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分层教学教案
分层教学教案
马晓梅
教学内容:《稍复杂的分数除法应用题》
教材分析:本节课的内容是在学习了“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的分数应用题的基础上,根据稍复杂的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分数应用题的数量关系,使学生掌握解题思路,学会用方程解答。
由于新旧知识联系很密,因此本节课在教案设计上抓住了数量关系相同,通过复习题的分析解答,让学生找出熟悉的数量关系,再把题进行改动变化。在画图分析的过程中抓住数量关系相同,只是已知和问题发生了转化,引导学生利用数量间的等量关系用方程解答。
在边画图、边分析的过程中,沟通了知识间的联系,便于学生理解和思维,促进了学生分析思维能力的发展和综合运用知识灵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设计理念:通过教学,培养并提高学生的分析、判断、探索能力及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
教材目标:
1、分项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掌握稍复杂的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分数应用题的基础上,利用其数量关系列方程解答稍复杂的“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的应用题。
2.在分析解答的过程中拓宽学生的思维空间,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2、分层教学目标
发展性目标:逆向思维,能根据给定的数量和分率,求出单位“1”的量
基础性目标:通过教学,使学生在理解分数除法意义及掌握分数乘法应用题解题思路的基础上,掌握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的稍复杂分数除法应用题的解题思路和方法,能比较熟练地解答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教学重点、难点:确定单位“1”,理清题中的数量关系。利用题中的等量关系用方程解答。
教学准备:课前学生找生活中的单位“1”的量 教学过程:
过程目标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复习引入 复习
小红家买来一袋大米,重40千克,吃了5/8,还剩多少千克?
1、师:指定一学生口述题目的条件和问题,其他学生画出线段图。口答:B层1生指引,C层学生模仿、再现。
2、学生独立解答。回忆已学内容需要再次的搜索、提取。
二探索新知
1、初步尝试
教学补充例题:小红家买来一袋大米,吃了5/8,还剩15千克。买来大米多少千克?学生尝试做,后回答:(1)吃了5/8是什么意思?应该把哪个数量看作单位“1”?(2)引导学生理解题意,画出线段图。
学生小组合作学习: 小组学习要求: 1)独立思考,表示出。2)轮流说说,你是怎样做的
把学习的主动权真正交给了学生,既尊重了学生的已有知识储备,又在不知不觉中为新知的构建架设桥梁。
2、汇报交流:(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汇报,小组成员明确分工每人汇报一个)
有意见吗?谁再来说说想法。提问学生说一说两种方法解题的过程。
比较两种不同的分法有什么相同与不同?
师生小结:解答分数应用题的关键是找准单位“1”,如果单位“1”的具体数量是已知的,要求单位“1”的几分之几是多少就可以根据分数乘法的意义,直接用乘法计算。
3、比较分析;(3)引导学生根据线段图,分析数量关系式:买来大米的重量-吃了的重量=剩下的重量
(4)指名列出方程。
解:设买来大米X千克。x-5/8x=15 认真倾听、敢于提问
A生汇报 B生汇报
A生汇报:如果单位“1”的具体数量是已知的,要求单位“1”的几分之几是多少,就可以根据分数乘法的意义,直接用乘法计算
B层学生汇报同桌同学互相说一说。
B、C学生举例 学生学习的不只是“文本课程”,更是“体验课程”,本环节让学生充分经历已知“1”的量,求分率对应量,的解题方法,逐步感悟、体验,思维在交流中碰撞,问题在交流中得到解决。
在充分的感知、体验的基础上比较分析,水到渠成的完成求“1”的量用方程做或算术法做,沟通了新旧知识的联系,又揭示新知识的本质属性。
4、再次升化: 教学例2(1)出示例题,理解题意。
(2)比航模组多1/4是什么意思?引导学生说出:是把航模组的人数看作单位“1”,美术组少的人数占航模组的(2)学生试画出线段图。
(3)根据线段图,结合题中的分率句,列出数量关系式:
(4)根据等量关系式解答问题。
解:设航模小组有χ人。
χ+1/4χ=25(1+1/4)χ=25 χ=25÷5/4 χ=20
5、小结:
1、今天我们学习的这两道应用题,它们有什么共同点?(今天我们学习的这两道应用题,题里的单位“1”都是未知的数量,都可以列方程来解,这样顺着题意列出方程思考起来比较方便。)
2、用方程解答稍复杂的分数应用题的关键是什么?
(关键是找准单位“1”,再按照题意找出数量间的相等关系列出方程)
组组比航模组多的人数=美术组人 找到自己的学习伙伴说说你是怎样想的?
B层学生归纳 A层学生补充。
不仅巩固知识,给不同层次的学生起到不同的教学作用,又能为归纳求“1”的量的应用题的方法奠定基础。并完善板书。
三巩固练习,综合提高 88页的做一做。
2、综合练习
① 一块花布用去—,还剩20米。这块花布原来有多少米? 列方程的等量关系是。
如果设这块花布原来有X米,方程是。如果用算术方法直接列式解答,算式是。② 看图列式(略)方程:。算式:。
在此对两题及解答方法,解题思路进行比较。
③汽车从甲地开往乙地,行了全程的—,距乙地还有100千米。汽车已经行了多少千米?
用算术方法解答,综合算式是。对C层学生的集中指导。指导,组织学生交流。对学生进行评价。数学只有在生活中才能赋予活力与灵性。练习的设计充分体现这一点。
四、全课总结 今天你有什么收获?老师加以肯定和系统归纳,1、全体学生用两种方法独立解答第形成一个清晰的课堂教学知识网络。并与本节课建立的学习目标进行对照看是否完成了学习任务,对学生仍然存在的问题进行有效的引导和解答,圆满完成教学任务。
引导学生对知识进行总结,进行多元评价,对后继知识进行埋伏既有总结,又有评价,还有后续知识埋伏,起到一石三鸟的效果。
五、课后作业 基础性: 1.某校女生人数是男生的4/5,女生比男生少()/(),男生是女生的(),男生比女生多()/(),男生占全校学生的()。女生占全校学生的()。2.下面各题只列式不计算。
(1)甲仓存粮240吨,比乙仓多1/5吨,乙仓存粮几吨?
(2)甲仓存粮240吨,是乙仓的1/5,乙仓存粮几吨?
(3)甲仓存粮240吨,乙仓比甲仓少1/5,乙仓存粮几吨?
(4)甲仓存粮240吨,乙仓比甲仓多1/5,乙仓比甲仓多存粮几吨?
拓展性: 用两种方法解答:
(1)一台彩电比一台黑白电视贵2800元,已知彩电的单价是黑白电视的6倍,彩电和黑白电视的单价各是多少元?(2)一台彩电比一台黑白电视贵2800元,已知黑白电视是彩电的1/6。彩电和黑白电视的单价各是多少元?
板书设计:
稍复杂的分数除法应用题
“1”的量×分率=分率对应数量航模小组人数+多的人数=美术小组人数
(1+1/4)χ=25 χ+1/4χ=25 χ=25÷5/4 χ=20 对应数量÷对应分率=“1”的量 25÷(1+1/4)教学反思:
稍复杂的分数除法应用题是分数应用题的最后一块内容,也是学生最难理解的一类。对于分数乘法应用题的数量关系相对来说,学生理解起来较轻松。而分数除法应用题是乘法应用题的逆思考,学生对于这种逆向思维感到一定的困难。针对这一情况,帮助学生如何选择解题策略显得尤其重要。
在这堂课中,当出示例题之后,我没有直接让同学们解决问题,而是先让学生回忆一下我们可以利用那些方法帮助解答应用题。这时学生就归纳如下:画线段图、把应用题编成文字题、找出数量关系式、找准标准量和比较量、列方程解答应用题。这些就是解题策略。不同程度的同学都可以找到适合自己的方法,从而解答题目。对于程度较好的同学,可以选择前3种方法,对于程度较差的同学可以选择第4种方法,而对于习惯于顺向思维的同学来说,选择列方程解答应用题应该是最合适的方法。
以上例题中,画线段图:略
编成文字题可以是:多少只的(1-20%)是720只? 数量关系式是:多少只×(1-20%)=720只
找准标准量和比较量是:标准量是1980年的只数,比较量是720只,问题是求标准量,用除法做。
列方程解答应用题:X×(1-20%)=720 其实仔细想来,以上5种方法都是相通的,都可以统筹在一起讲解,只是找准标准和比较量这种方法比较死板,好像是让学生对照着一个模子套,这主要是针对基础比较差的同学,无法理解数量关系,其中不乏存在着一点应试教育的思想。
第二篇:《秋游》分层教学教案[模版]
《秋游》分层教学教案
教学要求: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B类学生要求)
(A类学生要求能背诵课文二、四两段;C类学生要求正确、流利地朗读。)
2、学会本课9个生字,田字格上方的4个字只识不写。认识1个偏旁撇刀头。理解由生
生字组成的词语;
(A要类学生要求能用“一望无边”、“追逐”、“开心”造句;B类学生用“追逐”、“开心”造句;C类学生只要求用“开心”造句。)
3、通过对课文的朗读、感悟,感受秋天的美好景象,激发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难点:指导朗读和写字
课时安排:三课时
第一课时:初读课文,指导识字;第二课时:精读课文,指导朗读;第三课时:
指导写字,巩固练习。
教具准备:教学挂图、配乐课文录音磁带、句式投影片、装有练习题的信封
配合的课外读物和活动:
1、指导阅读《语文补充阅读》第62页的《秋天》一文。
2、根据实际条件和情况可组织学生外出秋游,并要求将秋游的所见所闻所感写一篇日记。
教学过程:
第一 课 时
一、指导自学,初读课文
1、布置自学任务,进行个人自学
(1)给课文的每个自然段标上小节号;
(2)读准本课的生字,划出课文中带有生字的词;
(3)朗读课文,边读边想划线词语的意思。
2、师巡视进行个别指导(重点C类学生学习指导)。
二、反馈指导,理解词语
1、课文一共有几个自然段?(C类学生回答)
2、检查第一段:
(1)出示词语: 凉(liáng)了 郊(jiāo)外 游(yóu)玩
指名读(B、C类学生读),正音;齐读。
(2)指名读第一段(C类学生读)
(3)“郊外”是什么意思?
3、检查第二段:
(1)指名读第二段(B类学生读)
(2)齐读词语:一望(wàng)无边 白兔(tù)
(3)“一望无边”是什么意思?(A类学生回答)
课文中是指什么“一望无边”?(C类学生回答)谁能用“一望无边”说个句子?(A、B类学生回答)
4、检查第三段:
(1)齐读词语:农(nóng)田
(2)“农田”是指什么?(B、C类学生回答)(3)指名读第三段(C类学生读)
5、检查第四段:
(1)出示词语:草地 打滚(gǔn)儿(ěr)逮(dǎi)蚂(mà)蚱(zhɑ)嗓(sǎng)子 追逐(zhú)笑着喊(hǎn)着 开心
指名读词(A、B类学生读),重点指导读好儿化词“打滚儿”。
集体齐读。
(2)你读懂了哪些词?(B、C类学生回答)
(3)教师简单介绍“蚂蚱”。
(4)谁能用“追逐”说个句子?(A类学生回答)
(5)你能用“开心”造成个句子吗?(C类学生回答)
(6)指名读第四段(A类学生读)
6、听课文录音,完成思考题。
(1)播放课文录音。
要求:边听边思考每段各讲了什么意思?
(2)出示投影片,完成思考题:
()同学们玩得很开心。
()同学们跟老师去郊外秋游。
()天空美。
()农田美。
上面是课文四个自然段的意思。想一想:它们各表示哪一段的意思?你能将段落序号填入括号内呢?
① 异质小组计论;
② 指名板演填写(A类学生填写)。集体订正。
三、认读生字,指导书写
1、出示生字卡片,齐读生字。集体正音。
2、指名用“游”、“郊”、“望”、“喊”口头组词。
3、认识新部首:撇刀头
4、同质分组学习:农 兔 郊 逐 凉
(1)学习内容:①分析字形;
②书空笔顺;
③怎样记住这个字?
(2)师巡视,进行小组学习指导(重点C类学生小组)
(3)重点反馈:农、兔的笔顺。(C组学生汇报)
5、指导观察,进行描红
(1)怎样在田字格中写好这5个字?
(2)学生在书上描红5个字。师巡视,纠正不良姿势。
四、布置作业
1、完成《习字册》上“农、兔、郊、逐、凉”五个字的描红、临写;
2、读课后第3条词语。
第 二 课 时
一、课前预备:师生齐唱歌曲《郊游》。
二、围绕课题,启发谈话(导入新课)
1、“郊游”是什么意思?(C类学生回答)“秋游”呢?(B类学生回答)
3、课文中是指谁跟谁去哪儿郊游玩呢?(A类学生回答)投影出示:同学们跟老师去郊外游玩。这句话还可以怎么说?(A类学生回答)
(a.老师带同学们去郊外游玩。b.老师和同学们一起去郊外游玩。)
3、同学们跟老师去郊外游玩,他们看到了什么?都干了些什么呢?这节课,咱们继续来学习第一课。
学生齐读课题。
三、语言训练,指导朗读(精读课文)
1、学生自学:
(1)朗读课文,要求:字字读准,句句读通;
(2)思考:哪几段写了同学们在郊外玩耍的情景?
教师巡视,个别指导。(C类学生重点指导)
2、检查反馈
(1)指名读课文;(C类学生读一、三段;B类学生读第二段;A类学生读第四段)。
(2)哪几部分写同学们看到的景色?(B类学生并读)
哪几部分写同学们在郊外玩耍的情景?(A类学生回答并读)
3、学习第一段
(1)课文里哪一句话告诉了我们同学们跟老师出去郊游的季节?(B类学生回答并读)
(2)句式训练; ① 投影出示:
2、读课后第3条词语。
第 二 课 时
一、课前预备:师生齐唱歌曲《郊游》。
二、围绕课题,启发谈话(导入新课)
1、“郊游”是什么意思?(C类学生回答)“秋游”呢?(B类学生回答)
3、课文中是指谁跟谁去哪儿郊游玩呢?(A类学生回答)投影出示:同学们跟老师去郊外游玩。这句话还可以怎么说?(A类学生回答)
(a.老师带同学们去郊外游玩。b.老师和同学们一起去郊外游玩。)
3、同学们跟老师去郊外游玩,他们看到了什么?都干了些什么呢?这节课,咱们继续来学习第一课。
学生齐读课题。
三、语言训练,指导朗读(精读课文)
1、学生自学:
(1)朗读课文,要求:字字读准,句句读通;
(2)思考:哪几段写了同学们在郊外玩耍的情景?
教师巡视,个别指导。(C类学生重点指导)
2、检查反馈
(1)指名读课文;(C类学生读一、三段;B类学生读第二段;A类学生读第四段)。
(2)哪几部分写同学们看到的景色?(B类学生并读)
哪几部分写同学们在郊外玩耍的情景?(A类学生回答并读)
3、学习第一段
(1)课文里哪一句话告诉了我们同学们跟老师出去郊游的季节?(B类学生回答并读)
(2)句式训练;
① 投影出示:1` 秋风起了,天气凉了。
2、秋风起了,天气渐渐凉了。指名读。(C类学生读)
② 第一句和第二句有什么不同?“渐渐”是什么意思?(A类学生回答)(3)齐读第一段。(4)小结板书:去
4、学习第二段
同学们跟老师来到了郊外,他们仰起头,看到了什么?
(1)出示蓝天图(师轻声哼唱:“蓝蓝的天上白云飘„„”)
(2)指导看图;你们觉得秋天的天空美吗?美在哪儿呢?(A、B类学生回答)(3)课文里又是如何写的?(B类学生读第二段)
(5)碧蓝学生自由练读第二段,指名读。(A、B类学生读)(6)齐声朗读第二段。(7)小结。板书:看 天空
5、学习第三段
秋天到了,农田里也热闹起来„„(1)出示农田图:
指导导观察:农田里有什么样的农作物?(A、B类学生回答)(2)指名读第三段(C类学生读)(3)想象练说:
①投影出示:秋天到了。农田里,稻子黄了,像 ;高粱红了,像 ;棉花白了,像。
②异质小组讨论练说。③汇报。
(4)齐读第三段。
(5)小结。板书:农田
6、学习第四段
在这么美的秋天的郊外,同学们正在干什么呢?(1)出示玩耍图。
(2)自由朗读第四段,找出同学们玩耍的句子再读一读。(3)指名读第一句(B类学生读)
(4)“有的向着蓝天亮开了嗓子”这些同学会说些什么会唱些什么呢?
同质分组,讨论表演。
师巡视重点指导C类学生小组。(5)指名汇报,集体评价。
(6)指名读第二句。(B类学生读)
第二句告诉我们什么?“多开心哪!”只有一个人开心吗?谁能把这一句说完整?(B类学生回答)(7)小组练读第四段。(8)齐读第四段。(9)小结。板书:玩
四、总结全文,齐读课文(巩固小结)
1、总结课文;课文写了秋天到了,同学们跟老师去郊外游玩,看到秋天的天空和农田里的景色,大家玩得很开心。板书:开心
2、播放录音,齐声跟读。
五、同质分组,完成练习
1、分发合作学习题。
2、A组学生合作题:,有的,有的,有的,大家。B组学生合作题:
选修课上,同学们有的,有的,有的,大家。C组学生合作题:
碧蓝的天空一望无边,调皮的白云千变万化,这么美的天空你们喜欢吗?
1、大扫除时,同学们有的,有的,有的。要求:口头将句子补充完整。
3、小组合作学习
(1)小组内部练说,开火车向组内成员汇报。(2)小组评价:谁说的句子最完整、最生动?
4、小组代表汇报。师生集体肯定评价。
六、布置作业 朗读课文。
第 三 课 时
一、复习检查
1、开火车认读生字词;
2、齐读课后第3题词语;
3、指名分段读课文(B、C类学生读)思考:每一段讲了什么?
4、指名回答。(A类学生回答)
二、练习朗读
1、自由练读,教师个别指导(重点C类学生)
2、指名读,师范读,生试读。
3、同质分组练读,师巡视进行小组指导。(重点C类学生组)
4、反馈检查:
(1)C类小组齐读课文,检查是否准确、流利;
(2)B类小组齐读课文,检查是否准确、流利、有感情;(3)A类小组齐背课文二、四两段,检查是否达到要求。
5、齐声有表情朗读课文。
三、指导写字
1、异质小组学习:凉 望 游 滚(1)分析字形结构;(2)书空笔顺;
(3)你怎样记住这个字? 师巡视进行个别指导。
2、反馈“望”的笔顺。
3、集体观察讨论:如何在田字格中写好这四个字? 教师重点指导学生写好“望”和“滚”。
4、学生在书上描红这四个字。师巡视,纠正不良姿势。
四、布置作业
1、完成《习字册》上“凉”、“望”、“游”、“滚”四个字的描红临写;
2、抄写课后第3题词语。
2、板书设计:
去
↓ ↗天空
看 开心
↓ ↘农田
玩
第三篇:浅谈分层教学
浅谈分层教学
自从学校提出了分层教学—-让每个学生不断进步后,我就在思考,在我的教学中该如何向学校的校本课题靠拢。
因为我负责的是学校四五年级的心理课,那心理课上该如何分层呢?心理素质好?心理素质差?我觉得都不太合适,学生的心理素质本身就并不是可以用一个单一的好坏就说的清的。
它会受所处的环境,面对的领域,当日的情绪等因素影响。我们的心理韧性和积极乐观课主要培养的是孩子积极乐观的品质,培养他们在遇到生活、学习甚至到以后工作中的复杂情况时,从容面对,乐观应对、韧性强队的美好品质。可以做到胜不骄,败不馁,意志坚定,情绪稳定,辩证思考,坦然而理性地承认和接收现实,又能有勇气、有能力、有智慧的去适应环境,尽己之力,锐意进取,力图改变,实现自己的理想。
我们期望学生能够在当下及以后的生活、学习和工作中,对周围的人和事有正面的认知,拥有稳定的情绪、坚定的意志和自信的态度,正确合理的归因,科学看待成败,理性对待顺境和挫折,做到欣赏别人,悦纳自我,因时而动,顺势而为,享受做事的过程,体验人生的美好。
而在心理课堂中,我们倾向于让孩子们针对事件,针对焦点谈谈自己的看法,鼓励每个同学都发表自己的看法。而这些看法也没有明确的正确与否,我们培养的就是孩子们的辩证思维,培养他们学会站在不同的角度去看待问题,进而解决问题。或许这就是一定程度上的分层吧,面对一件事的时候直观的感受是第一层,与之相反的角度是第二层,辩证归因是第三层,请同学们追忆分享自己的看法,每一个问题都会在同学们互相的交流中分享中,得到分层解读。这是学生自行形成的分层。
为了和我们的校本课题接轨,学期末的时候心理课也留了一次笔头任务。每名同学都要根据自己一学期所学的心理知识做一份手抄报,一个班级里总有一部分同学缺乏这部分的思路,技能。我鼓励他们寻找自己印象最深的一课,可以以几个人合作的方式,比如有人负责选题出思路,有人负责美术,有人负责写字,有人负责描边等,以这样的方式让全体学生参与其中,体会到积极乐观的力量,做到让每一孩子都不断的积极乐观,心理韧性起来,这或许就是不断进步的意义。
分层教学是一个很先进的理念,我期待着在未来的教学中我可以更加融洽的去运用,或是去发现隐藏在学生们中间的分层现象。我同样也期待着分层教学也会带着心理教学走向一个更先进的层面。
陈佳佳
2021.7.12
第四篇:分层教学
分层教学
教师所面对的是一个班几十个学生,这些学生受到遗传因素、心理因素、社会因素等方面的影响,形成了千差万别的个性。学生的学习、兴趣、能力等都各不相同。在班级授课制中,如果在课堂上教师搞“一刀切”,那就必然会造成一部分学生“吃不饱”,一部分学生“吃不了”的现象。美国学者卡罗尔曾经指出:如果提供足够的时间,或是学习机会,在具备合适的学习材料和教学环境,那么,几乎所有的学生都可能达到既定的目标。从这些理论出发,只要我们能因材施教,实施分层教学,促进每个学生的发展,对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十分有效,下面就分层教学谈几点看法。
1.分层目标传统教学,教师制定教学目标,只要遵照课程标准,从教材出发,考虑一个阶段学生的年龄特征和心理差异就可以了,而同一阶段学生在课堂上的个体差异却被忽略了。分层教学制定教学目标,要使层次不同的学生掌握适合她们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因此,在一堂课中可以有不同的教学目标,针对优、中、差三类学生制定:高层目标、中层目标、一般目标,突出了学习的层次性。在实际教学中要做到对学困生要保“底”,对上等生不封“顶”。在学生选择目标时,教师要加强指导,使学生尽可能地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目标。
2.分层备课教师在课堂分层教学中,一个十分重要的前提就是要分层备课。教师既要把握好“教材”,又要把握好每一个学生,要对本班不同层次的学生有深层次的了解,教师如何应对课堂上出现的种种情况,采取什么教学手段,如何进行引导,教师在备课中要有精心的准备。在备课时,教师要处处为学生着想,要考虑每个层次学生的个体差异、基础水平,最大限度地设置让学生充分展示自己的舞台,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使每一个学生都能最大限度地参与到教学过程之中,还要考虑在课堂上让学生学得快乐、学得有兴趣。3.分层教学课堂教学是语文教学的主渠道,要让每一个学生在每一堂课上都能发挥主体作用,成为学习的主人。例如在课堂教学的某一时段,教师可组织中等以上的学生讨论较高层次的问题,让学困生进行基础知识的书面练习;或者中等以上的学生搞小测试,对学困生做讲解。这样对不同层次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方法,使学生达成适合自己的学习目标,得到不同层次的训练。一般低层次的学生可采用“低起步,拉着走,多鼓励”的方法;中等层次的学生可采用“多练习,小步走,抓反馈”的方法;上等层次的学生可采用“小综合,多变化,促能力”的方法。在一堂课上,不管用什么方法,都要面向全体学生,要面向全体学生就要分层次。在分层教学中,还要注意层次间的互动,取长补短,共同提高。
4.分层评价在评价学生时,不能用一把尺子来衡量每一个学生,一定要根据每一个学生的具体情况,进行分层评价。要正确认识评价的目的是促进学生全面、健康的发展,促进他们在学习中学会学习,在不同层次的训练中形成能力。对学生来说,他们需要教师更多的鼓励,需要发现他们的闪光点。例如在作文评价方面,对能力强的学生要鼓励他们开拓视野,向更高的层次发展,给他们指出努力的方向;而写作能力较差的学生,不能批评、责备,要引导他们多观察、多思考、多训练,教给方法,发现优点,给以鼓励。如评语:“某某语句写得非常优美”;“这次作文比上一次进步多了”。对学生的评价一定要注意层次差别,要用婉转的语气指出,从而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对学生的评价要有利于学生的发展,总的来说对不同层面的学生不能用统一的标准。
5.分层练习练习是学生消化知识、巩固知识的过程,题的难易程度整齐划一,就难以达到预期的效果。题难度大,容易使学生产生畏难情绪;题简单容易挫伤上等生的积极性,很难调动他们的兴趣。因此,可将课内练习和课外练习(即课外作业)分为三个层次:一般作业、综合作业、提高作业。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实际,至少选做一组。对学困生做错了题,可暂不打分,待他们真正弄懂订正后,再给他们打分,这样让学困生从日益增长的分数上感受到经过自己的努力,学习成绩在不断的提高,可以此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总之,使用分层教学,要注意在“分层目标、分层备课、分层教学、分层评价、分层练习”等环节上做出明确的规定和要求,从而调动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的积极性,使中上等生有更高的学习目标,使学困生产生希望,建立人人向上的学习氛围,使教学过程在无形中得到优化,使学生的学习效率在不知不觉中得到大面积的提高。
第五篇:分层教学
分层教学、分类指导材料
分层教学,分类指导经验总结
安庆市第十中学 何孙香
我们都知道教学过程是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相互影响,有机结合进行信息交流的过程。教师首先根据知识的难易程度和学生实际,对所授知识分层分类,构成一系列有逻辑结构的材料,然后引导学生按一定程序学习、探究,从而达到理解、掌握和运用等不同层次的要求。为了更好地发挥班级授课制的优势,克服一律化教学要求所带来的弊端,发挥学生个性特长,必须改革课堂教学结构。因此,在2008-2009学年及2009-2010学年我带高二(1)和(5)班高三(1)和(5)班时我萌生了“分层、分类”的教学思想,并在实验中逐步形成了对“分层教学、分类指导”的客观必然性和科学性有了较为系统的认识。课堂教学的主要缺点是不利于照顾学生的个别差异,不利于发展学生的个性,不利于因材施教。尤其是我们学校安庆十中地处城郊,有部分学生的英语基础、学习能力参差不齐;学生又缺乏学英语用英语的环境和氛围,给英语教学带来了不少的困难。因此我尝试用“分层教学”的方法来针对性因材施教,以大面积提高学生的英语成绩。
所谓分层次教学,就是教师在学生知识基础、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存在明显差异的情况下,有区别地设计教学环节和进行教学,遵循因材施教原则,有针对性地实施对不同类别学生的学习指导。这不仅是我校特殊情况决定的,也是素质教育的要求,要面向全体,全面发展,同时也是差生的呼唤——“我们也能学好!”。
在教学中我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进行分层教学。首先我们在预先不告诉学生真相的前提下,按对高中学生摸底的英语成绩,将他们分为好、中、差三个档次,即统一进度,不同要求。从好、中、差各类学生的实际出发,确定不同层次的目标,这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的需求。作为老师,应该相信每一位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都能实现预订的目标。为了让所有学生都能更好地发挥潜能,我更应结合他们实际,设计合理的分层目标,既让优等生吃得饱,又得让差生吃得了。由于在教学中对差生实行“低起点”教学,自然就调动了他们学习的积极性,从而改变其自卑和落后的心理,为实现差生转化创造了条件。随着教学活动层次化的由低到高的发展,学生学习和探究的能力相应地得到了提高。
第二要进行不同层次的教学和辅导,组织不同层次的检测,使各类学生得到充分的发展。这满足不同学生的个性心理发展要求。它的特点是教师根据不同层次的学生重新组织教学内容,确定与其基础相适应又可以达到的教学目标,从而降低了“学困生”的学习难度,又满足了“学优生”扩大知识面的需求。教学过程中,教会学生学习是教师的一项重要任务,并且这项任务应贯穿教学的始终。在教学中,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巧妙地规定不同难度的任务,设置不同程度的提问,规定不同程度的作业任务。迅速找出各层学生的优缺点,逐渐熟悉全体学生。
对优等生应以他们自学为主,偶尔进行一些学法指导,尽可能地放手培养他们自学能力,还可能给他们提供当“小老师”的机会。而对差生,则应领着他们学、适时启发点拨,帮助他们获取知识。并且利用优等生辅导中差生学习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学习效果很不错。各位教师在教学中,进一步分层设疑激学,设计教法,从而产生动力,推动学习。一旦学生答对了,解决成功了就及时表扬,激励,使其产生自信心,激发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每周五测试,半月一考评,每月一考评(包括听、说、读、写),以得分量化评估。每次测评后,指出学生的弱点,提出解决办法,大力表扬优点,克服困难,乘胜前进。经这一阶段的教学,学生一定会有一个较快的进步。尤其是后进生,在扎实基础方面,会向前猛跨一大步。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享受到成功的欢乐。
第三要进行发展性评价使不同层次的学生不断提高,这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信心。据学生在前两阶段的各种测试、我的观察和分析结果,将原来的中游生、差生中进步较大的,适当前进一个档次,也就是原来差生中进步快的,选一部分安排到中游档,原来中游生中进步较快的,选一部分进上游档中。继续进行分层梯度教学。在此阶段教学中,教学要求在重组的中游档和差生档中,适当提高一些要求,练习内容、测试内容的综合性和难度都有所加大。目标是促使全体学生的成绩向上游中游层次前进。在学生成绩层次基本向中游、中上游前进的前提下,就较容易发挥传统的课堂教学的优势,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在教学要求、教学方法、教学内容等方面采取“适当溶合法”,这样有利于大面积提高学生的英语学习成绩,达到一个学年教和学的高潮。总之英语分层教学法的整个过程中我要准确把握其节奏,精心设计各阶段的教学方法,因势利导,灵活运用,扎实学生听说读写各方面的基础,不断实践。从而使各层面的学生成绩得到全面提高,达到对英语应用自如的目标。
2010年6月 后附2008-2009学年及2009-2010学年分层教学详细成绩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