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就识字与写字教学改革的某一理念
就识字与写字教学改革的某一理念,结合教学实践谈一谈您的认识
祁县张名小学
王润仙
《语文课程标准》对识字教学提出了“认写书开,多认少写”的要求,这样有利于增加学生的识字量,让学生能提前读写,提前阅读.如何避免在识字教学中认不快,写不好的现象,让学生尽早、尽快、尽可能地多识字呢?谈谈我个人的看法。
一、把识字教学融化在学生的日常生活中。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识字教学要将儿童熟识的语言因素作为主要材料,充分利用儿童的生活经验和识字积累让学生自主识字。因此,在平时的识字教学中,我们要注重培养学生联系生活主动识字的习惯,使学生乐于识字,乐于交流自己的成果,充分给学生展示的平台。其实在生活中处处有汉字。教师可以让家长配合引导学生在商店、超市等地方,留心观察广告牌、商店名、商品名等。教师要求孩子会写你家中家用电器和餐具的名称。当然还可引导学生在与人交往的过程中,有意识地认一认对方的姓名。一年级上学期要求学生必须认会同桌及家人的姓名,让学生经常分发同学的作业本,提高识字的巩固率。引导学生在生活中认字,教师要根据学生的识字情况,让学生定期与同伴交流各自的识字方法、识字途径、识字数量,让他们在交流中互相学习、互相促进。
二、识字是读写的基础。应明确识字、写字的具体要求,严格进行训练。
识字,不仅是认识字的过程,还要加强字的印象,做到入眼、入脑、入心;写字,不仅是写出字的过程,还要写得正确,写得规范。在教学过程中,准确把握会认、会写这两类字的不同教学要求,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教学要求把握不准,如果把要求认识的字当成要求会写的字去教,提高认字的教学要求,不仅加重课业负担,疲于奔命,而且会造成“认”“写”相互掣肘,必然导致该认的不巩固、该写的写不好的结果。要求认识的字,只要求认识,在课文中认识,换个地方还认识,就可以了;要求会写的字,要能读准字音,识记字形,写得正确、端正,初步了解意思,并练习在口头和书面语言中运用。当前教学中,要严格按课标关于两类字不同的教学要求进行教学,把时间、精力以及教法的改革用在刀刃上。
三、识字教学应着眼于教方法、教规律,培养识字能力。
大家知道,汉字有其自身的特点、规律。汉字本身不能表音,故教好汉语拼音,使儿童有借助汉语拼音读准字音的能力,是识字能力中基本的一条。汉字是方块字,有其结构规律、书写规则。无论哪种识字方法,都要使儿童具有分析字形的能力,正确书写的能力。汉字是音形义的统一体,使用时不能同音替代,而汉字中同音不同形、义的字特别多,掌握了411个音节,可以读出成千上万的汉字,但成千上万的字各有不同的形和义。汉字还有一字多义的特点,联系上下文正确理解字义是一项重要的能力。查字典的能力是学生自觉识字的关键,有了这种能力,字的音形义某一方面不清楚,都可分别通过音序查字法、部首查字法、难字查字法等获得解决。这些识字的方法和应有的能力,是通过教学活动逐步教给儿童,从而形成他们识字的能力。如果只靠教师一遍遍反复讲解、交代,让学生死记硬背,是不能形成学生识字能力的
四、在阅读与写话练习中巩固生字。
识字的目的就在于帮助阅读,而阅读又可以巩固识字。让孩子看一些有意义的带拼音的读物,既开拓了孩子的视野,愉悦了身心,又提高了识字的有效性和巩固性,防止了生字的回生。斯霞老师说过这样一句话:“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段。”这让我知道字、词、段之间的关系是非常密切的。在学生掌握一定数量的汉字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运用汉字,训练他们的写话能力。
五、识字要与写字结合,既要求提高识字质量,又要求把字写好。培养自学生字、自觉练字的兴趣和习惯。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儿童具有好动、好奇心强、注意力不能持久等特点。他们的学习的有效性往往取决于学习内容和学习过程的趣味性。因而,在识字教学的过程中,老师应充分调动学生的眼、口中、手、脑,以趣味的活动来激发学生的识字的兴趣,让他们在活动中发现汉字的规律,感受汉字的魅力。我们可以根据象形字的特点,用图画来引导学生识记汉字。如:“山”“鸟”“田”“网”等。简笔画一画就一目了然,不仅记住了字音,而且还理解了字意。老师还可以根据汉字的字形特点,编一些字谜、儿歌引导学生识记。如:“又住到村里”是“树”字,“一个人靠在木头边休息”是“休”字,“二人从,三人众”等。儿童的模仿力是非常强,很快有些孩子就自己会编字谜给同学猜了,像“北京有一条龙,可是这条龙没有尾巴”是“就”字。“一个人走到亭子边就不走了”是“停”字,这些好的字谜就蜂拥而至了。此外,我们可以组织一些有趣的识字游戏,“摘果子”“过词语桥”、“谁是识字小明星”等,在激发学生学习热情时,有效识记汉字。
六、彻底改革考试方式,提高写字水平,把写“好”字纳入考试之中,并占有一定的分数比例。
当前,学生写字质量差,是一个大问题,就其原因,就是为了应付上级的考试,考一个好的名次。平时把知识的教学作为重头戏,对写好字重视不够,虽然也强调学生把字写好,但功夫下的不到位,专门的写字时间少,再加上教师缺少指导和指导不到位,就造成了学生写字“歪歪斜斜”的效果。因此在小学低年级(也包括中高年级),把写“好”字纳入考试之中,并占有一定的分数比例,势在必行。低年级加大分数比例,中高年级可适当小一些。
第二篇:就识字与写字教学改革的某一理念
就识字与写字教学改革的某一理念,结合教学实践谈一谈您的认识。
在识字与写字放面我觉得首先培养学生的兴趣,然后在识字与写字。在识字的基础上慢慢掌握汉字的构成与写字的笔顺与顺序。
在识字方面,识字的方法很多:如看图识字,看电视识字,看街上的招牌识字,这些那都是在生活中识字,只要见的次数多了,有些字就认识了,识字主要的途径是拼音识字,所以在识字之前,让学生学好拼音是关键,学好拼音后,就可以拼音识字,学会拼音就能一些带拼音的短文。如儿歌,诗词,短文,故事。这样孩子们在读的过程中就能认识很多汉字,这样就达到了多认少写的目的。
写字方面我觉得是先写一些结构单一的字,笔画比较少的字,然后再写那些结构复杂的字,这样既减轻了孩子孩子写字的负担,也做到了多认少写。
总之语文的识字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每个学段要求识字与写字的目的不一样,要按照教学要求来完成教学任务。也不能急于求成。
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写话、习作目标序列的安排在日常教学与评价中意义?
习作目标序列表格纵向的第一列表示内容的七方面,兴趣与动机、观察与感受、内容与形式、语言材料的积累与应用、修改与规范、学习使用标点符号、速度与数量。这七方面也体现了层次性和发展性。比如,兴趣在第一学段是对写话有兴趣,第二学段是乐于书面表达,增强习作的自信心,愿意与他人分享写作的快乐,到了第三学段,就有了动机的要求,懂得写作是为了自我表达和与人交流。再如,观察与感受在第一学段的要求是留心周围的事物,第二学段观察周围世界,第三学段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有意识地丰富自己的见闻,珍视自己个人的独特感受。积累习作的素材、语言材料的运用、修改与规范、使用标点符号、数量速度等项目标都有这样一个层次性、发展性的要求。总的说来,序列的安排体现了发展的路径,从什么到什么,内容的安排体现了不同学段对发展目标的要求。
在写话与习作过程中,首先培养孩子说话的能力,鼓励孩子多说话,说完整的话,然后在进行写话。
小学低年级就是让学生识字,只有识字教学完成好后,才能进行写话,小学低年级一般是看图写话,到了中年级才开始写命题作文,现在学生的写作一般是范围命题,让学生根据内容自己命题,学生的看法不一样,题目内容也就不一样了,这样学生写的内容就光,就宽。只要符合话题的要求,写啥也行。
在我的教学中,我感到写话,写作教学对我来说是个难点,我的教学方法就是鼓励学生多看书,多记一些精彩优美的片段,平时多积累一些与本次作文相关的内容,当然这得老师花大量时间查找与教学相关的内容,然后让学生去记忆,这样越积越多,就不愁没话写了。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人们常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写诗也会吟。”是的只有读的书多,才会有话可说,才能有话可写。
第三篇:就识字与写字教学改革的某一理念
就识字与写字教学改革的某一理念,结合教学实践谈一谈您的认识。
新课程改革中,识字与写字教学改革的基本理念是“多认少写,认写分流,认、写、讲、用不是齐头并进,而是分进合击”。其中“多认少写,为尽快实现独立阅读创造条件”这一理念对于低年级教师的教学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一、关于识字,识字是阅读的基础,是低年级的教学重点。随着新课改的实施,低年级的识字量明显增多,如何让学生识记生字成为教学的难点。在识字教学中,我利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参与学习,达到识字的目的。在识字教学中,我经常采用“找找朋友”、“组合生字”、“玩玩字卡”“叫字排队”、“送字回家”、“孪生聚会”、“眼明手快”、“邮差送信”等游戏活动进行教学。希望通过各种孩子们喜闻乐见的玩乐方式帮助新入学的学生在不知不觉中识记汉字。低年级儿童对图画的兴趣浓于文字,在生字字形教学中,教师要不失时机地让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给生字配上“身体动画”“思维动画”。
我们要落实“多认少写”的教学理念,使识字教学植根于民族文化的土壤,符合汉语言文字的特点,遵循母语教育的规律,从而促进低年级学生识字能力的发展。
二、关于写字,写字指导要到位,要加强板书示范,严格要求,严格训练。如果说学生认字可以充分发挥其积极性,有时可以“无师自通”,而小学生写字,入学儿童大多是零起点,一定要“有师指导”。在课改实验中,有的老师对指导写字的重要性认识不到位,认为这是软任务,教学时间不够,往往就是把指导写字和学生练字的环节省掉了;有的老师虽进行指导,但指导不利,一个突出的表现就是用展示写字的课件代替教师的板书。写字是小学,特别是低年级一项十分重要的教学任务。学生的字写不好,就没有完成语文教学任务;老师的板书字不好,就不是一位合格的语文教师。
从修订大纲到课程标准,十分重视写字。强调打好基础,包括“掌握汉字的基本笔画和常用的偏旁部首,能按笔顺规则用硬笔写字,注意间架结构”,“书写规范、端正、整洁”,“初步感受汉字的形体美”,“养成正确的写字姿势和良好的写字习惯”。体现了加强写字、提高写字质量的指导思想。
加强写字,一、从思想上重视。电脑时代仍需要把字写得规范、端正、美观,这不仅是交流的需要,还是提高个人文化修养和民族素质的需要。
二、要以身作则。语文教师一定要练习就一手规范、美观的板书字。
三、加强写字指导。对低年级学生,写字指导一定要到位。每次写字,一定要提醒写字、执笔姿势,直至养成良好的习惯。每写一个字,一笔一画的起笔、止笔,一笔一画的占格、占位,每个字的间架结构、每个部件的高矮肥瘦,部件、笔画之间的穿插挪让„„都要交代得清清楚楚,并且要边讲解边示范。而后让学生先描后临,发现问题,在评议中指导。随着学生写字能力的提高,要鼓励学生说出写每个字要注意的问题,引导学生观察发现,提高书写水平。
四、保证写字时间。低年级每节课都应安排写字,由写字渐渐过渡到写词,每节课三五分钟,细水长流。还要利用每用一节的写字课,按写字教材的要求,练写硬笔字、毛笔字,力求使每个学生不仅把字写对,而且书写规范、端正,进而达到整洁、美观。
第四篇:识字与写字教学改革的基本理念
识字与写字教学改革的基本理念
识字与写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识字与写字教学的改革直接决定着阅读和写作教学的改革,而且还直接影响着其它学科的教学。最近几年,一些国家开始重视儿童智力的早期开发,把识字、阅读能力的培养作为智力开发的重要途径,因此,识字与写字教学的改革会越来越引起更多人的关注。反思我国近代以来识字教学的发展过程,不难发现,照搬外**语教学理论多于对我国传统识字经验的吸收和借鉴,正因如此,识字教学曾经付出了沉重的代价。所以,必须对识字与写字教学的理念进行认真的审视,使识字教学植根于民族文化的土壤,符合汉语言文字的特点,遵循母语教育的规律,从而促进识字与写字教学的实践探索的不断
发展。
学生的语言实际特别是小学低年级学生的语言,对于刚上学的学生,当然主要是指学生的口头语言,如果这样,教科书的编写就要与学生口头语言结合起来,努力做到学生的学习内容是书面化的口头语言,识的字是日常生活中所说的话中的字。教材符合学生语言实际,能够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所学的就是日常运用的,如果学生学习的书面语言与口头语言基本平行,甚至还要低于口头语言,就会严重地制约或压制学生语言的发展,包括口头和书面语言。学生在口头表达中不再照搬课本上的话,开始意识到了口头与书面语言的不同。从总体来看,每课出现的生字又不是很多,识字量也上不去。如果识字量不多,学生的语言发展又受到制约,肯定不符合语文学习的规律。学生语言发展的规律,符合学生日常生活的语言实际不能等同于学生的语言实际,应该高于学生的语言实际,才能有效地促进学生语言的发展,识字不能仅仅为了识字,识字应该与语言发展结合起来,必须为积累语言材料、文章样式等奠定基础。
第五篇:识字与写字教学改革的基本理念
识字与写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识字与写字教学的改革直接决定着阅读和写作教学的改革,而且还直接影响着其它学科的教学。新颁布的课程标准规定的识字与写字教学的基本理念仍然是“多认少写”,为尽快实现独立阅读创造条件。
首先,课程标准规定的识字与写字的总目标是:学会汉语拼音。能说普通话。认识3500个左右常用汉字。能正确工整地书写汉字,并有一定的速度。总目标是针对整个义务教育阶段的学习目标。课程标准还规定了每个学段的具体目标。第一学段(1~2年级)的识字与写字的目标是:(1)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写字的愿望。(2)认识常用汉字1600个左右,其中800个左右会写。(3)掌握汉字的基本笔画和偏旁部首,能按笔顺规则用硬笔写字,注意间架结构,初步感受汉字的形体美。(4)努力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写字姿势正确,书写规范、端正、整洁。(5)学会汉语拼音。能读准声母、韵母、声调和整体认读音节。能正确地拼读音节,正确书写声母、韵母和音节。认识大写字母,熟记《汉语拼音字母表》。(6)学习独立识字。能借助汉语拼音认读汉字,学会用音序检字法和部首检字法查字典。第二学段(3~4年级)识字和写字的学习目标如下。(1)对学习汉字有浓厚的兴趣,养成主动识字的习惯。(2)累计认识常用汉字2500个左右,其中1600个左右会写。(3)有初步的独立识字能力。会运用音序检字法和部首检字法查字典、词典。(4)能使用硬笔熟练地书写正楷字,做到规范、端正、整洁。用毛笔临摹正楷字帖。(5)写字姿势正确,有良好的书写习惯。
其次,对于识字与写字,1.要充分认识小学低年级认一定量的字的战略意义。写字的过程不能简单地等同于掌握写字技能的过程,写字在学生语文素养形成过程中具有基础性作用。信息社会的发展对教育提出了新的挑战。如何尽快地提高中小学生阅读水平,是教育适应信息社会发展的迫切要求。学生在开始学习的时候,会有强烈的阅读欲望,如果学生识字的速度比较慢,识字量比较少的话,就不能达到阅读的要求。时间长了,学生识字的兴趣和愿望不能满足的话,也会对今后的阅读产生一个阻碍,产生一个不良的影响。相对于现实世界,阅读可以为他们提供一个充满无数新奇、可能的想象、幻想世界,从而促进学生的思维以及对世界丰富性和多样性认识的发展。然而,实现独立阅读的前提是识字,因此识字教学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写字的过程是体会和认识民族文化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能增强学生对祖国语言文字的热爱和对中华民族文化的理解。另外,应该让学生逐渐感受到学习汉字对自身学习和发展的重要性,只有意识到学习汉字的价值和意义,才能促进学生主动学习汉字的愿望。当然,这需要一个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既要让学生直接感受学习汉字对自己生活和学习的作用和价值,也要让他们逐渐感知汉字本身的魅力,而这些都是简单的说教不能
够奏效的。2.多认少写,为尽快实现独立阅读创造条件。小学低年级以识字为重点,是语文课程发展过程中的一贯要求。但是,不同时期的课程标准,对识字的具体要求也不同。课程标准在具体陈述“识字与写字”的阶段目标时,明确提出来“认识”和“学会”两种不同的目标,继续体现了实验稿提倡的“认”“写”分流,多“认”少“写”的理念。3.降低写字量,关注写字过程,注重写字基本功的培养。对识字写字量的调整主要是基于多年来语文教学的经验。课程标准在“阶段目标”中适当降低了实验稿中对第一、第二学段写字量的要求。识字写字量不是越多越好。到了一定程度,多认字对于学生阅读的帮助概率会越来越小。1600~1800个字可以覆盖目前出版物的90%以上。这样既为学生阅读创造了基本的条件,也为学生继续多认字留有空间,学生遇到一些不会认识的字,可以尝试不同的识字方法,识字策略自己去解决。课程标准要求保持好写字的姿势,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因为写字的姿势好了、习惯好了,字才写得好。写字的姿势正确还能保证人的身体健康。写字是培养一个人心气的有效途径。写字教育对我们老师的素质也提出了新的要求,不仅仅是语文老师,其他学科的老师,如果在课堂上展示出来写得非常精彩的字的话,对孩子来说也是一种引领、引导和影响。因此,所有学科的老师都要练字,我们大家来享受书法艺术的熏陶,享受它给我们带来的乐趣。4.降低要求,减缓难度,突出拼音的使用价值。
总之,在以后的教学工作中,要培养学生主动识字的愿望和独立识字的能力,多认少写,为尽快实现独立阅读创造条件,为多种识字方法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降低写字量,关注写字的过程,注重写字基本功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