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高中史学理论系列(二)史证与史论(模版)
第三单元
史证与史论
导语
史证,是介于史料与史实之间、史实与史论之间的重要环节。证即论证。史证过程,既包括在史料基础上,通过一定的史证方法,认定史料的过程,即“史由证来”的过程; 也包括在一定的史料基础上,通过一定的史学理论和逻辑推理的方法,归纳史实之间的内在联系、总结历史规律的过程,即“论从史出”的过程。高中生首先需要认识“史由证来”的过程,本单元所要讲述的史证主要也是指“史由证来”。史证,在历史学家研究历史、学生学习和认识 历史过程中的承启作用也是不言而喻的。总之,史证是人们进行历史认识活动的重要环节。
教学建议
认识史证在史料与史实之间、史实与史论之间的重要作用,认识史证的一些基本方法和一般过程。通过对高考题 的研究,学习运用基本的史证方法,重走历史学家研究历史的部分过程。
第一节
史证过程 课前提示
史证过程,是指在史料的基础上,认定出史实的过程。有些事实认定的过程很漫长,更有些至今仍无定论。认识“史由证来”的一般过程和其中的具体方法。
“史由证来”的过程严谨细致、漫长悠远,有些史料因为有了新近的考研发现才被最终认定,而有些史实终因史料的缺失至今仍在纷繁的认定过程中。比如,曹操死后下葬于何地这一史实的认定,以往虽有疑似曹操墓的发现,其中也有疑似曹操遗物的发掘,但终因史料的缺失与不足而无法认定成史实。2009年,河南安阳高穴村的古墓中出土“魏武王常所用?(提手一个各)虎大戟”石牌等 考古文物,历史学家们最初认定此处为曹操墓所在。但随着墓中其它时间约在唐朝时的文物的出土,该墓是否为曹操墓又受 到了质疑。这说明了史证过程的复杂性。
一、证据要有真实性
历史学最重要的属性是追求真实,史论的正确以史实的真实为基础史实的真实又以史料的正被为基础。“史由证来”的过程必然从判定史料的真实性开始。针对单一史料,往往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其正真实性进行判定。
1、史料的形式
第一单元中已经介绍过史料按其形式可分为文字史料、实物史料、口述史料。随着近现代录音、摄像技术、计算机技术的出现和进步,音视频史料成为史实的全新形式。相对而言,实物史料的真实性最佳,文字史料、口述史料的真实性较次。
2、史料的制作者
依据史料形式,史料的制作者相应的有文字史料的编著者、实物史料的制造者、口述史料的讲述者、音视频史料的录制者。相对而言,无意为之的史料制作者会留下更多的真实信息,因为他们没有隐瞒客观真实的故意。如果是有意为之的史料制作者,那要看他是否经过历史学的专业训练,是否具有历史学家的专业精神和专业水准。如果是,史料真实的可能性就大。比如,司马迁的《史记》一般就被认为是信史
3、史料本身含有的信息
不同的史料含有的信息各不相同、复杂多样,需要具体分析。比如,在人民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历史必修 第三册》“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成就”一课中有这样一段史实描述:“东汉时,蔡伦独创新意,使用树皮、麻头、破布和旧网加工成新的书写材料---纸。”这一史实的认定就直接利用了古代文献《后汉书 蔡伦传》中的信息。《后汉书》的编著者滑 必要为蔡伦歌功,可以认定其记录的信息本身是真实的。
二、证据要有全面性
史料的认定过程常常出现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的现象,其原因不利利益的驱动立场的不同,导致人们戴着有色的眼镜搜集只有利于己方的史料。比如一些地方政府的宣传部门,为争夺某一名人的家乡为本地而大打宣传战。从史证过程的角度分析,这些地方政府所搜集的史料往往只是片言只语,甚至是孤证。这样的史证过程是不科学的,是违背历史学的真义的。正确的做法应该是把握证据的全面性。
1、史料多多益善
为了认定某一史实的成立,史料自然是多多益善。史料越多,史实就越容易认定出来,成为铁板钉钉的史实。比如,认定“清初政府强令汉人剃发蓄辫”这一史实,其证据不可谓不多,其认定的史实是确凿无疑的。史料的年代越是久远,搜集越是不易,认定也更困难,甚至成为无法解开的迷题。
2、“二重证据法”
当证据较少时,至少要保证不同类型的史料各有一例。王国维提倡“二重证据法”的原因就在于此,“重”可用类型理解,一为“纸上之材料”,一为“地下之新材料。”通过两者相互印证,认定某一史实成立。利用“二重证据法”认定史实的成功典例是“中国历史上确有’商’朝”的认定。“纸上之材料”如司马迁《史记》中,早有商朝的记载,但苦于没有“地下之新材料”相互印证,虽然中国史家坚信中国历史上确有商朝,但终没有得到国际史学界的广泛认可。发现甲骨文后,“二重证据”都已齐备,“中国历史上确有’商’朝”这一史实才算认定成功。依据第一单元对史料的分类,还可以由“二重证据法”推演出“三重证据法”“四重证据法”。
3、“孤证不立”
不管是文字史料还是实物史料,也不管该史料的真实性多高,只要是孤证,就不能认定某一史料的成立。这是史证过程中必须遵守的一个重要原则。前文所说的很多地方政府宣传部门的宣传大战就违背了这一原则,其得出的史实是不能成立的。比如,1965年在湖北江陵马山一个墓中,出土了一件春秋战国时期的青铜器,上书铭文“越王勾践自作用剑”,是真实史料无疑。该剑是此墓中唯一的一件越王之物,即孤证,如果违背孤证不立的原则,该墓可能就被认定为越王墓。而历史学家们依据其他实物史料后,综合认定该墓是一座楚国贵州墓。
三、论证要有逻辑性
史料的真实性和全面性得到确认后,就可以开始进行从史料到史实的推理与认定。推理必须符合逻辑的一般原则,尽量避免犯一些逻辑错误。
1、错把条件当充分条件
史料只有作为充分或充要条件,其推理得出的史实才合乎逻辑。有时人们容易将必要条件错当充分条件,从而得出逻辑上无法成立的史实。比如《后汉书 蔡伦传》中的记载,该史料可以作为“蔡伦造”蔡候纸””史实的充分条件,史实成立。但该史料却不可以作为“革伦发明纸”史实的充分条件,充其量只是必要条件。史实的充分条件应该是蔡伦会造纸且蔡伦之前无人会造纸。而蔡伦之前是否无人会造纸呢?以往人们确实没有找到比蔡伦更早的造纸者,所以推定“蔡伦发明纸”。但是随着“地下之新材料”的发现,原有的推定被推翻了。人民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历史必须 第三册》“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成就”一课中描述道:“考研工作者曾在新疆、陕西、甘肃、内蒙古等地的汉代遗址和墓葬中发现了西汉纸的残片。”因此,教材得出了更为严谨更具有逻辑性的史实:“现在一般认为”蔡侯纸”并不是最早的纸”“可能西汉早期就已经发明了书写用纸”
2、偷换概念 “史由证来”的过程还要遵循“一分证据说一分话”的原则。从逻辑推理的角度分析,就是不可过度推理。史料与史实之 间有着严格的对应关系既不可能牛头对马嘴,也不可牛头对着很多牛嘴。“中国是印刷术的发明国”这一史实是确凿无疑的,其史料证据是发现于中国敦煌、现收藏于大英博物饭雕版印刷作品《金刚经》,其上有“咸通九年(868年)四月十五日”的字样。“中国是活字印刷术的发明国”这一史实也是确凿无疑的,其史料证据是沈括的《梦溪笔谈》。可是韩国却出现了“韩国是活字印刷术的起源国”一说,此说得出就是偷换概念的错误结果。此说的史料证据是诞生于1377年的金属活字印刷作品《白云和尚抄录佛祖直指心体要节》。持此说的超车学说将概念“金属活字”替换为“活字”,将最早的金属活字作品视为最早的活字印刷作品。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也只承认该印刷作品为世界上最古老的金属活字印刷作品,从未说它是最古老的活字印刷作品。
第二节 史论结合课前提示
史料的决策是结论科学性的前提。逻辑性是从史到论须坚持的基本原则。
“论从史出,史论结合”是历史研究的基本方法,也是中学历史教学应该遵循的基本原则。“史”指“史料”和“史实”,“论”指历史结论,是人们对特定历史内容的理性认识和判断,是人们研究和阐释历史的结晶。历史认识是否得当,取决于史实的真实性和思维的逻辑性。论从史出、史论结合,客观上要求史论要以史实为依据,以逻辑性思维为核心,做到言之有据,推理科学,令人信服。
历史课程标准在“过程与方法中对方法规定的内容之一是“学习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和方法,努力做到“论从史出、史论结合”。高考历史学科的考查目标包括以下内容:
一是获取和解读材料:理解试题提供的图文材料和考试要求; 理解材料,最大限度地获取有效信息;对有效信息进行完整、准确、合理的解读。
二是调动和运用知识:辨别历史事物和历史解释 了解历史事实,分析历史结论;说明和证明历史现象和历史观点。
三是描述和阐释事物:客观叙述历史事物 准确描述和解释历史事物的特征; 认识历史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并做出正确阐释。
四是谁和探讨问题:运用谁、比较、归纳和方法论证历史问题; 使用批判、借鉴、引用的方式评论历史观点;独立地对历史问题和历史观点提出不同看法
显然,无论是历史课程标准还是高考考试大纲,都力图培养和考查学生通过分析材料,运用知识,得出结论的能力,也就是说“史论结合、论从史出、论由己出”的能力。“论从史出、史论结合”在中学历史领域主要有三条途径,即从史实中引出结论,用史实说明结论,用对历史现象(史实、史料)进行分析、论证。
一、从史实中引出结论
二、用史实说明结论
三、史观与结论
史观主要指史学观(理论)。目前,主要的史学观有唯物史观、革命史观、文明史观、全球史观、近(现)代化史观等。文明史观认为人类历史从本质上说是人类文明发展的历史,人类文明的发展及人类自身的文明化是人类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人类创造、积累文明的过程及其所获得的成果是历史的基本内容。全球史观主张人类历史是一个从分散走向整体的过程,把人类看作一个整体,在承认全球整体文明的同时,也承认局部发展的差异。近(现)代化史观认为近(现)代化是以商品经济为特征的工业文明取代以自然经济为特征的农业文明的结果,它主要表现为经济领域的工业化和市场化、政治领域的民主化和法制化、思想领域的理性化和科学化。
史观与结论之间的关系有两个联系路径:一是从史观到结论,即同一史实在不同史观所需下能得出什么结论;二是从结论到史观,即结论体现了哪种史观。
第三节
史论脱节 课前提示
明确史实与结论的区别。史论结合须坚持的五个原则。史论脱节的五个主要表现
史论脱节是史论结合的反而,是学生学科能力欠缺的表现,这也是各种类型考试关注的重点。从考试的角度来看,史论脱节往往是选择题干扰项设置的方法,也是非选择题答题失分的重要原因,十分值得研究。
史论结合需要坚持真实性、全面性、充分性、针对性和逻辑性。史论脱节恰恰违逆 这睦原则。因而必须对这几个原则充分理解,并能准确分类,如此才能提升能力,真正培养学科素养。
一、正确区分史与论
在答题的过程中,令不少学生感到棘手的是分不清楚史和论。下面从事实与史实、史实与结论两个方面做一下说明。
1、事实与史实
事实是提真真切切发生过的事情,具有客观性,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例如,抗日战争就在70多年前真实发生过,属于客观事实。客观事实生动活泼、丰富多彩,但是它具有过去性,一去不返。如何才能再现历史呢?这就必须凭借史料,史料是客观事实遗留下来的痕迹。根据史料复原的事实就是史实。由于遗留下来的史料往往残缺不全、一鳞半爪,甚至相互矛盾,因而,根据史料重建的史实与客观事实还是有差距的,有时候甚至是大相径庭。客观事实具有客观性,史实已经打上了主观色彩,但是尽最大可能保证客观性和真实性是史实的生命源泉所在,也是历史学房屋追求的目标。
2、史实与结论
复原历史是历史学的一项基础性的任务。历史学更有价值的使命是依据史实,汲取历史智慧,服务于时代的需要。这就要在史实的基础上得出结论,发挥历史学鉴今的功能。以抗日战争为例,通过学习,可以得出一个结论:全民族抗战是抗日战争取得胜利的根本原因,也可以得出一个结论:国共之间的斗争容易被外国利用而使得国家利益遭受重大损失。如日本趁着国民党围剿红军大举侵华;美苏利用国共maodun通过了损害中国利益的《雅尔塔协定》,最终导致外蒙独立。在此基础上可以形成一个更有价值的结论:国家内部的评理维护国家利益的前提。这个结论对于当今之中国与世界,都是非常有价值的,富有指导意义。要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内部的团结与统一是必要的前提。今天我国坚决打击民族分裂主义分子的破坏活动,巩固国家统一,可以说是历史智慧在当今社会的运用。
3、史与论的区别
史实是历史学的基石,史实的真实性是历史学科性的源泉,客观性和真实性是历史学科永恒的追求。与史实不同的是,结论是主观性的,由于论者的价值观、生活经验、人生修养等 自身因素的差异,对同一史实,也往往是众说纷纭,莫衷一是。结论是人们对史实所持有的看法,因而不可避免地带上了个人的情感色彩与态度倾向。
二、史论脱节的类型
从试题代理制的思路来看,一般有两个路径,一是从史到论,一是从论到史。前者为论从史出,史论结合; 后者为史学证明,用具体的史实来证明结论。无论从史到论,还是从论到史,都必须遵循思维的基本规律:实证性和逻辑性。结合历史学科倒是的基本趋势,这两个原则可以具体化为五个原则:真实性、全面性、充分性、针对性和逻辑性。因而,史论脱节具体表现为违背了这五个原则。
1、违背真实性
真实性是指实证性,即史实必须经过严密的证明,必须确保真实性,这是正确推理的前提。缺乏真实性往往是试题中干扰项设置的重要方式。
2、违背全面性和充分性
全面性和充分性是逻辑性的主要内容,由于辩析难度较大,专门独立出来,可以帮助学生提升思维水平,提高对此类干扰项设置的方法的认知。全面性是针对结论而说的,即结论必须涵盖所有的史实信息,不能有遗漏,否则就是以论带史,主观剪裁客观。充分性在逻辑学上的术语是“充足理由律”,即史料必须充足,能够得出结论。全面性和充分性也是干扰项设置的常用方法。
3、缺乏针对性
缺乏针对性其实就是逻辑学上的偷换论题。偷换论题是干扰项设置的重要方法,它的迷惑性在于表述正确,但是结论与史实缺乏内在联系,你说张三,我谈李四,各吹各的号,各着各的调。为了便于学生辩认这种错误类型的题,把这从逻辑性中单独列出来。学科能力欠佳的学生极易被正确性所迷惑,而未充分考虑史实与之间的内在联系。
4、违背逻辑性
逻辑性是历史学科思维活动中必须坚持的基本原则。在推理过程中常犯的错误有偷换概念,即在推理中,概念所指的内涵和外延被人为地扩大或缩小,导致结论不够严谨。除上之外,还有虚假理由、自相矛盾等类型的错。这类选项判断难度较大,对学生学科水平有较强的考查功能。
第二篇:08史学理论与史学史
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2010 —2011学第一学期 历史学系 院(系、部)历史学 专业 08 级《史学理论与史
学史》期中试卷
姓名: 学号: 成绩:
一、名词解释:
1、春秋之“国史”
2、《春秋》
3、《左传》
4、《战国策》
5、《竹书纪年》
6、《吕氏春秋》
7、《汉书》
8、班昭
二、简答:
1、什么是史学史?史学史的任务是什么? 2、20世纪初期“新史学”共同的特点?
3、简述中国史学史研究的几个发展阶段
三、论述题:
论述《史记》之特点。
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2010 —2011学第一学期 历史文化与旅游系 院(系、部)历史学 专业 08 级《史学理论与史学史 》期末考试试卷 A卷
姓名: 学号: 成绩:
一、名词解释:(共8题,每题5分,共40分)《三国志》
《华阳国志》
《史通》
《南史》
会 要
《续资治通鉴长编》
《日知录》
“史 德”
二、简答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1、魏晋南北朝隋唐时期时代的特点与其对史学发展的影响。
2、章学诚在史学理论方面的主要贡献是什么?
三、问答题:(三题任选二题,每题20分,共40分)
1、试述唐修《晋书》的特点。
2、试述中国古代类书的代表作及其主要价值。
3、试论年鉴学派的兴起及其意义
评分标准:
一、名词解释:(共8题,每题5分,共40分)
《三国志》《三国志》是西晋陈寿编写的一部主要记载魏、蜀、吴三国鼎立时期的纪传体国别史,详细记载了从魏文帝黄初元年(220)到晋武帝太康元年(280)六十年的历史,受到后人推崇。《三国志》全书一共六十五卷,尊魏为正统。《三国志》取材精审,作者对史实经过认真的考订,慎重的选择,对于不可靠的资料进行了严格的审核,不妄加评论和编写,慎重的选择取材之源。这虽然使《三国志》拥有了文辞简约的特点,但也造成了史料不足的缺点。宋文帝时命裴松之为之做注。注文广采博引,极大地丰富了原书的内容。特别是他所引用的原始材料今天大部分已经亡佚,幸而保留在裴注中,因而史料价值就非常珍贵。裴松之的注文应当作正文来读,同时裴注也为史书注释开辟了新的广阔道路。
《华阳国志》中国现存最早而又基本完整的一部地方志书。作者是东晋著名史学家常璩(约公元二九一-三六一)。《华阳国志》成书于公元355年之前,记载了中国今四川、云南、贵州三省及甘肃、陕西、湖北部分地区之远古典籍、神话、传说、沿革、地理、风土及人物史事。其时间则从上古直到东晋初年,即所谓“肇自开辟,终乎永和三年(公元347年)”。全书共十余万字,分为《巴志》、《汉中志》、《蜀志》、《南中志》、《公孙述、刘二牧志》、《刘先主志》、《刘后主志》、《大同志》、《李特、雄、期、寿、势志》、《先贤士女总赞》、《后贤志》、《序志并士女目录》等十二卷。《史通》《史通》是中国首部系统性的史学理论专著,作者是唐朝的刘知几。全书内容主要评论史书体例与编撰方法,以及论述史籍源流与前人修史之得失。包括的范围十分广泛,基本上可以概括为史学理论和史学批评两大类。史学理论指有关史学体例、编纂方法以及史官制度的论述;史学批评则包括评论史事、研讨史籍得失、考订史事正误异同等。提出了史学应具有才、学、识。由于《史通》总结唐以前史学的全部问题,因而拥有极高史学地位,对后世影响深远。《南史》唐朝李延寿撰,正史之一。纪传体,共八十卷,含本纪十卷,列传七十卷,上起宋武帝刘裕永初元年(420年),下迄陈后主陈叔宝祯明三年(589年)。记载南朝宋、齐、梁、陈四国一百七十年史事。《南史》与《北史》为姊妹篇,是由李大师及其子李延寿两代人编撰完成的。作者李延寿,其父李大师认为南北朝诸国史书既多重复,而又相互抵毁,他决心改写成一部通史,所撰末毕而死。延寿“既家有旧本,思欲追终先志,其齐、梁、陈、(周、隋)五代旧事所未见,因子编辑之暇,昼夜抄录之”。唐太宗时,他参与纂修《晋书》和《隋书》十志,“因此遍得披寻”,亲自抄写八书,本纪依《史记》体裁,以次联贯。并从八史之外,“更勘杂史于正史所无者一千余卷,皆以编入。其烦冗者即削去之。始末修撰凡十六载。始宋,凡八代,为《北史》、《南史》二书,合一百八十卷。其《南史》先写讫,于显庆四年(659年)送呈。南北史和一般断代史不同,它接近于通史。篇目次序,大体按皇朝先后,在宗室传之后,继之以诸臣传,在文苑、儒林等类传中,把南方四朝的人物综合为一篇。另外,就家系方面说,南北史确是通史,诸臣传一般都将其子孙附载于一传,以致从表面看来,诸臣传目大多是宋人,至陈为最少。
会要会要,记载历代各项经济、典章制度的史书,内容除法令制度以外,兼叙史实。创始于中国唐代苏冕所撰自唐高祖至德宗九朝《会要》,后杨绍复等续撰德宗至宣宗事,宋王溥增补至唐末,合成《唐会要》。王溥还撰有《五代会要》,宋代有官修的本朝会要,原书已佚,今存《宋会要辑稿》。此外,又有后人补撰的前代会要,如宋徐天麟《西汉会要》、《东汉会要》、清杨晨《三国会要》、孙楷《秦会要》、龙文彬《明会要》等。
《续资治通鉴长编》古代私家著述中卷帙最大的断代编年史。原本980卷,今存520卷。作者李焘。李焘仿司马光著《资治通鉴》体例,断自宋太祖赵匡胤建隆,迄于宋钦宗赵桓靖康,记北宋九朝168年事,定名《续资治通鉴长编》。于正史、实录、政书之外,凡家录、野记,广征博采,校其同异订其疑误,考证详慎,多有依据。记载不同者,则两存其说,时附己见,以注文标出,与《通鉴考异》相类。《长编》记述详赡,史料丰富,为研究辽、宋、西夏等史的基本史籍之一。
《日知录》明末清初顾炎武所著的读书笔记。他自著此书的目的在于“明道”、“救世”为宗旨。全书32卷,书中论述涉及到经义、政事、世风、科举、礼制等,内容非常广泛。此书资料丰富,每论一事,必详其始末,参以考证。是一部包含其学术思想、政治见解等内容的重要著作,书中表现了他经世致用的史学思想。
“史 德”史德是指治史者的品德修养。治史者的道德修养和道德观念,对史学研究会产生极大的影响。史学除受才、学、识的影响外,还受史德的影响。章学诚认为,刘知几所谓“史才”、“史学”和“史识”,还没有穷尽治史的道理,具有史识,还要求了解“史德”。“史德”的内容是个难以确定的问题。因为各个时代的道德标准不同,对道德的要求也不同一样。章学诚认为“史德”就是“著述者之心术”。
二、简答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1、魏晋南北朝隋唐时期时代的特点与其对史学发展的影响。
一、政治上,从皇朝并立到隋唐统一,门阀地主政治形成和发展。推动了皇朝史、地方史、谱学之书的撰述。
二、民族关系上,民族斗争与民族融合的发展。扩大了历史撰述的内容,促进了民族史的撰述。
三、思想上,“天下一家”的观念。促进了对于多民族国家之历史的自觉意识。
四、对外关系上,中外交流的发展,佛教的传播。推动了关于中外交通和域外情况的撰述。
五、皇朝重视官书的撰述。官修史书成就卓著。
六、史书数量的剧增和种类的丰富
2、章学诚史学理论的要点是什么?
1、提出“六经皆史”说,扩大了历史研究、史料搜集的范围,批评了当时脱离实际的考据学。
2、在历史编纂学方面。
(1)主张史家必须有“史德”。在刘知几提出的“史才三长论”的基础上,认为史家仅有才、学、识还不够,应增补“史德”,即所谓“著述者之心术”。
(2)主张将史籍区分为“撰述”和“记注”两大类。所谓“撰述”,相当于论著;“记注”相当于史料。
(3)赞同编写通史,贬抑断代史。
3、在方志方面。致力于地方志的倡导和纂修,形成了自己的方志理论。主修过《永清县志》、《和州志》等。
三、问答题:(三题任选二题,每题20分,共40分)
1、与旧晋史相比,唐修《晋书》的优点表现在哪些方面?
第一,它排除了旧史志中的一些杂乱项目。如王隐《晋书》有《瑞异志》,何法盛《晋中兴书》有《鬼神录》,其后,沈约《宋书》有《符瑞志》,肖子显《齐书》有《祥瑞志》,魏收《魏书》有《灵征志》都是记录帝皇的端应、荒诞之甚,这是和《五行志》记录若干天灾情况不相同的。新修晋书没有沿袭这种作法,自此以后,历代正史再不立符瑞篇了,这自然是一大进步。
第二,《晋书》有《食货志》,这是除《魏书》而外整个魏晋南北朝正史中仅有的。它除了记载晋代的重要经济情况而外,由于《后汉书》和《三国志》均无《食货志》,所以往往上溯东汉、三国史事以资补充。例如曹魏邓艾的屯田和西晋的户调式、占田、课田等等都赖以保留至今。自《晋书》补写《食货志》后,历代正史,除《新五代史》外,都设立了此志。
第三,《晋书》设载记三十卷,记录西晋灭亡前后,在华北和四方所立诸王国的历史,计前赵三卷,后赵、前燕、前秦、后秦各四卷,成汉、后燕、南燕各二卷,南凉、北凉、后凉、夏各一卷,西秦与北燕合为一卷。此外,汉人张轨的前凉、李暠的西凉作为列传,不在载记之列。《史通》说它“兼引伪史十六国书”即是就载记而言。载记这一体裁,东汉人班固撰新市、平林、公孙述事即有此名,说明载记乃是承认各国独立地位的。《晋书》以前,不少旧晋书记北方诸王国史,文既简略,且多错误。《宋书》、《南齐书》所收《魏虏传》也是语焉不详。
2、试述中国古代类书的代表作及其主要价值。
中国古代的类书,一般认为始于三国魏文帝曹丕时(220~222)刘劭、王象等编撰的《皇览》(宋代已佚)。以后历代均有纂修。如南朝梁刘杳编撰的《寿光书苑》、刘孝标编撰的《类苑》、徐勉领修的《华林遍略》、北齐后主时纂修的 《修文殿御览》等类书大都仿效 《皇览》“包括群言、区分义别”、“随类相从”的体例。这些类书大都亡佚。
现存较早的类书有隋末唐初虞世南编撰的《北堂书钞》,唐高祖武德年间欧阳询主编的《艺文类聚》、唐玄宗时徐坚等编撰的《初学记》、唐中期白居易编撰的《白氏六帖 》(南宋时将此书与南宋孔传编撰的《孔氏六帖》混合刻成一 书,题名《唐宋白孔六帖》,简称《白孔六帖》)等。其体例大都已越出以前类书的“类事”陈规,尤其是《艺文类聚》,开创了“事居其前,文列于后”的新体制。宋太宗太平兴国年间李昉等编撰的《太平御览》、宋真宗时王钦若、杨亿等编撰的《册府元龟》、南宋王应麟编撰的《玉海》等,卷帙更趋浩富,体例日臻完备。明成祖永乐年间纂修的《永乐大典》是中国最大的一部类书。清代康熙末年雍正初年陈梦雷等主持纂修的《古今图书集成》,是中国现存最大的一部类书,达到了古代类书编纂的高峰。
类书一般采用分类编排。先划分成若干大的部类。例如关于政治、经济、文化制度方面的,通常设帝王、后妃、职官、州郡、政理、产业、人、礼、乐等部;属于社会生活方面的,一般设居处、服饰、器物、珍宝等部。在每个大部类中,再分若干小类,每小类下先录书名,再录材料,并注明出处;材料按原书时代先后顺序排列。也有的类书按韵编排。中国古代类书对于历史与文化研究具有极其重要的价值:
(1)保存资料 类书在编纂过程中,大多直接采录原始文献。由于兵火水灾等因素,一些图书因此失传。由于类书中保存了有关资料,通过辑录佚文,往往能再现图书内容。如《太平广记》中引用古书达500多种,多数已失传,许多珍贵资料正是由于《太平广记》的引用而得以保存。由于在流传和翻刻中容易形成讹误,利用类书中保留的原始文献,也有助于校勘异文。如鲁迅曾用《艺文类聚》、《初学记》等类书校勘《稽康集》。
(2)查考资料 类书按类编排,非常方便查考有关资料。如《太平广记》、《文苑英华》等类书中收录了历代的小说、诗文作品,有助于查找文学方面的资料。《古今图书集成》等综合性类书汇集各专题方面的资料,类似于百科辞典,从中可查找到事物起源、诗文典故、诗词文句、名物制度等资料。近年来新编的一些类书,汇集古今书籍中的资料,同样方便读者查找资料。
3、试论年鉴学派的兴起及其意义
年鉴学派的基本情况:年鉴派的创始人被共认是吕西安·费弗尔和马克·布洛赫,他们在1929年初创办了《经济社会史年鉴》(后屡经更名,并于1946年定名为《经济·社会·文化年鉴》),成为半个多世纪以来持相同主张的史学家们的主要阵地,年鉴学派便因此得名。而费弗尔和布洛赫则被视为年鉴派第一代的主要代表。
发展过程:第一代,费弗尔和布洛赫是在斯特拉斯堡大学任教授时创办《年鉴》杂志的,正是在那里,他们在学术上受到其他社会科学家的鼓励,是他们主张融合地理学、经济学、社会学、心理学、人类学、语言学等各门社会科学甚至自然科学为一体的重要原因。在他们那里,历史不再是政治史,而是社会的历史,是“总体史”。在费弗尔所著《为历史而战》中,基本表明了他们的主张:重理论、重解释、重综合。这些都为第二代乃至以后的年鉴派史学家的研究奠定了基本方向。第二代:尽管第二次世界大战打断了第一代年鉴派史学家的努力,布洛赫又因参加抵抗运动而被德军枪杀,但这一基本方向却在战后为第二代年鉴派史学家所遵循。其标志不仅是作为多学科综合研究中心的高 等实验研究院第六部的建立和《年鉴》领导班子的改组,更重要的是勃罗代尔的《腓力二世时代的地中海和地中海世界》一书的出版,提出了关于三种历史时段(长时段、中时段、短时段)的设想,成为年鉴派在历史认识论上的重要贡献。与此同时,心态史学和计量史学成为年鉴派的另两项突出成就,伏维尔、阿里埃斯、芒德鲁等是前者的专家,而菲雷、肖努等则是后者的代表人物。第三代: 到1969年,《年鉴》杂志的领导班子再次改组,这标志着该学派进入第三代,其主要代表人物有雅克·勒高夫、埃马努埃尔·勒华·拉迪里、马克·费罗等人。他们不仅继续发展经济史和社会史方面的研究,而且大力倡导与人类学的对话。他们不再象第一代那样排斥政治史、人物研究,轻视描述,也不同意第二代那样专注于几乎静止的长时段因素的做法,但却仍然倡导总体史,倡导跨学科合作。第四代:进入70年代,年鉴派已出现了第四代史学家,他们则倡导“问题史学”,主张历史研究就是要回答现实提出的各类问题。总之,年鉴学派的理论、方法论及史学编纂实践都在世界范围内产生了巨大影响,但逐渐也从反模式的角色转变为一种模式,故亦有僵化停滞之危险。如果它真象自称的那样“学派性”不强,而只是一种倡导史学创新的“运动”,那么它的存在就会为历史学的发展继续做出贡献。
年鉴学派的意义:年鉴学派出现的意义在于传统史学中历史的那种一成不变的节奏已经被地理时间、社会时间和个人时间三种节奏所取代,而在这三种时间中,尤其突出社会时间的重要性.“全面的历史”也就是一种“整体的历史”,它强调历史是包罗人类活动各个领域的“整体”,是在这些领域之间相互关联、彼此作用所形成的结构和功能关系中得以体现的。要反映出这个“整体”,要反映出其内部的结构-功能关系,因果性的思维逻辑是不能胜任的,必须借鉴经济学、社会学等社会科学的方法,从横向关系进行研究。这种研究方法是“共时性的”,与传统史学的那种“历时性的”研究方法截然不同。因此,摈弃传统史学的观念和方法,就十分合乎逻辑。但“共时性”的研究需要一个相对静止的操作平台,“社会时间”扮演了这个角色。一方面,社会时间相对于地理时间变化较快,这使其能体现历史的流变性质;另一方面,社会时间相对于个人时间变化又较慢,这又使其能满足“整体历史学”所要求的“共时性”研究取向。
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2010 —2011学第一学期 历史文化与旅游系 院(系、部)历史学 专业 08 级《史学理论与史学史 》期末考试试卷 B卷
姓名: 学号: 成绩:
一、名词解释:(共8题,每题5分,共40分)《七略》
《十六国春秋辑补》
《佛国记》
《颜氏家训》
《元和姓纂》
《南史》
《明儒学案》
史 德
二、简答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1、魏晋南北朝隋唐时期时代的特点与其对史学发展的影响。
2、章学诚史学理论的要点是什么?
三、问答题:(三题任选二题,每题20分,共40分)
1、试述《后汉书》的特点及不足之处。
2、与旧晋史相比,唐修晋史的进步表现在哪些方面?
3、试论年鉴学派的兴起及其意义
评分标准:
一、名词解释:(共8题,每题5分,共40分)
《七略》中国第一部综合性图书分类目录,汉代官府藏书目录。西汉成帝河平三年(前26)刘向等人校勘政府藏书,为每种书编撰叙录一篇,后将各书叙录汇辑成《别录》一书。刘向之子刘歆在《别录》的基础上编成《七略》。全书分为七大类:辑略、六艺略、诸子略、诗赋略、兵书略、数术略和方技略。辑略是写在六略之前的一篇概括性的学术简史。所以《七略》实际上分为六大类。《七略》对其后的图书分类学、目录学的发展影响深远。原书唐末佚失,清代姚振宗等人有辑本。
《十六国春秋辑补》《十六国春秋辑补》一百卷 清汤球辑。他以上述《十六国春秋》为底本,以《晋书·载记》和各种类书中所引之文补足。由于类书引文多有删节,汤氏为了化零为整,使之联缀成篇,往往将一些并无必然联系的文字渗入其中,治学态度不够严谨。是书所辑大多注明出处,但个别有注错了的。总的说来,辑是书用力甚勤,是研究十六国史的重要参考书。
《佛国记》《佛国记》:又称《高僧法显传》、《法显传》、《高僧传》、《历游天竺记传》。一卷。东晋僧法显记。本书是法显大师自记经西域至印度诸国求法的经过历程,为我国僧侣西行印度求法记传中,现存最古的典籍。与唐玄奘的《大唐西域记》、义净的《南海寄归内法传》,同为中古历史、地理的重要史料。
《颜氏家训》《颜氏家训》,作者颜之推,是南北朝时期有关个人经历、思想、学识并对子孙进行告诫的古书,分为七卷,二十篇。颜之推原籍琅邪临沂,先祖在东晋时渡江,定居在建康。在后来侯景之乱时,梁元帝萧绎在江陵自立,颜之推任散骑侍郎。公元554年,西魏攻陷了江陵,颜之推被俘,后来在北齐任官。此后在北周和隋任职。他的《颜氏家训》是在隋灭陈,即公元589年之后完成的。颜之推士族出身,受儒家礼法影响,也信仰佛教。他博学多才,阅历异常丰富,这是他书中思想形成的社会基础。书中虽然有些观点陈旧,但也有很多涉及南北朝社会、政治、文化的内容和议论,史料价值很高。
《元和姓纂》《元和姓纂》中国唐代谱牒姓氏之学的专著。唐宪宗时宰相-李吉甫命林宝修撰。原本10卷,今有10卷本、18卷本两种。元和七年(812)成书。作者林宝以擅长姓氏之学知名。曾与崔郾等共同审定《格后敕》,并参与修撰《德宗实录》和《皇唐玉牒》。该书详载唐代族姓世系和人物,于古姓氏书颇多征引,保存了一些佚书的片段。原书体例以皇族李氏为首,然后按四声韵部分系姓氏。原书久已失传,清乾隆间纂修《四库全书》时从《永乐大典》辑出,再用宋邓名世《古今姓氏书辨证》等补缺,重新分为18卷,此为《四库》辑本。清孙星衍、洪莹及近人罗振玉都做过校补。此后岑仲勉又重行校勘,写成《元和姓纂四校记》。该书晚出,后来居上,功力最深,收获也最大。有中华书局排印本。
《南史》唐朝李延寿撰,正史之一。纪传体,共八十卷,含本纪十卷,列传七十卷,上起宋武帝刘裕永初元年(420年),下迄陈后主陈叔宝祯明三年(589年)。记载南朝宋、齐、梁、陈四国一百七十年史事。《南史》与《北史》为姊妹篇,是由李大师及其子李延寿两代人编撰完成的。作者李延寿,其父李大师认为南北朝诸国史书既多重复,而又相互抵毁,他决心改写成一部通史,所撰末毕而死。延寿“既家有旧本,思欲追终先志,其齐、梁、陈、(周、隋)五代旧事所未见,因子编辑之暇,昼夜抄录之”。唐太宗时,他参与纂修《晋书》和《隋书》十志,“因此遍得 披寻”,亲自抄写八书,本纪依《史记》体裁,以次联贯。并从八史之外,“更勘杂史于正史所无者一千余卷,皆以编入。其烦冗者即削去之。始末修撰凡十六载。始宋,凡八代,为《北史》、《南史》二书,合一百八十卷。其《南史》先写讫,于显庆四年(659年)送呈。南北史和一般断代史不同,它接近于通史。篇目次序,大体按皇朝先后,在宗室传之后,继之以诸臣传,在文苑、儒林等类传中,把南方四朝的人物综合为一篇。另外,就家系方面说,南北史确是通史,诸臣传一般都将其子孙附载于一传,以致从表面看来,诸臣传目大多是宋人,至陈为最少。
《明儒学案》《明儒学案》是明末清初黄宗羲的代表作。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完整的学术史料专著。全书62卷,把明代214名学者按时代顺序,分各个学派组织起来。成立了19个学案。大致分三时期:初期叙程朱之学和陆学,中期重点叙王学;末期立“东林”、“蕺山”两学案;另有“诸儒学案”,叙不属任何学派的方孝孺等43人。其编次的顺序是:每一学案前,附有小序一篇。简述这一学派的源流和宗旨。接着是学者的评传,对各人生平经历、著作情况、学术思想及学术传授,作扼要述评。评传之后是学者本人著作节录或语录选辑。黄宗羲不仅为我们留下了一部完善的学术史,更重要的还在于创立了一种新史体,即学案体。
史德史德是指治史者的品德修养。治史者的道德修养和道德观念,对史学研究会产生极大的影响。史学除受才、学、识的影响外,还受史德的影响。章学诚认为,刘知几所谓“史才”、“史学”和“史识”,还没有穷尽治史的道理,具有史识,还要求了解“史德”。“史德”的内容是个难以确定的问题。因为各个时代的道德标准不同,对道德的要求也不同一样。章学诚认为“史德”就是“著述者之心术”。
二、简答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1、魏晋南北朝隋唐时期时代的特点与其对史学发展的影响。
一、政治上,从皇朝并立到隋唐统一,门阀地主政治形成和发展。推动了皇朝史、地方史、谱学之书的撰述。
二、民族关系上,民族斗争与民族融合的发展。扩大了历史撰述的内容,促进了民族史的撰述。
三、思想上,“天下一家”的观念。促进了对于多民族国家之历史的自觉意识。
四、对外关系上,中外交流的发展,佛教的传播。推动了关于中外交通和域外情况的撰述。
五、皇朝重视官书的撰述。官修史书成就卓著。
六、史书数量的剧增和种类的丰富
2、章学诚史学理论的要点是什么?
1、提出“六经皆史”说,扩大了历史研究、史料搜集的范围,批评了当时脱离实际的考据学。
2、在历史编纂学方面。
(1)主张史家必须有“史德”。在刘知几提出的“史才三长论”的基础上,认为史家仅有才、学、识还不够,应增补“史德”,即所谓“著述者之心术”。
(2)主张将史籍区分为“撰述”和“记注”两大类。所谓“撰述”,相当于论著;“记注”相当于史料。
(3)赞同编写通史,贬抑断代史。
3、在方志方面。致力于地方志的倡导和纂修,形成了自己的方志理论。主修过《永清县志》、《和州志》等。
三、问答题:(三题任选二题,每题20分,共40分)
1、试述《后汉书》的特点及不足之处。
第一,论赞占重要地位。范晔是统治阶级一员,编史是为当时政治服务,他说:“欲因事就卷内发论,以正一代之得失。”他在论述写《后汉书》的体裁时说:“《春秋》者,文既总略,好失事形,今之拟作,所以为短。纪传者,史、班之所变也,网罗一代,事义周悉,适之后学,此焉为优,故继而述之。”所谓“事”,就是历史事实,“义”,就是政治观点,用纪传体写历史更好地为统治阶级服务。这种思想充分流露在《后汉书》论、赞、序之中。对人物、事件,提出他的看法。
第二,注重文艺。《狱中与诸甥侄书》说:“文患其事尽于形,情急于藻,义牵其旨,韵移其意。”又说:“情志所托,故当以意为主,以文传意。”范氏写《后汉书》,主要以《东观汉纪》和华峤《汉后书》为蓝本,并采用其他《后汉书》的内容。范自称:“天下之奇作”,后人对范氏《后汉书》多加赞扬。刘知几说:“范晔博采众书,裁成汉典,观其所取,颇有奇工。”又说:“惟范晔之删后汉也,简而且周,疏而不漏,盖云备矣。”后人以范氏《后汉书》代替了《东观汉纪》的地位,列为“三史”(《史记》、《汉书》、《后汉书》)之一。这些赞扬主要是从文字上衡量,从内容看。也适合了统治阶级的要求,因而《后汉书》得到史家的赞扬。但从史籍方面去考察,有些记载颇嫌简陋。
第三,体例有所创新。以前的“正史”,只有后纪的本纪,而一般妇女没有地位,范氏受刘向《列女传》的影响,特立《列女传》,才行高秀者,给立传。如记有班昭的事迹。也有赵援姜(盛道妻)的事迹,为掩护丈夫而自己却不惜牺牲。还有蔡文姬事迹。范氏又创立《文苑列传》。在封建社会,重“德”,轻文,《史记》、《汉书》为个别文学家作传,还不敢把“文学”和“儒林”并列。自汉以后,文学有了很大发展,范晔把握这种趋势,故创《文苑列传》。范氏还创立《宦者列传》、《独行列传》、《方术列传》、《党锢列传》、《逸民列传》。这样写法,反映了历史的变化和时代的特点。《方术列传》,比较客观地叙述科学家的事迹。对《独行》、《逸民》列传,则歌颂了统治阶级中较为正直的人。王鸣盛称赞道:“宰相无多述,而特表逸民;公卿不见采,而惟尊独行。””在这种“以类相从”的人物传记之中,有时不受时间先后的限制。如王充、王符、仲长统等,都是东汉的思想家和著述家,便合为一卷。《后汉书》还新增《舆服志》、《百官志》。《舆服志》以记封建等级制度的车、服沿革和样式,《百官志》记载东汉分官设职情况。
第四,有进步观点。如张衡是文学家又是科学家,范氏不列入《文苑传》,而另立《张衡列传》。在文章里,既表扬了张衡在文学上的成就,又推祟了他的技艺,打破了前人重德轻艺的旧传统。又如在《逸民》列传中,记述汉阴老父,面对尚书郎张温,痛斥汉桓帝: “今子之君,劳人自纵,逸游无忌,吾为子羞之,子何忍欲人观之乎”!又说:“天下乱而立天子耶?„„昔之圣王宰世,茅茨采椽,而万人以宁。”这都显示了劳动人民不畏强权的形象。
《后汉书》也有一些缺点,如他虽不信有鬼神,主张无神论,但书中还不能完全去掉迷信的记载。同时,范氏把著名的医学家华佗、郭玉和方士阴阳占的人物并列,也是不妥当的。至于不立《食货志》,以致遗漏一代重大经济制度。又无《艺文志》,遗漏了重要的文化史资料。
2、与旧晋史相比,唐修晋史的进步表现在哪些方面?
第一,它排除了旧史志中的一些杂乱项目。如王隐《晋书》有《瑞异志》,何 法盛《晋中兴书》有《鬼神录》,其后,沈约《宋书》有《符瑞志》,肖子显《齐书》有《祥瑞志》,魏收《魏书》有《灵征志》都是记录帝皇的端应、荒诞之甚,这是和《五行志》记录若干天灾情况不相同的。新修晋书没有沿袭这种作法,自此以后,历代正史再不立符瑞篇了,这自然是一大进步。
第二,《晋书》有《食货志》,这是除《魏书》而外整个魏晋南北朝正史中仅有的。它除了记载晋代的重要经济情况而外,由于《后汉书》和《三国志》均无《食货志》,所以往往上溯东汉、三国史事以资补充。例如曹魏邓艾的屯田和西晋的户调式、占田、课田等等都赖以保留至今。自《晋书》补写《食货志》后,历代正史,除《新五代史》外,都设立了此志。
第三,《晋书》设载记三十卷,记录西晋灭亡前后,在华北和四方所立诸王国的历史,计前赵三卷,后赵、前燕、前秦、后秦各四卷,成汉、后燕、南燕各二卷,南凉、北凉、后凉、夏各一卷,西秦与北燕合为一卷。此外,汉人张轨的前凉、李暠的西凉作为列传,不在载记之列。《史通》说它“兼引伪史十六国书”即是就载记而言。载记这一体裁,东汉人班固撰新市、平林、公孙述事即有此名,说明载记乃是承认各国独立地位的。《晋书》以前,不少旧晋书记北方诸王国史,文既简略,且多错误。《宋书》、《南齐书》所收《魏虏传》也是语焉不详。
3、试论年鉴学派的兴起及其意义
年鉴学派的基本情况:年鉴派的创始人被共认是吕西安·费弗尔和马克·布洛赫,他们在1929年初创办了《经济社会史年鉴》(后屡经更名,并于1946年定名为《经济·社会·文化年鉴》),成为半个多世纪以来持相同主张的史学家们的主要阵地,年鉴学派便因此得名。而费弗尔和布洛赫则被视为年鉴派第一代的主要代表。
发展过程:第一代,费弗尔和布洛赫是在斯特拉斯堡大学任教授时创办《年鉴》杂志的,正是在那里,他们在学术上受到其他社会科学家的鼓励,是他们主张融合地理学、经济学、社会学、心理学、人类学、语言学等各门社会科学甚至自然科学为一体的重要原因。在他们那里,历史不再是政治史,而是社会的历史,是“总体史”。在费弗尔所著《为历史而战》中,基本表明了他们的主张:重理论、重解释、重综合。这些都为第二代乃至以后的年鉴派史学家的研究奠定了基本方向。第二代:尽管第二次世界大战打断了第一代年鉴派史学家的努力,布洛赫又因参加抵抗运动而被德军枪杀,但这一基本方向却在战后为第二代年鉴派史学家所遵循。其标志不仅是作为多学科综合研究中心的高等实验研究院第六部的建立和《年鉴》领导班子的改组,更重要的是勃罗代尔的《腓力二世时代的地中海和地中海世界》一书的出版,提出了关于三种历史时段(长时段、中时段、短时段)的设想,成为年鉴派在历史认识论上的重要贡献。与此同时,心态史学和计量史学成为年鉴派的另两项突出成就,伏维尔、阿里埃斯、芒德鲁等是前者的专家,而菲雷、肖努等则是后者的代表人物。第三代: 到1969年,《年鉴》杂志的领导班子再次改组,这标志着该学派进入第三代,其主要代表人物有雅克·勒高夫、埃马努埃尔·勒华·拉迪里、马克·费罗等人。他们不仅继续发展经济史和社会史方面的研究,而且大力倡导与人类学的对话。他们不再象第一代那样排斥政治史、人物研究,轻视描述,也不同意第二代那样专注于几乎静止的长时段因素的做法,但却仍然倡导总体史,倡导跨学科合作。第四代:进入70年代,年鉴派已出现了第四代史学家,他们则倡导“问题史学”,主张历史研究就是要回答现实提出的各类问题。总之,年鉴学派的理论、方法论及史学编纂实践都在世界范围内产生了巨大影响,但逐渐也从反模 式的角色转变为一种模式,故亦有僵化停滞之危险。如果它真象自称的那样“学派性”不强,而只是一种倡导史学创新的“运动”,那么它的存在就会为历史学的发展继续做出贡献。
年鉴学派的意义:年鉴学派出现的意义在于传统史学中历史的那种一成不变的节奏已经被地理时间、社会时间和个人时间三种节奏所取代,而在这三种时间中,尤其突出社会时间的重要性.“全面的历史”也就是一种“整体的历史”,它强调历史是包罗人类活动各个领域的“整体”,是在这些领域之间相互关联、彼此作用所形成的结构和功能关系中得以体现的。要反映出这个“整体”,要反映出其内部的结构-功能关系,因果性的思维逻辑是不能胜任的,必须借鉴经济学、社会学等社会科学的方法,从横向关系进行研究。这种研究方法是“共时性的”,与传统史学的那种“历时性的”研究方法截然不同。因此,摈弃传统史学的观念和方法,就十分合乎逻辑。但“共时性”的研究需要一个相对静止的操作平台,“社会时间”扮演了这个角色。一方面,社会时间相对于地理时间变化较快,这使其能体现历史的流变性质;另一方面,社会时间相对于个人时间变化又较慢,这又使其能满足“整体历史学”所要求的“共时性”研究取向。
第三篇:史学理论与史学史研究分析论文
李根蟠教授长期从事中国经济史研究。他通过与同行的交往,了解到在渝东从事本地区盐业史研究的刘卫国同志,未进大学校门学习历史学的专业,是一位长期从事本地区盐业工作的实际工作者,但经过长期的实际观察、探索,掌握了“由当今存在的历史遗存去认识历史”的研究方法。李教授对其研究成果充分肯定,赞扬他“取得了渝东盐业史研究的新突破”,本文即以此作为个案进行分析,上升到理论层面,阐发其研究方法所具有的普遍意义。李教授的文章由具体而抽象,写得很有理论色彩,指出历史研究不仅要重视由历史文献或考古资料出发,去提出问题和分析问题,还应当重视依据历史遗存(包括现存的习俗、技艺、谣谚、信仰等)去逆向认识历史的研究方法。文章中指出,“如果说历史文献和历史文物是以固态的形式存在的话,现实生活中的历史遗迹则以活态的形式存在。由于它是活生生的过程,故具有考古材料和文献材料所难以比拟的优越性,可以弥补固有的历史文献和历史文物的不足”。同时,正如马克思所形象概括的,“人体解剖对于猴体解剖是一把钥匙”,因此,考察处于较高形态发展阶段的事物即为考察处于较低形态事物的“钥匙”。本文依据这一理论思维逻辑向我们展现了: 刘卫国同志没有盲从历史文献的有关记载,而是以现实情况检验其可靠性和可信度。长期的实践经验和深入观察,使他对“四川井盐业始于秦末李冰在成都平原开凿盐井”的成说产生怀疑,经过执着的努力,终于揭开渝东盐业历史之真相。他对渝东地区400 余口古盐井进行长期的观察,把千姿百态、形状各异的盐井区分为原始井、雏形井、过渡井、人工井四种基本类型,它们是依次演进的系列,而前三者本质上都是盐泉,只有最后一类才是真正意义的人工井。他又深入分析影响盐井演进的地理和历史因素,探讨不同的地理环境如何造成分布各地的盐井呈现各种类型,并论证推动演变的动力则是洪水。作者充分肯定刘卫国立足现实以考察历史的思路和方法,认为他“成功地揭示了渝东地区自然盐泉向人工盐井演进的规律,这在盐史研究中无疑是一种创新”。因此刘卫国的研究成果从一个侧面表明,通过考察现实来认识历史,确实是治史的一把金钥匙,具有普遍性的启示意义。
在中国现代史坛,有一批出色的学者,他们高度重视学习马克思主义,掌握其精神实质,并运用来指导研究中国历史,努力探究有关中国从古代到近代社会发展道路的大问题,建树卓著,他们的理论成就是留给我们的宝贵思想财富,对于发展新世纪史学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宁可教授就是其中著名的一位,他一生著述丰富,在学术界有广泛影响,晚年完成的《中国封建社会的历史道路》一书尤其受到重视。刘玉峰教授是宁先生的高足,志在传承、发扬老师的学术,本人在隋唐史、中国经济史研究领域相继出版了学术佳作,并撰有《宁可先生访谈录》(发表于《中国文化研究》2012 年第1期)。这次他应本专栏约稿撰成此文,堪称是精心总结、提炼宁可先生学术“主旨”的难得之作。作者总结说,宁可先生晚年强调,“关于中国封建社会经济结构以及体制特征的问题,是认识和研究中国古代经济史的一个根本问题”,围绕这个中心和根本问题,宁先生研究了中国封建社会经济结构的构成及特点、封建经济结构的运转和发展、封建经济基础上国家政治体制的产生形成及其作用、封建经济结构和政治体制对中国封建社会历史发展的影响等,其研究是逐层递进又系统深刻的。本文即以此作为大纲要目,阐述宁先生的理论体系及其开拓性意义。作者对于构成宁先生“中国封建社会经济形态”学说体系的几个主要理论构件,又都有逻辑清晰的扼要论述。仅举两例。(一)关于作为“封建生产力的基础和主干的个体小农”,它具有: 集约化农业,精耕细作;以一家一户为经营单位;剩余产品率低,发展缓慢;一个个小家庭是脆弱的,但就全社会而言,它又是稳定的、可以不断地再生再现,从而形成中国封建社会牢固的、长期不变的基础;……一共六项特点,全面讲出小农经济的实质。(二)宁先生关于“封建经济结构的运转和发展”的理论,本文作者总结为三项:封建经济的运转有小的和大的两个循环,前者为农村范围内产品自行消费、然后进行简单再生产,后者为全国范围内涉及城乡以及农工商业和封建国家的大规模循环;商品经济是整个封建经济的润滑剂、催化剂和驱动力;奢侈品的生产、消费和贸易对封建经济结构的运转和社会的发展起到十分恶劣的消极影响。显然,这三项对于认识封建经济结构的运转特点都有关键性意义。作者又着力发掘和阐发宁先生运用辩证分析的观点、动态发展的观点和比较研究的方法而得出的具有理论光辉的成果。如,分析在分散的、独立的小农经济和地主经济基础上,必然要形成专制主义的中央集权制度;论述由于中国和西欧不同的地理环境,影响了中西封建社会不同的生产力特点和不同的封建生产关系、政治制度,在西欧形成了封建领主制,在中国则形成了专制主义的中央集权制;中国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在其前期曾起到进步作用,但到了后期,成了没落的制度,其消极和反动的作用越来越增多。读着本文作者的论述,感到有理有据、切中肯綮。在当前,如何提升中国的学术话语权已成为学术界共同关注的焦点,从这个角度看,刘教授这篇系统总结宁可先生学术“主旨”的文章,无疑为我们提供了大量宝贵的信息。
中国历史演进的内涵极为丰富、宽广,总结历史理论问题大有可为,至诚期望更多的专家学者撰文赐稿,共同推进历史理论领域的繁荣发展!
第四篇:教学理论与实践关于史论教学的实验与思考
史论是相对于史料的一个概念,本文强调史论教学,并非是对史料的忽视,重弹“以论带史”的老调,而 是因为史论教学已成为基础知识与能力培养、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高考选拔命题走向 与教材水准相对稳定等诸多矛盾中的焦点所在,这既是历史教学改革的良好氛围,也反映出历史教学非改不可 的态势,在经过初步调查和实验后,引起了对史论教学,尤其是对高中史论教学的急切关注与审慎思考。
一、形成焦点的背景 高考试题的影响,直接把史论教学推向焦点地位。随着高考历史命题社会效应的扩大和对历史教学所起导 向作用的加强,历史教学的应变举措也在不断完善、不断改进。同样,高中历史教学的迅速强化和提高,对命 题水准上升也具有极大的推动作用,二者之间原则上的同一性与相互砥砺的情状,造成我国史学事业中一个最 生动、最有创造性和最富实际效应的领域。诚然,每年以百万计的教师、学生在研究高考试题,年复一年,所 积累的经验与智慧的合力,该有多么巨大。几位命题专家要在框定的命题原则中创制出一套方方面面均无言辞 的试题,其难度可想而知。设想一下,百万考生全力背记教材,而试题答案又全赖课本中寻找,这对于任何命 题高手也会发生“江郎才尽”的窘态。所以,冲破“依纲据本”的规范网络,“扩大命题空间”是实际发展需 要,也是命题的必然要求。命题中用知识覆盖为调剂难度的运作方式迅速向以能力覆盖为调剂难度的运作方式进行转换,这是近几年 命题思路的重要特征,命题者可贵责任心与强烈使命感,趋使他们执着于对试题形式和内容的创意革新,力求 试题在科学性、艺术性方面达到更高境界,他们穷心竭智,甚至不惜生命(绝非危言耸听),其学识与人格意 志经受了充分的考验。相比之下,在人们的视野里,历史基础工程——教材则因保持稳定的特点而显其变革频 率低,甚至坦露出固执,在某些问题上呈现呆滞状。前者“激进”是创作者的业绩,后者“保守”却并不是编 者的责任。因为创制试题的应时要求与教材相对稳定的原则两者之间的矛盾从某种意义上说是不可避免的,依 试题观点考察教材,教材内容上的疏漏和体系上难于克服的缺憾,给布题留下许多“死角”;站在教材的立场,试题若离了教材,便会出现无依托的无政府状态,无法操作。近两年双方矛盾愈显突出,由此引起的种种争 论在所难免,历史教学的骚动大多根源于这里。既然矛盾已是不可避免的事实,唯有找出解决的方法才是正确出路。那么关键在哪里呢?当我们对教材的 编写原则与命题的创制要求逐一进行比较以后,就会发现在培养学生能力问题上的主观一致性和客观上的差异 性同时存在于两者之间,恰似一个在彼岸,一个在此岸,却同时呼唤着要达到一个共同目标。争论本身绝不是 各自失态,如果通过史论教学架起沟通彼此、兼容双方的桥梁,二者互补,那将替史论教学开辟更广阔的空间,将促使历史教学在各方面向自身的某种极限进行挑战,建立史论教学新观念、新模式的迫切任务正摆在每位 教师面前。史论教学成为历史教学改革的焦点,除了上述导发原由外,还因为内在“危机基因”所使然,众所周知历 史学的两项应用功能,一曰资政,一曰教化,大凡“史学无用”或所谓“史学危机”的出现,其实质都是史论 的暗昧。当历史经验与科学论断受到重视,并作用于全体国民,特别是广大青少年的时候,谁还会对历史的价 值产生怀疑呢?一个对历史无知的人,根本无法管理一个部门、一个地区,一个对自己历史淡忘的民族只会是 行将灭亡的民族。史论教学担负把个体史事抽象成历史概念、规律并传授于人的职责,是史学应用功能最重要 的体现方式。历史教学中忽视史论教学,或在某处发生迷茫,无异于史学工作者对史学自身的发展缺乏信心,这将导致对历史经验权威的动摇,“史学危机”、“历史无用”论自然随之漫患于社会。足见艾怨“危机”和 惋叹“无用”是我们史学工作者自扰之举。我们应负的责任是加强对历史结论及其规律的研究、宣传,一方面 为执政者、管理者提供咨询,一方面加强史论教学,让人们的社会生活与工作从历史经验教训中得到教育,感 受裨益。当历史科学知识被用来作为制定工作计划的参考,或从历史人物、事件精神里吮吸灵魂乳液的时候,史学的应用性变为可能、可懂和无可替代,历史的时代感、使命感得到充分体现,历史“危机”是一定能克服 的。面对千百万青年学生,史论教学将担当重任于斯。史论教学成为当前历史教学改革的焦点,也是史学自身发展的必然。史学是一门研究以往一切的科学,反 思是最主要的特点。随着社会与自然的进步和变迁,新的史料不断被发现,形成原有历史结论的条件有了变化,对许多史论也必然带来修正、补充,甚至会有对原有历史结论的否定。不少历史概念不同程度地发生着这样 或那样的变化,史论的充实、变项、定位是教学中经常的活动,史学若不滞后于社会与科学的发展,必须要求 自身的发展,改革开放时代的历史观不能迁就闭关锁国的历史观,史论教学面临着空前广泛、深刻的时代要求。同时,我们还应该看到,古老而发达的历史学科在与它学科竞相改革的过程中,由于诸多外在条件的影响,表现得相对疲软,初中历史教学的薄弱,大学生历史知识的短缺都潜伏着灾难性的隐患,除了对历史教学本身 的损害外,对相关学科的教学也造成不利,诸如对教材的认识,文科情境教学的开拓发展,现代教学手段的运 用„„等都存在不少障碍,其它学科教学迅速改革的态势对历史教学提出了相应的要求,在教学改革大潮的氛 围中,史论教学的重要性、迫切性已成燃眉之势。
二、对传统观念的挑战 明确史论教学的重要地位,加强实验与改革的力度,依然有许多务虚工作,改变观念首当其冲。对历史知识结构的认识,是明晰教学思路的前提。长期以来,传统观念视历史知识结构为具体知识和规律 性知识两大类。“具体”指的是历史事件的时间、地点、人物、原因、结果、影响;“规律”指的是历史概念、规律之类。这种框定历史知识的方针,存在着概念上的模糊,如历史事件的原因、经过、结果、影响均有弹 性,其烦其简,其深其浅颇难言具体。有许多历史规律在教材中其具体性质更胜于“具体”知识,规律亦有总 体的,阶段和方面的不同。同时以“具体”与“规律”这种视角看待历史知识结构,很难反映历史学科的特质,其它许多学科知识构件中也有“具体”的和“规律”的两类。所以我们认为对历史知识结构的认识应该建立 在“史料”和“史论”的框架上。这样看待历史知识结构,使史料与史论之间的关系更明确,从掌握史料到引 出史论是质的升华,这个过程是历史思维的关键所在,也是历史教材的主体内容,说明该过程并达到既定目标 的就是历史教学。向传统观念挑战之二,就是改变对教材的教条态度。教材乃是教学之本,这一点无可非议,中学历史教材 在史学领域中还具备简明、贯通两大特点。论及简明,反映在史料的基本可靠和史论的基本正确上。唯有“简 明”二字,恰恰证明教材充分吸收了史学研究最先进的成果和史学界公认的精华。从某种意义上考察,中学历 史教材是较任何历史专著水准要高的编辑读物,从贯通程度考析,就时间之绵长,空间之广阔未曾有某项史学 著作达到了中学历史教材的程度。史学贵在一个“通”字,古今中外、各民族、各地域的历史主旋律和谐汇编 成书,涉及到无数技术因素,无疑是一件巨大的工程。因此,教材的权威性应该享有法定地位。但是,据此优 越性便把教材看成是“圣经”般的读物,那是十分错误的。对待中学历史教材,明确地说它还是历史学基础部 分的范文,具有鲜明的典型个性。持这种态度,一方面要准确无误地把握教材中的知识内容,另一方面要求我 们在更深的层次上把握教材的水准与基本精神。换而言之,教材内容不仅仅是单一的载于课文上的文字表述,它含有许多需要挖掘的新知识及内在的转换机制。如果视教材为“圣经”,专注教条式的背记,将教材内容完 全照搬进学生的头脑,把教学变成知识从一个仓库转向另一个仓库的工作,历史教学岂不是走向了死胡同,能 力从何而来,教学还有什么活力可言。因此,正确对待教材应是不仅遵循教材还要有所发现,有所创造,言在 其中而意在其外。教师的创造与发明是教材所有其本而又未注其明的。只有摆脱对教材奉为“金科玉律”的传 统观念,史论教学方可得到全面的开发。对传统观念挑战之三,是务必改变机械的教法程式。传统教法在形式上已近十种,可是却遵守着一个唯一 的套路——依教材内容进行串讲,若说有什么异差的地方,那只是在对词句的精雕细琢或内容讲授的艺术加工 上,历史教学中注重教育学、心理学一般原理的运用本是完全应该的,只是历史教学自身的基本特征却绝不应 它移。有一种现象非常值得注意,仿佛什么人都可以走上历史课讲台去讲授历史课,这类咄咄怪事的泛滥,追 本求源也是“照本宣科”的危害。从理性上探讨,我们历史教学的水准没有规范标高,或者说对历史教师应具 备的素质条件没有严格其标准,除了行政手段助长这种混乱以外,我们还应该注意传统教学方法对历史学科思 维特点认识不足也是很值得注意的原因。任何一门学科其所以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那就是有它本学科独有的 思维特质。历史教学方法的核心就是要在教学中围绕历史思维这个中枢来组织教学对策,否则都将是看重了外 在形式而忽略了教学内容。历史思维过程告诉我们:在选定一个个特殊的史实材料后,便开始了对历史感性具 体的认识,在此基础上把史实归并汇类,抽出他们的普遍形式,取得由感性到理性的升华,史实背后的本质被 揭示出来,有了这种条件我们还必须凭借抽象思维进行分析、比较,再抽出其共同点,对共同点的必然的本质 的方面予以综合归纳,建立起一系列概念、判断,这种抽象的规定还只能反映某一方面的性质或关系,对历史 的具体性和统一性来说不可避免都有相对的片面性和孤立性,尚不能反映历史事件的整个历史面貌,我们要重 视复杂历史的本来面貌,就必须再从抽象上升到具体,使历史发展的具体过程、具体形式及它们之间的各种具 体关系得到反映。也就是把抽象的规定内在地联系起来,使它们丰富具体而又运动变化起来,对那些在抽象过 程中撇开的种种复杂因素按照历史的本来联系重新综合起来,形成一个多样统一的具体认识——思维中的具体 即人们思维中再现出来的历史。最后还需要借助形象思维再现历史场面,使历史发展过程鲜明生动、有血有肉。从历史思维过程中我们可以了解到它的基本特点,即采用历史的方法,按照对象产生和发展的自然进程进 行并揭示其规律。同时又坚持逻辑方法,用概念,判断和推理等理论形式揭示对象发展规律。两种思维互相统 一。在两种思维学统一内,第一,要求客观史事是出发点,而不是某种观念;第二,将历史现象和产生它的各 种条件联系起来;第三,用发展的观点思考历史。在教学中我们强调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其主要方面 就是对这样的历史思维的把握和运用,所以历史教学法不管采用何种形式,它的中枢是历史思维的培养与训练 而不是其他。评估教学、考试命题都应该把对历史思维的要求放在突出的地位,通过历史思维标准的提高史论 教学更需要不断加强。
三、史论教学实验与改良 有鉴于教学改革形势所逼,对历史知识结构的新认识,对教材的传统态度的变化以及对教学法重点的迁移,在经过两年史论教学的实验后,我们认为历史课堂教学(主要是高中)形式与内容应作出较大的调整。
(一)关于调整原则 1.遵照现行教材的主要内容与基本体系,完成基础历史知识的掌握、智能培养、思想教育的任务。2.改变一节课为单位的备、教、考、改的惯例,按历史知识内容、依课本顺序分单元作单位进行备课、授 课、训练。3.课堂教学由导读、释疑、训练三部分组成。坚持变以讲为主到以读为主;突出教学过程中对历史思维的 贯彻;强化训练质量。
(二)关于导读、释疑、训练的基本要求 1.导读部分 课程内容的背景,即历史事件发生与发展的周边情境,使学生明确某历史事件是该时代历史统一体中的一 个方面或一个环节; 区分教材中史料与史论各是什么; 明确本课程内史料到史论或以史论指导分析史料所采用的方法; 指明单元教学内容在历史大系、历史阶段、方面系列,具体层面中所占地位、作用:力求了解编著者的意 图; 评析本次教学内容的社会影响、借鉴意义。2.释疑部分 疏通字、词、句,解除阅读障碍; 对文物、图表等予以说明; 相关的经典作家史学观点讲释; 涉及自然科学知识介绍。3.训练部分 训练范围分史料、史论、史法三方面,记忆能力、分析与解决问题能力,表述能力三部分; 练习方式按口头、文字两种表述方式进行; 练习标高以高考试题水准为水平线根据学生实际上下浮动; 历史小论文写作应有计划作定量安排。在教学实验中,我们首先体会到历史教学的改革应该从加强史论教学入手,要求教师在史才、史识、史德 上不断向自我的极限提出挑战,拓宽施展教学才智的领域,不断提高教学质量,使历史教学的专业特征更鲜明。其次,学生历史基础知识不能发生缺项,应遵循渐进原则,尤其是初中历史教学的质量保证不应有任何忽视,没有初中历史教学目标的完成,高中史论教学的改进是无法操作的。第三,从实验结果看,史论教学的加强,对学生知识能力及高考应试能力的提高都有良好的收效,唯有史论教学改革才是既尊重教材又能与高考要求 接轨的基本途径,史论教学活动在教材与高考试题之间形成沟通并因此而产生教材、教学、考试三者间的协调 合力,这将对教材的改进、教学改革的深入,高考命题质量的提高带来极大的影响。
第五篇:高中必修二写作系列训练
高中必修二写作系列训练
写作·序列训练三 直面挫折
学习描写
1.什么是描写?
描是描绘,写是摹写。描写就是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把人物或景物的状态具体地描绘出来。这是一般记叙文和文学写作常用的表达方法。
写文章,只有通过描写,才能做到“绘声绘色”“活灵活现”“栩栩如生”“历历在目”“惟妙惟肖”。这是因为作者通过具体的形象化的语言写人、状物,把客观对象写得有声、有色、有味、有形,使人有如临其境、如睹其人、如闻其声、如嗅其味、如见其色、如历其事的感觉。
2.描写的分类
从描写的对象分,一般分为人物描写、环境描写和场面描写。
人物描写,主要有语言描写、肖像描写、动作描写、心理描写、细节描写、对比描写等。
环境描写,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描写。方法有:移步换景法、逐层递进法、直接描写、间接描写、主观描写、客观描写、运用联想比喻的描写等。
场面描写。场面,一般指由人物活动构成的生活画面,有时也泛指一定场合的情景。所以,描述场面主要是写人的活动,写人物之间的关系。
3.描写的方法
写文章离不开写人。写人要把人物写鲜活,要写得有血有肉。怎样才能把笔下的人物写鲜活呢?下面就介绍将笔下人物写鲜活的“五大绝招”:
第一招:正面描写。正面描写是把镜头直接对准描写对象进行刻画,或写肖像,或写语言,或写动作,或写心理。正面描写最忌平淡,忌拖沓,须形神俱备,生气勃勃。写肖像是指描写人物的外形,包括容貌、体态、表情、服饰等。写肖像要善于抓住特征,生动逼真,以形传神,刻画思想性格。如《故乡》中的杨二嫂:凸颧骨,薄嘴唇;两手搭在髀间,没有系裙,张着两脚,正像一个画图仪器里细脚伶仃的圆规。准确而逼真地写出人物的语言,能生动地表现人物的思想性格。写语言要切合人物的身份,要个性化,否则难以表现内心世界。老舍在《我怎样学习语言》中说:“对话就是人物的性格等等的自我介绍。”对话巧妙,无需描写人物的模样,就能使读者好像目睹了说话的那些人。鲁迅的《聪明人和傻子和奴才》,通篇是对话描写,通过对话,聪明人、傻子、奴才这三种人的思想性格活脱脱地被端到读者面前。直接写心理,不能说一些浮泛的空话,要把内心深处的精妙倾诉出来,使人物的思想性格得以深刻揭示。如鲁迅的《一件小事》,当作品中的“我”看到车夫送老女人向巡警分驻所走去时,有这样一段心理描写:“我这时突然感到一种异样的感觉,觉得他满身灰尘的后影,霎时高大了,而且愈走愈大,须仰视才见。而且他对于我,渐渐地又几乎变成一种威压,甚而至于要榨出皮袍下藏着的‘小’来。”按正常的视觉形象,应该是近大远小,而在“我”的感觉里,却一反正常的视觉形象,是“愈走愈大”,用连续转动的镜头更换画面,突出车夫形象的高大。“大”形成威压,榨出“小”,在纯真的车夫面前,“我”自惭形秽。这种内心活动的直接描写,深刻地揭示了一名知识分子在“一件小事”中心灵的震动和觉醒,对“我”思想性格的塑造起灵魂作用。
第二招:侧面描写。侧面描写是着意写对象的周围事物,或以物衬物,或以景物烘托人物,或借助他人来刻画此人,使所描绘的对象更为鲜明,更为突出。侧面描写对描写对象周围的事物须慎加选择,要选择确能起烘托作用或产生对比效果的事物,忌一般化,无明显特点的事物。如汉乐府诗《陌上桑》中描写采桑女罗敷美貌到极点,不是正面刻画,而是用周围的人的神态、动作来烘托、渲染。诗人这样描绘:“行者见罗敷,下担捋髭须。少年见罗敷,脱帽著帩头。耕者忘其犁,锄者忘其锄。来归相怨怒,但坐观罗敷。”描写行者、少年、耕者、锄者见到罗敷时的神态与动作,种种表现聚焦在一点,即采桑女罗敷貌美惊人。如果正面刻画,就不够含蓄,不能留给读者更多的想象余地。又如《范进中举》一文,对范进中举一连进行了三次侧面描写。一写众人的看法:“原来新贵人欢喜疯了”,一语点破发疯的原因。二写为范进治疯。报录人出主意,提出治病的药方——打掉范进的欢喜,只说并不曾中;胡屠户执行,打范进的嘴巴,并凶神似的说:“该死的畜生!你中了什么?”疯是欢喜得鬼迷心窍,是心病,治心病就是从侧面烘托出范进中毒之深,醉心于科举、功名而不可自拔,这就从深层次进行揭露。三是胡屠户打范进嘴巴时众人和邻居的反应:忍不住地笑。三个方面从不同角度刻画了范进追求功名利禄可怜、可鄙、可悲、可笑的形象。多角度地对人物加以刻画,人物的个性特征就会得到充分的展示。
第三招:简笔勾勒。简笔勾勒就是用极简洁的语言把人物的基本特征勾勒出来,不着颜色,不加烘托,给人以清晰的印象,这种方法也叫白描。运用这种技法,应“有真意,去粉饰,少做作,勿卖弄”,以少许的笔墨取胜。如《一面》中描绘的鲁迅肖像:“黄里带白的脸,瘦得叫人担心;头上直竖着寸把长的头发;牙黄羽纱的长衫;隶体‘一’似的胡须;左手里捏着一枝黄色烟嘴,安烟的一头已经熏黑。”瘦,直直的头发,隶体“一”字似的胡须,抓住人物肖像的这些特征几笔勾勒,一位健康被艰苦工作毁坏的老战士的坚毅形象就出现在眼前。
第四招:工笔细描。工笔细描着力于精雕细刻,用细腻的笔法雕刻人物,使所描写的对象纤毫毕现,给人以真切的感受。老舍《牺牲》一文中有这样一段描写:“他的脸,像片雾影。他的眼,本来就低深不易看到,此时便更往深处去了,仿佛要完全藏起来。他那些彼此永远挤着的牙轻轻咬那么几下,耳根有点动,似乎是把心中的事严严地关住,惟恐走了一点风。然后,他的眼忽然发出些光,脸上那层黑影渐渐地卷起,都卷入头发里去。‘真哪!’他不定说什么呢,与我所问的没有万分之一的关系。他胜利了,过了半天还用眼角撩我几下。”作者对人物的脸、眼、牙作了精细的描写,脸洼到什么状况,眼深藏到什么程度,牙严严地关到什么情况,一笔一笔细雕,把这个人物深藏自己的阴冷性格刻画得惟妙惟肖。
第五招:细节描写。细节描写就是指某些细小的举止、行动或对细微事件的描写。它是文学作品完整地描绘人物性格、事件发生和环境景物的一种不可缺少的手段。如契诃夫的《变色龙》中有一个精彩的细节描写,这就是对主人公奥楚蔑洛夫身上穿的新的军大衣的穿、脱、穿的描写。这个细节不影响故事情节的发展,但在刻画人物上很起作用。主人公一出场穿的就是新的军大衣,暗示出这个警官是刚爬上去的;随着狗主人的不同而一再更换对狗的称呼、对狗的褒贬时,这件军大衣大起作用。警官听首饰匠赫留金告狗咬人的状后俨然要严惩“罪犯”,但一听是将军家的狗时,立刻态度大变,说:“席加洛夫将军?哦!„„叶尔德林,帮我把大衣脱下来„„真要命,天这么热,看样子多半要下雨了„„”于是,掉转话头,指责赫留金。人群中议论狗,说不是将军家的狗,警官又大发议论,要好好教训“罪犯”,又听说“没错儿,将军家的”结论时,大衣又发挥作用了——“哦!„„叶尔德林老弟,给我穿上大衣吧„„好像起风了,挺冷„„你把这条狗带到将军家里去,问问清楚。就说这狗是我找着,派人送上的。”脱了的大衣又穿了起来。最后真相大白,狗的主人是将军哥哥。于是,警官恐吓赫留金,“我早晚要收拾你”,并裹紧大衣,穿过广场径自走了。这个细节贯穿全文,多方面刻画人物的思想性格。出场穿新的军大衣,显示警官的耀武扬威的气焰;变化无常的过程中,军大衣一会儿脱,一会儿穿,为自我解嘲作阶梯,生动地反映出警官对权势显赫的将军的恐惧,趋炎附势、媚上压下的狗类性格;狗咬人的案件不了了之,警官“裹紧大衣”走了,恐吓赫留金是虚张声势,灰溜溜地走是实质,趋炎附势的狗性决定了他不敢也不能公正地断这个案子,只能溜走。一件军大衣的细节描写,成了警官变色的保护物,成了贯穿全文的思想性格的侧面写照,在文中发挥的光和热难以估量。
使笔下人物鲜活的“五大绝招”,可根据人物塑造的需要,选用一种方法,也可多种方法综合运用。怎样运用才能取得良好效果,关键在于平时观察要细致入微,自己要有独特的感受。
忧与爱
(2012年江苏考生)老王蹲在墙角,两手对插在袖筒里,不耐烦地啐了一口。
小区近来又开始搞绿化,就在老王所住的公寓后面,轰隆隆的机子整天响个不停。这儿咬一口,那儿又吐出来,一排常青植物规矩地躺在路边。
老王进城一年多了,还是不能习惯这个奇怪的地方。看到这些小树,他总忍不住怀念老家那片地。
“唉,可以种两垄豆角哪!这么好的地!”他望着花坛,叹了口气。老王从前可是个种田好手,手上的老趼至今又厚又硬。前年拆迁,老王无奈地住进了高楼,地耙、平车、铁锨都没地儿放,只好当破烂儿扔了,只一把锄头实在舍不得扔,便留在了墙根。
离开了土地的老王像塌陷的土坑,寂寞如同无人打理的荒草一样疯长。那块地,他回去看过几次。晒豆腐干似的被晾在那儿,没有动静。
他觉得心疼,那份烦忧如藤条般缚住了老王的笑容。老王是个粗人,提炼不出“家园荒芜”这样的概念,他只是担忧。
像担忧秋日里留在地里没收的一亩庄稼,担忧扔在墙角的一包麸皮,担忧那只秃了尾巴的老黄狗。
他抛弃了它们,他被逼无奈。始终是放不下的,生活可以一夕之间改头换面,但对土地生生不息的爱哪能说断就断? 忧与爱像利箭刺入皮肤,因为深,所以痛。老王渴望重回故土,哪怕再扛一扛锄头。然而作为一个农民,一个失了根的农民,他能如何反抗?唯一可以抚慰自己的是,还好,家里还有一把锄头呢。
“举前探,”老王扛着锄头,在一群老头儿老太太前做着示范,“好,回落收!”戴眼镜的老人们略显生疏地扛好了锄头。
老王啐了口唾沫在手上,想起前些日子自己被邀请来做“锄头健身操”的教练,他稍一迟疑也就答应了。
因为只有肩扛锄头时,他心里那份空落落的感觉才会淡一点,那块干旱的心田也如久旱逢甘霖般滋润起来。
最近,老王又开始了自己的新研究“铁锨健身操”。
沉溺于此,只因他不知如何排解他的忧,正如他不知如何安放他的爱。
【点评】 这是一篇堪称惊警的小小说。考生通篇以平缓的语调向我们讲述了老王的故事:因为拆迁,身为农民的老王住进了高楼,却也抛弃了过往,失去了土地,失去了根,只好通过教老头儿老太太们“锄头健身操”聊以自慰。娓娓的叙述中,老王的忧思层层展现。而老王之所以忧,是因为爱,爱他生活的家园,爱生他养他的那片土地,爱他用心耕作的庄稼,爱那只陪伴他的老黄狗„„“忧与爱像利箭刺入皮肤,因为深,所以痛”。
考生极其善于勾勒细节,于细节中灌注情致,蕴涵深思;全文亦自细节入手,小小的锄头承载着对农业文明远逝的宏大思虑。由于写出了农民的深切感受,文章中呈现的田园“荒芜”之忧才尤为牵动情思。故而从切题、立意、谋篇布局、语言表达等角度出发,判定该文为一类卷,给予69分。
【文题展示】
鹰击长空,鱼翔浅底,驼走大漠,马踏平川„„每一种生命都以其独特的姿态展现在我们眼前。请从自然界中选取一种给你印象最深刻的生命现象,以“生命的姿态”为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1)除诗歌外,文体不限;(2)不少于800字;(3)不得抄袭,不得套作。
【写作提示】
这是一道给材料的命题作文,命题的形式是一个偏正短语。修饰语“生命”提示了选材的范围,自然界生命的荣枯消长、盛衰兴替,会给人很多的感悟,让人领悟到社会和人生的道理。中心词“姿态”交代了写作的重点。所谓“姿态”,既有外在的表现形式,又有内在的态度和立场。“生命的姿态”这一题目,不仅要从生命的各具特色的形式中选择某一种或几种加以描述,由表入里,由浅到深,将感性体验和理性思辨结合起来,认识自然,认识自我,认识生命,从生命形式的背后解读对待生命的态度和立场,感受生命的情怀,理解生命的价值与意义,培养积极、乐观、开朗的生命观念。构思时可以按照“自然(物)——人事(理)”的模式思考。
写作·序列训练三
——美的发现 学习抒情
本单元学习古代山水游记类散文。山水游记一般不只是对自然风物的客观描绘,往往包含抒情或说理的成分,或表达物我两忘的喜忧,或抒发时不我待的忧思,或倾诉怀才不遇的愤懑。如《兰亭集序》《游褒禅山记》在写景的同时,表达了自己对人生、世事的感悟;《赤壁赋》在描写江风明月的同时,抒发人生无常的感叹。总之,这些作品都是将写景、记事、抒情、议论融为一体的,正所谓“一切景语皆情语”,文中的一草一木都渗透了作家的思想情感。
“文章不是无情物”,“情者文之经”。写作离不开抒情,抒情是一种重要的表达技法。抒情的作用在于以情感人,即通过自己抒发的感情来激起读者感情上的共鸣。前人十分强调抒情在写作中的作用,如刘勰说:“繁采寡情,味之必厌。”
在文学写作中,抒情是和叙述、描写同样重要的表达方法。在其他文体的写作中,也常使用抒情来增强文章的感情色彩和感染力。例如毛泽东在《新民主主义论》的结尾就运用了抒情的方法。他写道:新中国站在每个人民的面前,我们应该迎接它。新中国航船的桅顶已经冒出地平线了,我们应该拍掌欢迎它。举起你的双手吧,新中国是我们的。这段话由于用了抒情的表达方法,对读者具有了巨大的号召力和鼓动性,鼓舞人们为新中国的诞生而英勇奋斗。
抒情的方式有两种:
一、直接抒情:写作者不借用其他方式而直接地倾吐胸中的感情,也称为“直抒胸臆”。
在现代诗文中,有许多直接抒情的佳作。例如秦牧在《土地》的结尾写道:“让我们捧起一把泥土来仔细端详吧!这是我们的土地呵!怎样保卫每一寸的土地呢?怎样使每一寸土地都发挥它的巨大的潜力,一天天更加美好起来呢?党正在领导和率领着我们前进。青春的大地也好像发出巨大的声音,要求每一个中国人民都作出回答。”再如赵恺的诗《我爱》中的诗句:“我爱我柳枝削成的第一枚教鞭,/我爱乡村小学泥垒的桌椅。/我爱篮球,它是我青春的形体。/我爱邮递员,我绿色的爱情在他绿色的邮包中栖息。”
二、间接抒情:写作者不是直接出来抒发对人物、事物的感情,而是在叙述、描写和议论中渗透自己的强烈感情,或者借人物之口来抒发自己的感情。
间接抒情有以下三种方法:
(一)通过叙述抒情:这是一种寓情于事的抒情方法,称为叙述性抒情。其特点是用充满感情的笔调进行叙述。
(二)通过描写抒情:这是在描写人物尤其是描写景物时进行抒情的方法,可称为描写性抒情。写作时须把感情倾注、融会在描写之中,使描写带有鲜明的感情色彩。
(三)通过议论抒情:这是一种附情于理的抒情方法,可称为议论性抒情。运用这种抒情方法,应注意它与一般议论有所不同,这里的议论只是抒情的手段,是为抒情服务的。在写作时,不需要交代论据,也不必进行论证,只要用饱蘸浓郁感情的语言来议论人物、事物、景物,就可达到通过议论进行抒情的目的。
抒情的方法是受抒情的方式影响或决定的,而抒情的方式、方法则又是受抒情的内容影响或决定的。也就是说,必须根据所抒之情确定抒情之法。
抒情应注意以下几点:
(一)抒发健康的、高尚的情感。写作时,我们要抒爱国主义之情,抒社会主义之情,反对抒发低级的、颓废的和庸俗的感情。
(二)抒发真挚的实在的情感。孔子说:“情欲信,辞欲巧。”信,就是真实;写作要抒发真情实感。因为“不精不诚,不能感人。故强哭者虽悲不哀,强怒者虽威不严”。我们必须在真实的写作中杜绝虚情假意,无病呻吟,也不能故作多情,为文造情。
(三)抒情要讲究方式、方法。在写作时,应根据主题表达的需要,认真斟酌、选择抒情方式、方法,重视抒情技巧。
(四)抒情应充分利用修辞手法。
我与故事
(重庆一考生)
小时候,爸爸对我说:他是大海,我就是海边的浪花。
后来呀,爸爸对我说:他是森林,我就是森林中的一棵小树。
少年时,爸爸对我说:他是太阳,我就是太阳系的一颗行星。
我的故事也是爸爸的故事,爸爸是我的故事的创作者,我就是爸爸创作的故事中的主角。
小时候,我最喜欢《白雪公主和七个小矮人》的故事,因为我就像那个公主,有着无数人的呵护,而爸爸无疑是最关爱我的人。爸爸在我童年的每一个时光里,扬起他大海里的波浪,拍打着我的海岸,让我在无忧无虑中享受童年的幸福。每一个见过我的人都夸我,说我的脸总是笑出两个酒窝,特别可爱,可他们不知道,这样开心的笑,是爸爸给我的。爸爸会伏在地上给我当马骑,爸爸会教我折纸飞机,爸爸会从空空的手心变出一颗颗甜甜的糖果„„在童年的故事里,我总是一个快乐的小公主。
渐渐地,我长大了,在我与爸爸的故事中,主角从天真烂漫的小孩变成了多愁善感的少女。脸上的小酒窝不知啥时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莫名的忧伤。这些忧伤有来自学习的压力的,有来自于同学相处时的矛盾的,还有的是自己无缘无故的失意。在过去的故事里,爸爸是我的参天大树,无论是刮风下雨,还是电闪雷鸣,他都用巨大的身躯保护着我。现在,故事情节有所改变。爸爸说,我需要自己成长了,我不能再躲在他的绿荫下度日了。但爸爸并没有完全放纵我,而是时不时地给我修整枝丫,薅松泥土,让我能够更好地吸收阳光水分。他不远不近地看着我,让我既能独立成长,又有安全感。当我想重新躲到爸爸过去的故事中,去享受那浓密的树荫时,爸爸却很严肃地对我说:不经历风雨,怎么见彩虹?
后来呀,在爸爸的故事里,我真的一天天长大起来,有了自己的梦想与追求。爸爸说,他是太阳,我就是太阳系里的一颗行星。我生活在爸爸的视野里,我有我自己的运行轨迹,我又总是没有离开爸爸的照耀。我在自由地旋转,我在享受着独自飞翔的快感。爸爸说,我不久就会成为一个真实的自我。可是,我担心有一天,爸爸会在故事中消失,让我再也享受不到被爸爸照耀的温暖。
当爸爸把我送进考场的时候,我知道,爸爸在为他创作的故事结尾。虽然我是多么不情愿退出爸爸的故事,希望永远做他的故事的主角。但是,看到爸爸的双鬓都有了白发,曾经英俊的形象渐渐苍老了。于是,我想,我应该与爸爸换换角色了,让我来做故事的创作者,让爸爸成为我故事中的主角。我相信有一天——
我是草原,爸爸就是任意驰骋的骏马;
我是天空,爸爸就是自由翱翔的雄鹰;
我是高山,爸爸就是临风而啸的青松。
【点评】 这篇作文的构思别具匠心,用抒情的散文笔调来书写我与爸爸之间的“故事”,但作者并不用写实的手法记录故事,而是以写意的手法,将爸爸在我各个成长阶段的作用以及“我”对爸爸的感恩回报之情寓于抒情性的文字中。更让人赞许的是,作者把爸爸假想成为故事的创作者,自己是爸爸创作的故事中的主角,然后写自己在爸爸的创作之下,从童年到青年的成长过程。文章由开头转入到下面几个部分的内容,是通过“小时候”“渐渐地,我长大了”“后来呀”来进行过渡的。
【文题展示】
请以“给梦想一次开花的机会”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要求:①立意自定;②除诗歌外,文体自选;③书写规范,正确使用标点符号;④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写作提示】
以“给梦想一次开花的机会”为标题作文,从形式上看,有一定的开放性,切入点较多,抽象具体皆宜;但命题更注重对情感、理趣等意蕴的挖掘。审题时,题中的“开花”“机会”的解读有一定难度,也给有才情的同学留出了脱颖而出的空间。
写作时,围绕“梦想”,可以尝试着从“为什么要给一次开花的机会”“怎样给一次开花的机会”“给一次开花的机会结果如何”等一个层面或多个层面切入。可以搭乘期许梦想开花的专列,演绎一个或一组感人肺腑的故事;可以用散文的笔触叙写一些人、一些事,回味梦想开花、取得成功的喜悦与美妙;可以点击期许梦想开花的窗口,诉说一个体现生存智慧的故事;还可以亮出新颖独特的观点,在评说议论中,给人感悟人生的空间。
审题上,要注意围绕“梦想”“一次”“机会”等核心词语深入思考,不论是国家、社会、生存、命运的宏大叙事,还是关注内心感受的个人抒怀,都可以自由言说,广泛评点。让梦想开花,也正切合我们学生的生活经历、人生发展的话语背景。同时,在现实生活中,人们渴望梦想的实现,却又在不同程度上丢失了曾经拥有的梦想,稀释了精心描绘的愿景,动摇了持久等待的信心,等等。从这个角度看,坚守信念、坚定执著于人生的成功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文题的目的是引领我们关注自我、关注生活、关注社会、关注未来,由此达到努力体现主流价值观的目的。
写作·序列训练四
——想象世界 学习虚构
虚构是一种想象行为,想象是一种温故知新的思维活动。写作者通过观察、采访和阅读获得各种材料,在大脑中进行重新组合、融会和升华,创造出一种新的形象,这种思维过程就叫想象。想象,根植于丰富的生活经验和知识经验中。日常生活中,只有勤于观察生活,注重积累,才能通过想象创造出新的形象。它具有合理性、大胆性和创新性等特点。
虚构则是创作的一种手法,它必须凭借想象去完成任务,是指创作者在从事写作活动中充分调动想象思维,对所叙述的故事或塑造的人物形象进行艺术再加工的过程,虚构同样要以现实生活为基础。任何创作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必须符合生活的逻辑与常理,这样才能反映生活,对读者有所启发和教育。否则就是胡编乱造。
常见的虚构方法有以下几种:
1.故事新编体
故事指原故事,新编指作者的作文。故事新编就是借用人们熟悉的某个故事,重新编述一个全新的故事,所以也被称为“旧瓶装新酒”。因为是原故事,所以具备更加充分的内存空间便于作者调动,有了原故事作映衬、作比较,更进一层才更显深刻,反其道而行才更显鲜明;又因为是新编,所以具备“温故知新”之功效,便于读者以最快的速度进入作文的新内容、新思想。因此,优秀的故事新编,无异于新缸酝酿的陈酒,越酿越香。
故事新编要走出三个误区:(1)新编≠复述。故事新编要让人感受到新的意味来。如果只是对原故事的重新叙述,显然就不是故事新编而是复述故事了。为表现新的主题,新编需要对原故事进行扩展:或把原故事的人物置于新的社会环境中,赋予其新的思想内涵;或在人物身上发生新的故事以说明新的道理或反映现实情况,等等。这就要求作者展开丰富的联想和想象。(2)新编≠脱离。故事新编的目的是借用原故事表现新的主题思想,这必然要对原故事进行一些创造性的改变和设计。但既然是“借用”,必定是以原故事为蓝本,根据主题需要,有所取舍地保留原故事的一些基本元素,尤其是永恒的本质的东西,一般来说,不予改变。如《夸父追日》中夸父的那种历来为人们所称颂的精神——“不懈追求理想”的精神。(3)新编≠瞎编。故事新编必然需要虚构情节,但不等于瞎编。考场作文的读者是阅卷人,如果叙事说理不合乎逻辑,不切合主题,即使形式再新颖,也不可能得高分。
2.小小说体
小小说是近年来高考中常见的一种文体,主要是塑造人物、表现情节的,所以必须符合小说的三要素:人物、情节及环境。当然在文字较少的情况下可以相对减少对环境的描述。小小说常见技巧如下:(1)题目精巧。微型小说的题目应该短且不是完整的意思。它应能唤起读者的好奇,产生想知道小说内容的欲望,它绝不可泄露故事的结局,它应与小说的主旨有关。(2)人物集中。人物少,多半只有一个核心人物,一两个或两三个次要人物;集中刻画人物性格的某一点或某一侧面,不对人物性格作多侧面、多角度的发掘。(3)选材精粹。微型小说的篇幅精短首先制约了它的选材。选材一般有这么几类:①真实性和虚假性混杂的题材;②具有完全真实性的题材;③真实性程度更高达到了典型性的题材;④典型性程度达到更完美形态的精粹的典型题材。(4)节奏快速。不宜铺陈细节,主要情节的推进速度比较快,表现节奏的动词比较密集,而作静态描绘的形容词相对较少。(5)巧设结尾。微型小说最后一段与最末一行极其重要。结尾时常寓有深意,透露“惊愕”(整个故事为此“惊愕”做准备),有时它为整个故事做一总结,给读者以有力的情绪冲击。(6)语言简练。要用尽可能少的文字传达尽可能多的信息,在语言的运用上不能泼墨如雨,而只能惜墨如金。
3.童话体
童话,它的特点是通过丰富的想象、幻想和夸张来塑造形象、反映生活,对儿童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童话历来是少年儿童最喜爱的文学样式。优秀的童话作品,其现实与幻想,总是和谐地融合在一起,营造出一种如诗如画的艺术境界。童话体裁有超人体、拟人体、常人体以及科学童话等。超人体童话的特征是描写一些超自然的人物和他们的活动。拟人体童话,是将人类以外的各种有生命、无生命的物体,甚至某些思想和概念,加以人格化。常人体童话中的人物,只是一些普通人,但这些人物的性格和行动,极端夸张,是实际生活中不可能发生的。科学童话除了应当具有一般童话的特点之外,还带有比较浅显的科学知识内容。话题作文采用这种形式,生动、活泼、发人深省,别具一格。这一类文章虽不是很多,但如果恰当地运用,也能得高分。
4.科幻小说
科幻小说以小说形式来描述奇特的科学幻想,具有“科学”“幻想”“小说”三个因素,即它描述的是幻想,而不是现实;这幻想是科学的,而不是胡思乱想。它一般具备如下特点:第一,科学性。科学幻想小说所描写的故事尽管不是事实,但必须在科学理论上站得住脚。如果不能表现特定的科学主题,反映的不是科学,而是伪科学、反科学的东西,就说不上是科学幻想小说。第二,预见性。科学幻想小说还应当具有预见性,它所描述的内容,应当是人类科学实践所未曾达到的领域。人类生活中已经变成现实的东西,已经落后时代后面的东西,不能称为科学幻想。第三,艺术性。科学幻想小说是用文艺形式提出科学课题,因而必须具备一般小说的特点。它还应有典型环境的描绘,有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有曲折的故事情节及完整的结构。
虚构时应注意以下三点:
1.虚构人物要从心灵上入手
一般说来,人物是文章所要表达的主体,人物形象塑造得是否成功要看作者对人物心灵挖掘得够不够深,表现得全不全面。人物的心灵表现在真善美上,有时是单一的,但为了塑造一个典型人物,必要时需要从多角度、多层次来表现它,如电视剧《闯关东》中朱开山这个人物就集礼、仁、义、侠、勇、智多种形象于一身,人物的高大形象在观众心中油然而生,心灵的标尺豁然树立在观众面前,这种呈多样性的心灵写真,是将众多人物性格特征集中概括在一个人身上。一句话,无论写什么人,怎么去虚构,都要去挖掘人物心灵的深度,必要时可以采用移植法,将这个人的性格“剪贴”到另一个人身上。这完全符合中心——表现典型人物的性格的需要。
2.虚构情节要从感染上入手
人物形象的鲜明离不开生动的情节,情节的本质意义是感染人,打动人。我们要善于对生活中的事件进行联想、加工、组合,不要完全拘泥于真实生活,可以大胆地虚构。例如学生习作中的《一件小事》,为了表现一个不要以貌取人的主题,他大胆地虚构,一是将平时在街头经常发生的事进行遐想和筛选,将一个骑车少妇捡帽子出现困难的镜头定格在人们的面前。二是假想了几个不同身份的人,他们不是干部就是学生,将其路过时看到这一幕表现出的漠不关心进行组合。最后虚构了捡到帽子并送到妇女手里的是一个戴“蛤蟆”镜,穿花格衬衫,留长发,有点烂仔模样的青年,这样情节更集中、更有表现力,这样的虚构更能产生以情动人的艺术魅力。
3.虚构景物要从情意上入手
一般来说,景物主要起烘托作用,不在多,寥寥几句即可。我们说一切景语皆情语,有怎样的心情便有怎样的景物。当我们高兴时,所感受到的是“天街小雨,姹紫嫣红”般的美妙景象;当我们悲哀时,眼前又是“樯倾楫摧,去国怀乡”的凄惨景象。如鲁迅写《社戏》,写到我和小伙伴终于平息无船看戏等波折后,很重的心忽而轻松了,在写月夜航船这一情节时,心情无比的愉悦和惬意,文中写道“两岸的豆麦和河底的水草所发散出来的清香,夹杂在水气中扑面的吹来;月色便朦胧在这水气里。淡黑的起伏的连山,仿佛是踊跃的铁的兽脊似的,都远远地向船尾跑去了”。作者几十年后回想童年往事,对当时的情景未必还记得那样清楚,这里的景物描写完全是为了烘托当时愉快的心情而虚构的,但符合常理,也就是说要符合生活逻辑,符合人物所处的社会环境、地位、修养、性格,否则就是捏造。
总之虚构是一种创作手法,使用它可以使我们在写作上得心应手,帮助我们在写作最困难的时候产生灵感,闯过无话可说的难关,从而使我们的作品大放光彩。
在凄美的荒野舞蹈
我是一只鹤,荒野是我的家园。我在草木芊芊的沼泽啄食,我在苍郁清幽的松林栖息,常常随仙翁遨游天宇。我是吉祥之鸟,似乎没听到有谁卖鹤肉,大概嫌我太瘦。但人们喜欢我,秀颀的身体,宽展的翅膀,天才的舞者,还有奇绝的嗓音,读《诗经》就能知道:“鹤鸣于九皋,声闻于野。”
怀着满心的期望,我离开荒野。荒野已经很逼仄,但周围还闪动诸多欲望的眼睛。很快,我轻松地坐在工业老板的办公室里,空调送来舒爽的清凉。老板慷慨陈词,描绘壮丽前景,我激动得差点忘了来干什么。最后,他肯定地说,煤炭要继续开采,钢铁要继续冶炼,医药化工更不能停,节能减排嘛,等企业有钱了坚决执行!此时,他桌上的电话铃声频频响起,他拿起电话说个没完,我只好告辞。
出门来到一位老农的田里,他慈祥地聆听我的环保演说,之后微笑着说:“知道,知道。我自家吃的菜就不施化肥不喷农药。但是,卖给城里人的一定要喷药,不然歪瓜裂枣的,没人买,也不高产,那可就赔苦啦。”
我打起精神去拜访官员,他们管理着一方水土,且素质很好。果然,我和这位官员非常谈得来,他也是忧国忧民,兢兢业业。他说,绿色GDP,当然不错,理想之路,但操作起来很难啊。这位官员客气地送我出门,临走,拍拍我低垂的翅膀,语重心长地说:“官场有些事,你还是不太明白嘛„„”我是搞不明白,聪明的人类怎么愿意在浊气和酸雨中行走?愿意吃农药残留很高的蔬菜?愿意住甲醛弥漫的房子?也许真是我的适应能力太差了吧。
回我的荒野去!真有些愤愤然、戚戚然。当我悲凉地降落时,又大吃一惊。原来,有人来算计这片可怜的湿地了,他们指手画脚,无非在这里修修建建,耕耕种种。这怎么得了!即便是耕种也会阻碍这里的“顶级”生态系统。这里是“地球之肾”呀,他们不知道这里一平方米的土壤里就有蚁类、甲虫、蚯蚓、蜗牛等一万多个物种,一茶匙的草地含有50亿个真菌,世界上千万种的物种都藏在这个天然基因库里,几十万种高等植物、动物在这里繁衍。没有这些动物相伴,人类难道能独自在地球上生存吗?
我长长地悲鸣,悲鸣,杜鹃啼血一般。我要让更多的人听到我的声音。我抬起头,看到落日在天空涂抹出灿烂的金色,金色掩盖不了未来道路的泥泞与坎坷,漫漫长路我依然要走下去,直到我疲惫地倒向大地。风来了,还等什么?我们起舞吧,鹤舞翩翩,用我们柔软而洁白的羽翼,去阻挡沙尘,去扫除冰雪,奏响大自然的梵音。继续起舞吧,为了天空更加湛蓝,为了江河更加澄澈,为了大地更加葱绿„„
【点评】 这篇文章运用了角色转换的虚构手法,把自己假想为一只鹤,通过这只鹤与工业老板、农民、官员等的接触与对话,通过描写这只鹤生存的荒野的变化,生动地揭示出了现代社会中人类只注重经济发展而忽略甚至破坏自然环境的问题。作者在生动的情节之外还展现了丰富的文学功底,为文章增色不少。
【文题展示】
看下面一幅图,根据画面的寓意,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立意自定,文体自选,不得套作和抄袭。
必修二写作·序列训练二
【写作提示】
我们来观察这幅图画:这幅图画是一个路标,再仔细看,做路标的是鱼的骨架,肉因死亡而腐烂,然而奇怪的是脑袋却完好无损,而且嘴巴张得大大的,我们不禁要问:为什么会这样?进而会想到,不是脑袋烂不了,也不是没有烂,它之所以会有完好的鱼头,是因为它还有思想,思想是不死的;它的嘴巴张得大大的,是因为它要控诉害死它的敌人,而化工厂就是它的敌人。为什么会想到这些呢?因为鱼的脑袋上写着文字“化工厂”。还会思考:为什么用鱼来做路标呢?因为路标是起指引、引导作用的,那么它指引给我们什么呢?我们把分析的这些转换成一段文字,再联系现实,很显然会得出这样一个结论:这幅图的寓意是人类暴殄天物,破坏环境,我们应该呼吁保护环境,珍爱生命,构建人与自然的和谐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