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浙江省综合治水工作规定
浙江省人民政府令
第329号
《浙江省综合治水工作规定》已经省人民政府第38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15年2月1日起施行。
省长 李强 2014年12月31日
浙江省综合治水工作规定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了加强综合治水工作,保障人民群众健康安全,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及有关法律、法规规定,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 本规定所称综合治水,是指以治污水为主,防洪水、排涝水、保供水、抓节水等共同推进的治水工作。
第三条 综合治水(以下简称治水)工作坚持科学决策、统筹协调、社会参与、长效管理的原则。
第四条 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制定治水规划或者实施方案,明确目标、任务和责任,强化工作保障和责任落实,并建立健全工作协调机制,及时研究、处理治水工作重大问题。流域上下游地区要加强规划衔接,密切配合,全力治水。
第五条 实施治水工作“河长制”。各级人民政府应当按照省有关规定,落实治水责任人,明确治水工作目标、任务、措施,强化督促检查,确保
—1—
取得治水实效。
第六条 设区的市、县(市、区)人民政府是本行政区域治水工作责任主体。
设区的市、县(市、区)人民政府应当每年向上一级人民政府报告治水工作情况。
第七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环境保护、水利、住房和城乡建设、农业和农村综合管理、经济和信息化、农业、海洋与渔业、城市管理行政执法等有关部门和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应当依法履行职责,并按照治水规划或者实施方案的要求,加强协作配合,做好相关工作。
第八条 各级人民政府及有关部门的治水工作依法接受人大、政协以及新闻媒体和社会公众的监督。
第二章 保障措施
第九条 设区的市、县(市、区)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应当结合本地实际,将下列工作纳入治水规划或者实施方案:
(一)黑河、臭河、垃圾河整治;
(二)城镇污水处理设施(截污纳管)建设、改造和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养殖污染治理;
(三)城乡生活垃圾及其他垃圾处理;
(四)防洪、排涝、供水工程建设,备用饮用水水源地建设;
(五)节水措施推广;
(六)与治水相关的产业转型升级工作。
有关治水项目的具体安排、投资总额及完成时限等,及时向社会公布。
第十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应当通过整合相关财政资金、吸引社会投资和引导金融机构信贷支持等措施,保障治水工作所需资金。
第十一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国土资源等部门应当按照治水规划或者实施方案的目标要求和计划安排,保障治水基础设施所需建设用地。
第十二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根据本地区实际,建立相关方面专家、技术人员组成的专业支持团队,并充分发挥专家和技术人员在
—2—
治水中的作用。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可以组织专家调查组对有关河流、湖泊进行系统调查,对有关治水工作进行绩效评价,有关部门、单位应当在资料提供等方面给予支持。
第十三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应当加强对水污染源、河流交接断面、饮用水水源以及水面漂浮物的在线监测、监控。重点排污单位应当安装、运行与环境保护部门联网的监控系统。
实施企业刷卡排放水污染物的,对其排污总量和浓度同时进行控制。
第十四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组织建立治水信息实时共享机制、平台,为治水决策、评估和协调推进提供信息保障。
环境保护、水利、农业和农村综合管理、住房和城乡建设、农业等部门应当向测绘与地理信息部门提交与治水有关的基础和动态数据,由测绘与地理信息部门进行集成、整合,为治水提供地理空间数据服务。具体办法由省测绘与地理信息管理部门参照《浙江省地理空间数据交换和共享管理办法》的规定制定。
第十五条 建设单位、勘察单位、设计单位、施工单位和工程监理单位应当按照国家和省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法律、法规和规章等规定,履行相关责任和义务,对治水项目工程质量负责。
住房和城乡建设、农业和农村综合管理、水利、农业、财政、审计、监察和档案等部门应当按照各自职责,依法加强对治水项目工程质量、资金使用和档案的监督管理。
第十六条 设区的市、县(市、区)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应当采取措施,加强对治水基础设施维护管理的监督检查,保障其有效运行。
第十七条 设区的市、县(市、区)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可以通过多种形式,引导市场主体参与污水和垃圾处理、河道清淤保洁以及污泥处置等治水项目的经营或者投资。有关部门应当依法与相关市场主体签订协议,明确责任和义务,并加强监督管理,确保服务质量和效率。
鼓励排污单位委托专业机构以一体化模式承担污染治理工程的设计、建设和运营。
第十八条 同一流域相邻的设区的市、县(市、区)人民政府应当建立
—3—
治水协商协作机制,合理开发、利用水资源,共同做好下列工作:
(一)加强信息交流,及时交换和共享治水工作安排、评估报告以及应急预警等相关信息;
(二)协商对接治理措施,防控跨行政区域水污染损害及其他水害;
(三)开展水权交易及其他协作。
设区的市、县(市、区)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发现河面出现较大面积漂浮物时,应当及时组织拦截、清理,调查来源,并通知流入地和流出地等相关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相关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应当立即组织人员,采取措施,共同参与处置。
第十九条 对跨行政区域流域治水工作,其所在区域共同的上级人民政府应当建立联合防治协调机制,统筹协调本区域内同一流域与治水有关的规划、功能区划、重大工程和监测监控设施的建设运行等。
跨行政区域流域的治水措施,有关人民政府经协商不能达成一致意见的,其共同的上级人民政府应当及时协调解决。
第二十条 省环境保护、水利、住房和城乡建设、农业和农村综合管理、经济和信息化、海洋与渔业、农业以及质量技术监督等部门,应当按照各自职责和规定程序,制订(修订)下列标准、规范,并指导和监督实施:
(一)区域或者行业有关水污染物排放限值;
(二)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技术规范;
(三)用水定额;
(四)企业节水标准;
(五)畜禽养殖规模标准;
(六)水产养殖污染防治规范;
(七)农药和化肥合理使用规范;
(八)防洪设施建设标准;
(九)排涝设施建设标准;
(十)其他应当制订(修订)的标准、规范。
第三章 激励与惩戒
—4—
第二十一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结合环境、资源、企业综合效益等因素,制定和组织实施相关产业政策,发挥供地、财政扶持、排污总量控制、能耗控制、水价等的调节作用,引导发展低污染、低水耗产业,促进相关产业转型升级。
鼓励、引导金融机构根据产业政策和企业履行生态环境保护责任情况,采取差别化信贷措施。
第二十二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通过建立产业园区并鼓励相关企业进园等措施,加强污染集中控制、处理和资源的循环利用。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应当采取财政扶持等措施,促进养殖污染治理和养殖废弃物综合利用。鼓励散养户通过组建合作社等方式进行集约化养殖和规范化管理。
第二十三条 设区的市、县(市、区)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应当按照国家和省相关规定,在政府采购、工程招标投标、国有土地出让、授予荣誉称号等方面,对违反治水相关法律、法规、规章及标准、规范的市场主体依法予以限制或者禁入。
第二十四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科学技术、环境保护、水利、住房和城乡建设、农业和农村综合管理、海洋与渔业、农业、财政等部门应当加大对治水技术研究开发的支持,及时总结推广成熟易行、经济实用的治水技术和方法。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对治水科学技术创新及成果推广应用作出突出贡献的相关单位、人员依法给予奖励。
第二十五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通过财政扶持等措施,推进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等设施建设。
省级财政结合跨设区的市、县(市)行政区域河流交接断面水质考核结果等因素,实施相关激励制度,安排生态环保财力转移支付资金,对省主体功能区规划确定的有关重点生态功能区内设区的市、县(市)加大财政扶持。
第二十六条 上级人民政府对下级人民政府的治水工作进行督查;对未能完成治水工作目标任务或者工作责任不落实的,可以通过约谈、挂牌督办、通报等方式,督促整改和落实。
—5—
第二十七条 上级人民政府对下级人民政府的治水工作进行考核,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对其所属部门的治水工作进行考核,考核结果予以通报,并作为相关责任单位及其负责人业绩评定的依据之一。
第四章 社会参与
第二十八条 各级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和单位应当加强治水宣传的组织和实施,动员全社会积极参与治水相关活动。
新闻媒体应当加强治水报道和舆论监督,营造全社会治水的良好氛围。
鼓励单位和个人通过公益捐赠、护河保洁、植树绿化等形式参加治水公益活动、志愿服务和义务劳动。鼓励有关企业为农村污水治理等治水项目提供技术、施工支持。
第二十九条 各级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应当依法公开治水工作信息,为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参与和监督治水提供便利。
环境保护等部门应当记录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生产经营者的环境违法等信息,及时向社会公布违法者名单。
重点排污单位应当如实向社会公开其主要污染物的名称、排放方式、排放浓度和总量、超标排放情况,以及防治污染设施的建设和运行情况,接受社会监督。
第三十条 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发现任何单位和个人有污染水环境和破坏水资源等行为的,有权向环境保护、水利等部门举报;发现有关行政执法机关不依法履行职责的,有权向其上级机关或者监察机关举报。
接受举报的机关应当对举报人的相关信息予以保密,保护举报人的合法权益。
第三十一条 村(居)民委员会应当协助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做好有关治水工作,开展宣传教育,鼓励村(居)民广泛参与治水相关活动,引导村(居)民养成文明生活习惯。
村(居)民委员会可以通过依法制订(修订)村规民约、居民公约,具体明确有关垃圾收集、水面保洁、环境绿化、出资投劳、民主监督等权利、义务。
—6—
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应当加强对村(居)民委员会治水工作的指导和支持;根据水污染源产生、分布情况,可以与有关村(居)民委员会签订治水协议,明确治水责任和激励惩戒措施。
第五章 执法监督
第三十二条 有关行政执法单位应当切实履行治水工作相关职责,加强日常巡查,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健全接报、调查和处理等工作机制;接到举报和报告的,应当及时依法查处。
第三十三条 设区的市、县(市、区)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根据本地区实际,可以采取联合执法或者依法实行综合执法等措施,加强执法监管。
第三十四条 有关人民政府及其相关部门应当加强与流域内相邻地区的执法协作配合,及时通报、反馈相关执法信息,为查处跨行政区域违法案件提供支持。
第三十五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门可以委托符合法定条件的组织,对违反河道管理法律、法规、规章的行为实施行政处罚。
第三十六条 县(市、区)人民政府应当指定主管部门,对农村环境卫生工作实施监督管理。
负责农村环境卫生监督管理的部门可以委托符合法定条件的组织,对损害农村环境卫生的行为实施行政处罚。
第三十七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根据需要可以聘请特邀行政执法监督员,参与对治水相关行政执法活动的监督。
第六章 法律责任
第三十八条 违反本规定的行为,有关法律、法规、规章已有法律责任规定的,从其规定。
第三十九条 在实行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的区域外,随意倾倒或者堆放生活垃圾、餐厨垃圾、建筑垃圾等废弃物或者废旧物品的,由负责农村环境卫生监督管理的部门予以批评教育,责令改正;拒不改正的,根据
—7—
情节轻重,对个人处200元以下罚款,对加工作坊、餐饮服务、废旧物品收集等经营者处200元以上2000元以下罚款。
违反相关规定,将城市生活垃圾、危险废物等向农村倾倒、堆放的,按有关法律、法规、规章规定依法处罚。
第四十条 有关行政执法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在治水工作中,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处分:
(一)未依法履行法定职责,造成较大危害后果或者不良影响的;
(二)不符合行政许可条件准予行政许可的;
(三)对环境违法行为进行包庇的;
(四)依法应当作出责令停业、关闭的决定而未作出的;
(五)篡改、伪造或者指使篡改、伪造监测数据的;
(六)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违法行为。
第四十一条 有关行政执法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在治水工作中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有权机关责令限期改正,并通报批评;逾期不改正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处分:
(一)应当依法公开治水工作信息而未公开的;
(二)在治水有关考核中弄虚作假的。
第四十二条 实施损害水资源水环境的违法行为,或者在治水中滥用职权、玩忽职守,涉嫌犯罪的,移送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七章 附 则
第四十三条 本规定自2015年2月1日起施行。
—8—
第二篇:治水工作
自省委、省政府作出开展“五水共治”行动的决策部署以来,安昌镇党委、政府积极响应号召,率先示范,雷厉风行,全镇上下党员干部众志成城,迅速投入到“五水共治、美丽家园”活动中来。
水是生命之源、生产之要、生态之基,直接关系着我们的生存环境和生活品质。根据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省委、省政府作出了“五水共治”的战略部署,治污水、防洪水、排涝水、保供水、抓节水。要求以壮士断腕的决心限时整治臭河、黑河、垃圾河,保护好老祖宗留给我们的绿水青山,并以治水为突破口推进转型升级。
2月初以来,安昌镇“五水共治”工作如火如荼地开展,我们大山西村也积极响印号召进行行动,我们大山西村有三条主要河流,存在许多的印染企业,外来人口也较多,产生的生活垃圾、污染物已经严重影响了水质,根据村里的统一安排,我与我们村长被分配到了一组,主要工作就是协助村长记录“黑河、臭河、垃圾河治理情况”。为了很好的工作,我首先是对我们负责的西直江进行了情况了解,主要是对水面上漂浮着塑料袋,岸边散落着生活垃圾……在随身携带的本子上认真记录。经过一个多星期的努力,基本了解了情况,将工作分成三步走:
一要做治水的先行者,自觉遵守法律法规,保持良好生活习惯,不乱丢垃圾、不乱倒污水、不侵占河道,不在河道沿岸乱搭乱建,不向河道违法排放各类污水,不破坏污水处理设施。我联系了村里的打捞员朱来大师傅,叫他在工作的时候也一起还上我,帮助他一起捞水里的水草、漂浮物。让老百姓知道我们治水的决心。
二要做治水的宣传员,积极动员亲朋好友和身边群众共同投身治水行动;要做治水的监督员,以更加鲜明的态度,劝导、监督、检举破坏水环境的行为。根据我们村的实际情况,先向老百姓发了每户一封信,对于村里的企业,我主动要求村长让我一起去说明情况,使企业老总支持我们的工作。
三要做治水的奉献者,舍小利、为大家、顾长远,积极为“五水共治”和生态家园建设献计献策、出资出力,力所能及地多作贡献。我本不是大山西村的村民,为了更好的参与这个活动,在平时之余,我利用星期六村里人比较多,利用村里的春泥学校的初中生一起分发传单。
作为村官队伍里的“老人”, 我邀请了我的“小伙伴”做治水志愿服务:定点清洁河道。我们共有十名村官志愿者,先对全镇范围内的河道进行调查,对较差三条河进行集中清理,志愿服务队员们自己从家里带来火钳和垃圾桶,进行了清理活动。我们这样认为镇内河流较多。尽管平时有专门的保洁员定期清洁水面,但总有一些角落照顾不到。
同时作为一名党员,我想到了发挥村里党员的带头示范作用,我们村组建党员监督团,在他们中间开展“一句话承诺制”。由村长牵头成立了环保劳务队,利用村级剩余劳动力,承包村级城乡清洁工作;组织村中老年妇女、青年开展多次河道清洁和环保志愿活动,有效配合了区委统一安排的治水志愿服务专项活动和“生态治水”专项行动。治水工作是一项长远的工作,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会努力成为六大员,所谓“六大员”,指的是技术员、宣传员、调研员、联络员、监督员和行动员。学好技术,为治水提供智力支持;搞好宣传,营造良好的治水氛围;做好调查研究,为治水提供重要依据;搞好协调沟通,当好治水的衔接中枢;强化监管,守好治水各条战线;身体力行,切实参与各项治水项目。
安昌镇大山西村:王晓雯
2014年9月
第三篇:煤矿防治水规定
煤矿防治水规定: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加强煤矿的防治水工作,防止和减少水害事故,保障煤矿职工生命安全,根据《安全生产法》、《矿山安全法》、《国务院关于预防煤矿生产安全事故的特别规定》等法律、行政法规,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煤矿企业(矿井)、有关单位的防治水工作,适用本规定。
现行煤矿安全规程、规范、标准等有关防治水的内容与本规定不一致的,依照本规定执行。
第三条防治水工作应当坚持预测预报、有疑必探、先探后掘、先治后采的原则,采取防、堵、疏、排、截的综合治理措施。
第四条 煤矿企业、矿井的主要负责人(含法定代表人、实际控制人,下同)是本单位防治水工作的第一责任人,总工程师(技术负责人,下同)具体负责防治水的技术管理工作。
第五条 煤矿企业、矿井应当按照本单位的水害情况,配备满足工作需要的防治水专业技术人员,配齐专用探放水设备,建立专门的探放水作业队伍。
水文地质条件复杂、极复杂的煤矿企业、矿井,除符合本条第一款规定外,还应当设立专门的防治水机构。
第六条 煤矿企业、矿井应当建立健全水害防治岗位责任制、水害防治技术管理制度、水害预测预报制度和水害隐患排查治理制度。
第七条 煤矿企业、矿井应当编制本单位的防治水中长期规划和计划,并组织实施。
第八条 煤矿企业、矿井的井田范围内及周边区域水文地质条件不清楚的,应当采取有效措施,查明水害情况。在水害情况查明前,严禁进行采掘活动。
发现矿井有透水征兆时,应当立即停止受水害威胁区域内的采掘作业,撤出作业人员到安全地点,采取有效安全措施,分析查找透水原因。
第九条 煤矿企业、矿井应当对职工进行防治水知识的教育和培训,保证职工具备必要的防治水知识,提高防治水工作的技能和抵御水灾的能力。
第十条 煤矿企业、矿井应当加强防治水技术研究和科技攻关,推广使用防治水的新技术、新装备和新工艺,提高防治水工作的科技水平。
水文地质条件复杂、极复杂的煤矿企业、矿井,应当装备必要的防治水抢险救灾设备。
第二章 矿井水文地质类型划分及基础资料
第一节 矿井水文地质类型划分
第十一条根据矿井受采掘破坏或者影响的含水层及水体、矿井及周边老空水分布状况、矿井涌水量或者突水量分布规律、矿井开采受水害影响程度以及防治水工作难易程度,矿井水文地质类型划分为简单、中等、复杂、极复杂等4种。
第十二条 矿井应当对本单位的水文地质情况进行研究,编制矿井水文地质类型划分报告,并确定本单位的矿井水文地质类型。矿井水文地质类型划分报告,由煤矿企业总工程师负责组织审定。
矿井水文地质类型划分报告,应当包括下列主要内容:
(一)矿井所在位置、范围及四邻关系,自然地理等情况;
(二)以往地质和水文地质工作评述;
(三)井田水文地质条件及含水层和隔水层分布规律和特征;
(四)矿井充水因素分析,井田及周边老空区分布状况;
(五)矿井涌水量的构成分析,主要突水点位置、突水量及处理情况;
(六)对矿井开采受水害影响程度和防治水工作难易程度评价;
(七)矿井水文地质类型划分及防治水工作建议。
第四篇:地质防治水规定
附件十一
矿井地质、防治水管理规定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贯彻执行“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安全生产方针,加强矿井“地测防治水”管理,杜绝煤矿水害事故的发生,根据《矿山安全法》、《安全生产法》、《煤炭法》、《职业病防治法》等有关法律法规以及《安全生产行业标准》、《煤矿安全规程》、《煤矿防治水规定》等有关规定,结合公司实际,制定*******有限公司“地测防治水”管理规定。
第二条 本规定适用于*********有限公司所辖煤矿、新建(改扩建)矿井和其它在*********有限公司从事煤矿生产建设的公司及外委队组。
第三条 公司、矿在编制矿井建设规划,安排生产计划时,必须同时安排“地测防治水”工作计划。
第四条 公司、矿必须定期对“地测防治水”工作进行全面检查验收,定期召开“地测防治水”专业会议,研究解决问题。对危及安全、影响生产的问题,必须立即停产处理。
第五条 *********有限公司技术部及矿技术科(地测科)是“地测防治水”工作的业务部门和主管部门,负责全面落实、监督、检查“地测防治水”工作。
第六条 *********有限公司及各井工矿必须建立健全各级领导和职能部门“地测防治水”责任制,设置和完善“地测防治水”专门管理机构,做到人员到位、职责到位、工作到位。
第七条 *********有限公司各井工矿必须建立健全以下“地测防治水”管理制度:
1、地质组业务职责
2、地质质量标准化管理
3、现场汇报管理
4、地质工程质量事故管理
5、安全技术措施管理
6、地质技术管理
7、水文地质技术管理
8、绘图管理
9、钻探管理
10、土地复垦及环保管理
11、资源补偿费管理
12、井下防治水管理
13、地质灾害预测及预报
14、地质资料管理
第八条 各井工矿必须坚持以“地测防治水”为重点的隐患排查治理,推广应用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不断提高“地测防治水”工作水平。
第九条 各矿井必须根据《煤矿防治水规定》、《矿井地质规程》、《煤矿安全规程》、《井下探放水技术规范》和本规定编制本单位的实施细则,并建立健全水害防治岗位责任制、水害防治技术管理制度、水害预测预报制度、水害隐患排查治理制度、探放水制度、重大水患停产撤人制度以及应急救援制度等。
第十条 本规定自下发之日起实施。本规定解释权属*********有限责任公司
第二章
防治水规划、防治水计划管理规定
第一节
防治水规划
第十一条 各矿井要及时编制本单位的防治水中长期规划(5年)并组织实施。
第十二条 中长期规划一般按5年一编制,防治水规划编制要求包含以下内容:
1、区域和矿井水文地质情况及存在的重大水害隐患问题;
2、防治水工程的必要性和完成规划项目的可行性;
3、准确的水文地质条件,防(地面防洪、井下防排水,防水闸门、防水墙、防水煤岩柱留设等)、堵(封堵透水点)、疏(疏水降压)、排(完善排水系统)、截(拦截补给量)等综合防治水工程项目、工程量、工期、重点设备、预期效果、工程费用概算及逐年投入计划;
4、重点防治水工程技术路线;
5、防治水组织机构及责任落实情况。
第十三条 公司各煤矿技术科(地测科)组织防治水管理人员根据矿井水文地质条件对矿井水害进行分析、预测,结合矿井中长期生产
衔接计划对矿井防治水工作提出中长期规划目标。
第十四条 各矿技术科(地测科)组织本矿相关防治水领导组成员对中长期防治水规划进行审核后会签,并经矿总工程师批准,报公司技术部、技术总监审查,由公司技术部汇总上报控股工程技术部备案。
第二节
防治水计划
第十五条 各矿井要及时编制本单位的防治水计划并组织实施。
第十六条 防治水计划一般应在每年12月底前编制,其主要内容包括:
1、内采掘工作面的分布情况,水文地质概况;
2、分析矿井主要水患类型,预测可能透水的地段、原因和分水平、分煤层的涌水量;
3、安排防治水工程项目及工程量;
4、制定防治水计划及排水、避灾线路;
5、所需材料设备及资金。
6、设立防治水机构及责任落实情况。
第十七条 各矿技术科(地测科)根据中长期防治水规划按时编制每年的防治水计划。
第十八条 各矿技术科(地测科)组织本矿相关防治水领导组成员对防治水计划进行审核后会签,并经矿总工程师批准,报公司技术部、技术总监审查,由公司技术部汇总上报控股工程技术部备案。
第三章
生产勘探、补充勘探及物探管理规定
第一节
矿井补充勘探
第十九条 第十九条
在矿井范围内凡属下列情况之一者,为矿井补充勘探:
1、因延深水平高级储量的比例达不到规定标准,不能满足设计需要而必须进行的勘探;
2、根据矿井改扩建和开拓延深工程设计等要求而进行的勘探;
3、对需要重新评定的可采煤层,为提高其储量级别或新增储量所进行的勘探。
第二十条 矿井补充勘探应针对存在的地质问题和设计部门的要求进行。其勘探设计,应按《矿井地质规程》附录二的要求编制。其勘探成果原则上要达到《矿井地质规程》第61条的要求。并于勘探竣工
后3~6个月提出相应的补充地质勘探报告(内容见矿井地质规程附录三)报省煤炭厅(局、公司)批准。
第二十一条 各矿技术科(地测科)制定初步方案报公司技术部、技术总监审核,由公司技术部通过公开招标方式委托有资质的国家地质勘查队伍进行设计和施工并提交最终成果。具体管理办法参照第三节“物探管理规定”。
第二节
生产勘探
第二十二条 凡属下列情况之一者为生产勘探:
1、在已开拓区内为查明影响工作面划分的地质因素,或为确定采煤方法以及找煤方向等而进行的勘探;
2、在采区内为解决影响正常采掘和安全生产的各种地质、水文地质问题而进行的勘探;
3、为探明采区范围内煤层可采性而进行的勘探。
第二十三条 矿井生产勘探,应针对采区范围内存在的不同地质、水文地质问题而进行。其勘探设计和成果必须满足生产和安全的要求。勘探竣工后,应及时整理资料,根据需要编制专门的报告或说明书。
第二十四条 矿技术科(地测科)每年必须按生产需要详细制定钻探计划,经矿总工程师审批后报公司技术部、技术总监审核,由公司技术部汇总报控股公司工程技术部备案。
第二十五条 矿技术科应编制详细的月钻孔施工计划,必须严格按计划实施。
第二十六条 井下地质孔及顶板孔管理
1、严格按照生产需要及、月度计划施工。
2、井下地质孔及顶板孔原则上只对煤层赋存情况,顶底板岩性和主要构造进行控制,布孔应尽量与石门、采区上(下)山等主要井巷工程的方向相一致,基本线距一般为200米。
3、地质孔必须按要求探到目的层以下2米,顶板孔必须探至老顶位置,并严格按要求取芯。
4、钻孔取芯后,必须把岩芯编号排放整齐,采掘队组不得破坏,由地质技术员取样记录,并及时整理、上帐卡,绘制钻孔柱状;验收不合格,重新施工。
5、井下地质孔及顶板孔施工完后,由公司技术部组织验收,验收合格后出具验收单;每米按200元人民币结算,费用进入各矿成本。
6、钻孔施工后,必须按要求进行封孔,有奥灰水影响的必须按地面钻孔封闭要求进行。
第三节 物探管理
第二十七条 技术部是公司各矿物探工程的业务主管部门,负责公司各类物探工程的技术及质量管理。第二十八条 由各矿提出物探工程申请,报技术部审查、核实,经公司技术总监审批后报 总经理批复后实施;重大工程报控股公司批示。
第二十九条 物探工程施工单位必须具备以下相应的资质条件: 地面物探工程(三维地震、地面电法等)必须由具有物探甲级资质的专业单位施工;
井下物探工程必须由具有物探乙级以上资质的单位施工。
第三十条 地面物探工程采取网上公开招投标方式或直接议标方式确定施工单位;井下物探工程采取直接委托形式确定施工队伍并与其签订长期服务合同。
第三十一条 物探工程必须编制工程设计及施工组织设计,并明确工程质量标准、验收方式及办法;设计由项目施工单位根据国家有关技术规程规范和项目特定的要求编制;由技术部负责组织有关单位、人员和专家进行审查,最终由公司技术总监批准。
第三十二条 工程设计及施工组织设计经审查批准后方可施工。第三十三条 工程设计及施工组织设计的一般变更必须报技术部、技术总监批准。
第三十四条 物探工程实行以合同管理为主、预算管理为辅的管理模式。
各矿与项目施工单位签定总额承包合同或单价承包合同;对不能确定工程总量或工程内容的,实行预算管理,项目施工单位编制工程预算,经技术部初审后报有关部门最终审定。
第三十五条 项目施工单位对其承揽的物探工程原则上不得进行主体工程的分包、转包、外委,如果确实需要,必须征得技术部同意并按公司有关规定报批。
对批准的主体工程分包、转包、外委,施工队伍的选择必须在技术部的监督下比照招投标方式进行。
第三十六条 技术部必须按照工程设计及施工组织设计的要求,及时组织有关单位和部门对各施工阶段、子项工程竣工、单项工程进行验收,并出具工程量与工程质量验收报告,作为月度报量的依据;负责组织项目施工单位按月编制工程完成情况表,审定后报经营策划部、财务部门,作为支付进度款的依据。
第三十七条 物探工程逐步推广监理制,对具备条件的应聘请有资质的物探工程监理单位对工程进行监理。第三十八条 物探工程报告或成果需上级行政主管部门审批的,施工单位编制完成后报公司技术部,公司技术部负责组织初审并向有关行政主管部门报批;其余的由公司技术部负责组织审查、验收。
第三十九条 矿技术科地测组必须建立物探成果台帐,对每一个物探异常区必须认真收集资料,进行对比验证,生产结束后要编写物探验证报告或总结。
第四章
采区地质说明书管理规定
第一节
采区地质说明书的编制内容
第四十条 文字说明:
1、采区的位置、范围、四邻关系,井上下对照关系,以及勘探钻孔的情况。
2、邻近采区揭露地质构造、水文地质情况概述。
3、地质构造、区内煤(岩)层产状变化情况,断层与褶皱的特征,分布范围和对它们的现有控制程度,它们将对采区开拓、开采带来的影响。
4、区内可采煤层的厚度、结构及其可采范围。
5、煤层顶、底板岩性及各煤层的层间距。
6、阐明本采区的水文地质条件,有无突水的危险性,探防水措施,并预测采区的最大涌水量。
7、计算工业及可采储量。
8、针对存在的地质问题,提出注意事项和建议。第四十一条 附图:
1、采区煤层底板等高线及储量计算图(1:2000)。
2、采区地质预测剖面图(1:2000)。
3、采区煤岩层综合柱状图(1:200)。
第二节
采区地质说明书的编制及审批
第四十二条 采区设计所需的地质说明书应在两年前通知各矿技术科(地测科)负责人。第四十三条 矿技术科(地测科)负责人接到通知后,组织地质技
术人员按要求编写并在正式设计前三个月提出。
第四十四条 经矿总工程师审批后报公司备案。
第五章
地测防治水隐患排查治理管理规定
第一节
目的 第四十五条 为了认真贯彻落实国家、省关于隐患排查治理工作的精神,充分体现隐患排查工作“系统抓、抓系统”的原则,严格坚持矿井防治水“预测预报、有疑必探、先探后掘、先治后采”的十六字方针,建立隐患排查治理的长效机制,特制定地测防治水隐患排查管理办法。
第四十六条 本管理办法制定依据主要有《国务院预防煤矿生产安全事故的特别规定》、《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开展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工作的通知》(国办发明电(2008)15号)、《山西省煤矿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工作考核办法(试行)》、《煤矿重大安全生产隐患认定办法》(安监总煤矿字(2005)133号)。
第四十七条 水患排查治理工作是煤矿安全生产中一项基础工作,能够超前地、准确地进行预测预报,提前采取措施将隐患消灭于萌芽状态,对于搞好安全生产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第二节
组织机构
第四十八条 成立公司水患排查治理领导组。
组
长:公司技术总监
副 组 长:公司技术副总监
成员单位:技术部、安监部、生产运营部、经营策划部、财务部
领导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技术部。
第四十九条 各矿成立以总工程师为首的水患排查治理领导组。严格落实以总工程师为首的矿井水患排查责任制,切实把水患消灭在萌芽状态。水患治理涉及到多个单位,要做到责任部门明确、责任领导明确、责任人明确。技术科(地测科)负责水患的预报和方案设计,钻机队负责探放水钻孔的施工,采煤队、掘进队负责向作业人员如实告知作业场所和工作岗位存在的水患危险因素、防范措施以及事故应急措施,在水患影响区域设置明显的安全警示标志。总工程师负责矿井防治水工作的领导、组织和协调,其他副职给与密切配合。
第三节
隐患认定、排查
第五十条 “看长远”解决重大隐患的预防和消除。由矿长组织根据全年的生产衔接计划安排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制定总体方案,使全年的工作做到心中有数。要求在上一年的年末和当年的年初由矿总工程师组织有关部门根据生产衔接计划制定地测方面各类计划,包括勘探、探放水、物探、安全资金、顶板孔和井下地质孔施工计划,分阶段地实施全年计划。
第五十一条 “想当前”解决一般隐患的预防与排除。由总工程师组织搞好月度地测防治水隐患排查工作,明确本月安全工作重点。抓好地质及水情水害预报工作,提高预报的准确性,针对性的指导生产。
根据井下实际情况和区队的反馈意见,明确提出应采取的措施。如顶板(岩性、节理发育情况、岩石的硬度等)破碎需加强支护的措施,淋水加大增加排水设备的措施,可能遇到的地质构造、水量、煤层厚度变化尽可能实现定量细化。提前下发贯通通知单,贯通前采取必要的安全技术措施。特别是向前方情况不明地段掘进,必须坚持“有疑必探”的探放水原则。
第五十二条 “干眼下”主要指地质部门及时处理解决日常生产过程中具体问题。主要是抓好日常的地测基础工作,及时收集掌握采掘过程中揭露的地测资料,要认真分析各种地质现象产生的原因,及时地上图、上各种台账,测量日常给线、观测、对算、验算都要按规程的要求进行,完善基础台账。建立水患台帐,对排查出的各类隐患及时登记、建档。区队班组要认真严格地按照作业规程作业,坚决反对图省事、怕麻烦的行为,抓好现场管理。矿职能部门要加强对水患排查治理工作考核管理,严格按照制定的管理办法考核。
第五十三条 建立区域隐患排查治理激励机制。谁治理、谁受益,激励措施向排查治理单位倾斜。在职责界定明确、费用划分清楚的基础上,理顺各单位、工序之间的内部市场结算关系,完善内部考核办法,提高隐患治理工作效率。
第五十四条
建立矿、专业部门、区队、班组四级隐患排查治理机制,一级对一级负责。对排查出的各类重大事故隐患实施挂牌督办制度,在整改治理过程中,监管部门要全程跟踪管理。建立隐患整改治理销号制度,核销后的安全隐患要定期复查。
第五十五条
严格月度水患排查制度,在总工程师的组织下定期召开月度水患排查会议,对所有采掘工作面和接替面逐队逐面进行排查,对工作面周别的四邻关系、采空区积水、含水层逐项排查,尽可能采取有效措施查明小窑采空区的采掘及积水情况。
第五十六条 每月由总工程师组织技术科(地测科)、安监站、生产队组等有关单位进行一次水患排查,并将排查结果由矿技术科于25日前上报公司技术部,当月即使无受水患影响的工作面,也必须进行零报告。必须由总工程师、水患治理负责人、水患治理监管负责人签字。
第五十七条 全面掌握了解矿井的各种地质因素,根据全年的采掘衔接计划对各类地质构造、积水、顶板岩性变化、煤厚变化进行准确预报,根据现有资料以及变化的趋势进行预测,按时提交回采工作面地质说明书和掘进工作面地质说明书,及时编制大型贯通的方案设计。
第四节
隐患治理
第五十八条 对排查出的各类重大隐患实施挂牌督办制度,隐患治理必须严格按照“五落实”的要求进行。保证用于隐患治理的安全投入,充分发挥安全资金的作用。
第五十九条 建立矿井积水区专门管理台帐,说明积水位置、四邻关系、积水范围、水头高度、积水标高、水量、影响区域,查明积水区水量的补给量、排泄量,有观测点的说明观测点位置、观测点的涌水量,为隐患排查治理提供基础资料。
第六十条 建立隐患排查治理台帐,对排查出的各类隐患及时登记、建档造册,隐患台帐要详细登记说明隐患具体情况、影响区域、影响区域工作队组、治理措施、治理期限、治理责任人、监管责任人等,对完成整改治理的隐患予以核销说明。
第六十一条 隐患的整改治理要全程管理。对所有隐患的整改治理必须进行监控。在整改治理过程中,完善监督验收制度,监管部门要全程跟踪管理,管理部门要采取巡检、抽检等方式加强督促指导,核销后的安全隐患要定期复查。
第五节 承压水防治
第六十二条 公司成立以技术总监为组长的防治承压水领导组,负责公司承压水防治的技术领导工作。第六十三条 受承压水影响的矿井必须成立相应的组织机构,由总工程师任组长,要从思想上认识承压水可能对安全生产造成的影响,落实责任部门和责任人,从思想上给予高度重视,技术、组织措施上给予
保障。
第六十四条 各矿是本矿承压水防治工作的主体,公司对这项工作实行严格的考核,对不能按时完成评价工作的单位或由于预防措施不到位造成事故的进行严格的责任追究。
第六十五条 公司技术部负责全公司的承压水防治工作的组织、协调和日常管理工作,各矿地测科负责本矿承压水防治的业务管理工作,技术、生产、安监、机电等部门负责相应的工作。
第六十六条 各矿要认真观测本矿范围内承压水的水位、水量变化情况,测定水压,要建立专门的观测台帐。可通过水文钻孔、水井和出水点等进行观测。
第六十七条 必须对断层、陷落柱等地质构造进行预报,制定防突水措施,配备必要的防排水设施,防突水措施必须由矿总工程师组织集体会审,在防突水措施中明确疏水降压的方法。
第六十八条 在采掘作业规程中要制定专门的防突水措施,并对现场作业人员进行必要的专业知识培训,了解承压水的特点、危害和突水预兆。
第六章
关于探放水的管理考核规定
第六十九条 为贯彻执行《煤矿安全规程》、《煤矿防治水规定》,防止重大水灾事故的发生,保障矿井和职工安全,并结合我公司实际情况制定本规定。
第七十条 矿长是本矿探放水工作的第一责任人,总工程师具体负责防治水的技术管理工作。
第七十一条 由矿总工程师负责组织,必须定期收集、调查和核对井田内及周别煤矿和废弃老窑的情况,矿井充水性图上必须标绘小煤矿的井田位置、开采范围、积水情况。
第七十二条 必须通过钻探、物探等多种手段查明本井田范围内的积水分布情况,并登记建档。必须根据采掘衔接计划编制、季度、月度的探放水计划,积水没有探放严禁进行采掘活动。
第七十三条 矿井应当按照本单位的水害情况,配备满足工作需要的防治水专业技术人员,配齐专用探放水设备,建立专门的探放水作业队伍。探放水作业人员培训合格后方可上岗,探水钻要台台完好。
第七十四条 严禁使用煤电钻进行探水。第七十五条 矿井防治水工作应当坚持“预测预报,有疑必探,先
探后掘,先治后采”的原则,采取“防、堵、疏、排、截”的综合治理措施。
第七十六条 采掘工作面水文地质情况不清时不能组织生产,严禁顶水采煤。
第七十七条 探放水必须编制专门设计及安全技术措施。必须具备设计说明书和单孔设计,设计时必须进行所有煤层的层间对照,设计要附有层间对照图。
第七十八条 水患治理的技术方案和措施,必须由矿总工程师组织集体会审,杜绝传阅式审批。重大水患的探放水方案报公司审核。审批后的安全措施,施工单位必须组织作业人员学习,贯彻后必须进行考核,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岗作业。
第七十九条 “采掘工作面遇有下列情况之一时,应当立即停止施工,确定探水线,由专业人员和专职队伍使用专用钻机进行探放水,经确认无水害威胁后,方可施工:
1、接近水淹或可能积水的井巷、老空或相邻煤矿时。
2、接近含水层、导水断层、溶洞和导水陷落柱时。
3、打开隔离煤柱放水时。
4、接近可能与河流、湖泊、水库、蓄水池、水井等相通的断层破碎带时。
5、接近有出水可能的钻孔时。
6、接近水文地质条件不清的区域时。
7、接近有积水的灌浆区时。
8、接近其他可能突水的地区时。
第八十条 煤矿井下存在各种积水区时,必须在采掘工程平面图上标出积水范围、外缘标高和积水量,同时标出探水线位置,并必须符合以下规定:
1、探水线应根据积水区的位置、范围、水文地质条件及其资料的可靠程度,以及采空区、巷道受矿山压力的破坏情况等因素由矿总工程师确定。
2、对本矿开采所造成的老空、老巷、水窝等积水区,其边界位置准确,水压不超过1MPa,探水线至积水区的最小距离:在煤层中不得少于30米,在岩层中不得少于20米。
3、对本矿井的积水区,虽有图纸资料,但不能确定积水区边界位置时,探水线至推断的积水区边界的最小距离不得小于60米。
4、对有准确可信的图纸资料可查的老窑,探水线至老窑边界的最小距离不得小于60米;对没有图纸资料可查的老窑,可根据本矿井已了解到的小窑开采最低水平,根据水压和隔水层的岩性等资料综合分析确定探水线。
5、对已知的断层、陷落柱的探水线,由断层、陷落柱所留设的防水煤柱线至少向外推20米作为探水线。
6、石门揭露含水层的探水线,探水线至含水层的水平最小距离不得小于20米。垂直距离应根据水压和隔水层的岩性等资料综合分析确定最小距离。
第八十一条 巷道掘进到探水线时,必须探水前进。第八十二条 探水线外推100米为积水警戒线,当巷道进入警戒线后,就应警惕积水的威胁,注意迎头的变化,当发现有透水征兆时,就应停产查明原因,向上一级部门汇报,矿方制定安全技术措施,隐患消除后经批准后方可作业。
第八十三条 探水钻孔的布设应遵循以下规定:
1、边探边掘时,探水钻孔应成组布设,必须在横、纵方向上扇形布置,必须确定合理的探掘关系,由矿总工程师负责组织设计的审批。
2、探放断层及底板岩溶水时,钻孔必须沿掘进方向的前方及下方布置。地板方向的钻孔不得少于2个。
3、探放上部采空区积水时,钻孔必须成组布设,最终打到积水区最低点。近距离煤层探放时,若层间岩层无法满足上部积水水压要求时,必须确定探水线超前探测。
第八十四条 探放水设计和安全技术措施中,应对下列措施作出明确规定:
1.流水路线保证畅通,排水能力大于探放出来的预计最大涌水量。2.在打钻地点或附近安设专用电话,人员撤离通道畅通。第八十五条 探水钻机的安装,必须达到以下要求: 1.加强钻孔附近的巷道支护,并在工作面迎头打好坚固的立柱和拦板。
2.清理巷道,挖好排水沟。探水钻孔位于巷道低洼处时,配备与探放水量相适应的排水设备。
3.依据设计,确定主要探水孔位置时,由测量人员进行标定。负责探放水工作的人员必须亲临现场,共同确定钻孔的方位、倾角、深度和钻孔数量。
4.钻机必须平整牢稳,设立梁、打压柱、保证运转时不晃动。
5.伸出孔口部分的安全套管要打立柱,用卡子卡紧、顶牢,底座要在坚硬完整的岩石柱窝内。
6.钻机各转动的齿轮部分必须设安全罩。
7.水泵与钻机分开启动,实现停钻机时可不停泵,防止埋钻。第八十六条 探放水必须安装孔口安全套管,必须安设牢固,并经常检查。
特别危险的地区,应预先开掘躲避场所,并规定避灾路线等安全措施,使施工人员人人皆知。
第八十七条 煤层内,原则上禁止探放水压高于1MPa的充水断层水、含水层水及陷落柱水等。如确实需要的,可先建筑防水闸墙,并在闸墙外向内探放水。
第八十八条 凡进行探放水作业的地点,必须将放水钻孔布置三视图、钻孔结构图、探掘距离关系制成牌板,悬挂于施工地点,施工队组必须严格按设计图施工。
第八十九条 探水钻孔中遇断层或火成岩墙时,应根据现场修改探水设计,探明断层产状、落差或岩墙厚度,然后在煤层布置探水孔,首先探明同盘煤层采空情况,接近断层或岩墙时,布孔探明另一盘采空情况。
第九十条 穿层石门探放煤层采空区积水时,应先布深孔放水,降低水头压力,同时向巷道前方的上、下、左、右打控制孔,防止因断层位移意外接近积水。
第九十一条 钻孔放水前,应当估计积水量,并根据矿井排水能力和水仓容量,控制放水流量,防止淹井;放水时,应当设有专人监测钻孔出水情况,测定水量和水压,做好记录。如果水量突然变化,应当立即报告矿调度室,分析原因,及时处理。
安装有水动态监测系统的煤矿,矿长、总工程师必须每天审查水压记录并签字。
第九十二条 老空积水区高于探放水点位置时,只准打钻孔探放水;探放水时,必须撤出探放水点以下部位受水害威胁区域内的所有人员。探放水孔必须打中老空水体,并要监视放水全过程,核对放水量,直到老空水放完为止。
第九十三条 放老空积水必须彻底检查放水点周围积水是否放尽,当水量变小或不流时,必须分析研究水压、放水量等因素,确认证明积水放尽。
第九十四条 边探边掘的工作面,边探边掘探测钻孔深度必须由当
班干部、安监工和地质部门共同进行监督验收,允许掘进的距离由当班干部、安监工、探水人员和地质部门共同核对,允许掘进距离通知单必须有地质部门的签字,严禁超距离掘进。
第九十五条 钻孔接近老空,预计可能有瓦斯或其他有害气体涌出时,必须有瓦斯检查工或矿山救护队员在现场值班,检查空气成分。如果瓦斯或其他有害气体浓度超过有关规定时,必须立即停止钻进,切断电源,撤出人员,并报告矿调度室,及时处理。
第九十六条 在探放水钻进时,发现煤岩松软、片帮、来压或者钻眼中水压、水量突然增大和顶钻等透水征兆时,应当立即停止钻进,但不得拔出钻杆;现场负责人员应当立即向矿井调度室汇报,立即撤出所有受水威胁区域的人员到安全地点。然后采取安全措施,派专业技术人员监测水情并进行分析,妥善处理。
第九十七条 采掘工作面或其他地点发现有煤层变湿、挂红、挂汗、空气变冷、出现雾气、水叫、顶板来压、片帮、淋水加大、底板鼓起或产生裂隙、出现渗水、钻孔喷水、底板涌水、煤壁溃水、水色发浑、有臭味等透水征兆时,应当立即停止作业,报告矿调度室,并发出警报,撤出所有受水威胁地点的人员。在原因未查清、隐患未排除之前,不得进行任何采掘活动。
第九十八条 探水施工必须建立严格的现场交接班、岗位责任制、汇报、记录、验收制度。探水巷道恢复掘进时必须有按规定审批的允许掘进距离通知单。
第九十九条 煤矿企业没有查明井田范围内的积水分布情况而组织生产的,一经发现必须停产整顿,对责任人员进行追究。
第一百条 矿井应当做好充水条件分析预报和水害评价预报工作,加强探放水工作。
探放水应当使用专用钻机、由专业人员和专职队伍进行设计、施工,并采取防止瓦斯和其他有害气体危害等安全措施。探放水结束后,应当提交探放水总结报告存档备查。
探水孔的布置和超前距离,应当根据水压大小、煤(岩)层厚度和硬度以及安全措施等,在探放水设计中作出具体规定。探放老空积水最小超前水平钻距不得小于30m,止水套管长度不得小于10m。
在地面无法查明矿井全部水文地质条件和充水因素时,应当采用井下钻探方法,按照有掘必探的原则开展探放水工作,并确保探放水的效果。
第一百零一条 违反第七十四条规定,使用煤电钻进行探水的,发现一次罚款3万元。
第一百零二条 :违反第七十六条规定,若组织生产罚款5万元。第一百零三条 违反第七十七条规定,若探放水工程没有编制设计进行施工的,罚矿2万元;设计落实不到位影响矿井正常、安全生产的罚矿2万元。
第一百零四条 违反第八十八条规定,进行探放水作业的地点没有探放水牌板的,罚施工队组2000元。
第一百零五条 违反第九十一条规定,钻孔放水时,没有监测钻孔出水情况,测定水量、水压的,发现一次罚款1万元。
第一百零六条 违反第九十四条规定,进行边探边掘作业的施工的钻孔达不到设计要求的罚款1万元;对施工的钻孔没有进行监督、验收的罚款1万元;掘进队组掘进距离超过允许掘进距离的,发现一次罚款5万元。
第一百零七条 违反第九十八条规定,探水巷道恢复掘进时没有按规定审批的允许掘进距离通知单的,罚款3万元。
第一百零八条 凡认真贯彻执行本规定,对煤矿安全生产做出贡献的有关单位和人员,根据情况在年终进行评比奖励。
第一百零九条 各矿由矿考核部门每月对探放水工作相关部门进行考核,公司技术部每季度对各矿进行考核。
第一百一十条 各矿参照公司下发的《关于探放水的管理考核办法》结合本矿的实际制定相应的《实施办法》,负责本矿的探放水管理、考核工作。
第七章
灰岩岩溶承压水防治管理规定
第一节 目的
第一百一十一条 *********有限公司都存在带压开采的水害隐患,但由于承压水突水机理比较复杂,防治技术难度较大,为了吸取历史上曾经发生过的承压水突水事故的教训,提高对防治灰岩承压水的认识,超前地采取治理措施,特制定本管理办法。
第一百一十二条 根据国家有关技术政策和规范规定,开采带压煤层矿井都要进行安全技术评价,在没有排除重大水患的情况下应当立即停止生产。主要依据有《国务院关于安全生产的特别规定》、《煤矿安全规程》、《关于加强煤矿水害防治工作的指导意见》、《安全生产科技发展规划》等。
第一百一十三条 从公司的实际情况看,在承压水防治方面还存在认识比较模糊、技术手段缺乏、经验不足等方面的问题,对此必须引起有关领导和部门的高度重视,采取强有力的安全、技术和组织措施,超前地做好技术基础工作,为矿井安全开采提供技术保障。
第二节 承压水的特点
第一百一十四条 承压水是指埋藏在上下俩个稳定隔水层之间的地下水,承压水受隔水顶板的限制,承受静水压力,有一个受隔水层顶板限制的承压水面和一个高于隔水层顶板的承压水位。承压水是由静水压力大的地方流向静水压力小的地方。
第一百一十五条 承压水埋藏较深,直接受气候的影响较小,流量稳定,不易受污染,水质比较好。
第一百一十六条 由于隐伏导水构造的存在或采掘工程的影响使非直接充水含水层的水突然涌出,造成矿井涌水量的大幅增长,超过矿井、采区和工作面的正常排水能力,造成工作面、采区停产或其他更为严重的后果,与正常的矿井涌水相区别,习惯上称为矿井突水。
第三节
组织机构
第一百一十七条 第一百一十五条
******************有限公司9#、10#煤层的局部都存在带压开采的问题,是矿井的重大安全隐患,需对承压水的防治作出统一的规定。
第一百一十八条 第一百一十六条
公司成立防治灰岩岩溶承压水领导机构。公司技术总监任组长,公司技术副总监任副组长,领导组成员单位有技术部、安全监察部、生产运营部。
领导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技术部,领导组办公室主任由技术部分管地测的副部长担任。
第一百一十九条 具有带压开采的矿井都要设立地测科并成立承压水防治的领导组织机构,由总工程师任组长,地质部门是该项工作的牵头部门,安监、技术、生产、机电是相关的成员单位。
第一百二十条 对地质构造复杂、水文地质条件复杂和有突水危险性的矿井,要设专职地测副总工程师加强技术管理,确保技术管理工作到位。
第四节
承压水害防治
第一百二十一条 公司技术部负责全公司的承压水防治工作的技术指导工作,负责对所属矿井的灰岩岩溶承压水防治的组织领导和防治工作。
第一百二十二条 各矿是本矿承压水防治工作的主体,各矿地质科负责本矿承压水防治的业务管理工作,技术、安监、机电等部门负责相应的配合工作。
第一百二十三条 有承压水突水危险的矿井要采用适合本矿区的物探、钻探、化探等综合探测技术,查明矿井或采区水文地质条件;凡水文地质条件不清楚的区域,一律不得进行采掘活动。
第一百二十四条 矿井巷道掘进接近含水层、导水断层、溶洞、导水陷落柱及水文地质条件复杂的区域,必须采用钻探、物探等手段查清水文地质条件,必须对断层、陷落柱等地质构造进行预测预报和具体分析,写出水情分析报告,提出防范措施,经矿总工程师组织集体会审批准后,方可进行掘进工作。
第一百二十五条 井田内有与河流、湖泊、溶洞、含水层有水力联系的导水断层、裂隙(带)、陷落柱等构造时,应当查明其确切位置,按规定留设防隔水煤(岩)柱,并采取有效的防治水措施。
第一百二十六条 矿井建设和延深中,当开拓到设计水平时,只有在建成防、排水系统后,方可开始向有突水危险区域开拓掘进。
第一百二十七条 水文地质条件复杂或者有突水淹井危险的矿井,应当在井底车场周围设置防水闸门或者在正常排水系统基础上另外安设具有独立供电系统且排水能力不小于最大涌水量的潜水泵。在其它有突水危险的采掘区域,应当在其附近设置防水闸门;不具备设置防水闸门条件的,应当制定防突水措施,由煤矿企业主要负责人审批。
第一百二十八条 对于煤层顶、底板带压的采掘工作面,应当提前编制防治水设计,制定并落实开采期间各项安全防范措施。
第一百二十九条 矿井探水钻孔内水压大于1.5MPa时,应采用反压和有防喷装置的方法钻进,并有防止孔口管和煤(岩)壁突然鼓出的措施。
第一百三十条 矿井开采受水威胁严重的煤层,严禁用巷道直接揭露导水构造或强含水层。巷道必须穿过时,应提前进行疏水降压或预注浆处理。
第一百三十一条 矿井煤层底板存在隔水层变薄带、构造破碎带、导水裂隙带时,应通过对底板含水层、构造破碎带及导水裂隙带进行注浆改造,改变其富水性,加固底板,封堵水源补给通道。对注浆改造的工作面可先进行物探,查明水文地质条件,根据物探资料打孔注浆改造,再用物探与钻探验证注浆改造效果。
第一百三十二条 开采底板有承压含水层的煤层,应当保证隔水层能够承受的水头值大于实际水头值,制定专项安全技术措施。
专项安全技术措施由煤矿企业技术负责人审查,报煤矿企业主要负责人审批。
第一百三十三条 当承压含水层与开采煤层之间的隔水层能够承受的水头值小于实际水头值时,应当采用疏水降压、注浆加固底板和改造含水层或充填开采等措施,并进行效果检测,保证隔水层能够承受的水头值大于实际水头值,有效防止底板突水。
上述措施由煤矿企业技术负责人审查,报煤矿企业主要负责人审批。
第一百三十四条 开采前必须进行突水危险性评价,承担评价工作的单位要严格执行国家有关的技术标准,并要对评价结果承担技术和法律责任。突水危险性评价费用列入安全资金计划或技术研发计划。
第一百三十五条 各矿要认真观测本矿范围内奥灰承压水的水位、水量变化情况,测定水压,要建立专门的水动态观测站和观测台帐。可通过水文钻孔、水井和出水点等进行观测。
第一百三十六条 在采掘作业规程中要制定专门的防突水措施,配备必要的防排水设施,并对现场作业人员进行必要的专业知识培训,了解承压水的特点、危害和突水预兆。
第一百三十七条 对有突水危险的矿井,要定期对危险性进行检测复核,凡是被认定为有突水危险的矿井,必须严格按国家有关规定法律、规程和规定进行管理。
第一百三十八条 涌水量大、有突水威胁的矿区,应当建立注浆专业队伍,负责注浆堵水工作。
第一百三十九条 井巷揭穿含水层、地质构造带前,必须编制探
放水和注浆堵水设计。井巷揭露的主要突水点或地段,必须进行水温、水量、水质等地下水动态和松散含水层涌水含砂量 综合观测和分析,防止滞后突水。
第一百四十条 公司对这项工作实行严格的考核,对不能按时完成评价工作的单位或由于预防措施不到位造成事故的单位对责任人进行责任追究。
第五篇:防治水十项规定 2
防治水十条规定内容
一、煤矿必须设置防治水工作管理机构,明确责任,并制定防治水专项应急救援预案和现场应急处置方案。主要负责人是防治水工作的第一责任者,负责解决防治水所需的人、财、物等;总工程师(技术负责人)负责防治水工作的技术管理。
二、煤矿必须配有防治水专业副总工程师,配齐满足防治水工作需要的专业技术人员及专门的探放水作业队伍。水文地质类型简单矿井防治水专业人员配备不少于2名,水文地质类型中等及以上矿井防治水专业人员配备不少于3名。所配专业人员必须经过专业技术培训,具备防治水工作所需的专业素质。
三、煤矿必须加强地表水害治理,每年雨季前对“雨季三防”工作进行全面分析排查。受雨季降水影响或威胁的矿井,必须查清矿区及附近地面水流系统的汇水、渗漏情况,制定专门的防治措施,并对矿井主要排水系统进行联合试运转。井口和工业广场场地高程低于当地历年最高洪水位及矿区附近地面存在古井的,必须落实防、堵、疏、排、截的综合治理措施。
四、煤矿必须加强对古空、老空、采空区积水情况的探查和管理,加强对本矿和邻矿古空、老空及废弃老窑情况的调查分析,按规定及时准确地填绘在采掘工程平面图上。加强与邻矿之间的关系协调,按安全互保协议要求搞好图纸交换,建立完善的档案资料。接近古空、老空、采空区等区域时,必须严格执行“有疑必探、先探后掘、先探后采”的探放水制度。
五、煤矿必须加强水体下开采及底板承压水防治管理,严格执行防治水审批管理制度。水体下的煤层,必须由具有乙级及以上资质的煤炭设计单位编制可行性方案和开采设计,报省级煤炭行业管理部门审查批准后实施;在采掘过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