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印军指挥自动化系统现状与发展趋势
印军指挥自动化系统现状与发展趋势
最好军事(best81)
印军指挥自动化系统的建设起步于70 年代。当时,印度当局为了解决军队通信和情报传递速度过慢的问题,决定借鉴西方发达国家中的现代军事指挥和通信手段,着手筹建自己的C3I 系统。经过 20 多年的不懈努力,印军目前的指挥、控制、通信和情报系统已发展成为装备较为先进、功能较为齐全、规模较为庞大的现代化综合系统,已成为印度国防现代化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一、情报预警系统
印军目前已建立起了固定与机动雷达相结合的,高中低空雷达配套的战略预警系统。
1985 年以来,印度陆、空军按照其制定的“防空控制与报警系统”与“防空地面设施系统”计划,努力建立以多功能雷达为主体的预警系统,以进一步提高对空中目标的发现、跟踪和快速反应能力。各地区空军指挥部建立了雷达警戒网和空情报知网,装备了战术技术性能不同的远程、中程、近程警戒雷达、引导雷达、目标指示雷达。在近程雷达方面,已于1988 年开始在陆军部队装备“英迪拉—Ⅰ”型超低空监视雷达。为加强对低空目标的探测预警,印军于1989 年开始在空军部队装备自行研制的“英迪拉—Ⅱ”型三坐标多普勒雷达,可探测40 公里距离上 30 ~50 米低空飞行目标,而且能同时控制 12 个武器系统,处理 40 多个目标。在中、远程监视雷达方面,印军将PSM — 33改进型中程对空警戒雷达、TRS — 2215型远程防空雷达装备陆军师以上部队和空军地对空导弹基地。
印军目前装备有多种型号的预警机。除从英国进口了“猎迷”预警机和从意大利进口了“G — 222”型预警机外,印度还于 1987 年向前苏联购买了 3 架伊尔—76 预警机。印度自行研制的预警机由 Bae748 运输机改装,机背上的雷达天线罩为德国宇航公司设计制造,航空电子设备由印度电子与雷达研究院设计,巴拉特电子公司生产。该机可对海面和地面上空目标进行360 °全方位探测。
印度已发射了通信卫星、遥感卫星、全科学卫星,为建立预警卫星系统打下了基础。此外,印度早在70 年代初就已研制出声波测距系统、陆军测向设备和炮兵监视雷达,80 年代初开始研制轻型野战炮兵定位雷达、陆军中程战场监视雷达;空军装备了低空探测雷达、地面防空雷达、机上侧视雷达和告警控制系统;海军装备了舰上导弹监视系统、海面导弹探测跟踪系统;防空高炮配有多种苏制火控雷达和从西方引进的三坐标防空雷达,萨姆系列地空导弹使用着多种苏制制导雷达;地炮配有从英国进口的“辛柏林”型和自己制造的多目标野战侦察投射雷达等。
二、指挥与控制系统
印军目前已基本建成了由统帅部至军区的自动化指挥系统,其陆、海、空三军总部建立起了功能齐全的微机网络,并更新了数据库,成立了各自的软件中心。
(一)陆军指挥与控制系统
年代,印陆军为了使指挥管理与通信逐步实现自动化,采取了一系列切实可行的措施。一是在陆军司令部建立了功能齐全的微机网络,更新数据库,建立软件中心,并在此基础上进行纵横联网,使办公信息传递网络化;二是在陆军司令部和各大军区建立大型计算机中心,并与各地区系统联网,使陆军司令部和各大军区一级的作战计划、人事管理、物资控制、财务预算、数据统计、武器论证等工作初步实现计算机化;三是在陆军司令部内建立了固定的通信中心,实现计算机为基础的通信自动化。其主要措施是在电报、密码和声像传输等中心安装了第四代电子计算机,实现了通信过程中各个环节的自动化;四是建立C3I 分系统,逐步实现野战指挥自动化。
(二)空军指挥与控制系统
印军认为,现代化空战“严重依赖电子设备进行指挥与控制、监视、导航、武器的使用与制导”,电子技术已成为“军事力量对比的一个新的因素”。因此,电子化被印空军列为提高其质量的一个重要方面。
年代以来,印空军主要采取了以下几个措施以提高空军的自动化指挥控制能力:一是注重指挥与控制系统的计算机化。印军开始在空军司令部各主要局、各地区司令部、各大部队安装国产计算机主机系统,并与广域网联网,组成纵向与横向的信息交换网,对全空军实施统一管理与控制。二是逐步使机载电子系统高技术化。印空军除直接引进一些先进的航空电子设备或改装现役战斗机的原有机载电子设备外,还将一批具有现代水平的国产航空电子设备装备空军现役运输机与直升机。三是使地面基地导航控制系统电子化。
印空军防空地面设施系统是一个具有数据处理功能的分布式雷达系统,而且与可靠的快速反应的通信网综合,能够探测和识别入侵飞机的威胁,处理所获得的信息,把重要的信息发往防空指挥和控制中心、空军基地、导弹基地、高炮部队和无源防空中心。防空地面设施系统的通信网由固定的散射/ 视距系统和移动散射系统组成。
(三)海军指挥与控制系统
印海军非常重视指挥与控制系统的自动化建设。截止到1990 年底,印海军建立了 7 个国产超级微机网络系统,每个系统有16 个终端,基本覆盖了所属各大单位。
印海军为了提高海上舰艇的电子化水平,引进了多种型号的电子设备。目前,所有现役舰船均装备了各种类型的电子计算机,大大提高了导航、通信和水下控制等系统的自动化程度。其中戈达瓦里级护卫舰上装备了从多个国家进口的传感器,这些传感器与作战指挥系统联网,有效地提高了舰艇的作战能力。
三、通信系统
印军的通信系统是在大量引进国外通信装备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
为了保障野战指挥,印军采用有线、无线、卫星等多种手段,形成多个配套的通信网络,以沟通上下之间、前沿与纵深之间、友邻之间以及军兵种之间的联系。陆军还建有专用于陆空联合作战的指挥通信网、地面联络官通信网以及空中支援申请通信网,固定的野战通信系统可覆盖西部和北部战场及机动部队,卫星通信系统已投入使用,对流层散射通信系统则作为备份系统。
印军“陆军无线电工程网”已全面投入使用。该网络是计算机控制的自动化、栅格状通信网,能实时、迅速、保密、可靠地进行文字、话音以及图像传真通信联络。其主要组成部分为自动电子程控交换机、模块化的时分交换机、干线无线电系统、部队交换机、无线电中继设备和保密机等。
为提高通信系统的高技术水平,印空军在80 年代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一是向空军各地区司令部提供包括卫星与光纤通信手段在内的备用通信手段;二是将空军各作战基地使用的易受恶劣天气影响的VHF 电台改为特高频电台;三是为现役对流层散射系统加装微处理器,以提高电报处理速度,确保线路的最佳利用率;四是为远程飞机装备高频单边带收发信机等大功率通信系统
第二篇:国内外农机自动化现状与发展趋势
本文简要回顾了国内外农业机械自动化现状,分析了我国自动控制技术在农业机械自动化中的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探讨了我国农业机械自动化发展趋势,对以后农业机械自动化产品改进、完善以及自动化的开发提出了新思路。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现代高效农业的不断发展,自动化控制技术,在农业现代化进程中不可替代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被人们所认识。农业自动化能够大大提高劳动生产率和增加劳动舒适性,而且随着经济的全球化,面临农产品开放进口和市场竞争的压力,现代农业只有通过进一步提高生产率、降低生产成本和提高产品品质才能生存。从这些新的需求出发,农业生产向着高效率和高精度的机械化、自动化方向发展是必然的选择。
一、现状
1、国外
近年来,国外农业自动化飞速发展,农业机械设计正向高速、宽幅、大功率和舒适的方向发展。自动化控制技术在农业机械上的应用已相当普及,一些著名广商已把自动控制、信息处理、全球定位系统、激光和遥感等现代尖端技术与装备应用于农业机械。如一种农用激光平地机就是利用激光调平传感微机处理技术,经一次地面平整作业即可成形,且能达到“寸水不露泥”的精度。美国约翰·迪尔公司所生产的水稻联合收割机,就安装有一套精密的作业系统。该系统能提供产量或收获量、湿度及待收获作物总质量等信息,能精确测量粮食升运器顶部的谷物流量及实时的产量数据,能分别对分离、滚筒转速、割台升降、割台倾斜和停车制动安全等装置进行实时快捷地监测与控制。该机还装备了全球卫星定位系统和示差定位信号装置,可快速确定出机器所处位置。
随着现代化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机器人技术正越来越被世界各国所重视。1994年美国机器人的年产量为16480台,日本有机器人生产厂家300多个,生产的机器人占世界总拥有量的60%。农业机器人己被广泛应用到各个领域。
(l)1994年,日本生物系特定产业技术研究所推进 机构开发的蔬菜、果树用无人驾驶少量农药喷洒机,利用地磁方位传感器来检测喷洒机的行走方位。
(2)日本研究出棒状传感器检测秧株,靠离合器接 通和断开实现转向自动控制的联合收割机。
(3)日本京都大学研究出利用机械式传感器检测犁耕地的壁面,控制拖拉机的行走方位。
2、国内
由于历史、观念和技术等方面原因,我国传统农业机械与发达国家相比有很大差距,已远远不能适应农业的科技进步。近些年来,自动化研究逐渐被人们所认识,自动控制在农业上的应用越来越受到重视。如把计算机、微处理和传感技术与检测、信息处理技术结合起来,应用于传统农业机械,极大地促进了产品性能的提高。我国农业部门,总结了一些地区的农业自动化先进经验(如台湾地区的农业生产自动化、渔业生产自动化、畜牧业生产自动化及农产品贸易自动化)开发与应用情况,同时也汲取了国外的先进经验、技术。如日本的4行半喂入联合收割机,就是计算机控制的自动化装置在半喂入联合收割机上的应用。又如,英国通过对施肥机撒播肥料的动力测量,来控制肥料的精确使用量等。这些技术和方法使我国农业机械的自动化装置得到了补充和新的发展,从而形成了一系列适合我国农业特点的自动化控制技术。
(1)已有的农业机械及装置部分自动化控制。自动化技术提高了已有农业机械及装置的作业和操作性能,浙江省把自动化技术应用于茶叶机械上,成功研制出6CRK-55型可编程控制加压茶叶揉捻机,它利用计算机控制电功加压机构,能根据茶叶的具体情况编制最佳揉捻程序,实现揉捻过程的自动控制,是机电一体化技术在茶叶机械上的首次成功应用。①拖拉机。在农用拖拉机上,已广泛使用了机械液压式3点联结的位调节和力调节系统装置,现又在开发和采用性能更完善的电子液压式3点联结装置。②施肥播种机。根据行驶速度和检测种子粒数,来确定播种量是否符合要求的装置以及将马铃薯种子切割成种块后的播种装置等。③谷物干燥机。是不受外界条件干扰、能自动维持热风温度的装置,停电或干燥机过热引起火灾时,自动切断燃料供给的装置。
(2)微灌自动控制技术。我国从20世纪50年代就开始进行节水灌溉研究与推广,1992年,全国共有节水灌溉工程面积1330 hm2,其中喷灌面积80h时,农业节水工程取得了巨大进展。灌溉管理自动化是发展高效农业的重要手段,高效农业和精细农业要求必须实现水资源的高效利用。采用遥感遥测等新技术监测土壤埔情和作物生长情况,对灌溉用水进行动态监测预报,实现灌溉用水管理的自动化和动态管理。在微灌技术领域,我国先后研制和改进了等流量滴灌设备、微喷灌设备、微灌带、孔口滴头、压力补偿式滴头、折射式和旋转式微喷
头、过滤器和进排气阀等,总结出了一套基本适合我国国情的微灌设计参数和计算方法,建立了一批新的试验示范基地。在一些地区实现了自动化灌溉系统,可长时间地自动启闭水泵和按一定轮灌顺序进行灌溉。这种系统,应用了灌水器、土壤水分传感器、温度传感器、压力传感器、水位传感器、雨量传感器以及电线等。
(3)自动控制技术在精准农业中的应用。精准农业是在传统农业与农业装备技术上,运用高新技术进行农业生产的管理。精准农业较传统农业其先进之处主要是应用了全球定位系统(CPS)、地理信息技术、计算机控制技术和专家与决策知识系统,实现农业生产的定位、定量和定时,做到精耕细作。把电子技术、微电子技术和通信技术紧密结合起来,采用现代方法进行自动化监控和管理非常必要,如在渠系、灌水和泵站等方面实现自动化监控与管理等。目前,农业自动化正向智能化方向发展,进一步发展精准农业重点要发展节水、节肥精准农业技术体系的自动化控制,实施精准灌溉、精准施肥提高水资源和化肥资源的利用率。精细设施农业,主要发展以温室为主的自动控制系统智能化,从而降低成本、提高作物产量、提高农产品品质,这有助于我国农业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农业环境保护,是发展可持续农业的重要途径。计算机视觉技术是一个相当新且发展十分迅速的研究领域,日本、美国等发达国家已在农业计算机视觉技术方面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研究,如农业种子资源管理、获取作物生长状态信息、农产品自动收获以及农产品品质鉴定等。英国开发研制的采摘蘑菇机器人,在定位蘑菇采摘点和测量时,已经利用了计算机视觉和图像处理技术。计算机视觉技术在我国农业生产和农业现代化方面已开始应用,但在设施农业、虚拟农业中的应用尚处于起步阶段,应进一步加强、加快该领域的研究与应用。
2、结论
我国农业自动化已在设施农业中的温室自动化控制、排灌机械自动化和部分农业机械装置自动化等方面得到一定的发展,尤其精准农业的发展越来越得到重视。电子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迅速发展,推动了农业机械向自动化方向发展。随着智能化技术的发展,人工智能将是21世纪农业工程发展的重点,各种农业机器人或智能化系统将在农业自动化控制中不断涌现,继续推动和实现农业自动化,是农业机械化工程技术工作者所面临的长远课题和挑战,并进一步促进农业自动化控制技术向智能化技术发展。
编后语:2009年初,中央财政下达昆明市农机购置补贴资金1570万元,其中包括400万元的钢架大棚及喷滴灌等设施农业的补助,在我市的安宁、晋宁两县(市)进行试点示范。
第三篇:追溯系统现状与发展趋势
追溯系统现状与发展趋势
源品汇追溯系统的建立是有很大的因果在里面,下面让我们一起来分析一下追溯系统的现状和趋势
一、国外现状
1、欧盟(1997)
1997 年由于疯牛病的蔓延,欧盟各国开始了对牛肉质量跟踪与追溯系统的研究和建设。2004 年,要求在欧盟范围内销售的所有食品都能够进行跟踪与追溯,否则不允许上市销售。
2、日本(2003)
日本政府在牛肉生产供应制中全面导入信息可追溯系统,并在商品的流通器上安装 IC 芯片卡,消费者可在店铺的终端上通过互联网输入包装盒上的牛身份证号码,获取所购商品的系列信息。
3、美国(2002)
FDA 公布了 《食品安全跟踪条例》,要求所有涉及食品生产、运输、配送和进口的企业要建立并保全相关食品流通的全过程记录。
二、国内现状
1、蔬菜产品(2004)
我国关于食品安全追溯体系的研究始于2002 年,2004 年由北京市农业局和河北省农业厅共同承担农业部的进京蔬菜产品质量溯源制度试点项目”,向北京市新发地和大洋路两个批发市场供货。
2、肉制品(2005)
福建省首个肉品质量查询系统于 2005年 8 月在厦门市正式开通,这种系统可让消费者获知肉品生产经营的系列信息。
3、婴幼儿配方乳粉(2013)
2013 年 5 月 31 日,国务院提出按照严格的药品管理办法监管幼儿奶粉质量,采用电子监管码等手段,做到全程可追溯,各省陆续开展电子信息食品安全追溯系统,实现流通环节的全程监管,确保对产品能够快速辨别真伪。
三、发展趋势
对于食品安全追溯系统,从国外至国内的发展现状显示,国家政策法规不断地完善以及对从2009 年至 2014 年全国奶制品防伪、防窜货系统的市场规模以 300 % 的递增速度表明食品安全追溯系统的建立及实施是一种必然趋势。科技在不断发展,智能手机迅速普及。据统计微信的注册用户已经突破 6 亿人。这就为我们的一种全新的科技产品的面市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一种基于二维码扫描就能轻松辨别真伪和原产地 “源品汇追溯系统” 应运而生。
第四篇:变电站自动化系统的发展趋势
变电站自动化系统的发展趋势
早期的变电站远动技术
早期的远动技术可以追溯到20世纪40年代至70年代期间,是在自动电话交换机和电子技术基础上逐步发展起来的,最早用于电力工业的远动设备便是由电话继电器、步进器和电子管为主要元器件组成的。随着半导体技术的发展,60年代开始出现晶体管无触点式远动设备,70年代出现集成电路远动设备。这一阶段的远动设备有如下主要特点:不涉及软件,设备都是由硬件制造的,即非智能硬线逻辑方式;核心硬件是晶体管以及中小规模集成电路芯片,其中晶体管开始采用锗管,后来过渡到硅管,而集成电路芯片开始采用PMOS技术芯片,后来采用CMOS技术和TTL技术;其设计理念是面向全站,而不是面向元件或者间隔,因此都采用集中组屏方式;置于厂站端的终端设备与置于远方控制中心或调度中心的接收设备均为一对一方式;远动设备内部各部分之间以并行接口技术为主,很少或几乎不使用串行接口技术;与远方控制中心或调度中心之间的通信以电力线载波技术为主,且多为复用;大部分远动设备只完成遥测与遥信二遥功能,少部分具有遥控遥调的所谓四遥功能。
早期的远动设备由被控站远动设备及厂站远动设备、控制站远动设备、远动通道三部分组成。
a.被控站远动设备及厂站的远动设备包括远动主设备、调制解调器和过程设备三部分。过程设备又包括信息输入设备(如变送器等)、信息输出设备(如执行盘等)以及调节器,人们习惯上又将被控站远动设备称为远动终端,即RTU。
b.控制站远动设备包括远动主设备、调制解调器以及人机设备三部分。人机设备有模拟屏、数字显示设备、打印机、记录仪表及控制操作台等。控制站远动设备又称主站,它接收被控站送来的遥测、遥信信息,经处理后反映到模拟屏、数字显示设备、打印机、记录仪表上,让调度员通过操作控制台发出命令,送往被控站,进行遥控、遥调操作。
c.远动通道包括控制站和被控站的调制解调器(MODEM)和传输线路。远动通道又称数据电路,通常通过远程通信系统来实现。
国内早期的远动设备的代表产品有WYZ系列和SZY系列。
中期的变电站远动(监控)技术
20世纪80年代到90年代,由于微处理器芯片(CPU)和各种作为外围电路的大规模集成电路的出现和应用,远动技术从早期方式进入了中期发展阶段。同时它又与个人计算机(PC)相结合,出现了所谓数据采集与监控系统,即SCADA系统。广义的SCADA系统不仅包括这里所述的远动设备,也包括调度自动化中完整的主站系统。这意味着远动将向提高传输速度、提高编译码的检纠错能力、应用智能控制技术对所采集的数据进行预处理和正确性检验等方向发展,这样远动一词也逐渐为监控所取代。中期远动技术有如下主要特点:以单或多微处理芯片CPU(8/16/32位)和嵌入式软件为核心;PC的应用提高了远动设备的应用水平,拓宽了远动技术的应用空间;在采用多处理器设计时,设备内部逐渐从并行接口转向串行接口技术;设计理念仍然面向全厂或全站,所以仍然采用集中组屏方式;厂站端的终端设备与远方调度中心或控制中心的接收逐步从一对一方式发展为一对N方式,即一台或两台前置接收设备可以接收多达32个以上厂站端设备;与调度中心或远方控制中心之间的通信方式除了电力线载波之外还有了其它诸如微波、特高频、邮电线路、光纤等多种方式;远动功能由二遥发展到四遥且增加了若干附加功能。
当前的变电站自动化技术
20世纪末到21世纪初,由于半导体芯片技术、通信技术以及计算机技术飞速发展,变电站自动化技术也已从早期、中期发展到当前的变电站自动化技术阶段。其重要特点是:以分层分布结构取代了传统的集中式;把变电站分为两个层次,即变电站层和间隔层,在设计理念上不是以整个变电站作为所要面对的目标,而是以间隔和元件作为设计依据,在中低压系统采用物理结构和电器特性完全独立,功能上既考虑测控又涉及继电保护这样的测控保护综合单元对应一次系统中的间隔出线,在高压超高压系统,则以独立的测控单元对应高压或超高压系统中的间隔设备;变电站层主单元的硬件以高档32位工业级模件作为核心,配大容量内存、闪存以及电子固态盘和嵌入式软件系统;现场总线以及光纤通信的应用为功能上的分布和地理上的分散提供了技术基础;网络尤其是基于TCP/IP的以太网在变电站自动化系统中得到应用;智能电子设备(IED)的大量应用,诸如继电保护装置、自动装置、电源、五防、电子电度表等可视为IED而纳入一个统一的变电站自动化系统中;与继电保护、各种IED、远方调度中心交换数据所使用的规约逐渐与国际接轨。这个时期国内代表产品有CSC系列、NSC系列及BSJ系列。
国外变电站自动化技术
国外变电站自动化技术是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的,以西门子公司为例,该公司第一套全分散式变电站自动化系统LSA678早在1985年就在德国汉诺威正式投入运行,至1993年初,已有300多套系统在德国和欧洲的各种电压等级的变电站运行。在中国,1995年亦投运了该公司的LSA678变电站自动化系统。LSA678的系统结构有两类,一类是全分散式,另一类是集中和分散相结合,两类系统均由6MB测控系统、7S/7U保护系统、8TK开关闭锁系统三部分构成。
日本在20世纪90年代亦新建和扩建了多座高压变电站,采用了以计算机监控系统为基础的运行支持系统。其主要特点是继电保护装置下放到开关现场,并设置微机控制终端,采集测量值和开关接点信息,通过光纤传输至主控制室的后台计算机系统,开关及隔离开关操作命令亦由主控制室通过光纤下达至终端执行。
保护下放有直接置于各高压开关密闭箱内的(内有除湿用加热器,但不设置空调降温),有置于开关场附近保护室内的。
美国变电站自动化系统目前投运的大体有三类:一是以RTU为基础进行实时数据采集,配置微机作为当地功能,并和上级调度中心通信;二是以通用计算机为数据采集设备,不但采集实时数据,而且建立历史数据库,并通过计算机网(以太网)与远程工作站联络;三是采用MODBUS-PLUS(1 Mb/s),保护监控I/O等部件均通过规约转换器接入该网,并通过RTU与调度中心联系,网上标准计算机建立实时、历史数据库和提供人机联系画面等。
近年来,ABB公司、三菱公司相继推出了智能化变电站系统。智能化变电站是把一体化的GIS设备和变电站计算机监控系统综合在一起,采用新型的光电传感器取代传统的电流、电压互感器,由光纤接口替代了微机测控保护装置的输入输出回路,使变电站自动化系统向过程层延伸和发展。智能变电站应用了计算机技术、现代通讯技术和光电技术,使变电站自动化得到进一步提高,其分层分布技术、智能化控制技术、光通讯技术使变电站控制电缆大幅度减少,安装周期缩短,运行维护工作量减少,可靠性大大提高,是变电站技术发展的必然方向。
变电站自动化系统存在的问题
国内变电站自动化系统经过十几年的发展,虽然取得了不小的成绩,但目前还跟不上整个电力工业发展的步伐,真正实现自动化和无人值班的变电站并不多,其社会和经济效益不够显著,这说明我们的变电站自动化技术并不规范,市场发育也不成熟,这与研制、制造、规划、基建和运行等部门对变电站自动化的认识不同有很大的关系。
目前国际上关于变电站自动化系统和通讯网络的国际标准还没有正式公布,国内也没有相应的技术标准出台。标准和规范的出台远落后于技术的发展,导致变电站自动化系统在通讯网络的选择、通讯传输协议的采用方面存在很大的争议,在继电保护和变电站自动化的关系及变电站自动化的概念上还存在分歧。市场竞争日益激烈,不同厂家的设备质量和技术(软硬件方面)差异甚大,各地方电力公司的要求也不尽相同,导致目前国内变电站自动化技术千差万别。
认清和适应变电站自动化技术的发展趋势,采用先进的原理技术,摒弃落后和即将淘汰的技术,确定科学的模式和结构,选择质量优良和性能可靠的产品,无论对设备制造厂家还是对用户都是至关重要的,也关系到变电站自动化技术的未来发展。因此,在学习借鉴国外先进技术的同时,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全面系统地研究探讨符合国情的变电站自动化系统模式、结构、功能、通讯方式等,有很重要的现实意义。
第五篇:浅谈我国印前技术现状及其发展趋势
浅谈我国印前技术现状及其发展趋势
【摘要】
印前技术作为印刷产品链的龙头和基础,是印刷生产流程中最先完成从先进硬件应用到软件系统提升的关键环节,也是预先规划和解决印刷和印后加工各种问题的核心所在。印前技术在信息传播手段和方式的数字化与网络化整合中,已经实现了最终用户、产品设计人员和印前作业人员的作业集成,但他们对印刷产品,特别是高品质印刷产品的理解和表达方式,存在着理解和控制方法上的差异,使印刷质量的关键要素—“色彩”成为一种“困惑”,如何保证色彩的高保真、层次的完美以及细节的清晰再现是印前设计面临的最大挑战。
【关键词】
印前技术数字化彩色图像发展趋势创新
【正文】
我国印前技术现状
一、引言
当前的印前技术综合了计算机软硬件、信息数字化处理、网络传输、激光和新型感光材料等高新技术的发展,是具备数字化、网络化等特点的一门现代化技术.纵观我国印前技术现状,可发现其正处在模拟技术与数字技术并存的时代。一些先进企业正在向以数字、网络、多媒体技术为基础的数字化转变,而大多数企业仍然以模拟技术或半数字技术为主。对上述新技术的应用,整体水平还不高,多数还停留在单独使用阶段,尚未达到系统的整合应用,因而新技术的先进性没有得到充分发挥。
二、对印前的认识和实践
印前技术经过多年来日新月异的发展和变革,许多新技术在行业中得到推广与应用,使我国的印前技术进入数字化、网络化的新时代。我们在充分掌握世界先进技术的同时,也对印前现状有了新的思考。10多年来,随着印前技术的一次次变革以及电脑制版的普及,印前市场从暴利时代跌入低谷,市场发生很大变化。通过几年的实践和认识,印刷界对印前产生三种不同的经营模式:
1.印前被加强
一些印刷企业的领导,不受印前新技术变化快、工艺复杂、不断投资还不挣钱等消极因素的影响,仍然不断跟踪国际最前沿的顶尖技术,不断配置和升级最先进的数字印前系统,加强印前建设,创建企业的核心技术,用先进技术来提高质量和效率,并降低成本,增加效
益,从而使企业充满勃勃生机。
2.印前被分离
由于电脑制作的普及,各种类型的广告设计企业、图文制作中心遍地开花,印前发生了
结构性的变化。很多出版社把印前工艺中的部分重要技术工作移交到出版社自身建立的电脑
制作中心完成,或交由专业设计制作企业去做,使印刷厂印前部分重要工作被分离出去。
由于印前制作从印刷厂分离出去,许多设计制作中心的人员不了解印刷工艺,应用的电
子文件制作软件和制作方法不同,采用的工艺方法又不符合印刷工艺规范,色彩管理更是杂
乱无章,多只是根据屏幕颜色随意、盲目调色,加上缺少沟通,导致“各唱各的调,各走各的路”,不仅给印刷生产造成很多困扰和风险,也是造成印刷质量不稳定的原因之一。
3.印前被取消
由于电脑制作的普及,多类制作价格跌入低谷,如扫描价格由原来的每兆数据2元跌至
0.8元、0.5元,甚至0.3元,导致众多中小印刷企业的印前部门很难维系,甚至亏本。因此,这些印刷企业干脆将印前“下马”,外包出去。没有印前制作部门的印刷企业出现的问题很多,外来的文件经拼大版、出片、晒版后,印刷效果很难达到客户的数码样张效果,只能把印刷
机当作“调色工具”,导致调色时间长,活干得累,客户还不满意。有些明明是印前的问题,客户却认为是印刷质量不好,往往为此扣款,甚至重印。
三、印前存在的问题
1.先进技术用不好,不能充分发挥其先进性
仅以应用CTP技术为例,就存在以下问题。
(1)有些企业引进CTP技术后,只当作一台简单的印版输出设备使用,没有完成整个
流程的升级,没有把数字化工作流程、全程色彩管理、数码打样、油墨预置等先进技术整合在一起,建立数字化、标准化的操作模式,致使设备发挥不出其应有的效用。
(2)有些企业对CTP的管理不严、不细,导致印版质量不稳定。很多企业多管理粗放,操作马虎,往往出了问题再找原因,影响CTP的质量和效率。
(3)有些企业的CTP及其软件,没有开发应用当前国内外印刷界都在追求的高精细加
网技术。有的印制高档产品时仍用175lpi输出,显示不出印刷质量的明显提高。
2.先进的色彩管理技术没有得到有效应用
当前处于“彩色图像时代”,色彩问题始终是企业普遍存在的主要问题,主要有以下几种。
(1)客户的一些优质原稿,经复制色彩不能准确再现,甚至差距很大。
(2)客户的一些不符合印刷适性的原稿,经复制不能得到改善和提高。
(3)客户的同一原稿文件,经不同人员或不同时期复制,效果差异很大。
3.先进技术与专业人才的缺失,导致事倍功半
时下能较全面掌握印前新技术的高技能人才缺乏,导致企业引进新技术、新设备后,不
能很好消化、吸收,更不能结合本企业条件创造性地应用,使新技术的先进性发挥不出来,生产中往往事倍功半。国内多数印刷企业中,一线员工缺少应用的基础理论和专业技能,只
会遵循说明书简单操作,因此当应用新技术中遇到各种问题时,不能正确、全面、及时分析
和解决问题。
【印前技术未来发展趋势】
回顾近年来印前与数字技术领域的主要硬件设备已经成熟、技术新变革不多的现状,展
望印前技术软件与流程技术方法日新月异、功能不断完善与创新的发展,不难发现在印刷生
产流程整合中,印前技术凭借融合软硬件数字化优势的创新拓展,不仅使印前技术重新回归
到印刷生产流程的中心位置,而且使印前技术更加系统化地为印刷产品的跨媒体化拓展提供
各种解决方案。因此,创新将是未来印前技术发展的动力。
概括来讲,未来印前技术的发展趋势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对印刷品的品质将会提出更高的要求
印前技术作为印刷产品链的龙头和基础,从面向高品质印刷需求来看,印前作业的专业
化服务是信息传播数字化发展的重要趋势,是印前作业从被动实现用户需求向主动创造用户
需求的应用创新,即印前作业在专业化的基础上,主动向上下游客户与相关领域拓展,逐步
与出版、设计、传媒等领域融合形成“媒体准备”的新作业与经营模式。
印前专业服务不仅能够承担更多控制整个印刷过程的责任,使出版商、设计师和客户无
须更深入了解印刷品质的诸多要求(如格式、精度、打样方式),也可以推动印前作业更广
泛地通过网络进行远距离的、快速的数据交换,为网络媒体、电子媒体等新领域提供专业级的、多元化的、动态的数字页面描述服务,使高精度、高品质的印前作业内涵创新拓展为跨
媒体的媒体准备和数字页面描述的专业作业手段。海德堡印通和方正畅流就是这类创新技术
产品的典型代表。
二、印刷迈向高效化
仅年来,“质量决定生存、效率决定发展、管理决定规模、增值决定效益”已经成为中
国印刷企业持续发展的原则,印刷工业的竞争焦点则聚焦在“优质前提下的工作效率提升”
这个主题,从而要求印刷企业采用整体解决方案来提升生产效率,如通过改善网络和减少印
刷准备时间来提升作业效率,通过各种在线处理过程来提升产品效率,通过采用更高速度或
更大规格的设备来提升生产能力。
印前技术满足高效率印刷需求的创新拓展主要是采用数字新技术,通过不断优化数据、完善细节,围绕“质量、效率、成本、增值”的主题来展开,从“数据流”、“控制流”、“管理流”和“增值流”四个层面来实施:
(1)印前技术面向“数据流”的效率提升
“数据流”是现代印刷生产的基础,印前技术对“数据流”的创新是满足现代印刷高效
率需求的关键。在数据流层面,印前技术需要主动围绕“现代印刷产品链”,优化图文采集、处理、编排以及页面描述中的数据处理方法和控制手段,实现页面内容描述数据、各种工艺
与管理控制数据的传递与变换畅通,通过有效提升页面数据的精准度,降低作业重复率与更
改率来提升印刷作业效率,如网屏汇智和柯达印能捷
(2)印前技术面向“控制流”的效率提升
“控制流”是现代印刷生产的保障,印前技术对“控制流”的创新是保证现代印刷高效
率的核心。在控制流层面,印前技术需要构建基于CTF/CTP的全数字化生产流程、CIP3/CIP
4印刷控制系统,在印前环节预测和规划印刷及印后需要补偿的相关数据,建立印刷生产系统的各种参数,达到设备基准稳定、数据传递正确、控制简单易行的目标,比如方正畅易。
(3)印前技术面向“管理流”的效率提升
“管理流”是现代印刷生产的核心,印前技术对“管理流”的创新是实现现代印刷高效
率的前提。在管理流层面,印前技术需要将数字化色彩管理平台、数字化生产平台以及ERP
生产管理平台有效融合,形成基于产品组成各生产要素、控制要素、管理要素和实现质量提
高、效率优化与成本降低,消除印刷产品生产中,特别是印前作业中的时间冗余、成本冗余
和人员冗余,比如海德堡印通。
(4)印前技术面向“增值流”的效率提升
“增值流”是现代印刷生产的目标,印前技术对“增值流”的创新是拓展现代印刷内涵
与外延的基础。在增值流层面,印前技术必须以创新观念和创新内容的应用方式,根据现代
印刷产品内容数字化属性的可扩展性将印刷产品表达的内容作为一种可持续应用的资源,对
内容资源进行全方位、深层次的开发利用,使各种传媒形式与优势内容资源紧密结合,为用
户提供高品质、高效率、满足各自不同需求和形式的多元化产品。
三、印刷的可靠性会明显提升
随着数字化进程的深入和用户需求的提升,现代印刷工业正在成为一个高可靠性行业,对印刷产品在时间、品质、成本、安全、环保上都提出了更高的可靠性要求,从而要求印前
技术在印前环节整体性地解决整个印刷生产流程中的不确定性问题,提升印刷生产过程及其
产品的可靠性。印前技术面向高可靠性印刷的创新拓展主要集中在以下三点:
(1)印前作业与客户间数字网络关联可靠性的优化
印前技术基于数字网络来构建印刷产品客户和印前作业之间的高可靠性电子联系是现
代印刷企业技术水准的重要标志,目前,这种印前技术的数字网络关联通过采用Internet或
卫星通讯设备,直接以远距离通讯方式进行数据交换,各种专业软件和数字平台也使得无论
页面内容,还是控制信息都得到最大程度的优化,使关联各方的经验获得最大程度的共享,有效确保了更高可靠性的实现。
(2)色彩管理系统的品质可靠性提升。
现代印刷产品的品质主要取决于印刷企业色彩管理系统的技术水平和控制精准度。色彩
管理系统通过数字进行色差、色域的描述与控制,能够消除样张与印品间的颜色误差,保持
样张与印品间的颜色一致性,使产品既能与样张在颜色、层次、清晰度上相一致,满足对页
面各要素的检核与修正要求,又能保持极高的可靠性。这类系统的代表有如GMG、EFI、X
-Rite的色彩管理系统。
(3)基于数字化生产流程的时间与成本可靠性提升
在信息传播和出版的市场化、个性化的发展中,如何缩短从原稿到读者手中的时间,并降低印刷品的成本日益重要。数字化生产流程既能适应大众化产品的生产工艺及方法,又能适应按需印刷用户的生产工艺及方法,还能够使产品成本最低化。
【结束语】
纵观现代印刷产业的发展现状,印前技术在整个印刷技术中仍居领先地位,印刷品质量的基础仍在于印前。未来,印前技术将从单一先进硬件主导时代,进入基于先进硬件的软件主导时代。印前与数字技术的软硬融合正在开创印刷工业应用先进数字技术进行印刷产品规划、工艺设计、过程与质量控制、印刷和印后加工优化的系统化解决和集群化控制的新时代。
【参考文献】
(1)殷幼芳:《印前现状的思考及未来看点》,科印传媒《印刷技术》,2009。
(2)【美】杰夫·杰克布森: 《印前技术的发展趋势》,《中国印刷》第七届世界印刷
大会特刊,2007。
(3)【美】Julie Shaffer:《印前技术和趋势预测》,2006。
(4)孙杰:《浅析印前技术创新拓展的三大方面》,《印刷技术》,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