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论专题 浅谈中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有效提问策略

时间:2019-05-12 22:27:3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语文教学论专题 浅谈中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有效提问策略》,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语文教学论专题 浅谈中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有效提问策略》。

第一篇:语文教学论专题 浅谈中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有效提问策略

浅谈中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有效提问的艺术

摘要:课堂提问是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之间常用的一种相互交流的教学技能。一节课的教学效率高低,往往与教师能否成功地诱导学生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有着密切的关系。然而,通过对目前中学课堂提问的现状进行观察,发现还存在很多问题,这严重地影响着教学质量。基于此,本文从有效提问的含义入手,对目前存在问题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根据语文学科特点和“三维目标”,提出以下切实有效的提问策略:问题设计的有效性策略,问题类型全面,加大高认知水平问题的比例找准切入点;提问的有效性策略,提问后应有等待时间,让学生思考问题和组织答案;反馈要适时,方式要恰当。

关键词:中学 语文课堂 有效提问 策略

课堂提问是一种常见的教学策略,同时也是一门艺术,在中学教学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它在启发学生的思维,激发他们的求知欲,促使他们参与学习,帮助他们理解和应用知识,进行师生间有效的交往互动、检查教学效果等方面具有不可或缺的作用。但是,当前我们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提问存在很多问题,有的提问只能“吹皱一池春水”。如:提问肤浅,看上去场面非常热闹,老师的问题一出口,学生便异口同声回答,表面上所有的学生都会,但是实际上却什么也没学到;或是提问过难,老师所问的问题高深莫测,可学生却云里雾里,不知从何答起;或是提问带有惩罚性质,比如,有的教师发现某一学生上课思想开小差,就会借机问? „„这样的提问,显然是与提问的有效性相违背的。那么,怎样的“提问”才是有效的呢?

一、中学语文课堂提问有效性的界定: 1.“有效提问”的界定

要研究“有效提问”,就有必要“有效”的概念做出界定。《现代汉语词典》(2005年版)对“有效”的解释是“能实现预期目的;有效果。”当代建构主义认为:有效互动必然建立在个体自主学习的基础上,也必然是为了促进学习者双方乃至多方获得新知识。钟启泉、崔允漷、张华是这样阐述“有效”的:“所谓有效,主要是指通过教师在一段时间的教学后,学生所获得的具体进步或发展。教学有没有效益,并不是指教师有没有教完内容或教得认不认真,而是指学生有没有学到什么或学生学得好不好。如果学生不想学或者学了没有收获,即使教师教得再辛苦也是无效教学。同样如果学生学得很辛苦,但没有得到应有的发展,也是无效或低效教学。因此,学生有无进步或发展是教学有没有效益的惟一指标。”①综上所述,笔者认为“有效”强调的是学生学习效果的达成。“有效提问”顾名思义就是能够推动学生学习效果达成的提问。有效提问意味着教师所提出的问题能够引起学生的回应或回答,且这种回应或回答能让学生更积极地参与学习过程,最终达到教学的目标,取得明显的教学效果。可见,有效提问应达到这样的特点:一是使学生成为问题情境中的角色;二是教师围绕一个完整的问题设计安排课程,鼓励学生去查阅与问题的相关的知识,然后解决问题;三是教师创造一种学习环境,激发学生思考,鼓励学生提问,不断引导学生深入地理解问题。

2.关于“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提问”的界定

语文教学的一个突出特点是学生有更多的主观认识和情感体验,很多人错误地认为,语文课只要有点文化的人就可以上,甚至语文老师很好当,这是很荒唐的。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要保证学生自主、积极参与学习过程,激发探究学习的欲望和激情,要保证整个过程的有效是很难的。在这过程中教师提问显得尤为重要。从表面看教师进行课堂提问易于操作,而实际上真正运用得当并不简单。问题设计得好,就能为学生搭设思维的跳板,让课堂波澜迭起,抑扬有效,起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反之,则会浪费学生的时间,消磨学生的求知热情。

鉴于语文学科与其他学科的区别,语文课堂有效提问的界定与其他学科又有所区别。在“有效提问”概念的基础上,结合语文学科特点和本文的基本观点,笔者将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提问定义为: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依据学生主体、教学文本和教学所要达成的目标,在自然、轻松、不受拘束的学习环境和课堂氛围中, 结合学生的认知水平精心创设语文知识的问题的情境,历练学生的口语能力、思维能力、主动参与探究问题的能力、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涵养情感行为的实践活动,也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实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课程目标的一种教学手段,是有效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因而对 ①钟启泉、崔允漷、张华.为了中华民族的复兴,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解读[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223.课堂提问的精心设计以及对课堂提问的有效性的思考是当前教学中值得探究的重要课题。

尽管课堂提问对课堂教学来说至关重要, 但由于教师个体知识水平和教学经验的限制, 并非所有的提问都是有效的。因此, 语文教师课堂提问,要讲究有效提问的艺术,提问目的明确;问题类型全面,加大高认知水平问题的比例;提问后应有等待时间,让学生思考问题和组织答案;反馈要适时,方式要恰当。只有设计的问题有针对性、艺术性, 才能真正打开学生思维的闸门, 激起学生求知的浪花。

一、问题设计的有效性策略

语文教师首先要端正自己的态度,重视课前问题设计的准备工作。不仅要清楚课堂上设计什么问题、为什么要这样设计,同时还要更加全面细致地考虑,对课堂上可能产生的延伸性问题多做准备。只有这样,才能有效避免课堂上出现的诸多问题,如提问时语言表述不流畅、问题缺乏有效性等,才能很好地避免不必要的尴尬局面。

其次,在问题设计的切入点上,要根据教学内容找准提问的切入点。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教师引领学生理解文本的突破口是关键所在。同样的一篇文章,不同教师会选择不同突破口,当然不同的“突破口”就会有不同的教学效果。所以,选择最佳的突破口,就等于捏紧了蛇的七寸,它能有效地凝聚学生,是一节课成功的前提。

比如: 有一位教师在讲《阿长与〈山海经〉》时,是这样问的: 师: “大家还记得在鲁迅先生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一文中给他讲美女蛇故事的人是谁吗?”生: “长妈妈„„!”

师: “对,同学们记忆力很好,是‘长妈妈’,我们今天来学习一篇鲁迅先生回忆她的文章《阿长与〈山海经〉》,同学们找找看,文中作者对“长妈妈”有几种称呼? 为什么同样一个人,会有三种不同称呼呢?”

这位教师把作者对文中主人公的不同称呼变化作为一节课的突破口,真真是“牵一发而动全身”。试想学生要解答这个问题,势必要深入文本解读;深入了文本,文本的主题自然也就比较容易把握了。由此看来,一个好的突破口对一节课来说是至关重要的,它能快速有效地引领学生走进文本,为一节课的成功打下 基础。

新课程倡导“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理念,这在广大教师中得到了很好地宣传,但也正因为这样,很多语文教师在问题设计的时候过多地考虑了学生的需求,比如学生的兴趣,学生学习的难度等,这样就导致了很多语文教师为迎合学生的需要而忽视了自己的教学设计,忽视了教学过程中本该有的教学重难点。因此,语文教师在设计问题时,切入点不宜过多,主要还是围绕教学目标、教学的重难点出发进行问题的设计。

再次,在对学生认知水平的了解上,其实语文教师缺乏的不是对学生智力水平的评估,而通常缺乏对问题本身的认知水平的评估。那么要做好这一点,语文教师就要特别注意问题间的关联,问题与问题之间要有梯度和联系,问题本身的认知水平不能过低,应该让学生处于“跳起来就能摘到桃子”的状态。只有这样才是真正地了解了学生的认知水平,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而不是单从学生能不能回答这个问题来考虑。

最后,在问题的类型和比例搭配问题上,语文教师不应该把焦点过多地聚集在识记、领会、运用的基础知识层面和低水平问题,而应该更多地关注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和提升,多设计一些综合、分析、评价的高水平问题。这与我们现今提倡的“由‘知识’向‘能力’转变”的教学思路也是一致的。因此,语文教师应该适量减少记忆型问题的设计,同时增加开放型问题的占有比例。要做好这一转变,语文教师要花更多的精力去了解熟悉整体的教学框架,在此基础上抓住教学的重难点。

二、提问的有效性策略

首先,语文教师在提问语言上需要努力锤炼,往更加专业化的方向发展,使用的语言尤其要凸显语文学科的特点。这不仅需要语文教师在提问语言上做到规范、准确、凝练、富有逻辑性,在相关问题情境的设置上,语言的使用还需做到与审美性的结合。同时,在提问的言语形式上,语文教师也需注意形式的多样化,采用不同的问句形式,比如悬念提问、比较式提问、启发式提问、反答提问、开放式提问等。这样,学生在听觉上就不容易产生疲劳感。

其次,在提问对象的选择上,语文教师首先要预留给学生足够的时间思考,不要急于叫学生站起来回答问题。学生的思考是有一个过程,并不能急功近利地达到,所以教师提出问题的目的是为了启发学生的思维,就一定要留给学生足够的思考时间。然后在这段时间内,语文教师要注意观察学生的面部表情或相关的肢体动作,了解学生的思考状态,让考虑充分的学生站起来回答问题,尽量避免学生站起来但回答不了老师提问的尴尬局面。同时,在选择提问对象的时候尤其要注意参考自己的提问目的来进行选择提问对象,比如:若提问的目的是为了复习巩固旧课的知识,那么我们应尽可能地提问中等程度的学生,因为他们的水平最能代表一般同学所掌握的水平;如果提问是为了巩固当堂课所讲的新知识,那么我们可以提问学习较好的学生,因为他们的回答能起到表率作用,有利于其他学生巩固新知识;如果提问是为了检查教学效果,则要多提问程度较差的学生,因为只要他们理解并掌握了新知识,其他的同学也就不成问题了。

同时,在选择提问对象的时候,我们还应该注意在呈现问题与选择提问对象的时间顺序上,应先提出问题再进行提问对象的选择,切忌先指定提问对象然后再呈现问题。不然,过早地指定提问对象,其他学生便会感到回答无望不需要自己回答而不去思考,从而影响了思维的积极性。

最后,在提问时机的把握上,语文教师不要单一地按照教案自顾自地讲下去,应该注意一下学生的反应,如果学生还没有完全听明白,老师就应该停下来,抓住时机对学生提问,引导他们一步步地弄懂。在这个过程中,语文教师一定要关注到自己的教学重难点,整堂课不能偏离这个核心。同时,语文教师还要根据课堂的具体情况灵活提问,有的时候学生还会根据老师的上课内容联想到课外的一些东西,作为语文老师应当照顾到学生的这种需求,满足孩子们对课外世界的好奇心。当然,适量的课外延伸在语文课堂上也是必要的,这样也可以增长孩子们的见识,扩大学生的视野。

三、理答评价的有效性策略

首先,对于学生的正确回答,语文教师除了要给予学生适当的表扬外,更重要的是能够提炼出学生回答的要点,并以此为立足点进行深入讲解。光一味的表扬可能还会助长学生的骄傲情绪。

其次,对于学生的错误回答,语文教师不应该立即打断学生的讲话或者转移目标叫其他同学来代替回答。这样做从某种程度上伤害了学生的自尊心,打击了学生的自信,同时也会影响师生间的关系。当然,老师也不能自己把问题的答案说出来,否则老师提问的目的就演变成了仅仅是寻求一个答案,而不是通过提问启发学生们的思维。

最后,对于学生部分回答正确、部分回答错误的情况,语文教师应当注意一分为二地进行客观评价。我们既要明确指出学生回答的哪些内容是正确的,又要告诉学生哪些内容回答得不够贴切,而不能只顾其一。要经常使用类似的“这位同学回答问题的思路还不错,这很好,但是某某地方还有一点小小的不足,但总体还是不错的”话语来激发学生回答问题的积极性。

当然,这里还要强调的是教师理答的方式要多样化,要不断变化评价语言,让学生有耳目一新的感觉。

参考文献:

[1]靳健.后现代文化视界的语文课程与教学论[M].兰州:甘肃教育出版社,2012 [2]石义堂.初中语文课堂的有效教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3]刘显国.课堂提问艺术[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0 [4]傅文峰.中学语文教学中问题设置的原则[J].现代语文(教学研版),2010.04 [5]许花亭.基于课堂时空的语文有效提问策略[J].新课程研究(下刊),2012.12 [6]张东红.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教师有效提问设计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1 [7]钟启泉、崔允漷、张华.为了中华民族的复兴,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解读[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第二篇:语文课堂教学中有效提问的策略

语文课堂教学中有效提问的策略

课堂教学离不开师生活动,师生活动离不开教师的点拨引导,教师的点拨引导又离不开课堂的提问。可以说,教师的提问在课堂上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新课标对提问的要求

要使课堂提问能够促进学生思维,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增强思维和创造能力,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它对教师提出了比较高的要求。《普通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实验)》提出:(学生能)通过阅读和思考,领悟其丰富内涵,养成独立思考、质疑探究的习惯,增强思维的严密性、深刻性和批判性。

同时 新课程标准还提出,教师既是与学生平等的对话者之一,又是学生阅读的促进者、课堂阅读活动的组织者。教师的点拨引导是必要的,教师要精心组织课堂,做好学生学习的点拨引导。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学生接收知识的渠道不断拓宽,学习内容和方法丰富多彩,简单的提问和课堂互动已经不能满足新课程标准下的语文教学。因此,我们的语文教学在课堂上的提问不能只是讲求课堂气氛的热闹,随意问,不能只是单纯的提出问题,也不能低效地提问,必须重视课堂教学提问的有效性。课堂有效性提问的关键所在

教学中提问的终极目的是训练学生思维,培养学生能力。在课堂上,教师的提问是打开学生思维的一把钥匙,所提问题的易难深浅直接影响着学生思维的广度和深度。面对新一轮的课程改革,教师的观念如不进行改变,提问的内容和形式简单化、陈式化,必然会导致学生进入高中阶段后,课堂回答问题的参与度降低,本应该多向相互交流的课堂教学往往变成了教师讲座,变成了教师的独角戏。

常言道:“提问得好即教得好”。“有效”,就是要实现课堂预期目标,语文课堂有效提问的关键是要点燃学生的求知欲望,挖掘学生潜能,重视学生的思维拓展,使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增强。因此,教师要努力提高组织教学水平和学生课堂学习的质量。课堂有效提问的实施办法

要落实课堂提问的有效性,我想,课堂提问应该注意两方面:

3.1 有效的问题设计

教师在课堂上的提问不能只简单的提问,为了提问而提问,在问题设置上,要认真设计:

3.1.1 启发性提问。伟大教育家孔子说:“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这是孔子论述启发式教学的重要名言,对后世影响非常深远。”

如在教授《小狗包弟》中,老师提出了相关的问题,进行了启发:作者反映“文革”的现实,为什么要写一条小狗?(1)、小狗包弟虽小,但也是一条生命,凡有血有肉的善良生命都应得到生存权,并免受侵害。(2)、更重要的是,作者通过一条小狗遭遇,反映“文革”时代任何生命都不能免受侵害的事实,甚至一条狗都保不住命。(3)、另外,作者写小狗包弟也是为了表现自己的一段心灵历程,写心灵是主要的,写小狗包弟是次要的。写小狗是写实,写心灵是写虚,按散文的创作规律,写虚必定以写实为基础。

再如:对于作家为了自保,而放弃小狗包弟的行为,我们该如何看?(启发学生关注主客对话的背景,引导学生关注作者的意图)通过老师的启发,学生就比较容易思考得出:同学们有两种意见,一种认为作家的行为是自私的,另一种认为作家的行为可以理解。这两种意见都有道理,持前一种意见的同学,他们的是非观念很强,能够在大是大非面前摆正自己的心态。而后一种同学,他们则多了一份理解,多了一份同情,他们没有亲历“文革”,对“文革”所知甚少,但是在文章的片断当中,我们仍能够看到社会的**,所以我们对于生存在那样的社会当中的身份特殊的作家,也应当给予一定的理解。“认识你自己”――引导学生正视和反省成长过程中曾犯下的过错。在问题的探讨过程中,学生的思维得到了一定的训练。

3.1.2 开放性提问。问题的开放性即“一题多答”,就是说所提的问题只有一个,但是这个问题的答案不是惟一的,重视学生的个体体验。当今社会随着信息渠道的增多和信息量的激增,丰富多样、千差万别的价值观念在学生那里呈现不同形态。因此教师应该让学生用自己的个体体验而进行个性化理解,在主动积极的情感、思维活动中,获得独特的感受。

如在《梦游天姥吟留别》中,也可以设置这样的问题:如何看待文中所写的仙境?学生可以有不一样的理解:(1)、可以认为是幸福欢乐的盛会,所有的与会者都在那里亲切地交谈,兴高采烈,像人间的朋友欢聚一堂,写仙人盛会反衬现实黑暗,表达诗人对自由生活的向往;(2)、也可以是对现实的曲折反映,神仙聚会带有宫廷生活中的印记,梦中险象环生,折射诗人宫中遭遇,神仙聚会热闹非凡,不容凡人介入,与皇室亲族骄奢淫逸不容布衣靠近尤其相似!通过这样热烈的讨论,学生思维得到了训炼。

又如在教《祝福》时,我们可以试着让学生思考以下几个问题:(1)、祥林嫂嫁给贺老六后,为什么“人们仍然叫她祥林嫂”?(2)、小说中除了表现夫权对妇女的束缚外,还有表现族权、神权、政权对妇女的迫害的情节,你能从课文中找出相应的情节来吗?(3)、为什么鲁迅小说《祝福》改编的电影却从祥林嫂丧夫开始写起?这样写有什么好处?上述几个问题统一在一起,有一定的开放性,问题所蕴含的思维有一定的深度,对学生能够进行开放性、探索性的思维训练,这样的教学既不偏离教材,又能收到“事半功倍”之效。

总之,“问题”是沟通课文和学生的桥梁。”开放式”提问更能体现提问在这方面的作用。

3.1.3 探究性提问。新课标《教学建议》一节中指出:“(语文课)应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因此,问题的设计还应具有探究性,注重思考的内涵。

比如在《雨巷》一文学习中,不妨提出这样的问题:作者为什么希望逢着一个丁香一样的结着愁怨的姑娘,而不是碰着一个开心快乐的姑娘?在探究中,学生这样说:丁香是美丽忧愁的化身,作者希望逢着一个丁香一样的结着愁怨的姑娘,可以倾诉自己心中的苦闷。在课堂探究中学生更能深刻领悟本文的主旨和写法。老师通过问题的设计引导学生探究,使学生既对问题有了深入的了解,也增加了更深刻的认知。

3.2 有效的提问方法与技巧

于漪老师说过:课不能教在课堂上,要教到学生身上,镌刻在学生心中。”这就要求老师不能一味考虑“讲”得怎样,而要时刻注意学生学得如何,提问检查是经济适用的方法。

1、对学生的回答要及时评价,多就少改。

2、要及时检讨,变换问题,面向全体学生,及时搬凳搭梯。此外,提问要有层次性:

1、重视课文内容的层次性,要依据内容设计问题,循序渐进的启发学生,使学生逐步理解。

2、重视思维的层次性,遵循由浅入深,由已知到未知迁移的规律,提问必须切合学生的思维流程。

3、重视学生的个人差异的层次性,因为学生基础不同,理解能力不同,思维方法也不同,应充分考虑让每个学生的思维都被触动,都体会到成功的喜悦。

所以要培养创新型人材,语文课堂教学就要牢固树立有效提问的观念,讲究提问艺术,善于进行发散思维,这样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提出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学习能力。

参考文献:

[1]《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年4月)

[2] 《新课标教案》语文必修1(人民教育出版社、延边教育出版社2005年6月)

第三篇:课堂教学中教师有效提问策略研究

《课堂教学中教师有效提问策略研究》

柳河县长青小学

付丽春

新课改的目的就是要提高教学效率,确切的说是要在学生减负的前提下,拓展学生的视野,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也就是说要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那么如何才能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呢?我校于2011年5月承担了吉林省基础教育校本教研“十二五”重点课题《课堂教学中教师有效提问策略研究》,经过多半年的研究与实践,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在这段时间中,我校按照实验方案、计划开展实验研究工作,下面对课题的研究进展情况总结如下:

一、积极组建研究小组,完善组织管理。

承担课题伊始,我们首先组建并完善了以教导主任为组长,学年组长为副组长,精选数学骨干教师参与的课题研究小组。细化了研究工作项目,全体成员各负其责,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了研究工作。

二、加强理论知识学习,从根本上认识提问情境,研究提问情境。

用一个月的时间进行理论知识学习,确保从根本上认识提问,研究提问。研讨学习并总结课堂教学中提问存在的问题,以及关于提问的有效性理论知识和解决策略。学习途径则是多途径学习,通过网络搜集、书藉整理、专家咨询、集体交流评析等。学习形式为集体学习与个人学习相结合。每周两次个人学习,做到有学习有笔记;每周一次集体学习,由组长主持,汇报个人学习情况,并由集体评议总结出有较强实效性的知识,以供大家共同参考学习。其具体内容如下:

1、基于理论,认识提问的重要性。

我们学习了理论知识,明确了什么是提问和有效课堂提问情境,有效课堂提问情境即:教师有效性提问是指教师根据课堂教学的目标和内容,在课堂教学中创设良好的教育环境和氛围,精心设置问题情景,提问有计划性、针对性、启发性,能激发学生主动参与的欲望,有助于进一步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可见,课堂提问是教学中进行启发式教学的一种主要形式,是“有效教学的核心”。数学课堂教学中的提问十分重要,是教师们经常运用的教学手段。

2、找准根源,把握提问的准确性。

我们了解到目前我们的课堂提问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1)提问的目的不明确,不能准确把握知识本质。如这个知识点的知识基础是什么,又能为后面哪个知识点的学习做服务?重难点是什么?我们该从哪儿切入提问,只有准确把握知识本质,才能正确切入提问。

(2)提问的个人主观性太强,太随意。在一节课中的提问多的可达几十个问题,少的却只有几个问题。在教师的随堂课上,这类问题非常严重,教师的问题设计不合理。

(3)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得不到落实。课堂上学生无时间提问,很少有学生主动提出问题,教师提问的实效性欠缺,答案开放的问题比较少,不敢放手,驾驭课堂能力不够。

由此可见,目前我们的课堂教学中,提问的有效性差的问题显得相当突出,不该问的而问,低效的重复性应答式的提问,以问代讲形成满堂问等现象还较为常见,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数学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

3、学习策略,指导提问的科学性。

美国著名数学家哈尔莫斯说过:问题是学习的心脏。有了问题,思维才有方向;有了问题,思维才有动力;有了问题,思维才有创新。由此可见,提出一个好的问题是提高课堂提问有效性的重要环节。教师要重视课堂提问应用技术的科学性和艺术性,废止不恰当的提问,研究提问的类型、表达、候答、理答等策略及技巧,实现课堂提问的优化。具体而言,它主要包括设计问题的数量、难度、切入点控制三个方面。教师设计问题时要把握设计的原则、策略和步骤的精心谋划,做到问题精当、难易适度、思维含量高、切入点准确。所以我们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提问次数要少而精。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抓住科学知识的关键,运用归纳和综合方法,尽可能设计出容量大的问题,避免问题过于细小繁琐,以提高学生知识的综合运用性,以达到 “精问”的目的。

(2)提问难易要适度。难度是指问题的深度与广度,难易适度就是指问题要切合学生实际。难度的控制既要考虑切合学生的知识基础,又要符合学生的实际水平。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当问题要求的知识与学生已有知识缺乏有意义的、本质的联系(非字面上的联系)时,问题就显得太难了;如果问题要求的知识与学生已有的知识有密切联系,又有中等程度的分歧,对集中学生注意力,动员学生积极思考最为有效,那么这个问题就显得难易适度。教师设计的问题要不超出学生知识和智力的“最近发展区”,使他们经过认真思考与探索能得以解决,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通过积极思考都能解答。

(3)提问要切中要害。教师要根据具体知识的性质和特点,在适当的环节设计问题。教师还要根据教学过程中学生出现的情况随机应变,在学生学习以及思维活动的疑惑处、受阻处、转折创新处设计问题,引发思考。一是课堂铺垫环节。课堂铺垫引入教学中,根据新旧知识的联系设计问题,环环相扣,既可以复习巩固旧知,又促进新旧知识的融合。二是新授环节的问题。新授阶段,所提问题要求联系紧密,启发性强,通过教师的引导,促进学生积极思考,透彻理解新知。三是巩固环节的问题。在巩固阶段启发性的问题能促使学生深入思考,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三、依托课例进行实践,努力实现课堂提问的有效性。

在本阶段,我们本着运用策略,提高课堂教学中提问情境创设的有效性,有计划的开展了听评课活动,例如:年级组长引领课,骨干教师示范课,和谐团队赛课和青年教师课堂教学大奖赛等活动。主要从提问的数量要求少而精、提问的难易适度、提问要切中要害等几个方面入手,对小学教学中课堂提问情境创设的有效性进行研究。

一样的教学内容,不一样的提问方法就会产生不一样的教学效果,那么怎样实现课堂提问的有效性呢? 我们不仅要提问,而且还要会提问?同样一个问题,为什么不同的老师提出来,学生的兴趣会不一样呢?这应该引起我们的深思,我们的数学课堂提问是否真正做到了“精问”。如在六年级冯春涛老师执教的《圆的周长》一课中,教师和学生共同用多种方法分别量了学具中大圆的周长和直径,提出质疑:那么,圆的周长和直径有什么关系呢?进行分组实验。学生四人一组,拿出准备好的学具,用多种方法量出圆纸板和铁环的周长、直径,圆形笔环和杯子底面的周长、直径,然后把量得的数据填在书上的表格里,汇报实验数据,教师投影展示后提问“请大家观察、比较实验和统计的结果,分析一下,你发现了什么?”同学们很快就比较出圆周长和直径的比值,总结出计算圆周长的公式。这样的提问足以涵盖了“计算学生所实验列举出的各组周长与直径的关系是怎样的、比值是多少、圆的周长的公式可以如何表示”这诸多问题,让学生通过这一提问而进行了一系列观察、统计、比较、分析、总结的活动,发现问题,得出结论。从而掌握圆周率和圆周长的计算公式。真正体现了提问的策略之一:少而精。

而语文教师,则是从教学实际的需要出发,锤炼语言的描绘情境,引入或创设与教学内容相适应的氛围,让学生带着浓厚的兴趣和热情参与其中,帮助学生正确、迅速、深刻地理解教学内容,提高教学的效率。如孙丽杰老师在教学《白杨》一课后,创设了这样的问题情境:40年过去了,当年的爸爸,如今的爷爷正带着他的两个小孙子坐在西行的列车上,这是爷爷领他们去上海探亲回新疆的路上。这时,他们会看到什么呢?他又会对两个小孙孙说些什么呢?学生便回答到:40年后的新疆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铁路两旁的白杨树也增多了。爷爷指着当年看到的那几棵迎着风沙成长得茂盛的白杨树,给他的孙子讲着《白杨》的故事„„这一问题情境的创设,答案本身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想通过学生的思考、想象,让他们更加深刻的体会到:正是有了像“爸爸”一样扎根边疆、建设边疆的建设者,才会有新疆的越来越繁荣。而无论何时,建设者们建设新疆的决心和美好品质却不会改变。

问题设计要大小适度,因为问题过大、过深,不符合学生的学情,会使学生丧失回答问题的信心,不利于学生思维激情的培养。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处理好问题“大”和“小”的关系,如在六年级冯春涛老师执教《圆的面积》一课之前,先自己选择听同年级老师的同一节课后自己再进行设计改备案,接下来由研究小组集体听评。他之前设计的是:教师在推导圆的面积公式时,教师通过教具演示将圆的模型平均分成2份、4份、8份、16份,接着将圆转化为一个长方形。紧跟着教师就提问:你能够推导出圆的面积公式吗?显然这个问题过大,难度过高,没有充分考虑到学生的认知水平与学情。因此在听过同年级的本节课后,他将这个问题分成两个层次、两个小问题:①圆的面积与拼成后的近似的长方形的面积有什么联系?②拼成近似的长方形的长和宽相当于圆的哪一部分?这样一来,他在课堂中的这一环节就进行的非常井然有序而且充分发挥了提问的有效性,做到了提问的难易适度。

根据教材内容的重难点,设计出一系列的、前后连贯的并有内在联系的关键性问题,引导学生根据已有的知识和经验,或者依据对当前事物和现象的观察进行积极的思维活动,通过提问,启发他们得出正确结论,这样的提问切入点无疑是切中了要害。

通过学习研究,以及课堂的实践证明,无疑告诉我们一个道理,也就是要提高我们提问的技术,最好做到提问既有技术,又有艺术,课堂提问是一门科学。教师只有从根本上形成对课堂提问的正确观念,遵循一定的原则,掌握适当的提问方法,才能在教学实践中发挥课堂提问的灵活性与有效性,才能让课堂变得生动活泼更具生命力!

第四篇:论化学课堂教学中的有效提问

论化学课堂教学中的有效提问

关键词: 中学化学;课堂教学;有效提问

【论文摘要】 本文阐述了如何在化学教学中进行有效的提问,从而引起学生的注意和学习兴趣,使学生全神贯注进行思考、进入良好的思维情景中。认为课堂教学中的有效提问可以提高学生运用有价值信息的能力;提高解决问题和言语表达能力;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学源于思,思源于疑。有效“提问”意味着教师所提出的问题能够引起学生的注意和学习兴趣,且这种注意或学习兴趣让学生更积极地参与到学习过程中。学生们“带着问题学习”,“边学边思”,有助于培养和提高学生分析、判断、综合、运用和创新能力,从而使化学课堂教学的质量和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一定程度的提高。

有效提问是一个很微妙的教学技巧。一个恰到好处的问题,可以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思维积极性,它能够使学生全神贯注进行思考、进入良好的思维情景中。反之,一个不严谨、不科学的问题,则使学生茫然、无所适从,打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思维积极性,它能够使学生精力分散、进入无绪的遐想中。因此,教师的提问,必须是有严密的科学性、逻辑性,即教师要善于提问。一方面所提出的问题是促进学生发展的,对学生的知识、技能有提高的,并且是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另一方面问题提出后还要善于引导学生去讨论、思考、探究,给予学生充足的讨论、思考、探究时间,鼓励学生积极回答,即使学生回答错误,也不能打击学生的积极性。总之,不要使课堂成为教师包办,自问自答式的教学。本文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一下在教学中是如何进行有效提问的。

在讲二氧化碳的性质时,首先演示向放有一高一低两支蜡烛的烧杯中倾倒二氧化碳的实验和向一个集满二氧化碳气体的软塑料瓶中加三分之一水并振荡的实验,学生被现象深深吸引,这时及时提出问题:为什么低的蜡烛先熄灭,而高蜡烛后熄灭?这说明二氧化碳具有哪些性质?学生会立即围绕问题积极的思维,通过对现象的分析不难得出:二氧化碳具有密度比空气大的物理性质和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的化学性质的结论。对学生的回答表示赞赏和肯定之后,紧接着提出:充满二氧化碳的软塑料甁加水振荡后为什么变瘪呢?学生的思维会更活跃,纷纷举手强答,请一位同学回答,并要求其他同学判断回答是否正确,全体同学的思维就会集中在此问题上,课堂气氛非常活跃,对问题的答案进行交流,充分体现了学生间的交流与合作。然后继续提问:通过上面的讨论二氧化碳有哪些物理性质?学生会轻松的总结出二氧化碳通常情况下是无色、无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大,能溶于水的物理性质。这样改变了以往教学中老师讲,学生被动学习的模式,使学生在轻松、愉快、自主探究的情况下获取知识。当学生沉浸在自我获取知识的喜悦中时,继续提问:二氧化碳可溶于水,二氧化碳能与水反应吗?为说明这个问题我们来做一组探究实验。把学生的注意力引入到新的问题情景中来,充分调动学生进一步学习的积极性。当学生看到四朵紫色石蕊染成的小花,第一朵喷醋酸后变红,第二朵喷水不变色,第三朵放入二氧化碳气体中也不变色,第四朵喷水后放入二氧化碳气体变红,而把变红的小花取出加热后又变紫。学生会对实验产生极大的兴趣,在兴趣的驱使下,学生的好奇心受到最大限度的调动,探究意识增强,主动参与课堂教学,使教学的有效性得到充分的体现。学生主动获取知识的能力提高,通过小组讨论与交流,最终得到二氧化碳能与水反应生成碳酸,碳酸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而碳酸不稳定常温或受热易分解的化学性质。接着提问如何检验二氧化碳,学生会立即在脑海中搜索已有的知识,明确利用澄清的石灰水,看澄清的石灰水是否变浑浊的方法来检验,从而得出二氧化碳能与石灰水发生反应的结论。就在这样层次推进,步步深入的提问中,以问题引导学生有步骤有层次地自主学习,并进行不断思考,完成了本节课的教学内容。

再如讲质量守恒定律时,首先通过复习提问使学生明确:物质在发生化学反应时,生成了新的物质,也就是发生了质的改变。紧接着提出问题:物质在化学反应前后质量是否改变呢?学生的思维会集中在这个问题上并大胆的提出假设,增大、减少或不变。这时告诉学生下面我们通过实验探究来回答这个问题。那么学生就会带着问题认真仔细地观察和分析实验,从而获得质量守恒定律的内容。接着又提出问题,一切化学反应都遵守质量守恒定律,为什么?学生又会对这个问题展开激烈的讨论,自主探究守恒的原因,而此时会有一部分学生对这个问题感到困惑。这时我会问学生:化学变化的实质是什么?在学生积极思考的同时,为了突破这个难点,我利用多媒体播放水通电分解这个反应的微观动画,使学生更深刻地理解化学变化的实质是原子重新组合的过程,从中总结出化学反应遵守质量守恒定律的原因是因为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没有改变、原子的数目没有增减、原子的质量不变。然后问学生质量守恒定律有哪些应用呢?在学生对此有着极大好奇心的前提下,我通过举例子向学生讲解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使学生顿感豁然开朗。这样的一节课使学生带着问题学习,在问题的引导下不断的思考与探索,而我们知道在学习的过程有思则明,有明则通,有通则能应万变,我想这样教学才应该是有效的。

任何一种有效的、成功的教学方法都离不开学生的参与。一切教育影响只有通过学生自身的积极活动才能转化为学生内在的精神财富,才能使学生得到成长与发展。教师的教,要通过学生的学才能见成效。知识的获取只有通过学生直接参与、尝试后的亲身体验与感受方可靠有效。化学课堂教学应从过去以教师为中心、以教材为线索去传授机械性、模仿性、重复性的知识,转向以学生为中心、以问题为线索,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会思维,进而学会学习,从而提高学习能力(尤其是思维能力),完善其人格,为其终身发展奠定基础,这已成为时代的必然与改革的必然。

课堂提问是化学教师组织课堂教学的重要手段,也是化学课堂教学基本的常用的教学方法。一个好的课堂提问能够把学生带入问题情境,使学生在思考中得到启迪、产生联想,使教学的重点、难点在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提问中渗透、理解。课堂教学中的有效提问可以提高学生运用有价值信息的能力;提高解决问题和言语表达能力;这样有助于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让每一个学生以轻松愉快的心情去认识多姿多彩的化学。

第五篇:浅谈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有效提问

浅谈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有效提问

“有效提问”就是在课堂教学中运用得最为经常的一种技能。而教师的课堂设计的有效提问就像是一粒粒小石子投向平静的湖面,能激起学生思维的涟漪,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思维、想象。所以教师在设计课堂提问时要目标明确、从学生的实际出发,要收放自如、面向全体;要及时追问、恰当补问,只有这样才能提高课堂提问的有效性。

一、课堂提问目的性要强。

教师在授课前要精心设计问题的内容和形式,问题要少而精,带有典型性、目的性,紧紧围绕课堂和文本进行,这样才能达到应有的效果。《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为此,教师在设计课堂提问时要考虑难易程度,要结合本班学生的知识基础、能力水平来设计问题,注意问题的层次和梯度,并根据问题的难易程度去提问不同程度的学生。

二、围绕目标,优化提问

在课堂上,教师的提问不能随意,要紧扣教学目标、训练重点设计提问。何时提问,何处提问,提什么问题,问哪些学生,因回答可能出现的情况及如何处理都应有明确全盘考虑和设计。否则整堂课就会层次不清,条理紊乱,以至于老师无法驾驭。如在教学古诗词《清平乐村居》时,为了让学生感受到乡村清新秀丽的环境,我先抓住一二两句诗进行设问:词人辛弃疾眼中的乡村是个什么样的景象?从哪几个词语可看出?然后再抓住三四两句诗进行设问:这一对老夫妻生活得怎样?从哪几个词语可以看出?这样通过有目的地提问将学生的思维引到训练要点“虽然翁媪一家生活清贫,但一家人其乐融融”上来,从而让学生通过比较分析,了解到作者将自然之景和人文之景融合起来,展现了乡村生活的恬静、安宁的特点。作之中。”这种问法不仅激起学生思维的浪花,有时甚至能产生“投石击破水底天”的教学效果。

三、提问要照顾群体,关注个体发展。

有效的课堂提问应该面向全体学生,难易适中,还可以根据教学目的,有目的地选择提问对象,这样才可以促使每一个学生用心学习,且兴趣浓厚。在每一个班级群体中,学生的整体素质肯定是参差不齐的。当我们在为一堂课进行整体规划时,也要注重针对个体的设计,尤其是学困生。可能,对于本堂课的学习任务,学困生是无论如何也完成不了的。但老师在实施目标,开展活动的过程中,要适当关注特殊个体,为他们提供思维的空间,为他们创造表现的时机,让他们在课堂中找到自己的位置,让他们感受自己存在的价值。

四、课堂提问要有思考价值。

课堂上一问一答这种简单机械的问答会使学生产生厌倦情绪。因此,我们要由“小步提问”变成“大步提问”,一节课要有1到2个大问题以引起学生大块地活动。要给学生留下大块的思考空间,从而调动学生的思维积极性。如:教学《千年梦圆在今朝》一文,可以提炼一两个大问题:“千年的‘梦’是指什么?千年‘梦’是怎么圆的?为什么千年的‘梦’今朝圆了?”这些问题可以成为学生研读课文的主要线索,问题的内涵就比较丰富,学生思维的空间就大一些,他们就能从文章中找到相应的问题,并从不同的角度来谈出自己的看法。

五、要抓住时机,培养学生学语文用语文的能力

常有疑问,才能常有思考;常有思考,才能常有创新。因此,教师要抓住一切机会,培养学生的学语文用语文能力,《颐和园》是老教材中一篇很美的课文,讲到此文时,我们就可以让学生读完课题之后,针对课题来提问。学生也许会问:颐和园是一个怎样的大公园?,学生带着自己提出的问题再来学习课文,他们就能从课文中找到颐和园是个美丽的大公园,师趁兴追寻,跟随作者的游览顺序我们先游长廊,作者写出了长廊什么特点?学生就会找出相应的句子,品读,教师引导概括:“不仅写出了廊内的画美,还写出了廊外的花美。作者的写作顺序:先写总体美,再写廊内美,廊外美,最后写感受。从而培养了学生学语文用语文的能力。

总之,学无止境,教无定法,只有在教学实践当中不断总结自己提问的得失,以“清静”的态度去反思,并慎重地对待课堂提问。作为语文教师要精心设计好各种类型的课堂提问,形成有自己特色、适合学生、富有成效的提问风格,只有认真准备,潜心钻研,才能在不经意间收获到学生的精彩纷呈。

下载语文教学论专题 浅谈中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有效提问策略word格式文档
下载语文教学论专题 浅谈中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有效提问策略.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关于语文课堂教学中有效提问的几点思考(定稿)

    关于语文课堂教学中有效提问的几点思考 淮安市第六中学 袁德艳 摘 要:在语文教学中,课堂提问是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课堂提问是否有效直接影响教学效果,因此本文提出教学中必须重......

    浅谈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有效提问

    浅谈通过有效性提问促进有效的语文课堂教学 啊喇中心校 钱 梅 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它直接关系到课堂教学的质量。在语文课堂教学实践中,仍然存在着费时低效的状况,为此,提高语文课......

    浅谈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有效提问

    浅谈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有效提问 大丰市南翔实验小学 陈琳 内容摘要:提问是课堂教学中常见的行之有效的方法之一,能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是联系师生双边活动的......

    课堂教学中如何进行有效提问

    课堂教学中如何进行有效提问 五山镇小学 马骁 在进行课堂教学中,教师为了做到有效教学,首先得转变教育教学理念,用新的眼光去审视学生,放下师道尊严的架子,做学生学习的合作者、......

    课堂教学中如何进行有效提问

    课堂教学中如何进行有效提问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发明千千,起点是一问,……智者问得巧,愚者问笨。”有效的课堂提问,往往能把学生带一个奇妙的问题世界,使学生积极思......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提问的策略研究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提问的策略研究 随着课改的深入,人们已不再是乱花渐入迷人眼。教育者们更近一步认识到教育的真正实质是为人的发展服务。课堂上教师的一切活动都是为学......

    初中化学教学中有效提问的策略

    初中化学教学中有效提问的策略 濮阳市第六中学 张淑英 8970032 科目:化学 【摘要】 初中化学教学要追求课堂教学效益的最大化,有效教学的教学理念和策略是一重要途径。在新课......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有效提问的策略研究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有效提问的策略研究》 开 题 报 告 建湖县森达实验学校 韩朝平余荣军 一、课题研究的目的与意义1、通过本课题的研究,使教师全面认识小学数学课堂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