡住,及时停泵排除。

2、发动机出现供油不畅,能在(10-15分钟)内排除的,排除后继续施工。如不能排除时,换车继续施工。

3、出现高能混合器堵塞现象,停泵检查排除,时间在5-10分钟以内

4、由于操作不当,出现坐住混浆池和倒灌现象时,及时换车注泥浆,故障车要抓紧时间处理故障。

在注入高密度水泥时:

1、在注入高密度水泥时,出现以上几种情况处理方法基本一样。

2、在注入高密度水泥接近注完时,在保证油层封固的情况下,可以停止注入水泥,施下一道工序。

四、注泥浆过程中,灰罐车出现不正常情况

1、压风机传动轴断,压风机传动打滑,或压风机零部件损坏,施压风机不能正常工作,马上连接供气管线,用其它正常灰罐车供气。

2、出灰闸门堵塞,下不出灰,视情况而定。在注入低密度水泥时,可换注另一车低密度水泥,对堵塞闸门的灰罐车进行抢修,如只有一车低密度水泥,可以停注抢修,时间不超过30分钟,在在接近注完时,可以停注,改注密度水泥。在注高密度水泥时出现以上情况。

3、出出现罐盖密封不严漏气时,在施工前,放掉气压,打开罐盖检查,在施工漏气时,坚持施工,如果供气不足连接其他灰罐车供气。

五、供水出现不正常情况

1、负责固井施工人员,在施工前要落实井备队水量是否满足施工用水量,要求并井备队备足施工用水后方可施工。

2、负责固井施工人员,要和井队联系,在固井施工的全过程中保证供电正常,不能中途出现停电现象。

3、供水潜水泵烧坏时,及时更换备用潜水泵。

4、出现倒顺开关损坏时,可把电源线直接和潜水泵保障供水。

5、出现供电线路不通或断掉时,及时和井队电工联系,查明原因,立即维修。

六、水泥头出现不正常

1、挡路打不开(因误操作,先开压塞闸门,后摇挡销,使胶塞下行,压弯挡销,使档销打不开)。把压胶塞管线接到水泥头上另一个闸门。用车上水柜子计量,即停止施工(可以留水泥塞。不能替空)。

2、因受压闸门密封圈刺漏。停泵放压,能放掉压时,把刺漏闸门砸掉,高压管线直接接到水泥头上,继续替量碰压。如放不掉压,在刺漏的情况下,坚持碰压,碰压后,水车坚持保持压力不低于气压数值,浅井在1小时以上。深开在40分钟以上,防止流水泥塞。

3、水泥头装胶塞时,注意松紧程度,过松,过紧,质量达不到要求时,坚决不用,更换质量好的胶塞。

七、其他情况

1、注水泥时,出现泵压突然升高现象,多数情况是井壁坍塌,造成憋泵现象。

降低注水泥量,小排量挤住,注意观察泵压变化,如是并壁坍塌,小排量挤住能顶通时,及时汇报研究处理方案。

2、突然升高

判断是否井壁坍塌或水泥浆初凝,降低顶替排量,观察泵压变化,最高泵压控制在25MPA。

3、浮箍浮鞋失效

放回水不断流(放不掉压),再次憋足,压力超过气压压力3-5MPA,关井候凝2小时

第三篇:热洗工作管理规定

热洗工作管理规定

一、严格遵守油田道路管理规定,限速行驶,车速不能超过45

公里/小时(否则罚款100—200圆)。

二、严格执行公司回场三交制度,收工后必须三交(违规一次罚

款50圆)。

三、车辆回场后,没有特殊情况,严禁私自动用车辆(违规一次

罚款100圆)。

四、热洗工作展开后,罐车司机协助操作人员完成热洗工作,保

证生产任务的顺利完成。

五、车辆的油料必须严格控制,不得随意在油库领机油,液压

油等其它油料,油料必须从公司内部领取。(特殊情况除外)

六、罐车协助配合热洗时,紧随热油车,保证工作的正常开展,马庄热洗工作完成后,罐车须随热油车组一同回作业区,严

禁单车行驶。

七、热油车司机每天联系第二天的工作(调度室及化清队),保证

生产任务的顺利开展,未执行的罚款50圆

八、主车设备每三天保养,罐车司机协助配合,及时维护,保养

好设备,保证生产任务的顺利完成,一次漏保班长处罚20

圆,其他人10圆。

九、严格执行岗位安全操作规程,牢固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井

场作业时禁止动火,吸烟等一切危险行为,一经发现罚款200

圆。

十、热洗工作中,车辆部件损坏影响工作时,须与各方领导联系

及时向值班干部及现场带队人汇报,不能作业时向甲方说

明,取得谅解的情况下,暂停作业。

十一、班长及时汇报热请车组的管理状况,及时与领导联系,如

隐瞒车组的违章现象,班长罚款200圆。

十二、车辆外出修理须有班长或值班干部证实,队领导签字后方

可有效。

十三、配合好甲方的热洗工作,以安全,优质,高效的服务赢的甲方的信赖。

木拉提

2002/06/10

第四篇:控烟管理规定

蛟塘镇控制吸烟管理规定

为了进一步加强我镇的烟草危害控制工作,遏制烟草流行所造成的健康和经济损害,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推进我镇控烟工作进展,促进经济和社会的稳定发展,按照我社区实际情况现制定我镇控烟管理规定。

第一条 下列场所为禁止吸烟场所:

(一)国家机关、企业、事业单位及社会团体的公共办公室和会议室;托儿所、幼儿园;

(二)各类教育机构的教学场所、学生宿舍及其他青少年活动场所;

(三)各类医疗卫生机构的候诊区、诊疗区和病房区; 第二条 禁止十八岁以下的未成年人吸烟。

第三条 香烟销售者不得向十八岁以下的未成年人或明显怀孕状况的妇女出售香烟。香烟销售者必须在出售香烟场所的明显位置张贴或悬挂有吸烟有害健康内容的告示。

第四条 禁止利用广播、电影、电视、计算机信息网络、报纸、期刊等媒体发布烟草广告。禁止设置户外烟草广告。

第五条 全国亿万农民健康促进行动广宁县赤坑镇办公室负责控制吸烟工作,依照本管理规定行使下列职权:

(一)制定控制吸烟规划并组织实施;

(二)组织吸烟危害身体健康的宣传教育活动;

(三)组织、协调有关行政管理部门、社会团体和行业协会开展控制吸烟活动;对违反本管理规定的行为进行检查督导、教育; 第六条 派出所、学校、文化站、村委会等部门和有关社会团体、行业协会应当协助村委办公室积极开展控制吸烟工作。

第七条 对违反本管理规定第四条的未成年人,由其所在的学校或卫生行政管理部门责令该未成年人的监护人予以管教。第八条 鼓励创建无吸烟单位,对无吸烟单位予以表彰。第九条 本管理规定自二零零九年六月三十一日起施行。

全国亿万农民健康促进行动高要市蛟塘镇办公室

2009年5月6日

第五篇:钻井井控管理规定

目 录

第一章 总则.....................................2 第二章 钻井井控管理制度.........................3 第三章第四章第五章第六章

钻井井控管理要求........................16 录井井控管理要求........................26 测井井控管理要求........................27 附 则..................................28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认真贯彻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和“以人为本”的理念,不断强化油气井钻井全过程的井控安全管理,严防井喷失控、硫化氢等有毒有害气体泄露事故,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和保护环境,维护社会稳定,有利于发现、保护和利用油气资源,根据《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石油与天然气井井控管理规定》的要求,特制定《中原石油勘探局钻井(测井、录井)井控管理实施细则》(以下简称本细则)。

第二条 井控管理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井位选址、地质与工程设计、设备配套、安装维修、生产组织、技术管理、现场管理等各项工作,需要设计、地质、安全、生产、工程、装备、监督、计划、财务、培训等部门相互配合,共同做好井控工作。

第三条 本细则所称的“井控”是指油气井钻井全过程的油气井控制与管理,包括钻前施工、钻井工程设计、钻井施工、测井、录井、中途测试、完井作业等各生产环节。

第四条 本细则所称“三高”是指具有高产、高压、高含H2S特征的井。其中,“高产”是指天然气无阻流量达100×10m/d及以上;“高压”是指地层压力达70MPa及以上;“高含H2S”是指地层气体介质H2S含量达1000ppm及以上。

43第五条 本细则适用于中原石油勘探局石油天然气钻井、测井、录井等施工作业的井控管理。

第二章

钻井井控管理制度

第六条 井控分级管理制度。勘探局、专业化公司、专业化公司项目部及基层队伍均应成立井控工作领导小组。

(一)勘探局成立钻井(测井、录井)井控工作领导小组,组长由勘探局分管安全生产的副局长担任,成员由钻井工程处、安全环保处、技术监督处、勘探管理部、开发管理部、勘探开发科学研究院、规划计划处、财务资产处、人力资源处、钻井工程技术研究院、各钻井公司、地球物理测井公司、地质录井处、钻井管具工程处、固井工程处等部门领导组成。钻井(测井、录井)井控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钻井工程处,办公室主任由钻井工程处处长兼任。

(二)专业化公司应成立由行政正职为组长,相关职能部门参加的井控工作领导小组,并明确各自管理职责和监督检查职责,全面落实井控安全责任。

(三)专业化公司项目部,应成立由行政正职为组长,相关岗位人员参加的井控工作领导小组,负责本单位的井控工作。

(四)专业化公司的基层队伍,应成立由队长(主任)

为组长,相关岗位人员参加的井控工作领导小组,负责本单位的井控工作。

第七条 井控工作责任制度。井控工作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各级井控工作领导小组及成员部门均负有井控工作责任。

(一)钻井(测井、录井)井控工作领导小组职责。1.贯彻落实国家安全生产法规和行业井控安全标准,健全井控监督管理机构并落实专职人员,组织制(修)订钻井、测井、录井等企业井控技术标准;

2.负责勘探局井控工作的总体规划和部署; 3.负责井控技术培训工作的计划和管理;

4.负责钻井、测井、录井和专业试压队伍,以及井控设备检验维修机构管理,确保专业队伍井控能力达到要求;

5.严格市场准入制度,落实承包商井控责任; 6.组织制订重大井控技术方案与设计论证,并组织重大井控隐患治理项目的实施;

7.研究、确定重点井、复杂井井控技术措施及井喷失控事故处理方案,组织井控应急抢险指挥和井喷事故调查处理;

8.负责勘探局井控装备的配套和更新,审批井控隐患治理项目及资金,确保装备本质安全;

9.定期向油田井控管理委员会汇报井控管理工作;

10.监督各二级单位的井控管理工作;

11.负责总结勘探局井控工作,定期组织井控技术经验交流会;

12.负责组织井控专项检查,及时发现并研究解决井控工作中的重大问题;

13.定期召开井控工作领导小组会议,全面总结部署井控工作;

14.负责对二级单位井控工作进行考核、评比。

(二)井控管理办公室主要职责。

1.在钻井(测井、录井)井控工作领导小组领导下,具体负责钻井、测井、录井井控日常管理工作;

2.负责油气井钻井全过程的井控管理;

3.贯彻实施行业、集团公司及各专业有关井控技术安全标准、规范,组织制(修)订钻井、测井、录井井控安全技术标准和实施细则;

4.负责制定钻井、测井、录井井控和硫化氢防护培训计划;

5.参与重点区域(井)井控技术方案论证,审核井控隐患治理项目计划;

6.参与井控突发事件应急抢险与指挥工作;参加井喷事故及硫化氢溢出事故的调查处理;

7.及时向钻井(测井、录井)井控工作领导小组汇报

井控工作,提出工作方案及安排意见;

8.组织井控安全专项检查。

(三)专业化公司是井控安全管理责任主体,对本单位井控安全负全责。专业化公司、井控设备检验维修单位应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并结合井控管理实际,明确本单位井控工作职责。

(四)专业化公司均应设臵井控专职岗位,确保井控责任制的落实。

第八条

井控工作检查制度。各级井控工作领导小组应定期组织开展井控检查工作。其中,勘探局每半年组织一次,专业化公司每季度组织一次,基层单位每月组织一次。

第九条 井控工作例会制度。勘探局和各级单位应定期召开钻井井控工作例会,认真总结、布臵钻井井控管理工作,并及时研究、解决钻井井控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钻井井控工作例会的主要内容应包括人员培训计划、设备购臵和维修计划、工作布臵及总结等几个方面。勘探局每半年一次,各钻井公司每季度一次,基层队伍每月一次,并作好相应记录。

第十条 井控持证上岗制度。各级主管领导、管理人员和相关岗位操作人员应接受井控技术和H2S防护技术培训,并取得“井控培训合格证”和“H2S防护技术培训证书”。

(一)“井控培训合格证”持证岗位。

1.勘探局领导及管理人员:主管生产、安全的勘探局

领导;钻井、生产、安全、设计、监督部门领导以及参与井控管理的人员。

2.钻井、测井、录井公司领导及管理人员:经理,主管生产、技术和安全工作的副经理,正副总工程师;工程技术、生产管理和安全管理部门领导以及参与井控管理的人员。

3.施工队伍。

(1)钻井队(平台):平台经理(队长)、平台副经理(副队长)、钻井工程师(技术员)、安全员、钻井技师、钻井大班、泥浆工程师、司机长、正副司钻、井架工;

(2)测井队与录井队:正副队长、现场施工人员; 4.其他人员。

(1)钻井工程、地质与施工设计人员,现场监督人员;(2)井控专业检验维修机构技术人员和现场服务人员;

(3)从事欠平衡钻井、测试、泥浆、取心、定向井等专业服务的技术人员及主要操作人员。

5.取证等级。

取证等级要和岗位相一致。

A证:工程技术人员和工程管理人员;B1证:钻井队操作人员;C证:井控装备安装维修人员;D证:其他技术服务人员;

(二)“H2S防护技术培训证书”持证岗位。1.机关人员:在含H2S区域从事钻井、测井、录井作业的相关领导及相关管理人员。

2.现场人员:在含H2S区域从事钻井、测井、录井作业的现场操作及管理人员。

(三)上述培训及复审应在中国石化集团公司(或中国石油集团公司)认证的相应培训机构进行。

第十一条 井控设计管理制度

(一)从事钻井作业工程设计单位应持有相应级别设计资质;从事“三高”井工程设计应持有乙级以上设计资质。

(二)设计人员应具有相应资格,承担“三高”井工程设计人员应拥有相关专业3年以上现场工作经验和高级工程师以上任职资格。

(三)油气井工程设计和施工设计均应设立《井控专篇》。《井控专篇》应以井控安全和防H2S等有毒有害气体伤害为主要内容,应提供地质设计范围内的注水(气)井详细情况。

(四)所有设计均应按程序审批,未经审批不准施工;“三高”油气井应由企业分管领导审批。如因未预见因素需变更时,应由原设计单位按程序进行,并出具设计变更单通知施工单位。组织工程设计与地质设计审查时,应有安全部门人员参与审查《井控专篇》。

第十二条 甲方监督管理制度

(一)所有钻井作业应由甲方派出现场监督人员。“三高”油气井、预探井和其他重点井应实行驻井监督工作制;一般开发井可实行“一般工序巡视监督,关键工序现场监督”工作制。

(二)现场监督人员除应履行工程质量监督职责外,应同时负责监督井控和HSE工作,负责地质设计范围内的注水(气)井停注、泄压工作。

(三)对钻井作业监督人员实行资质管理;“三高”井和预探井的监督人员应持有总部颁发的监督证书。监督人员资质管理由油田勘探开发事业部负责。

第十三条 井控和硫化氢防护演习制度。钻井队应根据施工需要,自安装防喷器之日起,分不同工况组织防喷演习。演习应分岗位、按程序进行,现场服务的录井、泥浆及其它专业工作人员应参加演习。演习时应做好记录,包括班组、时间、工况、经过、讲评、组织人、参加人等。

(一)钻井井控演习应分正常钻进、起下钻杆、起下钻铤和空井等四种工况。常规井井控演习应每班每月每种工况不少于一次,钻开油气层前,应组织一次井控演习,不合格不得打开油气层;高含H2S井控演习应包含H2S防护内容,在钻开油气层100米前应按应急预案程序和步骤,组织全体人员参加以硫化氢防护为主要目的的井控演习。

(二)井控演习应统一指挥,相互联络、协调配合。演习结束应由井队长(带班干部)或钻井工程师与钻井监督对演习进行讲评,并填写井控演习记录。

(三)进入高含硫化氢油气层100米前,钻井公司按安全应急预案程序和步骤,组织现场施工全体人员(包括录井、泥浆、定向等)参加、地方相应部门和当地群众参与的以硫化氢防护为主要目的的演习。必要时,由勘探局与地方政府联动组织井喷防硫化氢救援演习。参加人员应包括勘探局相关处室、钻井公司、地方政府相关部门、当地群众和全体现场施工人员等。

(四)做好演习总结。总结内容应包括:参加演习的单位、部门、人员和演习的地点;起止时间;演习项目和内容;演习过程中的环境条件;演习动用设备、物资;演习效果;持续改进的建议;演习过程记录的文字、音像资料等。

第十四条 井控设备管理制度

(一)勘探局指定钻井管具工程处对井控设备集中统一管理,合理配臵,统一调配,确保最大的满足井控作业需要;钻井管具工程处负责制定设备管理、检查维修和定期检验制度,并建立设备档案。设备管理、检查维修、定期检验制度和设备档案报钻井(测井、录井)井控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备案。

(二)所有井控装备及配件购臵,必须是集团公司有

关部门认可的供应商生产的合格产品。

(三)实行井控设备定期报废制度。防喷器报废年限为累计使用时间13年,控制装臵报废年限为累计使用时间15年,管汇及阀组报废年限为累计使用时间13年。延期使用须经第三方专业检验合格,且延期年限不超过3年。严格执行Q/SH0164-2008《陆上井控装臵判废技术条件》要求,用于“三高”油气井的井控设备,累计使用时间不宜超过7年,超过7年应加密检测并监控使用。

第十五条 专业检验维修机构管理制度

(一)井控设备专业检验维修机构应以检验维修点为基本单位取得独立资质,未取得资质不得从事相应级别的井控检验维修工作。

(二)专业检验维修机构应建立完善的检验维修质量保证体系,检验维修应严格执行SY/T6160《防喷器的检查与修理》等相关标准、制度。

(三)防喷器组检验维修后,应按井场联接形式组装后进行低压和额定工作压力试压;用于“三高”气井的防喷器组应做等压气密检验。

(四)专业检验维修机构应按照逐台、逐项的原则,建立防喷器、控制系统、阀组、管汇等使用维修档案。

第十六条 井控装臵现场安装、调试与维护制度

(一)基层队应按设计安装使用井口设备、井控装备

和气防器具,并认真做好日常检验维护和记录填写。

(二)双面法兰应装配三通,在三通上能够装配有控制闸门的额定压力量程压力表和小量程压力表各一个,确保显示实际压力值灵敏、准确。

(三)钻井作业使用的井口设施、井控装臵,现场安装完毕或更换部件后均应进行密封试压;“三高”气井的井口设施、井控装臵,在现场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宜做等压气密检验。

(四)钻井防喷器除日常维护保养外,应定期进行检查。定期检查分3月期检查、1年期检查和3年期检查3类,检查方式和检查项点应执行SY/T6160《防喷器的检查和维修》。

浅井每完一口井进行三月期保养,每完五口井进行一年期检测检修,每完十五口井进行三年期检修;中深井及4500米以内的深井每完三口井进行一年期检测检修,每完五口井进行三年期检修;4500米以上深井每完一口井进行一年期检测检修,每完三口井进行三年期检修;中深井、深井在钻井中每三月应进行三月期保养。

三月期保养在现场进行或根据需要送勘探局管具工程处井控车间(或地区性井控服务中心)进行检测和保养;一年期和三年期必须送勘探局管具工程处井控车间进行检测和检修,井控车间应出具试压检测合格报告。

(五)各类H2S检测仪、可燃气体检测仪、大功率声响报警器等气防器具,现场安装后应进行可靠性检测,声光报警、数值显示等达到标准后,方可投入使用。

第十七条 开钻(开工)检查验收制度

(一)钻井作业各次开钻(开工)前,均应进行开钻(开工)检查验收。

(二)检查验收可根据具体情况,分别采取业主单位检查验收,委托施工单位检查验收或甲乙双方联合检查验收方式。检查验收合格后应下达“开钻(开工)批准书”同意开钻(开工);检查验收不合格不得开钻(开工)。

(三)承钻“三高”气井,最后一次钻开主要油气层前的开钻检查验收,应经施工企业自行组织检查验收合格后,再由甲方企业组织正式开钻检查验收。开钻检查验收应由企业副总师以上领导带队,并由工程、生产、设备、安全、环保等部门人员参加。

(四)油田内部:开发井由钻井公司职能部门自检;浅、中深探井和深井开发井,由钻井公司分管领导带队组织自检后验收;深探井、重点井和特殊工艺井,在钻井公司检查的基础上,由钻井工程处牵头,与勘探、开发、安全、生产、装备等各职能部门组成开工验收小组进行验收。

第十八条

钻开油气层审批制度

(一)钻开地质设计目的层100米前,施工企业在自

检合格的基础上应向业主企业提出钻开油气层申请,经检查验收合格并获批准后方可钻开油气层;获准钻开油气层1个月未能钻开,须重新组织检查验收。“三高”气井若包括多个差异较大的主要油气层,则每钻开一层须检查验收1次。

(二)业主企业检查验收应由主管部门牵头,工程、安全、环保、消防、装备等部门参加,并依据有关标准和制度进行。检查验收合格后,应下达“钻开油气层批准书”同意钻开油气层;检查验收不合格,则应下达隐患整改通知书责令限期整改。

(三)“三高”气井钻开主要气层检查验收,应由局副总师以上领导带队,并由工程、设备、安全、环保等管理部门人员参加。

第十九条 干部值班带班制度。钻井施工应有干部24小时值班,开发井从钻开油气层100米前应有干部带班作业;探井从安装防喷器到完井应有干部带班作业。

第二十条 坐岗观察制度。开发井从钻开油气层100米前,探井从安装防喷器到完井,应安排专人24小时坐岗观察溢流,定时将观察情况记录于“坐岗记录表”中,发现溢流应按程序处臵并上报。坐岗由钻井人员、泥浆人员和地质录井人员负责,钻井人员重点监测泥浆液面变化,泥浆人员重点监测泥浆性能变化,地质录井人员重点监测参数变化。

第二十一条 井喷应急管理制度

(一)钻井施工应按“一井一案”原则编制工程和安全综合应急预案。安全应急预案应包括井喷失控、H2S泄漏和油气火灾爆炸等3个子预案。

(二)钻井施工防井喷失控和H2S泄漏应急预案,除满足规定编制要素外,还应明确规定双方应急责权、点火条件和弃井点火决策等。

(三)钻井队是钻井施工的应急责任主体,所有配合施工作业和后勤服务的队伍,其应急预案均应服从责任主体单位的应急预案,并服从应急指挥。

(四)安全应急预案按照分级管理的原则,应报当地政府和上级安全部门审查备案。

第二十二条 井喷事故管理制度

(一)根据事故严重程度,井喷事故由大到小分为Ⅰ级、Ⅱ级、Ⅲ级和Ⅳ级。

1.Ⅰ级井喷事故:发生井喷失控造成H2S等有毒有害气体溢散,或窜出地表、窜入地下矿产采掘坑道、伴有油气爆炸着火、危及现场及周边居民生命财产安全。

2.Ⅱ级井喷事故:发生井喷失控,或虽未失控但导致H2S等有毒有害气体喷出,对人员存在伤害可能,或对江河湖泊和环境造成较大污染。

3.Ⅲ级井喷事故:发生井喷事故,24小时内仍未建立井筒压力平衡,且短时间难以处理。

4.Ⅳ级井喷事故:发生一般性井喷,企业在24小时内重新建立了井筒压力平衡。

(二)发生井喷、井喷失控或H2S泄漏事故,事故单位应立即逐级上报并迅速启动预案。Ⅰ级和Ⅱ级井喷事故应在2小时内报至集团公司应急指挥中心办公室和办公厅总值班室,并同时报地方政府相关部门;Ⅲ级井喷事故应及时报集团公司进行应急预警;Ⅳ级井喷事故在2小时内报钻井井控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

(三)发生井喷事故或H2S泄漏事故,均应按照“四不放过”原则调查处理。其中,Ⅰ级井喷事故和Ⅱ级井喷事故由集团公司直接调查处理;Ⅲ级井喷事故原则上由油田企业调查处理;Ⅳ级事故原则上由专业化公司调查处理。

第三章

钻井井控管理要求

第二十三条 井位选址基本要求

(一)井位选址应综合考虑周边人口和永久性设施、水源分布、地理地质特点、季风方向等,确保安全距离满足标准和应急需要。矿区选址应考虑矿井坑道分布、走向、长度和深度等。

(二)井场道路应能满足标准要求,不应有乡村道路穿越井场,含H2S油气井场应实行封闭管理。

(三)油气井井口间距不应小于3米;高含H2S油气井

井口间距应大于所用钻机钻台长度,且最低不少于8米。

第二十四条 表层套管下深应能满足井控装臵安装和封固浅水层、疏松层、砾石层需要,且坐入稳固岩层应不小于10米;山区“三高”气井表层套管下深应低于附近河床、山谷底100米;固井水泥应返至地面。

第二十五条 钻井井控基本要求

(一)钻井施工应安装井控设备。防喷器压力等级应与裸眼井段最高地层压力相匹配,尺寸系列和组合形式应视井下情况按标准选用;压井和节流管汇压力等级和组合形式应与防喷器最高压力等级相匹配。当井下地层压力高于现有最高额定工作压力级别井控装臵时,井控装臵可按最大关井井口压力选用。

(二)“三高”气井钻井施工,从技术套管固井后至完井,均应安装剪切闸板。区域探井、高压油气井钻井施工从技术套管固井后至完井,均应安装全封闸板。

(三)钻井队应按标准及设计配备便携式气体监测仪、正压式空气呼吸器、充气机、报警装臵、备用气瓶等,并按标准安装固定式检测报警系统。

(四)每次开钻及钻开主要油气层前,应向施工人员进行地质、工程和应急预案等井控措施交底,明确职责和分工。

(五)新区第一口探井和高风险井应进行安全风险评

估,落实评估建议及评审意见,削减井控风险。

(六)“三高”气井应确保3种有效点火方式,其中包括一套电子式自动点火装臵。

第二十六条 钻开油气层应具备的条件

(一)管理基本条件。加强随钻地层对比,及时提出可靠的地质预报;进入油气层前50~100米,按照设计下部井段最高泥浆密度值,对裸眼地层进行承压能力检验,确保井筒条件满足井控要求;开发井应安排专人检查邻近注水(气、汽)井停注和泄压情况。

(二)应急基本条件。高含H2S油气井钻开产层前,应组织井口500米内居民进行应急疏散演练,并撤离放喷口100米内居民。

(三)井控基本条件。钻台应备好内防喷工具及相应的转换接头并配备与防喷器闸板尺寸一致且能有效使用的防喷单根;“三高”油气井应对全套井控装臵进行试压,并对防喷器液缸、闸板、控制部分作可靠性检查;对含硫油气井连续使用超过3个月,一般油气井连续使用超过12个月的闸板胶芯予以更换。

(四)物资储备条件。按设计落实压井液、加重剂、加重泥浆、堵漏材料和其他处理剂的储备数量;对于距离远、交通条件差和地面环境复杂的井应适当提高应急物资储备标准。

第二十七条 进入油气层主要井控措施

(一)发现实钻地层压力与设计不符时应及时报告;变更泥浆设计须经批准;紧急情况可先处理、后补报。

(二)按照要求进行低泵冲试验。起钻前应进行短程起下,确保油气上窜速度满足标准;下钻完毕应测油气后效。

(三)起钻完毕应及时下钻,检修保养时井筒应有足够数量的钻具并加强坐岗观察。空井状况严禁检修保养。

(四)发生卡钻需泡油、混油或因其他原因需降低井筒液柱压力时,应确保液柱压力不小于裸眼段地层最高压力。

(五)在含硫油气层钻进,泥浆中应提前加入足量除硫剂,并保证pH值不小于9.5。

第二十八条 溢流和井漏处臵及关井原则

(一)发现溢流、井漏及油气显示异常应立即报告司钻,并做到溢流量1m报警、2m关井,确保快速控制井口。

(二)发现泥浆气侵应及时排除,未经除气不得重新入井。对气侵泥浆加重应停止钻进,严禁边钻进边加重。

(三)起下钻发生溢流时,应尽快抢接钻具止回阀或旋

33塞;溢流量1m以内可视情况抢下钻杆,然后关井。关井后10~15分钟应求压和求取溢流量。

(四)任何情况下关井,关井套压不超过最大允许关井套压。在允许关井套压值内严禁放喷。

3(五)气井关井后应采取措施,防止井口压力过高;空井关井后,应根据溢流严重程度,分别采取强行下钻分段压井法、臵换法和压回法等措施进行处理。

(六)压井施工前制定压井施工方案,填写压井施工单,压井前应进行技术交底、设备检查,落实岗位操作人员;“三高”井压井应有压井预案,压井结束后应认真整理压井作业单。

(七)在钻开油气层后如发生井漏,应进行井漏观察,按漏失速度灌浆,保持液面稳定。处理时应遵守“先保持压力,后处理井漏”的原则。

第二十九条 井喷失控处理原则

(一)立即启动应急预案并做好应急响应,同时上报上级主管单位(部门)及当地政府。

(二)采取相应措施保护井口装臵,严防井喷着火和事故继续恶化。

(三)制定井喷及井喷失控应急抢险方案时,应同时考虑人员伤害、环境保护,防止发生次生环境事故。抢险方案每个步骤实施前,均应进行技术交底和模拟演习。

(四)含H2S油气井发生井喷失控,在人员生命受到严重威胁、撤离无望,且短时无法恢复井口控制时,应按照应急预案实施弃井点火。

第三十条 下套管固井基本要求

(一)下套管前应更换与套管外径一致的防喷器闸板芯子并试压合格。非标套管应配备与套管扣型一致的防喷单根。

(二)下套管前应压稳地层,确保油气上窜速度小于10m/h;固井前应确定井眼承压能力,满足固井要求。

(三)固井及候凝过程中应确保井筒液柱压力平衡地层压力。候凝时间未到,不应进行与井筒有关的下一步工序作业。

(四)固井和候凝期间,应安排专人坐岗观察。第三十一条 裸眼井中途测试基本要求

(一)施工应有专项设计,设计中应有井控要求。

(二)必须测双井径曲线,以确定坐封井段。

(三)测试前应调整好泥浆性能,保证井壁稳定和井控安全。

(四)测试阀打开后如有天然气喷出,应先点火后放喷。

(五)测试完毕起封隔器前,如钻具内液柱已排空,应打开反循环阀,进行反循环压井,测油气上窜速度,满足施工要求,方可起钻。

(六)含硫气井中途测试前,应进行专项安全风险评估,符合测试条件应制定专项测试设计和应急预案。

(七)含硫油气层测试应采用抗硫封隔器、抗硫油管

和抗硫采气树。中途测试时,应准备充足的压井材料、设备和水源,以满足正反循环压井需要。

第三十二条 液相欠平衡钻井井控特殊要求

(一)液相欠平衡钻井实施条件。

1.对地层压力、温度、岩性、敏感性、流体特性、组分和产量基本清楚,且不含H2S气体。

2.裸眼井宜选择压力单一地层,若地层存在多个压力系统,则各层压差值不应超过欠平衡钻井允许范围。

3.在主要目的层进行欠平衡钻井,上层套管下深及固井质量应能满足施工要求。

4.欠平衡钻井技术服务队伍应具备相应资质。

(二)液相欠平衡钻井井控设计。

1.欠平衡钻井井控设计应以钻井地质设计提供的岩性剖面、岩性特征、地温梯度、油气藏类型、地层流体特性及邻井试油气等资料为依据,并纳入钻井工程设计中。

2.选择钻井方式和确定欠压值应综合考虑地层特性、孔隙压力、破裂压力、井壁稳定性、预计产量、地层流体和钻井流体特性,以及套管抗内压、抗外挤强度和地面设备处理能力等因素。

3.选择钻井井口、地面设备、钻具和井口工具应根据设计井深、预测地层压力、预计产量及设计欠压值等情况确定。

4.欠平衡钻井应安装并使用1套独立于常规节流管汇的专用节流管汇及专用液气分离器。

(三)液相欠平衡钻井施工前期条件。

1.成立现场施工领导小组,明确岗位、职责和权限。2.组织落实施工作业准备、技术要求、作业交底、开工验收等事项;组织编写应急预案并进行演练。

3.对欠平衡钻井装备进行安装并试压合格。按标准和设计要求储备加重泥浆及处理材料、加重材料,并配齐消防、气防及安全防护器材。

4.配备综合录井仪,且监测设备应能满足实时监测、参数录取的要求。

(四)液相欠平衡钻井施工作业。

1.发现返出量明显增多或套压明显升高时,应在安全的前提下关井求压,并根据地层压力调整泥浆密度。

2.钻井队、录井队和欠平衡服务队值班人员应分工明确,实时观察并记录循环罐液面、钻井与泥浆参数、气测全烃值、返出量、火焰高度等变化,发现异常应立即报告。

3.套压控制应以立管压力、循环液面和排气管出口火焰高度或喷出情况等为依据,综合分析,适时进行处理。

4.每次起钻前均应对半封闸板防喷器进行关开检查;每次下钻前应对全封闸板防喷器进行关开检查。

5.钻柱至少应接2个止回阀,其中钻具底部至少应接1

个止回阀。每次下钻前,应由专人负责检查确认钻具止回阀功能完好后方可入井。

6.钻进或起下钻具时,发现旋转防喷器(旋转控制头)失效时应紧急关井,视现场情况确定下一步施工措施。

(五)进行液相欠平衡钻井时,如发现返出气体中含H2S,钻具内防喷工具失效,设备无法满足工艺要求或地层溢出流体过多等任何一种情况时,应立即终止欠平衡钻井作业。

第三十三条 气体钻井井控特殊要求

(一)气体钻井施工基本条件

1.地层压力剖面和岩性剖面清楚,井身结构合理,裸眼井段井壁稳定。

2.地层出水量不影响井壁稳定和气体钻井工艺实施,且所钻地层不含H2S气体。

3.实施空气钻井井段返出气体中全烃含量小于3%;实施氮气钻井井段天然气出气无阻流量在8×10 m/d 以下。

4.实施气体钻井的专业队伍应具有相应资质。

(二)气体钻井井控设计特殊要求。气体钻井井控设计应纳入钻井工程设计中,至少应包括:分层地层压力系数、地表温度和地温梯度;准确预告所钻井段油、气、水层和预测产量,并提供地层流体组份和性质;气体流量设计;气体钻井井控设备配备及安装使用;燃爆检测系统、气防器具和

43消防器材配备及安装使用;异常情况应急措施等。

(三)气体钻井准备及施工特殊要求。

1.按照标准和设计要求安装好井控装臵、气体钻井设备及监测仪器设备,配齐消防、气防及安全防护器材,并按要求储备泥浆及处理材料、加重材料。

2.施工作业前应由气体钻井工程师、地质工程师和井队工程师对全体施工作业人员进行作业交底,并组织进行施工前检查验收。

3.编制气体钻井专项应急预案,并组织培训和演练。4.在钻柱底部(钻头之上)至少安装1只钻具止回阀。5.实施气体钻井前应关闭内防喷管线靠近四通的平板阀,且每趟钻活动1次;每趟钻至少应用喷射接头冲洗1次防喷器;每次下完钻应在钻杆顶部接1只止回阀。

(四)气体钻井终止条件。

1.全烃含量连续大于3%或井下连续发生2次燃爆,应立即停止空气钻井并转换为其他钻井方式;天然气出气无阻流量超过8×10 m/d,应立即停止氮气钻井并转换为常规钻进。

2.钻遇地层出油,应立即停止并转换为其他钻井方式。3.钻井过程发现返出气体含有H2S,应立即停止气体钻井并转换为常规钻井。

4.大风天气且风向使排砂口处于井场上风方向并危及

43井场安全时,应立即停止气体钻井。

第四章

录井井控管理要求

第三十四条 录井队应结合钻井队应急预案编制井喷、H2S应急预案,并参加联合应急演练。

第三十五条 在含H2S区域或新探区录井作业时,应按标准安装固定式气体检测报警系统及声光报警系统,配备便携式气体检测仪、正压式空气呼吸器。每月应至少检查一次正压式空气呼吸器,且在每次使用前后都应进行检查。

第三十六条 综合录井仪应能为现场监督和司钻提供终端显示及井场通讯系统。

第三十七条

现场录井人员应加强地质分析,在钻开油气层前向井队提出预告。钻开油气层后,每次起下钻均应进行后效录井,测量油气上窜速度等。

第三十八条 发现有油气或H2S显示,应先向当班司钻报告,同时向现场监督、值班干部报告。

第三十九条 钻井队在起下钻、检修设备、电测、压井等非钻进过程中,录井人员应坚持坐岗观察,发现溢流应及时通知当班司钻,并提供井控相关资料。

第四十条 若发生井喷或H2S浓度超标,应按井队应急预案统一行动。

第五章 测井井控管理要求

第四十一条 现场测井井控工作服从钻井队管理。测井队的应急预案应纳入钻井队的应急预案。如发生井喷或硫化氢显示,应按井队应急预案统一行动。“三高”油气井及重点探井测井前,应与钻井队、录井队制定联合应急预案,并组织联合演练。

第四十二条 “三高”油气井及重点探井测井应有测井施工设计,并按规定程序审批、签字。

第四十三条 测井车辆应停放在井架大门前,且距离井口25m以上。在施工前小队人员将电缆钳放在钻台上备用。

第四十四条 测井队应在施工前组织召开由钻井队、地质录井队参加的施工交底会,了解井眼状况、油气上窜速度、测井安全施工时间等,明确配合事项,确保安全施工。

第四十五条 在含H2S井测井时,入井仪器、电缆应具有良好的抗硫性能;现场至少应配备正压式空气呼吸器和便携式H2S检测仪各3套。

第四十六条 施工中应严格控制电缆起下速度,钻井队应有专人观察井口,并及时灌满泥浆。钻台上应备有1根带回压阀且与防喷器闸板尺寸相符的钻杆,以备封井使用。如发生溢流,应服从钻井队指挥。

第四十七条 测井前应进行通井循环,保证井眼通畅、泥浆性能稳定和压稳油气水层。测井作业应在井筒安全时间内进行,超出安全时间应通井循环。

第四十八条 测井过程中发现溢流,应立即将井下仪器慢速起过高压地层,然后快速起出井口;发生井涌,应切断电缆并按空井井控处理。

第四十九条 带压测井应使用专用电缆防喷器,并安装防喷管,测井仪器长度应小于防喷管长度;带压测井防喷装臵压力级别应满足井口控制压力要求;带压测井要有专人观察记录套压,发现异常应及时报告。

第六章

第五十条

本细则自发布之日起执行。

第五十一条 原《中原石油勘探局钻井井控管理实施细则(试行)》作废。

第五十二条 本细则由钻井工程处负责解释。

下载热控技术措施管理规定word格式文档
下载热控技术措施管理规定.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品控部管理规定

    山东一号桌食品有限公司 第二篇 豆制品生产车间质量品控 泡豆间的工艺流程、关键控制点和出现的问题 1 倒黄豆前检查黄豆质量,是否有霉变、杂质或者异物。检查吸豆池里的清洁......

    医院控烟管理规定

    控烟管理规定 世界卫生组织《烟草控制框架公约》(以下简称《公约》)是医疗卫生领域第一部具有法律约束力的多边条约。2006年1月9日,《公约》在我国正式生效。加强控烟履约工作......

    文控中心管理规定

    文件控制管理规定 1.0 目的 为确保文控中心日常工作的正常进行,规范公司资料管理,加强资料的收集和管理工作,有效地保护和利用资料,为公司的各项工作服务,增强公司资料的实用性和......

    热工专业反事故技术措施(精选合集)

    热工专业反事故技术措施 1 事故预想及反措 2 汽机保护系统反事故措施 6 3 DAS系统反事故预想措施 4 DEH反事故措施 5 防止模件烧损措施 6 顺序控制系统(SCS)反事故措施 7 BMS......

    统计及热费结算工作管理规定

    统计及热费结算工作管理规定(暂行)为加强公司统计和结算工作管理,确保各项资料的准确性、全面性和保密性,充分发挥统计、结算工作的职能,使之规范化、制度化,结合公司实际,特制定本......

    中控操作室操作管理规定

    贵州广宇水泥 中控室操作管理规定 一目的 为规范中控室操作管理,严肃操作纪律,优化操作参数,实现稳产,优质、低耗,制订本规定。 二适用范围 贵州广宇水泥中央控制室窑、磨操作员......

    安全风险预控管理规定(精选)

    安全风险预控管理规定 【制度摘要】 业务类别 安全管理 适用范围废止说明 无 内容概要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加强对运行操作......

    学生控烟禁烟管理规定

    学生控烟禁烟管理规定根据教育部《关于在全国各级各类学校禁烟有关事项的通知》(教基一函[2014]1号)和学院《关于在校园内全面禁烟的实施意见》文件有关规定,结合我院学生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