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验收总结汇报报告(农村信息化)(范文模版)
芜湖市国家级农村信息化综合信息服务
试点工作总结汇报材料
(2009年5月)
一、芜湖市基本情况
芜湖市现辖芜湖、繁昌、南陵3个县,镜湖、弋江、鸠江、三山4个区,一个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总面积3317平方公里,人口231万,其中市区面积720平方公里,人口106万。
芜湖是一个具有2000多年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城。春秋时为吴国边陲要塞鸠兹邑,公元前109年(汉武帝元封二年)易名芜湖。南唐时经济比较繁荣,宋代冶炼走向鼎盛,明代成为印染中心,清代成为长江中下游地区的重要商埠和全国四大米市之一。1876年芜湖被辟为中国五大通商口岸之一,鼎盛时期出口货物占全国外贸总额的3.5%。近代芜湖是长江中下游地区工商业的发祥地之一,素有“长江巨埠、皖之中坚”的美誉。
芜湖区位交通条件优越。芜湖是华东交通枢纽城市。境内有五条铁路交汇,连接京沪线、京九线、京广线、浙赣线、陇海线,是全国重要的铁路十字结点城市。目前我们正在推进宁安城际铁路、京福、皖赣、合芜杭四条客运专线,皖赣线、淮南线、宁芜线、芜宣杭线四条铁路扩能电气化改造,加强以芜湖为枢纽的铁路站场建设。芜湖是华东公路交通中心,318、205国道穿境而过,沿江高速、合杭高速在芜湖交汇,芜溧高速正在建设中。芜湖港是长江溯江而上最后一个万吨级深水良港,是国家对外籍轮 开放的港口,远洋货轮可直达46个国家和地区(包括台湾),煤码头年吞吐量达1000多万吨,是中国最大的内河煤港。芜申运河正在建设中。芜湖距南京禄口国际机场、合肥骆岗机场均仅1小时车程。
芜湖是皖江开发开放的龙头城市。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近年来,芜湖经济呈现出加速发展的态势,保持了又好又快的增长势头。过去10年GDP平均增幅为12.8%,近5年平均增幅为15.2%。2008年,实现GDP 750亿元,总量居安徽省第二位,比上年增长15.8%,增幅高于长三角16个主要城市;人均GDP4755美元,位列中部非省会城市第3;财政收入124亿元,增长17.8%;完成固定资产投资615亿元,增长41.1%。芜湖以占全省3.4%的人口、2.4%的国土面积,实现占全省8.4%的GDP、9.3%的财政收入。三次产业结构由“十五”末的7.5︰53︰39.5调整为2008年的5.3︰60.6︰34.1,工业经济主导地位进一步确立。在改革开放30周年之际,被中央列入成功开拓中国特色发展之路的全国18个典型地区。在中国社会科学院《2009年城市综合竞争力报告》中,芜湖位列全球经济增长速度最快城市第10名,国内城市第8名。今年以来,我市整体经济运行态势向好,已经出现回暖迹象。1-3月份全市生产总值160.7亿元,同比增长14.5%;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实现总产值296.4亿元,增长13.5%,实现增加值88.5亿元,增长22.1%,同比提高9个百分点;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59亿元,增长29.1%,其中3月份完成投资76.6亿元,创历史最高水平;实现财政收入32亿元,增长2.8%,其中地方财 政收入15.2亿元,增长18.4%。
芜湖现代农业发展迅速。现有农业人口125.21万人,约占人口比重的54.3%,是全国知名的“渔米之乡”,华东乃至全国的农产品交易集散地。新世纪以来,我市以工业的理念发展农村经济。2000年初,结合三县四区各自不同的经济基础、区位优势和产业特点,突出特色产业,错位发展,规划建设了高新技术、绿色食品、机械加工、纺织服装等省级开发区,与市级重点产业协同联动发展。目前,县区开发区已成为县区发展的主要增长源。在大力发展工业的同时,用发展工业的思路、办法大力发展都市型现代农业,特别是自2006年以来,我市立足东向发展战略,以融入为主线,着力解决对接长三角、配套城市圈发展问题,进一步明确了都市型现代农业发展方向。加快农业结构调整步伐,加大市场化运作力度,促进超级水稻推广应用,突出发展优质粮油、苗木花卉、食用菌等一批特色产业,扩大产业规模。支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执照农民、专业种养大户等市场主体实施规模经营。推进农村社会化服务组织建设,帮助农民实现与大市场的有效对接。2008年全市实现农林牧渔业增加值39.44亿元,比2006年增长8.9%;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6136元,比2006年增长33.2%;拥有省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21家,年销售收入超亿元龙头企业13家、超5亿元龙头企业2家。全市建有农业产业化基地面积132万亩。全市组建了粮油产业、畜禽产业、食品加工、果蔬加工等8大农业行业协会,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285个。2008年全市发放涉农补贴1.66亿元,市政府投入农村信息化财政专项资金约500万元人民币,市本级投入新农村建设资金6000万元,三县四区投入资金1.5亿元,帮扶结对部门、企业对农村投入的资金、项目、物资总额达到1.98亿元。
二、芜湖市推进农村信息化综合信息服务试点工作主要做法和措施
为了大力发展都市型现代农业,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我市紧紧围绕加快农村信息化建设步伐,引导农民利用信息化手段走向市场,积极探索农村信息化综合信息服务的有效模式。2006年,根据原信息产业部《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工作的意见》及《农村信息化试点示范管理办法》精神,我市编制了《芜湖市农村信息化综合信息服务试点工作方案》。同年12月,我市被原国家信息产业部正式批准为“首批国家农村信息化综合信息服务试点城市”,试点范围包括2个示范县、4个示范镇、40个示范村。
近三年来,我市充分利用作为国家信息产业部农村信息化综合信息服务试点城市的契机,充分发挥信息技术在提升农村特色产业中的作用,通过搭建农村综合信息服务虚拟平台,完善信息网络,整合信息资源,构建综合信息服务体系,不断加快都市型现代农业进程,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在指导思想上,我市以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发展现代农业、增加农民收入为宗旨,以提高基层公共信息服务能力和水平为重点,努力推进
“四个转变”,即信息服务主体由政府为主向政府和社会各界共同参与转变,服务对象由政府部门为主向农村各类市场主体和广大农民转变,农民获取信息途径由“二次传播”为主向直接获得转变,信息服务方式由农民被动接受向农民与专家互动转变。在工作原则上,始终坚持“政府引导、社会参与”的原则,坚持“整合资源、突出应用”的原则,坚持“点面结合、特色带动”的原则。在工作目标上,围绕整合涉农信息资源、加强和完善农村信息化基础设施、构筑涉农信息服务体系、创新“三农”服务运营机制、提高“三农”信息化应用水平等五项重点任务,谋划建设宽带进乡入村“零公里”项目、农村信息化综合信息服务示范站点、新农村综合信息服务平台、“千村万户”农村信息化培训、农村全程代理服务系统、农村电子商务系统等六大重点项目,缩小城乡数字信息鸿沟,拓宽农业增产、农民增收渠道,实现以农村信息化带动农业现代化发展的目标。
经过近三年的不断努力,我市农村信息化综合信息服务试点和推广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全市宽带数据网已覆盖所有县区、乡镇和行政村,所有乡镇建立了综合信息服务站,69个试点村建立了信息服务站,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优秀农民专业合作社建立了网页。广播电视、电脑和电话(三电合一模式)取得了实质性进展。全市建立了市、县、乡三级信息管理服务人员、农村信息员3000人队伍。
我市在推进农村信息化综合信息服务试点工作方面主要做 了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1、强化组织领导
我市将农村信息化综合信息服务试点工作作为新农村建设的重要考核内容。市政府成立了由常务副市长为组长,市信息办、市农委、市旅游局、市财政局、市科技局、市水务局、市林业局、市气象局及各县区为成员的“芜湖市农村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全市农村信息化综合信息服务试点工作的组织、协调和实施。制定了《农村信息化试点工作考核评价体系》,由领导小组办公室对县区农村信息化综合信息服务工作进行督办、检查、评估和考核。各县区政府把推进农村信息化作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举措,成立了相应的组织机构,制定了本地区农村信息化建设方案,做到了领导到位,措施到位,责任到位。全市形成了主要领导亲自抓、主管部门具体抓、其他部门积极参与、配合协作的组织领导体制。
2、强化政府服务
按照“政府牵头,企业参与,多方联动”的推进办法,在市农村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的协调下,市信息办负责全市农村信息化综合信息平台建设,市农委负责整合涉农数据库,市财政负责采购农村信息站点电脑设备,组织部门实施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电信公司负责维护网络线路,专业IT企业负责农村信息站点、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种植业大户等网页制作。各部门各单位各司其职、相互协调、形成合力,有计 划、有组织、有分工、有协作地开展农村信息化建设工作。
3、强化宣传培训
大力营造全社会关注农村信息化建设的浓厚氛围。试点县(区)、镇在人群集中的地点开辟宣传文化墙,设臵宣传灯箱,试点村在村委会设立宣传专栏,向村民发放宣传单,向广大农民宣传农村信息化的意义、综合信息服务站点的功能和本地成功的典型事例。加大实用技能培训工作。一是对农村信息员进行培训,重点培养其掌握信息的采集、加工、整理、分类、汇总、传播技能。实行农村信息员持证上岗制度,规范服务行为,稳定信息员队伍。二是组织“百场千人”农村信息化普及培训。在285个村培训432场次,培训课时上千学时,培训达万余人次,重点提高农民互联网实际运用和操作水平。经过培训,农村信息员、种养殖大户、专业协会成员都能熟练进行网络信息收集和发布操作。吊瓜种植大户李高田计划从外地购进2万多颗瓜苗,在老师指导上网查找农业信息的时候,无意中找到完整的吊瓜育苗技术,立即改变主意,决定自己育苗,省下了近10万元的购苗费。去年,我市利用信息大篷车开展培训,每月组织培训体验活动10-15次,共培训200余场,覆盖了44个试点镇、村,重点针对农业龙头企业、产业大户、农业专业协会、经济合作社等各个类别,开展分层培训共计2000多人次。三是建立了875个现代远程教育点,使用“电视机+宽带互联网”的信息获取方式,为全市农村党员、群众提供党员教育、农业科技信息、医疗卫生知识等信 息服务,这些现代远程教育点覆盖了一市三县所有居委会、村委会及部分事业单位和非公企业。
4、健全投入机制
一是积极争取上级资金投入。共争取信息产业部、省信息产业厅等设备投资、配套资金300万元。二是加大政府投资。市政府每年从新农村建设资金中切块安排200万元资金,用于农村信息化基础设施、重点项目建设、农业信息技术研发等农村信息化工程建设。各县区每年至少安排50万元,乡镇每年至少安排5万元,用于扶持本地农村信息化建设。每年市财政专项拨款10万元用于信息大篷车运行。试点以来,市、县区、镇政府累计投入农村信息化资金逾千万。三是引导社会投资。逐步建立社会投入为主体的多元化投融资体制,引导更多的社会资金投入农业和农村信息化建设。电信等运营商投资10多亿元,积极主动参与全市信息中心平台基础设施建设和光纤宽带进村。采取免收电话安装费、降低宽带初装费、宽带月租费收费标准、免费赠送手机、短信收益一部分返还等办法,以农民普遍能够接受的价格和方式提供实用的信息服务。
5、强化资源整合
一是整合网络资源。我市着重以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和信息进村入户为主要目标,信息服务直接到村,信息服务站点建到行政村和产业基地,着力解决以基础设施建设为核心的农村信息化“最后一公里”瓶颈问题。以广播电视、电脑和电话“三电合一” 为主要传播途径,多渠道解决信息畅通,实现“信息高速公路”进村入户。目前,芜湖电信终端接收站点全面建成开通,全市宽带数据网已覆盖所有县区、乡镇和行政村,固定和移动电话覆盖所有县区、乡镇和行政村,广播人口覆盖率和电视人口覆盖率均达到100%。农村居民固定电话每百户70部,农村人口移动电话拥有率30.74%,农村互联网用户15000户,信息化网络已具备基础。今年,我市以实施国家“惠民直达”工程试点为契机,进一步整合网络资源,至今年底,光纤宽带将100%覆盖至行政村、自然村,无线网络80%覆盖至行政村。
二是整合涉农信息资源。我市改变信息资源“条块”分散使用的现象,统一进行平台、网络和数据库建设,着力解决以基层农村信息资源有效整合为核心的“最初一公里”问题。实现了数据库建设与涉农信息平台的整合。在制度建设上,建立了信息交换制度,改变了信息重复采集、分割拥有、垄断使用和低效开发的局面,促进了各级农业部门、农业企业和科研机构信息资源的开放共享。在数据库建设上,开发数据交换接口,建立资源目录体系,创建信息交换的数据格式技术标准,搭建数据库共享平台,为信息资源的聚集、交换和共享提供环境和技术,提高了信息资源的使用效率。在信息平台的搭建上,将各种农业服务流程、应用软件、硬件和各种标准联合起来,建成了融多种技术手段和多种工作方式,对内整合业务、对外提供服务的涉农综合信息服务平台。实现了信息服务场所与信息传播渠道的整合。信息服务场 所的整合坚持“共建共享”的原则,整合各个部门延伸的信息服务站点和资源。在信息服务站点的建设上,统一按照“八个一”标准建设站点,即一台电脑、一部传真电话、一台打印机、一部数码相机、一条宽带、一个电话推送信息平台、一套管理制度、一名信息员。目前全市已建“农村信息化综合信息服务站点”362个。实行“一站多能”,重点围绕惠农财政补贴“一卡通”发放、行政审批和公共服务“一站式”办结,提供方便快捷、优质高效的信息采集、整理、发布、反馈“一条龙”服务,切实使农民足不出户就能够及时查询各项医疗、保险状况,了解党和国家制定的农业方针政策,拓宽农民的办事渠道。信息传播渠道的整合主要是开展多元化传播方式建设,实现“一端多能”(一种终端承接多类服务),信息服务站点与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农村党员远程教育等合作共用。在传播渠道上,坚持“因地制宜、因时制宜”的原则,坚持“多种渠道并用,突出互联网应用”的发展策略,结合现代手段和传统媒体,依托互联网络、固定通信、移动通信、广播电视以及报刊、书籍、广播喇叭、宣传栏等信息传播渠道,推动信息服务和应用进村入户。2007年,联群村的豆角获得了大面积丰收,但芜湖本地销售价格较低,这时村蔬菜协会通过芜湖移动的农村信息机及时获悉广东惠阳的价格,立即组织农户将大量的鲜豆角销往广东,解决了农户销售难的问题。实现了信息服务业务与信息服务队伍的整合。建立“政府引导、多方合作、联合推进”的工作机制,坚持“公益+非公益结合”的 方针。政府联合服务提供商、通信运营商、信息技术企业和增值服务商,通过购买服务或者与服务商签订合同承包服务项目等方式,调动信息服务的积极性,整合信息服务环境,带动信息服务产业的发展。实践证明,农村农业信息化需要各级政府部门的引导和支持,更需要软件开发商、硬件制造商、电信运营商、信息服务提供商等多方的广泛参与,共同构建成农村综合信息服务的产业链。
6、强化平台建设
一是打造了市农村综合信息中心平台。我市自主研发了“芜湖农村综合信息服务平台”,整合了多个涉农部门的信息资源,不断更新包括农林技术、农产品供求、农产品价格、农资产品、“一站通”、气象与防灾减灾等信息资源的数据库,初步实现了各类信息的下载和上传发布。“芜湖农村综合信息服务网”已发布农产品供求信息上万条,成为农民信赖的网站。为了更好更快地建设好农业信息门户网站,先后两次重新搭建服务器平台,升级网页系统,根据实际需要精简了栏目分类。为使农民有沟通交流的平台,指导农户制作个人网页,发布个人供求信息和产品展示。繁昌县龙岗西瓜合作社申请建立了一级域名网站(www.xiexiebang.com),成为繁昌县第一个拥有网站的合作社,自实施农村信息化综合服务试点项目以来,已发布各种信息300余条,成功地将龙岗西瓜打入了上海、杭州、南京等市场。芜湖县易太花木协会,通过 “一站通”等网络推介,吸引到烟台和九 江客商集中购买冬青树苗,交易额达44万元。
二是打造了电子商务平台。我市为农业产业化企业、民营工业园、生态园、种养大户等量身定制,建立了特色产业网站群,开发网上交易等交互功能,促进本地农业特色经济发展。芜湖野树林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野树林牌鸡腿菇等10个菌类产品被国家认证为“绿色食品”,常年在本公司网站发布供求信息,进行网上交易,其产品现已成功进驻沃尔玛、联华、苏果等大型超市,覆盖了芜湖、合肥、南京、上海、杭州等市场。目前,我市92家市级以上龙头企业,都通过电子商务等信息化手段,较好地解决了产品销售问题。
三是开通了“乡情网”信息服务系统。2006年,市政府通过整合资源,批准电信开通了“乡情网”业务,以行政村为单位组成一个虚拟网,网内用户互打电话全免费。此外,村民们拨打全省统一的96800123电话至农村信息应用平台,可以查询涉农政策、气象预报、农业科技、农产品价格等各种信息,还可以将本村的农业生产和农产品信息传递出去。“乡情网”不仅提供网内电话免费打的惠农服务,而且对网内固定电话免费提供网页空间,村民用自己的电话号码就可以链接到网址。随着功能的进一步完善,村民用固定电话即可实现与网络互通信息,这将进一步助推芜湖农村信息化,促进现代农业发展。开通“乡情网”,在方便村民互相交流沟通的同时,也让农民拥有了利用现代科技成果获取信息,拓宽了致富的渠道。南陵县程太平选育的“皖稻 143”优质米通过部级鉴定,在电信部门的帮助下,建立了网站,大力推广“皖稻143”品种。目前,“皖稻143”在芜湖市种植面积达2万亩,该品种还推广到湖北省黄梅县,连片直播种植200亩,获得了成功。目前“乡情网“已发展12万户,拨打96800致富信息占比达到20%。
在推进农村信息化综合信息服务试点工作中,我们认识到,农村信息化确实是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助推器,要深入推进农村信息化工作,必须进一步强化各级各部门组织领导,建立健全系统、高效的领导推进机制;必须进一步加强部门之间的协调配合、统筹规划,切实防止政出多门和重复建设;必须充分发挥市场配臵资源要素的基础性作用,吸引更多的民间资本进入农村信息化领域;必须进一步强化农村信息化平台建设,打造一批简单实用、更新及时、准确方便的网站群;必须进一步加大培训工作力度,转变广大农民市场观念、提升广大农户利用现代信息手段开拓市场的能力。
三、下一步打算
1、培育本地农业经纪公司
目前农村信息化工作还处在政府和企业联合投钱、投人、投设备推进的初级阶段,为使农村信息化工作能够持久,更加贴近农民的实际需求,我们将引导、扶植一批本地农业经纪公司运营农村信息化网站和电子商务平台,逐步形成农村产品销售价值链,使其成为价值链上的重要一环,发挥其外联、信息、计算机 使用上的优势,从而推进农村信息化工作向深度发展。
2、开发信息化产品
我们将适应大农业发展的趋势,关注农村生产中的难点,开发以农业大棚温湿度监控为代表的信息化产品,提高农业生产自动化手段,减少单位生产所消耗的资源。
3、通过农村电子商务提供再就业、再创业机会
2008年底爆发的农民工返乡潮引发了诸多社会问题,我们将关注这部分群体,以现有本地农业大户为主体、引进先进地区的农业生产领头人,以农村信息化网站为依托,因地制宜,引导返乡农民工在本地创业、就业。
4、利用信息化手段促进土地流转
我们将建议市政府出台相关规范和文件,在农村信息化平台上建成土地流转系统,由农户、企业在其上发布供求信息,通过信息自动匹配的方法,语音、短信等多元化的沟通手段,为农村的土地流转工作助力。
5、积极探索市场化的服务运行机制
逐步建立有利于信息网络维护与发展的良性运行机制,比如在信息网络运转基本正常后可向社会吸纳再发展资金,鼓励电信运营企业最大程度地降低电信资费,最大限度开展面向农民的公共信息服务,本着“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与用户建立利益共同体,对网络系统逐步实行企业化管理,以确保形成长效机制。
第二篇:信息化验收汇报
安平县人民政府
关于国家级县域经济信息化试点工作的
总结报告
安平县人民政府县长 刘永军
(2010年11月30日)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专家:
大家好!首先,我代表安平县人民政府对各位领导、各位专家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对各位领导、各位专家多年来对安平的支持表示衷心的感谢!下面我把安平县国家级县域经济信息化试点工作向各位领导、各位专家做一总结汇报,敬请批评指正。
根据原国务院信息化工作办公室关于《在河北省安平县开展县域经济信息化试点的批复函》的文件精神,我县自2006年4月11日,正式启动了国家级县域经济信息化试点工作。五年来,在省、市相关领导的大力支持与帮助下,县信息化领导小组和县信息办及相关部门全体工作人员攻坚克难,创造性的开展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
一、从实际出发,科学规划,为试点工作取得实效奠定了基础
安平县辖3镇5乡230个行政村,33万人口,总面积505平方公里。丝网特色产业是安平县域经济的支柱产业,丝网从业人员14万人,丝网企业11000余家,提供税收占全部财政收入的70%,是国家命名的“中国丝网之乡”、“中国丝网产业基地”、“中国丝网产销基地”。生猪产业是安平县的富民产业,从业人员达3万多人,生猪产业提供的收入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11.9%。建有年出栏生猪10万头猪场1个,万头猪场16个,养猪专业村80多个,养殖小区34个,形成了 “一龙、十强、百村、万户”的生猪龙型经济发展格局。两大主导产业吸纳了大量的农村劳动力,在促进县域经济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县委、县政府根据安平经济的实际,适应时代发展的趋势,在全国率先提出了“信息兴县”发展战略,凝聚全县意志,达成了“产业振兴、信息先行”的共识,营造了信息化建设的浓厚氛围。先后聘请了三十名专家深入农村、农户、机关、企业、学校,全面了解农村、城镇及县域经济发展现状,深入探讨县域经济发展的一般规律和制约因素,精心设计以信息化手段解决县域经济发展问题的新方法、新手段、新途径,编制了《安平县县域经济信息化“十一五”规划》,为各项信息化工程的实施指明了方向。
近五年来,我们坚持“政府引导、市场运作”原则,精心组织了十项信息化工程,积极调动各种力量参与建设,以800万元的财政性投入带动了企业、社会近10个亿的投资,信息化建设得以蓬勃开展。截止目前,《安平县县域经济信 息化“十一五”规划》指标均已完成和超额完成。一是通讯基础设施发展迅速,截止目前,同2006年相比,光缆铺设由741公里发展到1734公里,电缆由2400公里发展到3528公里;基站由53个发展到146个,通讯交换点由57个发展到 103个;移动电话用户由135550户发展到218075户,宽带互联网用户由9600户发展到23000户,重点通讯设施发展均实现了翻番,达到了通讯基础设施改造升级工程的预期目标。二是对传统丝网产业的改造提升作用明显,丝网设备机械数字化程度达到了30%,企业网站拥有率达到了92%,经常性应用电子商务的企业已达70%以上,网上交易占成交总额的45%以上,已经达到或超过了南方重点城镇的信息化水平。三是农村信息化水平显著提高,农村电脑拥有率由2006年的2.68%增长为现在的28.9%,互联网的普及率由1.2%增长为28.4%,从有效途径获取信息的农民群众由39%提高到了85%,涉农信息服务体系正在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四是对县域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日益彰显,全县国内生产总值由2005年的50.2亿元增长为2010年的72.8亿元,增长45%;财政收入由2.4亿元增长为4.4亿元,增长83%;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7590元增长到12884元,增长69.7%;农民人均纯收入由4120元增长到5646元,增长37%。信息化已经成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优化经济结构的重要推动力。
二、从需求出发,扎实推进,充分发挥信息化工程对县域经济的促进作用
在各项信息化工程的推进中,我们重点围绕丝网产业和农村领域,以企业和农村的实际需求为出发点,以解决实际问题为落脚点,有力地促进了县域经济的快速健康发展。
(一)加快两化融合,助推丝网产业提档升级。针对丝网企业群体大、单体规模小、独立获取信息能力弱,国际贸易操作技能欠缺、技术研发能力不足等产业实际,我们以搭建和推广应用各类公共服务平台为重要抓手,使各种信息化手段作用于丝网产业的研发、制造、销售等关键环节,提高了产出优质和高附加值产品的能力。
一是实施中小企业促进及服务工程,推进以产品研发为龙头的技术创新。我们在大力引进新设备、新工艺的基础上,引导社会投资搭建了丝网机械技术研发中心,依托企业建立了8家不同类型的丝网专业研究所,与石家庄太行机械厂、曙光机械厂、3302兵工厂和新乡540兵工厂组建了异地研发机构,为企业提供丝网机械研发改良、丝网产品设计开发、丝网编织新工艺研发等技术支持,大大提高了丝网产品的研发生产水平。先后研发出中重型织机、数控织机等十几类生产设备,研发新产品87项,有56项填补了国内空白,申请国家专利24项,有9家企业被评为高新技术企业。丝网龙头企业鹤煌网业,在引进德国先进的造纸网织机基础上,通 过技术攻关,成功研制了聚酯三层网新产品和超千米车速用网技术,成为了全国规模最大、产品最先进的造纸网生产企业,极大提高了产品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
二是打造中国丝网电子商务服务平台,推进以电子商务为主要形式的营销创新。安平丝网年拔丝300多万吨,织网5亿多平方米,在全国各大中城市设有6300多个销售门店,丝网产品的生产量、销售量和出口量均占全国80%以上。针对产业实际,我们重点从三个角度进行了营销创新。第一,打造了丝网行业内最专业、最权威、最有影响力的“中国搜丝网”电子商务服务平台。河北玛世电子商务公司植根于丝网产业,服务于丝网产业,建设的中国搜丝网拥有庞大的丝网数据库,收录了丝网生产企业、销售公司、上下游企业及丝网最终用户8万余家,发布产品分类、丝网标准、供求信息、行业资讯、企业推介等各类信息2000 多万条,日点击量3万多人次,被国家工信部确定为工业信息运行形势指数企业,被国家商务部网站确定为丝网筛网频道独家信息提供商,被中国五金制品协会丝网专业委员会定为门户网站,成为了丝网业界国内贸易的“第一网络平台”。为更全面地服务丝网产业,玛世公司又面向全国开通了中国丝网总机4007079888,创办了《中国丝网专刊》、《丝网天下》等直投报刊,形成了网络、电话、报纸全覆盖的信息服务体系,为安平丝网整体品牌的提升和丝网产品销售能力的提高发挥 了重要的作用。2010年,全县丝网销售收入实现160亿元,在全球金融危机的大环境下实现销售历史最高水平,丝网电子商务平台的独特魅力得以彰显。第二,大型国际电子商务平台的推广应用,提高了丝网产品的出口能力。安平县政府于2008年,与阿里巴巴达成战略合作协议,成为阿里巴巴同县级城市合作的第一个范例。目前全县400多家外贸企业中的300余家已成为阿里巴巴“中国供应商”会员企业,新增国际客户1200多家。安平县政府与阿里巴巴合作的开放姿态,吸引了环球资源网、中国制造网、慧聪网、中国供应商、海商网、全球五金网、酷奔网等十几家国内外知名电子商务平台,纷纷在安平设立办事处,有力促进了丝网产业拓展国际市场,取得了很好的效果。目前,各类丝网产品通过电子商务平台远销130多个国家和地区,外贸出口总额由2005年的1亿美元增长为2010年的3.8亿美元,增长380%。第三,积极探索营销外包服务模式,推广电子商务平台,提高企业销售能力。针对丝网企业贸易人员操盘技能欠缺、贸易人员难以管理等问题,我们专门成立了外贸营销外包服务中心,招聘应届大学毕业生并聘请资深业务经理予以全时辅导,努力探索出一种电子商务服务外包新模式。目前外包服务中心集聚了阿里巴巴、酷奔网、中国搜丝网等电子商务平台,整合应用,效果很好。既能扬企业生产之所长,补企业外贸之所短;又能为全县推广电子商务平台提供经验和示 范,很有探索意义。实践表明,中国丝网电子商务平台充分发挥了信息化优势,足不出户而能与“五洲商旅交游”,是信息时代营销方式的重大革新,它为企业带来了全球的视野、开放的胸怀、合作的精神、环保的意识和质量的观念,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调整优化经济结构的重要抓手。
三是大力开展特色产业物流配送服务工程,推进以信息化为主要特征的物流创新。安平丝网“两头在外(原材料在外、产品销售在外)”的产业特点,决定了物流业在丝网产业体系中的重要性。为降低物流成本、提高物流时效,我们打造了全面提供物流信息服务的旺达物流信息网,现已覆盖了周边6市20多个县及国内6000多家丝网销售门店,日访问量5万多人次,同时在线人数1300多人。网站物流信息互动频繁,已成为生产企业、销售公司和物流企业的重要信息来源,极大提升了本地物流企业的吸纳及辐射能力,货运量由2005年的500万吨提高到2010年的1100万吨,其中外县产品已占总量的1/4,安平已经成为区域性的物流配送中心。目前,我们正在建设一个投资60多亿元、占地3000亩的现代物流基地。该基地以物流信息技术为核心,集物流信息服务、物流企业信息化管理、丝网产业链管理于一体,服务于境内11000多家丝网企业和6300多个城市节点。目前该项目已作为全国物流信息化示范县项目通过了省级评审,并上报到了国家工信部待审。
(二)搭建涉农信息服务体系,助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调研显示,缺少信息资源,缺乏合适的信息传播途径,缺乏城乡的统筹安排,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障碍。我们在“三农”服务和社会主义新农村信息建设工程中,系统地搭建起了一套涉农信息服务体系。一是建设了安平县综合农业数据库,各涉农部门定期填充信息,目前已累积了涵盖农业、生猪、丝网等的各类信息300多万条,初步解决了信息源问题。二是在全县范围内按区域布局建设了50个农技进村服务站、4个农村文化大院和70个农业信息示范户,以农业数据库和专家视频为支撑,依托农资经营站、商店、卫生所等群众聚集的场所,开展各类信息服务,把信息送到了老百姓家门口。三是大力发展各类涉农网站,按照生猪产业基地一体化服务工程要求,建设开通了中国生猪在线网,收集、整理、发布各类生猪信息10万余条,开通了专家视频医院,初步实现了面向全县养殖企业(户)的种猪供应、养殖技术、防疫灭病、饲料配方、市场销售等“网上五统一”服务。按照红色及古文化旅游服务工程要求,建设开通了安平旅游网,以全国第一个农村党支部纪念馆、“五亿农民的方向”纪念馆为载体,将红色教育基地搬到了网上。这些网站同安平政府信息网、安平农业信息网、安平教育网、安平粮食网、中国搜丝网等一起,拓宽了信息传播渠道。四是开播了安平电视台丝网频道,推出《丝网文化》、《网乡大讲堂》、《丝网纵横》等专题栏目,让老百姓最喜闻乐见的电视节目真正走进了千家万户;开通了中国丝网网络电视台,将安平丝网的动态、发展、变化等及时通过网络向全球发布,突破了时空限制,放大了安平声音。五是开通了116190呼叫中心,以农业数据库和生活信息数据库为支撑,以114话务员为服务主体,面向全县公众提供种植、养殖等各类农业科技信息,丝网、生猪等各类经济信息,办事流程、法律、教育、卫生等各类政务信息,餐饮、出行、号码查询等各类生活信息。六是建设了“村村通”无线广播系统,以所有涉农部门提供的政策信息、农业技术信息、农资农产品市场信息等为主,每日两次播音,向全县人民宣传党的方针政策、农业科技知识、致富信息、普法案例等。七是定期发放报纸专刊,《丝网专刊》每周一期,《农业参考》按农时发放,各类明白纸、黑板报也为广大农民带去了方便。各项农村信息化工程有机结合、并存互补,既解决了信息资源问题,又有效拓宽了信息传播渠道,使农村获取信息真正实现了“点击有网络、观看有电视、咨询有电话、收听有广播、阅读有报纸”,创建了“网络+电视+电话+广播+纸媒体”五位一体的信息传播新模式,基本实现了农村信息传播的全覆盖,各类信息得以无障碍地传播到所有乡村,在全国解决农村信息传播“最后一公里”难题上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和实践。
(三)推进电子政务,优化经济发展环境。
政民政企互动综合服务平台工程,以安平县政务服务中心为载体,通过信息化手段将行政许可服务大厅、政府网站和县长公开电话三种政务服务模式融为一体,方便了办事群众,连续六年被市政府评为“先进单位”。“一站式”政务服务大厅,将25个政府职能部门的166项行政许可、便民服务事项物理式集中,并通过网上审批和电子监察系统实现一站式办理,极大地提高了行政效能,有效杜绝了“吃拿卡要”等不正之风。五年来共受理各类行政许可事项、便民事项128560件,按时办结率达到100%。“一网式”安平县政府网站,突出了政民互动和服务经济的功能,日点击量达一万人次。重点打造的《政府推荐企业》栏目,为诚信企业牵线搭桥,保驾护航,充分利用政府公信力向全球100多个主权国家推荐,促成国际贸易成交额上亿元。“一线式”县长公开电话同百事通呼叫中心相结合,搭建起了密切政群关系的联心桥。
(四)打造人才支撑平台,为县域经济发展提供源动力。人才队伍建设是县域经济健康、快速、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保障。我们在启动各项信息化工程的同时,调动各种力量多角度、多层次开展全民信息化素质提升工程。我们聘请了多名专家、学者担任政府顾问,在产业发展方向、产品技术 10 研发、企业管理、电子商务应用、风险防范等不同领域开展咨询与培训。先后与河北大学、河北农业大学、河北科技大学等十二所省内外高校签署人才战略合作协议并挂牌成立了“大学生实践实训基地”,为企业引进人才、借智发展及大学生就业创业搭建了一条稳定便捷的通道。开办了以实战技能培训为主的“就业训练中心”,招收企业外贸人员、各大专院校应届毕业生为学员,聘请高校中具有丰富实战经验的教授、专家对企业贸易人员进行系统化、专业化、案例化的实战技能培训,为企业培养外贸人才300余人,深受企业和社会各界的欢迎。利用职业中学、县委党校、教师进修学校等的师资、场地,开展各类丝网知识培训56期;利用农业信息中心、农技进村服务站、农村文化大院等,开展农民培训42期;利用信息办多媒体培训中心,组织开展公务员培训16期、企业培训67期、信息技术和电子商务推介会28期,共计培训达3万多人次,占全县总人口的1/10。电视台丝网频道开播了《网乡大讲堂》,播出企业管理、外贸营销、商务礼仪等75期,受众更加广泛。打造了中国佳才网,利用高校在校学生开展业务,迅速占领了全国市县级人力资源市场。此外,每月最后一个星期日,我们都在政务中心大厅举办人才就业招聘会,至今已连续举办了十八期,在20000多应聘人员中累计为1456家企业招聘人才2853人。全民信 11 息化素质提升工程的实施,必将为安平构建人力资源强县、促进县域经济发展发挥重要支撑作用。
三、从推广出发,创新求是,力保各项信息化工程的生命力
作为全国第一个国家级县域经济信息化试点县,我们责无旁贷地还要承担起“建成模板,向全国推广”的重任。近五年的时间,我们书写了百万字的工作日志,详细记录了每一项工程从谋划设计到施工建设的全过程,为总结经验、探索规律提供了详实的第一手资料。回顾整个试点工作,有几点体会,希望能对其它市县开展信息化建设有一些参考和借鉴作用。
(一)做好规划是县域经济信息化走向成功的第一步。在县域范围内开展信息化建设,首先要解决“建什么”和“怎么建”等重大问题,要有一个系统的既有前瞻性又有针对性的科学谋划和设计,要有一个统领各项建设内容和建设方式的总体规划,才能保证各项信息化工程互联互通、并行互补,才能以明确的目标、清晰的任务来凝聚人心、鼓舞人心。我们先后聘请了三十多位专家、历时三个月完成了《安平县县域经济信息化“十一五”规划》,可谓“计熟谋定”。五年来,我们严格按《规划》实施,各项工程均得到了突破性进展,收到了一定成效,可谓“举必有功”。所以说,搞信息化建设就应先规划好了,再全力推进。
(二)服务经济是县域经济信息化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信息化好象看不见、摸不着,好象距离我们“远”、“生”、“虚”。如果不能找准信息化建设的结合点、切入点,把信息化做得让人感觉“近”、“熟”、“实”,那么信息化的价值便无从体现,信息化工作就更难以推进和深入。实际工作中,我们紧密围绕经济发展,特别是丝网特色产业发展,重点实施了中国丝网电子商务服务平台工程、特色产业物流配送服务等工程,因其植根于企业对市场信息的强烈需求,植根于丝网产业对提档升级、快速发展的需求,所以得到了各个方面的认可、协同和配合,建设速度和应用效果都得到了保障。
(三)机制创新是解决信息化工程生命力问题的关键。信息化作为最先进的生产力,需要有与之相适应的生产关系,才能充分发挥其作用。经过多年的发展,信息技术日益成熟,不再是制约信息化工程生命力的首要问题,如何调整理顺建、管、运、维的长效机制,已经成为了关键。我们在信息化建设中,重点探索了三种机制:一是政府引导、市场运作。政府通过发布招商项目、提供可研报告、协调组织推动等一系列引导行为,吸引大量社会资金投入到信息化工程中。例如中国搜丝网、中国生猪在线等电子商务项目,都是政府引导社会力量自愿投资而迅速发展起来的,表现出了很强的生命力。二是政民共建,民管民用。如农业科技进村 服务站的建设,就是依托农资经营点,政府提供微机、网络和农业专家系统,并通过挂牌等形式予以扶持,提高其诚信度和信息化水平,既帮助其提高了经营效益,又能把农业科技知识传播到千家万户。三是资源整合,互利共赢。如百事通呼叫中心建设,由廊坊华夏神农开发建设了安平县农业数据库,农牧局、搜丝网、生猪在线等十几个部门填充本地化数据,依托市网通公司的设备资源、技术资源和人力资源,由114话务员向全县群众提供人工语音服务,既实现了信息技术的专业化保障,又降低了信息化建设的成本,使普通老百姓能够用得上、用得起、用得好。
(四)人才支撑是县域经济信息化深入开展的保障。信息化是一项具有前沿性的新事物,又是一项系统的工程,需要大量的既懂业务,又懂信息化的复合型人才。在深入实施县域经济信息化进程中,我们不拘一格引进和培训人才,如与高校战略合作,建立大学生实践实训基地,开办外贸营销培训班,开播电视培训节目《网乡大讲堂》等,为产业发展和信息化的深入开展提供了长久和可持续的保障。安平县国家级县域经济信息化试点工作能够取得一些成功,也得益于人才支撑计划的深入实施。
四、从长远出发,再接再厉,努力把安平做成全国两化融合示范县
随着信息化重点工程的深入推进,信息化助推县域经济 发展的作用日益彰显,信息化建设的浓厚氛围已经形成,“信息兴县”战略深入人心,为进一步推进两化融合打下了基础。下一步,我们将结合我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重点围绕两化融合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一是全力做好中国丝网业物流信息平台示范工程。该工程以目前在建的现代物流基地为载体,以物流信息技术为核心,通过对整个丝网行业供应链的管理,全面收集、整理车辆、生产企业、销售公司等产业链信息,实现对全县11000多家丝网企业原材料采购的“统购分销”,实现对分布在全国的6300多家销售门店产品采购的“统购分销”,实现物流仓储管理、运输管理同电子商务的紧密衔接,实现物流配送全过程的信息化监控等。
二是进一步推进企业信息化建设。以八个丝网研究所为支撑,以20家重点扶持企业为龙头,推动企业实现财务管理信息化、产品研发信息化、生产过程自动化和贸易营销网络化,提升丝网企业的竞争力。加大政府引导的力度,通过甄选、推介、宣传等方式,重点推进企业用得起、实效好的中小企业信息平台的应用,为企业提供基础电信类、增值业务类、应用管理类等一揽子信息化解决方案和差异化、定制化一站式服务。
三是进一步探索外包服务模式在中小企业中的应用。继续深入探索外贸营销外包服务模式,扬长补短,实现企业与 外包公司的双赢;积极培育依托于行业、又独立于企业的市场信息服务商、信息技术服务商、信息产品制造商、软件开发商等信息服务业,为全面推行外包服务创造条件。
四是着手实施“安平丝网”整体品牌网络推广工程。按照“安平丝网”整体品牌推广计划,实施网络推广工程,打造网络无国界、无时空限制这一大范围内的品牌形象。通过与众多新闻报道网站合作,共同打造品牌。
安平县国家级县域经济信息化试点工作已经基本完成,我们恳切希望工信部领导和专家们对我们的工作提出宝贵意见,我们将继续对试点工作成果进行丰富和完善,为安平县信息化建设和经济社会发展做出实质贡献,在全国范围内真正发挥出示范作用!
谢谢大家!
第三篇:砌体样板验收汇报报告
盛豪·首港城A区A-02#楼及外沿地下车库部分 砌体样板、主体转序及抹灰样板验收申请汇报报告
1、工程概况:
该工程为地上30层地下1层,建筑面积15270.35㎡,建筑高度93.75m,首层商业层高5.1m,住宅标准层层高3.0m,钢筋混凝土剪力墙结构,建筑抗震设防类别为丙类,抗震设防烈度为六度设防。
外沿地下车库部分为地下1层,层高为4.500米,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建筑抗震设防类别为丙类,抗震设防烈度为六度设防。
本工程主体结构墙、柱砼强度设计为C30~C55;梁、板、梯砼强度设计为C30~C35;二次结构构件砼强度设计为C20。现场采用商品及自拌砼浇筑。
本工程砌体结构外墙为MU5.0烧结页岩空心砖,内墙为MU3.5烧结页岩空心砖,实心砖强度为MU15,砌筑砂浆采用M5水泥砂浆。
2、本工程主体部分的砼外观质量较好,无重大质量缺陷;轴线、标高及层高经过我单位复核,正负偏差均在设计及相关规范范围内。
3、主体结构的实体检测于2012年8月4日在现场监理、建设单位代表的见证下进行了检测:梁钢筋扫描检测93个构件共217个点,合格率92.2%满足施工规范要求;板钢筋扫描检测62个构件共372个点,合格率97.0%满足施工规范要求;混凝土回弹检测3个构件共30个点,满足强度等级要求;植筋抗拔检测各层后锚固件均达到施工规范要求。
4、原材料检验情况: MU5.0烧结空心砖检测4组,MU3.5烧结空心砖检测3组,MU15配砖检测2组,砂检测4组、石检测1组、水泥检测4组,结果全部为合格,并由检测所出具了M5砂浆及C20砼试配配合比。
现已完成全部主体结构砼浇筑,砼强度检测结果均达到设计及规范要求(详见砼强度检测报告);砂浆除部分未到龄期外,其余报告均达到设计及规范要求,未到期部分若到期检测存在质量问题,我公司负全部责任。
5、砌体样板现场资料与实体同步,各项资料基本齐全,自检合格,现申请对A-02#楼主体结构转序,进入下一道工序施工。
广安宏大建筑有限责任公司盛豪·首港城项目部
汇报人:
2012年10月09日
第四篇:县级文明村验收总结汇报材料(定稿)
县级文明村验收总结汇报材料
县级文明村验收总结汇报材料2007-02-06 09:54:08
我们××村,地处××镇东部,由原丁家堰、南塘头、汤湾、通济四个自然村合并而成,全村1231户,总人口3265人。近几年来,我们村两委会在上级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认真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以创建县级文明村为努力方向,解放思想、开拓创新,不断探索,团结带领全村党员、干部和群众,不断壮大村级经济的同时,积极开展新农村建设,各项事业全面发展,村庄环境美化、净化、亮化、绿化,社会秩序安定,家庭和睦。我村先后被评为:县级卫生村、文化村、绿色生态村等,现将近年来创建县级文明村所做的工作总结如下:
一、以党的建设为核心
党支部是农村党的最基层组织,最接近群众、贴近群众,是农村各项工作的领导和管理核心。为使党支部真正发挥我村“两个文明建设”的战斗堡垒作用,带领群众奔小康,走共同富裕道路的示范作用,我村党支部着重抓了以下三方面的建设:
一是发挥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全村117个党员在村党支部的正确领导下,牢记党的宗旨,坚持密切联系群众,与群众同甘共苦,以良好的精神状态、饱满的政治热情和高昂的战斗意志,带领群众艰苦创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这是我们村党支部提高战斗力、凝聚力的体会,是创建县级文明村的主要保证。
二是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党员是党组织的细胞,村党组织要在群众中有威信、有号召力,靠的是每个党员的努力。为此,我们村党支部坚持每月召开支部生活会,开展“两票制”民主评议活动和“荣辱档案”记载活动,通过学习,政治思想觉悟不断提高,得到了村民的积极拥护,发挥了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党支部的领导核心地位也得以牢固树立,战斗力、凝聚力进一步得到加强。
三是发挥村各级组织作用。村党支部、村委会一班人团结合作,分工明确,各司其职,注重发挥“共青团”、“妇代会”、“民兵连”、“老年协会”等组织的作用,使这些群众组织真正成为党支部联系群众的桥梁和纽带。注重民主法制建设,建立了“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制度,健全了村务公开制度,将村内重大事项向村民公开,接受大家监督。工作务实创新,在群众中有较强的号召力和凝聚力,全村党员、干部在群众中树立了良好的形象。
二、以发展经济为抓手
发展村级集体经济是我们村两委会工作的中心,因为经济工作是一切工作的基础,只有村级经济发展了,社会各项事业才能得到健康发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才能有计划地实施。
本村工业经济基础雄厚,全村已形成了以纸业、五金、纺织为主的工业体系,有天明纸业、仁昌纸品、益泉矿泉水、××车业等十余家中小型私营企业。企业发展势头较强,2004年全村完成工业总产值27887万,销售23883万,利润636万,位于××镇前列。
农业生产做好种植结构结构调整文章,不断加强投入,改进服务,科技兴农,大力推进农业集约化和无公害,稳定粮食生产,增加农民收。近几年来,村里推出了一系列措施,加强农业工作,增加农业投入。初步形成了“田成方”、“树成行”、“渠相通”、“路相连”、“涝能排”、“旱能灌”、“机能进”的现代化农业雏形。
三、以新农村建设为重点
由于历史的原因和陋习影响,我们××村与其它地方一样,也存在着一定程度的脏、乱、差现象,这直接影响村民的生活水平的提高。针对这种情况,村党支部、村委把优化居住环境,提高生
活质量,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创建县级文明村作为任期目标。近几年来,大力开展环境整治工作,把我村建设成了路平、灯明、水清、草绿、树成荫的村庄。投资200多万元开展了三项工程:
1、河道整治:我们对村内河道进行了疏浚,共清淤10000方,砌坎200米,使河道变直了,河底变深了,河面变净了。水清鱼游,妇洗幼乐的情景得以重现我村。
2、拆旧建新:我们大规模地开展了“双治”活动,成立了宅基地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和清房工作班子共拆除旧房、猪棚、鸭舍等临时建筑物200余处。对村内垃圾进行了全面清除,建成垃圾箱63只,公厕52只,新建路灯180盏,改造村内道路30余条,硬化路面25000平方米,有效地改善了村容村貌。
3、绿化美化:我们村还在全村范围内开展了美化、绿化工程,投资10万元加强绿化建设,全村绿化面积达到3600平方。
四、以两个文明协调发展为目的
我们村两委会把加强精神文明建设,作为提高村民素质,提高文明程度,推进农村现代化的一个重要工作任务,下大力气予以抓好,并取得了较好效果:
1、计划生育工作取得好成绩。建立了村计生协会,广泛开展基本国策教育,提高育龄妇女人口安全意识,积极主动配合政府做好一年两次的查孕查环查病工作。全村计划生育符合率达到100%。
2、文教卫事业有新发展。积极普及九年义务教育,使全村儿童入学率达到100%。为方便群众求医看病,建立了2个村保健站和1个社区医疗保健站,做到小病不出村。
3、办好社会福利。对烈军属、复退军人、五保户、困难户、四残人员做好优抚照顾工作,每年重要的节气都去慰问访困,使他们没有被社会遗弃的孤独感,感受社会主义大家庭的温暖。
4、弘扬文明,移风易俗。创建文
明家庭,反对封建迷信,反对聚众赌博,反对大操大办,反对虐待老人,提倡科学文化,遵纪守法,勤俭节约,尊敬老人,大力弘扬文明新风。开办家政培训班,进行社会公德和家庭美德教育,使村民树立生态保护意识,自觉养成文明卫生、环境保护的习惯。
5、社会治安明显好转。我村健全了治保调解组织,成立了护村队,坚持晚间护村护厂,把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开展三五普法教育,提高群众法制意识,开展创建平安村落和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活动。
6、活跃群众文化娱乐生活。全村95%农户通有有线电视,建立了阅报栏,建有一个活动中心,内设乒乓球室、阅览室、台球室、棋牌室、电视室等,有适合文体活动开展的室外活动场地,可供篮球、羽毛球、拔河等室外体育活动。
7、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村级私营企业的发展,全村大部份在企业当班,村民收入显著
增加,2004年农民人均收入到达9800元。
五、以制度健全为保证
对日常管理建立了长效管理机制,制订了《村规民约》、《村民自治
公约》、《综合治理目标管理责任书》、《卫生公约》、《环境整治公约》等各项管理制度,做到平时工作有章可循,照章办事。
几年来,我村通过开展创建县级文明村活动,取得了一些令人鼓
舞的成绩,村庄环境面貌得到了大大改善,村级经济快速发展,精神文明不断加强,但对照县文明村标准,还有很多差距,我们决心在今后的工作中,不断发展村级经济,不断提高村民的文化素质和生活质量,把我村建设成为经济发展、社会稳定、环境优美、精神文明的新农村示范村。
第五篇:县级文明村验收总结汇报材料
我们**村,地处**镇东部,由原丁家堰、南塘头、汤湾、通济四个自然村合并而成,全村1231户,总人口3265人。近几年来,我们村两委会在上级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认真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以创建县级文明村为努力方向,解放思想、开拓创新,不断探索,团结带领全村党员、干部和群众,不断壮大村级经济的同时,积极开展新农村建设,各项事业全面发展,村庄环境美化、净化、亮化、绿化,社会秩序安定,家庭和睦。我村先后被评为:县级卫生村、文化村、绿色生态村等,现将近年来创建县级文明村所做的工作总结如下:
一、以党的建设为核心
党支部是农村党的最基层组织,最接近群众、贴近群众,是农村各项工作的领导和管理核心。为使党支部真正发挥我村“两个文明建设”的战斗堡垒作用,带领群众奔小康,走共同富裕道路的示范作用,我村党支部着重抓了以下三方面的建设:
一是发挥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全村117个党员在村党支部的正确领导下,牢记党的宗旨,坚持密切联系群众,与群众同甘共苦,以良好的精神状态、饱满的政治热情和高昂的战斗意志,带领群众艰苦创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这是我们村党支部提高战斗力、凝聚力的体会,是创建县级文明村的主要保证。
二是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党员是党组织的细胞,村党组织要在群众中有威信、有号召力,靠的是每个党员的努力。为此,我们村党支部坚持每月召开支部生活会,开展“两票制”民主评议活动和“荣辱档案”记载活动,通过学习,政治思想觉悟不断提高,得到了村民的积极拥护,发挥了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党支部的领导核心地位也得以牢固树立,战斗力、凝聚力进一步得到加强。
三是发挥村各级组织作用。村党支部、村委会一班人团结合作,分工明确,各司其职,注重发挥“共青团”、“妇代会”、“民兵连”、“老年协会”等组织的作用,使这些群众组织真正成为党支部联系群众的桥梁和纽带。注重民主法制建设,建立了“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制度,健全了村务公开制度,将村内重大事项向村民公开,接受大家监督。工作务实创新,在群众中有较强的号召力和凝聚力,全村党员、干部在群众中树立了良好的形象。
二、以发展经济为抓手
发展村级集体经济是我们村两委会工作的中心,因为经济工作是一切工作的基础,只有村级经济发展了,社会各项事业才能得到健康发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才能有计划地实施。
本村工业经济基础雄厚,全村已形成了以纸业、五金、纺织为主的工业体系,有天明纸业、仁昌纸品、益泉矿泉水、**车业等十余家中小型私营企业。企业发展势头较强,2004年全村完成工业总产值27887万,销售23883万,利润636万,位于**镇前列。
农业生产做好种植结构结构调整文章,不断加强投入,改进服务,科技兴农,大力推进农业集约化和无公害,稳定粮食生产,增加农民收。近几年来,村里推出了一系列措施,加强农业工作,增加农业投入。初步形成了“田成方”、“树成行”、“渠相通”、“路相连”、“涝能排”、“旱能灌”、“机能进”的现代化农业雏形。
三、以新农村建设为重点
由于历史的原因和陋习影响,我们**村与其它地方一样,也存在着一定程度的脏、乱、差现象,这直接影响村民的生活水平的提高。针对这种情况,村党支部、村委把优化居住环境,提高生活质量,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创建县级文明村作为任期目标。近几年来,大力开展环境整治工作,把我村建设成了路平、灯明、水清、草绿、树成荫的村庄。投资200多万元开展了三项工程:
1、河道整治:我们对村内河道进行了疏浚,共清淤10000方,砌坎200米,使河道变直了,河底变深了,河面变净了。水清鱼游,妇洗幼乐的情景得以重现我村。
2、拆旧建新:我们大规模地开展了“双治”活动,成立了宅基地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和清房工作班子共拆除旧房、猪棚、鸭舍等临时建筑物200余处。对村内垃圾进行了全面清除,建成垃圾箱63只,公厕52只,新建路灯180盏,改造村内道路30余条,硬化路面25000平方米,有效地改善了村容村貌。
3、绿化美化:我们村还在全村范围内开展了美化、绿化工程,投资10万元加强绿化建设,全村绿化面积达到3600平方。
四、以两个文明协调发展为目的我们村两委会把加强精神文明建设,作为提高村民素质,提高文明程度,推进农村现代化的一个重要工作任务,下大力气予以抓好,并取得了较好效果:
1、计划生育工作取得好成绩。建立了村计生协会,广泛开展基本国策教育,提高育龄妇女人口安全意识,积极主动配合政府做好一年两次的查孕查环查病工作。全村计划生育符合率达到100%。
2、文教卫事业有新发展。积极普及九年义务教育,使全村儿童入
学率达到100%。为方便群众求医看病,建立了2个村保健站和1个社区医疗保健站,做到小病不出村。
3、办好社会福利。对烈军属、复退军人、五保户、困难户、四残人员做好优抚照顾工作,每年重要的节气都去慰问访困,使他们没有被社会遗弃的孤独感,感受社会主义大家庭的温暖。
4、弘扬文明,移风易俗。创建文明家庭,反对封建迷信,反对聚众赌博,反对大操大办,反对虐待老人,提倡科学文化,遵纪守法,勤俭节约,尊敬老人,大力弘扬文明新风。开办家政培训班,进行社会公德和家庭美德教育,使村民树立生态保护意识,自觉养成文明卫生、环境保护的习惯。
5、社会治安明显好转。我村健全了治保调解组织,成立了护村队,坚持晚间护村护厂,把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开展三五普法教育,提高群众法制意识,开展创建平安村落和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活动。
6、活跃群众文化娱乐生活。全村95%农户通有有线电视,建立了阅报栏,建有一个活动中心,内设乒乓球室、阅览室、台球室、棋牌室、电视室等,有适合文体活动开展的室外活动场地,可供篮球、羽毛球、拔河等室外体育活动。
7、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村级私营企业的发展,全村大部份在企业当班,村民收入显著增加,2004年农民人均收入到达9800元。
五、以制度健全为保证
对日常管理建立了长效管理机制,制订了《村规民约》、《村民自治
公约》、《综合治理目标管理责任书》、《卫生公约》、《环境整治公约》等各项管理制度,做到平时工作有章可循,照章办事。
几年来,我村通过开展创建县级文明村活动,取得了一些令人鼓
舞的成绩,村庄环境面貌得到了大大改善,村级经济快速发展,精神文明不断加强,但对照县文明村标准,还有很多差距,我们决心在今后的工作中,不断发展村级经济,不断提高村民的文化素质和生活质量,把我村建设成为经济发展、社会稳定、环境优美、精神文明的新农村示范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