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农业多经二ОО五年工作总结及二ОО六年工作计划(精选)
农业多经二ОО五年工作总结及二ОО六年工
作计划
农业多经二ОО五年工作总结及二ОО六年工作计划
二ОО五年工作总结及二ОО六年工作计划
今年,我站在局党委、行政的正确领导下,在各级部门和领导的支持下,通过全体职工的共同努力,辛苦工作,积极开展并圆满完成了辣椒、棉花、果树等经济作物技术指导、新品种、新技术的推广工作。
一、精神文明建设
1、加强内务建设。为提高全站职工的工作热情和工作积极性,充分发挥全体职工的集体智慧,促进站上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年初制定了“多经站20xx年目标考核管理办法”。做到有过则罚,有功则奖,奖惩逗硬。
2、加强学习,提高职工整体素质。今年,组织全站职工认真学习了中央一号文件、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公务员法,并加强在相关专业技术知识上的学习。共计集中学习120小时。通过学习,自我剖析,对自身不足的方面积极想办法,努力改进,有针对性地整改及制定相应的目标。
3、抓好党员先进性教育,保持党员先进性。积极组织站上党员及非党干部参加了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的学习。严格按照农业局党委、农技中心支部的安排,学完了《读本》的所有篇目以及党的十六届三中、四中全会的有关内容、省委张学忠书记和市委钟勉书记的重要讲话、农业循环经济等内容,聆听了专家讲的理论报告、领导讲的党课和村支书作的典型事迹报告。在学习过程中,全站参学人员以积极向上的心态,勤动嘴,勤动手,作读书笔记,写心得,谈体会,保先学习三阶段规定动作任务完成率达到100,收到了良好的效果,达到了先进性教育的目的。
二、业务工作
1、加强联合,强化技术指导,促进棉花产业健康持续发展及切实做好了优质棉花基地县项目的后续工作。20xx年全县棉花计划面积为5.3万亩,完成了3.1万亩。由于棉花生产的特殊性和棉花市场的不确定因素,导致了我县棉花生产发展的极不稳定。为稳定棉花产业,我站与种子公司大力协作,加强棉花生产管理。一是落实专人狠抓棉花大面积技术指导工作,重点强化了棉花的地膜覆盖,全县棉花地膜覆盖率达到85.5;二是积极推广抗虫杂交棉新品种“川杂13号”,全县累计种植面积2.45万亩,占种植面积的79,并协助种子公司完成了抗虫杂交棉制种基地的落实;三是在大佛、良安、凉水等乡镇建立了优质棉花高产示范片1000亩,开展了棉花新技术、新品种的试验研究和运用,以点带面,培育棉花产业。同时为项目的检查验收积极准备文字、图片、音像等方面的技术资料,进一步完善了良种棉加工厂的机器安装、零部件购进和调试工作及申请办理了棉花生产收购许可证、营业执照等。
2、紧抓辣椒产业化基地建设,发展壮大我县辣椒产业。(1)加强宣传,落实面积。全县规划落实辣椒面积7万亩,其中推广种植“新一号二金条”等优质无公害辣椒新品种面积为5万亩。
(2)加强技术指导,以点带面,建立辣椒高产示范片。在中天、劳动等乡镇规划落实辣椒高产示范片20xx亩。(3)引进辣椒新品种开展试验、示范。今年,我站从省农科院等单位引进“美国金塔、红辣
414、长香早尖、辣优9号、组合③”等辣椒新品种6个,分别安排在中天、劳动镇进行试验,筛选出适合我县推广种植的辣椒新品种――“红辣414”。
(4)与各乡镇辣椒协会、辣椒加工企业联合,建立联合体。为整合辣椒资源,扩大辣椒种植规模,增加推广者、企业及椒农的经济效益。我站与中天辣椒加工企业,劳动、放生、安岳等辣椒协会合作,建立了辣椒产、供、销联合体,大力推动了我县辣椒产业的发展。
(5)加强新品种的推广。20xx年落实了海椒新品种――红辣414的示范地点以及提早宣传发动群众准备下年的种子等。
3、积极指导莲藕生产,建立了莲藕高产示范片。(1)在童家、孔雀、回澜、东山、劳动、放生、高寺七个乡镇指导规划落实莲藕产业化基地1万亩,主要推广“鄂莲系列”、“罗汉藕系列”莲藕新品种。
(2)在童家镇群乐村建立莲藕高产示范片。群乐村莲藕基地是今年省丘区会必看现场,根据县政府安排,丘区会召开之前,基地的所有工作必须完成。面对时间紧,任务重,站上及时组织技术力量,调整工作重心,确定专人从3月15日开始蹲点进行规划指导,与藕粉公司一道,组织督促农民抽水、放水、整田(犁、耙)及施肥等,历时45天,落实面积117.76亩,组织藕种28870公斤,按质按量在丘区会召开前圆满完成了各项任务。
4、认真开展果树技术宣传、培训、指导及果树项目的实施。(1)应广大果农的实际愿望和果树产业发展之需,今年,我站在牌楼、回谰、东山、劳动、中天、童家等果树面积较大的乡镇大力开展了果树技术宣讲和技术培训。通过讲座、现场培训、发放资料等方式,重点对果树的施肥、整形修剪、病虫害防治、花果管理以及合理间作进行了科学指导,并对技术落实情况进行了监督和跟踪,确保了果树技术措施的贯策和实施。
(2)果树有偿技术服务的尝试。今年我站在佛星
镇开展了梨树栽培管理的有偿技术指导,取得了一定成效,为今后进行果树有偿技术服务积累了宝贵经验。
(3)完成20xx年农业资源区划课题项目。我站积极抽调人员在放生、童家等7个乡镇详细调查了解果树分布、数量、产量、果树品种、经济效益等情况,对调查资料进行收集整理及详细研究,通过研究、讨论,撰写了《乐至县果树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探讨》区划材料,圆满完成该课题。
5、加强中药材GAP生产管理,提高中药材质量。中药材属特种经济作物,生产管理非常严格,作为专业技术部门,今年我站加强了中药材生产的日常管理和药材种植加工等方面的技术指导。推广种植了“木瓜、药杏、桔梗、辛夷花、金钱草、旱半夏、青蒿”等中药材品种,20xx年全县落实种植各类中药材面积达到25500亩,分布在凉水、宝林、良安、大佛、盛池、全胜、天池、蟠龙、东山等乡镇;帮助中药材生产企业改进栽培模式及争取项目。
6、积极完成了其他业务工作。
(1)大力发展农业循环经济,提高资源的综合利用。按照县20xx年农业循环经济的规划安排,我站主要参与了回澜天龙山科技示范场、中天普照村农业循环经济点的实施,重点推广“羊—沼—牧”、“猪—沼—菜”的循环模式。目前,天龙山科技示范场已建好了标准化的种羊场,中天镇已在普照村建成标准化的猪业家园20户,并与沼气池配套,实现了种、养业的有机结合,物质、能量的循环流动。(2)加强法律、政策的宣传及技术指导工作。年初我们积极参与了由县农委办牵头实施的农村政策及20xx年大春生产技术宣传培训活动,先后到金顺、大佛、良安、全胜、高寺、劳动、通旅等乡镇入户为农民群众宣传中央一号文件精神、农民负担政策及大春种植技术的培训。直接指导农户1700人次以上,受到当地领导和群众好评。
(3)完成了“三百”粮食高产示范工程任务。负责的中天片区“三百”工程,做到了早宣传、早培训、早规划、早落实,完成水稻旱育秧914亩(规划区内),地膜玉米979亩,超任务(500亩)95.8(规划区内)。
三、存在的问题
多经站负责全县的经济作物生产和发展,涉及作物多,业务量较大,技术要求全面,而目前站上面临的是专业技术结构与现实农业技术推广不相适应,加之业务经费短缺,一些常规的技术措施很难传递到千家万户,对经济作物的发展十分不利。
四、20xx年工作计划
20xx年带领多经站全站职工振奋精神,狠抓业务,突出经营、服务,尽快改变现状,主要抓好以下工作。
1、海椒生产
抓好优良品种的推广工作:明年计划全县海椒达到7.5万亩,新一号二金条等优良品种4万亩以上,重点指导放生、劳动、良安、回澜、东山、石佛等乡镇,在劳动建立100亩高产示范片。
做好新品种的示范工作:明年计划在放生示范推广20xx年试验得出的表现较好的新品种――“红辣414”,示范面积30亩,力争工作做细,确保栽培技术的贯彻落实,以取得良好的效果,为今后海椒品种的推广打下坚实的基础。现在我们已经将种子分发到各农户。
引进、筛选新品种:明年计划新引四个品种进行试验。现在已落实了土块,准备元月育苗。
2、棉花生产
按照市、县打造西部纺织城和棉花产业化的要求,做好棉花的技术指导工作和棉花面积落实。
全县计划在良安、大佛、金顺、凉水、中和等八个乡镇植棉4万亩,其中高产示范片1000亩。
大力做好抗虫杂交棉的推广示范工作:明年力争推广“川杂13号”3.5万亩以上。
积极与确良种业有限公司合作做好棉花良繁区的建设工作。做好良种棉加工厂的生产、管理、经营和加工等工作。
3、果树生产
抓好技术服务工作:对全县果树生产进行技术指导和技术培训,重点对已建果园的果农、果树基地的业主进行技术培训和指导。在技术服务过程中,结合业务搞好物资配套工作,摸索有偿技术服务的途径。
4、中药材生产
主要配合砚山中药饮片公司等企业做好全县中药材种植的技术指导和规划工作,重点掌握全县的中药材生产发展状况,调研总结好经验。
5、狠抓经营服务工作
继续做好柑桔保鲜袋、保鲜剂等配套物资的销售工作。争取明年能够在销售量上有一个进步。
加强海椒种子的销售,争取明年能够销售250公斤以上。
6、争取项目,拓展生存空间:抓准一切机会,多做工作,争取项目。
7、积极完成上级交办的其他工作。
第二篇:二OO五年农业和农村工作情况及二OO六年安排
一、工作成效
今年以来,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县上下认真贯彻落实2005年中央1号、省委3号、市委2号文件和县委1号文件精神,强化年初目标任务落实,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呈现良好发展态势。
一是农业生产形势平稳,农民收入较快增长。全县粮食种植面积22.4万亩(其中完成水稻栽插面积20.1万亩),总产85272吨,比去年分别下降4.7%和7.8%;油菜籽面积11.6万亩,总产1.48万吨,比去年分别下降4.2%和11.4%;棉花种植面积70185万亩,总产皮棉5016吨,除棉花种植面积略有增长外,粮、棉、油各项生产指标与去年均有所下降,但仍属常年偏好水平。全县完成秋种面积19.6万亩。养殖业形势喜人,全年可出栏生猪6万头,家禽350万只,水产品总产量1.32万吨,比去年同期均有所增长。预计全年可实现农业总产值7亿元(当年价),增长5%;农民人均纯收入3200元,增幅7.5%。
二是农业结构更趋优化,特色农业初具规模。在洲圩区已基本建成10万亩优质粮生产基地、10万亩优质“双低”油菜生产基地、6万亩优质棉生产基地和2万亩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在后山区已建成1万亩生姜标准化生产基地和1万亩凤丹标准化种植基地。畜禽业已建成五松——西联畜禽养殖走廊(小区)和钟鸣、天门草食性动物养殖基地,以及五松、老洲等优质仔猪良繁基地等,全县规模养殖场(户)达190个(其中家禽养殖118个,家畜养殖72个),规模养殖占全县畜禽养殖比例已达到50%以上。水产养殖面积6万亩,其中名特优养殖面积3.2万亩,占养殖面积的54%。已建成东联、西联河蟹养殖基地1.2万亩和胥坝网箱养殖1.5万立方米。县水产开发公司良种繁殖场繁育各类鱼苗3亿尾,其中繁育大规格南方大口鲶128万尾,比去年增长40%。南方大口鲶繁育被国家科技部列为2005年科技成果转化项目,东河牌河蟹申报绿色食品认证进展顺利,产品畅销上海、杭州等地。西联乡和老洲乡400公顷蔬菜生产基地已获省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定;“和平”牌糖冰姜和糖醋姜已获得国家绿色食品发展中心颁发的绿色食品认证证书。
三是龙头企业带动作用增强,农业产业化不断推进。充分利用县80万特色农业科技扶持专项资金的导向作用,新上了华宝禽业、中厦林业、四洋养殖有限责任公司、华方麻纺织品有限责任公司4家龙头企业,全县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到34家,新培育省级龙头企业1家,市级龙头企业10家。正强禽业、铜大禽业、天宝禽业、国邦蛋鸡场、四洋养殖有限责任公司等一批原有规模养殖企业不断做大做强,其中铜大禽业有限责任公司年屠宰1200万只活禽、生产冷藏白条禽和分割禽肉产品3万吨的肉禽深加工厂已经县发计委批准立项开始建设。全县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年销售收入达2.97亿元,带动农户2万余户,我县也被认定为全省17个农业产业化示范县之一。“东河”牌河蟹、“西联”牌鸡蛋、“秋燕”牌瓜果、“陵江”牌鱼苗及水产品、“发雷”牌和“齐松”牌姜制品等近二十余个商标已申请注册,企业和大户的商标意识进一步增强。培育农业“双百”示范大户达264户,其中“双百”示范户迟秋燕创办的钟鸣秋燕农业科技园还被授予全县首个生态示范基地。组建了县棉花行业协会、粮油协会、西联蔬菜销售协会和胥坝网箱养殖协会,全县行业协会和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已达38家,丹皮行业协会被列入省级行业协会示范点,各类协会的作用正日益发挥。县花卉苗木、蔬菜、特种水产、优质畜禽等行业协会正在积极进行组建前的各项筹备工作。
四是农村劳动力转移步伐加快,劳务经济日益壮大。以实施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为载体,开展有针对性的技能培训,创新培训方式,按照“以需定培”的原则,开设专业8个,完成培训人数3000人,转移就业率达80%以上。农民由第一产业向二、三产业转移速度以及外出务工人员显著增加。据不完全统计,今年全县共劳务输出5.8万人,比去年增加近3000人,实现劳务经济收入3亿多元,有力促进了农民增收。
五是林业生态建设稳步推进,林业工作成效显著。退耕还林、生态公益林、德援项目、世行项目和绿色长廊二期等林业重点工程继续稳步实施,生态环境明显改善。全县完成人工造林面积9608亩,其中德援项目5668亩,世行项目2246亩,兴林抑螺1212亩,工业原料林465亩,其它17亩。完成退耕还林封山育林5000亩,绿色长廊二期工程建设10公里,四旁植树70万株,圆满完成了省市下达的造林任务,顺利通过省级秋季造林检查验收。完成了4.96万亩的退耕还林林权登记发证工作任务。木材采伐与林地征用审核审批手续进一步规范,“三证”管理及森林“三防”工作进一步强化,确保了森林资源的安全有效增长。
六是农业基础逐步改善,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不断提高。完成了8座水库的除险加固任务和14座泵站技改,以及洲圩区多处堤防险段的治理工程。继续实施了第九期农业综合开发项目,进行“山、水、田、林、路”综合治理,改造中低产田1.3万亩。第十期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在天门镇全面实施,将改造中低产田1万以上。积极实施“沃土工程”,加大土壤肥力调查和监测工作力度,全县共推广测土配方施肥19万亩。农村沼气、改水改厕、秸秆气化、水土保持等中小型基础设施建设步伐进一步加快。其中作为全省17个新建县之一,我县今年第一次争取到了国债能源项目,核准新建农村户用沼气池1500口,并配套“一池三改(改厨、改厕、改圈)”,中央财政共计补贴资金120万元,该项目的实施对加快我县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具有深远的意义。
七是农业标准化建设步伐加快,科技兴农战略明显加强。大力推广6类13种农产品标准化生产技术规程和4个农产品地方标准,加强标准化生产技术在种养业上的示范与应用。“农业标准化综合示范县”被省农委和省财政厅正式授牌。以和平生姜厂为龙头的6000亩铜陵生姜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已获得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批准建设。建立和完善无公害农产品市场准入制度,巩固了县、乡两级无公害农产品质量检测站、点,积极配合市蔬菜质量监测中心,加强入市蔬菜和基地在地菜的质量监测,共完成六大类30个品种、741个样品蔬菜农药残留检测,合格率达98 %,“放心菜”工程得到有力推进。农技110服务咨询台和农业信息化服务平台建设进一步完善,其服务指导功能明显增强。全面实施科技特派员制度,从县直和乡镇抽调100名(其中县级20名,乡镇80名)农业技术人员,担任农业科技特派员,建立科技成果快速转化的长效机制。认真组织实施了水稻、油菜“万、千、百”优质高产攻关示范活动,万亩县级水稻示范片总增产稻谷57万公斤,油菜示范片平均亩产178.5公斤,高于全县平均水平20%。在发挥省级新桥农业科技示范园示范作用的基础上,加快了天门生姜科技示范园、钟鸣秋燕瓜果科技园、太平蔬菜示范园和老洲新世纪蔬菜科技示范基地建设,科技示范(园)基地功能进一步发挥。
八是党的农村政策得到全面落实,农民负担进一步减轻。按照“多予、少取、放活”的原则,认真落实“一减免、三补贴”等各项惠农政策,抓好财政补贴农民资金管理和支付方式改革工作,实行了“一卡式”发放,确保各项政策措施落到实处。2005年共争取发放国家水稻良种补贴资金265.7万元,国家农机具购置补贴资金30万元,退耕还林资金759万元。结合“三下乡”、“3·15”维权日等,加强农业法律、法规和农资常识宣传,发放宣传资料4000多份,建立了重点农资定期质量抽检制度,加强农资市场管理,出动检查车辆50余次,人员174人次,累计检查农资经营户396户,确保了春耕生产和秋种期间农资市场的安全,保护广大农民利益。通过上半年和下半年两次全县农民负担综合大检查,重点加强对农村卫生、教育、医疗、生产性水电费等涉农收费的监督管理,确保减免农业税后农民负担不反弹。今年又争取市财政资金对我县农业生产性共用水电费给予补贴400余万元,农民负担进一步减轻。同时,对村级债务进行认真的调查和摸底,在不增加农民负担的情况下,形成了村级债务化解对策。在“依法、自愿、有偿”的前提下,实现土地的合理流转,基本完成了全县二轮土地承包经营权证书的补换发工作,保障了农民的合法权益。
二、主要措施
1、抓政策落实。在认真研究、宣传、贯彻落实2005年中央1号、省委3号、市委2号文件精神的基础上,按照“多予、少取、放活”的原则,结合县委1号《关于做好2005年农业和农村工作实施意见》,利用县特色农业(科技)扶持专项资金,加快特色农产品、农业标准化、龙头企业、行业协会、农产品品牌和科技示范基地等建设步伐,进一步加大对农业和农村的支持力度,同时将1号文件中涉及我委的工作任务进一步分解落实到有关部门,明确责任领导和责任人,并要求有关部门认真研究相关政策,选准编制一批项目,以项目建设为载体,实现与中央、省、市有关政策的有效对接,更多地争取上级政策性资金的扶持,将党和国家农村政策落到实处,直接增加农民收入。
2、抓结构调整。一是优化种植业。认真组织实施粮、棉、油“万、千、百”优质高产攻关科技示范工程,推进大宗农产品的标准化、优质化生产,大力发展特色高效、无公害和绿色农产品,扩大生姜、丹皮、花卉苗木、无公害蔬菜等特色农产品基地规模。二是提升养殖业。以畜禽规模化、标准化养殖小区建设为突破口,大力发展节粮型、草食型优质畜禽养殖,重点扶持畜禽规模养殖场(户),加强动物防疫体系建设,提高重大动物疫病的防控应急处置能力;以县水产开发总公司水产良种场建设为载体,扩大名特优水产品养殖比例,重点发展长江近水面网箱养殖,河蟹养殖以及南方大口鲶等水产良种的人工繁育。通过农业结构的不断调整优化,逐步形成合理的农业产业布局。
3、抓产业化经营。以省级农业产业化示范县建设为契机,强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一是大力发展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以农副产品加工型龙头企业为重点,通过因地制宜建一批、招商引一批、城镇工商企业转一批、扶持壮大一批,加快龙头企业建设步伐。同时积极引导龙头企业通过订单农业等形式,带动农民增收。二是扎实推进农业“双百”工程。加强对认定在册的264户农业“双百”示范大户的扶持服务和引导,重点在扩大规模、提高档次、完善机制、增强辐射带动上下功夫,通过“双百”示范大户标兵的评比,加大扶持和表彰力度,鼓励其进一步做大做强。三是加快农村专业合作组织建设。按照“民办、民管、民受益”和“边发展、边规范”的原则,鼓励和引导企业、示范大户和其它经济组织,创办农产品行业协会和农村专业合作组织,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和应对市场风险的能力。重点围绕优质粮棉油、生姜、丹皮、花卉苗木、蔬菜、特种水产、畜禽养殖,建立县、乡级行业协会或专业合作组织。
4、抓劳务经济。一是大力实施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按照“以需定培”的原则,采取与用人单位联合培训或委托培训的方式,提高培训的针对性和实用性,并突出为本地企业和工业园区服务,实现就地转移。二是大力发展劳务输出。简化农民跨地区就业和进城务工手续,维护好农民工合法权益,加强劳务输出的信息引导和推介,进一步增加农民的工资性收入。
5、抓农业基础实施建设。一是设立基本农田保护区,坚决制止和严肃查处乱占滥用耕地行为;二是积极实施“沃土工程”,加大土壤肥力调查和监测工作力度,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改善地力,降低农业生产成本,提高效益。三是继续实施农业综合开发项目,进行“山、水、田、林、路”综合治理,改造中低产田,加快高标准农田建设步伐。四是认真组织实施退耕还林、生态公益林、德援项目、世行项目和绿色长廊二期等林业重点工程,改善农业生态环境。五是以国债水利工程扫尾、防汛准备工作为重点,加强水库除险、泵站技改、保坍护岸等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农业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
6、抓农业科技进步。一是完善县级农技110服务咨询台和农业信息化服务平台建设,增强其服务指导功能;二是积极组织实施“科技特派员制度”,从县直和乡镇抽调100名(其中县级20名,乡镇80名)农业技术人员,担任农业科技特派员,建立科技成果快速转化长效机制;三是推进农业标准化建设,加强科技示范基地建设,以示范大户为依托,积极发展县、乡农业科技示范园(基地),不断增强示范园(基地)的示范辐射带动作用。四是推进农业机械化。积极争取中央和省、市财政农机具购置补贴资金,对我县农民购置大型农机具给予补助,不断提高我县农业机械化作业水平。
7、抓农资市场和农民负担监督管理。一是加强农资市场管理。强化农业法律、法规和农资常识宣传,建立重点农资定期质量抽检制度,及时向社会公布,让农民购买放心农资,同时加大对假冒伪劣农资的打击力度,对重点地区、重点市场、经营大户实行重点检查和全面监管,维护广大农民利益。二是完善农民负担监督。继续加强对卫生、教育、医疗、农村生产性水电费等涉农收费的监督管理。认真学习、宣传和贯彻《安徽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村土地承包法〉办法》,稳定和完善农村土地承包关系,完成二轮土地承包经营权证书的补换发工作,依法加强对土地承包流转的监督管理,促进农业的规模化、集约化经营。
三、存在问题
在取得一定工作成效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当前我县农业和农村经济工作中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与不足,影响到今后的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主要表现在:一是农资价格上扬和农产品价格的波动。今年化肥、农药、柴油等主要农资价格高位运行,同比上涨了近20%,农业亩生产成本增加了近40元,农资涨价基本抵消了政策性补贴给农民带来的实惠,同时部分农产品价格下跌,仅油菜籽比去年同期收购价低了10%以上,直接影响了农民进一步增收。棉花产量下降,但由于价格的上升(平均每担比去年上涨了65元左右),棉农基本实现了减产但未减收。二是土地流转难度加大。随着农业税免征,国家支农力度进一步加大,农民对土地资源重要性意识增强,加上近几年部分土地流转欠规范,农民从种植大户手中重新争要土地使用权时有发生,土地流转的难度加大,制约了农业的规模化、集约化生产。三是农业资金投入不足,农业基础设施相对薄弱。洲圩区易涝,后山区易旱现象依然存在,农业稳产、高产还没有摆脱受制于自然气候影响的局面。特别是今年局部地区的冰雹、内涝、旱情及台风,给我县的农业生产造成了一定的负面影响。四是龙头企业规模偏小,带动力不强,农民合作组织刚刚起步,农民经纪人、农村致富带头人等带领农民进入市场的能力还很弱。农村市场主体绝大多数还是处于分散状态的千家万户农民,市场竞争和抵御市场风险能力不强。
四、2006年工作打算
2006年是“十一五”规划的第一年,开好局,起好步,意义十分重大,我们将按照中央提出的“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目标和要求,不懈努力,稳步推进,认真做好全年农业和农村工作。
(一)总体思路
以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为指导,按照县统筹城乡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实施意见所明确的目标任务,以农村综合改革、建立为农服务新机制为契机,紧紧围绕农民增收这一主题,积极发展“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农业,推进现代农业建设步伐,以重点项目建设为载体求发展,以市场化取向加快农业产业化经营,以资源的有效整合发展壮大龙头企业,以农业科技和信息化建设为支撑促进农业增效,以质量品牌为抓手全面提高农产品竞争力,以转移农民为突破口增加农民工资性收入,实现我县农业和农村经济社会的快速健康稳步发展。
(二)工作目标
农业总产值比2005年增长4%,农民人均收入比2005年增长10%。
为确保上述目标任务的顺利实现,我们在具体工作中将细化分解如下:
1、大力发展优势产业。以市场为导向,调整农业种植结构,大力发展生姜、蔬菜、丹皮、花卉苗木、经果等优势产业,加强特色农产品生产基地标准化建设,突出发展无公害、绿色和有机农产品,使农业总产值增长1%,农民人均增收30元左右,增幅1%;
2、大力发展养殖业。以县水产开发总公司、东联乡河蟹养殖协会、铜大、天宝、正强、四洋、华宝、国邦等产业化龙头企业为主体,进一步扩大特色水产品、优质畜禽养殖的规模与效益,增强其辐射带动作用。实现养殖业同比增长8%的目标,即净增1750万元,使农业总产值增长2.5%,农民人均增收65元左右,增长2%。
3、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认真抓好农业“双百工程”建设,加大农业招商引资力度,积极发展加工型龙头企业,延伸产业链。发展壮大现有的省、市级龙头企业,辐射带动更多的农户参与农业产业化经营,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和进入市场的能力,实现农业总产值增长0.5%,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1.5%。
4、大力发展劳务经济。认真组织实施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在2006年实现农村劳动力转移3000人以上,劳务输出达到6万人以上,新增劳务经济收入3400万元;通过加快东部城区和工业园区等建设,不断增加农民的工资性收入。实现农民收入人均增收128元,增幅4%。
5、大力争取国家及省市政策性投资。抓住城乡统筹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机遇,积极争取中央和省加大对我县农村卫生、文化、教育的投入,以及市对我县农村生产性水电费和生态公益林的补贴,加大农村失地农民保障,健全对被征地农民的合理补偿机制,提高农民的土地资源性收入,实现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1.5%。
(三)主要措施
1、调整结构,优化区域布局。按照市国民经济及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中农业发展基本思路,结合我县实际,通过资金、政策和市场引导,促进农业结构的调整与优化。一是在洲圩区狠抓水利基础设施和高标准农田建设,建成10万亩优质粮、10万亩优质油、6万亩优质棉、3万亩无公害(水生)蔬菜生产基地,其中标准化种植面积分别达1万亩、1.5万亩、0.5万亩和0.6万亩;二是在后山区以农业生态保护和生态林建设为主体,大力发展丹皮、生姜两大特色农产品,建成2万亩中华白姜和2万亩丹皮生产基地,其中标准化种植面积分别达0.2万亩和0.3万亩,积极发展生态、休闲农业,构建绿色生态县;三是大力发展养殖业。建成东、西联和胥坝特色水产品养殖基地2万亩(包括0.3万只网箱养殖),使县水产良种场人繁能力达到4亿尾;建立五松、西联畜禽养殖走廊(小区)和钟鸣、天门后山区草食性动物养殖基地,使全县规模养殖场(大户)达200个以上,全县规模养殖率达到60%;四是在沿江快速通道两旁和“一主两辅”城区周围,以绿色长廊、花卉苗木、经果林建设为主,积极发展并形成城区近郊的设施蔬菜生产基地,同时在该区内加快农业经济循环园建设,建成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的循环经济型生态农业区。
2、突出重点,狠抓项目建设。农业项目是增加农业投入,改善农业生产条件的重要载体,因此,我们将把农业项目建设作为加快城乡统筹发展的一件大事来抓。一是围绕市里所确立的主导产业(产品),结合全县农业“十一五”规划的实施,建成一批能与市农业发展项目相衔接的农业项目库,以项目为载体争取市里对我县农业发展的支持;二是对在手的林业德援项目、世行项目、生态公益林项目、绿色长廊二期项目、基层动物防疫体系建设项目、南方大口鲶规模化人工繁育与生态养殖技术科技成果转化项目、国债能源项目、产业化示范县项目、国家级生姜标准化示范区建设项目、阳光工程项目、水稻良种补贴项目和农机具购置补贴项目,抓紧组织实施,力争早日发挥效益;三是对渔病防治中心项目、网箱养鱼项目、农产品质量检验检测体系建设项目和土壤监测体系建设项目,加大跑省跑部力度,争取尽快立项实施。同时,严格项目资金管理,注重项目质量,切实抓好农业项目的建设与管理工作。
3、壮大龙头,搞活产品流通。一是做大做强龙头企业,增强龙头企业的辐射带动作用。充分发挥县特色农业科技专项扶持资金的导向作用,增加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资金,按照重点扶持,集中扶持的原则,加大对我县龙头企业的支持力度。力争新培育省级龙头企业1家,市级龙头企业3家。二是加大农业项目招商引资力度。围绕粮、油、棉及特色农产品精深加工,支持和鼓励外地工商资本到我县创办、领办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加快我县产业化龙头企业的建设步伐,实现农业的专业化、规模化生产,集约化经营。同时,对这些农业项目实行比工业项目招商更优惠的政策;三是不断加大对农村致富带头人的培育和扶持力度。培育“双百”示范大户达300户,辐射带动农户1万户以上,并通过加大对致富带头人的项目、资金、技术、信息支持力度,促进他们向“公司化”方向发展,使之成为产业化发展的排头兵,带领农民致富的领头雁;四是搞活农产品流通。围绕特色农产品加快产地农产品批发市场建设,建立农产品流通的“绿色通道”,为农产品的流通保驾护航。充分运用连锁经营、产销直挂、网上交易等现代流通手段,积极参与各类农产品展示展销活动,大力发展农资连锁经营,确保农资与农产品质量;五是加快农产品品牌建设。以工业的理念抓农业,积极实施品牌战略,推进农产品生产的标准化,鼓励和支持企业、单位与个人进行农产品商标注册,争创无公害、绿色和有机产品以及著名、驰名商标,认真组织实施“皖优农产品进超市工程”,加强对我县名特优农产品的宣传推介力度,全面提升我县优势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六是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按照“民办、民管、民受益”的原则,加强农产品行业协会和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建设,重点建设生姜、丹皮、名优畜禽、特色水产、无公害蔬菜、花卉苗木等特色产业协会,实现小生产与大市场的有效对接,提高农民进入市场的能力。
4、强化培训,加快转移步伐。一是围绕市东部城区和县经济循环园建设,以实施“阳光工程”为抓手,在突出为本地企业服务的基础上,按照定向培训、定单培训的原则,积极拓展农民工的输出渠道和规模,确保输出的目的性和有序性,力争培训转移3000人以上,努力增加农民的工资性收入;二是配合城建、公安、社保等部门,加快与市职能部门的对接,做好被征地(失地)农民的社会保障和转移工作,积极稳妥地引导他们由农民向市民过渡;三是通过农民“绿色证书”培训和“跨世纪农民”培训工程,不断提高农民的科技文化素质。同时,积极引导经过职业技能培训的农民走向东部,通过换脑筋、学本领、积资本,实现“孔雀东南飞,凤凰再还巢”,带动全县市场农业的发展。
5、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高综合生产能力。在进一步实施好现有的各类农业基础实施建设项目的基础上,努力争取更多的项目,不断增加对农业的投入。一是继续实施农业综合开发项目。争取开发资金和规模,按照建一片,成一片,保一片的要求,加快对我县中低产田的改造步伐,建设高标准农田,实现农业的高产、稳产,为城乡统筹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二是搞好农林生态建设。支持水土保持、节水增效等农业项目,认真实施退耕还林、生态公益林、德援项目、世行项目等林业重点工程,提高全县森林覆盖率和绿化水平;三是加快农业循环经济园建设。建成顺安农业循环经济园,发挥循环园的示范辐射作用,大力发展农村沼气,推进农村改水改厕,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6、创新机制,促进科技兴农。一是建立为农服务新机制。结合我县农村综合改革试点县,认真做好为农服务与农民负担监督的各项工作,严格执行减轻农民负担的“四项制度”,加强农资市场监督,建立农民利益保护的长效机制,同时将一些经营性服务和非必须由政府公益性服务组织行使的职能,逐步转由中介组织承担,建立起科学可行的工作考核机制和农民负担监管机制;二是创新农业科技推广体系。认真组织实施科技入户工程,实行科技特派员制度,从县直和乡镇抽调一定的农业科技人员,担任农业科技特派员,进村、入户、到田开展农技推广和技术服务,建立起农业科技成果快速转化的长效机制;三是创新农业服务方式。继续抓好农技“110”服务热线,实施农业科技信息化服务平台项目,推进“信息入乡”工程,增强服务指导功能,探索农业科技人员利用技术承包、技术入股等形式进入农业生产领域的途径,实现科技与农业更深层次的融合;四是加快农业科技示范园建设。在完善省级新桥高科技农业示范园功能的基础上,突出抓好县级生姜、蔬菜、经果和花卉等示范园建设,引进推广一批新品种、新技术、新材料,不断增强园区的示范辐射作用;五是提高农业机械化作业水平。继续争取中央和省、市农机具购置补贴资金,对我县农民购置农机具给予补贴,不断扩大补贴范围和规模,逐步提高我县农业机械化作业水平,使机耕和机收率分别达70%和65%以上。
今年以来,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县上下认真贯彻落实2005年中央1号、省委3号、市委2号文件和县委1号文件精神,强化年初目标任务落实,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呈现良好发展态势。
一是农业生产形势平稳,农民收入较快增长。全县粮食种植面积22.4万亩(其中完成水稻栽插面积20.1万亩),总产85272吨,比去年分别下降4.7%和7.8%;油菜籽面积11.6万亩,总产1.48万吨,比去年分别下降4.2%和11.4%;棉花种植面积70185万亩,总产皮棉5016吨,除棉花种植面积略有增长外,粮、棉、油各项生产指标与去年均有所下降,但仍属常年偏好水平。全县完成秋种面积19.6万亩。养殖业形势喜人,全年可出栏生猪6万头,家禽350万只,水产品总产量1.32万吨,比去年同期均有所增长。预计全年可实现农业总产值7亿元(当年价),增长5%;农民人均纯收入3200元,增幅7.5%。
二是农业结构更趋优化,特色农业初具规模。在洲圩区已基本建成10万亩优质粮生产基地、10万亩优质“双低”油菜生产基地、6万亩优质棉生产基地和2万亩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在后山区已建成1万亩生姜标准化生产基地和1万亩凤丹标准化种植基地。畜禽业已建成五松——西联畜禽养殖走廊(小区)和钟鸣、天门草食性动物养殖基地,以及五松、老洲等优质仔猪良繁基地等,全县规模养殖场(户)达190个(其中家禽养殖118个,家畜养殖72个),规模养殖占全县畜禽养殖比例已达到50%以上。水产养殖面积6万亩,其中名特优养殖面积3.2万亩,占养殖面积的54%。已建成东联、西联河蟹养殖基地1.2万亩和胥坝网箱养殖1.5万立方米。县水产开发公司良种繁殖场繁育各类鱼苗3亿尾,其中繁育大规格南方大口鲶128万尾,比去年增长40%。南方大口鲶繁育被国家科技部列为2005年科技成果转化项目,东河牌河蟹申报绿色食品认证进展顺利,产品畅销上海、杭州等地。西联乡和老洲乡400公顷蔬菜生产基地已获省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定;“和平”牌糖冰姜和糖醋姜已获得国家绿色食品发展中心颁发的绿色食品认证证书。
三是龙头企业带动作用增强,农业产业化不断推进。充分利用县80万特色农业科技扶持专项资金的导向作用,新上了华宝禽业、中厦林业、四洋养殖有限责任公司、华方麻纺织品有限责任公司4家龙头企业,全县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到34家,新培育省级龙头企业1家,市级龙头企业10家。正强禽业、铜大禽业、天宝禽业、国邦蛋鸡场、四洋养殖有限责任公司等一批原有规模养殖企业不断做大做强,其中铜大禽业有限责任公司年屠宰1200万只活禽、生产冷藏白条禽和分割禽肉产品3万吨的肉禽深加工厂已经县发计委批准立项开始建设。全县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年销售收入达2.97亿元,带动农户2万余户,我县也被认定为全省17个农业产业化示范县之一。“东河”牌河蟹、“西联”牌鸡蛋、“秋燕”牌瓜果、“陵江”牌鱼苗及水产品、“发雷”牌和“齐松”牌姜制品等近二十余个商标已申请注册,企业和大户的商标意识进一步增强。培育农业“双百”示范大户达264户,其中“双百”示范户迟秋燕创办的钟鸣秋燕农业科技园还被授予全县首个生态示范基地。组建了县棉花行业协会、粮油协会、西联蔬菜销售协会和胥坝网箱养殖协会,全县行业协会和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已达38家,丹皮行业协会被列入省级行业协会示范点,各类协会的作用正日益发挥。县花卉苗木、蔬菜、特种水产、优质畜禽等行业协会正在积极进行组建前的各项筹备工作。
四是农村劳动力转移步伐加快,劳务经济日益壮大。以实施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为载体,开展有针对性的技能培训,创新培训方式,按照“以需定培”的原则,开设专业8个,完成培训人数3000人,转移就业率达80%以上。农民由第一产业向二、三产业转移速度以及外出务工人员显著增加。据不完全统计,今年全县共劳务输出5.8万人,比去年增加近3000人,实现劳务经济收入3亿多元,有力促进了农民增收。
五是林业生态建设稳步推进,林业工作成效显著。退耕还林、生态公益林、德援项目、世行项目和绿色长廊二期等林业重点工程继续稳步实施,生态环境明显改善。全县完成人工造林面积9608亩,其中德援项目5668亩,世行项目2246亩,兴林抑螺1212亩,工业原料林465亩,其它17亩。完成退耕还林封山育林5000亩,绿色长廊二期工程建设10公里,四旁植树70万株,圆满完成了省市下达的造林任务,顺利通过省级秋季造林检查验收。完成了4.96万亩的退耕还林林权登记发证工作任务。木材采伐与林地征用审核审批手续进一步规范,“三证”管理及森林“三防”工作进一步强化,确保了森林资源的安全有效增长。
六是农业基础逐步改善,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不断提高。完成了8座水库的除险加固任务和14座泵站技改,以及洲圩区多处堤防险段的治理工程。继续实施了第九期农业综合开发项目,进行“山、水、田、林、路”综合治理,改造中低产田1.3万亩。第十期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在天门镇全面实施,将改造中低产田1万以上。积极实施“沃土工程”,加大土壤肥力调查和监测工作力度,全县共推广测土配方施肥19万亩。农村沼气、改水改厕、秸秆气化、水土保持等中小型基础设施建设步伐进一步加快。其中作为全省17个新建县之一,我县今年第一次争取到了国债能源项目,核准新建农村户用沼气池1500口,并配套“一池三改(改厨、改厕、改圈)”,中央财政共计补贴资金120万元,该项目的实施对加快我县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具有深远的意义。
七是农业标准化建设步伐加快,科技兴农战略明显加强。大力推广6类13种农产品标准化生产技术规程和4个农产品地方标准,加强标准化生产技术在种养业上的示范与应用。“农业标准化综合示范县”被省农委和省财政厅正式授牌。以和平生姜厂为龙头的6000亩铜陵生姜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已获得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批准建设。建立和完善无公害农产品市场准入制度,巩固了县、乡两级无公害农产品质量检测站、点,积极配合市蔬菜质量监测中心,加强入市蔬菜和基地在地菜的质量监测,共完成六大类30个品种、741个样品蔬菜农药残留检测,合格率达98 %,“放心菜”工程得到有力推进。农技110服务咨询台和农业信息化服务平台建设进一步完善,其服务指导功能明显增强。全面实施科技特派员制度,从县直和乡镇抽调100名(其中县级20名,乡镇80名)农业技术人员,担任农业科技特派员,建立科技成果快速转化的长效机制。认真组织实施了水稻、油菜“万、千、百”优质高产攻关示范活动,万亩县级水稻示范片总增产稻谷57万公斤,油菜示范片平均亩产178.5公斤,高于全县平均水平20%。在发挥省级新桥农业科技示范园示范作用的基础上,加快了天门生姜科技示范园、钟鸣秋燕瓜果科技园、太平蔬菜示范园和老洲新世纪蔬菜科技示范基地建设,科技示范(园)基地功能进一步发挥。
八是党的农村政策得到全面落实,农民负担进一步减轻。按照“多予、少取、放活”的原则,认真落实“一减免、三补贴”等各项惠农政策,抓好财政补贴农民资金管理和支付方式改革工作,实行了“一卡式”发放,确保各项政策措施落到实处。2005年共争取发放国家水稻良种补贴资金265.7万元,国家农机具购置补贴资金30万元,退耕还林资金759万元。结合“三下乡”、“3·15”维权日等,加强农业法律、法规和农资常识宣传,发放宣传资料4000多份,建立了重点农资定期质量抽检制度,加强农资市场管理,出动检查车辆50余次,人员174人次,累计检查农资经营户396户,确保了春耕生产和秋种期间农资市场的安全,保护广大农民利益。通过上半年和下半年两次全县农民负担综合大检查,重点加强对农村卫生、教育、医疗、生产性水电费等涉农收费的监督管理,确保减免农业税后农民负担不反弹。今年又争取市财政资金对我县农业生产性共用水电费给予补贴400余万元,农民负担进一步减轻。同时,对村级债务进行认真的调查和摸底,在不增加农民负担的情况下,形成了村级债务化解对策。在“依法、自愿、有偿”的前提下,实现土地的合理流转,基本完成了全县二轮土地承包经营权证书的补换发工作,保障了农民的合法权益。
二、主要措施
1、抓政策落实。在认真研究、宣传、贯彻落实2005年中央1号、省委3号、市委2号文件精神的基础上,按照“多予、少取、放活”的原则,结合县委1号《关于做好2005年农业和农村工作实施意见》,利用县特色农业(科技)扶持专项资金,加快特色农产品、农业标准化、龙头企业、行业协会、农产品品牌和科技示范基地等建设步伐,进一步加大对农业和农村的支持力度,同时将1号文件中涉及我委的工作任务进一步分解落实到有关部门,明确责任领导和责任人,并要求有关部门认真研究相关政策,选准编制一批项目,以项目建设为载体,实现与中央、省、市有关政策的有效对接,更多地争取上级政策性资金的扶持,将党和国家农村政策落到实处,直接增加农民收入。
2、抓结构调整。一是优化种植业。认真组织实施粮、棉、油“万、千、百”优质高产攻关科技示范工程,推进大宗农产品的标准化、优质化生产,大力发展特色高效、无公害和绿色农产品,扩大生姜、丹皮、花卉苗木、无公害蔬菜等特色农产品基地规模。二是提升养殖业。以畜禽规模化、标准化养殖小区建设为突破口,大力发展节粮型、草食型优质畜禽养殖,重点扶持畜禽规模养殖场(户),加强动物防疫体系建设,提高重大动物疫病的防控应急处置能力;以县水产开发总公司水产良种场建设为载体,扩大名特优水产品养殖比例,重点发展长江近水面网箱养殖,河蟹养殖以及南方大口鲶等水产良种的人工繁育。通过农业结构的不断调整优化,逐步形成合理的农业产业布局。
3、抓产业化经营。以省级农业产业化示范县建设为契机,强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一是大力发展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以农副产品加工型龙头企业为重点,通过因地制宜建一批、招商引一批、城镇工商企业转一批、扶持壮大一批,加快龙头企业建设步伐。同时积极引导龙头企业通过订单农业等形式,带动农民增收。二是扎实推进农业“双百”工程。加强对认定在册的264户农业“双百”示范大户的扶持服务和引导,重点在扩大规模、提高档次、完善机制、增强辐射带动上下功夫,通过“双百”示范大户标兵的评比,加大扶持和表彰力度,鼓励其进一步做大做强。三是加快农村专业合作组织建设。按照“民办、民管、民受益”和“边发展、边规范”的原则,鼓励和引导企业、示范大户和其它经济组织,创办农产品行业协会和农村专业合作组织,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和应对市场风险的能力。重点围绕优质粮棉油、生姜、丹皮、花卉苗木、蔬菜、特种水产、畜禽养殖,建立县、乡级行业协会或专业合作组织。
4、抓劳务经济。一是大力实施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按照“以需定培”的原则,采取与用人单位联合培训或委托培训的方式,提高培训的针对性和实用性,并突出为本地企业和工业园区服务,实现就地转移。二是大力发展劳务输出。简化农民跨地区就业和进城务工手续,维护好农民工合法权益,加强劳务输出的信息引导和推介,进一步增加农民的工资性收入。
5、抓农业基础实施建设。一是设立基本农田保护区,坚决制止和严肃查处乱占滥用耕地行为;二是积极实施“沃土工程”,加大土壤肥力调查和监测工作力度,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改善地力,降低农业生产成本,提高效益。三是继续实施农业综合开发项目,进行“山、水、田、林、路”综合治理,改造中低产田,加快高标准农田建设步伐。四是认真组织实施退耕还林、生态公益林、德援项目、世行项目和绿色长廊二期等林业重点工程,改善农业生态环境。五是以国债水利工程扫尾、防汛准备工作为重点,加强水库除险、泵站技改、保坍护岸等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农业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
6、抓农业科技进步。一是完善县级农技110服务咨询台和农业信息化服务平台建设,增强其服务指导功能;二是积极组织实施“科技特派员制度”,从县直和乡镇抽调100名(其中县级20名,乡镇80名)农业技术人员,担任农业科技特派员,建立科技成果快速转化长效机制;三是推进农业标准化建设,加强科技示范基地建设,以示范大户为依托,积极发展县、乡农业科技示范园(基地),不断增强示范园(基地)的示范辐射带动作用。四是推进农业机械化。积极争取中央和省、市财政农机具购置补贴资金,对我县农民购置大型农机具给予补助,不断提高我县农业机械化作业水平。
7、抓农资市场和农民负担监督管理。一是加强农资市场管理。强化农业法律、法规和农资常识宣传,建立重点农资定期质量抽检制度,及时向社会公布,让农民购买放心农资,同时加大对假冒伪劣农资的打击力度,对重点地区、重点市场、经营大户实行重点检查和全面监管,维护广大农民利益。二是完善农民负担监督。继续加强对卫生、教育、医疗、农村生产性水电费等涉农收费的监督管理。认真学习、宣传和贯彻《安徽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村土地承包法〉办法》,稳定和完善农村土地承包关系,完成二轮土地承包经营权证书的补换发工作,依法加强对土地承包流转的监督管理,促进农业的规模化、集约化经营。
三、存在问题
在取得一定工作成效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当前我县农业和农村经济工作中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与不足,影响到今后的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主要表现在:一是农资价格上扬和农产品价格的波动。今年化肥、农药、柴油等主要农资价格高位运行,同比上涨了近20%,农业亩生产成本增加了近40元,农资涨价基本抵消了政策性补贴给农民带来的实惠,同时部分农产品价格下跌,仅油菜籽比去年同期收购价低了10%以上,直接影响了农民进一步增收。棉花产量下降,但由于价格的上升(平均每担比去年上涨了65元左右),棉农基本实现了减产但未减收。二是土地流转难度加大。随着农业税免征,国家支农力度进一步加大,农民对土地资源重要性意识增强,加上近几年部分土地流转欠规范,农民从种植大户手中重新争要土地使用权时有发生,土地流转的难度加大,制约了农业的规模化、集约化生产。三是农业资金投入不足,农业基础设施相对薄弱。洲圩区易涝,后山区易旱现象依然存在,农业稳产、高产还没有摆脱受制于自然气候影响的局面。特别是今年局部地区的冰雹、内涝、旱情及台风,给我县的农业生产造成了一定的负面影响。四是龙头企业规模偏小,带动力不强,农民合作组织刚刚起步,农民经纪人、农村致富带头人等带领农民进入市场的能力还很弱。农村市场主体绝大多数还是处于分散状态的千家万户农民,市场竞争和抵御市场风险能力不强。
四、2006年工作打算
2006年是“十一五”规划的第一年,开好局,起好步,意义十分重大,我们将按照中央提出的“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目标和要求,不懈努力,稳步推进,认真做好全年农业和农村工作。
(一)总体思路
以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为指导,按照县统筹城乡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实施意见所明确的目标任务,以农村综合改革、建立为农服务新机制为契机,紧紧围绕农民增收这一主题,积极发展“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农业,推进现代农业建设步伐,以重点项目建设为载体求发展,以市场化取向加快农业产业化经营,以资源的有效整合发展壮大龙头企业,以农业科技和信息化建设为支撑促进农业增效,以质量品牌为抓手全面提高农产品竞争力,以转移农民为突破口增加农民工资性收入,实现我县农业和农村经济社会的快速健康稳步发展。
(二)工作目标
农业总产值比2005年增长4%,农民人均收入比2005年增长10%。
为确保上述目标任务的顺利实现,我们在具体工作中将细化分解如下:
1、大力发展优势产业。以市场为导向,调整农业种植结构,大力发展生姜、蔬菜、丹皮、花卉苗木、经果等优势产业,加强特色农产品生产基地标准化建设,突出发展无公害、绿色和有机农产品,使农业总产值增长1%,农民人均增收30元左右,增幅1%;
2、大力发展养殖业。以县水产开发总公司、东联乡河蟹养殖协会、铜大、天宝、正强、四洋、华宝、国邦等产业化龙头企业为主体,进一步扩大特色水产品、优质畜禽养殖的规模与效益,增强其辐射带动作用。实现养殖业同比增长8%的目标,即净增1750万元,使农业总产值增长2.5%,农民人均增收65元左右,增长2%。
3、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认真抓好农业“双百工程”建设,加大农业招商引资力度,积极发展加工型龙头企业,延伸产业链。发展壮大现有的省、市级龙头企业,辐射带动更多的农户参与农业产业化经营,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和进入市场的能力,实现农业总产值增长0.5%,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1.5%。
4、大力发展劳务经济。认真组织实施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在2006年实现农村劳动力转移3000人以上,劳务输出达到6万人以上,新增劳务经济收入3400万元;通过加快东部城区和工业园区等建设,不断增加农民的工资性收入。实现农民收入人均增收128元,增幅4%。
5、大力争取国家及省市政策性投资。抓住城乡统筹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机遇,积极争取中央和省加大对我县农村卫生、文化、教育的投入,以及市对我县农村生产性水电费和生态公益林的补贴,加大农村失地农民保障,健全对被征地农民的合理补偿机制,提高农民的土地资源性收入,实现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1.5%。
(三)主要措施
1、调整结构,优化区域布局。按照市国民经济及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中农业发展基本思路,结合我县实际,通过资金、政策和市场引导,促进农业结构的调整与优化。一是在洲圩区狠抓水利基础设施和高标准农田建设,建成10万亩优质粮、10万亩优质油、6万亩优质棉、3万亩无公害(水生)蔬菜生产基地,其中标准化种植面积分别达1万亩、1.5万亩、0.5万亩和0.6万亩;二是在后山区以农业生态保护和生态林建设为主体,大力发展丹皮、生姜两大特色农产品,建成2万亩中华白姜和2万亩丹皮生产基地,其中标准化种植面积分别达0.2万亩和0.3万亩,积极发展生态、休闲农业,构建绿色生态县;三是大力发展养殖业。建成东、西联和胥坝特色水产品养殖基地2万亩(包括0.3万只网箱养殖),使县水产良种场人繁能力达到4亿尾;建立五松、西联畜禽养殖走廊(小区)和钟鸣、天门后山区草食性动物养殖基地,使全县规模养殖场(大户)达200个以上,全县规模养殖率达到60%;四是在沿江快速通道两旁和“一主两辅”城区周围,以绿色长廊、花卉苗木、经果林建设为主,积极发展并形成城区近郊的设施蔬菜生产基地,同时在该区内加快农业经济循环园建设,建成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的循环经济型生态农业区。
2、突出重点,狠抓项目建设。农业项目是增加农业投入,改善农业生产条件的重要载体,因此,我们将把农业项目建设作为加快城乡统筹发展的一件大事来抓。一是围绕市里所确立的主导产业(产品),结合全县农业“十一五”规划的实施,建成一批能与市农业发展项目相衔接的农业项目库,以项目为载体争取市里对我县农业发展的支持;二是对在手的林业德援项目、世行项目、生态公益林项目、绿色长廊二期项目、基层动物防疫体系建设项目、南方大口鲶规模化人工繁育与生态养殖技术科技成果转化项目、国债能源项目、产业化示范县项目、国家级生姜标准化示范区建设项目、阳光工程项目、水稻良种补贴项目和农机具购置补贴项目,抓紧组织实施,力争早日发挥效益;三是对渔病防治中心项目、网箱养鱼项目、农产品质量检验检测体系建设项目和土壤监测体系建设项目,加大跑省跑部力度,争取尽快立项实施。同时,严格项目资金管理,注重项目质量,切实抓好农业项目的建设与管理工作。
3、壮大龙头,搞活产品流通。一是做大做强龙头企业,增强龙头企业的辐射带动作用。充分发挥县特色农业科技专项扶持资金的导向作用,增加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资金,按照重点扶持,集中扶持的原则,加大对我县龙头企业的支持力度。力争新培育省级龙头企业1家,市级龙头企业3家。二是加大农业项目招商引资力度。围绕粮、油、棉及特色农产品精深加工,支持和鼓励外地工商资本到我县创办、领办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加快我县产业化龙头企业的建设步伐,实现农业的专业化、规模化生产,集约化经营。同时,对这些农业项目实行比工业项目招商更优惠的政策;三是不断加大对农村致富带头人的培育和扶持力度。培育“双百”示范大户达300户,辐射带动农户1万户以上,并通过加大对致富带头人的项目、资金、技术、信息支持力度,促进他们向“公司化”方向发展,使之成为产业化发展的排头兵,带领农民致富的领头雁;四是搞活农产品流通。围绕特色农产品加快产地农产品批发市场建设,建立农产品流通的“绿色通道”,为农产品的流通保驾护航。充分运用连锁经营、产销直挂、网上交易等现代流通手段,积极参与各类农产品展示展销活动,大力发展农资连锁经营,确保农资与农产品质量;五是加快农产品品牌建设。以工业的理念抓农业,积极实施品牌战略,推进农产品生产的标准化,鼓励和支持企业、单位与个人进行农产品商标注册,争创无公害、绿色和有机产品以及著名、驰名商标,认真组织实施“皖优农产品进超市工程”,加强对我县名特优农产品的宣传推介力度,全面提升我县优势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六是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按照“民办、民管、民受益”的原则,加强农产品行业协会和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建设,重点建设生姜、丹皮、名优畜禽、特色水产、无公害蔬菜、花卉苗木等特色产业协会,实现小生产与大市场的有效对接,提高农民进入市场的能力。
4、强化培训,加快转移步伐。一是围绕市东部城区和县经济循环园建设,以实施“阳光工程”为抓手,在突出为本地企业服务的基础上,按照定向培训、定单培训的原则,积极拓展农民工的输出渠道和规模,确保输出的目的性和有序性,力争培训转移3000人以上,努力增加农民的工资性收入;二是配合城建、公安、社保等部门,加快与市职能部门的对接,做好被征地(失地)农民的社会保障和转移工作,积极稳妥地引导他们由农民向市民过渡;三是通过农民“绿色证书”培训和“跨世纪农民”培训工程,不断提高农民的科技文化素质。同时,积极引导经过职业技能培训的农民走向东部,通过换脑筋、学本领、积资本,实现“孔雀东南飞,凤凰再还巢”,带动全县市场农业的发展。
5、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高综合生产能力。在进一步实施好现有的各类农业基础实施建设项目的基础上,努力争取更多的项目,不断增加对农业的投入。一是继续实施农业综合开发项目。争取开发资金和规模,按照建一片,成一片,保一片的要求,加快对我县中低产田的改造步伐,建设高标准农田,实现农业的高产、稳产,为城乡统筹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二是搞好农林生态建设。支持水土保持、节水增效等农业项目,认真实施退耕还林、生态公益林、德援项目、世行项目等林业重点工程,提高全县森林覆盖率和绿化水平;三是加快农业循环经济园建设。建成顺安农业循环经济园,发挥循环园的示范辐射作用,大力发展农村沼气,推进农村改水改厕,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6、创新机制,促进科技兴农。一是建立为农服务新机制。结合我县农村综合改革试点县,认真做好为农服务与农民负担监督的各项工作,严格执行减轻农民负担的“四项制度”,加强农资市场监督,建立农民利益保护的长效机制,同时将一些经营性服务和非必须由政府公益性服务组织行使的职能,逐步转由中介组织承担,建立起科学可行的工作考核机制和农民负担监管机制;二是创新农业科技推广体系。认真组织实施科技入户工程,实行科技特派员制度,从县直和乡镇抽调一定的农业科技人员,担任农业科技特派员,进村、入户、到田开展农技推广和技术服务,建立起农业科技成果快速转化的长效机制;三(本文权属文秘之音所有,更多文章请登陆www.xiexiebang.com查看)是创新农业服务方式。继续抓好农技“110”服务热线,实施农业科技信息化服务平台项目,推进“信息入乡”工程,增强服务指导功能,探索农业科技人员利用技术承包、技术入股等形式进入农业生产领域的途径,实现科技与农业更深层次的融合;四是加快农业科技示范园建设。在完善省级新桥高科技农业示范园功能的基础上,突出抓好县级生姜、蔬菜、经果和花卉等示范园建设,引进推广一批新品种、新技术、新材料,不断增强园区的示范辐射作用;五是提高农业机械化作业水平。继续争取中央和省、市农机具购置补贴资金,对我县农民购置农机具给予补贴,不断扩大补贴范围和规模,逐步提高我县农业机械化作业水平,使机耕和机收率分别达70%和65%以上。
第三篇:二OO六年农业农村工作总结
二OO六年农业农村工作总结 及二OO七年农业农村工作思路 一、一年来工作回顾
今年是新农村建设和“十一五”规划的开局之年,全县上下深入贯彻县委十三届四次(全委)扩大会议精神,以新农村建设为统领,创新实践,经营优势,同心协力,扎实工作,克服了基础薄弱、资金紧张、自然灾害等诸多困难,农业生产实现了丰产丰收,结构调整进一步优化,综合生产能力显著提高,农民收入稳步增长,农村综合配套改革稳步推进,农村社会形势稳定,农业农村经济保持了持续健康发展的态势。2006年,全县农业总产值、农民人均纯收入和粮食总产分别实现12亿元、1132元和10.1亿斤,同比增长10.2%、6.6%和24.1%。
1、坚持高点起步,新农村建设开局良好。以“全民创业、发家为本、基础完善、活力增强、保障有力、文明法治”为新农村建设的基本定位,突出重点,有序推进。一是强化组织领导。县里成立了领导小组,确定39个部门为成员单位,下设办公室,组建15个工作督导组,各乡镇也成立了相应的组织机构。注重长远谋划,广泛征求社会各阶层意见,制发了《兰西县新农村建设规划》(2006-2010年)和《2006年新农村建设工作实施方案》,确定了新农村建设的主要内容、工作目标、推进措施。试点乡、村制定了五年经济发展规划和村庄建设规划。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定期深入到乡村检查指导工作,根据工作进展情况适时召开现场推进会、办公会,印发简报、举办新农村建设成果展,交流经验解决存在问题,确保各项工作如期落实。二是创新投入机制。多元投入破解资金瓶颈。乡村两级发挥主导作用,广泛宣传发动,积极组织引导,深入推行“一事一议”筹资筹劳制度,激活主体,调动广大农民投入新农村建设的积极性。全县完成筹资项目110个,筹资452万元,筹劳2万工日。长江乡万宝村韩家洼子屯人均筹资300元,解决了通村路匹配资金问题;红星乡红星村农民出资出劳,完成了2.5公里白色路面路基建设。交通、水利、扶贫、以工贷赈、广电、发改、农开等部门协调动作,整合以工贷赈、扶贫开发、农业开发项目资金1.6亿元,捆绑使用,集中投向新农村建设。完善包扶机制,省、市、县55个部门对试点乡村开展了包扶帮建。三是突出试点引带。坚持分类指导、试点先行的原则,按照主导产业、集镇商贸、资产资源、龙头企业、土地集约开发五种类型,在全县选择榆林镇和17个村先行试点。围绕“六个一”(制定一个建设规划、搞好一次环境整治、修一条路、打一眼井、上一条有线电视、建立一个村规民约)主推试点工作,各部门集中投向,各乡镇重点施力,如期完成了预定建设任务。试点村完成了中心屯建设规划设计;铺设自来水管网4.4万延长米,修筑红砖路16.9公里,白色路面23.5公里,平整路基29公里;有线电视入户 3170户;集中开展环境整治工作,清理垃圾粪便3.2万立方米,清理路障340公里,清理路边沟17公里,平整道路34公里,改造村民院墙4640延长米;制定了符合实际的村规民约。四是注重整体推进。在主推试点同时,兼顾其它村屯,新农村建设整体效果良好。全县自来水入户4102户;修筑红砖路97公里,白色路面95公里;建成“六位一体”村级综合服务室8所;农民自投1500万元,建民房500座;改造教育危房11所;建标准化卫生院7所,村级卫生所3所;农村合作医疗参合20万人,参合率达到82.7%;2.86万农村贫困人口纳入低保,发放资金574万元;与农民兄弟网、网通公司合作,建设新农村信息服务站55个,初步形成信息服务载体框架。普遍制定了村规民约,移风易俗,农民群众精神面貌发生显著变化,文明向上的民风初步形成。
2、坚持规模扩张,品牌农业提质增效。落实《品牌农业发展规划》,重点解决 “有名气缺品量、有产品缺名牌、有市场缺份额”的问题。一是品量大幅增长。申报了兰西镇极品粗粮等3个绿色食品标识,红星芥菜等9个无公害标识。全县绿色食品标识增加到6个,无公害食品标识增加到30个。二是规模不断扩大。释放省级无公害产地整体认定优势,全域推行无公害化生产,落实绿色食品种植面积30万亩,无公害畜禽产品养殖总量达到130万头(只)。临江“金富园”豆油、长岗“6+1”大米、北安“隆盛河”小米等商品量不断增加,产量达 到5000吨。涌现出红光酸菜、北安大鹅、临江晚西瓜、长江泥河鸭蛋等一批具有发展潜力的特色农产品。稳定亚麻种植,落实面积35万亩,其中域外20万亩。三是营销效果显著。通过建设有形市场、参加各级各类展会、打进超市、连锁经营等方式,不断放大品牌效应,有效增加了市场份额。康荣瓜菜在哈市名气越来越响,临江“金富园”豆油不但在东北三省所有地级以上城市均有产品销售,而且打进了北京、上海等大城市,北安小米也在绿色无公害产品市场占有一席之地,东北民猪肉连锁专卖店已经发展到30个,全县绿特色农产品哈市销售率达到75%。
3、坚持基础先行,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显著提升。致力于改善农业生产条件,继续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一是继续破解“水制约”。新打机电井59眼;河口水电站工程已完成80%;“引泥入兰”城区供水项目前期积极推进,项目招商正在进行;完成了长岗灌区田间配套工程收尾工作、呼兰河堤防重点险工弱段护岸工程、临江回水闸工程;修建5万立米塘坝一座、超万方蓄水池5座;建人饮安全工程12处。二是打造生态林草工程。以“三北”四期、四旁绿化、小流域治理、绿色通道建设为重点,全县完成造林1.5万亩,育苗2750亩,完成60个自然屯护屯林、16个标准屯绿化工程。治理小流域225条,完成哈黑、兰安和兰绥绿色通道护路林380亩,秋季造林整地5300亩。采取封区育草、围栏育草的方法,改良 草场2万亩。三是加快农机化进程。加强了16个农机股份合作社监督管理,确保发挥应有作用。以实施购机补贴项目为牵动,新增大型农机具16台套。采取示范引导的方式,完成秋季深松整地4.4万亩。
4、坚持多元并举,农民收入稳步增长。优化户营经济结构,确保农民多渠道增收,引导农户由“一口咬”向兼业经营、专业经营过渡。种养、种加等兼业户比重增加到60%,分工分业达到30%。一是稳定粮食生产。继续开展“院县共建”活动,建设科技示范园区15处3300亩,推广先进实用技术33项。实施良种工程,推行标准化生产,增加单产、提高质量。全县种植优质粮150万亩,其中水稻9.4万亩,总产达到10.1亿斤。二是壮大了劳务经济。把发展劳务经济作为促农增收的“一号工程”,坚持内转与外输、品牌开发与技能培训同步,有效提升了转移的规模和层次。以实施“阳光工程”为牵动,培训农民工2.7万人;辟建劳务输出基地327处;新增劳务中介组织5个,劳务输出专业屯96个;信息员队伍发展到30人;“双带”型领工干部发展到61人;培养劳务能人791人,邹纯环、孙晓红两名麻纺工应邀参加了全国“阳光工程”座谈会,受到回良玉副总理接见。继续放大“兰西麻纺工”品牌效应,兰西麻纺工遍及全国各地;积极发展对外输出,向俄、日、韩等9个国家输出劳动力1100人。全县共转移劳动力8.6万人次,收入3.4亿元。三是加快农转牧进程。以“两畜两禽”为重 点,着力提高专业化水平,发展规模经营,打造品牌,对接市场。通过政策、资金扶持,发展专业化生产,全县养殖专业屯达到33个,专业户达到1.1万户。注入农贷和信合资金、落实省财政贴息补息政策,巩固强化民猪繁育体系建设,新增核心群种猪40头,二级扩繁场点16个,总量分别达到300头、208个。坚持短链和长链产业化相结合,按照订单模式与南京雨润绥化大众公司合作,销售商品民猪1万头,依托兰河红堡民猪肉联厂与哈市中央红超市合作设立民猪肉类专柜,投资超千万元年屠宰量达2万头的肉牛加工项目正在做前期准备。全县东北民猪、肉牛、肉羊和鹅禽总量分别达到73.1万头、14.7万头、24.9万只和585万只,奶牛存栏2100头,同比增长11.9%、3.4%、2.8%、0.8%和33%,牧业产值实现4.2亿元。四是扎实推进扶贫开发和农业综合开发。认真实施第三批重点村扶贫开发项目,资金总额达917万元,修建红砖路84公里,配臵大型农机具32台套,完成自来水入户56个屯。实施完成了总投资190万元的燎原乡肉羊繁育中心、星火乡东北民猪二级扩繁厂建设、兰西镇粗粮加工、远大乡民主村综合牧场等4个科技扶贫项目。实施完成了投资总额达95.2万元的扶贫培训转移工程,培训转移贫困劳动力2380人。深入推进农业综合开发,投入1600万元,实施完成了优质麻基地建设、星火草场改良、东北民猪良种扩繁、永顺民猪养殖园区、奋斗乡团结村农机作业股份合作社五个项目,完成了四个新农村建设试点村植树、红砖路、路边沟护砌、路涵、自来水入户、农业综合服务站、庭院栅栏等建设任务。五是着力发展中小企业。采取贴息贷款等扶持政策,围绕亚麻、民猪、粮食等产业,大力发展中小企业。全省首创集群式发展模式,在新华社内参刊发,被省中小企业局在全省推广。全县中小企业发展到6200家,吸纳就业农民5.2万人,引带增收5000万元。
5、坚持积极稳妥,农村综合配套改革梯次推进。在确保农村稳定的前提下,积极推进各项配套改革。一是落实落靠各项惠农政策。严格按照上级政策要求,及时发放粮补、综合直补、良种补贴4904万元。二是深入推行“一事一议”筹资筹劳制度。强化组织引导,采取“三结合”(筹资与筹劳相结合、筹资与以工贷赈等国投项目相结合、筹资与集体投入相结合)办法,着力破解“事难议、议难决、决难行”难题,有力促进了村级公益事业发展。三是积极化解村级债务。按照省、市要求,进一步核清了村级债权、债务,截止目前全县村级债务总额为2.69亿元,债权为2.56亿元。在坚决遏制新债的同时,认真开展化债奖励试点工作,通过合并账目、债权抵顶、资产资源变现等途径化解村级债务600万元,对上申请奖励资金168万元。四是规范农村土地管理。鼓励引导农民积极开展土地流转,推行规模化生产,全县土地流转面积38万亩,占农户承包耕地面积的20%。稳定农村土地承包政策,妥善处理农村土地承包纠纷。制定解决农村人地矛盾预案,实行领导包案制,解决影响较大的越级访15起。开展了“三清一排查”,变上访为下访,把矛盾解决在基层,处理纠纷案件850起,为1060户农民落实土地8000亩。五是大力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扶持引导农民专业合作组织规范有序发展,涌现出康荣瓜菜协会、长江水稻协会、平山养猪协会等一批具有显著增收作用的农民专业协会,全县农村合作经济组织达到352家,入会农户1.6万户。六是强化农资市场监管。在春种前后集中开展农资市场专项打假整治活动,对城乡110家种子、肥料、农药经营进行全面检查,查处违法经营业户6家,收缴种子2万斤,全县未发生一起坑农害农事件。
总体看,一年来农业农村工作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但同时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从农村经济运行质量上看,结构不够优化,产业化进程慢;从体制机制上看,创新创造不够,活力不足,农民组织化程度低,乡村两级服务能力有限;从农村社会发展需求上看,基础建设相对薄弱、社会事业发展滞后、资金短缺;从改革进程上看,土地矛盾、债务纠纷等发展中的问题依然存在。这些问题,应深入研究,用发展的手段逐步加以解决。
二、2007年农业农村工作思路
2007年是农业农村经济提速发展的重要一年,更是深层推进新农村建设的关键一年。综合分析面临的形势,具有诸多的有利条件。从国家政策指向看,惠农支农力度前所未有;从现实基础看,经过多年的积累,具备了加快发展的能力;从农村经济发展进程看,市场经济初具雏形,更具发展活力;从干部群众的精神面貌看,积极性得以激发,谋事创业的氛围已经形成。依托这些优势,做好新一年农业农村工作,思路必须更加清晰,目标必须更加明确,措施必须更加得力。据此,把全县明年农业农村工作思路确定为:深入贯彻县十四次党代会精神,坚持科学发展观,以新农村建设为统领,激活主体,增强活力,抢抓机遇,统筹发展,继续推动农业农村经济结构调整,着力发展市郊型现代农业,加快基础建设和社会事业发展,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深入推进扶贫开发,深化农村综合配套改革,维护农村社会稳定,强化农村民主政治和精神文明建设,使全县农业农村工作取得显著成效。经过努力,全县农业总产值、农民人均纯收入和粮食总产力争达到13.1亿元、1211元和11.15亿斤,同比增长9.2%、7%和10.4%。为完成上述目标,要突出抓好以下几项工作:
1、以完善试点为牵动,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认真实施新农村建设五年规划,重点是巩固完善试点工作。按照一年起步,二年完善,三年初步显现示范效应的目标,试点乡村总体面貌要发生质的变化,各项工作实现根本性突破。总的要求是:基础完善,经济发展,管理民主,村庄和谐。一是突出基础建设。立足改善民生条 件,整合项目资金,融集社会资金,调动农民投入积极性,有效解决资金短缺问题,重点在人畜饮水、道路建设、有线电视、卫生教育文化设施等方面取得突破。继续开展以“四清”为重点的环境整治,使村容村貌有明显改观。新农村要有新能源,探索户用秸秆燃气等新型能源的试点应用。二是突出经济发展。把发展经济、增加农民收入作为新农村建设的核心,力求抓出成效。继续按主导产业、集镇商贸、资产资源、龙头企业、土地集约等五种开发类型,发展当地经济。因地制宜地选准主导产业,形成类似兰河红堡民猪养殖、长江万宝水稻种植、康荣荣岗瓜菜种植等稳定成型的增收模式,构建农民增收的主体架构。三是突出民主政治和精神文明建设。加强村级班子建设,增强新农村建设和服务于民的能力。完善“一事一议”民主议事制度,增强村民参与决策、参与管理的意识和能力。有效化解干群矛盾、人地矛盾、债务纠纷等问题,民主议定、群众认可并实施村规民约,丰富农民群众业余文化生活,建设和谐村庄。
2、以提质增效为核心,构建市郊型现代农业格局。以哈市为目标市场,以品牌为牵动,发展专业化生产、集约化经营、科技含量高、产品附加值高的市郊型现代农业。一是以“寒地黑土”地方特色为引领发展品牌农业。完善《品牌农业发展规划》,确立今后五年品牌农业发展目标。鼓励引导农产品加工企业和其它经济组织申报绿色无公害品牌,新增绿色食品标识1个,无公害食 品标识2个。继续培育新品牌,每个乡镇都要有1-2个叫得响、立得住的品牌。通过项目扶持、股份合作等方式,扩大临江“金富园”豆制品、北安“隆盛河”小米等企业规模,全县绿色无公害食品加工量达到7000吨。依托无公害产地整体认定优势,全面推行无害化生产,绿色食品种植面积达到40万亩,民猪、大鹅等无公害畜禽养殖量要达到150万头(只)。积极推进“一乡一业”、“一村一品”,以瓜菜、杂粮等为重点,引导扶持康荣香瓜、西北杂粮、奋斗“三晚”蔬菜、红光酸菜、临江晚西瓜等扩大种植规模,大力发展农业特色集群经济,为打造新品牌奠定基础。全县瓜菜面积达到25万亩。二是以加快民猪产业化进程为核心推进农转牧。以民猪为重点,扩张畜禽养殖总量,壮大畜产品生产基地规模。强化民猪繁育体系建设,种猪扩群200头,种猪核心群达到500头,二级扩繁场点增加到300个。在坚持“小规模,大群体”生产模式的同时,着力发展规模化生产,重点培育养殖大户和示范园区建设。发展专业屯15个,新增养殖大户300户,建成万头养殖示范园区5个,每个乡镇都要建成百头以上二级扩繁场1处,全县养殖专业屯发展到28个,养殖大户增加到850户。大力推行民猪标准化养殖模式,积极推广民猪专用饲料,保证民猪品质。进一步推广秸秆养牛、肉羊舍饲、种草养鹅技术,增加养殖总量。2007年,全县民猪、肉牛、肉羊、鹅禽养殖量分别达到80万头、15.3万头、25.4万只和590 万只,奶牛存栏2300头,同比增长9.4%、4%、2%、0.8%和8%,牧业产值实现5亿元。积极对接市场,加快推进畜牧产业化。扩大与南京雨润绥化大众公司合作规模,兰河红堡东北民猪肉联厂实现投产运营,争取上马哈市客商投资的超千万元、年屠宰2万头肉牛加工项目,加快与中粮集团合作进程,引进规模型龙头企业。促成与双汇集团合作意向,进一步拓展哈市、大庆市场,东北民猪肉类专卖店增加到40家。依托“寒地黑土”协会,力争把民猪肉类产品打入北京市场。三是以长入科技为先导建强优质粮生产基地。继续抓好“院县共建”,增强15个科技示范园区的试验示范效果,每个园区面积至少100亩。实施“百村千户”科技推广工程,每村培养科技示范户10户,引带推广先进实用技术20项。大力推行良种应用、机械整地、绿色无公害食品生产等标准化生产技术,有效提高粮食产量和品质。全面落实“四补贴”政策,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全县优质粮种植面积达到155万亩,其中水稻增加到10万亩。积极稳妥地推进粮企改革,搞好产权制度改革试点,探索产销一体化经营,增强粮食企业实力。推进粮食项目开发,完善滨北葵花市场,力争30万吨玉米深加工项目立项达产。抓好粮食收储,带动农民增收。四是以亚麻加工为主大力发展中小企业。重点围绕亚麻、民猪、粮食等产业,壮大中小企业规模。全县中小企业发展到7000家,吸纳就业6万人。建强优质麻种植基地,域内外亚麻种植面积 达到40万亩。推进集群式发展模式,加快亚麻纺编车间下移,纺编专业屯增加30个。
3、以增强发展后劲为目标,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坚持项目牵动、社会融资、农民投入相结合的办法,扩大基础建设规模。一是提升水利工程建设层次。在水源工程、人饮安全、灌涝区工程上重点施力,完成河口水电站工程,争取上马实施“引泥入兰”城区供水工程,修建塘坝2个,蓄水池5个,建旱田节水项目区1处,农道桥涵5座,申报实施泥河灌区渠系衬砌工程,完成人饮工程11处。二是解决路制约。修建通村路85.4公里。通过“一事一议”筹资筹劳等途径,修建维护村屯砂石路650公里。三是推进农机化。以改善土壤结构为重点,以实施农机作业股份合作社、农机具补贴项目为牵动,新增大型拖拉机20台套,推行标准化整地70万亩,其中深松整地30万亩,试验推广玉米机械收割技术面积20万亩。四是加强生态林草工程建设。突出农防林完善提高、小流域治理和村屯“四旁”绿化三项工程建设。全县造林0.8万亩,其中小流域综合治理2700亩,农防林4300亩,“四旁”绿化1000亩。启动实施国营河口林场中央级森林生态效益补偿金项目,面积达到2.7万亩。实施围栏封育,改良草场2万亩。五是加强农业开发。争取实施20万亩优质亚麻基地、1万亩特色产业开发、1万亩草场改良等3个中低产田改造项目,争取实施1个农机股份合作社项目、1个新农村示范村项目、2个协会组织建设项目,争取实施200万元东北民猪商品猪养殖园区建设、200万元肉牛养殖场建设等4个多种经营项目,争取实施100万元东北民猪种猪改良扩繁、100万元优质亚麻种子繁育2个科技项目。六是加快公益设施建设。积极发展农村教育、卫生事业,加强以农村中小学和乡镇卫生院为重点的农村卫生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村办学、卫生条件。改造D级教育危房1所、乡镇卫生院7所。健全农村三级医疗卫生服务网络和医疗救助体系,加快推进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建设,扩大新型合作医疗覆盖面,参合率达到85%。
4、以增加农民收入为主线,发展劳务经济。立足长远发展,着力提高劳务经济质量。一是夯实基地牵动培训。继续以“阳光工程”为牵动,整合培训资源,加强15家职业培训基地的监督管理,提高培训质量,扩张培训总量。创新培训模式,尝试不同文化层次、不同年龄段的分层培训。立足于把有文化的农村青年培养成稳定从业的产业工人。扩大职普联办范围,抓好初高中毕业生衔接培训。全县培训农村劳动力1.3万人。二是强化组织域外输出。以市场化运作为主体,加快培养市场中介组织,组建劳务输出中介公司8个,发展劳务经纪人32人,培养劳务能人130人。立足国内,面向国外,辟建劳务输出基地30个。发挥政府主导作用,特别是发挥乡、村两级宣传引导、信息服务作用。有针对性地组织引导,把劳动力从业范围由低收入的简单体力劳动向高 收入的技能型产业转移,逐渐提升劳务经济质量。三是发育产业内部吸纳。加快亚麻、民猪产业化进程,围绕主导产业集群式发展中小企业,继续推进亚麻纺编车间下移;抓好小城镇建设,发展商贸、交通运输、餐饮服务等第三产业;鼓励引导农业规模化经营,增强域内吸纳能力,扩大内转规模。四是打造品牌规模扩张。全力打造兰西农民工品牌,在叫响“兰西麻纺工”品牌的同时,着力打造兰西电子操作工、兰西物探工等新品牌。2007年,全县转移农村劳动力9.3万人,其中内转4.5万人,实现收入3.7亿元。
5、以增强“造血”功能为重点,深入抓好扶贫开发。“输血”与“造血”相结合,实现滚动扶贫。一是争取整村推进扶贫开发项目。21个实施重点村整村推进项目对上争取资金800万元以上,重点是21个重点村10%农户增收项目、2100户自来水入户项目、7000户有线电视入户项目、4个农机服务队项目、17个村级卫生所项目、2000人贫困劳动力转移培训项目、2个科技扶贫项目和50万元扶贫贷款贴息项目。二是建立完善扶贫项目资金管理机制。建立完善资金报帐制、项目公开公示制、贫困户和贫困劳动力建档立卡制等项目运行管理机制,使全县扶贫开发工作步入规范化、法制化轨道。三是放大扶贫开发项目效应。抓好已建项目后期管理。对农机服务队、有线电视、自来水入户、卫生所、畜牧服务室等设施推行滚动承包经营模式,使其真正发挥应有效应。
6、以调整生产关系为切入,继续深化农村综合配套改革。在积极稳妥的前提下有效推进各项改革,理顺农村各方面关系,优化农村经济发展环境。一是加强村级民主管理。认真落实省农委《关于加强农村集体经济民主管理工作的通知》精神,健全村务公开制度,及时公开新农村建设、村级资产资源发包、国家各种补贴等情况,保障农民的知情权;完善民主理财、民主议事等民主管理制度,保障农民的参与权;发挥村两委会、村民代表会议、村民大会作用,把与农民群众密切相关的事项全部纳入民主决策范围,规范民主决策机制,保障农民的决策权;加强集体经济的审计监督,建立决策责任追究制度、民主评议村干部制度,强化民主监督机制,保障农民的监督权。二是强化农村土地管理。引导农民加快土地流转进程,使农村土地向产业龙头、种田大户集聚,推行规模化、集约化经营,提高综合效应。全县农村土地流转面积达到47万亩,占农户承包面积的25%。认真解决农村土地承包纠纷,化解人地矛盾,保障农民的土地承包经营权。按照省、市要求,建立县级农村土地承包纠纷仲裁委员会,完善各项制度,依法开展仲裁工作,使解决农村土地承包纠纷工作步入规范化、法制化轨道。加强村级机动地管理,有效挖掘地源。村级承包到期机动地首先用于化解人地矛盾,发包必须执行审核审批、民主公开程序,严格执行一年一包的时限政策。三是扩大“一事一议”筹资筹劳规模。发挥村级组织作 用,加大组织引导力度,调动农民筹资筹劳的积极性,积极发展村级公益事业。2007年,全县“一事一议”筹资筹劳项目总量增加到130个,筹资规模达到460万元,申报奖励资金230万元。四是认真化解乡村债务。继续采取行之有效的办法化解债务,重点抓好化债奖励试点工作,化解乡村债务1000万元,申报奖励资金300万元。不能举债办事业搞建设,坚决杜绝新债发生。严格执行“村财民理乡代管”制度,加强对村级财务的监管。五是抓好农业行政执法。坚持常规管理与集中打假整治相结合,强化对种子、肥料、农药等投入品的市场监督管理,避免发生坑农害农事件,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把好种子经营审批关,控制越区种植。加强农机安全监理工作,保障农机作业安全。加强渔政管理,保护渔业资源。强化动检,加大禽流感、口蹄疫等重大疫病的防治力度,确保牧业生产安全。
三、保证措施
实现既定的工作目标,需要切实可行的运筹方法和操作手段作保障。
1、要以新农村建设为统领,合力推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新农村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所有农业农村工作涵盖其中。2007年农业农村工作是在新农村建设这一新的基点之上,提出了更高的目标、更新的要求。必须充分利用新农村建设完善的组织领导体系,合力推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全县上下都要从为农民服务的角度,围 绕新农村建设这一核心开展工作。县直各部门,无论是涉农部门,还是非农部门,都要充分发挥职能作用,为做好2007年农业农村工作添砖加瓦。结合各自的业务工作,明确工作要点和推进措施。按照县委、县政府的总体要求和统一安排,加强涉农项目、支农资金的管理,从谋事成事的角度出发,抛却部门利益,集中捆绑使用,重点投向,放大建设成果。各乡镇要因地制宜,经营优势,科学谋划农业农村工作思路,明确工作重点和保证措施。加快村级组织转型步伐,围绕新农村建设、农民增收等制定具体工作计划,促进村域经济发展。
2、要有效搭建实践操作平台,打通目标实现途径。立足增强农村发展活力,积极探索有效的实践方法,调动民众创业致富的积极性。一是培养新型农民。按照“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要求,着力提高农民的整体素质。县、乡、村三级联动,加大对农民科技、劳动技能、经营方式(户营经济)等方面的培训,全年培训8万人次。积极开展“科技、文化、卫生”三下乡、“科普之冬”活动,调动广大农民学文化、学科技的积极性。把培养乡土能人作为培养新型农民的突破口,在项目实施、贷款、科技等方面扶持培养种养业、劳务输出、加工业、经商贩运等各类大户,以点带面,推动农民整体素质的提高。二是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引导扶持农村经济组织和广大农民建立各级各类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巩固壮大长江水稻协会、平山养猪协会、康荣瓜菜协会 等现有专业合作经济组织。2007年,全县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增加到422个,经纪人队伍发展到2100人。三是培育典型。着力培养、挖掘种养业、劳务经济、农产品加工、经商贩运等增收致富的典型,兢兢业业、谋大事、干实事的支部带头人典型,“一乡一业”、“一村一品”的产业发展典型,民主法制、乡风文明的精神文明建设典型。靠典型现身说法,善于从典型中发现亮点,总结经验,推而广之,促进工作落实,推动农业农村经济发展。
3、要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增强服务于民的能力。适应新的工作形势需要,以更严的要求、更高的标准,切实转变职能,增强乡、村两极的凝聚力和战斗力。一是注重干部培训。采取轮训、集中培训、参观学习等有效方式,加强农村干部的培训。洗脑、补脑,更新思想观念,全面熟悉掌握农业科技、农村政策、法律法规、市场经济等方面的知识,努力提高引带农民增收、依法行政、化解矛盾、市场经济能力。二是加强监督管理。把好选人用人关,任人唯贤,特别是要把群众基础好、工作能力强的党员培养成村级带头人。抓好基层干部的监督管理,按照相关规定实行对村级定期审计、离任审计,减少问题干部,避免出现问题抬腿走人坑害集体经济、坑害农民的现象发生。三是切实转变作风。注重转变工作方式方法,提高工作质效。各行其职,各尽其责,深入基层,深入实际,勇于善于解决棘手问题。积极主 动开展工作,想事干,干成事。乡村两极勤政为民办实事,乡镇每年至少办5件实事,村级每年办2件实事,在群众中树立起基层组织威望,巩固战斗堡垒作用。
4、要探索创新工作机制,提高落实质效。机制激发活力,研究好的方法促进工作落实。一是建立市场化机制。树牢经营理念,凡事讲效益,讲效率,没钱也办事,少花钱多办事,用市场化手段破解工作难题。通过建设有形市场,积极参加哈洽会、农交会、绿博会等展会,拓展市场空间,加快对接市场进程。二是建立民主决策机制。充分尊重民众意愿,保障民众的知情权、决策权、管理权,用民主的手段推动工作开展。重点在村极推行民主议事制度,调动起农民参与、农民投入的积极性,新农村建设、村级公益事业发展、基础建设等都要通过民主议事去完成。三是建立激励约束机制。创新实绩考核办法,推行目标考核、民主评议,以实绩定奖惩,奖优罚劣。强化督办检查,问责问效相结合,激发责任意识,提高责任能力。定期检查,定期总结,定期推动,分阶段抓落实。
第四篇:二○○六年工会工作计划
二○○六年工会工作计划
在学校党委的领导下,根据学校二○○六年工作要点精神,结合我院工作实际,计划本主要抓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一、坚持和完善以教代会为基本形式的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制度,大力推进校务公开的深入开展,进一步加强和完善以教代会为基本形式的民主管理和校务公开制度,认真筹备并开好每年不少于一次的教代会,全面落实教代会职权。1、做好学校一届四次教代会筹备和召开工作。做好提案的征集、落实和处理等各项工作。
2、在教代会闭会期间,完成教代会赋予的各项工作任务。积极宣传、贯彻、落实好一届三次教代会精神。3、继续推动并协助有关部门开展好校务公开工作。
二、在全面履行工会职能的基础上,突出履行维护职工合法权益的基本职责,真心诚意地为教工说话办事,维护好教职工的根本利益,保护和发挥好教职工的积极性、创造性。实施送温暖工程,坚持对困难职工必访制度,关心困难和生病住院的教职工,帮助他们解决实际问题。
1、代表教职工利益,反映教职工呼声,为教职工说话办事,积极协助有关部门解决职工生活中的热点、难点问题,为职工排忧解难。
2、坚持走访慰问生活困难和大病、重病教职工的工作。3、为教职工搞集体福利二至三次。
三、积极组织开展丰富多彩、健康向上的宣传教育和文化体育活动,活跃教职工的业余文化生活。
1、利用业余时间组织职工开展羽毛球、乒乓球、排球、篮球等比赛活动。
2、积极组织职工参加学校每年召开的春季运动会。3、组织职工参加校外各项体育比赛活动。
4、与团委、宣传统战部联合举办庆元旦文艺联欢晚会。
四、努力提高广大教职工的整体素质,继续在推进学校职工队伍建设上下工夫。积极协助有关部门继续在青年教师中开展教学基本功竞赛活动,提高青年教师的业务水平;加强教职工的职业道德建设,认真搞好“三育人”评选表彰工作,利用各种宣传媒体大力弘扬先进人物的先进思想和先进事迹,营造为人师表、爱岗敬业的浓厚氛围。
1、做好“三育人”评选和表彰工作。
2、协助职能部门在青年教师中开展教学基本功竞赛活动。
3、对学校各部门涌现出的好人好事,通过校报和校园网等媒体进行宣传报道,对好人好事及时通报表扬。
五、继续开展工会“建家”活动,不断增强工会组织的活力和战斗力。健全和完善各项工作制度,不断促进工会工
作的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提高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组织专兼职工会干部政治理论、工运理论和有关法律法规的学习,提高思想政治素质和组织领导能力,培养和造就一支勤于学习、恪尽职守、勇于创新、乐于奉献的专兼职工会干部队伍。工会干部要经常深入基层,密切同教职工联系,改进工作作风,提高工作水平,全心全意为教职工服务。
1、力争在今年下半年建立系(部)分工会,年底召开系(部)教代会。
2、筹建系(部)“教工活动室”,投入一定资金,改善教工活动环境,活跃职工业余文化生活。
3、组织工会干部到兄弟院校参观学习。
4、暑假期间召开工会干部、理论与业务学习培训班。5、移风易俗,帮助职工处理好婚丧嫁娶工作,反对铺张浪费,提倡文明节俭。
六、在党委的领导下,积极做好职工的思想、宣传、教育工作,当好领导的参谋和助手,使工会工作真正起到党联系职工群众的桥梁和纽带作用。
七、完成好市教育工会及学校交办的其他工作。
二○○六年三月十日
第五篇:关于江苏省二○○五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和二○○六年财政预算草案
关于江苏省二○○五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和二○○六年财政预算草案
2006-02-08
新华日报
------------------
一、2005年全省财政预算执行情况
2005年,江苏省财政部门以深入开展先进性教育活动为契机,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执行稳健的财政政策,主动调整财政支出结构,有力促进经济稳定协调发展,切实解决困难群众生活中的突出问题,重点支持社会事业加快发展,推动了和谐社会建设。与此同时,预算管理制度改革得到进一步深化,依法理财、科学理财的水平有了新提高。全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良好,比较圆满地完成了省十届人大三次会议确定的主要任务。
(一)全省和省级财政收支预算执行情况
根据快报统计,2005年全省一般预算收入1322.67亿元,增收342.18亿元,同口径增长26.4%,完成变更预算的105.2%;基金收入545.56亿元,增长30.4%(一般预算收入加上基金收入、上划中央收入1256.58亿元,财政总收入3124.81亿元,增收584亿元,同口径增长23.8%)。
全省一般预算支出1652.05亿元,增支340.01亿元,同口径增长18.8%;基金支出539.44亿元,增长26.1%。
2005年省级征收的一般预算收入144.49亿元,增收41.38亿元,同口径增长27.0%,完成省十届人大第十九次常委会批准的变更预算的105.1%;基金收入120.16亿元,增长23.3%。
省级一般预算支出423.07亿元,完成省十届人大第十九次常委会批准的变更预算的92.2%,其中省本级支出266.60亿元,增支43.03亿元,同口径增长14.3%。基金支出118.26亿元,增长16.5%。
(二)完成2005年财政预算所做的主要工作
为完成2005年财政预算任务,财政部门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统筹兼顾,突出重点,着重开展了以下工作:
1、把支持经济加快发展、做大财政蛋糕作为财政工作的主题
一是支持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和经济结构调整。各级财政加大了对科技创新的投入,“企业挖潜改造资金”和“科技三项费用”合计87.71亿元,增长20%以上。省级科技成果转化资金由3亿元增加到5亿元,新增安排省级服务业引导资金1亿元。安排专项资金,促进循
环经济发展。积极建议中央调整出口退税分担政策,完善后的办法减轻了地方财政负担,保护了各地发展外贸的积极性。二是积极培植和壮大财源。省财政优化支持方式,安排3亿多元用于中小企业信用担保、重点技改贴息;整合各类资金,扶持苏北重点县支柱企业做大、做强;调整资金投向,安排民营经济发展专项资金、新经济增长点项目贴息资金等近2亿元,支持企业技术创新,促进企业发展,加快财源建设。三是努力促进区域共同发展。省对苏北的转移支付和各项补助总额达到131.6亿元,增长了37.5%。在财政体制不变,转移支付基数、专项补助、调资补助、中央补助配套不减的前提下,对转移支付县新增地方财政收入省集中部分予以全额返还;兑现了沿江开发奖励资金近1亿元;对财政收入增长快、贡献大的苏南等地区给予奖励,调动其发展的积极性。四是加强收入征管。在服务经济发展的同时,密切跟踪分析财经形势,努力克服影响财政收入增长的不利因素,规范税收秩序,坚持依法组织收入,推动财政收入迈上新台阶,为支持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提供了财力保障。
2、把突出支持“三农”、促进农业增产和农民增收作为财政工作的重中之重
继续保持支持“三农”政策的连续性、稳定性,已给农民的实惠不减,已经实行的支农政策不变,财政支农力度不降,仅省财政对“三农”的各项投入就达到150.4亿元,增长32.9%。一是围绕农民减负增收,落实和完善各项政策措施。省财政安排30.28亿元,支持全省免征农业税,并对农民实施了粮食直补、良种补贴和农机具购置补贴。实施重点粮食品种最低收购价格政策,保障种粮农民利益。省财政落实专项资金8500万元,支持面向农民的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省级农村小额扶贫贷款担保资金增加到1.35亿元,使11.3万农户受益。支持开展以水稻、小麦、水产养殖为重点的农业保险试点。规范基层财政理财行为,建立村级“三项资金”制度,防止农民负担反弹。二是围绕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和农业结构调整。在大力支持重点水利工程建设的同时,省财政继续安排3.5亿元,修建农桥2629座、疏浚河道开挖土方1.5亿立方米;拨付5.42亿元,改造中低产田177万亩;投入2.8亿元,重点支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外向型农产品出口基地、农业三项工程、农业专业合作组织和行业协会、农产品质量安全和科技示范基地的建设和发展等,提高了农业综合效益。三是围绕改善农村生产生活环境,支持“三清工程”建设和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省财政安排8500万元,支持绿色江苏建设,并对250万亩生态公益林实施了补助。投入专项资金支持小型沼气工程和秸秆还田项目,改善农村能源结构,促进农村环境综合整治。
3、把解决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突出问题作为财政工作的紧迫任务
认真履行公共财政职能,用好财政资金,实实在在地为群众解决实际困难,维护社会公平和谐。一是突出支持义务教育和职业教育。省财政安排12.6亿元帮助困难地区解决公教人员省标津补贴发放;安排6.5亿元支持农村中小学改善办学条件以及实施“校校通”工程;投入2亿元支持职业教育示范及实验实训基地建设;完善政府主导的扶困助学机制,安排专项经费2.73亿元,对56万名义务教育阶段困难学生实行“两免一补”,资助2万名困难学生接受职业技术教育,资助8万名品学兼优的经济困难学生接受高等教育。二是积极促进就业再就业。全面落实中央、省出台的促进就业再就业各项优惠政策,加大财政投入,预算安排再就业资金10.8亿元、下岗失业人员小额贷款担保资金近2亿元,安排专项资金大力扶持全省再就业信息网络和劳动力市场、创业基地建设。三是加快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支持我省在全国率先建立覆盖城乡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使全省符合“低保”条件的125.6万困难群众应保尽保。建立了被征地农民的基本生活保障制度,对城乡低保对象和下岗失业人员实行动态物价补贴。在加大财政投入的同时积极推进养老保险扩面征缴,保证了企业离退休人
员养老金按时足额发放。省财政补助1.33亿元支持苏北农村五保户“关爱工程”的实施,新增乡镇敬老院床位3万张;安排1亿元支持苏北、苏中经济薄弱县困难、破产国有集体企业退休人员参加医疗保险。四是支持公共卫生和医疗服务加快发展。各级财政积极安排公共卫生应急体系建设专项经费,其中省级财政投入2.26亿元,重点加强对重大疾病和传染病的防控。支持发展社区医疗服务中心,积极改善农村医疗条件,逐步解决城乡居民看病难、看病贵问题。支持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省财政安排1.2亿元,对困难地区给予补助,补助标准由每人每年10元提高到15元。省财政加大投入,支持困难地区改造300所乡镇卫生院,建立了面向城乡特困人员的医疗救助制度。
4、把深化改革作为提高财政管理水平的内在动力
一是推进政府非税收入管理改革。2005年9月1日起省属高校、中专校收费全面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并着手在6家省级单位开展非税收入收缴制度改革试点。二是修订完善财政专项资金预算、项目支出预算跟踪管理等一系列办法,进一步健全了部门预算制度体系。三是继续完善省级国库集中支付办法,并将国库集中支付改革范围扩大到县。四是加强政府采购制度建设,从源头上做到采购程序和方法的规范、公正、透明,并在推动政府节能、支持欠发达地区企业发展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五是整合使用财政支农资金。在全国率先开展支农资金“打包”试点,将18项财政支农资金统筹安排使用,提高了资金的整体效益。六是积极推进乡镇财政管理方式改革。苏北5个试点县在“控人”、“控债”上取得了明显成效。七是加强专项资金管理。探索实行项目代建制,选择部分基本建设项目派驻现场财务代表制度。
同时,财政预算执行中还存在一些问题:一是困难地区县乡财政保障能力比较薄弱,农村社会事业发展滞后;二是对财政专项资金跟踪问效不够,管理水平和资金使用效益尚待提高;三是预算外资金的规范管理和统筹使用需要进一步加强。对这些问题,有关方面正在认真研究、积极探索具体解决办法。
二、2006年全省财政预算草案
2006年,全省财政预算安排总的指导思想是:认真贯彻省委十届九次全会和全省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切实执行稳健的财政政策,统筹兼顾、量入为出;着力支持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和自主创新能力提高,做大做优经济财政“蛋糕”;加大财政投入,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坚持以人为本,集中财力重点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的义务教育、社会保障、公共卫生、环境保护、扶贫帮困和公共安全等问题,促进全面协调发展及和谐社会建设;继续改革创新,完善公共财政体制,提高理财水平。
按照上述预算安排的指导思想及全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预期目标,2006年全省及省级财政预算草案如下:
(一)全省财政预算草案
2006年全省一般预算收入预期增长目标为15%,达到1520亿元,比上年执行数增加197.33亿元,全省财政一般预算支出初步安排为2032.21亿元,比上年调整预算数增长12%。
(二)省级财政预算草案
2006年省级征收的一般预算收入安排162亿元,比2005年执行数增加17.51亿元,增长12%。省级一般预算支出安排451.32亿元,其中省本级一般预算支出311.32亿元,较2005年变更预算数同口径增长12.3%。
2006年省级支出预算重点支持以下几个方面:
1、发挥财政职能,大力支持自主创新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
一是促进自主创新。安排科技攻关及高技术研究经费,支持重大关键技术的研究,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和产品;注重支持引进消化基础上的再创新,推动“江苏生产”向“江苏创造”转变,推动“名牌产品”向“王牌产品”转变。二是将科技成果转化资金由上年5亿元进一步扩大到8亿元,加快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三是建立激励机制,加大对IT人才、科技领军人才等奖励,调动科技人员的创新积极性,加快建设一支高素质的人才队伍。四是大力支持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服务业,提高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工业总产值、服务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安排出口退税、外贸发展、出口信用担保等专项资金,促进全省外贸出口平稳增长。五是大力支持资源节约利用和降低能耗的生产方式,研究制定有关政策,努力实现单位生产总值能耗降低4%的目标。六是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省级技改贴息、专项资金继续向苏北倾斜,支持重点开发区和支柱企业做强做大,增强造血功能。七是积极创造亲商、安商的投资环境,优化服务平台,促进招商引资质量的提高。
2、扩大公共财政在农村的覆盖范围,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按照规划先行、稳步实施,富农惠农、实事求是,量力而行、杜绝新债,整合资金、形成合力的原则,全力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2006年省财政对“三农”的投入比上年增加30亿元以上。一是支持农村经济发展。增加对农业龙头企业贴息、农业三项工程、农业综合开发、中低产田改造、测土配方施肥、农牧业支撑和保障体系等方面的投入,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二是支持农村小型公益设施和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支持抗旱排涝、海堤加固、河道清淤、里下河圩区治理等,进一步改善生产条件,增强农业生产抗风险能力。三是推进农民致富工程。安排专项资金用于设施农业、农机具补贴、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农业实用技术培训和创业培训,拓宽农民致富渠道;增加安排扶贫小额贷款担保资金,并对全省1011个贫困村实施帮扶;支持抗灾救灾。四是大力发展农村文化事业,对“三下乡”(送科普、送电影、送戏)及苏中、苏北困难地区的部分乡镇文化站建设给予奖励。五是支持村镇规划,选择1000个村开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试点,促进村级组织建设,推广使用沼气、秸秆气化等清洁能源,加强对垃圾、污水、废弃物的收集处理,清理农民房前屋后的生活环境。
3、确保教育经费的正常增长,全省全面免除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杂费
2006年省级财政预算内安排教育支出71亿元,增加11亿元,新增支出重点向农村倾斜。一是完善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全面免除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杂费(按全省一费制标准剔除课本费),省财政对困难地区予以补助。继续安排资金,对贫困家庭学生提供免费课本和寄宿生活费补助。二是进一步加大对职业教育的投入,支持职业教育实训基地和职业
教育骨干学校特色专业建设,帮助困难县建设重点职业学校,培养更多、更好的经济建设实用人才。不断提高教育质量,加大对高校重点学科、重点实验室、重点研究基地建设的支持力度,加强高校和农村中小学师资培训。三是增加安排职业教育助学金(资助困难学生从2万人增加到5万人)、省政府助学金、高校助学贷款和风险补偿金、省政府奖学金,确保困难家庭的子女“有学上”。继续安排专项经费,帮助进城务工农民子女平等接受义务教育。
4、突出以人为本、富民优先,高度重视社会保障问题
公共财政是百姓财政,从维护社会公平和公正的角度,省财政将继续加大对困难群众的保障力度,使他们有饭吃、有衣穿、有房住、老有所养、病有所医,满足他们的基本生活需要。2006年省级财政预算安排社会保障补助支出较上年同比增长39.0%。一是高度重视再就业工作,安排再就业补助资金和下岗失业人员小额贷款担保代偿损失和贴息资金。二是认真落实《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完善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制度的决定》,改革、完善社保基金的征缴和养老金计发办法,鼓励有条件的地区逐步做实养老保险个人账户。三是加快推进社会救助体系建设,帮助困难地区落实城乡低保,并根据物价和经济发展水平适当提高低保标准;支持加快城乡医疗救助制度建设,着力解决困难群众的看病问题。四是实施“农民健康工程”,进一步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省补助标准由每人每年15元提高到30元,加上市县财政补助和农民个人出资,使人均经费达到或超过50元;继续加大对公共卫生的投入,加强预防保健特别是对常见病、多发病、传染病的防控,全面完成经济薄弱地区乡镇卫生院改造,大力支持对乡镇卫生院医护人员实施医疗培训,改善农村医疗条件。五是全面实施农村义务教育阶段教师医疗保险。六是增加农村乡镇敬老院建设投入,使五保户集中供养率再提高10个百分点。七是安排专项资金,加强食品、药品安全监管。
5、坚持环保优先,加快生态省建设
加大环境保护支持力度,专项安排省级污染防治资金等环保经费2亿元,突出对严重危害人民群众身体健康的大气污染、水源污染、生活污染的治理,支持淮河流域城镇污水处理管网建设等。加快绿色江苏建设,支持丘陵岗地植被恢复工程、江河湖生态防护林工程、沿海防护林工程、绿色通道工程、野生动植物资源保护及湿地保护工程等五大林业生态工程建设和全省生态公益林保护。增加安排生态农业建设资金,主要用于生态家园富民工程以及生态农业的整村推进。
三、扎实工作,确保2006年预算圆满完成为确保预算圆满完成,全省各级财政部门将重点抓好以下几个方面工作:
1、依法加强收入征管,促进财政收入稳定增长
一是用足用好各项财税政策,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引导作用,支持重点产业带、重点开发区加快发展,培养财源经济。二是督促各地把支持企业发展的措施落实到位,促进大企业、大集团发展,促进品牌经济、龙头经济、骨干经济增产增收。切实帮助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缓解融资难问题。三是财税部门密切配合,加大依法征管收入力度,做到应收尽收,但坚决不收过头税,杜绝虚收。
2、严格财政支出管理,积极建设节约型社会
大力弘扬勤俭建国、艰苦奋斗的作风,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确定的节约优先战略,将节约财政开支、控制行政成本作为各级政府建立节约型社会的重要内容。自觉维护预算的严肃性和权威性,切实按照各级人大批准的预算执行。继续控制一般性支出,在保证重点支出的同时,对劳民伤财的所谓“形象工程”、“政绩工程”,对名目繁多、实际意义不大的办节、庆典和论坛等活动,财政一律不安排资金。合理界定事业单位供给范围,加快事业单位改革步伐。
3、深化财政管理改革,继续提高理财水平
一是围绕小康建设目标,按照大稳定,小调整的基本思路完善财政体制,进一步规范省以下财政分配关系,在保证省级调控能力的同时适当留利基层。突出支持“发展”与“富民”,健全激励约束机制,积极鼓励地方快发展多得益,基本解决困难地区县乡财政保障问题,初步建立起促进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保障机制。二是进一步深化部门预算和国库集中收付制度改革,加强制度建设,促进规范管理;完善政府采购程序,积极发挥政府采购的政策作用;研究制定绩效评价办法,建立财政资金绩效评价体系。三是按照盘活存量、优化增量、用好总量的原则,继续整合财政资源,集中财力办大事,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四是加快推进政府非税收入收缴制度改革,进一步深化收支两条线管理,按照编制综合财政预算的要求将非税收入收缴制度改革与部门预算制度改革结合起来。五是推广试点经验,在转移支付县全面推行乡镇财政管理方式改革。六是在加强对地方政府性债务统计、分析的基础上,积极探索控制新债、化解陈债的有效办法,主动防范财政风险。
4、继续改进工作作风,更好地服务发展大局
一是强化大局意识,想问题、办事情、安排收支始终从大局出发,自觉将思想和行动统一到省委、省政府的决策上来。二是强化主动意识。围绕“两个率先”的总目标,积极主动地发挥公共财政的职能作用,想群众所想,急发展所急,特事特办,急事急办。三是强化求实意识。说实话、办实事、算实账、求实效,不搞形式主义,不做“面子工程”。四是强化服务意识。积极沟通,主动协调,真心实意地为群众服务,为基层服务,为部门服务。财政部门将外树服务型机关形象、内兴学习型机关新风,努力构建以“廉洁、高效、规范、务实、创新”为核心内涵的财政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