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组合作学习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有效性分析

时间:2019-05-12 22:25:0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小组合作学习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有效性分析》,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小组合作学习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有效性分析》。

第一篇:小组合作学习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有效性分析

小组合作学习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有效性分析

小学语文小组的合作学习,是教学课程改革的一个新的学习方式,指让小学生之间通过小组合作来探索语文学习当中的问题。教师应当在这种合作学习中与学生进行有效的互动,从而使语文教学中的小组合作能够实现更好的学习效果。本文将对目前小学语文小组合作学习作出浅要的分析,探究其中的问题和不足,并且探索相应的解决方案。

一、小学语文小组合作学习的意义以及问题

小组语文合作学习在增强小学生的合作能力以及团结互助意识的同时,还能够提高小学生学习语文知识的效率。在交流的过程中可以激励小学生的自信心,能够学到到其他学生的长处,增加集体荣誉感,在合作学习当中,要有效地解决问题,就需要小学生自己去阅读题目,认真分析问题,很大地提升学生的自学能力,提高其学习的主动性。

然而,现在很多语文教师只是形式化地进行教学,导致小学合作的过程中缺少一些思考性问题,使教学质量大打折扣。教师在教学中如果讲解得不明确,会直接导致学生不知道如何去学习探讨问题,不能够有效的小组合作。另外,在小组学习当中,往往成绩优秀的学生会占主要的地位,而真正需要提升成绩的学困生会被忽视,导致优等生在小组合作中更活跃地表现自己,学困生会无法积极地参与到合作学习中,更加被动,不能达到一起学习的目的。

二、如何保证小组合作学习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有效性

1.教师应具备小组合作学习的意识

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当中,教师起到了非常重要的引导作用,教师应当加强自身对学生小组合作学习能力进行培养的意识。首先,要发挥自身对学生的引导作用,在教学前,要准备好相关的材料,并让学生了解进行小组合作学习的目的。其次,要为小学生创设小组合作学习的情境,将学生分为各个学习小组,进行合作讨论等。最后,因为小学生的自制力一般都比较差,在进行小组合作学习的过程中教师要实时地进行监督。

2.加强对学生小组合作能力的培养

在小组合作前,语文教师要教给小学生一些讨论的方法,让学生学会互相尊重、善于倾听以及对知识的归纳。在小学语文教学时,教师要适当地增加一些实践活动,给小学生提供合作沟通的机会,让其融入小组合作的氛围当中,并鼓励学生提出问题、积极讨论,从而开发学生的思维,培养其善于思考的良好习惯。此外,还要对小组合作学习的组长进行培训来保证其能够更好地去领导其小组成员,实现小组学习合作的有效性。

小组合作这种新学习方法,既能提高小学生学习语文的逻辑思维,又能提高学生的学习水平,教师应加强自身的教学水平来更好地主导小组合作学习来达到教学目的。

?编辑 谢尾合

第二篇:浅谈语文教学中如何提高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1

浅谈语文教学中如何提高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

摘要:合作学习是新课程积极倡导的学习方式,它促使学生走向民主,走向开放,让师生、生生多边互动,形成真正的学习“共同体”,旨在增强学生团队的合作和竞争意识,提高学习的合作交流能力,培养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关键词:小学语文;合作学习;有效性。

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交的报告《教育——财富蕴藏其中》指出,学会合作是21世纪的四大教育支柱之一;同时,合作学习也是我国新一轮课程改革所倡导的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是提高课堂主体参与效率,增强学习密度,拓宽学习情感交流渠道的重要方法。因此,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利用一切条件,确保学生自主合作学习的有效性。

一、独立思考是提高小组合作学习有效性的前提

爱因斯坦说过:“学校的目标应当是培养有独立行为和独立思考的个人。”独立思考是学习的法宝,新课程也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促进学生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学而不思则罔”。读书学习,更需要独立思考。独立思考是一个自主的过程,是合作学习的前提。

因此,学生要参与讨论,参与合作探究,必须要有自己的见解和前认识能力作基础,而个体的独立思考是无法由别人或小组来代替的。只有在学生思维到了“山重水复疑无路”的境地,才会有强烈的求知欲望和合作需求,才有可能发生思维碰撞,在一番针锋相对,唇枪舌剑之后,出现“柳暗花明又一村”“豁然开朗”的效果,从而找到最佳答案。因此,我们组织学生小组合作学习之前一定要给予学生充分的独立思考的机会,让每个学生都拥有自己的一片思维天空,在此基础上再交流,这时的交流才是体现个人创造性的高质量的合作。在语文课堂合作前,我通常先让学生独立思考,留给学生充分独立思考的时间,任何人不能交头接耳,不准借助教辅资料,只是将疑惑和想法简单记录,然后再组织学生小组合作学习,在组内交流自己的思路见解。这样展开合作交流,学生才能言之有物,“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在学生愤悱之时引导他们合作学习,才能有信息的传递,思维的碰撞,才会在交流中获得灵感和启迪。

为此,在语文教学中要寓独立思考于合作过程中,做到“动”“静”结合,“存异”与“求同”结合,从而达到语文课堂教学的最佳效果。

二、选题精当是提高小组合作学习有效性的关键

合作学习只是课堂教学中的一种新方式,并不适合所有的教学内容。有的内容则适合于自主探究、实践体验或教师讲解引导等。因此在采用合作学习时,教师要从学生的实际和教学的需要出发,紧扣课程标准,明确目的,精选问题,选择有价值的内容让学生合作交流。

1、选择文中容易产生的分歧点。如教学人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小鹿的玫瑰花》一文时,可就“小鹿的玫瑰花有没有白栽?”展开讨论,通过这个问题的讨论,引起学生在认知上产生矛盾和冲突,最后全班进行交流,形成“统一”意见:“小鹿的玫瑰花没有白栽。”这样,既突破重点,又解决了难点,提高了合作质量。

2、抓住学生认知或情感发展的矛盾面。如在教学教学人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玩具柜台前的孩子》,可就“玩具柜台前的孩子——小兵,那么喜欢小

汽车,为什么不让妈妈买,也不接受售货员阿姨的赠送?”展开讨论。

3、品析文中关键词重点句。如教学人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我为你骄

傲》,教学中可抓住文中“我”打碎老奶奶家玻璃前后,以及“认错”后的情感变化的词语进行品析、讨论。又如《丑小鸭》一文,当教学丑小鸭在家受尽欺负时,就“哥哥、姐姐咬他,公鸡啄他,连养鸭的小姑娘也讨厌他”中的“咬、啄、讨厌”讨论:“哥哥、姐姐都在什么时候咬他?”“公鸡怎样啄他?”“养鸭的小姑娘也讨厌他,会怎样待他?”“一石激起千层浪”,通过品析这些词句,展开合作交流,使学生在讨论中感悟,拉近了学生与文本、作者的距离,形成正确认识。

4、拓展延伸文本内容。有些课文情节,作者为了达到特定的效果而不作细

致的描述,给我们留下了想象的余地,可设置悬念安排小组合作学习、全班交流。如教学人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坐井观天》,让学生讨论交流:“青蛙如果跳出井口,会看到什么?会听到什么?”既拓展延伸了课文内容,又培养了学生的想象力和表达能力。

三、师生合作是提高小组合作学习有效性的保障

新课程把教学过程看成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学生个体在讨论时难免出错,这时,教师要积极参与到学习中去,及时发现学习存在的问题,给予正确的引导。在每一节课堂上,教师不可能参与每一个小组的讨论全过程,但可以有选择地分批、分层次地参与到一些小组讨论中,及时了解这个小组存在的问题,及时给予引导;鼓励个别后进生积极参与讨论,对于他们的点滴进步及时给予肯定;及时把握学生的思维动向,抓住闪光点,把课推向高潮。

1、教师积极参与其中。在学生交流讨论时,教师不能只是旁观,更应该积

极地参与其中,和学生一起学习探究,倾听每一位学生的心声,为学生的合作学习提供及时的帮助和指导。同时,教师也是一个学习者,学生知道的我们不一定知道,学生的疑问我们未必能解答,教师在参与中应放下“师道尊严”、“权威心理”,积极地与学生共同学习探讨,以达“教学相长”的目的。

2、激励学生学习动机。苏赫姆林斯基说:“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

蒂固的需要,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探索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里,这种需要特别强烈。”教师在参与合作学习时,要注意保护儿童文化,呵护学生的想象精神,允许学生质疑,允许学生争论,也允许学生保留自己的意见,教师要以学习者的身份参与合作学习,使学生觉得教师是在和他们一起学习。

3、与学生平等对话。人本主义教育家罗思杰认为:“成功的教学依赖于一种

安全的氛围。”没有一个民主的机制,没有一个平等和谐的氛围,就不可能有个体之间真正意义上的、积极的互相推动。新课程主张:“语文教学应在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 小组合作中,教师应积极创设和谐、宽松的课堂氛围,与学生平等对话,让学生感受到一种平等的氛围、一股以人为本的温馨气息,从而提高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

四、恰当的评价方式是提高小组合作学习有效性的动力

评价是合作学习中不容忽视、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实施有效的小组合作学习评价,不仅能促进学生更加有效地进行合作学习,而且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合作能力。因此,教师应该根据实际情况,采用多种恰当的评价方式:

1、重视学习过程评价与学习结果评价相结合。关注小组合作学习的过程比

关注结果更能提高学生的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因此,教师除了对小组学习结果进行恰如其分的评价外,更要注重对学习过程中学生的合作态度、合作方法、参与程度的评价,要更多地去关注学生的倾听、交流、协作情况,对表现突出的小组和个人及时给予充分肯定和生动有趣的奖励,达到以评促学的目的。

2、注重自评、互评和师评相结合,尽可能地去发现每个学生在合作学习过程中的参与度、讨论中的情感态度以及交流的能力,尽力去捕捉每个成员的潜在优势,给予学生激励性的评价,在评价中及时引导学生进行反思,帮助学生寻找更高的发展目标。

3、注重评价个体和评价小组相结合。教师既要重视对学生个体的评价,又要重视对合作小组的评价,在对小组进行评价时,要照顾面向组内的全体组员,做到点面结合,有的放失。

总之,合作意味着人人参与,平等对话。对学生而言,是主体性的实现,创造性的解放;对教师而言,意味着角色转换,也意味着教学的高效率。课堂上,只要运用得当,引导得法,就能使学生间的合作学习成为他们发挥潜能、激发兴趣、培养能力的乐园,让语文课堂焕发出生命的活力。

第三篇:小组合作学习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小组合作学习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小组合作学习”教学是指将全班学生按每个学生的实际水品由学生自己组成若干小组,各组学生共同研究和探讨问题,教师通过巡回观察和即时反馈的信息,及时给予指导的以小组互助合作学习为主的一种教学模式;它是一种结合现代教育技术,激发学生积极探索问题,每组学生通过相互研究和讨论解决这些问题以达到掌握基本知识,完善认知结构,优化思维品质;使每个学生都得到充分发展的教学方法。

小组合作学习作为一种教学模式走进课堂,是教育改革实验的一种新举措,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这种教学模式可使学生人人参与学习过程,人人得到锻炼机会;培养集体合作的精神,达到交流与提高的目的。作为新课程倡导的三大学习方式之一,小组合作学习改变了传统集体教学师生间的单维交流,通过指导小组成员展开合作,发挥群体的优势,提高个体的学习能力,达到完成特定的教学任务的目的。

一、合理安排各组成员,增强学生合作信心

小组的组建,一般可安排4-6人,最好是4人一组。分组前,要考虑学生各方面的差异,在尊重学生自愿原则的基础上,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兴趣爱好、平日表现、考试成绩以及建档汇总分组,设组长一名。组长一般先让能力强、学习好,并且乐于助人,有合作精神的人担任。这段时间,教师一定要培养组员友好合作的习惯,培养组长管理、组织的能力。通过一段时间的培养和学习后,可轮流让每个组员当一当组长,展示他们的领导和组织能力,都体验一下成功的喜悦。这样,既可激发学生合作学习的愿望,也可增加学生合作的信心。

正如鲁迅所言,读书学习如同蜜蜂采蜜,“倘若叮在一处,所得就非常有限、枯燥了。”所以,在课前预习或课后延伸时,引导学生小组合作,充分利用图书、网络收集与课文有关的资料、信息,建立小组学习资料袋。由于学生个性的差异、收集资料切入点和渠道的不同,收集到的资料将是全面细致的。这样,小组学习资料袋就是一座知识的宝库,一个缤纷的展台。学生不仅可以从中学到丰富的知识,开阔视野,而且可以在相互展示资料的过程中,体验成功,增强学习兴趣。

二、引导独立思考,打下小组学习基础

在小组讨论之前,教师必须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将要讨论的问题。这思考题应是经过教师梳理的,能够体现教材重点、难点以及多数学生认为是疑点的问题。这样的问题不宜多,要有讨论的价值。要求学生根据我提出的问题,有目的、有重点地去读书。在学生独立思考问题的过程中,让学生有充分的自由读书时间。小学生自控能力差,不随意注意占优势,学习的动机往往来自对学习过程本身的兴趣。同伴之间的合作学习,可以极大地调动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依据陶行知先生生活教育理论中的“小先生制”原则,会者为师,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互教互学,人人既是老师,又是学生,在这样的积极互动中,实现教学相长。学生还可以互相检测,互相评价,在伙伴的互相促进、互相帮助下,得到共同发展。例如,识字教学中,学生可以互相请教生字的读音和字义,互相交流识字的方法,开展识字接龙游戏等;在朗读时,可以互读互听,互相学习朗读技巧;习作后,可以交流习作感受,相互评价,相互修改;单元学习后,小组内互查生字读写情况和课文背诵情况;在小组学习中,还可以互相督查用眼卫生、读写姿势等。

三、小组合作学习技能的训练

学生在合作学习中,主要是通过讨论、争辩、表达、倾听以及实践等形式来开展的。

要有效开展小组合作交流学习,教师在合作学习中要重点训练的学生技能有以下几点:学会倾听、学会讨论、学会表达、学会组织、学会评价。

合作学习活动中的评价包括学生之间的相互评价、学生的自我评价和学生对老师的评价等。教学中可以通过教师的范评引导学生互评。

四、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培养学生动口、动脑、动手的能力

语文学科的特点要求学生语言表达生动、准确、有较强语言组织能力和表达能力。而要培养学生会表达,主要的就是使学生知道如何说话,如何表达自己意思。老师刚开始实施小组合作学习的训练时,可以在黑板上提示学生汇报的流程,明确先说什么,再说什么,要说出自己个人的理由和探究的过程。比如:我在上语文综合练习时,有一题是根据词语的感情色彩进行分类。我首先叫同学们把找来的词语综合,通过小组合作讨论,给予他们充足的讨论时间,学生就会从中探讨出许多新的知识,有些同学在讨论中,还发现有些词既可以形容美好的事物或人物又可以用来形容丑恶的事物。这样通过学生自己发现,然后我稍加点拔,再给学生制定一个汇报提示,学生只要根据老师的提示就可以有条理地说出自己的诸多发现了,这样,学生的表达能力就会渐渐养成,一段时间之后不需要老师所提供的固定格式,也能很流利地发表自己的见解。

五、老师要参与合作学习

在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老师不仅是一个组织者、旁观者,而且还是一个参与者,只有这样才能更加调动学生积极参与的兴趣。有了老师的参与,才使学生克服畏惧心理,使胆小的同学愿意与同学交谈与老师交谈。除此之外,在真诚的沟通与彼此信赖的氛围中,师生彼此间还都能感受到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尊重、信任、理解和宽容,并在师生互动的过程中,使学生形成尊师而不畏师、重本而不唯本、好问而不耻问的良好习惯。

六、指点要巧妙,确保小组学习到位

学生分组讨论时,教师必须及时了解情况,予以辅导,引导学生确定采用的讨论方法。常见的讨论形式有三种:(1)补充式。由小组长指定一位同学作中心发言,其他同学将其与自己的理解作比较,进行补充,得出正确的答案,由小组长归纳。如“容易读错写错的字词”、“主要内容”等可以采用此法;(2)辩论式。由小组长负责,按步交流,组员提出不同的意见。如一些文章中的重点和难点问题可采取此法;(3)择优式。每个组员都可站起来发表自己的观点,最后由同学们评选出最佳的回答。这种方法可应用于一些较为灵活的、答案不一的问题上。

小组合作学习之所以能广泛流行于全世界,就在于它能充分调动生生互动、师师互动以及师生互动的积极性,因此,教师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占据着极其重要的地位。我们强调学生的互动,并非否认教师的存在,而是把教师重新定位。教师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扮演着极为重要的角色,不仅要配合学习目标选择或自编学习的素材,而且要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引导学生使用旧有的知识主动去探索新的知识,最后要确定学生所获得的新知是学生自己的知识及经验建构而成的。

实践证明,科学而有效的合作学习,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热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潜能,在宽松民主的学习氛围中,在情感的愉悦交流中,语言得到了高效训练,语文素养得到了提升。而且,学生的价值观得到了充分体现,个性得到 了完美发展,实现了每个孩子健康、和谐发展的目标。

第四篇:小组合作学习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小 组 合 作 学习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小组合作学习,是研究性学习的基本组织形式和主要活动方式。因此,在语文教学中,较多的老师会选择这种教学形式,但是现今的课堂中,小组合作存在着很大的一个弊端“无效参与”。针对这种情况,我在实施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形式中,有意识地进行补救和纠正。结果发现在语文课堂上实施小组合作学习是有效的,它除了能够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外,还提高了学生的兴趣,增强了学生间的友谊和集体荣誉感。

关键词:小组合作学习自主学习探究

“小组合作学习”教学是指将全班学生按每个学生的实际水品由学生自己组成若干小组,各组学生共同研究和探讨问题,教师通过巡回观察和即时反馈的信息,及时给予指导的以小组互助合作学习为主的一种教学模式;它是一种结合现代教育技术,激发学生积极探索问题,每组学生通过相互研究和讨论解决这些问题以达到掌握基本知识,完善认知结构,优化思维品质;使每个学生都得到充分发展的教学方法。

小组合作学习作为一种教学模式走进课堂,是教育改革实验的一种新举措,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这种教学模式可使学生人人参与学习过程,人人得到锻炼机会;培养集体合作的精神,达到交流与提高的目的。作为新课程倡导的三大学习方式之一,小组合作学习改变了传统集体教学师生间的单维交流,通过指导小组成员展开合作,发挥群体的优势,提高个体的学习能力,达到完成特定的教学任务的目的。

一、合理安排各组成员,增强学生合作信心

小组的组建,一般可安排4-6人,最好是4人一组。分组前,要考虑学生各方面的差异,在尊重学生自愿原则的基础上,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兴趣爱好、平日表现、考试成绩以及建档汇总分组,设组长一名。组长一般先让能力强、学习好,并且乐于助人,有合作精神的人担任。这段时间,教师一定要培养组员友好合作的习惯,培养组长管理、组织的能力。通过一段时间的培养和学习后,可轮流让每个组员当一当组长,展示他们的领导和组织能力,都体验一下成功的喜悦。这样,既可激发学生合作学习的愿望,也可增加学生合作的信心。

二、引导独立思考,打下小组学习基础

在小组讨论之前,教师必须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将要讨论的问题。这思考题应是经过教师梳理的,能够体现教材重点、难点以及多数学生认为是疑点的问题。这样的问题不宜多,要有讨论的价值。要求学生根据我提出的问题,有目的、有重点地去读书。在学生独立思考问题的过程中,让学生有充分的自由读书时间。

三、小组合作学习技能的训练

学生在合作学习中,主要是通过讨论、争辩、表达、倾听以及实践等形式来开展的。要有效开展小组合作交流学习,教师在合作学习中要重点训练的学生技能有以下几点:学会倾听、学会讨论、学会表达、学会组织、学会评价。

合作学习活动中的评价包括学生之间的相互评价、学生的自我评价和学生对老师的评价等。教学中可以通过教师的范评引导学生互评。

四、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培养学生动口、动脑、动手的能力 语文学科的特点要求学生语言表达生动、准确、有较强语言组织能力和表达能力。而要培养学生会表达,主要的就是使学生知道如何说话,如何表达自己意思。老师刚开始实施小组合作学习的训练时,可以在黑板上提示学生汇报的流程,明确先说什么,再说什么,要说出自己个人的理由和探究的过程。比如:我在上语文综合练习时,有一题是根据词语的感情色彩进行分类。我首先叫同学们把找来的词语综合,通过小组合作讨论,给予他们充足的讨论时间,学生就会从中探讨出许多新的知识,有些同学在讨论中,还发现有些词既可以形容美好的事物或人物又可以用来形容丑恶的事物。这样通过学生自己发现,然后我稍加点拔,再给学生制定一个汇报提示,学生只要根据老师的提示就可以有条理地说出自己的诸多发现了,这样,学生的表达能力就会渐渐养成,一段时间之后不需要老师所提供的固定格式,也能很流利地发表自己的见解。

五、老师要参与合作学习

在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老师不仅是一个组织者、旁观者,而且还是一个参与者,只有这样才能更加调动学生积极参与的兴趣。有了老师的参与,才使学生克服畏惧心理,使胆小的同学愿意与同学交谈与老师交谈。除此之外,在真诚的沟通与彼此信赖的氛围中,师生彼此间还都能感受到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尊重、信任、理解和宽容,并在师生互动的过程中,使学生形成尊师而不畏师、重本而不唯本、好问而不耻问的良好习惯。

六、指点要巧妙,确保小组学习到位

学生分组讨论时,教师必须及时了解情况,予以辅导,引导学生确定采用的讨论方法。常见的讨论形式有三种:(1)补充式。由小组长指定一位同学作中心发言,其他同学将其与自己的理解作比较,进行补充,得出正确的答案,由小组长归纳。如“容易读错写错的字词”、“主要内容”等可以采用此法;(2)辩论式。由小组长负责,按步交流,组员提出不同的意见。如一些文章中的重点和难点问题可采取此法;(3)择优式。每个组员都可站起来发表自己的观点,最后由同学们评选出最佳的回答。这种方法可应用于一些较为灵活的、答案不一的问题上。

小组合作学习之所以能广泛流行于全世界,就在于它能充分调动生生互动、师师互动以及师生互动的积极性,因此,教师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占据着极其重要的地位。我们强调学生的互动,并非否认教师的存在,而是把教师重新定位。教师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扮演着极为重要的角色,不仅要配合学习目标选择或自编学习的素材,而且要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引导学生使用旧有的知识主动去探索新的知识,最后要确定学生所获得的新知是学生自己的知识及经验建构而成的。

总之,小组合作学习通过充分良好的组内互动发挥了集体的优势,加强学生间的相互交流,有利于增强学生之间的友谊和集体荣誉感,是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的一种良好的教学形式。

第五篇:浅谈农村小学语文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

浅谈农村小学语文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

郭发亮

开县“三分教育”下的分组学习正如火如荼地进行着,我们农村小学也紧跟新课改,建立了适应农村的课堂教学模式------小组合作学习。小组合作学习在课堂教学中既可有效扩大学生的参与面,提高学生课堂活动的密度,有可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能使每一位学生的自主性得到张扬,同时有能培养学生互助学习、取长补短的协作精神。然而,小组合作学习的开放性、自由性,又决定了我们对其要进行调控。下面就小组合作学习,在农村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谈几点粗浅的看法:

一、小组的建立要有科学性。

该怎么样来建立小组?一开始我觉得一个小组的建设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因为之前语文课堂上也有类似的小组讨论交流,可是当我真正按照“同组异质,组间同质”来组建小组的时候,才发现原来这是一件很讲究的事情,为了能够做到分工明确,各科统一,我特意和我们班的数学老师和英语老师一起来协商:

1、小组人数的确立。一般小组人员在4-6之间比较适合,我们考虑到在讨论交流时,每个组员能够有充足的时间进行思考、交流,另外可能能出现更多新的思想、观点,所以我们最后将小组人数定为四人。

2、小组的座位安排。一开始,我们决定让小组围成一桌,面朝黑板,这样更方便学生的交流和讨论,可是,我们考虑到这样一来,小组的合作意识可能会增强,但也会带来一系列弊端,如:作业更容易收齐了,因为学生学会“请教”了;考试成绩更好了,因为学生学会“参考”了;教室更热闹了,因为学生学会“交流”了,这样一来,老师似乎省心了不少,但这样往往扼杀了学生自主学习和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而且,上课时前面两个学生回头组成四人小组讨论花不了太多的时间,所以我们决定不围桌。

3、小组成员的座位顺序。因为每个小组必须要有一个能力比较强的人来担任小组长一职,能够很好地组织组员进行课堂的讨论交流,所以我们三个老师协商着选择出12个小组长,分别让他们坐在左后排的位置上,接着让一些学习比较吃力的同学坐在他们的旁边,也就是右后排的位置上,左前排和右前排我们分别选择出一些学习比较自觉的和学习一般的同学就坐,这样一来,不仅能够让我们更好地进行小组长的管理,同时也形成同桌之间的互帮互助,前后之间的互帮互助的学习网,又做到了各组之间的均衡。

4、组员的分工。小组内设小组长一人,记录员一人,汇报员一人,资料员一人。小组长应选组织能力强、学习态度好、乐于助人、有一定合作创新意识的学生担任。他的主要任务是在老师的指导下组织全体人员一起合作学习,组织学生动手操作,开展讨论,完成小组学习任务。记录员的职责是将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的重要内容记录下来,包括合作学习的结论、组织讨论过程中的疑难问题、小组成员中某人遇到的学习困难及解决过程等,因此,记录员应选择学习态度好,对工作认真负责,同时笔头快的学生担任。汇报员的职责是将本组合作学习的情况向全班或老师进行汇报,所以应选择学习成绩好、语言表达能力强的学生担任。资料员应选家有电脑,家庭背景较好的同学担任。这样组内各成员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做,既避免了学生以自我为中心的泛泛而谈,又避免了学困生在小组合作中的“搭车”现象。当然,过一段时间后,学生各方面能力有了一定程度的提高后,还可以互换角色。

二、小组学习的内容要有针对性

如果单纯从学习的角度来讲,课堂教学的所有内容都可通过小组学习来完成,但从效率角度来讲,就必须对小组的内容进行取舍和优化,哪些内容最适于小组学习呢?

1、具有争议性的内容适于小组学习。例如分层、理解关键词语及对文中重难点的理解等,通过小组争议可以引导学生多角度、多方位地思考问题,达到集思广益的目的。如在《林海》一文中,作者老舍三次提到“亲切、舒服”之感,那么,老舍先生分别是在什么

情况下提到的呢?为什么会感到亲切舒服呢?这是学生学习的难点所在,也是重点。解决这些重难点,教师可适时引导学生开展小组合作讨论,帮助学生体会老舍学生对兴安岭的情感,感受为祖国所作的贡献。通过讨论学生对课文整体内容的理解就深入了。

2、具有合作性的内容适于小组学习。例如分角色朗读课文、分工完成某些练习等,这些内容一般量大、面广,通过小组内的分工与合作,各个击破能有效节省时间,提高效率。如教学《渔夫和金鱼的故事》一文时,我组织学生在户外分小组分角色表演,各小组活动开展得有声有色,这样使全班同学都得到参与表演的机会,学生不仅深刻地理解了课文的内容,能力也得到了培养,教学时效大大提高了。

三、小组学习的形式要有多样性

小组学习要根据不同的内容采取不同的方式,才能活得最大的效果。

1、合作式。即小组内分工合作,发挥群体智慧的优势,共同完成某项任务,例如在教学《景阳冈》一文时,要求学生找出武松性格豪放倔强、无所畏惧的英雄气概的语句时,可利用小组分工寻找,再交流,这样大大节约了时间,提高了效率。

2、争辩式。针对课内出现的一两个矛盾焦点,全班性的争辩,学生参与的机会就很有限,如果及时地把这些能激活学生内部语言的小话题放在小组内展开,就能有效地扩大学生的参与面。我在教学《威利斯的小艇》时,曾有一个学生提到这样一个问题:“为什么威利斯的小艇要设计成两头翘起,像新月的样子?”提问的学生话音刚落,就有学生回答道:“这样的设计很美观”,“这样的设计美观吗?”我意识到这是个有价值且有争议性的问题,就立即引导学生开展小组探究,学生对威利斯的主要交通工具--小艇,就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了。

3、交流式。一般安排在学生自学之后,组织学生小组交流自学信息,效果良好。如:学生在初读课文后,可以交流自学生字新词的信息。

4、竞争式。可以是小组与小组之间的竞争,也可以是小组内之间的竞争。如:对

课文精彩章节,可以“打擂台”演讲,小组间演讲,从而达到预定的效果。

当然,小组学习的形式还很多,而且实践中我们不能机械地用那种形式,再用这种形式,往往是多种形式交错或同步进行,这样才能发挥小组学习的自由、灵活、高效的作用。

四、小组学习的时间要有准确性

从学生生理及心理特点考虑,过多过滥的小组合作,必然会分散学生的注意力,容易造成心理疲劳和注意力不集中的不良后果,从而影响小组学习的效果。从教材的重难点处设想,只有科学地选准合作学习的切入点,处理好‘伤十指与断一指“的关系才能突出重点,攻克难点。小组学习的时机安排是否适宜,直接影响到小组学习的效果。准确把握小组学习的时机,我认为要注意以下几点:

1、目标要明确。虽然小组学习是一种比较自由的学习形式,但在有限的课内我们不能随意进行小组合作学习。一定要有明确的目标,主要体现在:①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力所不能及的问题”(如遇到教材或学习上的难点)时常要小组合作。②在交流探讨过程中因为有多种认识和看法不一致时常要小组合作。③在感悟语言文字规律或人文内涵时,观点或情感出现了偏差需要小组合作学习。由此可见,目标不明,就易流于形式,也就毫无效率可言了。

2、时间要限定。既要做到让每个学生都得到充分活动,又要限制学生为某些问题无休无止的争论。所以最好在每次小组学习之前,教师要明确给出时限,这样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时间观念,也有利于督促学生积极参与小组学习。

3、时机要得当。①在突破重难点时,运用小组合作学习,有助于调动全体学生的积极性,教学的重点往往是难点,学生只要通过发挥自己的潜能才可以完成,对重难点的问题,学生独立学习时常常会出现这种现象:相当数量的中上等学生对问题的理解往往半信半疑,没有十分把握;中下程度的学生大多一知半解,甚至无从下手,学生独立现象出现后,转入小组合作,你一言,我一语,茅塞顿开,思路明确了,学习中也体现到成功的喜悦。②

在解决学生质疑问难时,组织学生小组讨论,有助于确立教学中以学生为主体地位,学生自读课文时,尤其时初读某个章节、段落时,往往会提出疑问。这是,教师要从学生提出的一系列问题中筛选具有代表性的问题,交付小组讨论,把主动权交给学生。这样学生自读自悟,教师穿针引线的教学形式,大大发挥了学生的主体精神和协作精神。③当问题具有不确定性时,组织小组学习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小组合作学习是新课程倡导的学习的方式之一。由来已久,看似简单,却值得探究。在主体教育思想回归课堂的今天,研究小组学习,对发挥学生个体的主体作用及小组群体的集体智慧作用,有着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对提高教学效率,促进学生主动、健康的发展着极为重.要。

下载小组合作学习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有效性分析word格式文档
下载小组合作学习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有效性分析.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小组合作学习在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小组合作学习在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莱芜经济开发区张家洼中心小学 李霞 小组合作学习,是研究性学习的基本组织形式和主要活动方式。因此,在语文教学中,较多的老师会选择这种教学......

    小组合作学习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小组合作学习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摘 要: 小组合作学习是探究性学习的重要组织形式,但现在的小组合作学习暴露出很多问题,其中最大的弊端是学生无效参与,教学效率不高。针对这些......

    浅谈在语文教学中如何使用小组合作学习论文

    小组合作学习法是在教师指导下,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围绕某一课题而进行研究、讨论,最终得出结论并向全班宣布的一种新的教学方法。它改变了传统的只重视“教”而忽视“学,只重视“......

    语文教学中的小组合作学习

    内容摘要: 事业的成功需要交往、需要合作。交往和合作是具有时代精神的主流创造方式之一,也是人的素质发展所不可缺少的因素。随着素质教育的步步深入,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逐渐......

    浅谈小组合作学习在小学低年级语文

    浅谈小组合作学习在小学低年级语文 教学中的运用 进结中心小学 nonghaisheng 随着新课程的不断改革和完善,我们不难感觉到越来越多的新的教学方式方法在课堂中出现。合作学习......

    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小组合作

    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小组合作 新课程改革强调引导学生建立新的学习方式,建立“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众所周知:社会的发展,人类的进步,都是在合作的基础进行的。对小......

    浅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小组合作学习

    浅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小组合作学习 合作学习是指学生在小组或团队中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有明确的责任分工的互助性学习。由于它在改善课堂气氛,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品质等方......

    小组合作学习有效性调查表

    小学数学课堂“小组合作学习” 开展现状问卷调查表 学校年级时间1、你知道什么叫做“小组合作学习”吗? A、知道B、不知道C、有一点了解 2、在你们班数学课堂教学中,你喜欢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