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比手法的运用(用《匆匆》教学)

时间:2019-05-12 22:45:3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对比手法的运用(用《匆匆》教学)》,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对比手法的运用(用《匆匆》教学)》。

第一篇:对比手法的运用(用《匆匆》教学)

1101020228吴丽

对比手法的运用 —————用《匆匆》教学

导入语

小朋友们,上节课我们已经对《匆匆》这篇课文有了初步的学习。我们已经对里面的生字词和课文的大致结构有了初步的了解。朱自清先生用生动的语言告诉了我们一个道理,那就是珍惜时间,这节课我们将来进一步学习这篇课文,去领略散文的语言艺术。

一、回味课文

听录音,回味上节课讲的内容。

二、具体讲解对比的运用和作用。

首先大家再读一下第一自然段,感觉一下作者是怎样写出时间的匆匆呢?【ppt】: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但是,聪明的,你告诉我,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

我们今天讲对比手法的运用。首先大家看一下什么叫对比手法(ppt:是把具有明显差异、矛盾和对立的双方安排在一起,进行对照比较的表现手法。)看到了吗,首先他的前提是什么?生答:“具有明显差异、矛盾和对立的双方”对,前提首先要把双方来进行比较对不对?生答对。那么 这个双方有什么特点呢?生答“具有明显差异,和矛盾”嗯,十分不错,那我们再来具体分析这个句子首先对立的双方有哪些?生答燕子,柳树,桃花。另一面呢,生答:我们的日子。好的,那么他们对立的东西是什么呢?生:燕子,柳树,桃花都可再生,二我们的日子却一去不复返。(ppt桃花,燕子,杨柳【可再回】——我们的日子【一去不复返】)

那么大家思考一下,这样的对比有什么作用呢,课文明明想告诉我们时间一去不复返,那为什么前面却说这么多其他的东西呢?如果我们把它去掉,你们觉得怎么样,你更喜欢哪一句?(ppt:

1、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但是,聪明的,你告诉我,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

2、时间匆匆,我们的日子一去不复返)参考答案:

1、第一句用燕子,柳树,桃花可再来,和时间的一去不复返,更加突出了时间的珍贵,所以我们要珍惜时间。

2、我觉得第二句好,因为他直接就告诉我们时间很重要。

3、用对比手法好,更加突出了日子的特点,而且使文章也读起来更美。

那么我们再来看看以前学的课文里的对比手法的运用吧。(ppt:

1、不少人看到过象,都说象是很大的动物。其实还有比象大得多的动物,那就是鲸。

2、鲸是特别大的动物。)从这个句子中你可以看到对比的作用呢?

嗯,从同学们刚才的发言中老师总结了两点对比的作用(ppt:

1、使相反或相对事物的特征或本质突现出来,更为鲜明、突出。

2、增强文章的感染力)

三、趁热打铁,加强训练。

刚刚我们已经了解了对比手法的作用,下面我们来试试运用一下,练一练吧 【训练设计一】:运用对比的手法来造一个简单的句子,要求突出对比双方的特征。老师给出例子。

【Ppt】:

1、谦虚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

2、晴天能使人心情开朗,阴天能使人心情压抑。

【训练设计二】:我们刚才都知道要表现一个人的特点最好用对比,而且对比也有两种方法,相反的方面和相同的方面。下面就请同学们选取一种来用对比来写一下吧。记住,要突出你要描写的特点。(Ppt:用相反和相同两种方法来写一个人的特征。Eg:这个人真高,比姚明还高。(相同的方面)这个人真高,在有些人眼里,他就是珠穆朗玛峰。(相反的方面)【作业】:运用对比手法写出冬天和夏天的不同,选取一种特征。如温度,景色。

结束语:

同学们,我们今天学习了一种特殊的写作手法那就是对比,要想突出一个事物的特征,就用对比试试看,希望大家运用到以后的写作中,使文章更加生动,有趣。

第二篇:对比的写作手法

蚂蚁与蚱蜢

我小的时候,大人总是让我背诵拉封丹写的一些寓言,每一篇寓言的寓意他们都仔细地给我讲解。在我背过的寓言中有一篇叫做《蚂蚁与蚱蜢》。这篇故事的写作目的是让青年人懂得,在我们这个不完美的世界上,勤勉总是得到奖赏,而游手好闲才受到惩罚——这诚然是个有益的教训。这篇绝妙的寓言(我很抱歉,我现在要讲的,客气一点说,是尽人皆知的,但实际情况却不尽然),讲的是蚂蚁在夏季终日繁忙为冬天储备食物,而蚱蜢却坐在草叶上,朝着太阳悠然歌唱。冬天来到了,蚂蚁舒舒服服,囤流仓满,而蚱蜢却没吃没喝,腹内空空。它来到蚂蚁身边,乞讨一点食物。蚂蚁给予的回答就是那句经典性的话:

“你夏天干什么去了?”

“实在抱歉,我唱歌了。我白天晚上都唱过去了。”

“你唱歌啦,好哇,那么你去跳舞吧。”这样的教训,我从来不大信服。倒不是因为我性格偏颇,而是因为童年时代逻辑推理能力很差,是非观念模糊。我同情蚱蜢,有一段时间,只要见到蚂蚁就把它一脚踩死。我这种任性的举动目的在于表示我对谨小慎微和人情常理的不满。后来我发现这种举动倒是完全合乎情理的。

有一天我见到乔治·拉姆齐独自一人在饭馆吃饭。这时我不禁又想起那篇寓言来。我还从来没有见过哪个人像乔治那样满面愁容、闷闷不乐呢。他的眼睛直呆呆地望着远处,仿佛全世界的重担都落在他一人肩上。我真为他难过。我立刻猜到又是他那倒霉的弟弟给他找麻烦了。我走到他面前,伸出手。

“你好!”我说。

“有点不痛快。”他回答说。

“又是汤姆闹的?”

他叹了口气说:

“对了,又是他。”

“你怎么还不跟他一刀两断?你为他费尽了心机,现在你该知道他已经没救了。”

我想家家有一部难念的经。二十年来汤姆正是他们家的这部经。他刚开始步人生活时还满不错的——做了买卖,结了婚,有了两个孩子。拉姆齐一家名望很高,人们满以为汤姆·拉姆齐会做出一番有益而体面的事业。可是,一天汤姆突如其来宣布他不喜欢工作,也不适于结婚。他愿意独自一人逍遥自在。他不听任何人的规劝,离开了自己的妻子,离开了办公室。他有一点钱,就在欧洲各国的首都度过了两年愉快的生活。他的所作所为不断传到亲戚的耳中,他们都大为震惊。汤姆当然玩得很高兴。可是大家不禁摇摇头说,看他把钱花光了怎么办。答案很快就揭晓了——借债。他很有魔力,而且什么都不在乎。我从来没有见过有谁比他更容易借到钱。他从朋友那里得到源源不断的收入,并且很容易交到朋友。他常说花钱买柴米油盐没什么意思,要想花钱找痛快那就得购买奢侈品。为了达到这个目的,他依靠哥哥乔治。在他哥哥身上,他用不着施展什么手段。乔治很正经,不吃他花言巧语那一套。乔治是个正人君子。有一两次他轻信了汤姆要改邪归正的诺言,给了他一大笔钱,希望他能悔过自新。汤姆用这些钱买了一辆汽车和一些非常精致的珠宝。后来实际情况叫乔治看出,他弟弟再也不会回到正路上来,他就同他一刀两断了。没想到从此以后汤姆居然恬不知耻地讹诈起他的哥哥来。一位有身分地位的律师发现自己的弟弟在自己常去的饭店里站在酒吧柜台后面给客人配鸡,尾酒,或者在自己的俱乐部外面坐在出租汽车司机位置上等候顾客,总觉得十分不光彩,汤姆说在酒吧间里伺候人或开出租汽车完全是高尚的职业,但是如果乔治肯借给他几百英镑,为了全家的名誉,他也未尝不可以放弃这种职业。乔治只好照借无误。

一次,汤姆险些进了监狱。乔治心里非常不安。他去了解这件丑事的详情。汤姆确实做得太过分了一些。他狂妄、轻率、自私,但这是他第一次干不正当的事情。要是他被检举,肯定会被判刑的。然而怎能让自己惟一的弟弟坐牢呢?受汤姆诈骗的人名叫克朗肖,是一个睚眦必报的人。他一定要把此事提交法庭。他说汤姆是个恶棍,应该受到惩罚。乔治费了很大事,破费了五百英镑才算把事情平息下来。谁料汤姆和克朗肖一道把支票兑现,立即同去赌城蒙特卡罗痛痛快快玩了一个月。事后乔治听说这件事,气得要死。我从来没见过他生过这样大的气。

二十年来,汤姆赛马赌博,参加舞会,同漂亮的女人鬼混,在最豪华的饭馆吃吃喝喝。他总是穿戴华丽,风度翩翩。他已经四十六岁了,但人们总以为他最多不过三十五岁。他为人极有风趣’。虽然谁都知道他的人品并不好,可是同他交往却是一种乐趣。他兴致勃勃,精神饱满,魔力惊人。为了生存的需要,他定期向我借钱,我从来不惜做出贡献。每次我借钱给他五十英镑,总感到我是欠了他的人情。汤姆·拉姆齐认识所有的人,所有的人也都认识汤姆·拉姆齐。谁也不赞成他,但又都禁不住喜欢他。

可怜的乔治比他这位游手好闲的弟弟仅大一岁,看样子却像个六十岁的老头子。二十五年来,他每年的假期从来不超过两个星期。他每天早晨九点半就来到办公室,下午六点以前从不离开。他正直、勤奋、品格端正。他有个好妻子,他对她很忠实,连思想上也从来没有过非分的念头。他有四个女儿。对她们他可称得上是最好的父亲。他下决心积蓄三分之一的收入,计划五十五岁退休,搬到乡村小住宅去。在那里他打算栽种花草,打一打高尔夫球。他的一生白璧无瑕。他很高兴自己上了年纪,因为汤姆同样也上了年纪。他搓着手说:“汤姆年轻漂亮的时候,一切都好办。可是他比我只小一岁。再过四年他就五十岁了。到那时候他日子就不好过啦。而我到五十岁时就存下三万英镑了。二十五年来,我总说汤姆最后非要倒霉不可。我们倒要看看他到时怎么办。我们要看看到底是勤劳还是懒惰能得到善报。”

可怜的乔治,我同情他。现在我坐在他身旁,很想知道汤姆干了什么败坏名声的事情。乔治显然受到很大震惊。

“你知道发生了什么事吗?”他问我。

我估计也许发生了最糟糕的事情。说不定汤姆最终还是落到了警察手中。乔治几乎连话也不会说了。

“你不会否认我一生是勤劳、正派、可敬、正直的吧?我一辈子勤勉节俭,期望退休后从储蓄的一点金边股票中得到微薄收入。我始终在上帝为我安排的生活环境中履行自己的职责。”

“确实。”

“你也不能否认汤姆是个懒惰、平庸、放荡无耻的家伙吧?如果还有一点正义存在,他就该进贫民收容所。”

“的确。”

乔治的脸涨得通红。

“几个星期前,他同一个年龄够得上做他母亲的女人订了婚。现在这个女人死了,把所有的一切都留给了汤姆。——五十万英镑,一艘快艇,一所房子在伦敦,另外一所在乡下。”

乔治·拉姆齐握紧拳头敲打着桌子。

“真不公平,我跟你说,真不公平,他妈的,真不公平。”

我看了看乔治愤怒的面孔,忍不住放声大笑。我坐在椅子里摇来摇去,几乎跌在地板上。乔治永远也没有宽恕我。可是汤姆却经常请我到他坐落在“五月市”的豪华住宅去享用 美餐。如果他偶尔找我借上几个钱,那仅是出于习惯势力,最多也不过二十先令。

蟹爪兰和仙人掌

窗台上,一盆蟹爪兰开花了。

几十朵红色的花,翘着花瓣吐着金蕊,垂挂在翠绿的顶端,看上去就像一柄小花伞。它时常获得主人的夸奖:“看。咱们的蟹爪兰开得多迷人,多漂亮!”

蟹爪兰听到夸奖,得意洋洋。当它看见支撑着自己的是一株仙人掌时,立刻变得十分沮丧。

“多丑陋的仙人掌啊!”它说,“平平扁扁的,就像个鞋底子!表皮也老化了,变黄了。还长了一身黑色的刺。主人为什么把我嫁接在仙人掌的身上呢?这可真像人们常说的,一朵鲜花插在了牛粪上!”

仙人掌听到了蟹爪兰的埋怨,便说:“美丽的蟹爪兰啊。自从主人把你嫁接到我身上,我就时时刻刻向你输送水分和养料,你才能生长开花——这如同婴儿吸吮母亲的乳汁啊!难道婴儿长大了,就可以忘记母亲的恩惠吗?”

“可是,”蟹爪兰嚷着,说,“你也太丑了!丑得我都替你害羞……” 仙人掌说:请看看你身边的仙人掌,它丑吗?

“窗台上,放着另一盆仙人掌,它没有嫁接蟹爪兰,自己享用着从土壤里吸收的养料和水分,因此,茎片肥厚、碧绿,还绽开着一朵朵花儿,那花儿根部是粉红色的,面上渐渐变成金黄色,犹如绚丽的朝霞。“啊!”蟹爪兰又惊奇又羡慕,“原来仙人掌也能开出这么美丽的花儿!”

仙人掌说:“可我因为养有着你、支撑着你,永远不会开花了。但我心甘情愿——哪个做母亲的不愿把自己的美丽。全部献给孩子呢?”

《史记》:刘邦:大丈夫生当如此。

项羽:有朝一日,必当取而代之!

浙江杭州西湖岳坟

青山有幸埋忠骨 正邪自古同冰炭 白铁无辜铸佞臣 毁誉于今判伪真

昨日入城市,归来泪满巾。便身罗绮者,不是养蚕人!

句一:写遍身罗绮者,意在 与自己身为养蚕人的粗布做对比,写出了劳动人民的辛苦生活,与有钱人的不劳而获,奢侈的生活形成了鲜明对比。实际是社会贫富悬殊的揭露!

第三篇:对比写作手法训练[推荐]

对比写作手法”题型训练

阳光的疤痕

①有乡村生活经历的人,印象最深的莫过于阳光。这阳光是那么真切,离开乡村多年,只要一想起,背上仍残留着一种阳光暴晒留下的辣痛。夏历六七月间是收割稻子的时候,天气特别炎热。天未亮,蝉就在房前屋后喊起热来,不到上午九点,树叶就耷拉下来,叶子皱巴巴的,像被什么揉皱了,如果树会出声,大概会毫不顾忌地喊出痛来。土埕上的石凳已经被太阳捂得发烫,树荫下狗伸出舌头淌汗,湿湿的,仿佛苍苔上拧出的那种。

②从5点多起床干到这时,我早就腰酸腿软,晒了几个钟头的太阳,我的背部仿佛被什么动物的利爪挠过一般,热辣辣地疼。回家吃早饭,我扒拉几口就再也吃不下,只一杯接一杯地灌冷开水,直到肚子发胀,还觉得口干舌燥。我想对父亲讲让自己歇一会儿,但看着他黝黑脸上如小泉潺潺的汗水,我把冒出来的话连同唾沫都咽进肚里,提着镰刀跟在父亲的背后又上田去了。

③九点的阳光将父亲的身影拉得很长,我与父亲的距离只有两三步路,有好几次,我的影子与父亲并肩而行了。但当我回过头,发现父亲的身影黑黝黝的,仿佛一个看不见底的深井,有好几次我的步伐动摇了,我想:也许我再向前几步,我就会重复父亲的命运,踩在父亲的影子上。说实在的,我当时感觉一种深陷的、无法摆脱的恐慌和悲哀。

④父亲没有回头,也许他的眼中只有那波浪起伏的稻谷。他背上的汗水和那个少年的我的脸上的汗水淋漓的流在我多年之后的记忆中。

⑤刚才还是明晃晃的太阳,此时变成一个大得可怕的白炽灯,我再也不敢抬头与之对视。走进稻田,刚弯腰,炎热的阳光早已透过沾在背上的衣服扎进肌肤。起初尖细如麦芒,后来如荆棘上的尖刺,临近中午,阳光如一些细小的针尖,密密麻麻地扎进每一寸呈给太阳的肌肤。背部的温度由热、炎热到灼热渐次升高,直到觉得自己快要燃烧一般。汗水淋漓地流出,后来就没有了,被太阳“蒸”干了,抬头看父亲的背影,背上的衣服泛出一层淡淡的盐渍。多年以后,远离乡村阳光的我很煽情地把自己弯腰俯向庄稼的身影比做一柄“新镰”,把炎热的阳光比做铸炼钢铁的熔炉,把汗水比做淬火的水。其实自从我开始写矫情的诗歌始,乡土和阳光早已变成我手上的一捧展览品。远离乡村的我,没有什么可炫耀的,就炫耀自己经历过的痛苦。我们的乡村当时长的最多的是苦楝树,诗歌在庄稼中是完全没有生长空间的。土生土长的农人。土生土长的庄稼。但没有土生土长的诗歌。

⑥我的腰弯得更低了,这样做的目的,只为减少太阳照射身上的面积,至于这样做会更累的感觉早已麻木了。酸软的手臂和腰肢变得僵硬,特别是臂部的肌肉有点肿胀起来的感觉。但我不敢停下来,怕一停下动作,自己就会被炎热的太阳“压倒”。热原来也有“重量”,久处炎热阳光下的人才会真切体会到。

⑦嘴里已经没有一点唾沫,舌头像板硬的石板,我无力将它推动。⑧水分被蒸发干了,只剩下干涸的眼神,望向远处密密麻麻的庄稼。⑨我的手机械地动着。

⑩没有一丝风,听得到空气在谷穗上热烘烘地作响„„

⑾多年以后,我重读李绅的“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总有异样的体会。农人爱惜米粒,那是爱惜自己的生命。⑿那一天夜里,我从噩梦中惊醒,背部仿佛失火一般,又热又痛,只好趴在床上,任冷汗从额上、背上淋漓流出。也许是我睡梦中的呻吟声吵醒了母亲,她来到我房间,看情形一下子就明白了,去厨房拿回一点花生油,用手细细地抹在我通红的背上。

⒀几天后,背部结出一大块黑色的疤痕。父亲知道这件事,淡淡地说,这小子,娇嫩了些。我看着父亲黝黑如铁的肤色,觉得有些羞愧,想着有一天自己也如父亲一样变成一块铁,再毒的阳光就不会再伤害到我了。

⒁这段少年时的经历,我记忆甚深。阳光在我身上、心上打下的烙印,会深刻地影响我的一生。阳光制造的疤痕好了,留下的不是伤痛。给加点字注音(2分)

①黝黑()②潺潺()③盐渍()④干涸()....

2“天未亮,蝉就在房前屋后喊起热来,不到上午九点,树叶就耷拉下来,叶子皱巴巴的,像被什么揉皱了,如果树会出声,大概会毫不顾忌地喊出痛来。土埕上的石凳已经被太阳捂得发烫,树荫下狗伸出舌头淌汗,湿湿的,仿佛苍苔上拧出的那种。”此段文字属于哪种描写方法?在文中有何作用?(3分)

3在耕种中,文中作者多处使用了哪种写作手法?,他这样写的目的是什么?谈谈你的理解。(4分)

4怎样理解“我想:也许我再向前几步,我就会重复父亲的命运,踩在父亲的影子上。说实在的,我当时感觉一种深陷的、无法摆脱的恐慌和悲哀。”一段的含义。(4分)

5从语言表达的角度,赏析“炎热的阳光早已透过沾在背上的衣服扎进肌肤。起初尖细如麦芒,后来如荆棘上的尖刺,临近中午,阳光如一些细小的针尖,密密麻麻地扎进每一寸呈给太阳的肌肤。背部的温度由热、炎热到灼热渐次升高,直到觉得自己快要燃烧一般。”(4分)

6“我看着父亲黝黑如铁的肤色,觉得有些羞愧,想着有一天自己也如父亲一样变成一块铁,再毒的阳光就不会再伤害到我了。”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4分)

7孟子说“生于忧患,死于安乐”。通读全文,说说“阳光的疤痕”对“我”有着怎样的深刻影响。(4分)

答案:1 yǒu chán zì hé

2围绕“景物描写。选取夏日典型的景物细致描写,烘托出早晨阳光的威力,为后文写我与父亲在烈日下劳作进行环境渲染。”回答,意思对即可。3对比。围绕“通过对比,突出了父亲吃苦耐劳坚强的品质,也表现了我在经受锻炼前脆弱,怕吃苦的一面。”回答,意思对即可。4围绕“作者当时并不适应这种地地道道的农民的生活方式,不愿追随父亲的脚步,去做一个每天在土地里辛勤劳作的农民,他想摆脱这种艰辛的生活,唯恐自己的命运会和父亲一样。因此感到恐慌和悲哀。”回答,意思对即可。5围绕“运用比喻,形象地写出了一天中不同时段的阳光热度和烙在皮肤上的感觉,真实深刻地反映了劳动的艰辛。”回答,意思对即可。

6围绕“表达了作者对自己的脆弱娇嫩的反省、羞愧,表达了要向父亲学习,像他那样磨练自己,学会坚强的心迹。”回答,意思对即可。

7围绕“炎热的阳光像铸炼钢铁的熔炉,汗水是淬火的水,当初艰辛的生活,让我学会热爱劳动,懂得了珍惜劳动成果,懂得了在苦难中磨练自己,才会使自己变得坚强,最终成才。”回答,意思对即可。

第四篇:用对比手法写一段话

用对比手法写一段话

1、月亮的光芒是柔和的,她不似太阳那般耀眼夺目,热情四射,但她的宁静之美却深深地吸依着我。她总是在寂静的夜晚默默地为大地添上一抹光亮,让在外的人们能够看清回家的路,她也总会给人们的心头添上一抹温馨之感。

2、一本好书胜过珍宝,一本坏书比一个强盗更坏。’因此,开卷是否有益,得先看开什么卷。药吃了对身体有益,但也有副做用。读书是有益的,但也有糟粕。有位哲人曾说过,能够摄取必要营养的人,比吃得很多的人更健康。同时,真正的学者往往不是见书就读的人,而是会读书的人。

3、我喜欢乘公交,因为我不想再给地球加一分重担——积少是会成多的。但我更喜欢骑单车,不管沿路的风景是否美丽魅人,最起码这是我亲眼看到的,路途的抉择也是我亲自选的,行走的速度、距离„„都是我的决定!就好像人生一般,如果乘公交,可以让爱我的人们放心,我愿意;但我更喜欢骑单车。

4、书是全世界的营养品。我们现在就是一棵等着吸收营养的小苗,只有读书,丰富课外知识,才能吸收营养,长成参天大树。当然,读书可以使人增长知识,但开卷只是在有益的条件下,而不是随便什么书都可以。汉代刘向曾说过:‘书犹药也,善读之可医愚。’书既然是药,就备有两种功能:一是良药,药到病除;一是毒药,可以置人于死地。这不是开卷未必有益吗?

5、少年闰土是一个“十一二岁的少年”,“我”第一次和他见面,闰土“正在厨房里,紫色的圆脸,头戴一顶小毡帽,颈上套个明晃晃的银项圈”。二十年后,“我”回到故乡,再见闰土时,他“先前紫色的圆脸,已经变作灰黄,而且加上了很深的皱纹”,“他头上是一顶旧毡帽,身上只一件极薄的棉衣,浑身瑟缩着”,“那手也不是我记得的红活圆实的手,却又粗又笨而且开裂,像是松树皮了。

6、普通的老师在教学生的时候,都力求踏踏实实地把知识传递下去,采用明白易懂的语言,甚至反复讲解,直至学生用勉强的表情说“我懂了”。可是我们看古时候老子是怎样教学生的?孔子向老子请教,老子什么都没说,只是伸伸舌头,孔子就能领悟,得出以柔克刚的道理,这玄之又玄的教学方法在今天看来非常不可思议,可为什么教学效果这样好呢?恐怕还是名师高徒的关系。

7、旧的经济发展方式主要是是通过廉价劳动力,而新的经济发展方式是经济转型升级的创新发展。

8、近日新闻报道了美国少年泰勒·威尔森的事迹,14岁建核聚变反应堆,19岁登上科技、娱乐、设计大会,即TED大会的演讲台。可见,孩子的创造力是从小培养的,我们的国家若能及早转变教育模式,也是能够培养出同样杰出的少年科学家的。

9、和蜂鸟相比,啄木鸟的个头就大多了,啄木鸟不但在体型上比蜂鸟占据优势,在养儿育女方面也比蜂鸟得到的益处多蜂鸟每天不辞辛苦,四处采蜜,也最多只能喂抱2只雏鸟,而啄木鸟只需要在自己的鸟窝前用它那斧锯般的嘴在树木之间桌来桌去,就可以轻而易举的得到食物了。

10、不知什么时候,草钻出了土地,花,也含苞欲放了,花园的空气一下变的十分清新。远处,一只大雁从天空飞过,仿佛在给人们报春。近处,一朵嫩黄的迎春花慢慢的绽开,飘出淡雅的清香,闻起来沁人心脾,香飘十里,仿佛是一个春天的礼物。

第五篇:浅析李清照词的对比手法

浅析李清照词的对比手法

〔内容提要〕:李清照是我国古代文学史上难得的女作家,女词人,尤其长于词。且她是一位在词作中较多地使用对比手法的词作家。对比是清照词创作的一大特色。有往昔的幸福生活与今之凄凉孤独生活的对比;有闲愁、相思之愁与颠沛流离的浓愁的对比;有婉约风格与豪放风格的对比等。利用这些对比手法使有限的篇幅蕴涵更广阔的生活画面,更能寄寓和寄托自己更丰富的更为复杂的内心感情波澜,表达一种“今不如昔”的思想感情。

〔关键词〕:李清照 词 对比手法

李清照(1084-约1155),号易安居士,济南章丘明水人(今属山东人),她出身于书香门第,父亲李格非曾以文章受知于苏轼,母亲王氏亦能文。她是我国南北宋之交的一位著名女词人,自宋至今,称誉者不计其数。自有文学史以来,李清照在文学史上的地位渐高:谢无量《中国大文学史》:“李格非女清照„„„亦以倚声有名。”胡适《国语文学史》称:“李易安乃是宋代一个女文豪。”在灿若繁星的作家群中,李清照是一颗闪烁着奇异光彩的明星。她的词有很高的造诣,她善于运用通俗的语言铺陈极其工巧、细腻的画面,婉约深细,而又意境深远,被称为宋词婉约之宗。尤其是她词中的对比手法,使有限的篇幅蕴涵更广阔的生活画面,寄寓自己更丰富更复杂的感情波澜,融入了家国兴亡的深悲巨痛和叹国破家亡、感时伤世的愁苦,并以此表达一种“今不如昔”的情感。

对比是两种事物之间的相比较,是诗词中最常用的艺术手法之一,在古代的作品中并不少见,使用对比手法的也大有人在。但像李清照这样大量、密集地使用的却并不多,李清照将这种传统手法予以翻新,她将对比运用于全篇的艺术构思中。在李清照的作品中,对比手法使有限的篇幅蕴涵更广阔的生活内容和画面,寄寓内容,大半是她个人的生活情趣和身世感伤。她总是选择身边的人、事、景作为对比对象,用或空灵,或凝重的鲜活的笔触,由小见大,由外表见内心,由细节见一生。分析一下她的词作,不难发现,她的词作中多方面地运用了对比的手法。

一、前后期泾渭分明的生活,是清照词中对比手法的创作源泉与底蕴。李清照出生在一个书香门第之家,父亲李格非是当时著名的散文家,苏门“后四学士”之一,时任北宋后期礼部员外郎;母亲王氏,出身名门,亦能文。这样 的书香门第之家无疑会给李清照较早的文化熏陶和良好的家庭影响,为她的文学创作之路奠定良好的基础。另外,她的家庭气氛也比较宽松开明,因而造就了她率真自然的性格和心灵,也奠定了她独立自由的文学创作风格。李清照自幼聪慧,少女时代就已开始了她的文学创作生涯,并初步崭露了过人的文学才华。这个时期由于社会安定,家庭生活富足,加之个人心情舒畅,因此她的词作内容和格调都是欢快无忧的,其词境也充满着乐趣。,以后又嫁得如意郎君赵明诚,伉俪相得,拥有一段甜蜜、温馨的夫妻恩爱生活。公元l127年,李清照44岁时发生了“靖康之变”,北宋灭亡。兵荒马乱之中,赵明诚与李清照先后南渡,而青州老家和大量未能带走的书籍文物,则在“青州兵变”中化为灰烬。平静、幸福安稳的闺房、书斋生活结束了,赵明诚也不幸病逝。国破、家亡、夫死、无子,再嫁又遇人不淑,打击接踵而至。对于生活在封建社会的女子而言,在李清照的心目中,国破家亡之痛、思乡怀旧之情、感叹身世之悲、飘零转徙之苦,每一样都令他心碎,这一切成了她词中对比手法的创作源泉与底蕴,于是在她的词作中不断出现离乱后悲苦心情和之前幸福美满生活的对照。

二、年少及婚后词作觅闲愁、抒相思之愁苦与饱受颠沛流离生活后的浓愁的对比。

李清照年少时的生活是甜蜜的,幸福的。强烈的生命意识和对青春的留恋,有时也会无端生出许多闲愁,像《如梦令》“昨夜雨疏见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清照词》第3页)昨夜骤然袭来的风雨,无疑使女词人极其敏感、多情的心灵经受了一番折磨。她知道春天的脚步已经走远,最娇艳的花朵也要面临凋落的命运了。她惜春、伤春,为这些美好事物的消逝而感伤不已,只有借酒浇愁(实际是一种强烈的生命意识,是对青春的留恋和惋惜)。一觉醒来发问,正显示出心事:经受一夜风雨的摧残之后,海棠花的命运如何。有趣的是,卷帘人和女词人的对话,形成心理、性格上的绝妙对照。女词人的敏感、细腻、多情的心灵与卷帘侍女的憨实、淡漠、毫不在意也形成了对照。

李清照婚后夫妻感情笃深,婚后不久,赵明诚负笈远游,旋又出仕,年轻的李清照在离别期间,写下的很多抒发相思之情的优美词作。如《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中,红藕香残、西楼月满、花飘水流、雁群南飞,自然界这些无情

物无不牵动她的情肠,深挚极了,对丈夫的深厚爱情永远也无法磨灭(此情无计可消除),纵使愁眉稍展,也依然缭绕心头。她不言不语,只是凝眸沉思,任内心被情感啃噬。《醉花阴》中“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清照词》第14页)将消魂相思写朴素得朴素而深刻,完全显露出女性真实的情操来。

《临江仙》中“庭院深深深几许?云窗雾阁常扃。柳梢梅萼渐分明。春归秣陵树,人客建安城。感月吟风多少事?如今老去无成。谁怜憔悴更凋零。试灯无意思,踏雪没心情。”(《清照词》第114页)整首词作中对比手法的运用,情感抒发的深沉,都给人留下极深的印象。反映词人年老无依,在**岁月里,颠沛流离,作客异乡,当春归大地之时,触景生情,抒发感旧伤今的悲凄之情。词作上片写春归大地,词人闭门幽居,思念亲人,自怜飘零。“庭院深深深几许?云窗雾阁常扃”,下片写对往昔生活的追怀、眷恋与如今飘零异地、悲凄伤感相对比,写出一位年老憔悴、神情倦怠的女词人形象。

李清照南渡后过着颠沛流离的生活。纵观李清照这个时期的词作,一曲《声声慢》将词人迭遭丧乱,受尽磨难以后的生活景况及其内心深处的绝望哀愁,孤独无依表现得淋漓尽致。“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清照词》第101页)这首词以非常沉郁、凄婉的笔调抒写了词人在一个秋日里,从清晨到黄昏一整天孤独寂寞,凄楚悲哀的心境,这实际也是作者晚年生活的真实写照。这首词曲折然而又典型地概括了词人南渡以后飘零的生活、凄苦的处境和充满悲哀的内心世界,充满了悲伤和忧郁。词中所表现的“愁”情,显然是个人不幸与国家沦亡交织在一起而迸发出的国愁家恨,这种“国愁家恨”与词人南渡前那种“离愁别恨”有着本质的区别,它包含着一定的时代色彩和社会内容,因而具有一定的典型意义。李清照南渡后正是在这种愁苦和悲愤中度过余生。

三、词作中往昔之快乐幸福生活与今之凄凉孤寂生活的对比

李清照前期的词比较真实地反映了她的闺中生活和思想感情,题材集中于写自然风光和离别相思。如《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清照词》第1页)描写了

作者回忆自己曾经游览溪亭时的情景,表现了她开朗乐观、热情奔放的性格特征,写得活泼秀丽,语新意隽。《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云中谁寄锦书来? 雁字回时,月满西楼。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清照词》第14页)这是一首倾诉相思、别愁之苦的词,读之令人凄怆欲绝。这首词在黄昇《花庵词选》中题作“别愁”,是李清照写给新婚未久即离家外出的丈夫赵明诚的,她诉说了自己独居生活的孤独寂寞,急切思念丈夫早日归来的心情。再如《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销金兽。佳节又重阳,玉枕纱橱,半夜凉初透。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清照词》第14页)被称为“幽细凄清,声情双绝”。此作写重阳佳节夫妻不得团聚的离愁别绪,通过描绘孤独的生活和抒发相思之情,表达了对丈夫的深厚感情,宛转曲折,清俊疏朗,感情极其真挚。这一时期的词虽多是描写寂寞的生活,抒发忧郁的感情,但从中往往可以看到她对大自然的热爱,也坦率地表露出她对美好爱情生活的追求。靖康之变,既给她带来亡国灾难,又使她痛失丈夫。以一位孤独嫠妇的身份,飘泊在江南客地,怎会不使她倍增凄清孤寂的情怀?在她作于后期的词中,只消举出两句,就可概括其后半生的凄苦情怀,一是:“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武陵春》);二是:“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声声慢》)读了此等词句,其心情之痛楚,情怀之凄凉,完全力透纸背了。

最突出的对比表现在她的《永遇乐》中。“落日熔金,暮云合璧,人在何处。染柳烟浓,吹梅笛怨,春意知几许。元宵佳节,来相召,香车宝马,谢他酒朋诗侣。中州盛日,闺门多暇,记得偏重三五。铺翠冠儿,捻金雪柳,簇带争济楚。如今憔悴,风鬟霜鬓,怕见夜间出去。不如向,帘儿底下,听人笑语。”(《清照词》第106页)该词由今写入,由今而昔,由昔而今,立足现实,多层次的反复对比,抒发词人深沉凄怆的家国身世之感。上阙几句都是正反对照:夕阳西下的美景与人在异乡的感慨;浓浓春意与春意几许的疑惑;融合天气与岂无风雨的忧虑;词人在正面描写美好的自然景色后,用反问的语气描写相反的情绪,显出词人黯淡的心情。下阙有过去插戴满头与今日“风鬟雾鬓”外貌的对比;昔日“偏重三五”与今日“怕见夜间出去”情绪的对比;昔日朋侣香车宝马欢度元宵的热闹于今日:“帘儿底下,听人笑语”寂寞的对比;上阕写元宵节的情景,开头连用两

个问句,将眼前的美好景色与词人隐秘的内心紧密相联。佳节来临,天上日丽云碧,地下柳浓梅艳,可词人心里却是许多的迷惘。这是屡遭厄运、饱经风霜的人特有的心,置身表面上热闹繁华的临安,恍惚又回到“中州盛日”。下阕遥想当年汴京繁盛的时代,自己不仅有闲暇游乐的时间,更有闲暇游乐的心情,“铺翠冠儿,捻金雪柳,簇带争济楚”,打扮得漂漂亮亮地出去让自己成为人们的视觉焦点,那是怎样的荣耀!怎样的风光!“来相召,香车宝马”,过去的玩伴依旧兴致不减,但词人变了,却是“谢他酒朋诗侣”,“如今憔悴,风鬟霜鬓,怕见夜间出去。”没有了游玩的愿望,历尽国破家倾、夫亡亲逝之痛,词人不但由簇带济楚的少女变为形容憔悴、蓬头霜鬓的老妇,而且心灵也衰老了。词人内心失落到了如此“事事休”的漠然境地。通过“盛日”和“如今”两种迥然不同的动作、心态将不同的时期词人不同的遭遇、内心感受表现出来。词作结尾却又再生波澜。“不如向、帘儿底下,听人笑语。”借别人的欢笑,衬托作者的悲凉,以乐写衰,愈见其哀。与“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同出一辙,心的向往刚刚升起,忽而又猛然跌落。其含蕴丰富,更耐人咀嚼。一篇词作之中,有今昔时代的对比,有今昔行为的对比,有今昔心情的对比,有自己与他人的对比,有自己身与心的对比,如此丰富复杂的内涵,通过词人娓娓道来,词面上看似平静其实蕴涵着翻腾的波澜!通篇对比,意象鲜明,不言哀而自哀,不言悲而自悲。词人只是如叙家常地娓娓道来,让读者从鲜明的意象对比中领略她那动荡不已的内心世界。

李清照一生的际遇就是一种强烈鲜明的对比,如《如梦令》中天真单纯的佳女(卷帘人)与“浓睡不消残酒”的主人形成对比,突出了抒情主人公的多愁善感和细腻多情;《永遇乐》通过良辰佳节个人处境和情绪前后截然相反的对比,传达出作者思慕昔日家园与忧愤目前时局的心情。她又将虚实融为一体,进行对比,使时空高度浓缩。如《南歌子、天上星河转》词人将“天气”、“衣”、“情怀”与往昔比较,目下为实,从前为虚,实虚参照,形成对比,完美地表达了作者的心境和情绪。

四、词作中柔美的婉约风格与豪放风格的对比

李清照被称为婉约词之宗,词作多表现出柔美、清新、自然的婉约风格,但其中也不乏有颇具阳刚之气的豪放风格的词作。《渔家傲· 记梦》正是这种风格 的表现。“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仿佛梦魂归帝所,闻天语,殷勤问我归何处。我报路长磋日暮,学诗谩有惊人句。九万里风鹏正举,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这首词想像奇特,意境雄阔,气质豪放,充盈着一种浪漫激情和理想光辉,与以往李清照词的精巧、玲珑意境、温婉、柔丽词风和含蓄、内向气质形成绝妙的对照,表现出李清照性格气质的另一重要侧面,即奔放、雄奇、超世脱俗的性格气质。这首词以整个宇宙为场景,展开一幅奋飞万里、奔向理想的人生进取图景。意象飞动(云涛、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动、九万里长风、大鹏飞腾),给人一种奔放不羁的快感和解脱感。李清照不仅具有女性的细腻柔丽,还具有一般女性所寡有的贞刚气质。她的词是温婉中有遒逸之气,旖旎中透出刚健、洒脱、俊爽之气。在这首词中,她像庄子笔下的大鹏那样想要超越一切,腾飞万里,直扑未来的理想境界。

浙江金华有南北朝时因沈约曾题《八咏诗》而得名的一座名楼,李清照避难于此,登楼遥望这残存的半壁江山,不禁临风感慨写出《题八咏楼》 “ 千古风流八咏楼,江山留与后人愁。水通南国三千里,气压江城十四州。” 我们单看这气势,这哪里像一个流浪中的女子所写啊,倒像一个亟待收复失地的将军或一个忧国伤时的臣子。李清照在金华避难期间,还写了一篇《打马赋》。“打马”本是当时的一种赌博游戏,李却借题发挥,在文中大量引用历史上名臣良将的典故,状写金戈铁马,挥师疆场的气势,谴责宋室的无能。文末直抒自己烈士暮年的壮志:“木兰横戈好女子,老矣不复志千里。但愿相将过淮水!” 从这些诗文中可以看见,她真是“位卑未敢忘忧国”,何等地心忧天下,心忧国家啊。“但愿相将过淮水”,这使我们想起祖逖闻鸡起舞,想到北宋抗金名臣宗泽病危之时仍拥被而坐大喊:过河!这是一个女诗人,一个“闾阎嫠妇”发出的呼喊啊!与她早期的闲愁闲悲真是相差十万八千里。这愁中又多了多少国家政治前途之忧、民族之痛啊!

婉约与豪放,充分体现了李清照的个性特点。婉约的风格,使她能真实地表达内心的感受,而豪放的风格增加了她诗词思想内容的广度和深度,表现出关心国家命运的高度爱国精神。

细读李清照之词作,有一种隽永的美,一种空灵文笔下的忆往昔、逸兴壮思、泛舟碧波的隽永的美,亦有凝重文笔下的国破家亡的离恨。几多甜蜜,几多凄苦,李清照走完了她的人生。这位著名的女词人为后人留下了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而她不朽的创作艺术,是北宋文学史乃至整个古代文学史上的一枝奇葩,也对后世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参考文献:

1、《清照词》(点校)古敏主编,北京燕山出版社,2001.10出版。

2、《唐宋词鉴赏词典·唐·五代·北宋》上海辞书出版社,1996年出版。

3、李汉超主编,《李清照词赏析》,辽宁大学中文系,1982年4月版。

4、张晶 《心灵的歌吟——宋代词人的感情世界》,河北大学出版社,2001年9月第1版。

5、《李清照研究论文集》,济南社科所编,中华书局,1984年5月第1版。参考论文:

1、张月琴《物是人非,欲语泪流--论李清照词作的对比艺术》(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学报 2003(3))

2、周秀怡《典赡婉丽并擅场:李清照诗词艺术风格探微》(《佛山大学学报》1997年第1期)

3、韩慧玲《李清照词艺术特色再论》(《滨州师专学报》1997年第3期)

4、陈在东、阎秀平《清新峻爽李易安:李清照词风新探》(《临沂师专学报》1997年第5期)

5、李建国《论易安词柔中寓刚的艺术表现》(《贵州 社会 科学 》1999年第1期)

下载对比手法的运用(用《匆匆》教学)word格式文档
下载对比手法的运用(用《匆匆》教学).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浅析白居易讽喻诗中的对比手法

    浅析白居易讽喻诗中的对比手法 摘要:白居易讽喻诗大量采用对比,主要分为阶级对比,作者与他人的对比,其他对比。用对比绘物抒情,使得事物的特征更为鲜明突出。 关键词:白居易 讽喻......

    诗歌鉴赏之 对比手法教案范文

    诗歌表现手法之对比手法 教学目标 1、能鉴赏古诗词中的对比手法。 2、通过例题理解古典诗词的对比手法的运用。 3、掌握高考诗歌鉴赏对比手法的答题方法。 重难点:掌握高考诗......

    教案 用对比手法刻画人物

    运用“对比手法”刻画人物教学设计 授课人:万琼知 授课对象:八年级学生 审核(签字): 一、 教材分析 八年级学生已经掌握了肖像描写、动作描写、语言描写以及细节描写等一些刻画人......

    古典诗歌中的对比手法

    浅析古典诗歌中的对比手法 山东省平原一中 刘新菊 内容提要:对比,就是把两个相对或相反的事物或同一事物的两个方面放在一起进行比较,在古典诗歌中有很多表现百姓苦难生活的伟......

    汉英语言对比论朱自清(匆匆)

    论朱自清《匆匆》不同译本 《匆匆》是朱自清先生一片很有名的散文,其中所运用的语言朴素而又有富有独特的韵味和诗意,准确的表达了作者对时光荏苒的惋惜之情。以下是我根据三......

    仿写作文练习对比手法(共5篇)

    仿写练习:(学用对比,先抑后扬写法,细心观察生活中的小事) 风,无声,吹绿了大地;爱,无言,滋润了心田。、 曾经认为,父亲是个感情迟钝的人。 小时候放风筝,陪我的是我的母亲,捡风筝的是我......

    纵横对比,衬托形象——学习对比手法[5篇范文]

    纵横对比,衬托形象 ——学习对比的手法 一、教学目标1、教学要求 (1)积累学法。引导学生学习对比衬托的方法。 (2)实践运用。指导学生课堂练笔,运用对比衬托的方法。 2、教学重点......

    浅析白居易讽喻诗中的对比手法(共五则范文)

    浅析白居易讽喻诗中的对比手法 吴灵灵 内容摘要:白居易是中国文学史上杰出的现实主义诗人,在文学上,他积极倡导新乐府运动,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诗歌合为事而作”,写下了不少感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