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7章复习资料

时间:2019-05-12 20:35:5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1-27章复习资料》,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1-27章复习资料》。

第一篇:1-27章复习资料

第1章

单选

1.下级机关向所属上级机关报送的公文属于()A上行文 B平行文 C下行文 D知照文

2.向所属机关传达、贯彻党和国家领导机关的方针政策,体现领导意图,实施工作指挥的公文属于()A报请性公文 B记录性公文 C指挥性公文 D法规性公文 判断

1.按照载体不同,公文可以分为纸质公文和电子公文两种。(Y)

2.狭义上讲,公文指党政机关、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及其他社会组织为处理公务而形成的文字材料。(N)多选

1.下列公文种类哪些属于按照公文效力分类()A规范性公文 B通用公文 C非规范性公文 D专用公文

第2章

单选题

1.向直接上级机关报送公文,与此同时将此公文呈报更高一级或几级的非直接上级机关的行文方式为()A逐级行文 B直达行文 C越级行文 D多级行文

2.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机关共同制发公文称()A单独行文 B联合行文 C直接行文 D混合行文

判断题

1.同级党的机关、党的机关与其他同级机关之间必要时可以联合行文(y)2.请示不得同时抄送其他下级机关。(y)多选题

1.下列哪些文体属于下行文 A命令 B批示 C决定 D请示

第3章

单选题

1.将同一份文稿印制成若干份时每份公文的顺序编号称()A发文字号 B发文标示 C生效标示 D份数序号

2.《国家行政机关公文格式》将公文各要素划分为()三个部分 A眉首、主体、版记 B开头、主体、结尾 C开头、正文、版记 D眉首、正文、结尾 判断

1.印发机关名称如果字数太多,可以自行简化,以使它和印发时间只占1行位置。(y)2.联合行文的公文成文时间以最早签发机关负责人的签发日期为准。(n)多选

1.下列层次次序标示正确的是()A第一层用“

一、”、“

二、”„„ B第二层用“

(一)”、“

(二)”„„ C第三层用“(1)”、“(2)”„„ D第四层用“1.”、“2.”„„

第4章

单选题

1.在开头部分说明制作公文依据的开头属于()A起因式开头 B引文式开头 C根据式开头 D目的式开头

2.公文常用的表达方式有()三种 A叙述、议论、说明 B叙述、抒情、说明 C议论、抒情、描写 D描写、议论、说明

判断题

1.公文的材料指作者用来表现主题的事实和依据,包括事实现象、政策法规、上级文件、上级精神、统计数字等。(y)

2.如果公文的主题是反映情况、汇报事项,那么表达方式就应以说明为主、叙述为辅。(n)多选题

1.下列哪些是属于公文的基本要素()A主旨 B材料 C结构 D语言

第5章

单选

1.国家行政机关及其领导人发布带有强制性、领导性、指挥性要求的公文可以用()A命令 B决定 C意见 D通知

2.国家行政机关发布施行重大强制性行政措施时使用()A发布令 B任免令 C奖惩令 D行政令

判断

1.命令绝大多数应该标注受令者的名称。(n)2.命令属于指挥性的下行公文。(y)多选

1.下列哪些选项属于命令的特点()A强制性 B庄严性 C权威性 D专用性

第6章

单选

1.党政机关对于某些重要事项或重大行动作出决策和安排时使用()A决定 B命令 C通报

D公告

2.“国务院关于追授老舍为人民艺术家的决定”属于()A任免性决定 B奖惩性决定 C政策性决定 D安排性决定 判断

1.只有在有关法规、规章及条例、条令中有明确规定的奖惩事项,才可以用“决定”行文。(y)2.决定的格式一般由标题、正文和落款三个部分组成。(y)多选

1.决定的特点有()A权威性和规定性 B指导性和全局性 C稳定性和长远性 D强制性和专用性

第7章

单选

1.向国内外宣布重要事项或法定事项用()A通报 B通知 C通告 D公告

2.国家行政机关向国内外宣布重大事件、重要事项用()A法定性公告 B要事性公告 C政策性公告 D任免性公告

判断

1.公告的用法是灵活,可以将几件事放在同一公告中宣布。(n)2.公告的正文分开头、主体、结尾三个部分。(y)多选

1.公告广泛性特点表现为()A行文方向广泛 B对象广泛 C范围广泛

D发布方式广泛

第8章

单选

1.行政机关或企事业单位在一定范围内向人民群众或机关团体公布应当遵守或周知的事项时应当使用()A通告 B通知 C公告 D决定

2.通告的发布对象一般为()A个人 B单位 C团体 D公众

判断

1.在一定范围内,针对某一方面问题公布政策法规性或规范性意见可用周知性通告。(n)2.通告往往不写主送机关。(y)多选题

1.通告与公告的区别表现为()A内容轻重不同 B告知对象不同 C发文机关不同 D发布方式不同

第9章

单选

1.批转下级机关公文,转发上级机关和不相隶属机关公文,传达要求下级机关办理和需要有关单位周知或执行事项,任免有关人员可以()A通报 B通告 C通知

D公告

2.对上级机关、同级机关或不相隶属机关发来的公文,需要下属单位知晓或执行时,可以使用()

A转发性通知 B批转性通知 C指示性通知 D知照性通知

判断

1.通知只能用于下行文。(n)

2.需要上级机关了解通知内容时,可用抄报的形式告知。(y)多选

1.下列哪些公文属于指示性通知

A国务院关于发布《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的通知 B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做好2005年各类突发公共事件评估的通知 C关于开展国家公务员普通话培训的通知

D关于召开全国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工作会议的通知

第10章

单选

1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把工作情况、经验教训、典型事例及有教育、指导、规范意义的事件向下级或公众发布用()A通告 B意见 C通知 D通报

2.传达情况、沟通消息、互通情报时,可用()A事项性通报 B批评性通报 C奖励性通报

D传达性通报 判断题

1.通报可以是下行文,也可以是平行文。(y)2.与通知一样,通报是有传达和告知的作用。(y)多选

1.下列哪些选项属于通报的特点 A引导性和警戒性 B沟通性和交流性 C强制性和权威性 D典型性和真实性

第11章

单选

1.各级人民政府按照法律程序向同级人民代表大会或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提请审议的公文是()A批复 B意见 C议案 D复函 2.A B C D 判断

1.按照《宪法》和有关法律规定,各级人民政府提出的议案必须是属于本级人民代表大会或人大常委会职权范围内的有关事项。(y)

2.议案既可以向同级人民代表大会或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提交,也可以向其他部门和单位行文。(n)多选

1.下面有关议案的说法哪些正确()

A议案的生效标示必须体现机关第一行政首长的署名,且不加盖机关公章。B议案的标题一般由发文机关+事由+文种组成。

C议案一般不写明具体的主送机关。

D议案正文一般包括提请审议缘由、提请审议内容、提请审议要求等部分。

第12章

单选

1.向上级机关汇报工作,反映情况,提出建议,答复上级机关的询问或要求时应该使用()A复函 B报告 C批复

D请示

2.向上级汇报工作情况或上级交办的任务完成情况用()A专题报告 B建议报告 C情况报告 D工作报告

判断

1.报告是上行文,目的是向上级机关提供信息、反映情况,需要上级机关进行答复。(n)2.报告时法定公文中综合性最强的文种。(y)多选

1.下面关于报告的提法哪些正确()

A报告属于上行文,可以逐级行文,也可以越级行文。B报告一般采用陈述的方法来写。C报告中不能夹带请示事项。

D按要求不同,报告可以分为呈报性报告和呈转性报告两种。

第13章

单选

1.下级机关或个人请求上级给予指示、批准、答复、帮助、解决、审核事项或问题时,使用()A汇报 B报告 C请示 D议案

2.请示与报告最大的区别是()A行文格式不同 B行文方向不同 C行文目的不同 D写作要求不同 判断

1.请示必须坚持“一事一请”原则,不能搞“一文多事”。(y)2.请示可以事前行文,也可以事后行文。(n)多选

1.请示的特点包括()A目的性 B前置性 C单一性 D时效性

第14章

单选

1.上级行政机关对下级行政机关呈报的请示给予答复用()A命令 B批复 C复函 D通知

判断

1.批复是一种批示、回复性公文,有一定的针对性。(y)

2.指示性批复不仅仅是对请示行政机关的答复,而且是对管辖系统所作的指示。(y)多选

1.下面哪些选项属于批复的特点()A发文的针对性 B意见的决断性 C效力的权威性 D内容的单一性

第15章(实用写作)

一、单选

1.下列选项属于意见特点的是()A.行文的多样性 B.内容的综合性 C.时间的不定性 D.工作的指导性

2.用于对重要问题提出见解和处理办法的公文时的公文是()A.通告 B.通知 C.议案 D.意见

二、判断 1.建议性意见的表达态度是诚恳的起参谋参考作用,就是向下级行为也不具有强制性(√)2.一般性的会议记录也应该详细记录。(×)

三、多选

1.意见写作的基本要求有()A.行文要及时,具体 B.把握意见内在结构 C.准确合理 D.要适时提交

第16章(实用写作)

一、单选

1.下列选项属于函特点的是()A.沟通性和交流性 B.内容单一性 C.发文的针对性 D.效力的多用性

2.用于向有关主管部门请求批准和答复审批事宜的行政公文是()A.函 B.请示 C.批复

D.意见

二、判断

1.商洽性函较多地用于商调人员联系工作或处理有关业务性、事务性事项等时使用(√)2.函的格式由标题、正文和落款组成。(×)

三、多选

1.函写作的基本要求()A.内容要单一明确 B.态度要诚恳 C.用语要得体 D.行文要及时具体

第17章(实用写作)

一、单选

1.下列选项属于会议纪要特点的是()A.纪要性 B.时效性 C.交流性 D.指导性

2.用于记载、传达会议情况和议定事宜的行政公文是()A.会议通知 B.会议纪要 C.通报 D.议案

二、判断

1.会议记录是产生会议纪要的基础,也是整理会议纪要的原始性主要素材之一(√)2会议纪要的主体部分主要概述会议的基本情况

(×)

三、多选

1.下列选项属于会议纪要格式的()A.标题 B.时间 C.正文 D.落款

十八章

讲演稿

一.判断题

1.讲演稿一般由机关工作人员代为草拟,最后经讲话者审阅定稿,有些讲话稿也可由讲话人自己拟定。正确

2.讲话稿的称谓要注意周密的体,不要遗漏一部分与会者,以免引起这些人的不快 正确

二.单选题.

1.为了最大限度地适应受众的听觉的需要,讲话稿要尽可能少采用书面语,而要突出口语色彩,这是针对讲话稿特点(C)而言。A.贴近性

B.鼓动性

C.通俗性

D. 政论性

2.拟制讲话稿一定要先弄清讲话的场合、对象,做到有的放矢,抓住受众最关心的问题,予以切合实际的解答。这是针对讲话稿特点(A)而言。A.贴近性

B.鼓动性

C.通俗性

D.政论性 三.多选题

讲话稿的格式包括(A B C)

A.标题

B.称谓

C.正文

D.落款

十九章 计划

一.判断题

1.通俗的说,计划就是规划、方案、要点、设想、打算、安排。正确

2.计划的主体部分是计划的基本内容,它包括任务目标、办法实施和步骤三个要素。正确

二.单选题

1.计划是对未来一段时间工作的设想和安排。这是针对计划特点(A)而言。A.预见性

B.指导性

C. 可行性

D. 可变性

2.由于预测的局限性,计划在实施的过程中,有时会遇到不可预料的事情,会影响目标的实现,这是针对计划特点(D)

A.预见性

B.指导性

C. 可行性

D. 可变性 三.多选题

计划按性质可分为(A B C)

A.综合计划

B.单项计划

C. 专题计划

D. 单位计划

二十章 总结

一.判断题

1.总结是机关部门或个人改进工作方法的重要途径。正确

2.总结按性质分为全面总结、专题总结、工作总结。错误

二.单选题.

1.总结是人们自身实践活动的真实反映,应当忠实于客观事实,这是针对总结特点(B)而言。

A.时间性

B.客观性

C. 理论性

D.本体性

2.总结是对一定时期的工作完成情况进行分析和评价的一个工作环节,这是针对总结特点(A)而言。

A.时间性

B.客观性

C. 理论性

D.本体性 三.多选题

总结按时间分(A B C D)

A.月份总结

B.季度总结

C. 年度总结

D.阶段总结

第21章(实用写作)

一、单选 3.下面那个选项属于会议记录的正文部分()

A.开头 B.落款 C.署名 D.日期

4.下面那个选项属于会议记录的特点()A.时间性 B.理论性 C.原始性 D.群众性

二、判断

1.会议记录的信息性是指会议记录可以作为文件传达以使有关人员贯彻执行。(√)2.一般性的会议记录也应该详细记录。(×)3.会议记录的标题和落款的写作都要按照格式规范记录。(√)4.会议记录一般要在会议宣布开始时就写在记录本上。(√)

三、多选

1.会议记录开头部分包括()A.会议时间 B.发文机关

C.会议地点 D.主持人

备注:标红色字体为正确答案。

第22章(实用写作)

一、单选

1.下列哪个选项属于调查报告的特点()A.贴近性 B.针对性 C.政论性 D.纪实性

3.下列哪项属于调查报告写作的基本要求()A.准确领会领导意图 B.善于搞好前后衔接

C.实事求是,如实反映情况 D.讲究用语,注意条理

二、判断

1.结尾是调查报告分析问题得出结论,解决问题的必然结果。(√)2.调查报告的材料不是特定的,可以移植或借用。(×)

三、多选

2.调查报告的开头方法有()A.纵横式方法 B.介绍对象法 C.概括主题法 D.提出问题法

第23章(实用写作)

一、单选

1.下列哪个选项属于简报的报头部分()A.开头 B.名称 C.事由 D.署名

4.机关内部向上级反映情况或向下级、平级机关沟通情况、交流信息、指导工作的事务性公文是()A.总结 B.启事 C.调查报告 D.简报

二、判断 1.简报的编号位于简报名称的右上方。

(√)2.一般性简报也应编号。(×)

三、多选

2.简报的结尾常见内容如下()

A.归纳全文 B.作出评论 C.表明希望 D.提出设想

二十四章

述职报告

一.判断题

3.述职报告的主体部分必须有结尾。错误

4.述职报告要文风朴实,用事实说话,不要追求文字的华丽。正确

二.单选题

1.作为考核干部和工作人员的一种方式是(A)

A.述职报告

B.工作报告

C.工作总结

D.调查报告

2.由述职者进行自评,可以为考核者提供参考依据是述职报告特点的(B)A.内容规定性

B.自我评价性

C.公务性

二十五章

启示

一.判断题

1启示是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使用的一种事务性文书,个人不能使用启示这一文书。错误 2.启示具有强制性和约束力的特点。错误

二.单选题

1.向社会公众说明情况、告知音讯或请求帮助时使用的一种事务性文书是(D)A.通知

B.通告

C.通报

D.启示

2.启示主要用于向社会各界公开陈述或说明某些事项,目的是吸引和招揽公众参加。这是启示特点的(B)

A.广泛性

B.公开性

C.回应性

D.自主性 三.多选题

1.启示的特点(A B C D)

A公开性

B.广泛性

C.回应性

D.自主性

二十六章

信件类公文

一.判断题

2.慰问信的适用范围比感谢信广泛。正确

4.慰问信的种类有节日慰问、灾遇慰问,不包括表彰慰问。错误 二.单选题

1.为了对某个单位或个人给过自己的帮助、关怀、祝贺或勉励表示答谢而写的信件类公文是(A)

A.感谢信

B.慰问信

C.贺信

D.贺电

2.向成绩突出或受到困难、挫折的地区、单位或个人表示关怀、问候、慰劳、致意和安慰的信件公文是(B)

A.感谢信

B.慰问信

C.贺信

D.贺电 三.多选题

2.下列哪些选项属于感谢信的写作要求(A B C)A. 内容要真实 B. 感情要真挚 C. 格式要规范

D. 语言要亲切

二十七章

公文处理

一.判断题

1.行政公文的办理,是保证公文正常运行、提高公文质量和效用的一个关键。正确

2.审核又称签发,指在拟定的公文文稿送交有关领导签发或者会议讨论之前,由部门领导负责人或有经验的秘书对文稿所作的全面审核与修正。错误

二.单选题

1.公文处理要执行政策、实事求是、集中统一、优质精简。这是针对公文的(C)而言。

A.公文处理的任务 B.公文处理的作用 C.公文处理的原则

D.公文处理的概念

2.对各自本机关外部的公文所施的处置与管理活动是指(B)

A.发文处理

B.收文处理

C. 公文处理

三.多选题

1.办毕公文活动主要包括(A B C D)

A.清退

B. 销毁.

C.暂存

D. 立卷归档

备注:标红色字体为正确答案。

(红色为正确答案,判断y正确,n错误)

第二篇:网络营销总复习资料1-4章(定稿)

网络营销汇总复习资料

第一章

一、单项选择题

1.1997-2000年被认为是(B)。

A、中国网络营销的传奇阶段

B、中国网络营销的萌芽阶段

C、中国网络营销的应用和发展阶段

D、中国网络营销的多方位快速发展阶段 2.一个完整的网络营销信息传递系统不包括(D)。

A、信息源

B、信息接收者

C、信息发送和接收渠道

D、信息翻译者 3. 下面(C)不是网络营销的基本职能。

A、网络品牌

B、信息发布

C、搜索引擎

D、销售渠道 4. 网络营销的萌芽阶段位于(B)年之间。

A、1994-1997

B、1997-2000

C、2000-2003

D、2004 -至今

二、多项选择题

1.利用即时信息进行网络营销,可以实现(ABCD)。

A、实时交流增进顾客关系

B、在线顾客服务

C、在线销售中的导购服务 D、病毒性营销信息传播工具

E、提高顾客的收益率

2.目前,我国网络营销面临的问题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ABCE)。

A、网络营销理论研究薄弱

B、网络营销环境规范程度低

C、企业开展网络营销效果不明显

D、网络营销工具缺少

E、网络营销专业服务水平低

3.网络营销信息传递的表现在下列主要特点(ABCD)。

A、网络营销传递效率高

B、网络营销信息传递方式多样化 C、网络营销信息传递渠道多样化 D、网络营销信息传递的双向性 E、网络营销信息传递的滞后性

4.影响网络营销的外部环境因素包括(ABDE)。

A、上网用户的数量及人口统计的特征

B、上网用户对网络营销的行为

C、对网站推广的方法和力度

D、带宽等基础网络服务状况

E、上网企业数量及结构 5.以下属于网络营销主流方法的有(ABCD)。

A、搜索引擎营销

B、许可E-mail 营销

C、博客及RSS 营销

D、网站推广

E、在线顾客服务 6.网络营销信息传递的表现在下列主要特点(ABCD)。

A、网络营销传递效率高

B、网络营销信息传递方式多样化

C、网络营销信息传递渠道多样化

D、网络营销信息传递的双向性 E、网络营销信息传递的滞后性

7.影响网络营销的外部环境因素包括(ABDE)。

A、上网用户的数量及人口统计的特征

B、上网用户对网络营销的行为

C、对网站推广的方法和力度

D、带宽等基础网络服务状况

E、上网企业数量及结构 8.以下属于网络营销主流方法的有(ABCD)。

A、搜索引擎营销 B、许可E-mail营销C、博客及RSS营销 D、网站推广

E、在线顾客服务

三、判断题

1.现有领先的B2B电子商务平台通过与搜索引擎营销策略相整合,为潜在用户获取B2B 网站中的商业信息提供了更多的机会,从而提高了B2B电子商务平台对企业网络营销的价值。√

2.网络营销不应被称为“虚拟营销”,它比传统营销更容易跟踪了解消费者的行为。√ 3.对于外部环境,企业应掌握网络营销的一般原理和方法,努力创造并利用有价值的网络营销资源,让网络营销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4.网络营销不等于网上销售,网上销售是网络营销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但不是唯一结果。√

5.网络营销交互性的实质是企业更容易地向用户传递网络营销信息,同时用户也可以更方便地获取有效的产品信息。√

6.网络营销不等于网上销售和电子商务,网络营销是是综合利用各种网络营销手段、方法和条件,并协调其间的相互关系,从而更加有效地实现企业的营销目标。√ 7.交互性是网络营销中信息传递的本质特征之一。√

8.环境影响企业开展网络营销的效果。因而,不管是内部环境还是外部环境,企业都要加以适应和选择。×

四、名词解释

1.网络营销:是企业整体营销战略的一个组成部分,是为了实现企业总体经营目标所进行的,以互联网为基本手段营造网上经营环境的各种活动。P14

五、简答题

1.简述网络营销的基本职能及其相互之间的关系。

P17、18

2.试用表格形式描述网络营销信息传递原则和网络营销策略。

P30

第二章

一、单项选择题 1.(B)是一个网站结构的基础,也是网站导航系统的基础,应做到设置合理、层次分明。

A、网页布局

B、网站栏目设置

C、网站导航

D、信息的表现形式 2.从企业营销策略来看,(D)是一个开展网络营销的综合性工具。

A、搜索引擎

B、E-mail

C、网络广告

D、企业网站 3.与通用网址的基本原理和表现形式都类似的网络营销工具是(B)。

A、企业网站 B、网络实名 C、搜索引擎 D、即时信息 4.(C)的核心思想在于,网站设计以用户为导向,通过最简单、醒目的网站要素设计,使得用户可以更方便的获取信息。

A、企业网站 B、网站优化C、网站易用性 D、网站可信度 5.下面(C)不属于无站点网络营销的常用方法。

A、分类广告 B、在线黄页服务C、网站资源合作 D、信息发布 6.下面(B)不属于无站点网络营销中用到的方法。

A、在B2B平台上发布供求信息 B、许可Emai 营销 C、分类广告 D、黄页服务

二、多项选择题

1.利用即时信息进行网络营销,可以实现(ABCD)。

A、实时交流增进顾客关系

B、在线顾客服务

C、在线销售中的导购服务 D、病毒性营销信息传播工具

E、提高顾客的收益率 2.基于企业网站的网络营销方法包括(BCDE)。

A、在阿里巴巴上发布供求信息

B、搜索引擎营销

C、网站资源合作

D、网络广告

E、许可Email 营销 3.电子书在网络营销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主要用于(ABD)。

A、网站推广 B、产品推广C、进行客户关系管理D、顾客服务 E、提高顾客的收益率 4.无站点网络营销的主要方式有(ACDE)。

A、在论坛上免费发布供求信息

B、进行许可Email 营销 C、网上拍卖

D、加入行业信息网 E、加入专业经贸信息网

5.资源合作是独具特色的网络营销手段。常见的资源合作形式包括(ABCE)。

A、交换链接

B、内容合作

C、交换广告

D、邮件列表

E、客户资源合作 6.目前无线网络营销应用主要面临的问题包括(ABCE)。

A、用户许可问题

B、营销方法问题

C、服务质量问题

D、用户身份识别问题

E、个人信息保护问题 7.以下属于常用的网络营销工具有(ABDE)。

A、搜索引擎

B、E-mail

C、网络广告

D、企业网站

E、博客及RSS 8.以下属于病毒性营销方法的有(ABC)。

A、电子书

B、电子邮箱

C、免费软件

D、博客网站

E、免费游戏

三、判断题

1.多元搜索引擎是在一个浏览器界面上同时链接了多个搜索引擎,用户检索时可以选择其中的部分或全部搜索引擎,一次输入关键词,可以获得多个搜索引擎的检索结果。×

2.目前从电子邮件数量上看,已经具备了开展E-mail营销的网络环境,规范的E-mail营销专业服务已经成为网络营销的主流形式。×

3.企业从网络营销的信息传递方式看,企业网站是主动性和被动性的矛盾的同一体,而搜索引擎完全是主动的,电子邮件传递则基本上是被动的。×

4.基于SMS的营销信息在阅读率方面有优越于E –mail营销等网络营销手段之处,而且可以实现更高程度的地区定位。√

5.病毒性网络营销适合小网站推广,大企业的网站推广不需要这种方法。×

6.网络实名和通用网址在本质上是相似的,都是实现用自然语言访问网站的功能。√ 7.病毒性营销指的是如何合理利用计算机病毒实现企业网络营销的目的。××

8.病毒性营销的实施过程通常是无需费用的,因此,病毒性营销是不需要费用的网络营销。

四、名词解释

1.病毒性营销:病毒性营销是一种网络营销方法(常用作网站推广的手段),即通过提供有价值的信息和服务,利用用户之间的主动传播来实现网络信息传递的目的;病毒性营销同时也是一种网络思想,其背后的含义是如何充分利用外部网络资源(尤其是免费资源)扩大网络营销信息传递渠道。

P72

2.Rss: Rss是一种描述信息内容的格式,是目前使用最广泛的XML应用,它搭建了信息迅速传播的一个技术平台,使得每个人都成为潜在的信息提供者。

P57

4.无站点网络营销:没有建立自己的企业网站,也可以利用一定的方法开展网络营销,这种网络营销方式称为无站点网络营销。

P65

五、简答题

1.从信息发布和在线销售两个方面简述企业开展无站点网络营销的常用方法。P66 2.画出网络营销信息传递模型,并简述网络营销信息传递的一般原则。P26 3.列举5 种以上常用的网络营销工具,并简述其特点。P39-63

第三章

一、单项选择题

1.网站标准典型的应用模式是(B)。

A、XHTML+XML

B、CSS+DIV

C、W3C DOM

D、HTML+表格标签 2.(C)的核心思想在于,网站设计以用户为导向,通过最简单、醒目的网站要素 设计,使得用户可以更方便的获取信息。

A、企业网站 B、网站优化C、网站易用性 D、网站可信度 3.(B)是为了实现发布各种信息、提供服务等必须的技术支持系统。

A、网站结构 B、网站功能C、网站内容 D、网站服务 4.(A)是网站为了向用户表达企业信息所采用的网站布局、栏目设置、信息的表 现形式。

A、结构

B、功能

C、内容

D、服务 5.(B)是一个网站结构的基础,也是网站导航系统的基础,应做到设置合理、层次分明。

A、网页布局

B、网站栏目设置

C、网站导航

D、信息的表现形式

二、多项选择题

1.网站优化包括三个层面的含义,即(ACD)。

A、对用户优化

B、对营销人员的优化

C、对网络环境的优化

D、对网站维护的优化

E、对浏览器的优化 2.以下关于网站优化正确的观点有(ABCD)。

A、网站优化应该坚持用户导向而不是搜索引擎导向

B、网站基本要素的优化是网站优化的基础 C、搜索引擎优化的最高境界是忘记搜索引擎

D、搜索引擎优化是网站建设专业水平的自然体现

E、网站优化的思想就是在搜索引擎检索结果中获得排名靠前的思想 3.基于企业网站的网络营销方法包括(BCDE)。

A、在阿里巴巴上发布供求信息 B、搜索引擎营销 C、网站资源合作D、网络广告 E、许可Email 营销 4.网站优化的对象包括(ABC)。

A、访问网站的潜在客户B、搜索引擎

C、网站运营和维护人员D、生产管理人员 E、广告、营销、策划人员 5.网络营销导向的企业网站建设应该遵循的基本原则包括(ABCDE)。

A、系统性 B、完整性 C、友好性 D、简单性 E、适应性 6.企业网站建设的基本要素包括(ABCD)。

A、结构 B、功能 C、内容 D、服务 E、维护 7.网页标题设计的一般原则是(ACD)。

A、网页标题不宜过短或过长

B、所有网页使用相同的标题

C、网页标题应概括网页的核心内

D、网页标题中应含有丰富的关键词 E、网页标题中应尽量多列关键词

三、判断题

1.静动结合技术就是将静态网页的内容转化为动态网页发布的技术。×

2.要建设一个让用户满意的优秀的企业网站,网站设计时需要尽量采用一些新技术、新功能。√

3.从企业营销策略来看,企业网站是一个开展网络营销的综合性工具。√

4.网站相对独立,没有其他网络营销工具配合,也可以取得好的网络营销效果。×

5.网站优化的实质是提高网站在搜索引擎中的表现和排名。× 6.网站优化应该以搜索引擎为中心,而不是以用户为中心。× 7.只要网站基本要素设计合理,网站可信度并不是很重要。×

8.企业网站建设规范是中国互联网协会发布的关于网站建设的行业标准,企业建设网 站时必须遵守该规范。×

四、名词解释

1.网站优化:通过对网站功能、网站结构、网页布局和内容等关键要素的合理设计,是网站的功能和表现形式达到最佳效果,可以充分表现出网站的网络营销功能。P128 2.企业网站诊断:是指建立并运用一套完整的网站评价指标体系,对企业网站的基本要素和运营过程进行全面评价,发现存在的问题,为改进网站质量、制定网站营销策略和提高网站服务水平指明方向、提供建议和措施。

五、简答题

1.一个要获得用户欢迎和信任的网站应在哪些方面做到符合用户的期望?P127 2.简述基于CSS+DIV网站标准设计的优势和问题。

P138 3.简述企业网站建设的一般要素,并解释每个要素的含义。P87

六、论述题

1.结合实际,讨论如何根据网站的基本要素进行网站诊断和优化。

搜索引擎垃圾:P201 搜索引擎优化 P180 关键词竞价排名 P207 简答题 P163-166 P221 P165

第五章

一、单项选择题

1.Email 营销中,用户对信息接收过程的评价指标是(C)。

A、送达率 B、退信率 C、开信率 D、转化率

2. RSS 与Email 营销的信息传递相比,优点表现在(B)。

A、信息可保留 B、信息送达率高、传递速度快

C、应用广泛 D、准确了解用户订阅情况 3.(B)Email 营销的目的以产品推广和市场调研为主,工作重点在列表的选择和邮件内容设计、营销效果跟踪分析和改进等方面。

A、内部列表 B、外部列表C、会员通讯 D、电子刊物 4.下面(D)不是正规Email 营销应该包含的基本因素。

A、基于用户许可 B、通过电子邮件传递信息 C、信息对用户有价值D、邮件列表

二、多项选择题

1.Email营销的三个基本要素是(BCD)。

A、有一定数量的用户Email地址 B、基于用户许可

C、通过电子邮件传递信息

D、信息对用户是有价值的 E、有专业的Email营销服务商

2.有效的Email营销主要表现在下列三个方面(ABE)。

A、邮件可以送达尽可能多的目标用户电子邮箱 B、反应率指标不低于行业平均水平C、获得尽可能多的用户加入列表

D、稳定的后台技术保证

E、获得的直接收益大于投入的费用,或者达到预期的目标 3. Email 营销的具体形式有(ABC)。

A、电子刊物Email 营销 B、会员通信C、第三方Email 广告 D、内部列表E、外部列表

三、判断题

1.外部列表Email 营销的步骤包括邮件内容设计、测试、发送、效果跟踪等环节。× 2.许可Email 营销总体应用状况不够理想,目前进入细节决定成败阶段。√×

3.RSS 与Email 营销的信息传递相比,优点表现在信息可保留、信息送达率高、传递 速度快、应用广泛、准确了解用户订阅情况。×

4.内部列表Email 营销的主要职能在于增进顾客关系、提供顾客服务、提升企业品牌 形象等,内部列表营销的任务重在邮件列表系统、邮件内容建设和用户资源积累。√ 5.目前从电子邮件数量上看,已经具备了开展E-mail 营销的网络环境,规范的Email 营销专业服务已经成为网络营销的主流形式。×

6.企业从网络营销的信息传递方式看,企业网站是主动性和被动性的矛盾的同一体,而搜索引擎完全是主动的,电子邮件传递则基本上是被动的。×

7.为了获得必要的用户数量,同时又获取有价值的用户信息,在用户注册时应尽可能多地要求填写相关内容。×

8.搜索引擎是用户用来发现企业网站的工具,而Email营销是企业向用户提供信息和服务的手段。√

四、名词解释

1.许可E-mail营销:是在用户事先许可的前提下,通过电子邮件的方式目标用户传递有价值信息的一种网络营销手段。

P237

五、简答题

1.试述开展Email营销一般要经历的主要步骤。P239 2.邮件列表发行平台的基本功能有哪些?

P247 3.简述企业开展Email 营销的一般过程。

P243-244

4.简述Email 营销效果的四类评价指标。

P271

第六章

一、单项选择题

1.RSS 与Email 营销的信息传递相比,优点表现在(B)。

A、信息可保留 B、信息送达率高、传递速度快 C、应用广泛 D、准确了解用户订阅情况

2.RSS 营销取得好效果的根本前提是企业必须有(A)。

A、足够多有价值的内容资源 B、足够数量的用户 C、网站 D、阅读器 3.RSS 与Email 营销的信息传递相比,优点表现在(B)。

A、信息可保留 B、信息送达率高、传递速度快 C、应用广泛 D、准确了解用户订阅情况

4.下面关于社会性网络网站的网络广告价值,说法正确的是(C)。

A、社会性网络网站没有广告价值

B、社会性网络网站的广告价值已经得到广泛承认

C、广告效果存在争议,但值得关注

D、社会性网络网站已经是主流网络媒体

二、多项选择题

1.下面属于Web2.0的相关技术的有(ABCDE)。

A、RSS

B、BLOG C、IM

D、网页书签 E、Wiki 2.开展RSS营销的基本条件包括(ABE)。

A、要提供RSS信息源

B、让尽可能多的用户通过RSS获取信息 C、上网用户达到一定规模

D、符合Web标准的网站设计 E、要为用户持续提供有价值的信息,并且通过RSS 及时向用户传递 3.企业博客营销的常见形式有(ABCDE)。

A、企业网站博客频道模式 B、博客营销外包模式 C、博客广告模式 D、第三方BSP 公共平台模式 E、个人独立博客网站模式 4. Web2.0 技术主要包括(BCDE)。

A、搜索引擎 B、博客C、RSS 订阅 D、社会网络SNS E、即时信息IM

三、判断题

1. Web2.0 的核心不是技术而是指导思想,在于技术的合理应用。√ 2. Web2.0 取得较好网络营销效果的关键是选择先进的技术和工具。×

3.企业的博客文章应体现真诚原则,不能以保密为由回避用户感兴趣的问题。×

四、名词解释 1.知识营销:是通过游小的知识传播方法和途径,将企业所拥有的对用户有价值的知识(包括产品知识、专业研究成果、经营理念、管理思想以及优秀的企业文化等)传递给潜在用户,并逐渐形成对企业品牌和产品的认知,为将潜在用户最终转换为用户的过程和各种营销行为。

P307 2.RSS: 是一种描述信息内容的格式,是目前使用最广泛的XML应用,是网站用来和其他站点之间共享内容的一种简易方式。是指利用RSS这一互联网工具传递营销信息的网络营销模式。

P57 P294

五、简答题

1.简述用户通过RSS订阅方式获取信息的特点。

P297-298 2.简述如何利用RSS 进行网络营销。

P301-302

六、论述题

1.试论述博客的网络营销价值。

P308-311

第七章

一、单项选择题 1.(B)是网络广告最基本的评价指标,也是反映网络广告最直接、最有说服力的量化指标。

A、转化率

B、点击率 C、显示次数

D、投资收益率 2.(B)广告一般放置在网页上的不同位置,在用户浏览网页信息的同时,吸引用户 对广告信息的关注,从而获得网络营销的效果。

A、关键词广告

B、BANNER广告 C、分类广告

D、ADsense广告 3.(B)的价值除了作为一个产品展示窗口,还可以扩展网上销售渠道、增加顾客 信任。

A、网站推广 B、网上商店 C、顾客服务 D、网络广告

4.下面(B)不是评价网络广告效果的方法。

A、对比分析法 B、收录率 C、加权计算法 D、点击率和转化率 5.下面关于评价广告效果的定性和定量方法中,(B)是定性评价方法。

A、加权计算法 B、对比分析法 C、点击率法 D、转化率方法 6.下面关于社会性网络网站的网络广告价值,说法正确的是(C)。

A、社会性网络网站没有广告价值 B、社会性网络网站的广告价值已得到广泛承认 C、广告效果存在争议,但值得关注 D、社会性网络网站已经是主流网络媒体

二、多项选择题

1.网络广告包含两个方面的基本要素,分别是(AD)。

A、网络广告资源 B、网络广告的交互性 C、网络广告的可测量性 D、用户的注意力 E、网络广告形式

三、判断题,对的命题打“√”,错误的命题打“X ”

1.用户不点击网络广告,就不会产生品牌价值提升和销售促进的营销效果。× 2.病毒性网络营销适合小网站推广,大企业的网站推广不需要这种方法。×

3.网络广告是否对用户具有强制性关键取决于网络广告本身而不是广告经营者。×

四、名词解释

1.转化率::受网络广告影响而形成的购买、注册或者信息需求。

P346

五、简答题

1.简述评价网络广告效果的常用方法。P344-346 对比分析法:比较广告前后的效果 ;加权计算法:给不同的效果设定权重进行加权计算比较;点击率与转化率:后者是指受网络广告影响而形成的购买、注册或信息需求,比点击率更有效。

2.简述网络广告的主要形式及其本质特征。P331 P336 主要形式:标志广告(BANNER)、赞助式广告、分类广告、推荐式广告、插播式广告、Email广告、Rich Media广告。现阶段,BANNER广告、关键词广告、分类广告是最主要的广告形式。

本质特征-:网络广告需要依附于有价值的信息和服务载体;网络广告的核心思想在于引起用户关注和点击;网络广告具有强制性和用户主导性的双重属性;网络广告应体现出用户、广告客户和网络媒体三者之间的互动关系。网络广告本质是向互联网用户传递有价值的信息的一种手段,是对用户注意力资源的合理利用。

3.试述网络广告的本质特征及其营销价值。

P336 P338 本质特征:同上;

营销价值:品牌推广、网站推广、销售促进、在线调研、顾客关系、信息发布。

第八章

一、单项选择题

1.(B)的价值除了作为一个产品展示窗口,还可以扩展网上销售渠道、增加顾客信任。

A、网站推广 B、网上商店 C、顾客服务 D、网络广告 2.创建和提升企业整体形象的网络营销职能是(B)。

A 网站推广 B 网络品牌 C 顾客服务 D 顾客关系

3.企业进行网络营销获取用户信息时应该遵循的原则不包括(A)。

A、获取尽可能多的用户信息 B、保护个人隐私

C、信息适量原则 D、提升信息质量

4.从期望的调查结果倒推出应该调查的问题,并将这些问题用合理的方式设计为在线调查表的网络调研方法称为(A)。

A、预期结果导向法 B、网站跟踪法 C、加入邮件列表法 D、固定样本调查法

二、多项选择题

1.以下属于信息发布推广网站的方法有(BCD)。

A、电子书

B、行业信息网站 C、B2B电子商务平台

D、博客网站 E、网络广告媒体

2.一般来说,网上销售渠道建设有三种主要方式,即(ABD)。

A、作为网上零售商的供应商

B、开设网上商店

C、网上拍卖

D、自行建立网上销售型的网站 E、网络会员制营销

3.在线顾客服务的常用手段有(ABCE)。

A、常见问题解答(FAQ)

B、电子邮件和在线表单

C、即时信息

D、免费电话 E、在线论坛

4.以下属于病毒性营销方法的有(ABCE)。

A、电子书

B、电子邮箱 C、免费软件

D、博客网站 E、免费游戏

三、判断题

1.病毒性营销的实施过程通常是无需费用的,因此,病毒性营销是不需要费用的网络营销。×

2.为了获得必要的用户数量,同时又获取有价值的用户信息,在用户注册时应尽可能多地要求填写相关内容。×

3.在线表单限制了用户的个性化要求,因此不适合作为在线顾客服务的方式。× 4.病毒性网络营销适合小网站推广,大企业的网站推广不需要这种方法。×

5.虽然网站推广的每个阶段具有不同的特征,但使用的网站推广方法大致相同。×

6.网上市场调研的主要优点表现在提高调研效率、节约调查费用、调查数据处理比较 方便、不受地理区域限制等方面。√

7.虽然网站推广的每个阶段具有不同的特征,但使用的网站推广方法大致相同。×

四、名词解释

1.网络会员制营销::是指导网站以某个大型电子商务网站的加盟者或推广者的身份参与的一种网上销售活动。参与者并不直接负责产品的销售,而是利用自己网站的用户资源促成销售并从中获取佣金的在线销售模式。

2.网站推广:是尽可能多的潜在用户了解并访问网站,从而利用网站实现向用户传递营销信息的目的,用户通过网站获得有关产品和公司的信息,为最终形成购买决策提供支持,是网络营销的基本功能之一,是网络营销工作的基础。

P363 P108

五、简答题

1.简述评价网站推广效果的常用指标。

2.结合实际,简述网上市场调研的基本方法。

网上搜索法:用搜索引擎搜索第二手资料;网站跟踪法:对一些提供信息的网站进行定期跟踪;加入邮件列表:订阅邮件列表搜集某方面资料;在线调查表:网上填表,网上提交;电子邮件调查:发送调查表到被调查者的邮箱;网站访问者的抽样调查:按一定的抽样原则对访问者进行调查;固定样本调查:选定调查者后进行一段时间连续的调查。

六、论述题

1.结合实际,讨论企业如何利用网络营销工具实现8 大网络营销职能。

P36 P18

第九章

一、单项选择题

1.网站流量统计分析中,用户行为指标不包括(A)。

A、独立访问者数量 B、用户在网站停留时间 C、用户来源网站

D、用户所使用的搜索引擎和关键词

2.(B)指标包括独立访问者数量、重复访问者数量、页面浏览数和每个访问者的页面浏览数,以及某些具体文件/页面的统计指标等。

A、网页内容 B、网站流量 C、用户行为 D、用户浏览网站的方式

3.下列属于用户浏览网站方式统计指标的是(A)。

A、用户浏览器的名称和版本 B、页面浏览数 C、用户停留时间 D、用户来源网站

二、多项选择题

1.有效的搜索引擎关键词分析方法有(ABD)。

A、关键词分类统计

B、关键词排名的深度分析 C、关键词点击效果的分析

D、对重要网页分别跟踪统计 E、关键词广告的投资收益率

2.关于网站被主流搜索引擎收录和排名状况,可以从三个方面进行评价,即(ABC)。

A、网站被各个主要搜索引擎收录的网页数量

B、被搜索引擎收录的网页数量占全部网页数量的比例 C、在搜索引擎检索结果中有较好的排名 D、获得其他网站链接的数量和质量 E、网站的访问量和注册用户数量

三、判断题

1.通过第三方提供网站流量统计分析服务,不足在于提供有关数据时缺乏说服力。×

2.网络营销效果评价的意义仅仅在于对一个时期网络营销活动的总结。×

3.网络营销人员可以利用访问者来路统计信息从不同方面分析网站运营的效果。√

4.独立用户数量是一种比网页浏览数和点击数等网站流量统计指标更有说服力的指标。√

四、名词解释

1.独立访问者数量:也称独立用户数量或者独立IP数量,是网站流量统计分析中另一个重要的数据,并且与网页浏览数分析之间有密切关系。

P449

第三篇:大学毛概复习资料(8-14章)

第八章

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内涵:1.突破了过去公认的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是代表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两种经济制度本质属性的观念,认为他们都是经济手段;2.计划和市场作为调节的两种手段,他们对经济的调节各有自己的优势和长处,在社会化大生产和存在复杂经济关系的条件下,市场经济对促进经济发展具有更强的适应性、更显著的优势和较高的效率;3.市场经济作为资源配置的一种方式本身不具有制度属性,但是,它与社会主义相结合而形成的经济体制则必须体现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特征。

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在所有制结构上,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在分配制度上,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在宏观调控上,以实现最广大劳动人民的利益为出发点和归宿。

3.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区别和联系:共性:1.从资源配置方式来看,都是以市场为基础性配置手段;2.从微观层面看,企业都是独立的市场主体和法人实体;3.从经济活动看,市场经济规律起着支配作用;从宏观层面看,政府的宏观调控主要是通过经济手段来实现的;4.从经济运行看,法制起着基本的保障作用。

4.确立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的基本依据是: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是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区别于资本主义的本质特征,是劳动人民当家做主的经济基础,也是社会化大生产的客观要求;我国还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还不发达,生产社会化的程度还不高,发展还很不平衡,需要在公有制为主体的条件下发展多种所有制经济,以适应生产力的要求;一切符合“三个有利于”标注的所有制形式,都可以而且应该用来为发展社会主义服务。

5.公有制的主体地位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1.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2.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公有资产占优势,要有量的优势,更要注重质的提高。

6.非公有制经济包括个体经济、私营经济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非公有制成分等,非公有制经济在加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设方面的不可替代的作用:市场经济要求市场主体多元化,非公有制经济的存在和发展,提供了多种市场经济主体,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提供了不可缺少的条件;通过竞争,促进作为主体的公有制经济,特别是国有经济加速市场化改革,提高经营管理水平,增强市场竞争力;外资企业的进入不仅会带来资金、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经验,而且还会带来一些与社会化生产规律和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经营方式和资本组织形式可谓我国公有制经济特别是国有经济的体制创新提供借鉴。

7.坚持按劳分配的主体地位的必然性:1.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决定了收入分配领域必然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2.社会主义之所以必须实行按劳分配是社会主义公有制和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决定的;3.劳动还是谋生的手段,这决定了社会还不具备实行按需分配的条件。

8.按生产要素有多种不同的分配形式,就其内容可以分为三种类型:1.以劳动作为生产要素参与分配;2.劳动以外的生产要素所有者参与分配;3.管理和知识产权类的生产要素参与分配。

9.正确认识先富和共富的关系:先富是实现共富的捷径,共同富裕并不等于同时富裕、同步富裕、同等富裕。奔向富裕是一个有先有后、有快有慢逐步实现的过程,要求所有人、所有地区同时、同步、同等富裕起来是不切实际的,必须允许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共同富裕的构想正是这样提出来的:一部分地区有条件先发展起来,一部分地区发展慢点,先发展起来的地区带动后发展的地区,最终达到共同富裕。先富不是目的,而是实现共同富裕的途径和手段;强调共富并不是要否定先富。

10.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承认和允许人们在收入方面存在差距的必然性:1.劳动者的个人禀赋和家庭负担的不同,实行按劳分配原则必然产生收入和富裕程度不同;2.实行多种所有制经济和多种分配方式,拥有不同生产要素的不同社会成员也必然会产生收入的差距和富裕程度的不同;3.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在价值规律和竞争的作用下优胜劣汰,使具有不同竞争能力的人在富裕程度上必然出现差距;4.城乡之间、地区之间、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之间,以及不同经济领域和部门之间客观上存在的差别,也必然引起收入的差别和富裕程度的不同。

11.分配理论的的发展过程:党十四大以来,提出兼顾效率和公平与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党的十六大提出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方面既要提倡奉献精神,又要落实分配政策,既要反对平均主义,又要防止收入悬殊。十六届四中全会强调注重社会公平,合理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十六届五中全会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提出要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更加注重社会公平,合理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加大调节收入分配的力度。十七大提出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和公平关系,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

12.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含义: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就是要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路子。新型工业化道路是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科技进步为动力、以提高经济效益和市场竞争力为中心的工业化,是与实施可持续发展相结合的工业化,是充分发挥我国人力资源优势的工业化 第九章

13.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做主和依法治国的关系:1.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人民当家做主和依法治国的根本保证;2.人民当家做主是社会主义政治的本质和核心要求,是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根本出发点和归宿,社会主义政治的本质是 人民当家做主;3.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依法治国与人民民主、党的领导是紧密联系、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14.我国现阶段人民主专政与无产阶级专政的共性:1.性质相同,都是以工人阶级为领导,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国家政权,都是绝大多数人享有民主权利而对极少数敌人实行专政的新型民主;2.作用职能相同,都承担着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扩大人民民主,镇压敌对势力反抗,保卫和巩固革命成果,领导和组织全面的社会主义建设的职能;3.历史使命相同,都大力发展生产力,完善和发展社会主义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逐步消灭一切阶级差别和社会不平等,为未来过度到共产主义创造条件。

15.人民民主专政的个性:1.从政权组成的阶级结构来看,在过渡时期,参加国家政权的不仅有工人、农民和城市小资产阶级,在一定的历史时期中还有民资资产阶级;2.从党派之间的关系来看。实行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与政治协商;3.从概念表述上看,人民民主专政的提法更全面、更明确的表示人民民主和人民专政这两个相互联系的方面。

16.我国政党制度的特点和优越性:在我国的政党制度中,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民主党派是参政党,不是在野党,更不是反对党;中国共产党和个民主党派有着共同的根本利益和共同的目标,都以四项基本原则为共同准则,以实现不同时期的总任务为共同纲领,以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共同理想;个民主党派都参加国家政权,参与国家事务的管理,参与国家大政方针和国家领导人选的协商,参与国家方针、政策、法律、法规的制定执行;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都以宪法为根本活动准则,都受到宪法的保护,享有宪法规定范围内的政治自由、组织独立和法律上的平等地位。

17.党的十七大首次把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的基本范畴是因为:一方面,发展基层民主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的基础性工作;另一方面,基层民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最广泛的实践,发展基层直接民主,有利于提高全民的民主素质,为发展社会主义民主进一步创造条件。

18.法治国的含义和意义:依法治国就是广大人民群众在党的领导下,依照宪法和法律规定,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保证国家各项工作都依法进行,逐步实现社会主义民主的制度化、法律化,使得这种制度和法律不因领导人的改变而改变,不因领导人看法和注意力改变而改变。依法治国是中国共产党执政方式的重大转变,有利于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依法治国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实现人民民主当家做主的根本保证;依法治国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扩大对外开放的客观需要;依法治国是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障。

19.加强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基本要求: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20.如何深化政治体制改革:1.深化政治体制改革,必须坚持正确政治方向,以保证人民当家做主为根本,以增强党和国家活力、调动人民民主积极性为目标,扩

大社会主义民主,建设社会主义法制国家,发展社会主义政治文明;2.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必须从我国的国情出发,既要态度积极,又要步子稳妥;3.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必须坚定不移的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绝对不能照搬西方政治模式。第十章

21.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性: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内容;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凝聚和激励全国各族人民的重要力量,是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为现代化建设提供智力支持、精神动力和思想保证。2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根本任务是:归根到底是为了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要不断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增强人们的精神力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以马列、毛邓三为指导,全面贯彻科学发展观,这里培育四有公民,切实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

2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基本内容:包括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开放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

24.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意义:社会主义荣辱观是对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全面系统、准确通俗的表达。它继承中华传统美德,有发扬了我们党优秀革命道德传统概括了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的新鲜经验,集中体现了改革开放以来形成的时代精神和时代风尚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体现了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体现了依法治国同以德治国的结合,标志着我们党对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规律认识的深化,对新形势下加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将产生积极而深远的影响。第十一章

25.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科学含义: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1.民主法治,是社会主义民主得到充分发扬,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得到切实落实,各方面积极因素得到广泛调动。2.公平正义,就是社会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得到妥善协调,人民内部矛盾和其他社会矛盾得到正确处理,社会公平和正义得到切实维护和实现。3.诚信友爱,就是全社会互帮互助、诚实守信,全体人民平等友爱、融洽相处。4.充满活力,就是能够使一切有利于社会进步的创造愿望得到尊重,创造活动得到支持,创造才能得到发挥,创造成果得到肯定。5.安定有序,就是社会组织机制健全,社会管理完善,社会秩序良好,人民群众安居乐业,社会保持安定团结。6.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就是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

26.准确把握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科学内涵,必须把握以下几个方面:1.要正确把握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性质。2.要正确把握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同建设社会

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的关系。3.要正确把握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系。

27.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意义:一,理论意义:1.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认识的深化,是对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建设理论的丰富和发展。2.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认识的深化,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3.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的深化,是党执政理念的升华。二,实践意义:1.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四位一体”总体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既是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出部署,有利于全面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2.使社会更加和谐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切实做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各项工作,有利于充分调动社会各方面的积极性,抓住和利用好我国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切实维护和促进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确保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3.促进社会和谐是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所在,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各项任务落到实处,有利于进一步解决好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4.社会和谐是应对外部挑战的重要条件,保持国内安定和谐的社会政治局面,有利于增强民族凝聚力和抗风险能力,更好的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

28.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1.必须坚持以人为本。这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2.必须坚持科学发展。这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工作方针;3.必须坚持改革开放。这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主要动力;4.必须坚持民主法治。这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保证;5.必须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这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条件;6.必须坚持在党的领导下全社会共同建设。这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领导核心和依靠力量。第十二章

29.“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构想的基本内容和重要意义:基本内容:1.一国两制的基础是一个中国。2.实行两种制度3.保障台港澳高度自治繁荣稳定。4.实行一国两制长期不变。5.尽最大努力争取和平统一,但不承诺放弃武力。重要意义:1.“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构想创造性的把和平共处原则用之于解决一个国家的统一问题 2.“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构想创造性的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国家学说。3.“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构想体现了既坚持祖国统一、维护国家主权的原则坚定性,也体现了照顾历史实际和现实可能的策略灵活性,可以避免武力统一会造成的不良后果。4.“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构想有利于争取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所需要的和平的国际环境与国内环境。5.“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构想为解决国际争端和历史遗留问题提供了新的思路。

30.胡四点:1.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决不动摇,2.争取和平统一的努力决不放弃,3.贯彻寄希望于台湾人民的方针决不改变,4.反对台独分裂活动决不妥协。

31.新形势下对台工作的指导思想:1.明确提出反对和遏制“台独”是新形势下两岸同胞最重要最紧迫的任务;2.提出两岸关系现状的定义,丰富了坚持一个中国

原则的内涵;3.提出构建和平稳定发展的两岸关系,和平友好理应成为两岸关系发展的主题;4.强调和平统一工作也要体现以民为本、为民谋利;5.制定反分裂国家法,将中央对台方针政策法律化。第十三章

32.邓小平时代主题的判断的依据:1.世界大战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可以避免,我们有可能争取较长时期的和平环境;2.和平发展是当今两大带有全球性战略的问题,是东西方之间、发达国家于发展中国家之间矛盾全局的集中体现;3.和平与发展史相辅相成的,世界和平是促进各国共同发展的前提条件,各国的共同发展则是保持世界和平的重要基础;4.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的主题,并不意味着这两问题已经解决。

33.为什么中国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1.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是基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然选择;2.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基于中国历史文化传统的必然选择;3.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是基于当今世界发展潮流的必然选择。

34.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的基本原则:1.坚持独立自主处理一切国际事务的原则;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基本原则为指导国家间关系的基本准则;2.坚持同发展中国家加强团结与合作的原则;3.坚持爱国主义与履行国际义务相统一的原则。第十四章

35.怎样理解工人阶级是国家的领导阶级:1.我国是一个由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国家,中国共产党的工人阶级先锋队性质决定了工人阶级在国家的领导地位;2.中国工人阶级 是近代以来我国社会发展特别是社会化大生产发展的产物,是中国先进生产力和先进生产关系的代表;3.工人阶级是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基本动力。

36.为什么坚持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1.在全社会认真贯彻执行“四个尊重”的方针,是时代发展对党和国家工作提出的新要求;2.在全社会认真贯彻执行“四个尊重”的方针,是中国共产党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发展要求的具体体现;3.在全社会认真贯彻执行“四个尊重”的方针,目的在于最广泛最充分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使党获得取之不尽的力量源泉;4.在全社会认真贯彻执行“四个尊重”的方针,有利于增强全社会创造的活力,形成万众一心共创伟业的生动局面。

37.新时期爱国统一战线的内容和基本任务:新时期爱国统一战线的内容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全体社会主义劳动者、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和拥护祖国统一的爱国者的广泛的政治联盟。新时期爱国统一战线的任务是:高举爱国主义、社会主义旗帜,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同心同德,群策群力,坚定不移地贯彻执行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为维护和发展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服务,为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

建设服务,为健全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服务,为促进“一国两制”、和平统一祖国服务。第十五章

38.中国共产党作为中国工人阶级的政党,为什么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1.中国工人阶级的根本利益同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是一致的;2.成为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是马克思主义执政党的内在要求;3.成为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也是党以实现民族振兴为己任的必然要求。

39.为什么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只有改善党的领导,才能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1.从国际上看,当今世界正在发生广泛而深刻的变化,为适应国际环境的变化,必须改善党的领导;2.从国内看,当代中国正在发生广泛而深刻的变革,新形势、新任务对我们党提出了新要求;3.从党的自身状况看,目前,我们党的实际状况同党肩负的领导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光荣使命还有许多不相适应的地方。40.党大力加强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的重要性:1.这是中国共产党正确应对面临的机遇和挑战、顺利完成肩负的历史使命的现实需要;2.这是世界上一些长期执政的大党、老党相继丧失政权的惨痛教训给我们的历史警示;3.这是进一步提高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的迫切需要。

第八章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

1.党的十四大明确把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作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特征

一是在所有制结构上,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一切符合“三个有利于”标准的所有制形式都可以而且应该用来为社会主义服务。

二是在分配制度上,以按劳分配为主题、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三是在宏观调控下,以实现最广大人民利益为出发点和归宿,社会主义国家能够把人民的当前利益与长远利益、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结合起来,使市场在社会主义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更好地发挥计划和市场两种手段的长处。3.当的十五大明确提出,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项基本经济制度。4.确立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其根本根据是:

第一,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是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区别于资本主义的本质特征,是劳动人民当家作主的经济基础,也是社会化大生产的客观要求。

第二,我国还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还不发达,生产社会化的程度还不高,发展还很不平衡,需要在公有制为主体的条件下发展多种所有制经济,以适应生产力的要求。

第三,一切符合“三个有力于”标准的所有制形式,都可以而且应该用来为发展社会主义服务。

5.坚持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

6.公有制经济的范围:国有经济和集体经济,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7.公有制的主体地位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

二是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

8.为什么说“公有制经济的性质和实现形式是两个不同层次的问题。”

所有制的实现形式是采取怎样的经营方式和组织形式问题,它不具有“公”与“私”、“社”与“资”的区分。所有制可以采取不同的实现形式。只要能够有利于生产力的发展,公有制的实现形式可以而且应当多样化、一切反映社会生产规律的要求,采取多样化的经营方式和资产组织形式,是国有经济在更大的范围里获得广阔的发展空间。9.股份制是公有制的主要实现形式。

10.非公有制经济包括个体经济、私营经济、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非公有制成分等。11.非公有制经济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主要组成部分。

12.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实行的是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13.按劳分配是社会主义的分配原则。

14.社会主义之所以必须实行按劳分配是由社会主义公有制和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决定的。15.按生产要素分配多种不同的分配形式,就其内容可分为三种类型。一是劳动作为生产要素参与分配。二是劳动以外的生产要素所有者参与分配。

三是管理和知识产权类的生产要素,如科技发明、创造、信息、专利等参与分配。

16.现有社会保障制度的主要内容有:职工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失业保险制度和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17.创新型国家:是指将科技创新作为国家基本战略,大幅度提高科技创新能力,从而形成强大的国家竞争优势。

18.2006年初,国务院制定了《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10年)》。党中央、国务院提出了用15年时间使我国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的重大战略任务。

19.建设创新型国家,科技是关键,人才是核心,教育是基础。第九章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

1.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2.人民民主专政是我国的国体。

3.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中国人民当家作主的根本政治制度,是我国的政体。

4.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人民政协的主要职能是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5.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6.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是村民自治的主要内容。7.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意义:

第一,依法治国是中国共产党执政方式的重大转变,有利于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

第二,依法治国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实现人民当家作主的根本保证。第三,依法治国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扩大对外开放的客观需要。第四,依法治国是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障。

8.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基本要求: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9.邓小平指出:“评价一个国家的政治体制、政治结构和政策是否正确,关键看三条:第一是看国家的政局是否稳定;第二是看能否增进人民的团结,改善人民的生活;第三是看生产力能否得到持续发展。” 第十章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1.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根本任务,就是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科学发展观,着力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切实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

2.理想是核心和精神支柱;道德是行为的规范和理想的体现;纪律是实现理想、维护道德的重要保证;文化是基础,是形成理想信念、道德情操和纪律观念的重要条件。

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基本方针。

第一,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第二,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

第三,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不断推进文化创新。

第四,坚持立足当代又继承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立足本国又充分吸收世界优秀文化成果。第五,坚持一手抓繁荣,一手抓管理。

4.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系的基本内容包括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

5.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系的灵魂: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主体:树立共同理想;精髓:培育和弘扬民族谨慎与时代精神:基础:树立和实践社会主义荣辱观。

6.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7.民族精神是民主文化最本质、最集中的体现。

8.加强思想道德建设,解决的是整个中华民族的精神支柱和精神动力问题。

9.发展教育和科学,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提供强有力的人才和人才资源保证。10.深化文化体制改革,要坚持一手抓公益性文化事业,一手抓经营性文化产业。第十一章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1.构建和谐社会的提出回答了建设一个什么样的社会的问题。2.构建和谐社会的依据(可能性)

第一,这是我们抓住和用好重要战略机遇期、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必然要求。第二,这是我们把握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式、有力应对来自国际环境的各种挑战和风险的必然要求。第三,这是巩固执政地位的社会基础、实现党执政历史任务的必然要求。

3.和谐社会就是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和谐统一与协调发展的社会;就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和谐发展的社会。

4.和谐社会的特点: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5.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意义:

第一,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认识的深化,是对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理念的丰富和发展。第二,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认识的深化,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第三,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对共产党执政规律认识的深化,是党执政理念的升华。6.党的十六届全会明确提出了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指导思想,这就是:

必须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按照民主法制、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总要求,以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为重点,着力发展社会事业、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建设和谐文化、完善社会管理、增强社会创造活力,走共同富裕道路,推动社会建设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谐发展。7.构建和谐社会的基本原则:

第一,必须坚持以人为本。这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第二,必须坚持科学发展,这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工作方针。第三,必须坚持改革开放。这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主要动力。第四,必须坚持民主法治。这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保证。

第五,必须坚持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这是构建社会主义社会的重要条件。

第六,必须坚持在党的领导下全社会共同建设。这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领导核心和依靠力量。第十二章祖国完全统一的构想

1.香港、澳门问题实质是恢复中国行使主权的问题。台湾问题实质是中国的内政问题。2.“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构想的

基本内容:就是祖国统一的前提下,国家的主体坚持社会主义制度,同时在香港、澳门、台湾保持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长期不变。四个方面:

(1)一个中国。这是“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核心,是发展两岸关系和实现和平统一的基础。(2)两制并存。(3)高度自治。

(4)尽最大努力争取和平统一,但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5)积极促谈,争取通过谈判实现统一。

3.2005年3月14日,十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反分裂国家法》,针对的是台独势力。第十三章 国际战略和外交政策 1.当今时代的主题:和平与发展。2.格局:世界多极化;趋势:经济全球化。

3.我国处理对外关系的基本原准则: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4.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的基本原则:

第一,坚持独立自主地处理一切国际事务的原则。

第二,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为指导国家间关系的基本准则。第三,坚持共发展中国家加强团结与合作的原则。第四,坚持爱国主义与履行国际义务相统一的原则。5.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

第一,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

第二,维护世界多样性,促进国际关系民主化和发展模式多样化。第四,树立新的安全观念,努力营造长期稳定的国际和平环境。第五,推动建设持久和平与共同繁荣的和谐社会。

6.和谐的世界应该是:民主的世界、和谐的世界、公正的世界、包容的世界。第十四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依靠力量 1.工人阶级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领导阶级。2.农民阶级是人数最多的基本依靠力量。3.知识分子是中国工人阶级的一部分。4.新的社会阶层的六大类:

民营科技企业的创业人员和技术人员、受聘于外贸企业的管理技术人员、个体户、私营企业主、中介组织从业人员、自由职业人员等。5.为什么说新的社会阶层是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 首先,经济领域的制度创新是新的社会阶层产生的重要条件。

其次,生产力的发展和经济结构的变化,使社会的劳动分工日益精细,为新的阶层的出现提供了从业的条件。再次,产业结构的变化,促成了就业结构、社会阶层结构的变化。6.爱国统一战线特点:

一、坚持党的领导。

二、扩大两个联盟的范围。

三、认真贯彻执行十六字方针——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的方针。

四、实现最广泛的团结。7.爱国统一展战线的基本任务: 高举爱国主义、社会主义旗帜,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化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为促进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服务,为促进香港、澳门长期繁荣稳定和祖国和平统一服务,为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服务。8.两个联盟:一个是大陆范围内,以爱国主义和社会主义为政治基础的团结全体劳动者、建设者和爱国者的联盟。一个是大陆范围以外的,以爱国和拥护祖国统一为政治基础的团结台湾问题、港澳同胞和海外侨胞的联盟

9.社会主义时期处理民族问题的基本原则是:维护祖国统一,反对民族分裂,坚持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各民族共同繁荣。10.宗教政策:

一、全面贯彻党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

二、实行政教分离的原则。

11.人民解放军是保卫祖国的钢铁长城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力量。12.打得赢、不变质,这是新形势下我军必须解决好的两大历史性课题。第十五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 1.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和宗旨

《中国共产党章程》明确规定: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2.党的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是实现共产主义。

3.中国共产党作为中国工人阶级的政党,为什么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 第一,中国工人阶级的根本利益同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是一致的。第二,成为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是马克思主义执政党的内在要求。

第三,成为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也是党以实现民族振兴为己任的必然选择。4.党的宗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5.思考:在中国能够团结和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实现这个宏伟目标的政治力量,只有中国共产党: 第一,坚持中国现代化建设的正确方向,需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第二,维护国家统一、社会和谐稳定,需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第三,正确处理各种复杂的社会矛盾,把亿万人民团结凝聚起来,共同建设美好未来,需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第四,应对复杂的国际环境的挑战,需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6.为什么要坚持党的领导必须改善党的领导?

第一,从国际上看,当今世界处在发生广泛而深刻的变化,为适应国际环境的变化,必须改善党的领导。第二,从国内看,当代中国正在发生广泛而深刻的变革,新形势、新任务对我们党提出了新的要求。

第三,从党的自身状况看,目前,我们党的实际状况同党肩负的领导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光荣使命还有许多不相适应的地方。7.中国共产党的最大政治优势是密切联系群众,党执政后的最大危险是脱离群众。

8.党的建设是一项伟大的工程,在新的发展阶段,把党的建设作为一个新的伟大工程来抓,就是要把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作为主线。

第四篇:公共营养师基础知识1-3章复习资料

公共营养师基础知识复习资料

第一章

第一节 职业道德的基本知识

1职业道德的基本内涵:职业道德是同人们的职业活动紧密联系的,符合职业特点所要求的道德准则、道德情操与道德品质的总和,是人们在从事职业的过程中形成的一种内在的、非强制性的约束机制。

2职业道德特点是:1 行业性 2 连续性 3 实用性和规范性 4 社会性和时代性 社会主义职业道德的基本规范:1爱岗敬业2诚实守信 3办事公道4服务群众5奉献社会

3公共营养师要具备:1 良好的职业道德2 专业的理论知识体系3 良好的知识传播和宣教能力

第二节 公共营养师职业守则

1公共营养师是运用营养师的知识和技能进行营养和膳食指导的科学工作者 2公共营养师职业守则: a遵纪守法 诚实守信 团结协作 b忠于职守 爱岗敬业 钻研业务 c认真负责 服务于民平等待人 d科学求实 精益求精 开拓创新

第二章 医学基础

第一节 人体解剖生理学 细胞是构成人体的基本单位,细胞组合成组织,组织又组合成系统,并构成器官。多种组织器官构建成复杂的人体。细胞由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三部分组成。(红细胞除外,循环血中红细胞没有细胞核)

3人体共有四大基本组织即上皮组织、肌肉组织、神经组织和结缔组织。人体共有九大系统分别为运动、循环、呼吸、消化、泌尿、生殖、神经、内分泌以及感觉器官系统。消化系统由消化管和消化腺两部分组成。消化管分为上消化管和下消化管。口腔→咽→食管→胃→小肠(十二指肠→ :上消化道 空肠→回肠)→大肠(盲肠→结肠→直肠):下消化道 消化腺由唾液腺、肝、胰、消化壁内的小腺体(胃腺、肠腺等),消化腺分泌物对食物的消化属于化学性消化。肝脏是人体内最大的腺体。

第二节 食物消化吸收

1消化:指食物在物理或化学因素作用下,由大分子逐渐分解为小分子的过程;

吸收:指消化后的小分子被胃肠道吸收到体内为机体利用的过程。2口腔内消化

人口腔内有三对大的唾液腺:腮腺、舌下腺和颌下腺。分泌的唾液由以下作用:a 湿润和溶解食物,以引起味觉;b清洁和保护口腔,溶菌酶可杀灭进入口腔额微生物;c唾液中的蛋白质使食物合成食团,便于吞咽。d 唾液淀粉酶对淀粉进行简单的分解。

口腔内的消化主要是机械性消化和简单的化学性消化。胃内消化

胃内的消化主要是胃液的化学性消化和胃壁肌肉的机械性消化。

胃壁细胞在分泌盐酸的同时,还能产生“内因子”,参与维生素B12的吸收。当机体缺乏内因子,影响红细胞的生成,造成巨幼红细胞性贫血。

胃在正常情况下仅吸收少量的水分和酒精。小肠内的消化吸收

小肠是消化管中最长的部分,也是营养物质吸收的主要场所。小肠细胞膜的吸收作用主要依靠被动转运和主动转运两种形式。其中,脂类、葡萄糖和小分子的离子主要是通过被动转运的形式被吸收,氨基酸的吸收多为主动转运。大肠的消化吸收功能

大肠主要吸收水分和盐类。在大肠细菌的作用下,大肠内容物可合成人体必需的某些维生素,如硫胺素、核黄素及叶酸等B族维生素和维生素K。

第三节 不同人群的生理特点

1孕妇的生理特点 1.1孕期内分泌的改变

a 母体卵巢及胎盘激素分泌增加,刺激母体脂肪分解,提高母体血游离脂肪酸和甘油的浓度,促使更多的葡萄糖转运至胎儿。此外,雌二醇调节碳水化合物和脂类代谢,增加母体骨骼更新率;

b孕期甲状腺素及其他激素水平的改变 孕期血液甲状腺素T3、T4水平升高,体内合成代谢增加,基础代谢率升高,同时,孕妇的甲状腺素不能通过胎盘,胎儿依赖自身合成的甲状腺素。妊娠期胰岛素分泌增多,使孕妇的空腹血糖值低于非孕妇,同时糖耐量试验时血糖增高幅度大且回复延迟,致糖耐量异常及妊娠糖尿病发生率升高。

1.2孕期消化功能改变

受孕酮分泌增加的影响,胃肠道平滑肌细胞松弛,张力减弱,蠕动减慢,使胃排空以及食物肠道停留的时间变长,容易出现饱胀感和便秘。同时,消化液和消化酶的分泌减少,易出现消化不良。此外,贲门括约肌松弛,胃内食物逆流入食管下部,引起反胃。

1.3孕期血液容积及血液成分改变

血液容积逐渐增加,血细胞和血红蛋白的量也增加,但是增加的程度不一致,使血红蛋白的浓度下降,红细胞比容下降,形成血液的相对稀释,称为孕期生理性贫血。

孕期除了血液容积的改变,血浆中葡萄糖、氨基酸、铁以及水溶性维生素含量均降低,脂溶性维生素如胡萝卜素、维生素E的含量上升,维生素A变化不大。

1.4 孕期肾功能改变

孕期的肾小球滤过能力和有效肾血浆流量增加,但是重吸收的能力没有相应增加,使得尿中的葡萄糖、氨基酸和部分水溶性维生素的排出量增加。

1.5 孕期的体重增加

胎儿、胎盘、羊水、增加的血浆容量及增大的乳腺和子宫被称为必要性体重增加。乳母的生理特点

随着新生儿和胎盘的娩出,雌激素水平急剧下降,催乳激素急剧上升,使乳汁的分泌逐渐增多。在哺乳期的前六个月,平均每天的泌乳量为750ml。

3婴儿的生理特点

3.1 婴儿的体格发育特点 与胎儿期的头颅生长最快不同,婴儿期躯干增长最快。a 体重 前半岁体重=出生体重+月龄*0.6 后半岁体重=出生体重+3.6+(月龄-6)*0.5 b 身长 足月新生儿平均身长50cm,在一岁时增长约50%,达到75cm。

c 头围和胸围 出生时头围比胸围略大,到6个月到1岁时,胸围和头围基本相等,称之为胸围交叉。

头围:自眉弓上方最突出处经枕后结节绕头的周长。3.2 婴儿消化系统发育特点

消化器官发育未成熟,功能未健全,唾液中淀粉酶含量低,不利于消化淀粉。胃贲门括约肌弱,幽门部肌肉紧张,在喂饱奶后容易吐奶。消化道内可以分泌消化酶,但是活力较弱,尤其是淀粉酶的活力在出生后4个月达到成人水平。幼儿生理特点 1周岁—3周岁为幼儿期。

4.1 体重 1岁后体重增长速度减慢,全年增长2.5kg-3kg,至2岁时体重约12kg,为出生时的4倍。2岁后体重增长变慢,每年增长1.5-2kg。

4.2 身长 幼儿期身长增长的速度减慢,在整个幼儿期共增长25cm,因此,3岁时身长约为100cm,为出生时身长的两倍。

4.3消化系统发育 1岁时萌出上下左右第一乳磨牙,1.5岁时出尖牙,2岁时出第二乳磨牙。2岁时共处18-20颗牙,全部20颗乳牙出齐不应迟于2.5岁。2岁内乳牙数的计算:乳牙数=月龄-6 儿童的咀嚼效率随年龄增长而逐渐增强,6岁时达到成人的40%,10岁时达到75%。

5学龄前儿童的生理特点

体格发育特点 2岁至青春前期,体重(kg)=年龄*2+7(或8);身高(cm)=年龄*7+70.6 老年人生理特点

6.1代谢功能降低 合成代谢降低,分解代谢增高,基础代谢降低,瘦体组织减少,脂肪组织相对增加。与中年人相比,老年人的基础代谢降低15-20%。

6.2 消化功能减退 肠道消化酶分泌减少,肠蠕动减缓,吸收率降低,有便秘现象产生。6.3体成分改变 细胞数量减少,水分减少,骨组织矿物质和骨基质均减少,致骨密度降低。

6.4 器官功能改变 肝脏功能降低,胰腺分泌功能的降低,糖代谢的调节能力下降,心率减慢,心脏搏出量减少,血管逐渐硬化。

7中老年妇女的特殊生理改变

绝经导致雌激素水平低落,骨代谢异常,发生骨质疏松的比例显著高于男性。此外,冠心病是50岁以上妇女的首要死因。

第三章营养学基础

第一节营养学概述

1营养:是指人体通过向外界摄取各种食物,经过消化、吸收和新陈代谢,以维持机体的生长、发育和各种生理功能的生理学过程。

2营养素:是指食物当中能够被人体消化、吸收和利用的有机和无机物质,包括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水以及膳食纤维。其中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质摄入量较大,在体内经过氧化分解,产生一定的能量。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DRIs)的概念和意义

概念: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DRIs)是营养配餐中能量和主要营养素需要量的确定依据,是健康个体膳食摄入营养素的目标。包括四项内容:平均需要量(EAR)、推荐摄入量(RNI)、适宜摄入量(AI)、可耐受最高摄入量(UL)。RNI和UL之间是一个“安全摄入范围”。

意义:

平均需要量(EAR)EAR可满足特定人群中50%个体需要量的摄入水平,这-摄入水平不能满足群体中另外50%个体对该营养素的需要。EAR 是制订 RNI 的基础。

推荐摄入量(RNI)RNI相当于传统使用的 RDA,是可以满足某一特定性别、年龄及生理状况群体中绝大多数(97%-98%)个体需要量的摄入水平。长期摄入 RNI水平,可以满足身体对该营养素的需要,保持健康和维持组织中有适当的储备。RNI的主要用途是作为个体每日摄入该营养素的目标值。

适宜摄入量(AI)在个体需要量的研究资料不足而不能计算 EAR,因而不能求得 RNI时,可设定 AI 来代替 RNI。AI 是通过观察或实验获得的健康人群某种营养素的摄入量。例如纯母乳喂养的足月产健康婴儿,从出生到 4-6个月,他们的营养素全部来自母乳。母乳中供给的营养素量就是他们的 AI 值。AI的主要用途是作为个体营养素摄入量的目标。

可耐受最高摄入量(UL)UL 是平均每日摄入营养素的最高限量。这个量对一般人群中的几乎所有个体似不致引起不利于健康的作用。当摄入量超过 UL而进一步增加时,损害健康的危险性随之增大。UL 并不是一个建议的摄入水平。“可耐受”指这一剂量在生物学上大体是可以耐受的,但并不表示可能是有益的,健康个体摄入量超过 RNI 或 AI是没有明确的益处的。

4营养素的功能

4.1提供能量 三大产能营养素

4.2促进生长与组织的修复 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

4.3 调节生理功能 维持物质代谢动态平衡(能量、营养素、水盐平衡)和内环境的稳态(神经系统调节、酶调节、激素调节)。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

5能量

5.1能量单位 营养学上用卡(cal)或千卡(kcal)。国际上和我国通用的能量单位是焦耳(J)。

1kcal:1000g纯水的温度由15℃上升到16℃所需要的能量。1J:1牛顿力把1kg物体移动1m所需要的能量。1kcal=4.184kJ 1kJ=0.239kcal 5.2 能量来源 人体所需要的能量来源于食物中的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质,三者统称为“产能营养素”或“热源质”。

每克产能营养素在体内氧化产生的能量值称为“食物的热价”或“食物的能量卡价”,亦称“能量系数”。

1克碳水化合物产热4kcal(16.81kJ)1克脂肪产热9kcal(37.56kJ)1克蛋白质产热4kcal(16.74kJ)能量来源分配:蛋白质10%~15% 脂肪20%~30% 碳水化合物55%~65%

5.3能量消耗 正常成人的能量主要用于维持基础代谢、体力活动和食物热效应。维持基础代谢的因素包括:体表面积、年龄、性别、激素、季节与劳动强度。食物热效应:是指由于进食而引起能量消耗额外增加的现象,过去称为食物的特殊动力作用。

进食碳水化合物使能量消耗增加5-6%,进食脂肪能量消耗增加4-5%,进食蛋白质能量消耗增加30-40%,混合膳食约增加10%。

5.4 能量需要量及膳食推荐摄入量

人体能量代谢的最佳状态是达到能量消耗和摄入平衡。能量需要量=BMR(基础代谢率)*PAL(体力活动水平)成年男性的膳食推荐摄入量是2400kcal/日 6蛋白质 6.1蛋白质的组成

蛋白质是人体内唯一的含氮有机化合物,由碳、氢、氧、氮四种主要元素组成(蛋白质含氮量16%)

食物蛋白质由二十种氨基酸组成(9种必需氨基酸+9种非必需氨基酸+2种半必需氨基酸)必需氨基酸:在体内不能合成或合成速度远远不能满足机体的需要,必须直接从膳食中供给的氨基酸。包括:亮氨酸 异亮氨酸 赖氨酸 蛋氨酸 苯丙氨酸 苏氨酸 色氨酸 缬氨酸 组氨酸

非必需氨基酸:能在体内合成的氨基酸。

包括:丙氨酸 精氨酸 天门冬氨酸 天门冬酰胺 谷氨酸 谷氨酰胺 甘氨酸 脯氨酸 丝氨酸

条件必需氨基酸:并非体内不需要,只是能在体内合成,食物中可有可无的氨基酸。包括:半胱氨酸 酪氨酸

氨基酸模式:是指某种蛋白质中各种必需氨基酸的构成比例。以含量最少的色氨酸为1计算出其他氨基酸的相应比值。

优质蛋白:与人体必需氨基酸需要量模式较接近,所含的必需氨基酸在体内的利用率较高的蛋白质。

①动物性蛋白质:鱼、肉、蛋、奶 ②植物性蛋白质:大豆

注:鸡蛋蛋白质的氨基酸组成与人体蛋白质氨基酸模式最为接近。6.2 蛋白质的分类 完全蛋白质、半完全蛋白质、不完全蛋白质

6.3 蛋白质的生理功能

1、构成人体组织器官的重要成分;

2、修复和再生组织细胞;

3、供给能量

6.4蛋白质的互补作用

两种或两种以上食物蛋白质混合食用,其中所含有的必需氨基酸取长补短,相互补充,达到较好的比例,从而提高蛋白质利用率的作用,称为蛋白质的互补作用。

为充分发挥食物蛋白质的互补作用,在调配膳食时,应遵循三个原则:食物的生物学种属越远越好;搭配的种类越多越好;食用时间越近越好,同时食用最好。

6.5 食物蛋白质的营养评价

6.5.1蛋白质的消化率 评价食物蛋白质营养价值的生物学方法之一,可分为表观消化率和真消化率两种。

蛋白质的表观消化率:不计内源粪代谢氮的蛋白质消化率。蛋白质的表观消化率(%)=(摄入量-粪氮)÷摄入氮×100% 蛋白质真消化率:考虑内源粪代谢氮时的消化率。

蛋白质真消化率(%)=[摄入氮-(粪氮-粪代谢氮)]÷摄入氮×100% 6.5.2蛋白质利用率:是食物蛋白质营养评价常用的生物学方法,指食物蛋白质被消化吸收后在体内被利用的程度。测定方法上,分两大类:蛋白质功效比值和生物价。蛋白质功效比值:以体重增加为基础的方法,是指在试验期内,动物平均每摄入1g蛋白质时所增加的体重克数。

生物价(BV):反映食物蛋白质消化吸收后,被机体利用程度的一项指标。

公式:BV=储留N×100∕吸收N[储留N=吸收N-(尿N-尿内源N);吸收N=食物N-(粪N-粪代谢N)]

6.5.3氨基酸评分(AAS):目前广为应用的一种不仅适用于单一食物蛋白质的评价,还可用于混合食物蛋白质的评价的方法。

AAS=被测食物蛋白质每克氮或蛋白质氨基酸含量/参考蛋白质每克氮或蛋白质氨基酸含量*100 6.6膳食蛋白质供给量与食物来源

1、蛋白质推荐摄入量(RNI)(具体参见中国居民营养素参考摄入量标准)

成年人1.0-1.2g/kg/d,特殊人群适当增加:孕妇、乳母、强体力劳动者、脑力劳动者.2、来源:优质蛋白:动物性蛋白(畜、禽、鱼、蛋、奶)+豆类蛋白,占到膳食蛋白质的30-50%

目前,我国人民每日蛋白质来源主要还是以谷类为主,并有一定量的动物蛋白及其他植物蛋白 脂类

7.1定义:脂肪和类脂的总称,是一大类具有重要生物学作用的化合物。7.2消化吸收:脂肪在小肠被消化,以被动转运的形式被吸收 7.3生理功能:

脂肪的生理功能:1供能;2促进脂溶性维生素吸收;3维持体温;4保护脏器;5增加饱腹感;6提高膳食感官性状。

类脂的生理功能:构成身体组织和一些重要的生理活性物质。

必需脂肪酸:1构成线粒体和细胞膜的重要成分;2合成前列腺素的前体;3参与胆固醇代谢及精子生成;4维护视力。亚油酸和α-亚麻酸。

7.4 膳食参考摄入量 成人脂肪适宜摄入量(AI)占总能量摄入的20-30%。食物来源是植物油、油料作物种子和动物性食品。碳水化合物

8.1分类:可分为糖、寡糖和多糖。

8.2消化吸收:消化部位:小肠;吸收部位:小肠的空肠;主动转运的形式,耗能 8.3 生理功能:1 储存和提供能量;2 构成组织及重要生命物质;3节约蛋白质;4抗生酮作用;5解毒;6增强肠道功能。

8.4 参考摄入量

FAO或WHO建议碳水化合物的参考摄入量占总能量摄入量的55-65%。来源:碳水化合物淀粉、不消化的抗性淀粉、非淀粉多糖和低聚糖等。

第二节 矿物质

1常量元素和微量元素的概念

常量元素:体内含量较多,每日膳食需要量都在100mg以上的称为常量元素;包括钙、镁、钾、钠、磷和氯。

微量元素:含量小于体重的0.01%,每人每日膳食需要量为微克至毫克的矿物质;包括铁、碘、锌、硒、铜、钼、铬和钴八种。

2钙

作用:

1、形成和维持骨骼和牙齿的结构

2、维持肌肉和神经的正常活动

3、参与血凝过程

4、参与条件或激活多种酶的活性作用

缺乏:

1、骨骼的病变 儿童—佝偻病;成人:骨质疏松

2、肌肉和神经的兴奋性增高,手足抽搐 过量:

1、增加肾结石的危险

2、奶碱综合症

包括高血钙症、碱中毒和肾功能障碍

3、干扰其他矿物质元素的吸收,如对铁、锌和镁等吸收的干扰 适宜摄入量:成年人—800mg/天

吸收部位:小肠上端

有利于其吸收的物质:维生素D、某些氨基酸(赖氨酸、精氨酸和色氨酸)、乳糖、适当的钙磷比例

不利于其吸收的因素:植酸、草酸、过多的膳食纤维、碱性磷酸盐、脂肪等;抗酸药、四环素和肝素等药物;过量的蛋白质摄入增加肾小球的率过滤,降低钙的重新收。主要的食物来源:奶和奶制品、豆类、坚果类、绿色蔬菜和各种瓜子、虾皮、海带、发菜和芝麻酱等 3镁 作用:

1、多种酶的激活剂,2、抑制钾、钙通道,抑制钾从细胞内流出,抑制钙从细胞外流入

3、维护骨骼生长和神经肌肉的兴奋性

4、维护胃肠道的功能 缺乏:

1、神经肌肉兴奋性亢进,抽搐

2、房室性早搏、房颤、室颤,引起高血压

3、胰岛素抵抗和骨质疏松

过量:

1、轻度过量,恶心、胃肠痉挛等胃肠道反应

2、中度过量,嗜睡、肌无力、肌腱反射弱和肌麻痹

3、重度过量,依次会发生深腱反射消失、随意肌或呼吸肌麻痹、心脏完全传导阻滞或心搏停止

适宜摄入量:成年人—350mg/天

主要的食物来源:绿叶蔬菜、糙粮、坚果中镁的含量丰富,肉类、淀粉类食物和牛奶中镁的含量中等。精制食品的镁含量一般很低。

3磷

作用:1 构成骨骼和牙齿;2 是组织细胞中很多重要成分(核酸、磷脂等)的原料;3 参与机体的生理功能,如糖和脂肪的代谢;4维持酸碱平衡。

膳食参考摄入量:成年人—700mg/天

吸收部位:磷的吸收部位在小肠,以十二指肠和空肠吸收最快,回场较差。食物中的磷以有机磷酸酯和磷脂为主,但是一般都需经过酶促水解形成酸性无机磷酸盐易被吸收。

主要的食物来源:磷的分布很广泛,瘦肉、蛋、鱼、动物的肝和肾中磷的含量很高。此外,海带、芝麻酱、花生、干豆类、坚果等中含量也很高。钾

作用:1 维持糖、蛋白质的正常代谢;2维持细胞内正常渗透压;3 维持神经肌肉的应激性和正常功能;4 维持心肌的正常功能;5维持细胞内外正常的酸碱平衡;6降低血压。

适宜摄入量:成年人—2000mg/天 主要的食物来源:蔬菜和水果 5 钠

作用:1 调节体内水分与渗透压;2 维持酸碱平衡;3 钠泵;4 维持血压正常;5增强神经肌肉的兴奋性。膳食参考摄入量:成年人—2200mg(1g食盐含400mg钠)

食物来源:普遍存在于各种食物中,一般动物性食物钠中含量高于植物性食物。人体的钠来源主要为食盐。铁

体内含量及其分布:铁是人体必需微量元素中含量最多的一种,功能性铁约占总量的70%,存在于血红蛋白、肌红蛋白、血红素酶、辅助因子及运载铁。贮存铁约占总铁量的25~30%,主要以铁蛋白和含铁血黄素的形式存在于肝、脾和骨髓中。

生理功能:

1、铁是血红蛋白、肌红蛋白、细胞色素及某些呼吸酶的一个必不少的构成部分,参与体内氧与二氧化碳的转运,交换和组织呼吸过程。、铁与红细胞的形成和成熟有关,不足时影响DNA合成及幼红细胞的分裂增殖和自身溶血增加。

3、铁还参与许多重要功能,如催化促进β-胡萝卜素转化为维生素A,参与嘌呤与胶原的合成,抗体的产生、脂类转运及肝脏的解毒等。

4、铁的水平与免疫功能及感染亦有关。

影响吸收的因素:

食物中的铁分血红素铁和非血红素铁两类,血红素铁吸收不受膳食因素影响,吸收率为25%。非血红素铁受膳食因素影响,吸收率约为3%。

①促进铁吸收的因素:维生素C、胱氨酸、半胱氨酸、组氨酸、赖氨酸、葡萄糖、果糖、柠檬酸、琥珀酸、肌苷、肉鱼禽类食物中的肉因子(meat factor)或肉鱼禽因子(MFP factor)等

②抑制铁吸收的因素:粮谷及蔬菜中的植酸盐、草酸盐,茶叶及咖啡中多酚类物质,蛋类中的磷酸糖蛋白,胃酸缺乏或服用抗酸药物。

膳食供给量及食物来源:成年男子-15mg/日,成年女子-20mg/日。可耐受最高摄入量:50mg/日。

①膳食中铁的良好来源为动物肝肾、动物全血。②畜禽鱼类、豆类和某些蔬菜。

③用铁制炊具烹调食物可增加膳食铁的含量。7碘 生理功能:1 参与能量代谢;2 促进代谢和身体的生长发育;3 促进神经系统发育;4 垂体激素作用。

适宜摄入量:150μg/日。可耐受最高摄入量:1000μg/日。

食物来源:海洋生物含碘量丰富,是碘的良好来源。如海带、紫菜、海鱼、蛤干、干贝等。8锌

生理功能:

1、催化功能;

2、结构功能;

3、调节功能。推荐摄入量:15.5mg/天 可耐受的最高摄入量:45mg/天。

食物来源:贝壳类海产品、红色肉类、动物内脏等锌的含量丰富,干果类、谷类胚芽和麦麸也富含锌。9 硒

生理功能:

1、构成含硒蛋白与含硒酶;2、抗氧化作用;

3、对甲状腺激素的调节作用;

4、维持正常免疫功能;

5、抗肿瘤作用。缺乏:克山病 过量:中毒

膳食参考摄入量:50μg/日; 可耐受最高摄入量:400μg/日 食物来源:海洋食物和动物内脏及肉类是硒较好的食物来源

第三节 维生素

1分类:按溶解性质分为脂溶性和水溶性两大类

脂溶性维生素:维生素A、维生素D、维生素E、维生素K 水溶性维生素:维生素B族(B1、B2、B6、B12、烟酸、泛酸、生物素、叶酸)、维生素C。维生素A 生理功能:1维持正常的视觉功能;2维护上皮组织细胞的健康;3 维持骨骼正常生长发育;4 促进生长与生殖等

膳食参考摄入量:800μg/日,可耐受最高摄入量:3000μg/日

食物来源:各种动物的肝脏、鱼肝油、全奶、蛋黄等。黄绿色蔬菜和水果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A原—β-胡萝卜素。3 维生素D 生理功能:

1、促进小肠粘膜对钙的吸收;2 促进骨组织的钙化;3 促进肾小管对钙、磷的重新收。膳食参考摄入量:10μg/日,可耐受最高摄入量:20μg/日

食物来源:维生素D的天然食物来源不多,主要来源于动物肝脏、蛋黄、奶油和干酪。4 维生素E 生理功能:1 抗氧化功能;2保持红细胞的完整性;3 调节体内某些物质合成;4增强免疫功能等。

膳食参考摄入量:14mg/日 食物来源:植物油 5 维生素 B1 生理功能:1构成辅酶;2 促进胃肠蠕动;3 对神经组织的作用。膳食参考摄入量:成年男子1.4mg/日,成年女子1.3mg/日

食物来源:广泛存在于天然食物中,但是含量随食物种类而异,且受收货、储存、烹调、加工等条件影响。葵花籽仁、花生、大豆粉、猪瘦肉中含量丰富。6维生素B2 生理功能:1构成黄酶辅酶参加物质代谢;2 参与细胞的正常生长;3 参与肾上腺皮质激素的产生及铁的吸收储存和动员。

推荐摄入量:成年男子1.4/日,成年女子1.2mg/日

食物来源:广泛存在于奶类、蛋类、各种肉类、动物内脏、谷类、蔬菜和水果等动物性和植物性食物中。7 维生素B6 生理功能:1 参与氨基酸、糖原、脂肪酸的代谢;2 涉及脑和组织中能量转化及核算代谢、内分泌、血红素和抗体合成等。推荐摄入量:1.2mg/日

食物来源:广泛存在于动植物食物中,其中豆类、畜肉及肝脏、鱼类中含量较丰富。8 烟酸

生理功能:1 构成辅酶Ⅰ或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及辅酶Ⅱ或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磷酸;2 葡萄糖耐量因子的组成成分。3保护心血管。缺乏:皮炎、腹泻、痴呆。俗称“癞皮病”

膳食参考摄入量:成年男子14mg(NE)/日,成年女子13mg(NE)/日。色氨酸在体内可转化为烟酸。

食物来源:广泛存在于食物中。在肝、肾、瘦畜肉、鱼以及坚果中含量丰富。9叶酸

生理功能:叶酸在肠壁、肝脏及骨髓等组织中,经叶酸还原酶作用,还原成具有生理活性的四氢叶酸。四氢叶酸在体内参与一碳单位的传递。叶酸对于细胞分裂和组织生长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缺乏:先天性神经管畸形,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

膳食参考摄入量:400μg/日,可耐受最高摄入量:1000μg/日 10 维生素B12 生理功能:1参与同型半胱氨酸甲基化转变为蛋氨酸;2 参与甲基丙二酸一琥珀酸的异构化反应。

缺乏:巨幼红细胞贫血,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 膳食参考摄入量:2.4μg/日

食物来源:肉类、动物内脏、鱼、禽、贝壳类及蛋类。11 维生素C 生理功能:1参与羟化反应(促进胶原合成、促进神经递质合成、促进类固醇羟化、促进有机物或毒物羟化解毒);2 还原作用(促进抗体形成、促进铁的吸收、促进四氢叶酸形成、维持巯基酶的活性);3解毒、预防癌症、清除自由基。缺乏:坏血病

膳食参考摄入量:100mg/日,可耐受最高摄入量1000mg/日。食物来源:新鲜蔬菜和水果

第四节 水

生理功能:1 构成细胞核体液的重要组成成分

2、参与人体内新陈代谢

3、调节人体体温

4、润滑作用 需要量:2500ml

第五节 膳食纤维

生理功能:1有利于食物的消化过程;2 降低血清胆固醇;3 预防胆石形成;4 维护结肠功能;5 防止能量过剩和肥胖。膳食参考摄入量:30g/日

食物来源:主要来源于植物性食物。

第五篇:职业卫生与防护复习资料1-7章

第一章:

1、职业卫生及其工程控制技术主要研究劳动条件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及如何采用工程的方法和手段改善劳动条件,创造安全、卫生、满意和高效的作业环境,以及提高劳动者的职业生活质量。

2、职业卫生的基本任务包括:识别、评价、预测、控制不良的劳动条件以保护、促进劳动者健康,以及研究职业性病伤的病因、诊断、治疗及劳动能力鉴定等两个方面。

3、劳动条件包括:①生产工艺过程②劳动过程③生产环境

4、生产工艺过程常常伴随着生产设备、使用的原料和生产工艺的变化而变化

5、职业性有害因素中的化学因素分为有毒物质、生产性粉尘、生物因素包括病原微生物和寄生虫

6、职业病损伤:之职业性有害因素引起(所致)的各种职业损伤的统称

7、职业病:当职业性有害因素作用于人体的强度与时间超过一定限度时,人体不能代偿其所造成的功能性或器质性病理改变,从而出现相应的症状,影响劳动能力

8、职业病:之企业、事业单位和个人经济组织的劳动者早职业活动中因接触粉尘、放射性物质和其他有毒、有害物质等因素而引起的疾病

9、我国的职业病分为10类115种,它们包括职业中毒56种,尘肺13种,物理因素所致职业传染病3种,职业性皮肤病8种,职业性眼病3种,职业性耳鼻喉口腔疾病3种,职业性肿瘤8种,其余职业病5种

10、职业性有害因素的致病模式:职业性有害因素的性质、作用条件(接触机会、接触方式、接触时间)接触者个体特征(遗传因素、年龄和性别差异、营养不良、其他疾病、生活方式和文化水平)

11、三级预防:对疾病发生的各个环节全方位地采取措施并有效预防疾病的体系

12、我国场所职业卫生工作的具体内容:作业场所职业卫生监督 职业卫生服务 职业流行病学调查 位职业卫生立法提供依据 人员培训和健康促进教育

13、可能构成职业劳动过程中的有害因素:①劳动负荷过大 ②作业时间过长 ③劳动制度或分配不合理及环境条件太差,以至人体不能适应或耐受

14、基础代谢:人在清醒、静卧、空腹、环境温度为20℃左右时的代谢水平

15、人劳动1min所需要的氧量称为氧需

16、血液在1min内能供应的最大氧量称为氧上限

17、在缺氧条件下产生的氧需和实际供氧量之差称为氧质

第二章:

1、职业性紧张的模式:人-环境相适应模式 工作需求-控制模式

2、劳动场所中能引起职业性紧张的因素:①工作组织方面②工作量方面③工作经历方面④劳动条件方面⑤组织关系方面⑥个人与社会因素

3、疲劳:在劳动过程中人体各系统、器官或全身生理功能和作业能力出现明显下降的状态

4、引起疲劳的原因:①劳动组织和制度的不合理②劳动环境不符合卫生要求③劳动者的个体因素

5、疲劳的预防:①改革生产技术和设备②合理运用体位③锻炼与练习④改善劳动组织和制度⑤改善劳动环境,加强卫生保健

第三章:

1、毒理学:研究化学、物理和生物因素对机体的损害作用、生物学机制、危险度评价和危险度管理的科学

2、卫生毒理学:利用毒理学的概念和方法,从预防医学角度,研究人类职业劳动过程中可能接触的外源化学为对生物体的毒性作用及作用性质和机制,并将研究结果外推至人类,以

阐明外源化学物对人类危害的严重性、发生机会与频率,并作出定量的安全性评价

3、毒物:在一定条件下以较小剂量作用于人体,就能引起生理功能改变或器质性损害,甚至危及生命

4、毒性:某种物质对机体造成损伤的能力

5、毒性作用:指进入机体的化学物引起的不良生物效应,亦称为毒效应

6、剂量指给予机体的化学物构成的数量与机体接触的数量,当一化学物经不同途径时,吸收系数和吸收率亦不同

7、最大无用剂量:在一定时间内,一种化学物质按一定方式或途径与机体接触,用作灵敏的检测和观测指标,未能观察到任何对机体的损害作用的最大剂量

8、中毒阈剂量:在一定时间内,某种化学物质按一定方式或途径与机体接触、能级某项观察指标出现异常变化或机体开始出现伤害的作用所需最低剂量或浓度,也称为最小有用剂量

9、化学物在体内的处置过程课分为相互有关的吸收、分布、代谢及排泄过程。吸收、分布、排泄过程称为生物转运 代谢过程称为生物转化

10、毒物对人体的毒性作用的机制:①直接损害作用②生物化学作用③对免疫功能的影响

11、生物化学作用:对酶的作用、自由基与脂质过氧化、共价结合、细胞内钙稳定失调

12、职业中毒的治疗包括病因治疗,对症治疗和支持治疗

13、职业中毒的预防:①根除毒物和降低毒物浓度②个体防护③工艺建筑和生产工序布局④安全卫生管理⑤职业卫生服务

14、低剂量长时间接触金属和类金属的烟雾、尘等引起的慢性中毒作用,是目前金属中毒的重点

15、生物化学作用包括对酶的作用、自由基与脂质过氧化、共价结合、细胞内钙稳态失调等

16、对酶活性的抑制作用是常见的主要中毒机制之一

17、进入机体的化学物,在体内经过一系列化学变化,转化成衍生物及分解产物的过程称为生物转化或代谢转化,转化形成的产物亦称代谢物

18、自由基与脂质过氧化可能是许多化学物引起生物膜受损或细胞坏死的原因,也是致癌的机制之一

19、蓄积作用:化学物第一次进入机体之后,可经代谢转化、降解或原型排出体外,若反复多次地与机体持续接触,当进入的速度、总量超过代谢转化、降解与排出的速度或总量时,化学物就有可能在机体内逐渐增加并贮留,或出现中毒表现。

化学物在体内的蓄积包括物质蓄积和功能蓄积

20、化学物在体内的蓄积包括物质蓄积和功能蓄积

21、生物蓄积实验的方法:蓄积系数法和生物半减期法两种

22、职业中毒:指劳动者在生产过程中由于接触毒物发生的中毒。

23、个体防护用品包括防护帽 防护眼镜 防护面罩 防护服 呼吸防护器 皮肤防护用品等

24、刺激性气体(irritantgases)是指对眼、呼吸道粘膜和皮肤具有刺激作用的一类有害气体的总称

25、常见的刺激性气体有氯、氨、光气、氮氧化物、氟化氢、二氧化硫、三氧化硫等

26、影响化学物生物转化的因素:物种和个体差异 代谢酶的抑制和诱导 代谢饱和状态等

27、氰化氢(HCN)中毒:氰化氢主要经呼吸道进入人体。高浓度蒸汽和氢氰酸液体可直接经皮肤吸收

28、刺激性气体毒理:以局部损害为主,其作用的共同特点是对眼睛、呼吸道粘膜及皮肤有不同程度的刺激作用。

29、窒息性气体:吸入人体后使氧气的供给、摄取、运输和利用发生障碍,而造成机体缺氧的气体

第四章

1、粉尘的来源与分类(1)固体物料的机械粉碎和研磨(2)粉状物料的混合、筛分、包装及运输(3)物质的燃烧(4)物质被加工时产生的蒸汽在空气中的氧化和凝结

2、生产性粉尘按性质可分为三类:1.无机粉尘2.有机粉尘3.混合性粉尘

3、无机粉尘(1)金属矿物粉尘如铅、锌、铝、铁、锡等金属及其化合物等。

(2)非金属矿物粉尘如石英、石棉、滑石、煤等。(3)人工无机粉尘如水泥、玻璃纤维、金刚砂等。

4、有机粉尘(1)植物性粉尘棉、麻、谷物、亚麻、甘蔗、木、茶等粉尘等。

(2)动物性粉尘皮、毛、骨、丝等。

(3)人工有机粉尘如树脂、有机染料、合成纤维、合成橡胶等粉尘。

5、粉尘分散度:指物质被粉碎的程度,以粉尘粒径大小的数量或质量组成百分比表示

6、生产性粉尘的危害:尘肺、局部作用、全身中毒、变态反应和其它5部分

7、防尘八字经验:革,即工艺改革和技术革新;水,即湿式作业;密,是密闭尘源;风,是通风除尘;护,即个人防护;教,指宣传教育;查,是指定期检查评比、总结,定期健康检查。

8、矽尘作业:接触含有10%以上游离二氧化硅的粉尘作业

9、硅肺发病与下列因素有关:①粉尘中游离二氧化硅含量②二氧化碳类型③粉尘浓度④分散度⑤接触粉尘时间⑥防护措施⑦接触者个体因素

10、硅肺病理形态分类:①结节型②弥漫性间质纤维化型③硅性蛋白沉积④团块型

11、硅肺的治疗:1.支持疗法2.对症疗法3.药物疗法

12、尘肺病研究较多的主要有石棉肺、滑石肺、云母肺、水泥肺等

第五章:

1、生产环境的气象条件又称微小气候,主要包括气温、气湿、气流和辐射热

2、高温作业对人体生理功能的影响:体温调节、水盐代谢、循环系统、消化系统、神经系统、泌尿系统等方面的适应性变化

3、冻伤通常分为三度:一度冻伤局部出现红肿;二度冻伤局部出现水泡及周围红肿;三度冻伤表现为局部组织坏死、脱落,严重者可以影响整个肤体并引起坏疽。

4、急性高原病有三种类型:1)急性高原反应2)高原肺水肿3)高原脑水肿

5、慢性高原反应:1)慢性高原反应2)高原心脏病3)高原红细胞增多症4)高原高血压

5)高原低血压

6、生产性噪声按其来源可分为:1.机械性噪声2.流体动力性噪声3.电磁性噪声

7、噪声对人体作用的影响因素:1.强度和频谱特性2.接触时间和方式3.噪声的性质4.其他有害因素5.机体健康状况和个体敏感性6.个体防护因素

8、噪声危害的防治:①消除、控制噪声源控制②个人防护③健康监护④制定和执行卫生标准【工人工作地点噪声容许值为85dB(A)(每天8小时暴露),接触时间减半,标准可放宽3dB(A),但最高不能高于115dB(A)】

9、不良照明的防治措施1)积极提高照度水平2)防止眩目和照度不均匀及提高照明的质量

3)合理地进行照明设计4)合理运用色彩调节生产现场的照明,优化照明效果,降低劳动者的视觉疲劳

10、激光对人体的伤害主要是眼睛和皮肤,其次是生物效应

11、对激光的防护主要包括激光器、工作环境、个体防护剂对激光操作人员的医疗监护

12、生物学效应的一般规律是随着频率的增加和波长变短而递增、故强弱顺序为微波,超短波,短波,长波

13、射频辐射的防护措施:①屏蔽②远离操作和自动比③合理布局④职业卫生标准

14、电离辐射的常规防护方法:防护除控制放射源外,主要从时间,距离、屏蔽三方面进行

15、内防护主要有围封隔离、除污保洁和个人防护

第六章:

1、职业性肿瘤:生产过程中接触致癌因素引起的肿瘤

2、生产过程中接触致癌因素引起的肿瘤称为职业性肿瘤

3、职业性肿瘤致癌因素包括化学的、生物的、物理的4、我国职业病名单的职业性肿瘤:石棉所致肺癌和间皮瘤、联苯胺所致膀胱癌、苯所致白血病、氯甲醚所致肺癌、砷所致肺癌和皮肤癌、氯乙烯所致肝血管肉瘤及焦炉工人肺癌、铬酸盐制造业所致肺癌

5、职业性致癌因素的作用特征:1)潜伏期2)阈值问题3)好发部位

6、职业性肿瘤(常见):①职业性呼吸道肿瘤②职业性皮肤癌③职业性膀胱癌④其他职业性肿瘤

7、职业性致癌作用物:砷、石棉、铬氯甲醚类其它

接触放射性物质、芥子气、异丙油、镍精炼、多环芳烃

8、职业性致癌物分为三大类:①确认致癌物及生产过程②可疑致癌物③潜在致癌物

9、职业性致癌因素的识别与判定:

1、临床观察

2、实验研究

3、流行性病学调查

10、职业性致癌预防:(1)加强对职业性致癌因素的控制和管理① 改革工艺流程,加强卫生技术措施② 对致癌物采取严格管理措施(2)健全医学监护制度(3)加强健康教育提高自我防护能力(4)建立致癌危险性预测制度

11、职业性传染病则是在职业生产过程由职业性有害因素所致的一种传染病,它既具有传染病的特点,又具有职业病的特点,与患病者所从事的职业有着必然的内在联系。

12、传染病的特点:①有病原体②有传染性③有免疫性④可以预防的⑤有流行性病学的特征

13、职业性传染病大都是由各种微生物病菌引起的,常见的有炭疽、森林脑炎、布氏杆菌病等三种类型。

14、预防职业性传染病的常规措施:1)要注意管理传染源2)要有效切断传播途径(3)要保护好易感人群

第七章:

1、接触者:指作业者接触某种或某几种职业性有害因素的过程

2、接触评定方法:询问调查、环境监测、生物监测

3、职业流行病学调查的内容:1.接触水平的观察与估计2.工人健康状况3.人口统计资料

4、职业流行病学调查方法:1)横断面调查(2)分析性职业流行病学调查(2种方法)①病例-对照研究②队列研究

5、接触评定的内容包括:①接触人群特征分析②接触途径及方式评定③接触水平的估测

6、接触是指作业者接触某种或某几种职业性有害因素的过程。接触评定是通过询问调查、环境监测、生物监测等方法,对接触职业性有害因素进行定性和定量评价。其主要目的是估测社会总体人群或不同职业群(如接触某化学物的职业人群)接触该有害因素的程度或可能程度,为危险度评定提供可靠的接触数据和接触情况。

7、安全个体防护用品类型:防护服装、防护鞋帽、防护手套、防护面罩及眼镜、隔音器、呼吸防护器、皮肤防护剂

8、职业病防治工作方针:预防为主、防治结合、实施分类管理、综合治理

9、我国实行国家监察、行业管理、企业负责、行业管理、群众监督的安全管理体制

下载1-27章复习资料word格式文档
下载1-27章复习资料.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毛概复习资料+试题精华版(8-14章)[合集]

    第八章 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内涵:1.突破了过去公认的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是代表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两种经济制度本质属性的观念,认为他们都是经济手段;2.计划和市场作为调节的......

    文 章(推荐)

    文 章 来源莲山 课件 w ww.5 y kj.Co m 和谐社会”。 材料二:中新网6月26日电:为纪念“6.26国际禁毒日”,日前由国内多家基金会共同推出的“中国青少年拒绝毒品防止艾滋病生活......

    刻章材料[合集]

    刻章材料:总院介绍信(加盖总院公章、法人签字)委托书(分院负责人签字) 分院营业执照 分院负责人身份证(复印件) 经办人身份证......

    复习资料

    免费教育文稿网 www.xiexiebang.com 无需注册,免费下载,关注课件、试题、教案的打包下载和参考 2011-2012学年六年级语文知识积累 我会背 一、叠字词 1、 AABB:高高兴兴 开开心......

    复习资料

    八年级上册历史内容提纲 第一单元 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根本原因:19世纪上半期,为了开辟中国市场,推销工业品,掠夺廉价的工业原料.向中国走私鸦片的直接原因:为了扭转贸易逆......

    复习资料

    《实用数字媒体技术》复习提纲 题型:名词解释、阐述、分析简答、论述 第一章:PPT快捷键(标红色)以及Home,End键。简答快捷键的作用,给出作用答快捷键或相反命题。 任务: Alt-Tab......

    复习资料

    声母:b p m f d t n I g k h j q x zh ch sh r z c y w 单韵母:a o e i u û 复韵母:ai ei ui ao ou iu ie ûe er 鼻韵母:an en in un ûn ang eng ing ong 整体认读音节:zhi ch......

    复习资料

    一、基础知识 1、汉语拼音汉语拼音是识字和学习普通话的重要工具。要求学生能正确地认读声母、韵母和整体认读的音节;能正确地书写大小写字母;能正确地拼读音节。要着重复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