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城市秩序与生存发展
城市管理城市秩序的好坏,关系到群众工作生活是否便利的环境条件,也关系到城市的治安管理。当前,城市管理执法是人们关注的一个重点问题,也是城市管理执法局的难点问题。城市管理缺乏长效性,难点问题久治不愈由于城市管理的动态性,反复性,加之管理人员和经费的不足,城管人员在城市管理中往往是打“突击战”,“疲劳战”,形不成长效管理的格局,一些长期困扰城市环境面貌的突出问题没有得到有效地遏制。主要表现在:一是乱扔乱倒垃圾;二是违法占道经营。除此之外,在城市管理中还有一个较突出的问题没有破解,就是在对个人违章行为的处罚上是一个空白。由于市民素质不高,一个人扫,一个人管,几十个人乱扔乱丢的现象普遍存在,出现这边扫了那边丢,这边净了那边脏的状况,执法人员根本没有精力来管,严重影响了市容环境的整洁。
坚持以人为本,广泛,深入地开展宣传教育活动。人是一切工作的最终决定因素,城市管理的效果最终取决于市民素质的提高。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运用各种途径和方式强化对市民的宣传教育。各新闻媒体要充分关注城市管理工作,大力宣传城市管理的法律,法规,使广大群众能认识城市管理的意义,了解城市管理的相关法律法规,树立“城市管理人人有责“的责任感,理解城管人员的工作,并积极支持,主动参与管理工作,自觉维护好城市环境卫生秩序,抵制违章行为,共同塑造湖州城市的良好形象。
——潘婷婷
秩序与生存
一方面政府需要建立一种秩序,另一方面各个阶层需要生存,这两者之间随着双方要求的不断提升,矛盾也变得越来越尖锐。秩序,应当成为民生的保障,当民生受到侵害时秩序应该是维权的利器。所以,秩序应当以民生为目标,而不是因为秩序的改善却使得一些人存生机会也丧失了。俗话说“水至清则无鱼”,秩序的改善也可以说是生存的改善,反过来对生存的改善也不应牺牲秩序,所以无论我们是在追求秩序还是追求生存,都不宜牺牲另一方的利益,否则自以为得利实则陷入“囚徒困境”中。
这里要重点提两点:一城市秩序应当以生存改善作基础;二通过人性化管理调和秩序和生存之间的矛盾。秩序的建立应当得到所有人的认同,否则势必会出现各种破坏秩序的行为。此外,互惠才能共生。秩序的维系需要借助共同的需求,特别是在今天市场经济下,有需求就会有市场,同样要建立市场秩序必须考虑到市场需求,否则一切注定会被推翻。
建立秩序从另一个角度说就是防止犯规。犯规可以占便宜,犯规可以产生某种荣耀感,因此犯规可以通过这两方面加以控制。打消犯规的冲动,势必可以激活人们守秩序的本能,监督不仅仅是自上而下的,也可以是相互之间的。只有无处不在的监督,才会继而养成自觉;只有享受过秩序的好处,才会反感犯规的行为。这样,不仅自己不犯规,也会通过相互监督主动遏制犯规行为。
——陈炜
城市规划管理、城市市政公用设施完好和安全运行、城市环境卫生、卫生和市容市貌是城市管理的基本内容,是城市人民政府是重要职责。推动城市管理创新,要坚持综合应用现代信息技术进行集成创新,实现实时、动态和精细管理,促进政府职能转变,提高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水平,增强政府公信力,更好地为广大人民群总服务。加强城市管理,改善公共服务质量也是提高城市综合竞争力和对外开放水平的重要条件。提高管理城市的理念、技术和体制创新。
一是要充分认识推广工作的重要性。现阶段我国面临城市管理的难度越来越大,这就要求我们不断提高对现代化城市管理的研究深度和重视程度。推广数字化管理新模式,就是为了提高全国的城市管理水平,提高我们各个城市在全球化时代的竞争能力和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二是要充分认识推广工作的艰巨性。创新城市管理模式既要有信息化系统的建设的技术创新,又要有城市管理部门体制创新,才能整合这两者的优势。三是群众参与对于管理信息的收集、新模式效能的发挥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通过96310热线电话把群众和政府沟通连接起来,使它们成为促进新体制不断完善,不断反馈、不断改进的新途径。
——吴舒琦
数字城管与您携手共筑美丽湖城
湖州数字城管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建设人民满意城市为目标,认真实行“一级监督、一级指挥”的运行模式,努力做到第一时间发现问题、第一时间处置问题、第一时间解决问题,极大的提高了工作效率,让城市面貌变得更加整洁、舒适。
湖城各处景象变化有目共睹:缺失的窨井盖披上了新的“外衣”,群众生命安全有了保障;机动车乱停放现象明显减少,行人和车辆顺利通行;建筑垃圾、生活垃圾随意堆放、倾倒现象有效处置,“脏、乱、差”的城市形象得到改善„„
数字城管取得一些成效的同时,还需要群众的参与,需要借助众多媒体和社会各界的力量,宣传推行“数字城管”的内涵、意义和功能,使广大群众成为“数字城管”的外部监督力量,并积极参与到城市管理中来。良好的市民素质是城市正常运行的润滑剂,它有利于营造一个和谐的社会氛围,维护正常的城市秩序;市民的不良行为则可能给他人、城市和社会带了诸多麻烦。数字城管队伍发挥带头作用,身体力行,以优良的工作态度促进民风。让我们一起自觉维护大家庭环境,使湖城健康和谐发展!
——钱萍
如果说城市规划是城市发展的龙头,城市建设是城市形象的塑造者,那么城市管理就是城市形象的美容师和维持者。一座完美的城市,三分靠建设,七分靠管理。这足以说明了城市管理在维护城市秩序中的重要性。政府设立城管部门,也是希望我们所做的工作能使这个城市变得更加美丽和文明。
如果一座城市没有人去管理、去维护,车辆乱停乱放,私搭乱建到处可见,垃圾到处堆放,小广告贴的到处都是。试问,这种城市是我们理想中的生活环境么?一个城市的经济与文明的发展程度,与城市的管理与建设息息相关。城市管理涉及到百姓生活的各个方面,是我们每一个生活在她怀抱里的人都必须面对的。小到一个下水道井盖,大到关乎城市的未来。所以说,城市管理是城市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城市化进程和建设现代化城市的重要保障,是按照科学发展观要求,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性工作。作为城市管理的执行者,只有进一步转变思想观念,推动管理理念,进一步加强队伍建设,才能适应新的形势任务需要,推动城市管理工作上水平。
1.始终把群价利益放在第一位。把群众的意见建设议作为衡量工作好坏的标准,强化服务理念,推行人性化管理。2.推进宣传教育机制创新。加强对市民的行为引导。一方面可以强化新闻舆论,另一方面可以与社区街道合作,进一步加强对广大市民的教育引导。3.把城市管理知识从年轻一代抓起,纳入学校教育体系,特别是青年一代的城市环境观念、城市公德意识。
4.完善内部管理制度,推进管理方式、运行模式的创新,树立城市管理行政执法的良好形象。
有一个共识,不容否认:城市需要管理,城市离不开城管。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管理越来越重要,10多年后的今天,当我们审视城管执法面临的尴尬时,需要讨论的不是城市需不需要城管,而是城市管理营造怎样的环境。
——韩菲
第二篇:城市河流与城市的生存与发展
城市河流与城市的生存与发展
1.1 河流是城市诞生的摇篮
凡是国际上著名的城市,总有一条著名的河流与之相随相伴。在欧州,国际河流多瑙河孕育了两岸的城市群;在我国,黄浦江与东海滋润和催生了上海,使之从一个小渔村迅速崛起成为一座国际大都市。
世界著名的大都市巴黎与水有着千丝万缕、不可割舍的关系。塞纳河从巴黎城的中间流过,将巴黎分为南北两部分,它像一条美丽的项链串起了整个巴黎。塞纳河聚集了巴黎的许多人文景观,也聚集了法国古往今来的许多精华所在。巴黎倘若离开了美丽的塞纳河,将会是怎样一番情景,恐怕谁都难以想象。上海离开了黄浦江、苏州河,也就不能成为今天的上海。
世界上主要的大城市基本上都是傍水而建。一般,河流中下游地区大多是城市集中、经济相对发达的地区。在中国7大江河的下游地区,人口密集,城市集中,经济发达,集中了全国1/2的人口,1/3的耕地和70%的工农业产值;而由河流入海口泥沙沉积形成的三角洲,更是经济中心所在:如地处上海经济区核心的长江三角洲,中国南方深圳、广州、珠海经济区的珠江三角洲。据预测,在本世纪初,全国各类规模的城市总数将逾1000座,这些城市大部分分布在长江、黄河等7大水系和沿海地带,它们的诞生和发展都和河流水系息息相关。
1.2 河流是城市文明的发祥地
世界上每一个文明的发源地,都是傍依江河湖泊,并依靠必要的可供水源而发展起来的。古代早期的城市,也都选择在有河流、有水的地方。许多民族和国家都把河流比做自己的母亲,如中国的黄河,印度的恒河和俄罗斯的伏尔加河。古代的四大文明古国都发源于大河流域,黄河流域是中国古代文明的发祥地,尼罗河孕育了古埃及文化,印度文化起源于恒河和印度河流域,古代巴比伦也是在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形成的两河流域发展繁衍的。河流以其丰富的乳汁孕育了人类早期的伟大文明,并在河流两岸崛起大批的繁华城市群。凡是河网水系发达的地区,都是城市文明最发育的地区。
河网水系对传承城市历史文化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没有城市水系的点缀,丰富的水面与城市的其他景观相映衬,形成优美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城市的文化内涵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就不会充分展现。1.3 河流是城市发展的灵魂
在城市形成和发展中,河流作为最关键的资源和环境载体,关系到城市生存,制约着城市发展,是影响城市风格和美化城市环境的重要因素。在远古时代,城市河流为城市提供了稳定的水源和肥沃的土壤,发展到后来,城市河流除提供水源以外,随着水上交通工具的发展,成为城市物资运输的重要通道;在近代工业化阶段,城市河流对城市的作用更加重要,成为水源地、动力源、交通通道、污染净化场所;在现代,城市河流在城市生态建设、拓展城市发展空间方面显示出不可替代的意义。
河网水系是城市存在和发展的基本条件。有了水,才有了城市的灯红酒绿、高楼林立,才有城市的经济繁荣和人们的安居乐业。可以说,河流是城市发展的灵魂。
1.4 河流是城市景观环境的重要依托
良好的河流景观与滨水环境是现代化城市的重要内容。而营造城市景观环境离不开大自然中与城市关系最密切的河流和水面。当代国际大都市环境建设的价值观念趋向表明,都市人与大自然的关系已由疏离、隔绝变为亲近和融合。开阔的水面和流动的水体所形成的自然风貌,无疑能给城市增添许多魁力。从19世纪英国人欧文提出的“田园城市”理论到20世纪90年代中国科学家钱学森提出的“山水城市”设想,无不反映了城市人对城市优美景观环境的向往和追求。
城市滨水空间规划是城市景观规划的重要内容。城市滨水空间是城市中一个特有的空间地段,它是由城市到水域而形成的过渡空间,既是陆地的边沿,又是水体的边缘,包括一定的水域空间和与水体相邻近的城市陆地空间,具有自然山水景观和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是自然生态系统和人工建设系统相互交融的城市公共的开敞空间。城市滨水空间按其毗邻水体性质的不同可分为河滨、江滨、湖滨、海滨等。城市滨水区不仅是联结城市陆地和水体的中间地带,而且是协调宏观环境和微观环境的中观环境;不仅包容了丰富的自然景观,而且蕴含着城市滨水区的物质空间和人文景观。它是城市居民活动的公共空间,是城市形象的景观节点,是旅游观光的重要场所,是城市发展的历史缩影。
1.5 河流是城市生态系统的重要要素
河网水系是城市生态系统和景观体系的稀缺资源,同时又是城市的生命之源、活力之源。在现代城市规划中,河网是城市生态系统的绿色生命线,是城市生态平衡的重要因素。城市河流具有供应水源、提供绿地、保护环境、自然保护、旅游娱乐、交通运输、文化教育等各项生态功能,对城市生态建设有重要意义。城市河流作为城市系统中的一种自然地理要素,对城市生态建设意义多种多样:包括为城市生活和生产提供就近水源,可以减弱城市热岛效应和洪涝灾害,为城市绿地的建设提供基地,丰富城市景观多样性和城市物种多样性,为市民创造文体娱乐、亲近自然的空间。目前城市河流作为城市生态系统的重要要素,已经和正在被城市建设者所关注,其生态功能的应用,也逐渐被引入到生态城市的建设中。
国外城市河流治理规划发展的新趋势
2.1 建设生态河堤是现代城市河流治理的发展趋势
据有关资料介绍,在城市中保持自然是当今国际上先进的城市治理准则,河道的治理也不例外。自90年代以来,采用混凝土施工、衬砌河床而忽略自然环境的城市水系治理方法,已被各国普遍否定,建设生态河堤已成为国际大趋势。
生态河堤是融现代水利工程学、环境科学、生物科学、生态学、美学等学科一体的水利工程。作为一种新概念河堤,它以“保护、创造生物良好的生存环境和自然景观”为前提,在考虑具有一定强度、安全性和耐久性的同时,充分考虑生态效果,把河堤由过去的混凝土人工建筑改造成为水体和土体、水体和植物或生物相互涵养,适合生物生长的仿自然状态的护坡。
目前世界上一些发达国家都在进行河流回归自然的改造。瑞士、德国等于80年代末提出了全新的“亲近自然河流”概念和“自然型护岸”技术。所谓“自然型护岸”技术,就是放弃单纯的钢筋混凝土结构,改用无混凝土护岸或钢筋混凝土外覆土植被的非可视性护岸。据有关资料介绍,欧洲的MELK流域经过近自然治理后,每百米河段的鱼类个体数量、生物量从治理前的150个、19公斤提高到治理后的410个、55公斤。
德国的莱菌河,1993年和1995年发生两次洪灾,洪水淹了一些城市,造成的损失估计达几十亿欧元。分析洪灾原因,主要是由于莱菌河流生态遭到破坏,菌菌河的水泥堤岸限制了水向沿河堤岸渗透所致。因此,德国现正进行河流回归自然的改造,将水泥堤岸改为生态河堤,重新恢复河流两岸储水湿润带,并对流域内支流实施裁直变弯的措施,延长洪水在支流的停留时间,减低主河道洪峰量。
日本在90年代初就开展了“创造多自然型河川计划”,1991年开始推行重视创造变化水边环境的河道施工方法,即“多自然型河道建设”。仅在1991年,全国就有600多处试验工程。日本建设省推进的第九次治水五年计划中,将对5700公里河流采用多自然型河流治理法,其中2300公里为植物堤岸,1400公里为石头及木材护底的自然河堤。2000公里不得已使用的混凝土,都将按“多自然型护堤法”进行改造,覆盖土壤,并种植植被。实践表明,该技术有效地促进了地下水的渗透和水的良性循环,提高了水边环境的自然净化功能。
美国的南佛罗里达州在70年代修建了很多人工河道,但逐渐发现周围湿地越来越干,生物多样性也急剧减少,进入90年代开始改造,目前已恢复曲流河道的状态。著名的洛杉矶河也正在拆除衬砌。
总之,很多国家都在对破坏河流自然环境进行反思,都在逐渐将河流进行回归自然的改造。90年代以来,德国、美国、日本、法国、瑞士、奥地利等国纷纷大规模拆除了以前人工在河床上铺设的硬质材料。其实,拆衬砌的资金投入要比铺衬砌昂贵得多,但这些国家普遍认为,保持河道的自然环境对保护动植物资源、保护水质、防止水资源流失都有极为重要的作用。修建生态河堤,恢复河岸水边植物群落与河畔林,已成为河堤建设在国际上发展的总趋势。
2.2 还河流以空间,是现代防洪规划的新理念
作为城市防洪的对策措施,在国际上非常重视“堵疏结合、蓄泄并重”的治水理念,给河流以空间,增加河流的过水断面,给洪水以出路。
在欧洲,1993年、1995年莱茵河和默兹河发生洪水,对荷兰的防洪策略与河流治理产生了重大影响。1995年洪水使莱茵河沿岸低洼地(圩垸)疏散25万人,虽然没有垮堤,但是影响深远。荷兰对已沿用几十年的河流堤防加固计划作了审查和修订,河堤均按抵御1250年一遇洪水的标准进行加固。但是荷兰人知道,无论如何加高河流堤防,安全保障总是有限度的。历史经验表明,随着安全水准的提高,土地利用也发生很快的变化,总体风险(发生洪灾的概率)也在增加。洪水概率的降低很快被可能出现的更大的洪灾损失所抵消。土地利用和提高防洪水平的相互作用,已使荷兰主要河道沿岸的自然景观受到很大负面影响,进一步加高加固堤防,已得不到社会的普遍赞同。
为此,近年来荷兰人提出“还河流以空间”的新理念,使河流在流量、泥沙输移、宽深比等方面达到动态平衡。这可能要求放弃几百年前筑围堤形成的滩地。目前荷兰人正在研究的措施包括疏浚河道、挖低漫滩(与自然开发相结合),甚至退堤、扩大漫滩。在莱茵河的一条支流上,正考虑拆除现有挡水堰,这并非完全出于航运方面的考虑。
日本1965年以后针对因城市化急剧发展围绕河流引起的问题开展了新的河流治理。特别是70年代以来,由于连续遭受三次大的水灾,于1977年6月开始推行“城市综合治水对策”。为解决城市化增加的雨水径流,既采用传统的工程措施,也实施了许多现地贮留、渗透、多目的治水绿地、地下大型贮留池、地下河等新型治水措施。恢复流域在开发过程中丧失了的保水、游水机能,并减少发生泛滥时的受害损失。
2.3 控制污水直接排放入河,是减轻河流污染的根本措施
世界上一些发达国家城市河流治理的经验表明,要发挥城市河流的生态功能,控制污水直接排放入河,是减轻河流污染的根本措施,英国泰晤士河的治理就是一个成功的范例。
18世纪末期,英国产业革命后,沿泰晤士河两岸工厂企业如雨后春笋般出现,伦敦人口迅速增加,大量的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排入河中。19世纪开始,泰晤士河逐渐变成河水浑浊、污染严重的臭河。到了20世纪50年代末,泰晤士河污染更是严重,它的含氧量等于零,除了少数鳝鱼幸存外,其他鱼类几乎绝迹;污黑的河水臭气熏天,令人不堪忍受,尤其夏季,泰晤士河的气味腐臭难闻;面临河畔的英国议会大厦的窗户,不得不悬挂由消毒水浸泡的窗帘。河水污染还引起疾病流行,1849年到1954年,滨河区共有2.5万人因霍乱而死亡。
在社会舆论的强大压力下,英国政府从1964年开始,对泰晤士河进行全面治理。通过立法,控制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排放,重建和延长了伦敦下水道,建设了453座污水处理厂,形成了完整的城市污水处理系统,每天处理9.44亿加仑污水,使排入河流废水由污水变成清水。
30年来,泰晤士河的污染已减少90%,河水逐渐变清。水质明显改善,水生生物数量不断增加,1979年已有104种鱼类在河中畅游,有人还捕到对河水污染极其敏感的大马哈鱼,还见到海豹沿着泰晤士河道逆流而上。甚至,成群水鸟在河面上飞翔觅食。现在,泰晤士河河面河水清澈,鱼儿穿梭,运动健儿浪击飞舟;河岸老人垂钓,儿童嬉戏。泰晤士河重新成为伦敦一道风景线。
2.4 建设城市滨水环境,是城市规划建设的重要内容
城市滨水空间往往是一个城市能见水、近水、亲水的特色景观环境,也是一个城市建设和开发的热点。城市滨水空间规划是对城市滨水空间的功能、空间、景观、环境、设施等各方面所进行的综合性设计,其目的在于创造生动、优美、富于特色的城市水空间形象。自60年代以来,世界许多国家特别注重城市滨水空间的综合利用,使其原有的码头、工业区等逐渐变为公共活动繁忙、环境良好、地价不断上升的综合功能开敞区。
60年代欧美广泛开展以充实改善水空间功能为目的滨水区建设,拉开大规模城市水空间规划建设的序幕。以日本东京、横滨滨水区建设和美国巴尔的摩内港建设为代表的遍及世界的滨水区开发,从根本上改变了水空间的形象,重新恢复了它作为城市空间的活力。华盛顿波多马克河绿带规划及日本各地的亲水公园建设,使城市河流再次展现了河水清清、绿树成荫的良好自然风貌。
日本80年代响起“亲水”的呼声,90年代提出了面向21世纪的河流治理方略。其目标是建成一个具有健康富裕的生活条件与美丽自然环境相协调的富有活力的社会。提出要改进并确立有关管理体制,确保一般河流的水量,恢复洁净水流,保护水质,形成良好的河流景观与滨水环境,建设城市水网并加强绿化,要求水边空地具有舒适开阔的空间,为各种娱乐活动提供适宜的场所,并重视它的生物多样性,将城镇改造成与滨水环境成为一体的居住区。
遍及世界的城市滨水空间规划设计与建设活动,使我们清晰地看到,恢复城市水空间,还其优美、宜人、充满生机的原貌,创造适应现代城市生活的城市滨水空间形象,是当今世界城市建设发展的一大潮流趋势当前我国城市中小河流治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近年来,我国的许多城市在城市建设规划中十分重视河网水系的规划和河岸的整治与美化。广州市已经提出了要把珠江广州河段建设得象法国塞纳河巴黎河段一样美丽的整治目标,具体包括提高堤防的防洪标准,改善两岸的交通、绿化环境,特别是美化河流两岸,让游客及市民有一个观光、娱乐的好去处。成都市府南河的整治集防洪、排水、交通、绿化、生态、文化于一体,取得了很好的社会、经济、环保效益,提供了具有借鉴价值的城市建设模式,2000年10月召开的21世纪城市建设与环境成都国际大会,对成都市府南河的治理给予了充分肯定,该项目获得了世界人居奖等三项国际大奖。府南河治理工程的成功,包含了城市可持续发展、城市建设与环境、住房与安居等多方面的内涵,是城市河流治理的成功范例。苏州市在城市发展建设中,保持了三纵三横加一环的河网水系及小桥流水的水城特色,保持了路河平行的基本格局和景观,城市改造取得了很好的效果。著名华裔建筑师贝聿铭在苏州曾说“苏州之所以成为苏州的关键在于水,建筑物还是其次的”。北京市1998年开始以建成“水清、流畅、岸绿、通航”的现代城市水系为目标,对城市水系进行大规模的综合整治,城市水环境取得明显改善。但就整体而言,我国城市河流治理理念与发达国家相比,仍有较大差距。
3.1 盲目填没河流,减少水面,导致生态系统和排水系统的破坏
随着城市化步伐的加快,城市河流水面被人为侵占或缩窄,导致城市水面积急剧减少,天然调蓄功能严重萎缩,加重了内涝发生的机率。在城市建设中,为了多争一块土地,许多城市盲目填河,将河道排水改为管道排水,将软排水改为硬排水,城市排水管网与城市河道不配套,排水系统不协调。防汛排水时,市区内河水满为患,泵站被迫停机的事时而发生,致使城市排水的矛盾十分突出。
当城市河道水质污染严重,恶臭难忍时,人们往往迁怒于河,干脆“活埋”了事,或以此作为与河争地的借口。人与河道争地,人不给水出路,水不给人留情,城市调节雨洪的能力越来越低,一遇降雨,到处积水,损失越来越大。人类无节制的向大自然索取挤占河道,堵塞洪水通道,自然也给人类以报复,水位一年比一年高,灾情一年比一年大。
3.2 河流被硬化、渠化,导致城市景观、生态系统和水环境的破坏
目前国内城市河流治理已经做了大量的工作,但略感美中不足的是,以往的河道治理工程片面追求河岸的硬化覆盖,只考虑河流的防洪功能,而淡化了河流的资源功能和生态功能,破坏了自然河流的生态链,破坏了生态环境。为保护城市安全,河堤年年加高,并大量建设钢筋混凝土、块石等直立式护岸,河流完全被人工化、渠道化,以为这便是将水系“治服”,以图一劳永逸。河流的硬化、渠化,使人类自动放弃数百年来的亲水环境,断绝人与水的关系,造成地面与水面相隔离,人工与自然的比例不协调,破坏了原有的生态平衡。其实,自然的水系是一个生命的有机体,是一个生态系统,从生态学角度讲,硬化河床是治标不治本的做法,根本解决不了水污染净化的问题。河道是有自净能力的,自然的河道有大量的生物、植物和微生物都有降解污染有机物的作用。植物还可以向水里补充氧气,有利于防止污染。水泥衬底和护衬之后,割裂了土壤与水体的关系,使水系与土地及其生物环境相分离,有些生态功能就会随之消失。失去了自净能力的河道只会加剧水污染的程度。另外,如果河岸做硬化处理,能够阻挡垃圾的植被被破坏,更容易造成河道水质的污染。
人类砍掉河流两岸的植物,种上钢筋水泥“植物”,本身就是破坏河流,破坏生态,破坏城市景观,随着城市的扩张,这种破坏会日益显现出来。
3.3 河流污染严重,河流生态功能遭到破坏
沿海城市河道一般都具有防洪、排涝、生态环境景观等综合功能。随着改革开放不断深入,城市经济迅猛发展,河道两岸土地开发利用,城市化步伐加快,城市河道功能遭到损害:大量工业、生活污水不经处理直接排入河道,造成河水严重污染,水质恶化,河道生态环境遭到破坏。目前全国80%以上的城市河流受到污染,许多大江大河的城市段已达不到Ⅲ类水水质标准。据全国2222个监测站的统计,在138个城市河段中,符合Ⅱ、Ⅲ类水质标准的仅占23%,超过Ⅴ类水质的占到38%,能饮用的地面水已所剩无几。其原因就是工业废水和城市污水未经任何处理排入河道。河流污染使鱼虾生物基本绝迹,而代之以适应污染的各类底栖微小生物类群,导致城市河流及其两岸的生物多样性下降,特别是一些对人类有益的或有潜在价值的物种消失。加强城市河流治理的对策与措施
4.1 以人为本,建设生态河堤
城市河流治理主要就是减轻或避免水灾对人类及其生产活动造成的损失,而当今城市河流治理所追求的另一个重要目标,就是河流景观与其人类、生物及周围环境的和谐,维护人类与自然生态环境的和谐性。目前国内大多数城市中心区河道的堤岸整治,由于土地原因,大都采用单调的浆砌条石垂直断面或水泥堤岸,只考虑了泄洪、排水功能,基本没有考虑生态功能。从城市生态环境建设出发,在河道治理方面,生态河堤建设要给予充分重视。
与人工混凝土河堤相比,生态河堤有如下优点:(1)适合生物生存和繁衍
生态河堤把水、河道与堤防、河畔植被连成一体,通过科学的配置,在充分利用自然的地形、地貌的基础上,建立起阳光、水、植物、生物、土壤、堤体之间互惠共存的河流生态系统。生态河堤的坡脚护底具有高孔隙率、多生物生长带、多流速变化带、多鱼类巢穴,为鱼类等水生动物和两栖类动物提供了栖息、繁衍和避难场所;两岸的绿树草丛为陆上昆虫、鸟类等提供了觅食、繁衍的好场所;浸入水中的柳枝、根系为鱼类产卵、幼鱼避难、觅食也提供了空间。
而混凝土河堤把水、河道与河畔植被分隔,隔断了护堤土体与水体的交换和循环,阻止了河道与河畔植被的水气循环,不仅使很多陆上的植物丧失了生存空间,还使一些水生动物失去了生存和避难场所。
(2)增强水体自净作用
水体自净作用是指有机污染物受氧化作用而变成无机物的过程。排入河中的污染物首先被细菌和真菌作为营养物而摄取,并将有机污染物分解为无机物,细菌又被原生动物吞食,所产生的无机物(如氮、磷等)又作为营养盐类被藻类吸收,藻类进行光合作用又产生氧供其它水生生物利用,过量的藻类又被浮游动物、鱼、虾、蝎、牛、鸭等所食,即按食物链的方式使其污染物浓度降低。
生态河堤采用种植于水中的柳树、菖蒲、芦苇等水生植物,既能从水中吸收无机盐类营养物,其生长舒展而庞大的根系还是大量微生物以生物膜形式附着的好介质,利于水质净化。
生态河堤修建的各种鱼巢、鱼道、造成的不同流速带,形成水的紊流,利于氧从空气传入水中,增加水中溶解氧,利于好氧微生物、鱼类等水生生物的生长,促进水体净化,改善河流水质。
(3)调节水量、滞洪补枯
生态河堤的植被有涵蓄水份的作用,同时,河堤土壤中有大量的土壤动物和微生物,使河堤土壤具有很高的孔隙率。丰水期,水向堤中渗透储存,减少洪灾;枯水期,储水反渗入河或蒸发,起着滞洪补枯、调节气候的作用。
而混凝土河堤是一个封闭系统,阻止了水体与土壤的渗透交换,丧失了自然河堤固有的调节水量的作用。
4.2 保护水面,还河流以空间
我国的城市防洪比较注意防外水,即防洪,比较忽视防内水,即由于城市汇流区内遭遇暴雨所产生的内涝灾害。目前我国城市的排涝标准较低,一般不足10年一遇,一遇大雨,市区到处积水,交通堵塞,城市功能不能正常发挥,甚至产生巨大的经济损失。因此在进行城市规划时,要对城市水的出路有很好的考虑和安排。尽可能地保留城市内原有的河流、湖泊、洼地及排水通路。不得任意填埋和淤塞。必要时应开挖人工湖和运河,这不仅可提高城市的排涝能力,也可以改善城市景观和城市生态环境。
在城市河道断面形态规划设计上,既要注重河流防洪排水的功能要求,又要体现城市生态环境和城市景观的要求,尽可能采用。复式断面,这样可以加大洪水过水断面,保持河流主槽常年不淤积,增加人们良好的亲水感和视觉的美感。
4.3 营造水景,建立滨水环境
水环境是城市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应当融入城市市民的整个生活环境中。在城市规划中要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思想,重视城市滨水空间的规划设计,促使人类向往自然环境,以和谐的方式处理城市与自然的关系。要结合城市景观规划,以水造景,把水景观融入城市景观,充分考虑城市河流沿岸居民和游人的活动需求及环境感受,以“绿”和“水”作为空间基质,构成景观开敞的亲水性人文活动空间,为市民创造一个安全、舒适和富有情趣的水边环境。
4.4 标本兼治,控制河流污染
城市河流的生态功能一定程度上依赖于河流水质的清洁,从生态环境保护的观点出发,城市河流不应是工业、生活污水的纳污之地。城市河流如果成为城市排污场所,意味着城市河流生态功能的消失,城市河流只剩下排污的功能,对城市的生态建设将是致命的威胁。
城市与河流要和谐相处。在城市发展进程中,我们要切实贯彻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抓好水污染治理,决不能再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治理河流污染,一是要全流域共同治理。下游城市治理,上游城市我行我素,则白费工夫。这是发达国家的经验。二是在保护的前提下开发河流。如果保护不了,宁愿不开发。三是以城护河,以河美城,和谐共处,把城市建成山、水、洲、城风景地。四是对河流实行有偿使用制度。治理河流污染要标本兼治,治本为主。只有重视污染源治理,加强截污工程建设力度,才是根本出路。
第三篇:城市的秩序与复杂性(范文)
城市的秩序与复杂性——兼读《美国大城市的死与生》和《复杂性,一种哲学概观》小感
书名:《美国大城市的死与生》 作者:雅各布斯 出版社:译林出版社 分类:城市理论 点击:27 快速通道:当当网购买本书 亚马逊购买本书 [查看本书的电子书下载地址] 来院内写书评 期刊里的评论:去维普资讯里查看并下载更多关于本书的信息。树状模式--treemode.com 本篇文章来自:庞乾奎。感谢庞乾奎。
一、城市秩序与复杂性的最初接触 最初感受城市秩序是从事城市规划后,经常从一些专业文章或规划文本中看到这些词句:“建立有序的城市空间”,“创造城市空间序列”,等等之类的话语,当然自己的设计文本也经常会有这些话。久而久之,有序与秩序就成了日常用语,天长日久,便有点麻木了,至于到底什么是秩序,什么叫有序,诚然不重要了,只要会用、知道就行。正如我们每天的吃饭,只知道每天要吃,至于什么是吃饭已经不重要了,一个人吃一碗饭是吃饭,一群人围着一桌菜不见一粒米也是吃饭。同样,城市秩序随处可见,建筑的空间序列,交通的分类组织,功能用地的布局等,秩序成了规则,秩序也就更深的潜伏在城市种种现象之下。至于什么是秩序,什么是无序,什么是有序,谁也说不清,谁也不会去说,甚至根本不在乎。
随着对城市、对城市生活的一点点了解,逐步感觉到城市与城市生活似乎很有序,建筑有构图,城市有格局,大家上班下班,买房买车,一切都在有条不紊的进行着;又感觉到城市与城市生活似乎是那么无序,旧城区建筑鳞次栉比,新城区建筑整体鸟瞰还是红一块屋顶,灰一片建筑。城市从无到有,有序与无序,真的好复杂呵!这种秩序的复杂性本身就体现了城市的复杂性,因为城市的秩序是由一系列城市因素组合而成。传统的城市规划理论告诉我们,城市四大类要素居住、工作、交通、游憩是城市主要组成部分。而实际上,其他组成部分还有许多,行为组织、文化构成、社会交往、经济组织等一些看不见的东西深深的影响着城市的秩序,造成了城市的复杂性,尤其是网络、通讯、交通等新技术发展以来,城市的复杂性呈爆炸性发展,远远超出了传统城市规划理论的适用范围之外。
二、再次感受城市秩序与复杂性
再次触动我思考城市秩序,是一位受人尊敬的S教授,我的导师。以我有限的认知范围而言,S教授可以说是国内城市规划界唯一的城市规划哲人了,这不仅是他的规划哲学专著,更是他一以贯之的研究城市的哲学态度,令人叹为观止。S教授的博客名称就叫“城与思:有序与无序的对话”,我想如此宏大抽象的课题也只能是城市规划哲人的S教授才能才有资格去思考了。久而久之,每次去老师的“课堂”听课时竟然也就对“有序与无序的对话”熟识而无睹了,竟然没有跟着老师开辟的道路去前进,更谈不上摸索了,正如经常听老师的课,只记得老师的眼镜,而而忘了老师眼镜下面闪烁着智慧的眼睛般,令人惭愧。最近回老家过年,由邻居大伯的白喜事感受了农村的传统文化秩序,感受了传统仪式中的有序与无序,以及隐藏在仪式下真正起作用的秩序规则。节后回归工作状态,读完了J.Jacobs的名著《死与生》,最后几章谈到了“视觉秩序”、“城市问题所在”等,都是涉及到了城市的秩序与复杂性问题。看完了《生与死》,还没来的及消化,昨晚临睡前随手捡起春节前买的尼古拉斯.雷舍尔《复杂性》,看了导言与第一章,也是讲述“秩序与复杂性”,而且是更深入的从思想层面去分析秩序与复杂性。夜深人静该入睡,我却竟然难以入寐,倒着顺序,从《复杂性》到《死与生》到大伯,躺在平静的床上,我的思绪却翻江倒海般。这些事,尤其是这两本书给我的大脑冲击很大,似乎冲击着我了接受的多年的正统的城市规划理论教育。理论大厦摇摇欲坠,新的基础却没有找到,我心头城市规划这座半新不旧的建筑该如何修整,心头一片迷茫!
三、盲人摸象:我看城市秩序与复杂性
上面说了,城市秩序只能是S教授般的城市规划哲人才能才有资格谈论与思考这个宏大抽象的话题,而我只是该领域的盲人,虽然是摸,但总能找到“城市秩序与复杂性”这只大象的一点点特征,所以摸总比不摸好,摸了谈点体会总比不谈好,即使是贻笑大家,也权当是凑点热闹,给牛年增加点牛皮料。这样思考,心里也坦然了,也就有了今天的大胆妄为!
四、现象与本质:从大伯到《死与生》到《复杂性》 大伯白喜事是观察农村生活的传统文化生活,终于感受到在传统仪式与传统文化中的一点点秩序,并不是复杂的枯燥的乏味的磕头跪拜之类的纯形式,而是隐藏在仪式之下的尊重长辈、论资排辈以及应有的程序等。同样隐藏在城市传统街区物质空间下的秩序是建筑宗界、邻里关系、交通组织、日常经济社会生活方式等,而物质空间形态似乎是鳞次栉比,杂乱无章的,正如大伯白喜事一样,给人感觉复杂、混乱。这里从生活现象初步感受到了秩序与复杂性的统一。
J.Jacobs在《死与生》则描述了城市生活现象中的秩序(有序与无序),提出的“街道眼”、“街道芭蕾”、“多样性生发”、“视觉秩序”、“非平均小变数”等等,都是基于城市“复杂性”的现象研究,最后在“城市问题的所在”一节中,引用了前洛克菲勒基金会自然与医学委员会副主席沃伦.韦弗博士关于科学思想发展的三个过程分析:从简单性到无序复杂性再到有序复杂性,终于交代了城市“死与生”的秘密。因此可以说Jacobs是发展的科学思想在城市领域的应用,是用发展的科学思想对城市规划理论的检测,是借鉴生命科学理论实践对传统城市及城市规划理论实践的质疑。因此,可以说《死与生》是基于科学思想体系中关于“秩序与复杂性”的城市现象分析。
尼古拉斯.雷舍尔的《复杂性》则是从一种哲学概观的角度,专门正对“复杂性”,系统的分析了“复杂性”的本质意义,指出“复杂性”研究是适用于任何领域,是“提供从描述获得的倾下性,更重要的是提供来自科学的各种描述的倾向性”。雷舍尔以“复杂性的枝枝杈杈”为导言题目,本身就寓意了事物的复杂性,该部分简明扼要的讲述了每一章节的主要内容,成为“复杂性”哲学概观的复杂框架。第一章从分析“复杂性”是什么入手,指出“自然领域与人造领域”关于“复杂性”研究的四种模式,通过建立“复杂性模型”关于“描述、生成、计算”的认识论复杂性与“组分、结构、功能”的本体复杂性,展示“复杂性”的各种模式,最终在本章指出事物“复杂性不能出现在完全的无政府状态中,出现在缺乏任一和所有规则秩序的境况中——这是复杂性认知终止的最终地方”。“复杂性的涌现和稳定需要秩序。与之形成对照的是,混沌展示了高秩序度,尽管这种秩序是特殊的、独特的随机秩序”。文中还大量例举数学为证,说明复杂性与秩序的关系,从而建立起秩序与复杂性的关系。因此可以说,雷舍尔是研究“复杂性”与“秩序”的本质,是对事物的“复杂性与秩序”的科学哲学研究。
第四篇:城市生存挑战赛
沥风沐浴,挑战自我实践地名称:武昌光谷
实践小组成员:队长:胡展新
队员:孙雯、李嘉、郭青、邹炜
一、实践地简介
武汉光谷位于武汉市东南部,作为一个现代化的消费场所每天都会有成千上万的人穿行来往,它的特点和生活环境很符合我们当代大学生的生存要求,也是我们磨练自己的理想之地,在这
里我们将伴着骄阳去体味生活的辛酸苦辣,在历练中成长。
二、活动背景
为了进一步展现当代大学生的社会生存能力,同时让更多的在校大学生更快、更好的融入社会,迎接新的挑战,开启新的未
来。作为当代大学生中的一员,我们不畏生活挑战,踊跃接受生
活的考验。
三、活动时间:2012年4月
四、活动目的体验困难和挫折,磨练意志,培养团队合作精神,锻炼分析与
实际困难的能力有针对性的培养大学生的动手、交际能力。3 培养同学们在日常生活中对事物的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开阔
同学们的视野。丰富同学们的课余生活,为同学们提供团队合作的机会和技能、特长的展示舞台。
5有针对性的提高同学们的创新意识以及实践意识,提高同学们艰苦生活的意识,使同学们更加珍惜眼前的生活,为今后的学习、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五、活动流程
1、即日起,活动宣传和报名组织工作。
2、分组筹备活动。
3、活动开展。
4、挑战活动结束后,进行颁奖表彰仪式。
六、活动内容
挑战选手按协会的要求和安排,统一服装,身着统一服装,在规定时间内在光谷进行城市生存挑战。
挑战规则:
1、所有的队伍都有中途放弃比赛的权利,一旦放弃比赛,算作自动退出比赛,将被取消最后参与全校评比的资格。放弃比赛后,该队伍可以联系相关的工作人员,并尽快赶回学校。
2、参赛队每队要求携带通讯工具,并在出发前将通讯方式在主办方处登记。通讯工具只能用于在紧急情况时求助以及供主办方了解比赛进程,不能用于各队间联系以及违背比赛规则的求助。
3、参赛队除允许携带通讯工具外,还可携带必要的谋生工具(如:乐器)。也可携带数码产品自行记录比赛过程。自备地图。
如果比赛出现意外情况参赛队可以向随同工作人员寻求帮助,同时该队也将被淘汰。
4、参赛队伍应凭自己能力以及团队合作精神完成比赛,比赛要求诚信为本。不允许向他人求助,完成比赛的资金应通过正常劳动渠道获得,主办方拥有监督权。违规者视为被淘汰。
5、参赛队员应时刻铭记自己代表着学校的形象,在比赛过程中可以自曝身份(虽然不鼓励),通过自己华工学生的身份赢得路人的信任,但不得做有损学校形象的事。在活动过程中,充分展现出大学生的素质。
七、我们的活动计划
在活动初期我们计划先与部分商家协商,争取能够得到他们在活
动当天的支持的承诺。
上午计划:
1.联系需要发传单的商家,分两三个人去派发传单。
2.与报亭协商,压证件,获得报纸的代销权,帮其代销报纸 中午计划:
1.在十一点到下午两点阶段在餐厅或者小饭馆充当服务生。下午计划:
2.两点之后,队员与小饰品老板协商,将学生证或者身份证作为
信用证物,获得一些摆地摊的货源,去学生密集的地方(比如说华科)进行销售
补充:
充分利用成员的潜力(本队人才济济):
1.进行商品推销(比如找光谷商家协商,争取电脑导购权)
2.做礼仪,可以为新开张的商铺或者有重要的活动的商店作礼仪出场(这个视当天情况而定)
八、活动总结
我们认为在进行了一个对我们的成长如此有锻炼的活动后,大家都应该有一些前所未有的感悟,适当的进行总结更利于我们充分认识我们的能力和不足,促进我们的成长。
第五篇:财经报刊与城市发展:寄主的生存力学
内容摘要:
因为义乌“世界超市”的声誉日隆,金华日报的子报《浙中新报》从办报之日起就一心扎根义乌。也因为想倚仗宁波这个国务院计划单列市整体经济的外向与开放,《浙江经济报》改名《现代金报》从省城杭州转战宁波,唱响“双城记”。
因为义乌“世界超市”的声誉日隆,金华日报的子报《浙中新报》从办报之日起就一心扎根义乌。也因为想倚仗宁波这个国务院计划单列市整体经济的外向与开放,《浙江经济报》改名《现代金报》从省城杭州转战宁波,唱响“双城记”。
这种生生不息的力学现象,从世界经济报刊诞生那天开始,就活龙活现地在各地上演着。
城市,经济报刊寄生的母体环境
在城市中脱胎,这是经济报刊的宿命。1889年,美国金融大都市纽约催生了《华尔街日报》;1888年,英国伦敦诞生了《金融时报》;1876年,《日本经济新闻》在日本东京创刊,该报后来成为日本最有影响的全国性综合经济报纸。
放眼国内,从上世纪80 年代的《经济日报》,到上世纪90 年代的《中华工商时报》、《中国经营报》,再到2001年诞生的《21世纪经济报道》和《经济观察报》,无一例外,都寄居于大城市之中。其实,从经济报刊的发展史中不难发现,其基本的动力源,始终是商品的交换、信息的互通,是市场经济的萌芽与发展。经济报刊的市场化报道内容、自身的市场化生存特性,使它更依赖于城市经济的滋养。与此同时,城市的发展、壮大、繁荣,也源源不断地为经济报刊的攻城掠地开辟着道路,提供着充足的子弹。
寄居在城市中的经济报刊在大中城市如鱼得水,以自己在经济报道上的话语权获得城市行政者、城市商业者、城市消费者的认可,并进而获得城市广告商的青睐,以此积累自己的生存资本。
有人说,经济报刊乃是城市社会生态链条中的一环,城市社会生态链条中如果缺了报业这一环,就好像林子中没有了鸟唱,田野上没有了蛙鸣,屋子里没有了猫叫,耳根倒是清净了,可那是死水一般的寂静;一个城市经济报刊的生命力发达与否,乃是判定这个城市社会生活正常与否、健康与否的一项重要指标。
设定楔入路径,勾画城市的灵魂
尽管经过30年改革开放的洗礼,比较起西方成熟的市场经济国家财经类报刊的宏大销量,目前国内财经类报纸的市场销量都相对较小,表现在平均销量和实销率都不高,即便是处在第一方阵的财经类报纸三强《21世纪经济报道》、《经济观察报》和《中国经营报》,也不能与一些晚报、都市类报纸同日而语。至于财经类期刊,发行量更明显低于报纸,仍然属于“小众”的范畴。
小众的经济报刊如何在报刊丛生的城市森林中生存?如何后来居上?我们认为,它必须有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在城市的某一阶层中拥有无可争辩的话语权,它的作用力在“城市名片”的打造中具有不可替代性。只有这样,经济报刊才能真正在一个城市中立足,并自由地呼吸。
以《市场导报》为例。它脱胎于一份厅局主办的行业报,在报界、在行业之外影响力并不十分突出,当它迈向市场要生存权时,谋取话语权成为了第一要义。尤其是在多家媒体云集的省会杭州,如何争取到一定的话语权,成为一段时间我们思考的首要目标。终于,《市场导报》在杭州创建历史名城中找到了突破口。
1999年,杭州确定了“创历史名城”的基本方略,但是十年“旧城改造”的惯性仍然强有力地向前冲击着,在道路拓宽工程的口号下,有着杭州历史文脉的清河坊面临着消失的厄运。当年4月8日,导报记者投书杭州的主要“父母官”,反映杭州中山中路与河坊街交界的“四拐角”及其附近地区是杭州历史文化名城最重要的传统街区的心脏,是杭州历史遗存的主要标志,也是杭州古城现存唯一的、最后一块比较完好的历史地段。“毁之将造成无可弥补的损失,历史名城黯淡失色。”信中呼吁:
一、立即停止这一地段的拆迁工程;
二、在原址大范围内着手规划“杭州历史文化城”;
三、进行新一轮的文物普查,重新制订杭州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