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型社会视角下新农村社区规划探讨_

时间:2019-05-12 20:14:5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两型社会视角下新农村社区规划探讨_》,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两型社会视角下新农村社区规划探讨_》。

第一篇:两型社会视角下新农村社区规划探讨_

两型社会视角下洞庭湖区新农村社区规划探讨

——以大通湖区河坝镇三财垸村为例

摘要

基于“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社会背景,结合大通湖地区河坝镇三财垸村新农村社区规划设计,并对社区建设模式、规划措施与技术进行分析,提出对洞庭湖区两型村庄社区的规划探讨。

关键词两型社会;新农村社区;规划

引言

两型社会指的是“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两型社会是一个涉及资源、环境、经济、社会等诸多方面的复杂系统,应该将两型社会应用于新农村社区的建设。结合新农村社区建设的特点,使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的规划措施与技术在农村加以应用,建设以两型为目标的特色社会主义示范村并加以普及。另外,狭义而言,建设环境友好型、资源节约型新农村社区可以降低广大农村居民的生活成本,提高生活质量,契合了新农村建设的基本出发点。因此,建设环境友好型、资源节约型新农村具有重要的时代意义。

将可持续发展为核心的两型社会设计理念应用于农村建设是建设新型农村社区的体现。本文将从两型社会的含义入手,通过对其的解读和新农村社区的理解结合大通湖区河坝镇三财垸村两型社区示范点规划设计为例,提出笔者对洞庭湖地区的建设环境友好、资源节约的新农村社区的思考。

1、两型社会相关解读

两型社会指的是“资源节约型社会与环境友好型社会”。资源节约型社会是指整个社会经济建立在节约资源的基础上,建设节约型社会的核心是节约资源,即在生产、流通、消费等各领域各环节,通过采取技术和管理等综合措施,厉行节约,不断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尽可能的减少资源消耗和环境代价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的发展模式。环境友好型社会是一种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社会形态,其核心内涵是人类的生产和消费活动与自然生态系统协调可持续发展。

2、研究区概况

三财垸村位于河坝镇镇区西部,与镇区相邻。距镇区中心2公里。规划区地势平坦,属于典型洞庭湖区自然风貌的平原湖区。省道S202为其过境公路,远期有高速公路通过,出入口位于三财垸村附近,由此三财垸村交通发达,区位优势明显作为河坝镇的西大门必会迎来发展契机。

近年来,满村镇不断加大农业结构调整。已初步形成机械化农业,为二三产业的发展提供有利的支柱。

2015年全村总人口1300人,总户数315户。全村分为三个村民小组,一组335人,二组448人,三组517人。劳动力人口689人,其中农业人口680,商业人口6人,运输业人口3人,外出打工人口120人。村内村民住宅多为近年来新修缮住宅风貌统一,环境良好。

全村耕地3154亩,林地218亩。全村2012年征收了300亩耕地作为工业用地。全村人均收入6000元。全村主要产业为种植业,养殖业,主要农作物有水稻,吊瓜子,藕等,养殖物主要有鱼,还有养殖大户养殖的鹅,年收入达16万。村内经济收入主要来自第一产业,为远期二三产业的开发提供支柱。

3、两型社会背景下新农村社区规划原则

3.1可持续发展原则

结合各种经济、社会、生态等因素,充分节约和高效利用,在最大程度上减少各类资源,尤其是不可再生资源在新农村社区建设中的消耗。规划在满足生活需求的同时,还应倡导节地、节能、节水和节材的“四节”方针,促进农村资源的优化配置。同时贯彻“尊重自然”与“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在充分保持原有地形地貌的前提下,贯彻生态原则、文化原则与效益原则,力求塑造一个环境优雅、文化内涵丰富、经济效益显著和个性鲜明的花园式经典居住空间。3.2生态原则

新农村社区建设中必须坚持生态原则,重视村域、镇域、县域乃至区域的生态平衡,避免大拆大建造成环境破坏,尽量实现各类资源的循环利用,减少各类污染物的排放。规划要贯穿生态理念,强调生态环境保护,体现文化内涵,反映区域特色。合理利用农村资源,在住宅、厂房建筑和设施规划中应用新技术,利用新能源,实现农村的可持续发展 3.3 整体性原则

必须将新农村社区作为一个系统,强调其建设发展的整体性。整体发展模式是实现新农村社区生态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新农村建设以整体生态观指导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广大乡村地域是城市的净化载体,而当前农村资源浪费及农村环境破坏非常严重,以生态为指导建设的新型农村社区,既可以维护自然生态,又使人类获得良好的生存环境,从而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4、确定两型社会视角下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模式

两型社会视角下新农村社区的建设从根本上理解是将建设环境友好、资源节约型新农村社区的各项措施与技术应用于新型农村社区的建设模式上。4.1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模式

根据城乡导向的差异性可把新型农村社区分为:纳入城区型社区、镇区融合型社区、农业服务型社区、旅游服务型社区。

综合对三财垸村的各项分析,将三财垸村划分为镇区融合型社区。

镇区融合型社区指在规划镇区建设用地范围边缘和内部的新型农村社区。此类社区既要兼顾小城镇建设,又要服务农村。此类社区主要吸纳镇区周边村庄的人口,这部分人口以镇区或县城非农就业为主,也有部分从事规模化农业生产,其生活方式大多处于由农村向城镇转变的过渡阶段。

两型农村社区建设应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为前提,纳入镇区的总体规划,与镇区实现设施共享。在空间布局上不能照搬城市居住区规划的模式,,具体主要有以下四点内容:

(1)交通组织,社区与外围联系至少有一条道路,过境公路不进入社区。将镇区公交线路引入社区,在社区人口集散处设置公交站点,方便社区居民出行,采用公共交通减少资源浪费,达到资源节约。在社区道路横断面上采用非机动车道,鼓励居民采用慢行交通

(2)构建“单元—组团—镇区”不同层次的弹性生长模块。根据社区集聚人口的规模和发展时序进行“单元—组团”式的模块式弹性开发,在“单元—组团—镇区”三个不同层次满足不同的生产生活需求。同时,应尊重自然本底条件并加以利用。

(3)为农耕习惯和农业生产服务提供充分空间。考虑镇区居民耕作意愿和城镇居民田园生活体验需求,在社区外围分片安排少量家庭菜园,作为社区公共资源,可采用租赁的方式,满足有耕作意愿的社区居民的需求,也可为向往田园生活的城镇居民提供休闲耕作之用。在居住外围安排生产效益好的高效农业区,种植花卉、苗木等经济作物。在社区中安排农副产品和小商品交易市场,为农机站、防疫站和生产资料销售站等农业生产服务机构预留空间,满足农业生产需要。

(4)安排功能丰富、设施先进的公共服务中心带。安排村名活动中心、游园、养老中心、幼儿园、商业步行街;重点考虑农业生产相关服务和镇区生活配套职能,特别是为农村金融服务、农技培训和职业技能培训预留空间。

(5)社区外围采用规模经营型的农业带,鼓励区内企业和农民合作,逐渐形成规模经营型农业,采用机械化农业从而提高农业生产率。

镇区融合型社区空间模式示意

公共中心带功能布局示意

4.2建设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型新农村社区的措施

规划设计层面措施

有时序的开发土地,降低开发成本,保护基本农田,注重城乡统筹以及村民意愿,进行生态规划设计。建设两型新农村社区有效途径是对建筑选址、分区、道路布局走向、建筑方位朝向,建筑体型,建筑间距,冬夏季风主导风向、太阳辐射、建筑外部空间环境构成等方面进行研究,通过规划布局对上述因素进行充分利用。形成环境友好的居住条件和有利于节能的微气候环境。

建筑设计层面措施

建筑设计要体现“实用、经济、美观”的原则。运用建筑节能技术,如采用空心砖作为墙体材料,并且充分考虑建筑的日照、采光、通风及能耗问题。建筑设计采用住宅坡屋顶,并使用坡屋顶雨水收集系统对于水进行收集利用。社区路灯使用光控技术控制开关和风电太阳能技术。医疗养老建筑采用院落式布局达到防风节能效果,建筑周围的入户路采用软硬结合的透水式铺装,利于微环境水循环。

生态技术层面措施

污水处理工程技术。根据目前新乡广大农村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状况、污水处理与水环境保护要求,对社区污水,雨水的处理统一由市政管线排往镇区集中处理,部分农田,景观地段采用地埋式净化槽处理后回收利用。对于社区环卫处理采用固定垃圾收集点模式,垃圾收集点可采用生态垃圾池,即可储存垃圾也可处理一些轻质垃圾。为实现资源共享,防止资源的浪费,达到环境卫生重大基础设施优化配置的目的,环卫车辆、垃圾处理场所应与市区、乡镇环卫设施相衔接,由环卫部门统一管理。

绿地生态、雨水和沼气工程技术。在新农村社区实施绿地生态工程技术、雨水收集技术。采用地下储雨池或地上储雨罐的方式收集小区屋面、庭院和地面的雨水,所收集的雨水主要用于冲厕、洗车、绿化用水、景观用水或消防用水等,可大大节约自来水用水量,达到节水的目的。

将粪便、厨房垃圾等有机物投入池中发酵后产生可燃气体,出料即为肥料。以沼气为纽带,由沼气池、畜禽舍、三格式化粪池和日光温室组合而成的“四位一体”生态农业,是积肥产气同步,养殖种植并举,物流、能流良性循环功能的能源,非常适合在新农村社区建设中应用。在三财垸村社区规划中,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和政府、村民的要求,集中择地规划修建沼气池,主要采用传统的工艺流程,结合养殖、种植共同组建沼气池系统。

太阳能技术。基于技术经济成本方面的因素,邓岗新农村建设宜使用两种技术: 太阳能热水器和太阳能栽培棚室。另外,在建筑结构和建筑材料方面也可考虑太阳能的利用。

通过对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型建设措施与技术的应用可对两型社会背景下的洞庭湖区的乡村社区有初步整体的解读,对其方案的导出有了理论的依据。

5、居住组团与公共中心带平面布局

组团与公共服务带规划示意

总体布局上采用镇区融合型社区空间发展模式。该社区是在各项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型措施和技术的支持下建立的新型乡村社区。在整体布局上,将村民聚居区选址在距离原村民聚落附近,有利于社区的公共服务的辐射。采用集中布局的方式设置组团,组团内部根据村民从事的生产活动布置多种住宅形式。组团中心为村民活动中心,景观中心等公共服务设施。在社区中心地段设置公共服务设施带,包括多种乡镇发展的公共服务设施。整体构建“一带,两组团”的空间结构。在建筑和环境风貌上采用乡村特色的传统风貌。

6、结论

根据对洞庭湖地区具有代表性的河坝镇三财垸村的规划研究,总结得到:

1、两型社会背景下的新农村社区规划不仅仅是对用地控制和建设规模的管理,也应该是对新农村建设的指南。要求加强对规划实施程序的审核及社会整体效益的评价。

2、现代化农村社区建设必须注重环境友好、资源节约,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3、根据村庄发展和经济社会等情况确定村庄在城乡导向的差异性,从而确定新型农村社区的空间建设模式。

4、总结建设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型新农村社区的措施和技术,并根据村庄建设的具体情况加以应用。参考文献

[1]方明,董艳芳.新农村社区规划设计研究[M].北京: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 [2]卢瑶.新农村社区可持续发展研究[D].天津: 河北工业大学,2007 [3]陈振华,侯建辉,刘津玉.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空间布局与建设模式.《规划师》,2014年第 3 期 第 30 卷

第二篇:两型社会材料

定义

两型社会指的是“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资源节约型社会是指整个社会经济建立在节约资源的基础上,建设节约型社会的核心是节约资源,即在生产、流通、消费等各领域各环节,通过采取技术和管理等综合措施,厉行节约,不断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尽可能的减少资源消耗和环境代价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的发展模式。环境友好型社会是一种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社会形态,其核心内涵是人类的生产和消费活动与自然生态系统协调可持续发展。

资源节约型包含了探索集约用地方式、建设循环经济示范区、深化资源价格改革;环境友好型则囊括了建立主体功能区,制定评价指标、生态补偿和环境约束政策和完善排污权有偿转让交易制度等。

“两型社会”提出的背景是什么?

“两型社会”是在党的第十六届五中全会上明确提出来的,是从我国国情出发而做出的一项重大决策。与发达国家相比,中国的资源利用效率比较低。据统计,中国的GDP占全球4%,而煤、铁、铝等资源的消耗占世界的30%以上。近年来,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给环境与资源带来很大压力。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将有助于解决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又快又好地发展。

“两型社会”包括哪些内容?

资源节约型社会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它包括资源节约观念、资源节约型主体、资源节约型制度、资源节约型体制、资源节约型机制、资源节约型体系等。建立资源节约型社会,必须努力做好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完善产权制度、加快国家创新体系建设、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制订和完善战略性资源的中长期开发和利用规划、发展循环经济、加强法制建设等方面工作。

环境友好型社会是由环境友好型技术、环境友好型产品、环境友好型企业、环境友好型产业、环境友好型学校、环境友好型社区等组成,主要包括:有利于环境的生产和消费方式;无污染或低污染的技术、工艺和产品;对环境和人体健康无不利影响的各种开发建设活动;符合生态条件的生产力布局;少污染与低损耗的产业结构;持续发展的绿色产业;人人关爱环境的社会风尚和文化氛围。与资源节约型社会相比,环境友好型社会更强调生产和消费活动对于自然生态环境的影响。

哪些地方正在进行“两型社会”建设试点?

2007年12月14日,国务院批准武汉城市圈和长株潭城市群成为全国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

国家发改委在《关于批准武汉城市圈和长株潭城市群为全国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综合改革配套实验区的通知》中称,武汉城市圈和长株潭城市群综合配套改革要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从各自实际出发,根据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的要求,全面投入各个领域的改革。同时,在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率先突破,大胆创新,尽快形成有利于能源资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护的体制机制,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进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切实走出一条有别于传统模式的工业化、城市化发展新路,为推动全国体制改革实现科学发展与社会和谐,发挥示范和带头作用。

武汉城市圈和长株潭城市群被国家确定为“两型社会”试验区并被赋予先行先试的政策创新权,有着重要的意义:

一方面,“两型社会”建设对集工业、能源、农业和交通优势于一体的武汉城市圈和长株潭城市群,具有很高的试验价值。以“两型社会”试验为突破口,将全面提高两 1 大城市圈的整体素质,对湖北、湖南两省探索如何按主体功能区要求,根据资源环境承载条件进行科学合理开发、综合利用、集约使用资源,把中心城市发展同周边城市腹地开发与保护生态结合起来,统筹城乡发展逐步实现区域公共服务均等化,从而破解城乡二元结构矛盾提供可资借鉴的解决方案。

另一方面,武汉城市圈和长株潭城市群都位于中部地区。中部地区作为国家重要的能源产出地区,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问题极为突出。在这种情况下,国家在中部的改革试验区提出“两型社会”建设目标,是一种具有全局意义的战略考虑,它对中部地区和全国其他区域需解决类似的问题有着积极的示范意义。

十七大之后,武汉城市圈和长株潭城市群被国家确定为“两型社会”试验区并被赋予先行先试的政策创新权。这方面集工业、能源、农业和交通优势于一体的武汉城市圈和长株潭城市群,无疑具有很高的试验价值,以“两型社会”试验为突破口,将全面提高两大城市圈的整体素质。长株潭城市群位于湖南省东北部,湖北、湖南均以湖泊众多闻名,东湖、梁子湖、洪湖以及大别山地区是武汉城市圈两大生态板块,环洞庭湖地区和湘西地区是长株潭城市群两大生态板块,两地共有近900公里的长江防洪堤。长株潭城市群南北之间以及武汉与周边城市之间存在着显著的经济发展结构差异,东西之间存在着明显的经济发展梯度差。比如,武汉与黄冈人均GDP相差近5倍,武汉拥有良好产业基础和科教研发实力,周边城市腹地则拥有较为宽松资源和较低开发成本。

如何按主体功能区要求,根据资源环境承载条件,进行科学合理开发、综合利用、集约使用资源,如何把中心城市发展同周边城市腹地开发与保护生态结合起来,如何统筹城乡发展逐步实现区域公共服务均等化,从而破解城乡二元结构矛盾,既是武汉城市圈和长株潭城市群需要及时面对、寻求突破性破解的重大问题,也是湖北、湖南两省乃至中部地区和全国其他区域需要共同探索的重大问题。湖北湖南被确定为两型社会的优先试验区,湖南湖北毗连一区,有丰富的资源优势,经济发展方式相同点众多,互补性强大,交通区位优势明显,一系列的国家改革政策的制定更加确立了湖南湖北两型社会,即资源节约性,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建立!武汉城市圈、长株潭城市群均根据区域发展现状、发展要求及承载能力,按主体功能区要求划分禁止开发、限制开发、远景开发、规划期内可建设和已建成五类区域进行有序开发,按优化开发区、重点开发区、限制开发区和禁止开发区进行分类管理。

强调集约

如长株潭摒弃了传统的摊大饼模式,按照紧凑布局、生态隔离的组团式、友好型、集约化发展的新理念,将核心区规划为以长沙为主,株洲、湘潭为副,相关地区保留大片绿地的“一主两副环绿心”结构,构成组团特色鲜明、内在联系紧密的大都市区。

追求和谐

按照城乡统筹、人地协调的和谐理念,突出了城市生态和城市环保,提出了一套高品质人居环境建设的指标体系。

加大节能减排力度

武汉、株洲等均属传统老工业基地,产业结构偏重,节能减排压力大、任务重,工作比一般城市更难,也因此更具试验价值。

成功案例

2007年12月14号,国家发改委正式批准武汉城市圈为全国“两型社会”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短短两年间,圈内城市积极主导,地方政府倾力推动,中央部委殷切支持,大型企业激情投身,先行先试的武汉城市圈建设,在荆楚大地呈现勃勃生机。

2008年8月,国务院批准武汉城市圈建设总体方案。从重大项目到部省合作,从一体化探索到体制机制创新,短短两年间,武汉城市圈按照 “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的总体要求,在“两型”道路上迅速起步。

机制创新,奠定可持续发展根基

两年间,武汉城市圈以体制创新为突破口,以大东湖生态水网、梁子湖生态保护等工程为重点,率先在中部开展排污权交易试点,创新环境保护机制;以东湖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武汉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建设为重点,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发挥引领与示范作用。

两型社会

一体化,迈开对接脚步

两年间,城市圈九城市主动融合,圈域产业优化整合风生水起,从武汉出发,4条城际铁路全面开工,一小时经济圈呼之欲出;商业企业上山下乡,农超对接,连锁经营,城乡现代流通一体化,科教文卫资源联动共享,武汉城市圈在基础设施、产业布局、城乡建设、区域市场、环境保护“五个一体化”全力推进。

重大项目,托起城市圈建设新景

两年间,在湖北省联合发展投资公司这个崭新的投融资平台上,政府部门、大型国企、民间投资共同奏响城市圈建设的新乐章,以此为依托,城际铁路、武汉新港、大东湖生态水网、花山生态新城等一个个响当当的大项目纷纷启动。在全国7个综改区中,武汉城市圈重点项目投资额度之大、投资节能环保产业项目之多、投资项目进展之快可圈可点。

部省合作,在全新平台上聚合能量

两年间,先后有67个国家部委与湖北展开省部共建,密集签订的协议表明,国家力助武汉城市圈走“两型”道路。

湖北省武汉城市圈综改办专职副主任 王培锦:"武汉城市圈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在体制机制创新方面全面展开,在重大项目全面开工,在五个一体化方面,城市的融合度进一步提高,这个就为武汉城市圈的发展,乃至全省经济的发展,推进“两圈一带”战略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一是重视规划。武汉城市圈、长株潭城市群均根据区域发展现状、发展要求及承载能力,按主体功能区要求划分禁止开发、限制开发、远景开发、规划期内可建设和已建成五类区域进行有序开发,按优化开发区、重点开发区、限制开发区和禁止开发区进行分类管理。

二是强调集约。如长株潭摒弃了传统的摊大饼模式,按照紧凑布局、生态隔离的组团式、友好型、集约化发展的新理念,将核心区规划为以长沙为主,株洲、湘潭为副,相关地区保留大片绿地的“一主两副环绿心”结构,构成组团特色鲜明、内在联系紧密的大都市区。

三是追求和谐。按照城乡统筹、人地协调的和谐理念,突出了城市生态和城市环保,提出了一套高品质人居环境建设的指标体系。

四是加大节能减排力度。武汉、株洲等均属传统老工业基地,产业结构偏重,节能减排压力大、任务重,工作比一般城市更难,也因此更具试验价值。

意义

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在全社会大力倡导节约、环保、文明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模式,让节约资源、保护环境成为每个企业、村庄、单位和每个社会成员的自觉行动,努力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也就是说,经济的发展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必须建立在优化结构、提高效益、降低消耗和保护环境的基础之上。那么这样的“综改区”,也就是以节能降耗、保护环境为核心要素的改革试验区。在这方面,武汉城市圈的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一体化规划已经很好地体现了这个核心。

环境友好型社会是由环境友好型技术、环境友好型产品、环境友好型企业、环境 友好型产业、环境友好型学校、环境友好型社区等组成。主要包括:有利于环境的生产和消费方式;无污染或低污染的技术、工艺和产品;对环境和人体健康无不利影响的各种开发建设活动;符合生态条件的生产力布局;少污染与低损耗的产业结构;持续发展的绿色产业;人人关爱环境的社会风尚和文化氛围。

与发达国家相比,中国资源利用的效率依然十分低下。据统计,中国的GDP占全球4%,而煤、铁、铝等的消耗占世界的30%以上。而近年来,在我国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带给地方环境的压力相当大。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是在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的,是从我国国情出发提出的一项重大决策。

“两型社会”的定义于房地产行业而言,同样意味着几个发展方向的衍生:住宅节能标准将被加强,节能建筑将成为楼市发展主流;七成用地集中于民生的土地政策,或将得以有效推进,即包括经济适用房、廉租房、限价房(限面积房)、普通商品房等开发速度和比重将逐步加快、加大;高档别墅用地将受到一定限制,高档别墅供应将逐步放缓;土地浪费等问题将被摆上政策战略性位置;住宅配套设施建设标准将从严,建筑成本或将随之上涨。

随着经济的发展,资源的约束越来越突出,在这种情况下,为了保证经济“又好又快”的发展,我们国家经济结构要面临转型,即从过去那种“高投入、高能耗、高污染、低产出”的模式向“低投入、低能耗、低污染、高产出”转变。中部地区作为国家重要的能源产出地区,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问题在全国来说显得更加突出,在这种情况下,国家在中部的改革试验区提出“两型社会”建设目标,是一种具有全局意义的战略考虑。两个中部试验区的获批,将成为“两型社会”的重要示范基地和产业结构调整的一个重要的突破口。

怎样建设

一、把握实质、深化认识,将“两型社会”建设摆上更加突出、重要的战略地位

本世纪以来,在科学发展观的统领下,党中央从人类文明转型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总体布局的角度,提出了建设生态文明;从社会发展模式的角度,提出了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不难看出,资源环境问题既是生态文明和“两型社会”理念提出的起因,又是生态文明和“两型社会”建设的主线,也是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的应有之义和内在要求。建设“两型社会”,首先要把握中央提出建设“两型社会”的精神实质,提高对“两型社会”建设重要性的认识水平。

(一)“两型社会”建设是我国全面解决资源环境问题的根本途径

首先,从人类社会解决环境问题的历史进程看,建设“两型社会”是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实践发展到一定阶段的最新认识成果,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产物。

其次,从环境问题背后深刻的经济、社会和文化根源来看,建设“两型社会”是全面解决环境问题的整体性方法。环境问题是一个多层面、多维度、多因素、非线性的复杂问题,是自然的问题,也是经济问题、社会问题、政治问题和技术问题,是文化观念问题。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既是我们全面解决资源环境问题的综合平台,又是从经济、政治、文化和技术等多角度采取措施解决问题的系统方法。

(二)“两型社会”建设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平台

“两型社会”建设必须坚持发展是第一要务的指导思想。要妥善处理好“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和“需要什么样的环保、怎样环保”这两大问题,促进环境与经济的高度融合,实现清洁发展、节约发展、安全发展和可持续发展。

“两型社会”建设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价值观。真正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让“两型社会”由人民共建,为人民共享。

“两型社会”建设必须坚持统筹协调的根本方法。统筹兼顾,就是要总揽和筹划“两型社会”建设的全局,兼顾和协调各方关系,妥善处理经济、政治、社会、文化、资源环境等之间的重大关系,做出适当安排,搞好平衡。

“两型社会”建设必须符合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基本要求。坚持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实现速度和结构、质量、效益相统一,使“两型社会”建设沿着人民群众在良好生态环境中生产生活,经济社会永续发展的方向前进。

(三)“两型社会”建设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实现方式和形态

如果说生态文明的理念、观念是一种远大理想的话,“两型社会”则是现阶段我们建设生态文明的必然结果和外在体现,是具体的实现方式和形态。实际上,生态文明理念在生产体系、生活体系、经济体系、技术体系、金融贸易体系、分配体系和民主体系等方面的不断展开就是实现“两型社会”的过程。

二、在“两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中,要率先探索中国特色环保新道路

率先探索中国特色环保新道路,建设“两型社会”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必须正确处理好六个关系:

正确处理环境与经济的关系,不断推进历史性转变。推进历史性转变必须把环境保护摆在更加突出的战略位置,与经济社会发展统筹考虑、统一安排、同时部署;要积极推进科学民主决策,着力转变不适应、不符合历史性转变的思想观念,着力解决困扰本区域环境保护长远发展的突出问题;加快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改革步伐,着力构建充满生机、富有效率、更加开放、有利于历史性转变的体制机制。

正确处理全局与局部的关系,制定与本地基本情况相适应的环境保护宏观战略体系。建设“两型社会”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必须把环境保护的基本国策融入本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战略,与经济结构调整、城乡建设等重大的战略任务结合起来,统筹考虑环境问题,切实建立本区域的宏观环境战略体系。

正确处理预防和控制的关系,建立健全“全防全控”的防范体系。要从再生产的全过程制定环境经济政策,将环境保护贯穿于生产、流通、分配、消费的各环节。要将保护环境的要求体现在工业、农业、交通运输、建筑、服务等各领域,落实到政府机关、学校、科研院所、社区、家庭等社会组织的各方面,建立起全面覆盖经济社会发展的环境保护体系。

正确处理成本和效果的关系,健全高效的环境治理体系。要从根本上建立人与自然之间的平衡与和谐。要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积极运用自然规律,给予江河湖泊和重要的生态系统人文关怀,让其休养生息。同时,要实施高效的环境治理,科学地修复和改善自然,在更高的层次上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

正确处理发展与保护的关系,完善与经济发展相协调的政策法规标准制度体系。必须全面分析本区域的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准确把握经济社会发展的走势,通过适时调整和完善环境政策法规和标准,保护先进的生产能力,淘汰落后的生产能力,使环境保护真正成为引领先进生产力发展的重要航标。

正确处理政府主导与公众参与的关系,构建完备的环境管理体系。要不断完善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环保部门综合管理、有关部门协调配合、全社会共同参与的环境管理体系。

三、在“两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中,要深入研究,积极创新,提升水平

(一)要建立健全有利于资源节约、环境保护的长效机制和体制

要积极推行绿色新政,突出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在“两型社会”建设全局中的主线地位和带动全局的作用,逐步形成“两型社会”建设的新体制,构建政府、企业、社会相互合作和共同行动的环境保护新格局。通过市场机制完善和推行环境经济政策,完善反映市场供求关系、资源稀缺程度、环境损害成本的生产要素和资源价格形成机制,逐步建立企业保护环境的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要充分发挥环评制度的宏观调控作用。以国务院发布的规划环评条例为契机,率先积极推进区域环评、规划环评和战略环评。

(二)深入研究“两型社会”建设中的一些重大问题

第一,要积极探讨让江河湖泊休养生息的有效途径。要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不 断研究将休养生息政策全面渗透到重点流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各方面、各环节的具体措施,推动重点流域污染防治,努力让江河湖泊焕发生机和活力。

第二,要研究主要污染物减排与环境质量改善的关系。积极探索减排目标着眼环境质量、减排任务立足环境质量、减排考核依据环境质量的责任体系和工作机制。

第三,研究统筹推进区域与城乡环境保护的政策措施。尊重自然规律,进一步研究制定区域环境管理的政策,落实全国生态功能区划配套政策措施,形成各具特色的发展格局。把城市环境和农村环境作为有机的整体,坚持城乡环境保护协同推进,稳步推进农村环境综合整治,促进城乡环境质量全面改善。

(三)抓住应对金融危机的历史机遇,提升“两型社会”建设的水平

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为我们加快转变发展方式、调整产业结构提供了一个有力的倒逼机制。“两型社会”建设综合改革试验要有全球视野和未来的战略眼光,要紧紧把握住国际绿色潮流和可持续发展的历史规律,结合当地实际,抢占先机,培育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的产业和经济增长点,增强经济社会发展的长期综合竞争力,提升可持续发展的综合能力,为我国“两型社会”建设探索出能长期管用并可广泛借鉴的经验和模式。

十七大报告指出,“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和中华民族生存发展。必须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放在工业化、现代化发展战略的突出位置,落实到每个单位、每个家庭。”这是党代会报告中首次提到“生态文明”理念,报告并把以建设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为核心的生态文明作为小康社会目标的新要求之一。对“绿色”发展路线——建设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强调,将有利于着力解决中国发展新阶段面临的突出的资源环境问题。

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以下简称“两型”社会)不是一般意义上的保护资源、节约资源,而是应坚持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实现速度和结构质量效益相统一、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使人民在良好生态环境中生产生活,实现经济社会永续发展。

建设“两型”社会是一项庞大系统工程,涉及生产、消费、流通等领域,涉及发展战略选择、观念更新、制度变革等因素。培育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需要政府、企业、居民、非政府组织等行为主体的积极作为与协作,需要各领域相关政策的支持和制度保障。

建设“两型”社会,首先要转变发展观念。中国长期以来遵循了增长优先的发展战略,这一发展战略在特定历史条件下对促进中国经济发展起了很大推动作用,但与此同时也付出了很大的资源环境代价。十七大报告指出,要实现未来经济发展目标,关键要在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这就要求我们从重经济增长轻环境保护转变为保护环境与经济增长并重,遵循“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战略,走人力资本密集化的发展道路,以此引导政策层面的调整。

建设“两型”社会,离不开政府的政策驱动。由于资源环境问题存在外部性,完全依靠市场无法达到资源配置最优状态。解决资源环境问题,需要将负外部性的社会成本内部化,以降低污染排放和资源滥用;将正外部性的社会收益内部化,使具有正外部性的环境友好产品和服务达到社会最优的供给水平等等。由于传统市场机制无法通过看不见的手解决外部性问题,因此,在“市场失灵”情况下,我们必须依靠政府的制度安排实现外部性的内部化。解决 6 资源和环境外部性可供选择的政策工具有很多,既有强制性法律法规,如排污费、碳税、燃油税、排污标准和强制性技术标准等,也有市场化导向的排污权交易、可再生能源配额制(绿色电力)、生产者延伸责任制等政策工具。

建设“两型”社会,要加强制度能力建设。所谓制度能力是一个社会有效实施法律、规定或政策的能力,制度能力是推行资源和环境政策的保障。现实生活中,许多好的政策在实施后往往达不到预期效果,这与我们缺乏将此类政策推行下去的制度能力有很大关系,因制度能力贫弱而导致资源或环境管制失败的案例并不鲜见,如废电池回收、垃圾分类等。因为资源环境问题综合复杂,单纯依靠政府,难以应对为数众多、分散甚至是流动的管制对象。对此,要重视把市场和社会力量引入管制体系,形成政府、市场和社会结成伙伴关系共同应对挑战的治理结构,为此就有必要改变弱市场与弱社会现状,一方面,动员市场和社会力量参与管制,另一方面,也要靠提升民众的生态意识,促使其自觉遵守各种生态规则,积极配合各种生态政策的实施,从而降低各种生态友好制度的运行成本。

转变发展观念、设计出各种生态友好的政策,并借助强大的制度能力推行下去,才能使人们正确感受到资源和环境的稀缺性,越来越多地用人力资本替代自然资本来创造产值和效用,形成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产业结构与发展方式,引导可持续消费,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中部“两型社会”试验区五问

中国政府近日批准位于中部腹地的武汉城市圈和长沙、株洲、湘潭城市群为全国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以探索在资源环境压力日益加大的趋势下区域经济发展的新模式,为中部经济的崛起打造新引擎。

一问:国家对中部建设“两型社会”的部署,赋予试验区怎样的历史使命?

深圳是我国最早的改革试验特区,刚刚从深圳市委书记之职调任湖北省委副书记、代省长的李鸿忠接受半月谈记者采访时,对“综合配套改革试验”进行了一番说文解字的全面解析。

李鸿忠(湖北省委副书记、代省长):国务院批准武汉城市圈为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两型社会”建设是其根本指导思想,具体内容就是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网上很多朋友称之为“新特区”。新在哪里?就在于其内涵是科学发展。

“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八个字里面,“综合”是指全面,比如区域经济一体化、城乡一体化、产业布局等都要考虑,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四位一体全面发展。“配套”是说不能单向推进,内容涉及产业、体制、机制、基础设施等方方面面,武汉城市圈建设就提出了产业布局、基础设施、市场体系、城乡发展、生态环境“五个一体化”。“改革”两个字价值万金,这是试点最深刻、最根本的内涵。机遇、挑战摆在眼前,要实现综合配套试验区的目标,我们唯一的道路,就是改革;要改革就要解放思想,这是制订具体实施方案的逻辑起点,也是推进机制体制创新的逻辑起点。“试验”,这是给我们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最大的“权力”。只要有利于建立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体制机制,我们就要大胆试验,率先突破。

2005年8月,胡锦涛总书记来湖北视察时,特别嘱托湖北要加快发展,要在中部崛起中起到战略支点作用。这次中央把综合改革配套试验区、“两型社会”试点的平台给了 7 湖北,就是要让湖北起到这个战略支点作用。

二问:建设“两型社会”,在试验区有何现实针对性?

国家发改委给国务院的关于设立“两型社会”试验区的建议指出,随着“中部崛起”战略的实施,中部地区将成为承接发达国家和东部沿海地区产业转移的重要区域,资源环境压力加大的趋势短期内不会改变,中部地区在工业化和城镇化过程中能否走出一条有别于传统发展模式的新路,对“中部崛起”战略的实施和国家“十一五”规划的落实至关重要。

龙正才(武汉市发改委主任):面积不到全省1/3的武汉城市圈,集中了湖北省一半的人口、6成以上的GDP总量,不仅是湖北经济发展的核心区域,也是中部崛起的重要战略支点。自2003年湖北省委、省政府作出建设武汉城市圈的重大战略决策以来,区域一体化的发展态势已经形成。

武汉城市圈发展虽然取得明显成效,但是要跃上“两型社会”的发展轨道,还面临一些体制机制的困难。武汉城市圈进一步发展面临着差异性大、发展不平衡,产业结构趋同,资源、环境压力增大,经济增长方式粗放,城乡二元结构矛盾突出,体制机制性障碍尚未实质性破除的严峻挑战。在产业发展方面,由于地方政府考虑到GDP、财政收入及担心税收流失等等,城市圈内存在一定的低水平竞争,产业结构上既重复布局,又缺乏配套性、延伸性。在自主创新方面,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科教资源整合和科技成果转化的机制、风险投资机制,以及高新技术企业的成长促进机制,都有待进一步建立和完善。在资源节约、环境保护方面,武汉市及周边部分城市属于老工业基地,产业结构偏重型化,经济增长方式较粗放,能耗较高,排污压力较大,节能减排的任务重。

这些问题,除了归因于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外,更主要是由行政区划经济导致的。通过设立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借助国家层面的力量化解“两型社会”建设中的体制机制瓶颈,将为我国以城市圈建设带动“两型社会”建设的区域统筹协调发展积累经验。

三问:试验区构建“两型社会”,重点应在何处发力?

与以往的改革试验区都在同一个行政区划范围内进行不同,武汉城市圈和长株潭城市群改革试验都将在若干个不同行政区划范围内进行,因此要突破行政区划为基础的土地使用、财政、税收、投资等各种体制机制障碍,寻求解决市场体系建设难以统一、社会资源难以整合、教育科技以及基础设施的区域共建共享的机制难以形成等区域经济一体化的问题,这项改革试验将比以往更为艰难和复杂。

赵凌云(湖北省社科院院长、经济学教授):“两型社会”建设意味着低投入、高产出,低消耗、少排放,能循环、可持续的发展道路,意味着告别“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寻求又好又快的科学发展新路。

目前湖北已初步提出了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建设总体目标和基本任务,通过综合配套改革试点,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发展的整体协调,完成“七个探索”,包括探索建立统筹区域产业发展的体制机制、探索建立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的体制机制、探索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的体制机制、探索建立基础设施共建共享和公共资源合理配 8 置的体制机制、探索建立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体制机制、探索节约和集约用地的新型城市化发展模式、探索城乡统筹发展机制。这“七个探索”就圈定了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建设的重点、着力点。

更重要的探索是传统城市化发展模式向新型城市化的转变,这是对试验区的根本要求。所谓“新型城市化”,与传统的城市化发展模式有四点不同:第一,传统城市化道路是以制造业等第二产业为龙头;新型城市化更强调以现代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为龙头。第二,传统城市化吸附周边农村的优质资源,如劳动力、资源和环境,却没有带动农村发展;新型城市化是要带动农村发展,实现城乡一体化。第三,传统城市化是单体城市化,不注重城市之间的协调、分工、合作;新型城市化要力图在城市之间建立以产业链和价值链为基础的分工协作,错位发展,共同发展。第四,传统城市化是高能耗、高污染、高成本的发展,而新型城市化则为节约型、内涵式的发展。

四问:建设“两型社会”会不会付出经济发展速度放缓的代价?

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具有“双刃剑”的效应,它扩大了城市圈的改革空间,但在现有的体制框架、发展模式下,客观上也约束着湖北的发展空间,比如东部地区很多产业特别是双高产业不能承接。

李鸿忠(湖北省委副书记、代省长):沿海地区和中部地区在资源拥有、发展阶段方面不平衡,这是客观实际。但是,无论沿海地区,还是中西部地区,都要实现科学发展,不能有例外。如果说东部沿海地区走的是由粗放到集约的路子,中西部地区则必须在科学发展上一步到位。

当前,全党、全国都在按“两型社会”的要求,谋划发展的思路和举措。我们无法再像当年沿海地区那样,从数字上看GDP增长,而要根据党中央的部署又好又快地发展,因此必须转变发展的观念和方式。作为领导干部,必须要转变政绩观。打个比喻,假如我们能够实现50%的增长,但走的是粗放型的老路,那就不如科学、集约地实现15%的增长。科学的发展,才是真发展;粗放的发展,必然以资源破坏为代价,最终正负相抵,得不偿失,得到的结果可能是负数。

五问:建设“两型社会”,一方百姓会得到什么样的实惠?

袁善腊(武汉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武汉城市圈的发展围绕“两型社会”建设的宗旨,会让城市圈内广大群众感受到实实在在的变化。目前在重大基础设施建设方面,总投资100亿元的8条出口快速路基本建成,武汉和8个城市可在1小时内通达。在产业布局优化方面,城市间错位发展、共同发展的局面已经初显。在城乡统筹方面,在武汉市务工的农民工达到100多万人,其中近半数以上来自周边8市,在武汉市就读的农民工子女享受了平等受教育的待遇。

可以预见,随着“两型社会”建设的推进,城市之间、城乡之间户籍、就业、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等方面体制障碍也将逐步得以清除,城乡一体的户籍制度,就业、社保、教育、卫生城乡一体化的公共服务体系,覆盖城乡的新型社会救助体系等等,将让城乡居民共享发展成果。(半月谈记者 皮曙初)

节约型社会内涵的再认识

学术界有关节约型社会内涵问题的研究,基本可归纳为两类:一种观点认为节约型社会更应强调的是消费型节约。如中国工程院院长徐匡迪院士指出节约型社会包涵两个内容,一是要建立资源节约型国民经济体系,二是全体社会成员要有新型的消费观念和消费行为。他认为人们有花钱的自由,但是任何人都没有随意浪费社会公共资源的权利,建议制定奢侈品的标准,开征购买奢侈品的高消费税,在经济上限制奢华的不良风气。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任马凯认为,建设节约型社会,从根本上说就是要着力构建节约型的消费模式,在全社会形成崇尚节俭、合理消费、适度消费的理念,用节约资源的消费理念引导消费方式的变革,逐步形成文明、节约的行为模式,形成与国情相适应的节约型消费模式。复旦大学哲学系教授余源培认为构建节约型社会除了经济增长方式的改变,还需要倡导消费观念的转变,应当扼制人无尽欲望的膨胀,引导并确立合理、文明的消费观。如上例举的观点侧重于消费型节约,反对奢侈性消费,并认为这种不良消费倾向有扩大和蔓延的趋势,应积极制止。

另一种观点认为节约型社会应强调生产型节约。如经济学家梁小民认为节约型经济的实质不是消费的节约,而是生产的节约,认为开个排气量大的车,甚至点两只龙虾,吃一只扔一只,都算不上什么巨大浪费,最大的浪费是在生产中。有学者甚至认为“一个铜板掰两瓣花”的理财方式,是一种在物质财富匮乏,生活水平低下的历史条件下,人们不得不采取的生活态度或者说是生存方式,因而,那种节约是产品的节约,是对消费的限制式节约;如今,物质产品越来越丰富,传统的节约精神仍然需要,但节约的重点不再是产品,消费不仅不应限制,反而应该受到鼓励。认为比起窝头、咸菜和补丁衣服,餐饮业、服装业以及家电、住宅、汽车等产业不断扩大的生产和消费,更有利于经济的发展,也更符合人的本质需求。

纵观理论界对节约型社会已有的研究成果,更多地集中于“为什么要构建”以及“如何构建”节约型社会,而对节约型社会的相关基本理论问题的研究仍显不足,比如在节约型社会的概念界定、内涵、特征等方面,令人信服的系统研究就显得明显不足。

笔者对前面述及的两类观点均不完全赞同。我认为,强调消费型节约似乎符合绝大多数中国人的传统文化,但可能会影响经济持续增长;而强调生产型节约似乎有深厚的经济学根据,但又有可能滋长消费主义。凯恩斯的有效需求理论击碎了“供给自行创造需求”的萨伊定律,他认为在通常情况下,有效需求因边际消费倾向递减、资本边际效率递减、流动偏好等原因总是不充足的,市场机制又偏偏不能解决这个问题,所以他建议通过政府干预来扩大有效需求。近几年,我国政府在宏观调控的过程中也运用了“需求管理”。无论是扩大政府投资支出,还是多次降息刺激消费需求,对推动中国经济的增长都发挥了一定作用。于是,刺激消费的舆论一浪高过一浪。但这种消费需求的膨胀一定要严防“商品拜物教”性质的奢侈性消费、炫耀性消费,即消费主义。如果说消费可以带动经济增长,那么,消费环节的浪费同样会助长生产环节更大的浪费。这样的经济增长难道就真可以救世济民吗?

笔者认为,节约型社会是包括生产、交换、分配、消费在内的社会再生产全过程的节约,通过采取市场、行政、思想政治工作等综合性措施,提高包括人、财、物在内的全要素资源的综合利用效率,以最少的资源消耗获得最大的经济利益,使人民享受到最优的社会福祉,达到人与自然和谐共赢的经济形态。

首先,节约型社会在节约的范围上,是全部再生产过程的节约,而不是特指某一环节的节约。依据马克思的社会再生产理论,节约型社会在其节约范围上要求社会再生产全过程节约,即生产领域节约、交换领域节约、分配领域节约和消费领域节约,尤其是消费领域的节约包括生产消费和生活消费两方面。因此,“节约”不只是生产型节约或消费型节约。如果只偏重某一领域的节约,而忽略了其他领域的节约,势必会事倍功半,达不到节约型社会的奋斗目标。这里讲到的节约消费也不是不消费,而是提倡一种更符合中国国情的合理健康的消费模式。我国当前真正应刺激的消费是尚未得到满足领域里的需求倾向,比如农村市场的消费需求严重不足等,而非那些奢侈性消费、炫耀性消费。

其次,节约型社会在节约的内容上,是全部生产要素的节约。经济学家普遍认为劳动、资本、土地、企业家才能都属于生产要素,其中企业家才能是灵魂性的要素;人们通常从自然形态理解的生产要素包括:人力资源、天然资源、知识技术资源、资本资源和基础设施,一般被通称为人、财、物;迈克尔·波特“钻石体系”理论中的第一个关键性要素即“生产要素”,分为基本生产要素、高级生产要素和专业生产要素三个层次。基本生产要素主要包括天然资源、气候、地理位置、非技术工人、资金、基础设施、基础教育等内容;高级生产要素主要包括现代通讯、信息、交通、受过高等教育的人力资源、研究机构等内容;专业生产要素主要包括高级专业人才、专业研究机构、专业技术、专用软、硬件设施等内容。通常情况下,高级和专业生产要素的培养获得的周期长,需要在人力资源和资本上大量而持续地投入,所以很难从外部获得,必须立足于自己来创造、培养。无论从哪一种生产要素概念来理解,节约的内容都应是广义的全要素的节约。既包括自然资源的节约,还应包括人力资源、货币资本的有效使用;既包括对基本生产要素的节省,还包括对高级生产要素和专业生产要素的开发和保护。“劳动是财富之父,土地是财富之母”。生产要素是财富的源泉,生产要素又普遍稀缺,两方面的结合导致了人们迫切地占有生产要素的强烈欲望,拥有的同时就更加要求节约生产要素。

第三,节约型社会在节约的目标上,是要形成人与自然相和谐的社会。节约型社会的终极发展目标应是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共赢的社会,即资源的使用效率最大,生态环境优化、人民生活福祉最大。其近期目标与我国“十一五”期间的奋斗目标完全一致。国家已明确提出“十一五”期间落实节约的具体指标,既要实现2020年GDP翻两番的经济发展目标,又要保持现有的环境质量,资源生产率就必须提高4-5倍;如果要进一步明显改善环境质量,资源生产率就必须提高8-10倍。指标的具体落实是为了保证真正做到“物尽其用、财尽其利、人尽其能”。

第四,节约型社会在节约的路径选择上,是要构建循环经济系统。实现节约型社会,在路径选择上必须坚持科学发展观,走新兴工业化道路,构建循环经济系统。国家在“十一五”规划中已指明必须转变现行的发展模式,走以有效利用资源和保护环境为基础的循环经济之路。循环经济是一种与环境和谐的经济发展模式,遵循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的原则,以生态经济系统的优化运行为目标,强调“资源利用——清洁生产——资源再生”的循环发展,最终实现“最优生产,最适消费,最少废弃”。节约型经济系统的构建是一个巨大的系统工程,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实现的。当前必须加快发展低耗能、低排放的经济,严格限制高耗能、高耗水、高污染和浪费资源的产业发展。制定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价格和收费政策,调整财税政策,建立完善的循环经济法规体系,推动循环经济发展。

第三篇:“两型社会”下的绿色生态武汉

“两型社会”下的绿色生态武汉

摘要:“两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实验区给武汉带来了巨大的发展机遇,生态环保政策的推行,推动了武汉生态农业、、生态工业、生态旅游业、绿色交通、生态社区、绿色生活等的进程。

关键字:两型社会绿色环保

一、“两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实验区与武汉

所谓的两型社会即指“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资源节约型社会是指整个社会经济建立在节约资源的基础上,建设节约型社会的核心是节约资源;环境友好型社会是一种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社会形态,其核心内涵是人类的生产和消费活动与自然生态系统协调可持续发展。“两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实验区是我国在寻求更好的发展途径的探索,具有很强的科学性。2007年,武汉城市圈被批准为全国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实验区,对武汉城市的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也给武汉带来了很多机遇与影响,单从生态、环保、绿色方面就深入到了武汉的生产、生活等的各个方面。

二、“两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实验区对武汉环保生态建设的影响

第一、环保政策的制定与政府服务职能的突显

自从武汉城市圈被批准为全国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实验区,武汉市便 根据国务院关于武汉城市圈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总体方案的批复精神,结合武汉实际,制定了《武汉市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方案实施》、《武汉推进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三年行动计划》等相关的环保政策,这些环保政策以发展循环经济为突破口,扎实推进节能减排,探索武汉实际的循环经济发展模式,这些政策在一定程度上为武汉的生态绿色建设提供了制度保障。

政府作为环保的维系者,在“两型社会”的建设中,需要彻底改变先污染后治理的思想,推进经济增长与环境保护协同并进。武汉在环保生态建设方面也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武汉市政府投巨资绿化工程;在武汉市举办“绿色讲堂”,邀请环保、生态等领域的专家和学者向市民讲授生态环保方面的知识;武汉是政府发起的添绿活动,鼓励全民参与环保建设等。

第二、生态农业

湖北省为中国的一个农业大省,武汉市拥有发展农业的优越自然条件、经济基础、科学技术、生产经验等,但是以往的农业属于“石油农业”,资源浪费严重、环境状况不容乐观。改变这种状况,就要发展生态农业,因此要做到以下几点:

1、加大农业科技创新力度。大力整合农业科技资源,着力提高农业科技自主创新能力,强化“两型农业”建设的科技支撑。

2、大力推广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农业技术,努力提高农业资源和投入品的使用效率,减少能源消耗和环境污染。

3、大力发展循环农业。积极推广以“稻-菜-鱼(虾)-鸭”为重点的农田内循环模式、以“猪-沼-鱼(菜、稻、果、茶)”为重点的种养循环模式和“秸秆-牧-沼-粮(果、菜)”、“秸秆-牛

粪-菌-肥-粮(果、菜)”、木材废弃物-香菇(黑木耳)等为重点的生物链循环模式,提高资源利用率,减少农业污染物排放。

4、积极发展生态农业。引导农民科学使用农业投入品,大力推广使用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生物农药和新药械。鼓励使用生物有机肥和易降解农用薄膜。大力实施沃土工程,切实加强水土流失治理,加大农业污染防治力度,促进生态环境建设。

5、加快农业废弃物综合利用。积极推进人畜粪便无害化处理,推广应用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技术,提高秸秆的肥料化、饲料化、燃料化、材料化水平。

6、加强新型能源建设。大力推广太阳能热水器和农村户用沼气。合理利用现有林地资源,大力发展生物质能源,不断提高农村清洁能源利用率。

第三、生态工业

湖北作为承接发达国家和东部沿海地区产业转移的重要区域,武汉城市是一个重工业和制造业相对集中的老工业基地,但武汉城市中传统产业比重大,高新技术产业比重低,轻工业发展缓慢,重工业比重过大必然导致高消耗、高污染等的不良状况。因此,两型社会的建设给武汉城市老工业基地的改造发展提供了一次难得的机遇。“两型社会”建设的前提下,老工业向生态工业转变是一个必然趋势,由此会在以下方面发生改变:

1、转变观念,推动新型工业化。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从粗放型增长向集约型增长转变,把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转变到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上来。

2、企业内部推行清洁生产。按照循环经济的减量化再使用再循环的原则,武汉城市圈老工业基地的各个企业在其生产过程中,以较少的资源投入到生产中,防止资源能源的过度浪费,尽量延长产品服务的利用效率和时间强度,避免产品过早过多成为废弃物或垃圾,充分注意物质的循环利用率,保证清洁生产。此外,还要通过废弃物资源利用来达到污染的低排放甚至零排放,以此实现企业内部的清洁生产,节能减排。

3、建设生态工业园。武汉城市圈部分老工业基地已建工业园区,具备了一定的生态工业园所必备的条件,如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东湖开发区等,就要将循环经济,工业生态和产业集聚的理念引入到园区改造中来,企业生产由线性逐步向循环经济模式发展,按照资源互补可交换的原则,合理的布局生态园的规划,提高资源利用效率,降低污染排放。未形成生态工业园区的企业,建设的重点要因地制宜,以某一产业所形成的产业链为主导,再配置一些以该产业排放物为原料或将排放物作为主导产业原料的共生企业,共同构建成一个生态工业园区

4、改造落后的工业园区。武汉城市中的一些工业园或开发区可以在原有基础上建立产业共生系统,将生产方式由线性逐步转变为循环方式,完善已有的生态工业链,严格按照循环经济的理念,形成一批有特点、有亮点的循环经济型企业,并充分开展生态工业园区的企业合作,造就有特色的生态工业园。

5、积极开发多种环保新能源,利用武汉的优势,开发利用太阳能、水能等环保新能源,适当替代老工业发展过程中的污染较重的能源结构。

第四、生态旅游业

旅游业作为新世纪的无烟工业,是低投入、低污染、高产出的产业,但当前人们的生态旅游意识淡薄。在景区随意吐痰、乱扔果核纸屑、攀枝折花的现象仍然比较常见,这些不利于景区自然环境的保护和生态景观的塑造。而两型社会建设下,政府的产业政策科技创新等的支持为生态旅游意识培养提供了良好的条件,武汉作为旅游景点丰富的城市,必然会向着

生态旅游方向努力。政府会充分运用各种宣传手段和舆论传媒,尤其是网站、手机、网络游戏等,广泛深人持久地进行生态旅游的宣传教育,其次会要求旅游景区在两型社会建设背景下,节能环保、低碳旅游,发展生态旅游,提高从业人员及游客的生态旅游意识等。

第五、绿色交通

“两型社会”会促使武汉市实施绿色交通,构建合理的交通网络体系,以减少交通拥堵带来的多余汽车尾气的排放,减少空气污染;同时,进行交通道路两旁的绿化工程,过滤交通噪声,净化交通环境;在交通工具方面,武汉市出台了《武汉市机动车排气污染防治办法》,该《办法》中购买汽车时,选择环保车型,避免购买大排量汽车,以减少油量消耗和污染物的排放,定期检查,及时维修等方面的具体环保要求。

第六、生态社区

生态社区的建设,是两型社会建设的要求,对武汉市的社区建设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武汉市投巨资建设生态社区,目前已取得较好的效果,社区内基本实现了绿色建筑、社区绿化、垃圾分类、污水处理,及节水、节能和新能源等设施的建设,拥有一个由相关部门和社会各界参与的联席会,一个垃圾分类清运系统,一片有一定面积和较好质量的绿地,一支绿色志愿者队伍,一块普及环保科学知识的宣传阵地和一定数量的绿色文明家庭。

第七、绿色、生态生活

“两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实验区给武汉提供了巨大的发展机遇,同时也给武汉市的市民们提出了将绿色、生态观念落实到生活的各方面的要求。武汉市民的义务植树活动、熄灯一小时活动、汉口江滩风车的启动、环保购物袋设计等,形象地阐明了“两型社会”给武汉市民生活的影响和改善。

总之,“两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实验区的申请成功,给武汉的各个方面带来了巨大的影响,绿色、生态的观念不断深入并不断进行着实践。

第四篇:两型视角下的县域经济发展与对策

“两型”视角下的县域经济发展思路与对策

县域经济是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党的十六大明确提出壮大县域经济,使全国县域经济发展进入了一个新起点,一个波澜壮阔的县域经济发展趋势已经形成。县域经济是以县域为中心,以产业为纽带,以市场为导向,以农村为重点,以县域行政范围为基础,以实现生产要素充分流动和产业高度聚合为途径的、既相对独立而又高度开放的一种经济形态。近年来,我国县域经济总体上保持了较快发展,在全国经济发展中占据了相当高的份额,县域经济的发展水平已成为一个地区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

一、大力发展县域经济的意义

进入新世纪以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县域经济发展。2006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着力发展县城和在建制的重点镇,从财政、金融、税收和公共品投入等方面为小城镇发展创造有利条件,外来人口较多的城镇要从实际出发,完善社会管理职能。要着眼兴县富民,着力培育产业支撑,大力发展民营经济,引导企业和要素集聚,改善金融服务,增强县级管理能力,发展壮大县域经济”。

(一)加快发展县域经济是解决“三农”问题、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我国是个农业大国,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始终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大问题,解决好“三农”问题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中之重。由于绝大部分人口生活在县域,因此“三农”问题主要集中在县域。因此,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重点在县一级,难点也在县一级,只有加快县域经济发展,才能繁荣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才能从根本上改变农村面貌,使广大农民过上殷实的小康生活,从而促进“三农”问题的解决,促进全面小康社会的早日实现。

(二)加快发展县域经济是促进小城镇发展的重要基础。坚持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是“十一五”时期我国推进城镇化的重要方针。小城镇的发展必须以县域经济的发展为前提。只有县域经济发展了,才能促进产业集聚,人口集聚,小城镇发展才有经济基础。

(三)加快发展县域经济是吸纳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的主要渠道。如何消化农村富余劳动力是我们必须长时间内要面对的突出问题。县域经济的发展将能够在这方面发挥运用。县城和小城镇将成为农村劳动力转移的主要目的地。县域经济发展了,就能够为当地的富余劳动力提供就业机会,让城镇成为务工经商的农民新的就业平台。加快农村劳动力的就地转移,可以避免农村人口过度集中到大中城市,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大中城市就业压力和社会管理 的压力。

(四)加快发展县域经济是促进城乡经济统筹、协调发展的有力支撑。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是缩小城乡差距,改变城乡经济社会二元结构,实现城乡经济社会共同繁荣的重大措施。目前,我国城乡经济与社会二元结构仍然十分明显:一是农业比重过大。二是农村人口比重过大,而且素质低下。三是农村社会事业发展严重滞后。而县域经济在规划制定、产业开发、资源配置、经济结构调整等一系列问题上,具有相对独立的自主性,能够很好地协调农业和其他各业之间的关系,整合各种自然、经济、社会资源,统一调动各部

门的力量,兼顾县、乡、村三个层次以及城市和农村两个领域。因此,发展和壮大县域经济,其本身就是城乡统筹的具体体现。

二、县域经济发展面临的问题

2011年是“十二五”规划的开局年,是加快推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深入实施重点区域带动战略的关键之年。对于县域经济,既有良好的发展机遇,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在全面推进转方式、调结构这一大背景下,国内经济形势继续向好,经济运行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进一步增强。从国家宏观层面看,国家继续推动农村改革和发展,组织实施重点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加快城乡统筹和区域协调发展,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促进就业、社会保障为重点的社会事业建设等,将为县域经济保持良好的发展势头带来重大机遇。

但是,国内外经济形势依然错综复杂,县域经济保持平稳较快发展仍存在不少困难和问题。从国际看,国际金融危机的深层次影响依然存在,世界经济复苏基础还不牢固。从国内看,受全球经济的影响,国内经济在经历了去年下半年以来的快速回升后,在宏观经济政策取向上面临诸多艰难的选择:如经济刺激政策、货币政策、房地产市场调控政策、汇率调整政策等等,影响经济平稳运行的不稳定、不确定因素仍然较多。经济运行中一些长期积累的矛盾没有从根本上改观,如工业生产增幅回落较大对经济增长、扩大就业将产生许多不利影响;国际贸易保护主义加剧、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屡创新高等因素制约了外经外贸较快增长;国家严格控制信贷规模,企业和项目融资难度明显增大、资本短缺的矛盾

突出、投资需求拉动作用有所减弱、生产要素供应进一步趋紧等等。县域经济在发展规模、发展水平等方面,仍然是国民经济发展中的一个薄弱环节,还存在许多突出问题,如:产业结构不尽合理、结构性矛盾较为突出,基础设施建设欠账多、地方财政保障能力差,体制性障碍尚未根本消除、发展环境有待改善,整体发展水平不够高、自主发展能力不够强、产业集群效益不明显、生产要素瓶颈制约严重、东西部发展不平衡、发展方式粗放等等。

三、“两型社会”下的县域经济发展对策

目前我国不少县域经济依然是单一的以资源及资源初级加工利用为主导的高消耗、高污染、低效益产业结构。发展循环经济建设“两型社会”,是一种以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为核心,以“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为原则,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为基本特征,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的经济增长模式,是对“大量生产、大量消费、大量废弃”的传统增长模式的根本变革。因此,建立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县域经济,对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对于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对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对于推进新型工业化、新型城市化都有着重要的意义。新时期的县域经济发展,必须走两型化道路,必须立足农村农业,以农业为重点,以工业为突破口,以延伸产业链为核心,以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减少环境污染为目标。

(一)发展循环型农业。科学地安排不同生物在系统内部的循环、利用或再利用,最大限度地利用农业环境条件,以尽可能少的投入得到更多更好的产品。首先,要完善农业产业内部循环系统。在我国各地有形式多样、各具特色的农

业产业循环模式。在种—养—种的基础上,还派生出猪—沼—菜、猪—沼—果、猪—鱼—菜等符合生态农业发展的新模式。其次,加快发展生态农业,结合特色农业的基地化建设,开展无公害农产品基地建设、庭院生态农业开发、退耕还林植被营造、旅游生态农业开发、农村能源综合开发等项目。进一步调整和优化农业的产业结构,从农业科技园、园木花卉区等特色农业项目进行生态农业建设。加大科技投入,尤其是对废弃物资源化技术和高新农业技术的投入。提高农业生态系统中能量与物质运动的持久性,拉长农业生态链,例如通过生态农业、有机农业生产模式,提高禽畜粪便资源化率;通过秸秆制气、秸秆发电,提高秸秆利用率。最后,必须解决农业生产过程中滥施和偏施化肥、农药,以及地膜回收不力和用水浪费所造成的乡镇河道污染加重问题。

(二)发展工业循环经济,建设生态工业园。县域建设生态工业园,主要是将已有工业园区改造成为生态工业园,将分散的工业集中入园,相互利用副产品,通过这种合作,形成横向耦合共生产业链,实现基础设施共享,物质循环利用,能源梯级利用,使资源使用最大化和环境污染最小化。

(三)发展服务业循环经济。县域经济往往有旅游资源,可以结合休闲农业、观光农业发展生态旅游业。一是要注重旅游业环境的改善和旅游资源的保护;二是要求旅游业中的各项经济活动与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各种资源要素链接成密不可分的整体,实现旅游经济数量的增长和整体环境质量的改善协调一致;三是延长旅游业生态产业链,与相关产业形成协同发展的产业网络。

(四)发展社区循环经济。一是县城和小城镇要发展绿

色社区,利用太阳能、广泛使用节能建材,节约能源,垃圾实行集中无害化处理;二是农村家庭可以发展庭院经济,实现蔬菜、水果种植与畜禽、水产养殖、林下种蘑菇、沼气利用多种形式的结合;三是发展静脉产业,建立和完善废弃物回收系统,发展资源再生产业;四是倡导绿色消费。

第五篇:两型社会演讲稿

XX年4月7日,湘潭电机股份有限公司与铁姆肯(香港)控股有限公司在湖南湘潭设立合资企业“铁姆肯湘电(湖南)轴承有限公司“,这标志着世界上最大的圆锥滚子轴承和无缝合金钢管制造公司铁姆肯公司正式落户湘潭。

铁姆肯公司是全球第三大、北美地区最大的轴承制造企业,也是世界500强企业之一。铁姆肯公司在湘潭的合作项目将产生1亿美金的出口额,同时也有助于中国加强风能等可代替能源的利用。据悉,这是湘潭市获批全国“两型社会”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后,首个世界500强企业入驻我市。铁姆肯缘何对长、株、潭三市中面积最小、人口最少、经济实力相对薄弱的湘潭情有独钟?余爱国市长在接受《中国经济时报》记者采访时说的话可谓一语中的。

“全球视野下的湘潭‘两型社会’正凸现活力。如今,全球的目光正聚焦长株潭,越来越多的海内外客商正关注‘伟人故里’,参与投资湘潭的发展。湘潭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都沉淀着共和国的记忆,现在的‘两型社会’综合配套改革实验区,又把湘潭推到了现代工业改革的前沿和潮头,成为新的感动、新的聚焦。”

曾几何时,湘潭一度成为世界关注的焦点,领袖家乡,红太阳升起的地方,前来参观的人们摩肩接踵,络绎不绝。湘潭遇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几大厂矿奠定了湘潭的工业基础,使湘潭成为著名的工业基地,享誉海内外。但到了上世纪末和本世纪初,大型企业每况愈下,雄风不再,甚至成为湘潭发展的累赘和包袱。与此同时,东部沿海,凭借区位优势和国家优惠政策实现跨越式发展,西部内陆,乘着国家开发西部的强劲东风,也迅速崛起。湖南向何处去?湘潭路在何方?湖南人在思考,湘潭人在忧虑。

历史再一次垂青于湖南,垂青于湘潭。XX年底,国务院正式批准长株潭城市群为“两型社会”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这是湖南之大幸,湘潭之大幸。建设长株潭城市群“两型社会”试验区是国家协调区域发展的重大战略布局,更是我省我市实现又好又快发展的重大战略机遇和重大历史使命。

历史把机遇赐给了我们,我们怎样书写这一段波澜壮阔的历史呢?我们责无旁贷,我们别无选择。

时不我待,从现在做起。机遇稍纵即逝,时间就是效率。作为湘潭的青年一代,我们没有理由袖手旁观,没有时间等待观望。只有从现在开始,助推新型城市化,争当两型排头兵,积极投身到这场攸关湘潭发展的战斗中,为谱写21世纪湘潭新的篇章,贡献自己的青春。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振兴湘潭,从我做起。我,一个教育工作者,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深感任重道远。建设两型社会,关键是人。我们可以创建“两型学校”,教育学生从小注重节约、保护环境;教育学生与自然和谐共处,为湘潭持续健康发展输送合格人才。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两型社会,须得从小事做起。如果我们每一个公民都注重小节,节约每一滴水,每一度电,不乱丢乱扔,不踩踏草皮,讲文明、懂礼貌,“两型社会”何愁不能实现,湘潭发展何愁没有时日?!

同志们,朋友们,湘潭需要我们,需要我们添砖加瓦、献计出力,需要我们开拓进取、无私奉献;我们需要湘潭,她是我们耐以生存的家园,她是我们实现个人人生价值的舞台。

“唯有牺牲多壮志,敢叫日月换新天”。我们坚信,通过我们的共同努力,不久的将来,一个新的湘潭就会展示在世人面前,就会矗立在湖南这片广袤的大地上。她释放的魅力不仅仅是人杰地灵,更会是“两型社会”的佼佼者。

下载两型社会视角下新农村社区规划探讨_word格式文档
下载两型社会视角下新农村社区规划探讨_.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两型社会演讲稿

    建„两型‟社会,做„两型‟青年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你们好!我是来自六(2)中队的肖穂卿,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建„两型‟社会,做„两型‟青年。21世纪的我们是社会的接班人,21世纪......

    两型社会工作总结(范文大全)

    保福中学“两型”学校创建 工 作 总 结 学校全面贯彻落实《区教育局关于“两型”学校建设的实施意见》,以“绿色校园”活动作为提高学生素养和改进校园环境的切入点,积极创设......

    两型社会建设范文

    中国的循环经济建设的提出和具体成就 骆梅 (湘潭大学 外国语学院 10级对外汉语班 2010310119) 摘要:资源节约型社会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内涵及我国建设两型社会工作的提出过程。......

    两型社会调查报告

    长株潭两型社会建设的社会调查报告八院一队 刘庆松背景现状两型社会是指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资源节约型包含了探索集约用地方式、建设循环经济示范区、深化资源价......

    两型社会倡议书

    港下中心幼儿园创建“两型社会”倡议书 亲爱的家长,你好! 港下中心幼儿园正在创建“两型社会”建设示范幼儿园。“两型社会”指的是“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我园充......

    两型社会汇报材料

    益阳市三益有机农业专业合作社 两型社会创建汇报材料 建设资源节约型社,环境友好型社会是党中央、国务院根据新时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为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一项重大战略......

    乡村旅游目的地型新农村社区规划设计(精)[精选五篇]

    乡村旅游目的地型新农村社区规划设计 曾磊 , 汪 永 萍 , 史 玉 江 (河北大学管理学院旅游系 , 河北保定 071002 摘要 探讨了新农村社区规划在乡村旅游发展中的重要意义 , 对......

    发展型社会政策视角下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构建

    发展型社会政策视角下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构建 摘要: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还存在一些尚待解决的问题,通过对发展型社会政策的认识,对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中几个受到关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