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育融入信息技术学科教案

时间:2019-05-12 22:54:2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德育融入信息技术学科教案》,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德育融入信息技术学科教案》。

第一篇:德育融入信息技术学科教案

6-3)-⑦ 德育融入信息技术学科教案

课题:制作生日贺卡

本课是对画图中添加文字操作的拓展练习,使学生进一步熟练掌握画图中文字工具的使用。同时,学会利用已有图片进行创作,掌握用画图编辑已有图片的简单方法。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学会利用已有图片进行创作,掌握用画图编辑已有图片的简单方法。

2.用不同的字体写上祝福语。

(二)能力目标:

1.激发学生的创造性,能创作出有新意的生日贺卡 2.、培养学生自学及合作的能力

3.培养学生欣赏他人作品以及评价他人作品的能力

(三)情感目标:让学生懂得妈妈每天为我们操劳,是多么的不容易,从而更加热爱自己的妈妈。揣摩编者意图 定位教学重点: 1.教材的呈现方式,它们之间的联系; 2.教材每一部分的编写意图;

3.结合所教学科的课程标准和学生的认知规律需要丰富的 教学资源。

前面一课已经有输入文字的练习,学生对文字工具的使用应该有一定了解了。让学生知道:必须在文本框中的文字处于编辑状态时,才能进行文字的编辑;同一个文本框中只能设置相同的字体样式,如果要设置不同的字体,就要在不同的文本框中进行。学生可根据自己掌握的文字设置方法,输入祝福语并设置满意的格式,体会学有所用。教学重点:

掌握用画图编辑已有图片的简单方法 分析实际学情 定位教学难点: 1.学生已有的知识储备和生活经验; 2.学生可能存在的兴趣点、质疑点;

3.依据学生的年龄特征,教给学生怎样的学习方法。通过前面的学习,同学们已经会打开和退出画图、保存画图文档等基本操作;会编辑、美化文字。本课活动是制作漂亮的生日贺卡。活动需要从图片素材中选择合适的图片,并通过画图工具在图片上写上祝福的话语。这节课是将前面学过的文字输入、画图等做了一个综合练习,也有一些新的知识点,如在画图工具中设置不同的字体。教学难点:

设置不同的字体 教学策略的选择 1.整体的教学策略;2.突出重点的策略;3.突破难点的策略。本节课我将采用“任务驱动”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在明确的任务驱动下,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自主学习,自主探究。教师在学生自主探索过程中提供:1.教师指导;2.同学间相互帮助;学生对作品进行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关注学生学习过程中的情感体验。

学案设计过程 二次备课

一、导入

同学们,你们爱自己的妈妈吗?为什么?我也很爱自己的妈妈,过两天,我的妈妈就要过生日了,我找了一张漂亮的图片,写上了我对她的祝福,做成了一张生日贺卡,要送给我亲爱的妈妈。你们想不想看看我的这张贺卡呢?

想不想也为你们的妈妈制作一张生日贺卡呢?今天我们就学习《第五课 制作生日贺卡》

二、新授

我为同学们准备了许多漂亮的素材图片,放在了e: 素材中。同学们可以在文件夹中选一张你喜欢的图片,在“画图”中打开,写上你的祝福制成生日卡片。

(一)查看选择图片的方法

谁知道我们怎么在电脑中查看并找到自己喜欢的图片呢? 1.在图片素材文件夹窗口中选择“查看”——“缩略图”可以看到全部图片; 2.还可以双击某一张图片用“windows图片和传真查看器”浏览。

所谓“条条大路通罗马”,神奇的电脑为我们提供了许多查看的方法,在查看的过程中我们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图片。

下面就请同学们查看并选择自己喜欢的图片吧!(二)“图片”在画图中打开

图片选好了,我们要把它在画图中打开,哪位同学会?请你教教我们?(那好,还是我来给大家讲讲吧!请同学们认真学,一会还要操作呢!)

方法一:在选择的图片上右击鼠标,在弹出的快捷菜单中选择“打开方式”—“画图”;

方法二:打开“画图”程序,在“文件”菜单下选择“打开”,从打开对话框中找到图片的位置,选中要打开的图片,单击“打开”按钮。

(三)写上祝福语

图片打开了,如果你认为大小不合适可以选择“图像——属性”,在打开的属性对话框中可以修改图片的高度和宽度。

让我们在图片上选择合适的位置写上你的祝福语并把文字装饰一下。注意:必须在文字处于编辑状态时,才能进行文字的编辑;同一个文本框中只能设置相同的字体样式,如果要设置不同的字体,就要在不同的文本框中进行。

下面就请同学们为自己的妈妈做一个漂亮的贺卡吧!最后一 定要记着保存呀!

三、交流总结

谁愿意将你的作品展示给大家。

谁来说一说这些作品中你最喜欢谁的作品,为什么?

教学反思:

本课是对本课是对画图中添加文字操作的拓展练习,使学生进一步熟练掌握画图中文字工具的使用。学生对文本框的使用还存在一定的问题,教师应帮助学生区分什么情况下能够选择文字,什么情况下能设置不同字体。

2014年4月20日

第二篇:信息技术融入学科教与学

认真回顾《信息技术融入学科教与学》这门课,联系自己的教学实际,找出课程中一到两个可以借鉴的做法?

答:通过对《信息技术融入学科教与学》这门课程我收获很多。我学会了信息技术课件的制作,也学会了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我还知道了许多以前我不明白的理论知识,比如:(1)、信息技术是指能够支持信息的获取、传递、加工、存储和呈现的一类技术。其中,应用在教育领域中的信息技术主要包括电子音像技术、卫星电视广播技术、多媒体计算机技术、人工智能技术、网络通信技术、仿真技术和虚拟现实技术。(2)、信息技术在教学应用中的功能: 资源获取、加工、利用 知识创建、展示、演示 情境创设和实验模拟 交流、通讯、协作 练习、测试、评估 最后,在进行信息整合与学科整合的过程中,我确实感到信息学科为课堂教学带来了活力,使学生更加喜欢我的物理课了,当然,信息技术融入物理学科教与学还需要很多问题和探讨,需要累计经验并进行理论的思考。我希望能在此次的培训中和大家一起探讨!

第三篇:信息技术融入英语学科教学(范文模版)

信息技术融入英语学科教学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本质和内涵就是在先进的教育思想、理论的指导下,尤其是“主导─主体”教学理论的指导下,把以计算机及网络为核心的信息技术作为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认知工具、情感激励工具与丰富的教学环境创设工具,并将这些工具全面地应用到各科教学过程中,使各种教学资源、各个教学要素和教学环节经过整理、组合,互相融合,在整体优化的基础上产生聚集效应,从而促进传统教学方式的根本变革,也就是促进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结构与教学模式的变革,从而达到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目标。简而言之,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不是简单地把信息技术仅仅作为辅助教师教学的演示工具,而是要实现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融合”。它要求突出作为整合主动因素的人的地位,并且以实现人与物化的信息之间、网络虚拟世界与现实世界之间的融合。

“网上英语课堂”,除了学生必须学习的内容外,在另外开设的阅读欣赏、新闻英语等栏目中,学生可以读到文字优美意义深刻的文章、时事新闻等;通过网上的英语俱乐部,学生还可以欣赏到影视的精彩片段以及特别推荐的英文歌曲、诗歌等,满足了英语学习者的个人兴趣、陶冶了情操,了解了外国的风土人情。此外,“网上英语课堂”设有的BBS公告栏,作为语言教学的专题讨论、习作刊登、消息公布、师生交流等用途,对于这些活动的参与,学生摆脱了为了应付英语考试而与语言应用脱节的学习模式,能让他们充分地学以致用,发挥创造思维,全面提高其素质。

因此,为了适应当前教育改革的需要,作为教师必须掌握现代信息信息教育技术的技能,然后在平时教育教学工作中运用这些技能,为改进课堂教学,促进学生听、说、读、写等综合能力的运用,全面提高学生的英语素质而提供有利的条件。

第四篇:信息技术学科渗透德育的教案

信息技术优质教案

拟写教师:方贵飞

课题:网络安全(学科:信息技术,年级:五年级下册,教学理论依据: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知道有关计算机网络安全的基本概念,了解计算机网络系统存在的安全隐患及产生这些安全隐患的主要原因,了解病毒防治、防火墙等安全技术。)

教学目标:

1、了解计算机、计算机网络的脆弱性。

2、了解计算机网络存在的安全隐患及安全隐患产生的原因。

3、了解防范安全隐患的常用措施。

4、了解常用的安全技术:病毒防治及防火墙。

5、加强网络安全防范意识,认清网上信息的精华和糟粕,做遵守网络道德的网民

教学重点:了解计算机网络的安全隐患及其产生的原因、防范安全隐患的常用措施。

教学难点:对病毒防治和防火墙的认识。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信息安全是当前阻碍信息技术进一步深入我们日常生活、学习和工作的最大的阻力,由于网络的不安全性,使得人们对网络的应用有所顾忌和保留,达不到理想的交流效果。请同学根据自己的体验,谈谈使用信息技术进行工作和学习的存在哪些安全问题,以及有何解决的方法?

通过创设情景,提出相关问题,“QQ是我和朋友联系,和同事探讨问题的好工具。可今天却怎么也登入不上去了,并提示密码错误,可我输入的密码肯定是对的,很着急,请大家替我想想办法。”经过对问题的具体分析,即引出今天的教学内容——计算机的安全问题。

(二)用语言感化学生。

1.设问:同学们,人的生命是脆弱的,很容易受自身因素和外界环境的影响而生病甚至一命乌呼,其实计算机网络在安全上也是很脆弱的。同学们,你们知道计算机网络脆弱的原因吗?

学生活动:学生对此问题展开讨论,各说其词。

教师活动:首先对学生的讨论进行点评、总结。然后完整阐述造成计算机网络脆弱性的两大因素:计算机本身问题和计算机网络问题。计算机本身的问:(1)软硬件系统的复杂性(2)测试的不完整(3)安全漏洞存在的必然性。计算机网络问题:(1)自然的损坏(2)人为的破坏。

2.设问]请同学们归纳计算机网络存在的安全隐患并分析产生隐患的原因?

教师活动:查看学生归纳情况,观察学生活动,并参与探讨,最后列出产生安全隐患的原因:

(1)系统自身原因(2)自然环境影响(3)人为原因 3.设问:同学们,你们在使用过程中有没有碰到过这类事情呀?如果碰到过,那么你们又是怎么来解决的?

学生活动:学生说说自己的情况,请学生代表说说碰到的一些典型问题,然后针对这些问题展开讨论,以自我推荐的方式讲述自己的解决之道。

教师活动:认真倾听,归纳小结,适当加以表扬。

最后老师分别从计算机系统、自然环境和人为因素等三个方面系统介绍防范计算机网络安全隐患的一般措施,并强调学生在以后的计算机网络建构时要注意这几方面的因素。

4.设问:通过以上知识的学习,同学们对计算机网络知识有了一定的了解,现在我们来思考一下如何构建一个安全的计算机网络系统呢?

学生活动:以小组形式展开,学生提出自己的方案,发表自己的想法,小组共同商讨方案的可行性。

教师活动:教师了解各小组情况,进行归纳和总结,提取几个典型方案进行全班分析、讨论。

5.常用的安全技术:要构建真正意义上的安全的计算机网络系统,还必须掌握一些常用的安全技术,如病毒防治、防火墙等。

问题1:同学们,你们知道计算机病毒是什么吗,它与生物病毒有关系吗?以及我们应该如何来防治计算机病毒呀?

学生活动:学生通过网络搜索查看有关病毒特性、病毒种类及、病毒防治措施方面的内容,加深对病毒的系统了解。

教师活动:

1、分析讲解计算机病毒与生物病毒的异同。不同点:计算机病毒是人为编制的计算机程序,而生物病毒是一种病菌。

相同点:①具有寄生性。②具有隐藏性。③具有潜伏性。④具有传染性。⑤具有破坏性,等等。

2、病毒的防治。

要有效地防治病毒,首先应了解病毒的特性,然后采用杀毒软件等进行查杀病毒或安装相应补丁。教师可适当举例说明,如如何对疯狂作案的“冲击波”病毒进行防治?

症状分析:被感染的机器会出现莫名其妙的死机与反复重启、网络速度变慢、应用程序异常、不能拷贝粘贴、IE浏览器不能打开链接等现象,而网络本身由于充斥了无数的攻击数据而变得非常拥挤,服务器和网关时有瘫痪。

原因分析:该病毒是利用微软公司Windows操作系统RPC DCOM漏洞进行传播,能够使遭受攻击的系统崩溃,并通过网络向仍有此漏洞的计算机传播。

解决方法:下载并安装微软补丁。

问题2:防火墙就是一种防火的设备吗?防火墙是如何实现的网络安全的?

学生活动:打开“天极网”相关网页,学习有关防火墙的相关知识。

教师活动:

1、教师讲解防火墙的功能。

防火墙通过控制和监测网络之间的信息交换和访问行为来实现对网络安全的有效管理,其基本功能为:过滤进、出网络的数据;管理进、出网络的访问行为;封堵某些禁止行为;记录通过防火墙的信息内容和活动;对网络攻击进行检测和告警。

2、讲清实现防火墙的三种技术。分组过滤技术、应用网关、代理服务。

(三)、通过讨论主题,完成德育的内化和升华:

我们青少年正处于这样一个时代:信息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各种新思想、新产品、新技术层出不穷,而且发展的速度越来越快。作为国家未来建设的主力军,作为未来世界的主人,现代青少年肩负着发展信息技术,建设安全与文明的信息社会的历史责任。我们应该自觉遵守法律、规则和道德,加强自我保护意识,提高自我保护的能力。所有这一切需要我们通过不断的学习,通过终身的学习,迎接挑战,实现理想。

(四)、学生练习:

1为什么说计算机网络在安全上是脆弱的,它的脆弱性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2、联系实际,讲一讲防范安全隐患的常用措施。

3、举例说明最近影响力较大的一些计算机病毒的特点及其防治措施。

4、说说你心目中的防火墙是如何的?

第五篇:信息技术学科渗透德育的教案

信息技术优质教案

课题:网络安全(学科:信息技术,年级:五年级下册,教学理论依据: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知道有关计算机网络安全的基本概念,了解计算机网络系统存在的安全隐患及产生这些安全隐患的主要原因,了解病毒防治、防火墙等安全技术。)

教学目标:

1、了解计算机、计算机网络的脆弱性。

2、了解计算机网络存在的安全隐患及安全隐患产生的原因。

3、了解防范安全隐患的常用措施。

4、了解常用的安全技术:病毒防治及防火墙。

5、加强网络安全防范意识,认清网上信息的精华和糟粕,做遵守网络道德的网民

教学重点:了解计算机网络的安全隐患及其产生的原因、防范安全隐患的常用措施。

教学难点:对病毒防治和防火墙的认识。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信息安全是当前阻碍信息技术进一步深入我们日常生活、学习和工作的最大的阻力,由于网络的不安全性,使得人们对网络的应用有所顾忌和保留,达不到理想的交流效果。请同学根据自己的体验,谈谈使用信息技术进行工作和学习的存在哪些安全问题,以及有何解决的方法?

通过创设情景,提出相关问题,“QQ是我和朋友联系,和同事探讨问题的好工具。可今天却怎么也登入不上去了,并提示密码错误,可我输入的密码肯定是对的,很着急,请大家替我想想办法。”经过对问题的具体分析,即引出今天的教学内容——计算机的安全问题。

(二)用语言感化学生。

1.设问:同学们,人的生命是脆弱的,很容易受自身因素和外界环境的影响而生病甚至一命乌呼,其实计算机网络在安全上也是很脆弱的。同学们,你们知道计算机网络脆弱的原因吗?

学生活动:学生对此问题展开讨论,各说其词。

教师活动:首先对学生的讨论进行点评、总结。然后完整阐述造成计算机网络脆弱性的两大因素:计算机本身问题和计算机网络问题。计算机本身的问:(1)软硬件系统的复杂性(2)测试的不完整(3)安全漏洞存在的必然性。计算机网络问题:(1)自然的损坏(2)人为的破坏。

2.设问]请同学们归纳计算机网络存在的安全隐患并分析产生隐患的原因?

教师活动:查看学生归纳情况,观察学生活动,并参与探讨,最后列出产生安全隐患的原因:

(1)系统自身原因(2)自然环境影响(3)人为原因 3.设问:同学们,你们在使用过程中有没有碰到过这类事情呀?如果碰到过,那么你们又是怎么来解决的?

学生活动:学生说说自己的情况,请学生代表说说碰到的一些典型问题,然后针对这些问题展开讨论,以自我推荐的方式讲述自己的解决之道。

教师活动:认真倾听,归纳小结,适当加以表扬。

最后老师分别从计算机系统、自然环境和人为因素等三个方面系统介绍防范计算机网络安全隐患的一般措施,并强调学生在以后的计算机网络建构时要注意这几方面的因素。

4.设问:通过以上知识的学习,同学们对计算机网络知识有了一定的了解,现在我们来思考一下如何构建一个安全的计算机网络系统呢?

学生活动:以小组形式展开,学生提出自己的方案,发表自己的想法,小组共同商讨方案的可行性。

教师活动:教师了解各小组情况,进行归纳和总结,提取几个典型方案进行全班分析、讨论。

5.常用的安全技术:要构建真正意义上的安全的计算机网络系统,还必须掌握一些常用的安全技术,如病毒防治、防火墙等。

问题1:同学们,你们知道计算机病毒是什么吗,它与生物病毒有关系吗?以及我们应该如何来防治计算机病毒呀?

学生活动:学生通过网络搜索查看有关病毒特性、病毒种类及、病毒防治措施方面的内容,加深对病毒的系统了解。

教师活动:

1、分析讲解计算机病毒与生物病毒的异同。不同点:计算机病毒是人为编制的计算机程序,而生物病毒是一种病菌。

相同点:①具有寄生性。②具有隐藏性。③具有潜伏性。④具有传染性。⑤具有破坏性,等等。

2、病毒的防治。

要有效地防治病毒,首先应了解病毒的特性,然后采用杀毒软件等进行查杀病毒或安装相应补丁。教师可适当举例说明,如如何对疯狂作案的“冲击波”病毒进行防治?

症状分析:被感染的机器会出现莫名其妙的死机与反复重启、网络速度变慢、应用程序异常、不能拷贝粘贴、IE浏览器不能打开链接等现象,而网络本身由于充斥了无数的攻击数据而变得非常拥挤,服务器和网关时有瘫痪。

原因分析:该病毒是利用微软公司Windows操作系统RPC DCOM漏洞进行传播,能够使遭受攻击的系统崩溃,并通过网络向仍有此漏洞的计算机传播。

解决方法:下载并安装微软补丁。

问题2:防火墙就是一种防火的设备吗?防火墙是如何实现的网络安全的?

学生活动:打开“天极网”相关网页,学习有关防火墙的相关知识。

教师活动:

1、教师讲解防火墙的功能。

防火墙通过控制和监测网络之间的信息交换和访问行为来实现对网络安全的有效管理,其基本功能为:过滤进、出网络的数据;管理进、出网络的访问行为;封堵某些禁止行为;记录通过防火墙的信息内容和活动;对网络攻击进行检测和告警。

2、讲清实现防火墙的三种技术。分组过滤技术、应用网关、代理服务。

(三)、通过讨论主题,完成德育的内化和升华:

我们青少年正处于这样一个时代:信息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各种新思想、新产品、新技术层出不穷,而且发展的速度越来越快。作为国家未来建设的主力军,作为未来世界的主人,现代青少年肩负着发展信息技术,建设安全与文明的信息社会的历史责任。我们应该自觉遵守法律、规则和道德,加强自我保护意识,提高自我保护的能力。所有这一切需要我们通过不断的学习,通过终身的学习,迎接挑战,实现理想。

(四)、学生练习:

1为什么说计算机网络在安全上是脆弱的,它的脆弱性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2、联系实际,讲一讲防范安全隐患的常用措施。

3、举例说明最近影响力较大的一些计算机病毒的特点及其防治措施。

4、说说你心目中的防火墙是如何的?

下载德育融入信息技术学科教案word格式文档
下载德育融入信息技术学科教案.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信息技术学科渗透德育的教案

    信息技术与网络安全 一、学习目的: 1、了解计算机、计算机网络的脆弱性。 2、了解计算机网络存在的安全隐患及安全隐患产生的原因。 3、了解防范安全隐患的常用措施。 4、了......

    如何让信息技术融入化学学科教与学之二

    如何让信息技术融入化学学科教与学之二 二、化静态为动态 在九年级化学课本中有大量精美的图片,这些图片有利于学生领悟更多的化学知识。但是,笔者认为,如果能够利用多媒体技术......

    小学信息技术学科德育工作总结

    小学信息技术学科德育工作总结 小学信息技术学科德育工作总结 在信息技术教学中,加强对学生使用信息技术的人文、伦理、道德和法制的教育,培养学生鉴别信息真伪的能力和负责......

    2017春季信息技术学科德育总结

    2017春季信息技术学科德育总结 在信息技术教学中,加强对学生使用信息技术的人文、伦理、道德和法制的教育,培养学生鉴别信息真伪的能力和负责任地使用信息技术,是信息技术教育......

    信息技术学科德育渗透计划

    信息技术学科德育渗透计划 ——李 莉 切实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是党中央以推进新世纪新阶段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实现国家长治久安出发做出的一项重大决策。中共中央......

    信息技术学科德育渗透计划

    信息技术学科德育渗透计划信息技术在当今社会已经进入到了又一个普及的高潮。二十一世纪的人才必须掌握信息技术,掌握足够的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为了......

    如何让信息技术融入化学学科教与学之一[推荐五篇]

    如何让信息技术融入化学学科教与学之一 化学是一门自然科学。在它宏观现象的后面,蕴藏着很多的微观奥秘。宏观现象是它的特点,微观抽象性则是它的难点。为了更好地突破这一难......

    信息技术融入学科的教与学的感悟(5篇)

    信息技术融入学科的教与学的感悟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带动了教育从目的、内容、形式、方法到组织的全面变革。信息技术与基础学科整合是当前信息技术普及进程中的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