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农村信息化总结(推荐五篇)

时间:2019-05-13 18:31:4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推广农村信息化总结》,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推广农村信息化总结》。

第一篇:推广农村信息化总结

推广农村信息化总结

我国是农业大国,但不是农业强国。农村人口占全国人口的绝大多数。全国约13亿人口中有74471万是乡村人口,占57.01%,城镇人口只有56157万,占的42.99%,〔1〕城乡人口比远远落后于发达国家。农业基础脆弱,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明显滞后,是我国经济结构中最突出的矛盾。2005年国内生产总值第一、二、三次产业的比重分别为12.4%、47.3%和40.3%,〔2〕远远落后于发达国家或农业强国。2003年全国农村人均纯收入与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是1:3.23,城乡差距进一步拉大。农村人口比率大,农村现代化水平低,农民收入低,城乡差距大,医疗卫生条件差是我国目前农村的现状。建设现代农业,增加农民收入、发展农村经济,已不仅仅是三农的问题,而是我国经济能否持续快速增长的问题,是能否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事关全局的重要任务,而其中信息技术的发展,更是推动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因此,让农村进入信息化,将会最大程度的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

农村信息化是通讯技术和计算机技术在农村生产、生活和社会管理中实现普遍应用和推广的过程。农村信息化是社会信息化的一部分,它首先是一种社会经济形态,是农村经济发展到某一特定过程的概念描述。农村信息化包括了传统农业发展到现代农业进而向信息农业演进的过程,又包含在原始社会发展到资本社会进而向信息社会发展的过程中。2008年中央一号文件在强调:按照求实效、重服务、广覆盖、多模式的要求,整合资源,共建平台,健全农村信息服务体系。推进“金农”、“三电合一”、农村信息化示范和农村商务信息服务等工程建设,积极探索信息服务进村入户的途径和办法。2007年中央一号文件强调要健全农业信息收集和发布制度,推动农业信息数据收集整理规范化、标准化。加强信息服务平台建设,深入实施“金农”工程,建立国家、省、市、县四级农业信息网络互联中心。由于国家的政策,以前那落后的农村,现在也正在一步一步的赶上时代发展的步伐。

随着农村的城镇化趋势的加快,农村经济也在飞速的发展。农村信息化不仅包括农业信息技术,还应包括微电子技术、通信技术、光电技术等在农村生产、生活、管理等方面普遍而系统应用的过程。也正如此,现在越来越多的先进厂房在农村拔地而起,各种企业相应而生,又因为农村的一些政策,使得当地农民能够进入这些拥有先进设备和技术的企业工作,使得农村的就业率大大的提升。

在农村信息化建设的过程中,各级政府、有关部门及相关实体都存在着认识上的误区和不足。因此,为进一步加快农业信息化建设,必须卓有成效地开展农业信息知识宣传和教育,增强政府管理部门及农业生产经营者的信息意识,提高对农业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的认识,以观念的更新、思想的解放,来推动农业信息化的建设。

“十一五”规划中,把信息化列入十大发展目标之一。而信息化离不开信息基础设施的建设,又根据今后“把国家建设的投入更多地转向农村”的原则,国家将切实加强包括信息基础设施在内的农村基础设施的投入,在政策、资金、人力、物力方面向农村、农民、农业倾斜,以工业反哺农业,以城市支持农村。如老少边穷地区卫星电视接收及转播站点的建设、中西部地区农村广播电视的“村村通”工程、无线通信的3G工程、“三网合一”工程,件件都是缩小信息鸿沟、消除信息贫困的“民心”工程。国家还应在电视接收设备、家用电脑、数字或有线电视收费上对经济落后的农村地区和农民制定特殊的扶持政策,例如,对一部分经济困难的农民实行价格优惠,以推进现代传媒在全社会的普及,为所有的社会成员提供均等的传播机会。通过加大农村信息基础设施的投入和建设,城乡之间的“信息沟”将会逐步“合拢”,城乡在传媒资源分配上将会趋于合理,农民个人的社会机会将会迅速扩大,而农村的经济文化建设将得到跨越式发展。

在三网融合的背景下,互联网的主导地位日益凸显,围绕着互联网打造面向农村的综合信息服务体系,将在调整农村经济结构,转变农村经济发展方式方面起到积极的作用。而且,在经过最近一段时间的网络扫黄后,互联网的消极影响受到一定的抑制。实践证明,互联网在农村的应用价值越来越突出,这也为互联网加快向农村普及奠定了基础。农村中一般都是老人居多,年轻人都外出工作、学习,但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现在的农村,也逐渐是年轻人的天地。我国农村信息化建设已具备较好基础。但是,我国农村信息化建设仍然任重而道远,既面临集成化、专业化、网络化、多媒体化、实用化、普及化、综合化、全程化等重大发展趋势,又面对广大农村由于市场经济不断发展和小康社会建设全面推进而日益增强的信息服务需求。伴随全球信息化浪潮,我国农村信息化受到全社会的极大关注和高度重视。我们遵照党的十六大关于信息化的总体部署,对农村信息化进行了深入研究和总体构架,明确了发展方向。

现在,在许多的农村村委会中,都设有电子阅览室、图书室供农民去学习。因此,现在越来越多的农民也懂得了网络,他们也能够通过学习来获取更多的农业知识、养殖知识。现在的农村,农作物产量增加了,养殖收入增加了,这也就带动着农村面貌的改变:十字路变成了水泥路,垃圾房相继建立,宣传栏也相应的推出,各家各户空调装起,太阳能挂起。近10年来,特别是“九五”以来,在一系列国家、部门和地方科技计划的支持下,通过广大科技工作者的不懈努力,在农业信息技术领域逐步积累了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成果,形成了一支从事农村信息化研究开发、推广应用的人才队伍体系。国家“863”计划实施的“智能化农业信息技术应用示范工程”,在全国建立了20个示范区;国家科技攻关计划“农业专家决策系统与信息技术系统研究”项目的实施,形成了一批农村信息化平台技术和产品技术,研究开发了12个服务于农村经济发展的信息资源数据库。另外,“农业3S技术”、“精准农业”、“虚拟农业”等方面的技术也在积极开发和应用中。这些农业信息重大关键技术的突破,为实施农村信息化战略奠定了坚实的技术基础,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目前,农村系统软件的研制及应用大多还只局限于科研院所及示范基点,其潜在作用远没有被充分发挥;农村信息传输的硬件系统的研制还缺少智能化和实用化,不适合收入低、素质差的农村用户的需要。因此,符合农村用户需求的应用软件的开发及推广、农村信息传输的硬件系统的研制将成为农村信息化的重要内容。当然,农业生产、经营管理的地域性、季节性和持续性决定了农村信息开发的复杂性。因此,对这类软硬件的开发必须通过多部门、多学科的合作以及农业生产、经营管理专家的协同攻关,才能确保软件结构、功能、界面、程序的规范化,才能提高软硬件的科学性、有效性、适应性和智能化,最终产生可观的经济效益。

总之,信息化发展已经越来越深入农村,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农村就会被信息化所覆盖,到时候的农村,也会达到城镇的发展水平。

第二篇:农村信息化推广调研报告

农村信息化推广调研报告

姓名:刘潮学号:29班级:90916P

内容摘要:

农村信息化推广社会实践活动是由江苏省信息产业厅主办,由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借助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平台承办的“六个一”工程项目。活动旨在对农村进行信息化推广,让信息化带动农民生产生活,最终走上致富路。本次活动将通过对农民朋友的调研和培训,找到一些方法和途径让他们大多数人认识到信息化对于当代农村发展的重要性和掌握电脑的基本操作。

关键词:

农村信息化调研培训推广

正文:

为充实暑期生活,在学期末我报名参加了由江苏省信息产业厅主办,由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承办的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农村信息化推广。一年的大学生活锻炼了我各方面的能力,提高了我与他人沟通的能力,这让我很有信心搞好这次暑期社会实践活动。本次暑期社会实践活动由我和90914X的常梦娇、90915X的赵海露组队共同完成。

1、调研的时间、地点、对象

根据前期准备,2010年7月15日我们进行暑期社会实践的前期宣传,并同时开展调研活动,7月16日至7月20日为我们的暑期社会实践时间。我们的调研实践地点为江苏省宿迁市泗阳县泗阳农场。我们的调研实践对象为所有泗阳

农场的居民。

2、调研的目的、方法及方法论证

现在很多人习惯通过网络来获取信息,但这种方式对于绝大多数的农民来说还是十分遥远的。为了让更多的农民能学会从网上获取信息,并使这次的信息化推广活动能顺利开展,我们要真正了解当地居民对计算机和网络了解的程度,所以我们做了前期调查,以便能根据当地村民所需来确定信息化推广的内容。

我们事先确定了问卷调查表,共十个题目。当我们将要打印时,得知这边打印一张要一元钱。我们要调研的人数定为50人,但这样的调研成本太高。我们只好采用口头调查方式,一个一个询问报名参加我们培训班的人员,最后将结果汇总,分析,得出结论,为开展下一步工作做好理论准备。

附:农村信息化问卷调查表

农村信息化问卷调查

1.您的年龄?

A.30以下B.31~40C.41~50D.51~60E.60以上 2.请问您家中有以下列那些基础信息设施?(可多选)A.电视机B.电话C.手机D.电脑

3.请问您是否备有电脑?(如果选择有请回答4~5;选择无回答6)A.有B.无

4.请问您使用电脑主要用于那些方面?(可多选)A.娱乐B.市场信息C.生产技术D.其它 5.请问您平均每天用于上网的时间大约为多少小时? A.<1B.1~3C.3~5D.>5 6.请问您是否有购买电脑的计划?

A.半年内B.一年内C.近期不打算购买7.请问您觉得信息对您的生活重要吗?A.重要B.一般C.无所谓 8.请问您对互联网了解多少?

A.完全不懂B.有所了解,能上网浏览网页C.很熟悉,有开展网上贸易9.您认为农业信息化对您的收入有影响吗?

A.影响很大B.影响不大C.没有影响D.不知道10.就您个人而言,在获取信息的过程中有哪些困难?(通过网络)

A.没有基础设施B.有设施但不会用C.不知道获得哪些信息

3、调研的过程

在活动前期准备阶段,我们向泗阳农场场部了解了一些基本数据:场里总人数4860人,住户数987户,电脑数560台,通网络数320户,种植大户16户,养殖大户8户,企业数9家。这些数据为我们开展活动奠定了基础。

7月15日上午,我们在泗阳农场的菜场设立农村信息化宣传报名点,并同时开展调研工作。我们对前来咨询报名的人进行问卷调查。我们将十个题目提供给

他们,让他们根据实践情况选择相应的选项,我们将结果记录下来。下午,我们对数据进行整理,分析。为明天的培训做最后准备。

农村信息化推广培训活动于7月16日开始,上午我们举行了一个简单的开班仪式,软件学院党总支刘东风副书记参加了开班仪式。本次活动将开展5天。我们上午在农场中心小学多媒体教室对村民进行定点教授电脑相关知识,下午到想学电脑的村民家中进行单独培训。

4、调研的结果

参与本次调研的共有50人,现将调研所获得各选项所选的人数和百分比统计记录如下:

5、调研的结果分析

根据上面的数据,得出如下分析结论:

从问题一中得出结论:参与本次培训活动的人以30岁以下,和41-50岁之间的人群为主。而30岁以下的都为在校的中小学生,41-50岁的多为在家务农人员。31-40岁的多是外出务工,而51以上的老人参与积极性不是很大,所以人员年龄分布不太均匀。

问题二得到的结论:当地居民基础信息设施以电视机、电话、手机为主,电脑的普及率还相当低。主要原因就是电视机、电话、手机的价格比较便宜,操作简单,易学,而电脑价格就相对较贵,且不易学。

问题三的数据与场部所提供的拥有电脑家庭的比例相差很大,分析原因为拥有电脑的家庭多是有在校大学生在使用,且参与本次活动的人员分布不均匀造成。从这里可以看出电脑的使用者多是年轻一代。年龄稍大的人对电脑的使用知之甚少,急需提供学习充电的场所和技术支持。

问题四可看出电脑的使用基本用于娱乐,没有真正把电脑利用到生产生活当中去。本次社会实践的目的就是让当地居民真正利用好电脑,通过网络了解信息,让信息帮助他们进行生产生活,走上致富路。

问题五可知拥有电脑的居民对网络的接触时间还很少。一方面是电脑价格贵,另一方面是上网费用也不便宜。大家对网络的价值认知甚少。农民大多不能从长远利益考虑,局限于眼前利益。

问题六可知想购买电脑的人还很少。大家普遍反映电脑价格还很贵,多数人不会操作电脑,而且上网费用也不便宜,所以没有购买的必要。这三点原因是农村信息化推广的主要障碍。

问题七可看出大家对信息的重要性认识比较到位,但获取信息的渠道比较狭小,不能认识到从网络获取信息的快捷,便利。这是电脑的普及率低的一个影响因素。

问题八可知大家对电脑的使用基本停留在浏览网页,娱乐层面,不能充分利用互联网的功能,对网上开展贸易等活动了解很少。这方面还缺乏有效的引导,当地政府在这方面的工作还很少触及。大家对我们的活动开展都表示热烈欢迎,鼓励我们要做好,让大家都能学到点电脑知识。

问题九的结果不能真正说明问题,因为参与本次调研的有15名中小学生,这个问题对他们影响不大,除去他们,这个结果就变得有点模糊。但不管怎样,这个数据还是能得出信息化推广的势在必行的结论。

问题十表明电脑的普及率低是制约获取信息的主要障碍,原因不在赘述。

6、结论与建议

针对我们的调研结果,我们给出一些我们的结论和建议: 结论:

(1)农村信息设施基础薄弱,政府在农村信息化建设上的投入不够,农民难以承受较高的设施成本费用;

(2)农民自身文化素质普遍较低,对电脑的操作存在盲区,对网络认识存在局限性;

(3)农村信息服务不够全面,对农民缺乏有效的引导;

(4)当地政府在信息化推广工作方面还缺乏认识,宣传力度不够,信息化推广工作尚未开展。

建议:

(1)要强化政府在农业信息化建设中的作用,实行相关的优惠政策,对电脑下乡进行补贴。

(2)要制定相关政策,降低农业信息费的收费标准。让农民看到实实在在的优惠。

(3)把好的文化大餐带入农村,组建农村图书室,信息室,为农民提供免费的上网场所,鼓励和引导农民从网上获取信息。

(4)实时公布对农民有用的信息,让他们得到实实在在的好处,比如病虫害用什么药好,农产品卖到哪里等。

(5)通过大学生村官这个平台来引导农村信息化推广,把外界信息带到农村,加强与外界的沟通,打开农民思路。

(6)定期开展培训活动,帮助农民朋友提高思想意识,帮助他们学习和使用计算机。

7、附件:

活动现场照片

活动横幅队旗

街头调研宣传报名调研点

宣传报名调研培训班

培训班

合影留念

第三篇:农村信息化参考文献

农村信息化参考文献

1.农村信息化_在扬州的实践与思考_王军

2.地理信息系统与通江县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_杨本勇

3.发达国家农业信息化的特点_赵元凤

4.关于我国农业个性化信息服务体系的构想_岳广飞

5.贵州农村信息化建设效果评价_白万平

6.国外农业信息化建设及对广东的启示_黄承红

7.河南省农村信息化_进村入户_模式分析_赵意焕

8.黑龙江省农村信息化发展模式研究_李雪(博士论文)

9.基于电子商务的农业信息化系统研究_韦鸿钰

10.基于社会资本理论的农村信息化发展研究_李曼

11.江山市农业信息化推广存在的问题及对策_周宇晓

12.江浙新农村信息化建设状况的比较研究_贾丹华

13.具有造血功能的农村信息化模式_侯济恭

14.论农业信息化的_最后一公里_和_最前一百米_林涛

15.美_日_韩农业和农村信息化建设的经验及启示_张忠德

16.农业信息服务体系研究_何志勇

17.农业信息化建设中提高农民信息素养的研究_曾珠

18.浅析合肥市农村信息化建设_刘慧

19.上海农村信息化低成本解决方案初探_陈建林

20.手机短信在农业信息服务中的现状_存在问题及建议_严霞

21.台湾农业的信息化管理及启示_单玉丽

22.我国农村信息化发展模式_走低成本信息化之路_冯东敬

23.我国农业信息服务体系研究_李应博(博士论文)

24.我国新农村信息化建设的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_朱卫未

25.我国与美国农业信息服务体系建设的比较研究_温继文

26.信息化条件下农村综合服务体系建设研究_沈祥成27.增城市村镇规划管理信息化平台建设与应用_赖高望

28.中国农产品市场信息系统研究_赵元凤(博士论文)

第四篇:农业和农村信息化

农业和农村信息化

着力推进农业生产,农村生活的信息化发展,促进“三网融合”为基础的农村信息化技术成果的中式和熟化,服务农村科技创业和新农村建设,重点支持:

1.草畜营养平衡动态遥感监测技术示范。

开展遥感技术,飞艇平台,地面实测技术等技术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草畜营养平衡动态监测,对区域内草蓄营养平衡状况进行实施监测评估,建立草畜动态平衡技术利用模式。

2.基于二维码RFID 技术的农产品物流可追溯信息平台建设技术师范。基于二维码,RFID等物联网技术手段,开展生产基地及农产品物流可追溯信息平台全程对接,覆盖区域特色农产品5种以上,并在5-10家重点企业进行示范应用。

3.农业生产智能决策,管理,监测,控制及农产品流通信息化技术与产品应用示范。

集成高分遥感,无线传感器,地理信息系统,农业专家系统等技术和装备,实现农业生产环境,生产过程和农产品流通的智能决策,管理,监测,控制。要求具备较成熟的技术与装备基础,形成覆盖农业生产加工与流通全过程的信息化产品,并在5家以上重点企业应用示范。

第五篇:验收总结汇报报告(农村信息化)(范文模版)

芜湖市国家级农村信息化综合信息服务

试点工作总结汇报材料

(2009年5月)

一、芜湖市基本情况

芜湖市现辖芜湖、繁昌、南陵3个县,镜湖、弋江、鸠江、三山4个区,一个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总面积3317平方公里,人口231万,其中市区面积720平方公里,人口106万。

芜湖是一个具有2000多年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城。春秋时为吴国边陲要塞鸠兹邑,公元前109年(汉武帝元封二年)易名芜湖。南唐时经济比较繁荣,宋代冶炼走向鼎盛,明代成为印染中心,清代成为长江中下游地区的重要商埠和全国四大米市之一。1876年芜湖被辟为中国五大通商口岸之一,鼎盛时期出口货物占全国外贸总额的3.5%。近代芜湖是长江中下游地区工商业的发祥地之一,素有“长江巨埠、皖之中坚”的美誉。

芜湖区位交通条件优越。芜湖是华东交通枢纽城市。境内有五条铁路交汇,连接京沪线、京九线、京广线、浙赣线、陇海线,是全国重要的铁路十字结点城市。目前我们正在推进宁安城际铁路、京福、皖赣、合芜杭四条客运专线,皖赣线、淮南线、宁芜线、芜宣杭线四条铁路扩能电气化改造,加强以芜湖为枢纽的铁路站场建设。芜湖是华东公路交通中心,318、205国道穿境而过,沿江高速、合杭高速在芜湖交汇,芜溧高速正在建设中。芜湖港是长江溯江而上最后一个万吨级深水良港,是国家对外籍轮 开放的港口,远洋货轮可直达46个国家和地区(包括台湾),煤码头年吞吐量达1000多万吨,是中国最大的内河煤港。芜申运河正在建设中。芜湖距南京禄口国际机场、合肥骆岗机场均仅1小时车程。

芜湖是皖江开发开放的龙头城市。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近年来,芜湖经济呈现出加速发展的态势,保持了又好又快的增长势头。过去10年GDP平均增幅为12.8%,近5年平均增幅为15.2%。2008年,实现GDP 750亿元,总量居安徽省第二位,比上年增长15.8%,增幅高于长三角16个主要城市;人均GDP4755美元,位列中部非省会城市第3;财政收入124亿元,增长17.8%;完成固定资产投资615亿元,增长41.1%。芜湖以占全省3.4%的人口、2.4%的国土面积,实现占全省8.4%的GDP、9.3%的财政收入。三次产业结构由“十五”末的7.5︰53︰39.5调整为2008年的5.3︰60.6︰34.1,工业经济主导地位进一步确立。在改革开放30周年之际,被中央列入成功开拓中国特色发展之路的全国18个典型地区。在中国社会科学院《2009年城市综合竞争力报告》中,芜湖位列全球经济增长速度最快城市第10名,国内城市第8名。今年以来,我市整体经济运行态势向好,已经出现回暖迹象。1-3月份全市生产总值160.7亿元,同比增长14.5%;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实现总产值296.4亿元,增长13.5%,实现增加值88.5亿元,增长22.1%,同比提高9个百分点;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59亿元,增长29.1%,其中3月份完成投资76.6亿元,创历史最高水平;实现财政收入32亿元,增长2.8%,其中地方财 政收入15.2亿元,增长18.4%。

芜湖现代农业发展迅速。现有农业人口125.21万人,约占人口比重的54.3%,是全国知名的“渔米之乡”,华东乃至全国的农产品交易集散地。新世纪以来,我市以工业的理念发展农村经济。2000年初,结合三县四区各自不同的经济基础、区位优势和产业特点,突出特色产业,错位发展,规划建设了高新技术、绿色食品、机械加工、纺织服装等省级开发区,与市级重点产业协同联动发展。目前,县区开发区已成为县区发展的主要增长源。在大力发展工业的同时,用发展工业的思路、办法大力发展都市型现代农业,特别是自2006年以来,我市立足东向发展战略,以融入为主线,着力解决对接长三角、配套城市圈发展问题,进一步明确了都市型现代农业发展方向。加快农业结构调整步伐,加大市场化运作力度,促进超级水稻推广应用,突出发展优质粮油、苗木花卉、食用菌等一批特色产业,扩大产业规模。支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执照农民、专业种养大户等市场主体实施规模经营。推进农村社会化服务组织建设,帮助农民实现与大市场的有效对接。2008年全市实现农林牧渔业增加值39.44亿元,比2006年增长8.9%;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6136元,比2006年增长33.2%;拥有省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21家,年销售收入超亿元龙头企业13家、超5亿元龙头企业2家。全市建有农业产业化基地面积132万亩。全市组建了粮油产业、畜禽产业、食品加工、果蔬加工等8大农业行业协会,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285个。2008年全市发放涉农补贴1.66亿元,市政府投入农村信息化财政专项资金约500万元人民币,市本级投入新农村建设资金6000万元,三县四区投入资金1.5亿元,帮扶结对部门、企业对农村投入的资金、项目、物资总额达到1.98亿元。

二、芜湖市推进农村信息化综合信息服务试点工作主要做法和措施

为了大力发展都市型现代农业,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我市紧紧围绕加快农村信息化建设步伐,引导农民利用信息化手段走向市场,积极探索农村信息化综合信息服务的有效模式。2006年,根据原信息产业部《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工作的意见》及《农村信息化试点示范管理办法》精神,我市编制了《芜湖市农村信息化综合信息服务试点工作方案》。同年12月,我市被原国家信息产业部正式批准为“首批国家农村信息化综合信息服务试点城市”,试点范围包括2个示范县、4个示范镇、40个示范村。

近三年来,我市充分利用作为国家信息产业部农村信息化综合信息服务试点城市的契机,充分发挥信息技术在提升农村特色产业中的作用,通过搭建农村综合信息服务虚拟平台,完善信息网络,整合信息资源,构建综合信息服务体系,不断加快都市型现代农业进程,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在指导思想上,我市以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发展现代农业、增加农民收入为宗旨,以提高基层公共信息服务能力和水平为重点,努力推进

“四个转变”,即信息服务主体由政府为主向政府和社会各界共同参与转变,服务对象由政府部门为主向农村各类市场主体和广大农民转变,农民获取信息途径由“二次传播”为主向直接获得转变,信息服务方式由农民被动接受向农民与专家互动转变。在工作原则上,始终坚持“政府引导、社会参与”的原则,坚持“整合资源、突出应用”的原则,坚持“点面结合、特色带动”的原则。在工作目标上,围绕整合涉农信息资源、加强和完善农村信息化基础设施、构筑涉农信息服务体系、创新“三农”服务运营机制、提高“三农”信息化应用水平等五项重点任务,谋划建设宽带进乡入村“零公里”项目、农村信息化综合信息服务示范站点、新农村综合信息服务平台、“千村万户”农村信息化培训、农村全程代理服务系统、农村电子商务系统等六大重点项目,缩小城乡数字信息鸿沟,拓宽农业增产、农民增收渠道,实现以农村信息化带动农业现代化发展的目标。

经过近三年的不断努力,我市农村信息化综合信息服务试点和推广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全市宽带数据网已覆盖所有县区、乡镇和行政村,所有乡镇建立了综合信息服务站,69个试点村建立了信息服务站,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优秀农民专业合作社建立了网页。广播电视、电脑和电话(三电合一模式)取得了实质性进展。全市建立了市、县、乡三级信息管理服务人员、农村信息员3000人队伍。

我市在推进农村信息化综合信息服务试点工作方面主要做 了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1、强化组织领导

我市将农村信息化综合信息服务试点工作作为新农村建设的重要考核内容。市政府成立了由常务副市长为组长,市信息办、市农委、市旅游局、市财政局、市科技局、市水务局、市林业局、市气象局及各县区为成员的“芜湖市农村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全市农村信息化综合信息服务试点工作的组织、协调和实施。制定了《农村信息化试点工作考核评价体系》,由领导小组办公室对县区农村信息化综合信息服务工作进行督办、检查、评估和考核。各县区政府把推进农村信息化作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举措,成立了相应的组织机构,制定了本地区农村信息化建设方案,做到了领导到位,措施到位,责任到位。全市形成了主要领导亲自抓、主管部门具体抓、其他部门积极参与、配合协作的组织领导体制。

2、强化政府服务

按照“政府牵头,企业参与,多方联动”的推进办法,在市农村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的协调下,市信息办负责全市农村信息化综合信息平台建设,市农委负责整合涉农数据库,市财政负责采购农村信息站点电脑设备,组织部门实施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电信公司负责维护网络线路,专业IT企业负责农村信息站点、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种植业大户等网页制作。各部门各单位各司其职、相互协调、形成合力,有计 划、有组织、有分工、有协作地开展农村信息化建设工作。

3、强化宣传培训

大力营造全社会关注农村信息化建设的浓厚氛围。试点县(区)、镇在人群集中的地点开辟宣传文化墙,设臵宣传灯箱,试点村在村委会设立宣传专栏,向村民发放宣传单,向广大农民宣传农村信息化的意义、综合信息服务站点的功能和本地成功的典型事例。加大实用技能培训工作。一是对农村信息员进行培训,重点培养其掌握信息的采集、加工、整理、分类、汇总、传播技能。实行农村信息员持证上岗制度,规范服务行为,稳定信息员队伍。二是组织“百场千人”农村信息化普及培训。在285个村培训432场次,培训课时上千学时,培训达万余人次,重点提高农民互联网实际运用和操作水平。经过培训,农村信息员、种养殖大户、专业协会成员都能熟练进行网络信息收集和发布操作。吊瓜种植大户李高田计划从外地购进2万多颗瓜苗,在老师指导上网查找农业信息的时候,无意中找到完整的吊瓜育苗技术,立即改变主意,决定自己育苗,省下了近10万元的购苗费。去年,我市利用信息大篷车开展培训,每月组织培训体验活动10-15次,共培训200余场,覆盖了44个试点镇、村,重点针对农业龙头企业、产业大户、农业专业协会、经济合作社等各个类别,开展分层培训共计2000多人次。三是建立了875个现代远程教育点,使用“电视机+宽带互联网”的信息获取方式,为全市农村党员、群众提供党员教育、农业科技信息、医疗卫生知识等信 息服务,这些现代远程教育点覆盖了一市三县所有居委会、村委会及部分事业单位和非公企业。

4、健全投入机制

一是积极争取上级资金投入。共争取信息产业部、省信息产业厅等设备投资、配套资金300万元。二是加大政府投资。市政府每年从新农村建设资金中切块安排200万元资金,用于农村信息化基础设施、重点项目建设、农业信息技术研发等农村信息化工程建设。各县区每年至少安排50万元,乡镇每年至少安排5万元,用于扶持本地农村信息化建设。每年市财政专项拨款10万元用于信息大篷车运行。试点以来,市、县区、镇政府累计投入农村信息化资金逾千万。三是引导社会投资。逐步建立社会投入为主体的多元化投融资体制,引导更多的社会资金投入农业和农村信息化建设。电信等运营商投资10多亿元,积极主动参与全市信息中心平台基础设施建设和光纤宽带进村。采取免收电话安装费、降低宽带初装费、宽带月租费收费标准、免费赠送手机、短信收益一部分返还等办法,以农民普遍能够接受的价格和方式提供实用的信息服务。

5、强化资源整合

一是整合网络资源。我市着重以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和信息进村入户为主要目标,信息服务直接到村,信息服务站点建到行政村和产业基地,着力解决以基础设施建设为核心的农村信息化“最后一公里”瓶颈问题。以广播电视、电脑和电话“三电合一” 为主要传播途径,多渠道解决信息畅通,实现“信息高速公路”进村入户。目前,芜湖电信终端接收站点全面建成开通,全市宽带数据网已覆盖所有县区、乡镇和行政村,固定和移动电话覆盖所有县区、乡镇和行政村,广播人口覆盖率和电视人口覆盖率均达到100%。农村居民固定电话每百户70部,农村人口移动电话拥有率30.74%,农村互联网用户15000户,信息化网络已具备基础。今年,我市以实施国家“惠民直达”工程试点为契机,进一步整合网络资源,至今年底,光纤宽带将100%覆盖至行政村、自然村,无线网络80%覆盖至行政村。

二是整合涉农信息资源。我市改变信息资源“条块”分散使用的现象,统一进行平台、网络和数据库建设,着力解决以基层农村信息资源有效整合为核心的“最初一公里”问题。实现了数据库建设与涉农信息平台的整合。在制度建设上,建立了信息交换制度,改变了信息重复采集、分割拥有、垄断使用和低效开发的局面,促进了各级农业部门、农业企业和科研机构信息资源的开放共享。在数据库建设上,开发数据交换接口,建立资源目录体系,创建信息交换的数据格式技术标准,搭建数据库共享平台,为信息资源的聚集、交换和共享提供环境和技术,提高了信息资源的使用效率。在信息平台的搭建上,将各种农业服务流程、应用软件、硬件和各种标准联合起来,建成了融多种技术手段和多种工作方式,对内整合业务、对外提供服务的涉农综合信息服务平台。实现了信息服务场所与信息传播渠道的整合。信息服务场 所的整合坚持“共建共享”的原则,整合各个部门延伸的信息服务站点和资源。在信息服务站点的建设上,统一按照“八个一”标准建设站点,即一台电脑、一部传真电话、一台打印机、一部数码相机、一条宽带、一个电话推送信息平台、一套管理制度、一名信息员。目前全市已建“农村信息化综合信息服务站点”362个。实行“一站多能”,重点围绕惠农财政补贴“一卡通”发放、行政审批和公共服务“一站式”办结,提供方便快捷、优质高效的信息采集、整理、发布、反馈“一条龙”服务,切实使农民足不出户就能够及时查询各项医疗、保险状况,了解党和国家制定的农业方针政策,拓宽农民的办事渠道。信息传播渠道的整合主要是开展多元化传播方式建设,实现“一端多能”(一种终端承接多类服务),信息服务站点与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农村党员远程教育等合作共用。在传播渠道上,坚持“因地制宜、因时制宜”的原则,坚持“多种渠道并用,突出互联网应用”的发展策略,结合现代手段和传统媒体,依托互联网络、固定通信、移动通信、广播电视以及报刊、书籍、广播喇叭、宣传栏等信息传播渠道,推动信息服务和应用进村入户。2007年,联群村的豆角获得了大面积丰收,但芜湖本地销售价格较低,这时村蔬菜协会通过芜湖移动的农村信息机及时获悉广东惠阳的价格,立即组织农户将大量的鲜豆角销往广东,解决了农户销售难的问题。实现了信息服务业务与信息服务队伍的整合。建立“政府引导、多方合作、联合推进”的工作机制,坚持“公益+非公益结合”的 方针。政府联合服务提供商、通信运营商、信息技术企业和增值服务商,通过购买服务或者与服务商签订合同承包服务项目等方式,调动信息服务的积极性,整合信息服务环境,带动信息服务产业的发展。实践证明,农村农业信息化需要各级政府部门的引导和支持,更需要软件开发商、硬件制造商、电信运营商、信息服务提供商等多方的广泛参与,共同构建成农村综合信息服务的产业链。

6、强化平台建设

一是打造了市农村综合信息中心平台。我市自主研发了“芜湖农村综合信息服务平台”,整合了多个涉农部门的信息资源,不断更新包括农林技术、农产品供求、农产品价格、农资产品、“一站通”、气象与防灾减灾等信息资源的数据库,初步实现了各类信息的下载和上传发布。“芜湖农村综合信息服务网”已发布农产品供求信息上万条,成为农民信赖的网站。为了更好更快地建设好农业信息门户网站,先后两次重新搭建服务器平台,升级网页系统,根据实际需要精简了栏目分类。为使农民有沟通交流的平台,指导农户制作个人网页,发布个人供求信息和产品展示。繁昌县龙岗西瓜合作社申请建立了一级域名网站(www.xiexiebang.com),成为繁昌县第一个拥有网站的合作社,自实施农村信息化综合服务试点项目以来,已发布各种信息300余条,成功地将龙岗西瓜打入了上海、杭州、南京等市场。芜湖县易太花木协会,通过 “一站通”等网络推介,吸引到烟台和九 江客商集中购买冬青树苗,交易额达44万元。

二是打造了电子商务平台。我市为农业产业化企业、民营工业园、生态园、种养大户等量身定制,建立了特色产业网站群,开发网上交易等交互功能,促进本地农业特色经济发展。芜湖野树林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野树林牌鸡腿菇等10个菌类产品被国家认证为“绿色食品”,常年在本公司网站发布供求信息,进行网上交易,其产品现已成功进驻沃尔玛、联华、苏果等大型超市,覆盖了芜湖、合肥、南京、上海、杭州等市场。目前,我市92家市级以上龙头企业,都通过电子商务等信息化手段,较好地解决了产品销售问题。

三是开通了“乡情网”信息服务系统。2006年,市政府通过整合资源,批准电信开通了“乡情网”业务,以行政村为单位组成一个虚拟网,网内用户互打电话全免费。此外,村民们拨打全省统一的96800123电话至农村信息应用平台,可以查询涉农政策、气象预报、农业科技、农产品价格等各种信息,还可以将本村的农业生产和农产品信息传递出去。“乡情网”不仅提供网内电话免费打的惠农服务,而且对网内固定电话免费提供网页空间,村民用自己的电话号码就可以链接到网址。随着功能的进一步完善,村民用固定电话即可实现与网络互通信息,这将进一步助推芜湖农村信息化,促进现代农业发展。开通“乡情网”,在方便村民互相交流沟通的同时,也让农民拥有了利用现代科技成果获取信息,拓宽了致富的渠道。南陵县程太平选育的“皖稻 143”优质米通过部级鉴定,在电信部门的帮助下,建立了网站,大力推广“皖稻143”品种。目前,“皖稻143”在芜湖市种植面积达2万亩,该品种还推广到湖北省黄梅县,连片直播种植200亩,获得了成功。目前“乡情网“已发展12万户,拨打96800致富信息占比达到20%。

在推进农村信息化综合信息服务试点工作中,我们认识到,农村信息化确实是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助推器,要深入推进农村信息化工作,必须进一步强化各级各部门组织领导,建立健全系统、高效的领导推进机制;必须进一步加强部门之间的协调配合、统筹规划,切实防止政出多门和重复建设;必须充分发挥市场配臵资源要素的基础性作用,吸引更多的民间资本进入农村信息化领域;必须进一步强化农村信息化平台建设,打造一批简单实用、更新及时、准确方便的网站群;必须进一步加大培训工作力度,转变广大农民市场观念、提升广大农户利用现代信息手段开拓市场的能力。

三、下一步打算

1、培育本地农业经纪公司

目前农村信息化工作还处在政府和企业联合投钱、投人、投设备推进的初级阶段,为使农村信息化工作能够持久,更加贴近农民的实际需求,我们将引导、扶植一批本地农业经纪公司运营农村信息化网站和电子商务平台,逐步形成农村产品销售价值链,使其成为价值链上的重要一环,发挥其外联、信息、计算机 使用上的优势,从而推进农村信息化工作向深度发展。

2、开发信息化产品

我们将适应大农业发展的趋势,关注农村生产中的难点,开发以农业大棚温湿度监控为代表的信息化产品,提高农业生产自动化手段,减少单位生产所消耗的资源。

3、通过农村电子商务提供再就业、再创业机会

2008年底爆发的农民工返乡潮引发了诸多社会问题,我们将关注这部分群体,以现有本地农业大户为主体、引进先进地区的农业生产领头人,以农村信息化网站为依托,因地制宜,引导返乡农民工在本地创业、就业。

4、利用信息化手段促进土地流转

我们将建议市政府出台相关规范和文件,在农村信息化平台上建成土地流转系统,由农户、企业在其上发布供求信息,通过信息自动匹配的方法,语音、短信等多元化的沟通手段,为农村的土地流转工作助力。

5、积极探索市场化的服务运行机制

逐步建立有利于信息网络维护与发展的良性运行机制,比如在信息网络运转基本正常后可向社会吸纳再发展资金,鼓励电信运营企业最大程度地降低电信资费,最大限度开展面向农民的公共信息服务,本着“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与用户建立利益共同体,对网络系统逐步实行企业化管理,以确保形成长效机制。

下载推广农村信息化总结(推荐五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推广农村信息化总结(推荐五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宁夏全区农村信息化培训总结

    讲技术 宣思路 提质量 促进程 --------全区新农村信息服务站信息员培训工作的 西部电子商务股份有限公司 宁夏启智职业技能培训学校 总 结 报 告 二OO八年七月 讲技术、宣......

    各信息化系统推广管理办法

    湖北XXXXXXXXXXX产业集团 关于实施《集团公司各信息化项目推广管理办法》的通知 各单位/部门: 为加强集团公司各信息化项目的推广与实施,推动公司信息化建设步伐,完善企业信息......

    上饶市农村信息化综合信息服务试点总结

    上饶市农村信息化综合信息服务试点 工 作 总 结 上饶市是原信息产业部于2006年确定的首批“农村信息化综合信息服务”试点市。两年来,我们坚持“政府引导、企业参与、整合资......

    农村学校教育信息化之我见

    农村学校教育信息化之我见 摘要: 互联网络时代的到来,给教育领域带来了全新的面貌。人类步入信息时代是一种技术的更新,教育科学进入信息时代是人类文化的变革。探讨农村学校......

    大学生农村信息化方案

    1、 黄圩村惠民信息公共服务平台建设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围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总 体要求,加大信息资源整合力度,大力发展各类适农、惠农、助农信息产品,多形式、多渠道为村......

    关于农村信息化的调查报告

    关于农村信息化的调查报告商务081 苏晓颖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而在信息化时代的今天,信息化普及才是农业发展的第一推动力。在李老师的要求下,为摸清农村信息化工作状况,更好地......

    农业农村信息化行动计划

    农业农村信息化行动计划(2010-2012年)一、加快农业农村信息化发展的紧迫性和重要性“十一五”以来,我国农业农村信息化发展成就斐然。农村信息基础设施加速普及,农村信息服务站......

    农村管理信息化经验交流材料

    农村管理信息化经验交流材料近年来,市县着眼于网络阵地的占领、信息技术的运用和工作机制的创新,探索建立农村管理信息传递平台,积极利用互联网技术对农村党务、政务、财务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