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浅谈分层教学法在技校计算机专业教学中的应用
浅谈分层教学法在技校计算机专业教学中的应用
[摘要]技校计算机专业教学的目标是使学生掌握必备的计算机应用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提高学生应用计算机解决工作与生活中实际问题的能力,为学生职业生涯发展和终身学习奠定基础,为此在教学中引进“分层教学法”可以最大限度体现技校计算机教学的特点,加大知识与技能传授的信息量,保证课堂教学有较高的效率。
[关键词]内涵步骤分层
随着当今社会职业教育的迅猛发展,传统教育理念和教学模式已远远不能满足技校教学的要求,特别是对于技工学校计算机专业教学而言,它与其他传统科目不同,其教学目标定位在学生实际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上,以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综合能力。同时技校生的生源也日趋复杂,既有农村的,也有城镇的,还有厂矿的。由于各地区的经济发展不平衡,初中阶段计算机课教学水平不一致,学生的计算机基础差异很大。基于这些特点,我校在计算机专业教学中引入分层教学法,在确保教学进度的前提下,结合各地区学生的素质差异,实施有差别的分层教学,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一、分层教学法的内涵及理论依据
分层教学法,就是针对班内不同学习水平的学生,提出不同的教学目标,创设不同的教学情景,使各层次的学生都能经过努力得到最优的发展,从而大面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它克服了传统教学内容、要求、方法都同步化带来的种种弊端,保证了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提高了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积极性,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找到自己的合适方向,制定自己的学习进程,学会学习。
分层教学法的理论依据是主体性教育思想,即教师的“教”是为了学生的“学”,为了“学”能够摆脱教师的“教”。要发展学生的主体性,就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和形式,促进教学过程的“个别化”、“个性化”,尊重学生在知识、智能、兴趣和个性等方面客观存在的差异,努力实现“个别化”、“个性化”、“集体化”的最优组合,以弥补信息课堂教学的单
一、呆板和僵化的缺陷。我国古代教育家、思想家孔子提出的育人要“深其深,浅其浅,益其益,尊其尊”,即主张因材施教,因人而异,就是要求在教学中承认差异进行有差别有层次的教学。
二、技工学校计算机专业教学中应用分层教学法的必要性
1. 职业技术教育的要求
技工学校计算机专业教学有三种特性:即基础性,就是培养学生计算机基本素质和能力;全体性,就是面向全体学生使每个学生的计算机水平都有所提高;发展性,就是开发学生的潜能,发挥其个性特长。
2. 技校生素质差异的要求
在技工学校里,学生的差异性及农村生比例较大,有的学生进校时已是计算机领域里某一方面的“行家里手”,有的已掌握一定的相关知识和技能,而有的学生从未接触过计算机,基础为零。以对我校09级新生调查统计为例,入学前接触或学习过计算机课程的,约占40%,其中有些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应用能力;有些学生是从未接触或很少接触计算机,约占60%。20%的学生都已经学会打字,8%学习过Office的几个组件,但其中绝大多数主要是学习word软件;学生希望学习的计算机知识首要是文字处理和排版,其次是动画设计和图像处理以及组装、维修、编程等。因此,如果希望每一个学生都能在较为宽松的环境中获得提高,那么必须关注学生的个性特点,贯彻“因材施教”的原则,所以分层
教学法势在必行。
3. 计算机专业教学的要求
目前,许多技工学校的班级容量较大,而机房和计算机数量有限,住住是一个教师面对几十个同时上机的学生,由于学生之间存在差异,在同时上机操作时学生会遇到不同问题,教师很难同时兼顾优秀生与后进生的学习要求,导致教学效果不理想;另一方面,许多学校的计算机专业课程的课堂教学基本上采用多媒体教学方法,采用课件进行演示,其容量大,教师讲课速度快,重点不易突出,学生感觉消化不良,特别是后进生遇到难题一时得不到解答,挫伤了学习热情,导致其心灰意冷等不良情绪产生。
三、分层教学法的实施步骤
(一)学生分层
准确把握学生的现状,合理划分层次是搞好分层教学首先必须要做的,也是非常重要的。根据学生的计算机基础,参考学生平时的理解能力、探索能力、自学动手能力、接受与学习知识的快慢速度等综合能力,把学生大致按优秀、中等、滞后分成A、B、C三组,其中A组一般都是特别聪明的和家里已经有电脑的,计算机基础知识已掌握较多的,这些学生很容易很快地接受课堂内容;B组的一般初中稍微有一点电脑知识,自学动手能力、接受能力都是比较一般的学生:C组就是一些几乎没有碰过电脑的学生,大部分来自农村,学习起来比较吃力。在这里要注意的是,不同层次小组的学生不是长期固定的,而是可升级的(没有降级),同时要使学生正确对待分组方式,明确教师分级的目的,防止出现优秀生骄傲自满、中等生得过且过、差生自暴自弃等不良现象。
(二)教学目标分层
教学目标是预期的学生学习的结果或者是预期的学习活动要达到的标准。教学活动是以教学目标来定向控制的。教师在制定教学目标过程中,不仅要认真钻研教学大纲和教材,根据教学中各知识点的深浅度,找准重点、难点,而且还要分析学生的实际知识水平,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的情况,准确、恰当地制定不同的教学目标。在计算机专业教学中,对A组的学生来说,在掌握课本基础知识之上进一步发挥其特长及个性,提高各方面的能力;对B组学生,则在掌握基础知识情况下开发其学习能力,对C组滞后生则促使其打好基础,耐心辅导,多加训练。例如:在课堂讲授“我的电脑”部分的基本操作时,统一讲授在“我的电脑”中的新建、复制、移动、删除文件(夹),这部分内容在资源管理器中已讲过,对A组的学生来说,老师稍讲他们就明白了,因此在个别辅导时,对A组的学生提出更高的要求,在“我的电脑”中的“控制面板”中能完成哪些功能?教师稍作指导,让他们自己完成;B组学生全面复习刚讲过的内容,并进行归纳总结;C组学生则对着投影仪的内容进行学习、巩固。这样,大多数学生都能在各自基础上接受新知识。
(三)讲课、提问分层
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课堂教学的侧重点是不同的。对基础好的学生应着重于如何拓宽和加深问题的难度,对基础差的学生则应充分考虑他们的接受能力,适度增加和加深教学内容,做到稳步前进。提问也需考虑学生的差异,对那些不爱回答问题的学生进行拣易而问,使其享受到成功的喜悦。切勿提问专门选择基础好的学生,而是应使所有学生都有所得、有所获。
(四)上机操作练习分层
上机操作课对各层次的学生应提出难易不同的训练目标,对于A组优等生上机
操作时指导他们熟练准确地完成实习报告,并提出较高要求,对于B组中等生指导顺利完成实习报告,对于C组滞后生指导分解单项练习,循序渐进,对每个极小的进步都给予一定的肯定。例如:对于非微机专业的的学生,在汉字录入上机练习课中,指导A组学生练习五笔字型输入法;指导B组学生使用双拼输入法;指导C组学生使用全拼输入法。这样经过一段时间,全体学生的操作能力都会有不同程度的提高,达到预期的效果。
(五)布置课后作业分层
课后布置作业是计算机教学不可缺少的一个环节,但是布置课后作业切勿一刀切。为此,布置作业同样要有层次性,作业量与难易程度要与不同层次学生的实际承受能力相适应。给A组学生可安排较难作业,要求一题多解,培养思维灵活性和创造性;给B组学生布置稍微有难度作业,让有余力的同学多进行思考;给C组滞后生只布置基础部分作业,要求一题一解,就题论题。例如:在学完Word布置作业时,可让优等生自己确定一个具体任务,并提出格式上的技术要求,让学生根据任务独立收集素材,完成任务;对中等生则提供一个内容丰富的素材库,再提供几个样张,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素材,参考教师提供的样张,完成自己的作品;对滞后生则提供一个图文混排的样张中所需的素材,让学生模仿着做出样张的内容。
(五)评测分层
评测分层是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根据他们的学习水平,作出实事求事的评测,以考核教学目标的落实。在考核A组学生时,可主要出一些灵活多变的题目,让他们在所学知识的基础上加以分析,经过思考得出答案;对C组多出客观题目,主要考查学生的基本知识。同时可根据学习内容的不同,采用不同的考核方式。如口答题、上机题。在评测时,对于优等生,正确肯定他们的优良成绩,但要注意掌握分寸,帮助他们认清自己存在的不足之处,寻求解决办法;对于中等生,要进行激励,帮助他们审视自己在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制定解决问题的计划;而对于滞后生,则应该鼓励他们,帮助他们树立自信,正确看待自己取得的学习成绩。这样才能使不同的评测取得同样的效果,形成一种你追我赶的氛围,共同提高计算机成绩,也提高学生对计算机的应用能力。
(六)个别辅导工作分层
要真正做到因材施教,仅靠课堂教学是不够的,还应大力开展第二课堂活动,做好培优补差工作。培优工作的目的,在于让一部分学有余力的爱好计算机的学生的个性得到进一步发展。对于学习计算机确有困难的学生扶他一把,通过课后个别辅导及时补救,帮助他们渡过难关。对差生的辅导,还要防止把着眼点只放在知识缺陷的补救上,要注意分析他们的思想状况,做到“对症下药”,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改变现状,取得好的成效。
四、技工学校计算机专业教学实施分层教学的意义
首先,提高了教师对计算机专业教材的了解与掌握程度。分层教学法需要教
师钻研分析教材,了解教材及大纲要求,根据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制定不同层次的教学目标。其次,提高了教师的业务水平。教师在授课过程中要紧密联系学生,根据学生学习的掌握程度,调整自己的教学方法和课堂设计,从而较大程度地提高教学水平。最后,分层教学法有利于增强技校生的信心和学习兴趣。教师通过设置不同层次的学习目标,可使所有学生都体会到成功的快乐。需要注意的是,在具体实施过程中,要充分考虑技校生的心理素质,注意处理好班级授课与个别辅导的关系、分层教学与其它教学方法相结合的关系、课内与课外的关系等。
总之,分层教学是一种针对学生的不同计算机水平和思维水平实际进行施教的一种教学模式,其以情感教学为前提,因材施教为原则,分类教学目标为评价依据,有效地克服了学生掌握知识水平两极分化的矛盾,真正做到了以学生为本,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有利于全面激发学生学习研究计算机的兴趣,强化了学生综合操作动手能力,为其今后走上社会、走进企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黄国兴计算机应用基础[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6
[2]周察金数据库应用基础[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5
[3]段标计算机网络技术与应用[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7
[4]刘云计算机网络应用教程[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1
第二篇:分层教学法在技校计算机专业课教学中的探索
龙源期刊网 http://.cn
分层教学法在技校计算机专业课教学中的探索
作者:刘莹 王莉
来源:《职业·中旬》2012年第07期
在技工学校中,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学生的计算机操作能力参差不齐,这给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带来了很大的挑战。因此,在计算机教学中为不同层次的学生制定不同的基础性和操作性教学目标,使各个层次的学生都能经过自己的努力达到基本教学要求,这就是在教学中采用分层教学法。笔者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来阐述分层教学。
一、实施分层教学的缘起
俗话说:十个手指头伸出来不一般长,更何况我们面对的是几十名学生。当前,随着高校的扩招,技校面临的主要问题是招生难。不容忽视的是伴随着招生难出现的还有一些非常突出的教学难题,如生源基础差,教学的“起跑点”难定;学生学习态度不端正,教学的着眼点难选;学生两极分化现象严重,教学的切入点难找。
在计算机课堂教学中,尤其是当学生操作计算机的时候,同学之间的操作水平差距愈加明显。为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不但需要对学生因材施教,还需要在教学中实施分层教学。
二、现行教材存在的问题
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的教学内容要与学生的情况、社会情况及计算机学科本身的发展相适应, 要及时更新教材内容, 尽量体现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变化,避免教材滞后的问题,使教材具有可读性、趣味性和实用性。现在的操作系统及应用软件已经发展到了较高的版本,但教材中沿用的还是旧版本。所以,在教学中既要给学生讲解前沿性的知识,同时又要注意与原教材的衔接,不要让学生产生教材无用的想法。新旧版本之间是相通的,要注重知识的迁移。
三、分层教学法的实施
教师根据教学内容的进度,结合学生的学习实际情况,给每节课制定出切合实际的任务,让学生通过努力在本堂课里完成教师预定的任务。为了调动每一位学生的学习兴趣,计算机课堂教学尤其需要注意因材施教,分层教学。计算机本身的可操作性为我们提供了有利条件,笔者在计算机教学中实现分层教学的手段之一,就是为学生设计开放型的任务。比如画一幅图画,制作一份个人简历,打印一张文档,制作漂亮的宣传海报,计算一份工资表,设计一个课件等等。这类开放型的任务,每个学生都可以做,每个学生都可以尽情发挥,每个学生都能够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尽管结果可能会有很大差异。或者要求同一个课堂中的学生完成不同的任
龙源期刊网 http://.cn
务,每节课笔者都会设计几套不同梯度的任务,其中最基本是面向全体学生的,其他的任务则根据不同操作水平的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通过讲课系统地把不同的题目要求传送给学生,每当完成一个任务,就在学习成绩表为学生加上一颗星,并布置下一个任务。有的学生可以多完成一个任务,有的可以多完成两个任务、三个或更多的任务。
对于操作数量上的任务,如学生学习汉字输入法以后,教师要学生完成一段文字的输入;对于操作速度上的任务,如学生学习指法时,完成了所有字母键法训练后,教师可以要求他们的输入速度达到每分钟多少字以上;对于操作质量上的任务,如学生学会幻灯片制作以后,要求制作的幻灯片主题鲜明,色彩协调,动作设置得当。
完成任务的方式主要有两种。第一,全体同学都按同样的要求完成任务。这主要是指教师在讲信息技术的一些基础操作时,要求所有学生都必须掌握的内容,如键盘鼠标的使用,创建文件夹,保存和打开、关闭文件等。第二,根据学生的能力分别完成难易程度不一样的任务,如学生学完指法后,优生要求正确率达到100%,速度85以上,中等生要求正确率达到100%,速度60以上,而差生要求正确率达到100%,速度40以上。
四、实施分层教学法的思考
分层教学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状况采取不同的手段,给课堂教学注入了新的活力,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既能让学生吃饱又能让学生吃好。笔者认为要确保分层教学的教学效果,必须高度重视两个方面问题,即分层教学各要素的准确把握以及分层教学的具体措施的组织落实。分层教学彻底改变了以行政班级为单元的教学组织,实行以课程为单元的教学组织,改变了统一授课计划、统一教学目标、统一教学进度、统一教学内容和统一教学考核的教学模式为分层制定教学计划、分层明确教学目标、分层安排教学内容、分层确定教学进度、分层提出考核要求的分层教学模式。这两个改变彻底打破了传统中专教学管理的模式和要求,使教学管理的难度和工作量明显加大。因为要照顾不同的学生,而且不是每一个学生都能按照老师的要求去做。
技工教育教学方法很多,笔者只是从因材施教方面做了一些总结。让技校学生学到一技之长,是每位教师的责任和义务。
第三篇:分层教学法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分层教学法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关键词】初中语文 分层教学法 应用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5)06A-0073-01
分层教学法,简而言之,就是教师从班级整体的角度来考虑教学目标和教学进度的实现,并结合班级学生的整体水平,学生的学习程度、性格特点等差异进行分组,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有针对性地教学,使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得到有效满足,学习能力能够得到有效提高。笔者认为,分层教学法可以从学生群体、教学目标、教学问题以及课后作业这四个方面来展开应用。
一、“学生分层”是前提条件
“学生分层”就是要求教师依据学生学习能力的高低进行分组。一般可将学生分为A、B、C三个层次的小组:学习能力差、不能正常完成学习任务的“学困生”归入C组;学习能力一般、能够完成学习任务的中等生归入B组;学习能力强、求知欲高、学习任务完成得游刃有余的优秀生归入A组。在教学中,教师对A组学生可采取“特别引导”的方式,引导学生个体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学习潜力;对B组学生采用“自主互动”的方式,鼓励学生遇到学习疑难处时与其他学生一起攻克难关;对C组学生可采取“直接辅导”的方式,帮助他们理解、消化学习内容,跟上班级整体教学进度。教师在分组时还要考虑学生们的性格特点,如把不善于交流沟通的学生安排到学习气氛活跃的小组中,把学习被动的学生安排到学习气氛主动的小组中,这样可以使学生受到周围其他人的影响,沉闷的学生变得活跃,被动学习的学生变得主动,真正融入小组活动中去。值得注意的是,学生的分组情况是相对的、动态的,学生的情况有所变化时,教师还应及时进行调整。
二、“目标分层”是关键环节
学生分层确定后,教师就可以依据教学大纲,针对学生的不同层次来设置不同难度的教学目标。例如,笔者在讲授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囚绿记》一课时,把教学目标设置成三个梯度:首先是面对全体学生的普遍要求,即解决生字、生词,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课文,能够理解拟人、比喻等修辞手法在课文中的应用。其次是面对B组学生和A组学生的拔高性要求,学生能够紧扣课文中的关键字、词、句领悟课文语言描写的含蓄优美意境,掌握寓情于景的写作技巧。最后是面对A组学生的开放性要求,要能够掌握圈点批注的读书方法,用以拓展性赏读与《囚绿记》题材相似的文章,并提交读书报告。“目标分层”教学方式的运用可以更好地体现学生学习的差异性,有利于达到差异化推进教学的预期目标。
三、“问题分层”是主要手段
在提问中实施分层教学法,就是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提出不同的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学习信心。例如,笔者在讲授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下册《孔乙己》一课时设置了分层提问:要求C组学生从课文描写去探究孔乙己性格中的矛盾表现。要求B组学生挖掘孔乙己矛盾表现的思想根源和社会根源,学生之间可进行讨论交流,教师积极引导。要求A组学生根据B组和C组学生回答的问题归纳孔乙己的性格,要求学生不仅要看到孔乙己的缺点,也要挖掘孔乙己身上的“闪光点”。由于设置的问题考虑到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水平,具有明显的针对性,学生经过思考基本上都可以回答出来,获得了成功的满足感,对学生学习形成了一定的驱动力。
四、“作业分层”是有效补充
笔者在教学实践中发现,如果对A、B、C三组学生布置同样的作业并作统一要求,必然造成C组学生“受不了”,B组学生“一般饱”,A组学生“吃不饱”。由此,笔者在布置作业时也进行了分层,实现分层教学的有效延续,对课堂分层教学实践成果进行补充、巩固。如针对C组学生可布置教材内的课后习题或安排与课文有关的训练,促进学生掌握相关知识,跟上班级的整体学习进度。针对B组学生可布置补充阅读或发散性思维的作业,如要求学生阅读四大名著节选,在阅读后撰写读书报告等。针对A组学生可要求熟练运用学到的知识进行二次建构,拓展学习内涵,比如将学过的某一篇古诗词改写成现代文等。
在分层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以学生学情为基础,在师生互动中查漏补缺,促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够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缩小班级里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差距,实现学生学习的共同进步。
(责编 杨 春)
第四篇:分层教学法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
龙源期刊网 http://www.xiexiebang.com 分层教学法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
作者:王墨蕴
来源:《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2015年第03期
分层教学法是一种注重学生主体地位的教学模式,核心是素质教育,根据学生的差异,通过分层教学以更好的满足不同学生的发展需求,使他们能在知识技能、思想品德和身心状况等方面得到全面发展。采用分层教学法也是达到北师大版初中历史教学目标的需要。
一、分层备课
首先要对学生分层,从整体把握每个学生的性格特点,知识积累,兴趣爱好等,才能更好的因材施教。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尽可能对每个学生都逐个交流,详细了解学生的家庭状况、特长、对历史学科的理解等。然后对了解到的信息进行综合的分析判断,根据学生的差异,展开分层。其次,对教学目标分层。教学目标是为了起到导向、激励、诱发的作用,一切教学活动都是围绕教学目标展开的,因此,在备课阶段,要根据教材的要求,对教材内容按照难易程度进行划分,再根据学生不同层次的学习能力提出合适的学习目标,教师围绕着这些不同层次的教学目标开展教学活动,让学生觉得自己的目标既不是遥不可及也不是唾手可得。例如:北师大版七年级历史洋务运动的教学中,先提出全体学生都要掌握的知识点,洋务运动的背景,派别,指导思想,历史影响。再提出不同层次的学习目标:(1)洋务派与顽固派主要任务及主张,洋务运动主要标志;(2)洋务运动主要过程,代表人物兴办的代表工厂及工厂成立时间;(3)对洋务运动历史影响的多角度评价。
二、分层上课
上课是教学活动的中心环节,也是检测教学质量的关键一环。首先,课堂提问要分层。课堂提问有反映学生知识掌握情况和活跃课堂氛围、发散学生思维的作用,是教学活动的重要手段之一。课堂成功与否,在于学生能否全身心的投入到课堂中。虽然教师在教学是要有针对性,分层次教学,但是在面向每个学生时要保持平等与和谐,充分尊重每一个学生。例如,在讲到三大战役时,可以设计一下问题:(1)请大家在课本上找出三大战役分别的时间、领导人、战果和作用;(2)为什么在平津战役中要和平解放北平?(3)为什么共产党能够在短短的三年中就打败国民党?在进行课堂提问时,不要只让学习优秀的学生回答,尽量让每个学生都有交流的机会,尤其要照顾成绩差的学生。对于简单的容易回答的问题多鼓励成绩一般或者较差的学生回答,对于综合性的或者较难较偏的问题,可以给优秀学生展示的机会。这样的分层次提问,有很强的普遍性与针对性,还能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能让每个层次的学生都能有回答的机会,提高了广大同学的参与度,每位同学都参与其中的课堂才是成功的课堂。其次,分层诊断练习。课堂上的练习可以及时的反馈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情况,同时也反映了课堂的教学效果。因此,要重视课堂练习的设计,要安排适合不同层次学生的练习题,在学生练习的过程中,教师要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分别引导和启发,鼓励他们发散思维,对一道题有不同的解题思路,并及时表扬他们的想法,对他们的创造力给予肯定。
龙源期刊网 http://www.xiexiebang.com
三、分层辅导与考核
对于辅导,教师要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进行有针对性的辅导。对于学习有困难度的学生,要找出他们学习困难的症结,还要通过对他们个性的分析,找出合适的学习方法,让他们树立能学好历史的自信心。对于优秀的学生,可以指导他们适当扩充历史知识,多看历史课文书籍,提高他们自学的能力。对于作业,一是可以给学生布置不同层次的作业,例如作业分必答题和选答题。二是批改作业要有针对性。如对于成绩较差的学生可以放低要求,只要有进步就及时表扬。评语多用鼓励性的文字,多用适合不同学生状况的顺应性评语。三是可以采用同学小组讨论,互相帮助的方法。因为学生和学生之间容易接触,交流起来更方便,互相帮助学习可以提高学生学习效果。四是在单元检测或者期中期末的考核中,试卷的命题要照顾到各个层次的学生,试题形式要合理编排,难易搭配,让学习困难的学生尽可能达到及格分数,让学习优秀者达到优秀分数,学习一般者也能拿到合适的分数。
四、分层教学要注意的细节
分层教学就是为了分别照顾到不同层次的学生,尤其是学习困难和学习能力较差的学生,因此,要让他们在课堂上都有发言的机会,多鼓励和表扬他们,让他们建立学习历史的兴趣和学好历史的信心,同时也要让优秀的学生有展示的机会,明确他们进步的方向,让他们也能得到提高。虽然教师和学生都是为了达到相同的目标,他们的根本利益是一致的,但是教师和学生是不同的两个群体,都有各自的需要和特点,教师在教学时要学会换位思考,不要把自己的需要也理解为学生的需要。如同样是追求好的成绩,但是对教师来说可能是创先争优的问题,对于学生来说是个人成长和未来发展的问题。有的教师会把自己的想法代替学生的需要,这种做法不利于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教师在进行教学时一定要把学生当做一个完整的各有长处各有需求的个体。
分层教学法能兼顾到每个学生的特点和需求,这对于学生的发展和教学目标的完成有重大意义,在历史课上可以广泛开展分层教学法,进行分层备课、分层上课、分层考核的过程,让分层理念融入到教学过程的方方面面,尽可能促进每个学生的发展。
(作者单位:山东省聊城市莘县张寨镇中心初中)
第五篇:项目教学法在计算机教学中的应用
“项目教学法”在计算机教学中的应用
所谓项目教学法,是指师生通过共同实施一个完整的项目而进行的教学活动。在此过程中,教师不再是教学中的主导者,而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指导者和监督者,其最显著的特点是“以项目为主线、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改变了以往“教师讲,学生听”被动的“填鸭式”教学模式,真正体现了教学中学生的主体地位和教师的主导地位,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激发他们的求知欲,从而培养出具有独立探索、勇于开拓的创新实践能力的学生。而目前的计算机教学,往往只是灌输给学生一些基本的计算机知识,绝大部分学生只能机械地使用一些软件,动手能力较差。而“项目教学法”则能把计算机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比较适合项目教学法。
针对计算机教学,笔者从以下几个方面谈谈对项目教学法的看法:
1、确定目标
在传统的教学中我们强调的是“你学会了什么”,而在项目教学法中,必须明确告诉学生“你能做到什么”,以此来激发学生的成就感和学习积极性。所以,教师在确定教学目标时,应该让学生清晰地感知到:“通过该项目的学习,我能做到什么”。
2、项目的设计
如果说传统教学的目标在于传授知识和技能,那么项目教学的目标则在于运用知识和技能。教师应根据教学目标和内容,合理设计项目,而项目的数量、大小和要求则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而定。在项目设计时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⑴“项目”的设计要有层次性。在设计“项目”时,应针对学生的认知特点和接受能力的差异,充分考虑学生的现有基础、认知能力和兴趣等,针对不同程度的学生来设计不同层次的练习。
⑵“项目”的设计要有趣味性。要充分发挥计算机综合处理文字、图形、图像、声音等多种信息的功能,设置特定的情境,创设良好的学习氛围,使学生在愉悦的环境中主动地完成学习“项目”。
⑶“项目”的设计要有关联性。为利于学生做到前后知识的联系,在设计“项目”时,应适当添加一些与该“项目”有关的、以前已完成的“项目”,以帮助学生在学习新知识的同时,及时复习学过的知识。
⑷“项目”的设计要适当留白。所谓留白,就是教师在设计问题时不要面面俱到,要给学生的思考和尝试留有空间,让学生发挥计算机网络的功效,上网去搜索、去探索。3、项目的实施。
⑴项目的分工要合理。项目是由学生独立完成、还是分组合作来完成,要根据项目的具体特点来确定。单纯针对某一新知识的项目,以学生独立完成较合适;而对于涉及知识面较广、难度较大的项目,则要分组合作完成。
⑵要让每位学生都参与到项目中。在教学过程中,不能让一部分基础差的学生依赖能力强的学生,要让他们在项目实施过程中有事可做,所以在项目分工后应要求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设计结果,适当安排先进生对后进生的帮扶工作。
⑶教师的指导要恰到好处。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教师指导的深度要有所不同,要让学
生自己发现知识、提高技能。
4、“项目教学法”的反思
通过教学实践,笔者认为在开展项目教学时还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⑴在选择项目时要打破各门学科的界线,克服“课程制”的约束,根据市场对人才的需求,对计算机及应用专业各门教程进行整合,将实际生产实践中的工程项目融入到教学项目中来。比如在广告设计中,可将广告设计中所涉及的Photoshop与CorelDraw知识与技能融入到这些项目中;影视制作中可将Flash与Premiere相结合,而不必按传统教学分为两门课程进行教学。
⑵强调了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并不意味着教师的任务减轻了。教师要发挥主导作用,作好一个教学设计者、指导者、示范者和服务者。
⑶学生分组是一个重要的环节,注重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防止出现依赖思想,同时注意学生的两极分化。
在项目教学法的具体实践中,教师的作用不再是一部百科全书或一个供学生利用的资料库,而应成为一名向导和顾问,引导学生如何在实践中发现新问题、掌握新知识;而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通过独立完成项目把理论与实践有机地结合起来,不仅提高了理论水平和操作技能,而且在教师有目的的引导下,运用知识、原理、方法于项目的分析、规划和实施之中,有助于挖掘潜能,提升创新能力。
(山东单县职业中专王海新邮编:274300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