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层递进教学法在计算机基础课上的应用

时间:2019-05-12 22:28:4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分层递进教学法在计算机基础课上的应用》,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分层递进教学法在计算机基础课上的应用》。

第一篇:分层递进教学法在计算机基础课上的应用

分层递进教学法在计算机基础课上的应用

作者:李家阳

(广西梧州林业技工学校,广西 梧州 543001)

发布时间: 2008-3-31

【摘要】分层递进教学法在学校计算机基础课上的应用实践,通过学生分层、目标分层、分层评价,以及矫正、调节、分层提高等操作要点的实施,改变学生的不良习惯,开发学生潜能,全面提高教学质量,提高学生素质。

【关键词】分层递进;计算机基础课;学生素质

分层递进教学的理论基础为布卢姆的掌握学习理论。著名心理学家、教育家布卢姆提出的掌握学习理论认为:“只要在提供恰当的材料和进行教学的同时给每个学生提供适度的帮助和充分的时间,几乎所有的学生都能完成学习任务或达到规定的学习目标。我校于2004年起开始尝试分层递进教学,探索在学生学习能力显著差异的班里如何提高教学质量,落实素质教育。几年来的教学实践表明:分层递进教学能优化课堂教学结构,面向全体学生,开发学生潜能,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提高学生素质。

一、分层递进教学的理念

分层递进教学是针对学生的个体差异,在班级授课制下按各层次学生的实际水平施教的一种重要手段,是在学生分层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进行分层备课,分层授课,分层训练,分层辅导、分层评价,以做到教学有的放矢,区别对待,最大限度地调动各层次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每个学生在原有基础上得到尊重和发展。

目前,我们正在实施的新课程从课程目标到教材内容都体现了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尊重学生的多样化,允许学生发展的不同,采用不同的教育方法和评估标准,为每一个学生的发展创造条件。新课程提出的课程目标不是固定的,它允许教师根据实际情况对学生提出较高要求、一般要求、和最低要求,把原来统一的教学内容变为不同层次的教学内容,让不同层次的学生自主选择适宜自己的目标要求,并在学习中表现为达成目标所作出的积极行为。因此,面向全体与注重个别差异是辨证的也是统一的,而分层递进教学正是解决统一的教学要求与学生实际学习能力个体差异这个矛盾的教学策略,它是实施以全体学生发展为本的一种课堂教学模式。

分层递进最早起源于上海。1991年开始,上海市“适应学生个别差异的教学策略研究”课题组对分层递进教学机制进行了探讨。研究在班级授课制的情况下,如何解决教学要求的整齐划一性与学生实际学习可能的差异性之间的矛盾。总结出关于学生分层、目标分层、分层评价,以及矫正、调节、分层提高等操作要点的实施方法,并取得了很多成功的经验。

二、分层递进教学法的内容

分层递进教学的基本思路,是根据学生学习可能性水平的差异,将学生分为若干层次,针对各层学生的不同特点和学习基础开展教学活动,并为各层学生设立与之发展相适应的目标和评价手段,其目的是适应学生的个性差异,满足学生的不同要求,使学生从各自的基础出发,进行有效成功的学习,达到“递进”的效果。

分层递进教学的操作要点分为五步:学生分层→目标分层→分层施教→分层评价→矫正、调节,分层提高。

(一)学生分层

我们按照学生的“学习成绩为主,非智力因素为辅”的分层标准,将学生分为A、B、C三个层次,B层为基准,A层降低起点,C层适当提高,各层比例大约为20%-60%-20%。

学习成绩较差,学习困难大,消极厌学或顽皮不学的学生属于A层;学习成绩中等,学习情绪不够稳定或能力一般、学习勤奋的学生属于B层;学习成绩好,学习兴趣浓,学习主动、接受快的学生属于C层。学生分层后可以按照高、中、低层1∶2∶1组成四人合作小组块状集中编排,或按纵向同质、横向异质集中编排,以便于辅导和相互讨论帮助合作学习。

我们采用动态隐性分层的方式,名单不向学生公开。隐性分层增加了教师课堂教学的难度,但比较有效地避免了“标签效应”。我们对C层学生的名单是公开的,而B层和A层的名单不公开。这样既能培养尖子,又保护了其他同学的积极性。每隔一段时期,我们就对学生的学习表现重新评价,变动各层名单。

(二)目标分层

根据这门课程教材、大纲的一般要求和各层学生的实际学习可能性,制订分层次的教学目标。A层:掌握五笔打字、Word、Excel的基础知识,上课能注意听讲,参与教学活动,改变学习习惯;B层:牢固掌握基础知识,五笔打字速度快,能独立排版编辑,上课专心听讲,提高学习主动性和独立性;C层:培养较强的分析能力,灵活运用能力,进行ATA办公应用高级培训,培养一定的自学能力。

(三)分层施教

在分层递进的课堂教学中,教师的“教”要尽量适应学生的“学”。我们利用各种教学手段,如分层讲授、分层提问、分层练习、分层作业、分层测验、异质组合作学习(学生按C-2×B-A模式分组)等等,让每一个学生都参与到课堂中来,各层学生都有与自己水平相适应的学习目标和练习,“只要跳一跳,就可以摘到果子”,尽可能消除C层“做完了没事做”和A层“反正我不会做”的情况。

1.分层讲授。授课要有“分”有“合”,对于基本概念、基础知识和一些共性的问题在全班讲授,另外根据不同层次学生的认知水平分层指导。特别对A层的学生应强调多关心、多指导、多启发,尽量让他们参与到课堂中来。

2.分层提问。A层学生基础较差,教师在课堂提问时要有针对性,避免出现C层学生独占课堂的局面。为此教师在设问时要注意问题的梯度,多关注A层学生,如果他们能立即回答的,可以表扬鼓励,如果他们回答不是很完整,表述不是很清楚,再让B层和C层学生补充,然后让他们复述,加深印象。备课时设计问题要把握难易程度,既不能使学生答不出来,也不能是过于简单的“是不是”和“对不对”,要精心设问,对有一定难度的问题,要注意启发,使学生在问题中受到启迪。

3.分层练习。课堂练习分别设计三种题型,设计的原则是,A层和B层侧重基础,强调对知识的理解,A层学生能在教师指导下完成,B层能独立完成,C层侧重灵活运用。练习时让C层学生有思考的空间,也可以在小范围内讨论,教师则利用这段时间对A层学生进行个别辅导。

鼓励学生在掌握、完成本层题目的同时选做高一层的题目,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体会到成功的喜悦,看到自己的进步,从而促进其个体的发展,实现递进的目的。

4.分层作业。A层学生课后学习自觉性较差,作业要适当降低难度,可以布置与课堂例题和练习类似的题目,或者布置整理笔记,而B层和C层要求高一些,C层要布置思考题,开拓学生思路。

在作业的批改上也要体现出分层,可根据情况采取不同的批改方式。如A层学生的作业当面批改,C层学生适当时可相互或自行批改作业。

5.分层测验。测验采用异质异分卷,一份试卷中有A、B、C层编程题目各三题,A层每题20分,都是课堂上的例题和经典的习题,B层每题30分,都是课后的作业题和思考题,C层每题40分,都是学生没有见过的题目,有一定的难度。A层和B层的学生可以任意向高层选题,分数不封顶,C层学生如果感觉C层题目太困难,也可以向B层选题,确保及格,但如果做A层题目则不计分。

6.异质组合作学习。将学生按C-2×B-A模式分组并安排座位,C层学生担任学习小组的组长,课堂上可以进行组内讨论,计算机基础课上机出现的情况很多,教师如果一个个去解决,则浪费了大量的课堂时间。异质组合作学习一方面可以弥补教师在课堂上有时无法兼顾所有学生的缺陷,另一方面让学生与学生之间充分的沟通和合作,让学习好、领会快的同学帮助指导学习差、领会慢的同学,达到共同提高的目的,从而看到问题的不同侧面和解决途径,对知识产生新的洞察。

教师在分组讨论时要注意调控,不能放任自由,应当适时地参与各组的讨论,适当点拨,发现问题及时在全班讲评。

(四)分层评价

我们每隔一段时间,就对各层学生是否达到本层目标做出及时评价,重新调整分层名单。未能达到本层目标的退到下一层次,而顺利达到本层目标的进到上一层次。

为了保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教师的评价最好以合作小组为单位来进行,个体的状态决定小组的评价,使学生处在良好的竞争激励的氛围中,人人都努力取得进步。

(五)矫正、调节,分层提高

我们根据分层评价的结果,对教学进度进行调节,改进教学方法,对少数不能达到本层目标的学生及时采取课内外补救措施,开展分组学习后C层的学生可以和A层学生“一帮一”学习,鼓励一部分顺利达标的学生按高一层次的要求进行学习。

三、分层递进教学法的效果

(一)提高了学生的课堂参与程度,改善了学习习惯

在分层递进的课堂里,各层学生都有与自己水平相适应的学习目标和练习,“只要跳一跳,就可以摘到果子”,基本消除了C层“做完了没事做”和A层“反正我不会做”的情况。学生在不断地努力尝试中看到了自己潜在的学习能力,体会到了成功的喜悦,都积极参与到课堂中来,提高了课堂的效率。

各层学生的学习习惯都有所改善,特别是A层的学生,得到老师的指导和鼓励增多了,基本能做到认真听课,完成作业,不懂敢问,学会与其他同学交流和合作,改变不会做作业,只想玩游戏的坏习惯。

(二)转变了师生关系

分层递进促使教师全面深入地研究学生,了解他们的智力和非智力因素状况,尊重每个层面的学生,把“促进每一个学生的发展”作为课堂教学的指导思想,精心设计每一个教学环节,着重分析学生的参与程度,有助于形成民主型的教学风格,教师真正从一个“布道者”的角色转移到一个“激励者”、“合作者”的角色上来。

(三)培养了全面发展、技能水平突出的学生

全年级每个学生在其原有基础上都取得了不小的进步。学生毕业就业率达到100%。全部学生参加全国计算机信息高新技术(ATA)考试,通过率达到90%,优秀率达到40%以上。一批技能水平突出的学生脱颖而出,多人次在各级各类比赛中获奖。

(四)实验促进了教师的发展

新的教学方法的尝试,必然加大了教师的工作量,也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实验过程中,教师不断学习,不断探索,更新知识,全方面的提高个人素质,同时教师的观念也发生根本转变,在教学中一切以发展学生为本,重视发展学生的个性,以适应素质教育下课堂教学的要求。

分层递进教学消除了传统教学中用一个模子培养学生的弊端,为因材施教注入深刻内涵并提供具体的操作方式。分层递进教学策略已经在本校大力推广,各种分层教学手段得到广泛应用,特别是异质组合作学习模式成为高年级专业教学的主要手段。

【参考文献】

[1]刘树仁.试论分层递进教学模式[J].课程·教材·教法,2002,(7).

[2]汪小莲.初中数学分层递进教学策略探析[J].河南教育,2004,(6).

[3]张勤华.分层教学法在计算机教学中的应用探讨[J].河北工程技术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1).

【作者简介】李家阳,男,广西梧州林业技工学校讲师,教务科副科长,研究方向:网站建设和网页制作。

第二篇:分层递进教学法在中职体育教学中的应用

分层递进教学法在中职体育教学中的应用

【摘要】分层递进教学法作为一种全新的教学模式,应用于中职教学中完全符合中职院校体育教学的要求。文中结合体育教学的特点,分析了中职体育教学采用分层递进教学法的必要性以及优越性,并且提出了实施体育分层教学的主要程序和原则。

【关键词】分层递进教学法 体育 模式 实施

随着我国中职院校体育教学的进一步深入改革,在新课程中更加注重素质教育,强调学生以及老师对课程内容的选择性,提倡多样化教学,并以“健康第一,终身教育”为中职院校体育教学宗旨。但是,在国内许多中职院校的体育教学模式和相关制度尚不完善,甚至依然还在采用传统的体育教学模式,教学方法还是主张一刀切,造成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淡薄。因此,对学生有针对性的实施体育教学,是中职院校体育教学改革的重点方向。

一、分层递进教学法的理论依据

心理学研究认为,中学生的心理发展,既有共同特征,又有各自特点。学生都有着独立的人格和个性的差异,学生来自五湖四海,都有着不同的生活习惯,有着不同的价值观。这些不同主要是由于不同的人格特征决定的。人格的基本特征:整体性、稳定性、独特性、社会性。人格不是由单一的特质组成的,是有多个相关的特质组成的。各个特质的相互和谐才能保证我们和外界的和谐相处,这样才能是一个正常的社会人。人格的独特性。“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人也是一样。每个人的人格特征都是具有自己的独特性。例如,有的人比较安静,喜欢在家玩,有的人喜欢热闹,喜欢去逛逛街购购物,有的人脾气比较暴躁,有的人脾气就比较沉稳。这些都使我们具备了不同的人格特征。每个人都有一个特定的人格,是不会和别人一样的。举一个最明显、最具有代表性的例子,就算是那种双胞胎也会在一些微小的细节上有一些不同之处。双胞胎都会有人格上的差异,更不用说普通人了。人格的独特性才使这个世界变得丰富多彩,才使我们的生活变得这么多姿多彩,这就是我们的人生乐趣。因此,针对这种人格的独特性,实行分层递进教学法可以通过因材施教的方式来对学生有针对性的进行教学。

二、中职体育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师资力量差

当前的中职体育教学存在的硬件问题是,师资力量不够雄厚,很多教师的知识水平和科研水平都比较低,严重影响了中职体育的教学质量。体育教师没有一个专业的能力,就不能给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也不能对学生的体育技能的学习有帮助。因此,体育在中职教育中就没有一个很高的地位,严重影响体育教学的发展。

(二)教材内容单一

教材是一门课程中最实用的工具,在很大程度上规定着课堂教学方法和模式。如果中职的体育教材总是内容是单一的,那么将会严重体育的教学效果。教材内容的单一,也说明教学内容的落后,教学内容不能跟上时代的发展,缺乏教育性是很难实现教材创新的。教材内容的单一,只会使学生学习体育的积极性大大降低,使课堂的学习气氛会十分的差,这样,体育的实践性就不能体现出来,只会成为一门缺乏实践性的学科。在当前社会,中职体育的教学严重缺乏实践性,没有一个实践性的教学模式,使学生的学习兴趣大大的降低。只有不断对体育的教学进行改革,中职体育的教学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发展,才能够为我国的教育发展起到促进作用。

三、分层递进教学的必要性

(一)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分层递进教学可以极大的提高学生的积极性。通过这种方式,教师给学生很多自由发挥的时间,让学生能够发挥主观能动性,来根据自己的体育兴趣点来学习。在课堂上,教师组织讨论的重点、难点问题,引导学生广泛的思考。这样,学生在课堂上就能轻松的学到知识。

(二)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分层递进教学注重体育理论知识的传授,更注重实践性。因此,这种教学方式能够极大的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学生在学习中可以通过实践不断锻炼自己的体育技能。慢慢的学生就能提高自己的学习成绩。学生提高了自己的体育水平,就能满足社会对体育人才的需求。

四、分层递进教学模式的实施

(一)教学内容分层

中职的体育课程可以分为理论课和实践课,然后再把这两种课程进行细分。可以根据课程的难易程度来划分。这样,学生就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来选择课程。学生对自己的水平比较了解,因此,就会根据自己的能力来选择课程,这样,可以说是培养学习兴趣最好的方式。学生对体育课有了浓厚的学习兴趣,就能很快的吸收所学的知识,能够不断提高自己的学习成绩。

(二)教学对象的分层

分层递进教学模式是根据体育教学大纲和教材目标、任务和要求,针对不同类型学生的身体素质、技术能力以及接受能力等,把学生分成若干层次,并根据各层次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不同层次的教学目标,提出不同层次的学习要求,层次之间互助学习的一种教学模式。这个模式最大的特点是,把学生分为若干层次,然后把同一水平的学生归类为一层,这样对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有很大的帮助。通过这种方式,不同学习层次的学生就可以在一个统一的平台里学到真正的知识,可以互相帮助,互相学习。这种学习方式不仅有利于学生的学习,也有利于教师的教学。教师给同一水平的学生上课,就可以提高教学效率。

(三)学习成绩的评价分层

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体育成绩来把学生进行分层。对于一些成绩比较差的学生,教师可以采用一些有针对性的教学方法,能够解决学生在体育学习中的难点,从而慢慢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对于那些成绩好点的学生,教师可以采取深层次的教学方式,能够使那些学生的成绩再迈向一个新的台阶。通过这种分层方式,可以使这两种类型的学生慢慢的到一个层次,这样,对提高整体学生的体育素质是有着很大的帮助的。

五、结语

分层式递进教学方法对中职体育教学的发展是至关重要的,因此应得到学校的重视,这样才能真正提高我国的教育水平,才能促进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只有使体育的教学具备一定的独特性,中职体育的教学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发展,才能够为我国的教育发展起到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韩桂凤:关于体育教学目标层次的探讨[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01,12.[2]张旭.教师教学效能感与学生自我效能感研究[J].高等师范教育研究,2000,23.

第三篇:浅谈分层教学在《信息技术基础》课上的应用

浅谈分层教学在《信息技术基础》课上的应用

作者姓名:王伟职务职称:信息技术教师单位名称:精河县高级中学联系电话:邮政编码:

*** 833300

浅谈分层教学在《信息技术基础》课上的应用

摘要:根据学生掌握信息基础的水平存在参差不齐的现状,本文在分层教学理论的指导下,介绍了以“学生基础”和“教学内容”为不同分层点,对分层教学进行具体细化的教学实践作法。

关键词:差异性 分层 分层递行 互助组 模块教学

一、教学背景

1.学生的差异性

我校是一所县级高中,学生来自全县各地,学生掌握计算机的水平参差不齐。有的农村学校根本没有开过信息课,而县城的学生从小学就已经开设。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受社会因素、家庭因素和个人因素等的影响,学生之间的差异更为明显,出现了“起点高低不一,层次多,差距大”的现象,给信息技术课的教学带来了极大的困难。2.教学内容的选择性

现在的信息教育教材采用模块化结构。主要内容有信息基础、操作系统、文字处理、网络基础、网页制作、数据库、图像处理等等。不同的教材都有不同的模块组合。

如何让不同的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特点,在不同的教学时期、自主选择学习模块。适应信息技术的特点,提高自己的能力,而不是被动的学习接受教师的“硬性”教学呢?本文试作探讨。

二、分层教学实施的两个过程

在分层教学中,教学的不同时期,学生的差异性不同。在高一上学期,学生信息基础的差异性主要是体现在基础知识掌握上。高一下学期以后,主要体现在教学模块的差异性。教学中采取以学生基础分层或教学内容分层的。1.以学生基础分层

第一步:建立分层标准

在高一开学初,对同学掌握信息技术的情况进行调查摸底。根据情况,在班级中分成三层。

A层──掌握了Windows基本操作,熟练应用word或wps对文字处理,因特网的使用及部分常用软件。

B层──掌握了Windows基本操作,接触过word或wps,能上因特网的。C层──仅仅学会一点Windows基本操作,或根本没有接触过电脑。学生根据自身的计算机基础,分别选择。

第二步:建立分层教学目标,实施任务驱动教学 A层:要求学生利用因特网搜索信息,完成一份电子报。

B层:要求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完成一篇文章的输入与简单的排版。

C层:学生在老师的针对教学下,尽快的掌握指法、windows操作,文字的输入。

在教学过程中,明确A层同学须指导B层、C层的同学。B层同学指导C层同学。在上机位置上,进行合理布置。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培养学生的协作精神,教学中形成一个良好的互动。2.以教学内容分层

经过一个学期的学习,同学们在计算机的基本操作上差异性得到缩小。但同学们在掌握计算机各模块内容上,仍然存在很大的差异。例如,有的同学掌握WORD很好,有的对网页制作掌握很好等等。如再统一教学某一模块的内容,就不能适应学生了。对学生实现教学内容分层,进入模块教学,充分发挥学生的特长。

第一步:公布本学期模块教学内容

一个学期以二、三个模块为宜。以我校高二年级第一学期,开设程序设计、多媒体与网页制作,电子报刊制作。

一般情况下,一个学期要求学生学习一个模块为主。从而保证内容的深度,而不是让学生仅仅有接触一下的感觉,更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容易获得成就感,有利于下一步的学习。

学生根据自己的基础、兴趣爱好进行选择。

第二步:组织模块教学

一个学期在同一课堂内开展三个不同教学内容的教学,对其它学科是不太可能的。在信息技术课上实施模块化教学,也必须有前提条件。

我校接入了因特网。上课时,保证了每生一人一机,机房里安装了清华同方多媒体教学软件。利用多媒体软件随时控制学生学习的进展情况,进行针对性教学。课堂上采用复式教学模式,进行多模块教学。

复式教学中,主要采取模块小组教学,教学过程中,强调加强小组的核心人物培养。对核心人物的培养,我们在课堂与课外进行一起进行。

课外培养,开展信息技术课兴趣小组。每个模块都有对应的课外兴趣小组。我校有8位信息教师,每个年级都有10多个班级。小组成员来自各个班级。课外学习的内容一般都超前课堂教学的内容。在各个班级的课堂教学中,兴趣小组的成员就能起到示范,帮助作用。他们一般是本班模块小组的组长。他们为组员“排忧解难”的同时提高了灵活运用知识技能的能力。为模块化教学起到了“老师”的作用。

课堂上,主要是解决全组不能解决的问题。因为学生都是自己感兴趣选择的模块,学习的热情高。教学过程中,对于一节课的教学难点,进行适时指点,全组的帮助,很容易做到弱化难点。

第三步:教学的考核

每个学期,对各个模块小组进行考核,分出优秀、良好、及格。对小组的考核,主要以老师,各小组组长组成。多个小组竞争,形成良性循环。不同级别小组,各个小组成员优秀、良好、及格比例不一样。小组成员的成绩主要由小组决定,老师协调。

三、教学效果

通过分层教学法,解决了学生起点不一的问题,做到了因材施教。学生自主选择学习模块,激发学生的兴趣。避免了统一教学中,有的学生接受程度不一,出现“差生”的概念。特别是提高了农村学生的自信心,让学生的个性得到了充分发展。此外,采用了互助组教学,每个小组都有核心人物,共同公关,学生的合作能力也得到了显著提高。

参考文献:

刘树仁,《试论分层递进教学模式》,《课程〃教材〃教法》,2002年7月

第四篇:分层递进教学法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运用

分层递进教学法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运用

庄玉强

(安徽省铜陵市第二十中学)

摘 要:教师的教学方法在学生的学习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高效的教学方法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它会是学生学习的催化剂。而且教师的教学方法适合学生,有利于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主要以分层递进教学法的视角,剖析了如何实现初中英语的高效教学,以达到学生英语成绩突飞猛进的目的。

关键词:分层递进;教学法;初中英语教学

在一个班级或者一个群体中,学生的成绩总是参差不齐、有好有坏的,针对这种情况,教师要学会分层教育。在初中英语教学中,实施分层教育是为了切实提高学生的英语能力,分层并不是歧视学困生,偏爱优等生,而是根据学生的英语基础和理解能力来设置不同层次的要求和目标,这是“因材施教”教学方法的升华。

一、初中英语教学现状

1.教学目标不具体

教师在开课之初都会明确教学大纲,制订教学计划和教学目标,但是由于个体的复杂性,教师一般都是从初中生这个群体的整体出发,去制订这个学期要达到的目标,因为着眼于学生的普遍性,就忽略了个体的差异,导致教学目标不适用于一些学生,比如有的学生基础差,英语能力远远低于平均水平,那么适用于一般群体的教学计划就可能不适合这些基础薄弱的学生,所以,教师要尽可能针对学生知识掌握的层次,细化教学目标,以达到全班学生共同进步的目的。

2.方法针对性不强

传统的课堂模式忽略学生的主体地位,通常把学生视为教学的从属对象,这就不利于师生之间的平等互动,容易导致信息不对称,教师不能了解学生的想法,不知道每个学生的盲区,()使教学针对性不强,难以根据学生的薄弱之处来作重点讲解或设计相应练习,这就使一些学生不懂的英语知识点还是不懂,不会做的英语题还是不会,学习效率低。所以,教师要着眼于学生的学习特点,提高教学方法的针对性,以实现学生学习效果的最优化。

二、分层教学策略

1.教学目标分层

教学目标可根据学生的英语基础和学习能力分为上层目标、中层目标和下层目标。下层目标主要是针对英语基础薄弱,学习兴趣和能力都较弱的学生,主要达到巩固基础的目标,所以对于这类学生,主要是掌握课本词汇,完成课本练习。中层目标就是针对英语知识点掌握不错,态度认真,勤思苦学的学生,他们主要是在掌握每一课知识点的情况下,还能独立完成课后练习和中难度的题型。上层目标是针对求知欲望强,学习能力好而且基础也好的学生,这类学生主要是在明白知识点的情况下还能学会拓展和灵活应用,比如“through”这个单词,下层目标是熟记这个单词,了解其意思,以及其组成的常见词组,如“go through”这个词组等,中层目标是不仅知道意思和常见词组,还要学会使用,比如“A brilliant shaft of sunlight burst(through)the doorway.”根据句意,明白这个句子中应该使用“through”。上层目标就是要在会使用的基础上拓展,明白“through”和“across”的区别,知道什么时候用“through”,什么时候用“across”。这三个目标是层层递进的关系,主要根据学生的英语基础和学习能力,实事求是,制订切实的目标。

2.教学内容分层

教学内容应该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就是全班共同要掌握的知识点,另外是由易到难针对不同层次学生的内容。比如:初中英语难点之一:The two cheats pretended to be working very hard.可根据学生个人状况,掌握程度分别如下:a层:明白这句话的含义,同时会使用pretend这个词,明白它的过去式和过去分词,在根据句意填所缺单词时,可以准确填写这个单词并使用正确的形式。b层:知道句意,了解用法,明白“pretend to be”的用法,能自己根据不同情景造出准确的句子。以此,来实现各层次学生英语能力的提升。

3.教学方法分层

方法的针对性体现在因材施教,对于英语基础好、理解能力高的学生,教师在给他们讲题时应该言简意赅,点到为止,冗长地去解释不仅浪费两者的时间,还可能会使学生不耐烦,不专心听讲以致效率不高。对于基础弱、领会能力较差的学生,教师要耐心讲解,环环紧扣,步步推进,以使学生真正了解词义,明白错因,对这类学生,教师一定不能急于求成,要给予这些学生更多的包容空间,因为有时候,可能教师讲了好多遍,学生还是理解不了,所以教师要做到有耐心,不厌其烦地讲解,直到学生彻底明白为止。

总而言之,教学是不能脱离学生而存在的,教师的成就体现在学生的进步上,所以教师应该从学生群体出发,兼顾学生个性,普遍性和特殊性两手抓,依据学生自身的能力进行分层,实行针对性教育,切实提高初中生的英语水平,为国家培养语言型人才。

参考文献:

张敏。初中英语探究式教学案例研究[D]。

第五篇:分层递进教学法在数学教学中的探索

分层递进教学法在数学教学中的探索

袁学勤

(摘要:本文着重阐述分层递进式教学法在山区数学教学中的实践和探索。关键字:分层 递进 实践 探索)

新的课程标准要求我们在教学中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教师应充当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因此,在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一刀切”式的教学方法已不再符合新课标的要求。为了能逐步做到因材施教,分层提高。六年前我便在我校开始探索并初步试行分层递进式教学。这种教学方法在学生基础普遍较差的山区学校十分实用。它既减小了教师的教学难度,又能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而且能有效提高教学效果。下面就其在数学课中的应用,谈谈我的一些实践与探索。

一、分层递进式教学的必要性

在山区农村学校,外出打工是家庭收入的主要来源,因此造成我们的学生中有60%以上的留守儿童,家长把孩子交给学校,一切就由老师全权负责。另一方面,我校多年来一直实行“平行分班”,学生的基础状况不同,兴趣爱好各异,且各班人数达60人以上,每位老师至少带两个班,在这种情况下,老师很难做到面面俱到。因此,我们必须从实际出发,因材施教,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在原有基础上学有所得,逐步提高,才能取得预期的教学成果。

二、分层递进式教学的原则

本着尊重学生、师生磋商、动态分层的原则。一定要让学生明白,分层是成绩差异分层,而不是人格分层。讲清分层目的后,指导学生实事求是的评估自己,根据学生的基础状况,本着自愿的原则,让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层次,对于不合理的地方,在取得学生同意后,做适当的调整,尽可能将水平相近的学生放在同一层次。随着学习的不断进步,学生可以在各层次递进上升。

三、分层递进式教学的实施

1、学生层次化

在新生入学第一周内,教师向学生宣布分层递进式教学的分层方案和目的,及时进行一次周密的摸底考试,然后对试卷做详尽的分析。根据学生的基础状况,结合新课标所要达到的基本目标、中层目标、发展目标这三个层次的教学要求,在第二周内将完成对学生的层次化,即将全班学生分成甲、乙、丙三个小组。甲组是拔尖的优等生,乙组是成绩一般的中等生,丙组是学习有困难的后进生。在编排座位时,尽可能六个人(2个甲组、2个乙组、2个丙组)为一个学习小组(多年来我面临的学生中优中差的比率基本相同)。以方便讨论、辅导和交流,体现群体中的优差互补。并规定甲组两名学生为改组的小组长,两人互相促进,相互监督。带着乙组学生逐步提高,帮助丙组学生掌握基础。同时负责检查、帮助、该组成员按时完成作业。老师指导各组小组长顺利完成组内任务,同时对其重点进行拔高训练。尽量做到“让尖子生冒出来、使中等生迈大步、叫后进生不落伍”。

2、教学目标和过程层次化

分层备课是分层教学的关键。备课时应根据不同层次学生的要求,设计出不同层次的问题。对于丙组学生意在培养基本能力和学习兴趣,力求问题简单易懂;对乙组学生重在掌握基础知识,问题具有一些难度;对甲组学生设计灵活性强、难度较大的问题,意在拔高。在教学过程中,简单的问题“优待”后进生、适中的问题让给中等生、有挑战性的问题留给尖子生。只有这样,不同层次的学生才能均等参与课堂,逐步实现后进生向中等生、中等生向尖子生的递进。也只有这样,才能实现新课标要求下的师生互动,课堂才能真正还给学生。

3、课堂练习和作业的层次化

分层练习是分层教学的核心环节。为强化各层次学生的学习效果,及时反馈、及时矫正,备课时,针对学生实际情况应设计不同层次的练习。通过练习来了解不同层次学生的掌握情况,及时做到查漏补缺。在布置作业时,甲组学生的作业有一定的灵活性、综合性;乙组学生的作业以基础为主,配少量略有提高性的题型;丙组学生的作业应紧扣基础。批阅时尽可能做到老师面批面改,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对于配套的《资源与学案》和《练习册》,要求学生在课后完成,再以小组为单位,“一对一”的督促检查,部分重难点,以“一帮一”的形式解决,对于共同困难,教师再做统一处理。批阅以学生互阅、自阅为主。

在分层教学的探索和实践中,大部分学生的心理得到了良好的发展、学习积极性普遍提高,整体学习效果良好。同时,我发现分层教学在实施中还存在许多困难,例如:各个学校仍然以成绩论成败,初中升高中考试时,都本着以入重点班的人数论高低。这种评价方式对后进生的自信心和学习兴趣打击很大,分层评价难以真正落到实处。另外,我所面临的学生中,百分之六十以上为留守儿童,部分学生的自觉性不强,诸多想法措施难以实施,学习效果与期望值也相差甚远。六年来,在实施分层递进式教学过程中,虽然遇到很多难题,到目前还存在诸多不足。但总的来说,分层递进教学法激发了大部分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减轻了学生的学习负担,提高了学习效率,为学生创造了一个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而如何使分层教学法更好的发挥作用,需要在以后的教学实践中不断地实践和探索。

下载分层递进教学法在计算机基础课上的应用word格式文档
下载分层递进教学法在计算机基础课上的应用.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分层递进教学法在英语听力教学中的运用

    分层递进教学法在英语听力教学中的运用 摘 要:在英语常规教学中,听力教学一直采用的是统一的听和练习的方式,忽略了不同层次学生的不同需求,导致听力教学效果难以提高,听力训练成......

    PBL教学法在信息技术课上的应用

    PBL教学法在信息技术课上的应用 【摘 要】本文是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中应用PBL教学模式的经验之谈。信息技术课作为一门新兴的学科,有其自身的特点。在传统模式下学习信息技术,不......

    浅谈分层教学法在技校计算机专业教学中的应用

    浅谈分层教学法在技校计算机专业教学中的应用 [摘要]技校计算机专业教学的目标是使学生掌握必备的计算机应用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提高学生应用计算机解决工作与生活中实际问题......

    浅谈“分层递进教学法”在教学中的运用(共五篇)

    浅谈“分层递进教学法”在教学中的运用 一、问题的提出 在中等职业学校学习有困难的学生相当普遍。究其原因,首要方面源于生源的综合素质。职业学校的学生,其生源大多来自初中......

    初中数学课堂分层递进教学法的尝试[精选合集]

    初中数学课堂“分层递进”教学法的尝试 (吉林省松原市宁江区第六中学吉林松原138000)张玉满 【摘要】运用文献资料、实验对照等方法,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实施“分层递进”教学......

    计算机基础应用

    1.CPU能直接访问存储在内存中的数据,也能直接访问存储在外存中的数据(错) 2.所有计算机的字长都是固定不变的。(错) 3.扇区是磁盘存储信息的最小单位。(对) 4.温度是影响计算机正常......

    计算机应用基础

    计算机应用基础 选择题:1、C;2、A;3、B;4、C;、5、D;6、D;7、C;8、D;9、B;10、C;11、C;12、C;13、D;14、C; 15、B;16、D;17、C;18、D;19、AC;20、AC。 填空题:1、CN;2、文件;3、自动化办公;4、38;5、1......

    《计算机应用基础》

    《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网上作业(4) 一.自编作业1:在Excel工作薄的Sheet1表中设计一个 “学生成绩单”。要求: 1.表的结构:含有标题、表头和表内容。 2.表内容:a.学生学号为9位,第一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