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郑州黄河湿地自然保护区管理办法(郑州市人民政府令第175号)
【发布单位】河南省郑州市
【发布文号】郑州市人民政府令第175号 【发布日期】2008-05-15 【生效日期】2008-08-01 【失效日期】 【所属类别】地方法规 【文件来源】郑州市
郑州黄河湿地自然保护区管理办法
(郑州市人民政府令第175号)
《郑州黄河湿地自然保护区管理办法》业经2008年5月8日市人民政府第105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08年8月1日起施行。
市 长 赵建才
二○○八年五月十五日
郑州黄河湿地自然保护区管理办法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第一条 为加强郑州黄河湿地自然保护区的生态环境和生态资源的保护与管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保护区管理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规定,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第二条 本办法所称郑州黄河湿地自然保护区(以下简称保护区),是指经省人民政府批准,为发挥湿地生态调控功能、维持生物多样性,在黄河郑州段的河道、滩区划定的保护区域。
第三条第三条 本办法适用于保护区的规划、建设、保护及其相关的管理活动。
第四条第四条 保护区的规划、建设、保护及管理应当服从黄河流域防洪规划,符合河道管理法律、法规的规定,坚持科学规划、分区控制、合理利用、持续发展的原则,妥善处理与当地经济建设和居民生产、生活的关系。
第五条第五条 市和保护区所在地的县(市、区)人民政府应当将湿地保护工作纳入本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并根据湿地保护需要安排专项资金用于湿地保护。
第六条第六条 市林业行政主管部门是保护区管理工作的行政主管部门,其所属的保护区管理机构负责保护区的具体管理工作。保护区所在地的县(市、区)人民政府设立的保护区管理机构在市保护区管理机构的统一协调、指导和监督下,负责本辖区内保护区的管理工作。
市、县(市、区)保护区管理机构履行下列职责:
(一)贯彻执行国家有关自然保护区的法律、法规和政策;
(二)制定并落实保护区的各项管理制度;
(三)调查保护区内的生态环境和生态资源并建立档案,组织生态环境和生态资源监测;
(四)组织或者协助有关部门开展保护区的科学研究工作;
(五)承担湿地保护的宣传教育工作;
(六)承担保护区内野生动植物的监测、研究、救护工作和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的监测防控工作;
(七)按照有关法律、法规、规章规定行使行政执法权;
(八)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的其他职责。
第七条第七条 市和保护区所在地的黄河河道主管机关按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负责在黄河河道内行使河道管理职能。
发展改革、环境保护、财政、规划、国土资源、旅游、农业、畜牧、水利、交通等有关部门应当按照各自职责,共同做好保护区的管理工作。
第八条第八条 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有保护湿地生态环境和生态资源的义务,并有权对破坏湿地生态环境和生态资源的行为进行制止和举报。
第二章 湿地保护规划
第九条第九条 市林业行政主管部门应当会同市发展改革、规划、河道管理、环境保护、国土资源、旅游等有关部门编制保护区的保护规划,经市人民政府批准后纳入城市总体规划。
编制保护区的保护规划应当服从黄河流域防洪规划,并与土地利用、农业开发、生态水系、环境保护、旅游发展等规划相衔接。
经批准的保护区的保护规划应当严格执行。确需变更的,应当按照规定程序经原批准机关批准。
第十条第十条 林业、环境保护、农业、水利、旅游、交通等部门在编制有关专业规划时,涉及到保护区湿地保护的,应当有湿地保护措施的具体内容,并符合有关保护区管理法律、法规的规定。
第三章 保护管理措施
第十一条第十一条 保护区管理机构应当建立完善并组织实施湿地保护的日常巡护、防火、生态环境和生态资源监测等制度,完善湿地保护的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对湿地的保护。
第十二条第十二条 位于保护区内的单位和进入保护区的人员,应当遵守有关湿地保护的法律、法规、规章和保护区的各项管理制度,并接受保护区管理机构的管理。
第十三条第十三条 保护区管理机构应当按照省人民政府批准并公布的保护区范围和界线,在保护区边界的显著位置设置界标。
保护区范围或界线的调整应当经省人民政府批准。
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移动或破坏保护区的界标和其他设施。
第十四条第十四条 保护区按照自然生态条件、生物群落特征、重点保护对象,划分为核心区、缓冲区和实验区三个功能区域。
县(市、区)保护区管理机构应当在各个功能区域的边界明显位置设置标志。
第十五条第十五条 在核心区内,除因科学研究需要必须进入核心区从事科学研究观测、调查活动外,禁止开展任何其他活动。在缓冲区内,除可以从事科学研究观测、调查、教学实习、标本采集等科研活动外,禁止开展任何开发利用活动。
在实验区内,除可以从事本条第一款、第二款允许的活动外,还可以进行参观考察、生态旅游、原有物种以及珍稀动植物养殖等相关活动。
第十六条第十六条 因科学研究需要,必须进入核心区从事科研观测、调查活动的,应当事先向市保护区管理机构提交书面申请和活动计划书。市保护区管理机构应当自收到申请之日起5个工作日内出具初审意见,并报省林业行政主管部门审批。
因教学科研目的,需要进入保护区的缓冲区从事非破坏性的科学研究、教学实习和标本采集活动的,应当事先向保护区管理机构提交书面申请和活动计划书。保护区管理机构应当自收到申请之日起5个工作日内作出审批决定,并书面通知申请人。
经批准从事本条第一款、第二款活动的单位和个人,应当将活动成果的副本提交保护区管理机构。保护区管理机构认为活动成果对生态环境和生态资源保护有价值的,可以与成果完成人签订协议,约定成果的权属使用等事项。
第十七条第十七条 在保护区的核心区和缓冲区内不得建设任何生产设施和从事生产经营活动。在保护区的核心区和缓冲区内现有利用湿地从事种植业、林业、渔业、畜牧业等生产经营活动的,由所在地的县(市、区)人民政府限期收回。生产经营活动经依法批准的,收回时应当依法给予补偿。
第十八条第十八条 在保护区的实验区开展参观、旅游等开发利用活动的,应当依法报经黄河河道主管部门和省林业行政主管部门批准。
第十九条第十九条 在保护区的实验区内新建、改建、扩建生产设施或建设项目,不得污染生态环境、破坏生态资源或者影响景观,其污染物排放不得超过规定的污染物排放标准。在保护区的实验区内,新建、改建、扩建生产设施或建设项目,应当符合湿地保护规划和防洪要求,并依法办理有关批准手续。
在保护区的实验区内已建成的设施或建设项目,其污染物排放超过规定标准的,由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责令限期治理。对保护区造成破坏的,由保护区管理机构责令限期恢复原状或采取其他补救措施。
第二十条第二十条 严格控制占用湿地。因能源、交通、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确需占用湿地的,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在办理建设用地审批手续时,应当征求林业行政主管部门的意见。经批准占用湿地的,建设单位应当按照占补平衡的原则恢复同等面积和功能的湿地。
第二十一条第二十一条 在保护区范围内禁止下列行为:
(一)未经批准进入保护区的核心区和缓冲区,但法律、法规另有规定的除外;
(二)砍伐、放牧、狩猎、捕捞、采药、开垦、烧荒、挖塘、采石、挖砂等活动;
(三)排放湿地水资源或者修建阻水、排水设施(黄河河道整治工程除外);
(四)向湿地排放污水或者有毒、有害气体,投放可能危害水体、水生生物的化学物品,倾倒固体废弃物;
(五)非法采集国家或省重点保护的野生植物;
(六)捡拾鸟蛋;
(七)其他破坏生态环境和生态资源的活动。
第二十二条第二十二条 市和保护区所在地的县(市、区)人民政府应当将保护区保护管理所需经费纳入同级财政预算。
保护区的保护管理资金来源包括:
(一)国家安排的国债资金及其他专项资金;
(二)省、市、县(市、区)财政拨付的资金;
(三)国内外团体和个人的捐赠;
(四)开展与保护区保护方向一致的参观、旅游项目的收入;
(五)其他合法渠道筹集的资金。
第四章 罚 则
第二十三条第二十三条 违反本办法规定的行为,保护区管理机构可以按照下列规定处罚:
(一)擅自移动或者破坏保护区界标和其他保护设施的,责令恢复原状或赔偿损失,并可处以1000元以上5000元以下罚款;
(二)未经批准进入保护区的核心区和缓冲区进行教学科研活动的,责令退出保护区,并可处以2000元以上5000元以下罚款;
(三)位于保护区内的单位和进入保护区的人员不服从保护区管理机构管理的,对单位可处以2000元以上5000元以下罚款,对个人可处以200元以上500元以下罚款;
(四)未经批准在保护区内开展参观、旅游等开发利用活动的,责令停止违法行为,并处以5000元以上30000元以下罚款;
(五)在保护区内进行砍伐、放牧、狩猎、捕捞、采药的,责令停止违法行为,限期恢复原状或者采取其他补救措施,没收违法所得,并可处以500元以上2000元以下罚款;
(六)在保护区内进行开垦、烧荒、挖塘、采石、挖砂的,责令限期恢复原状或者采取其他补救措施,没收违法所得;对保护区造成破坏的,处以2000元以上10000元以下罚款;
(七)排放湿地水资源或者修建阻水、排水设施的,责令停止违法行为,恢复原状,并可处以2000元以上10000元以下罚款。
第二十四条第二十四条 在保护区内有违反野生动物、野生植物保护法律、法规的行为,林业行政主管部门可委托保护区管理机构实施处罚。
第二十五条第二十五条 违反本办法规定的行为,触犯其他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的,由有关部门按照其他法律、法规、规章的规定予以处罚。
第二十六条第二十六条 保护区管理机构和有关行政主管部门的工作人员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其所在单位或有管理权限的部门依法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移送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一)违法批准单位和个人进入保护区或者开展参观、旅游等开发利用活动的;
(二)违法实施行政处罚或者对发现的违法行为不及时依法处理的;
(三)不严格执行湿地保护规划,造成保护区遭到破坏的;
(四)有其他不依法履行职责或玩忽职守、滥用职权、徇私舞弊行为的。
第五章 附 则
第二十七条第二十七条 本办法自2008年8月1日起施行。
本内容来源于政府官方网站,如需引用,请以正式文件为准。
第二篇:郑州黄河国家湿地公园简介
郑州黄河国家湿地公园,国家批准的20个湿地公园试点之一。引引引占地面积为2390公顷的郑州黄河国家湿地公园,规划中的位置处于郑州市惠济区的黄河浮桥和黄河公路大桥之间的黄河河道南侧,公园自西向东依次与侯寨村、牛庄村、前刘村、大河路办事处、李西河村、花园口村毗邻。在《规划》里,郑州黄河国家湿地公园由6个功能区组成:科普宣教区、休闲娱乐区、滩地探索区、生态保育区、黄河农耕文化区和综合服务区。让与会者为之一振的,是6大功能区内的项目设置。
2008年5月21日,总投资23亿多元的郑州黄河国家湿地公园方案——《郑州黄河国家湿地公园总体规划》(以下简称《规划》)已经郑州市林业局报送国家林业局审批。在当天召开的该总体规划设计方案的评审会议上,尽管相关职能部门的参会人员对此方案有许多疑惑,但是最终还是以获得多数的赞成票而通过。
规划中的郑州黄河国家湿地公园占地面积为2390公顷,其位置处于郑州市惠济区的黄河浮桥和黄河公路大桥之间的黄河河道南侧。在《规划》里,记者看到,郑州黄河国家湿地公园由6个功能区组成:科普宣教区、休闲娱乐区、滩地探索区、生态保育区、黄河农耕文化区和综合服务区。“这个规划在全国目前已建成的18个国家湿地公园中是十分诱人的。”参加项目规划评审的专家之
一、湿地国际中国办事处研究员陈克林说,“以往的湿地公园中,还没有这样地域和文化色彩浓厚的规划。”其中有评审专家指出,郑州黄河国家湿地公园规划区具有典型的河流湿地生态系统,动植物资源丰富,每年数量巨大的候鸟在此停歇、越冬或繁殖,位置十分重要。规划区湿地景观优美,历史文化积淀深厚,紧邻郑州市区,交通便捷,是建设湿地公园的理想场所。
郑州黄河国家湿地公园景色(6张)由于湿地公园分为国家湿地公园与城市湿地公园两种类型,目前河南除三门峡与南阳的属于国家城市湿地公园外,郑州黄河国家湿地公园将是河南首家国家湿地公园。评审会专家经过实地考察和认真审阅规划报告后指出,建设湿地公园,对实现生态保护、开展生态旅游、建设生态郑州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根据规划,湿地公园今年开建,2010年完工。另外,由于建设湿地公园一般需要投入巨额资金,而该规划的郑州黄河国家湿地公园每平方公里投入资金约达1亿元。
第三篇:上海市九段沙湿地自然保护区管理办法
上海市九段沙湿地自然保护区管理办法
(2003年10月15日上海市人民政府令第9号发布)
第一条(目的和依据)
为了加强对上海市九段沙湿地自然保护区的生态环境和生态资源的保护,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保护区条例》和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结合实际情况,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保护区性质)
上海市九段沙湿地自然保护区(以下简称保护区)是以湿地生态系统为保护对象的河口湿地自然保护区。
第三条(适用范围)
本办法适用于保护区的规划、建设、保护及其相关的管理活动。
第四条(管理部门)
上海市浦东新区人民政府(以下简称新区政府)受市政府的委托,主管保护区工作,负责保护区规划的编制、保护区的建设及相关管理活动;上海市九段沙湿地自然保护区管理署(以下简称九段沙管理署)是保护区的管理机构,具体负责保护区的日常管理工作。上海市环境保护局(以下简称市环保局)负责保护区的综合管理,对保护区环境保护实施指导和监督检查。
本市发展改革、规划、建设、土地、农林、公安、渔政、海洋、港口、水务等有关部门按照各自职责,协同实施本办法。
第五条(保护区范围的确定)
保护区范围包括江亚南沙、上沙、中沙、下沙四个沙洲陆域以及周围一定范围内的水域,具体范围由新区政府会同市环保局等有关部门提出方案,经市规划局审核同意后,报市政府批准并予以公布。
因地理环境变化等原因需要调整保护区范围的,由新区政府会同市环保局等有关部门提
出调整方案,经市规划局审核同意后,报市政府批准并予以公布。
九段沙管理署应当根据市政府批准的保护区范围,在相应位置设置明显界标。
第六条(管理原则)
保护区的保护和管理实行科学规划、分区控制、统一管理、合理利用的原则。
第七条(资金来源)
保护区的保护资金来源包括:
(一)财政拨付的专项资金;
(二)国内外组织、企业和个人的捐赠;
(三)国家允许的其他方式筹集的资金。
第八条(保护区规划)
新区政府应当根据保护区自然环境状况和湿地生态保护的需要,会同市环保局编制保护区生态建设和发展规划,报市政府批准后组织实施。经批准的保护区生态建设和发展规划,纳入本市和浦东新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
新区政府在编制保护区生态建设和发展规划过程中,应当采取适当的形式听取有关专家的意见,并组织进行环境影响评价。
第九条(功能区域划分)
根据保护区生态发展特点,保护区划分为核心区、缓冲区和实验区三个功能区域。三个功能区域具体范围的确定和调整,由新区政府提出方案,经市自然保护区评审委员会评审后,报市政府批准。
九段沙管理署应当根据市政府批准的三个功能区域范围,在相应位置设置明显标志。
第十条(核心区、缓冲区、实验区的行为限制)
在核心区内,除因科学研究需要,必须进入核心区从事科学研究观测、调查活动外,禁止开展任何其他活动。
在缓冲区内,除可以从事科学研究观测、调查、教学实习、标本采集等科研活动外,禁止开展任何开发利用活动。
在实验区内,除可以从事本条第一款、第二款允许的活动外,还可以进行参观考察、生态旅游、原有物种以及珍稀动植物养殖等相关活动。但禁止开展严重影响水动力环境和破坏生态资源的开发利用活动。
第十一条(教学科研活动的管理)
在保护区内进行科学研究观测、调查、教学实习、标本采集等教学科研活动的,应当事先向九段沙管理署提交书面申请,书面申请应当包括下列内容:
(一)申请人的基本情况;
(二)预定活动的时间、内容、规模、人数、范围以及使用的设备等;
(三)计划捕捉或者采集的动植物名称、数量。其中,需要捕捉或者采集国家和本市保护的野生动植物的,还应当提供有关管理部门发给的许可证件。
九段沙管理署应当在收到申请之日起10个工作日内作出审批决定,并将审批结果和理由书面通知申请人。其中,需要进入核心区进行科学研究活动的,九段沙管理署应当在收到申请之日起5个工作日内提出初审意见,报市环保局审批。市环保局应当在收到初审意见之日起5个工作日内作出审批决定,并通知九段沙管理署。九段沙管理署应当在接到市环保局的审批决定后,立即书面通知申请人。
九段沙管理署认为申请者开展的科研活动对生态环境和生态资源保护有价值的,可以与申请者签订相关协议,约定科研成果的归属及使用等事项。
第十二条(开发利用活动的管理)
在实验区内开展参观考察、生态旅游、原有物种以及珍稀动植物养殖等开发利用活动的,应当事先向九段沙管理署提交书面申请,书面申请应当包括下列内容:
(一)申请人的基本情况;
(二)开发利用活动的名称、内容、规模、期限以及选址的详细理由;
(三)开发利用活动对环境和资源影响的评价。
九段沙管理署应当在收到申请之日起10个工作日内提出初审意见,报新区政府批准。新区政府应当在收到初审意见之日起10个工作日内作出审批决定,并通知九段沙管理署。
九段沙管理署应当在接到新区政府审批决定后,立即书面通知申请人,并及时报市环保局备案。
第十三条(环境污染的防治)
禁止在保护区及其邻近区域新建大型的排污设施和设置废弃物倾倒区。
保护区内的污水和其他废弃物的排放,不得超过国家和本市规定的污染物排放标准。新区政府和九段沙管理署应当定期组织对保护区进行环境监测,并采取有效措施防治环境污染。
第十四条(环境污染事故的处理)
因发生事故或者突发性事件,造成或者可能造成保护区环境污染的,有关单位或者个人应当立即采取相关补救措施,消除污染或者避免污染事故的发生,并及时向九段沙管理署及有关环境监督管理部门报告,接受调查处理。
第十五条(特殊物种的保护)
九段沙管理署应当采取有效保护措施,保障中华鲟、白鲟、小天鹅、小青脚鹬等国家保护的珍稀动植物的安全,其聚集区域应当划入核心保护区。
在水生生物繁殖区域和洄游线路,禁止进行围垦、建坝等破坏水生生物繁殖环境和阻挡洄游线路的活动。
第十六条(引进外来物种的控制)
保护区禁止引进外来动物和草本植物。
为保护区生态建设需要引进外来木本植物的,应当由九段沙管理署提出,经市自然保护区评审委员会评审通过后方可引进。
第十七条(封区措施)
在保护区生态环境遭到严重损害或者为了保护珍稀动植物的需要,经新区政府批准,九段沙管理署可以对保护区内的部分区域采取封区措施。对封锁的区域,除科研人员和必需进入的相关管理人员外,禁止任何其他人员进入。
采取封区措施的,九段沙管理署应当对外公告封区的时间和范围,并报市环保局备案。
第十八条(禁止行为)
在保护区范围内禁止下列行为:
(一)未经批准擅自进入保护区;
(二)破坏、损毁或者擅自移动保护区界标以及相关保护设施、设备;
(三)挖沙,擅自割青;
(四)捕捞、狩猎、采药、烧荒,但法律、行政法规另有规定的除外;
(五)其他损害生态环境和生态资源的活动。
第十九条(非常状态下进入)
因防汛抗灾、海难救助、紧急避险等原因进入保护区的,应当遵守保护区的各项规定,并在相关情形消除后,立即退出保护区。
第二十条(罚则)
违反本办法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九段沙管理署按照下列规定予以处罚:
(一)违反本办法第十一条规定,未经批准在保护区内进行教学科研活动的,责令其退出保护区,并可处以1000元以上5000元以下的罚款;
(二)违反本办法第十二条规定,未经批准在保护区内进行开发利用活动的,责令其停止开发利用活动,并处以3000元以上3万元以下的罚款;
(三)违反本办法第十四条规定,发生事故造成或者可能造成保护区环境污染,不采取相关补救措施或者不及时向有关部门报告的,可处以500元以上5000元以下的罚款;
(四)违反本办法第十六条,第十八条第一项、第三项、第四项、第五项规定,擅自进入保护区或者从事可能损害湿地生态环境和生态资源活动的,责令停止违法行为,没收违法所得,并可处以300元以上5000元以下的罚款;对保护区生态环境造成严重破坏的,责令限期恢复原状或者赔偿损失,并可处以1000元以上1万元以下的罚款;
(五)违反本办法第十八条第二项规定,破坏、损毁或者擅自移动保护区界标以及相关保护设施、设备的,责令恢复原状或者赔偿损失,并可根据情节处以100元以上5000元以下的罚款;
(六)违反本办法第十九条规定,在相关情形消除后,不立即退出保护区的,责令其改正,拒不改正的,处以300元以上3000元以下的罚款。
违反本办法第十三条第二款规定,超过国家和本市规定污染物排放标准的,由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依照有关法律、法规和规章的规定处理。
第二十一条(管理人员违法行为的追究)
有关管理人员在本办法的执行过程中,有玩忽职守、滥用职权、徇私舞弊、索贿受贿的,由其所在单位或者上级主管部门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其刑事责任。第二十二条(施行日期)
本办法自2003年12月1日起施行。
第四篇:郑州建筑装修装饰管理办法-郑州人民政府
郑州市建筑装修装饰管理办法
(征求意见稿)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加强装修装饰活动的管理,规范市场秩序,保障装修装饰工程的质量和安全,维护装修装饰活动当事人的合法权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在本市行政区域内从事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装修装饰活动,实施对装修装饰活动的监督管理,应当遵守本办法。
法律、法规对古建筑、重要近现代建筑、军事管理区建筑的装修装饰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第三条 本办法所称装修装饰,是指为使建筑物、构筑物达到一定的环境质量和使用要求,使用装修装饰材料,对其外表和内部进行修饰处理的活动,包括公共建筑装修装饰和住宅装修装饰。
本办法所称公共建筑是指供人们进行公共活动的建筑物和构筑物。
本办法所称住宅是指供人们居住的房屋建筑。
本办法所称装修人,是指对建筑物、构筑物进行装修装饰的建设单位、业主、使用人。
第四条 装修装饰活动应当符合城乡规划、工程质量、安全
(五)价格、计价标准和支付方式、时间;
(六)安全责任划分;
(七)保修范围、期限;
(八)合同变更和解除的条件;
(九)违约责任及解决纠纷的途径;
(十)合同的生效时间;
(十一)双方认为需要明确的其他条款。
装修人应当依法与设计单位签订工程设计合同,合同应参照《建设工程设计合同示范文本(房屋建筑工程)》(GF-2015-0209)执行。
装修人委托工程监理的,应当依法与监理单位签订监理合同。签订合同应符合合同法及装修装饰工程施工规范等有关标准,经双方协商确定合同条款,并共同履行。
第十二条 建筑物、构筑物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得进行装修装饰:
(一)新建建筑物、构筑物未经竣工验收或验收不合格的;
(二)既有建筑物、构筑物存在结构安全隐患的;
(三)公共建筑装修装饰工程未依法办理施工许可或住宅装修装饰工程未办理登记手续的。第十三条 在装修装饰活动中,禁止下列行为:
(一)擅自改变建筑物、构筑物和配套设施使用功能;
(二)自行拆卸、改装管道燃气设施;
(三)拆除与消防安全有关的建筑设施或者构件;
(四)损坏建筑物、构筑物节能设施或者降低节能效果;
(五)侵占公共空间或者损害公共部位和设施;
(六)因改变建筑物、构筑物结构和配套设施,侵害其他使用人、居住人基本权益;
(七)其他影响建筑结构和使用安全的行为。第十四条 对公共建筑及新建商品住宅统一进行装修装饰的,装修人应委托原设计单位或具有相应资质条件的设计单位出具设计图纸,并报施工图审查机构审查合格。
装修装饰工程依法应进行消防设计的,应当按照工程建设消防技术标准进行设计,其消防设计图纸应依法报送公安消防机构审核。
涉及建筑物主体和承重结构变动或超过设计标准增加楼面荷载的工程,应当按照改扩建工程办理相关建设手续。
第十五条 装修装饰施工单位应当采取措施,加强施工现场文明施工,加强对易燃材料、物品的安全管理,控制和处理施工现场的各类粉尘、有害气体、固体废弃物、污水、噪音、振动等对环境的污染和危害。
建筑装修装饰活动产生噪声、振动等影响周边群众正常作息的,禁止在12时至14时、21时至次日7时之间及高考、中考期间施工。
装修装饰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不得向户外抛洒、倾倒,应当与生活垃圾相区分,依照相关法规规定堆放、清运。
第十六条 装修装饰施工单位应当制定安全生产管理方案和安全事故应急预案,保障装修装饰施工安全;建立健全施工质量检验制度,严格工序管理,保障工程质量。隐蔽工程施工前,装修装饰施工单位应当书面告知装修人。
第十七条 在正常使用条件下,装修装饰工程最低保修期限
第二十五条
装修装饰企业在郑州市承接住宅装修装饰工程前,应到所在辖区的房产管理部门进行信用信息登记。
第二十六条 住宅装修装饰工程开工前,装修人(业主)应当向物业服务企业、房屋自管机构或所在辖区的房地产管理部门进行申报登记;住宅承租人进行装修装饰的,还应当提供业主同意装修装饰的书面证明。
申报登记应当提交下列材料:
1、房屋所有权证(或者证明其合法权益的有效凭证);
2、申请人身份证件;
3、装修装饰方案;
4、装修装饰企业相关资质证书的复印件和施工人员的资格证书复印件。
第二十七条 住宅装修装饰活动造成共用部位、共用设施设备损坏或者相邻的墙体损坏、管道堵塞、渗漏水、停水停电、物品毁坏等,装修人应当及时修复;造成损失的,依法予以赔偿。
属于施工方责任的,装修人先行赔偿后有权向其追偿。第二十八条
物业管理单位应当将住宅室内装修装饰工程的禁止行为和注意事项告知装修人和装修人委托的装修装饰企业。物业服务企业或者其他管理人发现住宅装修装饰活动有违反本办法规定行为的,应当予以制止,并及时向房产管理部门报告。
房产管理部门接到报告后,应当依法对违法行为进行处理。第二十九条 物业服务企业在住宅装修装饰管理活动中,不得有下列行为:
(一)指派装修装饰企业或者限制其他装修装饰企业及施工作业人员进入本物业管理区域;
(二)强行推销装修装饰材料或者限制装修人购置的装修装饰材料进入本物业管理区域;
(三)违背装修人意愿直接或者间接提供各种与装修装饰活动相关的有偿服务;
(四)违法收取费用。
第三十条 封闭阳台以及安装空调外机、太阳能热水器、防盗网、遮阳罩等设施的,应当遵守物业管理方面的有关规定,保持社区环境的整洁、美观。
第三十一条 住宅装修装饰工程完工后,按照合同约定需要进行室内空气质量检测的,应当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的检测单位对室内空气质量进行检测。
装修人应当按照合同约定组织竣工验收。验收合格后,施工单位应当出具住宅装修装饰工程质量保修书和各类管线竣工图。
第三十二条 房地产开发企业销售实行统一装修装饰的商品住宅时,购销双方应当在商品房买卖合同中就装修装饰的保修范围、保修期限、保修责任等内容做出约定。交付使用时,房地产开发企业应当向购房人提供装修装饰竣工图、室内空气质量检测合格报告和包含装修装饰内容的《住宅质量保证书》、《住宅使用说明书》。
第五章 服务与监督
第三十三条 市、县(市、区)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房产管理部门,按照属地管理,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应当建立装修装
第五篇:烟台市人防管理办法-烟台市人民政府令
烟台市人民政府令 102号
《烟台市人民防空工程管理办法》已经2006 年3 月16 日市政府第31 次常务会议通过,现予发布施行。
代市长孙永春
二○○六年三月二十三日
烟台市人民防空工程管理办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加强和规范人民防空工程(以下简称人防工程)的建设与管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防空法》、国务院《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山东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防空法>办法》等有关规定,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人防工程,是指本市行政区域内为保障战时人员与物资掩蔽、人防指挥、医疗救护等而单独修建的地下防护建筑,结合地面建筑修建的战时可用于防空的地下室(以下简称防空地下室),及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兼顾人防要求的工程。
第三条市人防主管部门管理全市的人防工程建设与管理工作,直接负责芝罘区、莱山区、牟平区、福山区及经济技术开发区(以下简称五区)的人防工程建设管理工作。其他县、市人防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人防工程建设与管理工作。各级政府的发展改革、规划、建设等有关部门在各自的职责范围内负责人防工程建设与管理工作。
第二章工程规划
第四条人防工程建设规划应当纳入城市总体规划。各级人防主管部门要会同城市规划等部门,根据当地城市发展、城市防空类别及战时防空需要,编制城市人防工程建设中长期规划,按规定程序报批,并组织实施。
第五条人防工程建设规划应当包括下列内容:
(一)城市人防工程的总体规模、防护等级和配套布局;
(二)人防指挥、人员掩蔽、医疗救护、物资储备、防空专业队、疏散干道等工程的布局和规模;
(三)城市重点政治、经济目标,开发利用地下空间项目;
(四)已建人防工程加固改造和开发利用工程平战转换的方案;
(五)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兼顾人防要求的工程项目;
(六)城市现有地下空间战时利用和改造方案;
(七)战时人员疏散基地和其它应当规划的内容。
第六条经批准的人防工程建设规划,任何部门和个人不得擅自改变。确需改变的,应当按规定的程序报批。
第三章工程建设
第七条单独修建的人防工程,按国家规定的建设程序进行建设。其中人防指挥工程,由人防主管部门按规定程序组织修建,建设经费由本级人民政府财政预算安排。
第八条城市供电、供水、供气、供热、通信等公用基础设施及重要物资储备工程、重要政治、经济目标的规划和建设,应当注重开发利用地下空间,采取可靠的防护技术措施,增强防空抗毁能力。
城市地下交通干线、地下过街道、隧道、地下停车场及其它地下工程的建设,应兼顾人防要求,并按照防护等级为6 级的标准进行建设。人防主管部门应参与项目论证、规划和建设管理工作。
第九条本市城市规划区及各类开发区、工业园区、经济园区等新建民用建筑,应当按下列标准同步修建防空地下室:
(一)新建10 层(含)以上或基础埋深3 米(含)以上的民用建筑,按地面首层建筑面积,五区内修建6 级(含)以上,用于人员掩蔽和特殊战时用途的按5 级(含)以上;其他县、市修建6 级(含)以上防空地下室;
(二)新建10 层以下或基础埋深3 米以下和居民住宅以外的民用建筑,按地面建筑总面积,五区内按5%及6 级(含)以上,用于人员掩蔽和特殊战时用途的按5 级(含)以上;其他县、市按3%及6 级(含)以上的标准集中修建防空地下室;
(三)新建10 层以下或基础埋深3 米以下的居民住宅,按地面首层建筑面积修建6 级防空地下室;
(四)危房翻新住宅项目,按翻新住宅地面首层建筑面积修建6 级防空地下室。
民用建筑是指除工业生产厂房及其配套设施以外的所有非生产性建筑。配套设施不包括工厂的办公、科研、仓库及职工的生活、文化、娱乐等设施。
新建防空地下室的抗力等级和战时用途由人防主管部门确定。任何部门和个人无权批准减少应建防空地下室建筑面积,或降低防空地下室防护标准。
第十条按规定应修建防空地下室的民用建筑,因地质、地形等原因不宜修建的,或规定应建面积小于民用建筑地面首层建筑面积的,经人防主管部门批准可以不修建,但须按规定缴纳防空地下室易地建设费,由人防主管部门组织易地修建。
第十一条防空地下室易地建设费的收费标准,按山东省政府价格主管部门会同财政、人防主管部门制定的标准执行。
任何部门和个人不得批准减免防空地下室易地建设费。
防空地下室易地建设费,应全额上缴同级财政,专项用于人防建设,任何部门和个人不得平调、截留、统筹和挪用。
第十二条各级人民政府应将防空地下室建设纳入建设项目审批程序。人防主管部门参与民用建筑计划和项目的报建联审。
规划、建设等相关部门按下列职责,会同人防主管部门,做好对结合民用建筑修建防空地下室的管理工作:
(一)民用建筑项目规划设计方案,经规划部门批准后,建设单位持设计方案文本,到人防主管部门办理防空地下室审批手续。在人防主管部门办结审批手续后,规划部门予以发放《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
(二)建设主管部门审批民用建筑项目施工时,在建设单位出具人防主管部门办结防空地下室的审批手续后,予以发放《建设工程施工许可证》;
第十三条房管部门在核发非住宅民用建筑房产证明前,应检验人防主管部门出具的防空地下室建设情况和缴纳易地建设费情况。
第十四条规划、国土资源等部门,应依法保障人防工程出入口位置和相应的地面配套工程所需用地。其中单独修建的人防工程和维修改造人防工程所需用地,依法予以划拨,经划拨的人防工程用地属军事用地,未经批准,不得改作他用。
未经人防主管部门批准,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占用人防工程口部10×20 米的范围。
第四章质量管理
第十五条人防工程的设计、施工应由具有相应资质的单位承担。人防工程建设实行质量监督管理制度。单建人防工程的质量监督,由人防主管部门负责组织实施,并接受同级建设行政主管部门的指导;结合民用建筑修建的防空地下室的质量监督,统一纳入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由人防主管部门参与并负责防护方面的质量监督。
第十六条建设主管部门在对应建防空地下室的民用建筑设计文件组织审核时,由人防主管部门参加,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负责对防空地下室的防护设计进行审核。未经审核批准或审核不合格的,建设单位不得组织开工。
建设单位和施工单位,应当按经批准的防空地下室施工图设计文件和国家强制性标准的要求施工。确需变更设计的,应当经原设计文件批准部门批准。未按批准的施工图设计文件和国家强制性标准施工且无法整改的,建设单位应按规定缴纳易地建设费。
第十七条单建人防工程竣工验收实行备案制度。建设单位应当在人防工程竣工验收合格后十五日内,向人防主管部门报送相关资料,办理竣工验收备案。防空地下室竣工验收合格后,建设单位应将竣工的施工图等有关技术资料报送人防主管部门建档。
第五章维护管理
第十八条人防主管部门和有关单位应当按照国家和省有关规定,对人防工程进行维护管理和监督检查,使其保持良好的使用状态。
公用的人防工程的维护管理,由人防主管部门负责;单位的人防工程的维护管理,由本单位负责,并接受人防主管部门的监督检查。
第十九条人防工程的维护管理,必须达到下列标准:
(一)工程结构完好;
(二)工程内部整洁,无渗漏水,空气和饮用水符合国家有关卫生标准;
(三)防护密闭设备、设施性能良好;
(四)风、水、电、暖、通信、消防系统工作正常;
(五)金属、木质部件无锈蚀损坏;
(六)进出口道路畅通,孔口伪装及地面附属设施完好;
(七)防汛设施安全可靠。
第二十条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实施下列行为:
(一)向人防工程内部和孔口附近排放废水、废气和倾倒废弃物;
(二)以任何形式阻塞通往人防工程口部的道路;
(三)未经批准,在距单独修建的人防工程五十米范围内采石、取土、爆破、挖洞;
(四)在单独修建的人防工程口部,达不到防倒塌半径(3、4、4B 级为一倍的建筑物高度;
5、6 级为0.5 倍的建筑物高度)的要求,新建、改建、扩建与人防无关的其它建筑;
(五)擅自占用、改造、损坏和拆除人防工程设施或采用其他方法危害人防工程的安全和使用效能;
(六)故意损坏人防设施或在人防工程内存放和生产易燃、易爆、剧毒、放射性和腐蚀性物品。
第二十一条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擅自拆除人防工程。确需拆除的,必须按工程建设项目的审批权限报经人防主管部门批准,并由拆除单位按相同防护等级和建筑面积重建或按重置价格 补偿。
第二十二条人防工程维护管理经费按国家规定列支: 人防指挥工程维护管理经费,由本级人民政府财政预算安排;公共的人防工程维护管理经费,由人防主管部门从人防工程维护管理经费中列支;单位人防工程维护管理经费,由工程隶属单位按国家有关财务规定列支。第六章平时使用
第二十三条人防工程和设施要平战结合,平时最大限度地为经济建设和人民生活服务。开发利用人防工程和设施实行谁投资、谁受益和有偿使用的原则,可以采取自营、股份制经营、租赁或合作开发等多种形式。
鼓励社会团体、企业事业单位、个人和外商投资开发利用人防工程和设施。
第二十四条开发利用人防工程和设施须向人防主管部门办理审批手续。人防工程使用单位或个人,承担人防工程维护管理的责任。
第二十五条平时利用人防工程,不得影响其防空效能,不得损坏人防工程的主体结构和防护设施。
第七章法律责任
第二十六条对违反本办法规定的行为,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防空法》、《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山东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防空法>办法》的有关规定进行处罚。
第二十七条阻挠、妨碍人防主管部门工作人员依法执行公务的,由公安机关依法处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二十八条人防主管部门的工作人员有失职、渎职或其他违法违纪行为的,依法依纪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八章附则
第二十九条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施行。2001 年2 月20 日
烟台市人民政府发布的《关于加强人民防空工程建设的意见》、2003 年12 月31 日烟台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发布的《烟台市人民防空工程维护管理规定》及本市以前有关人防工程建设与管理的政策、规定同时废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