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做好中小学语文教学衔接的有效策略

时间:2019-05-12 22:10:1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浅析做好中小学语文教学衔接的有效策略》,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浅析做好中小学语文教学衔接的有效策略》。

第一篇:浅析做好中小学语文教学衔接的有效策略

浅析做好中小学语文教学衔接的有效策略

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大多是以字、词为教学重点,而在初中教学中,教师则倾向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根据中小学生在学习方法、学习重点上的不同,要实现语文教学的衔接工作,初中教师就要尽可能地借鉴与学习小学教师通过唱歌、游戏、模仿等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方法,改善自身的教学策略,引导和帮助学生主动、积极参与到学习活动中,从而提高他们的语文素养。那么,在初中教学中,教师该如何实现中小学语文的衔接教学呢?

一、要注重学生学习兴趣的衔接

小学语文多是以提高学生识字、朗读等基础能力为主的课程。初中生与小学生相比,对语文学习的兴趣有延续也有分化,教学中要抓住学生的兴趣点,着力实现中小学生在学习兴趣上的衔接。例如:初一学生喜欢听故事,教师可以利用这一点让学生在故事中学习语文知识,如在教学《紫藤萝瀑布》时,教师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描述紫藤萝花的特点,在激发学生兴趣的同时,唤醒学生儿时的记忆,启发他们以深入的“眼光”看待紫藤萝、认识紫藤萝,引导他们用心领悟藤萝花的生命力,以及分析紫藤萝与社会之间的关联;从学生的兴趣入手,启发和培养他们的情趣与想象能力,从而加深他们对课文的理解,进一步调动他们学习语文的积极性。

二、要注重学生学习习惯的衔接

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一般开始训练学生写字和完成作业的好习惯,因此,在初中教学中,教师要根据知识难度的增加,有目的、有计划地强化学生的学习习惯,做好学习语文习惯的衔接工作。初中语文字、词的增多,文言文难度的增加,给学生带来极大的困惑,教师要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例如: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有效预习,让他们把不会的生字、生词摘抄下来,找出中心句,并进行简单的分析与概括,要求他们按词、词组、段落等进行分类预习;用查字典的方法解决生字、生词的疑难问题,对解决不了的问题,可以向其他同学或教师请教。教师结合学生在小学阶段的学习习惯,提高他们学习语文的能力,使学生完成从小学到初中学习习惯的过渡与衔接。

三、要注重教学方法的衔接

初中教师要延续小学老师常用的情景教学模式,根据初中新生在语文学习上的掌握程度,实行分层次地教学,选择一些活泼有趣、学生乐于接受的语言材料,灵活调整课堂教学内容以及学习进度,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课堂交流互动。如在教学《皇帝的新装》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力,进行情景表演,模拟皇帝穿着新装游街的情景,让学生分角色表演,增添教学氛围。教师还可以在学生表演过程中进行鼓励,缓解他们在课堂上的紧张情绪,让他们慢慢融入到初中课堂的教学氛围中来,以行之有效的教学衔接策略,激发他们学习语文的兴趣,提高学生学习的效率。

四、要注重学习方法的衔接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还要有针对性地对学生在小学阶段的预习、听课、复习等方面进行调查,了解小学生的学习方法,教给学生更好的学习方法和策略。例如:在教学《济南的冬天》时,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反复阅读课文,让学生在跟读、齐读、分角色朗读中思考这样几个问题:1.文中描写济南冬天的景物有哪些?2.文中哪些地方运用了比喻和拟人的写作手法?3.作者是怎样使情景交融的?通过提出这些问题,让学生进一步了解和学习课文内容,培养他们在阅读中有意识思考的习惯。对于刚刚步入初中的学生,他们对教师的教学思路不是太了解,因此,教师要尽可能地帮助学生适应初中生活,因材施教地对其进行指导,实现他们在学习方法上的有效衔接。

五、要注重教学评价的衔接

评价是语文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的语言评价对学生有着判断、引导、鼓励的作用。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应用鼓励性的评价方式与学生进行交流与探讨,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例如:在教学《月亮上的足迹》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在快速阅读中,归纳和总结文章内容,引导学生大胆发言。在小学阶段,教师大多是以颁发五角星、小红花等以示鼓励,初中教师可以借用这种形式,用表扬栏里的红旗给予学生肯定与鼓励。对回答不全面或不正确的学生,教师要及时地给予相应的指导与帮助,鼓励学生主动、积极地参与到语文教学中来。

总之,在初中教学中,教师要做好中小学教学的衔接工作,根据学生的习惯和学习兴趣,运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对学生进行有效的学习指导,使其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实现学习兴趣、学习习惯、教学方法、学习方法和教学评价的过渡与衔接,从而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第二篇:浅析做好中小学语文教学衔接的有效策略

浅谈做好中小学教学衔接的有效策略

四川省内江市东兴区胜利中心校

吴霞

长期以来,中小学在语文教学中出现了较为严重的脱节现象,相当一部分小学毕业生升入中学后对语文学习感到很不适应,学习兴趣减退,学习成绩也有所下降,小学高年级和初中一年级的语文教学在教材内容、教学方式、教学要求等方面都存在明显的差距。刚从小学毕业的学生面对如此大的变化,自然感到学习吃力,难以适应,随着教学内容的增加与难度的加大以及失败次数的增加,学生对学习语文的兴趣与愿望将会减退,甚至产生畏难和抵触情绪,从而造成大批学生的 “滑坡”。作为小学语文教师,我们应该具备一种前瞻理念,及时采取积极有效措施,加强中小学衔接教学的研究,提高语文教学质量。我将从学习兴趣、学习习惯、教学方法、学习方法、教学评价等方面探究中小学语文教学衔接的有效策略。

一、要注重学生学习兴趣的衔接

现行小学语文教材内容比较简单,知识点少,教师一般要求学生侧重于识记和浅层的理解,思维难度不大。相对来说,小学教师讲课速度较慢,课堂容量较小,要掌握的知识反复讲,反复练,对作业精批细改,使学生每个知识点都过关。测验题量少,难度小,时间充裕,且考点多已在平时练习中反复操练过。学生只要平时能认真听课,完成好作业,不需花太大力气也能保持好成绩。

而现行中学语文教材内容往往一下子加深,知识点增多(每单元有训练要点,每课又各有难点和重点),从初一上学期开始对学生的

1 要求就大大提高了,知识点除有大量须记忆外,更侧重分析与理解,思维难度增大。由于课时紧,中学教师讲课速度一般较快,课堂容量大,许多知识只能一带而过。由于班额过大,老师不可能作细致地辅导,作业也不可能精批细改,这就要求学生要有高度自觉性,认真、独立地完成好作业。测验题量大,难度大,时间少,且考点多作了变形,还有知识点的延伸,要求学生高效高质量地完成。

从上述情况中我们不难看出,小学高年级和初中一年级的语文教学在教材内容、教学方式、教学要求等方面都存在明显的差距。刚从小学毕业的学生面对如此大的变化,自然感到学习吃力,难以适应,随着教学内容的增加与难度的加大以及失败次数的增加,学生对学习语文的兴趣与愿望将会减退,甚至产生畏难和抵触情绪,从而造成大批学生的“分化”与“滑坡”。中小学语文教师应该针对语文教学上的脱节状况,及时采取积极有效措施去改革小学高年级和初中一年级的语文教学,加强中小学衔接教学的研究,提高语文教学质量。

二、重视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养成教育

我认为小学语文教学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使学生升入中学后能迅速适应中学的学习。

1、加强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小学语文教师应通过各种方式培养学生逐步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如:让学生养成熟练使用常用字典、词典的习惯;养成书写规范、工整,格式行款正确的习惯:养成读课外书看报的习惯;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养成看书做笔记,随时积累有用知识的习惯;养成订正错误、2 修改文章的习惯等等。习惯的力量是巨大的。学生如果能在小学阶段养成学习语文的良好习惯,那么升上中学后就能更快地适应任务繁重而节奏快速的学习。

2、高度重视学生自主意识与自学能力的培养,加强学法指导。中学语文教材的内容增加了,难度也加深了,知识点增多了,要求学生具有一定的独立思考能力与自学能力。因此,在小学高年级阶段,教师应有意识、有步骤地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教给学生以学习的方法,如:怎样掌握好基础知识;怎样进行文段阅读;怎样做好知识整理与归纳;怎样运用科学记忆法提高学习效率等。总之,教师要尽力使学生消除依赖心理,培养较强的自学能力和创新精神,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3、精讲精练,给学生留下思考的空间。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起主导作用,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进行精细阅读。要有选择地把某些问题留给学生自己思考,不要因害怕学生掌握不好知识而把全部问题讲透讲尽,要相信学生有能力自己去找寻答案。

三、重视教法上的衔接

小学六年级的学生的身心特点和七年级学生只是跨了一个级,在身心的发展上没有太大的跨越,很接近。所以到了五、六年级时我们应该充分考虑学生的学习需求与学习潜能进行教学,适当加大抽象性,增加课堂的容量。同时注重启发式教学,注重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抽象思维能力,还要加大课外阅读能力的培养。运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与欲望,使学生在活学、乐学中

3 提高语文思维能力。教师要想方设法让课堂教学活起来。“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巧妙地运用各种教学方法,能使教学过程生动活泼,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吸收以及自学能力的形成。这一系列活动,使全体学生分别从不同角度自主地、深入地、快乐地参与到课文的学习中来。

四、要注重学习方法的衔接

学习方法要注重四个环节的培养“学、查、改、纳” 学的环节:主要是指在学校的学习。记笔记就是一种学习习惯,学习成绩源自于学习习惯。学生主要运用四个字“听、读、看、记”。家长注意看住孩子的课堂笔记。每天回家后用一分钟时间把孩子的课堂笔记扫描一遍,就能知道他在学校的学习情况。注意孩子在听老师讲课时很难40分钟保持高度集中。他们的课堂笔记是个大漏勺,每天回家后应该完成对课堂笔记的整理。

查和改的环节:主要体现在家庭学习。查:学生在学习完之后很难有学生知道哪个地方学好,那个地方没学好。就要完成查的过程。怎么查呢?四招:课堂笔记,日复习,作业,考试。

改:找到漏洞后,就要完成改了。作业的全对不能代表考试的全对。“作业的最高境界做错的题,发现什么地方没学好。”这是作业的最高境界。改的方法就是:错题本。“君子报仇七天不晚。”错题本是日本学生发明的,80年代传到中国。从北京四中传向全国。河南有两个高校将“错题本”当作教学项目在全校推广。每个班建立一 4 个“错题银行”。把做错的题存在里面。什么时候取利息呢?在考试的时候,做错的题不再错,那就是“错题银行”的利息。

有一句教育的真理“世界上最有价值的习题不是专家出的习题,而是自己做错的习题”。每天不要求多,其实做题的数量很多,买很多的习题册做题都是没有用的。只要把做错的题改正过来,做会就可以了。每周末要完成整理和归纳。归纳环节: 课堂笔记的整理

很遗憾,中学生中90%以上的学生不会做课堂笔记。有三种表现形式。

第一类型 老师的录音机,很多学生只记不听,成为老师的录音机。第二类型 老师课堂的板书,全班一样。

第三类型 课堂笔记记到了书上,也是最愚蠢的课堂笔记,还不如不记。“书要越学越薄的”打个比方,书是原材料,课堂笔记是半成品,课堂笔记要比书薄。前面提到“复习在作业前面”,我们用什么做复习呢?就是课堂笔记。试验表明:用书做复习工具,做完单科复习要20分钟;用课堂笔记做复习工具,每天只需8分钟,这就是学习效率的提高

课堂笔记技术要求:

三点一线:“三点”是指听课要抓“重、难、疑”点。课上老师提出的难、重点,还有就是“疑点”,要求学生在下课后用一分钟时间标出疑点。“一线”是整理昨天的知识和今天的关系。

5 色笔区分:三种不同颜色笔区分三个点。

预留空白:学生听课时以听为主,课堂笔记要记成大纲类型的笔记,给课后整理留空白,给初三留空白,中考秘笈“一轮复习抓笔记,二轮复习抓错题,三轮复习抓归纳”。

课后整理:字迹工整,每日检查,建立错题本。

五、要注重教学评价的衔接

评价是语文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的语言评价对学生有着判断、引导、鼓励的作用。总之,教师要尽力使学生消除依赖心理,培养较强的自学能力和创新精神,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当前,九年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的颁布以及新课程的实施,无疑为我们搞好中小学语文教学的衔接工作创造了十分有利的条件。作为一线的中小学语文教师仍然是做好中小学语文教学衔接工作的关键。希望有更多的中小学语文教师加入到中小学语文教学衔接研究的行列中来。

第三篇:中小学语文教学衔接的有效策略探讨

中小学语文教学衔接的有效策略探讨

赣州市文清路小学,**

摘要:为了保证学生不同阶段的学习质量,中小学教学衔接受到了人们的重视,通过开展相关教学活动,让学生提升学习能力,以确保其进入中学后可以进行有效学习。因此,在小学时期教师就要提高中小学语文衔接教学的重视程度,确保学生提前适应新的学习环境。因此,本文就中小学语文教学衔接的有效策略展开探讨,以期保证学生有效学习。

关键词:小学语文;中小衔接;有效策略

引言:小学语文和中学语文有着明显差异,不仅学习难度增加,而且学习任务更重,考虑到学生进入到中学学习的适应过程,教师就必须要做好衔接教学的工作。教师需认真分析学生情况,同时结合中学语文学习的特点,制定出一套完善的教学体系,在日常教学中加强对学生引导,保证他们可以顺利实现从小学到中学的过渡。

一、中小学语文教学衔接的重要意义

(一)帮助学生适应中学学习状态

学生进入到中学之后会面临新的环境,周围一切都是陌生的,包括同学、教师等。特别是学生学习语文时会发现和小学语文学习有明显区别,很有可能出现不适应的情况,会使部分学生感觉到学习非常困难,无法跟上教师的进度。为了让学生进入中学后可以快速适应新的学习状态,教师在小学阶段必须要做好中小学语文教学衔接工作,让学生提前熟悉新的学习环境,在心理上有充足准备,这样进入中学后才能保证有效学习。通过科学调查发现,大部分小学生进入中学后都存在不适应的状况,这不仅会影响到学习,而且会产生其他问题,例如:出现厌学心理,不愿意去学习等现象。小学生自我调整能力不足,进入到新环境后如果没有他人引导会很难融入进去,对正常学习造成不利影响。因此,教师要积极开展中小学语文教学衔接工作,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对中学语文的教学方式有所了解,明白自己应该做出哪些改变,才能更好的适应中学语文学习,为学习质量提供可靠的保障。[1]

(二)实现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学生升入初中会步入青春期,身心发生着快速的变化,这一时期必须要正确引导,才能保证学生健康成长。对于中小学语文教学衔接而言,不仅是学习方面的衔接,更重要的是促进学生成长。例如,有的学生在小学时期性格开朗,喜欢与他人交朋友,但进入中学后整个人变得内向,不善于和他人交流,主要原因是面临新的环境,学生会感觉到陌生,周围没有自己认识的人,所以性格会慢慢发生变化。在中小语文教学衔接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适应能力就是其中很重要的一个方面,教师要教导学生进入中学后会有很多不适应的状况,但这都是很正常的,要正确去看待,打开自己的心扉,快速融入到班集体中去。教师要对中小学语文教学衔接的意义进行拓展,不能只停留在学习方面,还要关注学生身心健康,对于学生进入到中学阶段可能出现问题进行全面考虑,并告诉他们如何去应对,从而实现中小学的顺利衔接,使其很好的适应中学学习生活。[2]

二、中小学语文教学衔接的有效策略

中小学语文教学衔接要关注学生本身,根据实际情况完善教学策略,不断增强学生综合能力,保证进入到中学后学生能够很好的适应。基于此,以下提出了中小学语文教学衔接的几点建议。

(一)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在小学时期,学生学习完全在教师的安排下进行,例如:语文课堂结束后,为了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教师一般会布置作业,采用作业的形式加深学生记忆。在这种教学模式下,学生对教师的依赖性比较强,无论学习中遇到任何问题都会向教师提问,导致自主学习意识比较差。进入到中学之后,学生面临的学习环境有了很大变化,很多时候教师讲课完后就会直接走,但大量的内容学生无法在课堂时间内全部消化,这就需要其课后自主学习,并对进行知识进行梳理。考虑到学生进入中学后,语文学习更多时候需要自己去完成,因此教师在中小学语文教学衔接中要重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增强他们的自学意识,使学生明白在语文学习过程中不能单纯依靠教师,很多时候需要自己去思考,对于不懂的地方也需要自主探究。自主学习对于学生至关重要,可以让学生变得更加自律,更能促使学生在学习中开动脑筋去思考问题,从而加深对所学知识理解,不断提升思维水平。

(二)促进良好学习习惯养成

受到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大部分学生都缺乏良好学习习惯,这是影响学习效率提升的重要原因之一。特别是进入到中学之后,语文学习任务更多,这需要学生养成良好习惯,以有效保证学习质量。为了促进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教师在上课之前可以让学生做好预习工作,并将自己预习的内容写下来,包括课文大意、学习难点等,为正式学习做好准备。学生在课堂学习中要集中注意力,不能被周围的事情影响,只有认真听讲才能有效掌握课堂知识。学生在课后要根据教师要求按时完成作业,避免存在拖延作业或者不认真的情况。当然学生的语文学习习惯养成不是短期内可以实现的事情,需要长期坚持下去才可以,所以教师在日常教学中要加强引导。对于有良好习惯的学生教师要进行表扬,可以在班级内起到激励的作用,让更多学生向优秀榜样看齐,从而营造出培养良好学习习惯的氛围。学生具备了良好的学习习惯,才能在中学语文学习中更好的适应。[3]

(三)选择正确的学习方法

学习方法直接决定了学生的学习效果,所以要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以确保有效的学习。对于学生而言,语文学习存在很大盲目性,主要原因是对自身的学习情况不了解,缺乏合适的学习方法,在这种情况下,即使学生投入了大量的时间,但因为方法不对,所以学习水平很难有所提升。在一个班级中,每个人的学习能力、习惯等有所差异,所以教师在选择学习方法时要根据个人情况而定,保证具有可行性,以促进学生更好的学习。例如,有的学生理解能力较差,但急于求成,想要在短时间内弄懂知识,这显然是不可能的。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要正确认识自己,明白和理解能力不足是影响学习效果的主要因素,所以在学习中要适当放慢速度,可以通过阅读文章来提升理解能力,从而实现有效学习。对于学生而言,没有绝对好的学习方法,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当然这离不开教师的引导,通过对学生自身情况分析帮助他们找到合适学习方法,学习起来会更加轻松。

(四)增强学生理解能力

语文学科具有的特点决定了学生在学习中要有较强理解能力,特别是进入到中学之后,理解能力是语文学习中更为重要的。小学语文教材都是相对简单内容,学生理解起来比较容易,主要是通过事例告诉学生人生道理。但中学语文教学内容就有了很大的改变,其中蕴含丰富的情感和精神,要求学生具备一定理解能力,才能在学习中有所感悟。为了增强学生理解能力,教师要积极开展阅读教学,让学生在阅读中进行理解,会使思维会变得更加活跃。教师在语文教学中要进行适当拓展,在教材课文基础上增加难度,引导学生在学习中发散思维,促进理解能力的提升。需要注意的是,教师在进行教学拓展时,选择内容时要控制好难度,并不是越难越好,而要从学生的认识能力出发,坚持循序渐进的原则,保证理解能力的稳步提升。学生在对文章解读的过程中会开动脑筋思考,这有助于激发创新思维。[4]

(五)重视学生交际能力培养

升入中学后学生会进入到一个新的集体,要求学生具备较强的交际能力,才能快速和周围的人打成一片,从而融入到新集体之中。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将重点放在理论传授上,忽视了学生交际能力的培养,在这方面存在不足就导致大部分学生交际能力较差。因为交际能力的问题,学生升入中学后会表现出不适应的情况,对自身学习会产生不利影响。学会与他人交际是一项重要能力,为了有效对其培养,教师要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模式,将学生分成不同小组,让学生在组内进行探讨,通过相互之间的交流提升交际能力。尤其是性格内向的学生,平时不善于和他人交流,进入中学后在新环境中会感觉到孤独,甚至会将自己封闭起来。所以,中小学语文教学衔接要关注学生身心发展,学习固然重要,但如何融入新集体,实现和他们的有效交际更为重要。教师可以设计出多种交际活动,鼓励学生参与进去,让学生得到很好的锻炼,以促进学生交际能力的提高。

(六)引导学生树立学习信心

学生进入中学,在学习语文过程中通常会感觉到难度大,对学习积极性产生影响,内心会有挫败感。特别是小学时期成绩优异的学生,他们进入中学后会遇到更多优秀的同学,在这种比较之下会对自我产生怀疑,慢慢变得不自信起来。为了有效应对可能出现的问题,教师在中小学语文衔接教学中要帮助学生树立起信心,教导学生无论任何时候都要相信自己,即使在学习中遇到困难也要保持乐观心态,勇敢地去面对,通过自己的努力克服困难。自信对学生学习影响是非常大的,如果学生缺乏自信,会在学习上会否定自己,使原本可以解决的问题因为缺乏自信就不去钻研。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告诉学生自信是至关重要的,拥有自信可以变得更加勇敢,在学习上表现得更加积极。为了增强学生信心,教师在语文教学中要加强引导,让学生对自己有一个清晰的认识,明白人无完人的道理,每个人都是有缺点的,但不能因为缺点就否定自己,反而要充满自信,敢于向更高的目标发起挑战。[5]

结语:综上所述,从小学进入到中学对学生而言,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阶段,必须要做好语文教学衔接工作,以确保学生可以适应中学学习。在开展中小学语文教学衔接工作时,教师要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从学生自身情况出发,采用科学合理的措施。同时要将小学语文和中学语文紧密联系起来,让学生提前熟知并提高自身综合能力,以保证进入到中学后的语文学习质量。

参考文献:

[1]黄政帅. 关于中小学语文整本书阅读教学有效衔接的探讨[J]. 教师,2021(7):15-16.

[2]李芸清. 中小学语文衔接的有效教学策略探讨[J]. 中外交流,2019,26(21):146-147.

[3]邵作强. 浅析做好中小学语文教学衔接的有效策略[J]. 中外交流,2018(7):296.

[4]张爱玲. 探讨中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衔接中的问题与对策[J]. 语文课内外,2021(13):178.

[5]俞淑山,汤耀武. 中小学整本书阅读衔接策略探究[J]. 基础教育论坛,2022(1):3-4.

第四篇:如何做好中小学语文教学的衔接

如何做好中小学语文教学的衔接 —— 从三堂语文课想到的

江苏省羊尖高级中学 汤湘萍 当前,很多初一学生的家长反映:孩子语文成绩由原来小学的优秀下滑到中等水平。这种现象正表明了中小学的语文教学的衔接出现了严重的脱节现象,这也是摆在我们中小学语文教师面前一个非常严峻的问题。本篇论文旨意在从分析造成脱节现象的原因入手,初步提出解决这种脱节现象的一些教学对策,以引起我们初中语文教师的关注和思考。

九年制义务教育应该是一个连续性很强、完整性很强的教育过程,就以初中语文课本的册数(七、八、九)来看,中小学语文教学是一个具有整体性、系统性的工作,而实际上目前中小学语文教学由于现行小学、初中和高中语文教材的松散、知识系统性差等原因,出现中小学语文教学不连续、学生升入高一级学校后的不适应等现象。为了更好地解决这一衔接问题,锡山区教育局在厚桥中学举行了《中小学学科衔接》的专题研讨活动,活动时中、小学教师各上了几堂富有特色的语文课,听后我颇有感触:小学、初中的语文教学的衔接存在着不同程度的问题。经过思考,我认为造成这一问题的具体原因可以简要概括为以下三点:

一、从小学升入初中可以说是人生中的一个转折点,但这一转折点仅靠两个月就想顺利渡过从时间上来看尚有不够。六年级的学生周围的同学都是一些充满稚气的孩子,他们还是擅长用孩子那幼稚的处事理论、方式来解决问题,虽然已有一些自己的主见,但是还不能像成人那样妥善处理。当学生进入初中这个新学习环境时,他们会感到新奇、兴奋,但同时也会感到强烈的不适应,因为他们面临的是新老师、新同学,孩子的心理变化决定这个衔接的难度。

二、中小学语文教材内容存在着严重的脱节现象。小学教材内容比较简单,知识点较少,教师一般要求学生侧重于识记和浅层的理解,小学教师讲课速度较慢,课堂容量小,且内容反复讲、反复练,所以小学的课堂效率很高,绝大部分学生都能当堂掌握,极少数不能当堂掌握的学生通过课后的适当补习也可以顺利完成学习任务。鉴于小学学科内容相对比较简单,学生在这种教学模式下一般都能取得不错的成绩。就以查桥小学俞霞老师上的《麋鹿》为例:整堂课的教学目标单一,内容非常简单:在扫除字词障碍的基础上了解麋鹿的外部特征和生活习性。课堂上形式非常多样:通过朗读课文让学生初步了解麋鹿的外部特征及生活习性;比较麋鹿和其它鹿种的图片,更形象直观地感知麋鹿的外部特征;让学生尝试做解说员,通过学生介绍加深对麋鹿的印象。经过以上形式的教学展开,学生对麋鹿已相当了解了,老师的教学目标也完成得非常出色。但是一进入初中,考试学科明显增多,特别是教材内容加深,知识点增多,除了记忆性的知识点(记忆性的知识点难度加深,主要体现在文言文部分),阅读量要求比小学明显增多,且更侧重分析与理解,思维难度增大,对学生的要求大大提高。而初中语文教学课时紧,教师上课进度一般较快,课堂容量大,再加上学生往往是几个村校和中心小学合并的,所以班额较大,老师不太可能对每个人作细致的辅导,作业也不太可能精批细改,这就要求学生要有高度自觉性,认真、独立地完成好作业。中学考试多、难度大、时间少,其中很多题目是要求知识点的迁移,所以部分学生有点应接不暇、顾此失彼,导致原来在小学时相当一部分语文成绩还不错的学生进入初中后语文成绩出现大幅度的后退。

三、中小学语文教学模式上也存在着脱节现象。小学教学模式是“全扶”式,教师在备课时往往备详案,环环相扣,过渡语言也设计得非常完美,可以说是滴水不漏。学生在教师精心组织的课堂中一步一个脚印,学得很踏实,但这种教学模式的缺憾是不能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性。日复一日,学生对老师的依赖会越来越强;教师也不是主导的地位,教师扶的比较多,在这样的课堂模式中,学生个性得不到很好的张扬,这离新课程背景下的语文教学要求有一定的距离。就以厚桥小学浦海华上的《鞋匠的儿子》为例:本课主要通过多种朗读形式(速读、齐读、指明学生朗读、赛读等)让学生理解主题。首先朗读课文,初步感受林肯的魅力。然后老师从文章中选了几个精彩的片段进行赏析,在片段与片段的衔接上老师设计了很精美的语言,给人一种片段顺序不可调换的感觉,而且在几个片段的赏析中,老师也设计了一系列的小问题,题题相扣,在这样的教学中,学生是老师的“忠实听众和配角”,老师是一个不错的“演员”。长期适应这种教学模式的小学生一到初中,他们就极不适应初中的教学模式,初中语文的课堂是学生的课堂,教师在课堂中把时间和空间还给了学生,学生是课堂的主人,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教师会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就以怀仁中学张老师上的《金色花》一课为例:这堂课是通过多种朗读的形式来体会诗人的感情。首先老师让学生朗读诗歌,在朗读中体会,进而交流;接着老师让学生选择自己最欣赏的段落朗读,读出自我,交流朗读时的感受;接着老师总结朗读的方法。在整个课堂中,老师只不过起到穿针引线的作用。课堂是学生的,学生在课堂上可以畅所欲言,他们的个性得到了张扬,占主导地位,初中语文课堂给人感觉随意性比较大,但也有一条主线贯穿整个课堂,而不是一盘散沙,所以这就要求教师放得开收得笼,做到“形散而神不散”。从这两堂课中,我们可以看到,同样是朗读教学,但是教学方法却有很大区别。可见,中小学的教学模式的差异也是造成脱节的原因之一。

这些脱节现象,使得部分学生对初中语文的学习失去兴趣,甚至会产生畏难和抵触情绪,如此恶性循环,还有可能影响其他学科的学习。为了解决这些问题,中、小学语文教师都应该针对语文教学上的脱节状况,及时采取积极有效措施去改革小学高年级和初中一年级的语文教学,加强中小学衔接,提高语文教学质量。经过思考和实践,我觉得应该从以下六个方面来做好衔接工作:

一、教材内容的衔接。

心理学研究表明,小学高年级学生在认知能力方面有了相当的发展,能运用概念进行抽象思维,求知欲特别旺盛,但他们不满足于课堂上缓慢的节奏和单一的信息刺激。所以小学高年级的语文教师在研读小学语文教学大纲的基础上还应加强和中学语文教师的联系,了解初中语文教学大纲,从而在小学的语文教学大纲中体现出初中语文教学的理念,教学中以发散的方式来增加一些新知识,以满足学生的求知欲,提高学习兴趣,扩大知识面,为学生进入中学打好基础、增强适应能力。同样,初中的语文教师也应该研读小学的语文教学大纲,了解学生的认知结构,在衔接期对学生要求不要太高,设置好阶梯,不能操之过急,因为学习需要循序渐进,想一步到位但往往到不了位。

二、教学模式的衔接。

心理学家认为:小学六年级的学生其身心特点和初中学生已比较接近,学生到五、六年级时,已经学得比较轻松,这时我们必须充分考虑学生的学习需求与学习潜能,如果我们还是沿用低年级的“全扶”式教学模式,容易导致学生在学习上更加依赖老师,缺乏独立自主学习的能力。老师在了解中学教学模式的前提下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在教学上要舍得放,多给学生一些思考和想象的空间,把独立自学能力的培养作为课堂教学的终极目标。这样可以使学生更好地完成语文学习的衔接。

三、加强中小学语文学科的互动,形成合力。

多一些中、小学语文公开课的展示,特别是多听一些常态课,在听课过程中取长补短。如厚桥中学的三节课各有特色:浦海华老师在环节的衔接上使语言精美;俞霞老师在课堂上非常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在比较图片这一环节上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特别是解说员的设计,既培养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又培养了对学生的自信心。该教师板书工整、认真,在潜移默化中培养了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是体现中小学语文教学衔接的一堂好课。张老师在课堂上注重方法的指导,整个课堂体现了民主、集中和新课程理念。但是这三堂课也有一些不足:如浦老师的课太过华美,课堂还可以再放开些;张老师的课在中心的挖掘上尚可深入些等等。通过这种形式,可以让老师在各自的课堂上贯彻正确的教学理念,采用合适的教学方法,有的放矢。这次区里组织了中小学语文教学衔接的研究活动,在听课、交流的过程中,我们充分认识到脱节现象的原因,探索到一些具体的改进办法。在这个新形势下,我觉得很有必要把中小学衔接的课题研究继续并深入地开展,中小学要多开展互相听课活动,进行课堂研讨,真正地了解一些深层次的问题。

四、学习习惯的衔接。

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小学教育的重要内容。小学五、六年级的学生处于童年晚期,这个时期孩子的心理发展处在一个从幼稚逐步走向成熟的时期,在这个关键时期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尤为重要。如养成写好字的习惯,现在的作文教学非常注重学生的卷面、字迹,特别是中、高考作文,分值很大,所以小学的教师要抓住契机,力争每个学生都能写好字,帮助学生根据实际情况制订切实可行的学习计划,使学生的学习逐渐由自发转为自觉,养成课前预习,课后复习的习惯;养成良好的听课习惯(认真听讲,主动正确地做好笔记),逐渐让学生有意识地增加阅读量,因为课外阅读量决定着学生知识的广度和浓度,阅读量大的学生进入高一级学校后接受能力和适应能力都较强。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向学生介绍适当的课外读本:如《鲁宾逊漂流记》、《海底两万里》、《骆驼祥子》等,并可以采取相应的方式给予指导和检查,使之形成习惯;逐渐养成写日记的习惯,日记可以培养学生对生活的观察能力,训练学生的写作能力,也可以为以后的作文写作积累素材,所以在小学的高年级特别要这方面的加强。

五、学习方法的衔接。

科学的学习方法对于学好语文是至关重要的。现在,初一新生中有一些学生的语文成绩较差,其中一部分是因为学科基础差,但另一部分主要是缺乏科学的学习方法。所以在小学高年级的教师应该有意识、有步骤地教给学生一套行之有效的语文学习方法,如怎样做好预习、听课、复习、作业、小结;如何运用科学记忆法提高学习效率;进行课外阅读时,可就方法作指导,如读书的方法:选读、精读等,如何做批注等;指导学生在考试后如何正确地进行检查等。总之,教师要尽力使学生学会独立自主的学习,消除依赖心理,培养较强的自学能力和创新精神,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六、心理上的衔接。

小学高年级的学生刚升入初中,面对新的老师、同学、环境,难免会出现新奇、紧张、甚至无所适从的现象,特别是一些成绩退步的同学,他们往往自尊心很强,但缺乏自信心,情绪低落甚至产生厌学情绪,面对这些学生教师应认真分析其原因,不断增强其信心,帮帮他在学习中找回快乐、找回自信、找回动力,努力让学生在心理上顺利走过这个过渡期。

厚桥中学开展的中小学语文教学衔接的交流活动,使我深刻地认识到中小学语文衔接有脱节现象,虽然这是个难题,但是只要我们在新课程背景下不断变更教学理念,努力实践,及时总结,不断反思,相信我们会把这个难题顺利解决。

(责编:蒋洪兴)

第五篇:如何做好中小学教学衔接

如何做好中小学教育衔接

香乐一中 任丽君

新课程标准将义务教育分为三个学段,其中第一学段和第二学段为我们传统的小学,之间并不存在明显的教育衔接问题,第三学段为中学。在现行的教育体制下,大多数中小学校分设开课,小学生进入中学后有诸多的不适应,学习环境、学习内容和师生教与学的方法都发生了巨大变化,不少学生成绩明显下降,引起家长的疑问。教师之间相互联系、沟通少。有的中学教师责怪小学教师没有教给学生好的学习方法,而小学教师也只管完成自己的教学任务而不管学生的后续学习,也不知道该从哪些方面给学生进行指导和帮助。中小学教育衔接存在很多问题。

一、中小学教育衔接方面存在的问题及成因分析

(一)小学学生适应中学学习时间长、人数多。不少小学毕业生需要用较长时间来适应中学学习。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中学教师方面,大多数教初一的老师都是从教初三毕业班下来的,教师自身的角色还没及时转换过来,对学生的基础知识掌握情况、学习方法了解不够,对初一学生的能力估计过高,造成教师的教学要求、方法与学生实际脱节。二是小学教师方面,绝大多数小学教师不了解中学的教学内容、要求,不清楚应该从哪些方面以及怎样为小学生进入中学学习做必要的铺垫。三是学生方面,进入中学后,由于学科增多,学习内容增加,学习时间延长,学生自己没能在心理、知识和学习方法等方面做好充分准备,未能及时进行自我调整。四是教材方面,现行的中小学教材在教学内容、教学要求等方面有脱节的现象。

(二)小学毕业学生进入中学后学习成绩下降人数多,甚至存在有些科目成绩断层和学生偏科现象。

(三)学生未能掌握有效学习方法。进入初一后,绝大多数学生认为对学习方法掌握得不够好。在与中学教师的访谈中我们了解到,不少初一学生存在理解能力差、学习习惯差、不会做笔记、不会复习等问题。

(四)中小学教师在教学方面相互缺乏必要的了解。中学师生认为小学教师在教学与现在中学有关的知识时,存在表达不准确甚至有错误的现象。这说明不少小学教师对中学的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缺乏了解,不能长远考虑学生的后续学习需要。从对中学教师的调查也发现,中学教师不了解小学教学内容、教学要求的现象也普遍存在。

二、中小学教学衔接努力方向

(一)中小学校际之间应形成良好的教育衔接研究氛围

在现行的教育管理体制中,只有极少数中小学校合二为一,大多数的中小学都分立开设,中小学校之间对教育教学研究少有交流。而对中小学教育衔接的研究却离不开中小学相互之间的配合,任何个人或学校都难以独立解决教育衔接中的问题。因此,为了学生的成长和发展,中小学校的管理者应高度重视,担负起组织和协调的责任,把中小学衔接教育研究纳入学校的教学教研计划之中,作为长期工作来抓。定期开展教学研讨,组织教师积极参加研究活动,为中小学教师提供学习的机会和研究的平台。

(二)中小学校应重视课程和教学内容的衔接

1.学校在课程设置方面应该做好衔接工作。比较中小学开设的课程,小学相对要少一些,而且不少小学对非语数学科的重视程度和师资配置远不如语数学科,中学的科目比之小学有了很大的分化,学科的分类更细,这更增加了小学毕业生适应中学学习的难度。因此,中小学校应该重视课程的全面开设和课程之间的联系,注重学生的持续发展。

2.教学内容的衔接。由于中小学使用的教材版本有差异,教材本身从内容上的衔接就存在一些问题。中学各学科的内容比以前扩大和加深了。在学科的系统上,已经接近于科学体系。在学科内容上,已经不仅仅是一些简单的常识,而是反映事物一般规律的、有系统的科学基本知识。因此,各科教师应熟悉对方教材内容,把握教材知识体系的内在联系,并在自己的教学中注意进行比较、补充,进行衔接。

(三)中小学教师应该主动探寻教育衔接的途径和方法

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是我们每一位教师的责任,研究中小学衔接教育问题也应该是中小学教师自己的份内工作。因此,中小学教师应主动发现衔接教育中的问题,积极探索有效解决问题的措施。加强业务交流,开展教学研究活动,增强自己对本学科教学内容纵向联系的了解,主要做到以下几个方面的衔接。

1.教学方法的衔接

(1)教师方面,通过双向听课和研讨,了解并把握中小学教学方法的各自特点,并渗透运用到各自的教学之中。在小学,由于小学生学习能力相对较差,教师讲得细,直观性强,学生以直观形象思维为主。到了初中,教师讲得更精炼,理论性、抽象性也更强。因此,进入初中后,教师必须结合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从学生的认知结构和认知规律出发,延用小学好的教学方法,有效地改进教学,做好教学方法上的衔接。

(2)学生方面,掌握好的学习方法让人终身受益。进入中学后,随着学科的分化、学习内容的增加和科任教师的增多,每个教师又会向学生提出一定的要求。这不但要求学生学会合理安排自己的学习,同时,还要求学生必须在学习上具有更大的独立性、自觉性,掌握好的学习方法。

2.教育方法的衔接

中小学教师应该充分认识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征,把中小学优秀的教育方法结合起来而不截然分开,重点放在对学生学习动机、学习兴趣的培养,帮助学生顺利实现小学到中学的过渡。

3.评价方式的衔接

小学教师在教学中注重鼓励性评价,以保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使学生主动地参与学习。中学教师同样应注意学生身心的发展,把握中学生的心理特点,坚持正面诱导,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给予学生更多的鼓励,让学生品尝到成功的喜悦。在此基础上对学生提出更高的学习要求。

4.心理指导方面的衔接

对于新的学习要求缺乏适当的准备,是学生学习成绩突然下降的重要原因。不少小学毕业生进入中学时,都有一种激动、紧张的心情。陌生的环境、陌生的老师、陌生的同学,加上陡然增加的学习内容,往往使学生茫然失措。如果能让小学生提前了解中学的常规要求,对他们进行“学前培训”,这样就可以消除学生的紧张心理,就能以坦然的心理顺利融入中学的学习。

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怎样进行教学方法的衔接、怎样培养学生的良好学习习惯等,还有待广大中小学教师进一步探讨。

如 何 做 好 中 小 学 教 育 衔 接

任丽君

香乐一中

下载浅析做好中小学语文教学衔接的有效策略word格式文档
下载浅析做好中小学语文教学衔接的有效策略.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如何做好中小学英语教学的衔接策略

    如何做好中小学英语教学的衔接策略 摘要:中小学生的心理特点有着很大的差异,中小学的英语课程也有着不同的特点和内容。因此,中小学英语教师在教学中要根据各自学生的实际情况,......

    如何做好中小学语文教学的衔接(5篇)

    如何做好中小学语文教学的衔接 经过思考,我觉得应该从以下五个方面来做好衔接工作: 1、教材内容的衔接。 初中的语文教师应该研读小学的语文教学大纲,了解学生的认知结构,在衔接......

    做好幼小衔接工作的有效策略

    做好幼小衔接工作的有效策略我园根据本园实际情况,综合利用各种教育资源,就如何做好“幼小衔接工作”这一问题 进行了长时间的交流探讨,研究出了几点有效策略,与幼教同仁共同分......

    中小学语文教学衔接

    中小学语文教学衔接问题初探 宝华里小学 丁伟俊 长期以来,小学高年级和初中一年级的语文教学在教材内容、教学方式、教学要求等方面都存在明显的差距(或严重的脱节)。现行小学......

    浅谈中小学文言文教学有效衔接论文

    浅谈中小学文言文教学有效衔接【内容摘要】文言文有着华美的语句,古朴而富有韵味,是中华文化的结晶,文言文的学习是中华优秀文化的学习与发展。而做好中小学文言文教学的衔接是......

    做好中小学数学教学的衔接范文合集

    做好中小学数学教学的衔接 广州四中聚贤中学数学科林结英 中小学数学的衔接教学是使学生顺利从小学适应中学学习的关键。小学数学是初中数学的基础,很多知识都是为初中做铺垫......

    中小学语文衔接教学之我见

    中小学语文衔接教学之我见 贾益群 从事了多年的小学高段语文教学,就中小学语文教学衔接我想谈一点自己的拙见。 第一、小学高段老师应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比如阅读的习惯,......

    中小学语文教学衔接探究

    中小学语文教学衔接探究 〔关键词〕 语文教学;小学;中学;衔接〔中图分类号〕 G633.3〔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1)09(A)―0040―01 许多初中语文教师在长期的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