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涡阳县公安农机监管中队执法检查登记情况(模版)
涡阳县公安农机监管中队执法登记情况
(2010年8月份部分材料)
说明:
1、违章原因使用代码
1709:驾驶与驾驶证载明的准驾车型不相符合的车辆的
7011:未取得机动车号牌或者临时通行牌证逾期仍上路行驶的 1115:上道路行驶的机动车未放置检验合格标志的 1613:上道路的机动车未悬挂机动车号牌的 1110:未随身携带驾驶证的 1109:未随车携带行驶证的
2、执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
《农业机械安全监督管理条例》
3、详情:见中队执法原始档案
驾驶员或车牌号 违法原因及简情 处理结果
李长玉 1709 已办理驾驶证
王光言 1709 已办理驾驶证
赵新玉 7011 已办理入户登记手续
刘二军 1115 车已审
沈龙振 1115 车已审
常战 1709 已办理驾驶证
周书友 1115 车已审
张克虎 1709 已办理驾驶证
张建 1709 已办理驾驶证
相红杰 1709 已办理驾驶证
王开河 1709 已办理驾驶证
刘朝俊 1709 已办理驾驶证 驾驶员或车牌号 违法原因及简情 处理结果 谢丁 1709 已办理驾驶证
张自建 1709 已办理驾驶证
张禄伟 1709 已办理驾驶证
耿多信 1709 已办理驾驶证
胡亚 1709
彭刘彪 1709
许洪安 1115
任绍化 1709
张君 1709
马瑞超 1709
马倍飞 1709
王超 1709
相昌军 1709
孙中宝 1709
王廷伟 1709
张宏学 1709
韩玉廷 1709
王少元 1709
蒋涛涛 1709
周凯 1115
李亮 1709
王坤 1709 已办理驾驶证 已办理驾驶证 车已审 已办理驾驶证 已办理驾驶证 已办理驾驶证 已办理驾驶证 已办理驾驶证 已办理驾驶证 已办理驾驶证 已办理驾驶证 已办理驾驶证 已办理驾驶证 已办理驾驶证 已办理驾驶证 车已审 已办理驾驶证 已办理驾驶证
驾驶员或车牌号 违法原因及简情 处理结果 邓卜田 1709 已办理驾驶证
肖委峰 1709 已办理驾驶证
信根生 1115 车已审
董效武 1709 已办理驾驶证
郭毅 1709
胡颜辉 1709
周士刚 1709
刘海印 1709
盛家朋 1709
王龙 1709
田效亮 1709
程怀 1709
赵鹏飞 1709
高大禹 1709
李群利 1709
王福占 1709
张燕 1709
李国中 1709
董文志 1709
刘克强 1709
崔雷 1709
已办理驾驶证 已办理驾驶证 已办理驾驶证 已办理驾驶证 已办理驾驶证 已办理驾驶证 已办理驾驶证 已办理驾驶证 已办理驾驶证 已办理驾驶证 已办理驾驶证 已办理驾驶证 已办理驾驶证 已办理驾驶证 已办理驾驶证 已办理驾驶证 已办理驾驶证 驾驶员或车牌号 违法原因及简情 处理结果 张大伟 1709 已办理驾驶证
王光文 1709 已办理驾驶证
杨风民 1709 已办理驾驶证
李西军 1709 已办理驾驶证
马庆杰 1709
张峰 1709
曹军 1709
许建华 1709
刘十军 1709
杨加福 1709
王化平1115
李双双 1115
皖17/32508 1709
皖SC9702 1115
龙飞翔到 1709
沈玉标 1709
孙兴标 1709
王钦 1709
王福田 1709
何飞 1709
史军 1709
胡坤 1709、1709 已办理驾驶证 已办理驾驶证 已办理驾驶证 已办理驾驶证 已办理驾驶证 已办理驾驶证 车已审 车已审 已办理驾驶证 车已审 已办理驾驶证 已办理驾驶证 已办理驾驶证 已办理驾驶证 已办理驾驶证 已办理驾驶证 已办理驾驶证 已办理驾驶证 驾驶员或车牌号 违法原因及简情 处理结果
徐超 1709 已办理驾驶证
曹小建 1709 已办理驾驶证
孔凡军 1709 已办理驾驶证
齐朋 1709 已办理驾驶证
袁伟 1709
张洪军 1709
白保国 1709 韩付冖 1709
杨光成 1709
方跃敏 1709
程效党 1709
张立影 1709
史学俭 1115
李兴光 1115
高洪飞 1115
程峰 1115
张东风 1115 相川 1115
王鹏程 1115
杨成战 7011
已办理驾驶证 已办理驾驶证 已办理驾驶证 已办理驾驶证 已办理驾驶证 已办理驾驶证 已办理驾驶证 已办理驾驶证 车已审 车已审 车已审 车已审 车已审 车已审 车已审 车已入户
第二篇:涡阳 沈修祥论文:论公安农机警监共建机制
论公安农机警监共建机制
沈修祥
安徽省涡阳县农机监理站 233600
近年来,安徽省在农机安全管理举措上有了重大创新。2008年和2010年,蒙城县和天长市先后成立了警监共建执法中队,2010年7月,涡阳县成立了警监共建执法中队。公安交通管理和农机安全监理行政执法联合机制(简称“公安农机警监共建机制”)在安徽省得到逐步推广,成为安徽省农业机械化事业发展的新亮点。本文主要论述公安农机警监共建机制的现实背景、法理依据、法律依据文件依据、切实可行性、创新实效和机制完善。
一、公安农机警监共建机制建立的必要性
(一)时代背景
2003年《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以后,机动车包括拖拉机、联合收割机的道路交通安全执法检查权统一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负责。农机部门对拖拉机机、联合收割机的管理更多的是静态管理即上牌办证及检审,这就产生了“农机部门有权办理牌证无权上路执法检查”的问题。农机部门的安全执法缺少可操作性的强制措施,农机部门的安全监管权力与安全监管责任发生了不相适应的状态。因此,加强与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的联系,取得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的支持和配合,建立公安农机警监共建机制,共同维护农村道路交通安全和农业生产安全,是改进农机安全监管手段、促进农机安全生产的重要方法。
(二)形势需要
当前,由于公安机关交通管理警力的不足和农机安全监管上路执法权限的缺失,导致县、乡、村道路安全监管工作弱化,一些地方农业机械违法作业等现象日趋严重,农机事故时有发生 ,社会和谐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公安、农机两部门联合执法可以有效的解决农机监理执法人员无权对道路上行驶的拖拉机等农业机械及其驾驶人进行安全监控的问题,从而强化农机监管手段,发挥多年来农机监理执法人员管理拖拉机、低速农用汽车的丰富经验,加强道 1
路运输安全监管工作,改善县、乡、村道路上的交通秩序;可以形成强大的监管力量,发挥公安、农机安全监管部门各自的优势,加强其执法力度和执法效果,实现公安农机两家合作共赢。
二、公安农机警监共建机制的法理依据
(一)价值属性要求
警监共建机制的法理依据(价值)表现在联合执法工作的方方面面,其所指引的联合执法模式、规范高效执法以及对于执法现场的有效控制和管理等方面来说都具有积极而重要的意义。公安农机两执法部门在执法过程中,通过实践执法联合工作,将警监共建机制中所暴露出来的问题和不足之处加以修改或者予以完善,以真实的执法联合活动来丰富共建机制,充分发挥共建的价值属性,完善农机交通管理工作的开展。
(二)共同利益要求
农机部门和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同属于政府的不同职能部门,同属于政府安全生产成员单位,针对上道路行驶的拖拉机管理来讲,两部门负有共同而有区别的管理责任,也就是说,两部门有着共同的利益关系。无论是静态管理,还是动态管理,都是政府行政管理的内容,共同的利益关系和同属政府的职能部门决定了两部门的合作的可能性和必要性。对于农业机械安全监督管理来说,公安机行政执法联合机制可以进一步完善和发展道路交通安全行政执法工作的开展,对高效、文明和严格执法来说具有一定的指导和规范作用。
三、公安农机警监共建机制的法律及文件依据
(一)法律依据
《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一百二十一条对上道路行驶的拖拉机,由农业(农业机械)主管部门行使本法第八条、第九条、第十三条、第十九条、第二十三条规定的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的管理职权。农业(农业机械)主管部门依照前款规定行使职权,应当遵守本法有关规定,并接受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的监督;对违反规定的,依照本法有关规定追究法律责任。
《农业机械安全监督管理条例》第二十五条农业机械在道路上发生的交通事故,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依照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规处理;拖
照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规处理。
(二)文件依据
《农业部关于加强农机安全监理工作的意见》(农机发〔2007〕14号)“建立健全与安全监督、公安等部门的联合执法机制,加大安全检查力度,严格查处无牌行驶、无证驾驶、超速超载、违法载人、不按规定进行年检以及使用仿造、变造登记证书、牌证、检验标志、保险标志等违法行为。”
《关于印发<2011年农业部农机监理总站工作要点>的通知》(农机监发〔2011〕1号)“加强部门合作,推广部门联合执法经验,进一步加大对拖拉机、联合收割机及其驾驶操作人员违法行为查处力度,不断提高拖拉机联合收割机登记率、检验率和驾驶操作人员持证率。”
四、公安农机警监共建机制的方式及特点
(一)方式
按道路交通安全管理由县级公安交通管理部门负责、农业机械上牌办证由农机部门负责的原则,组建“县级公安局交通管理大队农机安全监管中队”。县级公安交通管理部门选派几名有执法资格的正式干警,其中两人分别任中队长和指导员;县级农机主管部门选派十多名有执法资格、素质较高的农机监理执法人员,其中两人分别任中队副队长和副指导员。办公地点设在县级农机主管部门,警务车辆和装备由县级公安部门按照规定标准配备。中队的岗位设置、工作纪律、考勤制度由中队自行制定并报县级公安部门和农机部门共同审核。人员隶属关系、经费供给渠道不变。县级编委对机构设置、人员编制予以批准后实施。
(二)特点
1,运作有法律依据《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五条 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工作。《农业机械安全监督管理条例》第九条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农业机械化主管部门按照职责,负责本行政区域的农业机械安全监督管理工作。农业机械在道路上发生的交通事故,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依照道路交通安全法律、到报案的,参照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规处理。
2,主体权责明确主体是县级公安局交通管理大队,农机部门选派的农机监理执法人员保留自己原来身份的同时附加一个身份:协警。这就是说,中队的主体只有一个:县级公安局交通管理大队,而农机部门只是协助执法者。执法主体的明确体现了行政主体的权利与责任的统一,避免了行政机关多头执法及相互推诿责任现象的发生,也有利于行政相对人权利救济的实现。
五、公安农机警监共建机制的创新实践及成效
(一)创新实践
2010年2月,涡阳县人民政府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机安全监管工作的意见》,强调加强农机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工作,建立上道路农机安全监管新机制。5月,涡阳县公安局交通管理大队农机中队经县机构编制委员会(涡编﹝2010﹞5号)批准成立。7月27日,县公安局交通管理大队农机安全监管中队举行成立揭牌仪式,中队的成立标志着该县农机安全管理又迈上一个新台阶。
(二)创新成效
涡阳公安局交通管理大队农机中队成立后,根据职能依法对上道路的拖拉机进行分类管理,针对辖区内拖拉机安全生产的严峻形势,及时开展农机生产交通安全集中整治活动。2010年8月初至12月底,中队共查处农机车辆及驾驶员各类交通违法2770起,查处并督促农机车辆年检570余台,补办驾驶证及行驶证430余套,道路上农机事故同比下降25%。在不到半年时间内,该县的拖拉机驾驶人安全意识和遵章守法观念得到明显提高,道路交通秩序和安全生产秩序明显改观。
六、公安农机警监共建机制的落实及完善
(一)增强大局观念,树立责任意识
做好农机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工作,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和财产安全,是坚持以人为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在要求,是维护改革发展稳定大局的重要保证。县级公安机关、农机主管部门要增强安全生产大局观念,树立责任意识,共同维护农村道路安全秩序。
(二)规范执法行为,严格依法行政
执法中队组成人员,要加强学习和业务培训,提高自身执法素质,统一办理行政执法资格证,持证上岗。严格依法对上道路行使的农业机械违法行为进行监督检查,及时纠正违章作业,处罚违法行为。严格遵守执法纪律,坚持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按照法定程序和期限开展农机安全行政执法活动。
(三)规范收支管理,落实财政保障
执法中队要严格执行罚没收入按照收支两条线的规定全额上缴国库。同时,县级财政部门要根据中队的执法需要保障运行工作经费,不断加大对农机安全监管的投入。联合执法部门也要努力降低农机安全监理行政执法成本,提高经费的使用效率。
(四)严格考勤考核,规范业务管理
执法中队要制定并落实绩效考勤考核制度和相应的激励制度。农机监理执法人员要接受县级公安交通管理部门的统一管理,同时按照有关规定,负责受理被检查农机的牌证管理行政许可业务,努力促进农机安全管理业务工作更加规范化、制度化、法制化。
(沈修祥,男,汉族,现年33岁,中共党员,安徽大学法律本科毕业、安徽师范大学政治教育本科和历史教育本科毕业、法学学士,助理工程师,现工作于安徽省涡阳县农机监理站 手机:***QQ:2306383637)
第三篇: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执法检查总结
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执法检查总结
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执法检查总结
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执法检查总结
为认真执行国务院《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关于修改%26lt;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26gt;的决定》,贯彻落实全国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工作重庆会议精神和省编办《关于加强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工作的意见》,实现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工作由登记到管理的转变,促进我省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工作再上新台阶,我们于10月12日——11月10日在全省范围内组织开展了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执法检查。在省编办领导的有力指导下,在各市及部分县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下,在各市编办及登记局的积极配合下,通过三个检查组全体同志的努力
工作,现已顺利完成了对全省17个市、30个县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机关和部分事业单位的检查。为总结经验,查找问题,研究对策,促进工作,现将此次检查总结如下:
一、执法检查工作基本情况
领导高度重视,给予了积极指导和大力支持
此次执法检查是《条例》和《决定》颁布以来的第一次。省编办领导十分重视,编办主任张耀文、常务副主任罗昌平不仅听取汇报,还要求一定要认真搞好检查。副主任陈运才分别对全省三片检查作了动员,并对检查工作提出了具体要求。为进一步摸清情况,研究问题,推动工作,陈主任还实地检查了蚌埠、阜阳、宿州三市及6个县,积极向三市党委、政府领导同志及工作人员宣讲《条例》,对所查市、县编办提出了具体的建议和要求。
省编办《关于开展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执法检查的通知》下发后,各市、县
党委、政府及编办领导高度重视,亲自布置开展自查,制定整改措施。如宣城市编办领导十分重视,在各县及市直单位自查的基础上,先后组织了三次全面检查。正在省里参加学习的该市人事局长、编办主任郑在霞同志,也提前一天赶回宣城向检查组汇报并自始至终陪同检查组接受检查,虚心听取检查组的意见。领导的高度重视与大力支持,为全省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执法检查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了可靠的保证。
覆盖范围广大,促进了各项工作的改进提高
此次执法检查除省局组织的检查外,大部分市均开展了自查和互查,检查的范围涉及了全省17个市和大部分的县。检查内容包括各级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机关执行《条例》和《决定》的情况,实施登记管理,开展社会服务,宣传《条例》规定,加强内部建设,进行理论创新,以及二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等18项内容,是登记管理工作的衡量标准。通
过检查,我们量化并实践了工作标准。
各地接到省编办《关于开展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执法检查的通知》后,能在认真开展自查、互查过程中,对发现的问题和不足积极进行整改,有的明确了机构编制,有的选配了工作人员,有的突击整理了档案,有的购置了现代化办公设备。黄山市认真组织县自查互查,就存在的问题下发了整改通知,并进行了复查;对以往登记管理过程中缺失的档案材料,按内容登记在册,并督促各事业单位及其举办单位补齐,真正促进了工作。
检查过程中,检查组的同志都能够认真负责,仔细检查,对被检查单位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都能够及时指出,提出切实可行的整改意见;被检查单位的领导和工作人员也都能虚心听取批评和建议,决心按照《条例》和有关要求把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工作促上去。
组织工作严谨,保证了执法检查的客观公正
为确保检查工作的客观公正,我们在全省三片之间进行“推磨式”检查,省局同志只负责组织实施,不参加具体评分,由参加检查组的市局同志评分。检查组的同志克服时间紧迫、任务繁重,不辞劳累,不怕烦琐,严格按照规定的程序、方法和步骤,认真开展检查。检查前召开准备会,明确任务,提出要求,随机抽取要检查的县;在检查过程中,严格按照评分标准和项目,听取工作汇报,实地勘查办公地点,查阅登记资料,抽查事业单位登记档案,检查信息系统,对照18项工作标准逐项进行认真检查;检查后各检查组进行民主评议,并广泛交流意见,在全面掌握情况的基础上独立打分。这些措施的科学制定和认真执行,有力保证了执法检查工作的客观公正。
增进交流了解,锻炼了事业单位登记管理队伍
检查的目的在于总结成绩、发现问题、促进工作,检查的过程也是相互学习、共同提高的过程。每到一地,检查组的同志都能够积极复印搜集材料,虚心学习兄弟市、县的先进做法与宝贵经验;评议时,也能就共性的问题开展讨论,深入探讨业务工作。同志们在检查过程中,相互学习,取长补短,从而开阔了视野,拓宽了思路,沟通了信息,增进了友谊。
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工作现状
地方领导重视登记管理工作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完善和机构改革的不断深入,事业单位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日益突出。大部分市、县领导都能够正确认识做好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工作的重要性,从机构编制、人员选配、软硬件建设、财政、宣传等方面提供了大力支持,为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工作的顺利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如霍山县委、县政府让县财政拨出专项经费,为县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局购置了专用档案柜和档案盒,更新了电脑和打印机。县委、县政府表示将继续积
极支持,力求做到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工作有人办事,有钱办事,有地方办公。怀远县委、县政府与县法院一起专题研究事业单位法人登记工作,按照依法行政的原则,发挥登记工作作用,解决乡财上划有关债务问题。宿州市埇桥区政府成立了以区长为组长、以证书使用相关部门领导为组员的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工作领导小组,并以政府名义发文加强登记管理工作。
各地领导还十分重视《条例》等法规文件的宣传工作,支持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机关以多种形式开展宣传,成效显著。如宿州市埇桥区于《条例》颁布5周年之际,在区委、区政府大门口拉起宣传横幅,扩大了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工作的影响。凤台县委组织部副部长、人事局长、编办主任纪延波还在电视上宣传《条例》,收到了很好的效果。池州等市专门举办了事业单位法定代表人培训班,宣传了《条例》精神,提高了事业单位法定代表人对登记管理工作重要性 的认识,有效促进了登记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
基础性工作质量普遍提高
自实施全国统一登记以来,我省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工作进入快速发展时期,各级登记管理机关克服困难,大胆创新,扎实工作,事业单位登记管理的基础性工作普遍取得了较好的成绩。从检查结果来看,除极个别市以外,初始登记已经顺利完成,监督管理初步展开,组织机构基本健全,规章制度逐步完善,也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果。全省事业单位的登记率、年检率都比较高,且大部分都能做到依法登记,严格把关,及时公告,热情服务。如宿松、潜山两县各登记了200个左右事业单位,登记率很高;铜陵、淮南两市档案材料齐全,登记工作较为规范,登记质量过硬。滁州市在办理事业单位初始登记时,统一要求由会计师事务所出具验资报告,并与会计师事务所商定验资费用最高不得超过500元,既做到了依法登记,也维护
了事业单位的切身利益。淮南市对未按规定及时进行年检的事业单位予以公告,并限定开办资金上下浮动超过20%即要办理变更登记。此外,在规范档案管理、遵守财务纪律、开展社会服务等方面也都逐渐趋于规范,走向科学。
办公现代化水平大幅提高
各级党委、政府和编办千方百计增加财政投入,为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机关配备了电脑、打印机、传真机、复印机等现代化办公设备,从而大大提高了办事效率。如合肥市积极争取财政支持,一次性为所属县配齐了电脑,蚌埠市统一为所属县配齐了档案盒。在检查过程中,各级登记管理局采取多种形式汇报工作情况,如六安市播放了录像,合肥、蚌埠、黄山、淮南等市和凤台县都演示了多媒体,芜湖市将多媒体与录像结合录制播放。蚌埠、淮南市还专门建立了自己的登记网站。这些措施,充分展示了我省登记管理工作的现代化水平,扩大了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工作的影响,为
下一步实行网上登记打下了基础。
机构编制和人员配备取得突破
除阜阳外,全省市、县大都成立了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机关,并明确了机构编制,选配了工作人员,基本保证了登记管理工作的正常运转。目前,全省市级以下登记管理机构共103个,其中单设的49个,合署的54个。设区的市登记局16个,其中副县级6个,正科级10个。县级登记局87个,其中单设的39个,合署的48个。
全省各级登记管理机关共有工作人员196名,201人参加了省编办和省法制办联合举办的行政执法培训,取得了行政执法资格;82人参加了国家登记局举办的《行政许可法》与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培训。综合素质和专业能力有了明显提高,从而使登记管理工作有了可靠的人员保证。
三、存在问题
经过多年的努力,我省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工作取得了很多成绩,今年还被
国家局评为登记管理先进单位予以表彰。但是,我们也清醒地看到,我们的工作自身还存在许多不足,和先进省份相比还有一些差距,集中体现在以下六个方面:
部分地区组织机构不够健全
由于种种原因,个别市和部分县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机关组织机构方面仍存在不少问题。有的没有设立;有的尚未独立设置,只是编办的一个科室;有的虽然独立设置,但人员编制未能明确;有的虽然独立设置了,人员编制也已明确,但人员配备不到位,有的甚至只有兼职人员,且不是主要负责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工作。事情归根结底还要人做,组织机构的不健全既造成了行政许可实施主体不明确、法定程序不规范等问题,也严重影响了工作效率和登记管理质量,致使部分登记管理机关出现了事情成堆,却无人做的落后局面。
一些登记管理机关档案管理不规范
档案的齐备、规范与否,直接体现了登记管理工作的质量。我们在检查中发现,许多登记管理机关的档案材料不够全面,审核手续不健全。有的材料虽然基本全面,但还有档案没有整理入盒,管理不规范的情况。这些情1 2 下一页
第四篇: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执法检查总结
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执法检查总结
为认真执行国务院《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关于修改<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的决定》(以下简称《条例》和《决定》),贯彻落实全国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工作重庆会议精神和省编办《关于加强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工作的意见》(X编办[2004]117号),实现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工作由登记到管理的转变,促进我省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工作再上新台阶,我们于2004年10月12日——11月10日在全省范围内组织开展了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执法检查。在省编办领导的有力指导下,在各市及部分县(市、区)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下,在各市编办及登记局的积极配合下,通过三个检查组全体同志的努力工作,现已顺利完成了对全省17个市、30个县(市、区)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机关和部分事业单位的检查。为总结经验,查找问题,研究对策,促进工作,现将此次检查总结如下:
一、执法检查工作基本情况
(一)领导高度重视,给予了积极指导和大力支持
此次执法检查是《条例》和《决定》颁布以来的第一次。省编办领导十分重视,编办主任张耀文、常务副主任罗昌平不仅听取汇报,还要求一定要认真搞好检查。副主任XXX分别对全省三片检查作了动员,并对检查工作提出了具体要求。为进一步摸清情况,研究问题,推动工作,X主任还实地检查了蚌埠、阜阳、宿州三市及6个县(区),积极向三市党委、政府领导同志及工作人员宣讲《条例》,对所查市、县(区)编办提出了具体的建议和要求。
省编办《关于开展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执法检查的通知》下发后,各市、县(市、区)党委、政府及编办领导高度重视,亲自布置开展自查,制定整改措施。如宣城市编办领导十分重视,在各县(市、区)及市直单位自查的基础上,先后组织了三次全面检查。正在省里参加学习的该市人事局长、编办主任郑在霞同志,也提前一天赶回宣城向检查组汇报并自始至终陪同检查组接受检查,虚心听取检查组的意见。领导的高度重视与大力支持,为全省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执法检查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了可靠的保证。
(二)覆盖范围广大,促进了各项工作的改进提高
此次执法检查除省局组织的检查外,大部分市均开展了自查和互查,检查的范围涉及了全省17个市和大部分的县(市、区)。检查内容包括各级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机关执行《条例》和《决定》的情况,实施登记管理,开展社会服务,宣传《条例》规定,加强内部建设,进行理论创新,以及二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等18项内容,是登记管理工作的衡量标准。通过检查,我们量化并实践了工作标准。
各地接到省编办《关于开展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执法检查的通知》后,能在认真开展自查、互查过程中,对发现的问题和不足积极进行整改,有的明确了机构编制,有的选配了工作人员,有的突击整理了档案,有的购置了现代化办公设备。黄山市认真组织县(区)自查互查,就存在的问题下发了整改通知,并进行了复查;对以往登记管理过程中缺失的档案材料,按内容登记在册,并督促各事业单位及其举办单位补齐,真正促进了工作。
检查过程中,检查组的同志都能够认真负责,仔细检查,对被检查单位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都能够及时指出,提出切实可行的整改意见;被检查单位的领导和工作人员也都能虚心听取批评和建议,决心按照《条例》和有关要求把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工作促上去。
(三)组织工作严谨,保证了执法检查的客观公正
为确保检查工作的客观公正,我们在全省三片之间进行“推磨式”检查,省局同志只负责组织实施,不参加具体评分,由参加检查组的市局同志评分。检查组的同志克服时间紧迫、任务繁重,不辞劳累,不怕烦琐,严格按照规定的程序、方法和步骤,认真开展检查。检查前召开准备会,明确任务,提出要求,随机抽取要检查的县(市、区);在检查过程中,严格按照评分标准和项目,听取工作汇报,实地勘查办公地点,查阅登记资料,抽查事业单位登记档案,检查信息系统,对照18项工作标准逐项进行认真检查;检查后各检查组进行民主评议,并广泛交流意见,在全面掌握情况的基础上独立打分。这些措施的科学制定和认真执行,有力保证了执法检查工作的客观公正。
(四)增进交流了解,锻炼了事业单位登记管理队伍
检查的目的在于总结成绩、发现问题、促进工作,检查的过程也是相互学习、共同提高的过程。每到一地,检查组的同志都能够积极复印搜集材料,虚心学习兄弟市、县(市、区)的先进做法与宝贵经验;评议时,也能就共性的问题开展讨论,深入探讨业务工作。同志们在检查过程中,相互学习,取长补短,从而开阔了视野,拓宽了思路,沟通了信息,增进了友谊。
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工作现状
(一)地方领导重视登记管理工作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完善和机构改革的不断深入,事业单位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日益突出。大部分市、县领导都能够正确认识做好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工作的重要性,从机构编制、人员选配、软硬件建设、财政、宣传等方面提供了大力支持,为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工作的顺利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如霍山县委、县政府让县财政拨出专项经费,为县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局购置了专用档案柜和档案盒,更新了电脑和打印机。县委、县政府表示将继续积极支持,力求做到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工作有人办事,有钱办事,有地方办公。怀远县委、县政府与县法院一起专题研究事业单位法人登记工作,按照依法行政的原则,发挥登记工作作用,解决乡财上划有关债务问题。宿州市埇桥区政府成立了以区长为组长、以证书使用相关部门领导为组员的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工作领导小组,并以政府名义发文加强登记管理工作。
各地领导还十分重视《条例》等法规文件的宣传工作,支持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机关以多种形式开展宣传,成效显著。如宿州市埇桥区于《条例》颁布5周年之际,在区委、区政府大门口拉起宣传横幅,扩大了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工作的影响。凤台县委组织部副部长、人事局长、编办主任纪延波还在电视上宣传《条例》,收到了很好的效果。池州等市专门举办了事业单位法定代表人培训班,宣传了《条例》精神,提高了事业单位法定代表人对登记管理工作重要性的认识,有效促进了登记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
(二)基础性工作质量普遍提高
自2001年实施全国统一登记以来,我省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工作进入快速发展时期,各级登记管理机关克服困难,大胆创新,扎实工作,事业单位登记管理的基础性工作普遍取得了较好的成绩。从检查结果来看,除极个别市以外,初始登记已经顺利完成,监督管理初步展开,组织机构基本健全,规章制度逐步完善,也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果。全省事业单位的登记率、年检率都比较高,且大部分都能做到依法登记,严格把关,及时公告,热情服务。如宿松、潜山两县各登记了200个左右事业单位,登记率很高;铜陵、淮南两市档案材料齐全,登记工作较为规范,登记质量过硬。滁州市在办理事业单位初始登记时,统一要求由会计师事务所出具验资报告,并与会计师事务所商定验资费用最高不得超过500元,既做到了依法登记,也维护了事业单位的切身利益。淮南市对未按规定及时进行年检的事业单位予以公告,并限定开办资金上下浮动超过20%即要办理变更登记。此外,在规范档案管理、遵守财务纪律、开展社会服务等方面也都逐渐趋于规范,走向科学。
(三)办公现代化水平大幅提高
各级党委、政府和编办千方百计增加财政投入,为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机关配备了电脑、打印机、传真机、复印机等现代化办公设备,从而大大提高了办事效率。如合肥市积极争取财政支持,一次性为所属县(区)配齐了电脑,蚌埠市统一为所属县(区)配齐了档案盒。在检查过程中,各级登记管理局采取多种形式汇报工作情况,如六安市播放了录像,合肥、蚌埠、黄山、淮南等市和凤台县都演示了多媒体,芜湖市将多媒体与录像结合录制播放。蚌埠、淮南市还专门建立了自己的登记网站。这些措施,充分展示了我省登记管理工作的现代化水平,扩大了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工作的影响,为下一步实行网上登记打下了基础。
(四)机构编制和人员配备取得突破
除阜阳外,全省市、县(市、区)大都成立了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机关,并明确了机构编制,选配了工作人员,基本保证了登记管理工作的正常运转。目前,全省市级以下登记管理机构共103个,其中单设的49个(行政21个,事业28个),合署(挂牌)的54个(行政39个,事业15个)。设区的市登记局16个,其中副县级6个(单设5个,合署1个),正科级10个(单设4个,合署6个)。县(市、区)级登记局87个,其中单设的39个(行政17个,事业22个),合署(挂牌)的48个(行政35个,事业13个)。
全省各级登记管理机关共有工作人员196名,201人参加了省编办和省法制办联合举办的行政执法培训,取得了行政执法资格;82人参加了国家登记局举办的《行政许可法》与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培训。综合素质和专业能力有了明显提高,从而使登记管理工作有了可靠的人员保证。
三、存在问题
经过多年的努力,我省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工作取得了很多成绩,今年还被国家局评为登记管理先进单位予以表彰。但是,我们也清醒地看到,我们的工作自身还存在许多不足,和先进省份相比还有一些差距,集中体现在以下六个方面:
(一)部分地区组织机构不够健全
由于种种原因,个别市和部分县(市、区)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机关组织机构方面仍存在不少问题。有的没有设立;有的尚未独立设置,只是编办的一个科室;有的虽然独立设置,但人员编制未能明确;有的虽然独立设置了,人员编制也已明确,但人员配备不到位,有的甚至只有兼职人员,且不是主要负责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工作。事情归根结底还要人做,组织机构的不健全既造成了行政许可实施主体不明确、法定程序不规范等问题,也严重影响了工作效率和登记管理质量,致使部分登记管理机关出现了事情成堆,却无人做的落后局面。
(二)一些登记管理机关档案管理不规范
档案的齐备、规范与否,直接体现了登记管理工作的质量。我们在检查中发现,许多登记管理机关的档案材料不够全面,审核手续不健全。有的材料虽然基本全面,但还有档案没有整理入盒,管理不规范的情况。这些情况,很容易导致档案的缺失、损毁,给实施登记管理、提供社会服务造成许多不便,还可能导致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三)登记管理制度执行不到位
我们发现,在登记管理过程中,一些极其重要的制度未能得到全面彻底的贯彻执行。一是部分地区办理事业单位初始登记时,没有按规定进行验资,或验资不规范,材料不全面。二是法定代表人变更时,没有按规定对前任法定代表人进行离任审计。三是公告制度未能严格执行,有的只在网上或内部报刊予以公告,个别甚至在办公楼门口宣传栏张贴。四是“零报告”制度执行普遍不力,影响了诚信安徽建设的进程。五是监管措施不力,没能对事业单位实施有效的规范管理,仅仅只是停留在登记的层面上。
(四)全省地区之间发展很不平衡
从横向上看,我省中、南片的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工作进展相对较好,而北片则相对落后,极个别市、县(市、区)甚至没有开展事业单位登记工作。有的地区各方面条件基本具备,但由于领导思想不够重视、人员配备不到位等原因,各项工作仍然进步缓慢,登记率、年检率都很低,大大影响了全省整体水平的提高。
(五)县级登记管理机关理论研究与制度创新普遍不够
理论是行动的先导,制度是工作的规范。深入的理论研究和创新务实的制度建设,是登记管理工作走向规范、走向发展的可靠保证和不竭动力。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工作是一项全新的工作,进行理论研究和制度创新很有必要,延展拓深的空间也很大。从检查情况来看,大部分县(市、区)仅仅停留在埋头做事上,理论研究和制度创新没有什么进展。县(市、区)一级是贯彻执行政策的基础力量,可以说是微观之首、宏观之末。从长远来看,这种情况甚堪忧虑。
(六)二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工作普遍薄弱
二类事业单位既是宝贵的社会资源,又属《条例》规定的登记范围。由于历史和经济的原因,我省二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工作普遍薄弱,远远落后于发达省份,这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但在检查中发现,有的地区现有的符合条件的二类事业单位也没有进行登记,这势必会影响社会力量办事业的积极性,影响登记工作的拓展。
四、整改措施
(一)督促贯彻落实好省编办《转发中央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关于施行国务院第411号令有关问题的通知>》精神,确保市、县(市、区)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局能独立设置、有相应规格、有专职局长和工作人员,争取尽快在全省范围内形成组织机构健全、人员选配到位、规章制度完备、监督管理规范的工作格局。
(二)充分发挥登记管理的作用,加强与人事编制部门的协调配合,从人事编制、工资审核等方面对事业单位进行更加有效的监督管理。
(三)随着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不断完善,特别是《行政许可法》颁布以来,行政许可工作所要担负的法律责任越来越明确,所以做到依法登记、规范管理也就愈显得重要而紧迫。为及时解决登记管理过程中遇到的法律问题,拟从法制办或律师事务所等单位聘请法律顾问,切实提高登记管理机关依法行政的能力。
(四)加强督促检查,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市、县(区)相关领导和工作人员的思想认识,促进各项工作的科学规范。重点是验资报告、离任审计、依法公告、“零报告”制度执行等关键且薄弱的环节,提高登记管理质量。
(五)以年检为契机,认真贯彻落实《行政许可法》,规范事业单位法人的宗旨和业务范围。在法制办清理涉及行政许可事项的基础上,对《事业单位法人证书》的宗旨和业务范围进行审理,对未列入行政许可事项的行政审批事项进行变更,规范事业单位法人行为。
(六)利用各种机会,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等多种形式,加强地区之间交流,特别要加强对后进市、县(市、区)登记管理机关进行重点帮扶,以提高我省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工作的整体水平。拟让工作相对先进市派出素质过硬、能力较强、工作经验丰富的同志,采取开经验交流会、定向驻点帮助等形式进行帮扶,全面提高我省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工作的水平。
(七)在依法行政、确保登记质量的前提下,尽量提高二类事业单位的登记率,努力改变我省此项工作的落后局面。
(八)重心下移基层,坚持以创建学习型机关为目标,大力开展学习培训、理论研究和交流,特别是要努力提高县(市、区)级登记管理机关的理论水平和创新能力,努力建设一支政治坚定、业务精通、执法严格、作风优良的事业单位登记管理队伍。
(九)按照省编办《关于开展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工作执法检查的通知》(X编办[2004]126号)规定,对这次检查中评分较高、整体工作较好的单位予以表彰,适时召开由各市分管事业单位登记工作的编办主任和各市、县(市、区)负责登记工作的同志参加的全省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工作会议,并在会上予以颁奖。
第五篇:公安监管工作情况汇报
党的十七大的召开,翻开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发展的新篇章。如何学习好、深刻领会好十七大的精神,切实把握其精神实质,扎实把十七大精神贯彻好、落实好,是当前全党、全国和各级公安机关的头等大事和重要任务。作为基层公安监管部门,必须顺应形势,强化主动作为意识,以十七大精神为指导,严密落实监管措施,深入推进监管工作,全力服务社会大局,切实为促进社会和谐及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作出新的应有贡献。
一、以十七大精神为统领,狠抓公安监管队伍建设
xx强调指出:队伍建设是根本也是保证。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需要有公安机关的全力保驾护航,作为肩负特殊使命和独特监管工作职能的公安监管部门,必须时刻牢记自己的神圣使命和所肩负的历史重任,自觉站在政治建警的高度,狠抓监管队伍建设,强化队伍管理,切实为公安监所的安全、和谐和协调发展提供坚强有力组织保证。加强监管民警队伍建设,在具体实际工作中,一是要加强监所领导班子。好班子带出好队伍。要按照结构合理、优势互补的原则配备领导班子,解决好看守所领导的职级高配问题。二是要配强配齐监管民警。要认真落实公安部、公安厅关于监所警力配备要求,确保监所警力达到标准、满足工作需要。由于监所民警工作环境特殊,要实行民警定期交流,并树立监管民警“无过就是功”的理念,加大对监管民警立功受奖的力度,不断增强队伍活力。三是要加强教育管理,积极开展岗位练兵,切实提高监管民警综合素质。组织开展经常性的政治学习和专项教育,灵活采取集中学习、轮训、岗位练兵等措施,不断提高监管民警的思想政治水平、品德操行和业务能力。要通过学习教育,努力增强监管民警的大局意识、法制意识、责任意识、人权意识和奉献意识;通过大力开展经常性的纪律作风教育整顿,严格落实各项规定,筑牢民警拒腐防变的思想防线,杜绝通风报信、私自会见、传书带物、照顾人情犯、关系犯等问题的发生。通过组织全体监管民警苦练基本功,进一步深化和巩固岗位练兵成果,切实提高民警的管理能力和执法水平,增强其整体素质和战斗力。四是健全奖惩激励机制,落实从优待警措施,营造拴心留人环境,以增强他们的责任心和进取心,最大限度地提高民警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增强看守所的吸引力,促使监管民警更加爱岗敬业,自觉奉献公安监管事业。
二、以强化监所安全建设为着力点,以监所安全促全区社会治安的秩序稳定
作为公安机关的重要组成部分,公安监管部门承担着对被监管人员实施依法监管的职责,如果一旦发生安全事故,不仅会损害公安机关的执法形象,妨碍刑事诉讼活动的顺利进行和刑罚、行政处罚的正确执行,而且将对社会治安秩序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造成直接威胁,成为社会一大不稳定因素。因此,努力确保监所的安全稳定,不仅是公安监所的本质属性所决定,也是贯彻落实好“十七大”精神对公安监管工作的基本要求。
强化监所安全建设,必须进一步强化专政意识、敌情意识、忧患意识和责任意识,从深、细、实等方面下功夫,扎实严密监所阵地控制的各项措施,夯实监所安全的根基,努力把监管场所建设成为确保一方平安的坚固堡垒。
一是要以科技强警为支撑,加大资金投入,加强监所的软硬件建设,更新完善监所科技设施,为科技强警工作的扎实有效开展提供有力的工作保障,这是确保监所安全的前提和基础。
二是要有效落实民警面对面直接管理制度。比如建立管教民警主协管制度,就可使监区管理始终处于不脱管失控状态。分局监管大队按照监区布局设置,建立了以看守所同一监区2名管教互为主协管民警、拘留所与戒毒所管教民警互为主协管民警、医务人员为女监区管教协管民警的主协管制度。主协管民警互通情况,沟通配合,提高管教民警与被监管人员“接触率”和监区管理存在问题的“发现率”和“处置率”,确保管教民警面对面管理在押人员真正落到实处,牢牢把握公安监所管理的主动权。要加强对重点环节的管理,严格易发生问题的收押、提讯、就医、住院看护及投劳押解等工作环节,防止工作疏漏引发问题,造成事故;要全面实行监控巡视“二岗合一”制度,加大动态管控的力度,提高监所发现不安全因素及应急处置的能力和水平;要认真落实监室耳目物建制度,切实加强耳目建设,确保耳目建而有用,不流于形式,致力提高监所对在押人员中深层次问题的发现、掌握能力;要加强谈话和狱情动态分析,及时、准确、全面掌握所有在押人员特别是重点人员的思想动态,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牢牢掌握监管工作的主动权。
三是要深化监所勤务模式改革,优化监所勤务及警戒执勤机制,提升监所整体工作效能及与武警共保安全的能力。要坚持警力跟着监情走,将有限的警力重点放在监所易发生问题重点时段、重点部位、重点环节及重点对象身上,提高监所管控的有效性,使监所管控切实做到实时管控、有效管控;要因地制宜,切合实际,建立健全符合看守所监区ab门管理需要的具体职责,明确监所和武警各自应遵循的规定,确保监区ab门的设置便于日常工作的开展。
四是要做好教育转化工作。在严厉打击违反监规等不服管教行为的同时,要积极引导在押人员,强化对他们的经常性、针对性的教育转化工作,要通过管教民警、所领导谈心谈话、开设亲情电话等多种形式及时对他们的心理进行疏导,消除其抵触抗管情绪,促进教育改造工作有效落实;要做到对被监管人员的依法严格管理与尊重人权(保障其正常生活、人格尊严、救助权利、医疗救治、文化生活等)相结合、各种外在规章制度的约束与内心疏导相结合、教育改造与适应社会发展的能力培养相结合,让被监管人员在教育转化中重生,在接受改造中发展。要加强对他们的劳动技能培训,使他们在今后走上社会时能有一技之长,确保他们走出监所高墙后适应社会的生存发展,不再从事违法犯罪活动。
五是要健全完善并严格落实安全工作责任制,严格兑现奖惩,真正实现制度管人、管事。建立人防、物防、技防相结合的安全防范体系。要引导民警在思想上牢固树立制度措施是安全命脉的思想,确立监管工作无小事意识,严格落实监管工作防范措施。加大监督、检查力度,及时发现苗头性的问题,督促有安全隐患的监区、监室,采取有力措施及时整改,并对整改情况进行检查验收。同时要结合所情的发展变化,积极开展公安监管安全稳定的问题研究,汲取各地监管工作的经验教训,总结各种行之有效的安全管理好经验、好做法,确保监所安全。
六是不断完善处置突发事件工作预案,开展经常性的演练,努力提高全体监管民警处置突发事件的能力和水平,及时总结、弥补不足,以利实战。
七是进一步规范公安监管执法行为。要紧密结合监管工作实际,切实把监管执法工作抓实、抓好、抓规范。加强对监管民警的规范执法教育,严格留所服刑犯减刑假释、保外就医等材料的审批,严把审核关,杜绝关系案、人情案情况的发生,切实做到执法公正。
三、深化、延伸公安监管职能,为公安全局工作服务
公安监所常年集中收押、收教、收治大批犯罪嫌疑人员和行政处罚人员,其中蕴藏着范围广、数量大的情报信息资源。公安监管部门应当充分发挥自身的资源和条件优势,在全力做好安全管理、教育转化、监管执法的同时,充分发挥公安监管场所“犯罪信息库”和打击犯罪“重要战场”的职能优势,积极配合公安机关正在开展的“打盗抢抓逃犯”专项行动,严厉打击犯罪,最大限度地扩大监管场所深挖犯罪战果,努力创造公安机关新的破案增长点和监管工作新的亮点,积极促进监管场所“两无一降”工作目标的落实,为北京奥运会成功举办创造和谐稳定的社会治安环境。
在此基础上,深化监管战场职能建设,不断提高服务公安现实斗争的能力,彻底实现从“一看、二守、三送走”模式的被动型战场后方向服从、服务于公安侦查、防范和控制的主动出击型第二战场的历史性角色转型,要致力于开发监管情报信息新功能,进一步凸现“资料库、信息库”独特优势。积极主动选择各种途径,采取各种方法手段,注意从中收集和获取有关危害国家安全、影响社会稳定和其他各类违法犯罪活动的情况、信息等资料,致力于开发、拓展监管情报信息功能,建立科学的监管情报工作机制,为公安工作全局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同时要发挥警示教育基地优势,主动加强与社会的共建活动,通过组织社会各界人员到监所参观及留所服刑人员现身说法等多种形式,提高社会预防犯罪的针对性、实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