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加强市城市气象灾害预警体系建设的几点建议
加强市城市气象灾害预警体系建设的几点建议
加强市城市气象灾害预警体系建设的几点建议2007-02-10 16:47:
53近年来,全国许多大中城市因气象类自然灾害引发管理危机,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的严重程度愈来愈大。如何未雨绸缪,降低或避免此类灾害给城市带来的影响和危害,加强城市气象灾害预警体系建设,提高城市抗灾能力,已成为一项重要而紧迫的工作。
一、构建××城市气象灾害预警体系十分迫切
构建××城市气象灾害预警体系之所以十分重要和迫切,一是气候变暖,全球灾害发生频繁;二是全国城市气象灾害损失日益严重;三是气象灾害制约
××社会经济发展。××地处太行山中部东麓,地形地貌复杂多样,加之冬夏季风交替的不稳定、自然生态环境的变化以及气候因子年际变化很大,各种气象灾害发生频繁。据记载,××市各类自然灾害中70%以上是气象灾害,特别是干旱和洪涝,历史上出现频率高、影响大,旱涝灾害多年连续发生的情况屡见不鲜,除了涝、旱灾害之外,冰雹、飓风、低温冻害等也曾给××造成严重的损害。1996年8月台风暴雨带来的安全威胁至今让人记忆犹新,而发生在1966年8月23日的特大暴雨城市灾害,假如在今天出现后果将无法想象,而这种危害的可能性在四十年后却更大了。另外,由于高温干旱气候引发缺水的潜在危机,也将对××的经济社会发展带来深远影响。
二、××已经具备了构筑气象灾害预警体系的基础
气象灾害预警体系建设应包含天气监测、预报服务、预警发布、法规建设等一系列工作。经过这些年的努力,我市气象业务现代化建设已取得长足发展,构筑城市气象灾害预警体系的条件也基本具备。一是气象灾害监测网络基本形成。即:以地面自动气象站和自动雨量站为主的中尺度气象监测网初具规模,两个自动气象站可自动进行每小时一次的数据观测和传输,实时采集各地降水、温度和风等要素,乡镇自动雨量站在降雨季节可以实时收集各地雨量情况,分辨率可达到10公里;再是风云二号卫星云图接收系统组成的卫星遥感观测系统也已建成。二是气象信息处理能力明显增强。建成了以计算机局域网连接广域网和internet网为基础的,基于vast的气象信息接收系统和基于sdh等网络的气象信息接收发送系统,拥有了完善的通信网络系统。同时,基于宽带通信的省、市、县三级视频天气预报分析会商系统已投入运行。三是气象预报水平有所提高。开发研制了××mm5中尺度数值预报模式等具有较高时空分辨率的预报产品;国内外多种数值预报产品 的释用能力明显提高;建立了暴雨、台风、寒潮、大雪等灾害性天气的主、客观预报方法;联合有关部门开展了气象次生灾害如空气污染、山体滑坡等预报服务;培养了一支具有高度责任感和较强业务技能的预报员队伍。四是气象预警手段得到加强。电视气象节目内容丰富;是气象信息声讯服务覆盖电信、移动、联通、网通、铁通、小灵通;气象网站已成为重要信息传播平台;平面媒体加了大气象信息发布及气象专业知识的宣传,气象信息特别是气象灾害预警信息的快速传播成为可能。五是气象法规建设步伐加快。《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法》、《人工影响天气管理条例》、《防雷减灾管理办法》、《气象预报发布与刊播管理办法》、《气象探测环境和设施保护办法》等气象法律、法规和规章相继出台,为气象防灾减灾营造了良好的工作环境。
三、加强××城市灾害预警体系建设的几点建议
尽管我市气象业务现代化建设已取得长足发展,构筑城市气象灾害预警体系的条件也基本具备,但××构筑城市气象灾害预警体系还有几点欠缺。即:受限于气象要素观测密度及观测频率的城市气象灾害预报准确率和预警服务能力有待提高;公众及部门气象防灾意识不强;气象灾害预警发布制度有待加强等。为此,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一)周密规划,加快气象探测系统建设
首先,完善地面观测系统建设。进一步增加多要素自动气象观测站的布点,填补气象资料空白点,尤其要加大重点区域、旅游景点的布站密度,积累气象气候资料,开展针对性气象预报服务。尽可能增加监测要素,在主要交通要道建立若干大雾和地面温度监测站,开展交通安全监测;在旅游景点和市区增设负离子、酸雨等观测项目,开展环境污染监测。
其次,尽快建成新一代气象雷达。
雷达是突发性灾害天气较好的监测手段,由于我市地处中纬内陆地区,夏季降水集中,且突发性灾害天气经常出现,雷达对于实时监测突发性灾害天气和人工增雨防雹指挥具有独特优势,比如对局地暴雨、冰雹等灾害的监测和预报,探测云层强度等,是指挥增雨防雹的必备手段。但我市目前使用的711气象雷达是我国第一代气象测雨雷达产品,属淘汰级,且该雷达目前已严重老化,故障频出,远远不能满足我市防灾工作的要求。特别是根据中国气象局新一代天气雷达的布网规划,我市的地理区位在全国新一代天气雷达布点建设中没有优势,从已经建成的多普勒雷达布网情况看,离我市较近的是我省太原和河北石家庄多普勒雷达站,但由于地形影响,使该雷达对××的有效探测能力大为减弱。所以有必要积极争取国家作为补充雷达监测布点的713数字化天气雷达在我市的建设,以满足我市人工影响天气的需要。
第三,引进风廓线仪,实现高空气象连续探测。风廓线仪的主要功能是获取高空风和低空急流活动特征,能提供高时空密度的气象信息,它可测定垂直风速,对研究小尺度天气、强对流风暴等具有重要价值。当布设在常规探空站之间天气变化敏感的地区,可探测湍流、大气稳定度、中尺度大气运动等,对改进天气分析预报,降低测风成本和提高实效等均有重要的意义。
第四,建立和完善卫星遥感监测系统。开展风云二号卫星资料的接收应用,做好eos-modis卫星遥感资料的开发应用。深入研究开发卫星遥感信息资源,开展对全市生态环境、干旱、火灾、洪涝等灾害的动态监测业务,逐步建立集卫星遥感监测系统(rs)、全球定位系统(gps)和地理信息系统(gis)于一体的高时空分辨率的灾害监测预警系统。
(二)加强气象灾害预警能力建设
一要建立突发气象灾害短时预警系统。主要是以天气雷达资料为基础的
临近预报系统,因为主要是靠外推作预报的,而中尺度天气系统在短时间内就可能发生重大变化。因此,这种临近预报系统在1小时内最为有效,最长预警时效也只能达到两小时。所以,气象灾害的短时预报必须把雷达资料、卫星资料、自动气象站等资料与中尺度数值预报产品结合起来使用,把监测的优势和数值预报优势两者结合起来。
二要完善气象灾害预警服务系统。完善××市主要流域面雨量预报系统和地质灾害监测预警系统建设,提高汛期气象服务能力。加快灾害性天气预警服务系统、城市积涝预报预警系统和城市重大特发性灾害气象服务系统建设,提高城市灾害气象保障应急能力。建立××交通气象监测服务系统,提高公路交通安全气象服务能力。完善以现代通信技术为基础的全方位的气象信息专业服务网络系统,努力提高气象信息的对外辐射能力。
三要建立预警信息发布系统。根据
气象灾害轻重程度的预测结果,及时完成影像、图标警示信号的制作。建设预警信息发布平台,利用3g等新技术快速传递气象灾害警示信号。利用电视、电台、网站、咨询电话、手机短信、电子显示屏等多种渠道及时发布气象预警信息。还可借鉴北京、上海等地经验,在城市中心或人流密集区设立气象监测预警塔,平时发布24小时天气预报,如遇灾害天气则可作为灾害性天气警示标志。亦可利用城市公交移动电视或显示屏发布灾害预警信息,争取最大的信息覆盖面,为防灾减灾争取时间。
(三)加强立法,规范气象防灾减灾工作
一是根据各种气象灾害的危害程度,设定启动气象灾害应急机制的基本条件。二是确定工作流程及人员,完善气象灾害预警应急工作机制,一旦监测到灾害性天气,相关人员必须以应急预警服务为中心,严格按照流程,全程跟踪,组织做好各项工作,确保通过电话、传真网络多种形式将预警信息和天气实况迅速传递到党委政府的重要部门,尽最大努力将气象灾害信息通过各种传媒家喻户晓。
第二篇:气象灾害预警信号
气象灾害预警信号
第一条 为有效防御和减轻气象灾害,保护国家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法》及有关规定,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 气象灾害预警信号是我市防御气象灾害的统一信号,根据气象灾害性质不同,分为预警信号和警告信号两种,预警(警告)信号由名称、图标和含义三部分构成。
预警信号分为:台风、暴雨、高温、寒冷、大雾、大风、干旱等七类。预警信号按照灾害的严重性和紧急程度,分为四级(Ⅳ,Ⅲ,Ⅱ,Ⅰ级),颜色依次为蓝色、黄色、橙色和红色,同时以中英文标识,分别代表一般、较重、严重和特别严重。
警告信号分为:雷暴、灰霾、火险三类。警告信号不设级别和颜色,主要起警示作用。
第三条 气象灾害预警信号由深圳市气象台统一发布,并可以指明气象灾害预警的区域。气象主管机构应当适时发布预警信号,并根据天气变化情况及时更新或者取消信号。其他任何组织、单位和个人不得向公众发布预警信号和相关预警信息。
第四条 市气象台发出预警信号后,同时对可能发生的灾情做出预测,并发出相关防灾指引。
第五条 气象灾害预警信号发布渠道由市气象主管部门确定,除特别规定外,一般通过各公众媒体及时发布。本市电视台、广播电台、12121气象专线、电信部门和经市气象部门约定的互联网站及其它传播媒体和通讯部门,应于收到由市气象台直接提供的预警信号15分钟内,向公众传播预警信号。
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向公众传播非气象台直接提供的预警信号和相关预警信息。第六条 气象部门应向公众广泛宣传气象灾害预警信号标识、种类、含义和防御知识,向公众提供避险、减灾、自救、互救等技能培训和基本知识讲座。第七条 市、区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及有关部门应支持新建气象监测设施,提供符合规范的建设用地,并依法保护气象监测设施、设备。
第八条 市、区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及学校、港口码头、机场、地铁、口岸、旅游景点等公众聚集有关单位应根据市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的要求,结合实际,制定并完善本区域本单位防御突发气象灾害应急预案。
第九条 市气象部门负责管理气象灾害防御工作,并做好气象灾情收集。气象事件所在单位在灾情发生后及时通过气象部门网站、传真和报灾电话、短信等方式将灾情传送到上一级防灾指挥机构或市气象部门。第十条 台风预警信号
台风预警信号根据逼近时间和强度分四级,分别以蓝色、黄色、橙色和红色表示。市气象台在未发布台风预警信号前,可以发布有关热带气旋的信息快报或警报。
(一)台风蓝色预警信号 图标:
含义: 24小时内可能受热带气旋影响,平均风力可达6级以上,或阵风7级以上;或者已经受热带气旋影响,平均风力为6~7级,或阵风7~8级并可能持续。防御措施:
1、各单位做好防风准备,并及时通知户外、高空、港口及海上作业人员;幼儿园、托儿所停课,幼儿园、托儿所应指派专人负责保护到校的学生和入园的儿童;
2、注意市气象台发出的有关热带气旋的信息快报;
3、妥善安置易受大风影响的室外物品如:棚架、门窗、广告牌等。
(二)台风黄色预警信号 图标:
含义: 24小时内可能受热带气旋影响,平均风力可达8级以上,或阵风9级以上;或者已经受热带气旋影响,平均风力为8~9级,或阵风9~10级并可能持续。防御措施:
1、进入防风状态,中小学停课,学校应指派专人负责保护到校的学生;
2、关紧门窗,处于危险地带和危房中的居民应立即撤离到安全地区,船舶到避风场所避风,通知高空、水上等户外作业人员停止作业,危险地带工作人员撤离;停止露天集体活动,立即疏散人员;
3、拆除户外危险广告牌、切断霓虹灯招牌及危险的室外电源;
4、各职能部门采取相关措施,开放临时避险场所; 其它同台风蓝色预警信号。
(三)台风橙色预警信号 图标:
含义:12小时内可能受热带气旋影响,平均风力可达10级以上,或阵风11级以上;或者已经受热带气旋影响,平均风力为10~11级,或阵风11~12级并可能持续。防御措施:
1、进入紧急防风状态,建议停业(抢险救灾、医疗及保障居民基本生活必需的公共交通、供水、供电、燃气供应等特殊行业除外);
2、市民应留在室内或到安全场所避风;
3、相关应急部门和抢险单位加强值班,密切监视灾情,落实应对措施;
4、加固港口设施,防止船只走锚、搁浅和碰撞; 其它同台风黄色预警信号。
(四)台风红色预警信号 图标:
含义:6小时内可能或者已经受热带气旋影响,平均风力可达12级以上,或者已达12级以上并可能持续。防御措施:
1、人员应尽可能留在安全的地方,相关应急处置部门和抢险单位随时准备启动抢险应急方案;
其它同台风橙色预警信号。第十一条 暴雨预警信号
暴雨预警信号分三级,分别以黄色、橙色、红色表示。
(一)暴雨黄色预警信号 图标:
含义: 未来6小时降雨量将达50毫米以上,或者已达50毫米以上且降雨可能持续。防御措施:
1、有关单位和学校、市民应特别关注市气象台发布的暴雨消息,采取防御措施;
2、国土、交通、城管部门密切注意暴雨可能造成的城市内涝、山体滑坡等灾害;
(二)暴雨橙色预警信号 图标: 含义: 3小时降雨量将达50毫米以上,或者已达50毫米以上且降雨可能持续。防御措施:
1、城管部门注意低洼、易受水浸地区防涝排水;
2、交管部门应对发生道路水浸地区实行交通引导或管制,国土部门密切监视易发生地质灾害地区情况;
3、转移地质灾害危险地带以及危房居民到安全场所躲避; 其它同暴雨黄色预警信号。
(三)暴雨红色预警信号 图标:
含义: 3小时降雨量将达100毫米以上,或者已达100毫米以上且降雨可能持续。防御措施:
1、临时避险场所开放,户外人员应立即到安全的地方暂避;
2、学校停课,中小学校、幼儿园及托儿所应指派专人负责保护到校的学生和入园的儿童;
3、各有关部门做好防御工作。其它同暴雨橙色预警信号。第十二条 高温预警信号
高温预警信号分三级,分别以黄色、橙色、红色表示。
(一)高温黄色预警信号 图标:
含义:24小时内最高气温将要或者已经升至35℃以上。防御措施:
1、户外或者高温条件下的作业人员应当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
2、有关部门应采取措施,确保城市正常供水、供电。
(二)高温橙色预警信号 图标:
含义:24小时内最高气温将要升至37℃以上。防御措施:
1、停止户外露天作业,企业做好防暑降温措施,合理调整工作时间; 其它同高温橙色预警信号。
(三)高温红色预警信号 图标:
含义:24小时内最高气温将要升至40℃以上。防御措施:
1、各部门、单位采取紧急防暑降温保障措施; 其它同高温橙色预警信号。第十三条 寒冷预警信号
寒冷预警信号分三级,分别以蓝色、黄色、橙色表示。
(一)寒冷蓝色预警信号 图标:
含义:受北方冷空气影响,本市气温24小时内将要或已经降到10℃以下。防御措施:
1、市民要注意添衣保暖,并留意市气象台发布的最新降温信息
2、有关单位应采取一定的防寒措施,民政部门开放避寒场所;
(二)寒冷黄色预警信号 图标:
含义:受北方冷空气影响,本市最低气温24小时内将要或已经降到5℃以下。防御措施:
1、市民做好防寒保暖工作,有关部门根据应急预案采取必要防寒措施; 其它同寒冷蓝色预警信号。
(三)寒冷橙色预警信号 图标:
含义: 受北方冷空气影响,本市最低气温24小时内将要或已经降到0℃以下。防御措施:
1、有关部门和单位要采取措施,预防可能出现的寒害; 其它同寒冷黄色预警信号。第十四条 大雾预警信号
大雾预警信号分三级,分别以黄色、橙色和红色表示。
(一)大雾黄色预警信号 图标:
含义:12小时内可能出现能见度小于500米的浓雾,或者已经出现能见度小于500米、大于等于200米的浓雾且可能持续。防御措施:
1、机场、高速公路、轮渡码头以及交通管理部门采取必要措施保证交通安全。
(二)大雾橙色预警信号 图标:
含义:6小时内可能出现能见度小于200米的浓雾,或者已经出现能见度小于200米、大于等于50米的的浓雾且可能持续。防御措施:
1、浓雾使空气质量明显降低,市民需采取适当防护措施;
2、交通等有关部门采取必要措施,确保交通安全; 其它同大雾黄色预警信号。
(三)大雾红色预警信号 图标:
含义: 2小时内可能出现能见度低于50米的强浓雾,或者已经出现能见度低于50米的强浓雾且可能持续。防御措施:
1、机场暂停飞机起降,高速公路和轮渡暂时封闭或者停航;
2、各类机动交通工具采取有效措施保障安全。第十五条 大风预警信号
大风(指除台风以外的大风,主要是东北季风和西南季风引起的大风或强对流天气引起的短时大风)预警信号分三级,分别以蓝色、黄色、橙色表示。
(一)大风蓝色预警信号
图标:
含义: 24小时内可能受大风影响,平均风力可达6级以上,或阵风7级以上;或者已经受大风影响,平均风力为6—7级,或阵风7—8级并可能持续。
防御措施:
1、有关市民和单位做好防风准备,注意市气象台发布的大风最新消息;
2、妥善安置易受大风影响的室外物品。
(二)大风黄色预警信号
图标:
含义:12小时内可能受大风影响,平均风力可达8级以上,或阵风9级以上;或者已经受大风影响,平均风力为8—9级,或阵风9—10级并可能持续。
防御措施:
1、危险地带和危房居民以及船舶应到避风场所避风,通知户外作业人员停止作业;
2、切断霓虹灯招牌及危险的室外电源,临时避险场所开放;; 其它同大风蓝色预警信号。
(三)大风橙色预警信号
图标:
含义:6小时内可能受大风影响,平均风力可达10级以上,或阵风11级以上;或者已经受大风影响,平均风力为10—11级,或阵风11—12级并可能持续。
防御措施:
1、相关应急处置部门和抢险单位加强值班,密切监视灾情,落实应对措施; 其它同大风黄色预警信号。第十六条 干旱预警信号
干旱预警信号分为四级,以蓝色、黄色、橙色和红色表示。干旱预警信号因其特殊性,一般以信息快报或政府公告形式向有关部门和公众通告。雨季指每年的4-9月,旱季指每年的10月至下一年的3月。
(一)、干旱蓝色预警信号 图标:
含义:过去3个月降雨偏少,其中雨季3个月累计降雨量较历年同期偏少30%以上,旱季3个月累计降雨量较历年同期偏少50%以上,跨雨旱季3个月累计降雨量较历年同期偏少40%以上,有轻度旱情发生,且未来一段时间旱情持续; 防御措施:
1、市民应积极节水;
2、水务等有关部门应采取积极的节水、供水措施;
3、各级政府、有关部门密切关注市气象台的旱情报告;
(二)、干旱黄色预警信号 图标:
含义:过去6个月降雨偏少,其中雨季6个月累计降雨量较历年同期偏少30%以上,旱季6个月累计降雨量较历年同期偏少50%以上,跨雨旱季6个月累计降雨量较历年同期偏少40%以上,有中度旱情发生,且未来一段时间旱情持续; 防御措施:
1、水务部门采取必要措施,确保生活用水;
2、企业用水大户采取措施,减少耗水; 其它同干旱蓝色预警信号;
(三)、干旱橙色预警信号 图标:
含义:过去9个月,降雨严重不足,9个月累计降雨量较历年同期偏少30%以上,有重度旱情发生,且未来一段时间旱情持续; 防御措施:
1、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启动紧急抗旱措施;
2、气象部门适时进行人工增雨作业; 其它同干旱黄色预警信号;
(四)、干旱红色预警信号 图标:
含义:年累计降雨量较历年平均值偏少30%以上,且未来一段时间降雨仍将偏少,严重旱情将持续; 防御措施:
1、全社会和政府有关部门积极采取措施确保基本用水、其它同干旱橙色预警信号; 第十七条 雷暴警告信号 图标:
含义: 2小时内可能受雷暴云团影响,并伴有雷电和较强的阵性降雨等天气现象;或者已经受雷暴云团影响,且可能持续。防御措施:
1、有关单位做好防雷电及可能发生的强对流天气的防范准备;
2、市民应尽量停留在安全地方;
3、停止各类户外易燃、易爆危险作业 第十八条 灰霾警告信号 图标:
含义:未来12小时内将出现能见度小于3000米的霾,持续时间可达6小时以上,或者已经出现能见度小于3000米的霾且可能持续。防御措施:
1、市民尽量不要到繁华街道或人群密集的户外场所;
2、有呼吸道疾病史的市民应采取必要防护措施;
第十九条 火险警告信号 图标:
含义:未来24小时,无降雨发生,平均空气相对湿度较低,湿度和风力条件有利燃烧,发生火灾的危险性较高。防御措施:
1、市民居家、外出注意防火;
2、消防及森林防火部门启动相应的预案;
第二十条 违反本规定,且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市气象主管部门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法》责令改正,给予警告,可以并处五万元以下的罚款。
(一)非法向社会发布气象灾害预警信号、公众气象预报的;
(二)广播、电视、电信等媒体向社会传播非市气象台适时提供的气象灾害预警信号、公众气象预报的;
违反本规定,且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市气象主管部门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法》责令改正,可以并处五万元以下的罚款;造成损失的,依法承担赔偿责任;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一)侵占、损毁或者未经批准擅自移动气象设施的;
(二)在气象探测环境保护范围内从事危害气象探测环境活动的。
第二十一条 本办法自颁布之日起施行,原《深圳市气象灾害预警信号发布规定》中规定预警信号同时废止。
第二十二条 本规定由市气象主管部门负责解释。
第三篇:冬季气象灾害预警信号
冬季气象灾害预警信号
一、暴雪预警信号
暴雪预警信号分四级,分别以蓝色、黄色、橙色、红色表示。
(一)暴雪蓝色预警信号
图标:
标准:12小时降雪量将达4毫米以上,或者已达4毫米且降雪可能持续,对交通及农业可能有影响。
预报用语:预计……(时间),……(地区)将出现大雪到暴雪。
(二)暴雪黄色预警信号
图标:
标准:12小时降雪量将达6毫米以上,或者已达6毫米且降雪可能持续。预报用语:预计……(时间),……(地区)将出现暴雪。
(三)暴雪橙色预警信号
图标:
标准:6小时降雪量将达10毫米以上,或者已达10毫米且降雪可能持续。预报用语:预计……(时间),……(地区)将出现大暴雪。
(四)暴雪红色预警信号
图标:
标准:6小时降雪量将达15毫米以上,或者已达15毫米且降雪可能持续。预报用语:预计……(时间),……(地区)将出现特大暴雪。
二、寒潮预警信号
寒潮预警信号分四级,分别以蓝色、黄色、橙色、红色表示。
(一)寒潮蓝色预警信号
图标:
标准:48小时最低气温将要下降8℃以上,最低气温小于等于4℃,陆地平均风力可达5级以上;或者已经下降8℃以上,最低气温小于等于4℃,平均风力达5级以上,并可能持续。
预报用语:预计……(时间),北京地区将出现寒潮天气,最低气温下降8℃以上,平均风力可达5级以上。
(二)寒潮黄色预警信号
图标:
标准:24小时最低气温将要下降10℃以上,最低气温小于等于4℃,陆地平均风力可达6级以上;或者已经下降10℃以上,最低气温小于等于4℃,平均风力达6级以上,并可能持续。
预报用语:预计……(时间),北京地区将出现强寒潮天气,最低气温下降10℃以上,平均风力可达6级以上。
(三)寒潮橙色预警信号
图标:
标准:24小时最低气温将要下降12℃以上,最低气温小于等于0℃,陆地平均风力可达6级以上;或者已经下降12℃以上,最低气温小于等于0℃,平均风力达6级以上,并可能持续。预报用语:预计……(时间),北京地区将出现特强寒潮天气,最低气温下降12℃以上,平均风力可达6级以上。
(四)寒潮红色预警信号
图标:
标准: 24小时最低气温将要下降16℃以上,最低气温小于等于0℃,陆地平均风力可达6级以上;或者已经下降16℃以上,最低气温小于等于0℃,平均风力达6级以上,并可能持续。
预报用语:预计……(时间),北京地区将出现极强寒潮天气,最低气温下降16℃以上,平均风力可达6级以上。
三、大风预警信号
大风预警信号分四级,分别以蓝色、黄色、橙色、红色表示。
(一)大风蓝色预警信号
图标:
标准:24小时可能受大风影响,平均风力可达6级以上,或者阵风7级以上;或者已经受大风影响,平均风力为6~7级,或者阵风7~8级并可能持续。
预报用语:预计……(时间),……(地区)将出现6级以上大风,阵风7级以上。
(二)大风黄色预警信号
图标:
标准:12小时可能受大风影响,平均风力可达8级以上,或者阵风9级以上;或者已经受大风影响,平均风力为8~9级,或者阵风9~10级并可能持续。
预报用语:预计……(时间),……(地区)将出现8级以上大风,阵风9级以上。
(三)大风橙色预警信号
图标:
标准:6小时可能受大风影响,平均风力可达10级以上,或者阵风11级以上;或者已经受大风影响,平均风力为10~11级,或者阵风11~12级并可能持续。
预报用语:预计……(时间),……(地区)将出现10级以上大风,阵风11级以上。
(四)大风红色预警信号
图标:
标准:6小时可能受大风影响,平均风力可达12级以上,或者阵风13级以上;或者已经受大风影响,平均风力为12级以上,或者阵风13级以上并可能持续。
预报用语:预计……(时间),……(地区)将出现12级以上大风,阵风13级以上。
四、大雾预警信号
大雾预警信号分三级,分别以黄色、橙色、红色表示。
(一)大雾黄色预警信号
图标:
标准:12小时可能出现浓雾天气,能见度小于500米;或者已经出现能见度小于500米、大于等于200米的雾并可能持续。
预报用语:预计……(时间),……(地区)将出现浓雾,能见度小于500米。
(二)大雾橙色预警信号
图标:
标准:6小时可能出现浓雾天气,能见度小于200米;或者已经出现能见度小于200米、大于等于50米的雾并可能持续。
预报用语:预计……(时间),……(地区)将出现浓雾,能见度小于200米。
(三)大雾红色预警信号
图标:
标准:2小时可能出现强浓雾天气,能见度小于50米;或者已经出现能见度小于50米的雾并可能持续。
预报用语:预计……(时间),……(地区)将出现强浓雾,能见度小于50米。
五、霾预警信号
霾预警信号分为三级,以黄色、橙色和红色表示。
(一)霾黄色预警信号
图标:
标准:预计未来24小时内可能出现下列条件之一或实况已达到下列条件之一并可能持续:
(1)能见度小于3000米且相对湿度小于80%的霾。
(2)能见度小于3000米且相对湿度大于等于80%,PM2.5浓度大于115微克/立方米且小于等于150微克/立方米。
(3)能见度小于5000米,PM2.5浓度大于150微克/立方米且小于等于250微克/立方米。
预报用语:预计……(时间),……(地区)将出现中度霾,易形成中度空气污染。
(二)霾橙色预警信号
图标:
标准:预计未来24小时内可能出现下列条件之一或实况已达到下列条件之一并可能持续:
(1)能见度小于2000米且相对湿度小于80%的霾。
(2)能见度小于2000米且相对湿度大于等于80%,PM2.5浓度大于150微克/立方米且小于等于250微克/立方米。
(3)能见度小于5000米,PM2.5浓度大于250微克/立方米且小于等于500微克/立方米。
预报用语:预计……(时间),……(地区)将出现重度霾,易形成重度空气污染。
(三)霾红色预警信号
图标:
标准:预计未来24小时内可能出现下列条件之一或实况已达到下列条件之一并可能持续:
(1)能见度小于1000米且相对湿度小于80%的霾。
(2)能见度小于1000米且相对湿度大于等于80%,PM2.5浓度大于250微克/立方米且小于等于500微克/立方米。
(3)能见度小于5000米,PM2.5浓度大于500微克/立方米。
预报用语:预计……(时间),……(地区)将出现严重霾,易形成严重空气污染。
六、道路结冰预警信号
道路结冰预警信号分三级,分别以黄色、橙色、红色表示。
(一)道路结冰黄色预警信号 图标:
标准:当路表温度低于0℃,出现雨雪,24小时内可能出现道路结冰,对交通有影响。
预报用语:预计……(时间),……(地区)将出现雨(雪),易形成道路结冰,对交通有影响。
(二)道路结冰橙色预警信号
图标:
标准:当路表温度低于0℃,出现冻雨或雨雪,6小时内可能出现道路结冰,对交通有较大影响。
预报用语:预计……(时间),……(地区)将出现冻雨(或雨、雪),易形成道路结冰,对交通有较大影响。
(三)道路结冰红色预警信号
图标:
标准:当路表温度低于0℃,出现冻雨或雨雪,2小时内可能出现或者已经出现道路结冰,对交通有很大影响。
预报用语:预计……(时间),……(地区)将出现冻雨(或雨、雪),易形成道路结冰,对交通有很大影响。
七、持续低温预警信号
持续低温预警信号分两级,分别以蓝色、黄色表示;在每年11月至第二年3月期间发布。
(一)持续低温蓝色预警信号
图标:
标准:预计未来可能出现下列条件之一或实况已达到下列条件之一并可能持续:
(1)连续三天平原地区日最低气温低于零下10℃;
(2)连续三天平原地区日平均气温比常年同期(气候平均值)偏低5℃及以上。
预报用语:预计……(时间),……(地区)将出现持续低温天气,日最低气温低于零下10℃(或日平均气温比常年同期偏低5℃及以上)。
(二)持续低温黄色预警信号
图标:
标准:预计未来可能出现下列条件之一或实况已达到下列条件之一并可能持续:
(1)连续三天平原地区日最低气温低于零下12℃;
(2)连续三天平原地区日平均气温比常年同期(气候平均值)偏低7℃及以上。
预报用语:预计……(时间),……(地区)将出现持续低温天气,日最低气温低于零下12℃(或日平均气温比常年同期偏低7℃及以上)。
八、电线积冰预警信号
电线积冰预警信号分两级,分别以黄色、橙色表示。
(一)电线积冰黄色预警信号
图标:
标准:出现降雪、雾凇、雨凇等天气后遇低温出现电线积冰,预计未来24小时仍将持续。
预报用语:预计……(时间),……(地区)将出现电线积冰。
(二)电线积冰橙色预警信号
图标: 标准:出现降雪、雾凇、雨凇等天气后遇低温出现严重电线积冰,预计未来24小时仍将持续,可能对电网有影响。
预报用语:预计……(时间),……(地区)将出现电线积冰,可能对电网有影响。
第四篇:城市气象灾害防御系统建设初探
城市气象灾害防御系统建设初探
摘 要:本文结合城市发展的实际,分析了城市气象灾害的特点和城市对气象灾害防御的需求,提出了以城市气象灾害监测、预警、服务、应急减灾为核心的城市气象灾害防御系统建设框架。
关键词:城市气象,气象灾害,气象服务
一、城市气象灾害的特点
城市气象灾害的主要特点是:
1.种类多。主要有暴雨、暴风雪、内涝、高温、寒潮、冻雨、冰雹、大雾、雷电等十余种。
2.突发性强。暴雨、雷电、冰雹等气象灾害的发生,往往只有几分钟时间,但所造成的危害却十分严重。
3.危害性大。2007年3月4日东北地区的暴风雪天气,造成了几十个城市交通和供暖系统瘫痪。
4.影响范围广。2008年春节期间影响我国南方的冻雨天气,造成了几个省几百个城市供电系统瘫痪。
5.持续时间长。2009年6月下旬持续一周的强高温天气造成北方多个城市最高气温突破历史极值,城市用电、用水受到严重影响。
6.发生频率高。由于全球气候变暖导致气象灾害频发,我国各种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呈上升趋势,城市气象灾害出现的频率也越来越高。
二、城市对气象灾害防御的需求
城市是一个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也是人口密集区,随着城市建设的飞速发展,气象灾害对城市的影响程度越来越大,暴雨(雪)、高温、大雾、雷电、大风、低温等气象灾害对城市正常运转和人们生产、生活的影响日益加重,很多城市抵御气象灾害的能力较为薄弱,由气象灾害造成的社会影响和经济损失相当严重。城市气象灾害防御已成为社会广泛关注,人们迫切需要解决的热点问题。
城市对气象灾害防御的需求主要有5个方面:
1.决策类需求。当出现特别重大的气象灾害时,需要城市指挥机关及时作出正确的气象灾害防御决策。
2.生产生活类需求。需要气象部门提前做好暴雨、高温、寒潮、大风等灾害性天气预报,当灾害来临时,采取有效措施防御气象灾害。
3.社会保障类需求。需要针对气象灾害的特点,加强供水、供电、供暖、交通等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增强气象灾害的防御能力。
4.教育宣传类需求。需要向城市各类人群特别是中小学生进行气象灾害防御知识的宣传教育,如宣传雷电安全防御常识等。
5.应急保障类需求。一旦出现气象灾害,需要社会各有关部门按照气象灾害防御预案,采取有效的措施,最大限度地减轻气象灾害所造成的损失。
三、城市气象灾害防御系统建设框架
城市气象灾害防御最关键的是要建立城市气象灾害防御系统,重点解决气象灾害监测、预警、服务、应急减灾等核心问题。
1.气象灾害综合监测系统
建立起基本满足业务需求,功能先进,结构优化,布局合理,集约开放的气象综合监测系统。主要包括:建立由高空探测站、地面观测站、加密自动气象站、新一代天气雷达站、移动雷达、卫星资料接收处理系统等组成的灾害性天气监测网;建立由生态观测、洪涝监测、能见度监测、雷电监测、大气成分观测等组成的专业气象观测网。构成全市灾害性天气监测网与专业气象观测网相结合,高时空、高密度、立体化的实时气象灾害综合监测系统。
2.气象灾害预报预警系统
建立台风、暴雨、高温、寒潮、大雾、雷电、大风、沙尘暴、冰雹、雪灾、道路结冰、霜冻、低温冷害等灾害性天气的综合预报方法,实现对各类气象灾害的定时、定点、定量预报。综合应用卫星、雷达、自动气象站、大气电场仪、闪电定位系统等各种探测资料,加强数值预报模式产品的释用,建立气象灾害及其次生灾害的精细化预报系统、警报系统,提高对各种气象灾害的预警时效,为各级政府防灾减灾决策指挥提供科学依据。
3.气象信息网络及数据库系统
加强气象信息网络系统和数据库系统建设,全面提升气象信息传输、数据管理和应用共享能力,以适应综合大气监测系统信息的快速传输、收集、集中处理技术需求,满足天气预报制作与气象服务要求。加快对现有信息网络系统的升级改造,利用宽带网、GPRS等传输手段,提高探测信息的传输能力,提高监测信息传输的时效性和稳定性。利用先进的存储设备和数据库技术,建立气象信息海量存储系统,建立实时资料数据库、历史资料数据库、气象灾害数据库系统,实现对各种探测资料的集中存储、管理和共享,并方便异地实时使用。
4.气象信息发布与服务系统
建立气象灾害信息综合发布与服务系统,通过电视、广播、电话、手机短信、互联网等传播媒体发布灾害性天气预报和警报,通过气象部门气象信息电子显示屏发布灾害性天气预报和警报,通过非气象部门(如公交公司、出租运营公司等)电子显示屏等发布灾害性天气预报和警报,对灾害性天气系统移向、移速、影响范围、持续时间、强度变化等,实时、滚动式发布预报警报产品。建立气象灾害预警信息综合发布平台,开发气象预警信息自动分发软件和自动语音系统,实现各类气象灾害预警信息的自动分发,使预报预警信息快速传送到公众和用户手中。
5.应急气象服务系统
建立气象应急服务专业队伍,配备专用车辆和移动式气象探测设备,如气象应急指挥车、移动气象台等,为气象防灾减灾提供强有力的现场分析、救灾指挥作业系统。加强对相关人员的专业技术训练,开展气象灾害应急演练工作,一旦出现气象灾害,气象应急服务车辆和人员能够以最快的速度到达现场,与各有关部门密切配合,充分发挥气象部门在气象灾害防御中的主力军作用,实时提供受灾现场的各类气象信息,为有效应对和妥善处置各类气象灾害提供重要的决策支持。
四、结束语
总而言之,我国是世界上自然灾害发生频繁的国家,其灾害种类之多,影响范围之广,造成的损失也不可估摸。而在自然灾害中,气象灾害又是最为严重发生频繁的灾害。每年由于这些灾害,给国民经济带来极大损失,使人民生命和财产的安全受到威胁,因此我们作为气象部门,要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完善气象部门的各种系统,以使损失减到最小。
参考文献:
[1]王克付,程文杰,王胜.现代城市气象业务体系建设内涵的初步探讨.武汉区域气象中心城市群发展气象服务工作论坛优秀论文汇编.2008:211.[2]尹佐臣,隋东.沈阳市气象灾害监测预警系统设计与研究.科技创新导报,2008.28:118.[3]孙健.加快完善我国气象灾害防御体系刻不容缓.第27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重大大气气候事件与应急气象服务会场论文集.2010.关注更多连锁经营论文:http://www.xiexiebang.com/
第五篇:突发性气象灾害预警应急预案
长沙国家生物产业基地
突发性气象灾害预警应急预案
1总则
1.1编制目的为保证突发性气象灾害应急工作高效有序进行,建立规范的突发性气象灾害应急工作流程,形成反应迅速、处置高效的应对机制,全面提高应对突发性气象灾害的综合管理水平和应急处置能力,避免或者最大限度地减轻突发性气象灾害造成的人员伤亡、财产损失,特制定本预案。
1.2工作原则
1.2.1坚持以人为本、防灾与抗灾并举、预防为主的原则。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把为园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和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作为突发性气象灾害应急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最大限度地减少由突发性气象灾害造成的人员伤亡和危害。
1.2.2坚持统一领导、分级管理、部门分工负责、协调一致的原则。各有关部门按照职责分工负责,互相配合,做到资源整合、信息共享,形成应急合力,共同做好突发性气象灾害应急管理和服务工作。
1.2.3坚持依法管理、规范管理的原则。依据有关法律和行政法规,加强突发性气象灾害应急管理工作,使应对突发突发性气象灾害的工作规范化、制度化、法制化。
1.2.4坚持快速反应、协同应对的原则。加强气象灾害应急处置队伍建设,建立联动协调制度,充分发挥各成员单位的作用,形成统一指挥、反应灵敏、功能齐全、协调有序、运转高效的应急管理机制。
1.2.5坚持依靠科技、提高素质的原则。加强气象灾害科学技术研究和技术园,采用先进的监测、预测、预警、预防和应急处置技术及设施,全面提高突发性气象灾害应急工作的现代化水平。加强气象灾害科普知识的宣传和培训教育工作,提高公众自救、互救和应对各类突发突发性气象灾害的综合素质。
1.3 编制依据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法》、《人工影响天气管理条例》、《国务院对确需保留的行政审批项目设定行政许可的决定》、《中国气象事业发展战略研究成果》等法律、法规及省市有关文件的规定,制定本预案。
1.4 适用范围
1.4.1突发性气象灾害,是指由于台风、暴雨、暴雪、寒潮、大风、沙尘暴、高温、干旱、雷电、冰雹、霜冻、大雾、霾、道路结冰等天气气候事件影响,造成或者可能造成人员伤亡、突发性财产损失和突发性社会影响涉及公共安全的气象灾害。
1.4.2与气象条件相关的有毒大气成分扩散、传染病流行等公共安全事件。
1.4.3本预案适用于经济园区管辖区域内的突发性气象灾害(含与气象条件相关的公共安全事件,下同)监测、预测预报、预警、预防和减灾、救助等应急工作。
2.组织指挥机构
根据工作需要,成立园区突发性气象灾害和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领导小组,由园区管委会分管气象的领导任组长,各相关单位主要领导为成员。下设应急办公室,办公室工作由管委会办公室负责,各单位应当按照各自职责配合做好突发性气象灾害预警应急工作。
2.1.1职责
(1)气象主管机构职责
负责灾害性天气、气候的监测、预报预测、警报的发布,并及时有效的提供气象服务信息;为园区管理委员会启动和终止突发性气象灾害预警应急预案、组织气象防灾减灾提供决策依据和建议;组织开展气象及衍生灾害的部门联合会商和气象信息共享工作;负责气象灾害信息的收集、分析、评估、审核和上报工作;组织实施增雨(雪)、消雾、防雹、防霜等人工影响天气作业;具体协调处理在实施突发性气象灾害预警应急预案中的有关问题;承担其他应急预案中规定的相应职责;完成园区管理委员会交办的其他工作。
(2)相关部门职责
办公室:负责园区突发性气象灾害预警应急预案中的有关问题协调工作。
水务公司:负责提供园区境内河流、水域、水库发布信息,负责提供水文监测资料及预报预警信息,负责提供旱涝灾害等灾情影响分布息,当气象灾害发生时,负责组织实施河流、水库等防汛防洪工程设施气象灾害的应急处置工作。
工薪办:负责做好突发性气象灾害工作中公务人员的奖励、惩戒,确保防灾、救灾工作顺利有保障。
通信:保障各种气象信息传递和报送的通信线路畅通。
供电所:负责协调电力企业维护电网的正常供电,保证突发性气象灾害信息传递、报送和突发性气象灾害发生现场气象服务工作的电力供应保障。
国土分局:负责提供园区境内地质灾害易发区分布图,根据气象条件提供地质灾害发生概率等级预报信息,提出相关人员、财产等规避气象灾害的应急处置方案。
环保分局:负责灾区内饮用水源的安全监测,确保广大群众饮用水安全。
社发局:负责救灾物资的捐赠,灾区疾病预防监控和医疗救护等工作。
安监分局:负责突发性气象灾害的安全事故的调查处理及责任认定工作。
财政分局:做好突发性气象灾害及其衍生灾害气象服务应急资金以及应急拨款的准备。经贸局:负责突发性气象灾害及其衍生灾害防灾减灾应急管理。同时,做好突发性灾害的调查、核实、统计及上报。
城管分局:根据灾情需要,履行防火安全监管作用,共同做好救灾工作。
公安分局:负责做好因气象灾害引发的各类刑事或治安案件的发生,维护社会治安稳定。3预警和预防机制
3.1预警预防行动
上级气象部门根据气象灾害监测、预报预测、警报信息,对可能发生突发性气象灾害的情况,立即进行相关工作部署,并上报本级人民政府。
3.2预警支持系统
(1)建立和完善以灾害性天气监测、气象预报分析处理、气象信息传输、气象灾害预警信号发布和突发性气象灾害信息综合加工处理为主体的突发性气象灾害预警系统,提高突发性气象灾害预警能力。
(2)建立突发性气象灾害信息综合收集评估系统,为各级人民政府和相关部门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3)建立和完善气象防灾减灾综合信息平台,实现突发性气象灾害信息资源共享。4预警级别的确定
根据中国气象局《气象灾害预警信号发布与传播办法》规定,预警信号的级别依据气象灾害可能造成的危害程度、紧急程度和发展态势一般划分为四级:Ⅳ级(一般)、Ⅲ级(较重)、Ⅱ级(严重)、Ⅰ级(特别严重),依次用蓝色、黄色、橙色和红色表示。
5预警信号发布标准
各类气象灾害天气预警信号发布标准根据中国气象局《气象灾害预警信号及防御指南》规定进行发布。
5.1暴雨预警信号 暴雨预警信号分四级,分别以蓝色、黄色、橙色、红色表示。暴雨蓝色标准:12小时内降雨量将达50毫米以上,或者已达50毫米以上且降雨可能持续。暴雨黄色标准: 6小时内降雨量将达50毫米以上,或者已达50毫米以上且降雨可能持续。暴雨橙色标准: 3小时内降雨量将达50毫米以上,或者已达50毫米以上且降雨可能持续。暴雨红色标准: 3小时内降雨量将达100毫米以上,或者已达100毫米以上且降雨可能持续。
5.2暴雪预警信号 暴雪预警信号分四级,分别以蓝色、黄色、橙色、红色表示。暴雪蓝色标准: 12小时内降雪量将达4毫米以上,或者已达4毫米以上且降雪持续,可能对交通或者农牧业有影响。暴雪黄色标准: 12小时内降雪量将达6毫米以上,或者已达6毫米以上且降雪持续,可能对交通或者农牧业有影响。暴雪橙色标准:6小时内降雪量将达10毫米以上,或者已达10毫米以上且降雪持续,可能或者已经对交通或者农牧业有较大影响。暴雪红色标准:6小时内降雪量将达15毫米以上,或者已达15毫米以上且降雪持续,可能或者已经对交通或者农牧业有较大影响。
5.3寒潮预警信号 寒潮预警信号分四级,分别以蓝色、黄色、橙色、红色表示。寒潮蓝色标准: 48小时内最低气温将要下降8℃以上,最低气温小于等于4℃,陆地平均风力可达5级以上;或者已经下降8℃以上,最低气温小于等于4℃,平均风力达5级以上,并可能持续。寒潮黄色标准: 24小时内最低气温将要下降10℃以上,最低气温小于等于4℃,陆地平均风力可达6级以上;或者已经下降10℃以上,最低气温小于等于4℃,平均风力达6级以上,并可能持续。寒潮橙色标准: 24小时内最低气温将要下降12℃以上,最低气温小于等于0℃,陆地平均风力可达6级以上;或者已经下降12℃以上,最低气温小于等于0℃,平均风力达6级以上,并可能持续。寒潮红色标准: 24小时内最低气温将要下降16℃以上,最低气温小于等于0℃,陆地平均风力可达6级以上;或者已经下降16℃以上,最低气温小于等于0℃,平均风力达6级以上,并可能持续。
5.4大风预警信号 大风(除台风外)预警信号分四级,分别以蓝色、黄色、橙色、红色表示。大风蓝色标准:24小时内可能受大风影响,平均风力可达6级以上,或者阵风7级以上;或者已经受大风影响,平均风力为6~7级,或者阵风7~8级并可能持续。大风黄色标准:12小时内可能受大风影响,平均风力可达8级以上,或者阵风9级以上;或者已经受大风影响,平均风力为8~9级,或者阵风9~10级并可能持续。大风橙色标准:6小时内可能受大风影响,平均风力可达10级以上,或者阵风11级以上;或者已经受大风影响,平均风力为10~11级,或者阵风11~12级并可能持续。大风红色标准:6小时内可能受大风影响,平均风力可达12级以上,或者阵风13级以上;或者已经受大风影响,平均风力为12级以上,或者阵风13级以上并可能持续。
5.5沙尘暴预警信号 沙尘暴预警信号分三级,分别以黄色、橙色、红色表示。沙尘暴黄色标准: 12小时内可能出现沙尘暴天气(能见度小于1000米),或者已经出现沙尘暴天气并可能持续。沙尘暴橙色标准:6小时内可能出现强沙尘暴天气(能见度小于500米),或者已经出现强沙尘暴天气并可能持续。沙尘暴红色标准:6小时内可能出现特强沙尘暴天气(能见度小于50米),或者已经出现特强沙尘暴天气并可能持续。
5.6高温预警信号 高温预警信号分三级,分别以黄色、橙色、红色表示。高温黄色标准:连续三天日最高气温将在35℃以上。高温橙色标准:24小时内最高气温将升至37℃以上。高温红色标准:24小时内最高气温将升至40℃以上。
5.7干旱预警信号 干旱预警信号分二级,分别以橙色、红色表示。干旱指标等级划分,以国家标准《气象干旱等级》(GB/T20481-2006)中的综合气象干旱指数为标准。干旱橙色标准:预计未来一周综合气象干旱指数达到重旱(气象干旱为25~50年一遇),或者某一县(区)有40%以上的农作物受旱。干旱红色标准:预计未来一周综合气象干旱指数达到特旱(气象干旱为50年以上一遇),或者某一县(区)有60%以上的农作物受旱。
5.8雷电预警信号 雷电预警信号分三级,分别以黄色、橙色、红色表示。雷电黄色标准:6小时内可能发生雷电活动,可能会造成雷电灾害事故。雷电橙色标准:2小时内发生雷电活动的可能性很大,或者已经受雷电活动影响,且可能持续,出现雷电灾害事故的可能性比较大。雷电红色标准:2小时内发生雷电活动的可能性非常大,或者已经有强烈的雷电活动发生,且可能持续,出现雷电灾害事故的可能性非常大。
5.9冰雹预警信号 冰雹预警信号分二级,分别以橙色、红色表示。冰雹橙色标准:6小时内可能出现冰雹天气,并可能造成雹灾。冰雹红色标准:2小时内出现冰雹可能性极大,并可能造成重雹灾。
5.10霜冻预警信号 霜冻预警信号分三级,分别以蓝色、黄色、橙色表示。霜冻蓝色标准:48小时内地面最低温度将要下降到0℃以下,对农业将产生影响,或者已经降到0℃以下,对农业已经产生影响,并可能持续。霜冻黄色标准:24小时内地面最低温度将要下降到零下3℃以下,对农业将产生严重影响,或者已经降到零下3℃以下,对农业已经产生严重影响,并可能持续。霜冻橙色标准:24小时内地面最低温度将要下降到零下5℃以下,对农业将产生严重影响,或者已经降到零下5℃以下,对农业已经产生严重影响,并将持续。
5.11大雾预警信号 大雾预警信号分三级,分别以黄色、橙色、红色表示。大雾黄色标准:12小时内可能出现能见度小于500米的雾,或者已经出现能见度小于500米、大于等于200米的雾并将持续。大雾橙色标准:6小时内可能出现能见度小于200米的雾,或者已经出现能见度小于200米、大于等于50米的雾并将持续。大雾红色标准:2小时内可能出现能见度小于50米的雾,或者已经出现能见度小于50米的雾并将持续。
5.12霾预警信号 霾预警信号分二级,分别以黄色、橙色表示。霾黄色标准:12小时内可能出现能见度小于3000米的霾,或者已经出现能见度小于3000米的霾且可能 持续。霾橙色标准:6小时内可能出现能见度小于2000米的霾,或者已经出现能见度小于2000米的霾且可能持续。
5.13道路结冰预警信号 道路结冰预警信号分三级,分别以黄色、橙色、红色表示。道路结冰黄色标准:当路表温度低于0℃,出现降水,12小时内可能出现对交通有影响的道路结冰。道路结冰橙色标准:当路表温度低于0℃,出现降水,6小时内可能出现对交通有较大影响的道路结冰。道路结冰红色标准:当路表温度低于0℃,出现降水,2小时内可能出现或者已经出现对交通有很大影响的道路结冰。
6应急预案启动和响应。
6.1应急预案启动
在园区域内,根据发生或可能发生达到气象灾害预警标准时,园区气象突发性气象灾害应急领导小组立即启动应急预案,并及时向上级应急指挥中心、气象突发性气象灾害应急办公室报告有关情况。
6.2应急响应
6.2.1、突发性气象灾害应急管理领导小组启动突发性气象灾害应急预案后,应当按照以下应急程序做好应急响应:
——各单位和各岗位应急人员全部到位,实现24小时主要负责人领班制度,全程跟踪灾害性天气的发展、变化情况。
——园区主动加强与上级气象局所属气象业务单位进行天气会商,做好突发性气象灾害的跟踪预报、预测警报服务工作;
——灾害发生后,园区应当迅速调派应急队伍,进入抗灾现场,做好相关的灾害性天气监测、预报和现场气象服务等工作;
——园区应当根据灾情发展情况适时组织开展人工影响天气作业;
——根据应急工作需要,各业务岗位按照职责做好实时监测、加密观测、滚动预报、跟
踪服务。
6.2.2应当按照有关发布规定及时通过广播、电视、手机短信、电话、网络等方式向社会发布突发性灾害性天气气候预报预测、警报信息。
6.3信息共享和处理
突发性气象灾害信息的报送和处理,应当快速、准确、详实,重要信息应当立即上报,因客观原因一时难以准确掌握的信息,应当及时报告基本情况,同时抓紧了解情况,随后补报详情。
6.4应急通信方式
应当保证24小时通信畅通,并将值守电话和辅助通信方式向上级气象主管机构报告。
6.5新闻发布
突发性气象灾害预警应急预案启动后,应当建立新闻发言人制度,应当按照有关发布规定及时向社会公布突发性气象灾害监测、预警等信息。
6.6应急结束
突发性气象灾害预警应急预案的终止,由园区根据灾害性天气发生、发展趋势信息和灾情发展情况,决定是否终止突发性气象灾害预警应急预案。园区突发性气象灾害应急管理领导小组应当向上级气象局报告。
7.后期处置
7.1突发性气象灾害成因分析
园区应当组织人员对突发性气象灾害成因进行分析,及时进行灾害性天气预报、预测技术总结和服务情况、效果分析并报上级人民政府。
7.2灾害保险证明
园区应当主动为保险机构办理受灾人员和财产的保险理赔事项提供准确的灾情信息证明。8 应急保障
8.1通信与装备保障
8.1.1以现有的气象通信网为主体,建立跨部门、跨地区,有线和无线等多种方式相结合、稳定可靠的气象信息通信系统。
8.1.2建立反应快速、灵活机动的突发性气象灾害应急通信系统,确保应急期间通信畅通。
8.1.3加强对重要通信设施传输线路和技术装备的日常管理和维护养护,配备备份系统,建立健全紧急保障措施。
8.2宣传、培训、演习
8.2.1园区应当充分利用广播、电视、互联网、报纸等各种媒体,加大对防御突发性气象灾害的宣传。
8.2.2园区应当对本级应急工作人员进行应急管理等方面的培训,组织开展突发性气象灾害应急演习。
9附则
9.1奖励与责任追究
对在气象防灾、减灾、救灾工作中做出突出贡献的个人,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给予表彰和奖励。
对迟报、谎报、瞒报和漏报气象灾害应急事件重要情况或在气象灾害应急管理、应急处置工作中有其他失职、渎职行为的,依法对有关责任人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9.2预案管理
本预案由园区管委会制定,将根据气象防灾减灾法律、法规的要求及时进行修订。本预案自印发之日起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