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培育农民增收支柱产业

时间:2019-05-12 21:37:3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加快培育农民增收支柱产业》,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加快培育农民增收支柱产业》。

第一篇:加快培育农民增收支柱产业

以“林果业管理增效年”为契机

加快培育农民增收支柱产业

根据《XXXXX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实施方案》的安排,XXXXX领导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各乡镇场开展以“林果业增效年”为契机加开培育农民增收支柱产业为主题的调研活动。并通过现场参观、个人了解、专题考察、座谈讨论等形式了解基层林果业现状和存在的问题,结合林果业工作实践和对发展我县特色林果业的基本思路提出了一些应对措施和建议。

一、“林果业管理增效年”必须明确其主要目的和内容 按照自治区建设环塔里木盆地1200万特色林果产业带和地区提出的打造“中国枣园”、构建农牧民高收入框架的奋斗目标,把大力发展以红枣、核桃为主的特色林果业作为优化林果产业结构的切入点和增加农民收入的主要突破口,坚持以工业思维谋划农业,林果业区域布局形成。

XXXXX把林果业作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最具潜力的产业培育发展通过加快林果业基地建设,优化林果业结构、加大科技培训,突出抓好林果业质量管理的各项措施的落实,以“病虫害综合防治、果树夏季修剪、增加物化投入、高标准示范园建设”为突破口,整体推进各项技术措施的全面落实,推进林果业发展向标准化、高效益转变。以红枣、核桃及杏、香梨等果品为主,干鲜果品并重的林果业发展格局已初具规模,成为大农业的支柱产业之一和农村新的经济增长点,在改善生态、促进农村经济增长和农民增收中发挥着越

来越重要的作用。

二、XXXXX林果业发展现状和布局

近年来,我县把大力发展以红枣、核桃为主的特色林果业作为优化林果产业结构的切入点和增加农民收入的主要突破口,取得一定成效,林果栽植面积扩张、产量增加,林果种类和品种结构不断优化。我县各类具有鲜明地方特色和市场竞争力的特色果品及果制品已远销国内外市场,多次在全国林果产品博览会、学术研讨会上获奖。2006年被农业部和国家XXXXX分别命名为“中国灰枣之乡”、“中国小白杏之乡”,已成功注册“库车白杏”、“库车白杏干”、“库车酸梅”、“库车酸梅干”、“库车阿克沙依瓦葡萄”、“库车药桑”等6个等地理标志证明商标,4.17万亩香梨持有“库尔勒香梨”“梨园证书”、占梨园总面积的94.8%,申请登记“注册果园”2.25万亩。

我县林果业十一五规划面积为68万亩,目前全县果园总面积已达59.2万亩,占耕地面积的65.7%,完成规划任务的87%。其中:红枣13.71万亩(完成规划的55%,明年嫁接建园4.4万亩后即完成规划任务的72%)、核桃16.95万亩(完成规划的113%)、杏21.05万亩(完成规划的111%)、香梨4.39万亩、葡萄1.46万亩、酸梅0.74万亩、石榴0.16万亩、桃0.53万亩,均完成规划任务的100%。杏、红枣、核桃、香梨、葡萄等树种在全县各乡镇均有分布,酸梅主要分布在乌恰镇、玉奇吾斯塘乡、阿拉哈格镇、齐满镇、墩阔塘镇等,桃主要在乌恰镇、伊西哈拉镇、玉奇吾斯塘乡、阿拉哈格镇、哈尼喀塔木乡、乌尊镇等。2008年全县果品总产量26.55万吨(其中:杏18.88万吨,葡萄3.38

万吨,香梨2.83万吨,红枣0.396万吨,核桃0.298万吨,酸梅0.31万吨),实现果品总产值41010.75万元,其中特色林果产值39717.73万元,农民人均林果收入720元、占农民人均收入(4586)的15.7%,特色林果产业基础不断夯实,拉动农民增收作用日益明显。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

1、林果业作为新兴产业,在基础设施建设、科学栽植、农牧民素质培训等方面都比较欠缺,加之林果病虫害的危害、面积有扩大趋势,林果业建设任务仍然十分艰巨。

2、随着林果业的快速发展,出现了林业科技现状与生产需求之间的矛盾。一是林业科技队伍人员数量和整体科技水平,已不能满足产业快速发展的需要,特别是缺乏真正技术过硬、专业水平较高的林果业专业和林业工程设计建设和管理等人才。二是近年来经济林病虫害蔓延加快,加强病虫害防治技术十分紧迫。三是果品精深加工技术水平低,保鲜仓储严重不足成为制约产业发展的瓶颈。我县现有果品加工企业总收购能力约5万吨,仅占全县果品总产量的18.8%,而且果品加工企业门类不齐,加工品种单

一、加工工艺落后,产品附加值不高。

3、林果业基地建设初具规模,但栽培管理技术和肥水投入不足,经济效益不高,没有充分发挥增产增收作用。

4、随着全县果园面积的迅速扩大,病虫害发生蔓延严重,对林果业发展造成极大危害。

5、林果业具有前期建设投入大、见效慢的特点,果园灌溉等基础设施建设、林木优良种苗、肥水管理、技术人力、病虫害防治等投入都很大,农民承受能力有限、制约了产业发展。

四、以“林果业管理增效年”为契机,加快培育农民增收支柱产业的意见与建议

1、在机井灌溉、节水灌溉等基础设施方面、新技术推广、病虫害防治方面给予资金和项目支持。

2、上级部门加大政策支持,像小麦、棉花给予良种补贴一样,在种苗、基础设施建设、科技培训与科技服务方面予以资金支持。

3、病虫害防治是一项社会公益事业,建议以项目建设支撑病虫害防治事业,确保林业生态安全。

4、加大对果农林果业技术管理培训力度,提高各级林果业专业技术人员知识结构,提高广大果农的科学管理水平。

5、林果业具有前期建设投入大、见效慢的特点,果园灌溉等基础设施建设、林木优良种苗、肥水管理、技术人力、病虫害防治等投入都很大,农民承受能力有限、制约了产业发展。需要上级部门的政策支持,像小麦、棉花给予良种补贴一样,在种苗、基础设施建设、科技培训与科技服务方面予以资金支持。

五、工作对策

(一)加强组织保障――强化领导,落实责任,建立健全考核及奖励机制

按照“事前部署、事中指导、结果通报”强化指挥监督,严格生产考核。制定《XXXXX实施林果业管理增效年管理考核办法》、《乡镇领导干部、林果业技术人员林果示范园考核办法》、《林果业示范园建设管理实施方案》,巩固林果管理三级园,县乡技术员与示范园管理挂钩,党政领导与技术员“捆绑式”管理。以示范园的生产投入、技术应用、措施到位、产量效益、示范带动等项作为考核评价指标,对每个示范园进行验收。加大林果业在农业生产考核的比重,强化指导监督,充分调动广大领导干部、专业技术人员和农民群众主动参与林果业管理的积极性,从全县考查选派九名林果专业技术人员到九个林果业大乡任科技副职,抓示范园的管理和林果营销环节的组织协调,任职期限三年。抽调农口单位干部181名组成林果关键技术落实督查组,按统一标准督查施肥,保证投入。把握林果业技术关键环节,适时召开针对性的现场会、观摩会。通过专家或林果技术员现场讲解、现场点评,确保了各项技术措施不走样、不打折。

(二)落实资金保障――加大“工业反哺农业”支持力度

2008年我县已投入林果业发展资金共计1422.72万元,其中县财政出资1254.72万元。主要用在:一是示范园追肥和挂果园喷施叶面肥,完成县乡村三级领导示范园追肥7次,挂果园香梨、酸梅、核桃、红枣等花期喷施叶面肥活菌剂(氨基酸)、硼砂、“枣丰灵”等5-7次;二是病虫害综合防治,三是对红枣嫁接建园成活率达到85%的农民给予每亩100元

补贴,四是开展林果业检查评比奖励优胜乡镇等。2009年我县将进一步加大工业反哺农业资金扶持力度,投入资金1973.1万元用于林果业奖励资金、补贴资金――660.05万元、病虫害防治资金――673.4万元、林果业宣传、技术服务费用――365万元、建设烘干房补贴资金――52万元、林果业项目配套资金—222.65万元

(三)夯实技术支撑――加强林果业技术培训,强化林果业标准化管理

一是加大科技宣传面,提高科技转化率。开辟电视专栏,制作、播放林果管理技术和病虫害防治专题片,送发《XXXXX果树管理工作年历》、《红枣病虫害防治》《核桃病虫害防治》等技术手册。二是狠抓技术队伍建设,通过加大培训力度,提高技术人员综合业务水平,强化服务宗旨。县乡两级共举办脱产集中培训班培训县乡林果技术员培训林果技术员134人、乡镇村领导431人,结合科技下乡等培训农民技术员1216人、农民技术能手15348人次。三是把握林果业技术关键环节,适时召开针对性的现场会、观摩会。通过专家或林果技术员现场讲解、现场点评,确保各项技术措施不走样、不打折。果树生长季节每隔20天左右即召开一次现场会、每月召开一次农口例会,总结前段工作、安排部署下步工作,及时解决林果业生产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林果业标准化生产、规范化管理水平明显提高,促进了果树树势恢复,降低了冻害损失,实现了早见效和产量与效益的增长。

(四)健全病虫害防御体系,为产业发展保驾护航 一是进一步完善了病虫测报防控体系,整合机构,集中力量,充分发挥人员、设备、技术的利用率。制定县有害生

物入侵防治预案,整合农技植保站、园艺组及森防站,成立XXXXX有害生物防治检疫站,整合乡镇农机站、林业站技术人员,组建林果病虫害防治服务队和乡、村测报队伍,每村配备测报员,专人负责有害生物分类、登记、汇总、分析,提高了有害生物防控标准化、规范化、科学化、信息化水平。二是坚持生物、物理防治为主,化防为辅,高效低毒安全,城乡同防,各种防治方法综合运用,春季病虫害防治中,将喷洒石硫合剂、绑扎束膜阻击带、杀虫灯诱杀、冬翻冬灌清园、刮老树皮、涂粘虫胶、人工捕捉抹除等防治技术综合运用、常抓不放,严禁使用剧毒、高毒、高残留的农药,将县城风景树与驻库单位、住宅小区的病虫害一并抓。财政出资购买杀虫灯及配件,由农技站负责对全县4321盏杀虫灯进行维修,并在重点果园集中开灯。购硫黄粉400吨、生石灰300吨、波美计230支,集中大型喷雾器436台(其中新增133台),以村为单位成立石硫合剂熬制及喷洒队223支,分别与村签订合同,每支队伍12人。全县共熬制石硫合剂2002吨,药液由村委会免费统一提供,机械由村里租赁,按每亩费用6-9元,每次作业后户主验收签字,年底一次收费,合同一定两年,按照“四统一”,乡不漏村、村不漏户,完成石硫合剂统防统治面积44.1万亩。春尺蠖防治任务10万亩,完成13.881万亩,其中飞机防治81000亩,农区人工防治57810亩。当前按照“四统一”,较往年(5月20日)提早20天开始防治枣瘿蚊、预防食心虫,防治枣瘿蚊10.73万亩,防治食心虫、蚧壳虫27448亩,今年上半年,腐烂病、食心虫、枣瘿蚊防治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危害程度较历年都轻。三是高度重视果树冻害防御,确保林果业安全越冬。把红枣、核桃幼树埋土保护,树杈包裹等防冻技术作为常规管理措施,全面落实到林果业秋冬季管理中。采取从冬前抓御雪防寒,雪后清扫树盘、树杈积雪,到早春覆膜提温、加强肥水的一系列措施,防灾减灾。

(五)培育龙头抓项目,推进林果业产业化进程 一是大力实施品牌发展战略,积极开展特色果品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认证,争创名牌。已成功注册“库车白杏”、“库车酸梅”、“库车药桑”等6个等地理标志证明商标,4.17万亩香梨持有“库尔勒香梨”“梨园证书”、占梨园总面积的94.8%。二是积极开展绿色和有机果品生产,严把果树种植、施肥、防病等生产环节技术关口,建设无公害果园6.02万亩,绿色果园3万亩。三是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积极引进培育龙头企业,提升产业化经营水平。新引进了新疆天枣源龟兹生物肥技术公司和XXXXX金泰木业有限公司等两家龙头企业,建设总投资1.78亿元、年产值4.8亿元。其中天枣源龟兹生物肥技术公司可年产林果有机专用肥20万吨,能满足40万亩基地林果有机肥需求。四是积极组织参加乌鲁木齐、上海、北京等地经贸洽谈和农副产品展示展销活动,利用各种媒介强化宣传推销,进一步扩大我县果品品牌在疆外市场知名度。

今后一个时期我县林果业工作以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导,用科学发展观统领林果业工作全局,深入贯彻落实中央、自治区、地区、发展林果业决定,全面实施以林果业建设为主的林业发展战略和林果增效年活动,加速推进传统林业向现代林业转变,着力打造精品果园,提高林果生产综合管理水平,构建林业生态和产业体系,实施林果业工程带动,强化科技创新,转变增长方式,大力提高林果业发展的质量和效益,不断开发林业的多种功能,满足社会的多样化需求,努力完成2009年的各项指标任务。

第二篇:加快农业发展 促进农民增收

加快现代农业发展 促进农民持续增收

淮北市地处黄淮海平原,全市农业人口122万人,常年耕地面积204万亩,常年粮食播种面积400万亩,大宗作物以小麦、玉米、大豆为主。2013年,全市实现农业增加值57亿元,增长5.3%;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8240元,比上年增长13.1%。

多年来,淮北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三农”工作,以促进农民增收为核心,不断创新机制、完善政策,加快推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取得了明显成效,但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

一、基本情况

(一)农业政策支持逐步完善

先后出台了《关于促进现代农业和食品工业发展的实施意见》等一系列政策文件,重点支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土地流转、农民专业合作社组织发展、高效农业规模化发展。近三年来,全市共落实农业“四项”扶持项目1000多家,落实财政补贴资金近6000万元,拉动社会资本投入10亿元。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力度不断加大,全市旱涝保收面积110.5万亩,占耕地面积的54.2%。涉农信贷投放不断加大,涉农贷款保持快速增长。至2014年6月末,全市银行业金融机构涉农贷款余额189.75亿元,较年初增加25.65亿元,增长15.63%,高于各项贷款增幅9.73个百分点。

-1-

(二)农业科技贡献率持续提高

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动物防疫体系、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等不断完善;与中农大、安农大、省农科院开展战略合作,技术引进、人才培训等效应显现,科技兴农步伐不断加快。推动实施了小麦高产攻关、玉米振兴计划、畜牧科技进万家、测土配方施肥、农村沼气建设及新型农民培训等一系列农业科技进步工程。近三年来,累计引进、试验、推广应用新品种100余多个,主要农作物良种基本实现全覆盖,畜禽良种率达到90%以上。全市农业综合机械化水平达84%,小麦生产实现全程机械化。优质麦、优质肉猪、设施蔬菜、大中型沼气管理等综合生产水平走在全省前列,科技进步对全市农业的贡献率达60%。

(三)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不断提高

与“十二五”初相比,蔬菜总产由42万吨提高到58万吨,增长38%;肉蛋奶总产由13.7万吨提高到15.2万吨,增长10.9%;粮食生产获得“十连丰”,优质小麦订单面积从2007年的50万亩迅速发展到2014年的100万亩,订单优质率100%。今年全市小麦单产达到507公斤,总产达92.6万吨,增长4.5%,单产、总产再创历史新高,在全省第二个成功创建小麦千市斤,标志着淮北市在良种运用、农机农艺结合、社会化服务、高产技术集成运用等方面取得了重要突破。

(四)农业结构不断优化升级

农业生产加速向优质、高效、规模发展,土地流转面积达到-2- 53万亩,占耕地面积的26%;已建成百亩以上规模连片蔬菜种植基地200多个,是全省最大的日光温室蔬菜基地之一;形成塔山石榴、和村苹果、段园葡萄、黄营灵枣、东山杂果5个优质水果生产基地;建成规模养殖小区(养殖场)2000余个,规模养殖比重已超过80%,走在全省前列。农产品加工业快速发展,2013年全市实现农产品加工产值428亿元,是“十二五”初2.2倍,农产品加工产值与农业总产值之比达到4.4:1。

(五)农业经营方式加速转变

以农业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组织为核心的产业化经营机制逐步建立,全市已培育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160余家,其中国家级、省级龙头企业32家;培育农民合作社1036家,带动农户14.6万户;培育各类种养大户3970多家,注册家庭农场395家。通过“龙头企业+合作组织+基地”等模式,建立起150万亩优质麦等8大优势农产品生产基地。全市培育农机服务队等社会化服务组织200多个,建立各类农产品市场182个,培育农村经纪人队伍3万余人。

(六)林业发展步伐持续加快

截至2013年底,全市共有林地78万亩,林木蓄积量达279万立方米,森林覆盖率19.11%,林木绿化率23.23%,全市林业产业总产值达15.08亿元。把创建全国绿化模范城市作为统筹城乡绿化、提升城市形象的重要抓手,高位推进。市财政每年拿出1000万元,用于开展创模工作。全市森林增长工程累计完成造

-3- 林83826亩,完成省下达造林任务的116.2%。累计完成石质山造林14.6万亩,栽植各类苗木1200余万株,苗木成活率达90%以上。编制完成的《石质山造林技术规程》已作为安徽省地方标准颁布实施。2015年淮北市可如期实现全市可绿化石质山全部披上绿装目标。

二、存在问题

当前我市在加快现代农业发展、促进农民持续增收方面还面临诸多困难和问题。

(一)农业人才短缺

基层绝大部分农技人员从事着非农技推广工作,相当部分农技人员还存在着年龄和知识结构老化现象,基层农技人员从事农技推广的时间、能力和服务水平严重下降。大量农村实用技术人才逐渐流出农业领域,进入二、三产业务工,出现农民兼业化、农业副业化现象。农业从业人员大多缺乏专业技术,难于适应现代农业发展的需要。农村现代农业人才匮乏,特别是懂生产、会管理的土专家更少。有钱的人不懂农业,不敢投资农业;想投资的农民没有钱,也不会经营现代农业,成为当前农业人才状况的新常态。

(二)农村基础设施薄弱

农村基础设施配套不完善建设历史欠账多。一是机耕条件差。机耕道路缺失和落后,农业机械往往进得了村下不了田。二是水利条件差。农田水利等基础设施薄弱,农业抗灾减灾能力低,-4- 连续数小时下雨则涝,连续几天未雨则旱,农业靠天吃饭的局面没有根本改变。三是农业基础设施管护不到位。新建农业基础设施无人具体负责管护,机井、涵闸、抗旱设备等普遍存在“平时无人管,忙时不能用”的问题。四是设施用地缺乏。一般规模的种粮大户和家庭农场,需要配套建设仓储、晒场、机库及简易办公设施等,占用一定面积的土地。调研中普遍反映,家庭农场设施用地不具备合法性,造成有“农”无“场”,严重制约家庭农场的发展。

(三)土地稳定长期流转难度较大

土地分散经营仍然是当前制约我市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加速转型发展的首要问题,尽管我市在推动农村土地流转、发展适度规模经营上进行了积极探索,但农村土地产权仍不清晰,“三十年不变”与“长期不变”概念模糊,确权颁证不到位,农民对土地流转特别是长期流转不放心,土地承租者也不能放手、放心经营。很多种粮大户反映,在土地流转中约10%农户不愿将土地流转给种粮大户,造成种粮大户流转土地很难集中连片。由于流转关系不稳定,种粮大户们对土地投入动力不足,“怕变”、“不敢投入”成为普遍心态。与此同时,由于土地规模经营承担市场和自然双重风险,工商资本轻易不介入土地规模流转,农村规模流转面积难以扩大。

(四)财政、金融和保险服务供给明显不足

一是财政扶持政策针对性不强。现有的农业补贴政策以家庭

-5- 承包经营为基础,未体现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倾斜,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传统农户待遇一样。支农政策执行存在脱节现象,如种粮补贴按“一卡通”发放给原承包户,流转大户得不到补贴,形成拿钱的不种粮、种粮的不拿钱,增加了种粮大户的生产成本。促进合作社和家庭农场发展的政策还未出台,一些规模较小的专业合作社和龙头企业,很难得到项目和资金支持。二是融资困难。安徽省农业银行分行转发的《中国农业银行专业大户(家庭农场)贷款管理办法(试行)》规定家庭农场抵押物除与一般商业贷款相同外,还规定“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农村宅基地和农房抵押应优先”,但实施过程中农民拿不出三者合法的权证和手续。大多数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合作社和中小型农业企业由于缺乏有效地担保抵押物,加上申请手续繁杂、隐性交易费用高等问题,也很难从正规金融机构获得信贷支持,而小额信贷等扶持性贷款规模又小,远不能满足其资金需求。三是农业保险效果甚微。由于目前农业保险存在法律缺位、财政补贴少、保险覆盖面窄、保障水平低等问题,农业保险尤其政策性农业保险远远满足不了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的需要。

(五)农业服务体系不健全

我市虽为扶持农业出台了不少政策和服务措施,但整体来说服务效果不理想,服务体系不健全。一是公益性技术服务职能弱化。乡镇农技服务人员少、经费不足、设施落后;村级农技服务机构断层、体系断网,农业技术公益性服务难以全面落实到位。-6- 二是经营性社会化服务不足。农业经营涉及产、供、销等各个环节,对物资、信息、资金、科技等社会化服务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而目前我市社会化服务渠道和内容较为单一,服务效果不明显,服务体系不健全。

三、对策建议

(一)加快制度创新

一是配套制定辅助设施用地标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深化农村改革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的若干意见》(中发„2014‟1号)规定,“在国家建设用地指标中单列一定比例专门用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建设配套辅助设施”,建议按照国家文件精神,尽快制定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配套辅助设施用地标准。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因生产、经营需要兴建的简易仓(机)库、生产管理用房、晒场等农业生产配套设施用地,按规模经营面积的一定比例占用土地,按农用地管理,不需办理农用地转用审批手续,但不得改变用途;优先安排一定的用地指标专门用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农产品仓储、加工、包装等永久性基础设施建设。二是完善土地流转制度。在总结土地确权试点经验的基础上,加快农村集体土地的确权、登记、颁证步伐。稳定农民土地预期,避免由于土地“四至”不清、账实不符产生纠纷,让农民放心流转土地,避免农业经营过度兼业化和副业化。探索建立村级集体对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调配权。对于在土地流转过程中,90%以上的农户同意流转,而个别农户没有正当理由和原因的,-7- 经协调、说服仍然拒绝流转,致使欲流转的地块无法形成连片集中的,可以赋予村集体对个别农户拒绝流转的地块土地承包经营权的调配权。三是创新农业保险制度。农业保险保额低,“两年收一年歉”就足以打垮家庭农场。统筹金融保险机构,探索扶持农业发展的有效途径。提高投保保费和赔付标准,使农业保险真正起到保险作用,有效地降低农业风险;增加农业保险品种,针对不同规模和类型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设计多种类型、具有个性化的保险险种,提高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投保的积极性。四是研究建立工商企业租赁农户承包地的准入和监管制度。鼓励工商企业进入农村、投资农业,但应着眼于服务、带动农民,与农民共同发展、共同富裕,而不是取代农民、兼并土地。研究建立工商企业租赁农户承包地的准入和监管制度。对那些只“代替”、不“带动”农民,甚至违反土地流转“三不得”(不得改变土地集体所有性质,不得改变土地用途,不得损害农民土地承包权益)规定的工商企业经营行为,应加以引导和规范。

(二)强化政策支持

一是加大农业基础设施投入。着力解决“水利最后一公里”问题,各级财政每年在财政预算中列支相应的基础设施建设经费。进一步健全农田灌排体系,全面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加快防洪排涝体系建设,加快病险闸(库)除险加固,全面提高防洪减灾能力。积极推进小型农田水利设施改造提升工程,落实农民承担主体,建设完善小型农田水利,切实做好管护工作。二是-8- 做好农民转移性增收工作。落实种粮农民直接补贴、良种补贴、农机具购臵补贴和农资综合补贴,实行粮油、生猪等财政奖励补助,完善现代农业发展奖补政策,加强农民负担监管,增加转移性收入。同时,加大对种粮大户的财政补贴,按照粮食的调出量,安排对种粮大户的补贴,补贴标准应至少不少于农户“一卡通”额度。三是进一步明确政策扶持重点。发挥财政资金“四两拨千斤”的作用,重点扶持农民举办的合作社、家庭农场和种粮大户,扶持特色农业,着力打造特色园区和精品基地,支持股份合作经济组织发展。

(三)深化涉农服务

一是大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以种养大户、家庭农场主、农民专业合作社成员、农业企业主、以及大学生村官、农民企业家、返乡农民工、返乡大中专毕业生等群体作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培育对象。通过创业培训、市场指导、资金支持等措施,着力培养一批懂技术、会管理、有较高文化素质的新型职业农民。以现代农业人才支撑计划为抓手,深入实施高素质农业人才工程,与高等院校、科研机构进行合作,大力发展农业职业教育,积极开展定向委托培养,培养大批农村实用人才、农业管理人才和农业高科技人才。二是加强技术指导和服务。下决心解决“农技最后一公里”问题,抽调专业人员或通过财政购买服务雇用专业技术人员分类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开展对接服务,聘请专家学者开展专题培训服务。三是加强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和信息化管理

-9- 平台建设。逐步健全土地流转服务市场,为流转双方提高信息沟通、政策咨询、合同签订、价格评估等服务。全面做好土地流转纠纷调处及仲裁和流转土地资源普查、建档备案等工作。四是推广社会化服务。坚持主体多元化、服务专业化、运行市场化的方向,加快构建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大力发展农机跨区作业、病虫害统防统治、肥料统配同施、农事全程代理等经营性服务,发展壮大一批具有一定规模的社会化服务组织,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提供各环节的服务。

-10-

第三篇:加快建立农民增收的长效机制

加快建立农民增收的长效机制

发布时间:2009年08月17日 17:23 作者:庞道沐

由于党中央、国务院及时采取发展粮食生产、增加农民收入、强化农业基础地位等重大措施,农民收入增长很快,2004年农民人均纯收入实际增长超过6%,这是一个了不起的成绩。但是我们也清醒地看到:这只是恢复性增长,农民增收的基础依然薄弱。要保持农民收入增长的好势头,关键是要在建立农民增收的长效机制上下功夫。

现阶段我国农民收入的主要来源是农业生产,农业效益如何直接决定着农民收入的高低。与工业生产不同,农业生产受到自然条件与市场变化的双重制约。从自然方面讲,由于我国农业的物质技术装备程度低,农户经营规模小,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弱,特别是在应对自然灾害和重大动物疫情的预警机制尚未建立健全的情况下,农业生产一旦遭受自然灾害和重大动物疫情,农民的收入便会受到损害,轻则减产减收,重则劳而无获。从市场方面讲,由于我国农业信息服务发展滞后,农民难以充分了解市场信息,不能及时根据市场需求调整生产、品种和品质结构。在过去农产品供给短缺时,只要农业增产农民一般都能相应增收,但现在增产能否增收还要看市场需求状况。大宗农产品供给弹性较大,需求弹性却小,因此往往出现“谷贱伤农”的情形。此外,农民增收还受人为因素的制约。有的干部对农民增收的认识还不够到位,缺乏紧迫感和责任感,促进农民增收的办法不多、措施不力。同时,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不能有效转向非农产业领域,这也从一个方面制约了农民收入的增长。只有建立农民增收的长效机制,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农民增收难的问题。

建立农民增收的长效机制,是一项艰巨繁复的社会系统工程。最根本的是要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贯彻落实中央各项扶持政策,既要从“三农”本身考虑问题、寻找出路,又要跳出“三农”,从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思考问题、研究对策;既要大力挖掘农业和农村内部的增收潜力,又要寻求解决农民增收问题的治本之策;既要着眼于发展,培育新的增长点,又要加快改革步伐,解决深层次的矛盾和问题。

加快发展农村二、三产业,特别是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等劳动密集型产业,推进和健全以工补农、以工建农机制。要适时调整乡镇企业发展战略,用“集中、改制、换代”的思路来推进乡镇企业结构调整和体制创新、技术创新、管理创新,使其在吸收转移农村劳动力和发展非农产业方面继续发挥作用。注重工业化与城镇化的结合,小城镇建设以非农产业发展为先导,工业建设围绕城镇发展,把大量农村劳动力吸纳进城镇,融入到工业。加快建立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正确看待和公正对待农民工,形成城乡劳动者平等就业的制度。大力发展小城镇,完善城镇基础设施,继续支持小城镇建设投资,引导金融机构支持小城镇发展,同时改革小城镇的户籍制度,支持农民进城。建立社会保障制度,扩大保障面,建立进入城镇的非农产业人口的住房、就业、教育、养老和医疗保障体系。

以市场为导向,积极调整和优化农业结构。这是促进农民增收的主要途径。大量事实证明,农民收入增长缓慢的主要原因,在于农业结构不适应市场的需求变化。现阶段调整农业结构应突出四个重点:一是推进农产品的品质结构、品种结构和区域结构的优化。要围绕主导产业、拳头产品进行战略性调整,加快优势和特色农产品基地和产业带、专业带建设,发挥本地优势,打造名牌产品,提高农产品竞争力。要树立大农业观念,大力发展畜牧业,抓好良种繁育和动物防疫体系建设,推动传统农产品更新换代。二是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重点解决企业资金短缺和精深加工水平低的问题,实现多层次、多环节增收。同时,积极支持多种形式的农民合作组织的发展,实现农业的规模化和集约化经营。三是加快农业标准化体系、农产品质量检测体系建设,全面推动农业标准化生产。四是按国际分工优化农业生产,大力发展优势产品和产业,并加快发展农产品加工业,提高科技含量,使我国的农产品更多地走向国际市场。

依靠科技进步,提高农业集约化经营水平和资源替代率,从而保障和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以保持农民增收。针对当前我国农业面临的耕地减少、水资源和环境恶化的现状,我们要以科技为先导,采取支持农业科学技术的有效政策,切实有力保护和稳定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要增加农业科技经费,深化科技体制改革,调整农业科学技术结构和教育结构。优先建设一支精悍的科技攻关队伍,发展多种形式的技术推广服务组织,强化农业发展的科技支撑体系,把提高品质作为科技攻关和推广的重点。大力引进推广先进实用的农业科技,强化对农民的培训,不断提高农民的科技素质,为农民增收、农业发展注入持久的动力。

坚持“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落实农民减负措施。“多予”,就是要给农业以“输血”式的支持和保护,不断增加农业投入,改善农业和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条件,实现由以农补工向工业反哺农业的转变。要加大信贷资金对农业的支持力度,健全重要农产品的储备调节制度和风险基金制度,建立与完善农业保险制度。当前尤其要抓紧建立和完善国家对农业特别是粮食等农产品生产的长期补贴机制,让农民得到更多实惠。“少取”,就是要切实减轻农民负担,系统全面地推进农村税费改革。免征农业税以后,要特别警惕免税不减负的现象发生。要精简乡镇机构、压缩人员、节减开支、理顺县、乡(镇)财政体制。规范收费管理,对现行涉及农民负担的各种收费项目进行全面清理整顿,坚决取缔各项不合理收费。加大监督监控力度,建立健全关于农村税费的法律、法规和监督体系,使税费改革步入法制化轨道。“放活”,就是解放农村生产力,实现农业资源在更大范围内和更高层次上的优化配置。要进行农业组织与制度的创新,大力推进农村各项改革事业,建立有效的人才和投入机制,吸引更多的资金、人才、技术投向农业和农村,发展规模经营。要从战略的高度把农村个体、私营经济作为农民增收的重要增长点来抓,动员更多的力量从事农村个体私营经济,尤其鼓励农民和返乡农民自主创业,在行业准入、税收、投融资、技术、信息、资源使用、人才政策等方面给予支持。要把农民工培训作为促进农民外出就业、稳定就业、长期增收的一项基础工作来办,调动全社会的力量参与农民职业技能培训,并在财政上加以支持。

建立农民增收的长效机制,关键是要从本地实际出发,常抓不懈。要清醒地看到,随着新情况、新问题的层出不穷,影响农民增收的因素在不断变化,从而使农民增收政策的时效性增强了、风险性加大了。这就要求我们以更加强烈的社会责任感、更加敏锐的目光,时刻关注农民收入的变动情况,未雨绸缪,及时采取有力措施,帮助农民规避风险、保证农民增收。还要充分认识到,由于农业的区域性和农民的地域性,决定了每个地方农民增收的主要制约因素是不一样的。因此,各地在建立健全农民增收长效机制,制定促进农民增收政策时,必须因地制宜。

各级党委、政府要从实践“三个代表”的高度,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高度,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高度,认识促农增收、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性、紧迫性。要防止政策在执行中走样,严禁为了地方和部门利益截留或曲解中央政策。要从经济全局和各方利益出发,综合分析评价,处理好局部效果与整体效果、直接效果与间接效果、当前效果与长远效果的关系,既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增加农民的近期收入,同时扎扎实实地抓好促进农民增收的基础工作,做到农民短期增收和长期增收的统一。各级领导干部要大力弘扬求真务实精神,大兴求真务实之风,杜绝浮夸,力戒浮躁,不图虚名,不做表面文章,不提脱离实际的高指标,不喊哗众取宠的空口号,不搞劳民伤财的假政绩。要深入基层,到农民群众中去,倾听农民呼声,了解真实情况,解决农民生产生活中存在的问题。要把农民收入作为考核相关领导干部的重要指标。要抓好农村基层干部培训,提高他们带领群众增收致富的本领。农村干部则要切实和农民打成一片,切实尊重农民的意愿和选择,积极为农民增收出主意、想办法、办实事、多服务,真正成为农民增收的引路人、农民利益的维护者。

(作者:湖南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

第四篇:农民增收

农民增收

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党和国家工作的重中之重。“三农”问题,核心是农民问题,是如何提高农民收入、实现农民全面发展的问题。从一些发达国家的经历来看,农业、农村、农民问题的出现和解决有一个大体的先后顺序。最早是农业问题,即如何发展农业以保障工业化对农产品的需求问题;之后是农民问题,即如何提高农民收入,实现公共服务城乡全覆盖的问题;最终是农村问题,即大规模开展农村建设缩小城乡差距的问题。从我国现在所处的历史阶段观察,目前可能正处于由解决农业问题向解决农民问题转变的关键时期。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应把更多的精力放在如何提高农民收入上。

资本“下乡” 家庭经营收入占比下降

农民纯收入可以分为四个组成部分:工资性收入(劳动报酬收入)、家庭经营收入(包括家庭经营农业收入和家庭经营二三产业收入)、转移性收入和财产性收入。在农民收入的四大来源中,家庭经营收入占的比重目前仍是最大的。2009年,农民人均纯收入为5153元,其中家庭经营收入2527元,占到49%。但是,这一比重却呈现不断下降的趋势,2004年,这一数字还是60%。5年时间,下降了11个百分点,下降幅度还是相当可观的。家庭经营收入占比的下降,一方面是因为大量农民外出务工,农民工资性收入快速增加,这符合工业化城镇化发展的历史趋势;另一方面,则是因为大量资本进入农业农村经营领域,农民通过家庭经营中获得收入的比例不断下降,这是一个需要引起注意的倾向性问

在2008年全国农村经济收益分配格局中,农民经营所得最终占到可分配净收入的70.6%。这一比重在2003年为74.3%,2000年为77%,新世纪以来基本上每年下降一个百分点。与此同时,企业各种留利占可分配净收入的比重从2000年的5.90%提高到2003年的6.98%和2008年的9.01%;外来投资者分利占可分配净收入的比重从2000年的1%提高到2003年的1.69%和2008年的1.81%。在一些发达地区,这一下降趋势看得更加清楚。浙江省绍兴市数据显示,农民经营所得占可分配净收入的比重,已经由1989年的78%下降到1997年的64.2%,再下降到2003年的51.1%,到2009年,这一比重已经跌落到了47.3%的低水平。资本不足 阻碍农民合作获取经营利润

在农业农村经营领域,农民获得收入的比重下降,主要是因为现代农业建设步伐不断加快,农业生产经营中的资本有机构成提高,资本投入需要增加,而单个农户却缺乏必要的资本,从事经营的领域逐步收窄,大量资本趁机“下乡”,资本获得收入的比重逐步上升。畜牧业是这方面的一个典型,规模养殖所占的比重稳步提高,1996年规模饲养量在全行业的比重还只有6.3%,2006年达到50%,2008年已超过60%。大多数规模养殖的是资本主导企业形式的养殖。真正农户主导的、家庭形式的所谓散养户占的比重逐步降低,农户逐步被迫退出畜牧业经营。统计数据上的表现就是,畜牧业占农业的比重不断提高,但出售畜禽产品收入占农户家庭收入的比重却不断下降。

资本逐步占领农业农村经营领域的局面,必须加以改变。要实现农民收入稳步增长,就一定要把农业农村经营领域留给农民,要让农民首先能够在农村通过经营获得收入。即使在日本和我国台湾地区,它们都明确限制资本进入农村占领农民经营领地。要解决单个农户资本不足和农业经营资本有机构成提高的矛盾,我们也应该学习日本、台湾等地的经验,大力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以下简称合作社),要通过机制创新,让合作社能够支配一定数量的资本,能够进入农产品加工流通领域,守住农业农村经营领域;要让合作社有能力获取农产品加工流通环节的利润,再通过合作社内部的分配机制,把这部分利润转换为农民的收入。

从数量上来看,近两年来,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速度很快。截至2009年9月底,全国农民专业合作社达到21.16万家,比2008年年底增长90.8%;实有入社农户约2100万户,占全国农户总数的8.32%。但是,合作社发展质量还亟待提高。从目前情况看,合作社还不能很好地帮助农民以合作方式支配资本获取经营利润。当前,合作社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可以归结为三个方面:一是合作层次较低。绝大多数合作社局限在技术信息服务领域,真正能组织农户统一购买农资或销售农产品的为数不多,能开展农产品加工的更是寥寥可数。二是合作机制不顺。合作社内部规范的治理机制尚未真正建立起来,社员大会、理事会、监事会等机构不健全,社员不太愿意参与合作社的管理监督,合作社对社员的民主权力也不太尊重。三是合作积极性不高。农民入社动机不强,退社较为随意。入社后参与活动较少,合作社内部凝聚力不足,一些社员与合作社的交易量小于市场交易量,一些合作社与社员的交易量小于与非社员的交易量。

这三个问题其实是有因果联系的。第一个问题是根本,它是产生第二个和第三个问题的原因。只要合作社无法进入农产品加工流通环节,它就无法获得这部分收益,分给社员的也就不多,农户入社得到的利益自然不多。因此,农户入社的积极性不高,且随时可能选择退出。在这种情况下,显然难以建立规范的治理机制,这样的合作社发挥的作用不大,且随时面临解散的危险。由此可见,合作层次决定了合作收益,且直接影响到合作机制的建立及合作积极性的提高。而合作层次不高,主要是因为合作社缺乏足够的资本,没办法进入农产品流通加工领域。

推动合作社发展,要在加强政府服务、培养合作人才等多方面加大政策支持力度,但最核心的是要保证合作社能够占有足够的资本。只有这样,它们才能够作为合格的市场经营主体进入农产品加工等领域,才能够拥有为社员谋利的手段。为此,必须创新体制机制,搭建好为合作社提供金融服务的平台,推动产业合作和信用合作的结合。

交易份额认购成就新一代合作社

在20世纪90年代,西方传统合作社同样因为缺乏资本而陷入经营困境。这迫使它们进行制度创新,发展成为新一代合作社(New Generation

Cooperatives)。它们的做法值得我国借鉴。具体而言,我们在发展合作社时,首先要确定流通和加工的最佳规模,再据此确定所需资金数额,然后把加工规模分解成若干交易份额(deliver share)。社员入社时按规定必须认购交易份额,并同时要求按一定比例出资,通过调整比例,使得社员出资额之和刚好等于合作

社所需资金数额。交易份额规定了社员交售给合作社的产品数量,社员交售产品总数刚好等于合作社流通加工的最佳规模。如果社员当年产出不够,允许其从市场购买予以补齐;如果超出,超过部分由合作社视情况决定是否收购。

通过这一系列制度创新,就可以为我国合作社发展建立起灵活的筹资机制和资金利用机制。合作社在出售交易份额的同时获得了一笔稳定的资金,借此购买固定资产,开展农产品加工流通等业务。有了固定资产后,合作社就可以进入金融体系,获得银行贷款;就可以创办或控股农产品加工企业、铺设销售网络,获取加工销售环节利润。合作社利润按交易份额分配给社员,由于交易份额和社员认购资本额成正比,按交易份额分配也相当于按认购资本额分配。合作社通过参与加工和销售,扩大了社员合作的范围,也提高了社员分红回报率,增强了合作社对农民的吸引力。社员认购交易额的积极性增加,反过来又保证了合作社的资金来源,由此形成良性循环。

只有为合作社经营提供足够的、可支配的资本,才能够帮助农民利用合作社实现对资本的集体占有和控制,才能够帮助农民占据农业农村经营领域并获取更多的收入。通过努力,目前农民经营所得占可分配净收入的比重每年下降一个百分点的趋势完全能够得以止住。单此一点,农民收入每年就能够增加0.5%。如果再能够把这一比重提高到2000年的水平,农民收入就能每年增加3.5%左右。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提出唯一的一个量化指标,就是要保证到2020年农民人均纯收入比2008年翻一番。换言之,必须保证农民收入每年6%左右的增长速度。通过制度创新,让农民通过合作社实现收入每年增加3.5%,对完成全会规定的目标具有相当重要的意义。

另外,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在新一代合作社中,由于社员出资的数量始终从属于交易份额,而交易份额取决于农户生产的规模和与合作社的惠顾额,社员同时作为所有者与使用者的特征没有改变,合作社的本质属性没有改变。因此,引入资本后的新一代合作社仍然是基于农产品生产的合作,是劳动的合作,而资本的合作处于被支配的地位。它仍然是以自愿联合起来的生产者为导向的,而不是以投资者的资本增值为导向的。

第五篇:农民增收

农民增收的障碍解析

关键词: 农民增收 小康社会 农业产业化 合作组织

党的十六大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而农业、农村、农民的问题已成为影响和制约我国全面进入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关键性因素。其中,农民增收始终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核心问题。改革开放以来,除初期农民收入有了较大幅度的提高,1979年-1985年,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平均增长15.18%,高于同期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8个百分点外,以后城乡收入差距又开始拉大,1986年-1995年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平均增速3.62%,低于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2.5个百分点,98年-2003年,农民人均纯收入平均增速为3.58%,两者差距扩大到了3.39个百分点,农民收入水平低,提高速度慢,直接影响了对农业的投入,迟滞整个农村社会的发展,进而成为制约整个国民经济发展的“瓶颈”。

党的十六大从根本上确立了农民增收全局性的战略地位,没有农民的小康,就没有全社会的小康。十六届三中全会从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逐步改变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高度来推进涉及“三农”问题的各项改革。由此可见,扭转农民收入增速下滑,确保农民收入进入持续稳定增长的快车道,是我们党和政府一直非常关注的重大问题。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更是明确指出农民收入问题不仅是重大的经济问题,而且是重大的政治问题,文件要求全党进一步增强做好农民增收工作的紧迫感和主动性。

一、农民收入增速下降的原因

(一)体制的制约

1、农村上层建筑的不合理性成为农民增收的巨大障碍 基层政府冗员多,农民负担重,是中国“三农”问题中的突出问题。基层政府因人设机构,“对口”设机构,加上级政府下派与分流人员,致使近年来干部职数不断膨胀。据统计资料显示,2003年县、乡两级政权财供人口达到3000多万人,村级干部需要由村民负担的全国有730万人,实际供养经费6000多亿元,由农民负担的有2000亿左右。正如温家宝总理在记者见面会上所指出的那样,生之者寡,食之者众。因机构臃肿给农民造成的负担占农民实际负担的40%左右。不仅如此,近年来许多基层政府耗费大量资金建设所谓的“政绩工程”、“形象工程”,更是加重了农民负担。

2、城乡二元结构成为农民增收难以逾越的一个坎

随着农业生产率的提高,农村人地矛盾更加突出。目前,我国人口已增加到13亿,人均耕地减少到约1.2亩,由于人口分布不平衡,有1/3的省市人均耕地不足1亩,有666个县低于联合国确立的0.8亩的警戒线,463个县低于人均0.5亩的危险线。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被困在有限的耕地上,导致农民劳动收益率下降,农村剩余劳动力急需要从农村转移出来。但是,严格的城乡户籍管理制度和歧视性用工制度以及种种不合理的收费,抑制了人力资源自由流动的愿望,限制了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转移。与此同时,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断完善和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我国工业经济也面临着减员增效的巨大压力,加上本身的资本积累能力有限,难以吸纳更多劳动力,城市本身下岗失业人数不断增加,就业与再就业压力增大,这就使得农村劳动力转移更加困难。

(二)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滞后,难以为农民增收提供强有力的支持。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是指社会各方面通过各种形式向农业经营者所提供的农业生产各个环节所需要的各种经济和技术服务的总和。十六届三中全会《决定》明确要求:“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要推进制度创新,增强服务功能”。但是作为农村社区内部向农民提供各类服务的主要承担者农民自治性组织――—村民委员会的建设明显滞后。不少地方尤其欠发达地区,村干老化、无人干的现象十分普通。农村税费改革后,村级财力下降幅度很大,就我市而言,好一点的村级财力只有2万多元,少的村不足1万元,加上转移支付仍不足以支付村、组干补贴。严重挫伤村两委成员及组干的工作积极性,农村基层组织不稳定因素增加,加上缺乏有效协调组织,“一事一议”难以实施,农业基本建设和村里的社会事业无人问津,不少村级组织实质上已经陷入瘫痪。与此相应农村传统的合作经济组织合作功能丧失贻尽,在传统的合作组织中最为重要的两大组织供销合作社和信用合作社,已经完全背离了初建之宗旨。不再是农民自己的组织,它们中绝大多数已经异化为赢利性企业。不少地方供销社实质上已经分解成个体工商户,它们完全以自身的利益为准绳同农民打交道,逐渐演变为与农民博奕的市场主体,它们的服务宗旨荡然无存,逐利已成为其经营的根本目标。另一大合作组织由社员入股,为农民提供金融服务的主体——农村信用社早已脱变为“官办”金融机构,股份合作制名存实亡。在商业化经营的目标的影响下,同时也因为农户的贷款具有分散、量小、交易成本高、风险大等特点,信用社的支持重点偏移到民营企业或乡镇企业,甚至干脆转移出农村。20世纪90年代以来,通过各种途径转移出农村的资金每年有2000亿元左右。其次,农业产业化水平低下;农业产业化通常被称作“公司+农户”的经营方式。它以农产品加工、营销企业为“龙头”,根 据自愿、互利的原则,与农户建立稳定的农产品产销关系。应当讲在初级农产品的供给处于总量阶段性过剩的形势下,这是解决农民增产不增收的主渠道,但是由于多种复杂的原因,这一经营模式的绩效没有很好的显现出来,反而问题非常突出。具体表现为:一是“龙头”企业难寻,欠发达地区尤甚,难以表现出带动效应。二是由于公司与农户并没有建立起良好的市场信用关系,“订单农业”的履约率低。三是由于农民组织化的程度低,谈判的地位低下,公司在剩余价值的分割上往往占据主动,依旧是资本支配劳动,农民的利益得不到有效的保障。

(三)农民素质偏低,影响了农民参与市场的竞争能力,最终影响到农民收入的增长。

人力资本理论明确提出:人力资本的积累是经济增长的重要源泉,教育是使个人收入分配趋于平等的重要因素。教育投资作为人力资本投资,是增强农村社会发展的根本。但是现行教育费用制度造成农民受教育机会存在着严重的不公平。现在的农村教育体制设置,基本上仍然按照小学村办、初级中学乡办、完中县办的原则设立。由于基层政权财力有限,农村教育投资远落后于城市。据调查资料显示,普通小学的教育经费农村人均水平为519.16元,城填的人均水平为841.11元,初中生的教育经费农村人均水平为861.64元,城镇人均水平为1423.85元。义务教育水平差距尚且与此,更不用说农村继续教育了。不少县、乡在“双基”达标过程中负债累累,难以成为农村教育的投入主体,教育经费的不足导致农村各类教育水平难以提高,是造成农村劳动力素质低下的根本原因。中国农村劳动力素质状况问卷调查显示,具有初中以上文化程度的农村劳动力达到54.9%,但文盲、半文盲劳动力仍占8.5%,接受过农业职业 教育的仅占农村总劳力的7.3%,接受过有关资格培训的人数仅占劳动力的5.7%。农村劳动力受教育的程度,直接影响到谋求就业的机会、取得收入的渠道。现在,随着城市二、三产业结构调整力度加大,对劳动力素质要求的越来越高,不少原本在城市打工的低素质劳动力不得不重新返回农村,失去了取得工资性收入的机会,导使非农收入减入,农民收入的提高受到直接影响。

农民增收问题,就实质而言是二个方面:一是减负;二是农业收入和非农经营收入增长。因此要彻底解决农民收入增长问题,我们必须减法、加法一起干,建立和完善农民收入稳定增长的机制。

二、促进农民增收的对策

(一)切实做到精简机构与层次减轻农民负担

我国目前政权有中央、省、市、县、乡五级,可以说层次太多,而且均对口设置机构,机构与人员膨胀严重。从1998年开始,中国开展了乡镇撤并精简机构工作,到2003年底,五年撤并了7400多个乡镇,乡镇总数由撤并前的46400多个减少到39000多个。现在不少地方也正在进行撤村并村工作。随着农业税费改革的进一步深入,不少以农业税为主要收入来源的乡镇,将逐步失去相应财力保障。因此,新一轮的行政管理体制必须要有大动作,以适应农村发展的新要求。可以考虑分几步走直至彻底减少政府层次。第一步,小村并大村,撤乡并镇。从水平层面彻底减少机构与人员。第二步,撤县建市撤销县级政权,把镇级政权改为派出机构,形成“3+1”行政格局。即政府层次分为中央、省、市三级,加上镇一级派出机构,从垂直层面减少机构与人员。同时重新界定和明确中央与地方政府职能,划分好各级政府事权,并给予相配套的财权。从现行政权运行的机制来看,县、乡两级政权职能主要是贯彻和执行中央和上级 政府的方针政策,实质上是执行机构,执行机构重置只会增加行政成本,导致效率低下。农业税的停征将使不少县、乡(镇)政府的行政事务大为减少,人员将更加富余。根据精简效能的原则,“3+1”的行政体制不仅可行,而且很有必要。而且这样变革对发展小城镇建设,推动农村城市化的进程,最终打破超稳定的中国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具有积极意义。

(二)建立健全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

1、推进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制度创新

现行的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功能的发挥主要是依靠乡、镇党委领导下的党、政、经基层政权的组织体系,一个以农民为主,为农民服务的农村社区合作组织一直就没有建立起来,小农户与大市场矛盾始终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因此,必须对传统合作组织进行改造,支持农民按照自愿、民主的原则,发展多种形式的农村专业合作组织。通过制度变迁探寻农户以最低成本,最快捷方式,顺利实现小生产与大市场的对接,提高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

2、积极推行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提高农业产业化水平

农业产业化实质上是一种集约化、市场化和社会化的农业,它的核心是把传统农业中相互分离的产前、产中和产后连接起来,实现产、供、销一体化。农业产业化是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带动力量,从某种意义上来讲,农户找到了龙头企业就等于找到了市场。可以有效避免农民进行产业结构调整的盲目性,同时也可以顺利实现农产品与市场对接,解决农民增产不增收的矛盾。因此,各级政府要不遗余力地加强对龙头企业的创业扶持与服务,安排支持农业产业化发展的专项资金,较大幅度地增加对龙头企业的投入。同时也要加 强引导与监督帮助农民与之建立起合理的利益联结机制,切实保护农民的利益。

(三)努力为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增加非农经营收入

目前,农村中有5亿劳动力,农村剩余劳动力达2亿多。2002年底与1996年相比,农村居民家庭人均年纯收入中,非农经营收入比重已从29.26%提升到51.7%成为农民收入增长最大的亮点,而支撑农民非农收入增长的主要原因是农民外出务工。因此,如何为农村富余劳动力开辟“绿色”通道,引导农村富余劳动力合理、有序的移动是各级政府工作中的重中之重用。在二00四年中央发布的一号文件中,中央为破除农民工进城的体制性障碍提出了一系列的政策措施,这无疑极大激发了广大农民进城务工的热忱。但是我们也必须清醒地看到,随着科技进步,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农村富余劳动力与城镇下岗失业人员双增的态势不可避免。城镇就业压力的加大对农村劳动力的转移构成障碍。目前,进城务工的1亿多农民中,农民身份并没有变化,大多数人不能也不愿意摆脱原先赖以生存的土地,使已经转移的农村劳动力处于不稳定的就业状态,难以完成形式和本质都兼备的就业领域转移。因此必须改革现行“户籍管理制度”,降低农民进城门槛。同时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坚定农民退出农村的决心。积极推动小城镇建设,增强小城镇吸纳农村人口、带动农村发展的能力。落实一号文件鼓励农民自主创业的各项措施,增强转移劳动力资本积累能力,实现农村富余劳动力稳定有效的转移。

(四)提高农民素质,提升农民的竞争力

目前农民素质的偏低的状况,已经成为制约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农村劳动力转移、农民增收的关键性因素,农民收入低又进一步影响到农民家庭对子女的人力资本投资和教育消费。使他们的新生代在掌握知识和技能方面处于劣势地位。因此,农村教育体制变革势在必行。首先,调整中、小学校布局,实行资源重组,加强农村中、小学师资队伍的建设和培训,提高师资水平。其次,改革农村教育费用制度,严格实行义务教育一费制,同时完成九年制义务教育投入主体由县、乡(镇)政府向中央政府和省级政府的转换。以彻底改变农村中小学学生人数比例与费用比例的巨大反差;第三,加强农民继续教育和科技培训力量。利用农村教育制度改革的整合资源,创办农民培训学校或农民夜校,鼓励各类教育培训机构、用人单位开展对农民的职业技能培训。采取多渠道的办学模式和灵活多变的教育方式,切实提高农民的素质。

参考文献:

《十六大报告》 十六届三中全会《决定》 二OO四年“中央一号文件” “人民网”的有关数据资料

安庆市委党校讲师

钱晓春

2004年11月

下载加快培育农民增收支柱产业word格式文档
下载加快培育农民增收支柱产业.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发展蔬菜产业培育农民增收亮点

    **发展蔬菜产业 培育农民增收亮点**办事处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市场主导、政府引导、产业支撑、因地制宜、科技兴农、重点突破”的原则,依托现代农业农村发展北部示范区,......

    培育支柱产业 打造产业品牌

    培育支柱产业 打造产业品牌 赴临武县考察心得体会——袁文雄 暖水镇党委书记 2011年9月19、20日,汝城县考察团在廖桂生县长的带领下,来到临武县考察学习,通过这次考察学习,我觉......

    辽宁:加快土地流转 促进农民增收

    辽宁:加快土地流转 促进农民增收 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简称“土地流转”)是土地规模化经营的前提和基础。全省在保障农民土地承包经营权的前提下,不断加强农村土地承包管理与......

    加快剩余劳动力转移拓宽农民增收渠道

    xx劳动保障所xx年工作总结——加快剩余劳动力转移拓宽农民增收渠道200x年,是深入贯彻党的十六大精神,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之年,做好劳动保障工作是农村经济增效、农民增收的......

    加快剩余劳动力转移拓宽农民增收渠道

    xx劳动保障所XX年工作总结——加快剩余劳动力转移拓宽农民增收渠道200x年,是深入贯彻党的十六大精神,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之年,做好劳动保障工作是农村经济增效、农民增收的......

    加快农民增收步伐构建和谐文明社会(汇编)

    加快农民增收步伐构建和谐文明社会--党城湾镇农村经济发展的现状及思考党城湾镇是个城乡合并的镇,因为缺乏明显的经济优势,以往一直处于“财政无收入,政府支出靠上拨,公益事业靠统......

    加快科技进步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加快农业科技进步 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近年来,嘉兴的农村经济稳步发展,农民收入稳步增加,农村社会继续保持稳定。同时,也应当清醒地看到,当前我市农业和农村发展中还存在着许多......

    加快剩余劳动力转移拓宽农民增收渠道

    xx劳动保障所2004年工作总结——加快剩余劳动力转移拓宽农民增收渠道200x年,是深入贯彻党的十六大精神,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之年,做好劳动保障工作是农村经济增效、农民增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