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2011年罐垭乡大调解工作总结
2011年岱林乡大调解工作总结
2011年我乡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中央、省、市政法工作部署,紧密结合我乡实际,始终坚持“打防并举,以防为主”的工作方针,着力发挥“大调解”在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中的重要作用,全力精心构筑矛盾纠纷大调解机制,努力筑牢维护社会稳定的“第一道防线”。在“大调解”活动中,我乡各级调委会共调处群众各类民间纠纷13余起,涉及人数43余人,调解率达100%,调解成功率达97%。其中群众性来访13批,涉及人数170余人;个体性纠纷9件,涉及人数23人;涉及劳动保障、低保、建筑纠纷等各类社会矛盾以及一些个体性问题。有力地维护了社会的整体稳定,有效地保障了我乡经济的健康发展。我们的主要做法是:
一、健全网络,明确职责。
今年,乡委下发了《关于成立岱林乡矛盾纠纷“大调解”工作领导小组和矛盾纠纷“大调解”协调中心的通知》,党政办、综治、司法、公安、信访、土地、村建等各个职能部门共同参与的矛盾纠纷调处工作领导小组,建立“矛盾纠纷“大调解”协调中心”,我们还着力巩固和整顿了9个人民 调解委员会,每个调委会都选聘了2名专职调解员,充实调整了36名义务调解员和36名义务纠纷信息员。在村民小组建立维护稳定群众自治协会组织,发挥老党员、老干部、老教师、治安积极分子的积极作用,排查反馈存在基层群众中的各种不稳定信息,及时化解各类矛盾,从而形成“村—村民小组—群众协会”上下联动,协调一致的工作网络。同时,明确了各级组织的工作职责和任务,严格实行矛盾纠纷调处工作管辖责任制,坚持分工负责和联合调处相结合,属地管理和集中调处相结合,做到了信息联通、纠纷联排、力量联动、矛盾联调。对本地区、本单位的重大矛盾纠纷,明确责任主体,实行定领导责任、定单位(部门)责任、定调处时限的工作制度,努力做到纠纷矛盾调处件件有回音,事事有反馈,重大案件有报告,从而有力地保证了“大调解”机制的正常运行。
二、完善工作机制,落实工作责任制。一是建立健全矛盾纠纷预警机制。村相应建立健全了预警机制,形成信息员、村、村民小组、乡四级预警网络。乡矛盾纠纷“大调解”协调中心指导村调处中心、村社区调委会每半月进行一次纠纷排查,重大节日和敏感期必须及时排查,并将排查结果报区调处中心。乡矛盾纠纷“大调解”协调中心每月最后一天上报市大调解联席会议办公室。预警信息员、调解员发现重 2 大纠纷和集访苗头,随时上报,并在第一时间赶到现场进行调处,并及时通过信息渠道向上级报告,切实防止民转刑案件和集访、越级上访事件发生。二是健全检查考评机制。乡矛盾纠纷“大调解”协调中心明确了主要考评考核标准,把大调解的各项指标进行细化分解,进行量化考评考核。三是落实社会矛盾纠纷调处责任制。各单位对属于本辖门调处的矛盾纠纷,要切实负起责任,及时化解,不得把矛盾纠纷推向上级、推向社会,达到小纠纷不出组、一般纠纷不出村、大纠纷不出社、疑难纠纷不出乡。四是实行首问责任制。对群众上门要求调处的矛盾纠纷,实行首问责任制,不管找到那个部门都应热情接待、主动受理,然后转交责任部门调处,切实防止矛盾激化。五是建立领导接待、包案制度。乡、村两级都确定了领导接待日。乡定期安排领导接待群众来访,村每月排出处理纠纷值班表,党政领导按照职责分工,对重要信访来访、重大纠纷和上访案件,特别是久拖未决的问题,实行包案处理,负责包案的领导要一包到底,亲自处理,直至息诉停访。
三、统一标准,确保质量。一是统一制度建设标准。乡矛盾纠纷“大调解”协调中心及人民调解委会统一建立了重大纠纷快报、重大纠纷汇总分析;重大纠纷协调调解、纠纷排查专项治理、重大纠纷管辖督办等制度;各调委会统一建 3 立健全工作责任、例会、学习、考评、业务登记、培训、统计、档案管理等八项内部管理制度;完善和规范了大调解工作业务台帐。二是统一业务建设标准。在“大调解”工作整个过程中,从纠纷调处申请、受理、告知、调查、调解、制作协议书,到协议履行及回访等方面都建立了完善的制度,并严格运作程序,克服工作中随意性,坚决做到既重视实体上的合法规范,又重视程序上的合法规范。三是统一队伍建设标准。各调委会组成人员实行选举与聘用相结合,并报司法所审查、备案;司法所负责培训调委会主任,3月15日至23日举办了全乡基层调解员培训班,参训人员10名;同时下发了文件,对基层调解员进行目标管理、量化考核、严格按标准落实奖惩。四是统一协调中心和调解室建设标准。协调中心必须要有办公室、调解室、档案室。调解室必须要在20平方米以上,并有明显标志;全乡统一了上墙公示栏。从而使乡、村两级协调中心规范化建设得到了加强,使调处中心成为整合力量、联动各方的调处机构和工作平台。
四、存在 的问题和困难。一是个别村对大调解机制建设工作重视程度不够,差距比较明显;二是村调处中心基础设施建设还需进一步加强,资金的投入与上级的要求还有很大差距,影响了大调解工作向更高层次拓展;三是部分社区调解室没有 4 达标,基层调解员的培训工作尚需进一步规范,四是我乡矛盾纠纷面宽量大,“大调解”协调中心配备人员太少,无法全面负担起我乡全面协调工作。
五、明年工作打算。一是进一步健全大调解体系。调处服务中心机构健全,制度完善,人员到位,切实保障大调解各级组织网络管理规范,运行有效。加强组织协调,继续加大对大调解工作的指导、督促和考核。根据制定的大调解量化考核标准,对大调解工作开展情况实施检查考核,确保大调解工作各项措施落到实处。二是进一步建立完善大调解信息预警机制。按照市局关于加强信息预警机制建设意见的要求,建立和完善大调解信息预警机制,加强信息员队伍建设,完善信息网络体系,加强纠纷排查工作,提高矛盾纠纷预警能力。三是严格落实矛盾纠纷调处责任制。坚持“属地管理”和“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把矛盾纠纷调处的责任落实到各部门、单位,实行分级负责,归口调处。在当地发生命案时,司法所要及时了解情况,对属于因民事纠纷引发的命案,要实行责任倒查。四是进一步加强街道办事处社会矛盾纠纷调处服务中心规范化建设和基础建设。规范公示内容,健全基础台帐,完善工作制度,严格考核奖惩。五是大力加强调解员队伍建设。按照为人公正、办事公道、有群众威望、懂政策法律的要求,选好配强调解队伍。加强调解员教育培 5 训和管理,着力建设一支政治强、业务精、威信高的高素质调处队伍。积极推行首席调解员制度,坚持调解员持证上岗,努力提高调解质量。六是继续推进人民调解规范化建设。切实按照“六有”、“四落实”、“四规范”的标准,大力推进人民调解委员会规范化建设,努力减少和预防因邻里纠纷引发的民转刑案件的发生。民间纠纷调解率达到98%,成功率达到95%以上。对因邻里纠纷引发的命案将实行“一票否决”。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们将进一步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基层,认真调查研究,总结经验,树立典型,因地制宜,推广好经验、好做法,把我区的“大调解”,建设工作推向一个新台阶,为创建“平安岱林”做出新的贡献。
第二篇:檬垭乡远程教育汇报材料
檬垭乡远程教育终端站点建设工作总结
檬垭乡党委把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终端建设作为一件大事来抓,坚持整合资源、分层进行的原则,边建、边管、边学、边用,远程教育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效。现汇报如下:
一、坚持四个结合,全面完成远程教育终端站点建设
1、思想认识到位。把远程教育终端站点建设作为抢抓机遇、加快发展、加强党在农村的执政能力建设,惠及广大农村党员、干部、群众的民心工作来抓。具体做好四个结合:把远程教育与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有机结合起来、把远程教育与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有机结合起来、把远程教育与增加农民收入结合起来、把远程教育与落实科学发展观结合起来,以人为本抓培训,建立“让干部经常受教育、使农民长期得实惠”的有效平台和载体。
2、组织措施到位。乡党委十分重视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及时成立以镇党委副书记为组长、农业副乡长为副组长的远程教育终端站点建设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抽调人员具体办公,落实专人负责。乡远程教育办公室结合我乡实际,及时调查摸底,制定远程教育实施方案,召开远程教育会议,抓好落实。
3、资金落实到位。乡里在财政比较紧张的情况下,开设专门帐户,设立远程教育资金专户,落实远程教育经费,加强远程教育基础设施建设,为乡远程教育分中心购买34寸等离子电视一台,配置29寸电视机3台为条件较好的行政村远程教育中心所用。14、工作开展到位。乡党委把远程教育作为一项系统工程来抓,多次听取远程教育工作的情况汇报,并就全乡远程教育工作进行安排部署。前期,乡党委对各村党员活动室进行全面检查,针对发现的问题,要求限期整改,共有3个村对党员活动室进行装修,配备了崭新的会议桌椅;与广电部门联系,集中2天时间完成11个行政村的有线电视安装。在远程教育系统安装过程中,制定了设备配送、安装的工作流程,落实3名乡干部跟班作业,确保安装进度和质量。
截止去年12月31日,11个行政村全部开通远程教育系统。
二、完善制度,切实加强队伍建设和站点管理
1、加强制度建设。建立乡、村网络专管员工作职责、终端接收站点工作规范以及远程教育终端系统设备操作注意事项等制度,推进站点建设管理的规范化和制度化。建立“三簿一册”(设备运行记录、播放收看记录、信息反馈记录、党员学习点名册)下发到各村,要求各村在每次学习时记录在册、归档。
2、配齐配好村级专管员。村级专管员由党支部负责推荐,要求具备较强的事业心,工作认真负责,主要从不长期外出的党员干部及后备干部中推荐使用。目前,我乡已建立一支由11人组成,40岁以下占80%、文化程度都在初中以上(其中高中4名、大专4名),素质较高、较稳定的村级专管员队伍。
3、抓好技术培训工作。一是搞好集中培训。在今年8月17日安排半天时间对专管员进行电脑基本结构、使用程度、操作步骤的详细辅导,并要求每位专管员上机操作。二是编印下发培训资料。针对专管员电脑操作基础差的实际,编印了简单实用的系统操作说
明,对经常使用的开关机、收看节目、数字模拟信号转换的操作进行逐步介绍,便于专管员对照操作。三是现场指导。要求村级专管员在系统安装时到岗到位,由乡专管员现场指导,做到熟练独立操作技能。四是加强对农村工作指导员的培训。要求农村工作指导员不仅学会操作程序,还要掌握一些基本故障的排除技术。
4、抓好远程教育示范点。树好典型,立好标杆,及时总结经验,指导面上工作,是远程教育的重要工作方式方法。乡党委树立三个远程教育终端接收站点示范点(大包村、三圣村、松林村),建立示范点建设党委班子成员联系制度,做到班子成员每周下村一次,帮助指导工作、解决有关实际问题。通过采取示范先行的形式,整体推进远程教育工作。
5、加强站点的日常管理。今年,按照县远教办的有关要求,对各行政村的远程教育接收站点进行了升级。建立《设备及资料登记薄》,对接收站点的所有设备登记在册。乡远教办经常性会同农村工作指导员下村检查传播信号和运行设备,建立乡村两级沟通联结制度,及时反馈信号传播情况,有效保证节目接收质量。
三、深化学习培训,确保远程教育取得实效
1、严格实施教学计划。为使我县远程教育取得实实在在的效果,乡远教办及各村分别结合实际制定操作性强的教学计划。严格按照县远教办的有关规定,每月组织党员集中学习4次以上;除长期外出的党员以外,每次党员集中学习的到位率都在80%以上。把每一期培训的签到册、培训会议记录、培训内容、讨论情况、反馈意见等进行收集、归档,写出评估意见,以逐步改进学习培训方式和组织
形式,使培训更加贴近实际,贴近科技,增强培训的实效性。
2、切实加大培训力度。远程教育终端接收站点建设完成后,镇党委充分发挥其在党员集中学习中的作用。每次开会,镇党委、村党支部都尽可能地运用远程教育设施。特别是在开展向文建明同志学习活动中,乡村两级充分依托远程教育阵地设备,组织党员学习理论、观看故事片,丰富教育手段,创新教育载体,有效提高党员的学习教育效果,党支部的向心力明显增强,党支部的凝聚力、战斗力和号召力大为提高。
3、探索建立宣传机制。利用新闻媒体、大小会议宣传远程教育的目的和意义,提高农村党员干部群众对远程教育重要性的认识;把远程教育工作纳入年终对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目标责任书的考核,兑现奖惩;在村务公开栏上宣传远程教育知识和远程教育中的好经验和做法,宣传远程教育培训中涌现出来的典型人物和事例,使远程教育深入人心。
四、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一是农村党员在家的较少,而且文化素质不高,有的根本不会使用终端机接收信息;二是没有一个完整的党员活动室,都是依靠原村级小学中的村级办公室,年代较久远,且都是土坯房,屋里阴暗潮湿,导致许多电教设备不同程度地损坏。
五、下一步的工作打算和建议
下一步工作我们要使远程教育的开展,真正体现了“让干部经常受教育,使农民长期得实惠”的根本要求。主要要达到三个方面的效果:一是党员干部思想观念明显转变。一些党员干部通过远程
教育的培训,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大胆地闯市场,以市场为依托,选准项目发展经济收到了明显效果;二是要转变了工作的方式方法。要用远程教育投影讲授,便于农村党员干部把握有关精神,易于贯彻执行。对转变工作作风、求真务实抓工作十分有好处;三是要理清了工作发展思路。通过远程教育学习,要使思路更加开阔,发展方向更加明确,采取的措施针对性更强,党员干部群众的工作干劲更足。建议县远教办要多举办远程教育培训班,不但要培训乡远程办同志,而且要加大对村级管理员的培训。二是要加大经费投入,保证设备能正常运行。
第三篇:仪陇县檬垭乡小学校
仪陇县檬垭校小学校
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工作实施方案
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是一项利国利民的民生工程,是党中央惠民政策的高度体现。根据国办发[2011]54号文件及相关会议精神和要求,我校召开了“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工作专题会议”,结合我校实际和学生现状,对我校学生营养改善计划试点期间的具体情况、供餐方式及操作流程进行了认真细致的分析讨论和研究,为使我校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工作成为民心工程、放心工程和阳光工程,特拟定本方案。
一、加强领导,明确职责
为切实加强对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工作的组织领导和管理,确保该项计划的顺利实施,特成立“仪陇县檬垭校小学校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实施工作领导小组”和“仪陇县檬垭校小学校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工作小组”,并做到分工明确,职责到人。
1、领导小组成员及职责:
组长:文仕茂全面负责对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工作的领导和管理。
副组长:李思斌学生营养改善计划方案的实施。
成员:陈谦 邱文 唐久荣 邓卜刚 文英杰 韩再武
石建明 汪青松具体负责本校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工作的管理,严格执行和落实《仪陇县檬垭校小学校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工作实施方案》。
2、工作小组成员及职责:
组长:李思斌 具体负责全校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工作的稳步推
进和监督管理。
副组长:石建明 具体负责全校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工作的制度建设、工作流程的管理和督查。
成员:
邓卜刚 具体负责全校学生营养改善计划食品卫生安全工作的监管和督查。
汪青松 具体负责全校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工作流程的管理及实施情况的评估;建立学生营养改善计划供餐专账,监督营养改善计划资金每生3元足额使用,专款专用,一律杜绝克扣及挪作他用。
马肖 具体负责全校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工作的档案管理及督查。
二、统一安排,规范操作
我乡11个行政村,现下辖中心校1所和村小4所,现有学生共1300名,其中中心校1135人,村小135人。结合我校实际情况,为对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工作实行统一管理,规范操作,将在学校向学生提供“完整配餐”和“村小配送制”,实行“分时段就餐”、“膳食中心供餐”和“分校点就餐”方式,以保障供餐质量和食品卫生安全。
三、分步实施,有序推进
2012年3月23日至3月24日熟悉政策,加强宣传,召开校委会和教职工代表会议,成立领导机构,明确职责,完善工作方案。
3月25日至3月27日建立各类规章制度,完善运行机构,组织从业人员培训。
3月28日3月29日至维修膳食中心,添臵各类供餐设备。3月30日至3月31日学生供餐试运行,进行膳食中心就餐演练和村小食品统一采购配送。
4月1日学校正式供餐。
四、严格管理,强化措施
认真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学校卫生工作条例》和《学校膳食中心与学生集体用餐卫生管理规定》等法律法规,为确保我校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工作的顺利实施,积极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实施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意见的通知要求,切实加强对该项工作的管理,强化管理机制,建立管理制度,规范操作流程,明确工作职责,特提出如下要求。
1、供餐类型及要求:学校实行中心校学生完整配餐的膳食补助计划和村小营养食品由学校后勤主任统一采购及配送;按照每生每餐3元的补助标准每餐足额向学生提供营养午餐,膳食中心不得有意克扣;每周末必须制定好下周的每日供餐食谱,且注意分餐调换(一周可按一、三、五配同样食谱,二、四配同样食谱)。
2、膳食中心人员配备及职责:膳食中心应分别配备专职或兼职的采购、质检、监督等管理人员和专职的炊事员。
⑴采购员根据每天的菜谱负责供餐所需的各类食品的及时足额采购,且索取相关的合法票证;
⑵质检员负责对所采购的各类食品进行质量检验和把关,坚决杜绝霉烂变质、边角头料、无合法票证的食品;
⑶监督员负责核准和登记进货的数量,并负责列好每日进货清单、建好供餐台账;
⑷炊事员确保饭菜的洗涤干净、搭配合理、食用可口、卫生安全,负责厨房、餐厅、餐具的卫生和消毒,尽责做好学生用餐的服务工作。以上各类人员不得兼职。
3、村小营养食品采购由后勤主任全面负责,严格把关,索取食品合格证件和采购发票等,确保质量关。村主任教师负责营养食品的接收和发放工作,营养食品的接收和发放实行村主任和同村教师双签字。
4、制度建设及管理:加强领导,规范操作,健全制度,统一管理。
⑴制度建设。学校要切合实际,制定 “仪陇县檬垭乡小学校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工作实施方案”和各种管理制度。
①“各类人员岗位责任制”,严把人员上岗关,做到规范上岗,职责分明,确保就餐秩序正常稳定。
②“食品采购管理制度”,严把食品采购关,做到按单采购,渠道正规,杜绝假冒伪劣及变质霉烂等不安全食品进入膳食中心和村小。
③“食品仓储及出入库管理制度”,严把食品存储关,做到定期检查,分类储存,标识清楚,杜绝霉烂变质、过期食品出仓。
④“食品质量安全检验制度”,严把食品质量检验关,做到对采购食品分类验质,防止以次充好,并索取相应的合格证、生产许可证、质量保证书等,杜绝不合格食品进入膳食中心。
⑤“食品数量核准登记制度”,严把食品购入数量关,防止克斤扣两,杜绝资金流失,杜绝弄虚作假,中饱私囊。
⑥“食品卫生安全督查制度”,严把食品卫生安全关,做到餐厅、餐具清洁卫生,定期消毒,确保每日食品留样,及时杀灭蚊蝇蟑螂,杜绝饮食卫生安全事故的发生。
⑦“就餐值班陪餐制度”,严把值周教师就餐值班关,实行正、副班主任陪餐制,明确值班、陪餐人员职责,确保学生就餐秩序,杜绝混乱就餐,随意就餐。
⑧“校长负责制度”,校长是营养改善计划实施的第一责任人,营养改善计划工作的实施要做到责任层层分解,逐级负责,各司其
职,并逐级签订工作责任书。
⑨“培训考核制度”,严把人员管理关,学校定期组织膳食中心管理人员及从业人员进行法律法规、食品卫生安全、营养知识等培训。
⑩“责任追究制度”,严把所有膳食中心管理人员及从业人员的职业道德教育关,做到作风正派,大公无私,切实维护学生利益,确保营养改善计划的顺利实施,对工作过程中以权谋私、渎职违规等行为实行责任追究,视其情节轻重将给予警告、记过、记大过、解聘等处分,并追究相应的经济责任和法律责任。如未按学校制度执行,按膳食中心年承包费的10%处罚金。
⑶管理流程。领导小组→工作小组→管理制度→每日清单→支出台账
⑷操作流程。供餐食谱→食品采购→食品检验→食品核准→食品留样
⑸就餐管理。学生就餐期间,各班班主任或副班主任老师必须亲自负责本班学生的就餐秩序,坚守岗位直至学生就餐完毕。
⑹相关要求。各校膳食中心必须办理“食品卫生许可证”;每个炊事员每年必须进行一次健康体检,办理“健康证”(即上岗证)持证上岗。
五、杜绝事故,应急避险
为保障我校学生营养改善计划的顺利实施,确保学生就餐安全,以防饮食卫生安全事故的发生,建立完善的“事故报告及应急处理制度”,通常采取以下应急措施:
1、学校必须制定《学生就餐安全事故应急预案》,成立“突发事件应急救护领导小组”,分工具体,职责明确。做到统一指挥,组织有序,行动迅速,有备无患。
2、在学生就餐过程中,值班教师必须严密注视学生的身体不适等异常情况,及时发现和报告学生出现的食物中毒事件,并在第一时间及时组织施救。
3、当个别学生出现食物中毒状况时,由值周教师直接送往学校乡卫生院进行救治。
4、当大批学生出现食物中毒状况时,由校长及时组织相应数量的教师和运输工具按症状先重后轻及时有序送至附近医院进行救治。
5、应急措施。一旦发生饮食安全事故时,应在第一时间按照《学生就餐安全事故应急预案》采取以下措施:
⑴、立即停止生产经营活动,并及时报告区督导组、县教育局及县、乡人民政府。
⑵、临危不乱,全力协助医护人员进行人员救治。
⑶、保留造成食物中毒或可能导致食物中毒的食品及原料、工具、设备及现场,并按卫生部门要求如实提供有关材料和样品。
⑷、加强事故发生当时的安全保卫工作,把握事故态势,及时做好家长相关人员的思想教育与疏导工作,确保秩序稳定,事故处理及时、高效。
⑸、及时认真撰写事故报告,实事求是反应事故真相,追究事故原因,检讨管理失误,总结事故教训。
⑹、根据事故原因及时进行整改,迅速恢复供餐。
六、结合实际,逐步完善
我校现有一个膳食中心,暂时具备实施学生营养改善计划的条件但同样不能满足全体学生就餐的需求,用餐条件仍需改建。
仪陇县檬垭乡小学校
2012年3月20日
第四篇:柳垭镇大调解工作考核细则
2012柳垭镇大调解工作考核细则
为进一步发挥基层调委会第一道防线的作用,规范运作,提高实效,现根据省、市、县关于加强社会矛盾纠纷大调解机制建设的要求,结合我镇实际,对2012人民调解工作提出如下考核意见:
一、两委会重视(15分)
1、村两委会把人民调解工作纳入工作计划和目标管理考核内容(2分),每季召开一次专项会议,专题研究社会矛盾纠纷工作(2分),少一次扣0.5分。
2、调委会做到“五有四落实”(8分),缺一项扣1分。
3、人民调解工作做到层层落实工作责任(3分),未落实的扣3分。
二、网络健全(10分)
村民小组组建调解小组(5分),有10户联户调解信息员(5分),缺一项扣5分。
三、制度落实(20分)
1、制度落实并上墙(5分),制度落实未上墙扣3分。
2、调委会有工作计划,工作总结(5分),按要求及时上报有关材料和报表(3分),缺一项扣2分。
3、档案台帐资料齐全(3分),缺一项扣0.5分,调解卷宗规范2分,见一起不规范扣0.5分。
4、积极参加调解业务培训(2分),缺一次扣0.5分。
四、运作规范(20分)
1、调解人员持证上岗,规范调处(2分),见一起不规范调处扣1分。
2、及时受理各类社会矛盾纠纷(5分),因未及时调解造成群众上访的,见一起扣2分。
3、对镇调处中心分流指派调处的纠纷,在规定时限内反馈处理结果(5分),未按时反馈结果的,见一起扣1分。
4、每半月组织一次矛盾纠纷排查调处活动,每月25日前上报纠纷排查表(4分),少一次扣0.5分。
5、对重大、疑难矛盾纠纷及时报告镇调处中心,并组织力量及时调处(4分),因不报告造成矛盾激化的,每起扣2分。
五、效果明显(35分)
1、受理调解的矛盾纠纷成功率达95%以上(10分),每少1%扣1分。
2、认真做好防激化工作,努力做到“四无”(15分),因调解不当、不及时而出现“民转刑”、“非正常死亡”、群体性械斗、群体性上访,每例扣3分,如引发赴省赴京上访,在综治考核中一票否决。
3、经常开展大调解宣传,群众知晓率达95%以上(5分),每少1%扣1分,调解工作群众公认,满意率达95%以上(5分),每少1%扣1分。
第五篇:义和乡2011年大调解工作总结
义和乡2011年大调解工作总结
2011年,我乡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市、县政法工作部署,紧密结合我乡实际,始终坚持“打防并举,以防为主”的工作方针,着力发挥“大调解”在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中的重要作用,全力精心构筑矛盾纠纷大调解机制,努力筑牢维护社会稳定的“第一道防线”。今年在“大调解”工作中,我乡各级调委会共调处群众各类民间纠纷148余起,涉及人数500余人,矛盾纠纷受理率100%,调解成功率达100 %。其中涉及征地补偿、拆迁安置、赡养纠纷、婚姻家庭等各类社会矛盾以及一些个体性问题,有力地维护了社会的整体稳定,有效地保障了我乡经济的健康发展。我们的具体做法有以下几方面:
一、健全体制,完善网络,明确职责。今年6月份,乡党委下发了《关于成立义和乡矛盾纠纷“大调解”工作领导小组和矛盾纠纷“大调解”协调中心的通知》,党政办、综治办、司法所、派出所、安办、土地、村建等各个职能部门共同参与的矛盾纠纷调处工作领导小组,建立“矛盾纠纷“大调解”协调中心”,我们还着力巩固和整顿了5个人民调解委员会,每个调委会都选聘了2名专职调解员,充实调整了20名义务调解员和20名义务纠纷信息员。在村民小组建立维护稳定群众自治协会组织,发挥老党员、老干部、老教师、治安积极分子的积极作用,排查反馈存在于基层群众中的各种不稳定信息,及时化解各类矛盾,从而形成“村—村民小组—群众协会”上下联动,协调一致的工作网络。同时,明确了各级组织的工作职责和任务,严格实行矛盾纠纷调处工作管辖责任制,坚持分工负责和联合调处相结合,属地管理和集中调处相结合,做到了信息联通、纠纷联排、力量联动、矛盾联调。对本地区、本单位的重大矛盾纠纷,明确责任主体,实行定领导责任、定单位(部门)责任、定调处时限的工作制度,努力做到纠纷矛盾调处件件有回音,事事有反馈,重大案件有报告,从而有力地保证了“大调解”机制的正常运行。
二、完善工作机制,落实工作责任制。一是建立健全矛盾纠纷预警机制。村相应建立健全了预警机制,形成信息员、村民小组、村、乡四级预警网络。乡矛盾纠纷“大调解”协调中心指导村调处中心、村调委会每半月进行一次纠纷排查,重大节日和敏感期必须及时排查,并将排查结果报区调处中心。乡矛盾纠纷“大调解”协调中心每月月末上报县大调解联席会议办公室。预警信息员、调解员发现重大纠纷和集访苗头,随时上报,并在第一时间赶到现场进行调处,并及时通过信息渠道向上级报告,切实防止民转刑案件和集访、越级上访事件发生。二是健全检查考评机制。乡矛盾纠纷“大调解”协调中心明确了主要考评考核标准,把大调解的各项指标进行细化分解,进行量化考评考核。三是落实社会矛盾纠纷调处责任制。各单位对属于本辖区调处的矛盾纠纷,要切实负起责任,及时化解,不得把矛盾纠纷推向上级、推向社会,达到一般纠纷不出组、大纠纷不出村、疑难纠纷不出乡。四是实行问责任制。对群众上门要求调处的矛盾纠纷,实行问责任制,不管找到那个部门都应热情接待、主动受理,然后转交责任部门调处,切实防止矛盾激化。
三、统一标准,确保质量。一是统一制度建设标准。乡矛盾纠纷“大调解”协调中心及人民调解委会统一建立了重大纠纷快报、重大纠纷(社情)汇总分析;重大纠纷协调调解、纠纷排查专项治理、重大纠纷管辖督办等制度;各调委会统一建立健全工作责任、例会、学习、考评、业务登记、培训、统计、档案管理等八项内部管理制度;完善和规范了大调解工作业务台帐。二是统一业务建设标准。在“大调解”工作整个过程中,从纠纷调处申请、受理、告知、调查、调解、制作协议书,到协议履行及回访等方面都建立了完善的制度,并严格运作程序,克服工作中随意性,坚决做到既重视实体上的合法规范,又重视程序上的合法规范。三是统一队伍建设标准。各调委会组成人员实行选举与聘用相结合,并报司法所审查、备案;司法所负责培训调委会主任,8月17日举办了全乡基层调解员培训班,参训人员20名;同时下发了文件,对基层调解员进行目标管理、量化考核、严格按标准落实奖惩。四是统一协调中心和调解室建设标准。协调中心必须要
有办公室、调解室、档案室。调解室必须要在20平方米以上,并有明显标志。全乡统一了上墙公示栏,从而使乡、村两级协调中心规范化建设得到了加强,使调处中心成为整合力量、联动各方的调处机构和工作平台。
虽然在今年我们的大调解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仍然存在一定的问题和困难。一是个别村对大调解机制建设工作重视程度不够,差距比较明显;二是村调处中心基础设施建设还需进一步加强,资金的投入与上级的要求还有很大差距,影响了大调解工作向更高层次拓展;三是部分社区调解室没有达标,基层调解员的培训工作尚需进一步规范;四是我乡矛盾纠纷面宽量大,“大调解”协调中心配备人员太少,无法全面负担起我乡全面协调工作。
今年的工作已经入尾,为了更好地做好大调解工作,我们对明年工作初步打算如下:
一是进一步健全大调解体系。调处服务中心机构健全,制度完善,人员到位,切实保障大调解各级组织网络管理规范,运行有效。加强组织协调,继续加大对大调解工作的指导、督促和考核。根据制定的大调解量化考核标准,对大调解工作开展情况实施检查考核,确保大调解工作各项措施落到实处。
二是进一步建立完善大调解信息预警机制。按照县上关于加强信息预警机制建设意见的要求,建立和完善大调解信息预警机制,加强信息员队伍建设,完善信息网络体系,加强纠纷排查工作,提高矛盾纠纷预警能力。
三是严格落实矛盾纠纷调处责任制。坚持“属地管理”和“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把矛盾纠纷调处的责任落实到各部门、单位,实行分级负责,归口调处。
四是进一步加强村上社会矛盾纠纷调处服务中心规范化建设和基础建设。规范公示内容,健全基础台帐,完善工作制度,严格考核奖惩。
五是大力加强调解员队伍建设。按照为人公正、办事公道、有群众威望、懂政策法律的要求,选好配强调解队伍。加强调解员教育
培训和管理,着力建设一支政治强、业务精、威信高的高素质调处队伍。积极推行首席调解员制度,坚持调解员持证上岗,努力提高调解质量。
六是继续推进人民调解规范化建设。切实按照“六有”、“四落实”、“四规范”的标准,大力推进人民调解委员会规范化建设,努力减少和预防因邻里纠纷引发的民转刑案件的发生。民间纠纷调解率达到98%,成功率达到95%以上。对因邻里纠纷引发的命案将实行“一票否决”。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们将进一步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基层,认真调查研究,总结经验,树立典型,因地制宜,推广好经验、好做法,把我乡的“大调解”,建设工作推向一个新台阶,为创建“平安义和”做出新的贡献。
义和乡大调解协调中心2011年11月2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