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县2018年现代烟草农业工作计划
县2018年现代烟草农业工作计划
县2018年现代烟草农业工作计划
2018年,全县烟叶种植规模将在2018年的基础上继续压缩,具体任务目标目前尚不明确,针对这一形势,我们将及时调整工作思路,把提升烟叶质量作为工作的主线抓在手上,通过提升烟叶质量,增加烟农收入和烟叶税收。
一是调整发展方向,全面提升烟叶质量。在国家调控规模的生产形势下,进一步优化种植品种和种植布局,全面落实精益生产,树立良好的市场信誉,打造沂水特色烟叶质量品牌,以质取胜,通过提高烟叶产值效益,增加烟农植烟收入,实现长远发展。
二是优化生产布局,发展适度规模经营。认真落实生产和服务两个主体的培育工作,立足我县区域特点,加大轮作换茬力度,把生产计划向适宜种植区和优质烟叶区域倾斜,积极推进土地区域集中流转,重点发展20-50亩适度规模种植,打造精品品牌园区,促进镇、村、片、户四个层面的规模化种植。依托合作社在规模片区开展全过程的专业化服务,进一步减工降本、实现规模效益。建立烟田中长期流转机制,集中、有序开展适度土地流转,推动品牌园区向种烟能手和家庭农场集中,实现规模种植,为机械化作业、专业化服务提供平台。
三是强化科技兴烟,狠抓关键生产环节落实。逐步完善精准技术体系、新技术示范推广体系、质量追踪与保障体系,依托精品园区建设,积极推广漂浮育苗、井窖式移栽、节水灌溉、控氮增密、测土配方施肥、绿色防控、采烤分一体化等先进适用技术,全面清除劣杂品种,确保优良品种使用率达100%。
四是依托合作组织,推进现代烟草农业建设。继续探索综合性服务合作社的有效运作模式,整合资源,推进专业化分工、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努力实现烟农减工降本增收;多渠道、多层次、多形式开展培训,对烟农从生产关键技术落实到位率、烟用物资规范使用、非烟物质控制、等级纯度等方面开展烟农信誉评价,以推进诚信烟农建设,推动现代烟草农业发展。
第二篇:大力发展现代烟草农业
大力发展现代烟草农业 全力推进新农村建设
唐慧云
“十二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现代化建设“三步走”战略承上启下的关键5年,也是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时期。统筹解决“三农”问题是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如何进一步转变观念,深化认识,如何把发展现代烟草农业作为农业大县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抓手,切实抓紧抓好,是摆在我们面前的现实问题。
近年来,宁远县以全国现代烟草农业整体推进县为契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集全县之智、举全县之力,牢固树立现代烟草农业发展理念,坚持科技兴烟,坚定走现代烟草农业发展之路,大力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全面推进烟水、烟田、烟路等基础设施建设,全力发展壮大烤烟产业,有力地推动了农村生产发展、促进了农民增收致富,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做出了积极的探索。
一、宁远县现代烟草农业发展现状
立足于农业大县这一基本县情,烤烟已成为我县的富民产业,烤烟产业已成为我县农业和农村经济的重要支柱,在全县经济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我县一直是永州最大的烟叶产区,烤烟的种植面积和产量均居全市第一,全省第四。近来来,通过大力实施科技兴烟工程,成功打造了“九嶷金叶”品牌,享誉全国,供不应求。2010年,我县成为全国32个现代烟草农业整体推进县之一,大机遇必有大发展,我县把现代烟草农业作为烟叶发展的新方向,坚持“重心下移、着眼基层、突出服务、加强基础”的烟叶工作方针,政企联手,克难奋进,全县烟叶产业步入了稳定发展阶段。2011年,宁远烤烟生产工作克服种种不利因素影响,共落实种植面积70187亩,收购烟叶18.36万担,跻身于全省“三强”。全县烟叶种植面积、移栽质量、管理水平和烤烟质量均创历史新高,烤烟带来税收1.15亿元,烟农收入1.88亿元,实现了历史性跨越发展。
今年以来,全县各级各部门高度统一思想,围绕烤烟生产的各个环节,狠抓工作落实,目前来势很好。截至2月20日,全县苗床已间苗补苗的有苗率达98.42%,出苗率比往年要好。全县共流转土地62909亩,翻耕起垄74770.6亩,沤制火土灰434858担,全县初步落实种烟面积78496.8亩,占计划面积的98.2%,全县1140座新增烤房已全部开始动工建设。各项基础工作的落实到位,必将为我县2012年现代烟代烟草农业整县推进打下坚实的基础。
(一)烟区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推进。为巩固烟叶发展基础,宁远不断加强烟叶生产基础设施建设,走规模化种植、集约化经营、专业化服务、信息化管理的现代烟草农业发展之路,仅2010年就投入烟基建设资金7760.06万元,其中烟草行业投入7007.47万元,共修建沟渠128条71.5千米;整修塘坝9座;建设提灌站2处;建设机耕道路103条68.114千米;2011年投入资金近一亿元,建成工场项目5个,抓好了舜陵和水市镇15个村的烟区水利设施配套建设,在仁和、中和扩建了育苗大棚4个。建设密集烤房群13处240座,服务烘烤面积4800亩。配套通用机械491台(套),专用机械46台(套)。全县13万亩基本烟田的保障能力得以增强,万余烟农不再“靠天吃饭”。
(二)烟叶生产“四化”建设取得新突破。为实现规模化种植,2011年全县有效流转土地5万亩,50亩以上的种植专业户430户,种植烤烟3.8万亩,占全县种植面积47.6%。集约化经营成效初显,截至2011年底,全县共建有育苗工场7个,育苗棚1129个,实现了育苗集约化。通过专业化服务,每亩可节约用工10.2个,减少人工费用612元,节约生产物资成本63元,共计降低生产成本近700元。特别是仁和镇旺利烟叶生产专业合作社已在仁和烟叶工场开展了育苗大棚综合利用,种植早熟西瓜、大白苦瓜和丝瓜等,还试行了浅水栽培芹菜、葱蒜等时鲜蔬菜,增加收入20万元。全县初步建立了现代烟草农业信息管理平台,设立基本烟田、烟农、专业合作社等信息档案,生产阶段还建立了烟叶生产信息短信和“烟草120”服务平台,根据烟农和烤烟生产各时段的要求,及时为烟农提供咨询和服务;烟叶工场采用了信息化和智能化集中控制技术,全部实现了智能化控制。
(三)与新农村建设相结合取得新成效。核心烟区农田水利设施的大改善,生产组织形式的大变革,不仅培育了一批“铁杆烟农”,也为新农村建设打下了很好的基础。去年以来,我们引导烟区群众积极参与新农村建设,同时实行县直单位联村办点,广泛筹措资金,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大力开展村庄整治。北屏、仁和两个基地单元内100多个行政村,自筹资金3000多万元,整合有关项目,建设基础设施和社会公益事业项目220个,村村通了水泥路,开展了“三清三改”,村容村貌大为改观。特别是永连公路沿线21个烤烟特色重点村,通过整合涉农资金,村庄改路、改水、改厕等进程加快,成为全县有名的生态样板村,一幅以现代烟草农业为支撑,与新农村建设有机结合的美丽画卷正逐步展现在世人面前。现代烟草农业的有序推进,基本实现“减工降本、提质增效”目标,有效促进了烟农增收致富。
二、存在的突出困难和问题
当前,随着现代烟草农业建设的整县深入推进,宁远烟叶发展步入快速发展轨道,规模种植逐步稳定,质量效益明显提升,烟农收入逐年攀升,烟田保障能力明显增强,烤烟产业呈现出良好发展态势。然而,在烤烟产业快速发展的同时,一些导致烟叶种植规模不稳、制约烟叶竞争力有效提高的不利因素也逐步显现,成为制约宁远烤烟产业发展的瓶颈。
(一)基础建设较为滞后,效益提升难度大。部分乡镇农业基础较为薄弱,烟叶产区生产保障能力差,烟叶发展一直比较粗放,烟农基本靠天吃饭,使得烟叶质量难以稳定、可用性差,烟叶特色没有得到充分彰显,市场中竞争力不强,难以满足工业企业对优质烟叶的需求。烟叶要发展就必须向提质增效的新层次迈进,就必须提高烟区抗击自然灾害水平,增强综合生产能力。从2006年起,烟草部门每年投入资金2000万左右,不断将发展重点向大镇、大户转移,烟田基础设施投入向基地单元倾斜,配套烟水烟路建设。由于烟田分散面广,“胡椒面撒得不够宽”,基础设施规模效应很难发挥,部分烟区生产条件仍然未能彻底改善。由于种烟面积仍然较分散,机械化普及率不理想,导致集约管理服务水平不高,进而使种烟的比较效益下降,出现了一些经济作物与烤烟争田地的矛盾,加之我县外出务工人员多,烟农队伍的年龄普遍偏大,这已成为困扰我县烟叶生产水平进一步提升的障碍,成为基地单元建设水平和烟农收入提高的瓶颈,影响烤烟产业的持续稳定发展。
(二)生产方式较为落后,烟叶提质难度大。现代烟草农业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改变传统烟叶生产方式,将先进的种植技术运用到烟叶生产实践中,推动烟叶质量的全面提升。我县现代烟草农业刚刚起步,标准化生产水平仍然不高,烟民对标准化生产认识还有差距,依然按照传统的“老经验”“老办法”来种植烟叶,烟叶质量提高难度大。另一方面,虽然近年来我县在发展大户方面取得了积极进展,但烟叶生产的分散化特征仍然十分明显。烟叶生产组织形式较为单一,主要以家庭作坊式生产为主,专业化生产程度不高,烟叶质量不稳定。
(三)土地流转机制不健全,规模种植难度大。目前,我县多数流转土地都是上半年转包给烟农种烟,下半年土地发包农民自己种晚稻。2011年由于旱情严重,有相当一部分流转土地未能插下晚稻,插下晚稻的也因种烟季节推迟,导致粮食产量低,有的甚至颗粒无收,土地发包农民没有自给粮食,宁愿自己只种一季稻谷,也不愿将土地转租别人种烟。部分乡镇水源条件好的田土,以往土地流转年租金为150-200元/亩,现在一些农民提出要500元/亩,流转难度明显加大,直接影响了种烟大户的引进发展和规模化种植水平的提高。
三、坚定信心、明确措施,全力推进现代烟草农业发展 烤烟产业的发展壮大,各种要素必须协调互动,必须深化烟叶是基础,基地为依托,科技为先导的认识,围绕基地单元“原料供应基地化、烟叶品质特色化、生产方式现代化”目标,围绕走烤烟调结构、富民强县同发展的路子,下一步,我们将在全面稳定并提升优质烟叶产出,优化烟区基础设施环境,降低烟农劳动强度,提升种烟比较效益等方面继续努力,扎实推进现代烟草农业发展。
(一)强化政策引导,促进产业稳定发展。现代烟草农业建设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也是我县烟叶可持续发展的一项重大任务,比照郴州桂阳等地的先进经验和做法,县委、县政府及时制定相关政策,引导烟叶产业健康快速发展。在组织领导上,继续实行一把手工程;在政治措施上,实行“一票否决”制;在优惠政策上,加大税收分成比例;在生产方式上,大力培养种植专业户和烤烟种植家庭农场,实行规模化生产;在技术指导上,加快烟农专业化合作步伐,实行专业化服务;在烟叶收购上,坚持国家标准的前提下,尽力保护烟农利益。我县现代烟草农业已经启动二年多,仁和、柏家坪镇现代烟草农业试点村为我们积累了一些经验,为下一步现代烟草农业整县推进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二)优化品种布局,推行连片规模化种植。按照我县现代烟草农业建设规划要求,分步实施现代烟草农业建设,努力实现烟叶生产向种烟适宜区转移、向科技水平高的产区移转;向种烟大乡(镇)、大村、大户转移;向有技术、有劳力的种烟专业户转移,实现适度集中,形成规模。推广水市镇的做法,将集体土地采取公开招标的方式对外发包,改变一年一租、租金过低等问题,让群众真正得到实惠,增强烤烟后续发展潜力。
(三)立足现有优势,强化基础设施建设。一方面,不断加强基地单元项目建设,整县推进机耕路网、机械、育苗大棚等项目,推广农机示范园作法,改善烟区生产条件,提高基地建设水平和综合生产能力,提高优质烟叶生产保障能力。另一方面,加大对烟区零散水利设施建设投入,整合捆绑使用农业、国土、交通等部门项目资金,发挥“解渴救急”作用。
(四)坚持科技兴烟,打响自有特色品牌。以提质增效为核心,全面推进“一基四化”,提高种烟比较效益和烟叶生产整体水平,提高土地产出率,促进农民增收;以市场为导向,围绕品质稳定、风味独特的“九嶷金叶”品牌上项目,加强与工业企业、科研院所合作,积极承担科研项目,着力生产出能满足市场需求的优质烟叶,全面提高优质烟叶保障能力;以教育创新培训方式为依托,加大烟农教育培训力度,提高标准化生产技术措施落实到位率,培育有文化、素质高、有发展潜力、懂管理的新一代职业烟农,为烟叶可持续发展增添后劲。
(五)创新发展机制,探索组织新模式。以“政府支持、农民自愿、行业指导”为原则,探索多种形式的土地流转模式,促进烟田有效流转,建立烟叶种植大户和合作社,培育专业合作社等新型烟叶生产组织模式,增强自我发展、自我服务能力,建立以烟叶种植大户为主、家庭农场和合作社为辅的组织形式,同时引导建立合作社(服务队),实现“两头工厂化、中间专业化”;协调金融、农业、水利、电力等部门密切配合,搞好新型烟叶生产组织模式的服务和指导,为新型组织模式提供良好发展环境,推动新型组织模式发展壮大,实现烟叶发展与农民增收的双赢。
(六)强化优质服务,维护广大烟农利益。烤烟是我县最大的订单农业,是实现政府、企业、农民、农村多方互利共赢的产业。在这个产业链中,烟农才是根本,只有烟农乐于种烟,种得好烟,烤烟才有大发展。烟农最需要的是什么?一是效益,即种烟要划得来;二是烟草部门的优质服务,特别是对引进来的外地烟农,要扎根本地一直种下去,优质服务不可少。我们不仅要在当前农资价格持续上涨中以较高的收益赢得烟农的“忠诚”,还要以优质的服务争取烟农的热情,这样才能确保烤烟产业持续稳定健康发展。要坚定走现代烟草农业之路的信心,坚定不移地扶持烤烟产业,各级各部门要继续为烟农在贷款、用电、土地流转等方面排忧解难。烟草部门要把烟农当作“衣食父母”,进一步端正经营与服务的思想,切实加强内部管理,要发扬在一线为烟农服务优良作风,生产过程悉心指导,收购环节公正对待,确保烟农利益的最大化。
(作者唐慧云系宁远县委常委、常务副县长)
第三篇:巴西现代烟草农业启示
巴西现代烟草农业启示
日期:2007-12-25作者:常远程来源:南阳市政府
应环球(巴西)烟草公司(UNIVERSAL)和巴西烟农协会(AFUBRA)邀请,以南阳市副市长姚龙其为团长,由各重点产烟县主要负责人组成的烟草生产考察团,于11月中旬到巴西烟草主产区南大河州(Rio Grande do Sul)的桑塔·克鲁斯市(Santa Gruz)进行访问、考察和学习。考察团实地考察了巴西烟草大田种植情况、机械化作业设备、烘烤设备及烤后烟叶外观品质,参观了普瑞铬(PREMIVM)烟叶复烤加工厂,听取了普瑞铬技术部人员关于巴西烟草生产概况、种植技术、烘烤技术以及组织管理等方面的介绍;此外,考察团还访问了部分烟农,拜访了巴西烟农协会及有关方面的领导,并与相关人员进行了广泛交流,受益匪浅。
一、巴西烟草生产概况
巴西位于南美洲的东部,东临大西洋,属热带、亚热带气候,国土面积854.7万平方公里,约占南美洲总面积的46%,为世界第5大国家。巴西为联邦共和国,行政区划为28个州,下设县市,葡语是官方语言。巴西人口1.7亿,居拉美首位,世界第六位,其中,农业人口约占15%。巴西重视外向型农业的发展,农业是巴西经济的重要支柱(约占GDP的35%),农产品出口创汇能力很强,是世界第六大农产品出口国,主要农产品有大豆、咖啡、烟草、蔗糖、肉类等;小麦、大米依赖进口。
巴西幅员辽阔,土地宽广,自然条件优越,造就了烟草得天独厚的生产优势。巴西全境森林覆盖率高,植被保护完好,土地肥沃,一般为沙壤土和沙土,有机质含量1%~3%,PH值5.0~6.3。烟区年降雨量2000毫米,烟草大田生产期间降雨量1000毫米左右,且分布均匀,全年平均气温为18.1℃,最热月(1月)平均气温21.8℃,最冷月(七月)平均气温15.3℃,全年基本无霜,无明显的寒冷冬季,适宜烟草生长的季节较长。
巴西烟草种植主要分布在南部的三个州,约占总量的95%以上,他们是南大河州(又名里奥格兰德州)占50%,圣特卡塔琳娜州(SantaCatarina)占33%,巴哈那州(Parana)占13%。近年来,巴西烟草年种植面积稳定在42万公顷左右,总量约8.6亿公斤,涉及16万户家庭农场,其中,南大河州8万户、圣特卡塔琳娜州5.7户、巴哈那州2.3万户,户均种烟2.6公顷,平均单产2047公斤/公顷(136.5公斤/亩),烟叶每公斤售价4.56雷亚尔(约合人民币17.1元)。
巴西1969年开始出口烟叶,随着科技进步,烟叶质量有较大幅度的提高,出口量也不断增加,1993年巴西烟叶出口量跃居世界首位。目前,巴西烟叶生产量居世界第二位,出口量居世界第一位,烟叶年出口量占世界烟叶贸易量的40%,占其总产量的80%,出口的主要市场是欧洲、亚太、北美、拉丁美洲、非洲和中东,年出口额达18亿美元,烟叶出口是巴西出口创汇的主要来源之一。
巴西烟草种植和经营全部由跨国烟草集团和私营烟草公司来运作,最大的五个公司分别为苏萨·克鲁兹(SOUZA CRUZ,英美烟草公司(BAT)所属)、环球(UNIV ERSAL)、德孟(DIMON)、大陆(TRANS—CONTINENTAL)和巴西联合烟草公司(ATC),五大公司占巴西烟叶交易量的80%以上。巴西境内有五家卷烟厂,苏萨·克鲁兹公司拥有两家,卷烟市场占有率81%,菲莫公司拥有一家,市场占有率7%,剩余为其它公司共用占有。
二、巴西现代烟草农业模式
巴西政府不直接参与烟草生产的组织管理,主要由烟草公司运作,烟农协会参与,实施“公司十农户”的管理模式。巴西的生产基础,我们与之不同;他们的运作模式,我们也与
之不同,但是他们在烟草生产中的许多做法和宝贵经验,的确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通过实地参观,深入了解,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种植布局实现规模化。巴西烟草规模化种植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区域规模化。全国烟叶产量的95%以上集中在东南部的南大河州、圣特卡塔琳娜州和巴哈那州,这三个州分别占全国总量的50%、32%和13%。另一方面,生产规模化。目前,巴西烟草种植面积42万公顷左右,有16万户家庭农场,户均种烟2.6公顷(39亩),约占烟农平均拥有土地17.5公顷的15%,户均烟叶产量5320公斤,户均种烟收益2.4万巴币(折合人民币9.1万元)。烟草规模化种植的实施,使生产主体与资源优势得到了有机结合,种烟收益实现了最大化。
(二)生产过程实现生态化。巴西政府、烟草公司和烟农对农业生态环境保护、耕地用养结合的意识很强。一是鼓励烟农对耕地进行轮作。主要轮作方式有:烟草—玉米—牧草—烟草;烟草—大豆—牧草—烟草。玉米秸秆直接还田,增加土壤有机质;牧草常种的是ORS,可做饲料,也可作绿肥使用。二是推广免耕或少耕法。尽可能减少对土壤的翻动和土壤结构的破坏,增加土壤的覆盖和有机质的积累,减少土壤流失,涵养土壤水分;同时还可减少烟用劳力投入。三是大力倡导病虫害综合治理(IPM)。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巴西各大烟草公司大力推广使用抗病品种和生物农药制剂,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次数和用量,充分发挥自然生态系统的调控作用,减少农药残留,提高烟叶的安全性。
(三)技术运用实现科学化。巴西烟草生产有一套先进技术和技术推广体系,如:在品种上,由苏萨·克鲁兹公司遗传育种中心、布菲金种子公司和德孟公司育种中心三家承担育种任务,围绕市场确定育种目标;种植品种多样化,满足市场对多种质量特点烟叶的需求;全面推广烤烟杂交种,充分发挥杂种优势。在育苗上,全部采用漂浮育苗技术。在施肥上,一律采用测土配方施肥。烟草公司对栽烟土壤每3年免费监测一次,每4公顷取一个土样,并建立土壤信息档案,跟踪土壤肥力变化,及时调整施肥量;科研部门根据烟株营养需求和需肥规律提出施肥方案,所需肥料由厂家生产专用肥料直接供应。此外,大田移栽、田间管理、采收与烘烤都有严格的操作规程(GAP),以保证烟草整体生产水平的不断提高。
(四)田间操作实现机械化。为了降低生产成本(主要人工费用),巴西在烟草生产上,注重作业机具的创新、研发和推广。目前,在耕作、管理、烘烤等环节基本上实现了机械化、自动化。我们在考察参观中亲眼看到生产上使用的起垄施肥机、移栽器(机)、绑烟上竿缝纫机、简易的托盘剪叶器、剪叶机等,大大提高了工效,降低了劳动强度和生产成本,特别是在烤房上安装的温湿度自动报警器和恒温自动控制装置等,准确调整和控制炕房内的温湿度,保证了烘烤质量。
(五)组织模式实现社会化。一是发挥烟农协会的核心作用。巴西烟农协会是国际烟农协会的成员之一,是由烟农自发成立的社会性民间组织,目前已有90%的烟农入会。烟农协会代表烟农与烟草公司共同商定烟叶收购价格,协调解决烟农与烟草公司之间的烟叶等级争议和合同纠纷等;给烟农提供灾害保险,为遇到重大困难的烟农提供资金支持和帮助;向烟农提供优质廉价的物资供应,如化肥、农药、农具等;进行烟草生产成本调查,协调烟农意见,代表烟农利益参与有关事务。二是发挥烟叶价格的杠杆作用。每年在烟叶收购价格谈判前,烟农协会、烟草贸易协会(代表烟草公司利益,现成员由14家烟草公司组成)双方都要独立进行烟草生产成本调查,调查是按照规定的方法和程序进行的,测算出平均生产成本和平均边际利润,在此基础上,双方在政府的指导和监督下协商制定新的烟叶收购价格。这样比较好地兼顾了双方利益,一方面,烟农可以获得比种植其它作物高几倍的收益,使烟农有种烟积极性,并愿意按照烟草公司要求提高种植水平和烟叶质量;另一方面,巴西烟叶在国际市场上有价格、质量的竞争优势,使烟草经销商获得丰厚的经营利润,可以说价格机制是烟农和烟草公司双赢的结果。三是发挥产购合同的约束作用。巴西各个烟草公司每年都根据国外烟叶市场需求和烟叶库存量,拟订下年生产计划,包括种植面积、产量指标、质量指标及生产技术,把任务分解到各个产区,然后再分别落实到农户,烟草公司直接与烟农签订产购合同,明确双方责任和义务,建立了紧密型的合作关系。公司根据农户的土地、劳力、烤房设施和技术水平,选择签约农户;农户则根据服务质量和技术指导水平选择签约公司,实施双向选择,提高合同的执行质量。烟农按合同规定和技术要求种植烟草,烟草公司必须依级按价收购烟叶。个别合同纠纷由烟农协会及时帮助调解,很少进入法律程序。
(六)公司服务实现全程化。巴西几大烟草公司之间既有合作,又有竞争,合作主要表现在协调统一烟叶收购价格和公共社会事务处理上,竞争主要表现在为烟农提供优质生产技术服务和廉价生产物资供应、烟叶加工与贮存技术、国际市场的推销能力三个方面。特别是对烟农的服务,各自发挥优势,打好服务品牌,在烟草生产期间,烟草公司为烟农提供全过程的物资供应、技术指导和信贷支持服务。如,向烟农无偿提供烟苗或种子;以低廉优惠价格向烟农提供充足适宜的化肥、农药等生产物资,物资贷款待烟叶收购时扣回;为烟农提供无偿烟草栽培、采烤、分级以及化学用品使用技术指导与培训;为烟农提供季节性的无息或低息生产贷款,在烟农交售烟叶时扣还;为烟农在银行申请贷款提供担保;烟叶收购时,由烟草公司租用卡车约时上门,免费运走烟农分级后的烟叶,为烟农售烟提供方便等等。
(七)保障机制实现多元化。巴西为了有相对稳定的种烟农户、相对稳定的种植规模,建立了较为完善的烟草生产保障体系,以解决烟农后顾之忧,除上面提到过的烟草公司在物资供应、资金信贷、无偿服务等方面外,巴西还健全了技术推广体系和社会保障体系。首先,具有完备的技术推广体系。烟草公司每个技术包干负责100~150户烟农,总面积约340公顷,包括与农户签订合同,进行技术指导,技术措施落实。技术人员每年要访问每个农户6次以上,帮助解决技术难题,并取得农户的签名承认,烟农有问题可随时电话联系,对技术人员服务不满的,可向公司投诉;烟草公司还派出巡视员监督技术措施的落实,发现问题及时纠正;每年对烟农培训2~3次,并召开技术研讨会,相互交流经验,提高烟农技能。其次,具有健全的社会保障体系。因为烟草生产风险大(主要是冰雹袭击、炕房火灾等),保险公司不愿意承保。巴西烟草保险是由烟农协会承担,烟农按当年种烟收入的1/30交纳保险费,如因自然灾害遭受绝收损失,烟农每株烟可获得相当于60克BO1(上部一级)烟叶价值的赔偿。如当年受灾害损失,则烟农在第二年只须交50%的保险费。其三,具有多项的辅助保障措施。如,烟农人身伤亡保险、养老保险等。为培育职业烟农,烟农交纳烟叶交易额的2%作为养老基金,60岁之后便可享受社会福利保障,彻底解决烟农的后顾之忧。此外,由于巴西通货膨胀率高,烟草公司还为烟农提供一些通货膨胀补贴,减少烟农的损失。
三、几点启示与建议
此次巴西之行,通过实地考察,详细了解,深入思考,使我们对巴西现代烟草农业模式有了更深的认识,更多的收获。“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先进烟区的做法启迪着我们的思想;“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先进烟区的今天昭示着我们的明天,结合南阳实际,特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一)优化种植布局,探索规模生产路子。巴西烟草种植相对集中,且具有一定规模,使得资源要素与生产要素得到合理配置,而我们的烟区具有区域性和分散性的特点,生产规模小,集中度不够,使知识、资金、自然资源很难实现优化配置,使得烟区、烟农缺乏自我发展能力和市场竞争能力。因此,要适应烟草发展趋势和要求,大力调整种植区域,使烟草种植向烟农素质高、烟叶质量好、生产水平高的产区集中,重点把握好两个方面工作:一是建好基本烟田。根据南阳市烟草生产恢复发展三年规划,全市建立基本烟田50万亩,各县市、乡镇要依据本地烟草产业的发展规划,确立好基本烟田,并制定严格的保护措施。二是搞好土地流转。在烟草生产还没有完全市场化的形势下,县市、乡镇政府要发挥好烟草生产的组织协调作用,在基本烟田区域内,搞好土地流转的各种形式探索,尽快培育一批专业乡、专业村和专业户,提高烟草生产的专业化水平、组织化程度和产业集中度,形成准农场化规模生产方式。
(二)实施管理创新,探索“公司+农户”经营路子。巴西“公司+农户”的管理模式较好地解决了工业、农业和商业之间的关系。农业根据工业需求,生产高质量的烟叶,商业给农业以物资、资金和技术上的扶持,烟叶生产量、烟叶质量、技术措施、扶持办法等各项条款以合同形式签订下来,由烟农协会监督执行,双方都能遵守执行,改变了单纯的买卖关系,烟农得到了实惠,烟草公司得到符合需要的优质烟叶,是名符其实的“订单农业”,实现了双赢。目前,应在国家烟草专卖体制下,发挥市场调节作用,积极探索“公司+农户”的烟草生产路子,使烟草公司与烟农形成利益共同体,烟草公司为烟农提供全程服务,烟农按烟草公司要求进行生产,并建立对烟农信用和等级考评机制;按照自愿互利、民主管理的原则,引导、扶持烟农成立烟农合作社,推行烟农自我服务、自我管理、自我约束的管理模式,形成烟草公司联合作社,合作社带烟农的发展路子;进一步完善烟叶产购合同,建立起烟农与烟草公司依靠合同联结起来的紧密合作关系,只有这样,才能做到计划种植,合同收购。
(三)依靠科技创新,探索质量特色路子。巴西烟叶多年来出口量稳居世界之首,主要原因是烟叶质量好而稳定,且能生产出具有不同质量特点的烟叶,满足市场需求,这除了自然因素外,一个主要的根源是,巴西把科技的综合运用贯穿于烟草生产的全过程。受此启发,南阳烟叶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领国内市场,走向国际市场,必须大力开展自主研发、自主创新工作,不断引进、消化和吸收先进理论成果和技术,提高产品的科技含量,打造浓香型特色烟叶品牌,提高市场的核心竞争力。首先,要产研相结合。与大专院校和科研院所建立长期的合作关系,利用科研单位良好的人力、科技资源作为技术创新的强大后盾。其次,要研发做孵化。组建并充实本地技术中心的软硬设施,立足自我,自主创新,搞好烟田连作障碍因素与对策、水资源利用与调控、提高烟叶产质、先进烘烤工艺等项目研发,突破南阳烟草发展的“瓶颈”制约,为产业的持续发展提供技术与成果储备。其三,要推广促发展。搜集、筛选、组装、集成、示范、推广国内外高新技术,实施烟草农业标准化生产(GAP),加快先进实用技术的转化应用速度。如漂浮育苗、土壤改良、合理施肥、科学采烤等,把科技对生产的贡献份额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其四,要培训提素质。建立“金字塔”型的培训体系,强化技术人员责任和考核,彻底解决烟农素质偏低、技术应用不到位的问题。
(四)实施专业分工,探索减工节本路子。针对劳动力成本提高,烟草生产比较效益降低和烟草生产组织形式深刻变化的现实处境,必须不断改进烟草生产方式,紧跟现代烟草农业的发展要求,积极试点推广机械化作业机具的运用,推进生产手段由手工劳动为主向机械作业转变,引进和开发适合我市实情的中小型农业机械,并以此为基础组建机械化服务队伍,彻底降低劳动强度,提高劳动效率。对于烟用农机具的购置可实行农机部门和烟草部门共同补贴办法,由乡镇政府统一管理、集中安排、单机核算。同时,鉴于目前我市烟草生产从育苗到烘烤的各个环节,都是千家万户分开进行,不仅增加了烟农的劳动强度和技术难度,更不利于向现代烟草农业转型。要探索烟草生产方式由以分散经营为主向社会化服务转变,学习借鉴巴西等先进烟区的经验,结合我市实际,扩大集约化育苗、商品化供苗比例,推行烟草病虫害统防统治服务,推广专业化烘烤服务。
(五)注重环境保护,探索持续发展路子。目前,我市烟区土壤地力普遍下降,有机质含量偏低,加之掠夺性开发经营,造成烟叶产量降低、品质变差,浓香型烟叶特色不明显。巴西在培肥地力,保护农业生态环境方面的做法,值得我们学习和尝试。为此,要引进抗病品种,从品种上解决病害问题,特别是病毒病、根茎类病害;要增施有机肥,协调土壤养分供应,解决化肥烟问题;要推广秸秆还田、种植绿肥、土壤免耕等措施,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培肥地力,改善烟田生态环境;要全面普及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提倡生物、农业和物
理措施防治病虫害,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次数和用量,降低农残;要强力推行合理轮作模式和保护栽培措施的落实。
(六)健全保障机制,探索降低风险路子。烟草生产周期长、风险大,属于农业生产中的弱质产业,烟农种烟承受着市场和自然的双重风险,特别是今年烟草生产遭遇的前旱、中病、后涝等严重自然灾害,造成部分地方烟叶绝收,烟农损失残重。因此,要从保护农民利益出发,建立烟草生产风险基金,资金来源由政府、烟草公司和烟农共同出资,由县市集中管理,专款专用,对冰雹、洪涝、干旱、病害等自然灾害造成烟叶绝收或重大损失的烟农进行一定的救助,稳定烟农种烟情绪;同时,对长期种烟的职业烟农,建立社会养老和医保机制,解决烟农的后顾之忧。
第四篇:现代烟草农业建设情况汇报
现代烟草农业建设情况汇报
自2009年以来,我们积极探索现代烟草农业发展之路,创立了。。。示范园。其主要内容包括:以转变烟叶生产方式为主体的规范化、标准化和规模化建设;以改善烟叶生产条件为主体的烟叶基础设施建设;以创新烟叶生产组织形式为主体的烟农专业合作社建设。现将工作情况简要汇报如下:
一、加强领导,提高认识,为现代烟草农业建设提供保障。
一是高度重视。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现代烟草农业建设,把现代烟草农业建设纳入全县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内容来抓,作为全县重点建设项目来管理,作为做大、做强、做优烟草产业的主攻方向。多次召开党政联席会议、政府常务会议和部门协调会议进行专题研究,并以发展现代烟草农业为先导,加速我县发展现代农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构建和谐社会的进程。
二是制定政策。县委、县政府制定了《县人民政府关于现代烟草农业发展的指导性意见》;出台了《县烟叶基础设施管护暂行办法》,同时预算资金设立现代烟草农业发展基金。
三是成立机构。成立了以县委书记为顾问,县人民政府县长为组长的两烟工作领导小组,成立了以副县长为组长的现代烟草农业建设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烟草工作办公室,为县政府的常设职能机构,专门负责组织、协调烟叶生产、收购、现代烟草农业建设和两烟市场管理。并根据现代烟草农业建设的需要,从国土、建设、水务、农开等部门抽调工程技术人员加强和充实县烟草工作办公室的力量。设立组织协调、督查考核、基础设施、土地流转、生产科研、信息资料、资金管理、环境维护等8个工作小组。
二、烟草为主,部门整合,充分发挥烟基设施的效益。
烟基建设是现代烟草农业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烟基建设中,我们着力“三好一大”,确保“三性”,即:着力规划好、建设好、管护好,效益最大化;确保项目的真实性、质量的可靠性和资金的安全性。
三、合理流转土地,创新组织形式,实现烟叶生产规范化、标准化和规模 1
化。
我县是老烟区,种烟历史悠久,烟农种烟技术熟练程度较高,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县外出务工人员较多,外出务工和烟叶生产的矛盾日益突出,一方面我县烟叶生产长期以来是各家各户种植的小农模式,另一方面外出务工人员日益增多,种烟户数不断减少,生产规模徘徊不前。在此状况下发展现代烟草农业是我们的一个新课题,在不断的摸索中,我们以土地流转为前提,以培植职业烟农为支撑,以烟农专业合作社为创新,实现烟叶生产的规范化、标准化和规模化,为现代烟草农业建设提供了一个崭新的平台。通过规模化生产,破解了劳动力少和部分土地闲置两大难题。
四、勇于探索,不断总结,促进现代烟草农业建设健康持续发展。
几年来,我们在烟草部门的主导下,充分发挥政府及职能部门的作用,努力探索现代烟草农业发展之路,创立了现代烟草农业发展的广发模式和模式,特别是丘陵山区精准烟草农业示范园的创建,为丘陵山区现代烟草农业建设积累了宝贵的经验。现代烟草农业建设的成果在我县彰显。一是烟叶生产的自然环境和生态环境得到明显的改善;二是烟叶生产水平得到大幅度提高;三是烟农减工降本,提质增效的目标得到实现;四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步伐得到加快;五是广大烟农对现代烟草农业建设的认识更加清晰,现代烟草农业建设的积极性和自觉性更加高涨。这些所体现的只是现代烟草农业建设的现实成效,更重要的是现代烟草农业建设的深远意义,通过现代烟草农业建设,引导、带动、推进了我县现代农业的发展,为现代农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加快了我县现代农业发展的步伐,惠及的不仅是烟农,而是“三农”:农业、农村、农民。在此,我们对各级烟草部门表示深深的谢意。
第五篇:推进现代烟草农业建设探讨
以整县做好基地单元规划设计推进现代烟草农业建设探讨
国家烟草专卖局在2009年的全国烟叶工作会议上提出了从2010年起按照整县推进、单元实施的思路,分期分批开展现代烟草农业建设,把现代烟草农业基地单元建设作为整县推进的载体。随后,中国烟叶公司根据国家局指示精神下发了《 关于做好整县推进现代烟草农业建设规划的通知》(中烟叶生[2009]58号文件),《通知》文件中指出:在市级公司的统一领导和单元建设统一规划下,县级分公司根据工业企业对烟叶风格特色的需求,在辖区内根据生态环境集中建设,规模种植的原则,按照5万担左右的种植规模进行单元建设并设置基层站,在各单元中与工业企业建立紧密型的厂办基地关系,由县分公司与工业企业共同完成技术体系的建设,县分公司对各单元人员进行综合调度和区别管理。
今年8月份以来,我县适逢《国家烟草专卖局关于落实国务院有关文件精神对口支援兴国县的意见》(国烟办[2013]326号文件)的出台,面对这一历史机遇,全县上下欢欣鼓舞,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很快颁布了贯彻落实对口支援政策的实施意见。现就以整县做好基地单元规划设计,推进我县现代烟草农业建设作一探讨。
一、厘清现代烟草农业概念
现代烟草农业是指以规模化种植为基础、以机械化作业为标志、以专业化生产为特征、以精细化管理为手段,以基础设施为保障,推进生产组织以单个农户为主向规模化转变、推进生产方式由以分散经营为主向社会专业化服务转变、推进生产手段由以手工劳动为主向机械化作业转变、推进管理方式由传统手段为主向精细化管理转变,达到降低烟农生产投入、降低烟农劳动强度、降低烟农经营风险,增加烟农种烟收入,实现烟农简单、轻松、愉快种烟。
现代烟草农业是现代农业的组成部分,具有现代农业的基本特点和要求。现代农业相对于传统农业而言,是广泛应用现代科学技术、现代工业提供的生产资料和科学管理方法进行的社会化农业。现代农业的核心是科学化,特征是商品化,方向是集约化,目标是产业化。现代农业的基本特征包括:有完整的高质量的农业基础设施;一整套建立在现代自然科学基础上的农业科学技术,使农业生产由经验转向科学;现代机器体系的形成和农业机器的广泛应用,使农业由手工畜力农具生产转变为机器生产;农业生产社会化程度有很大提高,小而全的自给自足生产被高度专业化、商品化所替代,形成农工商一体化产业链;现代管理理论和方法广泛运用;形成良好的高效能的生态系统。现代农业的本质特征是科学发展观、大生产方式、规模化生产、集约化思路、专业化分工(即工业化方法)、信息化手段。
对于现代烟草农业而言,应该同样具备上述现代农业的特征。试分析如下:
(1)烟叶生产手段机械化程度高。基本实现烟田育苗、移栽、灌溉、施药、采烤等主要生产环节机械化,大大降低烟农的劳动时间和劳动强度。
(2)基本烟田生产条件和生态环境改善。水利基础设施体系完善,水土流失和环境污染得到治理,植烟资源得到合理开发和充分利用,土地综合生产能力大大提高,烟农收入大幅增加。
(3)科技贡献率较高。广泛应用生物、信息、新能源、新材料等现代科学技术,使科技对烟叶生产的贡献率达60%以上。
(4)经营管理现代化程度高。采用现代管理技术经营烟叶生产,社会化和专业化水平高,适度规模经营和社会化服务达到较高水平。
(5)市场化程度高。市场成为配置资源的主要手段,生产经营实现企业化、品牌化。
(6)风险保障程度高。可以有效抗御自然灾害风险和市场风险。
(7)烟农职业教育和技术培训体系健全。烟农素质大提高,能接受和应用现代科学技术,具有较高的市场经营头脑和经营能力。发展现代烟草农业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必须遵循客观规律,有重点、有计划、有步骤地扎实推进。
二、围绕现代烟草农业,做好基地单元建设
现代烟草农业建设是当前乃至将来我县烟叶工作的基本方向,也是更好地实施单元建设的必要保障。根据我县人多地少的特殊情况,目前又刚刚处于起步阶段,需要不断实践、探索。发展现代烟草农业,要重点抓好一基四化:
(1)继续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改善烟叶生产条件,是发展现代烟草农业的重要内容。要进一步深刻认识开展烟叶生产基础设施建设的重大意义,继续加大投入,切实加强管理,努力打牢烟叶生产基础。要加强烟田基础设施建设。按照科学规划、系统设计、整体推进的原则,继续扎实推进烟水配套工程建设,保质保量完成各项建设任务。搞好综合配套,加强机耕路建设,积极为机械化耕作创造条件。认真总结经验,进一步完善管理制度,创新管理方式,规范管理行为,确保烟田基础设施建设的质量和效果。要加强烤房建设。根据基本烟田规划和规模化种植发展要求,结合各产烟乡镇烤房建设实际和烟叶发展趋势,按照统一规划、科学安排、体现先进性和实现适度集中的原则,大力加强烤房建设。逐步淘汰标准低、容量小、性能差、煤耗高的普通烤房,积极发展密集烘烤能力,加快实现专业化密集式烘烤。要加强烟叶基层站建设。基层站是联结广大烟农、基层地方政府的重要纽带,是搞好烟叶工作的基础环节。要按照合理规划、相对集中、方便烟农、有利管理的原则,对基层站进行系统规划和整合,努力建成一批设计合理、功能齐全、环境良好、管理高效的综合性工作站,整体提升基层站的服务和管理水平。
(2)加快发展规模化种植。规模化种植是发展现代烟草农业的必由之路。要紧紧抓住农村经济结构深刻调整、农业劳动力大量转移、农民市场化意识快速提高的有利时机,加快发展烟叶规模化种植。要扶持发展适度规模种烟农户。紧紧依靠地方政府,在稳定和完善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前提下,根据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尊重农民意愿,积极探索土地流转的有效方式,促进烟田向种烟能手集中。积极引导合理轮作,注重发展以烟为主的配套农业生产经营,努力提高适度规模种烟农户的综合收益。要推动烟叶种植向优势产区适度集中。在严格计划管理前提下,坚持以市场为导向,遵循自然和经济规律,进一步优化烟叶生产布局,推动烟叶种植逐步向优势产区适度集中,努力扩**片种植规模,大力发展千亩村、万亩乡。以烟农为主体,积极探索烟草企业、地方政府、专业合作组织和烟农的不同联结方式,进一步总结完善烟草企业+村组+农户、烟草企业+专业合作组织+农户等生产组织模式,努力提高烟草农业组织化程度。围绕增强十多个重点骨干企业和十多个重点骨干品牌的原料保障能力,进一步加强烟叶基地化建设。要创新烟叶生产组织模式,建立稳固的产销关系。
(3)稳步推进集约化经营。强化科技支撑作用,通过密集使用生产要素和不断提高要素生产率,实现烟叶生产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走内涵式发展道路,既是发展现代烟草农业的本质要求,也是发展现代烟草农业的根本出路。要整体提高烟叶生产科技水平。科技进步是发展现代烟草农业的重要支撑。要着眼增强科技自主创新能力,认真搞好烟草农业基础研究和技术开发,加强对烟草基因组计划、高香气低危害烟草新品种、无公害烟叶工程、基本烟田治理工程、特色优质烟叶开发等科研专项的重点攻关。要不断推进烟叶技术进步,加大土壤改良、平衡施肥、病虫害综合防治、密集烘烤等适用技术推广力度,提高基本烟田综合生产能力。要围绕重点骨干品牌原料需求,加强工商技术互动,突出烟叶风格特色,优化生产技术体系,增强优质烟叶生产保障能力。加强基层烟叶技术技能队伍建设,建立完善科技人员直接到户、良种良法直接到田、技术要领直接到人的科技成果转化应用新机制,不断提高科技运用和转化能力。要坚持精耕细作和节约发展。立足于耕地资源高度紧张的县情,必须切实改变粗放型外延式烟叶生产方式,坚持精耕细作,注重土地和各种要素资源的高效、集约利用,努力以最少的资源消耗、最低的成本费用获得最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按照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行业的总体要求,认真做好节能减排工作,切实注重节约发展,努力实现烟叶生产的生态安全和环境友好,保持与自然、社会的和谐发展。要大力发展机械化作业。机械化作业是实现规模化种植、集约化经营的有效保障。要加强行业内外技术合作,鼓励自主创新,加快研制功能集成、先进适用的烟草农用机械,着力改善烟草农业机械装备结构,提升机械装备水平。积极培育和发展农机专业户和专业服务组织,有效利用社会化、市场化服务力量,因地制宜地拓展机械化作业的范围和领域,优先解决起垄、采收、编烟等用工量大的环节的机械化作业。
(4)深入拓展专业化分工。专业化分工是现代烟草农业的基本特征,是把烟农从劳动强度大、技术要求高的环节解放出来的根本途径,是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和发展先进生产力的有效方式。要进一步细化专业分工。认真总结各地实践经验,特别是育苗专业化的成功经验,注重面向市场,积极推进育苗、耕地、移栽、采收、编烟、烘烤、分级、物资供应、病虫害防治等烟叶产前、产中、产后全过程的专业化分工,不断延伸专业化服务范围。重点推进劳动强度大、技术要求高的环节的专业化服务。要积极培育职业烟农。培育以烟为生、精于种烟的职业化烟农队伍,持续提高种烟收入占烟农家庭收入的比重。在规模化种植水平较高的地区,努力培育一批素质高、技术好、稳定性强的烟叶生产工人。通过各种有效方式和途径,普遍开展烟叶生产技能培训和相关业务知识培训,大力提高烟农素质,加快培育一批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烟农。要提高社会化服务水平。牢固树立社会化大生产观念,支持和正确引导与烟叶生产有关的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烟农协会、烟农互助组发展,培育专业化、社会化服务主体,扶持专业队、专业户发展,促进与烟农利益合理联结机制的形成,注重让烟农得实惠。积极探索专业化、社会化服务的有效途径和可行方式,进一步健全服务机制,完善服务体系,提高服务水平。
(5)全面加强信息化管理。信息化是实现现代化的必然选择,用信息技术改造传统烟叶生产,通过信息化全面提升烟叶基础管理水平,对发展现代烟草农业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要加快信息化建设步伐。适当增加投资,改善基层烟叶单位的软硬件设施,加快实现信息数据的电子化处理和网络化传送。进一步扩大烟叶信息收集范围,拓宽烟叶信息收集渠道,逐步完善信息收集、传送、发布的程序和办法,强化信息服务功能。全面推广烟叶信息管理基础软件,按照统一标准、统一平台、统一数据库、统一网络的要求,适时集成到烟草行业统一信息平台上,实现与其它信息管理系统的有效对接。要加强烟叶全过程管理。按照供应链管理思想,把信息化管理从烟叶经营环节延伸到生产管理环节,贯穿于合同种植、入户预检、编码收购、原收原调、委托加工整个烟叶业务流程。积极推行电子合同,坚持以合同为主线,全面加强烟叶种植、收购、调拨、加工及仓储管理。要推行标准化生产和管理。积极实施良好农业操作规范,推广应用GAP生产和管理模式,探索完善更加符合实际的技术标准、生产标准和管理标准,推动烟叶生产和管理向规范化、标准化方向发展。积极推行和贯彻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加强全员、全过程质量管理,重视对烟叶生产环境和烟叶质量的检验检测,建立完善烟叶质量可追溯制度。探索应用全球卫星定位系统、地理信息系统、遥感信息系统、计算机自动控制系统等现代信息技术,积极推广精准烟草生产。
三、基地单元建设与基层管理
随着现代烟草农业建设的不断深入,烟区基本烟田基础设施不断完善,通过规模化种植、专业化分工、信息化管理等措施的不断跟进,烟农种烟效益不断显现,基本烟农队伍得到进一步巩固,标准化生产不断落实,烟叶质量不断提高,为各卷烟工业提供了稳定优质的原料。
(1)特色定位,划片建设
在一个基地单元中根据目前现有的基础设施条件及交通条件,同时按照各基地单元千担规模为一片区的划分原则,本着密集指导,节约管理成本的精神,选定一个中心区域或以合作社所在地为半径,按照三日为一个指导周期划分子单元。
(2)风格与技术配套,实现差异化管理
基地单元依托工业企业对于烤烟品种、烟叶品质的需求,结合当地土壤、气候等综合条件,由工业企业、相关研究单位及当地烟叶技术人员共同探讨,形成一整套涵盖育苗、平衡施肥、成熟采收及烘烤的烟叶生产技术方案,并根据技术方案要求形成一套有针对性、可行性强的具体考核方案进行人员考核,各单元技术方案相互独立,实行人员考核差异化管理。
(3)突出管理要素,优化人力资源结构
烟叶生产在特定时期和不同技术环节有着不同的工作量,各环节技术在掌握上也存在着难易性,同时不同技术环节在时间上也会产生重叠,例如在育苗时期同时进行着冬翻冻土、平衡施肥等技术环节,而在采收烘烤时期又存在技术相对密集、技术难度大等特点,需要较多的专业人员和技术人员,同时随着专业化分工建设的深入,信息管理员和仓管员岗位在企业管理过程中,岗位也相对固定,建议按照基层站用工要求需分别设立专职站长1名、专业育苗3名、专业植保3名、专业平衡施肥员3名、信息管理员1名、仓管员1名、专业烘烤员5名,同时在技术密集时期,按照1000担/人的标准聘请技术辅导员,协助技术指导工作。
(4)集烟站综合智慧,整体提升工作效率
细化工作流程,实现专业化分工,责任到人。根据县局(分公司)下发的工作计划及考核要求,按照专业对口的原则,将各项工作计划及管理权限下发到每一个专业人员,充分利用各人的计划、组织、协调管理能力,结合专业技能,按照各自承担的专业工作,从工作计划入手,细化到各生产环节,通过站长结合上级要求审核后通过集体讨论,确定各项工作的阶段工作要求,在实施过程中由各专业人员对其他人员进行事前培训,事中协助管理人员进行督查考核和事后兑现奖罚。如此管理模式可有效避免由于管理层思维单一和技术偏差造成的管理和决策的混乱,同时能够充分激发所有员工的聪明才智,调动各方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形成主人翁的工作热情,达到提高工作效率,提升管理水平的目的。
(5)明确权属划分,确保可经营性资产管理规范
一是明确产权和管护责任人
①实行烟草农机、育苗棚和密集烤房群等可经营性资产的所有权、使用权、受益权、处置权分离制度。其所有权、使用权一律归烟叶生产专业合作组织、烟草农机专业合作社、村民委员会(村民小组)、育苗、植保或烘烤专业户所有,受益权为广大烟农所有,烟草行业拥有其处置权。未经烟草部门批准,将补贴购置的烟草农机转卖他人的,补贴新建的育苗棚和密集烤房群改建、拆毁,县局(分公司)要收回烟草农机、育苗棚和烤房群补贴款。
②按照谁所有、谁使用、谁养护的原则,烟叶生产专业合作组织、烟草农机专业合作社、村民委员会(村民小组)、育苗、植保及烘烤专业户对补贴购买的烟草农机、新建的育苗棚及密集烤房群进行管护。
③烟草局(公司)要督促生产厂家及时开展售后服务,提供相关配件。
二是建立项目档案
①购进补贴的烟草农机,其主机和配件上都要有铭牌标识,铭牌标识上要印制统一的编码;补贴新建的育苗棚及密集烤房群也需设立标识牌。
②省、市、县三级烟草部门要加强档案管理,县局(分公司)要做到一机、一棚、一烤房一档。档案中要含有烟农申请书、补贴合同和其他相关文件。
三是检查验收
县局(分公司)每年组织一次验收,市局(公司)组织一次复查,省局(公司)进行抽查后报请国家局验收。
四、工商联动 共谋发展
随着工商合作的不断深入,不同卷烟工业在烟区所建厂办基地对原料风格特色需求的差异性不断显现,而目前烟叶风格特色单一性制约了厂办基地建设的开展。国家局提出的基地单元建设是对现代烟草农业建设和厂办基地的一个很好的整合,既能够继续推进现代烟草农业建设的步伐,又能满足不同卷烟工业对原料不同风格特色的需求,使烟叶生产得到更好的巩固和发展。
(1)以特色定位,配套技术措施。由工业企业就厂办基地烟叶特色需求进行具体定位,明确风格要求,同时针对风格特色要求与县分公司合作共同制定技术体系(包括:烤烟品种育苗、平衡施肥、打顶抹杈、采收烘烤等),确保所产烟叶满足特色质量要求。
(2)建立烟叶质量评价体系,不断优化技术措施。基地实施开始,由工业企业负责组建基地烟叶质量评价体系,每年对部分所产烟叶样品进行全面综合检测,并根据检测结果,发现问题,针对基地内技术方案进行技术改革、更新,不断完善基地烟叶配套技术,优化烟叶特色品质。
(3)建立紧密的供求关系。基地建设初期,由工业企业和市烟草公司签订烟叶购销合同,确保基地内所生产的烟叶全等级由工业企业收购,确保基地烟叶生产的稳定和可持续性。
(4)提供必要的技术支撑和技改经费。基地建设初,由工业企业委派技术人员,针对基地烟叶特色品质需求,就相关技术对基地内烟技员及部分烟农进行系统培训,为达到各生产技术环节的持续改进和优化,工业企业也需提供必要的试验经费作为生产技术优化的手段。
(5)共同完善基地烟叶生产条件。基地的综合持续发展离不开配套的基础设施,离不开先进实用的烟用机械,因此,需要工业企业协同烟草部门,共同完成基地内基础设施建设,协助引进基地内适用的先进烟用机械,优化基地烟叶生产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