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涡阳县城区道路交通情况汇报(大全)
关于我县城区道路交通拥堵情况的报告
县人大有关领导、各位人大代表、同志们:
根据工作安排,我们今天在这里召开县城交通情况调研座谈会。昨天县人大有关领导、省、市、县人大代表、县直有关单位同志,利用一天的时间对我县的交通情况进行了实地查看,听取了有关情况汇报,对县城交通情况有了较为直观的了解。下面,由我代表县政府向在座的各位介绍一下目前我县县城交通基本情况。
一、城区道路交通现状
(一)城区交通现状
据统计,我县现有小型汽车约4万辆,其中50%集中在中心城区;每天新入户小型汽车约50辆,每年新增小型汽车1万多辆。在机动车增加速度较快的同时,城区内三轮车、电动车和摩托车拥有量较大。随着涡阳县经济水平的提高,城市居民交通出行需求、出行时空分布以及方式结构发生了较大转变,交通供需矛盾日渐突现。
目前城区大部分道路交通总体上处于饱和状态。在老城区内部分路段狭窄、人、车流量大的路段,拥堵现象时有发生。如:向阳北路、团结路、涡河路、工农路、建设路、胜利中路、西环路等。
(二)城区道路现状 目前,我县中心城区共有主干道路15条,分别是:向阳路、东环路、西环路、北环路、淮中大道、胜利路、建设路、涡河路、团结路、工农路、建设路、青年路、紫光大道、站前路、乐行路。以上道路,除紫光大道、乐行路系新建设以外,其它道路全部规划建设于上世纪80年代,道路狭窄、路面残旧、缺少红绿灯;路网布局不合理,“断头路”依然存在,导致城区现有道路不能满足出行需要,交通压力较大。
二、原因分析
近年来,随着我县经济社会持续又好又快的发展,城市交通管理、建设和规划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主要由以下几个方面原因导致:
(一)城市布局不合理
1.城市功能过于集中。目前,我县主要商业、学校、医院、机关、银行等生活基础设施主要集中于老城区,吸引了约80%的人口聚集于老城区,西环路、东环路交通通行量都不大,人车大多集中在唯一一条贯通城区的向阳路上,导致老城区车流人流量大,容易造成交通堵塞。
2.人口分布不合理。目前,我县城区人口25万,其中80%集中于老城区,导致老城区人流车流量较大,容易发生堵塞。
(二)路网结构不合理
主要呈现出南北向道路相比东西向道路数量少,城区主干道所占比例较高,次干道、支路的比例较低,数量不足,分布不均,里程短,“半截路”多,商业、娱乐、公用设施等只能沿主干路修建,造成主干路开口过多、城市道路“微循环”不畅、车流拥挤等一系列问题。
(三)交通基础设施落后
1.道路通行能力不足。我县城区主干道路多规划建设于上世纪80年代,道路狭窄,非机动车道、绿化隔离带、人行道有待完善,不能满足现有需求。
2.停车场匮乏。目前我县没有路外社会公共停车场,已建小区、新建小区和大部分商业设施均未能配建停车场,主要停车方式为路边划线停车、占用非机动车道停车以及部分路内违法占道停车,加上停车设施不健全,停车泊位供给跟不上城区机动车的发展,造成中心城区停车压力较大,车辆乱停乱放严重,一定程度上阻碍车辆通行。
3.交通管理设施不足。交通标志、标线、信号灯和交通隔离设施的建设缺乏计划性,设臵的规范性、科学性不够。如:中心城区安装交通信号灯约50处,安装电子警察不到10处,监管能力不足,难以起到应有的监督作用;交通标志显示内容缺乏大范围方向感,交通标志内容大多给出的是近距离的交通位臵信息,而对于交通的方位感和大范围的参照坐标较少;部分交通标志设臵缺乏合理性,标志牌内容过多或标志牌上文字太小,人行标线位臵过于靠后,人行横道过长。
4.路口渠化率偏低。城区主干道交叉口渠化率较低,且渠化路口多为标线或环岛渠化,对路口交通流的控制效果不佳,路口通行能力没能得到有效提升。
5.人车混行问题严重。一是机非混行问题严重;二是机动车、三轮车占用机动车道或非机动车道随意停放,严重影响道路通行效率;三是中心城区的中、小学仅七小和一中外迁至南部新区(一中还未投入使用),造成上学和放学时间段,接送孩子家长的机动车或非机动车聚集在学校附近,严重造成交通拥堵;四是“T”字型断头路较多,大大降低了道路的车速和流量,如西环路与西关街交叉口,建设路和团结路两头、工农路、雉河路、紫光大道与东环路交叉口等;五是工农路北段、青年路菜市场、郝庄菜市场、西环路西城大市场摊贩占用车道路内经营,机动车无法通行。
(四)公共交通发展滞后
1.线路分布不合理。相对而言,城区横向线路多,纵向线路少,且主要集中在城区,部分线网重复系数较高。
2.公交运力短缺。国家规定万人拥有公交车辆8.5标台,我县仅有1家城市公交公司(宏大公交有限公司),公交汽车40辆,经营公交班线4条(分别是,1路:天静宫至姜大,2路:客运西站至蒙关,3路:大王至客运西站,5路:张老家至建行),公交站牌144个,运营总里程71千米,年客运量约485万人次,万人拥有量为1.6标台,远低于国家规定。
3.公交优势难凸显。由于人流、车流相对集中,个别有公交需求的线路短、车次少,而公交全程客流少,使公交优势难以凸显。
4.公交车管理不科学,服务水平低,导致居民出行多以私家车和快速、价廉的电瓶车、三轮车等非机动车为主,公共交通作用没有发挥出来。
(五)交通管理难度大
1.车辆违规行驶现象较多,市民交通意识待加强。主要表现在,机动车争道抢行、越线(双黄线、中心实线)行驶、不按规定调头、红绿灯路口不按序停行、等信号占用非机动车道、机动车强行左拐弯妨碍直行车辆通行等。市民素质参差不齐,部分市民交通法制意识淡薄,个别非机动车与行人闯红灯、乱穿马路、非机动车占用机动车道行驶等违规行为一直得不到有效控制。
2.公共交通车辆运营不规范。公交车、出租车、农班车等公共交通车辆的管理,车容车貌脏乱差现象突出,不按站点停靠、随意上下乘客、站外载客、站外停放车辆的现象时有发生,严重侵占了城市道路资源,容易造成交通拥堵。
3.摩托车、电动自行车、机动三轮车管理难度大。目前,城区内有营运资格证件的三轮车1000辆,残疾人参与营运的三轮车100辆,其他无证营运的自备车、残疾人代步等约3000辆,两轮电瓶车约10000辆以上,非机动车占用机动车道行驶,闯红灯、乱掉头、随意上下客等违规行为时常发生。因驾驶者群体特殊,多由下岗职工、低收入群体和接送小孩上下学的老人、妇女两部分构成,素质相对不高,交通安全意识缺差,导致管理难度较大。
4.占道经营问题突出。由于城区没有专业菜市场、管理力度不够等原因,导致店外经营、占道经营、流动摊点事由发生,特别是在医院、学校、汽车站、道路交叉口等地区,容易导致交通堵塞。
(六)居民素质有待提高。由于宣传教育力度不够,居民交通安全意识淡薄,行人闯红灯、走机动车道等现象时有发生,一定程度上影响道路通行
三、下步工作措施
(一)合理布局交通路网。针对目前城区道路分布不均及“断头路”多的特点,在科学合理规划的基础上,大力实施道路畅通工程,打通东环南路、紫光大道东段等断头路,构建便捷交通路网。
(二)加快交通基础设施建设
1.改善现有道路通行能力。对县团结路、建设路路面进行拓宽改造,对向阳路实行“白改黑”,重新施划道路交通标线,增设红绿灯、电子警察系统等交通管理设施,重新科学设定公交车、出租车停靠站点。
2.合理规划布局并建设停车场。一是合理规划路边停车位。在非机动车流量不大或非机动车道较宽的道路路边合理规划停车位或停车带,并利用多种手段调控停车时间;二是合理规划建设公共停车场。在综合考虑经济、人口、通行压力、城市规划等因素基础上,大力建设地下停车场或立体停车楼等立体停车设施,提高有限土地的利用率。
3.加大交通管理设施建设。适当增加交警人员,确保人员经费保障,加强对交通协管员法律法规、执法程序等素质方面的培训,以保证交警队伍的健康发展和交通管理工作的顺利实施。同时,加强城区交通管理设施建设,设臵必要的交通标志牌、红绿灯、电子监控、减速带等。
(三)大力发展公共交通。解决城市交通问题,关键是要树立城市公共交通在城市交通体系中的主导地位,大力优先发展公共交通。在科学规划,认真调研的基础上,增加公交车数量,优化公交车运行线路,提升公交车服务水平,用优质、安全、快速、便宜的公共交通来吸引广大居民,减少居民出行对私家车、非机动车的依赖。
(四)加大城市综合管理力度
1.加大道路交通管理力度。重点查处车辆乱停、行人闯红灯等违章行为,落实人车分流。完成工农路等路段单行道的设定,重点加强团结路、建设路、向阳北路、工农路、涡河路等地段的交通管制。根据我县居民交通违法的原因,有针对性地制定相应处罚措施,增加违反交通法规者的经济成本和时间成本,使交通参与者自觉遵章守法。加强对非机动车驾驶人的管理,使非机动车驾驶人能够按照法律规定正常行驶,不与机动车抢道,不与行人争行。
2.加大城市市容秩序管理。坚持疏堵结合的原则,一方面在适当位臵规划建设农贸市场,将摊贩集中到农贸市场内进行经营;另一方面重拳整治、坚决取缔店外经营、占道经营、流动摊点,特别是加强对学校、医院、汽车站、道路交叉口等重点地段,在上下班、上放学等重点时段的管理。
3.切实规范三轮车。按照“统一布局、分类对待、稳步推进”的原则,借鉴亳州市三轮车治理工作经验,一方面坚决打击无证经营三轮车;另一方面加强对有证三轮车的日常监管,确保车容整洁,无乱停、乱放、乱行等违章现象,并采取有效措施逐步取缔有证三轮车,同时,实行三轮车限行,淮中大道以北、西环路以东、东环路以西、涡河路以南的老城区范围内,每天7:30至19:30严禁人力三轮车驶入。
(五)加大宣传教育力度
交通宣传教育是解决交通问题的首要环节,是顺利开展交通管理工作的前提和保证,只有提高群众的交通意识和法律意识,才能从根本上改变行人的交通“陋习”。以《道路交通安全法》宣传为契机,开展形式多样的,通俗易懂的交通安全宣传活动,加强交通法规和安全知识宣传,提高群众的法制观念和安全意识,营造良好的交通安全氛围。
各位领导、同志们,我县道路交通状况亟待改善,我们将以此次人大调研为契机,并且在今后的工作中,充分吸取各级人大代表的意见、建议,主动接受县人大的监督,突出规划的引领作用,加大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加强交通意识宣传教育,强化执法监管力度,下大力气、动真功夫抓好城区交通秩序整治工作,一抓到底、常抓不懈,切实为广大居民营造一个顺畅、有序、和谐的出行环境,树立我县对外新形象。
以上汇报,如有不妥,敬请批评指正。
第二篇:城区道路交通综治工作方案
为加强**中心城区道路交通安全管理,改善中心城区道路交通秩序,确保道路交通安全、畅通、有序,推进“畅通工程”建设。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运输条例》、《城市道路管理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规定,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科学规划、强化管理、管建并举、疏堵结合、标本兼治、构建和谐交通的要求,在市政府统一领导下,建立“政府领导、部门协作、社会联动、齐抓共管、综合治理”的工作机制,着力解决中心城区道路交通管理的热点、难点问题,有效改善中心城区道路交通环境,切实缓解中心城区交通拥堵状况,不断提升城市管理水平。
二、工作目标
通过开展中心城市交通综合整治,确保今年年底前实现以下工作目标:
1、城市道路交通综合整治机制进一步健全完善,部门职责落实,措施到位,基本形成管理合力。
2、交通拥堵得到一定程度缓解,道路交通安全、畅通有序。
3、市民交通安全和法制意识增强,文明交通素质提高。
4、交通结构得到优化,道路设施、交通设施进一步改善,停车场(点)管理进一步加强,挪作他用停车场功能得到恢复。
5、无牌无证、假牌假证等交通违法行为减少,非法营运得到有效控制。
6、残疾人机动车营运进一步规范,实现有序管理。
三、组织领导
在市政府的统一领导下,中心城区道路交通综合整治工作由城管办牵头,市公安局、建设局、交通局、交警支队、新罗区政府等相关单位具体落实。涉及市公安局、交通局、交警支队职责范围内的综合整治工作,由郑如占副市长牵头落实;市城管办、建设局职责范围内的综合整治工作,由林兴禄副市长牵头落实。为明确职责分工,推进交通综合整治工作开展,依托相关部门成立7个专项工作组,各工作组具体单位构成及主要职责如下:
(一)综合协调组
牵头单位:市城管办责任领导:钟生根
责任单位:市委宣传部,市政府政研室,市建设局、城乡规划局、公安局、交通局、监察局、信访局、交警支队,市残联,新罗区政府
主要职责:按照《工作方案》要求,做好中心城市综合整治工作综合协调,具体负责综合整治工作中问题的协调、情况汇总和组织相关政策研究工作。
(二)建设规划组
牵头单位:建设局责任领导:郑立信
责任单位:市城乡规划局、财政局、新罗区政府、交警支队、市政维护处、园林中心
配合单位:市人防办、物价局、公交公司、出租车协会
主要职责:加大中心城市道路等基础设施建设力度;积极推进中心城区近期拟建人行天桥建设步伐,缓解交叉道路口的交通拥堵压力。具体由市城管办协调,市建设局、城乡规划局牵头,各有关单位分工负责推进《**中心城区停车场(点)规范管理专项整治方案》各项整治措施的落实。
(三)交通整治组
牵头单位:市公安局责任领导:刘银河
责任单位:市公安局交警支队、市城监支队、市残联、新罗区政府
配合单位:市财政局、交通局、教育局、民政局、物价局、工商局、质监局、沿街单位(含商店、酒家)
主要职责:科学合理组织交通流;重点整治无牌无证、假牌假证、套牌三轮摩托车;依法查处不按道行驶、随意调头、乱停乱放等严重交通违法行为;严厉查处占道经营、占道为市、摆摊设点违规行为,还道路于交通;规范残疾人机动轮椅车营运。牵头负责《**中心城区道路交通组织专项整治实施方案》、《关于开展打击涉牌涉证和违反禁行规定三轮摩托车交通违法行为专项整治方案》、《**中心城区三轮摩托车管理实施方案》、《**中心城区残疾人三轮机动轮椅车规范运营管理专项整治方案》各项整治措施的落实。
5、加强公共停车场和临时停车泊位管理
(1)全面排查中心城区范围停车场停车困难急需清理的四个办事处和西陂镇范围内停车场(点);调整居住小区停车场(点)设置;清理挪作他用的停车场(点),恢复停车场(点)的功能。
(2)对路边施划及人行道预设的临时停车泊位现状(数量、位置)开展调研,增设、调整中心城区部分道路临时停车泊位。
(3)全面排查、合理布局中心市区出租车候客点、招呼站点。
(4)根据中心城市发展要求,合理布局、建设公共停车场,并加强管理,发挥停车场应有功能。
(5)进一步强化道路停车点(位)管理和经营。
(6)区分不同区域、不同时段、不同路段,制定停车场收费政策,通过价格杠杆,鼓励车辆停放地下停车场,提高停车场(点)利用率。
五、工作步骤
(一)宣传发动阶段:7月1日至7月31日
一是牵头单位及相关职能部门根据职责制定相应实施方案,并开展动员部署;二是通过新闻媒体发布整治通告,广泛宣传城区道路交通综合整治目的、要求,倡导广大干部、职工、市民遵守交通安全法律法规,自觉文明出行、文明行车;三是通过印制城市文明交通须知,制作宣传图版,悬挂宣传横幅标语,大张旗鼓,营造浓厚的宣传氛围。
(二)集中整治阶段:8月1日至11月30日
各职能部门相互配合,协同作战,集中优势力量抓住整治重点内容,全力整治城区交通秩序。
(三)巩固提高阶段:12月1日至12月31日
对整治工作进行检验回顾,总结成功做法,查找不足,及时调整,巩固深化整治成效,建立长效管理机制。
六、工作要求
(一)统一认识,强化领导。开展城市道路交通综合整治工作,既是一项民生工程,也是一项市政管理系统工程。各级各部门要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高度,进一步深化认识,把思想迅速统一到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上来,牢固树立大局意识、发展意识、服务意识,切实增强工作责任感、使命感,切实加大工作力度,深化整治工作,努力营造一个安全有序文明畅通的交通环境。
(二)积极作为,务求成效。综合整治工作已经刻不容缓,各级各部门要发挥好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以更高的标准、更严的要求、更扎实的作风,抓好整治,确保畅通。要按照各自的工作职责和任务,找出整治工作中的薄弱环节,安排制定相应的工作计划和实(!)施细则,立说立行,狠抓治理。在具体工作中要把握重点,攻坚克难,持续推进。综合整治工作推进情况,各专项工作组应于每月30日前报送市城管办。
(三)落实责任,增强合力。城市道路交通综合整治是一项涉及面广的系统工程,各级各有关部门要按照市委、市政府的要求,做到领导到位、人员到位、责任到位、措施到位,密切配合,形成合力,确保取得预期成效。
(四)强化督查,维护稳定。市城管办和市监察局、效能办要定期或不定期开展督查、检查活动,发现问题及时督促解决,以推动整治工作向纵深开展。同时要高度重视群众来信来访,说明情况,耐心细致做好解释工作,维护社会安定稳定。
附件:
1、**中心城区道路交通组织实施方案
2、关于开展打击“非法营运”专项治理活动实施方案
3、关于开展打击涉牌涉证和违反禁行规定三轮摩托车交通违法行为专项整治方案
4、**中心城区三轮摩托车管理实施方案
5、**中心城区残疾人三轮机动轮椅车规范运营管理专项整治方案
6、**中心城区停车场(点)规范管理专项整治方案
第三篇:浅谈如何改善中小城市城区道路交通环境
浅谈如何改善中小城市城区道路交通环境 2008-10-7 8:48
摘要:全国中小城市在国家的经济建设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大力改善中小城市的交通出行难,为城市繁荣、经济发展、群众出行提供一个安全、畅通、便捷、高效的交通环境成为众多中小城市的共同话题,当前众多中小城市交通环境滞后存在的共性问题突出表现的根源在于人、车、路三要素的不协调,因此要在充分考虑城市的人文地理、道路现状和经济能力等因素的情况下,在加强交通安全宣传、合理规划与管理、优化通行方式、提升科技管理水平上下功夫,才能走出一条具有自己特色的城市道路交通发展和谐之路。
关键词:交通环境;中小城市;改善;管理
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提出了“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整体要求,全国中小城市数量庞大,在国家的经济建设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与大城市相比普遍存在交通基础设施薄弱、道路规划不合理、交通秩序混乱等问题,因此牢牢抓住当前新形势、新时期下的宝贵契机,大力改善中小城市的交通出行难题,为城市繁荣、经济发展、群众出行提供一个安全、畅通、便捷、高效的交通环境成为众多中小城市的共同话题。
当前众多中小城市交通环境滞后存在的共性问题突出表现为:
一、城市道路规划设计不合理。由于历史原因,城市道路狭窄,道路功能不健全,平面交叉过于密集,瓶颈路多,通行能力差,虽然近年来各地都在积极加大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改造力度,但仍不能满足交通流量的需求,还是经常导致交通高峰时段交通拥堵。
二、车辆保有量增大。随着人民群众富裕程度的不断提高,各类车辆保有量迅速增长,特别是近年来各地私家车年增长率普遍保持在30%左右。市区道路建成速度跟不上车辆增加速度,造成了道路交通供需矛盾日益激化。在今后若干年内,汽车保有量将进入持续增长期,停车的矛盾,车与路的矛盾,行人、非机动车与汽车的矛盾将进一步尖锐。
三、交通出行方式有待优化。大多数中小城市市区公交系统不够发达,公共交通出行比例仅为10%左右,而大城市的公共交通出行比例平均为20%左右,像北京07年已经达到34.5%,公交线路和站点设置的便民化程度还不高,市民出行的交通工具仍主要依赖摩托车、自行车、电动自行车等。
四、市民交通素质文明程度偏低。人是道路交通三要素中最关键的要素,但目前大量的交通参与者交通文明素质不高,机动车违法数量大,行人、非机动车违法突出,与现代文明交通的要求相距甚远。而目前除了交巡警部门管理处罚外,缺乏对交通参与者的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个人诚信教育,更缺乏相关的监督制约机制。
众多的因素制约着中小城市道路交通环境的发展,最主要的原因还是人、车、路三要素的不协调,当然,这些主要因素也不同程度的影响着大城市的道路交通环境。目前,许多中小城市也已经意识到了道路交通滞后对城市经济发展的深刻影响,并积极汲取借鉴大城市或有特色的城市的成功经验。但是,有相当一部分的中小城市一味的贪大求功,盲目效仿,走了不少弯路,对城市现有的道路交通并无多大的帮助。笔者认为,中小城市的道路交通环境如果想达到和谐、安全、畅通、有序的程度,就必须与城市的人文地理、道路现状和经济能力等因素密切结合起来,而不仅仅是在道路建设上一味求大求宽,要充分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使道路的利用率最大化,切实发挥道路的最大通行能力,走出一条具有自己特色的城市道路交通发展和谐之路。
一、大力开展交通安全宣传,建立交通安全宣传的广泛阵地和长效机制,逐步提高市民的交通文明意识。
中小城市行人、非机动车闯红灯、乱穿马路,机动车强行并线、强超强会等交通违法现象非常普遍,它不仅扰乱了正常的交通秩序,还存在着极大的安全隐患,很容易造成交通事故并导致道路堵塞。究其原因,是交通参与者的交通安全知识淡薄,交通素质不高。这一部分人在中小城市交通出行人群中占据了很大的比例,他们往往我行我素,混不顾及他人,还有少数交通参与者不但不遵守交通规则,还不服从交警管理,极大地破坏和影响了其他参与者的道德操守和自我遵章守法的意识。在人车路三要素中,人的因素是最为主要的,也是最主动的,如果交通参与者的素质较高,那么道路交通管理就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大力开展交通安全宣传,提高中小城市市民的交通素质是改善道路交通环境最直接、最有效的方法,但是这并非一日之功,需要几十年甚至是几代人的不懈努力、言传身教和潜移默化。
当前要牢牢把握我国举办奥运会的宝贵契机,有机的结合交通安全宣传五进活动,大力开展“迎奥运、讲文明、树新风”交通安全宣传,当然不能只搞暴风骤雨式运动,更不能只追求大场面、搞形式主义,要坚持细水长流,才能滴水穿石。交警作为交通安全宣传的主力军,开展交通安全宣传不仅体现在集中教育,更要体现在每时每刻、潜移默化教育之中。要结合本职业务,开展好就事论法活动;要用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寓教于乐,要根据不同层次受教育人的情况,因人而宜,因人施教,才能使交通安全宣传入脑、入心。
二、主动为城市建设决策当好参谋,积极促使地方政府科学合理的进行城市道路交通规划。
过去,城市道路从设计到施工,由于事先没有征求交通管理机关的意见,建成后因设计不合理导致通行效率低下,甚至重新拆建。其根本原因是规划部门只管规划而不能结合实际,交通管理机关只抓管理而无法参与规划,这种规划、管理“两层皮”的现象,致使城市道路设计不合理,极大地影响了城市道路的利用率和出行率。交通规划是城市总体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彻底解决中小城市道路的拥堵问题,一是要有合理的交通规划,二是要有科学的管理方法,交通规划是基础,管理方法是手段,只有二者的有机结合,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困扰城市交通管理的主要问题,以适应经济发展和形势的需要。因此,中小城市的道路交通发展要挖掘潜力、夯实基础、提高质量、合理扩大规模,早谋划,合理规划,避免走弯路。作为交警部门要积极参与城市交通规划的制定,合理提出建议,充分利用政策,加大道路基础设施建设的资金投入,要联合相关部门对新修道路和改造老路的交通设计进行把关,及时提出意见,最大限度的减少道路安全隐患,最大限度的发挥道路的通行能力。对未规划设计停车场地的新建商场、公共娱乐场所等建筑要及时通报相关部门,予以停工整改,确保道路及附属设施的规划和利用率更加合理。
三、大力发展城市公共交通,提升道路通行能力。
党的十七大提出了“发展环保产业,落实节能减排工作责任制”的工作要求,在国际原油价格不断上涨的形势之下,世界各地都把城市交通的重心转向了发展城市公共交通,欧洲部分国家的公共交通事业已经日趋完善,我国像北京等特大城市公共交通事业的发展也在不断成熟。事实证明,城市公共交通事业的成熟完善不但能够改变以自行车、电动车、摩托车为出行方式的传统模式,减少道路混乱的因素;还能够遏制机动车辆的迅猛增长势头,从而有效缓解道路交通流量的压力,大幅提升城市道路的通行能力。城市公共交通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各级政府大力支持、扶持的一项产业。交警部门要积极向政府建言献策,主动做好与相关部门的协调,参与到公共交通发展事业中去,对公交专用车道、公交站点的设计规划等工作要早谋划,早安排,全力做好公共交通道路基础设施的筹备工作。
四、加大科技投入,改革完善管理模式,努力实现道路交通通行效益最大化。
城市交通管理是一项复杂的,可以科学实施的系统工作,如果不能科学的掌握道路交通的规律,仅凭交警费力的指挥疏导,往往收效甚微。今年是三基工程建设的最后一年,每个中小城市的交警部门都要牢牢把握这个宝贵契机,结合城市实际进一步加大交通管理的科技投入,不断完善交通标志标线和主要路口的灯控设施;要充分利用道路网络,继续推行或扩大单行线、路口禁左,部分时段禁行等措施,使路网交通更趋合理。有条件的中小城市,可以借鉴实施大城市的道路智能系统控制建设,进一步提高道路交通管理科技含量,使城区各主要路口交通状况尽收眼底,为科学、合理的调控交通流,快速出警,发挥重要作用。在此基础上,交警部门要进一步改革完善管理模式,科学合理利用警力,充分发挥交警执勤管事的效率,执勤交警要走下岗台,高峰定点、平峰巡线、警便结合,动静交替,确保重点时段、重点路段交通的有序、畅通。同时,要进一步加强城市道路交通综合治理,在推进交通长效管理上下工夫。重点加强与规划、建设、交通、城管等相关部门的沟通联系,整合各部门力量,利用综合手段,及时研究破解城市交通发展难题,比如:合理设置停车场、依法理顺隶属关系,搬迁马路市场,还路于交通等等。要把阶段性专项治理变为长效性管理措施,把公安一家管变为大家一起管,这样既节省警力,又加大了管理的覆盖面和力度,才能使道路交通管理与经济社会建设协调发展,使城区的交通环境有明显的好转。性管理措施,把公安一家管变为大家一起管,这样既节省警力,又加大了管理的覆盖面和力度,才能使道路交通管理与经济社会建设协调发展,使城区的交通环境有明显的好转。
第四篇:浅谈如何改善中小城市城区道路交通环境[范文模版]
浅谈如何改善中小城市城区道路交通环境
摘要:全国中小城市在国家的经济建设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大力改善中小城市的交通出行难,为城市繁荣、经济发展、群众出行提供一个安全、畅通、便捷、高效的交通环境成为众多中小城市的共同话题,当前众多中小城市交通环境滞后存在的共性问题突出表现的根源在于人、车、路三要素的不协调,因此要在充分考虑城市的人文地理、道路现状和经济能力等因素的情况下,在加强交通安全宣传、合理规划与管理、优化通行方式、提升科技管理水平上下功夫,才能走出一条具有自己特色的城市道路交通发展和谐之路。
关键词:交通环境中小城市 改善 管理
胡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提出了“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整体要求,全国中小城市数量庞大,在国家的经济建设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与大城市相比普遍存在交通基础设施薄弱、道路规划不合理、交通秩序混乱等问题,因此牢牢抓住当前新形势、新时期下的宝贵契机,大力改善中小城市的交通出行难题,为城市繁荣、经济发展、群众出行提供一个安全、畅通、便捷、高效的交通环境成为众多中小城市的共同话题。
当前众多中小城市交通环境滞后存在的共性问题突出表现为:
一、城市道路规划设计不合理。由于历史原因,城市道路狭窄,道路功能不健全,平面交叉过于密集,瓶颈路多,通行能力差,虽然近年来各地都在积极加大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改造力度,但仍不能满足交通流量的需求,还是经常导致交通高峰时段交通拥堵。
二、车辆保有量增大。随着人民群众富裕程度的不断提高,各类车辆保有量迅速增长,特别是近年来各地私家车年增长率普遍保持在30%左右。市区道路建成速度跟不上车辆增加速度,造成了道路交通供需矛盾日益激化。在今后若干年内,汽车保有量将进入持续增长期,停车的矛盾,车与路的矛盾,行人、非机动车与汽车的矛盾将进一步尖锐。
三、交通出行方式有待优化。大多数中小城市市区公交系统不够发达,公共交通出行比例仅为10%左右,而大城市的公共交通出行比例平均为20%左右,像北京07年已经达到34.5%,公交线路和站点设置的便民化程度还不高,市民出行的交通工具仍主要依赖摩托车、自行车、电动自行车等。
四、市民交通素质文明程度偏低。人是道路交通三要素中最关键的要素,但目前大量的交通参与者交通文明素质不高,机动车违法数量大,行人、非机动车违法突出,与现代文明交通的要求相距甚远。而目前除了交巡警部门管理处罚外,缺乏对交通参与者的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个人诚信教育,更缺乏相关的监督制约机制。
众多的因素制约着中小城市道路交通环境的发展,最主要的原因还是人、车、路三要素的不协调,当然,这些主要因素也不同程度的影响着大城市的道路交通环境。目前,许多中小城市也已经意识到了道路交通滞后对城市经济发展的深刻影响,并积极汲取借鉴大城市或有特色的城市的成功经验。但是,有相当一部分的中小城市一味的贪大求功,盲目效仿,走了不少弯路,对城市现有的道路交通并无多大的帮助。笔者认为,中小城市的道路交通环境如果想达到和谐、安全、畅通、有序的程度,就必须与城市的人文地理、道路现状和经济能力等因素密切结合起来,而不仅仅是在道路建设上一味求大求宽,要充分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使道路的利用率最大化,切实发挥道路的最大通行能力,走出一条具有自己特色的城市道路交通发展和谐之路。
一、大力开展交通安全宣传,建立交通安全宣传的广泛阵地和长效机制,逐步提高市民的交通文明意识。
中小城市行人、非机动车闯红灯、乱穿马路,机动车强行并线、强超强会等交通违法现象非常普遍,它不仅扰乱了正常的交通秩序,还存在着极大的安全隐患,很容易造成交通事故并导致道路堵塞。究其原因,是交通参与者的交通安全知识淡薄,交通素质不高。这一部分人在中小城市交通出行人群中占据了很大的比例,他们往往我行我素,混不顾及他人,还有少数交通参与者不但不遵守交通规则,还不服从交警管理,极大地破坏和影响了其他参与者的道德操守和自我遵章守法的意识。在人车路三要素中,人的因素是最为主要的,也是最主动的,如果交通参与者的素质较高,那么道路交通管理就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大力开展交通安全宣传,提高中小城市市民的交通素质是改善道路交通环境最直接、最有效的方法,但是这并非一日之功,需要几十年甚至是几代人的不懈努力、言传身教和潜移默化。当前要牢牢把握我国举办奥运会的宝贵契机,有机的结合交通安全宣传五进活动,大力开展“迎奥运、讲文明、树新风”交通安全宣传,当然不能只搞暴风骤雨式运动,更不能只追求大场面、搞形式主义,要坚持细水长流,才能滴水穿石。交警作为交通安全宣传的主力军,开展交通安全宣传不仅体现在集中教育,更要体现在每时每刻、潜移默化教育之中。要结合本职业务,开展好就事论法活动;要用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寓教于乐,要根据不同层次受教育人的情况,因人而宜,因人施教,才能使交通安全宣传入脑、入心。
二、主动为城市建设决策当好参谋,积极促使地方政府科学合理的进行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过去,城市道路从设计到施工,由于事先没有征求交通管理机关的意见,建成后因设计不合理导致通行效率低下,甚至重新拆建。其根本原因是规划部门只管规划而不能结合实际,交通管理机关只抓管理而无法参与规划,这种规划、管理“两层皮”的现象,致使城市道路设计不合理,极大地影响了城市道路的利用率和出行率。交通规划是城市总体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彻底解决中小城市道路的拥堵问题,一是要有合理的交通规划,二是要有科学的管理方法,交通规划是基础,管理方法是手段,只有二者的有机结合,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困扰城市交通管理的主要问题,以适应经济发展和形势的需要。因此,中小城市的道路交通发展要挖掘潜力、夯实基础、提高质量、合理扩大规模,早谋划,合理规划,避免走弯路。作为交警部门要积极参与城市交通规划的制定,合理提出建议,充分利用政策,加大道路基础设施建设的资金投入,要联合相关部门对新修道路和改造老路的交通设计进行把关,及时提出意见,最大限度的减少道路安全隐患,最大限度的发挥道路的通行能力。对未规划设计停车场地的新建商场、公共娱乐场所等建筑要及时通报相关部门,予以停工整改,确保道路及附属设施的规划和利用率更加合理。
三、大力发展城市公共交通,提升道路通行能力。
党的十七大提出了“发展环保产业,落实节能减排工作责任制”的工作要求,在国际原油价格不断上涨的形势之下,世界各地都把城市交通的重心转向了发展城市公共交通,欧洲部分国家的公共交通事业已经日趋完善,我国像北京等特大城市公共交通事业的发展也在不断成熟。事实证明,城市公共交通事业的成熟完善不但能够改变以自行车、电动车、摩托车为出行方式的传统模式,减少道路混乱的因素;还能够遏制机动车辆的迅猛增长势头,从而有效缓解道路交通流量的压力,大幅提升城市道路的通行能力。城市公共交通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各级政府大力支持、扶持的一项产业。交警部门要积极向政府建言献策,主动做好与相关部门的协调,参与到公共交通发展事业中去,对公交专用车道、公交站点的设计规划等工作要早谋划,早安排,全力做好公共交通道路基础设施的筹备工作。
四、加大科技投入,改革完善管理模式,努力实现道路交通通行效益最大化。
城市交通管理是一项复杂的,可以科学实施的系统工作,如果不能科学的掌握道路交通的规
律,仅凭交警费力的指挥疏导,往往收效甚微。今年是三基工程建设的最后一年,每个中小城市的交警部门都要牢牢把握这个宝贵契机,结合城市实际进一步加大交通管理的科技投入,不断完善交通标志标线和主要路口的灯控设施;要充分利用道路网络,继续推行或扩大单行线、路口禁左,部分时段禁行等措施,使路网交通更趋合理。有条件的中小城市,可以借鉴实施大城市的道路智能系统控制建设,进一步提高道路交通管理科技含量,使城区各主要路口交通状况尽收眼底,为科学、合理的调控交通流,快速出警,发挥重要作用。在此基础上,交警部门要进一步改革完善管理模式,科学合理利用警力,充分发挥交警执勤管事的效率,执勤交警要走下岗台,高峰定点、平峰巡线、警便结合,动静交替,确保重点时段、重点路段交通的有序、畅通。同时,要进一步加强城市道路交通综合治理,在推进交通长效管理上下工夫。重点加强与规划、建设、交通、城管等相关部门的沟通联系,整合各部门力量,利用综合手段,及时研究破解城市交通发展难题,比如:合理设置停车场、依法理顺隶属关系,搬迁马路市场,还路于交通等等。要把阶段性专项治理变为长效性管理措施,把公安一家管变为大家一起管,这样既节省警力,又加大了管理的覆盖面和力度,才能使道路交通管理与经济社会建设协调发展,使城区的交通环境有明显的好转
第五篇:城区学校道路交通安全教育实施方案
城区学校道路交通安全教育实施方案
随着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交通运输工具大量增加,学生上下学交通安全事故也由此增多,在学生意外伤亡事故中占了较大的比例。为有效地预防我县学校交通安全事故的发生,保障师生生命安全,全面提高我县城区中小学生道路交通安全意识和行为习惯,根据《中小学公共安全教育指导纲要》文件精神,结合城区学校(幼儿园)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八大”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深入开展中小学公共安全教育,把学校安全教育贯穿于学校教育的各个环节,细化安全教育内容,丰富安全教育内涵,培养学生人文情怀和社会安全责任,使广大学生牢固树立“珍爱生命,安全第一,遵纪守法,和谐共处”的意识,提高中小学自觉遵守交通法规的能力。
二、工作目标
1.加强安全乘车教育。教育学生遵守乘坐公交车纪律和交通规则,有序上下车;不在候车点追逐戏闹,做到文明候车、文明乘车。教育学生及家长主动拒绝无安全保障的交通方式,不乘坐拼装改装车、报废车、货运汽车、三轮汽车、低速载货汽车、农用车、拖拉机等车辆,不乘坐无牌无证、不符合安全技术条件的车辆,不乘坐超员、超速等安全无保障的车辆等,发现“黑车”、“超员车”、“超速车”等接送学生车辆的违规行为,要及时向当地公安、交通管理部门举报。
2.加强安全骑车教育。教育骑车学生文明骑车,严禁并排骑车、严禁骑车打闹、严禁骑车带人;12周岁以下学生不得骑自行车上学。
3.加强安全走路教育。教育徒步上下学的学生遵守交通规则,要在斑马线处按指示信号穿越马路,不跨越护栏、不在马路上追逐戏闹,养成过马路“一停二看三通过”的习惯。
4.做好家校联系工作。学校要通过家长会、致广大学生及家长一封信等形式,督促家长履行好监护人的职责,配合学校做好子女的交通安全教育和监管工作。要提醒家长,不得让体弱多病无保护能力的老年人用车接送孩子上下学。
5.加强校园道路交通安全的管理。各学校要严格执行车辆进出校园和校园内部道路交通安全方面的规定。社会车辆未经同意不得进入校园,允许进入校园的车辆进出校园时,必须减速慢行(校门口醒目处要设置减速提示标志或装置),并避开学生上学、放学高峰和课外活动时间,非机动车辆进出校门口要推车步行,确保师生安全。
6.强化集体活动交通安全管理。学校不得组织师生在有机动车辆行驶的公路上跑步、做操和进行其他群体性活动。学校组织学生集体外出活动要按照市教育局制定的《中小学幼儿园学生校外集体活动审批管理办法》有关规定严格审批,外出活动的用车必须由有客运资质的正规客运公司提供,驾驶员符合规定要求;必须严格按车辆座位核定数乘坐,严禁超载;学校要与出车单位和驾驶员签订安全协议。
7.进一步加强接送学生车辆的安全管理。各级各类学校要加强与公安、交通管理部门配合,严格接送学生车辆交通安全管理。学生接送车辆必须按规定审批备案。有学生接送车辆(特指学校、幼儿园自购或租借的专门用于运送不少于5名学生及其照管人员上、下学的客车和乘用车)的学校要建立车辆管理制度和车辆台账,定期对车辆进行维护保养;建立和落实车辆驾驶人的交通安全教育管理制度,督促驾驶人规范操作、文明行车;建立学生照管人员责任制度,确保每辆车配备学生照管人员,负责维持乘车秩序,监督和纠正校车驾驶人的交通违法行为,防止车辆出现超速、超载、乱停靠上下学生等情形。绝对禁止驾驶人驾驶与准驾车型不符的问题。
8.各学校有监督非本单位接送学生车辆的义务,发现接送学生车辆超载超速及存在非客运车搭载学生现象要及时向当地政府、交警、运管等部门举报,取得当地公安交管部门支持,从严查处接送学生车辆超员超速等交通违法行为,坚决杜绝不合格车辆和非法营运车辆集中接送学生。
三、工作要求
各学校要把加强城区道路交通安全教育作为重要任务加以落实,每要集中开展学校交通安全隐患治理行动,最大限度的消除学校交通安全隐患,预防重特大道路交通事故,维护广大师生的人身安全。
1.集中开展学生接送车辆排查整治活动。各学校要不落一个班级、不落一名学生,以向学生及家长发放调查问卷的形式,对学生租乘车辆上下学情况进行一次彻底摸排,对发现的存在违法违规接送学生现象的车辆,及时向公安、交通管理部门举报,各校要建立学生上下学交通情况档案和接送车辆排查治理工作台帐,报教育局安监科备案。
2.集中开展学生及家长交通安全教育活动。各学校要印发《遵守交通规则保障生命安全——致学生及家长的一封信》,确保学生人手一份,并通过校会、班会等多种形式,组织学生学习,通过学生发放到家长手中,使学生家长明确并履行好
监护人责任,告之家长学校对学生交通道路安全方面的要求及常识,使学生家长配合学校做好学生交通安全教育。
3.放学时间,各学校至少每周一次组织人员到各自负责的路段,察看学生交通安全情况,对违反交规的现象进行制止和教育,并拍照作为教育资料。
四、组织领导
为切实加强对城区学校、幼儿园交通安全管理的组织领导,教育局成立学校、幼儿园交通安全管理工作领导小组。
组 长:何 冰 东平县教育局党委书记 局长
副组长:刘立新 东平县教育局副局长 县政府教育督导室主任
成 员:城区学校(幼儿园)校长(园长)
领导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教育局安监科。
主 任:赵培端
副主任:李 宽、马忠军
信息联络员:马忠军
五、责任分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