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初中数学智慧课堂教学案例
课题资料
初中数学智慧课堂教学案例
【案例主题:】 学生积极参与教学,集中体现了现代教学理念:活动、民主、自由
【背景:】我在进行数学七年级上册一元一次不等式的应用教学时,在拓展思维环节举出了下面这样一个例题,随着教学过程的深入,很有感想: …… 例题:在一个双休日,某公司决定组织48名员工到附近一水上公园坐船游园,公司先派一个人去了解船只的租金情况,这个人看到的租金价格如下表所示: 船型每只船载人数租金大船5/ 3元小船 3 / 2元 请你帮助设计一下:怎样的租船才能使所付租金最少?(严禁超载)…… 师:谁能公布一下自己的设计方案?(学生都在紧张的思考中)(突然间,我发现一名平时学习较困难的学生这次第一个举起了手,很惊奇,便马上让他发言了。也有了我思想上的一次飞跃。)生:我认为可以租大船,可以租小船,也可以大船和小船合租!(这时,教室里哄堂大笑,这位学生顿时有些难堪,想坐下去,我赶紧制止。)师:很好!你为他们设计了三种方案。那你能不能再具体为他们计算出租金呢? 生(一下子来劲了): 如果租大船,则需要船只数为48/5=9.6只,因为不能超载,所以租大船需10只,则所付租金要3×10=30元。如果租小船,则需要船只数为48/3=16只,则所付租金要16×2=32元。如果既租大船又租小船……(说到这里,该生卡了壳)(我边认真听,边将他的方案结论板书在黑板上,看见卡了壳,便赶紧答上话)师:刚才杨洛楠同
学真的不错,不但一下子设计了三种方案,还差不多完成了全部租金的计算,我和全班同学都为你今天的表现感到非常高兴(教室里响起一片掌声)。要有勇气展示自己,你今天的表现就非常非常地出色,你今后的表现一定会更出色。好,下面我就让我们一同把剩下的一种方案的租金来完成吧。(在师生的共同研讨中得出): 设租用X只大船,Y只小船,所付租金为A元。则: 5X + 3Y = 48 A = 3X + 2Y 得到:A = 1/3X + 32 因为:0 < 5X < 48 且X为正整数 所以:X = 9时,A最小值 = 29 即租用9只大船和1只小船时,所付租金最少,最少租金为29元。此时有 45人(5×9)坐大船,有3人坐小船。…… 师:今天的课程内容还有一项,那就是请杨洛楠同学(示意刚才的同学)谈谈这堂课的感想。生:……以前我不敢发言,我怕说的不对会被同学们笑话,而今天的游船题目恰好是我前几天才去坐过的,所以一下子…… 我今天才发现不是这样,我今后还会努力发言的。
理念反思: 从这一个学生的举手发言到说得头头是道的“意外”中,我明白了:学生需要一个能充分展示自我的自由空间,作为老师,我们需要给学生一个自由的民主的氛围,能充分培养学生的自信,使“学困生”也能产生发言的欲望,也能对问题畅所欲言,教师还应能及时捕捉到这一闪光点,给每一位学生都有展示的机会。也就是说要使学生全部积极参与教学,因为它集中体现了现代课程理念:活动、民主、自由。
1、民主是现代课程中的重要理念。民主最直接的体现是在课程
实施中学生能够平等地参与。没有主动参与,只有被动接受,就没有民主可言。相反,如果没有民主,学生的参与就不是主动性参与,而是被动的、消极的参与。在课程进行中,教师应形成一种有利于学生主动参与的人际关系氛围。尊重是进行一切活动的前提,只有尊重学生,才能理解学生,才能做到平等,学生才会感到安全,才不会出现有的学生被冷落,被讽刺,甚至被耻笑的现象。
2、在提问时,应设计开放性的问题,如:“请你帮助设计一下,怎样租用,才能使所付租金最少?”这样才没有限制学生的思维,给学生创设一个自由的空间,学生在这个空间中可以按自己的方式展开想象,才能畅所欲言。
3、在课堂上,老师应不只关注“优等生”,而应平等地对待每一个学生,让学困生”和“学优生”同时享有尊严和拥有一份自信。特别是发现到一个学困生在举了手时,应及时给“学困生”展示的机会,让他们发言,学生在发言中,虽然有时不能把问题完全解决,老师也要充分的肯定这个学生的成绩和能够大胆发言的勇气。
第二篇:初中数学智慧课堂教学案例
初中数学智慧课堂教学案例
【案例主题:】 学生积极参与教学,集中体现了现代教学理念:活动、民主、自由
【背景:】我在进行数学七年级上册一元一次不等式的应用教学时,在拓展思维环节举出了下面这样一个例题,随着教学过程的深入,很有感想: „„ 例题:在一个双休日,某公司决定组织48名员工到附近一水上公园坐船游园,公司先派一个人去了解船只的租金情况,这个人看到的租金价格如下表所示: 船型每只船载人数租金大船5/ 3元小船 3 / 2元 请你帮助设计一下:怎样的租船才能使所付租金最少?(严禁超载)„„ 师:谁能公布一下自己的设计方案?(学生都在紧张的思考中)(突然间,我发现一名平时学习较困难的学生这次第一个举起了手,很惊奇,便马上让他发言了。也有了我思想上的一次飞跃。)生:我认为可以租大船,可以租小船,也可以大船和小船合租!(这时,教室里哄堂大笑,这位学生顿时有些难堪,想坐下去,我赶紧制止。)师:很好!你为他们设计了三种方案。那你能不能再具体为他们计算出租金呢? 生(一下子来劲了): 如果租大船,则需要船只数为48/5=9.6只,因为不能超载,所以租大船需10只,则所付租金要3×10=30元。如果租小船,则需要船只数为48/3=16只,则所付租金要16×2=32元。如果既租大船又租小船„„(说到这里,该生卡了壳)(我边认真听,边将他的方案结论板书在黑板上,看见卡了壳,便赶紧答上话)师:刚才杨洛楠同 学真的不错,不但一下子设计了三种方案,还差不多完成了全部租金的计算,我和全班同学都为你今天的表现感到非常高兴(教室里响起一片掌声)。要有勇气展示自己,你今天的表现就非常非常地出色,你今后的表现一定会更出色。好,下面我就让我们一同把剩下的一种方案的租金来完成吧。(在师生的共同研讨中得出): 设租用X只大船,Y只小船,所付租金为A元。则: 5X + 3Y = 48 A = 3X + 2Y 得到:A = 1/3X + 32 因为:0 < 5X < 48 且X为正整数 所以:X = 9时,A最小值 = 29 即租用9只大船和1只小船时,所付租金最少,最少租金为29元。此时有 45人(5×9)坐大船,有3人坐小船。„„ 师:今天的课程内容还有一项,那就是请杨洛楠同学(示意刚才的同学)谈谈这堂课的感想。生:„„以前我不敢发言,我怕说的不对会被同学们笑话,而今天的游船题目恰好是我前几天才去坐过的,所以一下子„„ 我今天才发现不是这样,我今后还会努力发言的。
理念反思: 从这一个学生的举手发言到说得头头是道的“意外”中,我明白了:学生需要一个能充分展示自我的自由空间,作为老师,我们需要给学生一个自由的民主的氛围,能充分培养学生的自信,使“学困生”也能产生发言的欲望,也能对问题畅所欲言,教师还应能及时捕捉到这一闪光点,给每一位学生都有展示的机会。也就是说要使学生全部积极参与教学,因为它集中体现了现代课程理念:活动、民主、自由。
1、民主是现代课程中的重要理念。民主最直接的体现是在课程 实施中学生能够平等地参与。没有主动参与,只有被动接受,就没有民主可言。相反,如果没有民主,学生的参与就不是主动性参与,而是被动的、消极的参与。在课程进行中,教师应形成一种有利于学生主动参与的人际关系氛围。尊重是进行一切活动的前提,只有尊重学生,才能理解学生,才能做到平等,学生才会感到安全,才不会出现有的学生被冷落,被讽刺,甚至被耻笑的现象。
2、在提问时,应设计开放性的问题,如:“请你帮助设计一下,怎样租用,才能使所付租金最少?”这样才没有限制学生的思维,给学生创设一个自由的空间,学生在这个空间中可以按自己的方式展开想象,才能畅所欲言。
3、在课堂上,老师应不只关注“优等生”,而应平等地对待每一个学生,让学困生”和“学优生”同时享有尊严和拥有一份自信。特别是发现到一个学困生在举了手时,应及时给“学困生”展示的机会,让他们发言,学生在发言中,虽然有时不能把问题完全解决,老师也要充分的肯定这个学生的成绩和能够大胆发言的勇气。
1.抓住学生的思维亮点。
上完这节课后很长一段时间,我一直很激动,为学生,也为自己。正如我上 面所遇到的情形,正是有了那宝贵的一分钟,才有了课堂上的那次思维的碰撞,情感的交流,并让学生们真正体验到解决问题的策略以及角度的多样性。这更使 我可以清楚地认识到: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要真正做到心中有学生,教师应关注
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一些细小表现,要善于抓住学生忠维的闪光点,让孩子的思 维活起来。无论课上还是课后,都应注意了解他们的真实想法,然后根据这些情 况随机地调整自己的教学行为,方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2.挖掘教材的内在魅力。
教材是知识与思维的载体,而新世纪版的教材大都是以情境来展示教学目标 的。它给了我们更大的研读教材的空间,同时也给了我们很大的挑战。教材上的 每幅图都有蕴涵着大量可供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素材。作为教师的我们,只有把 它研读透彻,才能尝到其中美味。我们在教学中,应充分研读教材,并引导学生 去挖掘教材中内在的智力潜能。正如上面案例中所提到的数量除以总价的方法,不正是引发了学生如此的探究热情吗?如果我们善于挖掘教材中的内在魅力,必 将有利于学生掌握数学知识的内涵,有利于引导学生多角度进行数学思考,提高 解决问题的能力,发展良好的情感体验。3.把握课堂的意外生成。
课堂之所以是充满活力的,就因为我们面对的是一个个鲜活的生命体。在实 际教学中,再好的预设也不能面面俱到。课堂中总会出现各种各样的偶发事件,使我们难以完全按照事先的预设进行教学。因此,在面对课堂中出现的各种意想 不到的情况时,我们要充分利用这一“意外”所蕴涵的教育价值,为学生提供展示思维、交流观点的时空。我们要敢于给予学生这一分钟,甚至是几分钟,要敢于 调整自己的教学进程。这样,我们的教学才会在动态生成中得到完善,我们才能 收获到课堂的精彩。总之,“没有最好,只有更好”。教学永远是一门遗憾的艺术,但只要我们力 争做到“读懂学生,读懂教材,读懂课堂”,就一定能让每一次“意外”点燃师生智 慧互动的火花,从而收获精彩课堂!
第三篇: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案例分析
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案例分析
一、教学案例实录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师:同学们好,我们已经学过用一元一次方程来解决实际问题,你还记得列一元一次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步骤吗? 生:审题、设未知数、找等量关系、列方程、解方程,最后答题. 师:同一元一次方程、二元一次方程(组)等一样,一元二次方程也可以作为反映某些实际问题中数量关系的数学模型。这一节我们就讨论如何利用一元二次方程解决实际问题。
(二).探索新知 问题情境:有一人患了流感,经过两轮传染后,有121人患了流感,每轮传染中平均一个人传染了几个人?
分析:(1)本题中有哪些数量关系?(2)如何理解“两轮传染”?(3)如何利用已知的数量关系选取未知数并列出方程?(4)能否把方程列得更简单,怎样理解?(5)解方程并得出结论,对比几种方法各有什么特点?
解答:设每轮传染中平均一个人传染了x个人,则依题意第一轮传染后有x+1人患了流感,第二轮传染后有x(1+x)人患了流感。
于是可列方程:1+x+x(1+x)=121 解方程得x1=10,x2=-12(不合题意舍去)因此每轮传染中平均一个人传染了10个人。
思考:如果按这样的传播速度,三轮传染后有多少人患了流感? 活动方略:教师提出问题学生分组,分别按问题(3)中所列的方程来解答,选代表展示解答过程,并讲解解题过程和应注意问题。
设计意图:使学生通过多种方法解传播问题,验证多种方法的正确性;通过解题过程的对比,体会对已知数量关系的适当变形对解题的影响,丰富解题经验。
(三).当堂训练及分析
1.某种植物的主干长出若干数目的支干,每个支干又长出同样数目的小分支、主干,如果支干和小分支的总数是91,每个支干长出多少小分支?
解:设每个支干长出x个小分支,则1+x+x2=91,即x2+x-90=0。
解得x1=9,x2=-10(不合题意,舍去)答:每个支干长出9个小分支。2.参加足球联赛的每两队之间都进行了两次比赛(双循环比赛),共要比赛90场,共有多少个队参加了比赛?
3.学校组织了一次篮球单循环比赛(每两队之间都进行了一次比赛),共进行了15场比赛,那么有几个球队参加了这次比赛?
分析:(1)两题中有哪些数量关系?(2)由这些数量关系还能得到什么新的结论?你想如何利用这些数量关系?为什么?如何列方程?(3)对比两题,它们有什么联系与区别?
活动方略: 教师活动:操作投影,将练习题显示,组织学生讨论。教师巡视、指导,并选取两名学生上台书写解答过程(或用投影仪展示学生的解答过程)
学生活动:学生独立思考、独立解题。
设计意图:检查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情况。
课后小结:1.用“传播问题”建立数学模型,并利用它解决一些具体问题。2.解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步骤:一审、二设、三列、四解、五验(检验方程的解是否符合题意,将不符合题意的解舍去)、六答。
(四).家庭作业:试卷 二.对教学案例的分析
这节实际问题与一元二次方程的教学案例,虽然不能被看作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范例,但是其中有许多方程应用的教学环节已经进一步改进完善了。但本节课较为真实地反映了目前实际问题与方程教学课堂教学的一些情况,并且一些教学环节的处理还是值得肯定的。
1.突出了数学课堂教学中的探索性
关于应用题解题步骤的引出,在本教学案例上采用了分析引导得出解应用题的步骤,然后解方程;使学生通过分析归纳,自己去学会找出等量关系式列出方程,没有采用教师把着讲的方式,而是引导学生自己分析找等量关系,并自己解方程。这种探索性的数学教学方式在其后的例题讲解中亦得到了进一步的贯彻。这样既调动了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增强了学生参与数学活动的意识,又培养了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同时,也向学生渗透了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辩证观点。使数学不再是一门单调枯燥,缺乏直观印象的高度抽象的学科,通过提供生动活泼的直观演示,让学生多角度,快节奏地去认识教学内容,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2.引入了数学开放题
本教学案例在增大数学课堂教学的探索性时,在学生作业中还增加了开放题为学生创造了更为广阔的思维空间,对此应大力提倡。目前,世界各国在数学教育改革中都十分强调高层次思维能力的培养,这些高层次思维能力包括了推理,交流,概括和解决问题等方面的能力。要提高学生这种高层次的思维,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引进开放性问题是十分有益的。我国的数学题一直是化归型的,即将结论化归为条件,所求的对象化归为已知的结果。这种只考查逻辑连接的能力固然重要,并且永远是主要部分,但是,它不能是惟一的。单一的题型已经严惩阻碍了学生数学创新能力的培养。
在此,我们进一步强调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数学课堂教学,不应仅仅把开放题作为一种习题形式,而应作为一种教学思想。这种教学思想反映了数学教学观的转变,这主要反映在开放性问题强调了数学知识的整体性,数学教学的思维性 , 数学解决问题的过程性,强调了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作用于以及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的乐趣,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等。
3.学生学习方式被确定为“发现学习”
在学习理论上,按不同的学习方式,可分为接受学习和发现学习。所谓接受学习,是指学习者将别人的经验变成自己的经验的时候,所学习的内容是以定论或确定的形式通过传授者的传授,不需要自己任何方式的独立发现;发现学习则是由学习者自己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一种学习方式,在课堂教学中则主要是指发现学习。尽管发现学习效率比接受学习的效率低,但却十分有利于培养学生发现与创新的意识,鉴于初中学生的身心与教学内容特点,发现学习应是培养创新意识的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学习的主要方式。本教学案例中学生的学被确定为发现学习,那么教师的教学行为就应根据学生的这一学习特点来设计相应的教学方法以及教学的组织形式。即教师在指导学生学习时,只给他们一些事实和问题,让学生积极思考,独立探索,自己发现并掌握相应的原理和规则。对此本教学案例中找等量关系等均没有直接给学生,而是在教师创设的问题情境中让学生发现而获得。但不足的是本案例似乎在这方面还不够典型,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发挥与调动亦没有充分反映出来。这些问题都有待于我们继续进行深入的研究。
第四篇:初中数学生活化课堂教学案例
初中数学生活化课堂教学案例
作者 刘婷 周胜利
数学的产生源于生活实践,数学的课堂同样离不开实际生活。《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数学课程不仅要考虑自身特点,更要遵守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进而使学生获得对数学理解的同时,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得到进步和发展。在数学教学中,我们要紧密联系学生生活实际,在现实世界中寻找数学题材,让学生贴近生活,让学生在生活中看到数学,摸到数学。因此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应把数学与生活联系起来。
本文通过对以下案例的分析来说明生活化教学以培养学生日常生活中所必须具备的基本能力和正确的生活态度为要旨,结合贴近学生生活背景和现实的数学知识,体现数学源于实践又服务于实践,并指出数学教师在教育中如何让生活问题走进数学课堂。案例分析: [案例1] 利用平面图形知识,为自己家设计某样东西(如窗台、台布等),也可以为学校设计花坛,给学生具体的一块正方形地,要求种花面积是花坛的一半,怎样设计?若给出几种草的价格,总费用为一千元,又怎样设计?
分析:让学生自己动手,充分调动他们的主观能动性,通过他们自己的设计和计算,来体验数学在生活中的价值,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与信心。
[案例2] 某商店在节前进行商品降价酬宾活动,拟分两次降价,有三种方案:甲方案是第一次打p折销售,第二次打q折销售;乙方案是第一
次打q折销售,第二次打p折销售;丙方案是两次都打折销售;请问哪种方案降价较多?
分析:数学是对现实世界的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概括反映。现实生活是孕育数学的土壤,蕴含着丰富的数学教学资源,学生的数学知识,数学体验,必须依赖于学生的实践活动,从生活现象中去找数学,当学习内容和学生熟悉的生活背景越接近,学生自觉接纳知识的程度就越高,使数学问题看得见,摸的着,听的到,使本复杂枯燥的问题得以生活化,学生的探索欲望高涨,这样的教学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兴趣,而且让学生体会了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感到数学亲切、自然、具体、现实。
[案例3] 初二年级学生要出去春游,联系车子的情况是这样的:每辆面包车可乘20人,车费200元;每辆大客车可乘30人,车费240元,共有170人,问怎样乘车??济?
分析:这就是生活中的数学。数学从生活中走来,用数学的眼光去看待生活中的问题,才能体验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把现实问题数学化,这不仅使学生运用已学过的知识解决自己身边的数学问题,而且提高了学生用数学的观点看实际问题的能力,使他们变得越来越聪明。[案例4] 2008年,某人由于要做一桩生意需要10000元钱,就向邻居借,时间半年,月利率为0.045,请问半年后这个人要归还多少钱?
分析:学生对数学缺乏兴趣,很大一部分原因来自于不能理解数学中的术语,既概念。这就需要我们的课程内容生动形象,才会带给
学生具体深刻的理解,那么只有把数学融入生活,这一问题才能得以解决。[案例5] 中国联通130网卡有两种:
1)联通卡收费标准是:月租费用18元,每月来电显示费3元,本地通话费用每分钟0.20元。
2)用“如意通”储蓄卡,收费标准是:本地通话费用每分钟0.4元,月租费,来电显示费全免。
假设:每月通话时间均为x分钟,试比较他们每月缴纳话费为y元的大小?
分析:“思维是从疑问和惊奇开始的”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望,是学生应用数学知识的推动力,用贴近生活的具体实例来引发应用数学知识的意识,让数学知识生活化、生活经验数学化,这样可使学生对数学知识探索的更精确,使生活经验成为智慧体验。
总之,教师要善于捕捉、善于组合,打通数学通往生活的桥梁,将生活数学化、数学生活化,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在生活中无处不在,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与信心,这样会促使学生们不断地在学习中去应用数学;同时也会启发他们不断地提出更多更有价值的数学。现代教学认为,教师的真正本领,主要不在于讲授知识,而在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唤起学生的求知欲望,让他们兴趣昂然地参与到教学全过程中来,经过自己的思维活动和动手操作获得知识。教学是教与学的活动,具有双边性,没有学生的积极主动的认识活动,即使教师的“独角戏”演的再好,教学效果也不会理想。“数学源于现实,寓于现实,用于现实”荷兰教育家弗赖登塔尔的话提醒我们,只要我们教师做一个有心人,能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才能使我们的教材再现生机与活力;才能使我们的课堂充满个性
与灵气;才能使学生的创造得到最大程度的发展;才能使我们的数学教学更加精彩!
第五篇:美术课堂教学智慧案例
美术教育智慧案例
美术课堂教学,随着教学过程的铺开,在师生的思维发展及情感交流的融洽、和谐气氛中,往往会因为一些偶发的小事而触发灵感,这些‚智慧的火花‛常常是不由自主、瞬间而至,若不及时利用课后反思去捕捉,便会因时过境迁而淡忘,令人后悔不已。如果利用好了,你会发现教书育人充满着无穷的乐趣,在五年级教《学画水墨画——葡萄》一课时,发生了一个小小的插曲。当时学生们在我的指导下完成了新授的内容,正准备兴致勃勃地大显身手时,坐在教室后面的前后两桌同学争执不休,后面一个男生正不停地摇动自己的桌子,女生用背部使劲地抵住,女生抵不过,受了委屈一下子气哭了,课堂顿时乱成一团,我一看,原来女生是班上的美术特长生张永红,她的宣纸被自己的毛笔给碰到了,画纸中留下了一个乌黑的墨团。正责怪是男生故意摇桌子而引起的,她越哭越厉害,用手反复地抚摸着那张宣纸。作为老师这时该怎么办呢?如何去安慰她呢?同时又能让教学秩序不乱?我立刻想到了古人‚落墨为蝇‛的故事,这可是个绝佳的教学机会呢!于是我立刻把这个故事讲给大家听‚相传古代东吴画家曹不兴为孙权绘画时,不小心滴了一滴墨汁在屏风上,他灵机一动将墨点绘画成了一只苍蝇,使得孙权误他以为这是只真的苍蝇,赞叹曹不兴的绘画本领可真大!这就是落墨为蝇的故事。‛故事讲完,教室里安静了下来,我把她那张宣纸举起来让大家看看那个墨团,并问谁能动脑筋弥补一下让它变美丽呢?‚这个墨点可以改或添画成什么?‛同学们边想边纷纷发表自己的见解。‚可以添画成‘葫芦’‘葡萄叶’‘水草’‘荷叶’……‛各种奇妙的联想让这个哭泣的小女孩豁然开朗。最后,在我的帮助下,她把墨点添画成了一张荷叶,经过一番调整,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效果——螃蟹、游鱼和荷花荷叶的水墨画跃然于纸上,小张终于破涕为笑了。原本的错误在灵活的引导中变成了美丽的图画,接着我对小张说:‚如果后边的同学不是故意的,就不要责怪他可,一定要大量些‛。我又马上让男生向她道了声对不起,小张也腼腆地说:‚没关系!‛。小小的矛盾也随之而解,不亦乐乎,教学秩序也恢复了正常,这大概就是教学机智的魅力所在吧!
课堂组织教学不是一成不变的,不能被教学设计而凝固了思维,为完成教学而忽略了出现的这样那样的突然情况,虽然它打乱我们预设的教学过程,但这些及时生成的教学机智往往闪现着教师灵动的智慧火花,只要我们善于去发现和利用,它或许是一句幽默的语言;或许是一个不经意的动作;或许是与众不同的见解,对我们的教学有着极大的帮助。作为教师一定要学会及时捕捉这些教学行为,并将它记录下来,作为课后反思的第一手材料,在美术课堂教学中立足教学生活进行深入反思,是教师成长的阶梯,它可以激活教师的教学智慧,探索新的教学方法,指导自己今后的教学,提高自己的教学技能,尽量让每一个美术课堂充满着新鲜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