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小学美术教学案例
小学美术教学案例
——小学美术四年级《千变万化的帽子》
一、案例主题:
本课以真实性、朴实性和学科性为指导思想进行教学设计。由于帽子的知识特别丰富,在一节课里要面面俱到是不可能的。因此,我根据教学目标、教学的重点、难点以及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了本课的设计。力求做到课件少而精,不摆花架子,让学生学得扎实。
二、案例背景:
帽子的起源可以追溯到远古时代。帽子的种类和用途很多。除了有遮阳、保暖、美观的作用外,有的可以显示职业和身份,还有的可以保护头部避免或降低来自外力的伤害。古今中外的帽子文化更是值得探究的。而四年级的学生对帽子的认知仅仅是:知道帽子的防晒功能、保护头部的功能、显示身份的功能、帽子的装饰功能。但学生们所知的这些功能也需要教师进行引导才能明确起来。同时,四年级的学生们对任何具有挑战性的事情都很感兴趣。他们对如何设计制作一顶功能强大同时又具有极强装饰性的帽子产生了极为浓厚的兴趣。但是,到底如何把一张平面的纸做成立体的而且又具有不一样的外型呢,学生们一般都只是把纸一卷了事,这样做出来的帽子外型就会是千篇一律了。所以,这是学生们在学习过程中会遇到的一个学习障碍。另外,如何在方形、圆形、梯形等基本形的基础上进行变化,这是需要学生们开动脑筋去思考的问题。三、三维目标:
1、知识与技能:了解帽子的有关知识并能利用各种材料和方法制作帽子。
2、过程与方法:了解和掌握帽子的基本造型、装饰方法。能用各种不同材质的纸张制作造型独特的帽子。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热爱生活、运用美术知识美化生活的兴趣。
四、教学要求与重难点:
要求:让学生设计制作各种纸制帽子。
重难点: 启发学生运用不同的彩纸制作立体帽子。
五、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课件,若干个帽子、剪刀等手工制作工具。
2.学生准备:彩色卡纸﹑胶水﹑剪刀﹑素描纸﹑小刀﹑各种装饰品。
六、教学过程
(一)、音乐导入:
出示课件,出现歌曲《小红帽》精彩的动画和音乐,让学生边欣赏片中小红帽的形象,边引导学生进入小红帽形象的想象之中,并伴随欢快的节奏来轻声哼唱而展开联想,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接受提问:“小朋友们,我是小红帽,大家看一看,想想你看到了什么?我头上的帽子漂亮吗?你也想有一个吗?就请同学们跟着老师一起做吧!一起做千变万化的帽子。”教师板书课题——千变万化的帽子。
再出示课件:各种各样的帽子。有古代现代,和各民族,款式多样,让学生进行区分对比,通过欣赏对比让学生对帽子的形状、颜色、饰品更加了解,为制作帽子积累素材。
(二)、师生合作、探究方法:
1、什么才叫千变万化?你能说说千变万化指的是帽子哪些方面的变化吗?
2、师生共同研究帽子的制作方法:选择材料,设计款式,制作方法(主要是粘贴,缝制),装饰方法(粘贴,画,佩带)。教师板书。
(三)、教师示范:
因为制作是本课难点,所以教师要做一些拼折的示范,让学生更直观一点,利于学生掌握制作要点。教师再小结,强化学生对帽子制作步骤的了解。突出了本课的重点。
老师提出制作要求,让学生自选材料和方法,制作出一顶造型独特,颜色美观的帽子。提醒学生在制作过程中使用剪刀、针线注意安全。垃圾装进袋子里。
(四)、小组合作、创作实践:
1、分组或单人进行创作,可互换材料。制作前小组先讨论制作帽子的想法并画出帽子的小图。分组进行有利于学生合作探究,画出图稿让学生做到胸有成竹。
2、学生创作时,多媒体展示所有帽子的图片和播放优美的轻音乐渲染良好的创作氛围,同时也为创作有困难的学生提供具体的视觉形象。教师巡回指导。并进行个别辅导,发现好的作品及时展示表扬。
(五)成果展评:
1、让学生出示制作的帽子,小组或个人采用自评、互评等多种方式来肯定作品,同时也肯定了学生的能力。请制作优秀的小组或个人谈谈自己的制作构思和方法。激发学生的表达欲望。锻炼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2、现在动感的音乐响起来了,请学生带上亲手制作的帽子,伴随着音乐闪亮登场了。他们像小模特一样,摆出造型展示自己的帽子。通过这样的表演,给学生锻炼的机会,展示自我,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和成就感。
(六)课后延伸:
出示用其它方法设计的帽子,让学生发挥想象,未来的帽子会怎样?只有想不到,没有做不到。只要大家敢想敢尝试,一定会成为一个出色的设计师,设计出款式更奇特,功能更多的帽子。可以写出构思,画出设计图。让学生的想象和创作能力得到进一步提升。
七、教学后记和反思
本课努力地探索小学设计制作课的教学实践,将美术中的设计制作和音乐中的歌曲教学融入到美术课教学中,并通过可爱的动画、动听的歌曲,巧妙的对话来创设一个童话般的帽子世界情境,使学生始终在一种轻松愉快的艺术氛围中学习;始终围绕《小红帽》的歌曲来进行艺术的感受、体验和创造。充分体现了教师较灵活而精心的教学设计和引导启发,同时又体现了学生是整个课堂教学的主体。学生较成功地描绘出了各自想象创造的帽子形象,并能基本跟唱《小红帽》的歌曲,学生学的主动,学生开心,学有所思,学有所得。得到了设计制作课教学的点滴经验和成果。
我们都知道:教学实践的最大意义就在于进行反思,只有进行认真的反思才会有教学的改进。
我认为本课教学后,有几个值得反思和重视的问题:
1、本课教学虽然在教学设计上有较大的突破,但还感觉没有摆脱传统美术课和音乐课的束缚,在歌曲学习与设计制作学习的融合和过渡上还显生硬、不自然。
2、教师的示范过多,对学生的创造思维有一定的局限影响,没能更充分的调动学生的想象创造力。
3、作为一名从事美术教学的教师,在对歌曲的教学处理上,感到“力不从心”。感到自身缺乏较好的音乐素养和教学积累。使学生的歌曲表演唱练习效果不太理想,远未达到预想的艺术表演唱的效果。
第二篇:小学美术教学案例
小学美术教学案例
【主题】小学美术课堂激发学生学习美术兴趣之多媒体巧妙应用。
【背景】这是人美版第三册第5课《漂亮的小钟表》教学内容,这一课属于美术的设计〃应用的范畴,小学美术低段主要在于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让课堂活化,为此,我设定了本课的教学目标是:
1、通过欣赏活动,了解钟表的文化以及钟表外形的特征,能利用生活中废弃的材料和彩纸剪贴的方法,设计制作既有特点又美观的钟表,从而提高学生的设计制作能力和创新能力。
2、通过看一看、想一想、试一试等多种教学方法,引导学生探究设计钟表的基本方法,启发学生进行大胆的创新并感受设计为人服务的设计理念。
3、通过本科学习,在激发学生对美术学习活动兴趣的同时,提高学生珍惜时间的意识。
【情景】课前我制作了漂亮的课件,把整个课程设置成看一看、想一想、试一试、展评四个阶段。在导入环节我设置了猜谜导入,符合二年级学生的心理,同学们都很积极,很配合,课堂气氛也活跃起来。
在看一看环节,同学们对琳琅满目的钟表表现出极大的喜爱。试一试,大显身手,同学们都很积极。
【分析】
1、多媒体应用的视觉功效
在信息化普及的时代,传统的教学模式似乎已经跟不上潮流,尤其对于我们艺术科目,借助多媒体比单一的讲述和只局限于课本的范例更能达到课堂预期的效果,在看一看环节,如果只是课本上的例图,学生可能不尽兴,可能课前已经看了,激不起多大的兴趣,但是借助多媒体,借助现在的网络,我们可以搜集很多的钟表图片,既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又能开拓学生的眼界,为设计小钟表提供更多的素材,何乐而不为呢?
2、多媒体应用调动学生掌握新知
在美术教材中出现重点难点时,需要学生探索理解主动掌握,而学生启而不发时,教师可借助多媒体,根据教材内容的不同,再现情境,突破学生的思维模式,学生听得不但不烦,还很清楚,达到了激情引趣,趣中施教,教中有乐,乐中起智。有动画效果,有优美的音乐,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最大程度的调动起来,使美术课堂真正做到审教育人,美中育人,自由创作,巩固新知。在想一想环节,对于钟表外形结构的理解,如果只是讲述,或者以我制作的小钟表讲述,学生的积极性可能不高,理解性也不高,但是借助了多媒体,通过看、听、想一步一步容易掌握和理解。在试一试环节学生在优美的音乐声中,自由的设计制作,兴趣盎然,课堂气氛十分活跃。
【体会】
随着《美术新课程标准》的颁布和美术新课程改革的深入,美术课堂教学无论从思想、方法、手段、过程、形式上都正在进行着深刻的变化。这一改革和变化使美术教学中对多媒体技术的运用日愈明显。在来西张小学之前,美术课运用多媒体只是在公开课的时候用,平时上课很少去用,因为条件的限制,也因为自身的懒惰吧。在西张小学每个班级都配备了多媒体设备,面临的又是小学生,我的美术课基本都是用多媒体教学,既能激发想象,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又能拓宽学生的视野,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还变革了传统的教学评价方式与标准,为美术教师应用现代教育科学技术开拓了自由、广阔的空间,从而使美术教育变得更加丰富多彩、生动活泼,更好地适应学校素质教育的需求,更有效地为二十一世纪知识经济的发展服务。
第三篇:小学美术教学案例
小学美术教学案例<各种各样的鞋> 启动创新的闸门,触发想象与思考,传承美学的文化 ——《各种各样的鞋》教学案例 【背景介绍】
法国著名教育家第斯多惠曾一针见血地指出:“我们认为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而《美术课程标准》中也提倡:美术学习绝不仅仅是一种单纯的技能技巧的训练,而应视为一种文化学习。不是把美术看作技艺的传承,而是力图使学生体验和认识美术的文化内涵。
过程中发现规律,我在多年教学中努力用新的理念来组织教学,效果很好。因此本课的教学设计中我也力求从学生的兴趣入手,因为兴趣是创造的先导,有兴趣才能促使积极的想象,进而升华为创造性的思维和实践。再通过多样的教学形式来刺激潜藏在每一个学生心灵中的创造探索的欲望,以培养创造力为中心。为学生营造一种轻松、愉悦的气氛,鼓励学生自由地去想象创造,放飞想象的翅膀。
本案例为人美版小学美术第五册《各种各样的鞋》一课,针对三年级学生的年龄特征和心理特点,运用多种手段,让学生从观察到表现,从现实到想象,从平面到立体多方位地设计自己喜欢的鞋,把美观、实用、科幻等设计思想贯穿在新鞋子的设计中,把美术作业与语文学科的作业进行综合,从而培养学生在动脑、动手的过程中充分享受成功的快乐。并通过对鞋的研究,使学生了解了鞋上的历史文化、民族特色、穿鞋人的身份地位,以及鞋与生活的关系„„ 【教材分析】
本课属于“综合.探索”领域,以“鞋”为主线进行联想和创作,因为鞋是人类文化的缩影,不同民族,不同的时代,不同的身份,有许多风格迥异的鞋,虽是一双小小的鞋却蕴涵了丰富的文化,又给人太多的启迪。选择鞋为探索内容,贴近学生生活,让学生在生活中发现美、感受美、创造美、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的情感。【对象分析】
鞋是想象有源泉,千姿百态的鞋能激活创作的灵感。利用多种材料,做一双自己喜欢的鞋,把它穿在脚上,摆在桌上,挂在墙上,让自己做的鞋成为一件艺术品,一件装饰品,从而激发学生无穷的学习兴趣。【教学要点概述】
教学内容:《各种各样的鞋》 教学对象:三年级学生 教学目标:
情感领域:培养学生发现美、表现美、欣赏美的能力。认知领域:引导学生仔细品味鞋上的文化,了解鞋的历史及鞋的造型特点,知道鞋与生活的密切关系。操作领域:展开想象的翅膀,用自己喜欢的材料制作一双心中的鞋。
教学重点:了解鞋的文背景,鞋的艺术特点,感受鞋的装饰美。
教学难点:A、摆脱对原有形象的束缚,培养标新立异的创造精神。
B、根据鞋的特点巧妙的联想及制作,创新使用材料设计制作,体现审美性和实用性。
教、学具准备:教学课件、鞋子实物,制作材料、鞋的相关资料和图片。
教学方法:欣赏、观察、讲解、讨论。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发思维,激发兴趣。(课前将搜集来的各式各样鞋子挂在教室的墙壁上,摆在桌子上,营造一种氛围,让学生仿佛置身于一个琳琅满目的鞋的世界。)
师:今天请同学们跟着老师一块儿去参观鞋子商城,看看商城里的鞋子奇在哪里?怪在哪里?
(在舒缓、悠扬的乐曲下教师带领学生一起参观。)【学生在教师的带领下鱼贯而人,进入教室的后,仿佛置身于一个鞋的海洋,他们大都会兴奋不已,惊叹不已,浓厚的学习兴趣一下了就被调对起来了。学生在遭遇这些精美展品的瞬间,他们把所看到的,感受到的和体悟到的在头脑中留下了深刻的影象,表现出了惊异的表情,姿态、动作,他们的思维一下子便奇迹般的活跃起来。】
(二)直观感受,分析讨论,加深印象。
今天就让我们踏着历史的足迹去追朔渊远流长的鞋的文化吧。
出示课件:赏析与讨论,学生自主探究。
① 从这些鞋上你能看出历史的足迹、时代的步伐吗? ② 从这些鞋上你能猜出穿鞋人的身份吗? ③ 从这些鞋中你能说说它们的功用吗?(从古代的作品中分析,可以看出不同时代的鞋的样式。从我国不同民族中分析鞋的特点,从鞋的造型、装饰、结构、色彩几方面交流。
【常言到:爱美之心人人皆有,然而审美意识却非人人等同,通过欣赏许多风格迥异的鞋子,可以不断提升学生的审美素质,使学生对普通的鞋子有了全面、全新的感受。一双小小的鞋子却蕴涵了丰富的文化,通过欣赏这种最直接的方式,学生在极短的时间内便仔细判读出了文化的遗存,并经由反刍,消化,表达个人的见解,他们的这种体认是最为深刻入微的。】
(三)观察体验,活跃思维,大胆设想。
① 教师实物投影演示分析鞋的结构,了解鞋的装饰。② 生活中处处都有艺术设计,不同的设计给人的感受是不同的。虽是一双小小的鞋子,但设计却贵在奇思与妙想。引导学生欣赏不同种的鞋子,分析、讨论鞋子哪部分最有特点?哪些部分最奇特。(自主探究,发散思维。)
高高的鞋跟:带车轮的,长颈鹿的脚,埃及女神的脸„„
奇特的鞋面:楼梯式的,汽车式的,桥梁式的,张开的嘴吧
大大的鞋口:笔筒式的,怪兽的嘴„„(启动学生创新的闸门,让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
鞋面的图案装饰:重点欣赏用西班牙画家毕加索作品《格尔尼卡》所装饰的鞋面。(对毕加索这位艺术大师的童年生活、生长环境、时代背景,创作经历,作品特色进行简单的介绍。并拓宽学生对美术画家的了解。)
【许多学生对于凭空的想象往往感到一筹莫展,常因苦思冥想而无冲动的创作体验而苦恼,通过这一环节的教学,学生进一步感知和体验鞋子的表现形式,帮助学生整理和清晰了自己的这些感受和思考过程。巧妙的为学生的构想提供了一个有趣的空间。让学生大胆的展开了联想,从面获得了创作的灵感。】
(四)自主合作,艺术实践,求异思维。
①观看课件了解制作方法:制作材料的展示,设计制作的基本方法。②布置作业:A、以小组形式进行合作,合理进行分工制作,并要求对小组内制作的作品用文字卡片进行说明,介绍鞋子的特点和奇特之处。
B、教师有针对性的进行辅导。
(大屏幕上出示刚才欣赏过的画面和播放优美的音乐。)【这个教学环节学生的想象力天马行空,完全沉浸在活跃、快乐的氛围中,学生们时而有灵感突现的喜悦,时而有深思后的顿悟。教室内随处激荡着创造的热力,因此教师施以适当的引导后,学生在美术的氛围中,便充分享受到了创造的乐趣,亲身体验创造的神奇。背景音乐的选择、流动的画面展示了良好的创作氛围,为创作有困难的学生提供了短暂的视觉形象,使其免除畏惧心理。】
(五)作品展示,评价反思,文字描写。①自评:说说自己的设想、创意。②互评:A、评别出心裁之作。B、评造型巧妙之作。C、评材料运用合理之作。D、色彩鲜明之作。
【通过作品展示将整节课推向了高潮,学生在这一环节中陡然间会有一种莫大的自豪感和成就感„„】
(六)课堂小结,课后延伸 ①课堂小结:今天我们用灵巧的双手创造出了令人叹为观止的奇迹,鞋子的造型形式多样,构思巧妙之极,我想通过这节课大家一定体验到了成功的喜悦,创作的乐趣了吧。希望同学们在今后的美术创作中,敢说,敢想,敢画,充分发挥自己的潜智,便一定会创作出更多,更好的作品来。要相信自己一定能行。
②布置课后作业:写作文《神奇的鞋子》
师:一双小小的鞋子给人以太多的启迪,也许有些同学在今天的制作完成后还有意犹未尽的感觉,或在我们头脑中想象的鞋子的形象将要远比我们制作的要神奇,要新颖。那么今天我们就以《神奇的鞋子》为题写一篇作文,看看哪一个小设计师能在他的作文中运用华丽的语言,把自己的鞋了设计的匪夷所思,与众不同。
【将学生的想象,与发散思维再次得到升华。既丰富了学生的想象力,又锻炼了学生的语文表达能力。这样学生灵感火花的闪现便不会转瞬即逝,这种通过写作来提高想象的方法一定会成为学生们的一种非常宝贵的精神财富。】 【课后反思】
我认为教学不仅仅是美术知识与语言文字两层面的简单联系,而是一种具有深远意义的综合能力的多重培养形式。因此在这个教学活动中,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各种感官,满足了学生探索和希望尝试的欲望,为学生提供了畅想的空间,学生们在老师创设的氛围影响下,充分激活了创作的灵感,擦亮了学生思维的火花,他们大多所制作的作品千姿百态,匪夷所思,运用各种废旧材料来制作鞋子,让学生真正体会到化废旧为神奇的力量。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作为教师的我总是以满腔的热情投入其中,与学生真诚互动交流,以心换心,心灵的真诚在语言、姿态、眼神中得以理解。教学中还够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主动接近他们,了解他们的创作意图和制作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学生打成一片,让他们觉得老师既可敬又可亲。本节课最令人感动之处便是在学生的创作中,整个教室里呈现出一种高昂的创作激情,大家兴致很高,看着大家一会蹙眉沉思,一会开心微笑的样子,我心里有说不出的高兴。在他们讲述自己的作品的时候,我也非常注意倾听,对于学生来说,他们的每一个发现都应给予肯定和鼓励,尤其是学生有与众不同的作品,我都及时给予表扬和宣传。整个活动都处在一种积极的尝试氛围中。但在这个环节中,发现还有为数不少的作品大多都是参考同伴的内容及做法,可见在开发学生的想象力这一块领域还需努力开垦,在平时的活动中应多鼓励学生大胆创作,发展其求异性。在本课的结尾我又进行了有意的延伸,通过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及突出学科间融会贯通的特点,将学生置于多元的情境中,培养学生知识迁移的能力,让学生们把这些意犹末尽的想象力融入到写作之中,他们创作了许多图文并茂,引人深思的写作作品来,这也是我意料之外的。一堂课不可能一蹴而就,它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如果能够长期的潜移默化,美育才能得以真正的生根发芽,作为一名美术教师,我感到所做的这些,还是远远不够的。在今后的美术教学中积极探索,不断提高美术学科的教学效率。让我们的美术课堂充满活力和生机,让儿童美术教育真正成为孩子们创新的摇篮!
第四篇:小学美术教学案例
美术教学案例《标志设计》
案例背景
标志设计是在以前学习习近平面设计的基础之上,综合运用图形的造型和构成中的基本手法,开展应用设计实践课。标志是一种象征性艺术,他依靠一种象形的艺术语言,向观者传导信息,在现代社会中,只要留心,标志几乎已经无处不在。因此,在教学中应引导学生联系生活经验,沟通多向感受的渠道。小学六年级的学生对日常生活中的设计知识有了一定的感性认知,只要真正的分析和理解了标志创意过程,就能设计出好的标志设计作品,做到学以致用。
教材分析
标志设计是人们用来识别和传达信息的象征性的视觉符号。本课内容设置注重从学生对日常生活中的标志的观察和识别出发,展现设计艺术对我们生活的独特意义。学生在识别大量熟悉的标志图片时,对标志的种类特征、表现形式等要素,有了系统的认知,并在学习的同时,启发学生依靠直觉、感受、想象和灵感来发展创造性思维能力。不断地探究,从而产生了对标志设计求知欲,使学生在充满宽松、和谐的气氛中学习,体验成功和欢愉。
教学目标 :
1、正确理解并掌握标志的概念,引导学生欣赏各种标志,并了解标志所传递的信息含义。
2、通过观察、体会,了解标志设计的基本方法,并能独立的尝试设计富有意义的的标志。
3、通过学习和设计标志,提高学生的艺术欣赏水平和创新能力,树立正确的审美观点。
教学重点:了解标志的应用分类和构成形式及标志的特点和用途。
教学难点:如何构思标志设计的创意,使设计的标志富有意义。教具准备:收集一些著名标志范例,电教设备、多媒体教学课件等。
学具准备:画笔、画纸、颜料、直尺、圆规等绘图用品。教学过程 :
一、组织教学:按常规进行。
二、启发讨论式导入
教师启发提问:同学们,随着社会科技的发展,标志的应用范围非常广泛,我们每天都能在不同的场合见到一些标志,请同学们仔细回想,你都见到过哪些标志?这些标志都有什么作用?
学生回答:……
教师总结:视觉图形进一步加以简化、美化,形成简明易认印象深刻的视觉符号,他能准确地向人们传递特定的信息,这就是标志。标志存在于我们社会的每个角落,适用于社会生活各个方面,在现代社会中,标志已不仅仅是一种单纯的视觉符号,它更具有独特的美学价值,强大的社会功能。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种视觉的语言――标志设计。(出示:课题)
师:你想通过今天的学习了解有关标志的那些知识呢? 下面请
同学们带着这些问题和老师开始今天的学习。
三、讲授新课:
(一)、标志的含义
引导学生看大屏幕,初步了解标志。(演示教学课件)师:同学们通过欣赏这些标志可以看出,每个标志都蕴含着大量的信息,通过我们刚才对标志的初步了解,谁能用自己的话总结一下什么叫标志?
生:。。。
师:因此可以说:标志是人们用来识别和传达信息的象征性视觉符号,具有识别、象征、审美和凝聚的功能。它通过精炼的艺术形象,使人一目了然。具有很强的概括性与象征性,同时也有着独特的艺术魅力。
(二)、标志的种类
下面同学们思考一下,这些标志按照用途的不同可分为哪些种类?同学之间可以互相交流、讨论。学生回答,教师总结(课件展示类别及图例)。
标志的类别繁多,使用广泛。例如:
用于国家标志的国徽、国旗。用于团体标志的共青团团徽,团旗,少先队的星星火炬。用于商品上标志称商标,如李宁牌商标、奥迪轿车标志;用于各行业、机关等职能部门的专业标志,如公路局的标志、中国铁路的标志、公安机关的标志等;用于会议上标志,如奥运会标志,我国政治协商会议标志;用于公路、铁路、航空交通的称交通标
志;指示人们注意安全的安全标志;此外,标志随着应用范围的不断扩大而多样化,如体育运动标志、电视台标志、网站标志等等。
(三)标志的组合形式,教师结合课件讲解。
颜色组合方式:我国在生产和交通安全的颜色标志为红(静止、停的意思)、黄(警告、注意的意思)、蓝(指令、遵守的意思)、绿(安全通行的意思)、如铁路用黄和黑标明注意、警告、危险的安全标志,用红和白作为公路交通标志,用红、黄、绿灯指挥车辆行驶的标志等。
图形组合方式:如奥运五环标志,党徽标志、农业银行标志、中国国际航空公司标志等等。
文字组合方式:如永久牌自行车标志、可口可乐标志、第一汽车制造厂标志等等。
图形和文字相结合的组合方式:如运用中国古钱和“中”字构成的中国银行标志、中国铁路的“工人”标志、中国工商银行标志等等。
(四)标志设计的方法步骤。以设计“南票实验小学”标志为例,讲解标志的制作过程。
选题。确定标志设计的题目、内容及要表达的信息;
构思。怎样突出标志设计的特征,用什么手法来表现。构图。可多画几幅草图,反复思考,寻找简练、概括的形象,明确地表达信息;也可采用不同的手法来表现,以选择合适的设计方案;
定稿。选择最理想的设计定稿。
着色。设色单纯、醍目,或用对比色彩。一般只用一两种颜色,防止杂乱影响效果。
(五)标志设计的主要原则(强调设计过程中要注意)简:设计简洁,一目了然,易识别。(采用美国百氏可乐饮料公司标志的五次变革来说明标志设计从繁到简的过程)
准:图文组合清晰,意向表达准确。(中国银行标志)奇:独树一帜、不能雷同。(采用几幅典型的标志图说明)美:符合艺术美的规律、符合普通大众的审美情感,注意使用场合。
四、作业要求:
1、请设计一幅具有特色的“禁止吸烟”标志;
2、请给学校的音乐会、艺术节、讲演比赛、故事会、家长会、书法比赛、绘画比赛、校庆等活动设计一个标志;
要求:形象鲜明,传递信息准确、独特、美观。
五、学生设计创作,教师巡视指导。(播放轻音乐和播放课件标志欣赏)
重点:引导学生丰富思维方法,如:怎样将语言概括地用符号来表现,怎样表达得明确,又有独特的形象。发现有独特设计的作业 可以展示给大家,以便同学之间互相沟通信息,互相启发。
六、课堂小结:展示设计较好的作业,请同学们完成作业后把作品贴到小画廊,并选出优秀作品在实物投影仪中展评,巩固标志设计的特征及表现手法的知识内容也可让学生以谈设计的构思过程来说明。
课后反思
在这节课中我主要注重学生情感体验,激活学生思维空间。教学中采用让学生先收集各种各样的标志设计,从整体角度考虑教与学的和谐发展。学生先有感性认知,继而在学习过程中启发学生的探究能力,从而引导学生进入标志设计的境地,激活学生在活动中观察、感受、记忆和想象等审美元素的开发,感受设计美带来的愉快。
这堂课教学过程是循序渐进的,以学生感兴趣的游戏入手,引入主题,突出课中的知识点。使学生主动地在课堂中感知,在活动中体验,在活动中探索,在活动中拓展。不仅获得了知识与技能,而且思维能力、情感与态度都得到了培养,有效地促进了学生全面、持续、和谐的发展。
第五篇:小学美术教学案例(范文)
小学美术教学案例
——小学美术四年级《千变万化的帽子》
一、案例主题:
本课以真实性、朴实性和学科性为指导思想进行教学设计。由于帽子的知识特别丰富,在一节课里要面面俱到是不可能的。因此,我根据教学目标、教学的重点、难点以及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了本课的设计。力求做到课件少而精,不摆花架子,让学生学得扎实。
二、案例背景:
帽子的起源可以追溯到远古时代。帽子的种类和用途很多。除了有遮阳、保暖、美观的作用外,有的可以显示职业和身份,还有的可以保护头部避免或降低来自外力的伤害。古今中外的帽子文化更是值得探究的。而四年级的学生对帽子的认知仅仅是:知道帽子的防晒功能、保护头部的功能、显示身份的功能、帽子的装饰功能。但学生们所知的这些功能也需要教师进行引导才能明确起来。同时,四年级的学生们对任何具有挑战性的事情都很感兴趣。他们对如何设计制作一顶功能强大同时又具有极强装饰性的帽子产生了极为浓厚的兴趣。但是,到底如何把一张平面的纸做成立体的而且又具有不一样的外型呢,学生们一般都只是把纸一卷了事,这样做出来的帽子外型就会是千篇一律了。所以,这是学生们在学习过程中会遇到的一个学习障碍。另外,如何在方形、圆形、梯形等基本形的基础上进行变化,这是需要学生们开动脑筋去思考的问题。三、三维目标:
1、知识与技能:了解帽子的有关知识并能利用各种材料和方法制作帽子。
2、过程与方法:了解和掌握帽子的基本造型、装饰方法。能用各种不同材质的纸张制作造型独特的帽子。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热爱生活、运用美术知识美化生活的兴趣。
四、教学要求与重难点:
要求:让学生设计制作各种纸制帽子。
重难点: 启发学生运用不同的彩纸制作立体帽子。
五、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课件,若干个帽子、剪刀等手工制作工具。
2.学生准备:彩色卡纸﹑胶水﹑剪刀﹑素描纸﹑小刀﹑各种装饰品。
六、教学过程
(一)、音乐导入:
出示课件,出现歌曲《小红帽》精彩的动画和音乐,让学生边欣赏片中小红帽的形象,边引导学生进入小红帽形象的想象之中,并伴随欢快的节奏来轻声哼唱而展开联想,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接受提问:“小朋友们,我是小红帽,大家看一看,想想你看到了什么?我头上的帽子漂亮吗?你也想有一个吗?就请同学们跟着老师一起做吧!一起做千变万化的帽子。”教师板书课题——千变万化的帽子。
再出示课件:各种各样的帽子。有古代现代,和各民族,款式多样,让学生进行区分对比,通过欣赏对比让学生对帽子的形状、颜色、饰品更加了解,为制作帽子积累素材。
(二)、师生合作、探究方法:
1、什么才叫千变万化?你能说说千变万化指的是帽子哪些方面的变化吗?
2、师生共同研究帽子的制作方法:选择材料,设计款式,制作方法(主要是粘贴,缝制),装饰方法(粘贴,画,佩带)。教师板书。
(三)、教师示范:
因为制作是本课难点,所以教师要做一些拼折的示范,让学生更直观一点,利于学生掌握制作要点。教师再小结,强化学生对帽子制作步骤的了解。突出了本课的重点。
老师提出制作要求,让学生自选材料和方法,制作出一顶造型独特,颜色美观的帽子。提醒学生在制作过程中使用剪刀、针线注意安全。垃圾装进袋子里。
(四)、小组合作、创作实践:
1、分组或单人进行创作,可互换材料。制作前小组先讨论制作帽子的想法并画出帽子的小图。分组进行有利于学生合作探究,画出图稿让学生做到胸有成竹。
2、学生创作时,多媒体展示所有帽子的图片和播放优美的轻音乐渲染良好的创作氛围,同时也为创作有困难的学生提供具体的视觉形象。教师巡回指导。并进行个别辅导,发现好的作品及时展示表扬。
(五)成果展评:
1、让学生出示制作的帽子,小组或个人采用自评、互评等多种方式来肯定作品,同时也肯定了学生的能力。请制作优秀的小组或个人谈谈自己的制作构思和方法。激发学生的表达欲望。锻炼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2、现在动感的音乐响起来了,请学生带上亲手制作的帽子,伴随着音乐闪亮登场了。他们像小模特一样,摆出造型展示自己的帽子。通过这样的表演,给学生锻炼的机会,展示自我,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和成就感。
(六)课后延伸:
出示用其它方法设计的帽子,让学生发挥想象,未来的帽子会怎样?只有想不到,没有做不到。只要大家敢想敢尝试,一定会成为一个出色的设计师,设计出款式更奇特,功能更多的帽子。可以写出构思,画出设计图。让学生的想象和创作能力得到进一步提升。
七、教学后记和反思
本课努力地探索小学设计制作课的教学实践,将美术中的设计制作和音乐中的歌曲教学融入到美术课教学中,并通过可爱的动画、动听的歌曲,巧妙的对话来创设一个童话般的帽子世界情境,使学生始终在一种轻松愉快的艺术氛围中学习;始终围绕《小红帽》的歌曲来进行艺术的感受、体验和创造。充分体现了教师较灵活而精心的教学设计和引导启发,同时又体现了学生是整个课堂教学的主体。学生较成功地描绘出了各自想象创造的帽子形象,并能基本跟唱《小红帽》的歌曲,学生学的主动,学生开心,学有所思,学有所得。得到了设计制作课教学的点滴经验和成果。我们都知道:教学实践的最大意义就在于进行反思,只有进行认真的反思才会有教学的改进。
我认为本课教学后,有几个值得反思和重视的问题:
1、本课教学虽然在教学设计上有较大的突破,但还感觉没有摆脱传统美术课和音乐课的束缚,在歌曲学习与设计制作学习的融合和过渡上还显生硬、不自然。
2、教师的示范过多,对学生的创造思维有一定的局限影响,没能更充分的调动学生的想象创造力。
3、作为一名从事美术教学的教师,在对歌曲的教学处理上,感到“力不从心”。感到自身缺乏较好的音乐素养和教学积累。使学生的歌曲表演唱练习效果不太理想,远未达到预想的艺术表演唱的效果。
中国古代人物画
金川集团公司第一高级中学分部
一、教材分析
本节课内容较多,应采用“以点带面”的教学形式,着重从《韩熙载夜宴图》这幅画入手,深入挖掘其主要的艺术特色、表现形式及思想内涵,并将中国古代人物画的历史沿革贯穿其中。通过对典型画家的代表作品的讲授,使学生对中国古代人物画有一个既较为深刻,又较为全面的认识。本节课课堂节奏应由“松”渐“紧”,再由“紧”入“松”,环环相扣。在讲授的过程中,应注意从学生兴趣入手,大胆设疑,不断激发学生的主动参与意识,充分发挥其主体作用。赏析一些优秀作品,分析其艺术特色,以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同时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二、教学目标
1、感受中国古代人物画的艺术特色。
2、提高对中国画的鉴赏能力。
3、激发热爱祖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热情。
三、教学重点及难点
1、以形写神,形神兼备,突出人物内心世界是中国古代人物画的主要特点。
2、以点带面,着重欣赏分析《韩熙载夜宴图》讲授中国古代人物画的艺术特色,并将审美教育与思想教育融为一体。
四、教学方法
讲述法、引导法、启发法、互动探讨法相结合
五、学生情况分析 欣赏是一种能力,是欣赏者对作品内涵意义及其价值的认识,但不是每个人都能够在较高层次上欣赏艺术作品,欣赏是需要一定的知识和修养的。同时,欣赏允许欣赏者对作品有某种主观态度,需要情感和借助想象。而这些对于一个高二学生来说,还显得较有难度。如何引导学生学会正确地去欣赏作品,读懂、理解特定历史时期作品地内涵实则也是重点。这样,也才能渐渐提高学生感受美、鉴赏美地能力,达到启迪智慧、开阔视野,促进身心健康、全面发展的目的。
六、教学设计:
(一)创设问题
提问:同学们对于中国画了解多少呢?
讲授:中国古代绘画具有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艺术传统,传统的中国画在世界画坛上独树一帜,自成体系。由于以描写人物活动为主的人物画成熟的最早所以先上古代人物画,而山水画,花鸟画是后来从人物画中分离出来形成今天的独立画科。
中国画的分类:
1)按表现内容可分为:山水画、人物画、花鸟画
媒体映示作品,山水画《溪山行旅图》、人物画《泼墨仙人图》、花鸟画《桃竹锦鸡图》等,配以文字解释什么是山水画,什么是人物画,什么是花鸟画。
2)按表现形式又可分为 :工笔、写意
媒体映示作品,工笔画《张卿子像》,写意画《李白行吟图》,配以文字解释什么是工笔画,什么是写意画。
(二)探讨交流 提问:哪位同学了解中国古代人物画的发展? 讲授:一)、古代人物画发展阶段:
1、人物画的早期发展阶段——战国
《人物龙凤图》《人物御龙帛》这是我国现已发现最早的绘画了。体现出墨笔线条是我国古代绘画的主要造型手段。
1949年在湖南长沙楚墓中出土的我国战国时期的帛画《人物龙凤图》《人物御龙帛》,是我国现已发现最早的绘画,帛画是画在丝织物上的画。据考证,此帛画是当时的一种葬具,它的作用是引导死者的“灵魂”升天。画中宽袖长裙,双手合十,体态婀娜的女子是死者的象征。在妇女上方的龙和风,据说是引导死者“灵魂”升天的一种神奇力量。这当然是当时迷信思想的反映。
从艺术表现手法上,可以看出墨笔线条是我国古代绘画的主要造型手段。那妇女苗条的体态反映了当时“楚王爱细腰,宫中多饿死”的审美时尚。
2、人物画的进一步提高阶段——魏晋南北朝
如果说战国时期的线描还只是表现了物象的轮廓,那么到了魏晋南北朝时,随着文人画家的出现,其线描在体现造型功能的同时,还具备了更大的表现性,并渗透出画家自身的审美追求。如东晋画家顾恺之的《女史箴卷》。
(与学生共同回忆顾恺之其人)简介顾恺之,晋代杰出画家,他在我国绘画史上第一个提出了“以形写神”这一绘画理论。(出示幻灯片《女史箴卷》)
《女史箴卷》那细劲、圆润如“行云流水”般的高古游丝描,以及他对于人物画所提出的“以形写神”的艺术主张。
3、人物画的成熟阶段——唐朝
提问:同学们知道的中国唐朝人物画有哪些?
讲授:唐朝的人物画又有了新的发展,更注重对象心理和精神状态的刻画,其线描能根据不同物体的质感,变化力度与速度,风格趋于稳练坚实,用线工细劲健,设色富丽匀净,多用石青、朱砂等矿物质颜料,浓丽而不俗艳,工整而不繁琐。代表作品《簪花仕女图》《历代帝王图》
4、人物画的承前启后阶段——五代(重点欣赏)
在这一时期人物画取得了一定成就,涌现出一批著名的画家和一些流芳百世的名作,如《韩熙载夜宴图》。二)重点作品赏析
提问:同学们谁了解《韩熙载夜宴图》这幅画?(包括年代、作者)讲授:《韩熙载夜宴图》 五代 顾闳中
A.介绍作者:五代时期南唐的杰出画家,他擅长人物画、故事画。B.简述此画背景:南唐后主李煜想用韩熙载为相,但又对他不太信任,于是派画家顾闳中,周文矩夜至其家,窥看他与门生、宾客夜宴的情景。C.欣赏分析
提问:《韩熙载夜宴图》可以分为哪几个场面?
此画分成五个独立画面:听乐、观舞、歇息、清听、散宴。(引导学生学会欣赏中国古代人物画的艺术表现手法——“以形写神,形神兼备”。)
a.第一段听乐:(映示画面)
提问:在这幅画面中,我们看这些人都在做什么?(师生互动)作者紧抓一个“听”字,把握不同听众的情绪反应,不论转身注视着弹琵琶歌伎的宾客,还是半掩在屏风后面探头倾听的女子,都统一到听乐这个中心,在场的每个人都被迷人的音乐陶醉。
b.第二段,观舞(映示画面)
提问:在这幅画面中,我们看这些人又都在做什么?(分6人一个小组进行讨论,每组派代表来讲述他们所讨论的结果)
画面局部放大韩熙载为助兴站起亲自击鼓,舞伎翩翩起舞,众人也站立,击掌,打板,合着节拍。
c.第三段,歇息(映示画面)(老师讲述此片断)
夜宴中休息的场面,此段情节轻松,使《夜宴图》有张有弛,富有节奏变化,是整个宴会情节上的一个间歇。
c.第四段:清吹(映示画面)(老师引导学生对此画面进行欣赏)描写韩熙载欣赏乐伎演奏的场面,休息后的韩熙载更换了衣服,袒胸露腹,盘腿而坐,右手挥扇欣赏管乐。故作不拘小节,疏狂自放的姿态。
(教师引导学生说)学生讨论、分析人物心理,从而得出画的主题思想(师生互动)
e.第五段:散宴(映示画面)
提问:在这幅画面中,我们看这些人都在做什么?
这段收尾用一对男女隔着屏风对话的情节,自然过渡到最后一段送别。
讲授:老师对《韩熙载夜宴图》进行综合讲授,深入挖掘其主要的艺术特色,总结欣赏中国人物画的方法。
七、课堂练习学生独立赏析作品
1)阎立本 《步撵图 》《历代帝王图》 2)、张萱 《捣练图》《虢国夫人游春图》 课件展示
先一个学生讲,然后可再请2-3个持有不同观点的学生进行补充。学生讨论或“七嘴八舌”的发言,分组讨论允许“自说自话”(课件展示)学生欣赏在教师的引导下展开
(教师引导学生说)学生讨论、分析人物心理,从而得出画的主题思想(师生互动)
八、课后评析
人物画的发展过程进行了简单的概述,接着对五代人物画家顾闳中的《韩熙载夜宴图》进行了重点分析,把长卷分为五段听乐、观舞、歇息、清吹、散宴,并分别进行详细介绍,把重要人物都用图像软件进行局部处理,拉近,放大,比原画更清晰,使人有身临其境之感,把学生的思维不由自主地带进充满遐想的绘画艺术境界中。最后点出中国古代人物画的特点:以形写神,形神兼备。
通过这节课的欣赏,同学们也许积累了一些审美经验,也看得出同学们从先前不会欣赏到能自己理解作品的内涵,这就是审美能力的提高,当然。这不是说就一节课同学们的审美能力就可以提高多少,但至少体现了一个过程,这就是审美的过程。学生畅所欲言,发表观点,展开了激烈的讨论,学生总结回顾欣赏过程,感受作品的时代特征,从而找到一种正确地欣赏方法。
同学们的观点肯定是众说纷纭,但不一定就能说得正确。对这幅看似简单却有着深刻内涵的作品。体现学生的主体性。这是在教师的讲述过程中使学生理解作品内涵,因为学生的审美能力虽是建立在一定的理性经验基础上的,但这种理性经验在高中美术欣赏教学中还有赖于教师的讲述,从而使学生把握作品的内涵。通过层层理解作品内涵,激发学生爱国主义情感,鼓励学生大胆想象,及时肯定学生的回答。通过这一过程,无形中增强了学生对优秀艺术作品的理解和感受 了解学生学习效果,及时巩固学生所学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