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江苏省应急预案编制大纲(园区版)介绍
江苏省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编制导则(试行)(工业园区版)
发布时间:2010/8/20 17:46:41
阅读数:14
来源:如东县环境保护局
江苏省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
编制导则(试行)
(工业园区版)
目录 适用范围...1 园区环境应急救援的方针、原则...1 规范性引用文件...1 术语和定义...2 应急预案编制程序...4 6 应急预案编制内容...6 格式和要求...16
江苏省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编制导则(试行)
(工业园区版)适用范围
本导则规定了工业园区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以下简称应急预案)编制的基本要求,使工业园区能够依据法律、法规和其他相关要求,在强化园区风险管理,有效降低突发环境事件发生概率的前提下,建立健全园区环境应急管理体系,规定环境应急响应措施,对突发环境事件作出有序响应,及时组织有效救援,最大限度减少事件造成的损失。
本导则适用于江苏省内涉及环境风险源的工业园区,包括:分布有向环境排放污染物的单位,生产、贮存、经营、使用、运输危险物质的单位以及产生、收集、贮存、利用、处置危险废物等单位的工业园区。
本导则不适用于分布有存在生物安全事故和辐射安全事故风险单位的工业园区。园区环境应急救援的方针、原则
环境应急救援必须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全员动手、综合治理、改善环境、保护健康、科学管理、持续发展”的方针,体现以人为本、求实求严的思想,切实加强应急管理,以最快的速度、最大的效能有序地实施救援,最大限度减少人员伤亡、财产损失和对外环境的影响,把事件危害降到最低,维护园区内外企业(或事业)单位及周边居民的安全和稳定。
组织实施环境应急救援活动的基本原则为:集中管理、统一指挥、规范运行、标准操作、快速反应、救援高效。规范性引用文件
《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
《国家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
《江苏省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
《危险物质名录》(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公告2003第1号);
《剧毒化学品名录》(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等8部门公告2003第2号);
《国家危险废物名录》;
《危险废物鉴别标准腐蚀性鉴别》(GB 5085.1)
《危险废物鉴别标准急性毒性初筛》(GB 5085.2)
《危险废物鉴别标准浸出毒性鉴别》(GB 5085.3)
《危险废物鉴别标准易燃性鉴别》(GB 5085.4)
《危险废物鉴别标准反应性鉴别》(GB 5085.5)
《危险废物鉴别标准毒性物质含量鉴别》(GB 5085.6)
《危险废物鉴别标准通则》(GB 5085.7)
《危险废物鉴别技术规范》(HJ/T 298)
《重大危险源辨识》(GB 18218);
《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HJ/T 169);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 3838)
《地下水质量标准》(GB/T 14848)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 3095);
《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 16297);
《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 8978);
《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4554);
《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GBZ1);
《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GBZ2);
其他相关的法律、法规、规章和标准。以上凡不注明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有效版本适用于本导则。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导则。
4.1 危险物质
指《危险化学品名录》和《剧毒化学品名录》中的物质和易燃易爆物品。
4.2 危险废物
指列入《国家危险废物名录》或者根据危险废物鉴别标准和危险废物鉴别技术规范(HJ/T298)认定的具有危险特性的固体废物。
4.3 环境风险源
指可能导致突发环境事件的污染源,以及生产、贮存、经营、使用、运输危险物质或产生、收集、利用、处置危险废物的场所、设备和装置。
4.4 环境敏感区
根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规定,指依法设立的各级各类自然、文化保护地,以及对建设项目的某类污染因子或者生态影响因子特别敏感的区域。
4.5 环境保护目标
指在突发环境事件应急中,需要保护的环境敏感区域中可能受到影响的对象。
4.6 环境事件
指由于违反环境保护法律法规的经济、社会活动与行为,以及由于意外因素的影响或不可抗拒的自然灾害等原因致使环境受到污染,生态系统受到干扰,人体健康受到危害,社会财富受到损失,造成不良社会影响的事件。
4.7 次生衍生事件
某一突发公共事件所派生或者因处置不当而引发的环境事件。
4.8 突发环境事件
指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重大人员伤亡、重大财产损失和对全国或者某一地区的经济社会稳定、政治安定构成重大威胁和损害,有重大社会影响的涉及公共安全的环境事件。
4.9 应急救援
指突发环境事件发生时,采取的消除、减少事件危害和防止事件恶化,最大限度降低事件损失的措施。
4.10 应急监测
指在环境应急情况下,为发现和查明环境污染情况和污染范围而进行的环境监测,包括定点监测和动态监测。
4.11 恢复
指在突发环境事件的影响得到初步控制后,为使生产、生活和生态环境尽快恢复到正常状态而采取的措施或行动。
4.12 应急预案
指根据对可能发生的环境事件的类别、危害程度的预测,而制定的突发环境事件应急救援方案。要充分考虑现有物质、人员及环境风险源的具体条件,能及时、有效地统筹指导突发环境事件应急救援行动。
4.13 分类
指根据突发环境事件的发生过程、性质和机理,对不同环境事件划分的类别。
4.14 分级
分级指按照突发环境事件严重性、紧急程度及危害程度,对不同环境事件划分的级别。
4.15 应急演练
为检验应急预案的有效性、应急准备的完善性、应急响应能力的适应性和应急人员的协同性而进行的一种模拟应急响应的实践活动。根据所涉及的内容和范围的不同,可分为单项演练、综合演练和指挥中心、现场应急组织联合进行的联合演练。应急预案编制程序
5.1 成立预案编制小组
针对园区可能发生的主要环境事件类别,结合本园区内部职能分工,成立以园区主要负责人为领导的应急预案编制工作组,明确预案编制任务、职责分工和工作计划。预案编制人员应由具备应急指挥、环境评估、环境生态恢复、生产过程控制、安全、组织管理、医疗急救、监测、消防、工程抢险、防化、环境风险评估等各方面专业的人员及专家组成。
5.2 基本情况调查与环境风险分析
5.2.1工业园区的基本情况
包括园区的地理位置、地形地貌、园址的特殊状况,园区内各企业(或事业)单位的分布,园区公辅、环保等公用服务设施,以及园区雨、清、污水收集管网等的平面布置图,园区内外的交通图、疏散路线图。
对园区内所有企业(或事业)单位的基本情况、生产情况、危险物质与危险废物情况进行汇总,并确定园区周边环境状况及环境保护目标情况。
5.2.2园区内主要环境风险源辨识与环境风险评估
在对园区内所有企业(或事业)单位环境风险源及突发环境事件可能产生的后果,进行调查统计并汇总的基础上,得出园区内主要环境风险源。针对企业(或事业)单位主要环境风险源的风险评估进行再评估,督促企业(或事业)单位及时修订完善风险评估情况并汇总存档。
5.2.3保护目标危险性分析
结合园区内主要环境风险源风险评估和园区环境保护目标调查,对突发环境事件产生的污染物可能对环境敏感区域环境(或健康)造成的危害进行分析汇总。
5.3 园区环境应急能力评估
首先,园区应存有各企业(或事业)单位的环境应急预案,据此了解应对各种环境风险的处置方法;以表格形式调查汇总园区内所有企业(或事业)单位的环境应急物资、设施(备)与应急救援队伍建设情况。
其次,园区应根据自身条件储备足够的个人防护和其它救护设备,以及必要的抢险救援物资作为企业(或事业)单位应急物资的补充;建立园区环境应急救援队伍或者依托其他大型企业(或事业)单位或部门的环境应急救援队伍的情况说明。
5.4 数据集成
园区在对企业(或事业)单位基本情况进行调查汇总的基础上,应建立园区内企业(或事业)单位基本情况、危险物质、重点环境风险源、移动环境风险源等动态管理信息库;建立园区内企业(或事业)单位环境应急预案库,内外应急救援队伍动态管理信息库,以及企业(或事业)单位应急救援物资和设施(备)数据库,包括应急救援物资和设施(备)名称、数量、型号大小、存放地点、负责人及调用方式;应建立园区内主要环境风险源示意图,图中应注明:存放大量危险物质的地方,救援设备存放点,消防系统和附近水源,污水管道和排水系统,重大环境风险源的进口与周边道路,安全区,重大环境风险源的位置及与周边地区的关系。
5.5 应急预案编制
园区在环境风险分析和应急能力评估的基础上,针对园区内可能发生的主要环境事件的类型和影响范围,编制应急预案。对应急机构职责、人员、技术、装备、设施(备)、物资、救援行动及其指挥与协调方面预先明确。应急预案应充分利用社会应急资源,与地方政府预案、相关部门及园区内企业(或事业)单位的预案相衔接。
5.6 应急预案的评审、发布与更新
应急预案编制完成后,应进行评审。评审由园区主要负责人组织有关部门和人员进行。外部评审是由有关部门、相关企业(或事业)单位、周边公众代表、专家等对预案进行评审。预案经评审完善后,由园区主要负责人签署发布,按规定报有关部门备案。同时,明确实施的时间、抄送的部门等。
园区应根据自身内部因素(如相关单位改、扩建项目等情况)和外部环境变化及时更新应急预案,进行评审发布并及时备案。
5.7 应急预案的实施
预案批准发布后,园区组织落实预案中的各项工作,进一步明确各项职责和任务分工,加强应急知识的宣传、教育和培训,定期组织应急预案演练,实现应急预案持续改进。应急预案编制内容
6.1 总则
6.1.1编制目的
简述应急预案编制的目的。
6.1.2编制依据
简述应急预案编制所依据的法律、法规、规章,以及有关行业管理规定、技术规范和标准等。
6.1.3适用范围
说明应急预案适用的范围,以及突发环境事件的类型、级别。
6.1.4应急预案体系
说明应急预案体系的构成情况。
6.1.5工作原则
说明园区环境应急工作的原则,内容应简明扼要、明确具体。
6.2 基本情况
主要阐述园区的基本概况、园区内企业(或事业)单位的总体情况、周边环境状况及环境保护目标调查结果。
6.3 环境风险分析
阐述园区存在的主要环境风险源及环境风险评价结果,以及可能发生事件的后果与波及范围。
6.4 应急救援组织体系与职责
6.4.1园区应急救援组织体系
园区突发环境事件应急救援体系建设的基本思路为:以园区突发环境事件应急救援中心为核心,与地方政府(上级)和企业(或事业)单位(下级)应急救援中心形成联动机制的三级应急救援管理体系;救援队伍的组建整合环境保护、公安、消防、医疗卫生、气象水文、交通运输、新闻通讯等救援力量,在应急响应时,根据事件实际情况,成立相应的应急救援队伍。
6.4.2园区环境应急救援指挥机构组成及职责
6.4.2.1 园区环境应急救援指挥机构组成
园区突发环境事件应急指挥中心包括总指挥、副总指挥和指挥中心成员。指挥中心成员直接领导各下属应急专业救援队,并向总指挥汇报,由总指挥协调各队工作的进行。具体组成如下:
(1)总指挥:园区主要负责人
(2)副总指挥:园区其他负责人
(3)指挥中心成员:园区办公室主任、环保部门负责人、通讯部门负责人、消防部门负责人、公安(保卫)部门负责人、医疗机构负责人、新闻机构负责人以及园区内各企业(或事业)单位环境安全负责人。
总指挥在接到事件发生企业(或事业)单位的报警后,决定启动园区环境应急预案,通知应急救援的相关部门(环保、消防、急救、保卫、通讯、新闻等)做好应急准备,并负责应急救援的统一指挥。根据事件发生、发展的情况决定是否请求上级应急指挥机构给予支援,副总指挥协助总指挥负责应急救援的具体指挥工作。
6.4.2.2 指挥机构职责
园区突发环境事件应急指挥中心的日常工作由园区办公室承担,其主要职责有:
(1)贯彻执行国家、当地政府、上级主管部门有关环境安全的方针、政策及规定;
(2)调查、统计园区内危险物质和重点环境风险源,负责建设并维护园区危险物质和环境风险源等信息管理库;
(3)监督制定、审定园区及园区内各企业(或事业)单位的两级应急预案,要求企业(或事业)单位针对重大环境风险源制定完善相应的环境应急预案,并与相关部门共同评估企业(或事业)单位是否有足够的资源来实施应急预案,以确保环境应急预案所需的各种资源(人、财、物)能够及时、迅速到达和供应;
(4)检查、监督园区及园区内各企业(或事业)单位应急救援指挥机构和突发环境事件应急救援队伍的组建,依据园区条件和可能发生的突发环境事件类型,建立(或依托)专业救援队伍,包括通讯联络队、抢险抢修队、侦检抢修队、医疗救护队、应急消防队、治安队、物资供应队和环境应急监测队等;明确环境应急时各级人员和各专业救援队伍的具体职责和任务,以便发生突发环境事件时,快速、有序、高效地开展应急救援行动;
(5)负责园区应急设施(备)(如堵漏器材、围堰、环境应急池、应急监测仪器、防护器材、救援器材和应急交通工具等)的建设,以及应急救援物资,特别是处理泄漏物、消解和吸收污染物的化学品物资(如活性炭、木屑和石灰等)的储备;检查、监督园区内各企业(或事业)单位应急救援设施(备)的日常维护和应急物资的储备;
(6)负责筹建并维护园区突发环境事件应急指挥中心专家咨询系统,建立专家名单及联系方式,并保持正常交流;在事件发生时组织专家开展应急救援咨询工作。专家咨询系统应由与突发环境事件相关的各领域专家组成;
(7)负责组织预案的外部评审、审批与更新;
(8)定期组织园区及园区内各企业(或事业)单位根据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开展模拟演练,在演练中检验和完善应急预案;有计划地组织突发环境事件应急救援培训,向周边企业、村落提供本园区有关危险物质特性、救援知识等的宣传材料;
(9)发动组织环境应急志愿救援组织,并制定与周围具有一定环境应急能力的大型企业、其他园区等的区域联防方案。汇总社会各种志愿援助组织以及区域联防组织的名称、电话、规模等;
(10)密切关注当地的气候条件、天气预报等情况,为环保部门做出正确的预测以及指挥中心科学安排救援行动提供依据;
(11)在事件发生时,根据指挥中心指令,批准本预案的启动与终止,确定现场指挥人员,协调事件现场有关工作;
(12)负责事件信息的收集整理,全面准确地掌握事件状况,提供动态信息,经总指挥同意后及时向上级应急指挥机构和园区各级领导报告事件和应急救援进展情况,并负责可能受影响区域的通报工作;
(13)负责传达落实园区应急指挥中心、上级应急指挥机构关于应急救援的指示和批示;
(14)负责应急队伍的调动和资源配置;
(15)负责应急状态下请求外部救援力量的决策;
(16)负责保护事件现场及相关数据;
(17)接受上级应急指挥机构的指令和调动,协助事件的处理;配合相关部门对环境进行修复、事件调查及总结。
6.4.3应急救援专业组及职责
应急响应时,应急指挥中心根据事件实际情况,可成立相应的应急救援专业组:
化学事件侦查组:负责查明危险物种类、染毒范围、浓度,并标定事件中心区、危险区及影响区的范围。该组由园区安环部门和事件发生企业(或事业)单位安保人员组成,由园区安环部门负责;
风险源控制组:负责在紧急状态下的现场抢险作业,及时控制风险源,并根据危险化学品的性质立即组织专用的防护用品及专用工具。该组由园区消防队、园区安环部门、事件发生企业(或事业)单位消防人员、安环人员、事件发生岗位负责人组成,由园区消防队负责;
灭火救援组:负责现场灭火、现场伤员的搜救、设备容器的冷却及事后对污染区域的洗消工作。由园区消防队、事件发生企业(或事业)单位消防人员组成,由园区消防队负责;
抢救保障组:负责对影响救援的设施(备)实施紧急拆除,并协助事后对污染设施(备)的洗消工作。该组由事件发生企业(或事业)单位机械动力、机修人员组成;
技术支援组:指导现场抢险并提出对灭火决策的意见,指导危险设施(备)的全部或部分停运,并与消防队配合,利用关阀、降压、导流、停止供热、停炉吹扫管线、防空点火、堵漏等措施,实施环境风险源控制。该组由事件发生企业(或事业)单位安保负责人及熟悉工艺的生产负责人负责;
物资供应组:负责组织环境应急救援物资的供应,组织人员、车辆运送抢险物资。该组由事件发生企业(或事业)单位营销部门和运输部门组成,园区办公室联系定点专业运输部门作为补充;
伤员抢救组:负责在事件现场附近的安全区域内设立临时医疗救护点,对受伤人员进行紧急救治并护送重伤人员至医院进一步治疗。该组由园区医护站和企业(或事业)单位医护室人员组成;
安全警戒、疏散组:负责布置安全警戒,禁止无关人员和车辆进入危险区域,与现场事件管理人员和关键岗位的人员配合,指挥环境风险源现场人员撤离;在人员疏散区域进行治安巡逻,对现场周围人员(包括波及到的园区内其他单位人员和园区周围居民)进行防护指导、人员疏散并对周围物资转移。由园区保卫部门和事件发生企业(或事业)单位保卫人员组成,园区保卫部门负责;
通讯组:负责保障事件现场与园区应急指挥中心、上级应急指挥机构及外界的通讯联络,由园区所在地电信部门负责;
环境监测组:负责对大气、水体、土壤等进行环境即时监测,确定危险物质的成分及浓度,跟踪事件的发展,确定污染区域范围。由园区环保部门和事件发生企业(或事业)单位有关检验分析人员组成,由园区环保部门负责;
专家咨询组:负责对突发环境事件应急救援提出科学合理建议,为现场指挥救援工作提供技术咨询。该组由园区环保部门负责;
信息发布组:负责及时准确地向社会公众及新闻媒体发布有关事件和应急救援情况。该组由园区新闻部门负责。
6.5 预防与预警
6.5.1环境风险源监控
明确本园区对主要环境风险源监测监控的方式、方法,以及采取的预防措施。
6.5.2预警行动
明确事件预警的条件、方式、方法。
6.5.3报警、通讯联络方式
应包括以下内容:
(1)装配数量充足的内线和外线电话、无线电和其它通讯设备以及24小时有效的报警装置,并设昼夜值班室;
(2)指挥中心应有所有组成人员的通讯联络方式,并确保通讯24小时畅通;
(3)园区内企业(或事业)单位关键岗位人员的地址和联系方式;地方政府和应急服务机构的地址和联系方式。
6.6 信息报告、上报、通报
依据《国家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及有关规定,明确信息报告时限和发布的程序、内容和方式,应包括以下内容:
(1)信息报告
明确园区内部报告程序,主要包括:24小时应急值守电话、事件信息报告接收和通报程序。
(2)信息上报
明确事件发生后向地方人民政府和相关政府部门报告事件信息的流程、内容和时限。
(3)信息通报
明确事件发生后向可能受影响的单位及区域通报事件信息的方法和程序。
(4)报告内容
事件信息报告至少应包括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类型和排放污染物的种类、数量、直接经济损失、已采取的应急措施,已污染的范围,潜在的危害程度,转化方式趋向,可能受影响区域及采取的措施建议等。
(5)以表格形式列出上述被报告人员及相关部门、单位的联系方式。
6.7 应急响应与救援措施
6.7.1分级响应机制
针对突发环境事件危害程度、影响范围、园区控制事态的能力以及可以调动的应急资源,将突发环境事件应急行动分为不同的等级。按照分级响应的原则,确定不同级别的现场负责人,指挥调度应急救援工作和开展事件应急响应。
6.7.2园区响应程序
园区办公室接到事件报告后,立即通知园区突发环境事件应急指挥中心,并联系相关救援专家,同时向发生事件的企业(或事业)单位应急救援指挥部了解事件情况,并调出指挥中心储存的与事件有关的资料(环境风险源、危险物质、敏感保护目标等),为指挥中心分析事件提供依据;视情由指挥中心总指挥或副总指挥、园区值班领导、相关专家和指挥通信人员,根据事件级别,组成现场指挥部,迅速奔赴事件现场,会同发生事件的企业(或事业)单位应急救援指挥部实施现场指挥调度,按照事件应急救援预案,做好指挥、领导工作。
6.7.3应急救援
6.7.3.1突发环境事件现场应急措施
根据污染物的性质,事件类型、可控性、严重程度和影响范围,结合事件发生企业(或事业)单位的应急预案作出应急响应工作,并应明确以下内容:
(1)明确园区应急设施(备)和应急物资的启用程序,及时组织协调、调度园区内各企业(或事业)单位的应急物资及应急设施(备);
(2)明确园区应急救援队伍的调度方式,以及园区内各企业(或事业)单位应急救援队伍的综合组织和协调、调度方式;
(3)明确危险区的隔离:危险区、安全区的设定;事件现场隔离区的划定方式、方法;事件现场隔离方法;
(4)明确事件现场人员清点、撤离的方式方法,明确安置地点,可以征用机关、学校、文化场所、娱乐设施,必要时也可征用经营性宾馆、招待所、酒店作为临时避难场所,并确保疏散人员生活所需。
6.7.3.2 大气污染事件保护目标的应急措施
根据污染物的性质,事件类型、可控性、严重程度和影响范围,风向和风速,结合事件发生企业(或事业)单位的环境应急预案做出应急响应工作。
6.7.3.3 水污染事件保护目标的应急措施
根据污染物的性质,事件类型、可控性、严重程度和影响范围,河流的流速与流量(或水体的状况),以及园区周边饮用水源地的情况,结合事件发生企业(或事业)单位的环境应急预案做出应急响应工作。
6.7.3.4 园区外部救援
在突发环境事件救援过程中,现场指挥部人员将现场情况及时向指挥中心汇报。指挥中心根据现场情况调查和评估事件的可能发展方向,预测事件的发展趋势;根据事态发展决定是否请求外援,并在明确事件不能得到有效控制或已造成重大伤亡时,与事件发生企业(或事业)单位共同确定撤离路线,组织事件中心区域和波及区域人员的撤离和疏散。
在外部救援队伍到来后,现场指挥部应向救援人员详细介绍现场所贮存和使用的危险物质的情况,并说明其他相关危险情况;依托有关部门或单位对园区周边进行监测,以确定突发环境事件的影响程度,并对影响范围内的居民进行疏散。
6.7.4应急监测
发生突发环境事件时,园区应急监测部门应迅速组织监测人员赶赴现场,在企业(或事业)单位环境应急监测小组配合下根据实际情况,迅速确定监测方案(包括监测布点、频次、项目和方法等),及时开展针对突发环境事件的应急监测工作,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用小型、便携、简易的仪器对污染物质种类、浓度和污染的范围及其可能的危害作出判断,以便对事件能及时、正确的进行处理。
6.7.5应急终止
(1)明确应急终止的条件。事件现场得以控制,环境符合有关标准,导致次生衍生事件隐患消除后,经事件现场应急指挥机构批准,现场应急终止;
(2)明确应急终止的程序;
(3)明确应急状态终止后,继续进行跟踪环境监测和评估工作的方案。
6.7.6应急终止后的行动
(1)通知园区内相关部门、企业(或事业)单位、周边社区、社会关注区及人员事件危险已解除;
(2)协助企业(或事业)单位对现场中暴露的工作人员、应急行动人员和受污染设备进行清洁净化;
(3)事件情况上报事项;
(4)需向事件调查处理小组移交的相关事项;
(5)事件损失调查与责任认定;
(6)事件应急救援工作总结报告;
(7)应急预案的修订;
6.8后期处置
6.8.1善后处置
协助企业(或事业)单位对受灾人员进行妥善安置。组织专家对突发环境事件中长期环境影响进行评估,提出补偿和对遭受污染的生态环境进行恢复的建议。
6.8.2保险
对园区环境应急人员办理意外伤害保险。
6.9 应急保障
6.9.1经费及其他保障
明确园区应急专项经费(如培训、演练经费)来源、使用范围、数量和监督管理措施,保障应急状态时园区应急经费的及时到位。
6.9.2通信与信息保障
明确与事件发生企业(或事业)单位、其他相关单位或人员的通信联系方式,并提供备用方案。建立信息通信系统及维护方案,确保应急期间信息通畅。
6.9.3应急队伍保障
明确园区内各类应急响应队伍,包括专业应急队伍、兼职应急队伍及志愿者等社会团体的组织与保障方案。
6.9.4应急物资装备保障
明确园区应急救援需要使用的应急物资和装备的类型、数量、性能、存放位置、管理责任人及其联系方式等内容。
根据园区应急工作需求而确定的其他相关保障措施(如:交通运输保障、治安保障、技术保障、后勤保障等)。
6.10 应急培训和演练
6.10.1培训
依据对园区条件及园区内各企业(或事业)单位员工、周边工厂企业、社区和村落人员情况的分析结果,应明确如下内容:
(1)对园区及各企业(或事业)单位的应急救援队员进行统一的专业培训,明确培训内容和方法;
(2)对外部公众(周边单位、社区、人口聚居区等)应急响应知识的宣传;
(3)对园区各企业(或事业)单位的监测人员、运输司机等进行专业培训,明确培训内容和方法;
(4)应急培训内容、方式、记录表。
6.10.2演练
明确园区根据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进行演练的内容、范围和频次,并参与、指导各企业环境应急预案的演练工作。
(1)演练准备内容;
(2)演练范围与频次;
(3)演练组织;
(4)参与、指导相关企业(或事业)单位环境应急预案的演练;
(5)应急演练的评价、总结与追踪。
6.11 奖惩
明确突发环境事件应急救援工作中奖励和处罚的条件和内容。
6.12 附则
6.12.1预案的评审、备案、发布和更新
应明确包括园区预案的评审、备案、发布和更新要求。
(1)内部评审;
(2)外部评审;
(3)备案的时间及部门;
(4)发布的时间、抄送的部门、企业(或事业)单位、社区等;
(5)更新计划与及时备案。
6.12.2预案的实施和生效时间
列出预案实施和生效的具体时间;预案更新的发布与通知。
6.13 附件
(1)环境风险评价文件(包括园区主要环境风险源分析评价过程、各环境风险事件的危害性定量分析);
(2)重大危险源申报文件;
(3)危险废物登记文件及委托处理合同(相关单位与危险废物处理中心签订);
(4)应急救援组织机构名单;
(5)应急救援有关人员联系方式;
(6)外部救援单位联系方式;
(7)政府有关部门联系方式;
(8)区域位置及周围环境敏感点分布图;
(9)重大风险源、应急设施(备)、应急物资储备分布、雨清污水收集管网、污水处理设施平面布置图;
(10)园区内外道路交通图、疏散路线、交通管制示意图。格式和要求
7.1 格式
7.1.1封面
应急预案封面主要包括应急预案编号、应急预案版本号、园区名称、应急预案名称、编制单位名称、颁布日期等内容。
7.1.2批准页
应急预案必须经园区主要负责人批准方可发布。
7.1.3目录
7.1.4预案内容
7.1.5附则
包括名词与术语定义、预案的管理和更新以及预案的实施日期。
7.1.6附件
7.2 基本要求
(1)使用A4白色复印纸或胶版纸(70g以上);
(2)正文使用4号仿宋字体,单倍行距;(3)电子文档及打印文本。
第二篇:城市防洪应急预案编制大纲
附件2
城市防洪应急预案编制大纲
国家防汛抗旱指挥部办公室
二○○六年二月
目录 总则
1.1 编制目的 1.2 编制依据 1.3 适用范围 1.4 工作原则 2 城市概况
2.1 自然地理 2.2 社会经济 2.3 洪涝风险分析 2.4 洪涝防御体系 2.5 重点防护对象 3 组织体系与职责
3.1 指挥机构 3.2 成员单位职责 3.3 办事机构 4 预防与预警
4.1 预防预警信息 4.2 预警级别划分 4.3 预防预警行动 4.4 主要防御方案 5 应急响应 5.1 应急响应的总体要求 5.2 应急响应分级与行动 5.3 主要应急响应措施 5.4 应急响应的组织工作 5.5 应急响应结束 6 应急保障
6.1 通信与信息保障 6.2 抢险与救援保障 6.3 供电与运输保障 6.4 治安与医疗保障 6.5 物资与资金保障 6.6 社会动员保障 6.7 宣传、培训和演习7 后期处置
7.1 灾后救助 7.2 抢险物资补充 7.3 水毁工程修复 7.4 灾后重建 7.5 保险与补偿 7.6 调查与总结 8 附则
8.1 名词术语定义 8.2 预案管理与更新 8.3 奖励与责任追究 8.4 预案解释部门 8.5 预案实施时间
附
录 附图 2 附表 3 附件
总则 1.1 编制目的
做好城市洪涝、山洪、台风暴潮等灾害事件的防范与处置工作,保证城市抗洪抢险救灾工作高效有序进行,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和灾害损失,保障城市经济社会安全稳定和可持续发展。
1.2 编制依据
《防洪法》、《水法》、《防汛条例》等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国家制订的有关方针政策;国务院《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国家防汛抗旱应急预案》;流域规划及城市防洪规划等专业规划;已批准的防洪调度方案、流域防洪预案及上一级或同级人民政府和有关部门制定的防洪预案等。
1.3 适用范围
适用于自然或人为因素导致的城市市区内洪水(含江河洪水、冰凌洪水以及山洪等)、暴雨渍涝、台风暴潮等灾害事件的防御和处置。
1.4 工作原则
贯彻以人为本的方针和行政首长负责制;坚持以防为主、防抢结合;坚持因地制宜、突出重点;坚持统一领导、统一指挥、统一调度;坚持服从大局、分工合作、各司其职;坚持公众参与、军民联防;坚持工程与非工程措施相结合等原则。城市概况 2.1 自然地理 城市地理位置,地形与地貌特点,城区高程范围,气象水文特征;城市水系与河道、水库、湖泊等情况。
2.2 社会经济
城区现状总人口、非农业人口、国内生产总值、固定资产、重要交通干线、重要基础设施等。
2.3 洪涝风险分析
暴雨、洪水、风暴潮主要特征、洪水传播时间、城市主要暴雨洪水成因与地区组成,主要致灾暴雨洪水来源及量级、发生频率,城市历史洪水。主要控制站不同频率洪水水位或高潮位、流量。洪水、暴雨渍涝、台风暴潮可能致灾影响淹没范围及风险分析,洪涝风险图。
2.4 洪涝防御体系
城市防洪体系(堤防、水库、湖泊、蓄滞洪区、分洪道等)与城区除涝排水设施(泵站、涵闸等),城市防洪、除涝排水、防台风暴潮现状能力或防御标准。
城市防洪、除涝排水、防台风暴潮的薄弱环节,重要工程险段及病险涵闸,桥梁及河道违章建筑的阻水情况。
2.5 重点防护对象
党政机关要地、部队驻地、城市经济中心、电台、电视台等重点部门和重点单位,地铁、地下商场、人防工程等重要地下设施,以及供水、供电、供气、供热等生命线工程设施,重要有毒害污染物生产或仓储地,城区易积水交通干道及危房稠密居民区等。组织体系与职责 3.1 指挥机构
城市人民政府防汛指挥机构负责处置城市防洪应急事务,并明确其主要职责。
3.2 成员单位职责
明确防汛指挥机构成员单位的主要职责,力求责任明确,分工合理,避免职能交叉。
3.3 办事机构
明确防汛指挥机构的办事机构及其主要职责。4 预防与预警 4.1 预防预警信息
分类明确城市气象、水文、防洪与排涝工程险情、洪涝灾情信息的具体报送内容、负责报送单位、报送时限等,形成规范的信息报告制度。
4.2 预警级别划分
根据城市洪水(含江河洪水、冰凌洪水以及山洪等)、暴雨渍涝、台风暴潮等灾害事件的严重程度,合理划分预警级别(通常由重到轻分为I、II、III、IV四级,分别用红、橙、黄、蓝色表示),确定向社会发布的警示标志。
4.3 预防预警行动
4.3.1 预防预警准备:包括思想、组织、工程、预案、物料和通信准备,防汛检查及日常管理,以及与相关行业应急预案的协调等。
4.3.2 江河洪水预警行动:不同预警级别下江河洪水、防洪工程险情等预警信息的更新、发布、通报等具体要求。4.3.3 山洪灾害预警行动:不同预警级别下与山洪灾害有关的暴雨、洪水、工程险情等预警信息的更新、发布、通报等具体要求;建立水利、国土资源、气象等部门的预警信息共享和部门联动机制等。
4.3.4 暴雨渍涝预警行动:不同预警级别下暴雨渍涝、排涝工程险情等预警信息的更新、发布、通报等具体要求。
4.3.5 台风暴潮灾害预警行动:不同预警级别下与台风暴潮有关的台风暴潮信息、防洪排涝工程险情等预警信息的更新、发布、通报等具体要求。
4.4 主要防御方案
4.4.1 江河洪水防御方案:根据城市所在的江河防洪预案及相应的洪水调度方案,制订城市市区不同量级江河洪水的防御对策、措施和处理方案,及相应的洪水调度方案(如水库、蓄滞洪区、分洪设施的调度运用等)。其中超标准洪水的防御方案应明确社会动员、临时分蓄洪、群众转移安置等具体措施。
此外,还应针对冰凌洪水以及由于堤防决口、水闸垮塌、水库溃坝等造成的突发性洪水,制定相应的洪水防御方案。
4.4.2 山洪灾害防御方案:根据山洪灾害的发生与发展规律,制定不同量级暴雨及其地区组合条件下,山洪灾害专防与群防相结合的防御对策、措施和处理方案。
4.4.3 暴雨渍涝防御方案:制定不同量级暴雨及其地区组合条件下,城市市区渍涝的防御对策、措施和处理方案,包括应急排水、交通临时管制与疏导、工程抢修以及重要保护对象的防雨排涝方案等。
4.4.4 台风暴潮防御方案:制定不同量级台风暴潮条件下,城市应对台风暴潮的防御对策、措施和处理方案,如人员转移的通知与落实、危旧建筑物和重要设施的防护等。应急响应
5.1 应急响应的总体要求
明确城市发生洪水、山洪灾害、暴雨渍涝、台风暴潮等灾害事件时应急响应行动的分级总数(通常由重到轻分为I、II、III、IV四级),市人民政府及其防汛指挥机构应急响应行动的总体要求,以及应急响应发布单位等。
5.2 应急响应分级与行动
明确应急响应行动的分级标准及对应的主要行动要求。5.3 主要应急响应措施
5.3.1 江河洪水:明确不同量级江河洪水条件下的主要应急响应措施,包括蓄滞洪区运用的准备和批准权限、进入紧急防汛期的条件和发布权限等。
5.3.2 堤防决口、水闸垮塌、水库溃坝:明确出现前期征兆及发生险情后的紧急上报规定和应采取的处理措施等。
5.3.3 山洪灾害:明确发生山洪灾害时的主要应急响应措施,包括发布山洪警报的标准及责任单位、人员转移的主要原则、人员紧急抢救与救援等。
5.3.4 暴雨渍涝:明确发生暴雨渍涝时的主要应急响应措施,包括工程调度和设置临时排涝设备的要求及责任单位、发布城市涝水限排指令的权限等。5.3.5 台风暴潮:明确发生台风暴潮时的主要应急响应措施,如台风暴潮监测与警报发布、人员与物资转移、海上作业保护与搜救、重要保护对象的防护与抢险等。
5.4 应急响应的组织工作
5.4.1 信息报送、处理:明确汛情、工情、险情、灾情(含大面积停电、停水,重大疫情等次生衍生灾害)等信息报送、处理与反馈以及发布的原则和主要要求。
5.4.2 指挥和调度:明确应对灾害的指挥和调度措施,以及发生重大灾害时派赴工作组(含专家组)的要求等。
5.4.3 群众转移和安全:明确群众转移的原则和工作程序,以及相应的安全与生活保障措施等。
5.4.4 抢险与救灾:明确险情和灾情监控、抢护和救援的指导原则、工作程序和总体要求。
5.4.5 安全防护和医疗救护:明确确保抢险人员自身安全和受威胁群众人身安全的各项防护与医疗救护措施。
5.4.6 社会力量动员与参与:明确对重点地区或部位实施紧急控制以及动员社会力量的条件、权限和要求等。
5.5 应急响应结束
明确应急响应结束的条件和发布程序。6 应急保障 6.1 通信与信息保障
明确确保预案执行过程中通信与信息畅通的主要保障措施,如党政军领导机关、现场指挥及其它重要场所的应急通讯保障方案,信息数据库建设与网络共享等。6.2 抢险与救援保障
明确抢险救援装备、技术力量、队伍(含专业与非专业队伍)、专家组在管理和启动等方面的保障措施,包括各类工程、供水、供电、供气、供热等基础设施、房屋建筑、交通干线抢险、抢修,以及人员救护等。
6.3 供电与运输保障
明确对抗洪抢险、抢排积涝、救灾现场等供电与运输的主要保障措施、责任单位等。
6.4 治安与医疗保障
明确灾区治安管理、疾病防治、防疫消毒、抢救伤员等保障要求。
6.5 物资与资金保障
明确防汛物资储备管理、调拨程序与调运方式、防汛经费的安排、特大防汛经费的申请等保障措施。
6.6 社会动员保障
明确防汛指挥机构动员社会力量投入防汛、支持抗灾救灾和灾后重建工作的保障措施。
6.7 宣传、培训和演习
明确城市防洪排涝宣传、市民防洪减灾教育、技术人员培训、防汛减灾演习等保障措施。后期处置 7.1 灾后救助
明确政府各有关部门及相关单位救灾工作的要求与职责。7.2 抢险物资补充
明确如何根据防汛抢险物资消耗情况,及时补充抢险物资的具体要求。
7.3 水毁工程修复
明确水利、供水、交通、电力、通信等工程或设施水毁修复的资金来源、时限等具体要求。
7.4 灾后重建
明确相关工程或设施的灾后重建标准、指导原则和实施措施等具体要求。
7.5 保险与补偿
明确保险与补偿的适用条件、承办机构职责和任务、工作原则、工作流程等。
7.6 调查与总结
明确调查与总结的适用条件、承办单位、时限要求和审核程序等。附则
8.1 名词术语定义
对需要诠释的名词术语,给出准确的定义。8.2 预案管理与更新
明确预案管理和更新的具体要求。8.3 奖励与责任追究
明确预案执行过程中相关奖励与责任追究的具体规定。8.4 预案解释部门 8.5 预案实施时间
附
录 1 附图
根据城市实际情况和工作需要,选择绘制相关附图,如:城市防洪应急预案启动工作流程图,城市防洪排涝工程布置图,主要病险工程分布图,城市洪涝风险图,城区暴雨渍涝点分布图,城市超标准洪水预案实施图等。附表
根据城市实际情况和工作需要,选择编写相关附表,如:城市防洪排涝基本情况表,城市防洪工程与除涝排水设施基本情况表,城市防洪相关部门职责分工表等。附件
相关部门、单位的城市防洪应急单项预案。
第三篇:园区火灾应急预案
园区火灾应急预案
在学习、工作或生活中,保不准会发生突发事件,为了避免造成更严重的后果,往往需要预先编制好应急预案。那么大家知道应急预案怎么写才规范吗?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园区火灾应急预案,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园区火灾应急预案1为加强幼儿园的消防安全,预防火灾和减少火灾危害,保护人、财、物的安全,加强学生消防安全知识,本着“预防为主,防消结合”的宗旨,切实做好防火、灭火工作,特制定消防安全应急预案。
一、领导小组及职责
组长:xxx
副组长:xxx
成员:xxx
主要职责:
(1)加强领导,健全组织,强化工作职责,完善各项应急预案的制定和各项措施的落实。
(2)充分利用各种渠道进行消防安全知识的宣传教育,组织、指导全校消防安全常识的普及教育,广泛开展消防安全和有关技能训练,不断提高广大师生的防范意识和基本技能。
(3)认真搞好各项物资保障,严格按预案要求积极筹储,落实饮食、防冻防雨、教材教具、抢救设备等物资准备工作,强化管理,使之保持良好战备状态。
(4)采取一切必要手段,组织各方面力量全面进行救护工作,把灾害造成的损失降到最低点。
(5)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全面保证和促进学校安全稳定。
二、应急行动
应急前准备:
领导小组依法发布有关消息和警报,全面组织各项消防救护工作。各有关组织随时准备执行应急任务。
应急过程行动:
1、领导小组得知消防紧急情况后立即赶赴本级指挥所,各种救护队伍迅速集结待命。
2、迅速发出紧急警报,组织仍滞留在各种建筑物内的所有人员撤离。
3、组织有关人员对所属建筑进行全面检查,封堵、关闭危险场所,停止各项室内大型活动。
4、加强对易燃易爆物品、有毒有害化学品的管理,加强供电输电、机房等重要设备、场所的`防护,保证工作顺利进行。
5、迅速开展以抢救人员为主要内容的现场救护工作,及时将受伤人员转移并送至附近医院抢救。
7、加强对重要设备、重要物品和历史文物的救护和保护,加强校园值班值勤和巡逻,防止各类犯罪活动的发生。
三、火灾后有关行动
1、加强对广大师生的宣传教育,做好师生、家长的思想稳定工作。
2、加强各类值班值勤,保持通讯畅通,及时掌握幼儿园情况,全力维护正常教学、工作和生活秩序。
3、迅速了解和掌握学校火灾情况,及时汇总上报。
园区火灾应急预案2一、应急人员准备
1、成立应急工作组。
组长:xxx
组员:xxx
2、实行首问负责制。不推诿,及时处理突发事件(如第一时间紧急上报;拨打119;稳定师生情绪、与幼儿家长联系等)。
二、应急物资准备
应急物资储备。如室内消火栓、灭火器等。
三、应急程序准备
1、火警一旦发生,必须立即呼救,并利用报警器材向单位内部报警,同时拨打119火警电话,派专人接应消防车,警戒火灾现场。
2、若幼儿未曾离园,先启动幼儿紧急疏散应急预案。
2、单位领导必须赶赴现场组织并指挥灭火扑救工作。组织职工携带灭火器材到火灾现场集合,根据火灾情况有针对性进行灭火。 3、扑救前必须根据火情,果断切断电源、关掉煤气阀,紧急转移易燃易爆、有毒有害等物品。
4、火场扑救指挥应迅速判明火势走向、火场特点,明确主攻方向和围截;方位。要审明形势,在灭火力量大于火势时,果断采取速战速决的灭火战术;在火势大于灭火力量时,采取“先控制,后扑灭”的灭火战术,全力控制火灾范围,等待后援力量。
5、在公安消防队赶到后,火场指挥改由公安消防队指挥,单位领导要全力配合,并组织内部力量进行救护、疏散、警戒等,直至火情得以完全扑灭。
6、火灾扑灭后,要组织力量保护现场,特别要注意防止死灰复燃。
7、密切配合公安消防等部门进行现场勘察和调查火灾原因。
园区火灾应急预案3为了保障全园师生健康地学习、工作、生活,促进幼儿园各项工作顺利开展,防范安全事故发生,切实有效地降低和控制安全事故的危害,依据《台东市幼儿园章程》规定,特制订本预案。
一、成立防火工作领导小组,落实各部门职责
1、成立由园长、后勤分管园长、保健人员、各班级年级组长组成的防火领导小组;
2、后勤人员组成灭火行动组,积极协助专业灭火人员的工作;
3、各班教师、保育员负责疏散引导幼儿;
4、保健教师协助医疗人员负责救护工作。
二、日常工作要求
1、防火领导小组要定期检查、不断完善防火设施,紧急通道标志明显,每班配有紧急疏散方案。
2、幼儿在园活动时,活动室前后门、走廊门必须处于打开状态,各通道必须保持畅通;
3、食堂操作间、加工间保持通风。排油烟机要定期清洗,不留油垢;
4、要加强对幼儿和工作人员防火安全知识的教育与培训,全园教职工做到会使用灭火器。结合教育内容进行防火演习,使其掌握紧急情况下的逃生技能。
三、报警和火灾应急处理
1、发现火灾后,必须立即拨打119报警。在报警电话中,要说明以下情况:起火单位、位置、着火物、火势大小、火场内有无化学物品及类型、着火部位、报警人姓名、单位及所用电话等,并派人员在醒目处等候接车;
2、报警同时,开启消防电源,打开应急照明设施和安全疏散标志;
3、在消防人员到达前,由灭火行动组尽力控制火势蔓延;
4、若火场内有人员,则应用灭火器具减弱火势对人员的威胁,全力疏散、抢救人员脱险逃生;
5、灭火行动组应分秒必争,迅速行动,找准着火点,果断扑救,抓住时机,不等不靠,为继续开展全面深入的扑救工作打下良好基础;
6、无关人员要远离火场,保持道路畅通,便于消防车辆驶入;
7、扑救固体物品火灾,使用灭火器;扑救液体物品火灾,使用灭火器、沙土、湿的棉被等,不可用水;
8、不得组织幼儿灭火;
9、由幼儿园在核实无误下通知有关主管部门根据《幼儿园安全事故责任追究制度》的规定对责任人进行责任追究。
10、园长室负责将事故处理结果向教育局报告。
园区火灾应急预案4为规范和加强本园消防安全管理,做到万一发生火灾时能沉着冷静的指挥,迅速报警,很好的扑灭初起火源或控制火势,同时安全的组织疏散全体师生,最大限度的减少火灾带来的危害,确保师生平安的目标,特制订本应急预案。
一、领导人:
xxx
二、工作小组:
1、灭火行动小组:
组长:xxx组员:后勤工作人员
主要职责:火灾初起时,立即切断电源,尽快到相应地点取下灭火器进行扑救。如发现现场人员需要救护,则应尽力想办法救人。
2、疏散引导组:
组长:xxx组员:现场任课教师各班班主任
主要职责:当火灾发生时,立即到自己岗位,组织指挥师生按预设的次序和通道有序、迅速、安全撤离火灾现场。
3、通讯联络组:
组长:xxx组员:xxx xxx
主要职责:一旦发生火警,负责与疏散、救护各组联络,控制校园广播,调动有关人员到指定地点。应立即报警,先报119救火,再报110维持校门外秩序,根据人员受伤害情况报120,同时报区教育局办公室。
4、救护安全组:
组长:xxx组员:后勤人员
主要职责:当火灾发生时,如有受伤和被困人员,应协助灭火组和消防人员采取救助措施,及时现场救护或移交120急救中心。
三、预防措施
1、开展消防知识的宣传工作
根据消防知识及幼儿园要求,通过广播、幼儿活动、黑板报等形式,宣传消防知识。
2、加强幼儿园消防硬件建设
设置灭火器箱,配置ABC类干粉灭火器,消防斧(消防水带、水枪)等,并设置一个公共消防应急箱,幼儿园重点部位配置灭火器。
3、经常巡查,排除隐患。
对教室的电源、易燃物的存放和用电、用火安全情况经常进行巡查。
四、应急措施
1、发生火灾时,由现场教师向园长或副园长报告,幼儿园领导立即指挥相关人员立即行动,到达预定地点。总指挥或副总指挥迅速到现场和主控室进行指挥。
①切断电源、广播告知。(稳定情绪第一、沉着冷静为要,防止引起全园恐慌)
②呼叫119、110,并根据实际情况呼叫120及镇教管办电话
③打开大门
④灭火行动组到位;扑灭初起火源,关闭门窗,控制火势,为疏散争取更多时间。
⑤疏散引导组到位;疏散线路原则上按幼儿出操线路,特殊情况疏散组可临时根据火灾发生的地点,做出果断的疏散线路决定,并加以引导。
2、撤离顺序:按发生火灾地点,所在班级同层优先原则,先撤离所在班级幼儿,后撤离同层次幼儿(离火源近的班级先撤),再其他层次,这样既确保重点,又便于扑救人员进出。如火灾发生时,由带班老师迅速指挥撤离,配班老师迅速配合组织撤离。
五、有关要求
1、沉着冷静指挥。组织人员按分工合作,沉着冷静,指挥得当。各指挥疏散教师要识大体顾大局,严密控制下楼速度,以免造成楼道挤压,防止幼儿因恐慌而跳楼情况发生,疏散组成员应最后撤离现场。
2、幼儿不得参与救火。幼儿疏散时必须服从教师安排,有序按计划快步撤离,不得参与救火。
3、稳定幼儿情绪。无论幼儿园何处发生火灾,疏散人员都应撤到幼儿园操场、幼儿撤离到安全地带后,不得任意走动,更不得返回火灾区。班主任或指挥教师迅速清点幼儿人数,并向指挥教师汇报幼儿情况。如火灾是发生在幼儿午睡时,教师应马上叫醒幼儿迅速撤离现场,告诉幼儿不需要穿上衣物,为撤离火场争取更多时间。
4、扑灭初起火灾。灭火行动组在火灾初起时,要就近起用灭火器,进行紧急扑救,尽最大努力扑灭初起火源或减弱火势,或关闭门窗控制火势漫延,为幼儿疏散争取更多时间,在幼儿末完全撤离前又能确保自己安全的前提下不得撤离火灾现场。
5、确保通信联络。在火灾发生时,各组要确保通信联络,及时联系,把有关情况报告总指挥。
火灾发生后,幼儿园要积极协助公安消防机关查明火灾原因,提供必要的信息,属人为的火灾事故,坚持做到“三不放过”(原因没有查清不放过,事故责任不放过,没有落实防范措施不放过)的原则,进行严肃处理。
第四篇:城市防洪预案编制大纲
城市防洪预案编制大纲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不详 点击数:855 更新时间:2008-6-28 13:03:56 【字体:小 大】【关闭
窗口】
城市防洪预案编制大纲
我国现有设市城市670座,其中有防洪任务的城市639座,占城市总数的95%。据不完全统计,城市工农业总产值约占全国工农业总产值的66%。
因此,确保城市防洪安全事关我国经济发展大局,必须高度重视。1998年长江、嫩江大水,九江市堤防决口,武汉、哈尔滨等城市堤防发生重大险情,直接威胁着城市安全,由于汛前制定了防洪预案,使得抗洪抢险工作组织有序,措施得力,有效地控制了洪灾的扩展和发生。因此,编制城市防洪预案是城市防汛工作的重要内容。根据《防洪法》和有关规定,各地防汛部门应组织编制城市防洪预案。为了规范此项工作,统一格式和要求,特组织编写了城市防洪预案编制大纲,供各地参照执行。第一章
第一节 编制依据
《水法》、《防洪法》等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国家制定的有关方针政策。
流域规划及城市防洪规划等专业规划。
巳批准的防洪调度方案、流域防洪预案及上一级或同级人民政府和有关部门制定的防洪预案。国家防总办公室制定的《防洪预案编制要点(试行)》(办河〔1996〕26号)等。第二节 编制目标
从减轻洪水灾害、做到有计划、有准备地防御洪水,在现有工程设施条件下,针对可能发生的各类洪水灾害而预先制定防御方案、对策、措施,给各级防汛部门实施指挥决策和防洪调度、抢险救灾提供依据等方面叙述城市防洪预案编制的目标,并对城市防洪预案编制目的、意义、必要性作出简要说明。
第三节 编制原则
贯彻行政首长负责制;以防为主,防抢结合;全面部署,保证重点指挥,统一调度;服从大局,团结抗洪;工程措施和非工程措施相结合,能调动全社会积极因素。
各有关部门根据防洪预案,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做好相应的准备和实施工作。
编制城市防洪预案应密切结合防洪工程现状、社会经济情况以及城市发展规划,并在实施过程中不断加以修订、完善。
城市防洪预案应具有实用性和可操作性。第二章 城市概况 第一节 城市经济概况
全市城区人口、面积、产值、固定资产,各种重要设施,包括特大型企业、交通干线、重要军事设施(需保密者除外)等。第二节 城市自然特征
城市地理位置,城区高程范围、地形、地貌特点。
所在流域,与河道、堤防、水库、蓄滞洪区等的相互关系。第三节 洪(涝)水对城市的影响 城市防洪除涝现状、标准及规划。
现有防洪除涝工程保护范围内及不同频率洪涝水位线下的人口、面积、产值、固定资产等。城市社会经济发展受洪涝制约程度。第四节 洪、涝特征和灾害
洪、涝水特征分析,包括各种洪、涝水成因和组成;洪、涝水发生特点,包括洪水传播时间,主要控制站不同频率洪水水位、流量。
台风、山地灾害特征分析,包括台风、山地灾害发生的类型、特点等。
历史大洪水(包括涝灾、台风和山地灾害等)概况。包括发生时间、洪水量级大小、频率概念、成灾原因、淹没范围、灾害损失等情况(列表)。
第三章 城市防洪工程
第一节 城市防洪工程体系现状
包括江河、湖海、堤防、城市圈堤、水库等防洪体系现状及防洪标准,在保护城市防洪安全中所起作用(即各种防洪工程的保护范围)。第二节 防洪工程规划建设进展情况
规划标准、建设工期、开工情况、完成情况,已完成的工程对城市防洪安全的作用。
第三节 城市防洪工程体系存在的主要工程问题及对城市防洪安全的影响城区堤防险工险段和病险涵闸、上游病险水库等的位置、病险程度等(列表说明)。
病险工程可能对城市造成的危害。
主要问题除文字叙述外,还需列表,并在图上加以标注。第四节 违章建筑对河道的阻水影响 包括跨河桥梁、管线、圈圩等。第四章 城市防洪预案 第一节 洪水量级划分
根据城市防洪工程现状,对不同频率洪、涝水进行量级的划分,确定标准内洪、涝水和超标准洪、涝水。
第二节 城市防洪预案涉及范围
城市防洪预案包括防御不同频率洪、涝水(包括超标准洪、涝水)的预案,还包括防御台风和山地灾害的预案。
第三节 标准内洪水防洪预案
标准内不同量级洪、涝水的处理方案、防御对策和措施。
明确防汛抢险责任制、责任人(含通讯联络方式等)和具体的责任目标。
制定相应的洪水调度方案(含水库、分洪、蓄滞洪区运用等)、工程运用措施及操作规程。
对可能出现的工程险情作出相应的抢险预案,包括抢险技术措施、抢险人员组织、物资调配等,特别对可能出现的决口险情,要做好堵口准备和修筑二道防线的具体方案。对决口可能淹没的区域要有发布警报的措施和人员、财产转移预案。
详细分析凋度方案在执行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以及蓄滞洪区安全建设、报汛通讯、抢险交通、防汛物资、照明设施、抢险队伍组织等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的措施,制定应急措施,并落实到具体部门。
第四节 超标准洪水防洪预案
制定相应的防洪调度实施方案,如堤防、水库、涵闸、蓄滞洪区以及其它防洪设施的设计方案和应急预案,明确调度运用规程和调度权限及执行部门等。
确定必要的临时分蓄洪区,并制定相应的人员、财产转移预案。
对蓄滞洪区和易淹及危险(含危房)地区人口、财产转移安置的方案,蓄滞洪区启用时机。调度实施保障措施:责任制,防汛物资的准备和运输,抢险队伍组织及分工,陆地、水面交通管制,社会治安、预警预报等保障措施。
落实重要的铁路、交通干线、石油、电力等设施以及其他重要设施的自保措施。对不同量级超标准洪水淹没面积、灾害损失加以估算。第五节 防台风预案
台风警报的发布方式、内容(包括台风影响范围、台风强度等)和发布权限。
通知和组织需转移人员的具体措施,对于危旧房和危险区的人员落实到具体负责人和负责部门。第六节 防山地灾害预案
对可能发生山地灾害地区提出监测措施。预警预报发布部门、发布方式。人员转移安置预案。抢救、善后措施。附 录
附 图:
城市防洪工程布置图 防御超标准洪水预案实施图 洪水风险图
重要险工险段和病险涵闸位置图 重要设施分布图 其它重要的附图 附 表:
城市防洪基本情况表
城市防洪工程病险情况统计表 其它附表
黄河防洪预案
黄河宁夏段防洪预案
一、黄河基本情况
黄河在我区全长397公里,沿黄两岸为著名的引黄灌区,渠沟纵横,灌排方便,灌溉面积645万亩,涉及12个市县区,48个乡镇,人口300万。黄河造就了宁夏平原。两岸平原区土地辽阔,地势平坦,是宁夏社会经济发展的命脉。全区71%以上的粮食产量和96%以上的工业产值来源于黄河两岸的引黄灌区,宁夏的经济和社会是“唯黄河而存在,唯黄河而发展,唯黄河而兴旺”,黄河宁夏段是一条“金走廊”,宁夏经济就是“黄河经济”。
二、黄河洪水灾害
黄河宁夏段洪水主要来自兰州以上流域的暴雨径流。黄河洪峰流量大于5000秒立米,平均9.5年发生一次,大于6000秒立米,25年一次,大于7000秒立米56年一次。建国前发生大洪水5次,造成冲淹
城池,毁堤陷渠,淹没民舍农田无数。百姓流离失所,家破人亡。建国后发生大洪水3次。1981年9月17日洪峰流量6040秒立米,达到50年一遇,灾害严重。
黄河又是世界上有名的多泥沙河流,素有“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之称。中、小水流时,主流摆动频繁,塌毁堤防、民房、沟渠,农田、道路等灾害,年年都发生。据不完全统计,到1998年,共塌毁堤防111.45公里,农田13.3万亩,河滩地18.59万亩,林地2.52万亩,倒塌民房4218间,搬迁人口2.342万,塌断沟渠道路224.50公里,直接经济损失1.5亿多元。
三、黄河治理
1、我区历届政府十分重视黄河治理工作,曾多次组织专家,研究治理方案。治理规划经过多年修改完善,1996年在水利部、黄委会的支持下,汇编了“可行性研究”报告,1998年,水利部、国家计委批准,总投资3.18亿元,到2001年底第一期治理工程已完工,正在整理资料,准备通过国家验收。
2、堤防建设
黄河堤宁夏段防设计标准20年一遇洪水,设计洪峰流量5620秒立米,堤防顶宽6米,内外边坡12,堤顶铺碎石。堤防采取国家补助。沿黄12个市县区政府组织动员群众投工投劳,按照设计堤防施工技术规程的要求,完成了435公里的堤防建设任务。同时将937座穿堤建筑物合并改造为297座,对65条排水沟6.25公里堤防进行了加固,堤防植树147万株,对堤防进行了绿化。
3、河道治理
以防洪为主要目的的河道整治,把中水河槽作为整治对象,卫宁河段2500秒立米,青铜峡河段2200秒立米。采用微湾整治方案为主,节点叉河为辅的治理方案,整治河道长267公里,规划96个湾道,其中险工37处,控导工程59处。第一期工程在沿河11个市县区的积极支持配合下,推行了项目法人责任制、招标投标制、建设监理制。工程建设,按照“百年大计,质量第一”的方针,建立了项目法人负责、监理单位控制,施工单位保证和政府部门监督相结合的质量管理体系。自治区水利厅组织对第一期工程治理的29个河湾、新建的257道坝垛、加固38道坝垛进行了验收,工程优良率在40%左右。
4.治理效益
①黄河堤防448公里的加高培厚达到20年一遇防洪标准,保护了沿黄12个市县区135万亩农田,75.5万人;七星、跃进渠等5处引黄取水口;固海、南山台子、扶贫扬黄三座大中型扬水工程水源泵站;跨河9座桥梁及包兰、中宝铁路、109国道、通讯、输电线路,天然气管道等重要基础设施的防洪安全。②中宁泉眼山河段6个湾道的治理,河流水势得到控制,使中宁县城及沿河乡镇村庄农田得到安全保障,明显改善了固海、扶贫扬黄水源泵站引水条件,引水保证率有了明显提高。
③青铜峡细腰子拜险工段的治理,使吴忠市和河东灌区工农业生产及人民群众生命财产的防洪安全得到保障。
④永宁望洪南方河段的治理,使灌溉近百万亩农田的惠农渠和109国道及沿河村庄、农田得到防洪安全保障。
⑤陶乐东来点河段的治理,塌岸得到遏制,陶乐县城的安全得到保障。
四、黄河宁夏段防洪预案
1、严格行政首长负责制,把责任落实到人。黄河洪峰流量在3000—4000秒立米时,沿黄11个市县区组织防守;4000—5000秒立米时,中卫、吴忠、银川、石嘴山四市组织防守;5000秒立米以上,由自治区组织防守,各级人民政府的首长,要加强对防汛工作的领导,对所管辖地区的防汛工作负总责。紧急时期,必须到岗到位。
2、在黄河紧急防汛时期,各级防汛指挥部必须由人民政府负责人主持工作,组织动员本地区各有关单位和个人投入抗洪抢险,所有单位和个人必须听从指挥,承担自治区防汛指挥部分配的防洪的防洪抢险任务。
3、自治区防汛指挥部各成员单位,要在自治区防汛抗旱指挥部统一领导指挥下,按照防汛职责分工,做好各自的工作,切实履行各自承担的职责。
4、强化指挥调度。防汛工作涉及面广,工作难度大,要求统一指挥,迅速果断决策,不能失误,各级防汛指挥部领导,要全面了解本地区黄河防汛情况,掌握重点难点,做到心中有数,正确指挥决策,切不可贻误战机,加重灾害损失。
5、做好抗御特大洪水的各项准备,立足防大汛、抢大险、抗大洪,自治区和各级防汛部门要组织好抢险队伍,要招之即来,来之能战。要准备充足的抢险物料,紧急时要堆放在现场。人民解放军、武警官兵是防洪抢险的主力军,各级防汛部门要加强与部队的联系,随时通报汛情、灾情,做好防大汛、抢大险的准备。
6、落实水文、通讯和预警预报工作。在紧急防汛时期,各级水文气象部门要密切注视雨情、水情、汛情的变化,及时准确的做好预报工作,为防汛抢险做好全方位的服务。
五、认清形势,坚持不懈做好防大汛、抗大洪、救大灾的各项准备工作。
江泽民总书记曾经明确指出过:“防范水患是一项长期的工作,要坚持不懈的抓下去。”由于厄尔尼诺现象会改变太平洋季风的强度,使多雨区向太平洋东部偏移,原来干旱的地区,降雨量可能明显增加,甚至形成洪涝灾害。给世界范围内带来严重灾难。我国1998年水灾就是例证。按照洪涝灾害等发生发展规律,黄河周期洪水该来了,所以我们必须做好充分准备,把洪水灾害损失减少到最低程度。宁夏防汛抗旱指挥部办公室 二○○五年三月
第五篇:乡(镇)抗洪抢险救灾应急预案编制大纲
大坪乡抗洪抢险救灾应急预案编制大纲 防汛是事关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关系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的服务社会的一项重要工作。为贯彻执行“安全第一,常备不懈,以防为主,全力抢险”的防汛方针,做好本乡防汛减灾工作,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第三十八条关于“防汛抗洪工作实行各级人民政府行政首长负责制,统一指挥,分级分部门负责”的规定,参照《福建省防洪工作预案》,结合我乡实际,特制定本预案。
一、基本情况
大坪乡位于安溪县南部,东面、西北面分别与安溪龙门、虎邱镇相连接,南与厦门市同安区莲花镇和漳州市长泰县枋洋镇相毗邻,距离县城 54公里,位于东经117°58′,北纬24°53′,海拔860米,地处地质灾害易发地。
辖区范围包括7个村,现有面积78.62平方公里、人口1.8万人。其中大坪村面积22565亩、人口4952人;萍州村面积22881亩、人口5347人;前洋村面积8041亩、人口847人;香仑村面积8803亩、人口1027人;帽山村面积4518亩、人口546人;福美村面积20810亩、人口2542人;双美村面积13805亩、人口2132人(不含新茂场5046亩)。并特别说明低地质灾害易发地等重点灾害防治区域内群众居住情况:大坪村彭溪角落,萍州村江湖岭角落、寮仔角落,香仑村圭人山角落。
辖区内通过的主要交通干道为大坪乡镇区至虎邱镇双格村,大坪乡镇区经莲花镇小坪至同安区,大坪乡镇区至前洋村至龙门镇。移动通讯讯号覆盖全乡,联通通讯讯号仅限于镇区。
辖区内主要河流情况:集雨面积,河长,河道平均坡降。年平均降雨量 1980 毫米,年迳流深1900毫米—2200毫米之间。
辖区内现有水库 1座,总库容 0.6万立方米,可对萍州村的防洪起一定的作用。
二、指挥机构和工作职责
(一)指挥机构。各地防汛、抗洪、抢险实行人民政府行政首长负责制,乡成立防汛抗旱领导小组,负责辖区内防汛、抗洪、抢险、救灾的总体工作。
组 长:李华民(乡长)副组长:许胜全(乡分管领导)
陈 添(武装部长)
成 员:李建辉(党政办主任)
许 军(派出所所长)
李春利(水利站、林业站负责人)廖金锋(企业服务中心)
王敬华(农业服务中心负责人)肖德木(国土资源所所长)陈水晶(村镇规划站)陈双清(社会事务办)林晓晖(卫生院)陈清阳(财经办)
王忠民(文体服务中心)吴富民(安十九中校长)
陈启生(大坪中心学校校长)吴远辉(供电所)
各村委会主任 各部门职责:
1、乡党政办公室
1)执行县委、县政府的重大防洪决策。
2)协调民兵、各部门和各村的抗洪抢险救灾行动。3)建议乡党委或政府主要领导进行全民紧急总动员。4)及时掌握和通报抗洪救灾抢险救灾的动态,宣传报道防汛抢险救灾典型事迹和各地部门的重要抗洪动态。
5)必要时代表防汛抗旱领导小组或乡政府,向上级有关部门请求兵力、物资、资金等方面支援。
6)督查、反馈防汛抗旱领导小组各项决定和命令的落实情况。
7)掌握特大洪水的信息,分析研究洪灾发展趋势,认真做好有关发电水库的科学调度,对流域内其他水库的防洪 调度实行严密监视。
8)提出保障重点部位、地域或工程的应急防御建议。9)了解掌握重大险情、灾情和由洪水引发的其他重大突发事件,并提出应急处理建议。
2、乡武装部
1)参与乡防汛抗旱领导小组的会商部署等研究决策。2)协调、部署各村民兵预备役人员投入抗洪抢险救灾。必要时协同防汛抗旱领导小组向县人武部申请抗洪兵力和装备支持。
3、乡农业服务中心
1)了解主要江河重点水利防洪工程运行情况。
2)了解系统内小
(二)型及以上水库蓄水状况,并对重要小
(二)型水库实施监控。严密监视系统内大中型水库和
(二)型水库的运行情况。
3)对病险水库、堤防、闸坝的安全度汛措施重点督查。督促各地组织力量加强水利工程的巡查,督促对险堤、险库进行抢护或采取必要的紧急处置措施,督促检查包库、包堤行政与技术负责人到位情况。
4)加强对水利工程保安的技术指导工作,通知有关防汛技术指导组待命,做好出发准备。遇到水利工程出险时,按分级管理原则,督促当地政府及水利部门采取强有利措施加以处理;若有必要,派出技术指导组增援。
5)指导做好农作物保护工作特别是高杆农作物的支护,若遇农作物采取收季节,应迅速通知台风可能影响地区组织劳力进行抢收。
4、乡企业服务中心
1)部署系统内各企业单位的防汛安全保障工作,了解和掌握系统内(含代管)水电厂蓄水运行状况,组织实施上级防洪调度命令。
2)督促所属水电厂(含代管)及时向县防汛办报告实时雨情、水情和出、入库洪水流量及库水位预报,并报告工程运行安全状况及应急措施等。
3)优先保障防汛抢险用电。配合上级电力部门做好防抗大洪水的各项准备工作。4)向防汛抗旱领导小组提出有关水电厂防洪调度的建议,必要时参与研究决策。
5)组织检查发洪河流船只锚固及安全转移,并做好防漂泊预案。
6)组织落实防漂泊预案。
7)配合效能部门组织做好抗洪抢险救灾人员和物资的紧急运输工作。
5、乡村镇规划站
1)负责辖区内的集镇排涝工作。组织对辖区内集镇街巷和建设工地排水设施进行巡查。出现下水道因塌方、杂物等阻塞造成内涝时组织力量及时排除。
2)参与组织乡(镇)防汛抗洪救灾工作,协调做好抗灾救灾的交通、治安管理。
3)组织对危房进行检查,做好住在危房群众的安全转移工作;做好城镇高楼塔吊、广告牌等加固工作;加强供水设施的防护和巡查,保障供水,对水毁的供水设施应及时组织抢修,尽快修复供水。加强林木的支护加固。
6、乡国土资源所
1)做好矿山、矿区的巡查,了解各地防御地质灾害的动态。
2)为主部署和指导各地防御滑坡和泥石流等地质灾害。3)掌握重点地区的地质险情态势,并向上级有关部门报告重点险情及处理动态。
7、乡社会事务办
1)做好紧急安置和救济灾民的各项准备工作。2)协助灾区应急安置和救济灾民。3)协助做好灾情统计和上报工作。
8、乡文体服务中心(中、小学校)
部署辖区内学校 和在校生的防汛安全工作。
9、乡卫生院
1)部署准备必要的卫生医疗器具、药品和医务人员。2)派遣医疗队伍到灾区防疫、治病。
10、公安派出所
1)维护灾区治安秩序,保障群众生产、生活秩序的安 全、有序。
2)必要时,配合防汛抗旱领导小组对部分危险地段实行交通管制。
11、乡林业站
1)做好本系统防洪工作,提前组织转移江河边和低洼地带的库存木材。
2)组织防洪队伍,做好防洪应急准备工作。
12、各村委会
1)采取敲锣、广播、电话、挨家挨户通知等切实有效的方法及时将上级有关台风、暴雨、洪水信息和各项指令传达到自然村和有关村民。尤其是夜间可能发生相关灾害时,要保证信息传递的可靠性。
2)指导村民进行抢收、灾害重建家园和恢复生产等。3)组织村民及时撤离危险区域,落实撤离方案,做好受灾群众的位置和救济工作。
4)在预警解除后,要及时将解除警报的信息传达给有关单位和群众,消除警报。
(二)、防汛抗旱领导小组根据实际需要下设若干工作组。工作组在紧急救灾时开始启动,一般分综合组、工程抢险组、转移安置组、卫生救护组、学校安全组、治安保卫组等。各工作组职责明确,分工合作,保证必要时能各负其责,有条不紊地开展工作。
综合组:主要由党政办、财经办、农业服务中心、社会事务办等单位的人员组成,由分管领导和党政办领导分别任正、副组长。任务是:传达上级有关指示精神,通知各单位做好抗洪抢险救灾工作事项,及时为防汛抗旱领导小组提供有关决策依据,协调各机构的工作关系;及时了解水情、灾情,向防汛抗旱领导小组和上级有关部门汇报;及时将雨水情、灾情、救灾办法和防汛抗旱领导小组指令等通知有关单位及辖区群众;做好抗洪抢险救灾的宣传报道。
工程抢险组:由人武部、农业服务中心、供电所、村镇规划站及各村民兵等单位人员组成,乡分管领导任组长。任务是分析掌握雨水情、工情,提出洪水调度方案,组织实施工程抢险应急和防护;加强供水、电力、通讯、交通设施的 维护与抢修工作,尽快恢复水、电供应和通讯、道路畅通。
转移安置组:由人武部、社会事务办、公安干警、各村干部等单位人员组成,人武部领导任组长。任务是帮助做好受灾人员和财产的转移;组织进行落水或受困人员的抢救转移;确保受灾群众的日常生活所需,解决衣、食、住等问题;组织灾后重建和恢复生产。
卫生救护组:由卫生院及各村医疗所需等单位组成,乡分管领导和卫生院长任正、副组长。任务是抢救受灾伤病员;供应预防药品,做好灾区的卫生防疫工作,防止传染病的流行。
学校安全组:由中、小学校等单位组成,乡分管领导和中、小学校领导任正、副组长。任务是及时将有关雨情、水情通报给教师和学生,加强各项防范措施,必要时及时组织转移,保障师生安全。
治安保卫组:由公安派出所(交警)和村治保员组成,由派出所领导任组长。任务是做好治安保卫工作,确保防汛抢险正常秩序;在必要时,根据防汛抗旱领导小组的指令对有关地段实行交通管制;协助抢险。
三、发生不同历时、量级的暴雨、洪水时,防洪抢险救灾措施
根据可能发生的暴雨、洪水量级,确保各种情况下有关部门、责任人等应该采取的措施。区域内有水库的乡(镇)必须有水库险情应急方案。处于矿区和地质灾害易发地区的必须增加地质灾害预防内容。要求范围、量级要明确,可操作性强。
(一)加强防御状态
1、在发生以下各种情况之一时,进入加强防御状态: 1)辖区内河流发生五年一遇洪水,或根据预报会发生十年一遇洪水,但目前水位还不到五年一遇;
2)24小时降雨量达30mm或预报辖区内将出现暴雨(即3小时雨量在20.1-35mm、6小时雨量25.0-49.9mm、12小时雨量30.0-69.9mm、24小时雨量在50.0-99.9mm);
3)在山地灾害易发区,已经久不下雨,土壤处于干燥、疏松状态,预报将发生大到暴雨。4)县防汛抗旱指挥部要求进入加强防御状态。
2、可能出现的灾害影响概述。包括估计灾害类型、量级、危害程度,以及受威胁人口及需要转移的人口等情况。
3、防御措施
1)在接到县防汛抗旱指挥部部署、通知或获得有关部门预报的洪水或暴雨情况后,防汛抗旱领导小组即通知有关部门、责任人及时进入防御状态,落实预警、防御等各项工作;
2)可能受淹地段的农作物如即将收成,应立即组织群众抢收和捕捞渔塘中的成鱼,尽量减轻灾害损失;
3)通知居住在附近降低洼地带的群众将底层财产往高层搬迁(砖混结构房),并严密注视水情,加强防范,做好撤离的准备;
4)对地质灾害易发点加强监测,并及时与上级主管部门联络,做好相关防范工作和撤离准备;
5)督促辖区内矿山、企业做好安全检查和防范工作; 6)对危险的路、桥和码头等地方派出人员值勤,禁止行人通行,防止不安全事故的发生。
(二)重要防御状态
1、在发生以下各种情况之一时,进入重要防御状态: 1)辖区内河流发生十年一遇洪水,或根据预报会发生超过十年一遇洪水,但目前水位还不到十年一遇;
2)24小时降雨量达50mm或预报辖区内将出现大暴雨(即3小时雨量超过50mm、12小时雨量70.0-140.0mm、24小时雨量在100.0-250.0mm);
3)在山地灾害易发区,已经久不下雨,土壤处于干燥、疏松状态,预报将发生暴雨。
4)县防汛抗旱指挥部要求进入重要防御状态。
2、可能出现的灾害影响概述。包括估计灾害类型、量级、危害程度、以及受威胁人口及需要转移的人口等情况。
3、防御措施
1)在接到县防汛抗旱指挥部部署、通知或获得有关部门预报的洪水或暴雨情况后,防汛抗旱领导小组即通知有关部门、责任人及时进入防御状态,落实预警、防御等各项工 作;
2)组织对即将收成的农作物进行抢收,捕捞鱼塘中的成鱼;
3)组织动员居住在危险地段的群众,对砖混结构房屋将人员和财产由低层往高层搬迁和转移,对土木结构房屋和危房按转移方案就近转移至高处;
4)加强堤坝、水库等工程的巡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和报告。组织落实水库调度命令;
5)根据山地灾害防治预案和上级指令,组织地质灾害易发点群众撤离;
6)矿山企业根据安全检查情况,采取人员转移、停产等措施,确保安全;
7)应组织人员在重点地段站岗放哨,密切监视水情发展,发现异常情况及时汇报。对被洪水淹没的路、桥和码头,严禁行人过往,确保安全;
8)抢险救灾组队伍就位,准备好抢险救灾物资,随时待命出发。
(三)紧急防御状态
1、在发生以下各种情况之一时,进入紧急防御状态: 1)辖区内河流发生超过十年一遇洪水,或根据预报将发生超标准洪水;
2)在连续降雨多天的情况下,预报仍将出现大暴雨,即3小时雨量超过50mm、12小时雨量70.0-140.0mm、24小时雨量在100.0-250.0mm;
3)24小时降雨量达100mm或预报辖区内将出现大暴雨到特大暴雨以上(即12小时雨量在105.0mm以上、24小时雨量达175.0mm以上);
4)在山地灾害易发区,已经久不下雨,土壤处于干燥、疏松状态,预报将发生大暴雨以上量级暴雨。
5)县防汛抗旱指挥部要求进入紧急防御状态。
2、可能出现的灾害影响概述。包括估计灾害类型、量级、危害程度,以及受威胁人口及需要转移的人口等情况。
3、防御措施:
1)在接到县防汛抗旱指挥部部署、通知或获得有关部 门预报的洪水或暴雨情况后,防汛抗旱领导小组即通知有关部门、责任人及时进入防御状态,落实预警、防御等各项工作;
2)根据上级防汛智慧部门指令发布紧急动员通告,动用一切人力、物力、财力投入抗洪抢险救灾;
3)组织洪泛区群众按制定好的转移撤退方案就高就近转移,并做好有关安置工作。
4)立即对堤坝薄弱处进行加固培厚,并严密监视观察。组织落实水库调度命令;
5)抢险救灾组携带好冲锋舟、橡皮艇等救生器材,随时准备展开救援行动;
6)矿山全部停产,人员撤离至安全地带; 7)组织和指导群众进行抗洪自救活动。
四、救灾报灾工作
当发生灾情洪水开始退落后,指挥部各成员单位应把抗洪工作重点转移到救灾工作上来,抓好安置灾民医疗防疫,恢复灾区水、电、路、信息等基础设施和恢复生产、重建家园的各项支援灾区工作。
乡党政办要按上级指示结合当地实际部署、协调有关救灾工作情况。必要时乡抽调人员组成工作组到抗灾第一线,慰问灾民,协助指导抗灾救灾。及时向上级有关部门报告汛情与灾情。继续严密监视洪水动向,直到江河主要控制站的洪水位到警械水位以下。收集灾情,并与有关部门共同会商,核实、汇总灾情。加强卫生防疫工作宣传,普及防病知识;
乡社会事务办要及时组织向灾区派出工作组,慰问受灾群众,了解灾情,指导灾区自救。组织向灾区紧急调运救灾物资:协助做好灾区安置和救济工作,安排好灾民生活。及时掌握各地安置灾民动态,帮助灾区重建家园。协助防汛抗旱领导小组收集、核实、汇总灾情。代乡政府草拟灾情报告,配合新闻单位编制抗灾录像汇报片,做好赴上级汇报准备;
公安派出所要文虎好灾区社会治安,及时掌握灾区社会治安动态,视情采取必要的管制和其他应急措施;
乡卫生院组织各级医疗队到灾区抢救伤病员,组织协调医疗器械和药品的采购和调运,指导医疗卫生防疫工作。加 强灾区疫情监测,防止疫情蔓延。做好救灾防病宣传,做到灾后无大疫;
乡文体服务中心(中、小学校)要组织做好各学校救灾工作,尽快恢复正常的教学秩序;
乡企业服务中心组织救济物的分配和调运,安排灾区人民生活必需品的供应,帮助灾民恢复生产。统一组织安排救灾救济物资的运输;
乡农业服务中心及时组织灾后农业生产自救,指导农村调整种植结构,向灾区调种子种苗,做好恢复农业生产工作。指导灾区应急处理农田灌溉和乡镇生活生产供水。帮助灾区水毁水利工程的修复和除险加固;
乡林业站组织林业系统灾后生产自救,抢修水毁林区道路,尽快恢复生产;
乡财经办统筹安排救灾补助资金。会同其他部门向上级有关部门报告灾情,争取上级支持;
乡国土资源所及时了解各地地址灾害情况,组织专家提出处理意见,组织人员安全转移,加强监控,防止灾害进一步扩大;
乡村镇规划站要协调、协助做好城区城建及集镇公共设施及防洪工程水毁修复和河道清障工作,及时搞好重建家园的规划、设计及建设施工的工程质量监督等工作。
安溪县大坪乡人民政府 二0一一年三月八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