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哥哥的心愿教学设计
哥哥的心愿教学设计
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男孩对弟弟深深的爱,感受人间的兄弟情谊。
2:借助旁批,读懂课文内容,了解保罗对男孩的一次次误解,以及男孩的美好心灵。
3:明白“给予是快乐的”这个道理,学会关爱他人并享受给予的快乐。
教学重点:
了解保罗对男孩的一次次误解,以及男孩的美好心灵。
教学难点:
明白“给予是快乐的”这个道理,学会关爱他人并享受给予的快乐。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一、导入
爱像一缕缕春风吹拂着我们的心田,爱像涓涓细流滋润着我们的生命,爱像那冬天里的一把火时刻给我们温暖。今天我们一起再次走进课文《哥哥的心愿》去感受人与人之间的那份关爱。请齐读课题。
二、检测预习
1、哥哥的心愿是什么?
2、哥哥为什么突然想到要给自己的弟弟买一辆新车?
3、在心愿产生的过程中,保罗几次误解了男孩?
三、精读课文,从两次误解中体会哥哥对弟弟的关爱
(一)、学习1~4自然段,从第一次误解中体会哥哥对弟弟的关爱
1、好!我们先来学习1~4自然段感受哥哥对弟弟的关爱,请看老师给你们的自读提示。出示PPT
2、学生汇报 能说说你找到的句子吗?
这时,一个男孩绕着那辆闪闪发亮的新车,羡慕地问:“先生,这是你的车?”
男孩满脸惊讶,若有所思地说:“这是你哥哥送的礼物,没花你一分钱?我希望„„”
3、品系关键语句
这时,一个男孩绕着那辆闪闪发亮的新车,羡慕的问:“先生,这是你的车?”
(1)文中哪些词也能引起保罗的误解呢?
“绕着”围着车子,看了一圈又一圈,让我们体会到男孩被这俩车吸引了,他靠近它,欣赏它,还很喜欢。保罗看到这个动作也会认为男孩想得到新车。
(2)体会男孩的神态、语言。
1、男孩绕着这辆新车,眼神里满是——“羡慕”,理解:羡慕(看到别人有某种好处自己也想拥有)那在生活中你有没有过羡慕别人的时候?那你从羡慕这个词可以看出男孩什么样的心情?(期待 渴望)他期待什么?渴望什么?(要是自己也有一辆这样的新车该多好啊)(要是我也有一位这样的哥哥该多好啊)
2、是呀!闪闪发亮的新车谁不羡慕呢?来,你带着羡慕问一问,你羡慕地问,指名读。你羡慕地问。再指名读。我们一起来羡慕的问问。
3、当男孩听到保罗回答:“这是我哥哥送我的圣诞礼物。”时男孩的表现是:齐读句子。出示PPT
什么叫“满脸惊讶”?男孩惊讶什么?来你来带着惊讶读一读,你惊讶地读一读。
是呀!这么贵重的礼物,还没有花一分钱,还真的很让人惊讶。
“若有所思”什么意思?男孩可能在想什么?看到一辆闪闪发亮的新车,还没花一分钱,你会怎么想?(我要是也有这样的哥哥该多好啊!我要是也有这样的新车该多好啊!)来我们一起若有所思的说一说
5、过度语:不光你们这样想,保罗更是这样想的。来我们一起读一读三自然段的第一句话。(保罗当然知道起)但是男孩接下去说的话却让保罗十分震撼。男孩到底说了什么? 我希望,”男孩接着说,“我将来能像你哥哥那样。”怎没样?
“我希望,”男孩接着说,“我将来能像你哥哥那样,也送给弟弟一辆新车。出示PPT
6、原来,男孩的若有所思,是在思考————。
听了男孩的话,保罗的心情怎样?(震撼、震动、吃惊、惊讶、惊愕等等)他为什么震撼?
7、此时,他会觉得这是一个什么样的男孩?(关爱弟弟关心弟弟、有爱心的孩子)板书:关爱
8、短短的几句话,让我们看到了一个这么有爱心的孩子呀!现在你们是男孩,我做保罗,让我们再来读他们的对话,感受男孩对弟弟的爱,和保罗的震撼。
(设计意图:通过让学生抓关键词,了解男孩心愿的来源,体会保罗对男孩的误解是自然而然的,通过朗读感受人物的内心世界。)
(二)通过第二次误解,体会男孩的美好心愿
过渡:男孩出乎意料的话,让保罗震撼、吃惊,进而产生了好感,就脱口而出地邀请请男孩坐车兜风,于是产生了第二次误解。请大家默读课文7——9段
1、出示自学要求:
默读课文7——9段
(1)、边读边勾画文中哪些词语或句子引起了保罗的第二次误解
(2)、借助旁批体会句子,并把自己的感受批注在旁边。
2、神情:
“兴高采烈”、“兴奋”体会到男孩的心情特别高兴。即为坐新车兜风而高兴,又为能让弟弟看车而高兴。
当男孩请求保罗把车停到他家门前的时候,保罗以为男孩是想炫耀。男孩真是为了炫耀吗? 男孩既然不是为了炫耀,那他到底是为什么这么兴高采烈这么兴奋?是为了让自己的弟弟明白自己的心愿,将来我也会给你买一辆这样的新车,弟弟高兴了,男孩也就高兴了,为了弟弟高兴而感到高兴)
3、动作:谁来说说你找到了男孩的那些动作?从中你有什么体会?
从“跑”体会到了男孩很急切,想让弟弟早点看到新车。
从“紧紧地抱”,体会到男孩很爱他的弟弟。
从“安置”,我体会到男孩怕弟弟摔到,想让弟弟坐得舒服,很关心弟弟。真是个会读书的孩子!
4、语言: 男孩是怎么对弟弟说的?谁愿意读一读?
指名读。你从男孩的话语中体会到什么?
老师也被这兄弟俩感动了,我也想来读一读
再指名读,读出你对弟弟的关爱。
5、对比想像,完成填空。
平时,跛脚的我————,我的心情————,(苦闷、孤独、悲伤、寂寞、对生活没有信心)
今天,当哥哥说:“将来我也会送你一辆这样的车。“的时候,我的心情——(高兴、快乐、兴奋)我真想说:“——”(哥哥你真好!哥哥,你让我太感动了!有你这样的哥哥,我很幸福。)
6、哥哥的一番话给跛脚的弟弟带来了莫大的快乐,帮弟弟点燃了生活的希望。此时你觉得这是一个——的男孩。再齐读男孩的话。
(三)、感悟主题
这手足情深的兄弟俩,不仅感动了我们,也感动了保罗。保罗帮助兄弟俩度过了一个难忘的节日。
1、这个难忘的节日里他们快乐吗?谁最快乐?出示PPT
2、为什么这个夜晚对他们三个人来说都是快乐的?(引导学生从不同的人物角度说说。)(小弟弟也许是因为的到了哥哥的关爱和保罗的帮助而感到快乐;小男孩则为让弟弟得到一次意外的欢乐而感到快乐,保罗是因为帮助了兄弟俩,真正得体会到了“给予”是快乐的)
3:教师总结,点名主题
是啊!跛脚弟弟得到帮助、关爱是快乐的,男孩给予弟弟关爱也是快乐的,给予与被给予都是快乐的,保罗给予兄弟俩帮助更是快乐的。他们在快乐别人的同时也快乐了自己。这个圣诞节保罗真正体会到“给予是快乐的”。
男孩真正体会到“给予是快乐的”。
我们也真正体会到“给予是快乐的”。板书。
四、联系生活,拓展延伸
1、其实在我们的生活中给予无处不在。出示PPT你们有没有给予过别人的帮助?你觉得快乐吗?为什么?(学生自由发言)
2、总结
师:孩子们,让我们时刻牢记给予是快乐的。在以后的日子里,我们每个人都要努力做到多给予、多帮助、多奉献!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
板书设计:
哥哥的心愿
关爱
男孩————————跛脚弟弟
↑帮
| 助
保罗
给予是快乐的
第二篇:《哥哥的心愿》教学设计2
《哥哥的心愿》教学设计2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男孩对弟弟深深的爱,感受人间的兄弟情谊。
2.借助旁批,读懂课文内容,了解保罗对男孩的一次次误解,以及男孩的美好心灵。
3.明白“给予是快乐的”这个道理,学会关爱他人并享受给予的快乐。教学重点:
了解保罗对男孩的一次次误解,以及男孩的美好心灵。教学难点:
明白“给予是快乐的”这个道理,学会关爱他人并享受给予的快乐。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新课
1.(板书:心愿)教师说自己的心愿。
师:我的心愿是把这节课上好,和你们成为朋友。2.学说诉说心愿,教师适时点评。生:我的心愿是得到一件新衣服。生:我的心愿是考试得到100分。3.教师小结,转入新课。
很高兴听到这么多的心愿,非常感谢孩子们愿意把自己的心愿与老师分享。心愿总是我们每个人内心中的强烈渴望,它总会从我们的语言、行动、神态中表露出来,今天,我们再次走进一位哥哥的心愿,透过他的语言、行动、神态去聆听他的渴望。(板书:哥哥的),学生齐读课题。
/ 7
(设计意图:开课从心愿入手,教师、学生之间互说心愿,通过交谈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同时也紧扣文章内容。)
二、检测预习,把握大致内容 1.师:哥哥的心愿是什么? 生:给跛脚弟弟买一辆新车。
2.师:在什么样的情况下哥哥产生了这个心愿? 生:在看见保罗的哥哥给他买了一辆新车的情况下。3.师:在心愿的产生的过程中,保罗对男孩产生了几次误解? 生:两次误解。
三、精读课文,体会误解
(一)了解第一次误解
师:第一次是怎样误解的?你从课文中的什么地方知道了第一次误解? 生:第一次保罗以为男孩也想有这样的哥哥,送给他一辆新车。生:1——4段。1.学生自读自悟
师:请孩子们借助旁批细读第一次误解部分,看看男孩的那些语言、动作、神态引起了保罗的误解?用笔勾画,和同桌交流你的体会。
(灯片出示自学要求,学生默读并在勾画,同桌互相交流,教师逐个指导。)2.学生汇报,品析关键词句(1)体会男孩的语言 师:找到了吗?谁来说说?
生:男孩“羡慕”的问话让我觉得他一定很想到这样的新车,所以保罗会误解他。
师:其他同学找到了吗?是呀!这样一辆新车,谁不羡慕呢?让我们一起羡慕的问问。
学生齐读。(但似乎没有“羡慕”之意)
师:我也很羡慕,我也来问问。(教师示范读,学生再读)师:还有找到其它的吗?
生:男孩“若有所思”的话语让我体会到男孩对新车的渴望。保罗听到这样
/ 7
的话语。当然会认为男孩想得到新车。
师:男孩可能在思考什么?
生:可能在想,我要是也有这样的哥哥该多好啊!生:可能在想,我要是也有这样的新车该多好啊!
师:是啊!听到男孩这样的话,谁都会认为他也想有这样的哥哥,得到这样的新车。让我们一起来若有所思的说吧!
学生齐读。(教师根据情况作指导)师:读到这里,你有什么疑问? 生:男孩希望什么? 生:男孩为什么希望? 师:如果是你,你会希望什么? 生:我也想得到这样的新车。
师:我们都会希望自己也得到这样的新车,而男孩是想给弟弟一辆新车,如果换一种说法就是?
生:给予。(教师板书:给予)师:你怎样理解给予的? 生:是帮助的意思。生:是关心的意思。
师:不错,给予就是帮助、关心、关爱别人。让我们一起来当当这位高尚的哥哥读出这句话吧!
学生齐读。
(2)体会男孩的动作
师:男孩那些动作也能引起保罗的误解呢?
生:我觉得“绕着”这个动作,让我们体会到男孩被这俩车吸引了,保罗 看到这个动作也会认为男孩想得到新车。
师:你真是个细心的孩子,男孩“绕着”那辆新车看,说明他被新车吸引了,他靠近它,欣赏它,还会喜欢它。
(3)体会男孩的神态
师:那男孩的神态能不能引起我们的误解呢?
/ 7
生:我找到了“满脸惊讶”。
生:我觉得男孩“满脸惊讶”让我体会到男孩认为保罗没有花一分钱就得到这样的新车,有点不敢相信,很惊讶!
师:这么贵重的礼物,还没有花一分钱,还真的很让人惊讶。是啊!保罗看到男孩这些动作、语言、神态都很容易对他产生误解。
3.补充巩固,小结第一次误会
我们了解了保罗对男孩的第一次误解,来尝试补充这段话。4.表演
(1)同桌练习分角色表演。(2)指名学生上台表演
(二)体会男孩的美好心愿 1.学生自学,试加旁批
师:当男孩请求保罗把车停到他家门前的时候,使得保罗产生了第二次误解,怎样误解的?
生:保罗以为男孩是想炫耀。师:真是为炫耀吗? 生:不是。
师:的确,男孩不是为了炫耀,是为了自己的弟弟。哪一段告诉我们的? 生:第9段。
师:请你们自己读第9段,我们看从男孩接下来的那些语言、动作可以让我们体会到对弟弟深深的爱。用“△”勾画男孩的动作,用“——”勾画男孩的话语,把你从中的体会写进批注中,试着自己加旁批。
(学生边读边勾画,教师巡视。)2.学生汇报,从动词中、语言中体会
师:谁来说说你找到了那些动作?你怎样作批注的?
生:我找到了“跑”,我这样批注的,我从“跑”体会到了男孩很急切,想让弟弟早点看到新车。
师:你体会的真好!还有不同的吗?
生:我找到了“抱”,我体会到男孩很爱他的弟弟。
/ 7
生:我找到了“安置”,我体会到男孩怕弟弟摔到,很关心弟弟。师:“跑”、“安置”、“抱”、“指”都可以让我们体会到男孩对弟弟的关爱。男孩的话语更能让我们体会到男孩那无私的爱。你从男孩的话语中体会到什么?
生:我体会到男孩很爱弟弟。
师:是啊!从他的话语中,我们能体会到男孩对弟弟强烈的爱。3.对比想像
(1)体会跛脚弟弟以前对生活的感受
师:如果你就是那个跛脚的弟弟,想象你现在的心情。
(让学生扮演跛脚弟弟,音乐渲染,在教师的描绘下进入情景体会跛脚弟弟生活的苦闷。)
师:你的心情怎么样? 生:苦闷 生:悲伤 生:孤独 生:寂寞
生:觉得生活没有希望,对生活没有信心。(2)体会跛脚弟弟现在的感受
师:但当哥哥告诉你,将来要为你买一辆新车的时候,你的心情又怎么样? 生:高兴 生;快乐 生:兴奋
师:你想对哥哥说点什么? 生:哥哥你真好!
生:哥哥,你让我太感动了!生:有你这样的哥哥,我很幸福。
师:现在,你还对生活没有信心吗?你的生活没有希望吗? 生:有希望了,对生活充满了信心。
四、感悟主题 1.感受保罗的帮助
/ 7
师:这个画面不光感动了我们,还感动的保罗,保罗帮助兄弟俩完成了心愿。三个人度过了一次难忘的节日兜风。
2.采访中感受主题
师:在这次难忘的节日兜风里,他们快乐吗?谁最快乐?(教师扮记者采访学生,学生称述自己的看法。)
生:我认为跛脚弟弟最快乐,因为他看到了街上的圣诞饰品。师:感谢你接受我的采访。
生:我认为男孩最快乐,因为他实现了自己的心愿。师:心愿的实现是让我们感到快乐的。
生:我认为男孩最快乐,因为他看到弟弟这么快了,他也快乐。师:是也!弟弟的快乐就是自己的快乐。
生:我认为保罗最快乐,因为他被这两兄弟感动了!
生:我也认为是保罗最快乐,因为是他帮助了兄弟俩完成了心愿。3.教师总结,点名主题
师:是啊!不管是跛脚弟弟得到帮助、关爱是快乐的,男孩给予弟弟关爱也是快乐的,保罗给予兄弟俩帮助也是快乐的。他们都是快乐的,所以他们才真正体会到“给予是快乐的”。(教师边总结,边板书。)
五、拓展延伸 1.广告欣赏
师:其实在我们的生活中给予无处不在。(播放广告,学生欣赏广告。)2.学生联系生活说给予
师:保护婴儿是一种给予,帮老大爷推车是一种给予;帮过路人接东西是一种给予,帮小朋友取羽毛球也是一种给予。捡垃圾更是一种给予。这样的给予都是快乐的,你们有没有给予过别人帮助而感到快乐呢?
(学生自由发言)
生:我曾经借给同学笔,我感到快乐。师:乐于助人的孩子。
生:我曾经扶过老奶奶,我感到快乐。
/ 7
师:善良的孩子。生:„„ 3.在音乐中结课
师:给予是快乐的,今天,我和四年级×班的孩子们在一起共同学习了这难忘的一课,我们都明白了一个道理——“给予是快乐的”。在以后的日子里,我们每个人都要努力做到多给予、多帮助、多奉献!如果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 7
第三篇:《哥哥的心愿》教学设计
《哥哥的心愿》第二课时
新野县前高庙乡河北学校刘伟
学习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男孩对弟弟深深的爱,感受人间的兄弟情谊。
2:借助旁批,读懂课文内容,了解保罗对男孩的一次次误解,以及男孩的美好心灵。
3:明白“给予是快乐的”这个道理,学会关爱他人并享受给予的快乐。
教学重点:
了解保罗对男孩的一次次误解,以及男孩的美好心灵。教学难点:
明白“给予是快乐的”这个道理,学会关爱他人并享受给予的快乐。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板题示标
今天,我们继续走进一位哥哥的心愿,透过他的语言、行动、神态去聆听他的渴望。(板书:《哥哥的心愿》),学生齐读课题。出课时目标,指名学生读。
二、先学后教 自学自导一
快速默读课文,想一想,哥哥的心愿是什么?在什么样的情况下哥哥产生了这个心愿?在心愿的产生的过程中,保罗对男孩产生了几次误解?讨论一下,4分钟后老师检查大家的学习情况。
1、学生自学
2、老师总结
大家学习得很好,下面我们来探讨第一次误解。自学自导二
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1—4段,思考:男孩的哪些语言、动作、神态引起了保罗的误解?用()标出描写男孩动作的词语,用~~~~标出男孩神态的词语,用——画出男孩的语言的句子,读读旁批,看看有什么收获。和小组成员交流一下,5分钟后老师检查。学生勾画交流 教师小结学习方法 自学自导三
运用以上学过的批注方法,自学5—9小节,勾画出描写男孩语言、动作的句子,把你从中的体会写进批注中。5分钟后老师检差学生的学习情况。
教师检查学生的学习情况并小结
三、当堂训练
1、找出自己喜欢的句子,有感情的读一读。
2、“给予是快乐的”,联系我们的生活实际,谈谈自己对这句话的理解。
四、拓展训练
1)绍圣诞节(出示图片)2)生活的给予.(图片)总结全文
“给予是快乐的”,今天,我和四年级二班的孩子们在一起共同学习了这难忘的一课,我们都明白了一个道理——“给予是快乐的”。在以后的日子里,我们每个人都要努力做到多给予、多帮助、多奉献!如果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歌曲爱的奉献结束
板书设计:
哥哥的心愿
男孩
给予是快乐的保罗
(爱)
(帮助)
跛脚弟弟
第四篇:哥哥的心愿教学反思
《哥哥的心愿》教学反思
《哥哥的心愿》这篇课文主要讲述了保罗在圣诞节前夜偶遇一个小男孩子,在产生了两次误会后,看到了小男孩那金子般的心灵,从而懂得了“给予是快乐的”这样一个道理。全文情节一波三折,语言朴实自然,但是又极具感染力。针对教材的这一特点,我以“自主探究”为主线,想通过引导学生通过自主读书,理解课文,并引导学生深入到文本中,理解语言,探寻文中人物的内心世界,最终对“给予是快乐的”这个道理得到深刻的感悟。在自主探究的过程中突现学生阅读的自主化与个性化。
一、抓住关键,引发探究欲望
要激发学生强烈的探究欲望,关键是学生有没有强烈的问题意识。所以,在课堂开始阶段,我让学生针对文末的一句对课文起到总结作用的关键句:“从那天起,保罗真正懂得了给予是快乐的”,指导学生好好读读,引导学生对这句话提最想知道的问题:一是保罗是怎样懂得给予是快乐的?二是为什么给予是快乐的或给予是快乐的应该怎么理解?然后以这两个问题为起点,引导学生再去读书,弄清整个经过,然后再引导学生去探究为什么给予是快乐的。
二、联系语境,探究词句意蕴
由于词语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中,往往会产生不同的意义,所以,应该引导学生关注到具体的语言,在对语言的品读中注意里面的一些关键词句,在与具体语言的对话中,探究这些词句的意蕴。如在课文第三到第五小节中,有两个近义词:“吃惊”和“惊讶”,我在课堂中就让学生反复地品读,想想这里的两个词语分别指的是什么,意在让学生联系具体的语言环境来探究意思相同的词的不同意思,从而更好地理解这一个部分的内容。
三、设身处地,探究人物内心
“把心放到课文中去”,是一种很好的阅读方法。其实就是让学生设身处地,带着自己敏锐的心,到文本中去走一个来回,获得身临其境的阅读感受。本文中,虽然语言虽然平淡朴实,但如果细细品味,人物美好的内心世界就能跃然纸上。如“我希望将来也能像你哥哥那样。”、“弟弟,你等着……一样美。”等语句,我想通过学生反复品读,与课文中的小男孩一起思考,设身处地地想想小男孩的心情以及内心的一些想法,从而让学生由外在的语言探究到小男孩美好的内心世界。
四、熟读深思,探究文本内涵
由于本文思想内涵较为深刻,学生一时半会儿也不能理解“给予是快乐的”的真正含义,所以我在引导学生在熟读课文,弄清事情经过,理解有关语句,体会人物内心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进一步地思考:为什么说给予是快乐的?这样通过一个渐进的过程,让学生对课文内容在头脑中得以整合,再联系自己的情感和生活经验,深入思考,探究课文想要表达的主题,让个性化的体验在深入探究中不断升华。
五、实践运用,探究文本外延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我想:除了让学生在读书中探究文本内涵以外,还可以根据教材的内容特点,适当地让学生学会运用,学会实践,在运用和实践中扩大文本的外延。本堂课的结尾,我让学生写写自己的格言,以及让学生课后用心灵去完成一次作业,意在让学生在运用语言和生活实践中真正懂得“给予是快乐的”。
第五篇:《心愿》教学设计
《心愿》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识字写字,自主积累好词好句,通过读文理解课文的内容,明白标题“心愿”的含义。
2、过程与方法:复述课文,培养学生处理资料的能力和语言表达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课文,触动心灵,升华感情,努力实践。
教学重点
1、掌握本课的生字新词。
2、初步整体感知课文内容,说说渴望内的主要内容。
教学准备
1、搜集希望工程资料。
2、生字词语卡片。
教学课时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揭示资料,了解希望工程。
1、同学们,你们听说过希望工程吗?谁能来给我们介绍一下希望工程?
2、板书课题,导入新棵:今天,我们学习的课文就是一个非常另人的故事,让我们一起走进《心愿》。
二、引导字读,整体感知。
1、出示要求,学生字读课文。
(1)画出生字新词,并认真读这些生字新词。(2)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
2、学生按要求读课文。
3、检查自学情况。
4、学生熟读课文。
三、鼓励自读,合作质疑探究。
1、同学们,相信你们读了课文后,一定有许多的问题吧,再读一读课文,看能不能解决。还不能解决的就把问题提出来,让小组长把小组成员问题归纳记录下来。
2、各小组反馈归纳的问题,教师进行集体的大归纳。
四、小结。
同学们,通过再读课文,你们提出了不少有价值的问题,老师都帮你们归纳出来了,我们下节课一起来探讨这些问题。
五、作业。
1、抄写生字新词。
2、熟读课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巩固生字,导入新课。
1、出示生字卡片,读一读。
2、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故事的主要内容,并通过小组互相质疑,归纳出了帮助我们理解课文的主要问题。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解答这些问题。
二、课文释疑,理解课文。
1、复习旧知:同学们,你们还记得我们都归纳出哪些主要的问题吗?(指名反馈,教师出示主要问题)
(1)刘爷爷怎么知道“”我因生活贫困辍学了?(2)刘爷爷怎么资助“我”上学?
(3)“我”又是怎样知道刘爷爷是用拾破烂挣来的钱供“我”上学,他的心愿是什么?你体会到了什么?“我”的心愿是什么?当“我”来到刘爷爷的坟前,跪在地上,以孙子的名义点上了一支红蜡烛时,会说写什么?
2、汇报交流问题Ⅰ。
(1)指名反馈,然后大家一起把有关的句子读一读。(2)学生自由读这封信,说说自己读后的体会。
(3)是的,有许多像刘爱欣这样的爱心人士,为了那些素不相识的失学和就学困难的孩子,毫不犹豫地慷慨解难,除了这些人,我们还应该感谢哪些人呢?
(4)小结:在大家的帮助下,“我”受到了刘爱欣的资助,“我”哭了一夜。不过那是高兴的泪,因为第二天,“我就可以上学了,再也不用因为贫困而辍学。
(5)有感情地朗读1-3节。
3、汇报问题Ⅱ
(1)指名反馈,出示相关的句子
A、“从那以后,几乎每月都能按时收都刘爷爷的来信和汇款。”
B、“几年过去了,我升入了省重点中学。但是,从我升入初中那天起,刘爷爷除了汇款,再没来过一封信。”
(2)由于刘爷爷几年的资助,也由于自己的努力,我升入了省重点中学。
4、汇报问题Ⅲ
(3)指名反馈,然后大家一起把有关的句子读一读。
(4)真是令人感动,一个老人,用自己捡破烂的钱资助了一个即将辍学的孩子,在自己并不富裕的情况下,仍然伸出援助之手。着和有钱人资助贫困生相比,更让人感动。
(5)我知道情况后,我的心情怎样?(6)有感情地朗读第4——6自然段。学生自由读一读,互相交流读后的感想。
5、问题Ⅳ
(1)指名说一说,教师适当地点拨。(2)学生反馈。
小结:我在刘爷爷的资助下,考上了省重点中学,将继续完成学业。同时,刘爷爷在这种捐资助学上午行为也深深地鼓励着我,今后,我也将尽我所能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们。
三、拓展延伸。
1、教师引导:同学们,这篇课文让我们很感动。一个老人,在自己生活不富裕的情况下,用拾破烂挣来的钱资助即将辍学的孩子。这样的例子还很多,那么,你们知道发生在我们的身边的捐资助学的感人事迹吗?
2、学生搜集到的捐资助学的事迹资料。
四、总结全文。
为了那些素不相识的失学和就学困难的孩子,毫不犹豫地慷慨解难,像刘爷爷这样捐资助学的行为还有很多很多,他们的行为展现了中华民族助人为乐的传统美德和扶困济贫的优秀品质。
五、作业。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找找身边捐资助学的事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