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业技术人员初级专业知识[全文5篇]

时间:2019-05-12 21:15:3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林业技术人员初级专业知识》,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林业技术人员初级专业知识》。

第一篇:林业技术人员初级专业知识

专业知识

1、林业生产所讲种子的涵义:植物学上的概念和林业生产上的概念 植物学指根茎苗叶芽籽泣及果实

林业生产上所讲的种子函义比较广泛概括地说风在林业生产上可利用作为播种材料的任何器官或其营养体的一部分,不论它由什么部分发育而来,也不论它在形态构造上简单或复杂只能作为繁殖后代的都统称为种子。

2、林木良种具有两方面的涵义,一方面指优良品种而言,一方面指优质种子而言,这两者之间的关系非常密切,良种必须是优良品种的优质种子。优良品种所具备的遗传特性,应该符合林业生产的要求,而优质种子则指各种林木的种子本身具有高度播种品质而言。

优质种子具备条件:

1、纯净一致

2、饱满完整

3、健全无病虫

4、生活力强

3、影响花芽分化的因素:

内在因素:花芽形成过程要消耗大量的碳素物质和氮素物质,并且碳、氮必须有一定的比例,蛋白质含量需占总氮量的70%以上,60%以下不能形成芽,所以良好的营养生长为转向生殖生长打好物质基础,树木的….花芽在分化过程中,需要大量的高能物质三磷酸腺甘ATP,核蛋白以及淀粉和糖类。所以磷肥对提高花芽分化有重要作用,一般来说,在新梢内部,生长素和亦霉素处于高水平促进生长,抑制花芽分化,乙烯和细胞激素处于高水平时有利于花芽分化。

外在因素:生态因子光、热、水、养

生产上的应用,种子园的疏伐以提高产量,干焊、高温导致花芽增多

4、种子成熟分为:生理成熟、形态成熟、生理后熟

5、种子休眠的类型:先天休眠、强迫、诱导3种类

6、种子萌发分为:吸水膨胀的物理阶段、停滞萌动的生化阶段、胚根生长发育的生理阶段 种子萌发的外界条件:必需因素为水分、温度、氧气,光照、二氧化碳浓度对种子有一定的影响

7、种子催芽:解除种子休眠促进种子萌发的措施称为种子催芽。方法:浸种催芽、层种催芽、药齐催芽。层积:分为低温、变温、高温层积

8、种子品质检验的内容指应用科学、先进和标准的方法对种子样品的质量进行正确的分析测定,并判断其质量的优劣国,评定其种用价值。种子品质是种子各种特性的综合,通常包括遗传品质和播种品质两个方面。检验的内容包括种子净度、种子重量、种子含水量、种子发芽力、种子生活力、种子优良度等

意义:1)通过种子净度的测定可能了角种子夹杂物的情况,以便清除杂质和进一步精选种子,保证种子贮藏安全。2)通过种子发芽能力的测定,可以避免将发芽力低的种子用于播种而导致育苗失败或浪费土地

3)通过种子净度、发芽率和千粒重的测定,可以判断种子对对播种的适用程序,确定合理的播种量,节约种子 4)通过种子含水量的测定,可以了解种子本身含水的状况,以便加以干燥处理,使之达到适于贮藏的含水量,保证种子贮藏和运输安全

5)在种子检验的基础上,提出各树种子划分的等级标准,对种子品质作出正确评价,有利于按质论份,促进种子品质的提高

9、种子净度的测定是测定供检样品中纯净的种子、其它植物种子和夹杂物的重量百分率,据此推断种批的姐成,净度越高,说明种子品质越好。种子净度也是确定播种量和划分种子等级的重要依据

10、种子千粒重是种子品质的重要指标之一,是计算播种量的重要依据

11、种子含水量是种子中所含游离水和胶体结合水的重量与种子重量的百分比。直接影响种子安全贮藏和调运

12、种子发芽力是种子播种品质中重要的指标,表达种子发芽能力的指标主要有发芽率、发芽势。

13、林木良种基地类型:种子园、母树林、采穗圃。

14、母树林的主要任务:1)生产品质优良的林林种子,提供造林用种的重要途径之一2)母树林适用于在急需大量优良种实,但种子园刚建立,没有能力生产出大量优良的林木种子时,建立母树林。

15、优树选择及标准:是从天然林或人工林群体中,按选种目标和优树标准进行表型个体的选择,从入选的优良单株上分别采种、采条,进行遗传测定,建立种子园或采穗圃繁育良种。

优树标准:优树标准随树种、选优目的、方法、和立地条件的不同,其标准也不同,一般包括数量及质量两个方面。

16、种子园的任务:种子园是指用优树无性系或家系按计划要求营建,实行集约经营,以生产优良遗传品质和播种

品质种子为目的的特种人工林。

大量生产遗传品质和播种品质优良的种子;同时在保证种子遗传品质的前提下,努力促过种子园早结实、多结实。

依繁殖方式不同分为无性素种子园和实生种子园。

初级种子园、去劣疏伐种子园、一代无性系种子园、二代无性系种子园、高世代种子园

17、采穗圃:是用优树或优良无性系作材料建立的,是为生产遗传品质优良的种条和处根而建立的良种繁殖场所。初级、高级 第二章

1、如何根据树种特性合理区划育苗地?

如杨树、桞树等耐湿树种的仟插区可设在地势较低、土层较厚地下水位较高的地方;水杉等树种的仟插区应设在土壤疏松、排水和通气良好、灌溉和管理较方便的地方;一睦珍贵树种或仟插生根较难的树种的千插区要充在土壤水、肥条件中等,地下水位较高,排水良好的地方。

2、根据育苗生产需要苗圃应划分为生产区占总面积的75-85%、辅助区不超过总面积的25%与房屋建筑区(管理区)

3、苗圃地耕作的目的:通过耕作,翻动耕作层的土壤,能促使土壤熟化,有利于恢复和创造土壤团粒结构,土壤结构改变,性质也会发生变化,加强透水性,提高保水抗旱能力,改善土壤通气性,有利于苗木根系的呼吸增进对养分的吸收,由于通气良好,空气充足,易于提高土温,有利于土壤中好气幑生物的活动,加速土壤有机质的分解,为苗木提供充足的养分,同时还能起到消灭杂草、防治病虫害的作用。平场、耕地、粑地、镇压、中耕、浅耕

4、肥料:有机肥、无机肥、生物肥三大类。

施工肥原则:1)必须符合苗圃地的土壤条件、气候条件和树种特性和肥料性质,有针对性地科学施工肥,才能达到预期效果。

方法:基肥、种肥、追肥

5、播种育苗的方法:是把林木种子播种到苗圃土壤中,通过育苗技术措施为种子提供有利于发芽、生长条件,培育成苗木的方法。

6、播种育苗的管理技术:

7、营养繁殖的特点:分为有性与无性繁殖。其优点苗木具有变异小,能够保持母珠优良性状,是良种繁殖的有效手段,可以培育出个体间遗传性状比较一致的无性系;一些树种种子繁殖较难,可以用无性繁殖方法进行繁殖,有些树种种源缺乏,难以采到种子,采用无性繁殖可以扩大种源加快繁殖速度。

缺点:苗木根系无明显主根,不如实生苗的根系发达,抗性较差,而且寿命较短,一些树种多代重复营养繁殖易引起退化。

方法有:千插、埋条、压条、分蘖和组织培养条条块块产,常用的是千插与嫁接

8、千插育苗是利用离体的植物营养器官的一部分,如根茎叶,芽等等在一定条件下插入土壤、沙或其它能生根的基质中,利用植物的再生能力经过人工培育使之发育成一个守整新植珠的繁殖方法。用这种方法培育的苗木称为千插苗 主要有枝茶、中插、根插

影响千插苗生根的主要因素:内在因素,树种特性、母树年龄、插条着生部位、插穗生长发育状况、插穗极性 外因:土壤和基质、温度、空气、光照、土壤水分和空气温度

9影响嫁接繁殖成活的因素:嫁接能否成活的关健在于二者的组强是否愈合,而愈合的主要标志应该是维管组织系统的联结。主要是依靠砧木和接穗之间的亲和力,以及地合部位伤口周围的细胞生长、分裂和形成层的再生能力。

10、掌握不同嫁接方法如何选择嫁接时间:嫁接方法有枝接法和芽接法两大类。嫁接一般在树林休眠期进行,多在春、冬两季以春季为最适。

11、苗木质量评价标准:苗木形态指标、生理指标和苗木活力的表现指标是评价苗木质量的3个主要方面。

12、苗木调查的主要内容:包括苗木数量和苗高、地径三个主要指标

13、苗木分级标准:根据苗木质量指标可将苗木分成为成苗、幼苗和废苗三类。其中成苗又分为两级,即1、2苗。1级苗具备以下条件苗木要粗状端直,具有一定高度,充分木质化无徒长现象,枝叶繁茂,色泽正常,根系发达,主根粗状具有一定长度,侧、须根较多,根副大,具有饱满的顶芽,龙其针叶树苗必须具有饱满正常的顶芽,这是

分有的重要指标之一。苗木重量大,冠根比值小,无病虫害和机械损伤。

14、植物组织培养概念:植物组织培养是在无菌条件下,将离体的植物器官、组织、细胞以及原生质体,培养在人工配制的培养基上,并给以适合其生长、发育的条件,使之分生出新植株,又叫离株培养、试管培养。

特点:

1、研究材料来源单一,无性系遗传背景一致

2、经济方便效率高

3、条件可控误差小

4、生长快周期短重复性强

5、周年试验生产

意义:

1、无性系快速繁殖

2、去除病毒、真菌和细菌等病害

15、窗口育苗的特点:与裸根苗相比,容器苗能形成完整根团,起苗、包装、运输时不伤根,苗木活力强;造成成活率高栽植后没有缓苗期,由于是带原土栽植,根系不受伤害,对造林适应性强,可延长绿化植树的时间,不受常规植树季节的严格限制,容器苗多生长在大棚或温室内,温度,水分、光照等生态因素可调整到苗木所需的最佳状态,因此,苗木生长迅速,育苗周期短3-6个月即可出圃造林,育苗时节约良种,每个容器只播1-3粒种子,便于机械化操作,不需占用肥力较好的土地。容器充苗成本高,一般比裸根高60% 第三章

1、造林六项目基本技术措施为:适地适树、细致整地、良种状苗、合理结构、认真种植、抚育管护

2、森林立地条件:是指在造林地上凡是与森林生长发育有关的自然环境因子的综合。

立地质量:指某一立地上既定森林或其他植被类型的生产潜力,其高低与具体树种相关联包括气候因素、土壤因素及生物因素。

立地分类与立地类型:立地类型是土壤养分和水分条件相似地段的总称。略

立地质量评价:就是对立地的宜林或潜在的生产力进行判断或预测,其目的是为收获预估而量化土地的生产潜力,或是为确定林分所属立地类型提供依据。

立地指数:也称地位指数,是进行立地质量评价的常用指标之一,通常用某树种在一定基准年龄时的优势木平均高或几株最高树木的平均高来表示。

3、森林立地因子主要包括:物理环境因子、森林植被因子、和人为活动因子。划分立地类型的依据主要是地形与土壤。

4、森林立地主导因子的概念起决定性作用的因子在造林学上称之为主导因子。

5、造林种类:荒山荒地、农耕地、四旁地及撩荒地、森林迹地、已局部更新的迹地、次生林及林冠下造林地 四旁:路旁、水旁、村旁、宅旁

6、森林的种类按照功能划分为防护林、用材林、经济林、薪炭林和特种用途林。

防护林:以发挥森林的防风固沙、护农护牧、涵养水源、保持水土等防护效益为主要目的森林。用材林:以生产木材、包括竹材,为主要目的森林。

经济林:以生产除了木材以外的其他林产品为主要目的森林。薪炭林:以生产木材燃料为主要目的森林。

特种用途林:特种用途是以国防、环境保护、科学实验和生产繁殖材料等主要目的森林。

7、森林可持经营:

8、树种选择的原则:遵行经济学和生态学相兼顾的原则。

9、适地适树就是指造林树种的特性与造林地的立地条件相适应、也就是说所选的造林树种应提供与生产力相适应的蓄积和经济产量。三条途径:选树权种、改良土壤、改变树木特性

10、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树种组成的林分称为混交林。一般把由一种树种组成的林分叫做纯林。

混交类型:主要树种与主要树种混交、主要树种与伴 生树种混交、主要树种与灌木混交、主要树种、伴 生树种和灌木混交共四种。混交方法:株间混交、行间混交、带状混交、块状混交

11、林分密度是指单位面积林地上林木的数量。人工林的初始密度称为造林密度,是指单位面积造林地上栽植株或播种穴数,以株或穴为计算单位。

一般地说,用材林与防护林、薪炭林相比,用材林的造林密度应小,防护林、薪炭林密度应大。一般喜光树种、速生树种造林密度以较小为宜,阴性树种或者生长缓慢的树种造林密度不能太小

立地条件好的地方林木生长迅速,造林密度可以小些;立地条件差的地方,苗木不易成活,造林密度可以适当加大。

12、种植点的配置:正方形配置、长方形配置、三角形配置

13、林木个体发育分为:(幼年、青年、状年、老年)四个时期

14、林木群体的生长发育分为林木个体发育分为幼苗、幼树、幼龄林、中龄林、成熟林、过熟林等六个阶段

15、森林生态系统具有巨大的生产功能、环境防护功能、和社会功能,其中生产功能是最基本的功能。

16、森林的生物产量由:光合速率、叶面积、生长期和老化过程等因素

17、造林整地的方式:全面整地、带状整地、块状整地

全面整地:翻垦造林地全部土壤的整地方法,改善立地条件的作显著,清除灌木、杂草、竹丛彻底,苗木容易成活,幼林生长良好,但花工多,投资大,易发生水土流失,在使用上受到地形坡度和经济条件等 因素的限制较大。带状整地:呈长条形翻垦造林地土壤,并在翻垦部分之间留一定宽度的原有植被的整地方法,此法改善立地条件的作用较好,预防土壤侵蚀的能力较强也较省工。

块状整地:是呈块状翻垦造林地土壤的整地方法。灵活性大,可因地制宜应用于各种条件的造林地,虽引起的水土流失危险性小,但改善立地条件的作用相对较差。

18、如何确定合理的造林整地时间:一般来说除冬季土壤土封冻期外,其余季节均可整理,提前整地一般是指前1-2个季节,但最多不超壹年。

整地深度:是整地各种技术指标中最重要的一个指标,通常在50CM左右。整地深度至少应超过造林常用苗木根系的长度。

19、按材料划分造林方法有:直播造林、植苗造林和分殖造林。

20、幼林保护的内容主要包括:封山育林、防火、防治病虫兽害、防除寒害、雪折、日灼等

21、种过林作业设计的目 的:为保证造林质量,提高造林成效,有计划地扩大森林资源,改善生态环境,使造林、营林建立在科学和可行的基础上,必须在造林前进行调查规划和造林作业设计。

意义:造林施工设计又称造林作业设计,是以小班为单位,根据造林规划及上级下达的年底造林计划进行的施工作业设计,在造林前一年进行。

22、造林质量检查验收造林成活率40%以下的面积,重新造林。一等成活率在85%以上,二等成活率在41%-84% 第四章

1、抚育间伐的概念:从幼林进入郁闭阶段起至主伐前一个龄级的整个期间,对未成熟的森林定期而重复地伐除部分林木,目的就是不断改善保留林木生长发育的空间条件。调节林木之间的竞争程序,提高林木质量,促进林木速产丰产,同时获得一部分用材的一种技术措施。

目的:从森林与环境统一的原理出发,我们通过改变环境条件,就能调节森林生长发育过程。

任务:通过抚育间伐能够调节林分的密度,改变林下光照、温度和温度,因而也就使森林的生长发育朝着我们所期望的方向发展。

2、抚育间伐的理论基础:森林从发生到衰老概括为六个方面:幼龄林、中龄林、状年林、近熟林、成熟林、过熟林

3、无育间伐的种类:透光伐、疏伐、生长伐、卫生伐

透光伐:是在幼龄时期,为了解决林木之间或树种和其它植物之间的矛盾,保证主要树种或目的 树种不受次要树种、非目的树种和其它乔灌木或草本植物的抑制,以调整林分组成为主要目标的一种抚育间伐种类。分为:全面抚育、团状抚育、带状抚育

疏伐:是林木从速生期开始直至主伐前一个龄级为止的时期内,树种之间的矛盾焦点集中在对土壤养分和光照的竞争上,为使不同年龄阶段的林木占有适宜的营养面积而采取的无育措施,疏伐是间伐无育时间最长也是重要的一种采伐,目的就是调整林木之间的比例关系、促进留存木增长、提高质量、综短培育期限、增加大径材的出材量。分为:下层疏伐、上层疏伐、综合疏伐、机械疏伐

生长伐:为了培育大径材在近熟林阶段实施的一种抚育间伐方法称为生长伐,是在疏伐之后继续疏开林分,促进保留木直径生长、加速工艺成熟,综短主伐年龄,生长伐与疏伐相似 卫生伐:是一种改善林分卫生状况和利用受害木为目的的抚育间伐。

4、抚育间伐的技术要素:

1、直径和断面积

2、林分分化

3、林木株数

4、林分郁闷度和自然整枝高度 抚育间伐的强度方法分定性间伐和定量间伐两大类。间隔期略

抚育采伐木的选择:砍坏留好,确小留大,确密留稀,维持森林生态平衡 修枝的基本方法略 第五章

林分改造就是对组成、林相、郁闭度与起源等方面不符合经营要求的那些产量低、质量次的林分进行改造的综合营林措施,使其转变为能生产大量优质木材和其它多种产品,并能发挥多种有益效能的优良林分。

林分改造对象:小老头人工林、生长衰退无培育前途的多代萌生林、非目的树种组成的林分、郁闭度在0.2以下的疏林地、遭受严重自然灾害的林分、生产力过低的林分、天然更新不良、低产的残破近熟林、灌丛林地

2、低效林概念:是指人为因素的直接作用或诱导自然因素的影响,林分结构和稳定性失调,林木生长发育衰竭,系统功能退化或丧失,导致森林生态功能,林产品产量或生物量显著低于同类立地条件相同林分平均水平的林分总称。

3、低效林分类,(一)根据起源的不同低效林可分为低效次生林和低效人工林。包括残次林、劣质林、低效灌木林 低效人工林分为:低效纯林、树种不适林、病虫然害林、经营不当林、衰退过熟林

(二)经营目标分类,分为低效防护林和低质低产林

4、次生林概念:是指原始林或人工林经过采伐、开垦、火灾及其他自然灭害破坏后,经过天然更新,自然恢复形成的次生群落,由于次生林是天然林,因而又称天然次生林。

特点:

1、种类成分单纯,多为阳性与中性树种

2、中、幼龄林与同龄林

3、无性繁殖起源的林分多

4、林木早期生长迅速,但衰退也早

5、群落层次结构简单,水平结构多样

6、林分的稳定性差

7、林分呈镶性分布

8、次生林多病虫害

5、低价格次生林改造技术:原则:

1、坚持以育为主的方针,但又要兼顾经济条件

2、改造的技术措施应该因地制宜、因林制宜,进行综合培育。

3、在改造工作的安排上,在作业的顺序上应由近及远,由易及难,先点后面

4、集中成片地搞,一坡一沟地搞。这样便于集中力量,又便于今后管理。

5、把次生林改造工作与其它森林经营活动及造林工作结合起来进行

6、做到有调查设计,有改造技术细则有检查验收制度。第六章】

1、主伐更新方式类别:一般分为皆伐、渐伐、择伐三大类 森林更新途径:人工更新、天然更新、人工促进天然更新

2、皆伐与更新:略

3、择伐的技术要点:择伐最适合在异龄复层林里进行。

择伐强度对于更新和调整树种组成有着重要作用。一般由喜光性树种组成的林分,采伐强度可以大些,而阴树种的采伐强度小一些。

采伐木的选择:合理的择伐应该是把采伐和育林紧密地结合起来。,择伐林的林木按其高度可分上、中、下三层 择伐的种类:更新择伐和级择伐

择伐的优点:由于林地保留有大量小径材和幼树,森林环境无显著变化,能继续保待森林的防护,卫生疗养和观赏作用,保持 森林生态系统的功能。林分的多层异龄性形成垂直郁闭的林冠,使林木有可能充分利用阳光增大林分的生物量。

幼苗、幼树在上层林冠的庇护下,不易遭受日灼、霜冻、风焊的危害,特别对幼年要求庇荫的树种更为有利。择伐形成的异龄林,比皆伐,渐伐形成的同龄林具有更大抵抗或减轻自然灾害的能力。

缺点:复杂,不适合机械作业。成本高,不适于阳性树种的更新和人工更新,不适合于无性更新,采伐中容易损伤幼苗和保留木

4、渐伐与更新:

渐伐是将一个伐区上所有的林木、有较长期限内分几次逐渐伐完。渐伐的种类:可分为均匀渐伐、带状渐伐和群状渐伐。

渐伐迹地更新:预备伐阶段、下种伐阶段、受光伐阶段、后伐阶段

渐伐优点:对森林环境的影响不大,一些大粒种子能均匀分布,有利于水土保持和水源涵养,残余物少,减少了病虫害和火灾的危险性。

缺点:要求较高,作业难度大,不便 实行机械化,在最后一次采伐时,伐木和集材对幼树的损伤较大实行二次或三次渐伐时,由于林分过度稀疏,可能会造成林木风倒、风折。第七章

1、森林经营管理也称森林经营,也可称为森林次源经常管理,它是对森林次源进行区划、调查、分析、评价、决策、信息管理等 一系列工作的总称。

任务:森林资源区划和调查、森林生长与效益评价

3、森林调整

4、森林经营决策和计划

5、森林资源管理

2、

第二篇:林业专业知识

《林业专业知识》考试大纲

第一章 绪论:林业及林学的概念与内涵;中国林业的发展与现状。第二章 森林的概念与特征:森林的概念、特点与组成;林分特征指标及林分标准地调查与要求。

第三章 森林植物:植物界的基本类群和植物分类方法与系统;生物多样性及其评价指标。

第四章 森林与环境:森林环境因子及森林与环境相互作用;森林的分布规律。第五章 森林的功能与效益:我国的生态环境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森林的功能、效益与评价。

第六章 林木种子与苗木培育:林木种子的采集、调制与贮藏的理论与技术;苗木质量的评价与表示方法;主要育苗方式及方法。

第七章 森林植被恢复与重建理论:森林类型及其划分;森林立地的基本概念及立地因子;适地适树的途径、原则与方法;造林密度的作用规律及确定造林密度的方法;树种种间关系的表现形式与作用方式。

第八章 人工植被调控技术:引种的意义、依据及注意事项与成功标准;育种方式与方法;造林地的选择和整地与林地管理;确定造林密度的原则与方法;混交林的营造技术。

第九章 森林可持续经营:森林经营的概念及森林可持续经营内涵与任务;森林结构调控技术;森林采伐更新技术及次生林经营。

第十章 城镇园林绿化:城镇园林绿化及其功能;城镇园林绿化地规划设计的原则和基本理论;城镇园林绿化地规划设计方法。

第十一章 森林健康与维护:森林生态系统稳定性及评价指标;林木病虫害的综合防治措施;森林火灾的预防与控制。

第十二章 林业生态工程建设理论与技术:林业生态工程及其管理与评价。第十三章 林业政策:林业政策及特点;林业政策实施的方法和步骤;林业政策与林业法规的区别与联系;我国现阶段林业政策的主要内容。

第十四章 森林法律制度:森林法的概念及其基本原则;森林、林木、林地登记发证制度的主要规定;森林、林木、林地使用权流转的对象及范围;解决林权争议的方法和工作步骤;占用或者重用林地的审批程序;预防和扑救森林火灾的主要规定;违反森林法规的几种主要行为。

云南林情:云南的森林资源现状;云南的林产业现状;实现绿色经济强省建设中的云南林业特点。

以下内容根据考试大纲整理:

云南省林业厅属事业单公开招考工作人员

《林业专业知识》考点归纳

第一章 绪论

一、林学的概念:是研究森林的形成、发展、管理以及资源再生和保护利用的理论与技术的科学。

二、中国林业的发展与现状:我国森林面积列世界第五位,森林蓄积列世界第六位,人工林面积列世界第一。自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形成了以森林法为主体,其他林业法律、法规、规章相辅相成的林业法律体系。颁布了林业法律10部、林业行政法规17件、林业部门规章42件。

我国林业发展中的问题:我国森林资源存在总量不足、质量不高、分布不均衡的问题。我国森林覆盖率只有全球平均水平的2/3,排世界第139位。人均森林面积0.145hm2,不足世界人均占有量的1/4。人均森林蓄积10.151m3,只有世界人均占有量的1/7。湿地资源存在总量不高,人均占有量较低、部分湿地严重退化的问题。我国自然湿地仅占国土面积的3.77%,远远低于6%的世界平均水平。人均自然湿地面积0.028公顷,仅相当于世界人均湿地面积的13.15%。有关部门监管不规范,局部地区乱砍滥伐现象严重。林业产业发展水平与整个国民经济发展水平仍存在很大差距,产业产品结构不合理的状况未从根本上扭转,低层次重复,粗放型扩张现象依然存在,致使林业产业技术含量低、产品附加值低、资源利用水平低、经济效益差。林业科技成果供给线路不畅,集成化供给不足,转化动力不足,以种苗产业为例,良种供种率、使用率低、商品性弱,竞争力不强。

第二章 森林的概念与特征

一、森林的概念、特点与组成:森林是以乔木为主体,包括灌木、草本植物以及其他生物在内,占有较大的空间,密集生长,并显著影响周围环境的生物群落。

森林的特点:①分布范围广。②物种丰富,层次结构复杂。③生命周期和演替系列都很长。④生产率高,物能流动系统完整。⑤用途多、效益大。

森林的组成:森林中除建群种外,还有大量的植物包括各种乔木、亚乔木、藤本、灌木、草本、菌类、苔藓、地衣等。森林动物从兽类、鸟类到两栖类、爬虫、线虫、昆虫,以及微生物等,不仅种类繁多,而且个体数量大,是森林中最活跃的成分。森林植物的层次结构从上到下,可分乔木层、亚乔木层、下木层、灌木层、草本层、苔藓地衣层,以及跨越各层的层外植物垂直面和零星块、片等。

二、林分特征指标林分标准地调查与要求:林分是指森林的内部结构特征。即树种组成、森林起源、林层或林相、林型、林龄、地位级、出材量及其他因子大体相似,并与邻近地段又有明显区别的森林地段。也就是说,林分指内部结构特征(如树种组成、林冠层次、年龄、郁闭度、起源、地位级或地位指数等)基本相同,而与周围森林有明显区别的一片具体森林。林分常作为确定森林经营措施的依据,不同的林分需要采取不同的经营措施。在森林经理工作中,是划分小班的基础,在集约经营的森林中,一个小班包含一个林分。

三、林分标准地调查与要求: 为掌握森林资源的状况及其变化规律,满足森林资源经营管理工作的需要,应进行林分调查或某些专业性的调查。在林分内,按照平均状态的要求所确定的能够充分代表林分总体特征平均水平的地块,称作典型样地,简称标准地(sample—plot),通过设置标准地进行实测调查,可获得林分各调查因子的数量和质量指标值,根据标准地调查结果按面积比例推算全林分结果的调查方法称作标准地调查法。

要求:标准地的形状以便于测量和计算面积为原则,一般为方形或矩形。为充分反映林分结构规律和保证精度,标准地不能跨越林分、小河、道路或伐开的调查线,离林缘至少20米,还要有足够的林木株数,一般在近熟、成熟和过熟的林分中应至少有200株以上,中龄林250株以上,幼龄林300株以上。

第三章 森林植物

一、植物界的基本类群

植物界的基本类群:藻类植物、菌类植物、苔藓植物、蕨类植物、种子植物。

二、植物分类方法与系统

植物分类方法:1.根据生命活动所需有机物来源的不同进行分类,能自己合成有机物的是自养型植物;依赖于现成有机物的是异养植物。2.植物依据能否形成种子可分为种子植物和孢子植物。孢子植物又可分为藻类、苔藓、蕨类,均通过孢子进行生殖,进化顺序由低到高依次为藻类→苔藓→蕨类。种子植物对陆地的适应能力很强,依据种子外面有无果皮包被可分为被子植物(有果皮)和裸子植物(无果皮)。植物分类系统:恩格勒学派、哈钦松系统、塔赫他间系统、Cronquist系统、达格瑞系统、张宏达种子植物系统。

三、生物多样性及其评价指标

生物多样性是生物及其环境形成的生态复合体以及与此相关的各种生态过程的综合,包括动物、植物、微生物和它们所拥有的基因以及它们与其生存环境形成的复杂的生态系统"。通常包括遗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三个组成部分。

生物多样性评价指标:野生高等动物丰富度、野生维管束植物丰富度、生态系统类型多样性、物种特有性、外来物种、外来入侵物种、外来物种入侵度、受威胁物种。第四章 森林与环境

一、森林环境因子及森林与环境相互作用:

生态因子:气候(光、温度、水分、空气、雷电)、土壤、地形、生物、人为等因子。

森林对环境的作用:森林可以减弱噪声的传播,森林在光照条件下可发生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放出氧气。森林具有吸附作用,可以吸附空气中的一些灰尘和颗粒,净化空气。森林是一座生物水库,可以保持水土。一般来说,森林可以改善气候环境,降低温差,保持空气湿润。森林还可以防风治沙,改善环境。

二、森林地带性分布规律:从南到北,我国典型的森林类型有:

(1)热带季雨林:分布于海南岛、台湾南部、西双版纳、雷州半岛等地;(2)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分布于秦岭以南大部分地区;(3)温带落叶阔叶林:分布于秦岭以北大部分地区;(4)寒温带针叶林:分布于大兴安岭北端。每两种森林类型之间往往还存在过渡类型。

第五章 森林的功能与效益

一、我国的生态环境现状及存在的问题:(1)森林草原生态系统退化,生态安全受到威胁;(2)水土流失严重,土地荒漠化程度加重;(3)水资源贫乏,水质污染严重;(4)农业面源污染严重,影响粮食安全;(5)生物多样性锐减,遗传资源丧失。

我国生态环境恶化的原因:1.传统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是我国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的深层次因素。2.我国生态环境保护管理体制不顺、机制不健全、法制不完善也是生态环境恶化的重要原因。3.长期以来对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的投入不足,也是造成生态环境恶化的重要因素。我国生态环境综合治理的对策:1.加强公众教育,引导公众参与我们必须重视生态环境保护的基础教育、专业教育,积极搞好社会公众教育,增强社会公众生态环境保护意识和可持续发展意识。2.健全管理制度,完善激励机制我们必须切实加强领导,建立生态环境与经济发展综合决策机制。3.加大资金投入,建立补偿机制为了使生态环境综合治理落到实处,必须建立投资主体多元化和投资方式多样化的投入机制。4.依靠科技创新,运用先进技术依靠科技创新是搞好我国生态环境综合治理的重要条件。5.完善法律体系,强化执法力度加强立法和执法,把生态环境保护纳入法治轨道。6.培育环境文化,发展生态农业当前,我们必须大力培育环境文化,探索可持续发展的新型经济增长方式,切实推进可持续发展观念在社会生活中的运用。

二、森林的功能、效益与评价:

森林的生态功能主要体现在保障国土生态安全,改善生态环境,维持人与生物圈的生态平衡,维护生物多样性等方面;森林的经济功能是能够提供林副产品,林产品包括原木、锯材、纸浆材、人造板材、果品等,副产品包括森林植物的叶、颈、皮、脂、胶等,以及森林动物、微生物提供的各种产品,它是以优化土地利用结构,优化资源配置,提高比较效益为目标;森林的社会功能最为复杂,影响面极广,涵盖了社会经济发展的整个层面。总括讲,以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为目标,包括优化社会发展环境、改善人居环境、满足人们精神享受、成就生态文明等。森林生态效益:有涵养水源、固土保肥、固碳制氧、保护生物多样性、净化环境、防风固沙。

第六章 林木种子与苗木培育:

一、林木种子的采集、调制与贮藏的理论与技术;

林木种子采集:适时采集、树上采集、地面收集、伐倒采种,种子的采集必须在种子成熟后进行,采集时间过早,会影响种子的质量,过晚,等小粒种子脱落飞散后则无法收集。

种子成熟过程是受精的卵细胞发育成具有胚根、胚茎、胚芽和子叶等的全部过程。

种子成熟一般经历两个过程:先生理成熟,而后形态成熟。

生理成熟:当种子内部贮藏的营养物质积累到一定程度,具有发芽能力时称为生理成熟。形态成熟:当种子具有发芽能力,且果实、种子显示出成熟特征时,称为形态成熟。生产上多以形态成熟作为确定采种期的标志。

生理后熟:有少数树种,如银杏的果实,虽然在形态上7呈现出成熟的特征,但种胚还未发育完全,只有采收后经过层积处理,种胚才逐渐生长至正常的大小而 具有发芽能力,这种现象称为生理后熟。

林木种实类型:球果类、干果类(硕果、荚果、蓇葖果、翅果、坚果)、肉质果(浆果、核果、肉质果)。

影响种子生命力的因素:1.内在因素(种皮结构、内含物构成、种子含水量及种子成熟度);2.外部条件(空气相对湿度、温度、通气条件及生物因子)。采集技术:立木采集、机械采集、其他法。

林木种子调制技术:脱粒(球果类、干果类、肉质果);净种(风选、筛选、水选、粒选);分级(筛孔大小)。种子调制是采种后对果实和种子进行的干燥、脱粒、净种和种粒分级等技术措施的总称。调制的目的是为了获得纯净而适宜贮藏运输和播种的优质种子。

净种就是除去夹杂在种子种的鳞片、果皮、种皮、果柄、枝叶碎片、空粒、废种子、土块等。

其目的是提高种子纯净度。净种方法一般是根据种子、夹杂物的大小和比重不同,分别采用风选、水选、筛选或粒选。种子贮藏方法:可分为干藏和湿藏。无论采用哪种方法,种子入库前都必须净种,测定种子含水量,对含水量过高的种子要进行干燥处理,使其符合贮藏标准,为防止病虫害,入库前应对种子进行消毒处理。

二、苗木质量评价:

1、生长健康无病虫害。

2、表皮光滑圆润无萎缩。

3、表皮无明显损伤。

4、枝条分布均匀。

5、外观生长情况符合品种特性。

主要育苗方式及方法:有性繁殖(种子繁殖)、无性繁殖(嫁接繁殖、压条繁殖、扦插繁殖)

第七章 森林植被恢复与重建理论

一、森林类型及其划分

森林类型:简称林型。是按照群落的内部特性、外部特征及其动态规律所划分的同质森林地段。划分森林类型的目的是为森林调查、造林、经营和规划设计提供科学依据,对不同的类型采取不同的营林措施。

森林类型划分:1.法瑞学派

群落分类方法以植物区系的分析为基础。分类的基本单位是群丛,认为群丛是具有一定植物区系组成的群落,其植物种类成分表现出一致的外貌,且生境条件一致。作为基本单位的群丛,如同植物种类,可组合为更高的系统单位,也可再分为较低的单位。其从高至低的顺序为:植被区、群纲、群目、群属、群丛、亚群丛、变型、群相。

法瑞学派是最早将统计方法应用于群落研究的,如群丛归并中群落系数的统计、群落动态中的分层频度法等。20世纪40年代以后,数值分类的方法及排序逐渐发展,并得到广泛应用。

2.英美学派:以植被动态规律-演替和演替系列为其基本观点进行植被的分类。演替的顶极是分类系统中的基本单位-群系。群系则以优势种的生活型表征地区的气候。群系的下一级为群丛。凡外貌、生态结构和种类成分相似的群落,属于一个群丛,通常有2~3个优势种。群丛以下为群丛相,是群丛的地理变形,具有群丛中的两个或几个优势种,但不是群丛中的一切优势种。群丛相下面还可分为组合,由一个或几个次优势种所构成。在季节分明的气候下或郁闭的森林中还可细分为季相组合及成层组合。

3.生态学派:强调林分和生境的相互统一。生境的变化比林分要缓慢得多。二者的相互作用决定着林分的组成、结构、生产力和林分特性等;生境条件的量变引起森林及其组成和生产力的质变。

4.生物地理群落学派:是在植物群落学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其基本分类单位是林型。

二、森林立地的基本概念及立地因子

森林立地:指某一森林地段上的植被与其环境的总和,包括地质、地貌、气候、土壤、植被等。森林立地因子:1.物理环境因子(气候、地形、土壤、水文);2.植被因子(植被类型、指示植物种、建群种、生物量、收获量等);3.人为活动因子;4.森林立地主导因子(对林木生长发育起决定性作用的因子)。

三、适地适树的途径、原则与方法

适地适树就是使造林树种的特性,主要是使生态学特性和造林地的立地条件相适应,以充分发挥生产潜力,达到该立地在当前技术经济条件下可能达到的高产水平。

适地适树的途径:选树适地、选地适树、改地适树、改地适树。适地适树的原则:是否成活、数量质量要求、生长稳定性、用成本和效益评估。

适地适树的决策方法:立地类型划分决策法、模糊决策法。

四、造林密度的作用规律:

1.对造林成活的影响:一般来说,密度与造林成活率无关;群状配置时有正向影响;在立地条件差而成活率较低时可适当增加造林密度,但是不能滥用。

2.对郁闭的影响:密度大,郁闭早,反之则晚;郁闭早晚与树种、立地、经营条件有关;郁闭早,可以减缓杂草与林木的竞争;郁闭过早,会引起林木分化和自然稀疏,造成林木后期生长不良(树冠发育受阻),速生的阳性树种表现得更为突出;极端干旱条件下,不能要求树冠早郁闭,只考虑根系郁闭或林木个体的水分营养面积。

3.对干、枝、叶量的影响:密度增加,叶量也增加,但到一定量后叶量几乎保持不变;如果密度不变,随林龄增加,林分的总叶量也不变,单株的叶量也不变,会影响到林木的直径和材积生长;林分密度越大,地上部分的总生产量中,枝条所占的比例越小,干材所占比例越小,径级也越小。兼顾用材时要考虑工艺成熟时的材种规格。

4.对树冠生长发育的影响:密度对树冠的生长发育有较大的影响。密度越大,平均冠幅越小。密度较高的林分冠幅生长较早衰。各种不同密度林分的平均冠幅到一定年龄后,各自保持在一定的水平上,不再有太大的变化。5.对根系生长的影响:密度过大,会影响到林木的根系发育,根系的水平分布范围小,垂直分布也浅,甚至全林地的总根量也少。一般来说,随密度增加总根量、各级根量度减少。

6.对高生长的影响:密度对高生长的影响较为复杂,研究结论不太一致。“有越密越高的趋势”,英国学者。“低密度的林分具有较高的高生长”,丹麦学者。“在一定的、较稀的密度范围内,由稀到密,促进高生长,在过密的情况下,增加密度,抑制高生长”,苏联学者。

7.对胸径生长的影响: 在竞争作用的密度以上,密度越大、直径生长越小。密度对胸径的作用随林龄而增加。密度对直径生长的影响与林木个体的营养面积有关,与冠幅、叶量的影响相一致。

8.对材积生长的影响: 单株材积V=(π/4)D2Hf(V-单株材积、D-直径、H-树高、f-形数)单株材积与密度1/V=AN+B V=KN-a(V-单株材积、N-株数、A、B、K、a-参数)D 随密度增加而减小,f 随密度增加而增加,密度对单株材积的作用规律与直径相同,随密度的增加而减小。

9.对生物量的影响:符合最终产量恒定法则。一般在幼林阶段,干、枝、叶等的干物质产量随密度增加而增加,但在一定密度以后就保持在一定的水平上。在一定的密度范围内,任何密度范围内的林分,其生物产量最终是一定的。

10.对干形、材质的影响:密度大形数高,尖削度小;密度大,节疤小;树干饱满,干形通直,早晚材不同。

第八章 人工植被调控技术

一、引种的意义、依据及注意事项与成功标准:

引种的意义:引种与其他育种方法相比,所需时间短,见效快,节省人力物力,是一种最经济的丰富本地物种的育种方法。引种可为各种育种途径提供丰富的种质资源。

引种的理论依据:1.遗传学原理:表现型是基因型与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其遗传学原理在于作物对环境条件的适应性的大小及其遗传;2.生态学原理:一种作物生态类型的品种对本地区的条件具有最大的适应性,生态类型相似的品种,也必然具有相似的适应性。引种时,必须根据作物的适应性,引入适合的生态类型的品种;3.气候相似论:两个地区间的生态环境,应相似到足以保证互相引种成功的程度;4.纬度、海拔与引种的关系:纬度相近的东西地区间引种比经度相近而纬度不同的南北地区之间引种具有较大成功的可能性,低纬度高海拔与高纬度低海拔地区间相互引种易成功,同纬度不同海拔地区间引种不易成功;5.植物的阶段发育与引种:注意引种中植物对温度及光照的需求。

引种中的注意事项:1.坚持“既积极又慎重”的原则;2.注意植物习性类型的特点;3.注意农业技术在引种中的作用;4.注意因引种不当而破坏当地的生态平衡。

引种原则(适地适树、改地适树、改树适地)

1、坚持先试验后推广的原则按照选择引种树种——初选试验——区域性试验——生产性试验——推广的程序来进行

2、充分利用引种树种种内、产地间与个体间的遗传差异选择优良种源和个体。

3、充分利用引入地区多样的气候、地理条件和优良的小气候环境进行多种立地试种。

4、根据引种树种的生物学特性采取不同的驯化措施包括某些特殊的栽培措施研究配套的栽培技术

5、防止外来树种可能产生的不良生态后果。

引种成功树种的标准:以外来树种表现的适应性、效益和繁殖能力作为评定引种树种成功的主要指标。适应性指标:1.适应引入地区的环境条件,在常规造林栽培技术条件下,不需特殊护措施能正常生长发育。2.无严重病虫害。效益指标:1达到原定引种目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及社会效益较高或明显高于对照树种(品种)。2.无不良生态后果。繁殖能力:通过有性或无性繁殖能正常繁衍并保持原有优良性状。

二、育种方式与方法

杂交育种、诱变育种、单倍体育种、多倍体育种、转基因育种、细胞工程育种。

三、造林地的选择和整地与林地管理

造林地的选择:要注意保护生物的多样性,造林地首先要是符合条件的坡耕地、采伐迹地、宜林荒山荒地,其次是灌丛地,第三是疏残林地(郁闭度在0.2以下)以及需改造的低产人工林;注意保护好造林地周围的天然次生林,不得砍伐或变相砍伐有保留价值的天然林来发展人工林;造林设计,面积一块最大的不超过35公顷,尽可能避开野生动物栖息的各种保护区;要对造林地上的珍稀植物加以保护;主要河流两岸500米以内或自然地形中第一山脊以内的山地不得纳入造林地范围。

造林地整地:整地前,对造林地应进行必要的清理。要把造林地上的藤条、灌木、杂草,以及采伐迹地上的枝丫、树头、站杆、火烧木等清理干净。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全面清理、带状清理或块状清理。清理方法可以是割除清理、火烧清理、化学药剂清理。割除清理可以是人工清理,也可以是机械清理。清理后归堆或平铺,并用火烧方法清除,也可以用喷洒化学除草剂杀死灌木和杂草。整地的方式可分为全面整地和局部整地,局部整地又可分为带状整地和块状整地两类。

林地管理:

松土除草、林地灌溉与排水、林地施肥、栽种绿肥作物及改良土壤树种、保护林内凋落物。通过土壤管理创造较为优越的环境,满足苗木、幼树对水分、养分、光照、温度和空气的需求;进行林木控制,使之生长迅速、旺盛,并形成良好的干形;保护幼林,使其免遭恶劣自然环境条件的危害和人为因素的破坏;检查验收新造幼林,加强造林质量管理。

四、确定造林密度的原则与方法:

原则:以密度的作用规律为基础;以林种、树种、立地条件为主要考虑因子;林木个体之间对生活因子的竞争抑制作用达到最小;个体得到最充分的发育并在较短的时间内使林分的生物量达到最大。方法:1.经验的方法:对过去人工造林的密度进行调查,判断其合理性和进一步调整的方向;2.试验的方法:用不同造林密度的试验确定合理的造林密度;3.调查的方法:调查不同密度下林分的生长发育状况,取得大量数据后进行统计分析,计算各种参数确定造林密度。4.查图表的方法:依据当地主要造林树种的密度管理图或密度管理表确定造林密度。

五、混交林的营造技术:株间混交、行间混交、带状混交、块状混交。

第九章 森林可持续经营

一、森林经营的概念及森林可持续经营内涵与任务: 森林经营是各种森林培育措施的总称。森林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即从宜林地上形成森林起到采伐更新时止的整个培育管理措施。包括森林抚育、林分改造、护林防火、病虫防治、副产品利用、采伐更新等各项生产活动。

森林可持续经营内涵:①森林资源可持续经营是一个多重效益兼顾、多重经营目标优化的过程;②森林资源可持续经营的实现要以森林生态系统的存在、生产能力和更新能力的持续为前提;③森林资源可持续经营的主体是经营森林资源的人,所求的是人经营行为的标准化和规范化;④森林资源可持续经营的实践,不仅需要经营者,而且需要社会公众和政府的共同参与;⑤森林资源可持续经营不仅关注物质产品的产出,而且关注非物质效益和服务的成果;⑥森林资源可持续经营要求区域间公平,同时要求代际间的公平;⑦由于森林资源在人类可持续发展中的特殊作用. 森林可持续经营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必然选择。

森林可持续经营任务:在保持森林生态系统结构完整、功能稳定和持续再生的前提下,不断发挥森林资源的社会、经济和生态功能,实现森林资源三大效益的整体优化。

二、森林结构调控技术:1.深入开展森林分类经营;2.按各林种的主导功能定向培育森林;3.区划森林经营固定小班;4.继续调减木材产量;建立森林资源审计制度。

三、森林采伐和更新技术及次生林经营:包括主伐、抚育采伐、更新采伐和低产林改造。对用材林的成熟林和过熟林实行主伐,用材林的主伐方式为择伐、皆伐和渐伐。采伐林木的单位和个人,应当按照优先发展人工更新,人工更新、人工促进天然更新、天然更新相结合的原则,在采伐后的当年或者次年内必须完成更新造林任务。

次生林经营:抚育间伐、林分改造、抚育改造、封山育林、成熟林采伐。

第十章 城镇园林绿化

一、城镇园林绿化及其功能:

园林城市是在中国传统园林和现代园林的基础上,紧密结合城市发展,适应城市需要,顺应当代人的需要,以整个城市辖区为载体,以实现整个城市辖区的园林化和建设国家园林城市为目的的一种新型园林。其作用是:美化环境、净化空气(吸滞烟尘和粉尘、吸收有害气体、吸收二氧化碳、放出氧气)、调节气候、减弱噪音。较高的观赏价值、布局合理、设计美观的城市绿地不仅可以改善城市环境,而且可美化城市,为城市增添几分自然美。另外,城市绿地还起着防止水土流失,涵养水源,防风、防雪、防火等作用。城市园林绿化是城市重要的基础设施,是改善城市生 态环境的主要载体,是重要的社会公益事业,是政府的重要职责。园林绿化与城市发展模式的转型有着密切的关系,它必然会成为建设资源节约型城市的一个主要载体。建设节约型园林绿化有助于促进城市生态环境不断改善,有助于促进人居环境质量不断提高,有助于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有助于促进城市建设模式的转变。同时园林绿化改善了城市投资环境,促进了旅游业发展,加速了城市物质文明建设。

二、城镇园林绿化地规划设计的原则和基本理论:

绿化地规划要遵循整体协调原则、有机更新原则、动态发展原则、多样性原则,使绿地均匀分布,坚持绿地面积与服务半径统筹安排、合理布局的原则。

三、城镇园林绿化地规划设计方法: 园林绿化应考虑绿化的功能、提高园林绿化的艺术品味、应有历史文化内涵、对短中长期各项绿化指标进行认真计算、树种选择的论证、科学估算园林绿化的建设成本及管理费用。

第十一章 森林健康与维护

一、森林生态系统稳定性及评价指标:

森林生态系统稳定性指:森林生态系统分布在湿润或较湿润地区,其主要特点是动植物种类繁多,群落的结构复杂,种群的密度和群落的结构能够长期处于稳定阶段。其评价指标有:

1、抵抗力稳定性:生态系统抵抗外界干扰并使自身的结构和功能保持原状的能力。

2、恢复力稳定性:生态系统在遭到外界因素的破坏后恢复到原状的能力。

二、林木病虫害的综合防治措施: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

具体措施有:植物检疫、林木栽培防治(选择抗病虫品种、育苗措施、栽培措施、管理措施)、物理机械防治(捕杀法、阻隔法、诱杀法、种苗的热处理、土壤热处理)、生物防治(以虫治虫、以菌治虫、以鸟治虫、以蛛螨治虫、以激素治虫、以菌治菌)、化学防治。

三、森林火灾的预防与控制:1.加强领导,夯实责任;2.加强防火宣传,提高全民防火意识;3.严格控制火源,加强对野外火源的管理;4.培养良好的风俗习惯,自觉杜绝火灾隐患;5.加强对特殊人群的监管;6.林区村组建立防火组织;7.制定森林防火预案,做好扑救森林火灾的各项准备工作;8.加强防火值班,确保信息通畅。

第十二章 林业生态工程建设理论与技术

一、林业生态工程及其管理与评价

林业生态工程是指根据生态学、林学及生态控制论原理,设计、建造与调控以木本植物为主体的人工复合生态系统的工程技术。其目的在于保护、改善与持续利用自然资源与环境。林业生态工程的主要内容:①生物群落建造工程②环境改良工程③食物链工程。

我国林业生态工程存在的问题及控制对策:

存在问题: ①对林业生态工程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认识不足,对工程建设的长期性、艰巨性缺乏思想准备,没有使广大群众深刻认识工程建设的重要意义,因而造成工程建设并没有真正纳入各级政府国民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计划,建设工作不扎实、进度不快,法律保护难落实,缺乏有力的扶持政策和措施,未得到全民的共识和形成全社会的共同行动,毁林事件时有发生。②林业生态工程不仅是一项跨世纪的生态建设工程,而且建设区多是在生态环境脆弱、经济不发达的“老、少、边、穷”地区。投入严重不足,国家投资少,补助标准偏低,与工程需要不相适应,影响工程进度和质量。随着工程进展,造林难度不断增加,造林成本不断提高,资金缺口越来越大。③一些地区缺乏统一规划,综合治理的意识不强。林业生态工程未与总体生态环境建设以及当地环境和相关产业综合规划,因而使之功能难以正常发挥。没能做到因地制宜以及生物措施和工程措施相结合。④树种比例失调,树种单一,结构简单,稳定性差,易遭受病虫害危害,防护功能不能充分发挥。⑤一些地方仍然存在着不合理的耕作方式、强度樵采和乱砍滥伐现象。一些地方林业基础薄弱,科技人员偏少。尚有部分乡(镇)没有林业站,或虽有林业站,但没有专业技术员与可靠的专项经费来源,形同虚设。对策: ①在林业生态环境建设中树立生态经济思想 ②搞好林业生态工程建设的总体规划 ③调动全社会力量建设林业生态工程 ④增加资金和技术投入 ⑤建立森林生态效益补偿机制 ⑥抓好林业生态工程建设中的配套工程建设 ⑦加强国际合作,积极争取外援。

第十三章 林业政策

一、林业政策及特点

林业政策:是党和国家在一定时期,为保护森林资源,发展林业生产,改善生态环境,实现我国林业建设的目标而制定的行动依据和准则。

林业政策的特点:1.严格的连续性和稳定性。2.与农牧业等其他政策的密切相关性。3.依环境不同的可变性。4.随时代发展的适应性。5.广泛的群众性。

二、林业政策实施的方法和步骤:1.正确理解和处理贯彻林业政策和依法治林的关系,把贯彻林业政策和实施林业法规有机地结合起来,支持林业政策的指导作用与严格依法治林相统一。2.必须广泛宣传、深入学习林业政策,努力提高干部和群众贯彻执行林业政策的自觉性。3.做好对林业政策贯彻实施情况的检查监督。

三、林业政策与林业法规的区别与联系:

联系:1.党的林业政策是制定林业法规的基本依据。2.林业法规是林业政策的定型化和法律化。

3.实施林业法规必须以党的林业政策为指导。

区别:1.制定的主体不尽相同。2.表现形式不同。林业政策的再现形式是多样的,可以通过决定、指示、会议决议、通知、报刊社论、口号和标语等多试,而林业法规采取特定的规范性文件的表现形式。3.实施的方式不同,强制力大小不同。林业政策的实施主要通过宣传、号召、动员和说服教育等方式,要业政策具有一定约束力主要表现为对违反者给予批评教育或者纪律处分;林业法规是依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对违反者,不仅可以给予行政处分和行政处罚,严重的可以给予刑事处罚。4.内容的广泛性不同。林业政策内容比林业法规更为广泛,林业法规所调

第9/12页

整的社会关系,都是在林业政策所调整的范围内。5.稳定性和灵活性不同。林业政策是根据党和国家在一定时期的中心任务及林业工作的实际制定的,所以林业政策应当根据不同时期的需要进行必要的调整,应当具有一定的灵活性。林业法规是由比较成熟的并有必要上升为法规的林业制定而成的,是党的林业的定型化和法律化,具有较强的稳定性。

四、我国现阶段林业政策的主要内容:1.抓好六大林业重点工程,实现林业的跨越式发展;2.全党动员,全民动手,大力造林育林,绿化祖国;3.坚持“两大体系”的总目标,建立比较完备的林业生态体系和比较发达的林业产业体系;4.坚持“生态优先”的原则,大力加强生态环境的保护和建设。

第十四章 森林法律制度

一、森林法的概念及其基本原则

森林法的概念:森林法是以保护、培育和合理利用森林资源,加快国土绿化,发挥森林涵养水源、保护水土、调节气候、改判环境和提供林产品的作用,适应社会主义建设和人民生活的需要为目的,调整林业生产和生态环境建设领域内国家机关、企业事业单位、其他组织相互之间以及它们与自然人之间的经济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森林法的基本原则:1.稳定森林、林木、禁地权属的原则。2.依靠全体人民办林业的原则。3.以营林为基础、水续利用的原则。4.严格控制林木资源消耗的原则。5.对林业给予经济扶持的原则。

6.依法从严治林的原则。7.保护林农、承包造林者和其他林业生产经营者的合法权益的原则。

二、森林、林木、林地登记发证制度的主要规定 1.依法使用国有森林、林木和林地的登记程序:(1)使用国务院确定的国有重点林区(目前主要是指东北、内蒙古国有林区)的森林、林木、林地的,由使用单位向国务院林业部门提出登记申请,由国务院林业主管部门登记造册,核发证书,确认森林、林木、林地使用权以及由使用者所有的林木所有权。

(2)使用国有的跨行政区域的森林、林木和林地的,由使用的单位和个人向共同的上一级人民政府林业部门提出登记申请,由该人民政府登记造册,核发证书,确认森林、林木和林地使用权以及由使用者所有的林木所有权。

(3)使用国有的其他森林、林木和林地的,由使用单位和个人向所在地的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林业主管部门提出登记申请,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登记造册,核发证书,确认森林、林木和林地使用权以及由使用者所有的林木所有权。2.集体所有的森林、林木和林地的登记程序:由所有者向所在地的县级人民政府林业主管部门提出登记申请,由该县级人民政府登记造册,核发证书,确认林木所有权。

3.单位和个人所有的林木的登记程序:由所有者向所在地的县级人民政府林业主管部门提出登记申请,由该县级人民政府登记造册,核发证书,确认林木所有权。

4.使用集体所有的森林、林木和林地的登记程序:由使用的单位和个人,向所在地的县级人民政府林业主管部门提出登记申请,由该县级人民政府登记造册,核发证书,确认森林、林木和林地使用权。

三、森林、林木、林地使用权流转的对象及其范围:根据《森林法》第15条规定,国家允许森林、林木、林地作为资产转让,或者将其作价入股,作为合资、合作条件的是下列森林、林木的所有权、使用权和林地的使用权:用材林、经济林、薪水炭林;用材林、经济林、薪炭林的林地使用权;用材林、经济林、薪炭林的采伐迹地、火烧迹地的林地使用权;国务院规定的其他林木、林木和其他林地使用权。

四、解决林权争议的方法和工作步骤:林权争议发生后,当事人应当主动、互谅、互让地协商解决。经协商依法达成协议的,当事人应当在协议书及附图上签字或者盖章,并报所在地林权争议处理机构备案;经协商不能达成协议的,按照《林木林地权属争议处理办法》规定向林权争议处理机构申请处理。林权争议处理机构在接到《林木林地权属争议处理申请书》后,应当

第10/12页

及时组织办理。当事人对自己的主张应当出具证据。当事人不能出具证据的,不影响林权争议处理机构依据有关证据认定争议事实。林权争议经林权争议处理机构调解达成协议的,当事人应当在协议上签名或者盖章,并由调解人员署名,加盖林权争议处理机构印章,报同级人民政府或者林业行政主管部门备案。林权争议经林权争议处理机构调解未达成协议的,林权争议处理机构应当制作处理意见书,报同级人民政府作出决定。当事人之间达成的林权争议处理协议或者人民政府作出的林权争议处理决定,凡涉及国有林业企业、事业单位经营范围变更的,应当事先征得原批准机关同意。当事人之间达成的林权争议处理协议,自当事人签字之日起生效;人民政府作出的林权争议处理决定,自送达之日起生效。当事人对人民政府作出的林权争议处理决定不服的,可以依法提出申诉或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五、占用或者重用林地的审批程序:

1.申请人向县级林业行政主管部门申请; 2.县级林业行政主管部门提出具体明确的审查意见与恢复森林植被措施和现场查验报告一并逐级上报省级林业行政主管部门; 3.审核同意或批准的,按照规定预收森林植被恢复费。对长期征用或者占用防护林林地或者特种用途林林地面积10公顷以上,用材林、经济林、薪炭林林地及其采伐迹地面积35公顷以上,其他林地面积70公顷以上的;临时占用防护林或特种用途林林地面积5公顷以上,其他林地面积20公顷以上的,上报国务院林业行政主管部门审核审批。征用或者占用林地低于上述数量的,由省级林业行政主管部门向申请人核发有关批件(其中:长期征用或者占用林地的核发《使用林地审核同意书》,临时占用林地以及国有森林经营单位在所经营的林地范围内修筑直接为林业生产服务的工程设施占用林地的,以文件形式批准)。审核不予同意或不予批准的,由省级林业行政主管部门书面通知申请人并说明理由,告知复议或者诉讼权利。

六、预防和扑救森林火灾的主要规定:见森林法

七、违反森林法规的几种主要行为:1.违反森林防火法规(非法用火、非法进入林区、非法使用机动车辆和机械设备、不消除森林火灾隐患、不服从指挥延误扑火、过失引起森林火灾);2.盗伐、滥伐森林或者其他林木,拒不补种树木或者补种不符合国家有关规定;3.超过批准的年采伐限额发放林木采伐许可证或者超越职权发放林木采伐许可证,伪造或者倒卖林木采伐许可证; 4.违反森林法规定,进行开垦、采石、采砂、采土、采种、采脂、砍柴和其他活动,致使森林、林木受到毁坏。

云南林情:云南的森林资源现状;云南的林产业现状;实现绿色经济强省建设中的云南林业特点

云南省森林资源十分丰富,有木本植物约4000余种,林地面积3.714亿亩、占国土总面积的64.71%,活立木总蓄积量17.1亿立方米、约占全国的1/9,两项指标均居全国第二位;森林面积2.73亿亩,覆盖率47.5%,居全国第三。分布有17000种高等植物和1360种陆生野生脊椎动物,居全国第一位。

云南森林资源特点:(1)树种多,类型全。(2)速生用材树种多,尤其热带、亚热带地区特别丰富。(3)珍稀濒危树种多。(4)经济林遍及全省。(5)松脂资源丰富。(6)森林资源分布不均。

云南是我国重点林区省份,山区面积占国土面积的94%,林业用地面积占国土面积的63.4%,林地面积广阔,加之气候垂直变化显著,全省分布有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共299科、2136属、约4000余种,其区系成分复杂、特有种多,是全国乃至全球生物多样性最为富集的地区之一。云南“绿色经济强省”的建设重点应放在以下方面:烟草、生物资源开发创新、旅游、矿产、电力五大特色产业,现代林业等。

林业在云南省的经济社会发展中具有战略和首要地位。确立广大农民的积极性是林业发展的核心的观点,对于加快绿色经济强省建设步伐尤其重要: 第一,云南的大部分森林资源属于集

第11/12页

体所有,广大农民是森林资源的主人,他们的积极性的发挥程度,不仅是检验现行森林资源产权制度效率的根本标准,也是衡量现代林业发展水平的客观标尺之一。第二,绿色经济强省战略,必须把广大农民作为主体来建设。第三,云南省是一个农业大省,但也是一个农业弱省。全省有80%多的人口居住在农村,比全国平均水平高出了1/5,但2008年每个农村人口创造的农业产值不到全国平均水平的2/3。分析其中的原因,最关键的是农村居民所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农村资源,尤其是森林资源还没有得到有效开发利用,提升广大农民积极性的资源基础还很厚实 第四,当前的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就其最根本目标来说,就是要使广大农民通过获得安全有效的森林资源产权,进而激发他们保护森林、增加收入的积极性。

第三篇:林业专业知识

林业专业知识太多了,要看你要那些方面的

现代林业考试大纲

需掌握的知识内容:

(1)现代林业的概念和内涵。

(2)现代林业的主要特征和建设目标。

(3)我国现代林业的“六大工程”和“五大转变”的内容。(4)森林可持续经营的内涵及其原则。(5)森林生态系统经营的概念及其特征。(6)林业生物质能源与材料建设的内涵。(7)林业碳汇及“碳汇交易”的概念。

需熟悉的知识内容:

(8)* “十一五”林业发展中的五个重大问题。

(9)我国传统人工林培育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解决对策。(10)林业分类经营的概念及内涵。

(11)近自然森林经理的概念、特征及技术要点。

需了解的知识内容:

(12)我国现代林业诞生的历史背景。

(13)2003年6月25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林业发展的决定》的主要内容。(14)07年8月10日,国家林业局、国家发改委等联合印发的《林业产业政策要点》的主要内容。

(15)* 湖南现代林业发展的优势与潜力。(16)* 湖南林业发展的空间布局。

林业政策与林业法规考试大纲

林政管理与林业法规 需掌握的知识内容:(1)《森林法》的基本内容、我国林业法规体系的组成。(2)证据的特点、种类,违法行为的概念、构成要件。(2)林业行政处罚的原则、种类、条件、程序。

(3)林业行政复议、林业行政诉讼原则、范围、管辖、程序、条件。

(4)林权管理的法律规定,包括林权的概念;林权的主要内容;林权登记的内容、程序;林权流转;占用、征用林地主要法律规定;林权争议解决的办法、程序。

(5)森林经营管理的法律规定,包括森林林种的划分、林业长远规划与森林经营方案;森林资源清查与森林资源档案制度。

(6)森林防火、森林病虫害防治的主要法律规定。(7)植树造林的法律规定。

(8)森林限额采伐的范围、制定年采伐限额的原则及程序。

(9)木材经营、运输管理,珍贵树木及其制品、衍生物进出口管理的的主要内容(10)野生动植物保护与自然保护区法律制度包括野生动植物保护对象、设立自然保护区的条件、程序等相关制度的基本内容。

(11)林木种子法律制度包括种子的审定、生产、经营、使用的主要内容。

(12)违反森林法的主要法律责任及种类。包括盗伐、滥伐林木,非法收购明知是盗伐、滥伐林木,违法发放、买卖林木采伐许可证、木材运输证等证件、文件,毁林开垦和毁林采石、采砂、采土及其他毁林行为,未按规定完成更新造林任务、未经批准擅自在林区经营、加工木材,违法改变林地用途、非法运输木材等违法行为的构成要件与处罚规定。需熟悉的知识内容:

(1)集体林林权制度改革的主要内容及意义。(2)林业分类经营的基本做法、意义。(3)我国对林业进行扶持的主要措施。

(4)我国非公有制林业发展的主要政策障碍及改进措施。(5)森林生态效益补偿的意义及实施的主要途径。(6)我国林业税费政策的主要内容及改进措施。需了解的知识内容:

(1)林业政策与林业法规的异同

(2)政策、林业政策、林业政策的制定与实施、林业三定、退耕还林政策、六大林业重点工程、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基金、非公有制林业、育林基金、林业跨越式发展等概念的基本内容及相关组成

(3)林政管理的原则、主要职责范围。

(4)林业主管部门及其主要职责;森林公安机关、基层林业工作站的地位、作用。

(5)与承包经营、林地流转相关的合同法律知识,包括合同的条款、履行、违约责任及合同争议解决办法。

林学专业考试大纲

一、专业基础知识

1、森林植物学知识 需掌握的知识内容:(1)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的分类系统(2)湖南省主要造林树种的生物学特性和生态学习性 需熟悉的知识内容:

(1)植物分类学基本原理

(2)植物学名的组成 需了解的知识内容:

湖南省主要造林树种的科属种

2、土壤学知识

需掌握的知识内容:(1)土壤形成的基本规律

(2)土壤生态系统的组成 需熟悉的知识内容:(1)影响土壤形成的外界因素(2)林业上常用肥料的特性 需了解的知识内容:(1)湖南土壤分布规律

(2)植物营养诊断方法技术

3、植物生理学知识 需掌握的知识内容:(1)植物的水分代谢、矿质营养(2)植物的光合作用、呼吸作用(3)植物生长物质在林业上的应用 需熟悉的知识内容:(1)植物体内同化物运输与分配(2)植物的生长生理、成花生理和生殖生理

需了解的知识内容:(1)*植物的成熟和衰老生理

(2)*植物的抗逆生理

4、森林生态学知识 需掌握的知识内容:(1)森林生态系统的基本概念与主要特征(2)森林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规律与物质循环过程 需熟悉的知识内容:(1)森林种群和森林群落的结构特征(2)森林生态系统的演替原因与演替模式

需了解的知识内容:(1)*生态模型的现状和前景(2)*森林生态学与林业可持续发展的关系

5、林木遗传育种学知识 需掌握的知识内容:(1)选择育种的基本原理和方法(2)杂交育种的基本概念及杂交技术 需熟悉的知识内容:(1)种质资源的调查方法(2)种质资源的保存保存技术与研究方法 需了解的知识内容:(1)林木遗传育种学在林业生产中的地位和作用(2)*湖南省林木育种工作的成就及存在的问题

6、森林培育学知识 需掌握的知识内容:

(1)林木花芽分化与结实、种子形成的基本理论(2)造林树种选择的意义、基本原则和基本方法(3)森林抚育间伐的目的、意义、方法和特点(4)林分改造的意义和对象 需熟悉的知识内容:

(1)种子产量预测的统计学和生物学原理及操作方法(2)树种混交的基本理论和方法(3)森林抚育间伐的理论基础(4)天然林保护的有效途径 需了解的知识内容:

(1)建国后湖南省营造林工程所取得的成就和存在的主要问题

(2)*湖南省林木种苗工作发展的历史和现状,种苗学的发展趋势及目前的前沿技术

7、森林保护学知识 需掌握的知识内容:(1)森林害虫综合管理的基本原理及主要管理方法(2)森林病害综合防治的基本原理及综合防治方法(3)害虫生物防治技术(4)森林火灾的发生规律 需熟悉的知识内容:(1)森林害虫资源化管理的途径和技术(2)主要林木害虫爆发成灾机理和发生规律(3)林木病虫害调查(4)林火扑救技术和善后管理(5)森林防火综合技术 需了解的知识内容:

(1)湖南主要林木病害发病规律(2)湖南主要森林害虫概要(3)微生物在林业上的应用(4)森林火灾的综合防治(5)森林火灾评估

8、水土保持学知识 需掌握的知识内容:(1)土壤侵蚀的基本原理(2)水土保持工程措施(3)水土保持林业措施

需熟悉的知识内容:(1)流域治理的理论基础(2)流域治理措施体系 需了解的知识内容:(1)流域系统分析与评价(2)流域规划治理与实施

9、需熟悉的知识内容:

(1)我国森林资源清查体系(2)中国森林资源现状与特征(3)国有林场和集体林场的森林经营方案编制理论与技术。(4)森林结构调整

(5)利用GIS编制林业专题图(4)我国森林采伐限额管理体制。木材采伐证、运输证申办流程。(5)林地征地管理流程。(6)森林资源政策(7)森林生态系统经营管理 需了解的知识内容:

(1)法正林理论(2)森林收获调整概念(3)森林经营管理的理论模式(4)森林经营管理决策(5)林业可持续发展理论(6)森林资源信息管理

(7)遥感技术的发展(8)遥感图像处理(9)航空摄影和航空像片的几何特性 10 数理统计学知识 需掌握的知识内容:(1)方差分析的基本步骤与应用的基本条件(2)单因素和双因素方差分析方法

需熟悉的知识内容:一元线性回归分析方法步骤 需了解的知识内容:对单个正态总体和两个正态总体的均值与方差进行区间估计的方法和步骤

二、专业知识

1、掌握采种母树林的集约经营与管理技术

2、了解主要造林树种种子特性,掌握其储藏方法和技术

3、掌握提高苗木产量与质量的方法技术

4、掌握混交林营造技术

5、掌握整形修剪的原则和方法

6、熟悉我国主要的经济林木及栽培

7、掌握经济林产品加工利用的原料来源及种类

8、熟悉经济林产品加工利用的各种处理

9、了解低产低效林形成原因,掌握其改造措施

10、*了解生物技术在林木育种上的应用

11、掌握数理统计方法在林业中的应用

12、掌握1—2个树种的种子保鲜技术

13、掌握1—2个湖南主要造林树种的培育技术

14、掌握马尾松毛虫综合防治技术

15、掌握中国南方主要森林病虫鼠害的预测预报和综合防治技术

16、掌握经济林病虫害的发生发展规律

17、掌握森林火灾扑救技术和火灾善后管理技术

18、*了解生物技术在林木育种和森林保护上的应用

19、*了解数理统计方法在森林病虫鼠害预测预报上的应用

三、新技术知识

1、掌握苗圃地的布局及现代化设施的配置

2、*了解林木育种新技术

3、*了解天然林保护工程的基本方针

4、*病虫害防治新技术

5、经济林优质高效经营新技术

6、经济林产品保鲜与加工新技术

四、主要参考书目

1、树木学(南方本),编写委员会会编,中国林业出版社

2、土壤学,林大仪主编,中国林业出版社

3、植物生理学(第四版),潘瑞炽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4、森林生态学(第二版),李景文主编,中国林业出版社

5、林木育种学,王明庥主编,中国林业出版社

6、森林培育学,沈国舫主编,中国林业出版社

7、森林防火基础知识,文定元主编,中国林业出版社

8、森林昆虫学(第二版),张执中主编,中国林业出版社

9、树木花卉病害,吴光金主编,海洋出版社

10、水土保持学,王礼先主编,中国林业出版社

11、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盛骤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12、《遥感技术基础教程》,林辉主编,中南大学出版社,2002

13、《测树学》,孟宪宇主编,中国林业出版社,1996

14、《林业系统工程》,徐国祯主编,中国林业出版社,1992

15、《森林资源经营管理》,亢新刚主编,中国林业出版社,2001

16、《数理统计》,盛骤,高等教育出版社,1989

17、《林业经济学》,邱俊齐主编,中国林业出版社,2002

18、《测量学》冯仲科主编,中国林业出版社,2002

19、森林保护学,魏美才主编,辽宁大学出版社 20、植物检疫学,朱西儒等主编,化学工业出版社

21、自然保护区学,马建章主编,东北林业大学出版社

22、野生动物管理学,马建章等主编,东北林业大学出版社

23、《经济林栽培学》(第一版),中南林学院主编,中国林业出版社

林产工业考试大纲 木材加工考试大纲

一、专业基础知识

1、木材学基础知识 需掌握的知识内容:(1)木材的宏观构造(2)木材细胞壁结构(3)木材的显微构造(4)木材的化学性质、木材的物理性质、木材的力学性质*(5)木材的缺陷及其对加工的影响* 需熟悉的知识内容:(1)木材的环境学特性(2)竹材的构造与性质

2、木材保护学基础知识 需掌握的知识内容:(1)木材的科学保管(2)木材防腐与防虫处理(3)木材的阻燃处理* 需熟悉的知识内容:(1)木材的材色处理(2)木材的脱脂处理 需了解的知识内容:(1)木材的尺寸稳定化处理(2)木材的强化处理(3)木材保护中的环境问题

3、木材干燥学基础知识 需掌握的知识内容:(1)木材与水分(2)木材干燥介质的性质 需熟悉的知识内容:(1)木材干燥常用的方法(2)木材干燥常用基准(3)木材干燥室的各种型式

需了解的知识内容:(1)干燥设备与测量仪表(2)木材干燥理论

4、木材加工装备学基础知识 需熟悉的知识内容:(1)液压传动基本概念(2)木材加工装备中的液压传动系统* 需了解的知识内容:

(1)人造板生产设备的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2)家具生产设备的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

二、专业知识

1、木材加工工艺学的主要知识 需掌握的知识内容:(1)制材生产的原料与产品(2)原木供应与保管(3)原木锯解工艺

(4)实木加工的基本产品 需熟悉的知识内容:(1)集成材生产技术(2)实木地板生产技术 需了解的知识内容:(1)国内外木结构的应用与发展(2)原木旋切的定心方法(3)实木加工中的木材不同处理方法

2、人造板生产工艺学的主要知识 需掌握的知识内容:(1)人造板分类、人造板的性能与应用(2)人造板的主要生产工艺(3)人造板对原材料的要求(4)人造板胶粘剂及添加剂* 需熟悉的知识内容:

(1)基本单元制造(单板制造、薄木制造、刨花制备、纤维分离)(2)基本单元干燥(单板干燥、刨花干燥、纤维干燥)(3)基本单元的再加工

(4)基本单元施胶(胶粘剂调制、单板施胶、刨花施胶、纤维施胶)(5)板坯成型和预压 需了解的知识内容:

(1)热压的基本原理和方法(2)人造板的后期加工(3)人造板工艺设计与计算

(4)特种人造板(水泥复合人造板、石膏复合人造板、无胶胶合人造板、大片刨花板、非木材植物人造板)结构与特点

3、人造板功能性处理 需掌握的知识内容:(1)人造板的基本特性(2)表面装饰用材料(3)表面装饰用胶粘剂 需熟悉的知识内容:(1)浸渍纸贴面工艺(2)浸渍纸生产工艺(3)装饰层压生产和贴面工艺(4)薄木贴面工艺 需了解的知识内容:(1)基材防火、防水处理(2)薄木制造工艺

4、家具制造工艺的主要知识 需掌握的知识内容:(1)木制家具的基本机械加工工艺

(2)木制家具结构设计{家具各种部件的内在结构与接合方法}(3)木制家具各类接合方法与技术要求 需熟悉的知识内容:

(1)木制家具的类型(各类家具的概念、特点、使用功能要求及基本尺寸)(2)家具透视图

(3)木制家具设计原则与步骤

(4)木制部件机械加工(弯曲成型零部件制造工艺、覆面板制造与加工、雕刻等)(5)木制家具装配工艺(6)木制家具的基本用材 需了解的知识内容:(1)木制家具艺术处理(2)木制家具表面装潢(3)家具造型设计的美学法则(4)家具的人体工效学

三、新技术(方法、材料)知识

1、掌握木材加工工业原材料的来源与今后的发展方向

2、熟悉人造板工业近些年在产品开发、工艺变革、新技术应用、设备更新、能源利用等方面的发展动向

3、熟悉家具工业近些年在产品设计、新工艺新技术应用、新设备的利用等方面的发展动向

4、了解计算机辅助设计技术在家具设计中的应用

5、了解速生工业人工林木材的材性及改性利用的最新进展

四、主要参考书目

1、刘一星、赵广杰主编.木材资源材料学.中国林业出版社,2004

2、顾炼百主编.木材加工工艺学.中国林业出版社.2004

3、李黎主编.木工加工装备.中国林业出版社,2005

4、谢拥群,高金贵主编.木工加工装备.中国林业出版社,2005

5、朱政贤主编.木材干燥.中国林业出版社,1999

6、华毓坤主编.人造板生产工艺学.中国林业出版社,2002

7、邓背阶等主编.家具制造工艺.化学工业出版社,2006

8、李坚主编,木材保护学,科学出版社,2006

9、韩健.人造板表面装饰工艺.中国林业出版社,2002

10、向仕龙、蒋远舟编著.非木材植物人造板.中国林业出版社,2001

林产化工考试大纲

一、专业基础知识

1、有机化学知识 需掌握的知识内容:

(1)常见有机化合物的重要物理化学性质(2)常见有机化合物的检验方法和提纯方法

附:主要有机化合物包括以下几类:烷烃、烯烃、炔烃、芳香烃、烃的含氧衍生物(醇、酚、醚、醛、酮、羧酸)、天然有机化合物(黄酮、生物碱与木脂素)等。需熟悉的知识内容:

各种常见有机化合物的化学结构与物理化学性质的关系 需了解的知识内容:

各种常见的官能团化合物的正确名称与结构

2、化工原理知识 需掌握的知识内容:

(1)基本化工单元操作的原理。

(2)常见过程的计算和典型设备的设计计算或选型

附:化工单元操作的内容包括:流体流动、流体输送、热交换、蒸发、蒸馏、吸收、萃取、干燥等。

需熟悉的知识内容:

基本的单元操作的基本概念和基础三传理论(动量传递、热量传递和质量传递理论)需了解的知识内容:

化工单元操作过程的常用典型设备结构和选型依据

3、化工设备机械基础知识 需掌握的知识内容:

中低压压力容器与典型化工设备的设计与计算方法 需熟悉的知识内容:

(1)刚体受力分析及平衡规律

(2)压力容器中的薄膜应力、弯曲应力与二次应力(3)内压容器与外压容器 需了解的知识内容:

(1)板壳的力学基础理论(2)金属材料的基本知识

(3)压力容器与化工设备常用材料(4)压力容器上的标准件与附件

4、木材化学知识 需掌握的知识内容:

木材细胞壁结构物质—三大素(纤维素、木素、半纤维素)的化学结构式及化学性质,物理性质

需熟悉的知识内容:

木材细胞壁木材化学组成、化学结构及分析方法和名词术语 需了解的知识内容:

(1)木材的构造:宏观构造,微观构造(2)针叶材及阔叶材的构造特征

二、专业知识

1、林产化工工艺学知识 需掌握的知识内容

(1)连续水蒸气蒸馏法松脂加工的工艺流程、工艺条件及设备特点(2)影响松香产品的颜色、软化点、结晶趋势的因素

(3)了解浸提工艺特点,影响浸提液产量与质量的因素有哪些(4)蒸发、干燥的工艺条件与设备,亚硫酸盐在栲胶生产中的作用(5)活性炭的气体活化、化学活化的机理、典型工艺及设备 需熟悉的知识内容

(1)松脂、松香、松节油的基本组成特点与理化性质(2)水蒸气蒸馏法松脂加工原理(3)溶剂提取的基本原理与方法

(4)栲胶的基本组成、化学结构与理化性质(5)植物原料中主要成分的热分解过程理论(6)活性炭的孔隙结构、吸附性能与用途 需了解的知识内容:

(1)松脂、松香、松节油各组份的分离检定方法

(2)松脂采集原理、方法、特点及影响松脂产量的因素(3)粗木浆浮油提取与加工工艺与路线(4)栲胶的用途

(5)植物原料热分解主要产品

2、林化产品分析知识 需掌握的知识内容:

林化产品规定的各项质量指标的分析测定方法;具体实验内容包括(1)栲胶可溶物和不溶物的测定(2)栲胶中单宁含量的计算(3)松香颜色与外观检定(4)松香软化点的测定(5)松香结晶趋势的测定(6)松节油颜色和外观的鉴定(7)松节油折射率的测定(8)松节油相对密度的测定

(9)粉状活性炭亚甲基兰脱色力的测定(10)粉状活性炭PH值的测定

(11)粉状活性炭中钙镁含量的测定(12)物理法及化学法活性炭制备工艺 需熟悉的知识内容:

(1)各种仪器设备的操作理论(2)常规化学分析理论 需了解的知识内容:

(1)专业基础知识及专业知识(2)常规仪器设备的构造、使用方法和维护方法(3)林化产品规定的各项质量指标

3、制浆造纸工艺学知识 需掌握的知识内容:

(1)备料工艺方法、工艺条件与设备

(2)化学法制浆(含碱法制浆和亚硫酸盐法制浆)的生产方法、工艺设备及工艺技术、废纸浆的生产。

(3)纸张的洗涤、筛选与净化、纸张的漂白。(4)蒸煮废液的回收利用。需熟悉的知识内容:

(1)化学法制浆(含碱法制浆和亚硫酸盐法制浆)的基本理论

(2)高得率制浆(含高得率化学浆、半化学浆、化学机械浆和机械浆)的基本理论、生产方法与工艺技术和设备。需了解的知识内容:

制浆理论与技术的最新发展与动向

三、新技术知识

1、林产精细化工工艺学知识 需掌握的知识内容:

(1)各种松香松节油为原料的精细化学品的加工工艺方法和工艺条件;松香松节油的深加工产品主要有:表面活性剂、食品添加剂、涂料、萜类香料等(2)植物鞣剂、胶粘剂的合成工艺路线、工艺条件。需熟悉的知识内容:

(1)各种松香松节油为原料的精细化学品的加工理论(2)植物鞣剂、胶粘剂的作用原理及加工合成机理 需了解的知识内容:

(1)林产精细化学品工艺学所研究的主要内容

(2)了解松香松节油、栲胶、活性炭等主要林化产品的深加工及应用情况和发展方向

四、主要参考书目

1、安鑫南.《林产化学工艺学》(第一版),中国林业出版社,2002年

2、杨淑蕙.《植物纤维化学》,中国轻工出版社,2001年

3、张可君.《林化产品分析》,中南林学院自编教材

4、隆言泉.《制浆原理与工艺学》,中国轻工业出版社,1994年

5、姚玉英等.《化工原理》(上、下册),天津大学出版社,1999

6、董大勤.《化工设备机械基础》,化学工业出版社, 2003

7、伍忠萌.《林产精细化学品工艺学》,中国林业出版社,2002年

8、徐寿昌.《有机化学》(第二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年 赞同

第四篇:林业专业知识笔试试题

一、名词解释

1、次生林:受自然或人为因素干扰破坏后在次生裸地上自然演替形成的森林。

2、林种:根据森林的不同培育目的而区分的森林种类,我国《森林法》规定了五大类,即防护林,用材林,经济林,薪炭林,特种用途林。

林种结构:是指具有各种不同功能类型森林的组合构成,是森林资源结构重要的组成部分。

3、植物分类单位(阶元):植物分类单位有界、门、纲、目、科、属、种。在各级单位之间,有时因范围过大,不能完全包括其特征或系统关系,而有必要再增设一级时,在各级前加亚(Sub)宇,如亚门、亚纲、亚目、亚科、亚属、亚种。对整个植物界分成多少门,在门下设多少纲,就其分类法不同也就不一致。

4、立地条件:在林业生产中,影响树木或林木的生长发育、形态和生理活动的地貌、气候、土壤、水文、生物等各种外部环境条件的总和,称为立地。构成立地的各个因子,即立地条件。

5、生态因子:对生物生长、发育、生殖、行为和分布等生命活动有直接或间接影响的环境因子。

6、生态文明:是指人类遵循人、自然、社会和谐发展这一客观规律而取得的物质与精神成果的总和;是指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共生、良性循环、全面发展、持续繁荣为基本宗旨的文化伦理形态。

7、林业三地位:温家宝总理对新时期林业的地位坐了精辟概况,明确指出,林业在贯彻可持续发展战略中林业具有重要地位,在生态建设中林业具有首要地位,在西部大开发中林业具有基础地位,在应对气候变化中林业具有特殊地位。

8、小班:是内部特征基本一致,与相邻地段有明显差别,是森林资源清查和经营利用的基本单位。

9、湿地::陆地和水域的交汇处,水位接近或处于地表面,或有浅层积水,至少有一至几个以下特征:至少周期性地以水生植物为植物优势种;底层土主要是湿土;在每年的生长季节,底层有时被水淹没。

10、自然保护区:是指对有代表性的自然生态系统、珍稀濒危野生生物种群的天然生境地集中分布区、有特殊意义的自然遗迹等保护对象所在的陆地、陆地水体或者海域,依法划出一定面积予以特殊保护和管理的区域。

二、简答题

1、简述主要造林方法(按造林所选材料划分):造林方法是指造林施工的具体方法,造林方法按所使用的造林材料(种子、苗木、插穗等)的不同,一般分为播种造林、植苗造林和分殖造林三种。

2、简述内蒙古自治区内主要沙漠、沙地:主要沙漠有巴丹吉林沙漠、乌兰布和沙漠、库布其沙漠、腾格里沙漠、巴彦温都尔沙漠;主要沙地有浑善达克沙地、毛乌苏沙地、科尔沁沙地、呼伦贝尔沙地、乌珠穆沁沙地。

3、简述森林资源主要调查方法:在森林资源调查体系中,由于各类调查的对象范围和目的不同,所采用的方法、技术方案和所提供成果的详细程度和精度也各不相同。

森林资源的连续清查,以全国(大区或省)为对象的森林调查,简称一类调查。目的是为了掌握调查区域内森林资源的宏观状况,为制定或调整林业方针政策、规划、计划提供依据。

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以森林资源经营管理的企事业单位和行政县、乡(镇)或相当于县、乡(镇)的单位为对象的森林调查,简称二类调查。目的是为了县级林业区划,企事业单位的森林区划提供依据,编制森林经营方案,制定生产计划等。

作业设计调查,是林业基层单位为满足伐区设计、抚育采伐设计等的需要而进行的调查,简称三类调查。目的是对将要进行生产作业的区域进行调查,以便了解生产区域内的资源状况、生产条件等内容。

三、论述题

1、应用适地适树和生态系统的观点阐述公益林(生态林)的营造途径和原则。

生态公益林是指生态区位极为重要,或生态状况极为脆弱,对国土生态安全、生物多样性保护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作用,以提供森林生态和社会服务产品为主要经营目的的重点的防护林和特种用途林。包括水源涵养林、水土保持林、防风固沙林和护岸林等;自然保护区的森林和国防林等。生态公益林也是保护和改善人类生存环境、维持生态平衡、保存物种资源、科学实验、森林旅游、国土保安等需要为主要经营目的的森林、林木、林地。适地适树是使造林树种的特性,主要是使生态学特性和造林地的立地条件相适应,以充分发挥生产潜力,达到该立地在当前技术经济条件下可能达到的高产水平。适地适树有3条基本途径,第一是选择,既包括选树适地,也包括选地适树。第二是改树适地,即在地和树之间某些方面不太相适的情况下,通过选种、引种驯化、育种等方法改变树种的某些特性使它们能够相适,如通过育种工作,增强树种的耐寒性、耐旱性或抗盐性,以适应在寒冷、干旱或盐渍化的造林地上生长。第三是改地适树,即通过整地、施肥、灌溉、混交、土壤管理等措施改变造林地的生长环境,使其适合于原来不适应树种的生长。如通过排灌洗盐,能使一些不太抗盐的速生杨树品种在盐碱地上顺利生长,又如通过与马尾松混交,使杉木有可能向较为干热的造林地区发展等等。

2、谈谈对内蒙古构筑祖国北方生态防线的认识。

新时期林业的新地位和新使命 林业的“四个地位”:

2009年9月,党中央、国务院在京召开了建国以来首次中央林业工作会议。这次会议十分重要,是林业史上前所未有的。在中央林业工作会议上,温家宝总理对新时期林业的地位坐了精辟概况,明确指出,林业在贯彻可持续发展战略中林业具有重要地位,在生态建设中林业具有首要地位,在西部大开发中林业具有基础地位,在应对气候变化中林业具有特殊地位。林业的“四大使命”:

国务院副总理回良玉对新时期林业承担的使命进行了科学分析,明确指出:建设生态文明,已成为我国现代化建设的战略任务,林业工作肩负着更加重大的历史使命。

一是实现科学发展,必须把发展林业作为重大举措。林业在维护生态平衡、提高生态承载力中起着决定性作用。加快林业发展,增加森林资源总量和林产品供给,增强森林生态系统整体功能,实现自然生态系统与社会经济系统的良性循环,对于维护国家的生态安全、能源安全、经济安全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二是建设生态文明,必须把发展林业作为首要任务。建设生态文明是顺应世界文明发展潮流的必然选择,也是党的十七大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建设生态文明,必须首先加快林业发展。森林是“地球之肺”,湿地是“地球之肾”,生物多样性是地球的“免疫系统”,只有不断“强肾润肺”、增强“免疫功能”,才能保障地球的“健康”。

三是应对气候变化,必须把发展林业作为战略选择。森林是陆地最大的储碳库和最经济的吸碳器。《京都议定书》把发展林业列为应对气候变化、固碳减排的重要途径。2007年9月,胡锦涛主席在APEC会议上提出了建立“亚太森林恢复和可持续经营网络”的重要倡议,被国际社会誉为应对气候变化的森林方案。2007年12月,在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13次缔约方大会上,植树造林、加强抚育、减少毁林、控制森林退化被列为巴厘岛路线图的重要内容。

四是解决“三农”问题,必须把发展林业作为重要途径。我国是一个多山国家,山区占国土总面积的69%,山区人口占全国的56%。加快山区经济发展,最大的潜力在山,最大的希望在林。

林业五大功能(贾治邦在山东省林业改革与发展工作会议上的讲话(2009.12.30))

为什么党中央、国务院把林业摆到如此重要的地位?这是由林业既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公益事业、又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具有多种功能的基础产业决定的。

(一)林业具有巨大的生态功能,在实现生态良好、维护生态安全中发挥着决定性作用。

林业部门既是挖坑种树的部门,也是生态建设的主体部门。履行着建设和保护“三个系统、一个多样性”的重要职能,即:建设和保护森林生态系统,保护和恢复湿地生态系统,改善和治理荒漠生态系统,维护生物多样性。生物地理专家把森林喻为“地球之肺”,把湿地喻为“地球之肾”,把荒漠化喻为地球一种很难医治的疾病,把生物多样性喻为地球的“免疫系统”。这“三个系统一个多样性”,在生物界和非生物界的物质交换和能量流动中扮演着最主要的角色,在维护地球生态平衡中起着决定性作用。损害和破坏任何一个系统,都会影响地球的生态平衡,都会危及地球的健康长寿。只有建设和保护好这些生态系统,人类才能永远地在地球这个美丽的家园里繁衍生息、发展进步。

林业部门不仅可以生产出经济建设所必须的物质产品,而且还能够生产大量的生态产品。它是怎么生产生态产品的呢?我们种一棵树,保护一片湿地,就相当于建了一个工厂,森林通过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放出氧气,可以涵养水源,保持水土,防风固沙,调节气候,保护物种基因,减少噪音,减轻光辐射等等,湿地也可以涵养水源,调节气候,维护生物多样性,还可以净化水质。这些生态产品,虽然不是物质形态的,但是实实在在的、维持人们的生存、维持人们的繁衍离不开的生态产品。当今世界,物质产品已经极大丰富,过去凭票供应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唯有生态产品十分短缺。所以林业部门要转变思路,把过去只在荒山、荒坡的造林,转向既要抓好荒山、荒坡的绿化,而且要抓好城市、村庄、校园等等的国土绿化,让森林进城市、进校园、进村庄、进军营,真正把最好最多的生态产品供应给社会,供应给人们。

(二)林业具有巨大的应对气候变化的功能,在维护气候安全和国家外交战略中发挥着特殊作用。

应对气候变化是现在国际上的热门话题,国际上曾经产生过一个《京都议定书》、一个《巴厘岛路线图》和一个国际公约,都规定了应对全球气候变暖有两种办法,一是工业直接减排,减少工业化的石化燃料的应用,直接减少二氧化碳排放;二是间接减排,那就是造林、再造林,由森林通过光合作用吸收空气中二氧化碳。气候变暖主要是空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太大。这叫两种途径来减排。而国际公认的森林在应对气候变化中有三个作用。一是具有吸收的作用。这就是森林的碳汇功能。专家研究森林每生长1立方米蓄积,约吸收1.83吨二氧化碳,释放1.62吨氧气。专家测算,一座20万千瓦机组排放的二氧化碳,可被48万亩人工林吸收;一架波音777飞机一年排放的二氧化碳,可被1.5万亩人工林吸收;一辆奥迪A4汽车一年排放的二氧化碳,可被11亩人工林吸收。二是森林具有存储的作用,能把二氧化碳存储起来。森林是陆地上最大的储碳库和最经济的吸碳器,专家研究,陆地生态系统储存两万多亿碳,一半以上的储存在森林生态系统中。因为森林的生长周期很长,而且树砍伐了以后只要不燃烧,建成房屋、造成家具,碳仍然在那储存固定着。三是有代替的功能。专家研究,如果用木材代替了钢筋、水泥,它的单位能耗就由900减少到100。所以说,林业是应对气候变化、实行间接减排的最主要的途径,而且是最省劲、成本最低的办法。与工业减排相比,森林固碳具有投资少、代价低、综合效益大等优点。加快林业发展,增强森林碳汇功能,已成为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的共识和行动。2007年,胡锦涛主席提出了“建立亚太森林恢复和可持续管理网络”的重要倡议,被誉为应对气候变化的森林方案,得到了国际社会的高度评价。在今年9月召开的联合国气候变化峰会上,胡锦涛主席又作出了“大力增加森林碳汇,争取到2020年森林面积比2005年增加4000万公顷,森林蓄积量比2005年增加13亿立方米”的承诺,再次赢得了世界各国的高度评价。当时的国际舆论称,胡锦涛主席的减排承诺赢得世界掌声,中国让全球气候谈判出现了转机。CNN当天报道说,中国计划增加的4000万公顷森林,相当于挪威的国土面积。美国前副总统戈尔说:“其他地方的很多人并不知道,近两年来,中国每年植的树是全世界其他地区加起来的2.5倍”,“我认为中国的表率作用令人印象深刻”。在这次哥本哈根会议上,温家宝总理向世界宣布,中国是世界人工造林面积最大的国家,人工造林面积居世界第一。充分表明了我国对应对全球气候变化作出的巨大贡献。这次会议林业议题达成了重要共识,成为哥本哈根会议的最大亮点,加快林业发展、增加森林碳汇将会成为我国减排的战略支撑,成为我国在气候外交中的一张王牌。

(三)林业具有巨大的经济功能,在推动经济发展、维护经济安全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这可以从以下两个层面来理解。第一,木材、钢铁、水泥是经济建设不可或缺的世界公认的三大传统原材料。和钢材、水泥相比,木材是绿色的环保的可降解的原材料,可以减少大量的二氧化碳排放,这是发展低碳经济的潜力所在。我国是木材消耗大国,供需矛盾十分突出。2007年我国进口林产品折合原木达到1.55亿立方米,占全国年木材消费量的一半左右。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木材需求量还将大幅度增加。而全球保护森林资源的呼声日益高涨,许多国家开始限制原木出口,维护木材安全已成为我国一个重大战略问题。我们必须逐步改变大量依靠进口木材的局面,立足国内45亿亩林地来解决我国的木材供应问题。这是我国必须长期坚持的重大战略。第二,森林是一种仅次于煤炭、石油、天然气的第四大战略性能源资源,而且具有可再生、可降解的特点。森林生物质能源主要是用林木的果实或籽提炼柴油,用木质纤维燃烧发电。在化石能源日益枯竭的情况下,发展森林生物质能源已成为世界各国能源替代战略的重要选择。我国有种子含油量在40%以上的木本油料树种154种,每年还有可利用枝桠剩余物燃烧发电的能源量约3亿吨,发展森林生物质能源前景十分广阔。

(四)林业具有巨大的保健功能,在调节人体生理机能、促进人的身心健康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维系人的生命不仅要有吃的、穿的、住的等物质产品,而且也离不开氧气、水、适宜的生境等生态产品。据科学家研究,人的寿命,主要受遗传圈、社会圈和自然圈的影响。其中,遗传因素占20%左右,其他取决于社会圈和自然圈。社会圈影响人的喜、怒、哀、乐,会给人带来压抑、忧郁等问题。自然圈可以愉悦人的心情,舒缓人的压力,消除忧郁和压抑,森林还能释放出大量的负氧离子,像保健品一样调节人体的生理机能,改善人体呼吸和血液循环,促进人的身心健康。据科学研究,在人的视野中,绿色达到25%以上时,能消除眼睛和心理的疲劳,使人的精神和心理压力得到释放,居民每周进入森林绿地休闲的次数越多,其心理压力指数越低。社会圈中的人,如果感到精神压抑,就可以到自然圈中呼吸新鲜空气,释放心理压力,促进身心健康。四川的九寨沟因为森林丰富,1立方厘米空气中负氧离子含量一般超过1万个,高的达到8万个,而城市的空气质量达到一级时,负氧离子含量也只有1000多个,天安门广场的负氧离子只有400多个。我国四川彭山、广西巴马、湖北钟祥之所以成为长寿之乡,其共同特点就是森林覆盖率高,空气中的负氧离子丰富,形成了天然的氧吧。我们现在什么产品都可以满足,但是生态产品不能满足,所以从长远看,生态产品的需求将不断增长。

(五)林业具有巨大的美化功能,在树立地方形象、改善投资环境中发挥着主导作用。

良好的生态环境已成为衡量一个地区外在形象、投资环境和生活品质的重要标志。形成良好的森林生态系统和湿地生态系统,一个地区的形象就会大为改观,人们的生活品质就会明显提升,经济发展的环境容量就会大大增加,就会形成投资洼地,吸引大量的资金、人才、技术。大连、杭州和天津滨海新区等一大批城市和开发区,通过建设森林城市和生态宜居城区,不仅完全改变了当地的形象,极大地提高了当地居民的生活品质,使当地居民看到了政府实实在在的政绩,而且使大量土地明显升值,投资吸引力明显增强,有的还由过去经济发展比较落后的地方转变成为经济发展的先进地区。

总之,中央把林业地位提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体现了一个重大战略意图,那就是要求林业为实现科学发展、建设生态文明、维护生态安全、应对气候变化、应对金融危机、解决“三农”问题、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乃至促进整个经济社会发展作出重大贡献,给我们提出了最大的期望,所以我们既承担着光荣的职责、又承担着繁重的任务。

第五篇:林业专业知识考试试题

林业专业知识考试试题

一、填空题(每题1分,共30分)

1.《森林法》规定,上级林业主管部门应当定期监督、检查下级林业主管部门组织植树造林、______的情况。

2.《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破坏森林资源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规定,刑法规定的“珍贵树木”,包括由省级以上林业主管部门或者其他部门确定的具有重大______纪念意义、科学研究价值或者年代久远的______,国家禁止、限制出口的珍贵树木以及列入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的树木。

6.《野生动物保护法》规定,建设项目对国家或者地方重点保护野生动物的生存环境产生不利影响的,建设单位应当提交____________;环境保护部门在审批时,应当征求同级野生动物行政主管部门的意见。

7.《野生动物保护法》规定,出口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或者其产品的,进出口中国参加的国际公约所限制进出口的野生动物或者其产品的,必须经____________或者国务院批准,并取得____________核发的允许进出口证明书。海关凭允许进出口证明书查验放行。

8.《野生动物保护法》规定,建立对外国人开放的猎捕场所,应当报_______野生动物行政主管部门备案。

9.《种子法》规定,国家建立种子________制度,主要用于发生灾害时的生产需要,保障农业生产安全。

10.《种子法》规定,转基因植物品种的选育、试验、审定和推广应当进行_______评价,并采取严格的安全控制措施。

11.《种子法》规定,在中国没有经常居所或者____________的外国人、外国企业或者外国其他组织在中国申请品种审定的,应当委托具有法人资格的中国种子科研、生产、经营机构代理。

12.《种子法》规定,调运或者邮寄出县的种子应当附有____________。

14.矿藏、水流、森林、山岭、草原、荒地、滩涂等自然资源,都属于_______,即全民所有;由法律规定属于_______的森林和山岭、草原、荒地、滩涂除外。

15.以牟利为目的,在林区非法收购明知是盗伐、滥伐的林木,情节严重的,处____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_______以上____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16.《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四十二条规定:违反土地管理法规,非法占用_______、_______等农用地,改变被占用土地用途,数量较大,造成_______、_______等农用地大量毁坏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18.《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将森林分为防护林、用材林、经济林、薪炭林和特种用途林,其中的薪炭林是指以生产________为主要目的的林木。

19.《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第十一条规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公民应尽的义务。各级人民政府应当组织全民义务植树,开展植树造林活动。

20.从林区运出木材,必须持有林业主管部门发给的____________,国家统一调拨的木材除外。

24.国务院野生动物行政主管部门和省、自治区、直辖市政府,应当在国家和地方重点保护野生动物的主要生息繁衍的地区和水域,划定____________,加强对国家和地方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及其生存环境的保护管理。

25.《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第十八条规定,猎捕非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的,必须取得狩猎证,并且服从猎捕量限额管理。持枪猎捕的,必须取得县、市公安机关核发的_________。

26.《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第十五条规定,野生动物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定期组织对野生动物资源的调查,建立____________。

27.自然保护区分为_______级自然保护区和_______级自然保护区。

28.《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第十七条规定,国家鼓励驯养繁殖野生动物,驯养繁殖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的,应当持有_______。

29.《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第三十一条规定,采伐森林和林木必须遵守下列规定:防护林和特种用途林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风景林,只准进行抚育和更新性质的采伐。

30.《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第二十四条规定,行政机关在其法定职权范围内,依照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规定,可以委托其他行政机关实施许可,委托机关应当将受委托行政机关和受委托实施行政许可的内容予以公示。

二、多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10分)

1.《森林法实施条例》规定,利用外资营造的用材林达到一定规模需要采伐的,应当在国务院批准的_______内,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林业主管部门批准,实行采伐限额单列。

A.木材生产计划B.年森林采伐限额C.国家林业发展规划D.五年森林采伐限额

2.《林业行政处罚程序规定》规定,实施林业行政处罚的机关,必须是_______。

A.县级以上林业行政主管部门B.地州级以上林业行政主管部门

C.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D.林业行政主管部门依法委托的组织

3.《林木和林地权属登记管理办法》规定,对经审查符合登记条件的登记申请,登记机关应当自受理申请之日起______内予以登记A.1个月B.2个月C.3个月D.6个月

4.《林业行政处罚听证规则》中,林业行政主管部门依法作出______之前,应当告知当事人有要求举行听证的权利,并制作林业行政处罚听证权利告知书。

A.依法作出责令停产停业B.吊销许可证或者执照C.较大数额罚款D.行政拘留

_______5.林业主管部门的工作人员违反的规定,超过批准的年采伐限额发放林木采伐许可证或者违反规定滥发林

木采伐许可证,情节严重,致使森林遭受严重破坏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A.林地管理暂行办法B.土地管理法C.农村土地承包法D.森林法

6.承担种子质量检验的机构应当具备相应的检测条件和能力,并经_______级以上人民政府有关主管部门考核合格。A.乡B.镇C.市D.省

7.违反森林法实施条例规定,未经批准,擅自将防护林和特种用途林改变为其

他林种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林业主管部门收回经营者所获取的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并处所获取森林生态效益补偿_______的罚款。A.2倍B.3倍以下C.3倍D.3倍以上

8.野生动物资源普查每_______年进行一次,普查方案由国务院林业行政主管部门或者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林业行政主管部门批准。A.五B.八C.十D.十五

9.一年生农作物种子的经营档案应当保存至种子销售后_______。A.一年B.二年C.三年D.四年

10.在国务院领导下,国务院_______部门负责组织、协调、指导全国防沙治沙工作。A.农业B.水利C.林业D.土地

三、判断题(每题1分,共10分)

1.《野生动物保护法》规定,涉及科学技术保密的野生动物物种的出口,按照国务院有关规定办理。()

2.《农村土地承包法》规定,村集体经济组织或者村民委员会发包的,不得改变村内各集体经济组织农民集体所有的土地的所有权。()

3.科研、教学单位对涉及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及国家二级保护野生动物进行野外考察、科学研究的均由国务院林业行政主管部门统一安排。()

4.植物新品种的申请权和品种权禁止转让。()

5.国务院林业主管部门负责制定主要森林病虫害的测报对象及测报办法。()

6.退耕还林者按照国家有关规定享受税收优惠,其中退耕还林(草)所取得的农业特产收入,依照国家规定免征农业特产税。()

7.森林防火检查站的设置,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或者其授权的单位批准。森林防火检查站有权对入山的车辆和人员进行防火检查。()

8.在发生疫情的地区,植物检疫机构可以派人参加当地的道路联合检查站或者木材检查站;发生特大疫情时,经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批准,可以设立植物检疫检查站,开展植物检疫工作。()

9.出售、收购国家一级保护野生植物的,必须经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野生植物行政主管部门或者其授权的机构批准。()

10.行政处罚听证时,听证主持人应当在举行听证十日前,将举行听证的时间、地点通知当事人和案件调查人员。

四、简答题(每题10分,共50分)

1.《野生植物保护条例》规定,出口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或者进出口中国参加的国际公约所限制进出口的野生植物的,需要哪些手续?

2.国家对森林资源实行哪些保护性措施?

4.林业行政执法内部监督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5.行政许可法中规定哪些事项可以设定行政许可?

下载林业技术人员初级专业知识[全文5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林业技术人员初级专业知识[全文5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初级审计师《专业知识》考试题(精选合集)

    1.以下关于注册会计师审计方法的演进的表述中,正确的有。A.在审计发展的早期使用的审计方法是详细审计,主要是围绕会计凭证、会计账簿和财务报表的编制过程来进行的,旨在发......

    林业专业知识考试试题及答案

    林业专业知识考试试题 单位: 姓名 分数 一、填空题(每题3分,共30分) 1.《森林法》规定,上级林业主管部门应当定期监督、检查下级林业主管部门组织植树造林、( )的情况。 2.《最高人......

    1林业专业知识考试试

    林业专业知识考试试题 一、填空题(每题1分,共30分) 1.《森林法》规定,上级林业主管部门应当定期监督、检查下级林业主管部门组织植树造林、恢复森林植被的情况。 2.《最高人民法......

    2012年 林业专业知识考试试题

    2012年 林业专业知识考试试题 单位: 姓名 分数 一、填空题(每题1分,共30分) 1.《森林法》规定,上级林业主管部门应当定期监督、检查下级林业主管部门组织植树造林、恢复森林植被......

    林业专业知识考试试题及答案

    林业专业知识考试试题单位:姓名分数一、填空题(每题1分,共30分) 1.《森林法》规定,上级林业主管部门应当定期监督、检查下级林业主管部门组织植树造林、恢复森林植被的情况。 2.《......

    统计师《初级专业知识》选择题及答案

    1.统计调查方案中的调查工作期限是指( )。A.调查工作的起止时间B.搜集资料的时间C.时期现象资料所属的时间D.时点现象资料所属的时间2.有意识地选择几个城乡结合部地区调查......

    2017统计师《初级专业知识》选择题及答案

    1.实施统计执法检查的主体是。A、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统计局法规检查机构B、各级纪检监察部门C、国家统计局及其派出的调查队、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统计机构D、县级以上人民政......

    统计师《初级专业知识》选择题和答案

    1.统计的基本任务有()。A.提供统计资料B.提供统计咨询意见C.对经济社会发展情况进行统计调查、统计分析D.实行统计监督E.进行统计执法检查【答案】ABCD【解析】最新修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