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教学活动中有效提问的策略

时间:2019-05-12 20:10:5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幼儿园教学活动中有效提问的策略》,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幼儿园教学活动中有效提问的策略》。

第一篇:幼儿园教学活动中有效提问的策略

幼儿园教学活动中有效提问的策略

一、注重教学活动中的问题设计

幼儿的思维过程往往是从问题开始,我们要精心设计提出的问题,点燃幼儿思维的火花,激发他们的探索欲望,并有意识地为他们发现疑难、解决疑难,提供桥梁阶梯。

(一)问题设计必须围绕教学中的关键

问重点才能保持幼儿思维清晰。重点是幼儿应该掌握的内容,因此对重点内容要反复设问,使幼儿理解和掌握重点,从而保持思维的条理性、连续性和稳定性,并为幼儿解答一些相关问题奠定基础。

如绘画《乘热气球旅行》,这次活动的重点目标就是要求幼儿尝试用不同的图案进行有规律的间隔装饰。为了帮助幼儿达到预期的目标,教师在幼儿欣赏各种各样的热气球时提问道:“这些热气球有什么不一样?每只热气球上面的花纹排队有什么小秘密?”这样简单的一个设问,不仅让幼儿知道可以用各种图案装饰,而且也明白在装饰图案时,要有规律地间隔进行。

(二)问题设计必须遵循幼儿的认知规律

1、面向全体幼儿的原则

幼儿园的一切活动都是为了促进幼儿的发展,所以教师在进行活动设计时要时时处处落实“幼儿发展为本”的理念,提问设计也不例外。教师提出的问题应该是面向全班每一个幼儿的,要使每个幼儿都能感觉到这个问题是教师向我提出的,从而愿意参与问答活动。如《机器兵》的教学活动,一开始,教师出示图片后就提出:“这三个机器兵有什么不同?”的问题,因为三个机器兵身上有太多容易发现的不同之处,所以对每一个幼儿来说都能根据颜色、高矮、胖瘦等来找出三个机器兵的不同,进而来参与回答。由于这个提问,既面向全班幼儿,又激发幼儿学习的动机和兴趣,所以孩子们回答问题非常踊跃。

2、遵循因人而异的原则

幼儿园集体教学中的提问,要考虑不同层次的幼儿,设计不同的层次问题。难度和灵活性较大的问题要求幼儿重新组合所获得的信息来创造答案,这类问题问能力较强的幼儿,他们经过思考回答,有助于启发全体幼儿的思维;基础及综合性的提问是为了巩固教学效果,问题的设计要考虑中等能力的幼儿,这样做可以吸引大部分幼儿的注意、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对于能力相对弱的幼儿,要适当设计一些难度不大,经过认真思考能够回答出的问题,可以帮助这些幼儿恢复自信,提高学习兴趣。如在故事活动《小野猪和它妈妈》活动中,对一些能力较差的孩子,教师就设计了提问:“你怎么知道小野猪的妈妈送小野猪治病是很辛苦的?”对一些能力中等的孩子教师设计的提问是:“小野猪的妈妈明明知道小野猪的病会传染的,可为什么还是要背小野猪?”而对一些能力强的孩子教师则提问:“野猪妈妈也得病了,小野猪会怎么想,它又会怎么做呢?”由于教师准确把握幼儿特点来选择恰当的提问方式,从而使每个幼儿都乐于主动地回答问题,积极参与到活动中。

3、问题必须具有开放性 心理学家对人类的研究证明:幼儿期是思维异常活跃,求知欲最旺的时期。教师的责任就是要引导启发幼儿积极动脑筋,勤思考,从而获得知识和经验。因此教师的提问应有启发性,启发幼儿联想,引发想象,让幼儿有选择地运用现有知识进行分析和重组。

在《机器兵》教学中,我们针对三个环节设计了三个不同的“猜”。第一猜:猜猜,这三个机器兵是为林林做什么事的?幼儿表现得很活跃,他们说是陪林林一起玩的,有的说是给林林做饭吃的,这样的提问能启发幼儿去寻找多种答案,使思路开阔、灵活,激发幼儿丰富的想象。第二猜:如果有一天机器兵失灵了,猜猜可能会发生什么事?孩子们纷纷猜测把机器兵扔了;林林没饭吃了;再买机器兵等。第三猜:机器兵失灵了,猜猜林林该怎么办啊?但这个时候我们发现:这个问题提出后,幼儿有点无所适从,思路只朝一个方向去解决问题,普遍认为林林应该去修理机器兵,把机器病修理好了再为林林做事情,当然这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但是除此之外,别无他法了吗?回答是否定的。这时就需要教师利用辅助小问题来提示幼儿思维的方向,让幼儿的思维得到“点拨”。于是教师就问到:“林林做的这些事情,他自己能做吗?”这个小问题就像一滴落入油锅的水一样,顿时孩子课堂气氛活跃起来了,“能,林林可能自己穿衣服。”“林林可能自己吃饭。”“林林应该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这样多个发散性的回答产生了。教师以辅助小问题来引导幼儿,不仅能使幼儿拓展思路,而且师幼互动性强了,教育的效果也好多了。教师编拟许多开放性的问题,可以激励幼儿联想创造,从不同方向、不同角度、不同途径探索问题解决的多种可能性,找出不同答案,增进幼儿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二、要注意问题的广度,避免主观设疑。

在课题组的活动中,一位教师上了一节《树真好》的实践课,其中她在第一环节中设置了这样一个问题:

(教师出示了一棵树的图片),然后直接问幼儿:“这是什么呀” “树”。

“为什么在我们的周围要种树呀?种树有什么好呢?” “树可以给我们乘凉”、“树可以挡风。”„„

当时,她觉得幼儿回答的很好,与其预设的也正好吻合,于是她就匆匆忙忙进入她预设的第二个问题。后来,经过教研组老师的集体教研讨论,发现这位教师的提问局限于活动本身,提问目的单一,即目的性太强,仅仅为了诱导幼儿说出她想要的答案,而忽略了这幅简单的图片可以实现的多元价值,如可以激发和调动幼儿的相关经验等。于是,在经过反思与各位老师的建议下,她将问题设置如下:(出示了三棵错综的树)“这是什么呀?” “这是树”。“有几棵树呀?” “有三棵”。

“你们在哪里也看见过树呀?”

“在幼儿园里、在马路上、在小区里„„” “为什么这些地方要种树呢?种树有什么好?” “种树可以挡风、给我们乘凉、给小动物吃的东西„„” 虽然,问题变动不大,但是就是在简单的追问当中,充分激发了幼儿自身的经验,一方面调整了课堂的气氛,另一方面自然地衔接下一个问题,推动了活动的发展。

三、提问的语言有吸引力,能激发幼儿的兴趣。

一个优秀的幼儿教师,她的语言应该是热情洋溢的肺腑之言,能够促进幼儿的智力开发,进而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因此在提问时,教师要特别注意自己的语言表达,运用抑扬顿挫、恰如其分的语气并结合表情等态势语言来诱发幼儿对问题产生兴趣,调动幼儿回答问题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例如在“在秋天里”的主题进行中,我们开展了关于昆虫的小主题。在一次公开学习活动中,一位教师想引导幼儿通过观察了解昆虫有六条腿的特征,于是就说:“请你们看一看,比一比瓢虫和蜘蛛有什么不同?”我们发现很多幼儿的注意力不会马上集中过来,有的仅仅是迫于教师的指令去看和想,特别是班级里面一些活跃的孩子。于是在下次的调整中,经过思考她换了一种方法:“现在有许多瓢虫宝宝和蜘蛛宝宝躲在叶子里,谁能帮我找出来吗?你是怎么区分两位宝宝的?”刺激性的语言再配上老师略感神秘的体态语,果然吸引了幼儿的注意力,帮助区分两位“宝宝”不同的愿望也就产生了,幼儿探索的积极性也调动起来了。可见,教师提问时的语言是否具有吸引力直接影响到幼儿对问题的回应效果。

四、对幼儿的回答进行及时的鼓励与激励

在教师提问后,总会出现幼儿的一些平行答案。比如在《树真好》的活动中,老师问幼儿“树有什么好呀?”一个幼儿说树上能结苹果给我们吃。”于是第二个幼儿说“树上能结橘子。”之后的每一个幼儿几乎都说了此类答案。在这个问题中周旋了很久。当时老师若是批评后来回答的孩子,那么这些孩子以后就不会再这么积极回答问题了。于是老师就鼓励问到:“树除了可以结果子给我们吃,谁还知道树的其他好处吗?如果说出不一样的答案,老师会给贴纸奖励。”以这样一种正强化的方式,果然激发了幼儿的思考,也达到了教师预期的效果。

五、丰富教学活动问答模式

幼儿在日常生活中会提出许多“为什么”的问题,而在教学活动中却很少有提问,我们认为是传统的老师问-学生答的提问模式,扼杀了幼儿的问题意识。而整个教学的最终目标是“培养学生正确提出问题和回答问题的能力”,任何时候都应该鼓励学生提问。遗憾的是幼儿园教学中的提问常常是按照教师问学生答的模式进行,绝少有幼儿提问,这种方式最明显的弊端是不利于幼儿问题意识、提问能力和思维能力的培养。幼儿作为学习的主体,能够提出自己的问题,表明幼儿正在积极地思考,是独立思维的主体,教师的提问更多的是来自幼儿外部,而幼儿的提问却是发自内心,在一定程度上要优于教师的提问。因此,教师不仅应该注重幼儿回答问题能力的培养,还应该注重幼儿提问能力的培养,因为“最精湛的教学艺术,遵循的最高准则就是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在教学活动中丰富提问模式,使其多元化可采用“老师问-幼儿答”、“幼儿问-教师答”、“幼儿问-幼儿答”等模式进行尝试。多元化的提问方式有利于师生之间共同探讨,相互激发,而在这个过程中,幼儿有了更多的提问机会,他们的问题意识和自我提问的能力也就在无形中得到提升。

教师的提问是技术,更是一门艺术,教师只有掌握了一些设问的技巧,我们的课堂才会变得更加生动而精彩!

第二篇:幼儿园集体教学活动中有效提问的策略

幼儿园集体教学活动中有效提问的策略

幼儿的思维过程往往是从问题开始,我们要精心设计提出的问题,点燃幼儿思维的火花,激发他们的探索欲望,并有意识地为他们发现疑难、解决疑难,提供桥梁阶梯。

1.设计的问题与教学活动相联系。

提问是为教学服务的,应该紧紧围绕课堂教学内容来精心设计。要针对教学内容和幼儿实际,合理设计问题的切入点,选择合适的知识点和适当的视角作为提问的切入点。如:如在《食物金字塔》一课中,开始通过故事《国王和王后的烦恼》引出课题提问国王和王后为什么不快乐?怎样让王子和公主的身体好起来?激发幼儿探索的兴趣,以便后面活动的有效展开。教师要考虑问题的适宜性。

设计的问题要注重幼儿年龄特点,具有开放性和挑战性。

1、心理学家对人类的研究证明:幼儿期是思维异常活跃,求知欲最旺的时期。教师的责任就是要引导启发幼儿积极动脑筋,勤思考,从而获得知识和经验。因此教师的提问应有开放性和挑战性,启发幼儿联想,引发想象,让幼儿有选择地运用现有知识进行分析和重组。在集体活动中,提问一些开放性的问题可以直接把幼儿的思维引向幼儿的生活,调动幼儿的已有经验。设计层次性的提问。

教学活动是一种科学活动,是一种创造活动,也是一种艺术活动,希望教师能用自己的教学智慧,让活动精彩,让教学闪光。

第三篇:幼儿园集体教学中有效提问的策略

幼儿园集体教学中有效提问的策略

辽宁省阜新市教育幼儿园 徐增利

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曾经说过:“教学活动是一种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持续不断的活动。”所以说提问是幼儿园日常教学中时必不可少的一个重要环节,好的提问能调动幼儿的学习积极性,发挥幼儿的思维想象和创造力,“问题提得好,好像平静的海面投入一颗石子,能激起孩子思维的浪花。”那怎样的提问才是有效的提问呢,很值得我们思考与反思。

一、幼儿教师在集体教学中提问方式的现状

提问的有效性是指教学活动中的提问能有效地激发孩子的兴趣,引起思考、探索、推动教学目标的达成。但是在实践中我们常常发现,现在的幼儿教师都处于比较年轻化,由于经验问题或是备课、准备不够等等原因,教师的提问往往存在很多的问题:

1、提问较随意、机械,没有针对性和推进性。

比如:在小班绘本活动《下雪了》中,教师出示PPT引导幼儿观察并提问:“下雪了,你看到了谁?它要去干什么呢?董浩宇回答说要去旅行,干扰了幼儿的思路,导致所有的幼儿都跟着他的想法说是去了旅行。幼儿在提问时没有针对性,引导性的提问不够明确。其实下雪了,小动物们会去忙着干什么呢?幼儿应该很好回答的,可就是教师的引导性提问出现错误,让孩子们的回答出现偏差。

2、暗示性提问,导致幼儿不能深入思考

比如:在小班数学活动《图形对对碰》中,教师带孩子们认识图形,帮助图形找朋友。教师:小朋友都帮图形宝宝找到好朋友了吗?

幼儿A:找到了!教师:请你再看看,有没有没找到的?幼儿A:没有!教师:小朋友看看琪琪帮图形宝宝找到朋友了吗?幼儿A:没有。

(分析和思考)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象征性地向幼儿发问,要求幼儿回答,学前期的幼儿比较容易受暗示,特别是小班幼儿,本身就缺乏思考问题的能力,“你们看看熊梓彤对不对”这句话明确告诉幼儿在萍萍熊梓彤身上找问题,这种具有暗示性的提问会导致整个活动中幼儿不能自己去发现和探索,所以,教师应提出客观的能引起幼儿思考的问题。

3、提问脱离孩子的经验和水平。

比如在《我的身体》教学活动中,老师提问:“请小朋友想一想,肚子里面什么东西会动?你是怎么知道它会动的?幼儿回答:“心脏在身体里一跳一跳的动“老师又问:”肚子里除了心脏还有什么会动?”没有小孩回答,因为孩子缺乏这方面的经验。所以使提问不能得到很好的回应。

4、提问单向,不懂“追问”,孩子只处于被动回答状态。

比如:遇到错误答案时教师会向大家发问:“他做的对吗”“谁来帮助他”这种提问的实质是“寻找正确答案”,而不是关心思维过程。无论教师得到的答案是对是错,都不要忘了追问:“是吗”“为什么会这样”“你是怎么想的”„„追问使孩子养成追根究底的意识,也可以使孩子暴露自己的一知半解和随声附和。

而这样的提问在教学活动中不能很好地发挥提问的教育价值。它不仅不能较好地完成活动目标,而且会抑制孩子的思维活动,与开发孩子的智能目标背道而驰。那么,教师该如何提问、提什么样的问题呢?

二、提高教师提问的有效性

(一)注重集体教学活动中的问题设计

1、依据孩子的年龄特点精心设计提问。对于幼儿园的孩子,我们在设计提问时更要注意以下几点:

① 针对性。所谓针对性是指教师能紧紧围绕要求提问,突破重点、难点,问到关键之处。首先要求我们教师心中有目标,有培养孩子整体发展的目标和活动具体的目标。如:一位老师在讲数学时提问:“萝卜地里有多少个萝卜呢?”幼儿在那数呀数,数不清,不知道该怎样回答。老师意识到自己的提问有问题,马上调整自己的提问:“老师前面有几块萝卜地?每块地有几个萝卜呢?”幼儿理解教师的提问后,气氛顿时活跃起来,争先恐后回答问题。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增强目标意识,明确探究活动到底能够引导幼儿明确哪一原理,获得哪一概念、和哪一方面的经验。只有目标明确,教师才能敏锐而准确地捕捉到幼儿探究活动中的关键性问题,引发幼儿积极思考、质疑、争论、促使幼儿发现科学原理和现象。

② 可接受性。提问应注意从孩子的实际出发,了解每个孩子不同的经验、不同的水平、不同的个性,正确估计孩子的能力,有针对性地提出不同深度的问题。对于不同个性的幼儿来说,同一句话所传递的信息是不同的,在主观上,他们对事物的探究有着不同的喜好,我们教师从仅仅关注教育活动的组成转移到关注不同个性幼儿的发展,使师幼互动既面向全体,又突显个别。如:教师一般都会用比较广泛的问题引导幼儿从不同渠道获取所要的信息,如 “关于狮子,你知道什么?”“你看到过哪些颜色的花?”等等,这些问题看似随意,却能鼓励不同个性幼儿在师幼互动中提出有效提问的探究,随之,教师可以根据不同幼儿提出难易不同的问题。③ 趣味性。爱因斯坦有句至理名言:“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提问的高明在于引发孩子的兴趣,提问的失误是使孩子觉得活动没有趣味。提问要有情趣、有意味和有吸引力,要注意引发孩子的情感体验,激活孩子的思维,使孩子感到有趣而愉快,在愉悦中获得发展。

④系统性

提出的问题要有系统性,不能杂乱无章。教师在活动中可以根据具体的目的,合理地安排问题的难易次序,一般以认知性问题在前,理解性问题次之,创造性问题最后。这样,既体现了活动中教师由浅入深的引导,又为幼儿积极主动的、创造性的学习提供了“脚手架”。如语言活动“小鱼游啊游”。教师首先提认知性问题:“今天老师带来一副美丽的图画,我们一起来看看图画上都有些什么?(答案:一条小鱼,河水);其次是提理解性问题:“一天小鱼在水里游会是什么样子的呢?”幼儿表达教师引导幼儿说出孤单不快乐。图片上再贴上一条小鱼,提问:“两条小鱼在水里游会是什么样子的呢?最后是提创造性问题:“三条小鱼呢?”通过这样层层递进的提问,达到教学活动的最终目标,还懂得了有朋友们在一起游戏、玩耍的快乐。

2、减少简单低层次的提问

一种是教师很随便地提问“好不好”、“对不对”等等,幼儿无需思考,只要通过揣摩老师提问的语气来回答“好”或“不好”,滥用这类提问易导致幼儿养成不动脑、过分相信和依赖教师的不良品质;另一种情况是简单重复的提问,这种情况较易出现在一些有重复情节的语言活动中。记得应彩云老师上的《幸福的大桌子》中了解三个兔宝宝职业的环节,应老师这样提问:兔老大是海员,海员是什么?兔老二是厨师,你在哪里见过厨师?兔老三是音乐家,你知道谁是音乐家?这种提问拒绝简单重复,引导幼儿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活跃了幼儿思维,提升了活动效果。

3.避免毫无线索的提问

有老师在教学活动开始前,为了吸引幼儿注意,常常会先不出示教具而提问:“今天老师带来一位客人,猜猜它是谁啊?”这种毫无线索的提问问过几次,就引不起幼儿回答的兴趣了。

(二)要注意问题的广度,使提问能激发孩子的兴趣,并与孩子的经验密切相关,避免主观设疑。

教师的备课不仅是备内容,备问题,更是备孩子。在问题的准备时要把内容和孩子这两者有机地结合起来。孩子的已有经验有哪些?哪些问题对孩子有新的挑战?哪些问题又能贴近孩子的最近发展区?在这次活动中又能提升孩子的哪些新经验呢?要对这些问题有充分的考虑。

(三)提问要具有开放性,使幼儿积极思考、充分想象。

教师应善于运用教学话题,提供一个讨论中心,围绕这一中心引出多个问题,问题的解答可以是教师也可以是幼儿,使活动交流呈现多向性。这样做有利于激发幼儿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这样的提问应叫开放式提问,它没有划一或标准答案,不能用简单的“是”、“否”之类的词来回答。它对幼儿的能力提出挑战,激励幼儿必须对活动内容作进一步探究。如:

在学习绘本故事《啊呜》时,教师提问:“黑黑的屋子里会是什么呢?”课堂上幼儿的回答五花八门,说出了很多自己的想法。在整个活动过程中充分的调动了幼儿学习的主动性最终找到答案。特别是在讲故事时教师应当多设计一些有思维指向的开放性问题,如“你认为接下来会发生什么?”“你喜欢谁,为什么?”“谁的方法好?假如是你,你会怎么办?”等等。由于这些问题没有统一的答案,幼儿不但能理解故事,而且还能将理解的内容用语言表达出来,因此有利于幼儿积极思维和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

(四)提问的语言有吸引力,能激发幼儿的兴趣。

一个优秀的幼儿教师,她的语言应该是热情洋溢的肺腑之言,能够促进幼儿的智力开发,进而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因此在提问时,教师要特别注意自己的语言表达,运用抑扬顿挫、恰如其分的语气并结合表情等态势语言来诱发幼儿对问题产生兴趣,调动幼儿回答问题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可见,教师提问时的语言是否具有吸引力直接影响到幼儿对问题的回应效果。

(五)对幼儿的回答进行及时的鼓励与激励

在教师提问后,总会出现幼儿的一些平行答案。比如在《家里都有谁》的活动中,教师问幼儿“你们家有几口人啊?都有谁啊?”一个幼儿说:“我家有三口人,爸爸、妈妈和我。”于是第二个幼儿也说 “我家也有三口人。”之后每个幼儿几乎都说了此类答案。在这个问题中周旋了很久。当时老师若是批评后来回答的孩子,那么那么这些幼儿以后就不会在这么积极的回答问题了。老师应该鼓励问道:“你们家里没有其他人了吗?我可知道有的小朋友的家里还有长辈哦!是谁呢?”幼儿真的会说出有爷爷、奶奶哦!这时如果说出不一样的答案,老师会给你···奖励。以这样的方式肯定会激发幼儿的思考,达到教师预期的效果。

让我们进一步明确教学中有效提问的核心,感受有效提问的艺术,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们将更加关注提问的有效性,做个“善问”的教师。“善问”是一种艺术,愿我们的每一位老师都能在教学的园地里,善思、善问,自信自如地驾御课堂,与孩子一起收获教与学的精彩!2014.12

第四篇:幼儿园教学活动中的有效提问

幼儿园教学活动中的有效提问

提问在幼儿园日常教学活动中是必不可少的一个重要环节,好的提问能调动幼儿的学习积极性,发挥幼儿的思维、想象、创造力。“问题提的好,好象一颗石子投入平静的水面,能激起幼儿思维的浪花”。那怎样才能提高教师提问的有效性呢?

一、提问的含义及类型

提问,从广义上讲是指一切有询问形式或询问功能的句子或教学内容。教师提问则是指教学提示或“传递所学内容的刺激以及幼儿做什么、如何做的指示”,从而达到检查学习、促进思维、巩固知识、运用知识、实现教学目标的目的。

教师提问是幼儿园教学活动中一种广泛应用的重要的教学手段,它不仅能将教学活动逐步引向深入,而且有助于引发幼儿思考与学习主动性。教师提问是技术,更是艺术。教师提问可以分为:

1、描述性提问。即指示幼儿细致地观察并描述事物。如提问“妈妈的眼睛长得什么样?”

2、比较性的提问。即启发幼儿比较事物的异同。如提问“三角形和正方形有什么不同?”

3、分类性提问。即启发幼儿运用概念进行思维的提问。如提问“说说哪些植物是蔬菜?哪些植物是水果?”

4、假设性提问。即启发幼儿想象的提问。如提问“如果地球上没有了水,人们怎么办?”这种类型,可以培养幼儿想象力、扩散思维能力。

5、选择性提问。即对几种结论进行取舍的提问。如“你认为这三种方法哪种最好?”等。这种方式可以提高幼儿辨别事物的能力。

6、反诘提问。指对幼儿在观察、感知过程中初步得出的判断进行反问。如“你怎么知道这个长、那个短呢?”这种提问,可以促使幼儿进一步精确、仔细地观察从而形成正确的结论。

二、幼儿园活动中提问的现状

提问是集体教学活动中不可缺少的有机环节,西方有些教育理论家甚至认为是集体教学的核心。然而目前幼儿园集体教学活动中的提问作用远远发挥不够,影响着幼儿学习兴趣和幼儿回答问题的积极性。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不从幼儿实际出发的提问。有些教师不了解本班幼儿知识水平,不了解幼儿回答问题的能力等。在教学中出现教师与幼儿配合不好的现象。

2、准备不够充分的提问。一些教师在备课或教学过程中,由于问题的提出没有充分的考虑和思索或不能查找更多的资料,常常被孩子们的回答、反问弄得十分尴尬,不得已用“先坐下”,“下课教师再回答你”,“长大就会了”等来敷衍了事,使孩子在一堂课中经常有许许多多的不满足,调动不了积极性。孩子们希望是新鲜的问题,是吸引人的问题,是能够答出来的问题,最好是启发性的问题。在提问上只是一个方式,或仅局限在几个提问词上,这样,很多孩子都不愿回答问题。

3、不会引导和控制的提问。教学中常出现这样的情况:一是幼儿回答问题积极性很高,不让说也说;一是幼儿不会回答问题的方法,不会思考问题的方法。

三、幼儿园有效提问的技巧

一、提高问题的认知层次

低认知层次问题引起的是初级的心理活动和认知过程,如:回忆已知的知识、很容易判断正误的答案。高认知层次的提问引起的是幼儿的高级思维过程。在回答这类问题时,幼儿需要超越感知所给予的信息或回忆性知识,通过比较、对照、应用、分析、综合或评价等高级思维活动。例如:在《果实在哪里》的活动中,在出示各种果实实物后,我问:“你认识这些果实吗?”“它们有什么不一样?” “那你还看到过哪些果实?它们长在什么地方呢?”等问题,让幼儿通过比较、应用和想象,获得了有关于果实生长在哪里的相关经验。因此,在幼儿最近发展区内,教师适当提高问题的认知层次,增加高认知层次问题的数量,有助于促进幼儿思维的发展。

良好的提问技巧,应该包含各认知层次的问题。提高问题的认知层次并不等于否定低认知层次的问题的作用。事实上,在提出高认知层次的问题之前,往往需要通过一些低层次认知的问题扩充幼儿的知识广度,使幼儿具备解决认知程度复杂的问题时所需要的相关知识。比如:在故事教学中,给故事取名字,这是一个高认知层次的问题,它需要幼儿依据教师低认知层次问题的提示,回忆故事情节,在此基础上分析核心内容,概括、创造、想象才能回答。

二、根据需要使用不同类型的问题

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幼儿已有知识经验及应答反应,设计并恰当地搭配、使用不同类型的问题,才能使整个教学活动更符合幼儿认知水平,并进一步促进幼儿认知的发展。例如:在《一条小缝》的活动中,当多媒体电脑上出现了一个孩子趴着看门缝时,我问:“他在干什么?”接着,我又问“猜猜他看到了什么?” 抓住作品中有利于幼儿想象的因素,对幼儿提出问题,引导幼儿积极思考、扩散想象,让幼儿暂时摆脱文学作品原有的情节束缚,按照自己的生活经验和合理想象,多角度地回答问题,有利于提高幼儿思维的流畅性、敏捷性、灵活性,充分发挥教材的功能,促进幼儿个性化地发展。这是引发多角度回答的提问。为了帮助幼儿正确理解散文,启发幼儿把自己假想成作品中的人物,用换位思考的方式去体验角色的行为及其心理过程,有利于幼儿自主理解作品、掌握作品。我问幼儿:“如果你有一条小缝,你会在小缝里看到什么?”这一问题使幼儿马上进入角色,思维顿时活跃起来,有的说“看到蚂蚁在打架”,有的说:“看到蝴蝶在跳舞”等等,充分调动了幼儿的学习主动性。这是启发性提问。

在欣赏诗歌《春风》时,我问:“春风吹来了,我们周围的环境发生了什么变化?”,课堂陷入静默状态。我赶紧换了一种提问方式,即把问题具体化,缩小化,问:“春天到了,柳树有什么变化?”“桃树、小草有什么变化?”“小朋友的穿着打扮有什么不一样了?”„„这下,教室里马上活跃起来,大家说出了许多春天的变化。这是连锁性提问,把一个难度较大的问题分为若干小问题,有浅入深逐步追问,让幼儿了解问题的构成,找到最终答案。

再例如:在《爸爸的大手》活动中,我问:“你喜欢爸爸的手吗?为什么?”孩子们都说:“喜欢。”可对这个为什么的问题却有些无从回答,除了一些简单的形容词,诸如:大、漂亮,就别无其它。于是我改变提问方式:“爸爸的手都有哪些本领呢?”这个问题,从孩子们的表情上,我可以看出他们都理解了。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防止所提的问题含糊不清,过难、过偏或过于简单;要做到“问”而生“思”,“答”有所“得”,收到启发幼儿思考,开拓幼儿思路,发展联想的效果。

三、突出重点,并给予适宜的候答时间

在教学活动中,教师提出的问题有的是核心问题,有的不是。重点问题往往起着使教学活动达到高潮,使幼儿的学习探究活动得到最大限度拓展的作用,并能解决问题,使幼儿的认识过程有可能发生质的飞跃。因此,教师要思考并努力在教学中突出重点问题。为此,教师要善于分析和挖掘教学内容中对幼儿的发展最具价值的内容,设计好重点问题,并保证给予幼儿应答的时间,不要急于告知答案,增强提问效果。例如:《好吃的胡萝卜》活动中,我问:“我们可以用胡萝卜做出哪些美味的食品呢?”幼儿为了答问而积极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通过分析、综合,寻找答案。当有幼儿答对时,如果教师立即予以肯定性表态,那么其他还在思考的孩子就会“共享”这个答案而放弃努力。因此,教师适当延长候答时间,有利于幼儿思考和组织回答内容,增强提问效果,尤其是认知水平较高的问题,更是如此。

四、教师应注重发展应答技巧

对于幼儿的回答教师采用两种方式处理:应答和不回应。应答是教师对幼儿回答的一种处理。提问本身是一个师生互动的过程:教师提问——幼儿回答——教师反馈,教师的应答恰恰是反映教师与幼儿之间互动的指标之一。我们教师常犯的错误是习惯性重复问题和问题的回答。这种不良习惯把幼儿训练为只会抓住“重复”问题而不去认真地或直观地注意问题的初次出现。如何接住幼儿抛过来的球?教师如何根据幼儿的回答提升幼儿经验?我认为:

1、教师可以根据幼儿的回答,进一步提出一些具有探究性的问题。如:为什么?你为什么这样认为?,引起幼儿更高层次的认知加工过程。例如:教师问:“夏天有哪些使自己凉快的方法?”有幼儿答:“心静自然凉”,教师一愣后应答:“哦”后,即转问其他幼儿。教师为了完成预定的上课进程, 控制问题的答案。结果是在课堂上只能听到教师的观点,而不是幼儿的观点,幼儿也不知道自己的回答是对还是错。这样会贬低幼儿的价值,挫伤幼儿的积极性,同时也把课堂提问变成了教师控制课堂讨论的工具。如果教师此时及时接住幼儿抛过来的球,进一步提问:“什么叫心静自然凉”的话,我想教学效果会更好。

2、通过追问,使幼儿进一步阐述自己的观点,从而修正、补充不正确、无完善的答案。如:你说的是„„这个意思吗?

3、教师还可以对幼儿的回答进行概括、汇总,使幼儿获得的已有经验得到整理、提升和系统化,并可用其作为教学资源,使每一位幼儿都能从同伴的回答中获得经验分享,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例如:在游戏分享活动中,扮演医生的幼儿给病人包扎伤口上夹板后,教师问:“你为什么给他上夹板?”幼儿回答:“这样可以让他的骨头长好?”教师继续追问:“那么回家后要注意什么?”幼儿答:“别洗澡”,“为什么?”,答:“因为伤口不能进水,防止发炎”,这一系列的问题,使每一位幼儿都能从同伴的回答中获得经验分享,相信在下次医生游戏中,孩子们会把学到的经验,融入到游戏中,并不断积累相关经验。

总之,提问技能的提高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只要在日常教学中不断地自己的教育行为和教育观念进行反思、分析,教师的提问技能就能不断的进步和完善。

2008年1月

第五篇:初中化学教学中有效提问的策略

初中化学教学中有效提问的策略

濮阳市第六中学 张淑英 8970032 科目:化学

【摘要】 初中化学教学要追求课堂教学效益的最大化,有效教学的教学理念和策略是一重要途径。在新课程背景下的“有效”更强调初中化学的学习是一个主动建构知识,发展能力,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过程。本文主要是在新课程的背景下,对初中化学有效教学课堂中的提问策略进行研究。

【关键词】 新课程 初中化学有效教学 有效提问策略

化学新课程标准强调课堂上的主角是学生,而如何让这位主角完全投入到学习中去,还需教师的引导。而提问就是教学课堂中一个必不可少的环节。提问是教师促进学生思维发展的有效手段,是评价教学效果以及推动学生实现预期目标的基本控制手段。通过问题启发学生积极的思维活动,以问题为主线来组织和调控课堂教学,就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有效促进学生学习能力的形成和发展。因此,教师应精心设疑,努力优化课堂提问,提高课堂提问的有效性,充分发挥课堂提问所特有的引发思维的作用。

一、对有效提问的理解

在化学课堂教学中,我们往往会提出记忆性的问题,例如:通常在上课时要对前一节课的内容进行复习提问,如在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这一节时,如果老师问:“什么溶液?”学生往往是将课本上的概念重复一遍,但这并不表示他真正理解了溶液的概念。但如果我们这样问:“你如何理解物质在水中溶解这一现象?”或“结合生活常识说说你对溶液的理解。”这样,学生就不需要背概念,而是通过自己的理解和认识来进行讲述。那么老师可以通过他的回答来关注他对知识的掌握情况,以及他的观念和方法,并及时地给予针对性的指导。

我认为有效提问是指提出的问题能使人产生一种怀疑、困惑、探索的心理状态,这种心理又驱使个体积极思维,不断提出新的问题和解决问题。教师有效性提问是指教师根据课堂教学的目标和内容,在课堂教学中创设良好的教育环境和氛围,精心设臵问题情景,有计划地、针对性地、创造性地激发学生主动参与探究,不断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课堂教学提问方式。有效的提问能诱发学生进行信息的收集和探索,引导学生形成自己的看法,通过师生之间的交流和合作增进对问题的理解。有效性的提问,既可以调节课堂气氛,促进学生思考,激发学生求知欲望,培养学生口头表达能力,又能促进师生有效互动,及时地反馈教学信息,提高信息交流效益,从而大大地增强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二、目前课堂提问的现状

有价值的提问,不仅可以用来组织教学,反馈教学信息,而且对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有很大的益处。但是当前由于某些提问处理不当,没有发挥提问应有的效果,甚至影响到学生的兴趣。主要可概括为以下几点:

1.较频繁的提问使学生没有思考的时间和空间

过多的一问一答,常常使学生缺少思维的空间和思考时间,使学生的思维无法进入真正的思考状态。表面上很热闹,但是实际上学生处于较低的认知和思维水平。使课堂提问流于形式,没有起到提问的真正作用,不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习惯。

2.提问缺乏思考的价值,深度把握不准

在不充分了解学情的前提下提问,导致有些问题过于浅显不能反映思维的深度,有些问题过于深奥使学生不知所云,不能引发学生积极地思考,挫伤了学生的积极性。

3.提问不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面对一个复杂的问题,教师有时会未经预设便信口开讲,问题与问题间缺少衔接和过度,出现思维跳跃。教师自己可能感觉讲得酣畅淋漓,讲得很好,但学生却听得一头雾水,原因是不符合学生认知规律。学生无法进行知识的连接,找不到引发思维的切入点,使问题变得复杂,难懂。

三、有效提问的实施策略 1.提问要突出重点

课堂提问应围绕重要的知识点进行,围绕这些内容认真设计问题,巧妙提问,来充分调动学生的思维,拓展学生的视野。在教学中要牢牢把握重点问题,将它作为贯穿本课的思维主线,围绕它精心设计问题,有效启发学生的思维,突破教学难点。例如:“某些物质的水溶液能导电”的重点问题是:能否形成自由移动的离子。根据这个重点问题设计提问:(1)食盐溶液能导电,而食盐固体不导电,食盐溶液和食盐固体的微粒有什么不同。

(2)食盐溶液能导电,而蔗糖溶液不能导电,食盐溶液和蔗糖溶液中的微粒有什么不同。

这样在提问中抓住问题重点,才能突破知识难点,才能提高课堂效率,才能激发学生不同角度的思维,从而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提高学生的学科素养。

2.提问应具有一定的深度

问题太易,学生不用动脑筋就能听明白,则不能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降低了教学内容的思维价值。所提问题要有一定的深度,既要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和积极的思维,又要使学生通过努力达到“最近发展区”,“跳一跳,摘桃子”。难易适度的问题,就能展开学生思维活动的广度和深度,能引导学生沿着符合逻辑的思路去分析和研究。

3.提问应具有生活性

新课标中十分强调化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我们应该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背景出发,联系生活讲化学,联系生活学化学,把生活经验化学化,化学问题生活化,体现“化学源于生活、寓于生活、用于生活”的思想,使学生体会到化学就在身边,感受到化学的趣味和作用,体验到化学的魅力。

例如在讲到酸与某些盐的反应时,可以提出这样的问题:当你吃着松软香甜的馒头时,是否想过,在馒头的制作过程中还包含着化学知识,发生着化学反应呢?制作馒头时,首先要将面发酵,在发酵过程中还会产生一些有机酸,若不处理,其味将令人难以下咽。一般处理方法是:向其中加入食用的纯碱溶液,从而除去酸味。这是为什么?还有为什么加入纯碱后的馒头,蒸好会更加疏松多孔?请同学们解释一下。

这样将问题臵于真实的生活情境中,让学生觉得化学就在自己的身边,体会到化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价值,这样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的兴趣,学习时易于理解和接受。

4.提问要引导学生学会自己提问

教育的真正目的就是让人不断地提出问题,思索问题。我认为课堂教学中教师有效提问的最高价值性应该就在于此。教师的提问要引导学生自己提问指的是教师提出问题能引导或指引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在问题解决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并给学生提供良好的质疑环境,引导学生自己发现和提出问题。

5.正确评价学生的回答

对于学生的回答,我们要慎用诸如“很好”、“非常好”、“不是,不对”等习惯性的评价;可以适当地多使用一些中性的、接纳性的或者探究性的评价。比如:“噢,这是一种有道理的思路,还有其他思路吗?”、“这个想法不错,我们还能补充点什么?”、“很好的主意,但是我们怎么知道……”有针对性地鼓励学生,满足学生的需要,鼓励学生继续学习。要杜绝使用“这么简单的问题都不会”等言语。

总之,有效提问不仅仅在于“问”,而更重要是在于采用合适的策略进行提问。在化学课堂中教师要联系实际,优化提问内容,不断提高自己提问的能力,同时也要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和发现问题的能力,真正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有效备课、上课、听课、评课》

下载幼儿园教学活动中有效提问的策略word格式文档
下载幼儿园教学活动中有效提问的策略.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幼儿园教学活动中有效提问的设计

    幼儿园教学活动中有效提问的设计提问在教学活动中至关重要。有效的提问应能起到“关键之处点拨,问题之间衔接、重点之处强调、阻塞之处疏通”的作用。 一、紧扣目标点——“......

    科研论文:幼儿园数学活动中有效提问的策略

    科研论文:幼儿园数学活动中有效提问的策略 科研论文:幼儿园数学活动中有效提问的策略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教育——必须深入儿童的精神世界”,要了解每个幼儿的个性特......

    幼儿园集体教学活动中有效提问的策略与回应的技巧

    幼儿园集体教学活动中有效提问的策略与回应的技巧 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曾经说过:"教学活动是一种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持续不断的活动。"所以说提问是幼儿园日常教学中时必不......

    谈幼儿园教学活动中有效提问的设计

    摘 要:提问是激发幼儿积极思维的动力,是开启幼儿智慧之门的钥匙,是信息输出和反馈的桥梁,是日常教学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在分析有效提问的研究基础上,结合现代幼儿教育活动......

    基于有效教学提问策略的思考

    基于有效教学提问策略的思考二小祁生仓课程改革将培养学生的目标明确地指向了素质教育的方向。目前,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虽然在课程结构上有了一些变化,但的确存在着一些问题,课堂......

    浅谈幼儿园音乐教学活动中的有效策略

    浅谈幼儿园音乐教学活动中的有效策略 音乐活动中的有效学习主要是指孩子能自主的、探究性的学习,这也是我们要着重发展的学习活动。 一、教师的情绪情感表达让音乐和幼儿发生......

    课堂教学中教师有效提问策略研究

    《课堂教学中教师有效提问策略研究》 柳河县长青小学 付丽春 新课改的目的就是要提高教学效率,确切的说是要在学生减负的前提下,拓展学生的视野,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也就是说......

    小学英语教学中有效提问的策略

    江苏第二师范学院本科生毕业论文 小学英语教学中有效提问的策略 张霓 (1220330129) 摘 要 :在小学英语教学中,有效提问被称为高效教学的重要教学手段之一。但在真实地教学活动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