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关于枣庄经济转型的报告
关于枣庄经济转型的报告
背景资料:枣庄市一个因煤而建,因煤而生的现代化城市。其130年的工业文化也和其丰富的矿产资源有着亲密的联系。枣庄境内已探明地下矿藏36种:煤、铁、铜、铝、金、银、锶、石膏、萤石、水泥原料灰岩等。其中煤,石膏地质储量为15.4亿吨和4.1亿吨。有陶庄、官桥、滕南,滕东,滕北,韩台六大煤田。枣庄是近代民族工业文明的发祥地,我国历史上最大的华资企业----中兴公司在这里诞生,并发行了我国历史上第一支股票。
城市转型:2009年3月5日,枣庄市被国务院确定为第二批资源枯竭转型试点城市。
枣庄作为被国务院批准为东部地区唯一的转型试点城市,标志着枣庄的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枣庄的转型得到了国家的认可与大力支持。东西两城有巨大发展空间。
转型策略:由传统的工业城市向新型的旅游城市转变。: 枣庄的旅游资源:枣庄是山东省城市中唯一拥有“山川”,“运河”,“湖泊”“高铁”、“BRT快速公交系统”的城市。枣庄北边是以国家级森林公园和地质公园为主的旅游景区。南边是以江北水乡运河古城为主的旅游景区。西边是京杭大运河的源头碧波荡漾微山湖。在“北山”“南水”“西湖”的当中就是枣庄的经济政治文化交通中心,也就是枣庄的中心城区。
枣庄市现在正在打造“世界遗产奇迹——台儿庄运河古城”,枣庄境内100多公里,航道船舶往来穿梭,百舸争流的现代化旅游景观。展现了中国南北1000年的交融文化。总体旅游资源可以概括为:
以“山”为主的抱犊崮国家森林公园旅游区,此处群山绵延不绝,峰头林立,周围由巢云观、君山望海、十八罗汉洞等景点;以“果”为主的万亩石榴园游览区园内有青檀寺、一望亭、园中园、权妃墓、三近书院、中日友好碑廊等景点;以“水”为主的台儿庄古运河风景区,上游部分已开发成月河公园风景区,由台儿庄大战纪念馆、李宗仁史料馆、贺敬之文学馆等景点组成,下游部分依然保持着康乾盛世时古民居的原貌;以“古”为主的薛滕古文化旅游区;以台儿庄大战和铁道游击队闻名的“红色旅游”区。
现场走访:此次枣庄之行,我们走访了枣庄的薛城、市中、山亭和台儿庄区,实地考察和调查,发放调查报告,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1.通过走访,可以看到,以前那种单靠资源生存的企业已经大大减少,随着资源的枯竭,枣庄也在积极寻求新的发展之道。第三产业在生产总值中的比例越来越大。
2.枣庄近年来大打旅游牌,特别是红色旅游牌。
近年来,枣庄市的产业结构逐步由卖资源向卖文化转变,大力发展文化旅游业,以政府培育市场、市场拉动消费、消费带动投资、投资推动资源枯竭城市转型的发展模式,为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新的强劲动力,实现了城市由“灰黑印象”到“绿色主题”的转变。枣庄的红色旅游:
铁道游击队纪念馆:位于薛城区临山路东首,占地面积9公顷,它以“铁道游击队纪念碑”为主体建筑,广场、甬道、碑廊、清风台、金山墓、八大亭等景观散布其中,错落有致。铁道游击队纪念碑高33米,于1995年8月15日落成。游击队战士持枪冲杀的铸铜人物塑像,矗立于纪念碑顶端。底座正面镌刻碑文,两侧为花岗岩浮雕,再现了游击队员英勇杀敌的场面;碑前及两侧八级台阶,代表8年抗日战争,碑体正面为竖起路轨的造型,体现游击队员们活跃在铁路线上,浴血奋战的深刻含义;50根枕木象征着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和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50周年。碑体中央镶嵌着原国家主席杨尚昆亲笔题写的“铁道游击队纪念碑”八大金箔贴面大字。国家AAA旅游景区。
台儿庄古城2009年被国台办确定为全国首个海峡两岸交流基地。台儿庄古城是世界上二战遗存最多的古城,是中国运河文化史上的一个活化石,是中国民居建筑博物馆,是单浆可以摇遍全城的东方古水城。台儿庄古城,百年的GDP、千年的文化遗产,不仅具有重大的文化价值,而且具有巨大的经济价值,带来了源源不断的商机。
李宗仁史料馆:坐落在台儿庄古运河畔、原火车站遗址上,为造型独特的哥特式建筑,是一座三面环水、风光秀丽,为当地的一大旅游景点,也是一处著名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李宗仁史料馆是台儿庄大战遗址又一重要组成部分,是红色旅游的经典景区。史料馆的建成开放,对促进海峡两岸交流和祖国的和平统一等方面都起到了积极的推进作用。国家AA级景点
枣庄当地人对发展旅游业的看法:
政府:枣庄各级把旅游项目建设作为发展旅游业的重点,在完善、提升旅游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也拓宽了就业渠道,不仅直接带来了就业机会的增加,而且为创业者提供了优良的创业场地、创业项目,拓展了创业空间。一是景区建设带动相关就业岗位的增加。台儿庄古城、微山湖湿地公园、冠世榴园青檀寺等龙头景区建设,从规划、设计、施工、管理、运行、促销等每个环节都新增了大量的就业岗位,仅景区管理、导游、讲解员就新增就业3000余人。二是景区发展促进了创业就业。很多旅游项目的建设,在扶持创业方面,发挥了重要的载体作用。
民众:通过走访当地居民,以及发放调查问卷,可以看出大约66.67%的当地人事大力支持家乡发展红色旅游业的。也在通过自己的方式为家乡增光添彩。
右表可以看出:就红色旅游给当地带来的效果来看,超过95%的但当地人认为发展红色旅游有积极的效应,包括在思想改进方面,经济收入当面和对青少年的教育方面。
可以看出,枣庄发展红色旅游产业,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可谓天时地利与人和,但是由于刚进入经济转型阶段,发展中还存在一定的问题。拿旅游业的发展来说:
左图:针对您认为目前“红色之旅”还需要改进的环节?这个问题做得调查,可以看出占比重比较大的交通22.78%,景区22.22%,饭店16.67%,购物22.22%等方面还需做出改进。
可以看出,枣庄面临经济结构转型势在必行,而且就转型来说枣庄具有天时地利人和。红色旅游的深入推进,能给枣庄的快速发展带来利好,也希望枣庄当地政府在发展过程中深入论证,积极听取各方意见,共同建设美好枣庄。
第二篇:经济转型调研报告
要高度重视研究我市经济结构的转型问题
长期以来,资源型城市早已习惯了根据当地的资源情况来决定发展方向和发展模式,这就是人们通常讲的资源导向型的思维定式。但是,在当前市场日趋饱和特别是在买方市场条件下,这种思维方式的局限性越来越明显。人们的认识越来越统一:一个地区和城市经济能长期发展什么或不适宜发展什么,起决定作用的是产品是否有市场竞争优势和是否能支撑当地经济实现可持续性发展,而不仅仅取决于当地资源多少。因此,在市场变化的推动下,一个地区的经济和产业结构必须适时作出相应调整,作为资源型的地区和城市在发展到一定阶段,还必须实施经济和产业结构的转型,选择和发展接续产业或替代产业,确保地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一、随着山国电和一批大机焦项目的陆续建设,标志着XX作为煤炭资源型城市,煤电煤焦化产业的发展必将进入一个新阶段。我市作为一个县级市,煤炭资源十分丰富,已探明地质储量为60亿吨,是国家煤炭重点开发基地之一,其中炼焦煤储量约为5.7亿吨,枣庄市的煤炭资源和采洗煤能力90%以上都在XX境内。因此,这一不可争辩的独特优势,使我市成为一个典型的煤炭资源型城市。得天独厚的资源条件,为XX工业的发展提供了坚实了基础。近年来,我市大力实施工业强市战略,不断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积极调整优化产业结构,逐步确立了以煤电煤焦化等为主导产业的六大支柱产业,整体经济实力进一步增强,经济运行质量飞速提高。在这六大支柱产业中,煤电、煤焦化产业独领风骚,主导作用十分明显,可以说,现阶段煤电、煤焦化产业的发展擎起了XX工业的半壁江山。突出特点是:
一是煤矿数量多,煤炭产量高。XX境内共有生产煤矿20余处,总设计生产能力超过1000万吨/年。其中:国家统配煤矿5处,年设计生产能力600余万吨;区市属地方煤矿18处,年设计生产能力400万吨以上。实际境内煤炭年生产能力可达到1810万吨。2003年,XX市属煤矿原煤产量达到220万吨,比上一年增长13%。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加大勘探和投资力度,又相继开发建设了东大煤矿、锦丘煤矿、滨湖煤矿、金庄煤矿和滕东煤矿,年设计生产能力可增加210万吨。
二是着力做好了煤电转化的文章。近年来,我市立足煤炭资源优势,确立了煤电转化的工业发展模式,取得了明显成效,电力已成为我市工业发展新的优势。相继建成了新源热电、亿源热电、华闻电厂、武所屯电厂、鲁化电厂等12家中小电厂,装机容量达到60.42万千瓦。在此基础上,今年又计划新建、扩建发电装机容量76.1万千瓦。近期,全市人民广泛关注的,总投资200亿元、总装机容量240万千瓦的山国电发电厂项目取得了令人振奋的进展。如果山国电项目建成后,我市电力总装机容量规模将达到376.52万千瓦。
三是煤焦化工业发展迅猛。XX的煤焦化工业主要是焦炭生产。焦炭生产是煤炭资源型城市通常采用的,而且是行之有效的煤炭加工增值方式。由于环境污染的原因,我市已经关停了一批土法炼焦厂,目前在原有一座年设计生产能力15万吨的机焦生产企业基础上,相继建成了瑞达焦化公司的年产40万吨捣固焦项目,盛隆焦化公司年产80万吨的捣固焦项目和世纪通泰公司年产40万吨的焦化项目,目前我市机焦总产量已达到175万吨。四是煤炭相关产业也得到有效发展。依托煤矿兴建了煤矸石热电厂、精洗煤厂等一批配套项目,除了发电和炼焦外,实行热电联产,达到了综合利用的目的。总投资10.2亿元的2×135MW城市集中供热工程,去年已经全面建成投产,每年可实现销售收入6亿元,利税2.2亿元,同时大大改善城区大气环境质量,提高了居民生产生活水平。
应该说,XX经过多年的摸索和有效尝试,做足做活了煤炭这篇大文章,煤炭资源型城市的优势得到充分和有效发挥,特别是随着山国电这样一个国家级特大电力项目的上马和几个大型机焦项目的开工建设,这种粗放的煤电煤焦化产业初级阶段发展模式逐步走向成熟,按照市场经济规律和其自身发展的要求,必将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二、煤电煤焦化产业快速发展的同时,这种模式的制约因素更加突显,研究我市经济结构的转型问题迫在眉睫。
作为XX这个典型的煤炭资源型城市来说,在过去相当长的时间内,这种粗放的煤电煤焦化产业发展模式有其合理性,而且也只能在这方面才能够有所作为。应该说,我市实施煤电煤焦化产业发展战略取得了明显成效,为其他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促进了XX经济的大发展。但是,站在更长远的角度上去分析,我们会发现这种模式对XX来讲有它自身的局限性。这种局限性突出地表现在一系列不可回避的制约因素方面:
一是煤炭这种资源是一次性资源,是不可再生的,资源型城市也会有资源枯竭的一天。就目前全国的煤炭生产供应情况看,据中国煤炭工业发展研究咨询中心预计,全国的煤炭生产供应能力将在2010年达到顶峰,随后开始逐年下降。作为XX也将面临这样的问题。虽然煤炭储量丰富,但是可开采的储量和时间毕竟有限,目前我市境内年开采能力达到1810万吨,随着几个新建矿井的开始生产,年开采能力可达到2000万吨,多数矿井在30年内将陆续报废。
二是作为XX虽然是一个煤炭资源型的城市,如果现阶段这种煤电煤焦化模式持续粗放发展下去,不长的时间内将会面临资源供应不足的风险。据测算,包括三国电在内的13家大中小电厂新建扩建完成后,总装机容量将达到376.52万千瓦,年消耗原煤估算约需1068万吨。4家机焦生产企业生产能力为175万吨,按照1.7:1的煤焦比测算的话,年消耗原煤约300万吨。这样总计约需1400万吨原煤,已经远远超出了目前的境内1155万吨/年的设计生产能力。这还不包括生活用煤和其他生产用煤的消耗,也不包括枣庄境内的其他发电厂和焦化厂对我市煤炭的消耗。也就是说,XX的煤炭一吨也不往外运,全部用来发电和炼焦,也不一定够用。煤炭对电力和焦化企业供应的潜在风险是很大的,将来这两类企业的正常生产及生存必定会受到影响。近期我国多数地区出现的电荒,就是由于电煤供应不足造成的。三是运输力量相对不足的制约越来越严重。我市的交通运输基础比较好,具备铁路、公路和内河航运三种运输方式,但仅就电力和焦化生产企业所需煤炭的运输来说,运力明显不足。据铁路货场提供的资料,2003年我市铁路总运量是15383个车皮,200万吨,其中煤炭运量仅为6954个车皮,41万吨。公路方面,目前全市煤炭运输车辆共有2476辆,总吨位为19968吨,正常情况下,按照每天出车次数0.6次计算的话,全年煤炭的公路运量不到440万吨。水运方面,我市共有3个港口,设计总吞吐能力为400万吨,运送货物主要是煤炭,且全部是外运。就目前这个运输状况看,是远远不能满足需要的。
四是水资源供需矛盾日益突出。我市属山东省富水区,水利资源年平均总量6.53亿方,年平均水资源可用量4.1亿方,供水能力为16万方/天(包括正在建设中的羊庄水厂4万方/天的能力),实际每天供水能力7.7万方/天,供水能力利用率48.1%。随着一批电力、机焦企业的新建、扩建,水资源矛盾日益明显。仅山国电这一项目,日需供水20万立方米,相当于目前城区供水的两倍多,部分水源需从湖水、库水、江水(南水北调)调配解决。总的来说,这几个方面的制约因素目前暂时还没有显现出来,但潜在的压力却是不可忽视的。这就迫使我们要从实际出发,正视现实,着眼长远,认真分析现阶段我市这种煤电煤焦化产业粗放型发展模式的局限性和将要带来的一系列问题,未雨绸缪,尽快着手研究经济转型问题,选择和发展符合我市实际的接续产业或替代产业。
三、以市场为导向,选准经济结构转型的突破口,努力实现XX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搞好我市经济结构的转型,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总的来说,应该坚持这样一个指导思想:加快推进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变、粗放型增长方式向集约型增长方式转变、资源导向型思维向市场导向型思维转变、单一主导型结构向多元主导型结构转变,在现有煤电煤焦化产业发展的基础上,抓住当前能源行业经济效益好的有利时机,努力培植和发展具备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后续和接替产业。在具体工作中,建议重点把握以下几个方面的关键环节:
(一)认真研究分析经济结构转型问题,并纳入XX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资源型城市到底应该发展什么接续产业?专家认为,一般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去考虑。一是根据国家对城市的功能定位进行发展,并给予一系列政策措施进行推动。例如抚顺市就是在国家的支持下,由过去的煤炭城市变成了现在的石化城市。二是利用当地特有的资源发展特色产业。如煤炭城市可利用塌陷区发展养鱼业、花卉种植业、旅游业等。三是资源型城市发展什么产业完全应由市场去决定。因此,应该按照这个思路,组织有关专家进一步对我市的经济转型问题进行深入研究,提出发展重点、产业布局和政策措施。
(二)加大结构调整力度,依托大企业,积极打造多元化产业集群。
从XX的实际出发,充分挖掘和发挥传统产业的优势,加大产业结构调整力度,牢固树立制造业立市的思想,努力提高现代制造业在全市工业中的比重。在做大做强传统资源型和能源型产业的基础上,重点发展精细化工、新型建材、农副产品加工、玻璃制品、机电及纺织服装等现代制造业聚集带,拉长现有产业链条,不断优化我市的产业结构。依托实力雄厚的龙头企业,带动相关中小企业参与配套链建设,形成具有特色的产业链生产配套区域。一是以鲁南水泥公司为龙头,东郭水泥、凤凰水泥、力华防水建材等企业为依托,形成以水泥、防水卷材、新型墙体等系列产品生产的新型建材聚集带。根据国家产业政策,做好我市的建材工业发展规划,搞好水泥企业的技术改造,积极争取新上旋窑生产线,逐步淘汰立窑落后生产工艺,提高水泥产业的规模效益。同时积极引导企业开发新型建筑砖材、板材、管材等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的产品,提高产品的市场竞争力。二是以盈泰食品、春藤食品为龙头,益康集团、东谷面粉、恒仁淀粉为依托,形成农副产品加工和食品生产聚集带。充分发挥我市农畜产品量大质优的优势,在政策上给予大力扶持,引导更多的企业投资农、牧产品的深加工和精加工,逐步实现肉类产品由生食向熟食的转变,不断提高农、牧产品的附加值。突出龙头企业的骨干作用,提高辐射带动能力,积极打造生态型循环产业链。三是突出金州玻璃的龙头作用,建立以信诚玻璃、耀鸿玻璃、丰华玻璃、金盛玻璃、金浩玻璃、雄狮建筑装饰公司为依托的玻璃制品产业聚集带。通过加大技术改造力度,进一步扩大浮法玻璃、钢化玻璃、中空玻璃、夹层玻璃的生产能力,开发研制超白、超薄、玻璃及玻璃器皿等新产品,提高玻璃制品的生产工艺水平,形成玻璃生产的规模优势。四是发挥兖矿鲁化的带动效应,培植壮大瑞达化工、拓博氨基塑料制品、凤凰化肥等企业的规模,形成化工产业聚集带。在巩固200万吨煤焦化生产能力的同时,积极引导企业开发利用煤焦化生产的副产品,向精细化工行业延伸。重点解决好焦炉气的应用转化及煤焦油、粗苯类化学品的回收和深加工,提高资源的利用率。五是建立以鲁南机床为龙头,威达机床、腾达不锈钢、鲁南同锐、XX机床厂为依托的机电产业聚集带。继续整合壮大机电产业,引导同类型中小企业积极参与协作配套,充分利用机床行业的产业聚集效应,带动我市的机械加工、铸造、模具等行业发展。通过引导企业加快产品结构调整,加快研发步伐,重点发展数控机床、加工中心等高技术含量和高附加值产品,不断提高机床行业的产品档次和科技含量。六是依托我市传统纺织资源,积极拉长产业链条,努力培植以祥源制衣、恒仁纺纱、联成纺织服装、华棉纺织等企业为骨干的纺织服装产业聚集带。纺织行业要进一步调整产品结构,积极引进先进技术设备,进行嫁接改造,拉长染织、服装链条,提高产品技术含量和附加值,增强市场竞争力。服装产业要快速膨胀企业生产规模,提高产品档次,逐步向品牌服装方向发展。
(三)积极学习引进先进技术和工艺,进一步做好电力焦化企业规划的调研论证。拉长资源产业链条,是指在充分考虑市场需求的条件下,对资源进行深加工,延长产业链条,提高附加价值,增强资源型城市的可持续发展能力。一般情况下,煤炭资源型城市采用的发展模式有以下两种:一是开采、洗选、发电、高耗能产业模式;二是开采、洗选、发电、炼焦、化工模式。作为XX来讲,目前粗放的建电厂、上机焦的“煤电煤焦化”的阶段性发展模式应该告一段落。从XX的基础资源条件看,电力和机焦生产即将达到的规模,基本趋于饱和。同时确立适当提高我市电力行业的市场准入门槛:电力项目原则上不再进行新的中小项目布点,严格控制新上单机30万千瓦机组规模以下的项目;机焦产业要严格控制新上年产40万吨以下生产规模的项目。对事关我市全局的重大项目,要组织专家进行充分论证,认真研究分析市场供求状况,正确引导投资方向。
(四)完善和提高现有的煤电煤焦化产业,不断拓宽资源开发领域。切实加强这两类生产企业的管理,降低能耗,压缩成本,提高效益。在现有条件下,积极探索煤电煤焦化重组联合的经营模式,减少市场风险。在提高主体资源利用效率的同时,加快相关资源的开发利用。加快开发利用煤炭的伴生、共生资源,减少资源浪费。搞好矸石、尾矿、粉煤灰等废弃物的综合利用,化害为利,变废为宝。
第三篇:经济转型
经济结构转型
中国当前经济工作的重点在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优化经济结构”。在成功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后,中国正以前瞻的目光面向未来。中国经济转型,不仅将为国内发展奠定基础,对推动世界经济健康发展以及应对全球气候变化也具有深远意义。温家宝在报告中指出,大力调整经济结构,夯实长远发展基础。我们把保增长与调结构紧密结合起来,加快解决制约经济发展的结构性矛盾。经济转型的必然性
从国际看,世界经济有望恢复性增长,国际金融市场渐趋稳定,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的大趋势没有改变,世界经济格局大变革、大调整孕育着新的发展机遇。同时,世界经济复苏的基础仍然脆弱,金融领域风险没有完全消除,各国刺激政策退出抉择艰难,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和主要货币汇率可能加剧波动,贸易保护主义明显抬头,加上气候变化、粮食安全、能源资源等全球性问题错综复杂,外部环境不稳定、不确定因素依然很多。我国经济发展中存在着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等许多深层次矛盾和问题。比如,经济增长中投资所占比重过大、一些地方“三高”(高污染、高耗能、高耗水)产业尚未得到根本遏制、一些行业产能过剩问题日益突出等等。要解决这些问题,根本的出路在于调整结构,推进发展方式的转变,实现社会经济的高效发展、低碳发展和可持续发展。
转型措施
措施一:继续推进重点产业调整振兴。
①加大技术改造力度。用好技改专项资金,引导企业开发新产品和节能降耗。
②促进企业兼并重组。打破行业垄断和地区封锁,推动优势企业兼并困难企业,加快淘汰落后产能。
③全面提升产品质量。引导企业以品牌、标准、服务和效益为重点,健全质量管理体系,强化社会责任。切实加强市场监管和诚信体系建设,努力把我国产品质量提高到新水平。
措施二:大力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
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抢占经济科技制高点,决定国家的未来,必须抓住机遇,明确重点,有所作为。要大力发展新能源、新材料、节能环保、生物医药、信息网络和高端制造产业。积极推进新能源汽车、“三网”融合取得实质性进展,加快物联网的研发应用。加大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投入和政策支持。
措施三:进一步促进中小企业发展。
o ①建立和完善中小企业服务体系。
抓紧修订中小企业划分标准,加快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信息服务网络和小企业创业基地建设,进一步减少、简化行政审批,坚决清理和取消不合理收费。②继续落实财政对中小企业支持政策。对部分小型微利企业实行所得税优惠政策。中央财政预算内技术改造专项投资要覆盖中小企业,地方政府也要加大投入。
③加强对中小企业的金融支持。完善小企业信贷考核体系。鼓励建立小企
业贷款风险补偿基金。拓宽中小企业融资渠道,切实解决中小企业特别是小企业融资难问题。
措施四:加快发展服务业。
①大力发展金融、物流、信息、研发、工业设计、商务、节能环保服务等面向生产的服务业,促进服务业与现代制造业有机融合。
②大力发展市政公用事业、房地产和物业服务、社区服务等面向民生的服
务业,加快发展旅游业,积极拓展新型服务领域。
③农村服务业基础薄弱、发展潜力大,要加快构建和完善以生产销售、科
技信息和金融服务为主体的农村生产生活服务体系。
④加快建立公开平等规范的服务业准入制度,鼓励社会资本进入。进一步
完善促进服务业发展的政策,逐步实现国家鼓励类服务业用电、用水、用气、用热与工业基本同价。
措施五:打好节能减排攻坚战和持久战。
①要以工业、交通、建筑为重点,大力推进节能,提高能源效率。 ②要加强环境保护。积极推进重点流域区域环境治理及城镇污水垃圾处
理、农业面源污染治理、重金属污染综合整治等工作。
o
第四篇:全市经济转型发展调研报告
2012年11~12月,市委督查组牵头开展了全市经济转型发展情况督查调研活动,并形成《关于全市经济转型发展情况的督查调研报告》(见附件)。2013年1月29日,省委常委、市委书记吴存荣同志批示:“相关建议转各部门参考。”附件:《关于全市经济转型发展情况的督查调研报告》
关于全市经济转型发展情况的督查调研报告
合肥市委督查组
2012年11~12月,市委督查组根据市委对督查组工作的要求,组织市委督查组全体成员和市委办公厅等有关部门,就全市贯彻落实市第十次党代会精神,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经济转型发展、促进经济跨越发展专题,到各县市区、开发区和市直有关部门开展督查调研,并赴长沙、郑州考察学习。督查调研采取座谈研讨、查看资料、实地考察等方式进行。在督查调研中,我们感到,市第十次党代会以来,全市上下积极谋划和推进经济转型发展,取得了阶段性成效。通过督查调研,进一步宣传了市第十次党代会和党的十八大有关精神,提高了大家对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进经济转型发展必要性的认识,增强了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加快经济转型发展的责任感和紧迫感。当前,合肥正处于经济转型发展的关键阶段,经济转型发展亟待统筹谋划、分类指导、重点突破、提升水平。
一、全市经济转型发展取得的成效
一年多来,全市各县市区、开发区和市直有关部门深入贯彻落实市第十次党代会精神,紧紧围绕科学发展主题和全面转型、加速崛起、富民强市主线,结合实际,积极探索,推动经济转型发展,取得较好成效,促进了全市经济快速、健 1 康、持续发展。
(一)经济转型发展思路逐步清晰。各县市区、开发区从自身实际和发展需要出发,确定经济转型发展的战略重点,探索经济转型发展的思路和措施。瑶海、庐阳、蜀山、包河4个中心城区,围绕建设“首善之区”,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和新型业态,重点发展楼宇经济、总部经济、文化创意、电子商务、物联网、特色街区,推进城区工业向都市型产业转型,工业园区向都市产业园转型。瑶海区针对一批老工业企业即将搬迁后出现的发展空间,积极谋划发展都市科技工业园、物联网产业园。庐阳区大力发展楼宇经济、总部经济、特色街区、生态农业。蜀山区创建国家级电子商务示范基地,吸引美国传奇、香港派蒙等34家电商企业集中入驻,总投资50多亿元,发展目标是建成拥有10万个座席的全国重点电子商务区。包河区在着力构建“产城一体、业态繁荣、高端引领、功能完善”的现代产业体系的同时,坚持生态立区,积极推进“三圩”(大张圩、东大圩、牛角大圩)生态旅游建设。各个开发区按照工业发展主引擎、创新发展新高地的定位和产城一体的要求,不断完善功能,提升层次,加快发展。高新区围绕建设现代化科技新城,推进创新发展与城市西部组团建设双跨越,着力打造家电、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公共安全等先进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着力推进“一中心、三基地”和中科大先进技术研究院建设。经开区推进“传统产业高端化、新兴产业规模化”,积极提升发展四大支柱产业,大力发展新能源汽车、电子信息、新材料、生物医药、住宅产业化和现代服务业等新型产业。新站区围绕产业新城建设,实施现代服务业和新型工业双轮驱动,推进国家级新型平板显示产业基地建设,打造以战略性新兴产业为主体的现代产业组团。滨湖新区努力营造交通、生态、医疗、教育、购物、休闲等“六个良好环境”,积极构建区域性金融商务、行政办公、会展旅游、文化体育、研发创意、商业居住等“六大中心”。合肥巢湖经 开区招商引资有了新的突破,一批新企业在该区落户和开建。各县市以工业化和城镇化为突破,推进开发区和工业集中区的优化提升。肥西县加快推进重点园区由规模扩张向集约开发转变,产业发展由相对分散向集聚集群转变,招商引资由注重数量向量质同升转变,战略性新兴产业由规模不大向规模扩张转变,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肥东县实施“工业立县、产城一体、开放合作、绿色发展”四大战略,努力加快工业化、城镇化、农业产业化“三化联动”进程。
(二)产业结构调整加速推进。以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为带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明显加快。预计全年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突破1570亿元,占全市规上工业的28.3%;实现增加值425亿元以上,同比增长21%。新型平板显示、太阳能光伏、新能源汽车、公共安全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在全国领先。“双千工程”、“两化融合”深入推进,传统产业得到改造提升,“六大主导产业”加速集聚发展,家用电器、装备制造产业双双突破千亿产值大关,家电产能跃居全国三大家电基地之首。服务经济快速发展,服务业产值和就业比重明显提升。2012年前三季度,全市服务业实现增加值1048.93亿元,同比增长11%,占GDP比重为37.4%;现代服务业引资960.6亿元,占全市引资总量的一半,新引进大项目41个;1-11月份,服务业投资2193.69亿元,同比增长21.4%。服务外包快速发展,集聚企业253家,累计接包合同执行金额超过3亿美元。滨湖国际金融后台服务基地入驻机构已达14家。环巢湖旅游开发强力推进,全市5亿元以上在建旅游项目63个;2012年前三季度,旅游业总收入304.5亿元,同比增长58.1%。
(三)科技创新能力显著提升。推动政府与高校、科研院所合作,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对接,产学研合作形式越来越多,领域越来越宽,层次越来越高。示范核心区“一中心、三基地”基本建成,十大战略性产业研究院建设不断完善,中科大先进技术研究院建设加快推进,合工大智能制造技术研究院建设正在谋 划,高科技园区创新功能和产业承载力显著增强。企业创新主体作用日益突出,安凯、三联获批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012年新建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企业技术中心、重点实验室133个。全市省级以上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企业技术中心累计已达233个,其中国家级26个。自主创新能力不断增强。2012年前三季度,发明专利申请和授权量分别达3028件、892件,同比增长32.7%、60.1%;技术交易合同额30.97亿元,同比增长72%。高新技术产业继续快速发展,高新技术企业和创新型企业累计达938家,同比增长20%;全年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超过900亿元,居省会城市前十位。不断推进科技体制改革,优化创新环境,32家企业参与企业股权和分红激励试点;科技文化融合重点实施项目10个,支持语音、动漫、出版等基地建设。高层次创新人才加速集聚,新组建安徽硒谷生物等3家企业院士工作站,集聚院士团队118人,在肥服务院士总数达62人;新引进国家4个千人计划及其投资创业团队,全市入选国家“千人计划”累计达33人。
(四)城乡统筹发展步伐加快。以现代化城市的发展理念和建设标准,统一推进城乡规划建设,促进了城乡经济同步发展,城乡面貌明显改变。城市基础设施大建设继续强力推进,2012年,新建、续建大建设项目840项,完成投资217亿元;滨湖新区完工和在建项目33项,工程总投资121.5亿元。长丰县高起点建设北城组团,打造合肥区域性特大城市新亮点,投资170亿元的世纪金源和投资70亿元的恒大城市综合体项目加快推进,商业广场、五星级酒店、运动中心、影视城2013年将全面建成营业。开发区、县区互动发展,高新区、经开区、新站区与县区合作共建的柏堰科技园、新港工业园、南岗科技园等,取得了发展双赢。现代农业与工业、旅游业融合发展。市级以上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到471家,其中国家级7家。预计全年农产品加工产值突破1000亿元,同比增长24.9%。4 环巢湖生态农业带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总投资56.6亿元的234个生态农业项目,已完工159个、完成投资28.52亿元,建成了包河大圩等一批国家、省级旅游休闲农业示范点(区)。县域经济加快发展。预计2012年,县域生产总值达1300亿元,占全市生产总值的31.7%,比去年同期提高2.6百分点;肥东、长丰成为中部百强县;肥西县第3次跻身全国百强县,位次比2010上升1位。
(五)生态文明建设成效显现。围绕巢湖综合治理,高起点规划建设环巢湖生态示范区,一期总投资502.5亿元的113个环巢湖生态示范区项目已全面展开。《巢湖流域水污染防治“十二五”规划》和国家水生态系统保护与修复试点批准实施,环巢湖乡镇污水处理总体方案已编制完成。以节能减排为抓手倒逼经济转型,在连续4年获得省节能超额完成奖的基础上,2012年前三季度,全市单位GDP能耗下降4.67%,超过省政府下达的全年能耗降幅目标。推进落后产能淘汰,2012年1—11月份,六大高能耗行业产值占全市工业比重下降1个百分点。巢湖、肥东等地以铁的手腕推进矿山整治和生态修复。巢湖市截止目前已关闭67家矿山、57家轮窑厂、169座石灰窑,完成39万平方米生态修复工作。以创建国家生态园林城市和国家森林城市为目标,开展城区绿化大会战和农村大规模植树造林,城区绿化投入14.45亿元,完成绿化面积1212.9万平方米,其中滨湖新区绿地率达44.8%、绿化覆盖率达57.4%,高于全市平均水平4.5、8.2个百分点;农村造林投入30亿元,完成植树造林24.4万亩。深入推进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启动实施美好乡村建设,农村生态环境和居住环境明显改善。
(六)工作推进机制初步形成。各地各部门以效能的提升推进转型发展思路和举措的落实,把干部队伍的积极性、创造性引导到加快转型、又好又快发展上。长丰县重点工作由县四大班子领导成员分别担任组长,乡镇、开发区和县直部门 5 责任捆绑、上下联动、同奖同罚,实行战役式推进、派单式分解、专题片式前后对比汇报、曝光式督查,加大了工作落实力度,并探索了一套行之有效的群众工作方法,全县经济发展势头强劲。巢湖市严格考核、严格奖惩、严格问责,全年通报批评单位30个次、通报批评个人31人次、行政免职8人、实行离岗拆迁7人、在媒体上表态发言6人,在各级干部中产生了很大震动,形成了“以快速度赢得快转型、以快节奏推动快见效”的风气,促进了经济转型和各项工作的有效开展。庐江县实施“工业立市推进年”和“城市建设提升年”,建立项目推进双向约束和“五个一”制度(一名县干负责、一套班子服务、一张推进时间表、一块任务倒计时牌和一份责任书),加快了县域经济转型发展。市发改、经信、科技、农业、商务等部门,加强调查研究和具体指导,积极研究支持新型工业化、自主创新、现代服务业、现代农业的政策措施,认真履行各自职能,主动服务基层,在推进全市转型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二、当前合肥经济转型发展存在的主要矛盾
根据调研中基层反映的情况,综合分析合肥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和内外部条件,我们认为,当前合肥推进转型发展,主要面临着五对矛盾:
一是加快发展与加快转型的矛盾。对于合肥来说,当前仍处在跨越赶超阶段,虽然“十一五”以来发展变化巨大,但经济总量不大,人均水平不高,发展相对不足,仍然是合肥现阶段最基本的市情和最大矛盾。要实现“新跨越、进十强”,不仅要稳增长,而且要快增长。转型不是不要增长,而是为了更好更长远的增长。但从国内外发展经验看,转型发展中调整传统产业、淘汰落后产能,必定要牺牲一定的速度,有时要付出经济增长放缓的代价。上海近几年在推进创新驱动、转型发展中,经济增速就明显放缓(今年回升)。合肥近几年虽然发展速度较快、经济总量增大,但创新能力、产业结构、发展质量的提升,与发展速度、经济总 6 量的提升之间仍然存在落差,发展的协调性、可持续性和核心竞争力不强。特别是老城区和有的开发区,受发展空间和承载能力的影响,传统的发展模式几乎要走到尽头,转型发展更加迫切。要提升合肥持续的竞争力,必须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经济转型发展,即使一时增速受到影响,也应该坚定不移地推进,为更长时期又好又快发展打基础,增创合肥科学发展新优势。当前,尤其需要引导各级干部正确认识和处理加快发展与加快转型的矛盾,统一思想认识,消除各种疑虑。
二是低端产业被调整与新兴产业过程化的矛盾。在转型发展过程中,既需要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也不能忽视改造提升传统产业。我市工业门类比较齐全,产业结构不尽合理。化工、冶金、建材、轻纺4个传统产业的工业产值和增加值,目前仍占全市工业的四分之一。转型发展需要运用新技术、新装备、新工艺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增强产业竞争力,延伸产业链条,壮大产业规模,同时部分缺乏市场竞争力的低端传统产业将会逐步被淘汰。随着转型发展的推进,传统产业比重必将进一步缩小,新兴产业比重将会进一步扩大。我市战略性新兴产业近几年虽有较快发展,但许多产业项目还处在起步阶段,尚未形成一定规模,市场竞争力还不强,新一轮战略性新兴产业和高端服务业尚待培育。在这一过程中,需要找准加快发展与转型升级的平衡点,防范产业转型出现真空和断档,出现经济增长速度下滑的风险。
三是转型发展依靠创新驱动与创新能力提升不足的矛盾。合肥是全国科教资源比较密集的城市之一,是科技部确定的全国唯一科技创新试点市,是国家首批创新型试点城市,去年又成为国家股权和分红激励试点市。“十一五”以来,合肥把科技创新摆在前所未有的战略高度,推出了一系列突破性举措,初步走出了一条依靠自主创新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新路子。但目前合肥创新能力还存 在诸多不足,产学研合作总体上规模还不大,层次也不高,促进高新技术成果转化和产业化机制还不通畅;高新技术企业数虽居省会城市第8位,但与排名前三的杭州、广州、成都相比,相差一倍以上,而且像京东方这样有规模、带动性强的大企业、大项目还不多;合肥2011年发明专利授权量760件,虽增长较快,但与周边省会城市相比,还有较大差距,仅为杭州的16.9%、南京的21%、武汉市的29.4%、长沙的43%。科技要作为未来合肥转型发展、跨越发展的驱动力和战略支撑,还需要作出很大的努力。
四是经济加快转型与制度环境尚不完善的矛盾。实现转型发展,需要有一个有利于转型发展、科学发展的制度环境。“十一五”以来,合肥大力开展效能建设,深入推进一系列改革,不少举措在中部乃至全国“领风气之先”,投资发展环境不断优化。但从转型发展的要求来说,制度环境还存在许多不足。在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方面,政府职能转变还未完全到位,多头监管和条块分割没有根本改变,基层对行政审批慢等方面的反映仍然不少。在要素市场建设方面,市场化改革还不够,市场体系培育机制尚不健全。在产业发展方面,产业培育的发展创新机制尚不完善,对牵动性强、技术水平高、投资规模大的重大项目有时还需要一事一议;产业关联度还不高,产业链未能有效形成。在制造业内部、制造业与服务业之间的产业关联,大多处于自发和培育阶段,成熟且紧密的产业配套和企业协作不多。有利于现代服务业发展的政策环境还不完善,特别是现行税收制度导致服务业税赋偏重,制约了服务经济的发展。在考核机制方面,与促进转型发展相适应的考核评价体系还没有建立。
五是生产要素供给制约与转型发展要素需求的矛盾。随着合肥工业化、城镇化进程加快,土地、资金、人才等要素的供给矛盾越来越突出。经开区反映,因 8 缺少发展用地,不少项目转移到了其他地方落地;巢湖市反映,非常缺少城市规划建设、招商引资、投资融资等方面专业人才;许多企业反映一些急需的各类专业人才很难招到。合肥要加快转型发展,不仅要推进先进制造业优化升级,而且要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通过现代服务业与先进制造业融合发展,提升城市经济的竞争力。这种产业转型和升级必然带来就业结构的转变,对劳动者的素质和技能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而目前合肥的劳动就业人口素质和人力资本的储备情况还远不能适应,技术人才缺乏,高端人才偏少,特别是在城市化进程中进入合肥的大量农村人口,大多文化素质较低,缺乏基本技能。人力资本的约束将是合肥转型发展的一大制约。
三、推进合肥转型发展的几点建议
合肥目前正处在打造“大湖名城、创新高地”,建设区域性特大城市的重要时期,经济、社会、城市发展进入转型发展的重要阶段,呈现以下一些阶段性特征:
一是经济增长处在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的重要阶段。初级生产要素和投资驱动是合肥“十一五”以来快速发展的主要动力,但面对传统要素供求关系的变化,面对土地、资源、环境压力日益加重的局面,这种传统外延式发展很难长期持续下去。因此,提升自主创新能力,转变经济发展动力,将成为未来合肥城市竞争优势的主要来源。二是产业结构处在二产带动向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双轮驱动”转变的重要阶段。合肥“十一五”以来工业的快速发展,拉动了服务业及其他新兴业态的发展,加速了城市化进程。能否推动产业服务化和融合化,强化产业发展的高端环节,将是优化合肥经济结构、提升城市综合功能的关键因素。三是城市发展处在区域中心城市向区域性特大城市转变的重要阶段。合肥具有独特的区位优势,“十一五”以来的跨越发展,极大地提升了城市的辐射力和影响力。特别是2011年区划调整后,合肥已经具备建设继沪宁杭之后的现代化新兴 9 中心城市,朝着在全国有较大影响力的区域性特大城市方向迈进的环境和条件。因此,未来几年将是合肥实现城市转型,全面实施城市空间拓展和功能提升的关键阶段。
根据对全市转型发展的督查调研和深入思考,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一)加强转型发展的战略研究和规划,加大经济转型升级的工作力度。经济转型升级是一项探索性、开创性的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是一个长期和艰巨的任务,需要从战略高度,准确把握国内外经济社会发展趋势,及时制定和调整产业规划,创新体制机制,总结推广经验,科学指导和引导全市经济转型升级。近年来,我市在区域发展、产业发展等方面,进行了一些研究和规划,但总体上看,全市还没有形成统一的转型发展指导意见和推进方案,各地的转型发展基本上处于自发探索状态。一要抓紧进行全市转型发展的战略研究和规划。要对全市经济转型发展情况进行深入调研和总结,对国内外的转型发展进行深入研究,进一步理清我市转型发展的思路,增强转型发展的责任感和紧迫感。要按照“1331”市域空间发展战略,尽快编制出现代化新兴中心城市总体规划,对各个区域功能进行划分,明确各个区域的产业定位、发展方向,明确工业、服务业、农业的产业空间布局,引导各地确定各具特色的主导产业,促进产业错位发展、集聚发展。二要加强对各县市区、开发区转型发展的分类指导。各县市区、开发区发展阶段不同,转型发展的具体要求和目标也不同。要根据实际情况,对各县市区、开发区提出不同的目标、要求和阶段性任务,进行分类指导。三要改进经济发展和干部考核评价体系。要把转型发展的任务要求纳入对城区、开发区、县市考核评价体系,体现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新要求,发挥其在促进转型发展中的导向作用。
(二)加快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以产业提升促进经济转型。产业转型是经济转型的核心。要围绕构建现代产业发展新体系,着力推动产业结构向高端制造 10 业和现代服务业为主转变。一是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对已具有领先优势和一定规模的新型平板显示、太阳能光伏、新能源汽车、智能家电、公共安全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着力培育从研发到制造的完整产业链和配套产业群,推动产业集聚发展、集群发展。二是提升服务业的层次。把现代服务业作为支柱产业来培育,制定产业规划和配套措施,着力发展会展、软件外包、金融服务、电子商务、现代物流、文化产业等现代服务业和体育、旅游、保健、养老等服务业,促进生产性服务业与先进制造业融合发展,集中打造一批现代服务业集聚区,着力打造服务业知名品牌。三是推进优势主导产业的高端化。以工业化和信息化的深度融合,推进家电、汽车及零部件、装备制造等优势主导产业的结构向高端提升,向智能化发展,进一步延伸产业链条,壮大产业规模。大力发展现代设施农业、优质高效农业、绿色生态农业、休闲观光农业,提高食品工业水平,推动现代农业与二产、三产融合发展。
(三)增强科技创新能力,以自主创新支撑经济转型。把增强科技创新能力作为推进转型升级的着力点,围绕建设国家创新型城市,不断增强合肥自主创新能力。一是加强创新平台和载体建设。加快推进中科大先进技术研究院、合工大智能制造技术研究院以及战略性产业研究院的建设,充分发挥“一中心三基地”的作用,紧贴主导产业推进研发机构、孵化中心、重点实验室等平台建设,促进科技成果的转化和产业化。加强科技园区的建设和体制创新,不断增强科技园区的产业承载力和创新要素的集聚能力。二是加快高新技术企业发展。瞄准高新技术产业前沿,积极引进国内外知名高科技企业,同时大力培育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较强竞争力的创新型企业。推动企业成为研发投入主体、创新活动主体和成果应用主体,鼓励规模以上企业设立高水平研发机构,支持新能源汽车、公共安全等重点产业建设产业技术联盟。三是大力加强人才工作,切实做好引进人才、留住人才、用好人才工作,积极构筑创新人才高地。适应转型发展需要,围绕我市重 点产业,全力集聚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资源。拓展引才育才渠道,创新完善人才引进、评价、激励等政策,优化人才的服务环境,全方位培养和引进一批优秀创新人才群体,引进一批我市重点产业、重大项目以及新兴产业紧缺的高技能人才。继续推进企业股权和分红激励试点,激发人才创新创业积极性。可在环境优越地段(如蜀山区山、水之间)兴建一个高级人才综合服务区,配套建设高级周转住宅、学术交流中心、学校(能开展国际教育)和幼儿园、医疗保健、文化体育、休闲娱乐、餐饮服务、商业服务等设施,为在我市从事战略性新型产业的国内外高级专家、高管人员提供优惠的租用服务。可开展评选表彰我市发展战略性新型产业的“十大功臣”活动,每年评选表彰一次,并让“十大功臣”享受市政府补贴和有关保健待遇。
(四)推进城乡一体协调发展,以新型城镇化推动经济转型。一要用现代化城市的标准来规划建设城市。要方便生产(工作)生活、生态宜居、交通顺畅、体现特色。要大力推进产城一体。要加快发展地铁、地下车库和地上立体车库,增加公交线路和电动公交车。要增设街头公园和群众文体活动场所(包括建设住宅小区时要有这方面的明确要求)。要高标准建设副中心城市,规划建设一批中心镇和镇级市,增强城镇承载力和辐射带动功能。二要积极推进户籍制度改革,创新农业经营体制,加快城镇化进程。研究制定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政策措施,积极实施户籍制度改革,降低农民进城入镇的门槛,让城镇常住人口所享受的基本公共服务覆盖到进城入镇定居的农民。在充分保障农民承包土地经营权的基础上,鼓励支持发展多种形式的农业规模经营,规范进行土地流转,使更多的农民能够安心进城入镇。三要按照布局合理、环境优美、设施配套、功能完善和有利于经济发展的原则来规划建设美好乡村。要统筹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和生态环境建设,加快城市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统筹城乡产业发展,引导城市资金、技术、人才、管理等生产要素向农村流动,引导城市劳动密集型、资源加工 型企业向县域转移,促进农村资源开发和农民就业。扩大公共财政覆盖农村社会事业范围,推动城乡各项社会事业均衡发展。
(五)不断深化改革开放,以动力塑造保障经济转型。任何发展方式都是一种动力机制的塑造和利益分配体制的安排。推进转型发展,形成新的经济发展方式,必须深化改革,创立与转型发展相适应的体制机制;必须扩大开放,吸引更多的先进生产要素,促进存量改造和增量提升。一是改革攻坚,着力激发各类市场主体发展新活力。市场主体是经济发展的动力源。目前,政府对微观经济活动干预偏多等问题,仍然制约着市场主体的活力。必须加快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步伐,深入推进政府职能转变,进一步减少和调整行政审批事项,减少政府对微观经济活动的干预,大力推进投融资、财税、金融、土地、招投标等改革,从制度上更好地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二要开放提升,不断拓宽开放领域和空间。积极探索产业、基础设施、城镇建设等各领域开放的新路子,不断扩大合作交流空间,吸引更多的先进生产要素服务于我市经济发展。坚持以有效投入为重点,以项目落实为关键,加大招商选资力度,着力引进规模效益好、产业关联度大、技术层次高、带动能力强的重大项目,引导各类投资投向产业转型的重点方向,加快推动产业向高端化、高质化、高新化发展。三要民营突破,进一步释放全民创造力。把大力发展民营经济、推动全民创业作为关键性战略,全面清理现有的各项民营经济发展政策,制定更加务实管用的政策措施;加快都市产业园和县市工业园规划建设,打造民营经济的发展平台,支持民营经济扩大数量,培育大企业、大集团、大品牌、大产业链,促进民营经济上规模、上质量、上水平、上效益。
(六)加强环境保护和节能减排,以生态建设深化经济转型。一个城市的发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城市环境容量和生态可持续性。要确立以转型保障生态 13 建设,以生态建设深化转型的理念,走出一条工业文明和生态文明并行共兴的路子。要高起点规划建设环巢湖生态示范区。加大巢湖流域综合治理力度,实施截污减负、增容复苏、修复共生“三大路径”,力争通过3-5年能力,使巢湖水质有明显改善,努力把合肥建设成为生态宜居之城和最美丽的省会城市之一。要围绕创建国家生态园林城市和国家森林城市,深入推进绿化大会战和农村植树造林。在城市组团之间建设生态廊道,在环巢湖边岸集中造林,在农村开展村庄、道路、河渠、塘坝、农田林网绿化。要进一步做好治污工作。对污染严重的企业要进行治污改造或关停并转。要严防新的污染企业进入合肥。要继续抓好节能减排。强化企业节能降耗,加大节能改造力度,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促进工业绿色低碳发展。(2012年12月)
第五篇:加快经济转型
一、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紧迫性
(一)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适应国际经济环境新变化的迫切要求
(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现阶段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
(三)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促进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发展的根本途径
(五)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更好地改善民生和促进社会和谐的内在需要
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发展理念的形成历程
(一)“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发展理念的提出
(二)从“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到“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
(三)危机后的新发展
三、对“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方针和重大战略”的理解
(一)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经济发展规律的科学反映,是对我国经济实现又好又快发展的历史必然性的深刻把握
(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对经济发展指导原则的新发展新跨越
四、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需要“五个坚持”
(一)坚持把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攻方向
(二)坚持把科技进步和创新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要支撑
(三)坚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
(四)坚持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着力点
(五)坚持把改革开放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强大动力
五、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具体措施
(一)推动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
(二)促进节能减排
(三)增强科技自主创新能力
(四)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一、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紧迫性
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强调,“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是推动科学发展的必由之路,符合我国基本国情和发展阶段性特征”。这是对现实的清醒判断,也是对未来的关键抉择。经历了30多年的高速发展,我国现代化“三步走”战略成功走过两步,在本世纪头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已经“赛程过半”,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正处在关键时期。现实的压力让我们清醒地看到,但我们也应该清醒地看到,尽管改革发展的成绩巨大,我国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问题依然相当突出:经济增长的资源环境约束强化,投资和消费关系失衡,收入分配差距较大,科技创新能力不强,产业结构不合理,农业基础仍然薄弱,城乡区域发展不协调,就业总量压力和结构性矛盾并存,社会矛盾明显增多„„实现质与量的统一、快与好的统一、物与人的统一、人与自然的统一,离不开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十一五”期间,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综合国力大幅提升。但发展中也面临许多问题,如经济结构不够合理,科技创新能力不足,投资、出口、消费不平衡,资源环境约束越来越大,收入分配关系亟待理顺,等等。所有这些,都凸显了实现科学发展、加快转变发展方式的重要性、紧迫性。
(一)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适应国际经济环境新变化的迫切要求
从国际上看,2008年的国际金融危机影响深远,它不仅导致世界经济的深度衰退,而且也带来了全球金融体系和世界经济格局的重大调整。过去那种亚洲生产、欧美消费、资源大国提供资源的模式将难以为继。世界经济包括贸易未来将进入增速减缓的时期,围绕着市场、资源、技术等方面的国际竞争更加剧烈,同时能源安全、资源安全、粮食安全、气候变化等全球性问题更加突出。
国际金融危机暴露了全球经济增长模式的不可持续性,以发达国家过度消费拉动全球经济增长的需求动力结构正在发生变化,而新兴市场国家的需求增长在短期内还难以完全承担起经济发展的主导力量。
国际金融危机冲击,突显了我国经济发展方式的弊端。在“后危机时代”,围绕市场、资源、人才、技术、标准等的竞争更加激烈,气候变化以及能源资源安全、粮食安全等全球性问题更加突出,各种形式的保护主义抬头,我国发展的外部环境更趋复杂„„抢占世界经济发展新的制高点,把握好全球经济分工中的新定位,创造参与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的新优势,离不开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后国际金融危机时期世界经济形势的复杂变化,全球经济可能在较长时间里处于低速增长,我国发展的外部空间将受到制约;全球科技和产业变革、国家间贸易关系的调整,将使我国未来发展面临的国际产业、技术竞争更加激烈;应对气候变化的博弈和能源资源的获取,粮食供求形势和金融体制的变化调整,也将影响我国经济安全。各国在积极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的同时,都在抓紧进行经济结构调整,为未来更高水平的发展做准备。美国等发达国家重新重视实体经济,纷纷推出绿色新政、再工业化等战略,力图在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医药等新兴产业领域扩大优势、抢占制高点。在这一新的背景下,如果我们不能尽快适应世情变化,改变传统发展模式,就很难更好地抵御各种风险冲击,就很难改变在国际产业链中处于低端位置的状况,就很难保障能源资源安全。只有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把经济增长更多地建立在扩大内需、结构优化、科技创新的基础上,才能应对新的挑战,在未来的国际经济竞争格局中赢得主动,扩大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空间。
(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现阶段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
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以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为基础,除此以外,至少还应包含经济结构的优化、社会结构的改善、环境的治理和美化、收入分配的合理化等,它更加注重以人为本,更加注重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因此,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除了涉及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之外,还需要统筹兼顾处理好经济与社会、人与自然、国内发展与对外开放的关系,比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内涵更广,要求更高。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贯穿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全过程和各领域,必将引起我国经济社会领域的一场深刻变革。
过去,我国传统的经济发展方式重增长、轻发展,存在的突出问题一是发展的质量和水平不高。二是发展的成果没有很好地惠及民生。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的冲击,表面上是对经济增长速度的冲击,实质上是对上述不合理发展方式的冲击。进入后危机时代,发达国家抢占发展制高点的战略意图,更加剧了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紧迫性。因此,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形势所迫、大势所趋。“十二五”期间我国将面临很多的转型,包括从总量到结构、从投资到消费、从二元到一元、从开放到全球、从增长到发展等等。能否成功转型,既关系到我们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又关系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三)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促进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发展的根本途径
日本内阁于2011年2月14上午公布了2010年日本名义GDP总值。数据显示,经季节性因素调整后,日本去年10-12月份实际国内生产总值(GDP)折合成年率下降1.1%,总计为54742亿美元。日媒报道说,尽管美元贬值有利于日本GDP换算美元时数值提高,但抵不过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势头,2010年日本GDP低于中国2011年1月公布的58786亿美元,日本已经正式交出了世界第二经济大国的位置。
国家统计局局长马建堂表示,中国经济总量的增加、位次的提高使中华民族复兴的物质基础更牢固。“我们一方面要看到经济总量的不断扩大,也要看到我们的发展方式还比较粗放,我们还有很多重大的经济结构需要优化。单位GDP所消耗的能源、水和资源比较高,我们在经济发展的质量方面还有很多工作要做。”中国人口基数大,人均GDP排序在100位以后。这是中国的现实,我们要冷静客观地对待这个现实。事实上,GDP只是总体经济实力的一个方面,如果从整体经济实力来看,如经济结构、增长方式、发展阶段人均GDP来看,中日差距很大。GDP是衡量一国经济实力的核心指标之一,但不是唯一指标。中国经济快速发展、世界位次不断提升是改革开放的重大成果,但同时更要看到,中国经济的差距和不足,看到百姓生活水平仍待提高,看到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漫长。“中国仍然是一个发展中国家,人均GDP不但只有日本的十分之一,甚至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一半。而日本的发展,比如城乡之间、经济社会之间的发展比较平衡,而我们发展不平衡问题突出,差距很大。”相对于GDP总量,人均GDP能更好地反映一国的经济发展水平。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等国际组织数据,中国人均GDP在世界排在第100位左右。按照每人每天1美元收入的联合国标准,中国仍有1.5亿贫困人口。
当前,我国人均GDP已近4000美元。从国际经验来看,这个阶段既拥有继续发展的有利条件,也处于发展转型的关键时期。环顾全球,成功启动现代化进程的国家不在少数,能够持续推进现代化进程并最终获得成功却不多见。不少国家在迈入现代化进程后,最初的发展势头相当不错,后来却出现停滞甚至发生逆转,关键原因就是没有及时对发展方式作出调整。对于我国而言,要成功应对挑战,保持现代化的连续性,就必须把握全局、抓住机遇,使发展方式的转变,由市场的自发走向改革的自觉。
发展是第一要务。本世纪头20年是我国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机遇和挑战都前所未有。在过去的10年中,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就意味着未来5年中国的发展将要在“世界第二”这样一个起点上往前走。人均GDP将超过3900美元甚至突破4000美元,意味着中国社会已经开始从中等收入国家迈向高收入国家。但是,我们应该清醒地认识到,虽然我们的经济总量是世界第二,但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仅排在世界第99位,人均国民总收入更是排在世界100位之后。
从“十二五”时期国内外各方面的情况看,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仍然具备较多的有利条件,但同时也存在诸多挑战。一方面,城市与农村、沿海与内地的差距扩大以及经济与社会、三次产业发展不协调等一些长期积累的矛盾和问题尚未得到根本解决,成为影响经济健康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另一方面,伴随着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的深入发展,人们的思想观念和消费行为、社会利益格局和大众诉求也在发生深刻变化,这些都对现有的增长模式提出了重大挑战。从国际上看,能够达到中等收入的国家不少,但能跨入高收入国家行列的却不多,根源就在于不平衡、不协调的粗放型增长方式不可持续,在于发展的模式没有根据世情、国情和发展阶段的变化而转变,最终落入所谓的“中等收入陷阱”。我们要在这一重要时期实现长期平稳较快发展,就必须未雨绸缪,切实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抓住机遇、趋利避害、化解矛盾,这样才能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目标。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是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的关键所在。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调整优化产业结构,改变核心技术受制于人的被动局面,大力提升管理水平,是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的关键。目前,我国在这些方面存在的问题还比较多:产业结构不合理,突出的是一产不稳、二产不强、三产不足;缺乏核心技术,主要是因为投入不足、机制不健全和人才不足;管理方式粗放,主要是决策机制不灵、内控机制不严、组织管理不精细。2009年,我国全社会研究开发投入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明显低于全球平均水平,2008年单位研究开发经费产出的发明专利仅为韩国的1/5。创新效率不高使得我国对外技术依赖程度较高。比如,我国服务业比重比世界平均水平低10多个百分点,特别是现代服务业的规模和质量远不能满足需求,这不仅加大了资源环境压力,也不利于缓解就业矛盾。要根本解决我国产业发展中的结构、技术和管理等方面问题,必须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深化各项改革,完善市场体制,促进企业自主创新,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增强经济的竞争力。
(四)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破解资源环境瓶颈制约的重大举措
我国还是一个发展中国家,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发展仍是解决我国所有问题的关键。在这一基础没有发生变化的情况下,这些年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已经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未来五年发展有许多有利条件,比如经过多年的发展,我国经济实力显著增强,基础设施、科技教育等发展的基础条件不断完善。改革开放使得发展的活力和潜力进一步释放等等。但在社会发生深刻变化中,也存在许多不利因素。
不利的因素集中表现在,就是我们发展当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问题还比较突出。这个经济发展、经济增长和资源环境的矛盾更加突出了、加剧了。第二个问题就是几个方面失调,包括我们需求结构过多地依赖出口、依赖投资,我们的产业结构,三次产业结构发展过多地依赖第二产业,特别是工业,第三产业发展水平、比重相对是比较低的,你经济增长主要依靠什么?应该依靠科技、依靠体制的活力,应该依靠管理的创新,但是相对来说,我们更多还是依靠物质投入,这个也应该转变。第三个就是妨碍科学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的体制、机制障碍还比较多。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发展的成就举世瞩目,但能源资源消费也大量增加。2009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是美国的2.9倍、日本的4.9倍、欧盟的4.3倍、世界平均水平的2.3倍;消费的铁矿石、粗钢、氧化铝和水泥分别达到8.7亿吨、5.67亿吨、2600万吨和16亿吨,约占世界消费总量的54%、43%、34%和52%。为了满足国内经济发展需要,能源资源进口越来越多,2009年石油、铁矿石等资源的进口依存
度都超过了50%。我国自然资源禀赋总体较差、人均拥有资源量偏低,对国际市场的依存度正在逐步提高,能源资源供应风险明显增加。如果说一些短缺资源可以通过进口解决,而生态环境是无法直接进口的。当前,很多地区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环境承载能力下降。近年来,一系列水污染事件,一些地区的重金属污染事件,再三给我们敲响了警钟,环境问题也越来越受到社会各方面高度关注。如果继续沿着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的粗放增长路子走下去,资源能源和生态环境约束将进一步加剧,子孙后代的可持续发展将受到严重影响。因此,只有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大力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才能增强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五)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更好地改善民生和促进社会和谐的内在需要
经济发展是社会和谐的重要基础,社会和谐是经济发展的有效保障。让人民群众共享发展改革成果,是“十二五”规划的重点内容。“十一五”期间,我国在经济实力明显增强的同时,社会事业较快发展,民生得到较好保障,2009年城乡居民收入分别比“十五”末实际增长了47%和38%,人民生活水平明显提高。但是,也要看到,有的地方,经济发展了,青山绿水没有了,群众生活质量的改善与经济增长不相匹配;居民收入总体水平不断提高,但占国民收入的比例偏低,不同群体之间的收入差距有所扩大;在教育、医疗、保障性住房等关系群众切身利益领域,投入不足,上学难、看病难、住房难等问题仍较突出,这些都不同程度影响和谐社会建设。破解这些难题,出路在于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统筹经济和社会发展,始终把解决好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放在工作首位,努力使广大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每一场经济社会的深刻变革,都要以人民的利益为根本标准。对社会主义中国而言,经济社会发展的目的,从来就不是单纯的财富积累,而是不断改善民生,增进人民福祉。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必须顺应人民的新期待,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完善保证和改善民生的制度安排,加快发展各项社会事业,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加大收入分配调节力度,坚定不移走共同富裕的道路,让人民从发展中共享成果,实现社会的公平正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