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高中生如何做听课记笔记更科学
高中生如何做听课记笔记更科学
一、记提纲一目了然
有的同学反映,课堂上记数学笔记,常感到听了来不及记,记了来不及听的现象。其实,没必要记下所有的东西,应详略得当,提纲挈领。记好提纲,使得一部分内容学下来后,觉得脉络清楚,然后可根据提纲进行回忆,补充。
记提纲也有个度的问题,如果一部内容先前进行了预习或在适当场合下接触过,在记录时可以言简意赅,点到为止。如果是新学内容或较难理解的内容就应适当详细些,特别是一些经典的解释,更应不失时机在提纲下注解。有了恰当的提纲,我们在整理笔记时,就可以进行补充和完善,加深对相关内容的理解和把握。
二、记思维按图索骥
曾经有人说,数学教学实质上就是解题的教学。虽然有些偏颇,但也能从某个侧面反映数学学习的内在规律。数学学习中,一些思维的发展和能力的提高离不开解题的训练。一般来说,解一道题,从题意分析,方法探讨,策略构建,过程表达,数学检验等,是个复杂的过程,滴水不漏地作好记录,时间上不允许,也容易造成记了来不及思考的顾此失彼的局面。所以,记思路是切实有效的,有了思路,就像航海时有了航标灯,自然就有了前进的路线和方向。
记思路也要因地制宜,如果对于一个困难题,听了或看了仍头绪不清,难以理解,比较茫然,这时,记思路就应该详细些,并记好结论,方便复习和思考。
三、记重点 有的放矢
对一个学生来说,怎样把握学习中的重点。的确是个比较困难的问题,要想记笔记时突出重点,需要有个积累经验和体验方法的过程。
首先要关注开头和结尾。有的同学误认为,开头不是正文,结尾则是正文的重复,听不听无关紧要。其实,老师讲课的开头,有的虽寥寥数语,却是言简意赅,全盘托出重点,有的循循善诱,引经据典,润物无声的引出重点。所以在开头时就能明确提纲、把握重点,记录时就有的放矢。结尾虽话语不多,却是这节内容的精彩提炼和复习巩固的提示。总之开头与结尾有前呼后应、互相启迪的作用,密切关注,必有收益。
还要高度关注老师反复强调的内容。重点内容在课堂必会得到反复的强调,有时老师会把有关内容框出、划出,或者用彩色笔写出以求引人注目,突出重点。明确了重点,我们的记录就能详略得当,经纬分明。在记录重点时,也要不失时机记下有关解析内容的经典范例和突破重点的巧思妙解。
四、记疑难 追根求源
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疑难是很正常的。遇到疑难表明新学的知识或方法有所超越,如果我们发现困难,并克服了困难,无疑是一次进步。否则表明我们的学习没有超越,只是在巩固,增加熟练程度而已。
记疑难是我们做笔记的一个重要内容,无论在自学或上课的过程中,发现疑难要不失时机的记录,因为疑难一般是在我们学习新知识或进行问题探究过程中产生的,是我们前进中的困惑,它会一闪而过,如果不及时记录,也会莫名其妙地遗忘,导致无形的损失。
记录了疑难,就明确了困难的方向。我们应知难而上,及时各个击破解决困难,获得进步。千万不能把问题积累,因为困难积累得太多,会让人丧失克服困难的信心,失去学习的激情。
五、记补充 信手拈来
在教学过程中,老师经常会妙例譬喻,即补充一个经典的例题或恰当的比喻来引入概念、突破难点、强化重点、说明方法或优化思维。有的会让我们恍然大悟,有的会让我们回味无穷。记下补充的内容,用到的时候可以信手拈来,使得我们在学习的过程中,发挥这些补充内容的功能,把知识理解深刻,把方法掌握牢固。
教材是纲,教材是本,教材内容高度浓缩,简明扼要,点到为止。在学习过程中遇到困难在所难免,恰当补充些内容是必要的。我们一方面记下课堂上老师补充的内容,另一方面,在自学其它的参考书时,也应收集并记录好的案例,多管齐下,使学习的内容丰满而精彩。
六、记总结 高屋建瓴
会学习的人总是可以把学习内容先由薄到厚,再由厚到薄。由薄到厚,是学习者不断思考补充、发问的过程。而由厚到薄,就是学习者善于归纳和总结,明确重点、难点和关键,形成知识网络。
每节课听下来,老师都会归纳或引导同学归纳所学知识的精髓,达到高度概括,简明扼要。记录好总结的内容,使得所学的相关内容变得一目了然。如果自己能给出言简意赅的总结,说明这部分知识得到深刻理解,方法也掌握得游刃有余了。
总结已有系列。每节课有归纳,每章节内容要通过复习给出总结,每学期的期中和期末也应给出阶段性知识和方法的梳理。在总结时,不仅能给出各个单元的总结,还应梳理出有关单元的知识和方法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体系,触类旁通,顾此失彼。
七、记感悟 标新立异
学习可以分为三个层次,一是“懂”,就是听懂老师讲解的内容或看懂书上的有关内容,这是学习要达到的初级层次。其次是“会”,需自己动手,动脑进行模仿练习和实践。第三是“悟”,就是对所学知识悟出道理来,对所训练的方法悟出规律来,从本质上进行把握,这是学习的高层次,也是我们追求的效果。
感悟也分多层次的。我们可以从学习每段内容的体会开始,有则多写,无则少写,然后对有关方法进行归纳总结,并进行点评,还要对重点突破和难点诠释的方法途径进行回顾。长期坚持,就能形成习惯,提升感悟的层次,把握要点,掌握精神实质,促进方法的形成,提高思维能力。
俗话说:学习有法,学无定法。上面仅是对做好笔记作了一些总结,可能挂一漏万,大家可以共同商榷,不断完善。下面摘录《道乐吉学习方法》的一歌谣与大家分享:
课前要预习,听课易入脑。温故才知新,歧义见分晓。
自学新内容,要把重点找。问题列出来,听课有目标。
听课要专心,努力排干扰。扼要做笔记,动脑多思考。
课后须复习,回忆第一条。看书要深思,消化细咀嚼。
重视做作业,切勿照搬抄。编织知识网,简洁又明了。
第二篇:孩子上课不能边听课,边记笔记。(4.12)
孩子上课不能边听边写
首先对这个现象的认识:
在小学或初中低年级不做笔记是很正常的现象,这是一个孩子的注意力分配的问题,是逐步培养的没有记笔记,在课后能把老师讲的内容在课本上找到,或者如果自己有能力记下来,同时不会遗落老师课堂上的内容,也没有问题的在书上做些记号这个也是很好的提醒自己学习重点的方式。小学生能做到这点,上课效率已经不错了
记笔记不影响遗落老师的讲课内容就可以记,但这个阶段不强求孩子去做
针对这个问题提出的孩子的注意力分配的问题,建议可以培养的方法如下:
鼓励孩子多参与实践:孩子主要从实践中习得活动间内在联系,锻炼熟悉活动动作与步骤,促进注意分配发展。父母可在日常生活中耐心教会孩子掌握事物发展全程的方法。
日常生活中训练孩子的“一心两用”
父母可根据孩子兴趣爱好,挑选两个简单任务或一难一易任务,来训练孩子“一心两用”。比如孩子一边画画,一边编故事;一边捏彩塑,一边跟父母聊天;一边做家务,一边背书等。
研究表明,凡能轻松完成“一心两用”训练的孩子,注意更集中,分配更自如,身体协调能力、记忆力都更好。这里再分享一个小技巧:“一心两用”训练,没有年龄段区分,建议最好是一件事情动手动脚、另一件事情需要靠智力,这样效果最佳。例如做家务是肢体活动,背书就是脑力活动。
“分心”对于孩子的专注力的要求
当还没有比较好的专注力的情况下,先熟悉单一事情的专注力
目前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有诱惑性的东西太多了,让孩子在小时候不容易养成很好的专注性。还有的家长对孩子在做事情的耐心也不足够,会影响孩子的专注性,家长在孩子做一件事情的过程中,最好是做到陪伴而不干涉,这个对孩子的专注力提高是很有好处的当孩子的专注力还不是很好的时候,不建议分心的,也就是这个年龄段的孩子我不建议边听课边记笔记
针对专注力的建议
鼓励孩子独立完成日常事务:小学阶段的孩子,可参与做饭菜、洗衣、清洁等,需要责任感、耐心、专注才能完成的日常事务。即使孩子做得不够好,父母也要给予积极评价,强化孩子培养孩子的责任感:让孩子明白,在生活中,自己可以做感兴趣的事,但也必须全力完成不感兴趣的事。如孩子必须与父母一起承担家庭日常任务,也必须完成学校任务,并自己承担后果。孩子具备责任感,就能在一定程度上控制情绪,让自己更专注地完成当下的任务。
减少单一感官刺激:孩子拥有的多种玩具,以及通过手机、电脑接触到的各类游戏,在带给孩子强烈感官刺激的同时,也令其沉迷于这类被动刺激而弱化了主动转移注意力的能力。父母可减少这类刺激,并鼓励、支持孩子与同伴一起玩,或让孩子多接触大自然。孩子能通过这些活动学会主动转移注意力,而活动带给孩子的快乐感和满足感又可强化主动转移注意力这个行为,让孩子能更自如地转移注意力到需要的地方。
第三篇:如何爬山更科学
如何爬山更科学
如何爬山更科学
近年来,爬山越来越受到一些老年人的青睐,越来越多的老年人加入到爬山的行列中。对于老年人爬山,也存在争议,有些人认为,爬山对老年人膝关节有损伤,是不适宜老年人的运动。
湖南师范大学体育学院的一项试验结果表明,在安全有效的心率范围内持续爬山锻炼,是有益于老年人强体健身的。
别忽视这种健身方式
爬山属于有氧运动,能使肌肉获得比平常高出10倍的氧气,从而使血液中的蛋白质增多,增加了身体的免疫细胞数量,提高了人的免疫力。同时,爬山加快了脂肪消耗,还增强了心肺功能。爬山还是增强下肢承受力的运动,它有助于改善关节功能,保持肌肉和运动器官的协调。此外,爬山还可以增加骨中矿物质的含量,改善局部骨质的代谢,有利于刺激骨细胞的生长,减少骨质疏松性骨折的发生。
你会爬山吗?
爬山也讲形式。所谓形式,就是正确的姿势,老年人尤其要注意的是保护好自己的膝关节。
上山:身体放松并前倾,双膝自然弯曲,双腿加强后蹬力,用全脚掌或脚掌外侧着地。这个动作主要靠大腿和臀部肌肉发力。这样做,可以增强腿部肌肉的力量,也可以减轻前腿膝关节的压力。
下山:身体保持正直或稍向后仰,膝盖微屈,脚跟先着地,两臂摆动幅度稍小,身体重心尽量放低。这样可以减轻膝关节受力过大,避免损失。老年人还可以借助登山杖,避免踩空或崴脚。
上山前热身
上山之前要先在原地慢跑2分钟,然后做有针对性的伸展活动,包括腰部、大腿前部肌肉、膝关节、踝关节、小腿肌肉等部位的活动或拉伸。以防止肌肉、韧带、关节的受伤,更重要的是可以避免或减轻因心跳加速、呼吸急促而产生的“极点”现象。
下山后放松
只需要5~10分钟,通过伸展练习逐步降低运动强度,使肌肉纤维回复到原有长度,同时还有助于减轻或避免肌肉酸痛。
爬山最适宜的运动强度
爬山的速度、山的高度、坡度,都会影响运动强度,从而收到不同的运动效果。那么,以怎样的频率爬山才能达到健身目的?怎样的频率才适合你?
保持“有氧运动有效心率范围”是健身登山最适宜的强度。
持续20分钟以上的爬山才算有氧运动。而有氧运动的强度可以参照心率估算。
首先,要掌握如何计算最大心率(最大心率=220-年龄),健康人的“有氧运动有效心率范围”应是最大心率的65~85%之间。
开始爬山时,先缓慢地爬,等到身体微微发热再匀速地爬。老年人一定不要和别人攀比,要根据自己的状况,量力而行,逐渐地去增加自己的强度。下山也同样,最好保持加速——匀速——减速的运动状态。
多久爬一次山?
爬山是否可以天天爬?最好不要。因为爬山需要消耗大量体力,肌肉的恢复也需要时间。对于老年人来说,一周1~2次即可。
爬山安全最重要
爬山虽好,但并非百益无一害。特别是老年人由于身体机能的下降,更应注意安全。
爬山前老人应先做个检查,如患有骨关节炎、骨质疏松、冠心病、高血压、肺气肿、癫痫病等疾病的人,则不适宜爬山,否则会对身体造成进一步的损伤,甚至发生危险。/ 1
第四篇:科学听课心得体会
科学听课心得体会
2013年10月22日,我参加了太原市组织的”敬业杯”听课活动。在本次活动中我参加了一天的听课。在本次活动中,老师们都精心准备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尽显各自的风采,都讲出了自己的特色,形成了独到的教风。让听课的老师耳目一新、受益匪浅。为了更好的提高教学工作,现将我在活动中的感受总结如下:
一、课前广泛搜集资料,努力探索教学路子。
老师们都认真学习教育教学理论,善于运用网络辅助备课,以开阔学生的视野;自己动手制作精美实用的教学课件,使教学直观,训练到位;善于汲取先进的教学思想。
二、吃透教材,精心备课
老师们在本次讲课活动中讲得都很成功,这都是与课前精心备课分不开的。老师们不但精心地备教法、学法,还精心地选择制作切实可行的教具。严密考虑如何开拓学生的思路,激发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
三、发挥自身优势,讲出自己的特色
各位教师教学思路新颖,课堂教学生动活泼。在教学中,注重了自身的形体语言的运用,使自己的一举手,一投足,都起到一定的引导作用。各位教师思路清晰,语言亲切。善于组织和调控课堂。善于开拓思路,激发创新。使学生学得生动有趣。学生能在教师的引导点拨下,拓宽思路,发现规律,从而掌握方法。
四、小组合作式的学习逐步成熟
本次活动中,老师们都特别注重学生的互动活动的开展,使学生在小组活动中充分发挥自身作用,积极主动地获取知识。小组合作式学习已不在流于形式,而是真正发挥了其应有的作用。
总之,在本次活动中,使自己得到了锻炼。在听课评课中,学到了许多先进的教法,真是受益颇丰。
科学听课心得体会
张
树
兵
六合校
2013.10.25
第五篇:科学听课记录
一、导入,认识古代夜间的计时器
1、现在是几点钟?你们是怎样知道现在的时间的?
在钟表发明以前,古人是用什么方法来计时的?
2、古人晚上是用什么方法来计时的?(根据学生回答演示教具、ppt)沙漏ppt
老师做了一个,你们知道是用什么做的吗?
水钟蜡烛钟香钟
二、设计制作一个能计时5分钟的蜡烛钟(板书)
1、师介绍实验记录表
2、小组讨论设计方案,完成记录表,最快完成并且方案合理的先发材料。
3、交流设计方案
测1次1分钟的长度就做出5分钟的蜡烛钟,科学吗?
能肯定第2个一分钟烧到的蜡烛长度同前一分钟一样长吗?测5分钟的长度,就能肯定下一个5分钟也烧掉这么多吗?谁有好办法,怎样才能更准确?
测2次比测一次准确,试验更多次数会更准确。但是上课时间有限,各组最多就试3次好吗?
4、各小组调整完善实验方案及实验注意事项,师分发实验材料。
5、制作蜡烛钟,表扬做的快且精美的组。
三、进一步改进蜡烛钟
1、他们组的蜡烛钟做的又快又好,可是它们计时准确吗?
比一比那一组的蜡烛钟计时更准确。
各组同时点燃蜡烛,等蜡烛烧到2分钟刻度的位置,举手告诉老师并熄灭蜡烛。
给最准确的组奖励。
2、小组竞赛,计时2分钟,看哪组的蜡烛钟计时最准确。
3、怎样改进我们的蜡烛钟,使它计时更加准确?改进我们的蜡烛钟。
4、小组竞赛,计时2分钟,看哪组的蜡烛钟计时最准确。
5、改进我们的蜡烛钟。
6、小组竞赛,计时2分钟,看哪组的蜡烛钟计时最准确。
要使我们的蜡烛钟更准确,还可以进一步的改进,有兴趣的小组回去后进一步研究。
7、古人还在蜡烛钟的基础上,还设计了会报时的蜡烛钟
四、设计会报时的蜡烛计时闹钟
1、分组制作计时2分钟蜡烛计时闹钟
2、小组竞赛,计时2分钟,看哪组的蜡烛钟计时最准确。
3、改进我们的蜡烛计时闹钟
4、小组竞赛,计时2分钟,看哪组的蜡烛钟计时最准确。
五、小结
1、上了这节科学课,你有什么收获、有什么启示?
2、课后,你还想研究古代夜间的计时器吗?想做一个怎样的计时器? 夜间的计时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