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中学生音乐欣赏教学方法探索
中学生音乐欣赏教学方法的探索
千渭初级中学
杨虹
音乐欣赏是以具体的音乐作品为对象,通过视听的方式以及阅读有关资料,分析乐谱等辅助手段,同时充分发挥艺术联想来领略音乐真谛,感受音乐美感的一种审美活动。音乐欣赏教学是中学音乐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但对培养学生感受音乐、欣赏音乐的能力有着重要的作用,同时还能发展学生的思维,丰富学生的想象力,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启迪智慧,陶冶情操。
一、音乐欣赏课中,教师导语设计至关重要!导语是教师导入新课的言语,是课堂讲授的第一环节.俗语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导语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一节课的成败.因此巧妙的设计导语,从上课开始就激发学生的求知兴趣,起着重要作用。如<<舞剧中的音乐—《红色娘子军》片断赏析>>时,刘兰青老师以一种别开生面的游戏形式—找不同(通过两种不同音乐形式的演绎,同一首歌曲《红头绳》被演变成不同的形象、内容),展开了欣赏课的序幕。这不仅仅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更为接下来的欣赏埋下伏笔。
二、欣赏课中,应注重对学生的心理诱导,营造“参与”氛围“.欣赏之前,已经用游戏的方法来刺激学生的大脑皮质,使大脑处于兴奋状态的学生们已经产生了强烈要求欣赏的欲望,形成一种积极参与的氛围.而接下来的赏析过程,也不紧紧围绕乐曲的曲式分析,作品背景,而是将音乐分成若干段落,请同学们围绕一个中心问题,去探讨,去研究,教师在音乐声中,只起到渲染情景,抛砖引玉的作用。
这个简单的学生自主学习环节,不仅让学生在氛为音乐中体会了舞剧音乐的重要性,更加深了,学生对作品的历史背景的理解,以及中国芭蕾舞在世界芭蕾舞乐坛上的重要地位的深刻认识。
三、欣赏课中,让学生”动起来",恰到好处的设计问题,可以帮助学生加深对乐曲的感受,更好的理解音乐.这里说得动起来,不仅仅局限在肢体的动,更是头脑的运动。一节好的欣赏课,不是说老师理解教材到位,知识讲授准确,学生认真听讲这样简单。一节真正好的欣赏课,要求的不仅仅是教师的激情四射,是要让学生的思维火花迸发。说到根本,就是要创设出一个良好的问题,请同学们去思考,让他们为这个问题所关注,所沉迷,让课堂真正的成为学生的知识的海洋。
目前,在中学音乐欣赏课上老师经常抱怨音乐欣赏课很难上,学生没兴趣。我认为老师在自身教学过程中也存在着一些问题,主要有:
1、教师担心学生不能很好理解音乐的含义,往往用过多的语言来解释音乐,结果学生记住了老师的解释,而对于所欣赏的音乐本身却知之甚少。
2、老师往往无意识的强行让学生按照同一个思路去欣赏音乐,却忽略了学生在欣赏音乐过程中的主动性。
3、老师对乐曲的结构、特色认识不够,未能掌握教学重点,本身也未表现出积极的欣赏
4、缺乏有效、有趣的教学方法:一般所见的欣赏教学不外乎是老
师播放音乐,完整听,分段听,学生正襟危坐,一节课从头听到尾。针对以上的情况,我认为作为音乐教师应注意以下几条:
1、课前老师必须深刻理解乐曲内涵掌握欣赏重点:熟悉教学的曲目是成功教学的第一步。老师必须要对所欣赏的曲目事先进行反复聆听和分析并给予准确的理解和把握,这是绝对不可缺少的准备工作。
2、制定可行的教学目标,设计教学活动:掌握重点,设定目标,根据目标设计教学活动,活动方式包括听、动作、歌唱、演奏、表演甚至创作,老师应当活用各种方式,引导学生体验音乐。
3、以音乐为主体,讲解简明生动:欣赏的主体是音乐,再美的音乐莫过于以其本身美妙的乐声来引人共鸣,言语的描述不能充分表现音乐的美。老师应该尽量少说,只作简要的提示,引导学生自主进行探索、想象。
4、好的视听器材有助于欣赏教学的教学成效。运用vcd、录像带、录音机、电脑多媒体等基本的教学设备,可使教学更加生动活泼而具实效。
5、老师应事先录好上课欣赏的音乐,特别是需要反复聆听的片段,要事先剪接,记录位置,以免在课堂上手忙脚乱,耽误时间,影响教学效果。
《音乐课程标准》提倡教育以审美为核心。在音乐课程中,欣赏这一教学领域被视为培养学生音乐审美能力的有效途径。因为音乐欣赏课具有最直接、最具体的审美教育价值。“它以一定的音乐为审
美对象,以参与欣赏活动的人为审美主体,形成一种特殊的审美观,通过这种音响的聆听,实现对音乐美的感受和鉴赏。” 让我们为了音乐美,而共同努力。
第二篇:浅谈初中音乐欣赏的教学方法
浅谈初中音乐欣赏的教学方法
音乐是人生最大的快乐;音乐是生活中的一股清泉;音乐是性情陶冶的熔炉。生活需要音乐。音乐区别于其他艺术而独具魅力,是其他艺术形式无法代替的。音乐教育是实施美育的重要内容和途径之一。与其他学科相比,音乐中的美育因素是得天独厚的。我们知道,音乐欣赏是以具体音乐作品为对象,通过聆听的方式及其他辅助手段,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由感性到理性领悟音乐真谛的一种审美活动。可见,欣赏音乐对人类素质的全面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欣赏教学是音乐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学音乐教育的难点。音乐欣赏教学已越来越被音乐教育界所重视。因为音乐欣赏是一种审美活动,用音乐本身的力量,使欣赏者置身于音响的天地中,通过教学能力有效地培养学生感受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促进学生品德、智力、审美能力的全面发展。因此,如何上好音乐欣赏课是摆在每位音乐教师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本人通过多年的教学实践和探索认为,只有以学生为审美主体,让学生积极参与音乐欣赏活动,才能真正提高学生的音乐素质。
“参与”就是学生真正成为审美活动的主体,教师则是审美活动的主导。教师应用多种方法,引导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音乐欣赏活动中去。也就是要求学生在欣赏活动中充分发挥音乐的审美功能----音乐审美直觉力、音乐审美知觉力和音乐审美判断力等。更好地完成音响感知、情感体验、想象联想、理解认识等一系列心理活动。这种方法不仅是对传统教学方法灌输式进行了改革,而且有利于主体作用的体现,有利于学生认识的发展,也有利于教学信息的及时反馈和学生个性品质的养成等。音乐教学中学生参与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听、唱、想、说四个方面是引导学生参与的主要手段。
“听”的参与是欣赏作品的关键音乐是听觉的艺术。
音乐艺术的一切实践活动都必须依赖于听觉,因此听是参与音乐欣赏教学的关键。教师如何引导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聆听音乐中去,在聆听中感知、认识、理解音乐作品的内涵。采用提问法听和对比法听是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的可行方法。
通过提问法,虽然问题很简单,但能使学生全神贯注的听,思维想象也因此而积极主动,充分发挥了学生审美功能的直觉力和知觉力,获得了初步的感性认识和理解,效果很好。
对比法听是听的深入,也是音乐欣赏中最主要的方式之一,对学生来说,惟有对比才能真正获得对音乐风格、特点、形式等要素的感性认识。倾听中的对比有节拍、节奏、速度、力度、音乐、风格、形式等方面的对比,可以在同一作品中进行对比,也可以对不同的作品进行对比。教学中要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运用对比。通过对比法听,不仅使学生对作品有了进一步的感受和理解,而且还提高了学生的分析能力和鉴赏能力。
“唱”的参与是欣赏作品的基础
音乐欣赏是以听为主的,但唱主题是欣赏作品的基础。因为音乐主题是作品的核心,是乐思形成和发展的基本要素,引导学生听前唱主题,有利于学生把握主题形象,使学生在聆听音乐过程中准确辩认主题和重复和变化,使学生的音乐思维真正调动起来,更好地获得音响体验。如欣赏《梁山伯与祝英台》,在听前我先引导学生一起唱书上的四条谱例,也就是每个乐段的主题,在学唱时,首先对每个主题音乐的节奏、特点、情绪等进行分析,然后再进行学唱。教师要求学生边唱、边记、边对音乐进行初步的情感体验。待学生欣赏作品时,不光对主题的出现和变化非常敏感,而且对作品的分段也不感到困难。接着,给学生描放一遍录音很多学生能说出:曲子是由引子加上三部分再加尾声构成的,每一部分音乐基本是每一段主题音乐的重复和稍加变化的重复,通过听前唱主题,不仅为欣赏作品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使学生在听赏时能进一步的入情、入境地去体验作品,而且能使学生更好地展开联想和想象。
以上仅是浅谈了音乐欣赏中听、唱、想、的参与,参与的方法还有很多,总之,要想提高音乐欣赏课的教学质量,要走出传统欣赏教学的模式,让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将理性知识与感性体验有机地结合,掌握音乐欣赏的方法,才可能在欣赏中体现其价值,全面提高音乐欣赏能力。
第三篇:探索英语课堂教学方法
探索英语课堂教学方法
扎根农村初中 探索英语课堂教学方法
提要:农村初中英语教学,除了扎实建立好新型的师生关系外,还要努力提高自身业务素质,不断探索创新教学模式,改进教学方法,合理进行对学生的成绩评价,才能使英语教学立于不败之地。当前虽然大多数农村学生,学英语是很枯燥的,信心不足,但是通过教学中的这些尝试,英语课堂教学气氛能够活跃起来,学生学习积极主动,听说能力大大提高,合作意识和交往能力也大大增强,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空前高涨。
关键词:农村
英语
课堂
教学
创新
评价
我从事教师工作至今已经17个年头了。17年来,我一直坚持在农村学校教育教学的第一线,从事着农村初中英语教学工作。从刚开始对教学手段、方法的一无所知到现在对教学手段、方法的有效应用,有着太多的心酸与苦楚,但现在的我是快乐的,快乐着学生喜欢听我的课,快乐着有喜欢、爱我的学生,快乐着家长的认同、学校的认可,体验着付出与回报成正比的浅显道理。下面就我这几年来从事的农村初中英语教育教学工作谈一下自己的体会:
一、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是前提
我一直认为无论教授哪门课程,教师都必须具备高尚的道德情操、完美的道德人格、坚定的道德信念,学生才会由敬佩教师的人格而接受教育,这就是所谓的“亲其师,信其道”。我们学校是一所农村初中,留守学生占大多数,他们缺少家庭的关爱。他们中的大多数人性格比较孤僻,对学习不感兴趣。因此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我始终把关爱学生,唤起他们的情感认同放在第一位。在思想上、学习上、生活上关心爱护学生,循循善诱、耐心细致地做好他们的教育工作,努力把学生培养成为一个掌握创新方法、具有健全的心理和人格、对社会有责任感的人。我一直坚信列宁夫人、人民教育家克鲁普特斯卡娅的一句名言:“爱孩子是人民教师的天职。”有付出就一定会有回报,教师的真诚学生是能感受到的,在任教多年的班级中,学生都能够将自己的想法告诉我,不仅是学习上的问题和困惑,还包括成长中的喜悦和烦恼,在孩子们的心中,我不仅仅是师长,更是家人和朋友,这让我感到了莫大的喜悦与满足!
二、提高自身的素养和业务水平是保障
要成为一名优秀的教师,光有爱心还远远不够,爱心只是做好称职老师教好书的前提。“学高为师”,要做一个好老师,不仅要能得学生心,还要在各方面都能在学生面前起到表率作用,无论是工作还是学识上都应该让学生佩服,这样学生才会对我产生信任感,才会甘心听从我的教导,才会喜欢上我的课。为了获取最新的教育理论和学科知识,我每学期都自费订阅《英语周报》《中学生英语报》等报刊,并不时请教老教师,坚持每学期听十节同行们的课以积累更多的教学经验,课后还阅读了各种书籍,拓展自己的知识面,不管工作多忙,时间多紧,我都严格要求自己要反复钻研教材,反思教学过程!
另外,为了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我多次主动承担学校的英语公开课教学,并积极听取听课老师们的意见和建议,不断改进自己的教学方法。我还曾代表我校参加镇、县组织的各类英语课堂教学评比活动。现在,我采用多媒体技术进行教学的手段已经非常娴熟,课堂教学深入浅出,能充分调动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积极性,真正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做到了寓教于乐,于乐中求得知识能力和觉悟的提高,赢得了学生的尊敬和爱戴,收到了非常好的效果。
三、探索创新性课堂教学模式是关键
自走上教育的舞台以后,为了让青春不再稚嫩,焕发出绚丽的光彩,我全身心地投入在知识积累和教学方法的探索上,但是多年的教学实践告诉我目前农村英语教学现状是“费时多,收效低”,困难很多,压力很大。究其原因我认为主要有以下几点:
1、农村中学客观的时空环境以及农村学生复杂的成长背景的影响。每个年级的学生都来自不同的小学,不同的家庭。有着不同的家庭背景和不同的社会影响及个性心理等特征。这必然构成他们多方面的差异:如智力差异、情感差异、素质差异,兴趣差异等。这些差异给教学造成了诸多困难。更何况现行的教材里面的好多内容,农村里的孩子是没有任何经验和感性基础的。
2、没有英语基础,训练机会少。虽然小学也开设了英语课,但由于受到师资力量有限以及教育资源配置不均衡等因素的影响,农村小学英语的教学效果很不理想,学生基础极其薄弱。到了初中以后,由于班级人数多,教师也往往只是和部分学生进行交流,这尤其不利于教师了解学生或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个别辅导。我听过不少英语教师的课,他们在课堂上为了不耽误时间,大多情况下只是提问一些成绩好的学生,课堂上对话表演的志愿者也大多总是那些活跃的积极分子。而那些自卑的,性格内向的学生或成绩暂时靠后的学生很少被点到。这对英语教学的影响非常大,对农村孩子来说,课堂是学生进行交际和训练的唯一场合,如果在课堂上都没有机会的话,那还能从什么地方提高英语呢?
3、学生家长重视程度不足。我从多年的教学中发现:大部分的家长都认为英语很重要,但他们没有询问孩子的英语学习情况,更不用说参加英语课外辅导,因此也就很少关注学生的英语学习。实际上家庭教育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学生的成长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不利的家庭环境对学生的性格和学习态度都会产生负面影响。在农村的大部分家长文化程度不高,他们中有一些家长对孩子的英语学习不太重视,即使他们重视也基本无力指导子女的英语学习。因此,当学生在家里遇到问题或者有不会做的题时,只能“搁浅
”,久而久之,问题堆积如山,学习就寸步难行了。
弄清这些原因后,我开始思考怎样改变学生缺乏英语学习兴趣、改变英语课堂投入大产出小的现状。经过多年的摸索,我认为课堂教学模式的创新对提高英语课堂教学效果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所以,在教学中,我特别注重课堂教学改革,面向全体学生,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注意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他们勤于思索、勤学好问的习惯。
首先,我坚持“人人都是可教之人,个个都是可塑之才”的信条,面向所有学生,最大限度的开发学生潜能,依据具体内容采用适合学生学习的教学模式,重视差异教学,精心设计小组活动,使课堂气氛活而不散,学生动而不乱。比如,我在上对话课时,对不同的学生制定不同的要求:基础好的学习对话时让他们自己创设情景实践;中等的学生给他们提供一定的情景进行实践练习;后进生只要求把课文中的对话掌握就够了。阅读教学也是如此进行,让基础好的阅读较长的,生词偏多的文章;中等学生阅读与自己能力水平相当的文章;后进生阅读一些较容易的文章,使他们的阅读在不同层次上得到提高。还有写作教学等都针对不同的学生调整教学内容。我认为,在一个几十人的班级里,与其跟几个基础好的学生进行几次流利的对话,不如给所有学生5分钟的小组活动时间,要么结队练习,要么小组训练,每个学生至少有两三次机会进行语言交际。所以在班级人数很大的情况下,小组活动能够给学生提供更多的语言交际的机会。同时,小组活动也能够给教师提供更多的机会照顾个别学生,满足个别学生的需要。比如:那些理解较慢的学生,他们可能有没听懂的地方,这就需要教师再做解释。在活动过程中,教师可以在教室里走动,随时解答学生的问题,提供必要的帮助。再者,小组活动还可以提供学生互助学习的机会。如果教师忙于解答其他学生的问题,小组成员可以互相帮助。并且大多情况下有些学生遇到困难时,找同伴或找同学帮忙比问老师的几率要高得多。这就要求教师在分组时考虑到学生水平,能力和基础等各方面的差异,在分组时尽量避免全是好学生或全是后进生的情况,避免有的学生抢着说话而有的闷声不语的情况。
其次,培养学习兴趣,使学生融入课堂。心理学研究表明,兴趣是人们积极主动地认识客观事物的一种心理倾向,它表现为一种好学精神。学习兴趣是学习动机的重要心理成份,它是推动学生探求知识的动力,它会使学生产生学习的需要,乐于学习的精神体验,因此学生对某一学科有无兴趣至关重要。所谓“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知者不如乐之者”,说的就是兴趣的重要性。正当的兴趣是一种高尚的情操,对英语知识的兴趣能激发学生刻苦、钻研、积极进取。教师要善于了解学生兴趣发展的特点,根据不同的教学目标和学生的个体差异,采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来激发并保持学生的注意力和学习兴趣,促进对传授知识的掌握,保证教学秩序正常进行。对于性格外向的学生,他们积极参加活动的欲望较强,我在课堂教学时经常提拱一些有趣味的活动;而对于性格内向的学生,他们在课堂学习过程中害怕开口,害怕出差错,因此我在课堂教学时经常鼓励、表扬他们,哪怕他们只是记住了一个单词;对于那些接受能力不强,反应较慢的学生,我尽量利用多媒体课件、直观教具、身体语言等来引导他们。渐渐地,我形成了自己的教学风格:每节课的教学我首先通过做游戏,唱英语歌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融洽在学习英语的氛围内。然后根据教材“图文并茂”的特点,充分运用单词卡片、多媒体、实物教具、简笔画及肢体语言来启发学生,使学生带着明确的任务目标,并借助图片、动作、表情等手段掌握其义,让他们积极主动参与学习获取新知,培养他们学习英语的兴趣。在遇到难读的单词或句子时,我不厌其烦,耐心教导学生认读,力争让他们学了就懂,懂了会用,培养他们认读的能力。
再次,加强家校互动,争取家长的支持。与学生家长建立协调、融洽的人际关系,与家长在英语学习上的认识达成一致,并在教学中互相配合是学生学好英语的重要保证。然而学生家长对英语学习的认识,学生学习态度,学习方式方法上与教师存在着较大差异,特别是在农村家长中,这种差异更加明显。因此,我主动向家长介绍英语学习目的、学习内容,反映学生学习英语的情况。使家长了解英语,了解学生学习英语的状况,配合教师共同教好英语。与此同时,我还邀请家长参与教育过程,加强家校互动。每学期上一堂公开课,邀请家长参加。给学生布置“教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学英语单词,说英语句子”等家庭作业,将学校的“英语课堂”延伸到“家庭课堂”。这样在与家长“联系”和“互动”的过程中,帮助家长认识英语,并共同促进学生学好英语。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在学习新知的同时,我还适时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比如我在教七年级下册Unit
I’d
like
some
noodles.(Period
1)时,在总结课堂教学以后播放了一段视频《爱不穷》,讲述的就是一碗牛肉面引发的感人故事,看完视频以后,许多学生都感动得流下眼泪。我趁机对学生进行了感恩父母的情感教育,效果比开主题班会好多了。
因此,我认为英语课堂教学一定要抓住学生的特点与现状因材施教,灵活多变,不能拘泥于某一种或几种教学模式,不断在探索中找到适合自己的方法。
四、使用合理的评价手段是后盾
德国教育家斯多惠说过:“教育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与鼓舞。“这句话充分说明了对学生评价的作用,评价也是一门艺术,好的评价手段不仅可以满足学生的成功感,而且可以激励学生产生不断向上的精神。我对学生的评价一般采用多种形式:形式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个人评与他人、小组评结合,等级与评语相结合,在教学中要灵活的使用。这样,对学生的评价才是全面的、合理的。我经常用的评语有:Clever
boy/girl.Very
good.Well
done.…被赞扬的同学听到这些评语时,都是神采奕奕。我还采用积分兑换、发放小礼物等手段来激励学生们。礼物虽小,但学生们都很喜欢,学习英语的积极性自然就提高了。
总之,要想在农村初中教好英语,除了扎实建立好新型的师生关系外,还要努力提高自身业务素质,不断探索创新教学模式,改进教学方法,合理进行对学生的成绩评价,才能使英语教学立于不败之地。当前虽然大多数农村学生,学英语是很枯燥的,信心不足,但是通过我教学中的这些尝试,我的英语课堂教学气氛异常活跃,学生学习积极主动,听说能力大大提高,合作意识和交往能力也大大增强,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空前高涨。作为教师,我由衷地感到高兴,也切身体会到了新课改中我的努力所带来的欣慰和喜悦。学无止境,教无定法,我要做的还有很多,还需要不断学习新的教育教学理论,探索并总结教学实践中得出的点滴经验,不断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充实我今后的英语课堂教学,以形成个人独特的教学风格。
第四篇:词汇教学方法探索
词汇教学方法探索 二克浅镇福兴小学 王艳
小学英语词汇教学虽不如会话教学那么重要,要求四会的单词非常少,但也是必须掌握的知识。词汇是语音的基本建筑材料,英语词汇教学是英语课堂教学的重要一环。而且词汇教学是比较乏味的。随着时代的发展、教学的深入,词汇教学当然也要因地因时、因人而异,其教法需要不断地改进或发展。如何有效地教授小学英语词汇,继而激发和保持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是每位英语教师必须研究的重要课题。
文章从现时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出发,阐述了对小学英语词汇教学的探讨及其应采用的几种教学法,从而培养学生主动参与的意识,探究发现以及语言交际能力。
一、小学英语词汇教学中的存在问题
(一)英语教学往往是填鸭式教学
孤立地教词、孤立地讲解,是以往词汇教学中普遍存在的一大弊病。这种教法让教师的讲解占用了过多时间,使学生记忆一堆互不联系的词义和用法例句。而实际上词汇是有规律、成体系的词汇,一方面与语音、句型、课文结合,另一方面在听、说、读、写之中体现,因此在词汇教学中应充分运用整体教学法,大幅度减少教师讲知识的时间,把时间还给学生,让学生自己去观察、思考,依据词汇内部的形、音、义、构造、用法的纵横联系掌握词汇。
(二)学生接触英语少,知识匮乏
不少词在初学时虽被记住,但以后则被渐渐地忘却。由于有计划、有目的地结合词汇教学进行听、说、读、写不够,而导致词汇重复少、吸收少;反过来,词汇量小又导致听、说、读、写难以大量进行。这种恶性循环导致中学英语教学步履艰难,不少学生英语难过关。由于害怕记单词而讨厌学英语。
(三)教学方法单一
在实际中不少教师经常不分主次而一律要求学生将所有词汇的音、形、义、用法全掌握,听、说、读、写都会用。结果是该达到的要求没达到,教师和学生双方都未在词汇的教和学上抓住主要矛盾,因而效果不佳。
由此可见,小学英语词汇教学并没有我们以往想象的那么简单,实际教学中的诸多困难和问题还有待解决。作为英语教师,应该认真地研究和学习科学的教学理论并结合实际去付诸实施,最大限度地提高教学效率。
二、词汇教学内容
(一)拼写和读音的教学
词的读音和拼写形式是词的存在基础,是各个方面相互区别的第一要素。音和形的教学历来受到重视,无论中学英语教学采取何种方法和路子,对此都不能忽视。在词汇的音和形的教学中,要注意音和形的统一与结合,通过一定的教学方法,使学生既能见形而知音,又能因音而记形。
(二)意义和用法的教学
教单词除了读音和拼写之外,还要让学生掌握词的意义和用法。在一些意义具体的单词教学中,要尽量使学生主动、积极地把多方面的感知活动加入词汇学习之中去。对于词的用法教学,则要注意与句型、会话教学紧密结合,在句型中练习词的用法,并强化词与词之间的纵向(一词多用)和横向(一义多词)联系,使学生更准确更迅速地掌握词汇。
三、小学英语词汇教学中常用的几种教学法
《英语课程标准》所提倡的“任务型”的教学途径以学生兴趣为出发点,以交际为目的,以任务为基础,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性和语言的交际本质,强化了语言交际运用的过程。以任务为中心的教学思路把培养学生主动参与的意识和探究发现以及语言交际能力作为一个重要目标。学生在教师设计的教学活动中,通过参与、体验、思考、讨论、交流合作等方式完成学习任务。
因此,要提高教学效果,必须将科学理论与实际需要相结合。在词汇教学中,我们应该根据教材中词汇反映的不同内容,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精心组织教学,使学生学得快、记得牢。在训练中做到词不离句、句不离义。一般而言,词汇教学可采用以下几种方式进行。
(一)教具直观教学方法
直观教学法主要是通过实物、图片、手势、动作、表情等使学生建立形象思维,可大大提高记忆效果,这也是最常用的一种教学手段。
1.利用实物进行教学。主要用于实物名称教学,如钟表、杯子、苹果、桔子等,这些都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东西,极容易准备且面积不大,便于携带。上课时,教师可一边呈现物品一边将单词读出、板书,将单词的音、形、义一次性完成,既生动又形象。接着按照词不离句、句不离文的方法套入一些句型“What's this? It's a/an „”或 “I like „very much”引导学生进行操练,强化学生对单词音、形、义的统一意识。
2.利用挂图、简笔画、课件等多媒体手段进行词汇教学。对于那些不便于通过实物来进行教学的词汇,如家庭成员、日期、天气、动物等,可利用挂图、简笔画或电教媒体,如何运用视学校实际条件而行。在条件较差的学校,可利用简笔画或挂图来进行;在条件较好的学校,则可运用多媒体。通过这些教具,教师能轻易地将词汇的意、形、义呈现给学生。
3.借助手势、动作或表情进行教学。英语中有许多动词,我们可通过手势、动作、表情,使学生易于领会。如:sing、run、jump、swim等,教师可以边做动作边说出英语单词,也可以请一些英语较好、领悟能力较强的学生按教师所示做动作,教师可先叙述,接着要求学生跟着单词及句型:run-He is running;jump-He is jumping等等,教师并将动词及相关句型板书,带领学生操练熟悉词汇。
(二)创造情景法
教师教词汇应尽量避免单调地直接板书单词到黑板上教学生认读,要努力地创造情景,用创造情景法进行词汇教学,把学生置于情景中学习掌握单词。如教授地点名词(如:hospital、station、cinema)时,教师可预先把地点名次分别简单地画在卡片或纸上,同时写上单词,上课时特定几个学生上台拿着。教师说:I want to go to Beijing.Where must I go?等等,并引导学生说出生词station等,同时请拿着相应单词的画的学生向前跨步展现该词的词形、词义。或者是教师设计一个情景,把两组间的过道当作街道,那些拿着画的学生为车站、医院等地点,教师引导学生在这一特定情景里把单词套入特定的句型中反复联系,直至能灵活运用为止。
(三)对比教学法
词汇教学的对比教学法可分为三种:一种是近(同)义词对比,一种是反义(相对)词对比,还有同音(异形)词对比。同义词对比:英语中大量的词汇都有与其意义相同或相近的词。利用同(近)义词代换或对比的方法讲授词汇是教学中常用的一种方法,如:glad-happy;enjoy-like等等,可帮助学生“温故而知新”。反义(相对)词对比:对比反义词或相对词有助于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有联系地记忆。如:Now the shop is open.It isn’t closed.或It is not very cold.It is warm.这样的对比不仅便于熟记,还能使单本文来自 词在句中一目了然,帮助学生准确地运用。同音异形词对比:教师在教生词时,可让学生把以前学过的同音词板书出来。如:no-know,week-weak等等,区别这些词书写和意义上的不同,并分别用这些词造句,促使学生深刻记忆,牢固掌握生词的读音、词性、意义、拼写。(四)词汇组织法
随着学生词汇量的增加,教师可根据单词按照一定的范畴进行组织、归类,帮助学生发现记忆规律,利用词汇组织法帮助学生记忆单词。归类组织法:即根据同类关系来将单词归类,教师先提出一个概括词,让学生将学过的属于这一类的词归集起来。如,fruit:apple、banana、pear etc。这样的归类使分散的单词集中起来,便于联想和回忆。接近组织法:即根据接近联想的原理,将两个以上在空间和时间上很接近的印象联系在一起,这样只要想出一个,便会联想和回忆出与之接近的一种印象来。如想到天体,就会想到star、sun、earth、moon,进而想到plane,spaceship,再联想到astronaut、airman等等。
(五)英汉释义法
这种方法包含英语释义和汉语解释。首先是用英语来解释词汇,锻炼学生用英语想英语的思维能力。如:bank-a place for keeping money等。其次是用汉语解释词义。英语教学中应尽量避免母语的使用。但遇到一些表示抽象概念的词汇时,如air、traffic等,用英语解释可能中学生较难接受,此时教师可以直接用汉语解释,这样不仅可以节省课堂时间,而且意思清晰明了。
(六)游戏、竞赛法
青少年活泼、好强、好表现,教师应充分利用学生这一特点,努力在英语课堂上为学生创造说和做的机会,使他们处于学习的主人地位。把竞争机制引入课堂,把游戏搬进课堂,不仅拉近了师生间的距离,而且能使学生整个身心处于积极主动的学习状态。词汇教学中常用的游戏方法有“找朋友”,“猜测游戏”、“单词接龙”等;竞赛的形式也有多种,如“看谁举例多”、“看谁最快完成”等等。游戏、竞赛可用于词汇教学的各个环节,前面所介绍的几种教法中也可将游戏或竞赛渗透其中,但教师要注意合理控制时间,且要避免只追求趣味而忽略效果。
(七)单词拼读规则法
这种方法要建立在良好的语音基础上。英语作为拼音文字,字母和读音之间有一定的规律可循,这就是我们常说的读音规则。教师在教学词汇中应让学生熟练掌握读音规则,并通过大量的例句进行更直观、形象的讲解。如a在开音节中读[ei]:name、cake、late等,引导学生利用读音规则发音和记忆单词。这种方法可以培养学生的自学单词的能力。
(八)探索法
直接出示单词教学生发音是大多数教师过去常用的方法,它只注重传授知识本身,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认读法”。在词汇教学中也可以将它变为“探索法”,让学生自己去发现知识的规律。
下面是一个词汇“bread”的教学实例。
T(teacher): Do you know how to read it in English?(Showing a picture of bread.)
S(students): No.T: Please find out the words(that we have learned)with “ea”.S:(All the students begin to think and find out the following words: tea, teacher, head, please, meat, „)
T: Now please read them and tell me how to pronounce“ea” in each word.S:
tea[ti:],please[pli:z], meat[mi:t],head[hed],„
T: Oh, wonderful!Now, you know, sometimes we may pronounce “ea”[i:], but sometimes we may pronounce “ea”[e].Here“ea” in bread should be pronounced [e], the same as “head”.S: Ok, we can read it(bread)[bred].采用“探索法”,可以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创造性。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学会了该单词的读音,掌握了读音规则,还学会了思考以及寻求知识的方法。这种学习不是被动地接受知识,而是通过自主地参与获得探究能力。它是一种“探究式” 的学习:它既重视结果又强调知识获得的过程,既关注意义建构又注重应用。因此,它特别有利于素质教育、创新教育的有效实施。
四、展望
英语词汇的教学方式方法多种多样,以上所述只是最常用和常见的几种。常言道: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英语词汇教学必须立足于时代和科学的发展,以一定的科学教学理论为依据,在实际中结合教学对象和教材的特点,设计出符合学生心理特点、遵循语言学习规律的教学方法,满足时代发展及学生的学习需要。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教学效率,并不断关注和学习新的教育动态,收集和吸取成功的范例,结合实际,创造出新颖实用的教学方法。
【参考文献】
[1]张莺,付丽萍.小学英语教学法[M].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2]王笃勤.小学英语教学法——导学[M].北京: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2003.[3]王电建,赖红玲.小学英语教学法[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4]车建琴.“直接拼读法”在上海浦东新区小学低年级的实践与研究[J].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2006.
第五篇:小学低年级音乐欣赏教学方法的探讨
小学低年级音乐欣赏教学方法的探讨
【摘要】音乐,既是一门情感艺术,同时又是一门听觉艺术。通过一定的音乐欣赏,学生的听觉力、记忆力能够得到良好的锻炼,对音乐的想象力、联想力能得到很好的丰富。并且,学生对音乐的感知力和对情感的领悟能力都能得到有效的增强。因此,在小学课程中,音乐欣赏这门课也占有着一定的地位。本文将主要探讨小学音乐欣赏课程的教学方法。
【关键词】音乐欣赏;音乐审美;教学手段 0.引言
随着流行音乐的普及,孩子们对一些传统音乐的兴趣和认识越来越少,特别对那些古典音乐和民族音乐更是缺少了解。并且,由于孩子们知识面和生活经验的限制,注意力的不集中,在选择音乐时往往会带有一定的偏见,喜欢听的才听,而不喜欢的则表现出厌烦,这使得音乐欣赏课产生的效果大大降低。因此,针对这一问题,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开展音乐欣赏这门课程,培养学生的音乐赏析力,从而来提高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和丰富学生的情感世界。
一、“听”的艺术
通过对音乐的欣赏,学生的心灵能够得到净化,情操能够得到陶冶,对音乐的审美能力也能得到有效的提高。在实行新课标的背景下,对学生音乐的教育,不仅仅只是传递一些音乐知识,音乐的“美育”功能也要得到重视。通过对学生音乐欣赏的培养,促进学生与音乐的交流,引导学生入情入景的去领悟去发现音乐的美,从而形成展现美的渴望,从而实现音乐教学“培养学生良好的审美能力和乐观积极的心态,促进身心健康发展”。
作为一门具有重要意义的听觉艺术,音乐欣赏所带来的效果都是依靠于听觉,通过听觉传递给大脑继而作用于心灵,吸引人们的注意力,引起人的联想与想象。所以,“听”是培养学生音乐欣赏能力的重点同时也是音乐教学的关键点,只有通过“听”,才能认识音乐感知音乐,才能与音乐产生共鸣[1]。
(一)单纯听
虽然说孩子的记忆能力很强,但是他们的容易受外界的影响,注意力不持久。因此,音乐欣赏课程中,第一步是先让孩子们学会单纯的倾听,通过初次听、复听、再次听的方式来加强学生对音乐的印象。在反复听音乐的过程中,可以让学生思考几个简单的问题,比如说音乐所表达的是什么样的情绪?音乐中使用了哪些乐器?同时,老师还可以结合一些辅助方式。例如,在音乐赏析课程上,我一边播放着音乐,一边指引着学生跟随音乐慢慢的摇摆,轻轻打拍,同时边模仿音乐的乐器动作等等,吸引学生们的注意力,减少外界对学生的干扰,引导学生跟随音乐的节拍,与音乐产生共鸣。
(二)对比听
不同的音乐风格给人们带来的感受也是不一样的。在音乐赏析课程上,通过播放不同风格的音乐,引导学生进行对比,加深学生对音乐的感受,从而获得对音乐特点、风格的认识。在学习歌曲《两只小象》时,首先,我会播放《大象》这首歌,让学生边听边思考这首歌带着什么样的情绪(是欢快活泼还是沉重缓慢的),并让学生听完之后来讨论这些大象有着哪些习性;其后,我再播放《小象》这首歌,同样让学生来感受这首歌带着什么样的情绪,与《大象》这首歌有什么区别等。在学生思考的同时,我会给予适当的指导,让学生来分析这两首音乐在风格、情绪、速度和演奏乐曲上有哪些不同,通过这样的对比,加深学生对音乐的认识,从而提高学生的音乐理解能力。通过采取多变灵活的教学方式,老师能够让学生更加主动的聆听音乐,在反复聆听音乐的过程中,学生可以增加自己的情感贮存、知识贮存等,对音乐的感悟也会越加丰富。
二、“说”的艺术
俗话道“言为心语,音为心声”,音乐之所以能产生影响,离不开想象的存在,因为有想象,人们才能够与音乐进行交流、与音乐实现共鸣。新课标强调“以人为本”,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因此要引导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孩子处在小学阶段,心理特点是好动、好玩、好奇心强,在课堂上如果一味的要求孩子学习音乐的基础知识,在静态中进行音乐欣赏的教学活动,这不仅束缚了学生的思想,还不利于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教育家达尔克罗资说道:身体运动包括人们对情感、音响反应的所有基本要素,在大脑与活动着的身体间,必然存在某个直接反应,所有的音乐都能够通过身体表现出来,并且能够培养学生们对音乐情绪、音乐内在美的细腻体会,并且能够使学生获得表现音乐情感的能力。因此,当学生听完音乐时,可以放开手来让学生们自己谈谈听完之后的体会、感悟还有想象,把学生们的兴趣引入到音乐中来。例如,在《野蜂飞舞》这堂课上,我先播放音乐,在听完音乐之后,我问学生:“同学们听完这首歌之后有什么感想吗?你们可以说一说也可以表演一下。”学生的注意力一下子就吸引了过来,表现欲也被激发了,他们一个个的都在位子上手舞足蹈,踊跃发言,有的学生说:“我听到了小鸟叽叽喳喳的叫声”,还有的同学说:“我好像有看到蝴蝶在花丛中飞来飞去”“我还好像看到了蜜蜂在花丛里辛勤的采蜜······”
三、“唱”的艺术
每一首歌都有它的主题旋律,这是它的核心部分,歌曲的发展、变化都与主题旋律紧密相扣。感受一首歌的主题旋律,除了聆听之外、还可以演唱,当学生们演唱一首歌曲时,常常会不由自主的将自己的情感注入其中,感受歌曲所表达的情感,通过演唱,学生们不仅可以理解歌曲的情绪风格,还可以激发他们对音乐的兴趣。所以,在音乐赏析课中,要充分发挥“唱”的作用,引导学生在欣赏歌曲时把握住歌曲的主题旋律,带领着学生“听——唱——感受”。例如,在欣赏音乐《三只小猪》时,我会先播放几遍歌曲,等到学生们对音乐有所熟悉之后,我再要求他们跟随着音乐轻轻的演唱,当歌曲的主题旋律出现时,学生们边唱边模仿小猪的动作,拍拍手、扭扭腰,通过跟着音乐一起演唱和律动,这样,学生们对音乐的主题旋律能够有更好的把握,对这首歌的理解也能得到很大加深[2]。
一年级的课本中,有很多好听又有意思的歌曲,比如《各族小朋友在一起》、《颂祖国》、《小青蛙找家》、《新疆好》、《北京金山上》等等,在学习歌曲《颂祖国》这首歌时,为了更好的让学生们感受维吾尔族音乐的特点,我让学生们先轻轻的哼唱这首歌,然后再播放这首歌的器乐曲,并让学生试着唱歌曲的主题旋律部分,通过这种方式学生们自然而然的参与到课堂上从而融入到音乐当中。
四、“动”的艺术
所谓“动”,即是指体态的律动。低年级的孩子是非常活泼好动的,当他们听到轻快、动感的歌曲时,往往会不自觉的跟随着音乐舞动起来、扭摆着身躯;但是当孩子们听到舒缓、轻柔低沉的歌曲时,他们的动作、摇摆的幅度也会变得缓慢、舒展起来,这是孩子们本能的真情流露。在音乐赏析的课堂上,可以引导学生将对音乐的感悟通过肢体语言表达出来,比如在欣赏音乐《新疆好》时,为了更好的展现歌曲中所描绘的“沙漠戈壁变良田”“瓜果葡萄香又甜”的景色,展现新疆人民的热情好客,我会带领着学生一边听音乐一边手挽着手跳着新疆的舞蹈;又比如在欣赏《小青蛙找家》这首歌时,我会让学生们边唱边学着小青蛙的动作,并且模仿歌曲中小青蛙时而焦急时而欣喜的表情,在活动中,学生们的积极性普遍很高,课堂的气氛也是十分的活跃和轻松,通过对歌曲的表演,学生们即学会了歌曲,又理解了音乐所表达的情感。
此外,课本中还有一些纯音乐,如《加伏特舞曲》等,老师也可以指导学生对歌曲的曲式用动作表现出来,当歌曲轻柔缓慢时,头随着节奏轻轻摇摆;当歌曲欢快激昂时,手随着节拍有序拍打。
五、“奏”的参与 “奏”是使用一些乐器如电子琴、口风琴等进行伴奏。通过使用一些打击乐器,可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吸引他们的注意力,但是孩子们的注意力容易分散,课堂上如果仅仅只听乐曲,他们的兴趣很快就会消减下来,因此伴奏的形式要根据歌曲的特点灵活变化,充分展现歌曲的风格特点,既便于学生理解掌握,又能调动学生们的兴趣。例如欣赏歌曲《我是人民的小骑兵》时,我在初步了解这首歌曲后,抓住歌曲的特点来指导学生们分析歌曲的乐器使用,我会问学生们歌曲中,骑马的声音是用什么乐器来演奏的,学生们通过讨论后一致认为是双响筒,然后我再指导学生们使用双响筒来给歌曲伴奏,并且在伴奏的过程中启发学生们通过控制力度的强弱来模仿歌曲中的马蹄声,展现出歌曲中小骑兵骑着马由远到近奔驰过来的景象,通过乐器的使用,学生们的兴趣完全被吸引过来,边听歌曲边演奏,完全将思维沉浸在了歌曲之中[3]。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低年级音乐欣赏的课程中,老师们建立良好的音乐氛围,使用多样灵活的教学方法,不仅让学生们更好的享受音乐、感悟音乐,还能培养出良好的音乐欣赏能力,获得精神上的愉悦。参考文献
[1]陈怡,赵誉千.浅谈小学低年级音乐欣赏教学的情感体验[J].科教文汇(上旬刊),2015,09:120-121.[2]傅雯丽.小学低年级音乐欣赏课中教学手段的运用[J].成功(教育),2013,09:103.[3]韩蓉.浅谈小学音乐欣赏教学方法[J].现代阅读(教育版),2013,03:2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