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组 瓦渡 王银沣)小学美术教学案例

时间:2019-05-12 22:25:4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三组 瓦渡 王银沣)小学美术教学案例》,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三组 瓦渡 王银沣)小学美术教学案例》。

第一篇:(三组 瓦渡 王银沣)小学美术教学案例

小学美术教学案例

隆阳区瓦渡乡中心小学 王银沣

《动物的脸》本课内容为《全日制义务教育美术课堂标准》(实验稿)教科书(人美版)五年级9册第6课。

【背景】

这一课属于美术的造型·表现的范畴,随着新课程改革,在美术教学中也越来越重视对学生的学法指导,以及有效目标的达成。虽然,现在用着的是人美版《全日制义务教育美术课堂标准》(2011年版)综合新课本和孩子们的实际,我还是把这一课用于教学中。为此,我设定了本课的教学目标:

1、显性内容与目标:

(1)应知:了解艺术家的作品怎样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认识中国画表现的特殊效果。

(2)应会:能用国画的表现方法,大胆地对动物的脸部特征进行创作;能较熟练地掌握用笔方法,控制墨色;能将动物的脸进行夸张、再现;能够自主探索绘画创作。

2、隐性内容与目标:

通过自主学习,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精神,加深学生对中国传统绘画的热爱之情;培养学生形成与动物、人与自然和谐,平等发展的意识。

【情境】

课前我制作漂亮的课件,以加强上课的效率,并把课堂结构调整为观察体验、欣赏探索、示范讲解、创作练习、拓展评价五个步骤。学生在看完老师展示的有关动物的图片和自己的体验后,对描绘动物的特点有了一定的认识,在看完老师的示范后,不仅对用中国画的工具作画有了浓厚的兴趣,而且促进学生对如何把握动物的特点有了更深的认识。因此,我对本课设计了以下的具体过程:

课前(2分钟):检查学生学习用具准备情况。

一、观察体验

1、欣赏范画,让学生观察、分析、并思考问题:(幻灯片展示)

2、学习几种主要的运笔方法

勾染法(大象)、中锋破笔法(狮子)、破笔点染法(猴子)、勾线点染法(狒狒)、丝毛法(猫)。

二、欣赏探索

同学们来欣赏一下这张《猫头鹰》,这是我国著名画家黄永玉的作品(思考)

(1)这只猫头鹰体现得怎么样? ——生:夸张、形象

(2)猫头鹰脸上的哪部分最突出、最能体现猫头鹰的特点?——生:眼睛、眉毛

师:看来画家之所以画的作品形象、生动,很重要的一点是他们能够抓住动物的特征。

①猫头鹰基本造型

②猫头鹰形体结构:身子、翅膀、尾巴、爪子。

三、示范讲解

1、下面老师也要来画一种动物,请你仔细观察,看看老师是怎样来体现动物的脸的。

结合幻灯教学,边示范边讲解把猫头鹰的画法编成通俗易懂的小诗歌来进行教学,教师在画鸟的羽毛时要突出重点,尽量讲得详细一些。

画法配诗:

褐墨点头部,接着画身翅,浓墨画嘴眼,淡墨勾胸腹,浓墨画翅尾,背斑趁湿点,浓墨再画爪,猫头鹰俱画成。

画法步骤:

先用墨赭画头顶,接着画身体和翅膀注意水分不要太多,润笔、枯笔相结合。

2、在老师的绘画过程中大家一定学到了一些方法。同学们,虽然每个动物都有自己不同的容貌特征。下面请同学们在小组间研讨一下,并画下来。画完后再一次将作品送到小组栏中,看那组同学所用的方法将动物表现的更形象。

1)小组合作研讨、体现狮子和卷毛狗

2)请体现最好的组,讲讲绘画方法。

3、欣赏优秀的作品:

我们知道了绘画方法与动物特征是有着密切的关系的,只有根据动物的特征去选择合适的方法来体现,我们的作品才会更形象。

四、创作练习

你想画什么?准备抓住它的什么特点?(请你结合你最想体现的那种动物的面部特征,创作合适的方法去体现动物的脸)。

五、拓展评价

1、学生评价(那你认为哪张作品都用的方法与的脸部特征结合好,体现的动物形象)。

2、教师评价:

从同学们的作品中老师看到大家将动物的脸部特征与绘画方法结合的很巧妙,体现的很生动,而且从一张张生动、形象的动物的脸中看到了动物们也有喜怒哀乐。(看这只乐呵呵的东北虎,似乎在向大家表示感谢,近几年保护野生东北虎的工作收到了很好的效果,相信这项工作我们会做的更好。看这只怒吼的狮子正在警告人们,我们家族成员的数量越来越少,大家应该共同保护我们,让人与动物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分析】

(一)实现最优化教学导入

人获得信息的途径有80%来自视觉。所以形象丰富、生动的图象是美术课堂导入环节的主要来源,通过对色彩的感受、形态的体验、情景的触动,能很快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诱导学生进入有效地学习状态。

本堂课让学生欣赏了很多可爱的小动物的图片,学生看到这些喜爱的动物后,不由自主地想把它画下来。于是我有紧接着设计了让学生体验的教学环节,让他们运用已有的知识动手尝试,正像苏霍姆林斯基说的:“情感”是和谐教育的动力,导入方式的最优化设计又是课堂教学的排头兵,是一切教学活动的起源。本堂课的导入实现了优化教学,为学生作画做好了铺垫。

(二)运用合理化引导观察

在引导学生欣赏黄永玉的《猫头鹰》的国画时,我特意出示了猫头鹰的图片和国画作品放在一起,并让学生找出猫头鹰的特点,并和画作《猫头鹰》进行比较,看看他们的异同点,并理解画家如何把握动物的特点。通过分析,了解艺术来源于生活但高于生活的道理,让学生感受美、欣赏美,并极大激发了学生创作兴趣,使课堂有声有色,富有童趣。

(三)树立多元化评价

通过自评——他评——师评的三位一体化,每个人的不同角度出发,使评价更丰富,更多元化。《美术课程标准》在论述美术作业评价是指出:“要充分肯定学生的进步和发展,并使学生明确需要克服的弱点与发展方向。”作为引导者,应该留出一点时间发现作品的亮点,强化个性发展或引导指出并弥补不足,获得持续发展的兴趣与潜力。然而,一些老师并没有给学生进步发展的机会。没有老师的点拨评价,我想学生只能原地踏步。再加上他们在不断地欣赏大师作品,等到高年级后会出现“眼高手低”现象,从而失去作画兴趣,那是我们做老师的最大悲哀啊!所以说,重视并树立多元化评价是刻不容缓的。在实施效果评价时,要多利用学生自主的活动形式,了解学生的精神面貌和行为表现,尽可能的营造新鲜的气氛,教学环境的设计要考虑是否能给学生宽松的自由发挥和个性发展的余地,看学生是否对作品给予延伸性的关注与投入,继而提升兴趣与潜力的持续发展。

【反思】

兴趣和好奇心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兴趣和好奇心能把学生引领到无限的知识领域。绘画能力的训练不拘泥特定的模式,表达上不一定苛求过高,只要在充分相信学生的基础上,结合儿童的身心发育、经验和知识储备的支持,在课程资源的开发、语言的表述、问题的设置特别是教学方法方面更贴近儿童的实际。任学生的思路尽情驰骋,增强积极开拓思维的雄心。与此同时也给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唯有博学和开阔的视野,才是可持续发展的硬道理。以上的形式完全可以作为标准课的内容,作为创作艺术,教学手法可以更加灵活。

【体会】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美术实践活动本身就是创造和想象思维的过程,让孩子利用相象这潭活水,去感受更多的美,创造更多的美。在减少课堂教学环节,提高教学效率的尝试中,我认为主要是要设置好自己的课堂教学环节,并合理的把握好每个教学环节的时间分配。

第二篇:(瓦渡 王银沣)送教下乡小学美术培训总结

“国培计划”送教下乡小学美术培训总结

瓦渡乡中心小学 王银沣

我有幸参加了隆阳区“国培计划”送教下乡小学美术培训。本次培训主要聆听了来自昆明教科院姜云专家《小学美术课堂教学问题探讨-新课程下如何进行有效的教学设计》、娄泰道专家《小学绘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探究》等,认真听了《节节虫》、《生活与艺术中的花》、《做笔筒》分组教学“评课议课”,4节《色彩的色相》和1节校本课《设计校门》。“同课异构”由授教老师的反思和专家老师的点评使我对美术课有了新的认识。经过每一阶段都两天的短暂培训,我从中学到了很多,它不仅拓宽了我的视野,还丰富了我的实践经验,更让我的思想得到了升华。使我对教育有了更新的认识,更加热衷于教育事业。通过本次活动也让我从中发觉到了自身在课堂教学方面的浅薄与不足。下面我就针对本次培训谈几点自己的体会:

第一、聆听专家讲课,在收获中提高。听了专家的讲座,更是被专家们独到的教育理论所吸引。“书到用时方恨少”聆听了以后,自己的思想真可谓是豁然开朗,许多困扰了自己很长一段时间的教育教学问题也得到了迎刃而解。他们所讲的东西对我来讲,我的感触非常大,“纸上得来终觉浅”,在以后的工作实践中,我要更加重视人文思想的渗透,使自己所从事的工作更加完美。

第二、在反思中提升。加强学习,促进个人的专业发展。通过学习和反思,我认识到未来教育需要科研型的教师,而不再是“教书匠”。教师要想从“教书匠”转为科研型教师,首先要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给自己不断充电,消除职业倦怠。由于我们从事的教育事业,面对的是一群对知识充满渴求的孩子,将他们教育好是我们的责任和义务。

大家都知道要想给学生一碗水你必须有一桶水。同时教师要成为研究者,还要不断地学习,不断地总结,不断地反思,及时将自己的经验写成论文。既不能脱离教学实际又要为解决教学中的问题而进行的研究,即不是在课本上进行的研究而是在教学活动中的探究。

第三、认真理解、熟悉、分析教材。应从造型·表现、设计·应用、欣赏·评述、综合·探索等方面着手。灵活处理教材,结合当地的实际对目标进行设计,灵活选用教学方法和手段,精心巧妙的进行教学设计。

第四,虚心使人进步,取长补短是自己深造的出路,在今后的教学中认真反思本次培训的收获,改进自己的不足,把收获结合实际情况,发挥本地的优势,借助教材精心巧妙的设计教学教案,激情互动的把学生引入课堂活动中,牢固掌握每一节课的知识点,达到教学目标。

总之,这次培训是一次对教师专业成长极有意义的培训,带给我最深的体会就是教学不仅是一门复杂的学问,同时又是一门高超的艺术,需要我们不断去研究,不断地去反思,不断地去提高。惟其如此,我们才会在教师专业化成长的道路上走得更快,走得更好!

第三篇:小学美术教师国培送教下乡个人研修方案-瓦渡乡中心小学-王银沣

小学美术教师国培计划(2017)送教下乡个人研修方案

瓦渡乡中心小学

王银沣

一、指导思想

以美术新课程标准为基础,以优秀教师的工作经验为榜样,立足课堂教学和课外辅导。提升学生绘画技能,加强多种能力、素质的培养。激发学生感受美、发现美、欣赏美、再现美、体验美、创造美,绘画多彩世界,让世界多彩。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学习美术的兴趣,在绘画中体验乐趣,在乐趣中实现自我。切实做好美术教育教学工作,让学生快乐的成长。

二、研修目标

1、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专业水平;提高自己的课堂授课能力和创新能力;提高自己的美术教学教研能力。

2、丰富自己的教育教学理论素养;丰富自己的文学素养。

3、综合提升自身素质,特别是专业素养。

三、研修措施

1、做为一名美术教师,利用课余时间加强练习、学习,努力提升自身专业技能。

2、加强学习,丰富自己的教育教学理论素养和文学素养。

3、听课、学习、交流,学习他人在教学中的优点,弥补自己的不足,努力改进,增强自己教育科研能力。

4、积极创造精彩的课堂氛围,积极展示自我。

第四篇:(三组)第二阶段作业小学美术《节节虫》案例分析

小学美术《节节虫》案例分析

瓦渡乡中心小学 王银沣

在隆阳区“国培计划”送教下乡小学美术教师第二阶段(研课磨课)培训,代维老师上了《节节虫》一课,课后专家和老师们一起评了《节节虫》这课,受益颇多。在此就这课来谈一谈自己一些不成熟的听课评析。

评析1:

亮点一:课前准备充分。多种多样的材料,丰富的材料既可“就物造型”,又可“依思择物”是啊!看似简单的课前准备反映出了教师的教学思想。“自己准备制作材料”提供材料统一发放,省得要老师多次要求,督促检查。这样做,看似是教师考虑周全,其实是思想上不敢放开,既低估学生的自理能力,又限制了孩子个性发挥。自备材料让学生们在制作时,相互间能耳闻目睹,对各种材料的材质、造型、色彩的运用有了多重把握,材料的多样化更有利于个性化的作业。

评析2:

亮点二:老师对各类学生的包容和理解。就本课来说:急性子喜欢边做边改,慢性子喜欢先设计后制作,优柔寡断者喜欢“广览众书,择其优者,而摹之”。学生的气质、性格不同,制作过程中实施制作的方法、速度当然也不同。这节课自始至终老师放下了架子,平视每一个学生,让他们随其根据自己的个性喜好选择内容和方法;让他们想其所想,做其所做,让他们“为所欲为”后引导其“大有所为”。这样的学生和作品自然能爆发出个性色彩来了。

评析3:

亮点三:注重激发学习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代维老师运用多种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运用课件直观展示,变陌生为喜欢;提出学生感兴趣的、有价值的问题;小组合作形式讨论思考并动手操作等等。为学生营造了良好的获取氛围,使之处于积极、主动地“乐学”状态。让学生乐于接受,且兴致极高,让孩子产生了对节节虫的兴趣,符合学生的心理特点。使得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投入到课堂学习中来。此后又在交谈过程中让学生进一步了解了本节课的主题,同时也在愉悦的情绪下了解了本堂课的作业要求,为后来小朋友制作好节节虫的埋下了伏笔,从中掌握了目标中该了解的相关的美术知识技能。所以说在美术教学中情感教学手段虽然千变万化,但万变不离其宗。我们对美术教学要有执着的追求,要走出新路来,摆脱某些传统观念的束缚,但不是彻底的决裂。而是要引导学生“入其境”、“会其境”,充分的挖掘学生潜智,逐步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美、欣赏美、体现美和创造美的能力。提升他们的审美情趣,真正提高他们的创作水平和审美价值观。

总体评析:

本课是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小学美术第4册教材中的第7课,属[综合 探索]学习领域的教学。根据二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首先这节课要在教师的鼓励和赏识建立起学生的自信心。然后再在游戏中融看、做、玩于一体,给学生提供自我展现的机会,从而促进学生个性的形成和发展。其次是在教学中要充分体现学生主动参与的自主学习氛围,这样才能逐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协作精神。本课在上的过程中虽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是年轻教师的强项,从而提高了课堂效率,虽不能达到“高效”,但也实现了“有效”。老师只是想通过本课的学习,让学生能在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中学会如何制作有趣的节节虫,从而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及综合的评价能力等多方面的能力。注重学法指导,教给方法。我们的课堂就是要这样有选择的教,哪位教师也不能把孩子终生需要的东西完全“教给”他们,而是要“交给”他们。就是要遴选和筛选“最有价值”的知识、“最有力量”的思想、“最有发展”的能力,给学生留下“带的走”的东西,让学生的智慧与精神完整的、和谐的共生。

我的建议:

1、注重多元评价

评价是一种价值判断的活动,一定要注重对孩子的多元评价,没有评价的教育是缺憾的、不完整的,通过多元评价,让孩子们的世界五彩斑斓!

2、关注另类群体

教师的眼睛可以不大,但要“雪亮”,需要练就 “火眼金睛”,洞察全局,要时刻做到:目中有人。

另类群体是两类:

一是:学生蔫。几乎不发出声音的要关注。一定要关注弱势群体,不让一个学生掉队,不忽略任何一个角落,要给无助的心灵带来希望,给稚嫩的双手带来力量!

二是:学生欢。孩子们的注意力是短暂的,兴奋状态也会稍纵即逝。回头回脑的、坐卧不安的、还有要打官司告状的,出现这些情况对于二年级的孩子们来讲是正常的,他们即使犯了错误那都是“美丽的淘”。出现这种情况教师不能视而不见,要及时组织教学,来“扭转局面”,来重新用教师的精彩点燃学生的精彩!

3、倾听异样声音

我们教师的角色定位应该是:为学生服好务,我们更要倾听那些能够发出自己声音的学生的心声,不要千篇一律、不要整齐划

一、不要迷信标准答案,一个微弱的“声音”,或许就是一个惊人的创造。

4、注重课堂留白

课堂教学不是执行教案,而是要在预设中精彩生成,课堂中要给学生思考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的想法激荡,让学生恍然大悟,切莫“包办代替”,“急于求成”,让学位在等待中绽放美丽!当然,我是一个年轻的美术教师,不是很懂美术专业在教学中如何更好的体现出一个好的教法,给代维老师评课,实属牵强。听、评这节美术课,实际是我学习的一个过程。在此,谢谢代维老师!

第五篇:小学美术教学案例

小学美术教学案例

【主题】小学美术课堂激发学生学习美术兴趣之多媒体巧妙应用。

【背景】这是人美版第三册第5课《漂亮的小钟表》教学内容,这一课属于美术的设计〃应用的范畴,小学美术低段主要在于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让课堂活化,为此,我设定了本课的教学目标是:

1、通过欣赏活动,了解钟表的文化以及钟表外形的特征,能利用生活中废弃的材料和彩纸剪贴的方法,设计制作既有特点又美观的钟表,从而提高学生的设计制作能力和创新能力。

2、通过看一看、想一想、试一试等多种教学方法,引导学生探究设计钟表的基本方法,启发学生进行大胆的创新并感受设计为人服务的设计理念。

3、通过本科学习,在激发学生对美术学习活动兴趣的同时,提高学生珍惜时间的意识。

【情景】课前我制作了漂亮的课件,把整个课程设置成看一看、想一想、试一试、展评四个阶段。在导入环节我设置了猜谜导入,符合二年级学生的心理,同学们都很积极,很配合,课堂气氛也活跃起来。

在看一看环节,同学们对琳琅满目的钟表表现出极大的喜爱。试一试,大显身手,同学们都很积极。

【分析】

1、多媒体应用的视觉功效

在信息化普及的时代,传统的教学模式似乎已经跟不上潮流,尤其对于我们艺术科目,借助多媒体比单一的讲述和只局限于课本的范例更能达到课堂预期的效果,在看一看环节,如果只是课本上的例图,学生可能不尽兴,可能课前已经看了,激不起多大的兴趣,但是借助多媒体,借助现在的网络,我们可以搜集很多的钟表图片,既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又能开拓学生的眼界,为设计小钟表提供更多的素材,何乐而不为呢?

2、多媒体应用调动学生掌握新知

在美术教材中出现重点难点时,需要学生探索理解主动掌握,而学生启而不发时,教师可借助多媒体,根据教材内容的不同,再现情境,突破学生的思维模式,学生听得不但不烦,还很清楚,达到了激情引趣,趣中施教,教中有乐,乐中起智。有动画效果,有优美的音乐,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最大程度的调动起来,使美术课堂真正做到审教育人,美中育人,自由创作,巩固新知。在想一想环节,对于钟表外形结构的理解,如果只是讲述,或者以我制作的小钟表讲述,学生的积极性可能不高,理解性也不高,但是借助了多媒体,通过看、听、想一步一步容易掌握和理解。在试一试环节学生在优美的音乐声中,自由的设计制作,兴趣盎然,课堂气氛十分活跃。

【体会】

随着《美术新课程标准》的颁布和美术新课程改革的深入,美术课堂教学无论从思想、方法、手段、过程、形式上都正在进行着深刻的变化。这一改革和变化使美术教学中对多媒体技术的运用日愈明显。在来西张小学之前,美术课运用多媒体只是在公开课的时候用,平时上课很少去用,因为条件的限制,也因为自身的懒惰吧。在西张小学每个班级都配备了多媒体设备,面临的又是小学生,我的美术课基本都是用多媒体教学,既能激发想象,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又能拓宽学生的视野,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还变革了传统的教学评价方式与标准,为美术教师应用现代教育科学技术开拓了自由、广阔的空间,从而使美术教育变得更加丰富多彩、生动活泼,更好地适应学校素质教育的需求,更有效地为二十一世纪知识经济的发展服务。

下载(三组 瓦渡 王银沣)小学美术教学案例word格式文档
下载(三组 瓦渡 王银沣)小学美术教学案例.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小学美术教学案例

    小学美术教学案例 启动创新的闸门,触发想象与思考,传承美学的文化 ——《各种各样的鞋》教学案例 【背景介绍】 法国著名教育家第斯多惠曾一针见血地指出:“我们认为教学的艺......

    小学美术教学案例

    小学美术教学案例 ——小学美术四年级《千变万化的帽子》 一、案例主题: 本课以真实性、朴实性和学科性为指导思想进行教学设计。由于帽子的知识特别丰富,在一节课里要面......

    小学美术教学案例

    美术教学案例《标志设计》 案例背景 标志设计是在以前学习习近平面设计的基础之上,综合运用图形的造型和构成中的基本手法,开展应用设计实践课。标志是一种象征性艺术,他依靠一种......

    小学美术教学案例(范文)

    小学美术教学案例 ——小学美术四年级《千变万化的帽子》 一、案例主题: 本课以真实性、朴实性和学科性为指导思想进行教学设计。由于帽子的知识特别丰富,在一节课里要面面俱......

    小学美术教学案例

    ·小学美术教学案例· 《下雨了》 太和四小 李祥武 引言: “感知能力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本能力,每个人情感的生成,智慧的发展,都是建立在基本的感知能力的基础上的。”在课程......

    小学美术教学案例

    小学美术教学案例《谁画的鱼最大》 一、案例主题: 合理利用教学资源,实现最优化教学导入,运用引导观察,树立多元化评价,体现人文性教育,为学生的创作做一个良好的铺垫。 二、案例......

    小学美术教学案例分享

    小学美术教学案例分享 ——小学美术四年级《色彩的对比与和谐》一、案例主题: 这是本册教材中唯一涉及色彩知识的内容,是在上一册学习《三原色、三间色》的基础上进行的一次......

    小学美术教学案例

    小学美术教学案例《下雨了》 “感知能力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本能力,每个人情感的生成,智慧的发展,都是建立在基本的感知能力的基础上的。”在课程改革新的教育理念的指导下,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