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病理标本巨检工作规范
病理标本巨检工作规范
“巨检”是指对送检的病理标本进行肉眼观察。在巨检基础上,切取一定数量具有代表性的病变组织块作切片(即取材),是进行正确的病理诊断的一个十分重要的环节,有时甚至对诊断具有决定性的意义。
第一节巨检室的基本设施和人员
一、巨检室
(一)巨检室必须独立设置并附设标本存放室。有良好的通风排气设备。
(二)巨检室应设有专用的巨检工作台、标本放置台、巨检器材及更衣存放处。
(三)巨检器材包括巨检刀、不同规格的镊子、医用剪刀、钢尺、探针、钢锯、手套、器械消毒及放置容器、紫外线杀菌灯等。
(四)标本存放室可采用密闭的桶或柜,其设计要求是:密闭,以减少福尔马林扩散;便于复查标本。
二、巨检人员
(一)巨检时一人取材,一人记录。记录人员一般由技术员承担。
(二)巨检必须由经过培训的病理医师操作,复杂的标本应在上级医师指导下巨检。一般情况下,阅片医师均应亲自巨检。
第二节巨检标本的接收程序及操作工作规范
一、巨检标本的签收
(一)接收标本时必须进行严格的查对签收制度,如申请单与标本不符合、申请单重要项目填写不全或漏填、标本袋(瓶)未写名字或只有标本没有送检单等,应一律退回或暂不取材。
(二)送检标本应采用10%中性(缓冲)福尔马林液固定(特别要求者除外)。如果送检标本内未放置固定液,接收者应及时加入固定液并在申请单上注明。严重自溶、腐败、干涸的标本,影响制片和诊断,应拒收退回。固定液量至少应为标本体积的4~5倍,大的实体标本应剖开,空腔脏器如胃肠等应剪开后展平固定,以便取材前标本得以充分固定。
(三)标本可由固定人员签收,或由当日巨检医师或记录者签收,并及时进行编号登记。
(四)巨检时,每一例标本应在巨检前再进行一次核对,先登记、编号再取材,记录者应对申请单上的各项内容逐一加以叙述。如有不一致的情况,应及时与送检医师联系,在取得联系前不宜进行巨检。若对标本的病变、解剖关系或送检要求等有不明确处,可邀手术医师共同参与取材。
二、巨检操作规程
(一)活检小标本
1.活检小标本应严格查对组织块数,并记录其中最大组织块的体积。体积的大小采用国际标准计量单位(cm3)表示,不能用“米粒大”、“针头大”来描述。例如:送检灰白色软组织3小块,大者体积0.2cm×0.2cm×0.1cm。
2.如果活检小标本采自不同部位并分装于瓶内,取材时亦必须分别编号例如A、B、C等,并在取材记录中说明A、B、C…所代表的部位。
3.胃、肠及纤维支气管镜等小标本可点染伊红液并以容易透水的薄滤纸包好置于组织盒内,以防丢失。
4.活检小标本原则上应全部取材,并在申请单上注明“已全取”。如果标本较多(如宫内膜),亦可选取部分组织,但剩余组织必须妥善保存一定时间,以便重取。
5.活检的皮肤或黏膜组织、息肉或乳头状物,应仔细辨认其方位,作最大垂直切面,取材应注意包括基底及周围切缘。
(二)手术切除标本 1.描述: ①描述内容应包括送检标本的脏器名称及术式(例如一叶肺切除术标本、次全甲状腺切除术标本、乳腺根治术标本等);标本的大小,如为管腔脏器,应分别测量长度、周径及管壁厚度;病灶的部位、数量、大小、与周围的关系、表面及切面的特征(质地、颜色、硬度等)、非病灶区是否正常等;必要时可画示意图说明。若为实体性肿瘤还应注明外形、有无包膜等。
②所有度量关系均用国标测量单位描述。
③病变描述常用词。质地的描述多用质坚实、坚韧、硬、嫩、脆、松软、鱼肉样等描述;切面结构多采用编织状、海绵状、半透明、胶体样或黏液样,质地均质或多样性,有无出血坏死,有无囊肿或囊性变等描述。如果有囊性病灶,应注意囊内容的性状、囊内壁的特征、有无乳头等。外生性或隆起性病灶须注意观察并描述是否为息肉状、乳头状或绒毛状,有蒂或无蒂,细蒂还是宽蒂或广基。脏器内的病灶要描述其边界是否清楚,有无包膜;是否浸润性生长;是否为局限性或弥漫性、多灶性等。
④不同部位切取的组织块均应分别编号,并注明编号所代表的部位,例如:A表示切缘;B表示肿块+肺膜;C表示肺门淋巴结等。
2.取材:
①取材应有明确的目的性。取材的目的主要是明确病变的性质及病变的范围,取材的部位应选自病灶的不同性状区,以及病灶与周围正常组织的交界区。一般应避开出血坏死组织。肿瘤性病变还应检查切取包膜及切缘。取材的数量因病种不同而异,疑有隐性癌灶或诊断不明的标本(如前列腺偶发癌、甲状腺腺瘤包膜浸润、乳腺增生性质不明时等)应多处甚至全部取材。
②组织块的大小。病灶较大时,所取组织块大的可达3cm×l.8cm。组织块厚度一般为0.2~0.3cm,组织较致密者(如平滑肌、皮肤等)可稍薄,组织质地较松软、试剂易渗透者可稍厚。切取的组织块厚薄必须均匀,边缘应尽量整齐,如长方形、方形等。
③取材时需注意的其他事项:凡需观察包膜的组织,取材时必须注意完整切取包膜。如观察切缘,则切缘侧应保持原状而不可进行修整,有的切缘可涂以10%硝酸银或碳素墨汁以便于镜检者辨认;需指定包埋面者,应予标明;需脱钙的组织必须另行放置。取材组织内的线结应尽量取出。
④每例标本取材完毕后,应尽量作出肉眼诊断(印象),并签署巨检者及记录者姓名、日期,以便查对。
⑤每例巨检结束后,剩余标本应放回原来的容器,加装固定液;然后清洁台面及巨检用具,以免污染。巨检全部结束后,标本应按次序排好,放入标本贮藏桶或柜中,以便复查。存放的标本至少应保持3周以上方能丢弃,丢弃标本一律应焚化处理。诊断不明确或有其他问题者,应暂时保留;有教学或科研价值的标本,应在完成诊断和妥善处理后保存。
⑥特殊肿瘤及罕见病例,取材前宜对手术标本作表面及剖面摄影,并编号存档保存。
第二篇:病理标本巨检规范
病理标本巨检规范
1、接收标本时必须进行严格的查对签收制度,如申请单与标本不符合、申请单重要项目写不全或漏填、标本袋(瓶)未写名字或只有标本没有送检单等,应一律退回或暂不取材。接收活检小标本时,应仔细查对容器内有无组织块,如无组织块,应拒收该标本,以避免事后发生纠纷。
2、送检标本应采用10%中性(缓冲)福尔马林液固定(特别要求者除外)。如送检标本内未放置固定液,接收者应及时加入固定液并在申请单上注明。严重自溶、腐败、干涸的标本,影响制片和诊断,应拒绝回收。
3、标本可由固定人员签收,或由当日巨检医师或记录者签收,并及时进行编号登记。
4、巨检时,每一例标本应在巨检前再进行一次核对,先登记、编号再取材,记录者应对申请单上的各项内容逐一加以叙述。如有不一致的情况,应及时与送检医师联系,在取得联系前不宜进行巨检。若对标本的病变、解剖关系或送检要求等有不明确处,可邀手术医师共同参与取材。
5、按巨检操作规程取材。
病理切片的镜检规范
1、在每一病例阅片前,阅片医师应首先查对切片编号及数量是否与申请单一致,若有不符必须查明原因,直至确认二者完全相符,方能阅片。
2、详细阅读病理检查申请单中的临床资料及巨检所见。
3、因切片或染色质量不佳等影响诊断时,应要求技术室重新制片。先用肉眼观察切片的特点及组织块数目,以免镜下阅片时遗漏小组织。
4、必须先用低倍镜(“4×”或“2×”物镜)有序地全面观察切片的全貌及结构特征,然后在高倍镜下选择性地观察细胞的特征。
5、当阅片后难以作出明确诊断时,应设法通过下述各种手段来解决:
☆
进一步了解病史,检查病员 ☆
深切蜡块
☆
选择相应的特染或免疫组化等技术手段辅助诊断 ☆
重新复查大体标本,必要时重新取材
☆
若患者曾经作过病理检查,必要时应借原切片进行复查比较 ☆
通过上述措施仍难以作出诊断时,应请上级医师复片或送外院会诊
★病理诊断书的表述应力求严谨、恰当、扼要和条理清楚。★所有病理诊断书应由诊断医师亲笔签名,不要用名字图章
病理诊断质量控制规范
1、接收标本时必须进行严格的查对签收制度。
2、取材严格按“病理标本巨检规范”进行。
3、镜检严格按“病理切片的镜检规范”进行,并详细描写镜下所见。
4、建立三级医生复片制度。
5、对于一些本科室尚难肯定诊断的病例,可由科主任决定是否送外院会诊或组织专家会诊。
6、按规范写出书面报告。
7、报告由报告医生核对无误后交专人送有关科室,并由收件人签收。
病理切片质量控制规范
1、负责组织处理的技术员从医生手中收标本时,必须清点查对,无误后签收。
2、组织脱水、浸蜡、包理、切片、染色、封片等,均应按技术规范进行,对每道工序,都必须查对组织数量,检查有否遗漏、丢失。
3、大小标本必须分开处理。
4、包埋或其它工序中,万一发现组织块标签脱落、相互混淆,技术员不能擅自认定。待切片出来后与诊断医生共同辨认。
5、根据切片量化的控制,专人负责更换试剂,以保证每一批切片的质量恒定。
6、每批切片完成后应按序排列并与申请单、组织块核对后交诊断医生签收。
7、对质量不佳的切片进行重新处理。
8、对仪器、设备,定期维护、保养,专人负责。当出现故障时,及时通知设备科或联系厂家修理。
9、对危险品专人管理。
病理切片操作规范
1、巨检结束后点清块数,记录签收。
2、组织包埋完成后必须进行清点蜡块数量。
3、大小标本分开固定脱水。
4、大标本固定时间不得少于6小时;小标本不得少于3小时。
5、固定液必须及时更换,固定后必须流水冲洗;
6、固定、脱水温度不得高于37℃。
7、试剂必须及时更换。
8、切片厚度3—5微米。切片完整无污染,无皱褶。
9、胃镜、纤支镜等小活检组织切片必须作连续性切片,数量不得少于8张。
10、组织片贴附,应在除去标签位置后玻片的中间。
11、封固前必须经酒精充分脱水,二甲苯透明,湿封。
12、封片时不得有气泡,不得有树胶外溢。
13、标签必须贴于玻片左侧,编号字迹必须清楚。
14、制片工作一般应在24—48小时内完成。
15、切片完成后交付医师时必须按照记录当面清点。
档案管理操作规范
1、所有送检单病例均必须进行登记,如用计算机管理的,必须有文字打印材料及资料备份(以光盘刻录为佳)
2、在切片进入档案室时必须与医师当面清点,并作记录。
3、切片必须晾干或烘干后,才能归档。归档切片应按序排列。
4、蜡块必须在切面封上蜡后才能入柜。归档蜡块应按序排列,编号标签面应朝上,以利查找。
5、各种档案柜外面应写明年份和编号,以利查找。
6、各种送检单应及时清点,归类(细胞学检查、冰冻切片、常规切片、会诊切片等)。按年份和顺序装订成册入柜。
冰冻切片操作规范
1、接到标本后快速冰冻。
2、切片厚度6—7微米。
3、切片完整,无污染,无皱褶。
4、切片完成后立即固定。
5、染液,脱水液必须及时更换。
6、封固前必须经酒精脱水,二甲苯透明,湿封。
7、封片时不得有气泡,不得有树胶外溢。
8、标签必须贴于玻片左侧,编号字迹必须清楚。
9、制片工作一般应在15—20分钟内完成。
10、冰冻报告后及时将“冰对”组织放入固定液内。
免疫组化操作规范
1、设置单独的实验室。
2、必须有专用的冰箱,天平和pH计。
3、实验用玻片,器皿必须清洁。
4、试剂必须放入4度冰箱内,并注明有效期。
5、专用的脱蜡,脱水流程。
6、设立阳性和阴性对照。
7、按各种抗体要求进行修复。
8、新抗体必须摸索出最佳稀释度。
9、孵育时间,温度根据各种抗体的具体要求操作。
10、DAB显色必须在镜下观察。
11、复染后经酒精充分脱水,二甲苯透明,湿封。
12、封片时不得有气泡,不得有树胶外溢。
13、标签必须贴于玻片左侧,编号字迹必须清楚。
14、制片工作一般应在24—48小时内完成。
15、切片完成后交付医师时必须按照记录当面清点。
细胞学操作规范
1、接到标本后应及时制作。
2、玻片必须干净。
3、正确采集标本部位。
4、涂片厚薄均匀。
5、涂片后立即放入固定液内。
6、体液离心后尽可能做到湿固定。
7、染液,脱水液必须及时更换。
8、封固前必须经酒精脱水,二甲苯透明,湿封。
9、封片时尽可能做到没有气泡和树胶外溢。
10、标签必须贴于玻片左侧,编号字迹必须清楚。
11、在24小时内完成报告。
12、存档涂片保存时间不少于15年。
第三篇:处理病理标本
怎样处理病理标本
制作时将部分有病变的组织或脏器经过各种化学品和埋藏法的处理,使之固定硬化,在切片机上切成薄片,粘附在玻片上,染以各种颜色,供在显微镜下检查,以观察病理变化,作出病理诊断,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帮助。
1.取材组织取材的方法是制作切片的一个重要程序,根据教学、科研及外检的具体要求取自人体(外科手术切除标本、活检标本、尸检标本)或动物,并确定取材的部位和方法。取材者需要掌握解剖学、组织学、病理学的基本理论知识,还要掌握实际操作技术,每个组织器官的取材都有一定的部位和方法,不能任意切取组织作为制片材料,不然,无法达到教学、科研和临床诊断的目的,具体要求如下:
(1)材料新鲜:取材组织愈新鲜愈好,人体组织一般在离体后,动物组织在处死后迅速固定,以保证原有的形态学结构。
(2)组织块的大小:所取组织块较理想的体积为2.0cm×2.0cm×0.3cm,以使固定液能迅速而均匀地渗入组织内部,但根据制片材料和目的不同,组织块的较理想体积也不同,如制作病理外检、科研切片,其组织块可以薄取0.1~0.2cm即可,这样可以缩短固定脱水透明的时间,若制作教学切片厚取0.3 ~0.5cm,这样可以同一蜡块制作出较多的教学切片。
(3)勿挤压组织块: 切取组织块用的刀剪要锋利,切割时不可来回锉动。夹取组织时切勿过紧,以免因挤压而使组织、细胞变形。(4)规范取材部位: 要准确地按解剖部位取材,病理标本取材按照各病变部位、性质的不同,根据要求规范化取材。
(5)选好组织块的切面:根据各器官的组织结构,决定其切面的走向。纵切或横切往往是显示组织形态结构的关键,如长管状器官以横切为好。
(6)保持材料的清洁:组织块上如有血液、污物、粘液、食物、粪便等,可用水冲洗干净后再放入固定液中。
(7)保持组织的原有形态:新鲜组织固定后,或多或少会产生收缩现象,有时甚至完全变形。为此可将组织展平,以尽可能维持原形。2.固定
(1)小块组织固定法:这是最常用的方法,从人体或动物体取下的小块组织,须立即置入液态固定剂中进行固定,通常,标本与固定液的比例为1:4~20,但组织块不宜过大过厚,否则固定液不能迅速渗透。故取组织块的大小一般为2.0cm×2.0cm×0.3cm。
(2)注射、灌注固定法:某些组织块由于体积过大或固定液极难渗入内部,或需要对整个脏器或整个动物体进行固定。这时宜采用注射固定或灌注固定法。将固定液注入血管,经血管分支到达整个组织和全身,从而得到充分的固定。(3)蒸汽固定法:比较小而厚的标本,可采用锇酸或甲醛蒸汽固定法。如血液涂片,则应在血片未干燥前采用锇酸或甲醛蒸汽接触固定。最常用的固定液有10%甲醛固定液和95%乙醇固定液。
3.脱水透明标本经过固定和冲洗后,组织中含有较多的水分,必须将组织块内的水分置换出来,这一过程叫做脱水。无论是用石蜡切片,还是用火棉胶切片,都必须除去组织中所含水分,因含水组织与石蜡、火棉胶等包埋材料不相容,常用的脱水剂为一系列不同浓度的乙醇。脱水的步骤是:80%、90%、95%、100%各种浓度乙醇2小时,此过程可用脱水机自控完成。
丙酮也是一种脱水能力很强的脱水剂,但因其脱水能力很强,对组织有剧烈收缩作用,在制作科研、教学切片时一般不用该试剂。因乙醇、丙酮等不溶于石蜡,还要经过一个能溶于石蜡的溶剂替代过程称为透明。常用的透明剂有二甲苯、三氯甲烷、水杨酸甲酯等。4.浸蜡、包埋
(1)使石蜡浸入组织中,取代组织中含有的透明剂。
(2)包埋:将浸蜡后的组织置于融化的固体石蜡中,石蜡凝固后,组织即被包在其中,称蜡块,此过程称为包埋。5.切片和贴片(1)修整蜡块:可视其组织的大小,在组织边缘约0.1~0.2cm处,切去余蜡部分,否则易造成组织皱缩不平。
(2)准备好切片用具:切片刀、毛笔、眼科镊子(弯)、漂烘温控仪(3)安装蜡块:将修好的蜡块安装在金属或木制持蜡器上。
(4)安装切片刀:将切片刀安装在切片机的刀台上,把刀台上的紧固螺丝旋紧,使切片时不产生振动,能保持一定的切片厚度。
(5)切片的厚度:切片机的厚度调节器上刻有0~50μm或0~25μm,可任意选择其厚度,石蜡切片的厚度一般在4~6μm。(6)切片
(7)铺片:用眼科镊子镊起蜡带轻轻平铺在40~45℃的水面上,借水的张力和水的温度,将略皱的蜡带自然展平。
(8)贴片、烘片:待切片在恒温水面上充分展平后,将蜡片捞到载玻片的中段处倾去载玻片上的余水,置入60~65℃恒温箱内或切片漂烘温控仪的烘箱内烤片15~30分钟,脱去溶化组织间隙的石蜡。
6.染色和封片常用的染色方法是苏木素-伊红(Hematoxylin-Eosin)染色法,简称H.E染色法。这种方法对任何固定液固定的组织和应用各种包埋法的切片均可使用。苏木素是一种碱性染料,可使组织中的嗜碱性物质染成蓝色,如细胞核中的染色质等;伊红是一种酸性染料,可使组织中的嗜酸性物质染成红色,如多数细胞的胞质、核仁等在H.E染色的切片中均呈红色。
H.E染色程序如下:脱蜡、脱苯、复水、染色、脱水、透明、封固
常规苏木素染色中的对比染色是用伊红,近年来在英、美国家的一些实验室则采用焰红(phloxine),此外也有用桔黄G(OrangeG)、比布里希猩红(Biebrich scarlet)、波尔多红(Bordeaux red)等作为对比染色。伊红为染胞质、胶原纤维、肌纤维、嗜酸性颗粒等常用的染料。
第四篇:病理标本送检制度
病理标本送检制度
(一)常规标本送检制度
1.采取标本时,注意勿用有齿镊或钳夹取,勿挤压,以免发生人为变形。手术标本送检前请勿自行剖开,应保持原形全部送检。必须剖开时,最好邀请病理医师在场;或在病理检查申请单中详细描述剖开前后情况。临床对手术标本有特殊要求时(如照相等),应提前通知病理科,以免在病理科取材时破坏其完整性。2.检材标本应立即置于容器内,固定液需用10%中性福尔马林,不少于标本体积的7-10倍。
3.送检科室应建立送检标本登记本,每次送检标本应由病理科人员签收,以避免丢失标本。
4.标本切取、固定后应尽快送往病理科,以便于及时取材、制片和诊断,及时发出病理报告。
(二)填写送检病理申请单:
1.病理申请单上各项内容均应填写并由申请医师签字确认,以便诊断时参阅和存档保留。
2.为加强收费管理,请填清送检单位,科室,住院号,病床号等。
3.请在标签上注明患者姓名及医嘱号,贴在送检标本容器上,便于核对并避免发生错号。
4.病理科验收标本人员不得对申请单中由临床医师填写的各项内容进行改动。5.病理医师在取材时,遇送检标本与临床医师填写的申请单有疑问邀请临床医师解疑时,临床医师最好应邀到场。
6.病理医师只对病理科实际验收标本的病理学诊断负责。
7.病理科不接待病人或病人亲属自行到病理科查看手术切除标本,以免发生不必要的误会。
8.临床医师对病理报告有疑问时应及时与病理科医师取得联系,因为病理标本在病理报告发出后要按规定进行处理,不再保留。
以上事项请各科室医护人员严格遵守,以利于及时、准确发出病理告,如因违反上述规定出现的差错,应由送检科室及有关人员负责。
(三)冷冻切片
1.冷冻切片诊断只限于临床住院病人手术须要器官切除或确定手术范围的一种快速病理诊断方法。由于组织未得到充分有效的固定、脱水以及切片较厚等等,与石蜡切片病理诊断的准确率有一定的差距,一般仅限于良、恶性的鉴别。2.冷冻切片预约:须在手术的前日,与患者签署知情同意书,并将填写的“冷冻病理检查预约申请单”送达病理科,以便病理科工作人员在手术当日提前开机等候。一般不接受电话预约。
3.冷冻切片申请单的填写:除病人一般情况外,并提供相应的影像学检查(如B超、X线、CT等),同位素及胃、肠镜、支气管镜检查等相关结果,以便病理医师在诊断时参考。
4.冷冻切片的手术标本在切除后应立即送到病理科,并注明手术的部位,重点部位应做标记或加以说明。同时手术标本应保持新鲜,不要加用固定液或用含水溶液清洗,以免影响制片和诊断。
5.冷冻切片诊断报告一般在手术标本送达病理科后30~40分钟内做出。并以书面文字形式通知临床手术科室。但疑为恶性淋巴瘤,送检组织过小(检材长径≤0.2cm者)或为脂肪、骨组织和钙化组织,需要依据核分裂象计数判断良、恶性的软组织肿瘤,已知具有传染性的标本,一般不亦作冷冻切片的诊断,以待石蜡切片确诊。
6.等候时间:冷冻切片的等候时间为8:30~16;00。下午16:00时以后冷冻切片机要进入自动除霜系统,以便工作人员进行维护和保养。因此,手术科室的重要手术应尽量安排在上午。如遇手术延时,应在当日下午4时 前追加通知病理科,否则,病理科不再等候。
7.胸、腹水、心包液及术中的冲洗液等不做“冷冻”诊断,请做常规细胞学检查。
8.冷冻标本送达病理科时,请提供相应的手术间及电话,以便病理科与手术医师取得联系。
9.手术科室医师应在手术后及时到病理科补写手术情况,以便病理科及时发出常规病理报告。
(四)细胞学检查
1.细胞学检查指主要是通过人体病变部位脱落、刮取及穿刺抽取的细胞形态和性质的观察,对某些疾病进行诊断。细胞学检查目前主要应用于肿瘤的诊断,也可用于某些疾病的检查与诊断,如对各种内脏器官的炎性疾病的诊断及激素水平的判断等。
2.痰液细胞学检查:标本必须新鲜,应是从呼吸道深部咯出,咯痰前应先漱口,痰中不应含食物碎渣和唾液,一般连续送检三天。3.胸、腹水等体液细胞学检查:保持新鲜,及时送检。4.宫颈刮/涂片及穿刺液应及时做成涂片送检。
5.上述检查申请单填写请参照病理检查申请单的要求,并在“标本 来源”一项中注明标本的类别:“痰”、“胸水”、“涂片”等。
(五)特殊染色和免疫组化检查
1.特殊染色是一种传统的病理诊断和鉴别诊断手段,是病理科医师根据个案的诊断需要而实施的特殊染色方法。一般不作为临床医师的申请检查项目。2.免疫组化染色:由于免疫组化基于免疫学的理论和技术,具有特异性强,敏感性高,定位准确、形态与功能相结合等优点。已成为病理科日常病理诊断中重要的手段。免疫组化检测一般由病理科医师根据对该病例的诊断需要而实施,但临床医师也可申请其中相关的检测项目。目前,病理科已开展近百种单/多克隆抗体的检测项目,基本满足临床工作需要。
(六)尸体剖检
1.临床科室需要做尸体剖检的标本,应填写《尸体剖检委托申请单》、《尸体剖检同意书》及《尸检知情同意书》,并由科主任及病人亲属签字,医务处盖章后送至病理科。
2.尸体剖检申请单应详细填写临床诊断、病史摘要、治疗情况及死亡经过等,并提出注意事项及临床要求,以便病理科有目的、有重点地进行检查。传染病尸检,原则上不得进行。
3.尸体剖检时,其他人员未经病理科或医院领导同意,不得参观。参观者必须严格遵守尸检室规则,未经许可不得随意取用尸检器材及标本。在未得出尸检病理书面报告时,不得对尸检所见随意外传。
4.涉及医疗纠纷或医疗事故的尸检,按相关规定及法规执行。5.遇有自杀、他杀以及其他涉及刑事案件者,应同时报告法律部门。
第五篇:病理标本安全管理
手术室病理标本的安全管理
【关键词】手术室;病理标本;安全管理
手术病理标本管理是手术室安全管理工作中的一项非常重要的内容,也是患者预后结果判断的金标准之一。手术室护士妥善保管和正确处理手术切除的标本会给病理诊断和临床诊断提供可靠材料和依据,对照我科在手术病理标本的保管和送检上也曾存在不安全因素,制定了相应的管理制度,加强病理标本的环节管理,建立了严格的签名制度,设计了合理的病理标本收取登记本,保证将病理标本安全送达病理科,确保患者的利益,减少医疗纠纷的发生。规范化管理实施以来,取得了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加强手术室护士对手术病理标本重要性的认识
加强护士对手术标本的深刻认识。凡在手术室内实施手术取下的组织、器官,或与患者疾病有关的物体、异物等均视为手术标本,应妥善保管。没有做病理检查价值的固定物、体内异物等应由病人家属带回病房,护士在手术护理记录单上注明并让病人家属核对签名。平时加强病理知识学习,让大家熟练掌握管理手术标本的方法,强调管理手术标本的重要性,加强保护性医疗知识学习。术中病理标本的正确管理法
2.1 护士应妥善保留术中切下的任何组织,待手术结束后交与主刀医生查验,以确定送检标本。护士根据标本大小选择合适的标本袋,将送检标本置于专用标本袋内,准确无误填写标本袋外标签上患者的科别、床号、姓名、标本名称、日期等。经病人家属确认并在病理登记本上签名后,用10%甲醛标本固定液固定标本,放于指定的标本箱内。工友送病理科前与护士核对签名,病理科验收后在标本登记本上签名,不能让实习同学及进修人员送标本。
2.2 术中需做快速病理检查时应提前与病理科联系,根据术者需要做好标记。由洗手护士交与巡回护士,再由巡回护士写好标签,在标本登记本上注明后交给指定人员送到病理科检验。一般20~30min即可回报,快速病理回报避开患者,以免患者产生恶性刺激,导致血压升高,心率加快而影响手术正常进行。
2.3 对于肠腔类等血液、粪便、粘液较多的标本,应先将内容物清洗干净,并将标本浸没于10%甲醛中,以免由于高温或放置过久发生腐烂变质。
2.4某些特殊的大型标本如截肢等,须有手术者填写的医学证明,并对标本妥善包扎。用双层黄色垃圾袋包装,准确无误填写标本袋外标签上患者的科别、床号、姓名、标本名称、日期等。由指定的工勤人员处理,切勿随意丢失,避免引起社会恐慌。
2.5 由手术者正确填写病理申请单。如一位病人同时有多个标本,应分别填写标本部位。护士逐一准确填写标本袋上的标本名称,并将多个标本袋装订在一起,并在病理登记本上做好相应登记。2.6 认真做好交接班,做到环环相扣、人人把关,具体落实到个人。每台手术的巡回护士接到标本进行登记,并在标本登记本上签名,标本护士确认后签名,工友送标本前与护士核对签名后再带上病理申请单、标本登记本,将标本送到病理科,病理科确认无误后在病理登记本上签名并注明日期、时间。手术病理标本袋的制作及装取
随着医院感染管理的要求越来越严格,一次性产品应用愈加广泛,为了减少环节消耗和污染,降低成本价格,避免交叉感染,我院手术室自2008年以来利用3000ML生理盐水溶液的外包装袋、输液粘贴卡、输血器袋自制成标本袋,标本切取后由器械护士和巡回护士一起把标本放入袋内,巡回护士再在输液粘贴卡上填写病人的姓名、科别、床号、住院号、手术名称,将卡粘贴在袋上,并根据标本大小倒入固定液,并将袋口折叠后用装书钉两端分别装订,以防醛液外漏,送至标本室并登记。此方法既实惠又方便了包装和运送,得到了科室和病理科满意的评价。
手术病理标本易出现的问题及对策
4.1 标本丢失现象 制定手术标本正确管理的规章制度,建立病理标本送检及存放流程,责任明确;建立手术标本登记制度,凡存放的病理标本、医生带回的手术标本、送检的病理标本均应有登记;指定专人负责送病理,衔接紧密;家属看标本时不可带出手术室,看后巡回护士负责及时将标本送到病理存放处;严禁实习生、进修生或让其他人代存标本。
4.2 标本出现腐败和风干现象 由专人负责配置病理标本固定液,即将40%福尔马林稀释10倍,经常检查,及时供应。科室做出严格规定,切下的组织病理标本必须用福尔马林浸泡固定,一旦有溃烂现象追究人责任。尤其夏季,标本如果不浸泡固定极易腐败和风干,严重影响检查结果。
4.3 防止标签脱落 在病理标本的保管过程中可能由于气候原因,粘贴剂的质量问题会造成标本盒上标签的脱落而导致标本的混淆。针对一问题,我院改用输液粘贴卡来填写标签。通过实践对比,发现此方法比用胶布贴标签为牢固。标签脱落现象再未发生,确保了标本存留的准确性,杜绝由于标签贴错混淆病理的差错事故。
4.4 同一手术中切取的多个病理标本会造成各标本间位序相混淆 在同台手术中对多个病理标本进行分类固定,如肺叶切除术,切下的肺组织及各组淋巴结不可浸泡于同一标本袋内,应分别装取,但要装订至一处。统一由台上器械护士接取病理标本并与医生核对,尽可能把病理标本分开放置。病理标本勿用有齿镊或钳夹取,勿挤压,以免标本发生人为的变形。巡回护士在浸泡病理标本应再次与医生核对,确定无误后在病理标本单上注明①肺组织、②第几组淋巴结,并在标本袋上相应地注明①和②。避免将较小标本装放入较大的标本袋,造成病理科检查时无法查找,应根据部位及名称分袋装置,特别是左右侧、具体部位名称等,统一由台上器械护士接取病理标本并与医生核对清楚,巡回护士应及时取下标本再次与医生核对,确定无误后放人合适的标本袋上注明部位及名称, 4.5 病理标本与病理检验单不一致 病理申请单一般是手术医生在术前部分填写,并由病房带进手术室,术后补充填写完整,术中所见往往与术前诊断有误差,有时手术后忙于送患者、下医嘱等而忘了补写病理单,有些申请单不是术者自己填写的,对手术所见及切取部位描写不够详细,给诊断造成困难[2]。鉴于这情况,巡回护士应提醒医生将病理单填写全以便于病理科做出准确的病理诊断。
4.6 电话报告冰冻切片的快速病理诊断易造成结果误传。病理回报内容可采用传真机传输该患者的病理申请单及病理回报单,此办法避免了电话的误传可确保病理诊断的准确性,减少医疗就纷的发生,为手术人员自我防护提供了法律依据。
4.7 病理易造成环境污染 由于病理袋为塑料制品,有时有漏袋现象,造成浸泡液外流污染环境。可将病理标本套双层袋,统一放入一完好的大塑料盒内,病理单登记后放入另一盒内,登记本放在桌面上,既规范又避免了环境污染。
4.8 将标本送至病理科时的交接工作
制订标本送验程序及管理条例,实行巡回护士、专职标本核对护士、病理室人员三级签名负责制。标本送至病理科时,应向收检人逐一点交标本及申请单,发现问题应及时查清,病理科接收人员每项逐一查对,确认无误后在标本登记本上签名。体会
由于手术标本的无可替代性和无可重复性,又因为活体组织病理诊断是外科的第一诊断,是金指标。若标本管理不当会给临床诊断带来极大的困难,给患者带来严重的损失。因此,要求各级人员应尽职尽责,严格把关,护士长及质控小组成员随时随地对工作进行跟踪、评价、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包括:标本存放、登记、交接情况等,及时听取各级护士、送检护士、病理科工作人员的意见,逐步完善管理规范。
安全、准确留置病理标本,需要管理者不断组织全科护士对标本管理制度、流程进行专业培训和考核。如对冰冻切片或需新鲜活体组织时,需放进密实或干净容器,常规病理标本则放进10%的福尔马林溶液里,做到标本留置准确、及时。而对于实习生、进修生、新进手术室护士应反复强调手术台上组织“逢切必检”的原则,严防手术切取组织“不小心”遗失,安全管理手术台上的标本[3]。
在切取标本、留置标本、送检标本的各个流程中,应强调分工明确,职责落实,应互相提醒,不互相“帮忙”,特别强调不代为签名。
准确、安全、及时地留取标本需手术室护士、手术医生、病理科人员的密切配合。在手术标本留置过程中,获得相关人员的配合非常重要,手术医生留取标本时,巡回护士应及时根据标本留取目的选择合适的标本袋并贴上标签,标本名称需要与手术医生重复核对,送检标本时,手术医生与巡回护士共同处理标本、登记并签名。手术医生将标本拿出手术间时,必须经巡回护士同意,用后及时交给巡回护士,不得随意乱放,标本送到病理科时,接收人员应根据标本登记本的内容认真核对,发现问题及时与手术室及手术医生联系,以获得有效补救。以上这些都要求其他人员特别是手术医生的配合,由此强调沟通与宣传,使各级人员认识到手术标本送检的重要性。
我院通过不断的持续改进,在流程中增加了双签名核对制度,从而增加了医生护士的责任心,重视细节管理,使手术室标本管理制度化,规范化,有效的保证了手术病理标本的安全管理。安全管理是护理管理的一部分,护理管理有多个环节,安全管理是举足轻重的重要一环。安全是护理质量的直接反应,安全影响质量,质量反应水平。
总之,护理质量安全,首先要经常、及时、反复地进行安全教育,学习有关安全规定和工作制度,让护理人员了解安全管理制度,增强做好安全工作的自觉性,同时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增强工作责任心,牢固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杜绝差错事故的发生,确保护理安全。
【参考文献】
[1]盖敬花,陈双丽.手术标本管理失误防范[J].护理研究,2001,15(6):3.[2]王建平.手术标本在医院内流通及管理[J].中国新医学论坛,2007,7(12):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