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在学科教学中有效运用信息技术的几点思考

时间:2019-05-12 22:08:0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浅谈在学科教学中有效运用信息技术的几点思考》,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浅谈在学科教学中有效运用信息技术的几点思考》。

第一篇:浅谈在学科教学中有效运用信息技术的几点思考

浅谈在学科教学中有效运用信息技术的几点思考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教学媒体,特别是电化教育媒体在教学中的作用日益明显和重要。信息技术作为学科重要辅助工具,对师生解决学科上的难点和重点所起的作用是不言而喻的。信息技术的运用,从某种程度上讲,它促进了教师本身与外界的联系,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提高了教师对自身素质的要求。

随着课程改革的发展,教学的有效性,更多的体现在信息技术与学科的整合。这种整合是指信息技术与课程结构、课程内容、课程资源以及课程实施等融合为一体,成为课程的有机组成部分,和谐、高效地实施教学。而对于在学科教学中有效运用信息技术,我认为教育部数字化学习支撑技术工程研究中心钟绍春主任说得特别好:“在教与学过程中,如果存在信息技术支撑实施比常规手段好的教与学步骤时,才有必要引入信息技术。这样的步骤称之为整合点。”他虽然谈的是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的问题,实际上也是告诉我们在教学过程中,作为一名教师,应该如何利用信息技术更好地、更有效地传递知识和经验。

我认为信息技术在学科教学中能否有效地运用可从以下几方面考虑:

一、信息技术如何成为课堂教学的有效手段。

有人说:“教师的生命在课堂,教师的灵魂在课堂,教师的价值也在课堂。

教师要成为研究型教师就要回归课堂,立足课堂。”是的,课堂教学是教育教学中普遍使用的一种手段,它是教师教给学生传授知识和技能的全过程,它主要包括教师讲解,学生问答,教学活动以及教学过程中使用的所有教具.课堂是教师教学的主阵地,随着时代的发展,课堂教学,应该可以看作是一场战斗,要想取得胜利,先进的武器装备是基础,而信息技术无疑会成为教师课堂上最有力的武器。只要是好的,对教学有利的,能促进学生学习,能更好地为学生服务的,那么无论是什么样先进武器,我们都要用它,而且要用好它。

教师要想使信息技术的作用在课堂上发挥淋漓尽致,就得掌握用它的时机,在什么时间,什么地方适时地为教学服务。由于学科的性质的不同,可能课堂教学所达到的目的也不尽相同,这就要求教师对自己所掌握的信息技术的运用的时机有个准确的把握,以保证它在课堂教学中所起的效果是最佳的。

我认为,信息技术的应用可以出现在这样几个环节:首先,教师为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更好的为新课创设理想的情景,且学生对所要引入的知识有足够的兴趣,并且能为以后的教学做最理想的铺垫,这时可以尝试使用;其次,为了解决本课的重难点,而这样的教学环节用我们普通的教学手段解决起来困难,不形象、不直观或达不到预期的效果,可以借助这方面的力量;最后,为了对文本知识的延伸,需要在短时间内做大致的概括,需要用到这样必要的手段。

二、利用解决信息技术与学科上的整合点。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对信息技术运用有个整体的认识,既钟主任所说的“整合点”的问题。信息技术的运用,在于精,而不在于多。多媒体教学是我们教学中最常用的一种信息技术手段,它具有丰富的表现力,可以模拟各类情境,综合运用图象、视频、动画等多媒体手段创设情境,可以跨越时间和空间概念,化静态为动态,化抽象为直观,化复杂多变为简洁明了,但是,它毕竟是一种为解决教学服务的工具,它的应用往往是解决常规教学中的学生较难理解、不熟悉、缺少感性认识等的一些重要的知识点。而这就对课堂上运用信息技术运用的主体——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是要求教师本身具备较高的这方面的知识和技能,另一方面,教师自己还要明确如何利用所掌握的技能,为我所用,为所教学的内容更好的服务,而这才是最终的目的。这需要教师大量的时间,去探索、去琢磨,在什么时间、情境下才能更好的完成信息技术的展示。

在教学中,教师工作的难点往往出现在如何解决学科重难点的方法上,虽可以借助信息技术,但对于何种方法、何种有效地契机来为教学服务,缺少应有的经验,而这也不是简单的通过资源共享实现的,虽说教师间的合作可能有所缓解,但毕竟不是教师本身所应达到的。教师不能根据学科教学的需要,因地制宜,适时地有针对性利用信息技术展开教学。而这一点,往往体现在教师日常教学中对文本的预设上,既突出表现在备课的环节上。由于自身素质和客观原因,教师不可能是这方面的专家,所以解决课堂的重难点的方法上就有局限性,即使教师有一些独到的见解,因为各方面条件的限制也可能放弃。

例如:对于低年级的小学生来说,抽象的文字,特别是经过长时间的文化积淀,要只是从文字上去简单地理解文本的意境是不现实的,即使这方面的研究的工作者也需要去仔细揣摩,所以如何降低文本要求,同时能利用有效的手段达到小学生对这类知识的理解,形象化的创造是有必要的。记得几年前自己在教学小语《望庐山瀑布》一文时,为了让学生更好的理解古诗文,自己也煞费苦心。像钟绍春主任说的那样,多角度的去观察庐山瀑布是理解古诗的切入点,让学生观察实物是不现实的,那么信息技术无疑会成为最好的解决办法。虽然当时条件的不允许,我们地处乡村,不可能了解到庐山的“真面目”,为了更好的教学,自己专门找到一所影楼,利用他们的电脑选取了几幅有关不同角度的庐山瀑布的照片利用投影仪,来让学生观察,教学事半功倍。

解决信息技术与学科的整合点,我认为教师应该首先对文本透彻的了解,初步预定出应用信息技术与文本的结合处,同时也要求学校、社会或更多的专业人士尽可能为教师创造资源共享最有利的条件,成为帮助教师在时间和空间解决教学难题的平台。

二、信息技术如何真正成为学生学习的工具。

今后的学习,应该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有机结合,不应该是教师在课堂上简单的教学资源的再现,而应该是教师的教育与学生资源再现的综合利用,是一种更有效地教育信息的传递,更是一种课堂上的外延,是课后与课堂上的互补,是真正体现学生自主性学习,探究性学习,专业性学习的有效途径。

而现阶段的教学,信息技术的应用,往往只停留教师在课堂上简单的的演示,为自己的教学服务。教师为了不让学生影响自己的教学或其它原因,自己本身成了信息技术的拥有者,决策者,这与教学的客观规律是相违背的。我们的教育是人的教育,有人的因素,就有不可预测性,课堂上总容易出现这样的情况:我们利用媒体等条件精心设计的环节,就因为学生突然生成的问题而被迫终止,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大多数情况下是教师只备了课,却忽略了重要的主体——学生。

记得几年曾听过这样的专家讲座:“某国的学生利用学到的知识,借助网络自己研究有目的性的论文。”当时听了,自己也很神往。那么我们是否可以做这样的假设:教师能不能用自己对待文本的思考,借助合理的手段去解决问题的办法,让学生也跟着动起来,让学生也参与到信息技术运用上来,可以通过有效地方式,利用信息技术的优越性,达到真正的师生互动,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越来越多的在享受信息化的生活,那么借助信息技术,学生利用本身掌握的知识,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更能展开真正意义上的学习,同时为教师今后的课堂有效教学提供可能。

总之,时代的进步更应体现时代的教学,如何做到我们的教学与时俱进、自主创新,需要更多的信息技术的支撑。愿我们的教学因信息技术而更加精彩。

第二篇:浅谈在学科教学中有效运用信息技术的几点思考

浅谈在学科教学中有效运用信息技术的几点思考

摘 要: 随着课程改革的发展,教学的有效性,更多的体现在信息技术与学科的整合。信息技术的运用,从某种程度上讲,它促进了教师本身与外界的联系,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为教师今后的课堂有效教学提供可能,提高了教师对自身素质的要求。本文主要讲述在学科教学中有效运用信息技术的几点思考。

关键词:教学 信息技术 思考

中图分类号:G6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4)10-0134-01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教学媒体,特别是电化教育媒体在教学中的作用日益明显和重要。信息技术作为学科重要辅助工具,对师生解决学科上的难点和重点所起的作用是不言而喻的。信息技术的运用,从某种程度上讲,它促进了教师本身与外界的联系,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提高了教师对自身素质的要求。

我认为信息技术在学科教学中能否有效地运用可从以下几方面考虑:

一、信息技术如何成为课堂教学的有效手段

教师要想使信息技术的作用在课堂上发挥淋漓尽致,就得掌握用它的时机,在什么时间,什么地方适时地为教学服务。由于学科的性质的不同,可能课堂教学所达到的目的也不尽相同,这就要求教师对自己所掌握的信息技术的运用的时机有个准确的把握,以保证它在课堂教学中所起的效果是最佳的。

我认为,信息技术的应用可以出现在这样几个环节:首先,教师为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更好的为新课创设理想的情景,且学生对所要引入的知识有足够的兴趣,并且能为以后的教学做最理想的铺垫,这时可以尝试使用;其次,为了解决本课的重难点,而这样的教学环节用我们普通的教学手段解决起来困难,不形象、不直观或达不到预期的效果,可以借助这方面的力量;最后,为了对文本知识的延伸,需要在短时间内做大致的概括,需要用到这样必要的手段。

二、利用解决信息技术与学科上的整合点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对信息技术运用有个整体的认识,既钟主任所说的“整合点”的问题。信息技术的运用,在于精,而不在于多。多媒体教学是我们教学中最常用的一种信息技术手段,它具有丰富的表现力,可以模拟各类情境,综合运用图象、视频、动画等多媒体手段创设情境,可以跨越时间和空间概念,化静态为动态,化抽象为直观,化复杂多变为简洁明了,但是,它毕竟是一种为解决教学服务的工具,它的应用往往是解决常规教学中的学生较难理解、不熟悉、缺少感性认识等的一些重要的知识点。而这就对课堂上运用信息技术运用的主体――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是要求教师本身具备较高的这方面的知识和技能,另一方面,教师自己还要明确如何利用所掌握的技能,为我所用,为所教学的内容更好的服务,而这才是最终的目的。这需要教师大量的时间,去探索、去琢磨,在什么时间、情境下才能更好的完成信息技术的展示。

在教学中,教师工作的难点往往出现在如何解决学科重难点的方法上,虽可以借助信息技术,但对于何种方法、何种有效地契机来为教学服务,缺少应有的经验,而这也不是简单的通过资源共享实现的,虽说教师间的合作可能有所缓解,但毕竟不是教师本身所应达到的。教师不能根据学科教学的需要,因地制宜,适时地有针对性利用信息技术展开教学。而这一点,往往体现在教师日常教学中对文本的预设上,既突出表现在备课的环节上。由于自身素质和客观原因,教师不可能是这方面的专家,所以解决课堂的重难点的方法上就有局限性,即使教师有一些独到的见解,因为各方面条件的限制也可能放弃。

解决信息技术与学科的整合点,我认为教师应该首先对文本透彻的了解,初步预定出应用信息技术与文本的结合处,同时也要求学校、社会或更多的专业人士尽可能为教师创造资源共享最有利的条件,成为帮助教师在时间和空间解决教学难题的平台。

三、信息技术如何真正成为学生学习的工具

今后的学习,应该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有机结合,不应该是教师在课堂上简单的教学资源的再现,而应该是教师的教育与学生资源再现的综合利用,是一种更有效地教育信息的传递,更是一种课堂上的外延,是课后与课堂上的互补,是真正体现学生自主性学习,探究性学习,专业性学习的有效途径。

而现阶段的教学,信息技术的应用,往往只停留教师在课堂上简单的的演示,为自己的教学服务。教师为了不让学生影响自己的教学或其它原因,自己本身成了信息技术的拥有者,决策者,这与教学的客观规律是相违背的。我们的教育是人的教育,有人的因素,就有不可预测性,课堂上总容易出现这样的情况:我们利用媒体等条件精心设计的环节,就因为学生突然生成的问题而被迫终止,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大多数情况下是教师只备了课,却忽略了重要的主体――学生。

记得几年前曾听过这样的专家讲座:“某国的学生利用学到的知识,借助网络自己研究有目的性的论文。”当时听了,自己也很神往。那么我们是否可以做这样的假设:教师能不能用自己对待文本的思考,借助合理的手段去解决问题的办法,让学生也跟着动起来,让学生也参与到信息技术运用上来,可以通过有效地方式,利用信息技术的优越性,达到真正的师生互动,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越来越多的在享受信息化的生活,那么借助信息技术,学生利用本身掌握的知识,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更能展开真正意义上的学习,同时为教师今后的课堂有效教学提供可能。

参考文献

[1]鄢丽娟.试论在学科教学中运用信息技术的作用[J].辽宁教育,2012,14:68-69.[2]杨德科.信息技术整合学科教学的再思考[J].中国教育信息化,2012,10:13-14.

第三篇:信息技术在学科教学中的重要性

信息技术在学科教学中的重要性

新课程改革关注学生可持续发展,提倡“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的教育新理念。在新课程理念指导下,开展现代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的探究是时代的需要,是课改中一项极具现实意义的重要任务。本文通过对学科的情况分析,结合实践从三方面阐述信息技术在学科教学中的重要性:

1、利用信息技术,走近并完善学科教学内容。

2、利用信息技术,改进并更新学科教学方法。

3、利用信息技术,创造以生为本的学科教学模式。实践探索中力求有效发挥信息技术作用,致力于改变学科教学的模式与教学方法,使学生能主动、乐意、充满活力地投入到现实的探索性的学习活动中去。

关键词:信息技术、整合、教学模式、教学方法、以生为本

什么是信息技术?信息技术是指凡是能扩展人的信息功能的技术,都是信息技术。它主要是指利用电子计算机和现代通信手段实现获取信息、传递信息、存储信息、处理信息、显示信息、分配信息等的相关技术。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传统的学科教学模式受到了巨大的冲击,产生了学习革命,迫使人们变革传统的课程观、教育观、教学观以及学习观等,尊重人的独立性、主动性、首创性、反思性和合作性,营造全方位的学习环境成为当前教学改革的新生议题,信息技术技术教育越来越显示其重要地位。因此,早在1999年末,教育部宣布我国中小学从2000年9月份开始逐步开设《信息技术课程》,公布了“中小学信息技术指导纲要”,并在2000年10月召开的“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工作会议”上,决定从2001年起用5-10年的时间在全国中小学基本普及信息技术教育,努力实现基础教育跨越式发展。

时至今天,以多媒体和网络技术为代表的现代信息技术彻底改变了人们的学习方式,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所接受的信息不再是单一隔离的语意、书面符号交流,而是集声音、图像、动画等多种信息形态于一体的超文本系统。北京师范大学现代教育技术研究所何克抗教授指出:把计算机及网络为核心的信息技术作为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认知工具与情感激励工具、丰富的教学环境的创设工具,并将这些工具全面地应用到各学科教学过程中,使各种教学资源、各个教学要素和教学环节,经过整理、组合,相互融合,在整体优化的基础上产生聚集效应,从而促进传统教学方式的根本变革,也就是促进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结构与教学模式的变革,从而达到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目标。

所以,信息技术在学科教学中的有效运用已成为提高学科教学质量的重要条件。下面,本人就工作中的感受和实践体验,谈谈信息技术在学科教学中的重要性。

一、利用信息技术,走近并完善学科教学内容。

各学科教材由于受到各种因素的制约,与学生的认知水平必然会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因此,充分挖掘教材资源,让学生在搜集相关资料的同时提高他们的信息存储能力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拉近教材与学生的距离。

以语文教学为例,现行的语文学科教学内容最大的弊端,就是教学内容滞后于时代的发展,局限于时空、地域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往往所写之事,所绘之景与学生的生活相距甚远。而且小学生对事物的认识本身又具有片面性,缺乏必要的知识间联系,所以此时如能借助现代信息技术手段给学生提供必要的资料势必会收到很好的效果。

如人教版小学语文第二册的《司马光》一文,本是一篇通俗易懂的文章,但文中所写的人和事距离学生较远,所以,如果只将文章内容呈现给学生,难免会使学生的感受停留于表面,但如果在课前引导学生通过网络搜寻一些关于司马光的资料,势必会拉近学生与教材的距离,使他们在掌握、收集存储信息的同1

时深入理解课文的内容。

以数学教学为例,现在的数学学科内容具有较强抽象性及逻辑性,而小学生却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同时,现在的数学教材内容已开始贴近生活化,但由于学生受知识的限制,受生活经验的局限,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仍不可避免的出现迷惑及不解。所以借助信息技术的优势,能创设鲜活的生活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能使抽象的知识通过直观形象的演示浅显易懂;能利用文字的闪现、图形的缩放与移动、颜色的变换等手段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能有效地调控教学过程,激励教学动机,矫正教学程序,检测教学效果。

如人教版小学数学第四册的《克与千克》,本单元是在具体生活情境中,使学生感受并认识质量单位克和千克,并初步建立1克和1千克的观念,知道1千克=1000克;使学生知道用秤称物体的方法,能够进行简单的计算。但在实际生活中,学生很少去市场买东西,很少接触到称量物品,因此对学生的学习造成一定的困难。但通过课件的展示及互动,能让学生把抽象知识转化为他们的直观知识,能很好的掌握本单元的内容。

(二)、完善学科教学内容,使教材活起来。

仍以语文教学为例,纵观小语各册教材,我们不难发现:因受传统教学内容的局限,在同册教材中我们很难看到那些描写同一景观,同一事件,同一风格的,同一位作家的不同作品,也很难对每篇文章的写作背景、风土人情辅以有利的佐证。所以,在语文教学中我们不仅要充分利用信息资源‘跨时空界限’的特点,将信息技术融合到语文学科教学中,还要强调课内、课外教学活动的统一性,改造传统的学科教学内容,使教材活起来。

如:有这么一位语文教师,她在教学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的古诗《饮湖上初晴后雨》时,在充分考虑学生知识基础、接受能力的同时,将作者的另一首风格一样,同是描绘西湖美景的古诗《六月二十七望湖楼醉书》搬上了课堂,并为其配上了动听、舒缓的音乐,找到了符合诗意的图画。当主课内容学完后,自然地将它呈现了出来。顿时,还沉醉于西湖美景中的学生们又被眼前的诗情画意陶醉了,都不知不觉地融入到诗文中,连平时最怕朗读的学生也入情入境地朗诵了起来„„从中我们可以感悟到:现代信息技术的参与不仅可以实现以一篇带多篇的语文课堂教学改革,而且也加大了现有的教学内容,使教材真正鲜活了起来。

二、利用信息技术,改进并更新学科教学方法。

传统的教学内容、单一的教学方式决定了:教学方法无论怎样改变,也难以适应以无意注意占优势的小学生。因此,在教材内容日益丰富,教学方式不断翻新的今天,集声音、图象、文本于一体的多媒体教学课件已逐渐为广大教师所认识和利用。这不仅使教师可以变学生的无意注意为有意注意,而且可以根据不同课程内容的特性,找出最合适的教学方法,将抽象化为具体,降低学习与思考上的阻碍,较好地突出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同时还能激起学生对信息技术的进一步认识,产生开发、利用信息技术的欲望。

(一)、创设适当的情景,营造良好的学科学习氛围。

情景是促进学生探索知识、激发情感和形成技能的前提。利用多媒体或计算机网络再现和虚拟真实的情景,唤起学生的思维想象,激发学习兴趣和创新意识,是课堂教学的有效手段。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利用信息技术创设与教学内容有关的生动的社会、文化、自然情境,形成一种特定的教学环境和氛围,激发和培养学生对事物的思考能力和联想、创新能力,让学生通过情景体验概括知识,形成概念,发展能力。俗话说:“注意是知识的门户”、“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创设一种使学生主动参与、兴趣浓厚的课堂教学学习氛围是唤起学生主体参与的前提和保证。学生学习兴趣的提高往往离不开生动形象的教育素材,信息技术正因为其集图、文、音、像、画、照片等功能于一体,具有形声、动画兼备的优点,所以在营造氛围方面比其他媒体来得更直接、更有效。

例如在制作小学英语句型“Do you like „?”“Yes, I do.”“No, I don’t ”课件中,利用信息技术,制作了妈妈带着Ben去商店购买动物面具的录像,创造一种真实的氛围。由于课件图、文、音并茂,学生观看后,兴奋盎然,跃跃欲试。学生在一种轻松愉悦的氛围中不但掌握了句型的具体运用,还提高了学生的听说能力。

又如在制作人教版小学语文第五册的《三个儿子》一课的教学课件中,我考虑到本课是一篇生动感人的生活故事。课文通过三个妈妈对自己儿子的夸奖和三个儿子,在妈妈面前的具体表现的对比叙述,并揭示了一个深刻而又厚重的道理。但由于学生没有文中的生活经历,并不能体会到文中妈妈提水的辛苦。针对这个情况,我根据课文制作了一个动画,让学生在老师的朗读下,细细品味三位妈妈的艰辛,与文中的老爷爷引起共鸣。

(二)、制作实效课件,突出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

课件的制作应以学科课程目标为最根本的出发点,以提高学生学习质量为目的,选用合适的技术,充分考虑到课件要围绕教材重点设计,必须符合教学大纲和文字教材的要求,要明确:为什么编制这个课件,怎样解决教学上的问题,如何突出重点、突破难点,这样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如在制作人教版小学语文第三册《我们成功了》一课的教学课件时,我考虑到这是一篇激情昂扬的美文,但由于文中所描述的欢庆场景对于没有身历其境的孩子来说,是非常难以想象的,那么,自然也难以引起学生共鸣,读时难免显得空洞。然而,有感情地朗读该文既是本文的教学重点,又是教学难点,因此,针对这一情况,我将网上下载的北京申奥成功后,人民上街庆祝的有关录像、照片制作成视频,配以相对应的文字、音乐呈现了出来,极大地满足了学生的视觉需求,使他们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领悟了文章的中心,再读起来,自然饱含激情。

如在制作人教版数学第十一册《梯形的面积计算》一课的课件时,考虑到梯形面积公式较难理解与掌握,并且学生容易与三角形面积公式混淆,容易把梯形公式的除以2 漏了。为此,我特意制作了多种梯形图形的面积公式推导动画,让学生深刻认识到梯形的面积公式是:(上底+下底)×高÷2,并不会把除以2漏了。而三角形与梯形关系得动画,让学生了解到,如果梯形的上底为0,那这个图形将会变成三角形,从而能清楚地区分三角形与梯形面积公式的不同。本课的另一个重点是运用公式到计算中去,为了凸现信息技术的无可代替性,本课件还制作了一个练习考评系统,学生在电脑上完成练习,电脑判断对错,并把完成情况及时反馈到教师平台上,学有余力的学生还能根据系统进行拓展练习。通过这样的练习考评系统,可以第一时间掌握学生本节课的学校情况,教师提高了教学效率,学生也提高了完成速度,更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如在制作广州市版信息技术第二册《嫦娥奔月——电子小报设计》的课件时,考虑到这节课是综合练习课,学生已掌握了制作电子小报的基本技术,但如何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制作水平及审美能力,制作出精美的电子小报。为此,我结合国家大事制作了一个网络学习型课件,让学生在情感上被课件所吸引,也让学生增强民族的自豪感,这样学生所制作的电子小报才不会流于技术层面,而会添加一些爱国元素到电子小报里。为了突破重点,课件内还添加了一些制作精美的电子小报范例,让学生通过模仿、参照、学习、评选,增强了学生的审美能力。

三、利用信息技术,创造以生为本的学科教学模式。

信息技术的发展,为培养学生的信息获取、信息分析与信息加工能力带来了理想的环境,同时,学生学习的方式也随着学习环境、资源的改变而转变。学生将通过自主实践、主动探索的方式来得到自己的学习成果,并以自己独特的方式进行展示和共享,可以说,网络与信息技术也给课堂带来了全新的展示与交流方式。传统课堂上师生、生生的言语交流立体性不强,交流面不广,信息量不大,而在教学中融入信息技术,通过学习的平台上的学习展示区,可以让学生把学习成果即时地发上去,用平台将这些学习成果管理起来,所有的学生通过这个平台可以了解到其他同学的学习成果,并进行互动,形成学习中的互补。

以我校网络班的学习为例:教师在进行生字教学时,将各种信息资料加工后存储于电脑中,(如生字的读音,笔画、字义、相关练习题、拓展阅读等)让学生自己选择学习方式,(或独立学习,或两人一组,或邀请老师共同学习等);自由点击列于主界面的“生字”、“练习”、“拓展”等学习内容(如学生进入识

字环节,则在识字环节主界面上又会列出一二类生字,点击任何一个生字,均能进入具体识字环节。假设学生进入“我”字识字环节,界面又会显示出“读音”、“笔顺”、“结构”、“组词”、“英文”五个学习空间。学生完全可以根据自己知识水平和兴趣,进行自主选择:或自学笔顺,或自学结构,或自学组词„„);自行根据计算机中的评价(如:“答错了,再试一试”“真棒,答对了”等)做出相应的学习调整„„这就为学生自己动手学生字,自己动脑想问题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同时,也加大了师生间、生生间、人机间的对话交流,使学生在提高熟练运用计算机能力的同时,完成了生字的学习。

总而言之,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给学科教学腾出了一个极为广阔的伸展空间,对提高学科教学质量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如何使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更好地融合在一起,将是我们不断探索的课题。

参考资料:

1、李克东著,《数字化学习——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核心(上、下)》,《电化教育研究》,2001.8、2001.9。

2、李克东著,《信息技术环境下基于协作学习的教学设计》,《电化教育研究》2000.43、雷晖著,《树立计算机辅助教学的正确观念》,载《华南师大继续教育》2004年第2期。

4、何克抗著,《关于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理论思考》,载《中小学电教》2001年第1、2期。

第四篇:浅谈信息技术在学科教学中的应用

浅谈信息技术在学科教学中的应用

张亚丽

摘 要:信息技术在各学科的教学实践中是非常重要的,在课堂教学实践中的应用是也是灵活多样的。信息技术与各学科相整合的目的在于提高教学质量。因此,教师应把这种观念深入到课堂教学当中。但不能把这种提倡变成一把无形的枷锁,所有教学都在这把锁的许可范围内进行。这不仅达不到到使用信息技术的目的,反而浪费了课堂教学的时间,信息技术与各学科教学的整合过程存在着对立与统一的。关键词:信息技术; 课堂教学; 课件; 多媒体

在当今这个日新月异的时代,信息技术已成这社会的主流,人们的工作、学习和生活与信息密切相关。因此,为了更好地适应时代的发展,为了教育的有效性,为了培养出与社会同步发展的学生。在学科教学中正确地、适当地运用信息技术,已是一个越来越必要的话题,并且也是一项迫在眉睫、急于落实的任务。

那么,在各学科的教学当中,如何正确运用多媒体课件,使它发挥出自己的作用,从而达到使用信息技术的真正的目的呢? 1.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中运用的目的

传统的教学模式就是老师在讲台上讲,学生在下面听课、记笔记,属于填鸭式的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下培养出来的学生,在理论知识方面记得很牢固,但结合起实践难免会手忙脚乱、不知所措。而且,如果让学生根据所学,结合实际,发挥主观能动性的时候,孩子们会很难超越书本的局限。因此,传统的教学模式存在很多缺憾。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有了新的教学模式,教学方式由原来填鸭式的教学变为启发式教学模式,其中运用信息技术成为新课程改革中一个较为突出的问题。在课堂上,老师不再过多地给学生灌输,而是通过设疑或激趣的方法引导学生进入一个教学情境,老师交给学生的最重要的是学习知识的方法,而不是结果,学生们学会了正确的方法,自然就会领悟出正确的答案,正所谓“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也正是因为如此,信息技术在新的课堂教学中的应用显得尤为重要。我曾听过学校初一年级一位优秀语文老师的课《春》,在教学中她使用PowerPoint制作了一个精美的课件,在讲到春天美景时,向学生展示了多幅不同的图片,让人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学生通过大量的图片体会到春天的美景。试想一下,如果这位老师没有用多媒体课件,而是纯粹用语言给学生描述的景色的话,即使再优美的语言也可能会显得苍白、无力。

2.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中运用的必要性。

尽管新课程改革提倡运用信息技术,但不是说每节课都必须用信息技术。传统教学同样有许多优点值得我们传承。比如板书,只不过是不多的几个字,但这其中包含着教师精心地设计、巧妙地安排和整节课的主要脉络。所以,即使运用了现代化信息技术,也不能省略板书这一环节。我们的新课改提倡使用信息技术的目的在于弥补传统教育的不足,使我们的课堂更精彩,使我们培养的学生更优秀。因此,一定要掌握好运用信息技术的时机,这样才能使我们的课堂教学更有效。曾经听过学校里一位优秀地理老师在讲授《葡萄沟》一课时,其中有段开场白是这么说的:同学们让我们这节课去新疆的吐鲁番逛逛吧......在去之前让我们先来了解一下新疆的吐鲁番的地理位置和它的风土人情吧!紧接着给学生播放了一段相关的视频,就这样,孩子们在快乐的气氛下进入了本节课的学习中。在讲到新疆的吐鲁番的瓜果时这位老师事先准备了大量地图片,让学生对那些对物有一个外观上的认识。讲到新疆的吐鲁番时,向学生们展示了这个城市的景色和一些风土人情,使人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整节课学生都是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学习的,试想一下,我们的老师如果不用多媒体课件,这节课可能会失去很多亮点。

3. 正确把握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时机。

新课程改革尽管不强求每节课都运用信息技术,但在必要的时候一定要借助信息技术来辅助教学,这样才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学校一位优秀的初二数学老师的在讲《图形的平移与旋转》一章中《它们是怎样变过来的》这一课时,提前一周就预约了多媒体教室,而且对我说“这节课很特别我一定要用多媒体课件,因为它的力量太神奇了!平时讲数的运算的话,用多媒体就有些多此一举了。所以我早早来预约多媒体教室!”于是出于好奇,我便去听了这位老师的课,课堂中他运用了多媒体课件给学生在计算机上很轻松地演示了图形的变化过程,而这些操作离开了计算机,在黑板上是无法很直观地进行的。这样,我们的老师借助信息技术让原本很枯燥地课变得生动、有趣、学生易于理解。作为一名信息技术教师,我深知,在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有些课没有必要用多媒体课件来进行教学,例如:在给学生讲电子小报的制作时,教学过程中可以直接打开WORD文档,给学生讲授其中的操作技巧,而没有必要把每一个操作步骤都做成幻灯,所以在这节课中制作操作方法方面的课件,我个人认为就有些画蛇添足了!因此,只要是为课堂教学服务,无论什么方法,最适合的方法就是最需要的方法。运用信息技术,不是个死规定,不要为了“使用信息技术”这个目的而使用信息技术。4. 总结:

当前科技发展异常迅猛,每个人,不管是教师还是学生都必须不断学习。现代化教育手段对教学受益匪浅,我们要充分利用电教媒体的优势,引导学生善于置疑,积极探索,大胆联想,多方位,多层面地对学生进行创新思维的训练;利用多种媒体组合,优化教学过程,突破教学重点、难点,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现代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广泛应用,促进了教学手段、方法、内容的重大变革,加快了教育信息化进程。我们一方面要在教育教学中积极推广应用现代信息技术,另一方面要充分发挥现代信息技术的强大优势,通过教学设计,对现代信息技术进行合理选择和优化组合,科学而有效地应用现代信息技术,以解决教育教学问题。

参考文献:

[1]郑金洲 《基于新课程的课堂教学改革--“新课改”教师必读丛书》 2008.[2]詹青龙 《信息技术教师培训:理论与应用》2009.[3]闫寒冰 《学习过程设计--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视角》 2006-6-1.[4]计算机教育杂志编辑部出版《计算机教育》2008年第22期.

第五篇:浅谈信息技术在学科教学中的应用

浅谈信息技术在学科教学中的应用

随着现代教育技术改革的不断深入,教育资源均衡发展的进一步推进,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得到了广泛的普及。同时现代教育教学对教师的要求越来越高,运用信息技术辅助教学成为了教师必备素养之一。如何让信息技术在各个学科教学中发挥优势,提高教学效率,成为了老师们广泛交流的问题,下面我将浅谈信息技术在学科教学中的应用。

一. 信息技术的优势

日新月异的信息技术正在广泛的应用在现代教育教学中,改变了传统的教育教学方式,主要是因为信息技术的优势相比于传统的教学方法是非常明显,特别是在我们农村学校,老师对于运用信息技术辅助教学非常投入,学生接触这一新生事物异常感兴趣,这也就为信息技术的运用普及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信息技术教学的优势有以下两个方面:

1.改变教师的教法

2.改变学生的学法

二.怎样应用:语文,数学,英语,音乐,美术,体育,历史地理,品德,其他

三.注意哪些问题:教师过分依赖;过度使用。

下载浅谈在学科教学中有效运用信息技术的几点思考word格式文档
下载浅谈在学科教学中有效运用信息技术的几点思考.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信息技术在学科教学中的应用学习心得

    信息技术在学科教学中的应用学习心得 下面我谈谈我的学习体会。从教学整体上看,多媒体技术丰富了教学内容,提高了教学效果,扩大了教学规模,促进了教学现代化发展;从教学系统上看,......

    信息技术在学科教学中的应用探究

    信息技术在学科教学中的应用探究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信息技术在学科教学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和重要。作为学科教学中重要的辅助工具,信息技术对解决学科教学上的重难点所......

    2014信息技术在学科教学中的应用方式(推荐)

    信息技术在学科教学中的应用方式 从信息技术在教育中的作用来看,信息技术在学科教学中的应用方式主要有 1.信息技术作为演示工具 这是信息技术用于学科教学的最初表现形式 ,是......

    信息技术在学科教学中的应用学习心得

    信息技术在学科教学中的应用学习心得 通过学习《信息技术在学科教学中的应用》 课程我更加充分的认识到信息技术在学科教学中的重要作用,信息技术在学科教学中的应用学习心......

    信息技术在学科教学中的应用心得体会

    信息技术在学科教学中的应用心得体会 信息技术作为现代科技革命的基础和核心,已经渗透到教育教学的各个领域,极大地影响和改变了我们的工作方式、学习方式和生活方式乃至思维......

    信息技术在学科教学中的应用学习心得

    信息技术在学科教学中的应用学习心得 上传: 雷敏更新时间:2013-1-27 19:28:26 通过继续教学,我学习了信息技术在学科教学中的应用,我有以下体会: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带动......

    简述信息技术在学科教学中的应用

    简述信息技术在学科课堂教学中应用的概念 社会在发展,时代在进步。在知识经济时代,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推动了教育从目的、内容、形式、方法到组织的全面变革。信息技术特别是......

    信息技术在学科教学中的应用心得

    信息技术在学科教学中的应用心得 通过学习我更加充分的认识到信息技术在学科教学中的重要作用,信息技术在学科教学中的应用学习心得。 从教学整体上看,多媒体技术丰富了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