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管理信息化经验交流材料

时间:2019-05-13 04:57:3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农村管理信息化经验交流材料》,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农村管理信息化经验交流材料》。

第一篇:农村管理信息化经验交流材料

农村管理信息化经验交流材料

近年来,市县着眼于网络阵地的占领、信息技术的运用和工作机制的创新,探索建立农村管理信息传递平台,积极利用互联网技术对农村党务、政务、财务实施信息化管理,有效提高了基层党风廉政建设工作的科学化水平。

一、工作动因

近年来,县通过大力开展“三级联创”活动,深化实施“双基工程”特别是“民主议政日”活动,切实加强以村务公开为切入点的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农村各项民主管理制度日趋完善。但是,当前农村村务管理整体发展还不平衡,个别村干部侵犯群众利益,侵占集体财产,滥用职权谋取私利等腐败行为时有发生;部分村仍然存在财务管理、公开不规范,财务开支随意性大等问题;个别村干部办事不公、作风粗暴、村务管理缺乏透明度,权力缺乏有效的监督和约束。这些问题的存在,严重影响了党群干群关系,降低了农村干部在群众中的威信,削弱了农村基层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影响了农村社会的稳定和发展。这要求必须适应形势发展需要,努力实现村务管理的规范化和制度化。随着农村信息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加强农村村务规范化管理,必将成为加强党内基层民主,推进农村党风廉政建设的一个重要方向。另外,目前该县有5万互联网用户,占全县总户数的37%。互联网的广泛普及,也给该县占领网络新阵地,运用互联网技术加强党风廉政建设,提供了重要的基础保障和广泛的创新空间。

二、主要做法

在农村管理信息传递平台建设过程中,重点采取“试点先行、逐步推开、便于操作、稳定可靠”的指导方针,积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确保了各项工作的顺利实施。

一是自主研发软件,建立工作平台。自主研发管理软件,建立农村管理信息传递平台,在博昌街道办事处进行先期试点。该系统管理网站由系统前台、系统后台和触摸屏查询三部分构成。系统前台主要功能是信息的显示、查询、建议质询的在线提交和重要文件的下载;后台主要功能是信息的录入、审核、修改和删除;触摸屏查询系统实现了数据与网站的同步。系统平台在栏目设置上,结合镇、村工作实际,设立提案建议、政策法规、工作动态、致富信息、远程教育等10个栏目,下设各村财务收支明细、重大事项票决结果、“民主议政日”记录等50多个子栏目,街道和村里所有重大决策、重要活动、重要信息,都及时录入管理软件,每月5日“民主议政日”后更新一次。党员群众在家里通过互联网就能查看本村的党务、村务、财务等事项,收看远程教育节目。在博昌街道办公楼大厅和部分村的办公场所内,统一安装电子触摸屏,家里没上网的群众,随时可到办公场所查阅。

二是加大财政投入,全面推广实施。在成功试点基础上,及时召开现场观摩会,在全县范围内全面推广实施。去年以来,县财政投入240万元,为全县448个村全部配备了触摸屏查询系统,截止20xx年7月底,所有设备已全部安装到位并投入使用。在加强硬件设施的同时,协调市、县有关部门,制定出台优惠政策,大力实施“党员宽带入网”工程,积极引导鼓励农村党员干部、入党积极分子、致富能手“宽带上网”,仅2个月时间,全县农村新增上网户2600余户,宽带入户普及率达到30%左右,为增强平台建设工作覆盖面奠定了坚实基础。三是加强教育培训,提供人员保障。在平台建设和运行过程中,除保证必要的软件和设备投资外,注重业务操作员和系统技术人员的业务培训,积极扩大管理员队伍,在全县范围内建立了一支460余人组成的高素质信息员队伍,定期组织他们参加信息化管理知识和业务技术培训,重点学习计算机基础知识、网络知识和农村村务管理软件的使用等专项业务知识,不断提高其综合素质能力。截至目前,共组织业务培训8次,累计培训人员1600余人次。四是强化管理监督,确保规范运行。

将农村管理信息传递平台建设作为加强农村党风廉政建设的重要内容来抓,并纳入各镇、各村年度工作目标考核。每月5日,由县纪委各常委、组织部副部长带队,深入镇、村检查上月信息录入更新情况,对管理信息录入不及时、不准确、不真实的进行通报批评。同时,为加强专业化管理,规范操作流程,确保网络安全和数据信息的完整畅通,对系统后台用户采用分级管理机制,分设不同权限,录入与审核分离,实现信息录入的有效监督;在网站前台采用留言评论审核机制,有效防止反动或过激言论的出现,为党员群众提供健康和谐的网络环境。另外,依照国家法律、法规以及各级主管部门有关规定,制订下发了《农村管理信息传递平台管理员管理办法》,《平台管理员考核和评比办法》、《农村管理信息传递平台后台管理制度》、《机房服务器管理制度》等系列规章制度,确保了农村管理信息传递平台的规范运行。

三、初步成效

农村管理信息传递平台的运

近年来,市县着眼于网络阵地的占领、信息技术的运用和工作机制的创新,探索建立农村管理信息传递平台,积极利用互联网技术对农村党务、政务、财务实施信息化管理,有效提高了基层党风廉政建设工作的科学化水平。

一、工作动因

近年来,县通过大力开展“三级联创”活动,深化实施“双基工程”特别是“民主议政日”活动,切实加强以村务公开为切入点的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农村各项民主管理制度日趋完善。但是,当前农村村务管理整体发展还不平衡,个别村干部侵犯群众利益,侵占集体财产,滥用职权谋取私利等腐败行为时有发生;部分村仍然存在财务管理、公开不规范,财务开支随意性大等问题;个别村干部办事不公、作风粗暴、村务管理缺乏透明度,权力缺乏有效的监督和约束。这些问题的存在,严重影响了党群干群关系,降低了农村干部在群众中的威信,削弱了农村基层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影响了农村社会的稳定和发展。这要求必须适应形势发展需要,努力实现村务管理的规范化和制度化。随着农村信息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加强农村村务规范化管理,必将成为加强党内基层民主,推进农村党风廉政建设的一个重要方向。另外,目前该县有5万互联网用户,占全县总户数的37%。互联网的广泛普及,也给该县占领网络新阵地,运用互联网技术加强党风廉政建设,提供了重要的基础保障和广泛的创新空间。

二、主要做法

在农村管理信息传递平台建设过程中,重点采取“试点先行、逐步推开、便于操作、稳定可靠”的指导方针,积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确保了各项工作的顺利实施。

一是自主研发软件,建立工作平台。自主研发管理软件,建立农村管理信息传递平台,在博昌街道办事处进行先期试点。该系统管理网站由系统前台、系统后台和触摸屏查询三部分构成。系统前台主要功能是信息的显示、查询、建议质询的在线提交和重要文件的下载;后台主要功能是信息的录入、审核、修改和删除;触摸屏查询系统实现了数据与网站的同步。系统平台在栏目设置上,结合镇、村工作实际,设立提案建议、政策法规、工作动态、致富信息、远程教育等10个栏目,下设各村财务收支明细、重大事项票决结果、“民主议政日”记录等50多个子栏目,街道和村里所有重大决策、重要活动、重要信息,都及时录入管理软件,每月5日“民主议政日”后更新一次。党员群众在家里通过互联网就能查看本村的党务、村务、财务等事项,收看远程教育节目。在博昌街道办公楼大厅和部分村的办公场所内,统一安装电子触摸屏,家里没上网的群众,随时可到办公场所查阅。二是加大财政投入,全面推广实施。在成功试点基础上,及时召开现场观摩会,在全县范围内全面推广实施。去年以来,县财政投入240万元,为全县448个村全部配备了触摸屏查询系统,截止20xx年7月底,所有设备已全部安装到位并投入使用。在加强硬件设施的同时,协调市、县有关部门,制定出台优惠政策,大力实施“党员宽带入网”工程,积极引导鼓励农村党员干部、入党积极分子、致富能手“宽带上网”,仅2个月时间,全县农村新增上网户2600余户,宽带入户普及率达到30%左右,为增强平台建设工作覆盖面奠定了坚实基础。三是加强教育培训,提供人员保障。在平台建设和运行过程中,除保证必要的软件和设备投资外,注重业务操作员和系统技术人员的业务培训,积极扩大管理员队伍,在全县范围内建立了一支460余人组成的高素质信息员队伍,定期组织他们参加信息化管理知识和业务技术培训,重点学习计算机基础知识、网络知识和农村村务管理软件的使用等专项业务知识,不断提高其综合素质能力。截至目前,共组织业务培训8次,累计培训人员1600余人次。四是强化管理监督,确保规范运行。

将农村管理信息传递平台建设作为加强农村党风廉政建设的重要内容来抓,并纳入各镇、各村年度工作目标考核。每月5日,由县纪委各常委、组织部副部长带队,深入镇、村检查上月信息录入更新情况,对管理信息录入不及时、不准确、不真实的进行通报批评。同时,为加强专业化管理,规范操作流程,确保网络安全和数据信息的完整畅通,对系统后台用户采用分级管理机制,分设不同权限,录入与审核分离,实现信息录入的有效监督;在网站前台采用留言评论审核机制,有效防止反动或过激言论的出现,为党员群众提供健康和谐的网络环境。另外,依照国家法律、法规以及各级主管部门有关规定,制订下发了《农村管理信息传递平台管理员管理办法》,《平台管理员考核和评比办法》、《农村管理信息传递平台后台管理制度》、《机房服务器管理制度》等系列规章制度,确保了农村管理信息传递平台的规范运行。

三、初步成效

农村管理信息传递平台的运

行,实现了村级事务管理的规范化、透明化、科学化、智能化,保障了农村党员群众的知情权、管理权和监督权,有效提升了基层党风廉政建设工作的信息化水平。

一是创新了村级事务的管理模式。农村管理信息传递平台的投入运行,全面规范了农村党务、政务、财务的管理,扩大了公开面,突出了公开的及时性,创新了村级事务的管理模式。同时,党员群众在线提交的提案建议得到了及时满意的答复,有效化解了因沟通不及时造成的干群党群矛盾,维护了农村社会稳定。

二是搭建了民主监督的有效平台。通过农村管理信息传递平台,广大党员群众在网上就能快速、准确地了解镇(街道)、村(居)的工作运行情况、财务状况以及有关政策法规,使农村各项事务实现了透明化、公开化,从而进一步保障和扩大了基层党员干部群众的监督权和知情权,搭建了民主监督的有效平台。

三是拓宽了党员群众的诉求渠道。通过农村管理传递平台,对镇(街道)、村重大事项的决策和运转情况,定期进行反馈,方便了群众监督。对于党员干部的提案和质询,可以通过署名或匿名的方式提出,对群众提出的疑问,限期给予答复,拓宽群众诉求渠道。对重大紧急事件,在政策允许范围内,第一时间予以公开公布,树立了正确的宣传舆论导向。

四是提高了基层组织的工作效率。通过农村管理信息传递平台的文件传输功能,可以快速实现信息资源的共享和传输,镇(街道)、村两级可以在网上实现文件传递,大大节省了书面文件传递的时间,降低了办公成本,减少了工作差错,提高了镇(街道)、村两级基层组织的工作效率

第二篇:(定稿)信息化经验交流材料

围绕中心 完善功能 推进新农保信息系统规范化建设

-----巴东县新农保信息化建设经验交流材料

为加快建立健全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养老保障体系,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巴东县新农保信息化建设始终围绕“为民服务”的指导思想,按照“公正、便民、高效”的基本要求,坚持高起点规划,高标准配臵,高效率运行,高质量服务,整合人、机、系统资源,充分发挥管理信息系统在新农保经办工作中的支撑作用,不断完善服务功能,提升系统运行效能,以信息系统的规范化建设促进新农保工作扎实有序地向前推进。

一、推进新农保信息化建设的主要经验和做法

(一)明确要求,统一规划,稳步推进信息化建设 新农保信息化建设是推进新农保业务工作不断规范、完善的重要举措。根据信息数据“完整、正确、统一、及时”的特点和“数据向上集中,服务向下延伸”的指导思想,巴东县作为国家第二批试点县,在省、州、县各级领导和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初步建成了县—乡(镇)两级网络经办服务平台,实现了“五有”目标,即有场子(办公场所)、有机子(电脑、复印件、打印机、应用软件等办公设备)、有位子(设立乡镇人社服务中心)、有银子(工作经费)、有人员(经办服务工作人员),基本满足了新农保经办服务要求。

县级核心平台严格按照“征收、支付、稽查”三分开,“经办、审核、发放“三分离的原则,严格按省经办规程的要求进行业务经办,强化了系统内部控制。管理信息系统具备业务经办、公共服务、基金监管和决策支持功能。同时,县农保局信息中心组织举办了各乡镇业务经办员的业务培训班,通过现场讲解示范、个人上机模拟操作、实践考核评价、信息反馈校正等环节,进一步让乡镇业务经办员明确了要求,锻炼了业务能力,提升了经办服务水平,促进了管理信息系统的科学运用。

(二)严格规程,细化职能,充分发挥网络系统作用 通过使用统一的业务管理软件,全县新农保经办流程进一步趋于规范,实现了村级办理、乡镇受理、县级处理、省级管理的新农保运行管理体系,为新农保业务规范化、制度化打下了坚实基础。参保人员基础数据、缴费人员数据、基金征缴数据、个人账户数据、待遇审核数据、基金支付数据、异地流转数据、收支结算、业务报表统计等所有业务环节均实现了信息化处理,达到了参保登记、基金征收、支付、稽查、核算、管理数据共享,各环节协调统一管理。

按照新农保信息系统各项业务流程的要求,局信息中心负责汇总整理分析数据,并对信息数据的准确性进行系统校对。各乡镇业务经办员首先将录入的数据模板导入系统学习环境,进行信息比对,对系统提示的错误信息,查找纸质档案进行甄别修改,直至系统确认再上报县局统筹股。信息中心通过管理权限对上报数据进行监控,及时发现错误信息,有效地防范错报、漏报少缴等情况,方便了对参保信息、待遇审核、基金发放等信息的核查,提高了监管的透明度,从而强有力地保障了新农保基金的安全。

(三)依托系统,夯实基础,完善数据质量和档案管理工作 信息数据的真实、准确、完整既是新农保信息化建设的基础,也是为参保人员“记录一生、服务一生”的客观要求。县农保局依托网络化管理信息系统,建立、充实基础数据库。自2010年10月新农保启动以来,共为22.11万人建立了个人参保基本信息数据,符合领取养老待遇的农村居民参保登记率达到100%。年满60周岁以上人员的信息数据已导入新农保业务管理软件正式环境。强大的数据库信息,对提高经办服务质量夯实了基础。

巴东县农保局高度重视档案信息管理工作,把档案管理工作列入岗位责任目标考评内容。现建有两个档案室,制定了档案管理规章制度。对参保人员的信息资料进行分类整理,做到分类科学、管理规范、排列整齐、查阅方便。局领导把档案管理工作列入重要日程,加大工作力度,提出了档案规范化、制度化、信息化管理的要求。依托信息系统提升档案管理质量,以现有的信息化成果为基础,继续探索和完善档案信息化管理的有效途径,同时加大资金和人员投入,完善硬件设施,提升档案管理质量,让纸制文件与电子数据建立对应联系,确保档案数据齐全、准确和安全。

二、新农保信息化建设取得的主要成效

(一)统一网络平台保证了数据的一致性、准确性 县级信息化统一平台通过对县、乡(镇)两级网络系统的权限管理,形成前台统一单点登陆、后台数据统一存储分发、中间层各应用系统分别处理业务的三层体系架构,实现了“数据一次采集,资源多方共享”的网络化管理模式。各乡镇在录入参保缴费信息时,必须对村协办员和财经所保费征收员上交的信息资料进行认真核对,录入完毕后,将信息导入学习环境中,若有错误,立即校正。在确保无误的情况下,乡镇人社中心业务经办员将数据上传县信息中心,县信息中心通过与统筹股纸质档案信息进行核对无误,再导入正式环境中,确保数据一致准确。

(二)网络化管理提高了乡镇基层管理水平

各乡镇充分利用新农保平台,明确了责任主体,实现各职能部门在基层的协同办公、联动处臵,乡镇财经所和人社中心的同场办公制度,提高了工作效率和管理水平。县农保局信息中心充分利用网络平台,指导各乡镇开展信息管理维护工作,同时,利用网络方便快捷的优势,通过网络对乡镇人社中心业务经办员进行在线业务培训,培训内容包括操作系统的使用、办公自动软件使用、联网直报、数据导入、网络维护、统计报表制作等内容。

另外,巴东农保局利用网络化平台,虚心向上求教,向同行请教,通过网上咨询,取长补短,共同交流信息化建设中出现的难题,确保信息化管理工作持续高效开展。

三、新农保信息化建设中的难题及应对之策

(一)业务经办人员素质良莠不齐,业务水平不高 巴东作为第二批试点县,抢抓国家惠民政策,倾其财力、人力、物力推动试点工作。但是,部分乡镇人社中心业务经办员缺乏必要的业务操作知识,对系统的维护能力有限。业务水平不高,对政策的理解不够深入,影响了服务的质量的提升。县级经办机构最初仅有工作人员四名,面对庞大地服务群体显得力不从心。

针对新农保工作面临的人员困境,县委县政府、县人社局高度重视,从其他系统选调专业技术人员6人,充实到县农保局。通过开发公益性岗位,各乡镇从未就业大学生中聘用具备专业技术知识的人员,配臵到业务操作岗位,基本满足了经办服务的需要。

(二)经费不足,缺乏对信息化建设的长效支持机制 新农保服务群体大,工作任务艰巨。受县财政财力制约,农保局的办公经费一直缺乏长效机制保障。受经费限制,县农保局对乡镇人社中心和村协办员的激励机制尚未建立。乡镇人社中心的处境同样困窘,缺乏项目支撑,基层人社工作平台十分薄弱,从基础上制约了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工作的全面推进。信息化建设需要更新硬软件设施,基本的经费保障是客观要求。

针对新农保推进工作中的现实状况,县人民政府按《州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加强社会保险经办能力建设的通知》(恩施州政办发[2008]17号)文件要求,积极研究解决措施,拟建立长效保障机制,从根本上解决信息化建设中的资金瓶颈问题。

新农保信息化建设是实现巴东县新农保管理现代化的重要手段,我们将进一步加强管理,创新管理方式,全力抓好信息化建设,完善配套设施,提高服务水平,使巴东新农保信息化建设工作走上规范化的轨道。

第三篇:农村信息化管理学习心得体会

农村信息化管理学习心得体会

我认为要做好农村信息化管理工作,就要积极推进农村信息化管理建设,充分利用和整合涉农信息资源,强化面向农村的广播电视电信等信息服务。结合本学期所学知识和平常工作经验得如下体会。

一是农业信息资源总量不断丰富,信息采集体系基本形成。经过多年努力,有关主管部门在全国布设了8000多个信息采集点,在农业各行业和农业服务领域建立了近40条比较稳定的信息采集渠道,基本实现了信息资源的网络化处理。相继建立了生产、市场、进出口等50多个数据库,信息资源涵盖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基本方面,能够客观反映农村经济运行情况,为信息服务提供了资源保障。

二是推进涉农信息资源共享,整合农村信息资源。

三是建立各类农业信息的实验示范基地,进行现场宣传和展示,扩大影响。建议把农业龙头企业、农产品合作组织(各类专业协会、联合会)、种养大户,作为农业信息化扶持的重点。他们对信息服务的需求强烈,有能力比较好地运用信息技术,对农户的带动力强,效果也会很好。

四是建立乡、镇、村信息站,加强农村信息队伍建设。要设立乡镇村信息站的信息员岗位,使农民能够通过信息员反馈信息,并在农村信息网络上随时找到所需的相关信息,另外还能通过他们向专家学者咨询农业生产经营中的疑难问题。

五是引导社会各方力量参与农村市场信息服务事业,鼓励高等院校、企业、中介组织,青年志愿者开展面向农村、面向农民的服务,培训农民的上网技能,运用信息指导农业生产。

第四篇:2005年农村管理信息化工作总结

2005年农村管理信息化工作报告

2005年6月开始,我们根据《中共北京市委农村工作委员会文件》(京农发[2005]19号)文件,“关于推进农村管理信息化建设的一件”的文件精神,以及《北京市海淀区农林委员会》(海农发[2005]22号)文件的精神,我镇开始布置落实农村管理信息化建设的各项工作。截止到目前,初期的工作已经基本完成了。这项工作由于时间紧、任务重、内容多、涉及面广,给我们镇内从镇政府到各村委会两级单位今年的工作增加了很大的任务。但是广大的干部群众在努力进行“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的同时,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克服了因时间重叠因此造成的工作人员的异常紧张的困难,通过我们全镇上下齐心协力,通过各级领导和每一个工作人员的共同努力,最终还是很好地完成了今年的工作任务。

一、领导重视,组织机构健全,提高认识,调动积极性主动性和自觉性,完成工作。

为了确保我镇的信息化建设工作的顺利开展与实施,为了能够使每项工作的按期保质地完成,面对着如山的工作,面对着这样多的困难,我们没有等待,也没有一筹莫展,而是积极主动地想办法、努力开展工作。

1、成立相关办公室,在机构上保证工作的开展与落实。首先,我们成立了以李万生镇长为组长、简玉笙副镇长为副组长,各相关科室主任为成员的镇信息化领导小组,并成立了以党委办公室为负责牵头,包括党委办公室、经管办、规划办、劳资办人员参加的 工作办公室。各村委会也都成立了以村委会主任为负责人的工作小组。

2、从学习文件,研究表格开始入手,共同研究交流,边熟悉工作,边开展工作。

面对着我们并没有接触过的工作,面对着全新的任务,我们积极开动脑筋,想尽办法。首先,我们认真阅读了上部门发给我们的每一份文件,领会工作的精神和宗旨。随后,开始认真研究每一张表格,对照着填报说明,商量每一个项目应该如何填写。当我们发现人口和家庭基本资料的填报工作与统计部门的工作类似的时候,我们就主动向统计部门的同志学习请教,必要的时候,还请他们发表意见。当知道劳动力的统计与劳资办的工作相类似的时候,我们与他们一起研究协商。当我们得知在之前的试点工作中,香山村委会的试点工作非常成功的时候,我们就主动向他们咨询,特别是在了解他们以前在入户调查中的成功经验之后,就积极在全镇范围内推广。总之,我们在工作中学习,在学习中干好工作。

3、抓好培训工作,组织好入户调查人员的学习。

此次,入户调查工作,是我们这项工作的重点。只有做好这项基础的工作,完成好表格的填写,才能保证数据的录入工作的顺利完成,才能够保证资料的完整与准确。同时,这也是困难最大的一项工作。我们在进行了必要的研究之后,认为,一定要对这些入户调查的人员进行必要的培训,培训的重点就是针对入户调查的三张表格,逐项进行一下详细的说明。为此,我们在首先进行认真地学习后,逐个到每个村委,将每一张报表,逐项地将填写要求向他们进行说明并举例。使得全镇能够在报表上要求统一,形式统一,时间统一。这些都保证了之后录入工作的顺利完成。

4、各单位充分保证工作的资金需要,保证工作的开展和建设。各单位的工作量是巨大的。又面对着如高温炎热的天气,因此,每个单位在购买必需的办公用品的同时,也购买了必需的防暑降温的用品,保证这些入户调查人员的身体健康。同时,还准备出必要的场地来安放下发的计算机设备,并配备了必要的UPS等来保证计算机安全。

镇计算站机房的建设工作则是完全按照市区的精神和要求,按时、保质、保量、高标准地完成了相关设备的购置工作,并及时安装调试完成。同时,我们还考虑到未来的发展趋势,为今后的升级打下了提前量。

5、想尽办法创造条件,高标准完成了全部数据的录入工作。农村管理信息化建设工作,关键还在于各项数据的录入工作。不能将各种数据完整准确地录入到系统之中,并按时传送到上级部门,这项工作就等于没有完成。但是面对着我镇这样大的工作量的同时,我们又面临着十一放长假的客观条件。更重要的原因在于,软件自身存在着的一些缺陷,使我们各村委会的录入工作都变得异常的紧张而繁重。特别是由于新旧版本的软件在衔接中存在的问题,使得像香山村委会这样在试点工作中的先进单位,由于等待数据的导入工作,而迟迟无法开始正常地录入工作,最后录入人员每天吃住在单位经常加班到十点多,最后再经过艰苦的努力之后,按时保证了录入工作的完成。而像玉泉村委会这样面对着6000多农业人口,2400多农户,4000 多劳动力的村委会,我们想尽办法,最终保证了录入工作的完成。

6、尽早动手,提前完成工作。

在完成了最初的录入工作之后我们并没有停下自己的工作,在向领导汇报完之后,根据领导的要求,我们立即开始了对各单位数据的核查工作。我镇经管办的张建华同志根据2004年收益分配表,对各村数据进行了核实,在核实中,发现各村的数据错误有两类:一类是录入有错误,如错误、村级组织类或企业类表空白,另一类为软件公式未审核出来的错误,本来表是不平衡的软件报告为“此表平衡”。对此我们对每个村的每张表进行人工审核,先将报表一一转入EXCEL中,再利用公式计算出具体出错的单位,然后电话通知改表再上导出数据。针对农户表不能出汇总数的问题,我们把每个村的数据单独汇总转入EXCEL,然后合并相加得出的数据与全镇汇总没有农户的表相加后,得出全镇汇总报表。

在克服了软件不完善存在漏洞的情况下,我们对每一项数据,特别是各类财务报表的数据进行了逐一地核对,并且要求各单位对所发现的问题及时进行修正。在市区领导的要求时间之前,完成了数据的核对工作。

7、根据工作经验及时总结,抓紧完成各项制度的建立。根据多年来计算机工作的经验和要求,我们从接受这项工作任务开始就抓紧制定了各项相关的制度。根据要求,我们首先完成了信息化工作队伍的建设工作,并且根据需要,针对工作人员提出了具体的要求,并且将各项要求和制度下发到各个单位。要求各单位保证人员的素质和上岗后的稳定。同时,着手制定了四季青镇计算机使用管理 制度、计算机数据安全要求、电子档案管理要求、信息保密制度等等。这些制度的订立,一方面规范今后的工作,一方面也便于我们加强指导和管理工作。便于今后的工作有序开展。

8、针对工作中发现的问题,及时同区农经站联系,保证工作的顺利开展。

由于我区是由区农经站负责此项工作,同时,市农委又要求我们有问题要经过农经站进行必要的沟通。因此,我们随时将各类问题反馈到了农经站。例如,高庄村委会的计算机,在工作的第二天就出现了硬件问题,门头村村委会的计算机软件系统出现了问题,以及镇计算站的软件问题等,我们及时与上级领导进行沟通。总之,在上级领导的协调与指导下,我们保证了每一项工作的顺利按时完成。

二、我镇此项工作之所以能够非常顺利地完成,我认为主要是因为一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1、在思想上全镇上下都非常的重视。

思想上的重视是我们做好此项工作的基础。2005年6月由区农经站传达了市农委的文件和精神,要求我们落实实施北京市农村管理信息化建设工作的各项内容和任务。这项工作得到了我镇领导的高度重视。并随即决定成立了以镇长亲自主抓这项工作,同时要求各相关部门无条件地认真配合具体落实实施此项工作。

全镇各村委会也高度重视此项工作,在人员、组织和资金上保证此项工作的顺利开展和实施。全镇各村委会由村委会主任主要负责这项工作,并抽调相关部门熟悉计算机操作的人员为组员具体落实实施各项工作。

2、每一个工作人员高度的责任心。

在工作中,从镇机关的信息化办公室成员到各村委会的工作小组成员都以高度的责任心完成这自己所负责的任务和工作。每一个入户调查人员都克服了高温的困难,不顾自己的年纪大身体疲劳的原因,认真完成了调查填报工作。而信息录入的人员,都以认真完成工作为目标,克服了各种的困难。不论是加班加点录入数据,还是在核对数据时随叫随到,都毫无怨言。

3、我们能够完成工作还离不开区农经站领导的支持。我们是从事基层工作的,有很多工作要具体从事,也有很多困难需要协调。面对着并不熟悉的工作,面对着众多的软硬件问题,这时候,我们经常会得到区农经站的领导和同志的帮助与支持。他们或是来到我们镇与我们一起深入到各村委会解决困难,或是帮助我们联系软件公司安装调试软件,或是与我们一切调试网络。总之,我们的工作能够完成也有他们的功劳。

三、为了完成工作,我们克服了时间紧,内容繁杂,工作量大,条件艰苦等一系列的困难。

2005年农村管理信息化建设工作是在6月份才由市农委和市农工委联合布置下来的,并不在今年年初的工作计划之中。在镇领导开会领取了任务之后就回来决定成立以办公室为主的四季青镇农村管理信息化工作办公室,由我们部门主要负责这项工作的开展与实施。完成好这项工作我们克服了重重的困难。

1、首先克服了时间紧迫的困难。

这项工作时间来的仓促是我们接手这项工作后所面临的第一个 大的困难。由于之前我们这个部门并没有接触到农村管理工作中的任何一些内容,事先也并不知道要让我们接手并负责这样一项工作,因此,在当领导把这项工作交给我们的时候,我们感到非常的突然和措手不及。由于任务非常的突然,并且是在年中才接受这项任务,并不在我们年初的工作计划之中,使得我们没有一点思想准备,更没有在组织和人员上有更多的考虑和协调的时间。在接手这项工作之后,我们从认真阅读文件开始熟悉和领会上级领导的意图,熟悉此项工作的内容、性质和要求。我们从每一张表,从每一项指标说明开始,不断研究、体会、交流,逐渐对这项工作的性质和内容有了一定的了解,认识到了此项工作的重要性,也明白了我们每个人的责任。

2、我们克服了工作量大的困难。

这项工作,涉及到了农村管理工作中的,人、财、物、力、劳等每一个方面。任务的涉及面之广,内容之多,任务量之大,都超出了以往我们所做的任何一项工作。面对这全镇14个村委会,面对着全镇近1万7千多农户,3万8千多农业人口,工作量之大之重可想而知。同时,又由于我镇各村委会近几年绿化拆迁和旧村改造工作的开展,全镇的人口变化非常的大,不少农户已经搬到了大兴、通县、昌平、房山等区县居住,这都给我们的入户调查统计工作带来了极大的困难。

3、我们克服了条件艰苦的困难。

由于这项工作是在6月底布置开展的,当时的北京正式逐渐进入一年中最炎热的季节,再加上入户调查工作,主要是以村民小组长为主,这些人员都是一些五、六十岁的退休人员,面对炎热的季节,他 们每一个人都要克服极大的困难来完成如此艰巨的工作。

因此,我们首先要对这些入户调查人员的辛苦工作表示感谢和敬意的。可以这样说,没有这些人员的辛苦努力和付出,我们是无法完成这样艰巨的任务的。

4、我们克服了与其他工作冲突的困难。

由于这项工作在年中才布置下来,并不在年初的工作计划之中,再加上下半年我们镇党委还要开展完成“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的活动,镇政府要完成“ISO—9000”质量认证的活动。这几项工作时间重叠,彼此之间要协调好人员实在是非常困难,再加上本来我们这个办公室人员本身就是严重不足,又负担着镇机关的繁多的日常工作,因此能够负责完成这项工作实在难能可贵。

5、我们克服了人员少的困难。

人员紧张时我们工作中遇到的又一个困难。由于种种原因,我们的科室在负责繁杂的工作的同时还面临着人员严重的不足困难。在加上之前提到的问题,人员的紧张得困难就更加的突出了。于是很多的人员只能是身兼数职,充分利用好时间,挤出时间将每一项工作完成好。加班成了每一个人员的常事,特别是到了数据录入的时候,很多同志都不得不吃住在单位以保证数据录入工作的完成,更要保证数据的完整与准确。

6、我们还要克服对于工作不熟悉的困难。

由于在此之前,我们绝大多数的人员,并没有接触过相关这项工作,而一些接触过这项工作的人员,也因为软件的变化等原因而不大熟悉今年的工作。因此,我们每一个人员都要从熟悉工作内容开始来 边学习、边摸索、边交流,逐渐熟悉这项工作。同时,由于涉及到很多相关部门的工作,特别是相关科室的数据,因此我们还要不断地与有关部门的领导同志一起来咨询、了解、探讨相关数据的录入,以求得不同部门口径的数据资料相互一致。

四、明年以及今后工作的规划和预算以及建议。

今年的工作已经基本完成了,但是,明年,北京市还要继续加大力度继续推动北京市农村管理信息化建设工作的全面开展。为了将明年的工作还要继续开展好,我们要提前做好准备。

结合今年工作中我们发现的问题,以及自己在工作中的一些经验与体会我们认为,在今后继续开展这项工作的时候,我们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改进在能够使今后的工作开展得更加顺利。

1、加强组织建设。

如果要想将北京市农村管理信息化工作作为一项长期的工作开展下去的话,我们认为,北京市政府应该首先明确和完善农村管理信息化工作的具体市属部门。或是明确由哪一个部门长期对口主抓,或是单独成立部门定员定编,这样,在明确了职责之后,在能够便于开展今后的工作。否则再像今年这样只能是疲于应付,难以见到实效。最后的结果就是劳民伤财,劳而无功。

2、加强工作的计划与调研。

今年的工作是在仓促之中开展起来的,特别是在年中才开始实施的各项工作,因此一方面有仓促应战的不周全,一方面使得各单位个方面难以做到周密详细的计划和准备。同时由于没有详尽的计划和方案,因此做起工作来难免故此失彼。而基层的同志也由于得不到必要 的指导,使得工作干起来事倍功半。特别是在软件开发中,由于时间仓促,难免出现软件难以适应实际工作需求的情况出现,往往因为软件的问题耽误了工作的进度。

3、加强必要的人员培训与学习。

今年工作中一大问题就是个方面的人员得不到必要的培训。由于很多工作安排得不够周全,特别是很多单位此项工作都是兼职来从事这项工作。因此在工作中,往往不知道应该怎么办。特别是面对众多的表格不知道如何填写。且各区县乡镇的情况不尽相同,因此面对同一张表格填写的差别会很大。例如,在我镇的填报工作中,有不少工作就是需要在镇的相关科室完成数据的填报工作。而在软件开发中并没有考虑到这一部分情况。

4、尽快建立和完善组织机构的建设。

没有一个完善的组织机构,没有完备的人员是今年工作中的一大困难。同时,为了要把此项工作坚持完成开展下去,并要干好做出成绩来,就需要建立起一支队伍。明确相关的责、权与分工,明确工作的内容、范围、性质等方面的权限划分,并且要配备必要的办公设施,满足工作人员大范围产年深入基层工作的需求,特别是在系统得数据采集录入阶段。

5、需要配套相关工作必须的资金,并及时落实。

信息化工作是一项长期的,需要大量资金投入的基础性的工作。今年,在市、区财政的大力支持下,特别是在资金上的保证是今年信息化建设工作能够基本顺利完成的保障和基础。明年在增加完善数据以及完善网络建设的工作中,同样需要大量的资金。明年,同样有大 量的数据才具录入的工作,网络建设也需要进一步加大资金的投入。同时为了保障数据安全,在资金允许的情况下,还需要购买数据备份服务器。

按照今年市、区财政拨款的标准,我们初步做出了明年的资金预算:

(1)、VPN建设:

2M光纤申请费用(包括第一年的线路使用费):5万元。购买路由器:2万元。

VPN防火墙:6万元。(100用户)

(2)、购买服务器(包括正版操作系统)计算机10万元。(3)、信息采集、录入费用(按照今年的标准)25万元。(4)、人员培训会议费用8万元。(5)、机房维护费用4万元。以上合计60万元。

以上是今年的工作总结以及明年工作的计划与预算。

总之,今年的工作已经基本完成了,在对今年的情况进行了总结的基础上我们可以自豪地说,我们的工作是完成得非常出色的。在对明年的工作进行展望的时候,我们也相信,一定会比今年的工作完成的更加出色。

四季青镇农村管理信息化办公室

2005年12月

第五篇:农村集体三资管理经验交流(模版)

今年以来,针对我市农村集体“三资”管理存在的处置不规范、运行不透明以及监管手段落后等突出问题,我们坚持立足实际,突出重点,注重创新,积极打造农村集体“三资”信息化监管平台,全面推行农村集体“三资五式”管理法,维护了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和农民的合法权益,促进了农村集体“三资”保值增值,实现了农

村集体“三资”从权责不清、粗放式管理向权责明确、精细化管理的转变。我们的主要做法是:

一、坚持统一管理,推行委托式代理服务

一是建立乡镇“三资”代理服务中心。以乡镇(办事处)农经部门为基础,设立农村集体“三资”代理服务中心,具体做好“三资”的监督、检查、指导、服务工作,人员原则上按照每4个村1个代理服务人员的标准配备,并不得少于3人。二是全面开展清产核资。由“三资”代理服务中心牵头,组建清查小组,对各村“三资”进行兜底式清理审计,做到账清、财清、物清和债权债务清。清理过程中,主动邀请村民监督组织和村民代表参与。清理结束后,对“三资”情况进行登记造册,并向村民进行公示。三是实行委托代理服务。在坚持“三资”所有权、使用权、收益权和处置权不变和村民自愿的前提下,按照“资金委托代管、资产统一监管、资源联合协管”的管理模式,由“三资”代理服务中心与各村签订委托代理协议,对“三资”实行统一管理,即:统一制定“三资”管理制度;统一设置账户,加强预决算管理;统一公开招投标;统一公开“三资”管理、收益等情况。目前,全市共建成“三资”代理服务中心11个,覆盖率达100%,代管村集体资金4200多万元,集体资产近3.5亿元,集体资源15万多亩。

二、规范议事程序,实行流程式民主决策

一是推行村级重大事项决策“五议三公开”工作法。对全村群众普遍关注和涉及全村绝大多数村民利益等村级重大“三资”管理事项决策,由村党支部在广泛征求党员和村民意见的基础上提议,经村“两委”会商议、党员大会审议后,由村民会议或村民代表会议形成最终决议,村民监督委员会全程参议。在村级重大事项民主决策和执行中,坚持做到决议公开、实施过程公开和结果公开,确保群众的知情权和监督权。二是开展村务决策听证。对土地征用补偿、优抚政策落实等涉及部分村民利益问题,采取村务决策听证模式,听证会参会人员在固定代表的基础上,吸收临时代表参加,临时代表以涉及利益的农户代表为主,并按照按照“征集议题→确定听证代表→召开听证会→提交村民代表(农户代表)会议审议→组织实施→公开结果”的步骤操作,规范听证程序,确保听证效果。三是严格规范管理流程。对村级大额资金支出的管理,一律按“资金使用申请→村负责人审批→民主理财小组审查→乡镇代理服务中心审批→乡镇分管领导审核”等流程操作。集体资产、资源的租赁,按照“租赁申请→乡镇代理服务中心审核→招投标→签订合同→收入入账”等流程规范操作。村级大额资金支出、大型资产处置、资源租赁、承包转让等重大事项,还必须履行事前申报程序,报“三资”代理服务中心审核批复后,经民主决策,方可实施。

三、运用科技手段,开展网络式监督管理

投入专项资金,开发建设农村集体“三资”信息化管理系统,通过科学设定系统功能,赋予市、镇、村有关领导和管理人员相应的查询、管理、操作权限,加强对农村集体“三资”的实时、动态监管,确保农村集体“三资”规范健康运行。一是财会管理功能。系统具有符合规定的财会科目内容,适合农村会计记账要求,可生成相应的会计凭证,做到了资金分类统计、电子账目月结、多级汇总分析。在资金管理方面,通过设置账务管理、原始票据扫描、大额资金支出审核,以及账目、票据和凭证互相联查等功能,加强对村集体账务和资金流动的监管,并以图表方式对村集体经济数据进行统计、分析,为村级经济发展提供可靠依据;资产、资源管理方面,按照“有数据、有照片、有平面图、有合同、有权证”的“五有”要求,在系统中建立集体资产、资源数据库,以卡片形式对每一宗资产的名称、使用状态、面积、原值、净值等信息记录在案,从而实现对资产从申请到租赁、维修、报废等整个生命周期的管理。同时,针对一些村资产、资源处置随意的情况,系统通过固化租赁申请、招投标、合同签订等程序,明确镇、村审批权限,保证集体资产、资源规范处置。二是业务提醒功能。针对农村集体“三资”运行过程中常见的不规范行为,系统设置了费用支出异常预警、重大债权债务预警、合同到期预警等11项预警内容,按照问题的轻重缓急,实时向市、乡(镇)纪检、农经部门发送预警信息,市、乡(镇)纪检、农经部门通过向相关人员发送电子督办通知书等方式,督促其及时办理。三是信息查询功能。开辟了“村情综览”模块,对村级政务、村级财务、资产资源、村级党务、工作动态、百姓事务等8方面内容进行网上公开。同时,积极推进“三资”管理电子触摸屏查询系统建设。结合乡镇实

际,在镇、村设立电子触摸屏,将“村情综览”模块公开的内容链接到电子触摸屏查询系统,方便群众在镇、村随时查询、监督“三资”管理情况,保障广大村民对“三资”管理的知情权、监督权。四是全程监管功能。农村“三资”账目实行等级审核修改制度,数据录入管理系统后须经逐级审核,才能按规定做相关数据修改。同时,形成了乡镇纪委、农经站,农村纪检监察工

作室,市纪委、市委农工办三级监管模式,做到了全方位、全过程、全天候的监管。

四、前移监督关口,实施预警式风险防范

一是多方收集预警线索。通过信访举报、查办案件、财务审计、专项清理,以及网络监管等多种渠道,及时发现农村基层党员干部在“三资”管理方面存在的苗头性、倾向性问题或轻微违纪违规行为。二是健全完善预警制度。建立询问提醒制度,对农村基层党员干部“三资”管理方面的来信来访、社会舆论和群众意见等,通过谈话或函询,了解情况,进行提醒;建立警示诫勉制度,对农村基层党员干部“三资”管理方面出现的苗头性、倾向性问题,通过警示诫勉,及时进行纠偏,终止其错误行为;建立责令纠错制度,对已经造成错误事实,构成轻微违规违纪的党员干部,通过责令纠错,使其认清问题危害,切实改正错误。三是切实规范预警程序。对需要实施询问提醒的对象,由乡镇(办事处)纪(工)委确定;需要警示诫勉的,由乡镇(办事处)党(工)委或纪(工)委主要负责人确定;需要实施责令纠错处理的,由乡镇(办事处)党(工)委主要负责人或党委会议集体研究确定。预警对象对预警工作涉及的问题,要及时作出说明,限期进行整改。实施预警谈话,事前向预警对象发出书面通知,谈话中做好记录,并经预警对象本人核实签字后,统一归档。目前,乡镇纪委共发出预警谈话通知书16份,12人受到询问提醒,3人警示诫勉,1人被责令纠错。

五、加大问责力度,严格分层式责任追究

制定《仪征市乡(镇)村干部违反“三资”管理规定处理暂行办法》,对行政村违反“三资”管理制度,因程序不规范、操作不透明、管理不民主造成“三资”重大损失的,追究村“两委”负责人和直接责任人的责任,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法律责任;乡镇(办事处)“三资”代理服务中心在“三资”代理服务过程中,审核把关不严、指导服务不力、制度执行落实不到位,导致“三资”管理混乱,给集体经济造成损失的,对“三资”代理服务中心负责人及相关工作人员实行问责。情节严重的,给予党纪政纪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法律责任。同时,按照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要求,严肃追究乡镇(办事处)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责任。

通过打造农村集体“三资”信息化监管平台,推行农村集体“三资五式”管理法,我市“三资”管理程序进一步规范,管理效益进一步提升,基层干部违纪违法行为得到有效遏制。一是确保了“三资”保值增值,促进了农村经济发展。推行农村集体“三资五式”管理法,解决了“帐目不清、产权不明、管理混乱、随意处置、铺张浪费、挤占挪用”等“三资”管理方面的问题,实现了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资金总量清、资产价值清、资源分布清、管理运行清、使用处置清的目标,确保了“三资”的保值增值。如,我市陈集镇丁桥村在处置140亩集体废地时,村委会集体研究决定以年租金3万元的价格对外租赁,后来通过公开招投标年租金劲升到10万元,实现了村集体资产的增值。二是推行了民主决策,促进了基层民主管理。在“三资”管理重大事项决策方面,通过推行“五议三公开”工作法,促进了“三资”管理从“为民作主”向“由民作主”,从“干部定事”向“群众定事、干部干事”的转变,群众参与村务管理的积极性显著提高,有力推动了农村基层民主管理。我市真州镇五一村在盘活村企业工作中,主动邀请村民代表和普通党员参与讨论。通过民主决策,提高了工作透明度,使村企业年上缴收入由原来的200万元提高到275万元,村集体年收入净增75万元。三是推进了农村党风廉政建设,维护了农村社会稳定。创新“三资”管理方式和手段,推行农村集体“三资五式”管理,变事后监督为事前、事中、事后全过程监督,将事后出问题再处理,变为事前抓防范、事中抓规范,使教育、制度、监督融为一体,从源头上遏制了基层腐败现象的发生,促进了农村党风廉政建设,维护了农村社会稳定。今年以来,我市涉农信访案件仅有3件,比去年同期下降75%。

下载农村管理信息化经验交流材料word格式文档
下载农村管理信息化经验交流材料.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农村流动党员管理经验交流材料

    新形势下加强流动党员管理的有效途径 陈岩龙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继续深化,广大基层党员的活动范围日益扩大,党员队伍的合理流动已成为新的历史条件下......

    农村义务教育经费管理经验交流材料

    农村义务教育经费管理 经验交流近年来,在县委、县人民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县教育局、财政局认真贯彻落实自治区、地区义务教育经费保障管理工作精神,围绕加强中小学财务管理、提......

    农村管理培养村官经验交流材料

    我村位于县经济开发区,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商业发达,是有名的富裕村。9月上级为我村分配了一名村官----同志。我村委会紧紧围绕大学生村官“服务农村,锻炼成才”的主题,克服各......

    农村义务教育经费管理经验交流材料

    农村义务教育经费管理 经验交流材料(喀什地区巴楚县教育局)巴楚县现有中小学校133所,幼儿园95所,分布在全县12个乡镇场,最远的学校离县城有160公里,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在校生44021......

    教育信息化经验交流材料

    教育信息化经验交流材料 单位:竹林关镇中心小学 时间:2015年1月6日 立足应用 各位同事: 构建教育信息化 大家好!能在这里和大家探讨教育信息化我感到很荣幸!我校积极开展信息......

    教育信息化经验交流材料

    教育信息化经验交流材料 单位:煤山镇中心小学 时间:2017年9月14日 立足应用 构建教育信息化 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们 大家下午好!非常荣幸能和大家探讨教育信息化! 我们煤......

    社区服务信息化建设经验交流材料

    搭建信息化服务平台 提升社区服务水平——##区社区服务信息化建设经验交流材料 XXX市##区人民政府 ##区是XXX市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辖区面积167平方公里,辖9个街道1个镇,......

    信访工作信息化建设经验交流

    以群众工作统揽信访工作 加强信访信息化建设2月26日下午在泗阳大剧院县委中心组(扩大)学习会上聆听了清华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范玉顺关于信息化管理与智慧城市的讲座,范教授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