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关于深入开展科技特派员农村科技创业
关于深入开展科技特派员农村科技创业
行动的实施意见
科技特派员工作源于基层探索、群众需要、实践创新,是科技服务“三农”的有效形式。根据国家科技部、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部、农业部等八部门《关于深入开展科技特派员农村科技创业行动的实施意见》(国科发农字[2009]242号)以及江西省科技厅、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厅、农业厅等八部门《关于深入开展科技特派员农村科技创业行动的实施意见》(赣科发[2009]8号的文件精神,结合我市实际,特提出如下实施意见。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三中、四中全会和全国科技特派员工作会议精神,充分发挥科技人才围绕环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在“山江湖”大开发及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关键性作用。探索建立依靠科学技术解决“三农”问题的长效机制,推进科技成果转化与示范,增加农民收入。按照“以人为本、突出创业、强化服务、政府引导”的原则,以增加农民收入和提高农民生活质量为目标,以培育发展新型农村生产经营主体与科技服务组织为重点,以机制创新为动力,以政策引导支持为保障,全面推进科技人员深入农村、企业开展创业创新服务,推进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势特色产业的优化升级,发展壮大县
—1—(区)域农村经济,促进全市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
二、主要目标和任务
(一)主要目标
用三年时间,鼓励、支持和组织广大科技人员到农村基层去创新和创业服务,逐步形成以科研单位、高等院校、农林业技术推广机构、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涉农企业、广大乡土人才全面参与的农村科技创业和基层科技创新服务网络,为创业者提供技术、信息等服务,提高优势特色产品的品位和档次,打造知名品牌,以名牌优势占领市场。
1、引进、示范、推广、嫁接50个新品种、100项新技术和100项科技成果;
2、培育和壮大20个区域优势特色产业和支柱产业;
3、培养200名科技创业型人才和200名科技致富带头人;
4、在已经建立了利益共同体的创业者和企业中,培育100家科技型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造就500名技术人才和1000名新型的劳动者。
通过科技特派员创业行动的实施,逐步形成符合市场经济规律,适应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要求的新型科技支撑体系,推进农业信息化、规模化、标准化、市场化的进程,促进县(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
(二)主要任务
1、转化推广一批科技成果
鼓励、支持、组织科研单位、大专院校的科技人才、离退休
—2— 技术专家和大中专毕业生,投身于农业生产第一线,转化、推广一批先进适用的科技成果,发挥技术优势与农民建立利益共同体。
2、培育提升一批产业(企业)坚持市场导向,实现科技特派员和乡镇主导产业需求之间的最佳对接,培育、提升企业的创新能力,协同发展地方产业。
3、建立一套新型的农村科技服务体系
依托科技特派员的技术专长,建立各类农村专业技术协会、农民专业合作社等,开展技术服务,发展订单农业,建立新型农村科技服务体系,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
4、培养锻炼一批科技创业型人才
建立科技特派员创业服务行动市场运行机制,营造积极的科技特派员创业氛围,鼓励广大科技人员积极参与科技特派员创业行动,培育一批新型科技创业型人才。
5、带领一方农民致富
通过科技特派员基层创业行动服务工作,提高农村生产力水平,推动产业改造、升级和创新,促进农村经济体制和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致富一方农民。
三、实施原则
1、富民为本的原则
科技特派员要积极把先进实用技术和管理理念带入农村和企业,送到千家万户,通过科技服务带领广大农民增产增收致富。
2、典型示范的原则
通过建立示范点、实施示范项目、扶持示范户、树立示范典
—3— 型等方式,坚持示范带动,分类指导,经验推广,全面推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
3、科技创业服务的原则
突出科技人员到农村科技创业,在创业中强化科技服务功能,推动多元化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建设,为农民提供增收致富、就业创业、改善民生等方面的科技服务。
4、项目带动的原则
科技特派员利用自己所具备的专业技能,按照做大做强区域特色产业的要求,优先承担示范推广项目,以具有市场潜力和特色优势的科技项目为载体,培育和发展特色产业,带动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
四、服务模式
1、领办创办经济实体模式
科技特派员以合伙人或股份制等方式,出资创办、领办、承包农村企业、园区基地或其他经济实体,从中获得报酬。
2、有偿技术服务模式
科技特派员与农民或企业签订技术、信息服务协议,通过技术服务、技术入股等形式获得合法报酬。
3、资金入股模式
科技特派员通过投资参股,与农民、农村企业合作创办经济实体,按股分红。
4、无偿技术服务模式
科技特派员无偿为农民、企业提供技术服务,帮助农民致富
—4— 和企业发展。
5、土地流转模式
科技特派员通过流转的方式获得土地经营权,组织农民科学种养。
五、运行机制
(一)完善科技特派员制度
坚持自愿申报、双向选择和组织审批的原则。每两年根据产业化发展的需要和群众的需求,精选一批科技人员作为科技特派员,下派到农村或农业企业开展科技创业活动。2010-2012年,市级选派30-100名优秀科技人员。涉农县(区)要结合自己的实际,制定切实可行的实施意见,鼓励、支持、组织一批有“一技之长”的科技人才进村入企为创业者服务。
1、选聘对象
南昌科研院所、高等院校或者其它事业单位具有专业技术特长的在编人员;享受国务院津贴、省政府津贴和市管拔尖人才的涉农专家(含离退休、身体健康的专家和技术人员);农村乡土拔尖人才、农民科技致富带头人。
2、选派去向
科技特派员的派驻必须根据农业优势特色产业发展和农民的需要统一合理安排。主要派向:一是农村具有规模的种、养、加工专业大户;二是科技型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重点农副产品加工企业及特色科技示范基地;三是在建、续建的科技项目。
3、选派形式
—5— 科技特派员的选派坚持“双向选择”的原则,实行供需见面确定、招聘、引进、行政选派等形式精选。科技特派员必须自己提出申请,经所在单位同意,由科技特派员创业行动领导小组办公室(以下简称科特办)安排供需双方见面洽谈,双向选择,统筹安排。
4、服务期限
科技特派员服务期限由科技特派员与服务单位双方根据目标任务商定,原则上2-3年一轮,可采用定期或不定期(节假期兼职)驻点指导服务等灵活多样的形式。根据实际需求,可连续选派。
5、选派要求
选派的科技特派员必须具备较强的专业技术水平,事业心和责任感强,有吃苦耐劳和开拓创业精神,有较强的服务意识。
(二)建立管理与考核制度
科技特派员的管理与考核。由市科特办和派出单位负责进行管理和考核,对科技特派员的年度考核结果报送市科特办备案。
市科特办要会同派出单位,采取跟踪检查和不定期回访的形式对科技特派员工作情况进行监督管理,检查结果作为年终工作评定表彰和是否续派的依据。
科技特派员下派工作期满后,由市科特办、派出单位和驻点单位联合对其创业服务情况进行全面评价,并做出考核结论,考核结果进入个人工作档案,作为职称评聘、评先选优、提拔使用的重要依据。
—6—
六、保障措施
(一)组织领导
成立科技特派员创业行动领导小组(以下简称科特派领导小组),由市政府分管领导担任领导小组组长,南昌市科技局、南昌市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局、南昌市财政局、南昌市农业局、南昌市林业局、南昌市委农工部、南昌市委宣部、共青团南昌市委等部门负责同志为领导小组成员。市科特派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市科技局。
市科特派领导小组全面负责市科技特派员创业行动服务工作的协调和组织领导。要通过各成员单位协调运作和各部门的紧密配合,使科技特派员工作真正形成市、县、乡(镇、场)、村四级纵向联动和各部门横向联动的长效机制。各地分管领导和各职能部门主要领导要集中精力抓好科技特派员创业行动服务工作,确保科技特派员创业行动服务的各项工作和政策落到实处。
(二)优惠政策
1、从南昌科研院所、高等院校或者其它市属事业单位选派的科技特派员,原行政职务、专业技术职称、待遇(工资、福利、奖金)、编制在派出期间给予保留(原单位不得顶编),身份不变,正常参加调资,对于作出突出贡献的,优先晋升职称。属专业技术系列的:晋升上一级中级及以下的职称时,适当放宽学历要求及任职条件;晋升中、高级职称时,需提供选派期间的工作业绩报告,作为参评的重要条件,报省职改办审核,组织专项评审;科技特派员工作一年后,可向市人事职改部门申报。在下派期间
—7— 由市科特办年中、年终根据工作和考核情况给予一定的交通费、生活费补助等。
2、科技特派员可以通过创办园区、基地、中心、协会、公司等形式,直接面向农民服务,取得收入;也可采取资金入股、技术参股、租赁经营等形式与驻点联结起来,建立利益共同体,取得收入。科技特派员创业取得收入为合法收入,受法律保护。
3、对科技特派员的创业项目,各有关部门应在资金上给予扶持,市有关部门应积极争取省级项目资金的支持。
4、科研人员作为科技特派员的,可将科研项目带到创业点进行研究,并开展与研究密切相关的创业工作,缩短科研成果转化的周期。科技部门应根据成果的实用价值,将研究项目优先列入科技支撑项目予以支持。
5、鼓励尚未就业的大学生通过参加科技特派员创业行动取得收入,实现自身价值。在担任科技特派员期间,成绩突出者,可在录用国家工作人员时给予适当照顾。
(三)经费投入
从2010年起,市财政每年从“应用技术研究与开发经费”中安排一定的专项经费,用于市级科技特派员补助补贴、培训、考核评估、表彰奖励、经验交流、科技特派员信息网络平台建设和科技特派员开展相关工作。科技特派员专项经费管理办法,另行制定。对科技特派员服务突出的科技项目要优先予以立项支持和资金扶持,保障科技特派员工作的顺利进行。
(四)奖惩制度
—8— 科技特派员在创业服务期间成绩表现突出,年度给予表彰奖励。对做出突出贡献的优秀科技特派员、科技特派员团队以及科技特派员工作组织管理机构等将予以表彰奖励。每年开展一次优秀科技特派员评选和表彰奖励活动,进行以奖代补,或者以项目代奖励等多种形式的表彰奖励。给想干事的人提供舞台,给能干事、会干事的人更大的支持,给干成事、表现突出的人更多的实惠。
对不履行科技特派员职责的人员,可随时解聘,同时,取消其职称评聘及各类评先选优的资格,并扣回已发的各种待遇;对科技特派员在下派期间无视工作纪律,造成重大损失者,视情节追究其责任。
(五)加大宣传力度
要充分发挥新闻媒体的作用,加强舆论宣传。将科技特派员工作纳入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活动中,通过举办讲座、召开工作经验交流会等方式,宣传科技特派员基层创业的典型经验、典型事迹,营造全社会关心支持科技特派员创业的良好氛围。
—9—
第二篇:科技特派员
科技特派员
服务新农村建设调查报告
张掖是一个传统农业地区。多年实践表明,张掖的优势在农业,农业的优势在科技,抓经济必须抓农业,抓农业必须抓科技,因此,历届党委、政府始终高度重视农业科技工作,走出了一条依靠科技发展农业的新路子。特别是近三年来,市委、市政府大力创新农业科技体制机制,全面推行科技特派员制度,为新农村建设提供了强大科技支撑。
(一)科技特派员制度是科技服务“三农”工作的重大机制创新。我市在学习借鉴福建南平等地先进经验的基础上,大胆探索、不断创新,形成了具有本地特色的科技特派员选派形式:
1、选派法人科技特派员。市、县区农业技术推广机构是国家公益性的事业单位,市、县区共选派564名经验丰富、作风务实、技术过硬的专业技术人员担任科技特派员,组织开展各种技术服务,成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科技推广力量。
2、组建科技特派员团队。围绕十大工程技术需求,组建湿地保护、玉米制种、马铃薯、肉牛、现代示范农业、黑河流域综合治理等6个科技特派员服务团队,着力解决“十大工程”建设中的技术难题。
3、选派科技副乡镇长。市委组织部从市直农、林、水、牧、农机等部门选派了60名事业心强、综合素质较高的科技特派员到乡镇担任科技副乡镇长,培育树立劳动力技能培训示范户、典型户、宣传推广先进典型,协调龙头企业和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开展技术培训,帮助农村基层解决生产一线技术问题,开发各类科技项目,推广应用科技成果,培植特色优势产业。
4、选聘民间科技特派员。全市共选115名农村中具有技术特长的农技人员、畜牧兽医人员、防疫人员、家畜配种员和农村其它领域的科技人员,以及在当地农林水牧等领域靠科技致富并发挥典型示范作用的农村技术能人为民间科技特派员。民间科技特派员的选聘不仅弥补了国家层面技术力量薄弱,也为解决当前农村科技力量不足和科技服务“缺位”的问题,找到了新的途径。
三年多的实践表明:科技特派员制度有利于激活科技人才资源,有利于增强科技人员的责任意识,有利于实现科技与经济的结合,有利于满足农民学科学用科学的需求,固而表现出旺盛的生命力,初步形成了科技示范带动、技术有偿服务、经济利益联结、科技项目拉动和专业协会联动等五种服务模式,取得了明显效果。
1、抓点带面,加快了现代农业发展步伐。高台县民间科技特派员夏玉聪,每年自费订阅农业科技报刊20多种,引进新特品种菜70多个,创出亩收入上万元的经济效益。在各类示范点带动下,初步建成城郊精细蔬菜、荒漠地区设施农业、冷凉灌区设施葡萄、肉牛规模养殖、现代节水灌溉五个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全市日光温室面积达到5.4万亩,设施蔬菜5.25万亩,设施葡萄1196亩,钢架大棚5万亩,暖棚养殖700万头,制种70万亩,高效节水65万亩,科技对农业的贡献率达到46%。
2、利益共赢,建立了科技服务三农的长效机制。甘州区大满镇紫家寨村科技特派员董杰,把全村养鸡专业户组织起来,成立“杰灵养鸡专业合作社”,实行“六统一”服务,有效解决了农户技术和销售难题,2008年,合作社总产值达4750万元,养鸡纯收入480万元,实现利润50万元,市场份额占张掖地区销售的60%以上。市委书记陈克恭实地调研后给予充分肯定,并邀请董杰在市委常委会上介绍经验。
3、强化培训,提高了农民的科技文化素质。科技特派员常年活动在生产第一线,深入到乡村千家万户,田头地边,根据不同区域、不同产业、不同需求,按照“四个一”培训模式和“四到户”的要求,深入浅出地开展培训,全市获得“绿色证书”的农民达4.2万人。
4、项目带动,加快了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步伐。科技特派员驻村后,围绕当地优势产业,把寻求项目、争取项目作为重点工作,结合当地特点实施了一批科技项目。近三年,全市科技特派员共实施科技开发项目65个,项目总投资7550万元,实现年利润1000多万元。
5、创新机制,解决了基层农业科技推广断层问题。科技特派员团队着重解决重点产业的重大技术难题;法人科技特派员着重抓典型示范和共性技术推广;
科技副乡镇长着重抓农民技术培训;民办科技特派员就近快捷地为农民提供技术指导,初步形成全方位、多层次、广覆盖的农村科技服务网络。
(二)近年来,我市在科技特派员试点和推进过程中,按照实施一批科技项目、推广一批先进技术、转化一批科技成果、培养一批科技能人、提升一批优势产业、引领一批农民致富的“六个一”要求,加强领导,稳步推进,着重抓了以下几项工作:
1、抓关键,加强组织领导。市委、市政府和县区党委、政府出台了《关于在全市推行科技特派员制度的意见》,对下派科技人员在编制、职务、工资、职称、考核、机构改革、提拔使用、社会保障等各环节都制定相应政策,主要实行三个优先,即优先申报科技项目、优先评定科技成果、优先聘任技术职称。对做出突出成绩的科技特派员进行奖励,支持科技创新创业,营造了干事创业的良好环境。
2、抓重点,创新工作思路。科技特派员工作已初步形成 “科技示范带动、技术有偿服务、经济利益联结、科研项目拉动、院地科技合作、专业协会联动”六种运行模式。基本做到了“思想认识、机制创新、政策措施、检查督促、协调配合”五个到位,从而确保科技特派员制度在全市的顺利推行。
3、抓纽带,实现利益双赢。积极组织科技特派员开展技术服务型、技术入股型、资金入股型、中介服务型、法人创业型、带动产业型等六型科技服务。科技特派员采取不同的创业模式,把自身的利益与农民、企业联系在一起,风险共担,利益共享,通过科技成果转化,企业得利,农民得利,特派员得利,形成长效的利益回报机制,实现“双赢”。
4、抓对接,实行双向选择。不断加大科技特派员选派力度同,在具体操作中注意把握了三点:一是挑选最优秀的科技人员下去;二是乡镇提出科技特派员的专业要求;三是实行双向选择,供需对接。
5、抓根本,提高人才素质。在选派科技特派员时,十分强调综合素质。一是政治素质好,工作责任心强,热爱“三农”和专业技能工作;二是精通某一方面的农业专业技术;三是身体健康,作风踏实;四是要求广大科技人员把这项工作看作是实现自身价值的一次机遇,在创新服务能力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三)我市科技特派员工作虽然取得了初步成效,但还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主要是乡镇农业科技服务人员的作用不能充分发挥,一些地方对建立科技特派员制度的意义和作用认识不足,支持配合协调不够,比较偏重行政推动,缺乏导入市场经济运行的规则和办法,缺乏引入金融资本和民间社会资本的措施和手段;部分科技特派员仍然沿用过去蹲点跑面示范指导的做法,没有实行有偿服务,服务责任与个人利益结合不够紧密;下派人员的整体素质参差不齐,特别是高层次的科技人才缺乏,不能完全适应当前经济发展的需求。今后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工作。
1、改革体制,建立长效机制。建立以县区农技推广站为指导、民间科技特派员为主体的农村科技服务新机制。这些年,关于乡镇农技服务体系的建设,分分合合,科技服务的功能不能充分发挥。问题在于乡镇农技站不能摆脱乡镇的统配。为了使基层农技人员充分发挥作用,可以取消乡镇农业科技服务机构,根据区域特点,设立县区农技推广分站,加大“土专家”、“田秀才”的选聘力度,建立一支离农民近、技术过硬,能解决生产中实际问题的“赤脚型”、“永久型”民间科技特派员队伍。县区农技站负责培训民间科技特派员,提高知识水平,民间科技特派员直接面向农户开展服务,以此建立农业科技服务的长效机制。
2、创新机制,推动实体发展。坚持双向选择的原则,按照农民的需求和科技人员的专长,做好供需对接,通过科技人员与农村、企业、农户之间直接见面,使双方在平等、自愿的基础上,双向选择,优势互补,形成面向市场发展的结合体;按照市场经济规律,鼓励科技人员将技术、资金、信息、管理等多种生产要素直接导入产业基地和农户,与服务对象和农民结成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利益共同体;把项目实施与培育农村生产力相结合,通过特派员创业,把生产、技术与市场连接起来,为农业发展扩大规模和提高效益奠定基础;注重团体科技特派员的选派,充分发挥科研院所、大专院校等人才密集、设备先进、信息灵通的优势,实行“高位嫁接”,不断提升科技特派员服务水平;尝试鼓励大学生就业与科技特派员制度相结合,促进大、中专毕业生就业的多元化、社会化。对新考录的掌握一定农业基本知识的大、中专毕业生,分期分批下派为科技特派员;支持和鼓励科技特派员以创办实体、领办园区、资金入股、技术承包、返租倒包、科
技中介、技物结合、组建协会、有偿服务等多种形式开展工作,在带领农民脱贫致富的同时取得合法收入。
3、完善政策,建立激励机制。进一步完善科技特派员的激励机制,建立经济利益共同体的具体办法,真正做到想干事的给机会,能干事的给平台,干成事的给奖励;积极探索农民科技特派员职称评定办法,对他们的技术服务给予肯定;把科技特派员选配到村级领导班子中任职,给予完成项目奖励或者下派期间上浮工资等奖励政策,成绩突出的可选派为科技副镇乡长,做出特殊贡献的可给予重奖;对聘用为科技特派员,特别是扩充一些具有相关专业知识且未就业的大中专毕业生发放一定的生活补助费,对服务年限在三年以上且做出突出贡献的,在公务员和机关事业单位的考试录用中可给予加分或者破格录用,逐步将科技特派员工作纳入规范化管理的轨道。
4、保障经费,支持创新创业。设立科技特派员团队专项资金,用于示范、推广和重点项目的引进及对民间科技特派员的技术培训、能力提升、表彰奖励和服务手段的改善等。鼓励科技特派员和所在镇、村、民营企业联合自筹资金,用于项目实施。积极探索建立科技开发项目投融资体系和信贷管理办法,为科技特派员提供信用担保贷款服务,确保科技特派员承担的科技项目能够启动实施,尽快发挥效益。涉农单位要为科技特派员发挥才能搭建平台,尽可能将农业科技项目向优秀科技特派员倾斜,进行集中投入,有效提升项目资金运作的整体效益。
5、加强培训,提升服务水平。围绕特色产业的发展需要,逐步建立培训的长效机制,提高科技特派员服务水平。定期邀请省内外大专院校的专家为科技特派员举办知识讲座,不断丰富科技特派员的专业技术知识。通过召开汇报会、现场观摩会、加强科技特派员之间的相互联系和学习。有计划有针对性地组织科技特派员到农业发达地区、农业院校、科研单位去进修或参观学习,开阔视野,转变观念,提高科技特派员的创新能力和超前意识,不断提升服务水平。
6、加强管理,建全考核制度。修改完善科技特派员的工作职责及考核、奖惩制度。坚持政府领导下的科技特派员管理办公室和各下派单位双重管制,下派单位要与科技特派员签定责任书,科技特派员要与农户签订服务协议,实行双方承诺制并作为考核依据。积极探索涉农事业单位改革与推行科技特派员制度相结合的新机制,建立绩效工资制度;由组织人事及科技部门统一组织年终考核,评
优者不占用原单位优秀指标。把科技特派员的管理纳入到人才管理范围,完善对科技特派员的培训、考核、管理制度及职称评定、评优等优惠政策。营造政府引导、依靠市场、创新机制、服务农村的创业环境,使科技特派员成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中坚力量。
第三篇:2015年科技特派员农村科技创业工作总结报告
2015年科技特派员农村科技创业
工作总结报告
我区科技特派员工作按上级领导要求,在市科技局的指导下,自2004年开展以来,形成了政府推动、部门配合、科技人员积极参与、科技特派员充分发挥作用、广大农民群众热烈拥护的良好局面。科学技术与农民群众脱贫致富的意识亲密地融合,科技成果在农民群众脱贫致富的实践中有效地转化,推进了农村科技产业的发展和经济结构调整,促进了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为全区广大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现将一年来的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一、工作进展情况
我区现共有科技特派员XX名,科技特派团XX个,法人科技特派员XX个,均通过挂牌服务方式把他们派入到广大农村和企业,提供产前、产中、产后一条龙服务。
二、主要做法
1、加强领导,建立机制,提供保障。
区委、区政府对这项工作十分重视,加强领导,建立了工作机制,为科技特派员开展工作提供组织保障。一是召开了科技特派员工作会议。根据我区的实际和工作重点,按照选派的条件,选择不同项目、选派不同地点、选择不同专业
科技人员,在全区科技工作会议上进行了布置和安排。二是建立了管理制度。为了把特派员工作搞好,我们建立科技特派员岗位责任制度、检查、考核、评比制度及科技特派员定期汇报制度。各位科技特派员都制定了工作计划,明确了各自的目标和任务,迅速进入角色,深入基层,服务到农户,到田边地头,为示范村、园提供技术服务,开展科技培训,引进新品种,办好事,做实事,取得了显著成效。
2、明确思路,搞好服务,促进增收。
我们确立了科技特派员工作思路:以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经济发展为目的,以提升板材、蔬菜、饲料和养殖等支柱产业整体质效为内容,以示范村、园建设为载体,促进科技特派员工作与支柱产业发展、示范基地建设、科技项目实施有机结合,切实搞好科技服务,技术推广和科技培训。
3、开展技术服务和培训。
科技特派员通过建立“农业科技咨询服务中心”,采取面对面现场讲解、手把手示范指导、入村入户面授交流等形式,向农民传授农产品种植、农药使用等新技术和新知识,帮助农民解决生产过程中的技术难题,并为农民推销、介绍新品种、新产品,截止目前。
4、典型引路,示范带动。
科技特派员充分发挥自身专业特长,通过各种形式发挥以点带面的作用,加快新品种、新技术的推广应用,积极推
动企业技术创新,增强了对周边乡村、农户发展经济的辐射带动力。
5、项目带动,科农共赢。
今年,我区立足本地优势,围绕林果、蔬菜、花卉和养殖等支柱产业实施科技特派员创业项目。通过实施科技特派员创业项目,推动了科技、企业、农户、市场的有效对接,进一步增强了示范项目的辐射带动能力,促进了科技工作重心下移。
三、主要经验
1、是要与市场互联。每个科技特派员都凭借自己的“绝技”和对市场的敏锐判断力,通过自身的示范带动,引导农户跟着市场走,实现了“市场需要什么,科技特派员引进什么,农户再发展什么”的良性循环。
2、是要与各项科技工作互融。近两年来,我区借助科特派员工作大面积推广的东风,把科技示范村整村推进、科技示范户、科技下乡、科技培训、科技普及和一些重大科技项目有机结合在一起,实行捆绑式推进,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科技特派员在更深层次上承担项目实施、致富示范、帮扶农户、创造效益的多重角色。
3、是要与其它科技服务载体互建。我们把科技特派员工作与农业专业合作协会、农业部门的服务中心等其它科技服务裁体结合起来抓,发挥全社会力量来开展科技特派员工
作。通过科技特派员组建协会,从协会中聘用科技特派员等方法,把全区的科特派工作开展得绘声绘色,深入到农村的角角落落。
4、是要与农民利益互赢。在实际工作中,广大科技特派员通过利益对接、市场对接、技术对接、感情对接,采取统一提供种苗、统一提供技术、统一回收价格,定投入、定单产、定效益的“三统三定”举措,维护好、实现好农民的利益,很多科技特派员还结队帮扶贫困农户,为他们免费提供种苗、化肥等物资,还有的送去资金,解决农户的生产和生活困难。
四、存
在的问
题
及
解
决
思路
1、工作开展不平衡。科技特派员队伍的结构有待继续优化,大部分科技特派员工作开展的有声有色,卓有成效,但也有个别特派员综合素质不高,工作不够深入,局面打不开。因此,要多培养和聘请年青而又具有创新能力的科技特派员,加大典型特派员宣传,带动影响特派员整体素质的提升。
2、工作经费投入不足。自科技特派员工作推行以来,虽然拿出了一些经费予以扶持,总的来说,各级政府投入力度还略显薄弱。由于缺乏经费,多数地区无法落实科技特派员为提供科技服务而产生的有关通讯、交通、出差等必要的
费用补助,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科技成果的转化和特派员能力的发挥。
3、信息更新过慢。随着科技服务工作的进一步深化,多数科技特派员专业技能知识老化,信息不灵,获得新技术渠道匮乏等问题日渐突出,满足不了当前农民对农业高新技术的需求。因此,要加大特派员培训力度,经常性的邀请农业专家为特派员培训,扩大其知识面和信息灵敏度。开展学习交流活动,使新技术新信息得到更好更快更广泛的应用和推广。
五、2016工作重点及建议
1、全面推进科技特派员工作。加大宣传力度,树立典型、总结经验、营造良好的工作氛围,在此基础上,全面推进全县科技特派员工作。将科技特派员工作纳入科技工作的重要内容,摆在科技工作的重要位置加以推进。
2、要充分发挥科技特派员的示范作用,增强农业园区辐射带动能力。充分发挥农业示范区示范带动作用,发挥科技特派员在农业示范区的科技推广作用,大力引进农业实用新技术、新品种在示范区进行推广,把示范区建成融试验、示范、观摩、推广于一体,集技术服务、信息服务于一身的现代化农业展示中心和窗口,辐射带动全区高效农业快速发展,从而全面提升农业整体素质和效益。
3、制定推动科技特派员创业行动的政策措施。进一步
制定金融推动科技创业的办法措施,加大农村信用社对创业项目的支持力度,增加科技特派员贷款授信额度,充分发挥科技特派员创业贷款担保中心的作用,为科技特派员项目提供风险投资,扩大和延伸利益共同群体。
4、进一步规范我区特派员管理工作。学习借鉴外地经验,并与上级要求相结合,进一步明确选送单位、科技部门、科技特派员与服务点之间职责关系和工作机制,进一步探索我区科技特派员工作及管理模式。
5、继续组织实施好科技特派员创业项目。加强对科技特派员创业项目的指导和跟踪检查,确保人人有创业项目,人人创业项目落到实处。积极组织实施自治区科技特派员创业专项,提升科技创业的效果和质量。结合实施我区科技攻关计划、农业科技示范园区建设,整合资金、人才等资源,组织实施科技特派员创业项目。
6、创新服务模式,实现“科农双赢”。通过采取技术入股、资金入股、技术承包、有偿服务等多种形式,积极鼓励科技特派员与不同的农村经济主体建立各种类型的经济利益共同体,使他们在农区实践和服务中通过合法的渠道带领农民群众致富的同时自己也富起来,巩固和发展科技特派员与农民群众之间的“双赢”局面,要积极引导“利益共同体”做大做强,真正建设成为农村经济发展突出的亮点和带动农民群众致富的“龙头”。
7、加强农村农业信息基层服务站点建设。2016年力争新建多个服务站点,做到场所固定,网络信息通畅,配备专职信息员,管理制度、服务机制齐全,信息发布及时,远程咨询快捷,促进农村农业经济发展。
二0一六年四月六日
第四篇:宁波大学科技特派员农村科技创业行动工作总结范文
科技特派员农村科技创业行动工作总结
2010年,我校共向宁波市科技特派员领导小组办公室上报科技特派员项目30项,有20个科技特派员团队获得立项,科技特派员人数达141位,立项团队负责人中,高级职称占90%,中级职称占10%。这些团队主要服务于宁波地区下属各县市区的5家农业产业基地,50家农村科技企业,4家农村社区,地域遍及宁海、象山、奉化、余姚、慈溪、镇海、北仑等地。在过去一年中,我校科技特派员团队紧贴农村科技创业“六大行动”主要任务,深入农村一线开展技术服务和创新创业,积极探索以市场为导向、企业为主体和宁波大学为依托的产学研结合长效机制,提升农村建设科技支撑能力,加快农村经济转型升级,推动农村生产发展和民生改善。
一、学校采取主要措施
1.做好科技特派员团队的组建和选派工作
2010年是宁波市第一次大规模开展科技特派员工作,学校领导十分重视,在申报团队之前专门召开各学院分管领导座谈会,认真学习宁波市委办公厅、市政府办公厅《关于深入开展科技特派员农村科技创业行动的实施意见》和宁波市科技特派员领导小组办公室《关于做好2010年法人和团队科技特派员组建申报的通知》。根据科技特派员实施农业产业基地科技提升行动、农村企业科技服务行动、农村新型业态培育行动、农村医疗卫生、农村社区建设科技服务行动等“六大行动”主要任务,结合学科性学院的专业,给各相关学院分配了相应指标要求,确保申报团队的数量,同时学校安排相关部门和专人对科技特派员工作进行管理。还让科技特派员认识到该项制度有别以往的“科技下乡”、“科技扶贫”,要与农民结为“利益共同体”,通过市场手段让科技特派员和农民群众“风险公担、利益共享”,实现农民与科技特派员“共赢”。
2.开展科技特派员农村创业培训
组织科技特派员团队负责人参加宁波市2010年科技活动周暨“百团千名”科技特派员农村科技创业行动启动仪式,听取浙江大学农学院院长张国平教授作“新一轮绿色革命,全球社会与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引擎”的学术报告。邀请宁波市委副秘书长、市农办主任戴国华为我校科技特派员做题为《学习贯彻五中全会精神,建设幸福美丽新家园——宁波新农村建设回顾与展望》的讲座。
组织科技特派员团队负责人参加宁波市科技局在宁波国家高新区创新港组织的科技特派员培训班,认真学习了科技创新创业经验与方法、科技创新政策、科技计划项目申报技巧。赴象山考察了宁波大学水产养殖科技服务团队服务点象山东陈乡梭子蟹育苗养殖基地和宁波海洋与渔业研究院法人科技特派员技术服务点象山新桥镇南美白对虾养殖基地。
3.组织科技特派员申报农村科技项目
组织相关科技特派员团队参加国家科技部、农业部、教育部等联合举办的“科技特派员农村科技创新创业大赛”,我校生命学院王春琳教授的《梭子蟹大棚水泥池单体筐养技术》报名参与了创新创业大赛。该项目是宁波市唯一进入复赛的项目,被评为优秀项目,被科技部列入国家“十二五”农村领域项目储备库。
组织科技特派员团队积极申报2010宁波市第二批农村科技创新创业资金项目。
4.落实科技特派员农村创业保障 为保障科技特派员的利益,我校对科技特派员团队责任人的考核采取两种形式,即团队负责人既可以参照人事处以教学、科研的标准参与年终考核,也可以参照党委组织部以挂职干部的标准参与年终考核,选取哪种形式考核由科技特派员团队负责人自己决定,从而避免了部分科技特派员团队负责人因长时间在外科技服务影响到教学、科研考核。
由于市派科技特派员没有相应工作经费,学校主动承担工作费用,从有限地方联络经费中资助市派科技特派员每月700元的生活补助,并按照因公出差交通费定额补贴标准给予每月报销4次往返入驻乡镇的车费。
做好宁波市法人和团队科技特派员工作经费的用款计划填报和落实工作,保障科技特派员工作开展所需的经费。
二、科技特派员工作成效
1.完成农村现状调研
我校20个科技特派员团队深入农村,对主要服务的农业产业基地、农村科技企业和农村社区进行了深入调研,通过资料收集、走访群众,基本掌握了基地、企业和社区存在的科技问题,获得了第一手调研资料,并针对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全面梳理和部分解决,为2011年科技特派员农村创业行动工作开展奠定了基础。
农村产业基地服务团队在充分调查当地实际情况挖掘当地自然条件优势的基础上,因地制宜,培育了优势特色产业,推进了当地农村科技产业的发展和经济结构调整。实地考察走访农村产业基地,倾听合作社、农户的意见和困难,深入田间地头,反复与农户座谈交流,了解去年农村产业基地情况,对农户采用的常用栽培技术,种植面积、品种、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进行调研,科学制定工作计划并对在实际过程中出现问题制定应对之策,更好地开展科技帮扶工作。
农村企业科技服务团队自团队成立起,项目组人员就深入企业生产一线进行调研,团队负责人也多次带领研究生实地考察,与相关人员探讨企业要解决的问题与面临的困难,熟悉了解企业的生产情况与面临问题、技术优势与需求,摸清了行业发展趋势,双方初步建立互信合作机制,做好了不同方向课题组进行研究的准备工作及研究内容的准备与项目申请工作等。
农村社区服务团队带领研究生深入街道、农村进行调查和体验,对合作对象进行了 2 深入的接触和交流,比较全面地了解了合作对象需要的服务内容,比较深入地了解了各乡镇、街道及农民、农村对法律知识掌握的现状,以及他们对法律知识的需要,为后一阶段如何开展法律咨询、服务和法律知识的宣传普及工作奠定了基础,还基本掌握了在乡镇、街道和农村、农民中进行提供法律服务(包括咨询、宣传和纠纷处理引导)的途径、方法和手段,对下一阶段提高法律服务的质量和效果积累了经验。
2.实施科技开发项目
科技项目是科技特派员农村创业行动工作的重要载体,科技特派员团队把科技项目的实施与发展农村生产力紧密结合,围绕培育壮大主导产业和区域优势特色产业,开发有市场前景、有科技含量、有推广价值的科技项目,以科技项目促进科技特派员农村创业行动向纵深发展。2010年,我校科技特派员团队与合作单位联合实施科技开发项目总数达32项,年项目总投资达1465万元,实现年利润759万元。
水产养殖科技服务团队与宁波鑫亿鲜活水产有限公司合作申报并获得了国家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项目“三疣梭子蟹抗溶藻弧菌品系扩繁及高产养殖技术中试”,以此作为技术支撑,指导并协助该公司获得宁波市农业产业化基地项目140万元的资助,使该企业获得象山县农业龙头企业,并通过ISO22000论证。
微生物资源开发与农产品深加工技术服务团队,以《以牛皮为主要原料提取胶原蛋白研究》、《生猪培养殖废物微生物转化菌剂研发和清洁生产技术研究》和《利用豆粕为原料进行微生物培养产共轭亚油酸作为水产养殖的饲料》三个方向为突破口,进行系统的研究,并分别得到了宁波市科技局的农业攻关重点项目和一般项目的立项资助,项目研究工作进展顺利。
林特科技服务团队协助宁海县龙文农牧有限公司和宁海县九顷果木园艺有限公司向宁波市科技局和宁海县科技局申请了宁波市农村科技创新创业资金项目《油茶丰产栽培及茶油绿色高效加工关键技术集成示范》和《四季开花的特异茶花新品种培育及产业化示范》,为岔路镇的农民要来了35万元的科技开发资金。
水产新型生物制剂的研发与推广服务团队与宁波市绿宝水产专业合作社联合申报鄞州区科技局农发项目《淡水鱼类系统性败血症疫苗的研制与推广》获得批准;与奉化市亚泰水产实业有限公司等单位联合申报国家科技部“十二五”集成示范类项目《基于感染微生态特征的无抗化养殖调控技术集成与示范》已入库。
数控制造与培训科技服务团队结合具体项目开展研究开发,与宁波市镇海波涛机械厂开展《螺旋转子数控工艺的开发》技术合作、与宁波万盛轴业有限公司开展的《汽车传动轴心数控工艺的开发》技术合作等。
3.建立农村创业示范基地
我校科技特派员团队在实际工作中,主动思考,创新服务模式,丰富科技创业实践平台。2010年,形成利益共同体10个,创办企业1个,建立合作经济组织(专业协会)2个,建立校企合作研发中心1个。
紫菜养殖加工科技服务团队采取优质的紫菜种苗为载体,并引进省内外的优良品系,已经在南田岛高塘乡2个典型的育苗大户开展了自由丝状体育苗,种苗示范基地面积达到480亩。通过适宜紫菜种质的引进来与走出去的方法,建立了紫菜种质交流机制,避免了本地菜种一直来是“同一海区育苗、同一海区养殖、同一海区采苗”的现象,为紫菜产业的顺利发展奠定了良好的种苗基础。
林特科技服务团队,在2009年的基础上继续引进油茶良种,扩大油茶栽培面积,新建特异茶花产业示范基地,指导农户和合作社建立生产示范基地3个,面积3000亩; 指导宁海九顷果木园艺有限公司在宁海九顷塘建立了100亩的特异茶花生产示范基地,巩固扩大去年已建立的茶花特色产业示范基地。
水产养殖科技服务团队协助宁波鑫亿鲜活水产有限公司成立了“象山县昌茂梭子蟹专业合作社”,以“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的经营模式辐射带动周边近万亩300多户养殖户,占象山县海水池塘养殖面积的15%。
鱿鱼系列制品质量与安全控制关键技术科技服务团队,结合工作需要,与宁波南联冷冻食品有限公司成立了“宁波南联水产加工研发中心”,开展冷冻食品加工工艺研发和产业化工作。
4.开展农村科技服务
我校科技特派员团队积极为农业产业基地、农村企业和农村社区开展科技服务,2010年,推广新技术33项,引进新品种20个,培训农民7750人次,发放科普资料11700份。
开展科技咨询。数控制造与培训科技服务团队不定期下企业开展科技咨询,协助企业了解项目申报、专利申请、新产品申报等政策。农村新材料企业科技服务团队深入企业50多人次,分析样品20余个,咨询专利申报5次,提供技术咨询近10次,提供学生实习5人。鱿鱼系列制品质量与安全控制关键技术科技服务团队帮助结对企业进行厂房设计改造、购买常规食品检测、化验设备,并能经常指导检验人员对食品相关卫生指标的检测工作。团队成员解决企业常常会遇到诸如鱿鱼加工废水磷酸盐超标、鱿鱼制品色泽及添加剂使用等问题。
推广新技术。水产养殖科技服务团队设计了梭子蟹大棚水泥池单体筐养技术,省市海洋局领导、市府副秘书长等多次来场考察,充分肯定该养殖模式。该项目被市科技局推荐参加国家科技部组织的中国农业创新创业大赛,是宁波市唯一进入复赛的项目,目前已作为该大赛优秀项目被科技部列入国家十二五农村领域项目储备库。鱿鱼系列制品质量与安全控制关键技术科技服务团队针对北太鱿鱼、阿根廷鱿鱼平均价格持续上升,企业急需以秘鲁鱿鱼替代。但秘鲁鱿鱼肉质疏松、具怪酸味、甲醛含量高,为从根本上解决秘鲁鱿鱼品质低劣的现状,本团队成员进行了鱿鱼脱酸脱臭技术研究,鱿鱼丝低温杀菌工艺研究,鱿鱼加工下角料的综合利用等攻关研究。紫菜养殖加工科技服务团队推广了紫菜免洗壳的生态育苗技术途径,具有节省清洗劳动强度、减少人工及换水等直接成本、有利于海洋环境保护等优越性。通过技术培训、使育苗户认识到新技术的优势,4 都愿意相互了解、学习并掌握该生态培苗的技术措施。按照每亩节约人工及水电费30元计算,每年节省直接投入60万元。机械化采收技术与设备的应用,大大提高了海藻采收的自动化程度,通过该设备和技术,同比减少劳动力75%,能耗降低35%,每个人工的劳动效率提高85%以上。通过形成精深加工的加工企业的拓展,进一步推动生产原料的生产厂家水平与技术的提升,促进紫菜育苗与栽培的稳定发展,这样的多赢局面,促进了坛紫菜的产业链的发展与完善。进而为企业研发、试制新产品(紫菜饼、紫菜粉、紫菜糖等),实现了系列产品的开发、中试与产业化的协同发展。
引进新品种。新型鱼类养殖产业价值提升科技服务团队引进淡水名优特新品种—石斑鱼、笋壳鱼及大型观赏鱼品种,不断积累特色品种的养殖和繁育技术,作为整个生态园区的配套技术贮备及生态旅游项目内容。林特科技服务团队今年从全国各地引进了10个油茶良种,同时从广东和越南引进四季茶花新品种2个。
培训农民。数控制造与培训科技服务团队为宁波市镇海波涛机械厂、余姚利佛德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鄞州晓阳塑料电器厂和宁波市镇海区骆驼创兴五金加工厂培训数控制造技术人才50人次。水产养殖科技服务团队在宁海县长街镇授课2次,王春琳主讲“象山梭子蟹养殖经验借鉴”、蒋霞敏主讲“养殖新种类养殖技术”。林特科技服务团队进村入户开展技术指导、培训和咨询,举办实用技术培训班6场次,培训1000人次。新农村建设科技服务团队受宁波市扶贫办邀请,为“西部新农村基层干部培训班”、“西部致富带头人培训班”讲课,通过培训提高了农村基层干部和致富带头人科技水平和管理能力。同时,先后邀请中国科学院、浙江师范大学等10余位专家多次深入农村,进行水环境治理、水资源保护及农村环境整治现场调研和指导。乡镇(社区、企业)法律服务科技咨询团队通过法律诊所等形式为服务对象提供法律咨询20余人次,提供法律帮助10余人次;组织了两场法律知识讨论:“金融危机下小型企业劳动合同的执行与风险防范”、“农村群体性事件的防范与应急处置”。林特与食品加工团队通过实验和总结金柑栽培技术,总结金柑高产栽培技术,从金柑园的土壤管理、金柑树的修剪、金柑包花保果措施、金柑疏花蔬果措施、金柑病害防治等问题,编写金柑栽培手册,将于明年发给金柑种植户并进行农民培训。
三、科技特派员制度运行存在的问题
从宁波市法人和团队科技特派员制度运行情况来看,已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但当前影响科技特派员团队农村创业效能的主要有科技特派员管理长效机制缺失、政府对科技特派员的资助力度低下、新技术与设备的推广普及难度大、科技特派员自身素质的提高与新农村建设对科技服务需求的差距等问题。
1.科技特派员的监督管理问题 有效的监督和管理是一项制度成功实施的保障。由于科技特派员派出单位为高校,而特派员的工作主要在驻地乡镇,因此对科技特派员的管理部门至少包括所在单位、县科技特派员工作办公室、乡镇政府等,从而出现了多方管理的现象,而宁波市科技特派 5 员领导小组办公室缺乏构建多方联动机制,使科技特派员的工作信息互通不畅。另外,现有的科技特派员考核每年都在实行,但考核步骤、考核程序、考核内容不够清晰,尤其在科技特派员工作时间、工作内容、工作经费使用等有效监督等方面力度不够,缺乏先进科技特派员的评选载体,考核结果的奖惩措施也过于平均,不能起到有效的监督和促进作用。
2.对科技特派员的支持力度问题
服务农村企业的科技特派员团队“农村味”还不够,与渔业、种植业等专业专家相比联系农村还不够多,合作企业属于工业领域,尽管企业生产的产品在农业上得到广泛应用,但难以得到上级主管部门的支持,尤其是农村科技创业项目申报方面,无法申报农村创新创业基金。科技特派员团队工作经费资助力度过小,大大限制了科技特派员的工作成效,也制约了农业新技术推广的速度。另外,派出单位在科技特派员支持上缺乏必要的政策,尤其是在教学、科研工作量减免上未见实质性措施,造成科技特派员难以有空余时间到农村合作单位开展工作。
3.新技术与设备的推广普及问题
由于农村的相关产业规模小,主管部门与相关的领导重视程度不够,缺乏政府部门对相关产业的资金支持,而且从业人员多,素质差异大,往往以一家一户为单位组织生产,思想观念较为保守,对于新技术应用有一定的顾虑,在资金等方面的不愿意追加,规模不容易发展,致使新技术与设备的推广普及难度大。
4.科技特派员素质的全面提升问题
科技特派员制度的初衷是以科技人员的技术优势通过项目示范引导农民致富,在提高农产品产量和品质方面能够充分发挥积极的作用。在实际工作中,科技特派员的工作内容远远超过“科技”范畴,还需要在引导农民开拓市场、组织农产品营销方面发挥作用,但在这方面科技特派员普遍经验不足。如果农产品生产扩大规模后,没有在销售中及时实现收益,会降低农民采用新技术的热情。而在实践中,如何迅速培养这种既懂技术、又懂管理的复合型科技特派员是一大难题。除了业务素质外,如何增强服务和自我管理意识也成为建设科技特派员队伍需要面临的问题,比如团队成员的服务主动性不强,工作缺乏创新性,被动工作和按部就班的现象比较突出,服务内容的针对性有待加强,服务形式的多样性和灵活性也亟待提高,工作实效不明显,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科技特派员的整体形象。
四、几点建议
1.进一步完善科技特派员的监督管理体制
进一步明确和完善各级科技特派员派出单位、县科技特派员工作办公室、乡镇政府的职责和权力,充分发挥宁波市科技特派员领导小组办公室的监督指导作用,来统一协调宁波市的法人和团队科技特派员工作。具体可以根据宁波市各地乡镇的不同情况,制定分层次的指导意见,搭建派遣单位和驻地之间的互动平台,建立一套与工作相适应的 6 监督管理措施,从落实工作任务入手,抓好科技特派员的驻地考核、项目实施、服务指导等方面的管理,尤其要加大项目资金的使用方向和项目实施情况检查,要定期、不定期地进行重点检查和随机检查;在职权利核定、干部交流、考核、提拔使用等方面,制定相关鼓励政策和保障措施,解除他们的后顾之忧。鼓励科技人员下派到农村生产一线,以各种方式与农民结成利益共同体,为农业科技体制改革探索新路;进一步优化考评体系,每年要开展科技特派员先进团队和先进个人的评选活动,对在工作中表现出色的科技特派员给予奖励。
2.采取措施,加大对科技特派员工作的扶持力度
市科技局要加大对科技特派员项目支持力度,在项目立项、资金安排等方面要向科技特派员倾斜,积极组织科技特派员承担一些重大农业科技推广项目和攻关项目。建议宁波市科技特派员领导小组办公室,学习浙江省科技厅每年资助每位省级科技特派员一个省级科技攻关项目的做法,对每个科技特派员团队资助一个市级攻关项目,这样有助于提高年轻教师参与科技特派员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同时,要出台政策鼓励、支持科技特派员与农民,尤其是专业大户、龙头企业,结成利益共同体,通过资金入股、技术入股、技术承包、技术服务等多种形式,实现利益共享、风险共担。
3.培养与培训并重,全面提升科技特派员素质
首先在派出前,要对科技特派员进行岗前培训,根据需要向科技特派员开展市场营销、行政管理等经济与管理类课程培训班,还可以聘请企业人员为科技特派员开展人力资源管理方面的培训,拓展知识面、培养市场意识。其次是开展经验交流会,让科技特派员之间互通有无,相互学习,相互提高。另外,还可以组织科技特派员到做得好的省份参观考察,学习先进经验,走出去,取经回乡,服务新农村,引进省内外的优良品种系列。再次需要团结学校多学科资源为企业服务,解决实际工作中的跨学科问题。
4.整合社会资源,开展产学研合作
科技特派员团队要充分依托高校的学科、重点实验室、技术研发中心等科技创新平台,以服务的企业为载体,针对产业发展的瓶颈问题,以产学研合作方式申报项目,解决产业的关键技术问题,提升产业。通过开展重大科技项目攻关,提高科技特派员团队整体科技创新水平和服务地方产业能力。在产业关键技术上的合作开发和社会关注问题的解决是产学研合作的重要契机和切入点之一。从我校的成功案例可以看到,选择合作的企业必须是科技创新型企业,必须具有“科技是第一生产力”观念,要有科技投入才能带来效益的思想。有必要从单纯小项目合作向产业各环节全方位提升合作转变,瞄准行业可持续发展的共性关键问题攻关,把传统产业做成高科技产业。
五、创业典型案例
1.生产养殖科技服务团队创业典型案例
梭子蟹养殖业发展的十年来,都是利用土塘养殖方式、天然小杂鱼作饵料、苗种来源于野生蟹为亲体培育出的人工苗,这种养殖方式明显存在着技术水平低下,受天气影 7 响大,尤其中台风等灾害性天气,水质变化大控制难,设施差,病害较多等问题。另外,我国沿海基本上为经济发达地区,沿海滩涂逐步被工业用地挤占,许多城市沿海滩涂已失去养殖功能,为工业让地。因此,发展梭子蟹工厂化、集约化养殖是我们的努力方向。
本团队根据象山鑫亿公司与宁海得水公司拥有大棚水泥池情况,设计了一套大棚水泥池梭子蟹单体筐养技术方案,增加了水过滤设施,购买了塑料筐,改造了充氧系统,利用现有砂池进行养殖试验。今年在两家公司各养殖了1000个筐,塑料筐一分为二,养殖梭子蟹2000个,平均成活率在70%以上。
如上所述,该项目被市科技局推荐参加国家科技部组织的中国农业创新创业大赛,是宁波市唯一进入复赛的项目,目前已作为该大赛优秀项目被科技部列入国家十二五农村领域项目储备库。
2.新型鱼类养殖产业价值提升科技服务团队创业典型案例
利用阳光温室繁育淡水鱼新品种;咸水鱼淡化和淡水鱼咸化工作目前在国内国际上具体较新的生产应用实践理念;南鱼北养、北鱼南养将减少地域性差异,从另外一角度提升养殖鱼体的经济价值;休闲渔业作为传统渔业价值提升的有利证据,将进一步强化本团队建立以水产养殖为基础,结合以上多项措施,全面提升传统鱼类养殖的新理念,不断引导传统养殖品种向更高附加值的模式转变,充分利用科技特派员服务地方,结合地方实际,发挥技术、人才优势,创造更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宏德生态观光园是建立在“绿色”和“生态”基础之上的,是一家集旅游观光、假期小憩、趣味垂钓、特色餐饮、大众娱乐于一体的大型生态农庄。它位于宁波市镇海区庄市街道永旺村(公交车341可到),毗邻合生国际城和宁波大学,东面是即将建好的舟山跨海大桥和热带植物园。观光园采用了生态园模式进行观光园内的布局和生产,园内的每一处景观都遵循着“自然、环保”的原则,力求让来到这里的每一位游客都能有一种远离城市喧嚣,回归大自然的感觉。
观光园现在的主体是一个垂钓区,共有水面6000平米。在特色观赏区内有锦鲤鱼和一些珍稀鱼类观赏;水里有多种口味鲜美的鱼类和虾类;水面有漂亮的喷泉、竹筏;水上有可供休息的凉亭、观光的景观长廊。观光园内的渔家乐园为您的胃准备了精美的食物,在这里,有可口的农家菜,美味的烧烤和香辣的火锅。当然,如果您想尝尝“自己动手,丰胃足食”的乐趣,我们还有特色厨房服务为您提供现成的餐具。
观光园还有正在建设的阳光温室和大型停车场,在即将建成的阳光温室内,我们有三大特色旅游点:一,特色生态果园。在生态果园类有新鲜的葡萄可供游客摘取。二,特色生态农庄。在农庄内,有珍稀鱼类观赏区、水培植物观赏区、观光长廊、中心湖鱼垂钓区、爬地类植物展示区和能饱览全部景区的观光平台。三,特色植物园。在我们花了大量精力打造的园林绿化带中,有多种爬地类、藤类、竹类、蕨类、果类植物,它们会带您进入一个热带雨林的世界里。
在未来的一到两年内把观光园建设成一个集垂钓、餐饮、住宿、会议、娱乐、健身、休闲为一体的精品旅游区,一个结合了大自然和高科技的精品旅游示范区。
第五篇:如何进一步加强科技特派员为农村创业和服务
交流材料
如何进一步加强科技特派员为农村创业和服务
----××县教育和科学技术局
农村科技特派员制度发轫于农村,源于农民的需要,基于基层的探索和实践,是科技服务于“三农”的一种机制创新和制度创新。在总结和静县开展农村科技特派员工作经验的基础上,2002年科技部决定在西部地区开展科技特派员制度试点工作,并于2005年开始在全国推广这项制度。目前,全国已有31个省区市的1039个县市开展了科技特派员工作,其人数超过5.7万人,直接服务近4万个村和1400多万农民。实践证明,农村科技特派员制度促进了人才、技术、管理、土地和资金等生产要素在农村的有机结合与合理流动,提高了农民的组织化程度和农业生产的市场化水平,是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然而,农村科技特派员制度在各地仍处在实践和探索之中,在运行过程中也暴露出许多问题。只有不断完善、提升并逐步规范农村科技特派员制度,才能使这一制度健康发展,并在新农村建设进程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一、农村科技特派员制度存在的问题
1、职责定位不明确
农村科技特派员制度是指具有一定专长的农业科技人员,深入农村,为农民提供农业科技服务,帮助农民掌握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管理方法,组织农民运用科技和科学方法致富。但在各地的实际运作过程中,科技特派员的工作已远远超出了“科技”的范畴。由于农村普遍缺乏各类人才,科技特派员就成了农村的高级人才,除了从事农业科技推广、科技服务工作外,还承担了农村金融、乡村建设、商品流通,甚至计划生育等工作,科技特派员的工作基本涵盖了农村工作的方方面面,这导致了科技特派员的工作难以准确定位、明确职责。多数科技特派员混同基层农技人员或其他农村管理与服务人员,未能更好的发挥科技特派员的专长和作用。另一方面,由于科技特派员管理机构没有规范和明确,管理机构具有过渡性和临时性的特点,导致基层科技特派员管理机构定位也不明确,在很多情况下与乡镇农技站混同。而一些地方将科技特派员工作站设在“三农”服务中心内,负责农业技术服务工作,既与农业技术推广部门产生职能的交叉,又出现以科技特派员工作站取代农技推广站的现象,产生了以行政性取代法律性、以临时性代替长期性的趋势。
2、工作经费投入不足
从各地已有的实践来看,农村科技特派员所服务的对象具备了一定的规模、有了一定的市场之后,这一制度的运行就有了较稳定的基础,科技特派员的科技服务也可以在利益共享机制中获得一定的回报。但在这一工作启动和推动的过程中,必须有一定的经费保证,才能激励、引导科技人员投身于农村科技服务,否则,这一工作很难开展,更难以形成一种良性的发展机制。例如科技特派员到乡村工作,需要一定的试验和示范推广经费;科技特派员的日常工作、管理也需要一定的经费。目前,多数地方没有财政专项经费预算安排,支持科技工作的资金一部分是使用地方科技三项经费,另一部分是依靠申报各级科技计划项目作为补充。由于缺乏经费,一些地区无法落实科技特派员有关的通讯、交通、出差等必要的费用补助,更谈不上在试验和示范推广费用上予以支持,在科技特派员创业行动中给予扶持,这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农业科技的推广和农村科技特派员制度效能的发挥。
3、未建立起长效机制
要加强农村科技特派员制度的建设,必须从体制上理顺关系。目前,我国各地科技特派员的管理体制差异明显。虽然均由当地主要干部任科技特派员领导小组负责人,但科技特派员的具体管理部门却各不相同。有的依托农村工作办公室、有的依托科技局、有的则依托组织部门,这种管理体制虽然是因地制宜的做法,但由于牵头单位不一,要进行统筹协调就有一定的难度,显然不利于这项工作的规范化管理和制度化建设。尤其是在乡镇,上下关系未理顺的问题普遍存在。由于科技特派员工作涉及的业务部门多,有的科技特派员工作站存在多个领导同时分管的现象,不利于工作的正常开展。
另一方面,农村科技特派员市场化的双向选择机制尚未建立,科技特派员的选派主要还是依靠行政手段;鼓励科技人员下基层创新创业的保障政策、激励措施不规范、不完善;缺乏一套检验科技特派员服务效果的科学评价体系,客观上存在赏罚不明的问题,不利于调动农村科技特派员的工作积极性。这些问题的解决有赖于打破体制、机制的束缚,建立起科技特派员制度的长效机制。
4、科技特派员队伍建设有待加强
在实践中,各地基本上打散了原有的农技推广队伍,由多个部门的人员重新组成了科技特派员队伍。由来自不同单位、不同层面的人员构成的科技特派员队伍,组织结构相对松散。这种方式在短期内加速促成了农村科技推广力量的整合,但从长远来看,这种行政性、临时性队伍也难以担当农村科技推广、科技服务这一法定性、长期性的任务。由于农村科技特派员队伍这种特殊的构成形式,科技特派员队伍不稳定,部分科技特派员没能很好地处理原单位工作与下村服务的关系,有的下村服务时间有限,有的服务不到位或服务不主动,工作实效不明显,也影响到农业科技推广的效率。这种情况下,也难以对科技特派员的工作进行及时、有效的管理和监督。科技特派员工作各地开展良莠不齐,科技特派员队伍的状况也是主要因素。
此外,科技特派员队伍素质尚待提高,部分科技特派员知识结构老化,不符合发展现代农业、建设新农村对科技人才的要求。科技特派员队伍中还有相当一部分人员思想保守,缺乏现代农业经营管理知识,把握市场的能力不高,难以顺应将其创业项目做大做强并带领农民走上致富之路的需要。科技特派员队伍无论从数量上还是从质量上都亟需加强。
二、推进农村科技特派员制度建设的对策建议
1、完善农业技术推广法,奠定农村科技特派员制度的法律基础
市场经济是法治经济。市场机制对经济活动的调节需要一个完备的法律体系和完善的制度环境。农业技术推广是一项惠农兴农的长效机制,其贯彻实施离不开法律的保护和支持。我国现行的《农业技术推广法》是1993年颁布实施的,它以法律形式确定了农技推广(包括农、林、牧、渔、农机、水利)在农村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确立了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农技推广机制,规范了农技推广的行为和必要的保障措施,明确了农技推广者和应用者的合法权益。
然而,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已经进入新的发展阶段,对农业技术推广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推广内容和形式也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相形之下,《农业技术推广法》内容较为空泛,可操作性不强,定位带有明显的计划经济色彩,已不能适应现代农业科技推广的要求。政府相关部门应在总结贯彻实施《农业技术推广法》经验的基础上,针对执行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尽快制定、完善与农业科技服务相关的法律、法规。在新形势下,基层科技工作不但要提供生产性科技服务,也要提供高质量的民生类科技服务。因此,应进一步界定推广体系的范畴,规范农村科技服务的内容,以适应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
2、加大政府的投入和扶持力度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资源、要素都向城市集聚,要想实现城乡一体化,必须由政府推动,政府的作用要凸显。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学技术只有应用到实际当中、转化为实实在在的生产力,才能发挥第一生产力的作用。因此,农业科技推广对于发展农业生产力、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增加农民收入、加快新农村建设的步伐都极其重要。科技特派员制度作为农村现行科技推广体系中的中坚力量,在农业科技推广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政府应加大对农业科技推广的投入力度,加大对科技特派员制度的扶持力度。政府应在财政预算资金中设立科技特派员工作专项经费,保障科技特派员工作的正常开展,以及用于奖励科技特派员的突出贡献和帮助科技特派员启动科技服务工作,使科技特派员能够在新农村建设的事业中创造出更加辉煌的业绩,为科技特派员制度的完善和发展奠定一定的经济基础。
3、政策应考虑到科技特派员的因素
随着科技特派员制度的不断发展和完善,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进程中,科技特派员将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政府应高度重视这支队伍并支持科技特派员制度的创新发展,在制定相关政策时充分考虑到科技特派员的因素。
第一,落实和提高科技特派员相应的待遇,使他们在社会、政治、经济生活中享有充分的地位和发展的空间。
第二,科技部门要把科技特派员工作纳入基层科技工作的重要内容,政府应积极调整财政支出结构,划出政府投入用于科技特派员工作的比重;政府相关部门也应在农业科技项目的分配上优先考虑科技特派员,把科技特派员与星火计划、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农业综合开发、科技扶贫等项目结合起来,实现部门工作目标与科技特派员的科技活动相结合。
第三,建立农业推广的投融资机制。政府应协调好金融部门与科技特派员的融资合作,鼓励金融部门积极探索科技特派员创业项目贷款配套的方式,以小额、无抵押、贴息贷款等方式支持科技特派员创业项目。
第四,政府的支农、惠农政策应与科技特派员制度相协调、相一致,相互支撑,形成合力。各地相关部门要及时研究科技特派员工作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为国家制定相关的政策措施提供决策依据,使国家的农业政策向科技特派员工作倾斜,从而促进科技特派员工作常态化运行。
4、建立农业科技推广风险补偿机制,鼓励科技特派员创业
由于自然因素和市场因素的不确定性,发展农业面临着较大的风险。加之,农业是一个弱势产业,自身抵御风险的能力很低。而农业技术推广和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应用又不可避免地会面临三种风险:自然风险,市场风险和技术风险。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农业科技对于发展农业、壮大农村经济极为重要。为了支持农业科技推广和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应用,政府应建立农业科技推广风险补偿机制,由政府资金引导设立农业科技推广风险补偿基金,对农业科技推广和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应用所带来的技术风险进行补偿。同时,应在有限的农业保险的基础上,扩大农业保险险种范围,在农业科技推广和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应用遭遇风险时,政府和保险机构能承担一定比例的损失,减小科技特派员创业的风险顾虑,提高科技特派员创业的信心和动力。
5、农村科技特派员职业化
目前,农村科技特派员大部分都是从行政事业单位选派的,在担任科技特派员期间保留原单位的一切待遇和正常的晋升。在科技特派员制度推行之初,这种做法可以解除科技特派员的后顾之忧,有利于鼓励科技特派员从事农业科技推广工作,有它的合理性和必要性,但也存在着一些弊端。其次,农业科技特派员制度已经发展到了一定的阶段,有了相当的基础,需要再上一个台阶,使农村科技特派员制度更加规范和完善。更为关键的是科技特派员制度要有长足的发展,保持其旺盛而持久的生命力,必须从政府推动转向政府引导与市场化运作相结合。
农村科技特派员职业化,是指将农村科技特派员作为一种职业。要求科技特派员必须具有奉献精神,热爱农村、热爱农民,有为“三农”服务的愿望和热情,有敬业精神,能吃苦耐劳,诚信正直,踏实肯干;有良好的沟通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具备学习能力和一定的组织、管理能力;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技能和相应的资质。因此,应通过相应的选聘制度和程序取得农村科技特派员资格,农村科技特派员应实行聘用制,并根据其工作成效确定相应的聘用级别和待遇。
6、建立农村科技特派员制度的长效机制
事实证明,农村科技特派员制度是新时期解决“三农”问题的有力抓手,应高度重视,并力求从各方面保障其健康发展。目前,亟需建立起农村科技特派员制度的长效机制,保障这一工作的规范化和制度化,使农村科技特派员工作常态化。应加强科技特派员的组织建设,从组织制度、政策环境上为科技特派员制度提供坚实的保障,在现有的体制下,建立由科技部门主管,多部门协同、联合推动的工作机制。政策上加强政府的引导和支持,运行上更多的采取市场化的方式和手段,使农村科技特派员制度在经过十年的探索和经验积累的基础上,再上一个新台阶,使农村科技特派员这支队伍成为引领新农村建设的生力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