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幼教随笔
教育随笔
丢失发卡的**
旌德县示范幼儿园
姚冬梅
早上,妈妈送欣欣来园时告诉我:欣欣昨天刚买的新发卡不见了,欣欣说是被班上的然然小朋友拿走的。这样说起来我有点印象,昨天上午欣欣和然然在课间一起玩的时候,我注意到欣欣头上的发卡挺漂亮的,然然还羡慕地摸它。我首先向家长表示歉意,然后表示等然然来了问清楚这件事情,帮欣欣找回发卡。
然然来园后,我分别向她们了解情况。我先问欣欣是谁拿的发卡,什么时候拿的,她很肯定地回答说是下午玩积木时然然拿的。我问她为什么当时不告诉老师,她不做声。随后,我请然然过来,问她有没有拿欣欣的发卡。然然想了想摇摇头说没有。我又仔细询问了一遍,她的回答和先前一样。再问欣欣,欣欣指着然然肯定地说是她拿的。我再把眼光转向然然,声音不由地提高了些:“你到底拿没拿?好孩子要敢于承认错误,不然老师就不喜欢你了!”然然的眼圈红了,她点点头轻声说:“是我拿的。”“嗯,错了就改老师不怪你。你把发卡放哪儿了?”“我……不知道。”然然茫然而胆怯地回答。我不由地叹了口气,小班的孩子就是这样不让人省心。
过后,我一直注意看然然的表情,隐隐感到了不安。我感觉到我也许错了,虽然刚才的言辞不是很严厉,但“不然老师就不喜欢你了”这句话,可能让然然感到害怕和委屈了。
不安感越来越强烈,我又一次找来了欣欣,轻而温柔地问她:“老师喜欢说真话的孩子。别人没有做的事是不能冤枉她的,对吗?老师想知道你的发卡到底是别人拿走的还是自己丢了的,你能告诉老师吗?”我静静地看着孩子,尽管孩子幼小,她的心里也正在进行激烈的较量,游移在真相和伪装之间。沉默了一会儿,欣欣终于断断续续说出了真实的情况:早上然然摸过她的发卡,中午吃饭前程老师还给她重新别过,下午放学回家时妈妈发现发卡不见了,她不记得什么时候丢的,怕妈妈责怪她就推说是然然拿走了。根据她叙述的这些线索,我猜想发卡可能是中午起床时丢在午睡室了。和保育员一起到午睡室找,果然在欣欣床铺边的缝隙里找到了发卡。事情终于“水落石出”,我怀着愧疚的心情向然然道了歉。事情已经过去了,但我并没有感到一丝轻松,反而陷入沉思之中。反思:
这件事情对然然这孩子造成了一定的心理影响,同时对我自身的心理影响也很大。我一直思考着这个问题:然然为何在我说“好孩子要敢于承认错误,不然老师就不喜欢你了”这句话后就承认了?原因可能就在于我询问的措辞上。以她这个年龄的思考判断能力,可能误想成“承认是她拿的她就是好孩子,不承认是她拿的她就不是好孩子,老师也就不喜欢她”了。这么天真纯洁的一个孩子,反而显出我在处理事情方式上的“渺小”与不妥。当时,我对孩子的评价和判断具有一定的片面性,片面依据经验从两个孩子的语气、表情、动作上进行观察分析;“好孩子要敢于承认错误”这句话在当时说出来具有一定的误导性,“不然老师就不喜欢你了”这句话明显带有权威性,最终使欣欣产生了错误的心理和说法,如果当时没有说这些话,欣欣就不会委屈承认。如果多从发卡丢失这一行为上仔细分析一下,再联想一下孩子可能说了谎话的原因,就不会草率地下定论——孩子也可能会因为丢了新买的发卡,怕妈妈责怪才推脱到别的孩子身上的。
感悟:
每一个孩子需要拥有健康的心理,心理环境作为一种隐性的心理健康的教育因素,影响最大、最直接的就是老师创造的心理氛围。
关于孩子的觉察:
师生互动中,孩子觉察老师言行时是十分敏感的。老师的一句话、一个动作、一种表情、一个眼神都会产生暗示作用,有的是积极的,也有的可能是消极的。教师严厉的眼神和语气是一种消极的暗示方式,应该使用能引发师生情感共鸣的语言和行为,使孩子感受到老师对自己的关注和理解。
关于老师对孩子的评价:
“不然老师就不喜欢你了”这句话是趋向于用老师的权威同化孩子,因此孩子感到了畏惧。幼儿的心理环境是教师行为的产物,要为孩子创设健康的心理氛围,对孩子行为作评价时就要避免谴责性的消极话语,淡化教师权威意识,在分析孩子想法、动机的基础上与孩子探讨行为的对与错,发展孩子的自我思考、自我评价能力。
关于老师的经验与教育机智: 孩子之间不可避免会有一些小摩擦、小误会,他们正是在这些事情的磨合中不断成长的。面对这些矛盾,作为孩子们可以信任的人,不能单凭自身的经验来处理孩子之间的事,而是要以敏锐眼光去捕捉孩子的情绪与神情,觉察孩子内心世界的心理变化。经验固然重要,但也不能单凭经验剖析孩子的行为,还是需要运用教育机智来接纳孩子,处理问题。
第二篇:幼教随笔
幼教随笔:我想……
“我想……”
不管是在日常的教学中还是生活中,作为幼儿老师,总是能听到孩子们以此为开头的话语。
学龄前阶段的孩子,由于还未受到应试教育及考试成绩的荼毒,没有形成一定的思维定式,他们的小脑袋里总能冒出各种各样的想法,有迹可寻的,模糊不清的,稀奇古怪毫无常理可言的……
孩子总是有那么多的奇思妙想,在他们的眼中,世界上的一切都是那么神奇,充满吸引力,现实世界的事物通过各种回路反映到他们的脑海中,总是会诞生出许多让大人无法理解的东西,然而,在某些时候,说不定孩子所反映出来的东西才是最真实的!例如:《皇帝的新衣》,那是没有受过任何污染的纯洁。
世界的改变在很多时候来源于某些在当时世人眼中绝对离经叛道,毫无正理可言的想法,正是这些在当时看来堪称诡异的想法,在其后的时光中反而占据了世界的主导!
孩子们的想法也是如此,或许只是灵机一动,或许只是连他们自己都会忘记的东西,但谁又能肯定,在将来的某一天,这些想法不会又冒出来,充溢他们的思维,成为促使世界改变的重要环节呢?
而作为幼儿老师,在幼儿提出他们的那些想法时,是不是应该选择给予引导及肯定,而不是盲目的以成人的思维定义他们的错误,否定他们呢?
显然,这是个重要的问题,要对实际情况进行了解的同时做出判断,是鼓励亦或抑制?想必是对幼儿教师能力的又一次考验吧!
芒果班教师:陈芳
2010-4
幼教随笔:正确对待孩子说谎
前些天上课时,丁昊小朋友突然哭了起来,我闻声走过去问其原因。他说肚子疼、不舒服,我连忙用手摸其额头,感觉他有些发烧,便打电话联系家长,让家长把他带回了家。
谁知第二天早上,在丁昊爸爸送他入园正要离开时,丁昊却用小手使劲的拉住他爸爸的衣服,说不舒服要跟着回家,见次情景、我便走过去询问他爸爸昨天带他去看医生没有?他爸爸说:“看过医生了,医生说没问题。”了解了他的情况后,我很是费了些口舌才把他留下。
可是,在今后的几天里丁昊又大哭大闹地对我说:“老师:我肚子疼。”当时我一眼就看出他在说谎,我蹲下身,用关切的语气对他说:怎么肚子又疼了,让老师摸摸看,我轻轻的摸了摸,然后笑着对他说,哦、原来是饿了,等会吃了点心就会好的,如果吃了点心肚子还疼,老师打个电话给医生,让他来给你打一针就会好的。只见他一听说要打针,端起点心就开始吃。见次情形、我笑着说:看来我们的丁昊真的是肚子饿了。吃完点心后,我问他:肚子还疼吗?他一边笑、一边摇头。
芒果班教师:陈芳
2010.
3随笔:让人深思的家长谈话
昨天,我看电视时,看见某幼儿园的一位家长与老师有这样一段谈话——那位家长对老师说:“我很理解你们老师对孩子安全负责的心情。的确如你所说,孩子也需要接受一些统一管理的训练。而在较宽松的情况下,我觉得你们老师应该给孩子提供尽可能自由的环境,让他们和周围的人自由自在的交流,对周围的事物进行不受约束的观察,让他们生活在充满好奇的世界里,这不是我们成人给孩子的施舍,这是孩子们应该有的权利。童心世界是我们成人不可能完全理解的,我们不应该干扰孩子的世界,更不应对他们因好奇而提出的问题给予否定的评价。”
听了这位家长的谈话,我个人感到受益非浅。作为一名幼儿教师,她的谈话不得不让我深思,的确,在幼儿园里,我们老师为了安全起见,确实在很多时候无形的会束缚孩子的行动,比如:到户外活动时、随时会叫孩子不让玩这个、不准爬哪个、甚至不让他们这样、也不让他们那样,久而久之,孩子们好多个性都被束缚了,很不利于孩子的自由发展和成长。以后为了孩子们身心能得到和谐的发展,我们教师在保证安全的情况下,应尽量让孩子有自由发展的空间,这是孩子们应有的权利。
芒果班教师:陈芳
2010.
5随笔:老师应该言行一致
我们班的幼儿,有好几个午睡习惯一直都很差。在他们睡不着或睡不好时,我都会耐心的引导他们入睡,在我的耐心说服下、如果仍然有睡不着的,我经常会说一些吓唬他们的话。如;会对他们说“现在大家小朋友乖乖睡觉的时候你们睡不着,等小朋友们起床后,你们睡不着的继续留下来睡。”这样的话我不知说过多少遍,但是从来没有执行过。
昨天午睡时,我提前便对孩子们说,躺下去后,把小眼睛闭上,一会儿就睡着了,好多孩子都按我的提示做,也都很快就睡着了。可是陈亭旭和刘智涵两个小朋友却怎么也睡不着,并且两人互相影响,我走过去打了几次招呼,但是仍然不见效,我便又使出老调“这会儿你们两个睡不着,待会儿小朋友们起床的时候你们就别起来了,继续留下来睡。”谁知在起床后,他两仍未把我说的话当会事,也和其他小朋友一样开始穿衣服。见此情形,我觉得这话不执行看来不行了,于是便走过去严肃的对他两说:“你们两个不必穿衣服,继续留下来睡觉。”只见他们两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无奈之下带着哭腔对我说:“老师,让我们起床吧!我们明天一定好好睡觉。”这时,全班的小朋友都注视着他们两,我便抓住这个机会,对全班小朋友说,以后谁不好好睡觉,就象他们一样,孩子们几乎异口同声地说:“老师,我要乖乖睡觉的”。果然,在今天的午睡时,孩子们的表现较好。从这件小事可以看出,我们老师,不管面对再小的孩子,我的言行都应该做到一致,不然,我们说的话起不到作用。
芒果班教师:陈芳
2010.6
随笔:改变孩子们吃饭的小伎俩
“吃饭咯、、、、、”,如今,每当老师开始摆桌子,我就能听到有孩子在那高兴的叫喊,看到其他的小孩子端着小凳子积极的走向桌边。它让我感到吃饭对他们来说不在是一件难事,此时的他们是高兴的愉跃的。
回想开学初孩子们吃饭的情景,一看到摆桌子,就能听到有孩子叹息:“哎呀,又要吃饭”,而个别幼儿更是无动与中,坐在那儿等老师去催。是什么让他们有了如此的改变,静下心来想想,生活中我主要坚持做到了以下几点:
一、做好餐前的宣传工作。如可以向幼儿介绍今天的菜名,吃了它有什么好处,如果挑食不吃又会带来哪些危害等。
二、及时鼓励,随时对进餐中的幼儿进行表扬。如某某小朋友吃饭不讲话,碗中的饭都快吃完了,真棒!某某小朋友不仅饭吃的快,而且桌上一粒饭也没掉,真不简单!
三、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如进餐时有的幼儿表现出不想吃饭等,此时,老师需问明原因后,根据情况指导幼儿正确就餐或者端着小碗喂孩子几口在让孩子自己吃。而不能因为孩子没闹,就不闻不问。
四、充分利用幼儿想当“官”的心里,激励、诱惑幼儿努力做到最好。每餐饭前,我都要从班里挑选出两名吃饭不挑食、而且吃的快的幼儿当小班长(一男一女),如让他们给小朋友发擦嘴的毛巾、给其他小朋友端饭等。别看他是一种“苦力”,可孩子们却很乐意,都争着抢着想当这个小班长。因此,吃饭的速度、质量比以前也有了很大程度的提高。
这些看似都是不起眼的“小伎俩”,可孩子们的行为却在这些“小伎俩”的影响下、熏陶下而慢慢改变着。作为一名幼教工作者,我想,只要不断努力,针对问题多想一些“小伎俩”,找到解决问题的突破口,又何愁改变不了孩子们的不良行为习惯。
樱桃班教师:衷爱英
2010-3
第三篇:幼教随笔(xiexiebang推荐)
幼教随笔:让孩子们养成独立做事的习惯
真正的教育是从自由的生活中得到的,必须要解放孩子们的头、脑、手、脚、时间,孩子们才会得到真正的自由,今天的孩子们是未来社会的主人翁,他们还要自己走很长的一段路,路途上有荆棘,也有绊脚石。如果到那个时候,还茫然不知所措,那就是我们教育的失败了。
当今的家庭化,大多都是独生子女,几个大人围着一个孩子,饭来张口衣来伸手,家长剥夺了孩子做事的权利,一旦走进社会就难以立足。
该上课了,我让孩子们自己去找小椅子坐好,永涛站在那里不动,孩子们陆陆续续的找好了小椅子,看到永涛的无动于衷,我一遍又一遍的提醒永涛,最后永涛勉强搬了一个小椅子坐下。
在一次的美术课上,我让孩子画葡萄,孩子们在认真的画着,新梅坐在那里不动,我说:“你为什么不画呢?”“我不会画”。其实,别的孩子也是画的乱七八糟,我对新梅说:“慢慢画,你想画的什么样子都行,好吗?”
孩子们入幼儿园一学期了,我试着让孩子们自己叠衣服,可是有些孩子还是习惯性的随手一扔。
我焦急:这些孩子可是未来社会的主人,要好好培养他们的行为习惯,“孩子们,今天我们来练功””“练什么功”“一会儿你们就知道了”。等孩子们都来到寝室,开始脱衣服睡觉时,我说:“孩子们,把脱掉的衣服整理好,我要给你们照相了”。这时候,寝室里乱作一团“老师,我不会叠、明月请你帮我叠衣服好吗?婷婷,你的衣服叠的不整齐,这样老师会批评你的”。于是,我请几个能力强的孩子当小老师,不一会儿,全班的孩子都会叠衣服了。
看着孩子们睡的很香甜,我想:调动孩子们的这种学习习惯,要持之以恒,才能成为自然。
看到孩子们的变化,我欣慰、我伤感,培养孩子们的独立问题要慢慢地从点滴开始。每个孩子都有自尊,我们对孩子的自尊要耐心的去呵护,帮助孩子树立良好的形象,让每个孩子都抬起头来走路,因为播种性格,收获命运,播种行为,可以收获习惯。
保育员教育随笔:培养孩子良好的习惯
幼儿教育是启蒙教育,也是人类奠基的教育,教师要运用智慧教育,合理的制订内容和方式、方法,及时的给幼儿进行一定的鼓励,让孩子们树立自信心,要让孩子们持之以恒,还要给孩子们起榜样、示范的作用,利用多种机会对孩子们进行教育,培养孩子们良好的习惯。
幼年起就应该通过教育培养一种良好的习惯,因为习惯是一种顽强而巨大的力量,它可以主宰人的一生,孩子毕竟是孩子
幼儿从小就应该通过完美的教育,去建立一种好的习惯,孩子们正处在发育的时期,每天要十几个小时的睡眠时间,中午休息是很好的睡眠补充,没有困意的幼儿也是正常的,教师晨、午检时要小心,要细心留意,预防不安全因素发生。
中午休息的时间到了,孩子们陆续睡着了,我发现美琪还没睡着,我悄悄地走近一看,她的手中拿一皮筋在玩耍,一会儿套在手腕上,一会儿放在嘴里咬着.....存在着很大的不安全因素。“怎么办”,我反复思考:把头上的饰品放到一个小盒子里“孩子们你们活动了一上午也该休息了,我们的头上的头饰也和你们一样休息一下好吗?”“好”。
嘿!这一招还真灵,孩子们把头饰都放到盒子里了,还对他们说:“发卡你睡觉吧,醒来之后我们再玩、小皮筋你也该休息了。”
我心高兴:这不就是我们要的结果吗?孩子们睡着了,我们老师也稍微休息一下,一举两得。老师们,这招很好,你们不妨一试。
幼儿园教育随笔:习惯的培养需要坚持
习惯的培养需要坚持,我相信很多人都明白这个道理,但是“坚持”二字真正做起来是很不容易的。
前一段时间我发现一个问题:孩子们每到喝水的时候秩序就特别的乱。于是我仔细观察孩子寻找秩序不好的原因,通过几次观察我总结出了以下几种原因:
第一,孩子们喝水时互相拥挤,插队现象较严重。第二,孩子等待喝水时间长,互相打闹、玩杯子的现象也常常出现。
针对以上几种原因,我与王老师采取了安静排队接水的措施,若是不排队或在排队接水的过程中打闹、玩杯子的一律不给水喝。制定了规则我和王老师每天都坚持这么做并且以身作则,大部分小朋友也做得不错。可是有一天在孩子们喝水的时候,我发现一个调皮的男孩插队,于是我走到他身边看了他一眼,说:“请自觉到后面排队。”也许孩子看到我严厉的目光已经意识到自己做错了,他很快地跑到队伍的后面站好了。当然对待插队的孩子,我们还是以批评为主,批评后再给喝水。就是我们的坚持,现在我们班的孩子已经把排队喝水,当成了一种习惯。
我相信,一种良好的行为习惯贵在你我与孩子的共同坚持,只有“坚持”孩子良好习惯才能养成。
给自己和孩子一片自由天地
现在和孩子一起阅读,已经成为一种习惯。女儿已三岁半,在与女儿一起阅读的日子里,我收获了很多,也有了自己的一些体会。
1、亲子阅读使读书成为一种生活习惯。
从来没有希望亲子阅读是为了让孩子读更多的书,只是想培养孩子的读书兴趣,尽早使孩子爱上阅读,书将成为她生活的一部分,读书成为一种习惯,越读越多,越读越好。阅读能力是一个人终身学习的基础和最大的本钱。现在的女儿,也算是个小书虫了。吃饭、睡觉前都会捧着书读一会儿,讲一讲;去家乐园,首先想在超市二楼读书处待一会儿,看看读读。
2、亲子阅读增强孩子语言能力。
在亲子阅读的过程中,你会不知不觉的发现,孩子的语言能力增强了,也许某一天,他不经意说出的让你吃惊的话,在书里你都能找到出处,这就是阅读的魂力。而且孩子从书中领悟复杂的意念,欣赏语言的美妙,扩大词汇量。比如,她看到一副小鸡低头啄米的图画,她会说:“妈妈,你看!一群小鸡在绿色的草地上捉虫。”再比如,有一天我笑着对她说:“妈妈今天考考你。”她立即跟你对上:“妈妈,我是烤肠吗?你还烤烤我!哈哈”在读书中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无形中已增强了。
3、亲子阅读提高孩子专注力、发展想象力、逻辑推理能力。
阅读能有效地培养孩子的注意力,提高孩子的倾听能力和语言理解能力,在听故事的过程中,孩子很自然地全身心投入到故事的情节中,无形中保护并提高了孩子的专注力,书中的世界无限广阔,充满想象、好奇和机遇,给孩子带来无限的创意,会终生受益。现在你问一个问题,她会问你一串问题,而且还“因为···所以···”头头是道啊。跟个小大人似的。
4、亲子阅读培养孩子的艺术审美能力。绘本由世界各地,各种绘画风格的大师们精心绘制,孩子从小欣赏高雅、精美的艺术作品,自然会摒弃低俗的信息。绘本故事不但教育孩子,更把一些大道理用浅显易懂,生动有趣的方式呈现出来,使成人也从中受到启发。我始终认为,一本好书可以让所有人受益。在读书过程中,孩子懂得了什么是真、善、美。
5、亲子阅读培养孩子独立思考的能力。
孩子能在阅读中边读边吸收,边分析边理解,让孩子具有独立思考的能力。喜爱阅读的孩子会自得其乐,使阅读成为一种内在的需求,一种愉悦的享受过程。
6、培养孩子好的生活习惯和行为习惯。
一本好书,是父母的好帮书,是孩子的良师益友,很多时候,父母的一番唇舌抵不过书中虚拟人物的一句话,故事里有生活的点点滴滴;故事里有各种情绪的处理方法;分享互助珍惜爱,故事里有感人的友谊……小故事,大智慧,使孩子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好的习惯。比如,小故事中讲到豆豆不洗手不洗脸,小朋友不跟他玩,小猫小狗小鸡等都不跟他玩。孩子自然感觉干净的孩子人人喜欢,自己就朝这方面努力了。女儿现在自己洗脸洗手刷牙,也懂得跟小朋友一块玩的时候要谦让等。
7、亲子阅读可以搭建和孩子亲密沟通的桥梁。
亲子阅读的最大好处,是更容易了解孩子。假如父母从小就跟孩子进行亲子阅读,在分享故事过程中,父母与子女自然地建立起亲密关系,有了这种关系,不论孩子年幼年长,都可以跟爸妈达到无所不谈的境界。在跟孩子亲子阅读中,也是我们彼此享受亲子时刻的过程,阅读后,我们可以随意地闲聊,可以谈谈读这书的感受,像朋友一样聊天,聊天时,我从不把她当孩子,她也没把我当家长,我们就这样平等公平地闲聊,身心都得到轻松愉悦地放松。
在跟孩子的亲子阅读过程中,我也收获着超出想像的快乐,小时候因为经济条件的限制,书籍比较匮乏,读的书少之又少,现在跟孩子一起,我们收获着幸福,一本好书,全家受益,孩子读了能认识到她那个年龄段该理解的,大人读了感觉原来大道理就是这么简单。希望所有家长在陪伴孩子亲子阅读的过程中,阅读阅美,越读越美,悦读悦美~~~~(巨鹿县堤村中学 闫军爽)
第四篇:幼教随笔
我看到网上一则微博:浙江温岭一幼儿园教师因一时好玩在该园强行揪住一名幼童双耳向上提起,同时让另一名教师用手机拍下。被揪耳幼童双脚离地近20厘米,表情痛苦,嚎啕不止,教师则神情愉悦。因此想起了自己的幼教生活。
我的孩子两岁时,想把孩子送到托班去。可是,我们这个地级市,这样的托班,不管是公立,还是私立,竟未见开设。只有一家私立的双语幼儿园有过开办幼托的打算,经我们谈判,园方愿意接受我的宝宝。条件是,我去她们幼儿园代课,除每个月开工资外,包我们母子两人的生活和免除宝宝的所有学费。就这样,我开始了我的幼教生涯。
(一)、布置墙饰
这是一家发展中的幼儿园,开学前的一个星期,我们几个老师却忙于布置墙饰。墙饰布置不仅造形和色彩要适合幼儿,而且要配一些简单英语语境。因为是双语幼儿园。我不知道这是不是教学的内容,大多数都是我即兴发挥的作品。一些动物简单的单词,老师们却记不起来。所以,大家只要是写和画的内容就由我来负责。每次都是我把英文单词写出来,画在贴纸上,其它的老师再用剪刀修理好,用水彩笔调色。记得,布置幼儿园客厅环境时,老师们都在绞尽脑汁想用一个什么图形才合适,我拿起贴纸蒙在窗帘上,用笔几秒钟时间就构出一米多高的椰子树的轮廓来,这幅图的确为室内增色了不少。后来,孩子们都争着去树下摆POSE,看着老师们惊讶的表情,我笑着说,我只是比你们多一些育儿经验。因为,我为了带好自己的孩子,看了一些相关的书籍而已,这些都是灵感。后来,我领会了知识的确是一个积累的过程。
(二)、上课
当时,我代全校的英语课和中班孩子的所有课程。孩子们最喜欢的是上音乐课,和舞蹈课。当我站在讲台上面,看见下面的小朋友们跳得千姿百态,窘态万象,强忍着笑意,还要一个劲儿的鼓励他们,跳得很好!再来!此时,是快乐的!孩子们喜欢跳和唱是儿童的天性,每次的电子琴课,孩子更是乐得不亦悦乎。可是,这样方面能有所发展的却只有相当少的一部分。只要是音乐课,我总叫孩子们先唱会一些简单的乐谱,再每一个人试一个音。我个人始终认为,幼儿只是兴趣和习惯培养。过早的灌注一些知识反而会适得其反。语言、科学、社会就显得要枯燥一些。但是,只要能把他们编成有趣的故事,孩子们的情绪还满高的。中国人的最传统的就是爱看孩子写的字,只要哪个孩子字写得好,家长就特高兴。当时,班上有一个小朋友是留守儿童,她和奶奶生活在一起。这个孩子爱生病,上到中班了,连一个数字3都写不会,奶奶着急,晚上八点钟给我打电话:代老师,我孩子不会写字,我说她,她自己反而急得哭了,她的爸爸妈妈又催我,怎么办呀!听后,我说:孩子让她玩,明天再说。第二天,奶奶来到学校就把这个小朋友的作业本递给我。我看了她的本子,整个本字只写了两个数字1、2,就对小朋友说:宝贝,来!坐下!这两个数字是谁写得。她很小声说:老师,是我自己写得。真得吗?这不是写得很好吗?奶奶怎么说宝宝不会写呢?再写一个字给老师看看!就这个3’!她看看,却不敢动手。我很温柔的说:没关系,我们来画吧!这个字像什么?镰刀她脱口而出。这是所有小朋友的一个共性,那就是会唱,不爱写。我们就来画一个镰刀吧!我拿起一支笔,随手画了起来。这个小朋友也跟着我学画,终于画成了,本子的一面只画了一个字。奶奶在旁边生气,说:怎么写得那么大,还是歪得。我纠正道:你表现得很好,就这样画,明天,给老师看。第二天,她就写成一行行的,尽管字很大。一连几天,她都写同一字,而且得到了我的表扬,学习热度也高涨起来了。英文,学起来就轻松了。我在家教我自己的孩子时,就教一些平时接触比较多的物品,人,水果、、、、、、等。所以,在学校也套用了同样的经验。因为是全校的小朋友的英语就我一人代理,吃饭时,我就让他们唱rice。晚餐时,发苹果给小朋友们,只要是会说apple的小朋友就有水果吃。这一招还真灵,再看一些英文碟子,小朋友们居然会说简单的英文物了。
我知道,对于一个非幼教专业的老师来说,如果要代好这些课并不容易。虽然大家一致认为我教学这方面做得很好!当一学年结束时,我最初的想法也有所改变。感觉幼教并不是我当初想得那么简单。总认为,自己的孩子带好了,其它的孩子也一样能带好;总认为,带一个孩子和带多个孩子是一样的。后来才知道,每个孩子都是一片不同的树叶,教育孩子要因才施教,而不是千篇一律。如爱尔兰诗人叶慈所说:教育并非去把桶子装满’,而是去把火点燃起来’。点燃一个孩子有可能,如果让所有的孩子都燃烧起来,那才叫优秀。可是,我做不到八面灵珑。我只能自己一个人唱独角戏,每次上课,都是浑身解数,自己累自己而已,但孩子们的积极性却未调动起来。我真愧对别人称我一声老师。
(三)老师也是妈妈
当一名教师是很幸福的一件事情,每天早上,孩子们的一声声老师好就会让人心里感到温暖。作为老师,用爱来打开孩子的心扉,是我的责任。孩子来到幼儿园,是迈向社会的第一步,当他们出现了不适应,就会将心灵的窗户紧紧关闭,因此,我们就要用爱心去走进他们,了解他们,用微笑去接待他们。用亲切的语言与孩子们沟通,用心听孩子们诉说。摸摸他们的脸或拉拉他们的手,用一切表达爱的言行方式给幼儿以温暖安全的感觉,让他们觉的老师像妈妈,每个幼儿,都是天真可爱的,作为幼儿教师的我们要爱他们,做孩子们心里的老师妈妈!每当,我在幼儿园里,抱起自己的孩子时,其它孩子也争着要我抱,也跟着儿子叫我妈妈时,我终于明白母爱的真谛,深深地体会到老师也是妈妈真实含义。
每天清晨老师早,那童真的声音,给我带来了一天的快乐和生机,每天离园时,随着一声声老师再见,又给我们留下明天的希望。
幼儿园的工作说简单也很简单,象一名保育员那样,只要拥有一颗爱心,照顾好孩子的生活起居,每天看着一张张芬芳稚嫩的笑脸,像朵朵蓓蕾清新謦香,简单的工作,简单的生活,快乐也盈怀。如果做一名优秀的幼教却不是那么容易,不仅要有点燃孩子兴趣之火的睿志,还要有一定的专来知识和心理学知识的充实自己。
虽然,现在我只在幼儿园呆过一年。一年的体验生活,我付出爱和真情,给予了孩子们的鼓励,平凡的一年,对我却是不平凡的!因为我收获了快乐和孩子们的真情,也从实践中获得了真知。
第五篇:幼教教师随笔
幼教教师随笔
幼教教师随笔1
伟大的教育家魏书生曾说过:“教育是一项可以给人以双倍精神幸福的劳动。教育对象是人,是学生,是有思想、有语言、有感情的学生。教师劳动的收获,既有自己感觉到的成功的欢乐,更有学生感觉到的成功的欢乐,于是教师收获的是双倍的、乃至更多于其他劳动双倍的幸福。”我想,只要你是一位教师,肯定跟我一样,在平凡而平淡的工作中体会到了不平淡的幸福。
许多人都说教师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教师劳动创造着民族和人类的未来”。教师职业也正越来越受到全社会的羡慕与尊敬。因此,教师职业被认为是一种幸福的职业。但我认为教师的幸福并不仅仅来自这些高尚的评价,而是来源于教师的真情感受。
首先,教师的幸福来自幼儿的真挚的感情。
人都是有感情的,特别是幼儿,他们的感情总是会毫无保留地完全呈现在你的面前,没有虚伪,没有做作,有的只是真挚。所以我也特别喜欢跟孩子们在一起,心甘情愿地做不起眼的“孩子王”。记得有一次,由于我身体不好,请假了两天,等第三天去上班的时候,走过教室门口,小朋友们都不约而同地出来看我,一双双小眼睛都关切的望着我,这个问“老师,你好一点了没有?”那个问“老师你是怎么啦?”……关切之意溢于言表,不禁令我激动而感动。当你把幼儿时时记在心里,同样幼儿也会把你时时记在心里。我们班的孩子就是这样。每次有哪个学生去喝喜酒得了喜糖,总是不忘我的份。我知道那是他(她)省下来留给我的,便有点不忍心地说:“还是你自己吃吧!你有这份心老师已经很开心了。”可是他们仍然坚持要给我,并且表现出一脸的失望,于是我也不忍心推辞:“那好吧!我们分一下,一起吃好吗?”他们这才欣然接受,拿着糖一蹦一跳地走开了。而此时的我,心里总是不平静的,看着手里的几颗糖,不禁自问:“这难道仅仅是几颗糖吗?这分明是幼儿沉甸甸的感情呀!我该拿什么去回应呢?”……
在人的记忆里,公式可能淡漠,定理可能忘记,而师生之间培养起来的真挚的感情,却常常经年累月不仅不淡忘,甚至会越来越深。就像我参加工作多年,仍念念不忘曾经的母校和老师,那么若干年后,我的孩子仍能时时想起我,并相约来看望我,这难道不是我幸福的理由吗?
其次,教师的幸福来自于学生的成才。
教师的幸福除了收获真挚的感情外,还有就是收获了各类人才。工人、农民生产的机器、粮食能服务于社会,满足人民的需要,于是他们产生了幸福感、自豪感。那么教师呢?同样,当一个知识面很窄,各方面能力很低的娃娃,经过幼儿教师、小学教师、中学教师、大学教师的精心培养,就成了知识较丰富,有一定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有理想、有抱负的人才了。看到自己培养的人才在各行各业上实实在在的.作贡献,试问哪一位教师能不感觉到幸福、自豪呢?这就像农民在春天播下种子,等到秋天硕果累累时一样,心里充满了收获的喜悦,这难道不使你感到幸福吗?
再次,教师的幸福来自于创造性的劳动。
教师的工作对象是人,人是千差万别的,要做好工作,就得充分发挥创造性。由于这种工作的性质决定了教师必须学识渊博,并且每时每刻都要开动脑筋,创造性的处理各种问题。例如,由于你的点拨,使学生想出了更为简便、快捷的解题方法;由于你的帮助,使学生改掉了不良学习习惯,积极上进;或者又是你的辅导,使学生在各种比赛中取得了好成绩……这些无不闪耀着你创造性的智慧的火花,而由此带给自己的成功感更是令自己幸福不已。
伟大的教育家魏书生曾说过:“教育是一项可以给人以双倍精神幸福的劳动。教育对象是人,是学生,是有思想、有语言、有感情的学生。教师劳动的收获,既有自己感觉到的成功的欢乐,更有学生感觉到的成功的欢乐,于是教师收获的是双倍的、乃至更多于其他劳动双倍的幸福。”我想,只要你是一位教师,肯定跟我一样,在平凡而平淡的工作中体会到了不平淡的幸福。
幼教教师随笔2
从事幼教行业已有四年有余的时间,在此期间,高兴过,伤心过,犹豫过,彷徨过,但始终坚持着,快乐并幸福着。
幼儿教师,在一般人的观念中,这绝对是一个女性的世界,一个大男人从事这个行业确实令人费解,男干女活,大材小用,没出息,没前途,这些词汇一直是人们对于男幼师的偏见,也成为家人、朋友坚决反对我选择幼教的理由,但我认为,我喜欢幼教,幼教需要男幼师,所以我在高考志愿上毅然填报了学前教育专业。
记得大学毕业刚开始实习时,因为对幼儿园和幼儿的了解仅仅限于理论层面,对幼儿园一日常规也不甚了解,所以在各方面都有所不适应,所幸有园领导、老教师的指导,特别是活泼可爱的孩子们彻底激发了我的工作热情,哦,不,是激情,很快我便与孩子们打成了一片,他们口中的“贾老师”也很快变成了“贾爸爸”“灰太狼老师”,得到孩子、家长、同事的认可,成了园里的人气老师,同事笑说我是“横刀夺爱”,因为现在孩子们的心中仿佛只有我一个老师了,刚出校门踏入社会便得到了肯定,我很享受这份独特的职业幸福感。
俗话说:“挖一口深井比挖多口浅井要有意义得多。”我一直认为,做一件事情,要么做到极致,要么干脆一点不做。我喜欢挑战不同岗位的工作,不满足于仅仅是一个幼儿体育教师,我又主动申请做班主任,独立带班,因为我认为这样才可以更加深入了解幼儿,更可以全面提高自己的专业素质。园里没有男教师带班的历史,不过园领导经讨论决定还是给我这个机会。我要以自己的实际行动证明:男幼师不仅可以带班,而且可以做得更好。因为自己有英语特长,所以我决定把英语教学作为班级的特色来抓,多学习,多沟通,多练习,多反思,多总结。功夫不负有心人,我班幼儿的英语水平很快在全园首屈一指,同时我也被任命为园里的英语教学主管。另外,因为在班级管理、同事的搭配合作、家长的.沟通方式、幼儿的教育方法、课堂的教学理念等方面都具有男教师的独特之处,多面开花,班级当年就被评为“先进班集体”,这一刻,我知道,我的第一步成功了。
幼教仿佛浩瀚的海洋,里面丰富的知识让我着迷,让我流连忘返,因为年轻的我还需要充电,需要提高,需要完善,我愿在幼教这片土地上生根、发芽、开花、结果。记得有个小女孩曾经对我说:“贾老师,上你的课我真是爽歪歪啊。”我一直把这看做是对我最高的评价,是我至高的荣誉,激励、鞭策自己,争取使自己的工作更上一层楼。
选择幼教,我不后悔。因为我的价值在这实现,在这里我感受到了自己工作的意义,我爱孩子,我爱幼儿教育,我爱我的这份职业,把职业当做事业来做,将学前教育进行到底,因为这里风景独好!
幼教教师随笔3
近期我阅读到了一本书,阅读后,我感触颇深。书中不仅仅讲述了作为一名普通教师的一些烦恼和和困惑,并且我尤其喜欢书中的几位幼儿教师的感慨,他们真心的表达出了自己的所感,说出可自己的所想。
在当今的社会里,大部分的人都处在了亚健康的状态,作为教师,我们的心理问题也已经被提上了日程,我们是教书育人的先行者,我们必须先调整好自己的状态,才能让我们的孩子们远离心理问题的干扰。也许有人会说,你们作为幼儿园的老师,你们会有什么样的心理问题呀,你们天天和天真无暇的孩子在一起,他们的思想简单而单纯,就算你们因为某种原因而出现了不适当的心理问题,可是你们所面对的孩子们又会有什么样的心理问题呢?作为一名幼儿教师,我们似乎一直都是这样被人定位的,我们是孩子王,我们不应该有烦恼,我们应该是世界上生活的最愉快的人,可是,在书中我听到了作为幼儿教师的苦衷,我理解他们所说的每一个自己遇到的问题,在此,我也想说说我对自己的幼教行业的感受。
我们的社会赋予了教师极其崇高的地位,诸如“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春蚕”“园丁”“蜡烛”等美誉。然而,社会在赋予教师们神圣的光环的同时,却往往忽视了我们教师们内心的需要。在所有的教师群体中,幼儿教师又是特殊的一群。他们的收入没有小学教师高,他们的社会声望也没有中学、大学老师高,他们通常被称为“孩子王”,是带着孩子玩的“高级保姆”。社会对幼儿教师们其实是颇为不公的!而幼儿教师的实际工作量、所承担的社会责任、所要掌握的教育技能都是小学、中学、大学教师所无法比拟的,可比起他们的付出,社会回报于他们的实在少之又少。作为社会职业群体中的一类,教师们活得很累,幼儿教师们更是需要社会的关怀。他们的社会付出和社会报偿是不平等的,违背了社会交换理论的公平、互惠原则。社会需要给幼儿教师们所付出的艰辛劳动以一个合理的报酬,满足幼儿教师们作为一个普通人爱的需要、自尊的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
新生代的儿童是独生子女的一代,是自我意识极强的一代,他们并不甘于听任教师对他们的塑造。他们也在以这样那样的方式显示自己的力量,对教师实施着反馈性的改造。在学校生态中儿童对教师的文化改造主要表现在物质文化方面、制度文化方面和意识形态文化方面。如儿童让幼教工作者认识到必须设计和他们身高相适宜的桌椅,制定和他们的身心发展规律相匹配的一日常规,形成能促进他们和谐、完整发展的儿童观和教育观等。
儿童对教师的文化改造是通过儿童直接的反馈强化和间接的质疑诘难方式进行的。教师通过对儿童所反馈的信息的接收、编码、意义解释,调整自己的教学行为,接受儿童实施的文化改造。
幼儿教师在现实社会中的现状,在一定程度上打击了教师的积极性,消解了其作为一名幼儿教师的职业自毫感,泯灭了其对自我实现的终极价值的追求。我们常说对儿童要有一颗人文关怀的心,同样对教师我们也需要有一颗人文关怀的心。
在肯定幼儿教师的教育者角色的前提下,我们首先应想到幼儿教师也是普通人,他们就生活在我们中间。作为普通人,幼儿教师也是一个需要继续社会化的成人,而不是什么所谓的“完人”,他们同样有自己的喜怒哀乐,有自己的兴趣爱好,有自己的优点和缺点。当认识到幼儿教师也是一个普通人时,我们的社会、家长、管理者、幼教培训者就不会过多地苛求他们的幼儿教师、埋怨他们的幼儿教师,而会更多地宽容、理解、倾听幼儿教师的`心声,关心幼儿教师的情感需要,更多地支持、帮助他们。
在幼教这片广阔的天地里,我们还是可以寻找到很多很多的美好的东西,当我们在与家长的交流中出现问题时,当我们碰到无理取闹的家长时,我们可以这样想一想,幸好我们班只有这样一位家长,那样你就会让自己在与这位家长的交流、沟通中,可以平心静气的好好谈一谈了。
当你和自己的同事因为某些很小的原因而意见不一时,你也可以这样想,终于有了一个可以和我一起探讨,切磋幼教理念的人,这样我就可以成长的更快了吗!解决幼儿教师的心理问题,就要求我们的社会要关注我们新时代的幼儿教师,要对他们有一个新的定位,不能在将他们定位在“孩子王”“保姆”等这样的字眼上,要全方位的支持我们的幼儿教师,让他们能够全身心的投入自己的幼教岗位,更好的为我们的孩子服务.
幼教教师随笔4
小朋友不听话,与你顶嘴,可能是有心理压力造成的。那么幼教要如何做才能发现孩子真的有心理压力呢?
小朋友不会隐藏自己的内心,他们的情绪都会时刻体现在脸上,表现出来。所以,幼教要做到心中有心,认真观察,才能真正发现孩子的内心压力,帮助其纠正或者是引导他从压力中走出来。
吃饭点,如果小朋友拒绝吃饭,并且出现了厌食的情况的话,那么通常就是孩子有压力了。这个时候,幼教一定要记得,不能强迫孩子吃饭,而是应该建议厨房师傅多改变一下饭菜的种类,多和孩子主动交流。
五六岁的小朋友都喜欢讲谎话,但是他们又没有发现讲谎话是错误的,但再大一些的却是可以分辩真假了。而如果能分辩的情况下,依然讲谎话,证明他们也有心理压力。这个时候,幼教要指出讲谎话是错误的,并且产生的结果对讲谎话的人并没有好处。
小孩子如果感觉到非常难受,过度忧虑,活跃的小朋友却突然不愿意接触人了,这都是可能因为家庭的原因而造成了心理压力,或者是当幼教有一些活动时,孩子不知道如何处理时,都会有这种心理压力的表现,幼教要帮助孩子从这种不正常的焦虑中走出来。
通常,有攻击性的`孩子,其实也是有心理问题的。他们喜欢用暴力来解决问题,而不愿意用语言来进行交流。一般情况下,攻击性强的孩子都是受家庭的影响造成的。这点上幼教是无法改变的。只能是建议家长在家里注意一下自己的行为,不要在孩子面前表现出来攻击性,慢慢地孩子也就会改变了。
幼教教师随笔5
各位老师有没有发现孩子计数的规律,刚开始时,孩子是借助真实的物体来计数的,后来发展成用其他的物体来代替,尤其是以手指来代替,然后再发展成象征性的计数方法。
那么幼儿老师要如何有效利用孩子计数的'三个阶段呢?
幼儿计数第一阶段:实物
孩子刚开始计数时,不管是家长还是幼教,都要记得,先要用实物来刺激孩子的计数兴趣,例如,拿出苹果来,就按实际数字给孩子说,一个苹果,两个苹果,让孩子有一个数字的概念的认知。
幼儿计数第二阶段:替代物
家长或者是幼教有没有发现,孩子的数字概念形成后,就开始用其他的物件来代替计数了。最常见的就是手指头。一些家长和幼教发现孩子用手指来计数时,会责备,会让他们用脑子来计数,这是不对的。因为任何一个孩子都需要有计数的替代过程。大家一定要认可孩子的这种计数法。
幼儿计数第三阶段:象征计数
孩子发展到这一步后,就开始摆脱了用手指或者是其他的物件来代替计数的方法了,这个时候就是用脑子来计数了。一般情况下,就如成年人一样,那种无意识的计数方法就在起关键的作用。当孩子有这种不借助外在工具计数现象出现时,家长要给予充分的赞扬。
以上就是孩子在计数方面的三个阶段,对于幼教来讲,认识孩子的这些计数方法,其实是相当有帮助的。
幼教教师随笔6
每天送孩子的时候,经常有家长告诉我:“老师,请你提醒我的孩子多喝水。”说句实话,就是家长不提醒,我们也会经常提醒孩子们多喝水的。
由于家长的一再提醒,每次到幼儿喝水的时间,我就悄悄地观察孩子们喝水的情况,我发现:有的孩子只喝一口水润润嗓子;有的只喝半杯;有的`能喝一、两杯;有的孩子接了满满的一杯水,却一口也不喝倒掉,纯属玩水。
为了督促孩子们喝水,我每天都不住的提醒,可是效果不佳,一不督促,有的孩子又不喝水了。后来我无意之间看了篇文章《怎样培养孩子喝水》,文章中的老师用讲故事来引导孩子们知道并了解喝水的重要性,我觉得这个办法很好,我也给孩子们编了一个小故事,效果不错。通过故事,使孩子们知道自己该喝多少水,喝水少了会造成身体哪些部位不舒服,会经常感冒等生活常识,慢慢地,很少再听到小朋友的家长告诉老师提醒他的孩子多喝水了。
孩子喝水的问题,看起来是个微不足道的小问题,但是能牵动无数家长的心,培养孩子喝水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是需要我们大家共同去关注的一件事情。
幼教教师随笔7
早晨,我张开双臂,把一只只像小鸟般的孩子拥进我的怀里,忽然,它用手在本身和我的头之间比划着,惊奇地说:“老师和我一样高!”之后,立刻有好几名孩子跑过来和我量高,我问孩子们:“你们喜欢老师比你们高还是和你们一样高?”“当然是一样高了!因为这样我能够看到我跑偕老师秋水里了!”“我能够对老师说说心里话!”“我能够亲一下老师!”
我的心里涌动着一股暖流,原先,孩子的心田世界竟这样富厚:渴望亲密而接近、渴望倾吐、渴望领有老师的爱,这是每个孩子的心愿。而只要蹲下来,就能满足他们小小的心愿,让他们的心田丰裕着无比的欢愉。
老师们,告别居高临下,告别挺直的腰板,弯下腰,蹲下来,走进孩子的`秋水里,你会发明,在每个孩子的秋水里,你是最美的!
幼教教师随笔8
3月13日,我园组织教师观看了俞敏洪的视频《在绝望中寻找希望》,在这两个多小时的报告中,俞老师以他学习、创业、交友的亲身经历告诉我们:人活着一定要有梦想,只有朝着那个梦想去努力,就一定有成功的那一天。
俞老师在报告中举了这样一个例子:一个人搬砖头,如果没有自己的思想,即使搬一辈子砖头也还是个搬砖头的;如果这个人有自己的思想,心中有目标,或许有一天他能建一个温暖的家或者盖一幢办公大楼。可见做一件事情,心中有无目标将会产生不同的结果。同样,我们的班级工作也是这样。就托班而言:每天面对那些来自不同的家庭,有着不同的生活习惯,活力无限而缺少自理、自制能力的孩子们,可能要追着撵着喂饭;可能睡觉大哭大闹;可能会在活动室内横冲直撞,乱打乱闹;可能会抓人咬人。如果班级经常出现这种现象,而不采取任何有效措施,而只用喝斥、武力来控制局面,孩子们不但不会形成良好习惯。反而随着年龄的增长,不良行为会越变越劣,那时我们只会每天手忙脚乱的去应付那些琐碎的事情,最终导致老师身心疲惫,业务工作拖后腿,班级工作上不去。如果我们仔细想想,每个班内有问题行为的孩子也只是少数,只要注意观察、分析,针对具体情况采取相应措施,就会改变这种现状,抓好了问题孩子,班级管理就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就拿我们班的一件事来说吧。3月份班内新来了15个孩子,第一周由于孩子入园焦虑,即使班内哭声震天也属于正常现象;到了第二周上半周多数孩子已经情绪稳定,能吃、能玩、能睡了,可有一个小男孩总在午休时,大哭大闹不上楼,哭着吵着要回家找妈妈。我们拿糖、贴画、玩具等哄过他,睡觉时搂过抱过他,可这些方法对他不起任何作用,他只是边哭边说:“我找妈妈,我不睡觉”,他的哭声非常有感染力,把那些刚稳定下来的孩子又煽动了起来,他们也跟着大哭起来,经常整个中午不得安宁。如果不尽快杜绝这种现象,其他孩子的午休质量不但降低,还能养成不良午休习惯,必须想办法解决这个问题。一天中午,我送孩子上楼,这个小男孩硬是拽着玩具橱哭着不上楼。最后我实在没办法,只好硬把他抱上楼放在被窝里,他迅速蹬掉被子大哭大闹。这次我改变了以往的哄劝方法,采取了以退为进的方法。于是我对着他郑重其事的高声说:“你听我说话,我就不让你睡觉”。他果然停止哭声看着我,我说:“你不哭就可以不睡觉,也可以坐起来帮老师看着那些小朋友睡觉”,他好像明白了我的提议,不再哭了,我顺势把他扶起来坐好,并盖好被子。这招还真管用,也许他感到受了重用,也许他觉得很新鲜,就不再哭了,而是左看看右看看。由于缺少了他的带动,其他孩子很快就安静下来,一会儿就进入梦乡。他看到周围的小朋友一个个都睡着了,自己的眼皮也开始打架了,实在撑不住了,往旁边一歪就睡着了。这天中午这个小男孩第一次睡了半个多小时。第二天上楼时,我还是用同样的.方法使孩子又睡了较长时间。再后来,我说中午上楼时,他会主动拉着我的手说:“我上楼坐着不睡觉”,我总是笑呵呵的回应他:“行啊,正好帮老师看着那些小朋友”。就这样我们既保证了其他孩子的睡眠质量,又使这个小男孩养成了午休习惯。
孩子们是在不断成长变化的,班内今天可能没有不良行为发生,明天不一定没有,只有时时关注他们,并针对阶段性出现的问题,拿出解决方案,并付诸实施,当问题得以解决,现状得以改变时,这就是成功,这样的成功多了,距离一个优秀班集体就越来越近了。
俞老师还说,我们不能想出一辈子会做成什么,但我们可以想出一年会做成什么,一个月会做成什么,一天会做成什么。我们管理班级同样是这样,我们很难让孩子按照我们的想法去发展,但我们可以预见、应对孩子成长中出现的不良行为,只要我们带着思想去工作,相信孩子们会与我们一道创建一个温馨和谐的班级体。
幼教教师随笔9
教师,神圣而又崇高的职业。不经意间,从教已有三年。三年的时光在平凡和平静中悄然逝去,没有留下什么骄人的成绩,没有作出什么惊人的壮举。是的,我热爱这份工作,我愿意在这平凡和朴实中,用教师的职业道德诠释一个普通幼儿教师存在的价值!
有人说,幼儿教师很幸福,每天只要带着孩子玩儿就可以了;也有人说,幼儿教师很辛苦,眼睛里面每一秒钟都要有孩子,心中每一分钟都要想着孩子的成长。我说,幼儿教师辛苦但也很幸福。
说辛苦,我们就像超人一样,孩子的吃喝拉撒要管,唱歌绘画跳舞要教。记得本学期新生刚入园时,我从家长手中接过哭闹的孩子,他们抗拒着乱舞乱蹬,在我身上踢打,突然,“哗”的一声,一个孩子吐了,正巧,吐在我的衣服上,一股酸臭味扑鼻而来······班上就有一位幼儿,不愿吃饭,一到吃饭时间就哭,每次哭就会呕吐。我从未大声地呵斥他,而是变着法子哄他、安抚他,然后慢慢喂他,一口、两口······他每吃进一口我都为他高兴。后来他不哭了,在我的鼓励下他可以吃完自己的一份饭菜,有时还会添第二碗呢。还有一位抱着妈妈才能入睡的幼儿,午觉时间不肯入眠,我尝试着午把她抱在怀里温柔的唱歌,从刚开始的抗拒,到后来枕着我就安心,我想她也感受到了妈妈般温暖的怀抱,后来我试着放手让她独立,慢慢鼓励她自己入睡,现在她几乎每天都是第一个进入甜蜜梦乡。在幼儿园中这样的小事遍地都是,不管什么时候,我都尽力的本着陶行知先生“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先导,将爱继续在我的幼教事业中,用我的`爱去感应孩子,让他们成长在爱的氛围中,从而学会爱身边的每一个人。
幼师,也很幸福。因为我爱我的“孩子们”,孩子们也爱我。记得有一次集体教学活动结束后,我组织小朋友们如厕、喝水,楠楠小朋友喝完水走到我身旁,微笑着对我说:“老师,你也喝点水吧,妈妈说多喝水就不咳嗽了。”我一下被这个活泼好动的小男孩感动了。是呀,孩子的世界很单纯,你如果爱他,他也会用同样的爱来回报你,哪怕是短短的两句话。
弹指一挥,三年过去了,我在这块教育园地里辛勤的耕耘,默默的奉献着,本着对事业的衷心,对幼儿的爱心,对工作的热心,对未来的信心,我将继续在教育岗位上兢兢业业,无私奉献,我会与幼教事业共风雨、共兼程,共成长!
幼教教师随笔10
俗语曰:梅花香自苦寒来,幼小时未知其意,但随岁月的流逝,竟有体验。如果有人问我,请你用一种花来形容你的幼教工作历程,我会用“梅花”来形容,因为梅花的飘香来自于它度过了寒冷的冬季,回顾自己在幼教工作中的二十多年的心路历程,自身在幼教领域中的收获和无数的荣誉,同样来自于自身不断的努力、修炼、克服一定的困难,犹如一朵芬芳四溢的梅花傲立于幼儿教育这片热土上。
一、入行——一语天然万古新
俗话说: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记得在二十多年前,我的父母作为第一批干部被宁波市开发区引进,随后我便与父母来到这里,进入开发区幼儿园工作,当时幼儿园的一切对我是那么的陌生,怎么开始投入一种新的工作环境呢?杨文珊老师说:“不懂没关系,你还年轻,将来有机会再进行一系列的专业培训,一定能成功的”。她的一席话至今还激励着我、鞭策着我,她是一位和蔼可亲的老教师,在与杨老师共同带班的过程中,她让我始终没有放弃幼儿教育事业,让我从中学会了怎样做一名合格的幼儿教师,并不厌其烦地教我弹琴唱歌、与孩子们一起游戏,教我懂得了许多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使我逐渐能够独立地带班,学会了弹琴、唱歌、绘画等技能技巧,工作也逐渐进入了轨道,她是领入我走进幼教这片热土的.启蒙人和点拨人。
二、入轨——便觉春光四面来
在1988年,由于自己对幼教事业的一份热爱和执著,园领导决定给我一次继续深造和提高的机会,让我参加宁波幼儿师范学校第十四届在职教师的培训学习,在宁波幼儿师范学校的三个月培训,我认真学习了“三学”、“六法”和弹、唱、跳等技能技巧,使我在专业理论文化知识和基本功方面提升了一个新的高度。但我并不满足于现状,后来我又自己报名参加了《浙江省幼儿教师专业合格证》和《幼儿教师教材教法合格证》的考试,于1991年拿到了两张合格证,这是我用了三年的时间,化下了比别人多几倍的汗水和努力才得到的,在我想放弃和退缩时,我便想起杨老师的那一席话,让我这朵梅花在幼教领域中没有被凋谢,这也是我幼教里程上的艰苦学习的第一个三年奋战,拿到了来之不易的《幼儿教师资格证》。从此,自己终于成为了一名合格的幼儿教师。
三、入流——阳光总在风雨后
在从事幼儿教育事业二十多年,我付出了许多的汗水和努力,走过了艰辛的幼教心路历程,也使我得到了许多的荣誉和成绩,成为了幼儿园内的优秀教师、特色教师。但梅花香自苦寒来,我在幼教领域上的芬芳四溢,却浸润了我多少个日夜的苦心磨练!每一个成绩和荣誉的背后,都是一个不为人知的努力和对幼儿教育事业的奉献。
幼教教师随笔11
我愿在以后的工作中一如既往,用阳光普照幼儿的心灵。用自己的文明之举,做一名家长放心的幼儿教师。
我的座右铭是:因为你快乐,所以我快乐。是的,每每想到这,我便以一种无言的行动实现着自己的诺言。在这阳春三月,春意浓浓、生机勃勃,意味着在3月这个文明礼貌月,全中国都弥漫着文明礼貌的芳香。我想用自己的文明之行,带给孩子开心快乐,带给家长放心,带给领导满意。
新的一天开始了,我将自己的心灵放空,抱着学习的态度,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中。早上,我微笑着从家长手中接过孩子,一一做晨检,做到:一摸、二看、三查、四问。对带药来的孩子时时留心观察,做到安全警钟时时敲,防患于未然。
在孩子中间,我感觉自己变成了长不大的孩子。摸摸这个的小脑袋,亲亲那个的脸蛋,一种朗朗的心境油然而生,我用最好听的声音给他们讲故事,用自己认为最美的动作为他们示范。可以说,每一天我都被孩子得活泼和智慧所感染,每一天,我们都在共同成长。孩子的问题难免是奇怪的,他们会说:“树叶为什么要离开大树妈妈?”“乌龟会出汗吗?”,我在他们中间回答他们提出的各种各样的问题,有的自己不明白的就上网查,和孩子共同查询,以致于找到我们认为满意的答案。和孩子搭积木,聊天,手拉手跳舞,做“老狼,老狼几点了?”的游戏,从中我们感受到了师幼间的和谐、美好、舒适。
今年和去年我都接了小托班,面对哭喊着要妈妈的孩子,我会耐心地哄着,逗着。有家长对我们老师说,你看,我在家看一个孩子就会让我手忙脚乱的,有这么多孩子要照看,你们真是辛苦了。我们回敬家长的只是淡淡一笑。孩子年龄小,随时大小便是常有的事,每次我都为孩子洗净身子和衣物,孩子的家长曾语重心长的说:“老师,真是太感谢了!”我向家长微笑着说:“没什么,这是我们的工作,是应该的。”得到家长的认可,此时的'心灵也得到了安慰。
记得泰戈尔说过:“花的事业是甜蜜的,果的事业是尊贵的,那么,就让我干叶的事业吧,因为它总是谦逊地垂着绿荫。”我选择了叶的事业,没有过多的喧嚣,没有过多的表白,静静地,静静地,干着自己的事业,无怨无悔,尽心竭力,默默无闻。我选择了幼儿教师这一职业,我更庆幸我追求的是一份需要付出爱心、童心、热心、苦心的美好事业。我珍惜今生今世与幼儿教育的缘分,我无悔我捧着一颗心,倾注一腔情,忠诚于我所热爱的幼儿教育事业。作为一名幼儿教师我深感光荣与自豪。我愿在以后的工作中一如既往,用阳光普照幼儿的心灵。用自己的文明之举,做一名家长放心的幼儿教师。
幼教教师随笔12
今天中午准备离园时,我想起了我包里还有一些糖,是我昨天参加朋友婚礼带回来的。
“孩子们,快来排队,老师这里有糖要分给你们。”
“耶!耶!老师要分糖了。”孩子们欢呼着,雀跃着,眨眼间就分两排站好了。
孩子们一个个都喜滋滋的看着我。
我拿过包让孩子们一人拿一块,每个孩子都挑了一块自己喜欢的,最后剩下三块,我说:“留给今天没来的孩子吧。”
“老师自己没有孩子吗?”鑫鑫问晓琪。晓琪摇摇头。
子涵抢着说:“我知道,老师家有两个很漂亮的姐姐。她们的相片都在老师的'笔筒上贴着呢,不信你去看看。”
“那老师为什么不把糖留给她的孩子吃?”
“嗯,老师可能忘了。”
“老师是不喜欢她们吗?”
“还是问问老师吧。”
我听着孩子们的讨论,笑了:“孩子们,老师很爱我家的两个孩子。”我指着我女儿的照片说::“这是你们的大姐姐,她读大学不在家,这是小姐姐,她读小学四年级也很大了,她们都很有爱心,她们如果知道老师把糖分给你们吃,也会很开心的。”
“为什么姐姐吃不到糖还很开心呢?”奇奇歪着脑袋很认真地问。
“因为姐姐知道分享是件快乐的事呀,有好东西就该好朋友一起分享啊。”我看着孩子们,把这句话说的很慢很慢。
“老师,我也想带糖来分给小朋友们吃。”恩泽很缅甸的依在我怀里说。
“我也带饼干分给大家,也给老师。”歌晴也抢着说。
“我下午带玩具和小朋友们一起玩。我也想和小朋友一起分享快乐……”鑫鑫郑重其事地说。
“我也想分享快乐……”
我从每个孩子脸上都读到了开心和快乐。
现在的孩子大多是独生子女,她们很少有分享意识,凡事以自我为中心,根本不考虑别人的感受和想法,玩具自己玩,不许别人碰;食物自己吃,小朋友看看都不愿意,更不要提与人分享了。我想,通过这次分糖,孩子们会进一步理解分享的意思,会在他们心里产生一个新的想法的吧。
作为老师,我们就应该多为孩子们创造这样的氛围,让孩子们学会分享快乐,并让快乐加倍,这样,不仅收获了快乐,也会促进其社交能力的发展。
幼教教师随笔13
在平时开展区角活动的过程中,老师必须依靠自己地智慧做出判断,找出介入幼儿活动的最佳时机,避免出现皮亚杰常说的:“当我们教授幼儿某个东西时,我们正妨碍了幼儿的创造力的发挥。
区角活动的开展已越来越受到老师的重视,它为孩子们提供了更多的自主活动机会,其潜在的教育价值也不断被挖掘出来。但教师的最大困惑是如何适时介入幼儿的活动,做到既不干预太多,又不错失任何一个具有教育价值的教授时机。以下是自己在带领小班幼儿区角活动中的几种适时介入幼儿活动的时机。
一、“认知结”出现时。
“认知结”是指幼儿在探索和思考的过程中,遇到可能会使其行为受到阻碍后产生停顿的某个问题,即所谓的认知失衡时刻。这些“结”的解决可能意味着在同化和顺应基础上的知识结构的重新建构,也可能意味着创造性智慧的产生。教师要注意到这些“结”,并适时介入幼儿的活动,使这些“结”成为幼儿注意的焦点,从而使幼儿对问题有更深层次的理解。如:有一个幼儿扮演“交通警”站在马路中间指挥,这时有位车辆驾驶员说:“警察怎么没有红绿灯?”这可难住了“交通警”,眼看这位交通警因没有红绿灯而要停止游戏,这时,教师以交警队长的身份和这位交警共同想办法,找了三块红、黄、绿积木代替了红绿灯,使游戏顺利地开展下去了。在这里,教师的适时介入解决了交警没有红绿灯而使游戏无法正常进行下去的问题,用积木代替红绿灯不但使幼儿能够继续游戏的探索过程,让幼儿体验到解决问题的乐趣,而且还能点拨幼儿的创造性思维,使小班幼儿受到启发后就会在以后游戏活动中寻找到其他的替代物来解决遇到的问题。在这以后,我班幼儿在游戏活动中确实学会了寻找替代物来解决遇到的问题,树立了这种创造性解决问题的意识。
二、积极等待仍没有结果时。
积极等待是指对消极等待而言,它是指在活动中教师至始至终关注幼儿的活动,当幼儿出现困难时,不是急于介入,而是给予一定的等待时间,让幼儿通过充分的操作、探索,尽可能自己解决问题。幼儿的探索兴趣无穷无尽,他们经常会遇到自己无法解决的困难,教师这时要“学会等待”,只要当幼儿的探索兴趣即将消失时,教师的干预才是积极的。教师如果不耐心等待,过早介入幼儿的.活动,就可能导致幼儿原本富有创造性的想象活动因一个标准答案的出现而告终。如:在智力区幼儿探索排序的方法时,重点是要求幼儿自己寻找出物体间的规律,进行简单地排序。好长一段时间的探索结果却不外乎于AB。BA这几种方法,幼儿的探索的热情也慢慢地消退。这时,教师适时地介入幼儿的活动,指导幼儿尝试AAB。ABC的排序方法,幼儿通过操作探索,发现可以根据物体的规律进行多种方法的排序。教师的适时介入拓宽了幼儿的探索途径,提高了幼儿学习的兴趣。在这里,教师的适时介入促使了幼儿从发展的“功能水平”进入到“最适宜水平”,已经达到的实际发展水平为功能水平,在成人帮助下获得的发展水平为最适宜水平。
三、当幼儿把球抛向教师时。
在区角活动中,教师要经常加入幼儿的探索过程,成为幼儿探索、发现过程的目击者和共同参与者。因此,教师对幼儿要抱有具有弹性的可变的期望,教师不是一个教导者而是一个促进者。教师不要生硬地去抢幼儿的“球”,只在幼儿把“球”抛向自己的时候,以适当的方式去接,并以适当方式把球抛回给幼儿。在接抛的过程中不露痕迹地促进幼儿的发展,起到介入的目的。显然这种介入是支持的,而非干预性的。如:我在美工区中投入了许多大小不一的废旧纸盒,鼓励幼儿制作玩具。幼儿摆弄着各式各样的盒子思索着,拿起笔添画上眼睛、鼻子、嘴巴成为了盒子娃娃后,高兴地展示给老师看。我在肯定幼儿的同时,启发幼儿将盒子组合创作出更多的玩具。幼儿在老师的启发下制作出了手机、汽车、小轿车、卡车┄┄。在这里,教师时刻关注幼儿在活动中创意,对于幼儿只是单一的盒子绘画造型给予充分肯定。在此基础上再引导幼儿而进一步尝试空间思维的探索,激活了幼儿天性中的大胆想象,从而取得了丰富的和更有价值的创作成果,有效地促进了幼儿发展。
以上是我在带领小班幼儿开展区角活动实践中地体会,在这同时我还深有感触:在平时开展区角活动的过程中,老师必须依靠自己地智慧做出判断,找出介入幼儿活动的最佳时机,避免出现皮亚杰常说的:“当我们教授幼儿某个东西时,我们正妨碍了幼儿的创造力的发挥。”
幼教教师随笔14
最近,活动室内蔬菜种植角的两颗芹菜抽薹、开花了,显得异常美丽。孩子们在短暂的惊奇之后,便不再理会他们,只留下淡淡的花香飘在教室里。这样一个培养观察力的大好机会怎能让它错过呢?
早上,我故意把其中种植的一盆芹菜拿走,放到了活动室内不显眼的地方。
课间,韩晓乐小朋友慌慌张张地跑进来,说:“韩老师,我们的芹菜怎么不见了?”
“那不是吗?”我指着其中一盆问他。“还有一盆呢?”“是啊!那盆呢?”我也假装着急起来,“你们快找找吧!”我急切地说。“可是你们认识芹菜花吗?”“知道它的花是什么样的吗?”“是黄色的。”韩紫萱小朋友抢着回答。“花瓣是什么形状的?”孩子们想了想,接着快速围住了“幸存”的`那棵芹菜仔细观察起来,“花瓣是圆形的。”“花蕊是黄色的粉末,有一股淡淡的香味。”……孩子们你一言我一语纷纷抢着说,我不失时机地插了一句:“黄粉末是它的花粉,现在我们快去找吧!”孩子们根据芹菜化的特征,“失踪”的芹菜很快便找到了。
在教育教学中,我们要调动孩子探究的欲望,培养孩子的观察力,将枯燥的学习活动变得妙趣横生,快乐无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