赴广西天峨县林朵林场挂职学习考察报告

时间:2019-05-12 21:50:1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赴广西天峨县林朵林场挂职学习考察报告》,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赴广西天峨县林朵林场挂职学习考察报告》。

第一篇:赴广西天峨县林朵林场挂职学习考察报告

赴广西天峨县林朵林场挂职学习考察报告

福建省仙游溪口国有林场 吴清金

为了广泛开展省际间的经验交流,切实加强林场管理人才队伍建设,根据中国林场协会沈会长的提议,从2007年起,正式启动全国国有林场场长挂职考察学习活动。本人有幸作为首批挂职考察人员于2007年7月15日至2007年10月15日,挂任广西壮族自治区天峨县林朵林场副场长。挂职期间,本人严格遵守场规场纪,积极参加林场组织的各项活动,虚心学习该场先进的经营理念、科学的管理模式、超前的发展举措、合理的产业布局,真实感受林朵林场改革发展稳定的丰硕成果。通过挂职学习,自己收获很人,下面我就挂职考察期间的所见所闻、所学所思的情况总结如下:

一、总体概况

林朵林场位于桂西北天峨县东部,场部距县城2公里,距龙滩水电站12公里。气候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20℃。充足的光照,丰富的雨水,加上肥沃的土壤,具备了发展林业的优越自然条件。该场始建于1955年2月,全场现有职工720人,其中在职职工559人,离退休职工161人。经过50多年来的艰苦奋斗,开拓进取,目前全场总面积已发展到14.5万亩,有林地面积达13.7万亩,其中商品林面积10.9万亩,生态林面积2.8万亩,森林总蓄积量已达127.8万立方米,森林蓄积连年增长量5.4万立方米,森林覆盖率86%,林木绿化率为90.1%。在林朵林场发展过程中,尤以1995年至今的发展最为迅猛,期间森林总蓄积量增长38%;固定资产增长近5倍;林木资产增长36%。2006年实现全场经济总收入3222.5万元,与1995年同比增长了679.6万元,其中二、三产业实现经济总收入1359.3万元,同比增长53.5%,占全场经济总收入的42%,职工年人均经济收入1.4万元,与1995年同比翻了一番,先后荣获自治区“文明小区”、“全国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先进单位”、“全国林业系统先进集体”、“全国国有林场管理奖”等称号,被誉为广西153个国有林场中的一面旗帜,成为了全国地方国有林场的典范。

二、基本做法

(一)重视后备资源培育,打牢林场发展基础

林业是林场的主业。林朵林场始终把培育森林资源当作林场工作的主旋律,大力实施“林业稳场”战略,通过统一规划、统一工种价格、按类划分质量标准,采取两级管理(总场、分场)、一级核算的管理模式,对营林生产项目全部实行招标承包管理,推行造、抚、管一体化,分别不同树种采取定期承包、借支投入、承包期满按合同规定及技术要求验收计酬的办法,使营林生产出现了造林成活率高、林木保存率高、林分质量高的崭新局面。同时认真实施科 1 技兴场战略,在生产、工作实践中重视科学研究,先后有“大面积杉木一、二代连栽速生丰产林技术研究”、“杉木优良种源种子园高产稳产技术研究”、“大面积杉木低产林改造综合技术研究”等3项研究成果荣获自治区科技进步三等奖。适宜的自然条件和科学的培育,使林朵林场的成熟林中大、中径材占94.4%,材质优良,已成为广西重要的杉木用材林基地。在林种结构调整中,除稳住本土当家树种杉木、马尾松合理比例外,按适地适树适竹原则,向基地化和规模化方向发展,至今已人工种植西南桦面积7280亩,毛竹面积7800多亩,八角面积1.83万亩,水果生产基地面积达2600多亩,林场的六百水果场已经成为天峨县月月有鲜果上市的典型的绿色天然果品基地,生产的沙甜柚、金桔、橺柑等16个品种在市场上供不应求。林种的布局经历了由单一商品林向商品林、经济林、生态林等多林种合理配置转变。经济收入实现了由单一木头收入向木、果、竹等多元收入的目标迈进,极大地缓解了经济增长对森林资源的压力。如今,经过三代林朵人的艰苦奋斗,场境从南到北、从东到西,全部实现绿化,到处是茫茫林海,一望无际,蕴藏着充足的资源储备。

(二)加强森林资源管理,促进林场稳定发展

在森林资源保护和管理上,林朵林场坚持以“依法治林”为核心,强化科学管理,严格执行森林采伐限额制度,确保森林资源的有效增长。一是严厉打击和查处各种破坏森林资源案件,加大林业行政执法力度,强化林地林权管理,切实做到有法可依、执法必严,有效遏制了非法侵占林地现象,严格控制了非常规的资源消耗。二是狠抓护林防火工作,推行联防群治和责任人追究制度,并实行责任连带追究制度,严格按照林场有关办法规定,采取总场分管领导、派出所干警、林政资源办工作人员分别与各分场领导、治安防火员挂钩,实行风险抵押金制度,以此增强责任感,切实做到一层抓一层,使林场已取得了连续27年无火灾事故发生的骄人成绩。案件查处率达100%,林区治安状况良好。三是坚持按照森林采伐限额政策的规定,认真执行林木采伐管理制度,突出抓好源头管理,全面实行伐中监督和伐后验收制度,确保了森林采伐限额的严格执行,较好地维护了森林资源的安全。

(三)创新木材产销模式,挖掘主业收入潜力

木材销售收入是林场重要的财政支柱。长期以来,林朵林场严格执行采伐限额政策,坚持以“向管理要效益”、“向产品质量要效益”为目标,制定了一系列木材生产及销售的管理制度。一是在木材生产中全面采取招投标办法来确定承包者,明确规定木材生产管理以分场为主,总场有关科室组成质量检查评定小组,依据木材生产技术规程及质量检查评定标准相应作出质量等级评定、提出整改或处罚意见,确保木材生产按时、按质、按量完成。二是在木材销售中供销科根据合同要求,坚持执行先款先货、款到发货的原则,避免了木材赊销现象的出现,确保了木材销售收入及时归库。三是经常开展廉政教育,提高供销人员拒腐防 2 变能力。四是经常性组织人员研究木材市场发展动态,精心策划木材生产销售新举措,力求木材销售价格取得新突破。

(四)深化内部制度改革,助推林场跨越发展

改革是企业发展的原动力。12年来,该场成功地进行了四次重大的改革,先后制订、出台了“林场经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林朵林场生产项目管理方案”、“财务管理内部分配及保障制度方案”、“林场职工自营经济经营管理办法”、“林场二、三产业经营管理方案”、“林场治安防火员及挂钩责任人岗位管理暂行办法”等相应配套方案,有力地推进了三项制度改革。在人事管理上实行全员劳动合同制,彻底打破原来干部、工人身份,统称为林场职工,实行“公开、公正、公平竞聘,择优聘用”上岗机制,精简机构5个,将管理人员压缩到职工总数的15%以下,达到了精干高效的目的;在分配上打破“铁工资”,实行岗位工资制,定岗定员,易岗易薪,把工资分配同职工的岗位职责、劳动技能、贡献大小紧密结合起来,充分调动了广大职工的工作积极性;在用工上引入招投标机制,以此来降低经营成本,提高管理成效。

该场还创造性地推行年度主要工作切块分组负责制,并签订年度各切块组目标管理责任状。特别是该场还提出“四级联管、质量挂钩、责任追究”的管理办法,人大提高了生产工作效率。通过深化改革,建立了一套符合场情、管理规范、责任明确、效益显著的内部管理制度,为推进林场实现跨越式发展提供保障。

(五)注重产业结构调整,增强林场发展活力

抓好二、三产业的发展,对于拉动林场经济的全面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该场在二、三产业发展项目选择上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重点围绕优势产业,社会化服务行业、群众物质文化消费需求领域,以产业带动、市场拉动为手段,整合人才、信息、资本等各种资源,做好做强第二产业,放手发展第三产业,成功地走出了一条具有林朵林场自身特色的二、三产业发展之路。该场已由单一的木材粗加工发展到今天的餐饮服务业、宾馆、加油站、液化气站、木材深精加工、种植养殖业等多业并举的态势。

二、三产业通过全方位改造调整,引进先进管理模式,按照“内抓管理,外抓市场,降低成本,提高质量”的思路,充分发挥自身优势,明确职责分工,制定激励政策,通过严格的管理和有效的调控,推动全场二、三产业形成工、商、贸、饮食全面发展,经济效益大幅提升的现代型企业。

(六)建立股份经营机制,培植林场发展新的经济增长点

林场现有干部职工700多人,如何让这么多职工不仅能解决温饱问题,还能共同致富奔小康,是摆在该场党政工领导面前的一大课题。场领导班子经反复论证后,认为应及时转变观念,调整思路,转换经营机制,发展优势产业。决定紧紧抓住中外合作带来的发展机遇和 3 根据花卉园艺业被列为广西林业产业发展的八大优势产业之一的有利时机,重点发展速丰桉和园艺花卉产业,筹办了速丰桉和园艺两个股份制运营项目,以此来增加职工的经济收入。

在速丰桉生产基地营建方面,该场从长计议,科学决策,在管好林场现在森林资源的基础上,又大胆提出“跳出林场办林业,内外联动促发展”的思路,陆续向场外、县外承租荒山荒坡营造速丰桉8300多亩,并规划五年内桉树营造规模要达到3万亩。

在花卉园艺项目开发方面,该场根据提高城镇品位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而带来的对花卉园艺产品的旺盛需求,依托广西北部湾开放开发,瞄准号称中国罗汉松最适宜培植地的北海,富有远见地以租赁期20年,租金48万元向北海市林科所受让了占地面积100亩、拥有3万多株罗汉松的苗圃,建立了林朵花木场。目前已培植了罗汉松、秋枫、盆架子、发财树、玉兰、扁桃、红豆杉、澳洲火焰树等绿化园艺树种,可望取得相当可观的投资回报。

通过这两大股份项目的成功动作,该场已基本形成“国有、集体、股份、自营”四轮齐动奔小康的新格局,为林场富强、职工富裕探出了一条可资借鉴的成功之路。

(七)扶持自营经济发展,增加职工经济收入

林朵林场绝大部分职工都能充分认识到发展职工自营经济是深化林场改革和实施天然林保护工程的必然结果,又是新形势下增加职工收入和解决国有林场经营困难的最佳选择。为此,该场坚持按照《林朵林场职工自营经济经营管理办法》,组织职工加快发展自营经济步伐,其发展模式分为工资经营型(工资地)和业余经营型两种经营模式。

对工资经营型自营经济经营中出台了前所未有的优惠扶持政策,即林场把经济果木林和采伐迹地分给职工经营50年,每人30亩至55亩不等,采伐迹地前6年由总场投资,收入归职工个人,并鼓励职工在自营经济地建设基础设施,林场无偿扶持建房、修公路、架电线、建水池等资金,调动了职工发展自营经济的参与性和积极性,职工自营经济发展势头强劲。现全场职工自营经济地总面积已达1.86万亩,其中:工资型自营经济地总面积为1.71万亩,业余型自营经济地总面积为1450亩。经过精心组织,科学管理,职工自营经济有了新的进步,2006年实现全场职工自营经济总收入200.98万元,比上年增长9.5%,占全场总收入的6.7%,从事自营经济的职工实现年人均收入3383元(不含工资收入),比上年增长3.6%,取得了职工自营经济一年上一个新台阶的好成绩,开始成为林场职工致富奔小康的亮点。

(八)强化理论业务培训,着力提高职工素质

随着社会的发展,改革的不断深入,对新时期的干部职工教育培训工作提出了更多更新的要求。

l、在培训理念上实行大更新。一是树立人才是第一资源的观念,人才资源开发投入是收益最大的投入已在场领导层形成共识;二是树立素质教育的观念,把学习力、创造力的提升 4 作为培训职工的重要任务;三是树立终身教育观念,实现学习工作化、:工作学习化,不断提高自己,以造就出一大批“专家型”、“实践型”和“管理型”干部。

2、在培训方式上实行人转变。一是对不同层次、不同类别、不同岗位的干部职工开展不同的培训,做到因人施教、因才施教。二是注重把理论学习与实际操作技能相结合,在加强基本理论教育的同时,业务教育培训重点放在业务知识的运用和工作能力的提高上。三是根据行业性质和形势发展的要求,不断创新教育培训形式,激发干部职工参与培训教育的热情。2007年7月28日,该场以“讲文明、促和谐”为主题,举办领导与干群和谐辅导班,邀请河池市党校教授授课,围绕领导者的自我和谐与干群和谐两个方面的内容来为干部职工讲述了一场生动的和谐文化知识,使该场提倡共建共享和谐文化的氛围日益浓厚,构建平安和谐新林朵的愿望日益高涨。

三、主要经验

一是场班子团结务实,开拓进取是林场发展的重要保证.工作好不好,关键看领导。长期以来,该场领导班子成员之间既分工明确,又通力合作,相互支持,相互配合,始终坚持“以林为本,合理开发,综合利用,全面发展”的办场方针。以发展为第一要务,以提高林业三大效益为出发点,以调整林种产业结构和转换经营机制为突破口,以争创一流业绩为奋斗目标,不断深化改革,优化林业结构,强化内部管理,各项工作呈现良好的发展态势,为创建功能复合型和产品多样化的林场探索了路子,积累了经验。

班子强不强,关键看班长。该场场长李新田同志从一名退伍军人到一家大企业的主要领导,能够把军队的优良传统和作风带到林朵林场,敢为人先,锐意改革,在困难面前从不低头,为林朵林场事业的巩固发展壮大作出了巨大的贡献,赢得了全场干部职工的衷心爱戴和热烈拥护。12年来,在李场长的引领下,该场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林场综合实力进一步增强,职工经济收入进一步提高,三个文明建设水平进一步提升,正逐步向“生态、富裕、文明、平安、和谐”的小康林场迈进。

二是以林为本,多元发展是林场发展的方向.长期以来,典型的“木头经济”使国有林场经济基础薄弱。在国家实施林木采伐限额,特别是在全国木材市场疲软的不利情况下,林朵林场经济曾一度陷入危机。为摆脱困境,走出低谷,以李新田为班长的领导集体痛定思痛,始终坚持“以人为本,以林为主,生态优先,分类指导,持续发展”的办场理念,积极围绕市场变化,紧紧抓住西部大开发和国家重点工程项目一一龙滩水电站建设的大好机遇,大胆提出“山上面向全国林业抢市场,山下围绕龙滩电站拓市场”的工作思路。山上着力在“林”字做好文章,注重林业保护与发展并举,全面实施生态林、商品林、经济果木林工程建设,同时坚定不移地鼓励职工发展自营经济,使之成为林场职工致富奔小康的重要渠道。山下着 5 力发挥自身优势,大力引进资金和项目,发展木材深精加工业,种植养殖业和饮食服务业,拓宽林场增收渠道,使林场逐步实现山上林子旺盛生长,山下多种经营强劲发展,多业并举协调发展的良好效果。

三是健全制度,强化管理是林场发展的保障。随着改革的深入与发展,把林场的发展和管理水平的提高建立在健全制度的基础上,制定和完善各种规章制度以及养老、医疗、工伤、失业保险办法等一系列改革方案。坚持以制度约束人、鞭策人、鼓舞人、激励人。2000年初,该场提出“严场纪、树场风、振场威”的精神文明建设工作思路,把责任直接落实到人,并与经济挂钩,形成纵横交错,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体系,从而调动了各方面积极性。

四是注重教育,内强素质是林场发展的关键.林朵林场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和业务培训,场领导常抓不懈,坚持树立“三不变”的观念,即强调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和业务培训的目标不变;坚持不懈抓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和业务培训的任务不变;不断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和业务培训的质量和水平的要求不变。切实抓好职工思想政治和品德修养教育、林业形势教育、科学知识教育、职业技术教育,做到以正确舆论引导人,以先进文化影响人,以先进典型激励人,以规章制度管理人。通过多种形式,开展创“文明分场、文明科室、文明产业单位、文明家庭、文明职工活动及纪律作风整顿和警示教育活动等,引导职工坚定了理想信念,树立了发展意识和创新意识,增强了加快林场发展的紧迫感、责任感和危机感,职工队伍整体素质进一步提高。

五是干群一心,形成合力是林场事业发展的基础。人心齐,泰山移。多年来,该场坚持以思想政治教育和业务技能教育为职工素质教育工程的两大抓手,不但内强了素质,外树了形象。现在全场干部职工都能自觉地把爱国、爱场和爱岗、爱本职工作联系起来,倡导团队精神、敬业精神和奉献精神已蔚然成风,从而使该场精心培育的蕴含着“艰苦创业、严谨治场、团结务实、敢为人先、科学管理、和谐发展”的林朵精神,发扬光大,激励了一代又一代的林朵人,同时,坚持以企业文化阵地为依托,经常性举办歌咏比赛、山歌会、知识竞赛、体育比赛、职工技术比武和岗位练兵比赛等活动,丰富了职工的业余文化生活,极大地增强了企业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六是实施远景规划,打造现代林场是林场发展追求的目标.为使林朵林场能够保持已有发展的良好势头,继续创新发展、努力实现2020年进入小康社会目标,该场从打造现代林场战略高度,抓住大好形势,提出符合本场实际的新世纪初“439”发展规划。内容包括:一是实施“四大工程”;二是实现“三步走”战略目标;三是采取“九条保障措施”。“四大工程”是指生态林工程,商品林工程、经济林工程、二三产业工程。“三步走”的目标是指第 6 一步到2010年职工人均年收入达3万元,第二步到2015年职工人均年收入达6万元,第三步到2020年职工人均年收入达10万元以上。“九条保障措施”是“三步走”目标实现的关键举措。该场实施“439”发展规划3年多来,生态林工程管理规范有序,生态效益显著;商品林工程经营效益大幅度提升,经济实力明显增强;经济林工程不断出台优惠政策,发展潜力巨大;

二、三产业工程努力挖掘自身优势,尽可能多地占领了以服务业和加工业为主的市场份额,取得了实施“439”发展规划的初步成效。

四、启示与建议

通过学习考察,本人开拓了视野,震撼了心灵,思想上得到了许多启迪,真切地感受到林朵林场能够始终站在国有林场改革发展的最前列,牢牢把握改革发展的主动权,已成功地把林场打造成全广西153个国有林场的一面旗帜,成为全国地方国有林场的学习楷模,有其许多鲜活的经验和前瞻性的创举。下面本人想以林朵模式来比较溪口林场的发展成效,力求从中寻找发展目标,明确前进方向,落实发展举措,全力推进溪口林场实现新的跨越。

溪口林场位于福建东南沿海中部的莆田市仙游县西北部,总经营面积67208亩,其中有林地面积46232亩,商品林42055亩,生态林(地)16490亩,森林覆盖率82.9%,活立木蓄积量22万多立方米,年木材采伐量5500立方米。林场现有干部职工105人,离退休职187人,是一个人多、地瘦、资源人均占有量不多的林场。近年来,林场积极探索调整林业结构,努力构筑以“温饱靠林场,小康靠自己”为基本框架,走自我投资、自我经营、自我受益的勤劳致富之路,鼓励职T发展自营经济。现我场职工发展以枇杷、文旦柚为主的经济林及桉树等工业原料林达2667亩,职工参与率达68%以上,职工自营经济收入年最高产值达2万多元,初步走出了一条符合场情的“以地养人、以业养人”特色之路,壮大了林场实力,增加了职工收入。但与林朵林场相比,有林地面积虽是该的l/3,但活立木蓄积却只有该场的1/6,全场经济总收入也只有该场的1/9,自营经济收入也只有5%,二三产业发展几乎是一片空白。

从两场的对比中可以看出,溪口林场的发展思路还不够宽,发展举措还不够多,发展力度还不够大,发展成效还不够好。依照林朵发展模式,并结合溪口林场场情,本人提出以下几点发展建议:

(一)解放思想,提高认识,为实现林场又好又快发展打好思想基础

林场能不能实现又好又快发展,关键就在思想解放的程度和认识提高的高度。因此,必须坚持以新一轮思想解放推动新一轮林场创业。不图发展、闭门自守、因循守旧的思想,努力培养敢想、敢闯、敢干以及开拓进取、迎难而上、争创一流的意识,特别是要敢闯人为设置的“禁区”,前人未涉的“盲区”和矛盾交错的“难区”,只要符合“三个有利”,就要 7 敢想敢干,摒弃计划经济经营模式,解决好林场与市场对接问题,建立面向市场、盘活资产、增加效益的经营机制,增强机不可失、时不我待、抢抓机遇、用好机遇的意识。

(二)以质为先,集约经营,为实现林场又好又快发展夯实资源基础

质量是林业工作的生命线和永恒的主题,而林业又是林场的主业。因此,必须把以林为本、以质为先、集约经营、加快培育发展森林资源作为林场的根本任务,着力在提高森林资源的质量和效益上下功夫,努力实现森林资源增长方式由注重外延式扩张向注重内涵式提高的转变。大力发展本土适生的速生丰产用材林和短周期工业原料林以及珍贵树种用材林,走速生、丰产、优质、高效的发展路子;加大对现有低产低效林分的改造,提高林地利用率和单位面积产量,并通过采取封育、补植、套种等措施,形成复层林分,提高森林防护效能。

(三)注重效益,调整结构,为实现林场又好叉快发展创造良好条件

结构调整是林业发展的主线。坚持以市场为导向,因势利导调整林种树种结构、产业结构和所有制结构。在林种树种结构调整上,扩大生态林比重,实行定向培育、集约经营,大力发展桉树、相思树等短周期工业原料林。逐步改变针叶林比重过大、林分过纯问题;在产业结构调整上,要以职工增收致富和林场资产保值增值为目的,强化第一产业、优化第二产业、发展第三产业的思路,争取早日实现多业并举同发展。在所有制结构调整上,鼓励多种经营主体、多种经济成份共同参与林场经济建设,形成“国有、集体、股份、自营”四种形式同时存在、互相促进、共同发展的新格局。

(四)因势利导,深化改革,为实现林场又好又快发展提供强劲动力

林场要实现义好又快发展必须深化改革,增强林场活力。一是体制改革。推行国有林场分类经营、分类管理机制,按照“体制稳定、机制放活”的原则,围绕“改革促发展”这条主线,结合福建省国有林场实际,应进一步理清思路,找准定位,认真研究解决事关国有林场改革的新情况、新问题、酝酿出台进一步加快林场发展的重要举措。当前应紧密围绕全省国有林场分类界定的总体设想:即根据福建全省国有林场总体纳入生态公益型事业单位管理,并在林场内部对森林进行分类,实施森林分类管理。溪口林场应争取保住事业性质这种体制。二是三项制度改革,在人事上,打破干部和职工的界线,逐步建立平等竞争、择优上岗、能上能下,能进能出的合理流动的用人机制。在用工上,继续推行劳动用工合同制,干部管理聘任制;在分配上,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体、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国有林场职工工资分配制度,建立以利益驱动为核心的国有林场内部运行机制。对富余人员要通过岗位技能培训、兴办二、三产业,发展自营经济、重新就业等多种形式予以妥善安置。

(五)科教兴林,为实现林场又好又快发展提供科技支撑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林场要实现又好又快发展必须依靠科学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一是加大林业科技推广应用力度,遵循“拿来主义”原则,结合本场实际,有针对性地消化吸收一些现有的林业科学实用技术,并在林业生产实践中推广应用,以期取得应有的推广成效;二是充分发挥与省林科院长期密切协作攻关林木种苗课题的有利时机,大量引进遗传品质好高世代的林木种苗,以期大大提高我场林业生产力的水平;三是加强林场干部职工的岗位培训、继续教育培训、林业实用技术及基本技能等培训,提升与科研机构、高等院校和其它生产单位的技术合作与交流的水平,切实提高劳动者综合素质;四是进一步加强人才队伍建设,牢固树立“人才是第一资源”的观念,狠抓培养、引进、使用三个环节,用感情留人,事业留人,待遇留人,对优秀人才要大胆启用,给位子、压担子,积极为各类人才施展才华创造条件,搭建平台,为实现林场又好又快发展提供可靠的智力保证。

(六)明确目标,加强领导,为实现林场又好又快发展优化内外环境

为实现林场又好又快发展,必须明确目标,加强领导,营造五个环境:①要营造一个维护国有林场合法权益的法制环境;②要营造一个理解、支持林场事业的周边环境;⑧要营造一个对内对外具有吸引力的政策环境;④要营造一个场内团结、奉献、和谐的工作环境。⑤要营造一个领导班子为林场图发展,为职工谋利益的服务环境。

第二篇:赴武汉挂职学习考察报告(正稿)

他山之石 可以攻玉 ——赴武汉挂职学习考察报告

2015年4月9日,县教育局组织中小学校长40余人,赴湖北省武汉市考察挂职学习二十一天,三周内分别进行集中培训、武汉名校考察、挂职锻炼,我和其他三位校长挂职的学校是武汉市南湖中学。这次学习使我受到了一次深刻的教育,我的思想再次得到了提升。走在清洁优美的武汉南湖中学校园里,观看着一条条遍布在各个角落的激励语和提示语,沐浴在一排排已故大师铜像的期盼眼神里,聆听着向校长能让所有人都震撼的评课,感触到的南湖师生积极向上,勇夺第一的精神风貌。这一幕幕的呈现都在一次次强烈的冲击着我的心灵深处,让我得到了很多值得铭记的感受和深刻的体会。

一、学校文化彰显学校办学特色

无论参观考察的几所学校,还是挂职的南湖中学,学校文化成为体系,以前也到外地名校学习过,它们的校园文化总觉得不够系统,只能称上是校园文化,楼上墙上安装几条标语,墙壁上画几幅画或名人肖像,国内或世界著名大学介绍等。办学思想、办学理念、校训、校风、教风、学风、学校制度和课程文化关联性不强,甚至根本就联系不到一块。通过南湖中学挂职,我对学校文化有更深刻的认识,学校文化应包括物质文化(能看得见的)、制度文化、行为文化和精神文化,这几种文化相铺相承,办学理念要贯穿始终;学校文化应是学校全体师生形成一种规范准则、信念和价值观。

南湖中学是武昌区一所公办学校,学校现有42个教学班,在校学生2000多人,教职158人,是武昌区公办初中高中示范学校,办学模式:自省教育; 办学理念:让自省成为一种人生态度,依据孔子的“每日三省吾身” ;办学愿景:纳圣贤职愤华,升自身之质地,把学校办成——学生强身健心增智,构建放飞梦想的乐园,教师尚美立德省思,享受职业生命的家园。

校训:对内以省,对外以恩,对人以和,对事以真。校风:爱心入微,慧心善省,恒心求成。

教风:以学生为根本,用反思求成长,向细节要质量。学风:立志好学,反思善学,互助乐学。

依据一训、三风、一理念,文化建设上,文化径用自省名人雕像,分别是爱因斯坦、孔子、陶行知、鲁迅、贝多芬,这几位名人都与自省教育有关。

文化壁(楼层文化):以校训为主线,及对内自省、对外以恩、对人以和、对事以真的四个关键词:自省、感恩、和悦、求真来理顺文化层次,一楼自省,价值:悦约——自省——奋进,借物言志的植物为竹,竹代表虚心,有节,虚心接受批评的建议,才能反省不足,不断进步。二楼感恩,价值链:报恩——施恩——感恩,代表植物为兰,兰心惹质,善付人意,体谅他人,这就具备感恩基础。三楼和悦,价值链:尊重——沟通——合作,有了尊重“和”才有基础,有了沟通“和”才有空间,有了人与人的合作,“和”才有发展。代表植物为菊,菊花传递一种淡泊、闲适的态度,“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而且菊花清热解毒的功能,消除是人消躁,创造出和悦的境界。四楼求真,价值链:实干——求是——创新,首先要脚踏实地,实践出真知,然后操求事物背后真理把握规律,开拓创新,追求卓越。其代表植物为梅,寒梅傲雪,不经一番寒彻骨,哪得梅花扑鼻香,喻示求真之路坎坷艰辛,每个楼层文化光用托物言志,然后进行琐事,再要求师生怎样做。

班级文化,从班级名片、学生作品展栏、图书角、卫生角、绿色植物五个面进行布置,每个班级都有班级名片、个性班名、班级目标,班级口号、班训、班主任寄语、自省名言、文明班级评比小红旗七个模块来制作,充分体现班级文化的独特性。

用自省德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修订南湖中学十省歌,印发学生《自省成长护照》供学生使用。通过自省周记、自省班会、自省体验活动、自省讲坛等活动促使学生形成感恩的价值观和悦的人生观,求真的世界观。

通过接职学习,我对学校文化有更深层次的认识,这些“文化”不是写在纸上,挂在墙上,学校文化应是以学校为地理环境圈,由全体师生在学校长期教育实践过程中沉淀和创造出来的,并为其成员所认同和遵循的价值观、精神、行为准则及其规章制度、行为方式、物质设施等的一种整合和结晶,把此转化为学校的办学思格,是全校师生价值观的体现,凸显学校特色。

二、大力开发“自省文化”为特色的校本课程,社团活动开展得有生有色。

南湖中学现已开设30多门校本课程,利用周二,周三下午第三节开设社团活动,所有学生全部参与。已开设的课程有太极、茶艺、古琴,声乐,绘画,书法,机器人制作寻社团小组,各项活动不同层次的在国家、省、市获奖,并且通过社团活动学生兴趣得到培养,能力得到提升,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活动,学生思维得到提升,使学生能够愉快地投入到文化课的学习中。教育的功能是服务,它服务的对象是学生,学生能在一所学校愉快地完成学业并升入高级学校,看重的是学校的课程,而不是看重某一位名师,就如同餐厅的功能是服务,服务对象是顾客,顾客看重的是餐厅的茶肴,而不会去过问厨师是准一样。南湖中学近几年来无一名学生流失,巩固率为100%,反思我们学校,学生大量流失,没能完成初中学业,这与我们的课程设置有很大关系,学生文化课学不进去,又没有发挥自己特长的课程,自然而然的就流失到了社会上。我们学校条件无法同武汉相比,政府也没有很大的支持力度,但在有限的条件内开发一些地方课程,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出多种社会所需的有用人才。

三、德育工作扎实开展

南湖中学德育管理理念是:用人文关怀动打动人——激发人的积极性,让人想做事,使人能做事,成就南湖名师;用制度规章理顺事——将繁杂的事头绪化,让事有人做,使事能高效,打造德育品牌;在这个理念下,始终把人放在核心位置,去考虑事,想老师所需的,思学生所要的,省自己所做的。

1、加强班主任队伍建设

抓阵地:(人在阵地在,阵地在人在),抓实阵地(有计划、有布置),实抓阵地(有反馈、有总结)。

抓活动:(君子美德系列班会、社团活动),活动不求多,成系列,成品牌。

抓培训:(班主任例会、班主任总结会、经验交流会等),不仅仅是工作布置会,更也是培训会。用培训来引领班主任的成长、成熟、成名。

抓常规:(常规是班主任的分内事),用常规促班级建设的形成

2、抓好德育常规

坚持必须坚持的:一周一次的班主任例会(布置工作、组织学习、引导反思)、文明班级评比、周一聚会讲话、君子美德班会。完善应该完善的:常规班会、夕会落实、副班主任职责及考评、成长护照、自省周记……

创新需要创新的:社团活动、“空净物语”书吧管理。3学生德育

用自省教育规范学生的行为,通过“君子重修身、君子讲仁孝、君子善处世、君子求至理、君子忧社稷”主题教育收到良好效果。

四、推进课堂改革,打造高效课堂

南湖中学学校推行小组互助式学习“一主三重四步”的模式,即以解决问题为主线;注重思维启发,注重同伴互助,注重情感体验;课堂分为四个步骤:互助解疑、展示研究、归纳应用、反馈拓展等,要有模式但不能模式化。

课堂教学要自觉化。教师教学要严格按照“一主三重四步”来实施,每天及时评分、及时记载、及时确认、及时公示,形成课堂学习的一种习惯。

教学研究要制度化。语、数、英、理、化等学科两周开展一次教学研究活动,政、史等学科每月开展一次教学研究活动,重点研究小组评分、小组互助、小组展示、小组质疑、教师调控等问题。小组评比要常态化。每周学科要进行学科优秀小组的评选,班级要进行优秀小组和优秀个人的评选,年级组每月要进行大型表彰活动,学校及时把各班评选出来的优秀小组和优秀个人利用展板的形式在全校进行展示表彰。

五、高素质的校长,教师队伍是学校发展的关键

一个好校长就等于一所好学校,一个好教师比一所教学楼更重要,有什么样的校长就有什么样的学校,有什么样的教师,就要什么样的学生,武汉市校长均具行竞聘上岗,教师竞争上岗,(学历大多是研究生),激活绩效工资,他们都有先进的教学理念,很高的理论素养和很强的业务能力,在他们中间很多是专家型校长,专业化教师,所以对如何发展一所学校,如何管理好一个班级,如何搞好学科教学都有独特见解,通过挂职学习,我对校长工作有了更深刻的认识,校长应该是学校的精神领袖,应该是一面旗帜。首先应是办学思想的引领者。办学思想是一所学校的灵魂,根据学校实际和历史文化,确定正确的办学理念,形成自己的办学思想,规划好学校的发展愿景,带领全校师生健康发展。

校长要有高尚的人格魅力,包括校长的性格、气质、思想、品德、学识、才能、情感等,校长高尚的人格魅力会产生强大的感召力量,能凝聚教职工向着共同的目标迈进;校长人格魅力具有巨大的鼓舞力量,能激发教师努力奋斗,更会产生巨大的凝聚力,使教师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我认为首先校长要品德树人,“做是做事先做人,树人先树德”。作为校长要靠自身崇高品德赢得教职工的尊敬,以干净干事形象树立真正威望;其次才能服人,校长要有总揽全局、果断决策、知人善人、组织协调、开拓创升、善于沟通能力;校长还应该是教学的行家,能够为了广大教师上公开课,示范课,和知识讲座,做好教职工的老师。在此,校长要有宽容之心,谅人之短的胸怀,能听得不同的意见,不同声音,认真甄别,对学校进行民主管理;校长要情感容融人,在日常管理中建立好情感平台,将心比心对老师多一些情感投入,多一些理解尊重,经常与教师谈心,同教师们架设起一座相互理解的桥梁。总之,校长要用自己人格魅力的指合剂,使全校师生产生凝聚力,用人格魅力的助推剂,使教师们产生智慧和活力,用校长魅力的润滑剂产生神奇的力量,是学校智慧发展。

六、管理构想

1、形成自己的办学理念,打造符合正村二中实际的学校文化努力构建学校新型的校园文化品味,让校园真正成为充满亲情的家园,生动活泼的乐园,探索求知的学园,墙壁开口花草说话的花园。

2、开发正村二中校本课程,开发切合实际的社团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3、切实把推进课堂改革,打造高效课堂放在学校工作的重中之重,减负增效,真正让学生享受幸福的教育,教师感受教育的幸福。

4、精细学校管理,各项工作有布置,有落实,有检查,有反馈,不留管理死角。用《学校周报》细化学校管理,每周一期《学校周报》,由各处室共同制作,各版块分层次实行实名点评,力求使每位教师的付出都得到更全面、更广泛的认可,通过日常工作激发教师的工作成就感与幸福感。

这二十多天的挂职,我全方位参与学校管理,感到不虚而行,收益匪浅。通过学习,观念新了,视野阔了,心里亮了,思路明了,我将按照自己对教育的理解,遵循教育规律,尊重学生个性发展的需求来办学,坚持大开放、大发展的教育战略,实施实践创新。只要我们永不停歇,慎密思考,分步实施,我们的学校会越来越美,我们的教育会越来越有文化的气息。我坚信:脚步不能到达的地方,眼光可以到达;眼光不能到达的地方,精神可以到达。

正村二中 郭连海

第三篇:挂职学习考察报告

挂职学习考察报告

10月14日至28日,根据教育局领导安排,我们一行13人到成都考察现代学校制度建设,根据分组我被分配到成都市xx小学重点进行了考察学习。在考察期间,通过与校领导和教师广泛交流、深入课堂听课、参与活动、查阅资料等措施,开阔了视野,拓展了思路,增长了见识,感受很深,收获颇多。尤其是xx小学以人为本、富于创新的办学经验,与时俱进、灵活高效的人事制度,设备先进、文化氛围浓厚的现代校园等方面为我们提供了很多有益的借鉴。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xx小学的基本概况

成都市xx小学,因为和xx博物馆只有一墙之隔,所以得名。独有的自然与人文资源成就了成都市xx小学清雅幽静的治学环境与深厚的文化底蕴。先进的教育理念、优良的传承积淀铸就xx小学鲜明的办学特色。走进xx小学,满园的绿色触动着每一个人的视觉神经,给人的感觉,这是一所流淌诗歌的学校,一所飘溢书香的学校,一所倡导活动的学校,一所崇尚锻炼的学校,一所重视习惯养成的学校,不愧是成都教育的一个优质品牌。从2004年起,蓝继红校长从市中心的一所小学调到xx小学担任校长。xx小学现在所辖两个校区,即浣花校区和翠微校区。浣花校区现有38个教学班,1900名学生,110名教师。在推进现代学校制度建设方面,该校着重依托xx文化,打造诗歌校园;推行“执行校长”管理模式,为教师提供发展平台,打造了属于自己的办学特色。2008年,为让更多的孩子享受到xx教育的诗意文化熏陶,当地党委政府筹资建设了成都市xx小学新校区——翠微校区,翠微校区与xx小学本部浣花校区实行一体化运作的管理模式:一校两区,两区一制,同一法人。校风、校训、教风、学风等办学理念和办学方向保持一致。两校区教育教学资源高度融合,重大教育教学活动、工作安排同步进行。

值得一提的是,2006年8月22日,xxx校长应邀参加国务院在中南海举行的基础教育座谈会,受到了国务院总理温家宝的亲切接见。之后,该校的办学经验陆续在《人民教育》、《中国教育报》等报刊杂志进行系列报道,在全国引起了广泛关注,可以说该校在四川、乃至全国是一所颇具影响力的学校。

二、xx小学的突出亮点

第一,xx小学是一所充分体现学校文化的品味学校。一个城市的魅力不在于有多少高楼大厦,而是在于它的历史文化底蕴。城市如此,学校亦如此。名校之名,名在文化。学校文化是学校发展历史的积累,文化建设在师生中的影响显得尤为重要。2005年秋,xx小学充分挖掘本地文化资源,特别是xx文化和杜甫文化,对学校文化建设重新进行了整体构建和全新打造。在短短的几年时间里,该校以打造诗歌校园为基石,凸显学校文化建设,形成学校特有的价值观念,从而打造出学校自己的品牌。青羊区教育局一次性拨款400多万元投入校园文化建设,对学校外部环境、教室、办公室、图书室、会议室、墙壁等进行了全新装饰。xx小学提出了“植养人文气韵,奠基诗化人生”的校园文化主题,确定的目标是诗歌教育,诗意教育。我认为,该校的根本目的不在于学生要写多少诗,学校要出多少诗人,而是让孩子的心灵保持诗的灵性,洋溢诗的真善美。该校办学目标的确立,决定了校园文化建设的基本价值取向和学校发展的风格、方向,是学校办学理念的写照。走进xx小学,仿佛走进一座诗意的殿堂,在纷扰的繁华中,凸显着清新淡雅。“诗意的方向,最好的自己”是该校的校训。从学校校园环境的布置至学生与教师的一言一行都体现xx小学独有的诗意气质,如:“好雨轩诗社”体现了xx诗社育人润物细无声;“碧草书屋”比喻xx学子将像碧草一般学习、成长,展碧绿春色。校园的每一个角落甚至卫生间,每一面墙壁甚至楼梯,都传达着诗的语言,处处流淌着浓浓的诗意。总之,学校的一树一草都成景,一砖一瓦皆育人,xx小学到处都浅吟低唱着几千年的历史文化积淀;在这里,“诗文化”体现得淋漓尽致,独具特色、极富知识,不仅彰显着校园文化的润物无声,而且蕴涵着对国学文化的不懈追求。

第二,xx小学是一所体现现代制度改革的典型学校。现代学校管理,除了经验化、人性化,更要有一个可操作、可观照、可创造的现代制度,用组织模式、管理体制的变革带动学校创造性地可持续发展。发端于成都xx小学的这一场管理制度的改革,正是基于这一大背景下的原始生成。2005年8月,xx小学开始实行了“阶梯式”现代学校管理模式改革。我认为,“执行校长”制度是该校现代学校制度建设的最大亮点。

第一级阶梯:设立校级教师执行校长岗位,在全校范围内公推竞聘,任期一个月。该校长在“执政”期间有职务津贴、独立的办公室,拥有倾听、观察、建议、执行等权利和义务,代表教师参加学校行政会。每个校级执行校长还要有展现自己特色、富有学科特点的执政梦想,并主持召开圆自己梦想的行政会,部署具体的工作,并在同伴的协助下实现梦想。

第二级阶梯:设立年级执行校长岗位。建立年级执行校长管理机构,这个管理机构里有年级校长、副校长、教导主任及各个年级的优势岗位、特色岗位。建立名为“彩之舞”、“花之语”、“ 雨之灵”、“海之韵”、“风之旅”、“季之歌”的六个年级执行分校,设立年级教师执行校长岗位,并由年级教师执行校长“组阁”——建立年级执行分校校长管理机构。这个管理机构里有自己的教师校长和副校长,自己的教师教导主任。老师们根据自身的优势和爱好,人人都在分校中兼任职务,参与分校的管理,每位教师都成为年级执行校长的管理助手之一。分校内每月将定期召开例会,总结本月的得失,根据学校的要求及时调整部署新的工作。学校还定时召开年级执行校长会议,搭建起各年级交流学习的平台,既同舟共济又友好竞争,使整个学校的工作重心突出,特色纷呈。

年级教师执行校长和校级教师执行校长应该是在同一时间段产生的。但是,这两者之间又有着很大的不同:年级教师执行校长要完成的是对学校日常教育教学工作、常规管理的坚决执行。校级教师执行校长更多的是在圆教师执行校长们自身的一个梦。一个立足现实,一个关照理想。年级教师执行校长要建立一个分工明确、职责到位、相对稳定的年级执行校长管理机构。校级教师执行校长有相对固定的工作职责,但却没有一成不变的工作团队,团队的建立松散而灵活。年级教师执行校长有人权、财权、事权,每个学期末,学校将就年级工作情况进行“有奖考评”。校级教师执行校长,不考核、不检查,相当于校级管理的志愿者,要的是激情,看的是内心的收获。

五年来,40多位校级“执行校长”在“执政”期间策划组织了约70次校级活动,其水平与效果非过去的行政指派可比,不仅让40多位教师圆了自己的梦,更大大提升了学校的知名度与曝光率。

第三,xx小学是一所飘逸诗歌的书香学校。“植养人文气韵,奠基诗化人生”成为该校在现代学校制度建设中选定的自我发展主题。自2001年起,xx小学便成立了由学生创建的“xx诗社”。“xx诗社”是孩子们自己的诗歌社团,现拥有1700多名学生,从社长、编辑、通讯员到成员全由学生组成,设编辑部、美工部、表演部、采访部和诗歌产品开发部。“xx诗社”的办公室取名为“好雨轩”。门楣上方书着“柴门”二字。地上是用狂草书写的《春夜喜雨》。“xx诗社”成立以来,从一开始的每班推荐两名社员,发展到今天的一千七百多名社员,即整个学校就是一个诗社,每个班就是分社,且都有“社名”,如“采莲分社”、“濯锦分社”、“小蚂蚁分社”等。在xx小学校园里徜徉,一抬头一举足,处处是诗:教室墙上有诗,走廊里有诗,楼梯的梯级上有诗,连校园的梧桐树树干上都挂着诗牌。

xx小学的老师们在探索现代诗教之路上进行了大量的实践。其中,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三级诵读”模式。“三级诵读”即“校级诵读——班级诵读——个人诵读”。“校级诵读”是指利用全校隔周一次的朝会时间,由各班轮流,以诗文联唱、小品、吟诵、舞蹈等形式来演绎经典古诗文。“班级诵读”是指学校规定的每周二、三、四晨读时间的古诗文诵读。并且,每班每周有一节“经典赏析课”,属学校校本课程。学校还编写了不同年级的校本教材。而“个人诵读”则是将校内的“诗教”延伸到学生家庭。孩子将在学校里学到的诗歌回家读给父母听,与父母一起吟诗,品诗,甚至还教家里的保姆读诗。“三级诵读”激活了孩子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各班开发了多姿多彩的“诗歌游戏”。

该校开发了“相伴经典、创编诗化”校本教材,每周1节,纳入校本课程统一管理。孩子们赏诗、吟诗、赛诗、唱诗、舞诗、演诗、写诗,自主地把诗歌活动开展得多姿多彩,师生先后开发出《我们的诗意课堂》、《经典赏析》等众多校本教材和200多本《xx诗社》个性诗集……xx小学的小学子们,在诗意校园中,放飞属于他们自己的诗意童年。

三、个人的感悟和体会

体会之一:文化传承使xx小学发展注入特色

成都市xx小学原来是一所城乡交界的学校,许多教师都不愿在此工作,因此学校成为当地的薄弱学校。当地教育主管部门青羊区教育局在“做优一般学校、做强名集团、做大教育产业”的总体工作思路下,确定用3--5年将xx小学打造为成都市九年义务教育示范校,成为继成都市实验小学、泡桐树小学之后的又一名校。先进的教育理念,优良的传承积淀铸就xx小学鲜明的办学特色。考察后反思,一所民族文化氛围浓郁的生态园林式绿色学校,一所独具特色和美丽的学校。这一切得益于学校领导对当地雄厚的教育资源的了解和挖掘,对当地文化和人文资源的深层次思考。

体会之二:自主创新给xx小学发展注入生机

xx小学蓝校长说过:生活即诗,诗一定来源于生活!教师是诗,学生是诗,教育亦是诗!我们所说的“诗”决不仅仅是平常人们理解的作为文学体裁的诗,而是一种融入社区资源、地域人文特点,结合学校实际,成为其办学理念的广义的“诗文化”。该校在重新建设初期就把学校的文化、管理、发展定位全部科学规划,使学校在一开始就站在一个较高的起点上,并有条不紊组织实施。从学校的布局颜色到教师的办公设施;从景观设计到学校文化品牌;从制度建设到管理流程,全部有章可循,按章做事。而这一切体现了学校对中国传统文化应用的独具匠心,这本身也是一种自主创新,一种创举,一种无声的教育。

体会之三:人本管理给xx小学发展注入活力

教师是教育事业的第一资源。我们所考察的xx小学,首先是学校都有一定的办学自主权,这样保证了师资的质量。更重要的是,学校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能够陶冶教师的情操,净化其美好的心灵;也会给人以无形的力量,激发教师积极进取。学校还努力为广大教师去创造条件减轻压力,学校通力合作减少无用的、无效的工作,不做应付检查的事,扎扎实实地为教师解决点实际问题,让教师在一种宽松、自然、宁静的氛围中,体现工作的快乐。

四、现代学校制度建设的几点建议

现代学校制度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面广,内容复杂,下面仅就自己的浅薄认识,提两点不成熟的建议:

一是理清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的关系。建立现代学校制度学校,教育行政部门首先要简政、放权,建议我们的主管部门要把主要职能着重放在宏观调控和有效引导上,要抓大放小,而不应管得过细、统得过死。学校要根据制定的学校章程,建立自我管理和约束机制,能管的事情应由学校自己来管理,扩大学校的办学自主权。

二是建立科学合理的评估机制,实现专业评估。目前,各种名目繁多的评估检查让学校应接不暇,使学校很难有时间和精力按照自己的办学目标和方向去行动。建议教育局研究制定一套科学合理的现代学校评价机制,让学校能够在规范的前提下自主发展。

二〇一〇年十一月四日

第四篇:天峨县林朵林场改革发展纪实

天峨县林朵林场

国有林场改革大潮中的一朵奇葩

-----广西天峨县林朵林场改革发展纪实

本报记者

曾明

通讯员 薛峰

一个位于广西偏僻县城的小林场,以14.7万亩的林地,养活着700多名职工;一个普通的县管林场,实现了“国有、集体、股份、自营”四轮齐动的经济新格局;一个资源基础并不算雄厚的国有林场,却有魄力作为试点率先实施改革。

近十年来,她先后获“全国精神文明建设先进单位”、“全国林业系统先进集体”、“中国行业百强企业”、“全国500强联盟成员单位” 等荣誉称号,并连续被评为广西区、河池市、天峨县“先进国有林场”,2006年12月荣获第四届全国国有林场管理奖,场长李新田曾获“全国十佳场长”......其历年来的各种荣誉奖项达一百余项。

她的经济总收入从1995年的2600万元增加到2009年的5100多万元,职工年均收入从1995年的6000元增加到2009年的3万多元。

......这,就是广西天峨县林朵林场,一个满载成就与荣誉的国有林场。

然而,成就和荣誉的背后是艰辛的创业历程,是林朵林场长期以来锐意进取、大胆改革、不断创新的坚实步履,是以场长李新田为核心的林场领导班子的智慧,是林场全体职工的汗水。

“林场能发展到今天,靠的是改革和创新。”场长李新田这样告诉记者。

三项制度改革,改出职工实惠生活

上个世纪90年代末,在全国林业企业普遍出现“资源危机”、“资金危困”的情况下,林朵林场面临同样的现实:指标下限、价格低迷、市场疲软、人心浮动、结构不合理。在这紧要关头,军人出身的李新田挑起了党委书记、场长的重任。面对困难和压力,林朵林场人没有屈服。场长李新田跑分场搞调研,到林地察实情,找职工听建议,他很快发现旧的经营模式和管理机制已不适应形势的需要,严重阻碍了企业的发展。李新田深深意识到:“不在改革中奋起,就在守旧中消亡。”于是,他毅然做出抉择:转变观念,重新选定思路,用改革促发展和稳定。

1997年,林朵林场率先在广西河池市国有林场中进行了经济体制改革和三项制度改革。

13年来,林朵林场在李新田的领导和具体操作下,成功地进行了四次大的改革。特别是进入新世纪,随着林业形势发展和林场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他与场领导班子一起充分讨论,决定进行第四次深化改革,制订、出台了《天峨县林朵林场经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及《天峨县林朵林场生产项目管理方案》、《天峨县林朵林场财务管理内部分配及保障制度方案》、《天峨县林朵林场职工自营经济经营管理办法》、《天峨县林朵林场二三产业经营管理方案》、《天峨县林朵林场治安防火员及挂钩责任人岗位管理暂行办法》等相应配套方案,在林场四届职代会二次会议通过后实施。

这一系列相辅相成的改革方案有力地推进了“三项制度改革”。在人事上彻底打破工人和干部界限,实行“公开、公正、公平竞聘,择优聘用”上岗机制,精简机构5个,将机关工作人员,分场管理人员压缩到职工总数的15%以下,达到了精干高效目的;在分配上打破“铁工资”,实行岗位工资制,定岗定员,易岗易薪,把工资分配同职工的岗位职责、劳动技能、贡献大小紧密结合起来,档案工资只作为调离工资介绍和退休后计算退休金的依据;在用工上引入招投标机制,降低经营成本,同时引入非公有制经济成分,在保持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的前提下,将部分土地、林地和不良资产通过租赁、承包方式转给职工经营,实行“自主经营,自负盈亏”。

林朵林场在职工自营经济经营管理中采取前所未有的优惠政策。林场把经济果木林和迹地更新分给职工经营50年,每人30亩至55亩不等,采伐迹地前六年由总场投资,收入归职工个人,并鼓励职工在自营经济地建房,林场无偿扶持建房、修公路、架电线、建水柜等资金,调动了职工发展自营经济的参与性和积极性,职工自营经济发展势头一片大好。现全场有自营经济从业人员达506人、350户。2009年,全场自营经济总收入达375.33万元,自营经济职工年人均收入达7417元,纯收入4540元。

林朵林场在生产项目管理中全面采取招投标办法来确定承包者,以此来降低经营成本,提高生产质量和进度。在重大项目投资和重大物资采购中坚持林场班子集体讨论决定,采购中坚持“三人以上采购”和“货比三家”原则,有效预防腐败产生。据统计,每年通过招投标方式在木材生产、营林生产、木材销售、林区公路和基础设施建设这一块就节约资金185万元,实现了双促双赢新格局。

场长李新田深深体会到:改革必须要有利于职工,让职工满意,才能促进发展,林场才能更具有活力,否则,改革就会失败。当然,任何改革都要进行利益关系的调整,不可避免地会触及一部分人的利益,想要100%的职工都满意,的确很难。但只要正确处理好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使改革的推进既积极又稳妥,就是改革的最终目的。

“由于家大业大,事务多,领导层所做的每一项工作都不可能面面俱到。同时,职工的文化素质参差不齐,对所认识的事物当然不一样。因此,在一定程度上,这给林场的改革工作带来了一定的难度,给场班子造成的压力很大,在所制定的改革措施中与职工的利益发生相碰撞的现象不是不存在,或多或少都会发生一些小的摩擦。”场长李新田这样说。李新田本人甚至频繁地遇到了举报,但他并不因为被举报而倒下,更不因为谣言而放弃手中的工作。对于出现这样的摩擦,林场的做法是:认真分析部署,切实从维护大局和保障职工的利益出发,在诚恳征求职工意见、深刻查找问题根源、梳理汇总意见和建议的基础上,若急需修改的,就及时研究制订整改方案,扎实推进整改工作,并通过召开职代会审议同意后实施;若不能急需修改的,就组织专门工作组,向职工做好解释工作,尽力让职工理解和支持,进一步凝聚人心,切实做到职工的利益得到保障,促进林场改革工作健康和谐发展。

“总的来说,从1997年至今,林场每经历的一次改革,所涉及到制定的方案和措施,90%以上的职工都是满意的。”场长李新田这样告诉记者。

改革中,林场用完善的保障机制,解除职工的后顾之忧,让职工真正得到实惠。林场制定出台了《林朵林场职工自营经济经营管理办法》,以激励资金机制来调动职工发展自营经济的积极性,自营经济职工除了根据居住分场的远近享受“三帖”及建房、修路、架电、建水柜等补助外,前六年的全部投资由总场按种植八角的单价给予扶持,划分给职工经营的土地期限为50年不变,投产后收入归职工所有。整个“十五”期间累计扶持资金达250万元。为了使改革工作得到全面发展和稳定,2000,场党委、管委从战略的高度出发,审时度势,多方筹措资金,一次性将自1988年以来,应缴纳的198.8万元养老保险金全部缴纳社会劳动养老保险,解决全场近800名职工的养老之忧。2001,又通过林朵林场内部资金补助性调整政策,弥补了社保与人事保险养老金差额。同时,还通过参加职工医疗保险和改革职工内部医疗管理办法,将每年60-70万元的全场医疗费用降到了年20-30万元。通过改革后,林场经济活力逐年增强,成为了当地财政收入的重要支柱。据统计,2001-2009年全场经济累计总收入14678.62 万元,年均上交各种税费300多万元。

改革引起了广西壮族自治区、国家林业局的重视和青睐,并在全国范围内选择性地推广,多年来,国内同行上百个单位组队到林朵林场参观考察。

产业结构调整,调出林场一片新天地

长期以来,由于林场产品单一,市场风险高,在全国木材市场疲软,国家实施采伐限额的不利情况下,林朵林场经济曾一度陷入危机。为摆脱困境,走出低谷,作为场长的李新田痛定思痛,始终坚持“以人为本,以林为主,生态优先,分类指导,持续发展”的办场理念。

林场积极围绕市场变化,紧紧抓住西部大开发和国家重点工程项目龙滩水电站建设的发展机遇,大胆提出“山上围绕全国大市场、山下围绕龙滩电站市场”的工作思路。山上着力在“林”字做好文章,注重林业保护与发展并举,以机制推动,工程带动,基地拉动,上下联动,大力实施生态林、商品林、经济果木林工程,下大力气全面推进森林资源培育和林种结构调整工作。山下着力发挥自身优势,大力招商引资和民间投资,发展木材深精新加工业、种植养殖业和饮食服务业,逐步实现事业从山上向山下的转移。使山上林子旺盛生长,山下多种经营热火朝天,山上山下协调发展,提高参与市场竞争能力。

在林种和产业结构调整中,林场始终坚持“科学安排、立足当前、着力长远、自主创新、全面发展”的林业生产工作思路。林种结构除稳住杉木合理比例外,增加了马尾松、八角、毛竹、桦木、油茶、速生丰产桉、水果等品种,并按适地适树适竹原则,向基地化和规模化效益方向发展,有效地增强了林场林业资源后劲。林木苗木建设除抓好八角种苗基地建设外,还选择适宜地块建立了400多亩优质毛竹种苗基地和4000多亩西南桦采种基地,全场人工种植桦木总面积7280多亩。在八角基地建设方面,目前全场八角总面积达1.83万亩。在水果基地建设方面,全场水果生产基地面积达2600多亩,林场的六百水果场已经成为天峨县月月有鲜果上市的典型的绿色天然果品基地,生产的沙甜柚、金桔、椪柑等16个品种在市场上供不应求。在毛竹基地建设方面,选择优质毛竹种苗,科学化管理,现在毛竹总面积达7800多亩,已成为当地典型的毛竹示范基地。在营造速丰桉生产基地建设方面,为扩大新造林,优化林业结构,增加森林资源和林产品的有效供给,林场从长远发展着想,科学决策,在管好林场现有森林资源的基础上,又大胆提出“跳出林场办林业”的思路,向场外、县外承租荒山荒坡扩大造林面积,现已在场外大面积营造速丰桉8300多亩。

随着形势发展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需要,林场审时度势,紧紧抓住这一机遇,充分利用林场的资源优势,发展园艺和绿化树苗这一朝阳产业,成立了广西天峨林朵园艺有限公司,现园艺基地面积300多亩,园艺产品和绿化树苗有罗汉松、秋枫、发财树、盆架子、扁桃、红豆杉和龙滩电站库区清理移栽的大树、古树等20多个品种。

林朵林场发展速丰桉和园艺花卉产业均采取了股份制经营,以此来增加职工的经济收入。现在林场基本形成“国有、集体、股份、自营”四轮齐动奔小康的新格局。

为使林场各基地建设能够高效开展,林场坚持以质量求生存,从管理中争效益,从制度建设入手,形成了一系列的管理制度,并加以严格执行。在各基地建设管理中,由于办点标准高、质量好,坚持采取“四定、三保、三严、一重视”的管理措施,目前,这些基地建设效益正在不断实现和提高,林业产业建设保持良好的发展势头。广西壮族自治区、河池市党政领导及各级林业主管部门领导多次深入各基地检查指导,均高度赞扬。

目前,在第二、三产业方面,林朵林场已经由当初单一的木材粗加工发展到今天的餐饮服务业、宾馆、加油站、液化气站、木材深精新加工、种植养殖业等多业并举的态势。第二、三产业通过全方位改造调整,引进先进管理模式,按照“内抓管理,外抓市场,降低成本,提高质量”的思路,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制定激励政策,通过严格的管理和有效的控制,目前已经成为林场创收大项,是林场重要的经济增长点。

2009年,林朵林场第二、三产业经济总收入1697.92万元,占全场总收入33%,比上年同期增加了175万元。极大地缓解了经济增长对森林资源的压力,实现了林朵林场由单一的营林生产向多行业推进,由单一用材林向多林种合理配置转变的目标,由单一经济向多元化经济迈步,初步形成多头并举,多块切入的良好发展格局。

管理机制创新,创出广西国有林场一面旗帜

不成规矩,无以成方圆。在场长李新田看来,林场要发展,人员管理一定要抓起来,“林子是基础的基础,但管好人才是制胜的关键。”

在天峨林朵林场,每一项重大经营决策,都得先经过多个部门调研、分析、论证,再提交场办公会议讨论,并听取场职工代表的意见,最后由场领导班子集体决策。

场长李新田告诉记者:“只有强化管理,执行科学、民主的决策机制,才能确保事业稳步推进。我们的各项管理始终要体现以人为本。”在场长李新田的领导下,林场的领导阶层和员工们始终严格按照国家林业局提出的要求办事。

在森林资源保护和管理上,林场坚持以“依法治林”为核心,强化科学管理,进一步加强森林资源的管理和保护,严格执行森林限额采伐制度,没有超额采伐事件发生,确保森林资源的有效增长。林朵林场严厉打击和查处各种破坏森林资源案件,加大林业执法力度,切实做到有法可依、执法必严,严格控制资源消耗。林场狠抓护林防火和安全生产工作,推行联防群治和责任人追究制度,并实行责任连带追究制度,严格按照《天峨县林朵林场治安防火员及挂钩责任人岗位管理暂行办法》的规定,采取总场分管领导、派出所干警、林政资源办工作人员分别与各分场领导和分场森林治安防火员挂钩,实行风险抵押金制度,以此增强责任感,切实做到一层抓一层,层层落实到每个生产工区,每个责任人,每个林区村屯和每个护林员,使林朵林场取得了实现连续26年无火灾事故发生的骄人成绩。森林火灾受害率、发生率和控制率均严格控制在广西壮族自治区的“双控”指标内。案件查处率100%,林区治安状况良好,无安全生产事故发生。森林病虫害得到有效监测和防治,森林资源保护工作扎实有效。

在生产质量上,林朵林场坚持以职工增收、林业增效、后劲增强为目标,着力从解决体制性、政策性、效益性问题入手,切实落实质量责任追究制度。狠抓政策落实,不断创新营林生产、木材生产机制,落实经营主体,积极探索和实施管理工作中的新方法,制定了经费包干使用和生产项目单价制度,注重经济成本核算,降低生产成本,严格控制计划外开支,使经济成本始终维持在最低水平。林朵林场创新地推行主要工作切块分组负责制,并签订各切块组目标管理责任状。特别是在各项生产和基础设施建设管理工作中,工程开单结账严格把好生产技术质量检查关,分场、各职能科室联合验收关,以及公示关、场分管领导审核关。林朵林场还创造性地提出“四级联管,质量挂钩,责任追究”的管理办法,以此增强分管领导、各职能科室人员、分场后勤管理人员、各承包经营者的责任心和危机感,提高生产工作效益。

着眼林场发展全局,立足林场长远发展,最终把林场事业做大做强,在保障职工工资福利合理增长幅度下,林朵林场尽可能多地把剩余的资金投入到扩大再生产中。

林场副场长陈曙林告诉记者 :“我们注重经济成本核算,严格控制林场计划外开支,使经济成本始终维持在最低水平。”

通过综合治理、创新机制、科学管理、诚信经营、严把质量关,林朵林场已基本形成了良性的竞争机制、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稳步提高,各项经济指标稳居河池市国有林场前茅,多年来一直得到广西壮族自治区林业局领导的高度评价,被誉为广西国有林场的一面旗帜。

由于林朵林场在谋划发展中,管理科学,其独特的管理模式在全国林业系统中有了一定反响。2006年12月,荣获了第四届全国国有林场管理奖。此后,全国国有林场协会还分别委派了福建、陕西、甘肃、贵州、重庆、河南、吉林、河北、湖北等省部分国有林场16名领导到场挂职学习,学习林朵林场的好经验、好做法。在接收培养挂职干部期间,场长李新田十分重视挂职锻炼的效果,并结合实际增加和丰富挂职锻炼的形式:一是多岗位挂职。让挂职干部在挂职期间到多个岗位、项目轮流挂职,以增加挂职锻炼的经历,提高挂职锻炼的效果。二是专项任务挂职。根据特殊岗位或工作任务的需要,选派合适的挂职干部协助完成某一专项工作任务,从而达到在工作实践中培养锻炼,以培养锻炼促进工作的目的。三是进一步丰富挂职锻炼的内容。将岗位锻炼和教育培训、强化指导结合起来,不仅通过实践工作锻炼来提高感性认识,还加强了挂职干部的教育培训和理论指导,使实践中获得的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不断提高挂职锻炼的效果。

筹谋规划未来:划出林场一片艳阳天

十余载的风雨兼程,十余载的改革实践,如今,林朵林场已走出过去的资源危机、资金危困的“两危”阴影,茁壮成长起来。然而,永不停息的林朵人又开始了对未来的谋划了。

早在2003年底,林朵林场就出台了《林朵林场2004-2020年发展规划》(简称“439”工程)。规划的框架包括:一是实施“四大工程”;二是“三步走”目标;三是提出“9个措施”。“四大工程”是指生态林工程、商品林工程、经济林工程、二三产业工程,这些工程的建设力争在2004-2020年间要一年实现一个新摸样。通过几年的努力,目前,林场生态林工程建设已经逐步进入了休养生息的良性发展阶段,生态环境取得了明显改善;商品林工程建设目标正逐步得到了落实,森林资源得到了有效保护;经济林工程建设力度在不断加大,林种结构得到了进一步调整,“独木经济”的困境正在改善,职工经济收入来源由主要从事木材生产逐步转向从事经济果木林经营和第三产业,经济活力已经明显增强;二三产业工程建设同时也进一步呈现了发展活力。这些都将为林朵林场深入实施“439”发展规划,实现“三步走”目标打下坚实的基础。“三步走”的目标是指第一步到2010年职工人均年收入达3万元,第二步到2015年职工人均年收入达6万元,第三步到2020年职工人均年收入达10万元以上。“9个措施”是“三步走”目标实现的关健举措,这些措施将从解放思想、坚持改革、科技兴林、资源管理、结构调整、依法治场、队伍建设、目标跟踪、艰苦奋斗等环节入手,抓整个发展规划的实现。“439”工程是林朵林场在整个广西国有林场中出台最早的与国家2010年实现小康目标相呼应的长远战略规划。

场长李新田坚信,只要能坚持用科学发展观来指导林业的建设,不断地更新观念,以创新的精神抓好改革,林朵的明天一定会更加美好。林朵林场的职工们也有理由相信这一点!

短评:改革创新是国有林场的唯一出路

当前,我国国有林场普遍面临困境:基础设施落后,生产生活条件恶劣;职工收入低,社会保障不健全;林场经济危困;林场处于不工、不农、不城、不乡的尴尬地位,几乎享受不到国家的相关优惠政策。种种实践经验证明,国有林场要发展,必须依靠改革创新,改革创新是国有林场的唯一出路。

地处我国边远山区的广西天峨县林朵林场应该称得上是一个典型的案例。林朵林场在市场疲软,体制僵化,产业单一的情况下,为了谋求职工的出路,场领导班子大举改革之旗,带领全场职工艰苦创业,最终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林朵林场今天取得的非凡成就应该首先归功于该场大胆的改革与创新。

然而,改革创新在口头上说说并不难,其面临的现实问题却是错综复杂的。据了解,由于严抓改革创新,面临全场思想难以统一的700多号职工,场长李新田可是得罪了不少人,因而频繁地遭遇到了种种流言蜚语的攻击甚至被举报,但军人出身他凭着一种顽强的意志并未因此而倒下,更不因为谣言而放弃手中的工作,反而一心一意地抓好林场的经济发展,带领职工一如既往在困难中前进。

改革创新是国有林场的唯一出路,但它需要每一个领导者、决策者的勇气、决心,需要得到每一个职工的理解和支持,更需要人们的团结一心。只有这样,这条路才能走得更远!

林朵林场场长李新田小传

年过五十的李新田出生于广西西北部红水河畔、龙滩水电站的故乡----广西天峨县。多年来,他带领全场700多名职工以非凡的胆识与魄力在改革开放的年代里不断以新思维、新办法谱写着林场的新历史;以一颗赤子之心和炽热的情怀演绎着务林人独特的奉献之歌;以朴素的人格魅力赢得了职工和当地群众的拥戴和赞许。

1971年,李新田到广东台山53225部队428团特务连服役,任代理排长,1975年复员回到天峨,先后在纳河大队民兵营,六排公社三脚管理区,六排公社武装部,县民政局复退军人安置办,县政府办,保密局等单位工作,任过营长、秘书、副局长等职。1988年,李新田调任林朵林场党支部书记,1995年,任林朵林场党委书记、场长职务。

1978年,李新田怀着一颗赤诚的心,从部队来到地方,先后在县民政局、保密局等部门工作。1988年调到林朵林场,现任该场党委书记、场长。自从他踏进林业企业,成为一名务林人那天起,就立志要干一番轰轰烈烈的事业。为了尽快熟悉林业专业知识,李新田想方设法找来各种林业书籍,利用工作之余,夜以继日,如饥似渴地学习。他总是随身携带一本笔记本,只要碰到一个不清楚的问题,他都要认真记下来,再向老林业工作者请教,直到弄懂为止。就是凭着这股“韧劲”,半路出家的他,短短几个月的时间,便对林场各项情况了如指掌。至今,他已是当地知名的基层林业管理业务精通的优秀工作者。

作为一场之长,李新田深知自己肩上责任重大,工作中坚持科学管理,以身作则、一丝不苟,严把质量关。在林场工作十分艰苦的条件下,他每年不知要爬过多少山,翻过多少岭。一些人在林场工作一段时间后,都想方设法跳出“林门”。而李新田二十载如一日,翻山越岭,对林业痴情不改,与林场结下了不解之缘。由于长期以来,过度劳累,积劳成疾,他为之患有胸膜炎、慢性胃炎等病,同志们都劝他多休息,不要太劳累了,但他硬是咬着牙挺了下来,边打针吃药治疗,边坚持工作,直到做好每一项工作为止。他这种敬业精神,也感动了身边的每一个工作人员,全场上下齐心协力,圆满完成了一项又一项的工作任务,使林朵林场发展迅速,特别是从1995年至今的发展最为迅猛。目前,全场经营总面积达14.9万亩,林木绿化率为90.1%,森林覆盖率86%,有林地面积达13.7万亩,实现职工人均拥有林地达188.2亩,森林资源蓄积总量净增35.2万立方米。固定资产由1995年的2200万元增加到2006年的6800万元,林木资产由1995年的1.1亿元增加到2006年的1.5亿元。经济总收入从1995年至今年均增长达9.8%,职工年均收入从1995年的6000元增加到2009年的3.008万元。十多年来,连续在广西河池市国有林场目标管理责任检查评比中夺冠,先后荣获广西壮族自治区“文明单位”、“全国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先进单位”和“全国林业系统先进集体”等称号。由于工作突出,李新田同志也先后荣获“广西优秀党务工作者”、“全国林业行业思想政治先进工作者”、“全国五好文明家庭”、“广西五好文明家庭标兵”、“全国第四届国有林场十佳场长”等称号。一个又一个数字和荣誉让林朵人骄傲,也让李新田振奋。如今林朵林场已发展成为全国一流的国有林场,是广西153个国有林场中的一面旗帜,特别是林场其独特的管理模式在全国林业系统中有了一定的影响,近几年来国家林业局、中国林场协会分别委派了福建、陕西、甘肃、贵州、重庆、河南、吉林、湖北、河北等省部分国有林场场长到该场挂职学习。

第五篇:赴林盛学校德育考察报告

赴林盛学校德育考察报告

王纲九年一贯制学校刘义威

2010年11月3日,王纲九年一贯制学校在党支部书记林洋同志的带领下,由德育、教务、总务、工会等科室组成的一行8人学习考察小队,到手拉手学校——苏家屯区林盛九年一贯制学校学习和交流。此次交流活动,林盛学校整洁的校容校貌、教学楼内的文化宣传、学校的日常管理给我们留下了深刻印象,我校德育、团委三名同志与林盛学校德育、团委的同仁进行了深入的学习和讨论,并带回了先进的德育管理经验和工作方法,对我校德育工作的长远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现将此行德育工作考察情况报告如下:

一、林盛学校的基本情况

沈阳市苏家屯区林盛九年一贯制学校位于苏家屯区南郊的林盛堡镇,西临沈大高速公路,东部与沈营公路相连,沈大铁路贯穿全镇。盛才学校是全镇仅有的一所学校,现有教师98人,292个教学班,1200名学生。学校设校长1人,书记1人,副校长2人(教学、德育),德育主任2人、团委书记(少先队辅导员)1人、总务主任1人,教导主任2人(中学、小学),实行九年一贯制管理。

林盛九年一贯制学校于2001年春末夏初破土动工,同年12月竣工。总投资900多万元,(镇政府投资700万元,教育局投资200万元)。学校占地80余亩,教学楼建筑面积7200多平方米,学校拥有现代化的微机室,安装84多台电脑,图书阅览室初具规模。图书

室藏书13000册,由专职人员实行微机管理,定期面向学生开放,建校后,学校树立了“一切以学生发展为本, 一切以教师发展为本, 一切以学校发展为本,办社会满意、家长满意、学生满意的学校”的总体办学目标。四年来,林盛学校得到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学校实行了科学化、规范化、一体化、层次化的管理,在各方面取得了很大成绩:先后被评为区教育教学工作先进单位,市区综合治理工作先进单位,市平安校园示范学校,绿色学校、区德育工作先进单位,区教育教学各项知识技能大赛优秀组织单位等光荣称号,还被辽宁大学、区少年宫选定作为活动基地。

二、考察的主要收获

(一)林盛学校德育队伍建设:重视三支队伍建设,重在培养学生能力。

1、重视管理组队伍建设:打造精干的学校管理队伍。学校共十人组成领导团队,各负其责,分工明确。德育工作设臵德育副校长1名,德育主任级3名:一人主抓安全、综治;一人主抓家长学校、控辍;一人主抓团队、纪律卫生检查,互相支持互相配合,同时个人又能侧重本职工作。

2、重视班主任队伍建设:打造高品位的班主任队伍。对班主任的管理规范而又细致。学校创制了班主任常规工作考核办法,内容全面系统而又丰富,对班主任工作有较强的指导意义。学校注重建设“责任心”、“亲和力”、“创造性”的班主任队伍的共性品牌,不断挖掘其内涵,加强量化考核,完善激励机制,促进班主任在工作态度上尽心

尽职,爱岗敬业,在工作方法上讲究民主平等和进取创新。

3、重视学生干部队伍建设:德育处、团委少先队分年级定期开展学生会干部培养工作,充分发挥学生自主管理的潜力。

(二)、林盛学校创设了良好育人环境。

学校教学大楼高大气派,超长的电子显示屏每天为学生提供各类信息和安全警示语,教学楼内装饰着许多精美而又富有教育意义的标牌、挂图、壁画,为学生营造了一个健康的、积极向上的生活和学习环境。

(三)林盛学校重视养成教育工作

学校根据贴近生活、贴近实际、贴近未成年人身心成长的特点,不断探索实践,建立“规范育人、实践育人、文化育人”的格局,根据教育局养成教育行为训练点开展工作,逐渐培养学生的做人习惯、做事习惯、学习习惯。学校对学生的仪容着装、日常行为都有明确的规范,另外,学校注重七年级学生的从小学生转变为中学生的角色变化,使学生进入中学之时就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和优秀的组织纪律性;学校还特别注重教育学生养成诚信守时、卫生整洁、明文礼貌、团队协作等良好的习惯。

(四)林盛学校注重德育常规工作

1、坚持常规细化管理。严格评定标准,加强常规考核,真正做到了每日一查、每周一评,每月一小结,每学期评校级文明班集体,每学年评校级优秀班集体。

2、开展丰富的课余活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每个月都有主题

活动:新年团拜活动”; “安全教育月”; “学雷锋树新风”; “民族传统文化活动月”; “全校歌咏、诗歌朗诵”; “诚信教育月”等等。

3、关注学生成长的全过程进行管理考核,从小学一年级新生开始,关注学生各方面成长过程,以考核结果作为将来评优依据。

4、由于学校为九年一贯制学校,学生从小学一年至中学九年,身体差异等较大,学校考虑到统一时间放学密度大,容易发生碰撞等安全事故,集思广益,最后确定峰时段放学策略,即放学时间按照小学低、高后中学分别间隔五分钟放学方法,起到了很好的效果。

5、由于该校乘坐校车学生人数众多,冬天学生在户外等车较冷,学校积极联系镇政府,投资五万多元建起了学生候车大厅,学生无论冬夏都有了一个可心的候车环境,得到了家长的满意,社会的盛赞。

(五)林盛学校德育工作的特色

1、学校的德育价值目标取向实现高境界与低重心的有机统一。学校以“以人为本,打造特色”的理念来培养全面发展的学生。学校不仅在德育价值目标上对全体学生进行高起点的引领,同时更注重对学生基础德性、品格的培养,注重德育的“低重心”,更多地从学生的日常生活经验思想实际中去寻求德育引领的契合点,真正实现德育的现实性和针对性。

2、学校在德育功能取向上大胆激励引导学生,通过双向互动增强学生内在需求的动力,充分发挥学生潜能。

三、此次考察的主要启示

1、德育需要合适载体。纯粹的道德教育是不存在的。为了德育而德育的教育是空洞的、虚幻的,德育必须寻找合适的载体。这如同一个人的生存,每一天离不开盐,光吃食盐既苦涩又难以吸收,只有融入食物中才能达到目的。林盛学校的成功之处在于找到了合适的载体,弱化德育的功利化,强化德育的生活化,把德育目标渗透在课堂内外,渗透在每一次精心组织的活动中,渗透在教师的一言一行中。这是学校走内涵发展的必经之路。

2、德育需要文化的支撑。目前,有的学校急功近利,为了目标管理先进,为了取得短期效益,不计成本,不择手段,甚至指使教师作假,唆使学生撒谎。这对健康向上的文化形成无疑是毁灭性的。校园文化是学校的灵魂,一所学校最根本的是要有一种精神文化存在于师生员工的脑海和心灵之中,正是这种精神文化才产生强有力的凝聚力和向心力。高品位校园文化对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对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提升和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林盛学校积淀了厚实的校园文化,发展学校特色,终于功到自然成。

3、养成教育工作找差距,促提高。

我校不足

⑴我校养成教育各项活动覆盖面小,有局限性,效果不是很明显。尤其是班级比赛初选环节,个别班级仅是推选参赛选手。⑵我校养成教育创新活动少,方法较为单一。

⑶我校养成教育检查评比不及时,向班主任信息反馈不及时,导

致对违纪学生的批评教育不及时,阻碍了学生行为习惯的及时养成。⑷我校学生行为习惯不能坚持,这就需要学校在宣传教育上,在行为监督检查上多下功夫,要反复抓,抓反复。

养成教育工作措施

⑴急早下手

习惯的培养越早越好。从小学一年级就要抓起、抓好,从每件小事上下功夫,以小见大,让学生从小事中明白“莫以善小而不为,莫以恶小而为之。”从而渐渐培养学生的良好行为习惯。从一开始趁坏习惯还立足未稳,及时进行纠正,有利于良好习惯的培养。⑵不能盲目

良好习惯的培养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对于学生习惯的培养,要有耐心,有条理,有思路;循序渐进,循循善诱,才会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一定不能囫囵吞枣,半途而废。

⑶三惯并进

一定要制定切实符合学校实际的措施、途径,光抓纪律不行,应该做人习惯、做事习惯、学习习惯同时抓。

本次到林盛学校考察虽然只有短短的一天时间,但留给我的思考是久远的,给我的启迪是深刻的,我要把先进的教育理念带回工作岗位,积极实践,为我校德育工作再上新台阶不断努力。

下载赴广西天峨县林朵林场挂职学习考察报告word格式文档
下载赴广西天峨县林朵林场挂职学习考察报告.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广西农业考察团赴澳大利亚农业考察报告

    广西农业考察团赴澳大利亚农业考察报告经厅领导批准,广西农业考察团一行16人,于2005年2月24日至3月13日赴澳大利亚、新西兰进行农业产业化、农产品加工及销售市场等考察。先后......

    广西农业考察团赴澳大利亚农业考察报告

    广西农业考察团赴澳大利亚农业考察报告 广西农业考察团赴澳大利亚农业考察报告经厅领导批准,广西农业考察团一行16人,于2016年2月24日至3月13日赴澳大利亚、新西兰进行农业......

    广西房地产业协会赴山东省考察报告

    广西房地产业协会赴山东省考察报告 2007/8/15 2006年4月15日至21日,广西房地产业协会应山东省房地产业协会邀请,籍参加“山东省房地产十年成就展暨第一届住宅与房地产业博览会......

    广西农业考察团赴澳大利亚农业考察报告

    广西农业考察团赴澳大利亚农业考察报告一、澳洲、新西兰农业生产基本情况澳大利亚是一个以农牧业、采矿业和制造业为主的国家,盛产羊、牛、小麦和蔗糖等农产品。农业生产优势......

    赴广西学习总结报告

    赴广西学习总结报告有一种感动源于携手并进,有一种追求在于共创一流。5月底,我参加了由廖书记带队赴广西的学习交流活动,认真听取了无锡职业技术学院党委书记傅筠、广西师范学......

    赴温州学习考察报告(推荐)

    赴 温 州 培 训 的 几 点 感 受 2012年5月7日至11日,我参加了由区教育局组织的在温州实验中学举行的“初中学校德育培训班”,在此之前,区教育局已经派出两批干部赴温州实验中学......

    赴广州学习考察报告

    赴广州学习考察报告 织金县桂果中学 张习香 第五期 学员 为探索新课改模式,学习先进教学管理经验,更新山区办学理念。12月23日至27日,毕节市初中学校校长考察团一行70人,在贵州......

    赴浙江学习考察报告

    为学习和了解浙江发展的经验,更新观念,转换脑筋,抓住西部大开发和“两站”建设的机遇,实现昭通跨越式发展。20xx年10月11日至20xx年10月19日,由市委王书记、市政府曹副市长带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