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教师资格考试——教育学知识要点总结
第一章 教育与教育学
第一节 教育的发展
教育是培养人的一种社会活动,是承传社会文化,传递生产经验和社会生活经验的基本途径。狭义上的教育指影响人的身心发展为直接目标的社会活动,主要指学校教育,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的社会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通过学校教育工作,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影响,促使他们朝着期望方向变化的活动。
学校教育制度形式上的发展:前制度化教育——制度化教育(主要指正规教育)——非制度化教育
现代教育制度发展的趋势:
加强学前教育并重视与小学教育的衔接;
强化普及义务教育,延长义务教育年限; 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朝着相互渗透的方向发展;
高等教育的类型日益多样化;
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的界限逐渐淡化;
教育制度有利于国际交流。
古代学校教育的特征:阶级性;道统性;专制性;刻板性;教育的象征性功能占主导地位。
近代教育变化的表现:国家加强了对教育的重视和干预,公立教育崛起;初等义务教育的普遍实施;教育的世俗化;重视教育立法,以法治教。
20世纪以后教育的特征:教育的终身化,全民化,民主化,多元化,教育技术的现代化。
第二节 教育学的发展
教育学是一门以教育现象,教育问题为研究对象,探索教育规律的科学。
孔子主张有教无类,主张学而知之的因材施教原则,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的启发式原则以及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的学以致用原则。
墨翟认为获得知识有亲知,闻知,说知三种途径,重视说知即依靠推理的方法追求理性知识。
礼记中的学记主张启发式教学,同时主张教学要遵循学生心理发展特点“学不邋等”即循序渐进的原则。
苏格拉底的青年智者问答法:苏格拉底讽刺——定义——助产术。
柏拉图认为灵魂是由理性、意志、情感三部分构成的,反映在《理想国》中。
亚里斯多德认为教育是国家的,主张按儿童心理发展的规律对儿童进行分阶段教育,提倡对学生进行和谐的全面发展的教育,其教育思想反映在《教育学》中。
教育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萌芽于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是教育学形成规范学科的开始,强调教育的自然性,主张“泛智教育”。
法国卢梭的自然主义教育思想的作品《爱弥儿》,强调教育自然性与现代文明的对立。
瑞士教育家裴斯泰洛齐主张德育,智育,体育的一体化。
英国洛克“白板说”认为观念和知识都来自后天,轻视国民教育,主张绅士教育。作品《教育漫话》
德国赫尔巴特《普通教育学》第一个提出要使教育学成为科学,把教学理论建立在心理学的基础上,最明确地构建教育学体系。美国杜威《民本主义与教育》实用主义教育学,主张教育即生活,以儿童中心主义著称。
康德最早将教育学作为一门课程在大学里讲授
苏联教育理论家凯洛夫明确提出以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编写《教育学》的目标。
第二章 教育与社会的发展
第一节 教育与政治经济制度
政治经济制度对教育的制约: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着教育的领导权、受教育的权利、教育的目的;教育相对独立于政治经济制度
教育对政治经济制度的影响:教育为政治经济制度培养所需要的人才;教育是一种影响政治经济的舆论力量;教育可以促进民主。第二节 教育与生产力
生产力对教育的决定作用:生产力水平决定教育的规模和速度;生产力水平制约着教育结构的变化;生产力发展水平制约着教育的内容和手段;教育相对独立于生产力发展水平。
教育对生产力的促进作用:教育再生产劳动力;教育再生产科学知识 1960年美国经济学家舒尔茨提出“人力资本投资”,根据人力资本理论,通过教育资本储藏量的分析方法,推算教育对国民收入增长的贡献。
第三节 教育与科学技术
科学技术对教育的影响:改变教育者的观念;影响受教育者的数量和质量;影响教育的内容,手段和方法。
教育对科学技术发展的作用:完成科学知识的再生产;推进科学的体制化;具有科学研究的功能;具有推进科学技术研究的功能。
信息技术与教育
改变着人们关于知识的观念;改变着人们关于学习和教育的观念;信息技术的日益成熟和普及为实现教育的第三次飞跃提供了平台。
第四节 教育与文化
教育与文化是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关系,教育是一种特殊的文化现象,具有双重文化属性(传递和深化文化,构成文化本体)。
学校文化是指全体成员或部分成员习得且共同具有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
学校文化的特征:一种组织文化,一种整合性较强的文化,以传递文化传统为己任,校园文化是学校文化的缩影。
学生文化的成因:学生个人的身心特征;同伴群体的影响;师生的交互作用;家庭社会经济地位;社区的影响。
学生文化的特征:过渡性,非正式性,多样性,互补性。
第三章 教育与个人的发展
第一节 个体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
个体身心发展是指作为复杂整体的个体在从生命开始到生命结束的全部人生过程中,不断变化的过程,特别指个体身心特点向积极的方面变化的过程。
人的身心发展的特殊性:是在社会实践过程中实现的;具有能动性。
个体身心发展的动因:
内发论:强调人的身心发展的力量主要源自于人自身的内在需要,身心发展的顺序也是由身心成熟机制决定的,代表人物有孟子,弗洛伊德,威尔逊,格赛尔。
外铄论:人的发展主要依靠外在的力量,诸如环境的刺激和要求,他人的影响和学校教育,代表人物有荀子,洛克,华生。多因素相互作用论。
个体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顺序性;阶段性;不平衡性,互补性,个别差异性。
第二节 影响个体身心发展的因素
影响个体身心发展的因素:遗传;成熟;环境;学校教育;个体主观能动性。
环境对个体发展的影响:为个体发展提供了多种可能,包括机遇条件和对象;环境对个体发展的影响有积极和消极之分;人在接受环境影响和作用时也不是消极被动的。
学校教育对个体发展的特殊功能:
学校教育按社会对个体的基本要求,对个体发展的方向和方面做出社会性规范;
学校教育具有加速个体发展的特殊功能;
学校教育尤其是基础教育对个体发展的影响不仅具有即时的价值而且具有延时的价值;
学校教育具有开发个体特殊才能和发展个性的功能。
第三节 教育对人类地位的提升
教育对人价值的发现;教育对人潜力的发掘;教育对人力量的发挥;教育对人个性的发展。
第四节 普通中等教育促进青少年发展的特殊任务
高中教育的个体发展任务:
帮助青年正确认识和处理个人与社会的关系;使其在认识和价值观上避免出现极端表现;使其认清时代要求,个人命运和社会发展的关系;确定远大而切合实际的奋斗目标,找到实现个人抱负的现实道路。第四章 教育目的
第一节 教育目的概念和层次结构
广义的教育目的是指人们对受教育者的期望,即人们希望受教育者通过教育在身心诸方面发生什么样的变化或者产生怎样的结果。
狭义的教育目的是国家对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为什么样的人才的总的要求。
教育目的是一切教育工作的出发点,教育目的的实现则是教育活动的归宿。
教育目的的作用:导向作用,激励作用,评价作用。
教育目的的层次包括:国家的教育目的;各级各类学校的培养目标;教师的教学目标。
教育目的与培养目标是普遍与特殊的关系;教学目标与教育目的、培养目标是具体与抽象的关系。
制定教育目的的基本依据:教育目的的制定受制于特定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背景;教育目的体现了人们的教育理想;我国的教育目的是建立在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的基础上。第二节 我国的教育目的
1999年《关于深化教育改革
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提出:教育要以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
素质教育:
德育: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使学生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和正确的政治观念,形成学生正确的思想方法的教育。
智育:授予学生系统的科学文化知识技能,发展他们的智力和与学习有关的非认知因素的教育。
体育:授予学生健康的知识、技能,发展他们的体力,增强他们的自我保健意识和体质,培养参加体育活动的需要和习惯,增强其意志力的教育。
美育: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观,发展他们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培养他们的高尚情操与文明素养的教育。
劳动技术教育:引导学生掌握劳动技术知识和技能,形成劳动观点和习惯的教育。
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素质教育是全面发展的教育;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教育;素质教育是以培养创新精神为重点的教育。
创新能力不仅是一种智力特征,更是一种人格特征,是一种精神状态;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相辅相成;重视创新能力的培养也是现代教育与传统教育的根本区别。能不能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是应试教育和素质教育的本质区别。
第五章 学生与教师
第一节 学生
学生的本质属性:学生是处于人生阶段身心发展最迅速时期的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具有能动性的教育对象。
学生发展的可能性和可塑性转变为现实性的条件是个体与环境的相互作用。
学生享有的合法权利:人身权和受教育权。
学生的义务:遵守法律法规;遵守学生行为规范,尊敬师长,养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努力学习,完成规定的学习任务;遵守所在学校或者其他教育机构的管理制度。
第二节 教师
教师职业特点:传道者角色,授业解惑者角色,示范者角色,管理者角色,朋友角色,研究者角色。
教师职业专业化的条件:
教师的学科专业素养:精通所教学科的基础性知识和技能;了解与该学科相关的知识;了解学科的发展脉络;了解该学科领域的思维方式和方法论;
教师的教育专业素养:具有先进的教育理念;具有良好的教育能力;具有一定的研究能力。
第三节 学生和教师的关系
学生与教师的关系:
师生在教育内容的教学上构成授受关系:从教育内容的角度说,教师是传授者,学生是接受者;学生主体性的形成,既是教育的目的,也是教育成功的条件;对学生指导,引导的目的是促进学生的自主发展。
师生关系在人格上是民主平等的关系:学生作为一个独立的社会个体,在人格上与教师是平等的;严格要求是民主的师生关系,是一种朋友式的友好帮助的关系。
师生关系在社会道德上是相互促进的关系:师生关系从本质上是一种人与人的关系;教师对学生的影响不仅仅是知识,智力上的影响,更是思想,人格上的影响。
第六章 课程
第一节 课程概述
课程广义上是指学生在校期间所学内容的总和及进程安排;狭义上特指某一门课程;是各级各类学校为实现培养目标而规定的学习科目及其进程的总和;在我国,课程具体表现为教学计划,教学大纲和教科书。
课程的分类: 根据课程任务可分为:基础型课程,拓展型课程,研究型课程
根据课程制定者或管理层次可分为: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学校课程
学校课程是在具体实施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前提下,通过对本校学校的需求进行科学评估,充分利用当地社区和学校的课程资源而开发的多样性的可供学生选择的课程。
制约课程的主要因素:一定历史时期社会发展的要求及提供的可能;一定时代人类文化及科学技术发展水平;学生的年龄特征,知识,能力基础及其可接受性;课程理论。
第二节 课程目标
国家制定的教育目的,教育行政部门确定的培养目标,课程工作者明确的课程目标,教学工作者考虑的教学目标。课程目标是指导整个课程编排过程最为关键的准则。
课程目标的依据:对学生的研究;对社会的研究;对学科的研究。
第三节 课程设计
狭义的课程设计指制定某个学程的具体过程;广义的课程设计几乎涉及所有形式的课程变化。课程设计是那些经过精心计划的活动,通过这些活动,设计出各种学程或教育活动方式,并将它们提供给教育机构中的人们,以此作为进行教育的方案。
课程设计是一个有目的、有计划、有结构地产生教学计划、教学大纲以及教科书等系统化活动。
课程文件的三个层次:教学计划,教学大纲,教科书。
教学计划是指导和规定课程与教学活动的依据,是学校课程与教学活动的依据,也是制定分科标准,编写教科书和设计其他教材的依据。
教学计划的三个基本特征:强制性,普遍性,基础性。
教学大纲的构成:说明部分,本文部分,附件部分。
教科书编写遵循的原则:按照不同学科的特点,体现科学性与思想性;
强调内容的基础性;
在保证科学性的前提下,教材还要考虑到我国社会发展的现实水平和教育现状,必须注意到基本教材对大多数学生和大多数学校的适用性;
合理体现各科知识的逻辑顺序和受教育者学习的心理顺序;
兼顾同一年级各门学科内容之间的关系和同一学科各年级教材之间的衔接。
第四节 课程实施 课程实施是指把课程计划付诸实践的过程,它是达到预期的课程目标的基本途径。
课程实施的结构步骤:安排课程表;分析教学任务;研究学生学习的特点;选择并确定教学模式。
安排课程表应遵循的原则:整体性原则,迁移性原则,生理适宜原则。
教学任务包括:学生所要掌握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学生所要形成和发展的智力、能力和体力;学生所要养成的情感态度,品德和个性心理品质。
学生学习的特点:独特性,稳定性,发展性,灵活性。
第五节 课程评价
教学模式:目标评价模式,目的游离评价模式(斯科里文),背景输入过程成果评价模式(CIPP)
第七章 教学(上)
第一节 教学工作的意义和任务
教学是教育目的规范下的,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共同组成的一种活动。
教学的意义(主要作用):教学是社会经验得以再生产的一种主要手段;教学为个人全面发展提供科学的基础和实践;教学是教育工作构成的主体部分,又是教育的基本途径。
教学的一般任务:传授系统的科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发展学生智力,体力和创造才能;培养社会主义品德和审美情趣,奠定学生的科学世界观基础;关注学生个性发展。
第二节 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是教师根据教学目的,任务和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通过指导学生有目的有计划地掌握系统的文化科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发展学生智力和体力,形成科学世界观及培养道德品质,发展个性的过程。
教学过程是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认识的特殊性表现在:认识的间接性;认识的交往性;认识的教育性;有领导的认识。
教学过程的基本特点: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相结合;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相统一;教学过程中知情意的统一;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能动性结合。
教学过程中学生认识的不同阶段:引起学习动机;领会知识;巩固知识;运用知识;检查知识。
第三节 教学原则和教学方法
教学原则是根据一定的教学目标和对教学过程规律的认识而制定的指导教学工作的基本准则。
我国中学教学原则:直观性原则;启发性原则;巩固性原则;循序渐进原则;因材施教原则;理论联系实际原则。
中学常用的教学方法:讲授法;谈话法;讨论法;演示法;练习法,实验法。
第八章 教学(下)
第一节 教学工作的基本程序
教学工作的基本程序:备课,上课,作业检查与批改,课外辅导,学业成绩考察与评定。
备课:钻研教材,了解学生,制定教学进度计划
课的类型:
根据教学任务分为:新授课,巩固课,技能课,检查课。
根据教学方法分为:讲授课,演示课,练习课,实验课,复习课。构成课的基本组成部分:组织教学,检查复习,讲授新教材,巩固新教材,布置课外作业。
上好课的具体要求:目标明确,内容正确,方法得当,表达清晰,气氛热烈。
第二节 教学组织形式
班级授课制是一种集体教学形式,它把一定数量的学生按年龄与知识程度编成固定的班级,根据周课表和作息时间表,安排教师有计划地向全班学生集体上课。
班级授课制的优缺点:
优点:有利于经济有效地大面积培养人才;有利于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有利于发挥班集体的教学作用。
缺点:强调系统的书本知识的学习,容易产生理论与实际脱节;强调教学过程的标准同步统一,难以完全适应学生的个别差异,不利于因材施教。
第三节 教学策略
教学策略专以表示为达到某种预测效果所采取的多种教学行动的综合方案,就是在教学目标确定以后,根据已定的教学任务和学生的特征,有针对性地选择与组合有关的教学内容,教学组织形式,教学方法和技术,以便形成具有效率意义的特定教学方案。
教学策略的基本特征:综合性,可操作性,灵活性。
教学策略的主要类型:内容型策略;形式型策略;方法型策略;综合型策略。
第九章 德育
第一节 德育的意义,目标和内容
德育是教育者依据特定社会要求和德育规律,对受教育者实施有目的,有计划的影响,培养他们特定的政治思想意识和道德品质的活动。
德育的意义:
德育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条件和保证;
德育是青少年健康成长的条件和保证;
德育是实现教育目的的条件和保证。
高中阶段的德育目标的要求:
思想政治方面的基本要求:正确认识社会主义建设与改革开放的形势,具有与祖国休戚与共的感情;
道德行为方面的基本要求:具有国家利益,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相结合的社会主义集体主义精神。
个性心理素质和能力方面的基本要求:养成坚强勇敢,不怕困难,敢于创新的品格。
我国学校德育的内容:政治教育,思想教育,道德教育,心理健康教育。
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任务:
针对大多数心理健康的学生而言,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预防心理障碍的发生;
就有心理障碍的学生而言,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是排除学生的心理障碍,预防心理疾病的发生;
针对少数有心理疾病的学生,进行心理咨询和治疗。
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主要分三个方面:学习辅导,生活辅导,择业指导。
第二节 德育过程 德育过程是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双方借助于德育内容和方法,进行施教传道和受教修养的统一活动过程,是促使受教育者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和道德行为发展的过程,是个体社会化与社会规范个体化的统一过程。
德育过程的规律
学生的知情意行诸因素统一发展的规律;学生在活动和交往中形成思想品德规律;
学生思想内部矛盾转化规律;学生思想品德形成的长期性和反复性规律。
构成思想品德的四个基本要素:知、情、意、行。知是基础,行是关键。
第三节 德育的原则,途径和方法
我国中学德育的基本原则:导向性原则;疏导原则;尊重学生与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原则;教育的一致性与连贯性原则;因材施教原则
德育的途径主要有:政治课与其他学科教学;课外活动与校外活动;劳动;共青团活动;班主任工作。
第四节 德育模式
德育模式:
认知模式,当代最流行的,瑞士皮亚杰提出,美国学者科尔伯格进一步深化;
体谅模式,形成于70年代,英国学校教育家彼得 麦克菲尔创立;
社会模仿模式,美国的班杜拉创立。
第十章 班级管理
第一节 班级管理的意义
班级是一个复杂的小社会体系,是社会行政体系中最基层的行政组织;是开展教学活动的基本单位。中国采用班级组织形式最早始于1862年清政府开办的京师同文馆。
班级管理是教师根据一定的目的要求,采用一定的手段措施,带领班级学生,对班级中的各种资源进行计划,组织,协调,控制,以实现教育目标的组织活动过程。
班级管理的功能:有助于实现教学目标,提高学习效率;有助于维持班级秩序,形成良好班风;有助于锻炼学生能力,学会自治自理。
第二节 班级管理模式
班级管理模式:常规管理;平行管理;民主管理;目标管理
第三节
当前班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第四节
班集体的形成
班集体的四个基本特征:明确的共同目标;一定的组织结构;一定的共同生活准则;集体成员之间平等,心理相容的氛围。
班集体的教育作用:有利于形成学生的群体意识;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社会交往与适应能力;有利于训练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
班集体的形成与培养方法:确定班集体的发展目标;建立班集体的核心队伍;建立班集体的正常秩序;组织形式多样的教育活动;培养正确的舆论和良好的班风。
第五节 班主任与班级管理
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的地位和作用:班主任是班级建设的设计者;班主任是班级组织的领导者;班主任是班级人际关系的艺术家。
班主任班级管理的内容与方法:了解学生,研究学生;组织和培养班集体;协调校内外各种教育力量。
第二篇:高等教育学教师资格考试要点
高等教育学 1.高等教育:是在完全的中等教育基础上进行的专业教育,是培养各类高级专门人才的社会活动。2.人们普遍把欧洲中世纪大学作为近代高等教育的开端。中世纪(12 世纪)著名的大学:意大利萨莱诺、波洛尼亚大学,法国的巴黎大学,英国的牛津大学。(1)高度自治(2)深刻的宗教性(3)国际性(4)随意性近代德国洪堡(高等教育之父)创办第一所具有现代意义的大学(柏林大学)。基本原则(1)独立性、自 由与合作三者统一(2)教、学与研究统一(3)科学统一 3.高等教育与政治的关系:
(一)政治制约着高等教育(1)政治对高等教育的领导权(2)决定着高等教 育的受教育权(3)制约着高等教育体制(4)制约着高等教育的方针、目的(二)高等教育的政治功能(1)对受教育者进行政治教育(2)为国家培养专门的政治、法律等人才(3)推进民主政治的发展 4.高等教育与经济的关系:
(一)经济发展对高等教育的决定作用(1)经济发展是高等教育发展的物质基 础(2)经济体制的变革决定了高等教育体制的变革(3)经济发展水平决定着高等机哦阿育发展的速度和 规模(4)经济结构的变化制约着高等教育的结构
(二)高等教育的经济功能:(1)高等教育促进经济增长(2)高等教育促进经济结构的调整和完善(3)高等教育可以提高人们的收入 5.高等教育与科学技术的关系:
(一)科学技术对高等教育的影响,影响广泛,最直接和最明显的是对高等 教育内容和手段的影响(1)科学技术对高等教育内容的影响(2)科学技术对高等教育手段的影响
(二)高等教育的科技功能(1)高等教育通过传递和积累科学技术而发挥再生产科学技术的功能(2)高等教育 通过创造、发明新的科学技术来发展科学技术的功能 6.高等教育和文化的关系:
(一)文化对高等教育的影响(1)文化影响着高等教育的内容(2)文化系统与 文化设施影响着高等教育的实施(3)文化传统影响着高等教育特色的形成(4)高等教育的校园文化作为 社会的亚文化,更受到社会文化的深刻影响
(二)高等教育的文化功能(1)高等教育具有选择、传递、保 存文化的功能(2)高等教育具有创新和发展二年华的功能 7.高等学校的社会职能:高等学校的社会职能包括通过教学培养专门人才、通过科研发展科学和直接为社 会提供服务
(一)大学职能的历史演变(1)18 世纪以前确立了大学培养人才的职能(人才培养始于古代,发展和完善于欧洲中世纪大学,是现代高等学校最基本的职能;在西方追溯到古希腊的“学园”,在我国,可追溯到西周。
近代中国最早的大学——天津中西学堂、南洋公学、京师大学堂、山西大学堂)(2)19 世 纪初德国大学确立了发展科学的职能(洪堡柏林大学)(3)19 世纪末美国大学确立了为社会服务的职能(1862 年《莫里尔法案》颁布,引发赠地学院运动,以康乃尔大学、威斯康星大学为代表,威斯康星思想明确把 社会服务作为大学的重要职能)
(二)现代大学的职能系统(1)培养专门人才是现代高校的基本职能(2)发展科学是现代高校的重要职能(3)社会服务是现代高校职能的延伸 8.教育方针:是国家在一定历史时期,根据社会政治、经济发展的需要和基本国情,通过一定的立法程序,为教育事业确立总的工作方向和奋斗目标,是教育政策的总概括。教育目的:是指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为一 定社会所需要的人的基本要求,它规定了所要培养人的基本规格和质量要求。我国现行的教育方针:1995 年 3 月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规定:教育必须为社会注意现代化建设服务,必须于生产劳动相 结合,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注意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1999 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 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具体阐述:实施素质教育,就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 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早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9.马克思注意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基本观点与内容:(1)人的发展与社会生产发展是一致的(2)分工 与私有制使人片面发展(3)现代工人工业生产要求人的全面发展(4)共产主义社会使人的全面发展得以 实现(5)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途径 全面发展的组成部分: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劳动技术教育等 5 方面 全面发展的实施途径:教学工作、科学研究、社会实践 10.个人本位高等教育教育价值观:以个人为中心,目的在于促进作为个人的个性和理性发展,即培养全面 和谐的人。社会本位高等教育价值观:以社会为中心,目的是直接满足社会的现实需要。11.通才教育:是一种通识教育,目的是为了培养具有高尚情操,有高深学问、高级思维、能自我发展的人 才,实行的是博雅教育。特征:(1)传授的知识侧重基础性和经典性(2)教育内容的综合性和广泛性(3)教育形式的多样性和灵活性 专才教育:培养比较狭窄专业人才的教育,目的是通过系统讲授某一学科的 专门知识,培养掌握一定专业知识的同时具有一定专门技能的人才。特征:(1)针对具体岗位和行业
业需要 进行,培养的人才短期内具有不可替代性(2)教育内容与社会生产及生活需要之间有明显而直接的针对性,偏重于应用(3)学生在毕业之后能较快适应设互岗位的需要。12.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应遵循的原则:(1)在可承受能力范围内适当敬爱快发展速度(2)自爱注重规模 扩大的同时提高质量和效益(3)探索建立多元化的筹资体系和多样化的办学形式(4)发展和完善终身教 育体系
13.高等教育平等的涵义:(1)高等教育平等是一种理想与现实的复合体(进入高等学校的机会均等;受高 等教育的过程平等;受高等教育的结果平等)(2)高等教育平等是一个发展的概念 高等教育平等与效率 的关系:
(一)平等与效率是一对相互对立的范畴(1)高等教育的自愿要适当集中以保证这种高投入的活 动能够顺利、高效地进行(2)对谁受高等教育要有所选择(3)高等教育应按社会需要分层培养人才,达 到学有所用的目的,更好地适应社会的需要,实现效率目标
(二)平等与效率又是一对一统一的范畴(1)人们所追求的效率以质量为核心,而质量同时又是平等的基本内涵之一(2)平等也是提高效率必不可少的 条件 我国当前处理平等与效率关系的政策取向:效率优先,兼顾公平。效率优先是指当前必须把提高高 等教育效率作为首要目标,兼顾公平一是指在保证效率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满足人民群众对高等教育的 要求,二是指目前仍然不能用平等的理想目标来要求实现,而职能用发挥在那的眼光审视现实,作符合现 实的最大努力。在教育经费紧张的情况下(1)要改革办学体制,实现教育自愿多元化,多方筹资,充分利 用各方面教育自愿(2)要实现高等教育适当分层分流,有利于高校充分发挥自身优势,更好地培养社会需 要的各种人才,利于学校间展开竞争,利于自愿优化配置。(3)高价应采取具体措施对在竞争中处于不利 地位的学生给予帮助,以尽量避免“马太效应”,积极推进高等教育的平等。14.高校教师聘任制:是根据教学和科研任务的需要,高校设立何种工作岗位,采取阿华中方式聘任教师,并规定受聘者应具备哪些条件、承担哪些责任和义务的制度。高校教师岗位设置原则:(1)系统原则(2)整体效应原则(3)最低岗位数量原则(4)动态性原则 我国高校教师聘任制改革重点和方向:(1)在保证 学校相对稳定的前提下,实行固定和流动的教师编制相结合,以增强教师队伍的活力(2)充分利用市场的 调节机制来优化教师的自愿配置(3)适当下放教师专业技术职务的评审权,建立科学的高校聘任工
作的评 价和监督制度(4)教师的合法权益得到有效的保障是实行教师聘任制度的先决条件,成立高校教师权益的 仲裁机构已势在必行,在涉及解聘和缓聘等事务时,要体现学术管理中专家团体的权威性特点。15.我国高校招生制度改革方向:1 继续进行招生考试制度改革,增加灵活性,扩大招生规模 2 完善高校招 生收费制度,建立和完善奖学金、贷学金制度,勤工俭学制度 3 对有条件的地区和高校逐步扩大招生自主 权。16.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是指与高等教育管理活动有关的组织制度的体系,主要包括高等教育组织结构的 设置、组织机构间的隶属关系,以及相互见的指责、权限的划分等。高等教育宏观管理体制的模式:(1)中央集权型的高等教育宏观管理体制(法国、意大利、瑞典)(2)权利分散型的(美国)(3)集权与分权 相结合型(德、日、英)17.我国高等教育宏观管理体制改革的重点和基本方向:首先,为满足地方社会发展需要,调动地方办学 积极性,转换政府职能,实行高等教育管理权利的下放,扩大省级部门对当地高校的统筹权;其次,建立 一个广泛的社会参与的高等教育管理运行机制,推动我国高等教育的合理、健康发展;再次,扩大高校的 办学自主权,增强学校的活力,提高学校主动适应社会的能力。18.我国高校现行领导体制的特点:确立了党委领导下校长负责制的领导体制,特点为(1)实行党委领导,体现民主集中制(2)校长作为高校的最高行政长官,全权负责行政事务(3)实行党政分开,各行其职。19.我国高校行政管理的改革方向:(1)要进一步调整高校行政管理的权利机构,适当实行权利中心的下 移,扩大学院以及系的自主权,做到权责统一,增强基层灵活应变的能力(2)校级职能部门必须进一步精 简机构、人员,提高办事效率。加强制度建设,实行规范化的管理;同时要转变校机关职能,提高人员的 素质和服务意识,加强制度建设,实行规范化的管理(3)加大改革力度,推动包括职称评定与职务聘任、分配制度和人员的聘用及考核等人事制度的改革,努力建立富有竞争和活力特征的高校人事制度(4)实行 高校后勤的社会化,转变后勤部门的行政管理职能,实行后勤服务部门的企业化、产业化、市场化,使之 成为独立的、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实体。20.高等教育结构:是指高等教育系统内各组成部分之间的联系方式和比例关系,是一个多维、多层次的 复杂的综合结构,大致分为宏观结构(层次结构、形式结构、能级结构、地狱结构、管理体制结构)和微观 结构(学科专业结构、
课程结构、教材结构、队伍结构等)高等教育结构的影响因素:(1)经济因素(是 高等教育结构形成发展以及调整过程中的决定性因素)(2)文化、传统因素(3)学科、技术因素(体现在 层次结构和科类结构上)(4)教育因素 21.一体化模式:指把以前地位不同的户奥于机构联合在一起或建立新的包括多种培养目标、教育内容的 机构。多样化模式特征:(1)目标是维学习能力、动机等不同的学生提供与之相适应的教育环境(2)不同 结构在声誉、学术水平等方面存在着等级或差别(3)其内部英才教育部门与其他教育部门在管理上有区别(4)各种高等教育机构和课程项目不尽存在纵向的等级差别,而且在性质、目标、课程内容方面存在横向 的区别 22.我国高等教育宏观结构调整的主要方向:总体上说,高等教育应实行稳步发展的方针和“规模、结构、质量、效益”协调统一的发展战略。
(一)首先,高等教育宏观结构调整必须以社会需要为出发点,以经济 供给能力为支持点,做到与记过疟疾社会的发展相协调 1 层次结构上,适当扩大研究生培养规模,以高等
职业技术学院的发展来扩大专科层次的规模 2 科类结构上,根据社会产业结构发展和调整对人才的需要合 理规划 3 形式结构上,扩大全日制高等学校规模,加大承认高等教育发展,完善终身教育体系 4 在能级结 构上,终点支持少数大学发展,鼓励其他学校探索 5 地区结构上,实行非均衡发展,缩小不同地区间教育 落差。
(二)其次,中央和地方合理分工,突出高等教育为地方服务的功能。中央集中力量办好一批重点大 学和终点学科,以及一些示范性的高等职业学校。根据“面向地方、专科为主、注重应用、总和发展”的 方针,积极支持经济、文化发展程度较高的中心城市办学。逐步形成国立、公立、民办和私立学校并存的 局面。23.高校教师的作用和任务:(1)培养高级专门人才,即教书育人(基本的)(2)开展科学研究(3)为社 会服务 高校教师的劳动特点:(1)复杂性(2)创造性(3)个体性与群体性 高校教师的结构:(1)职务 结构(教授、副教授、讲师、助教)(2)学历结构(硕士、博士);(3)年龄结构(要有一个合理的梯队,即老中轻结合)(4)专业结构 高校教师结构的优化:(1)完善教师聘任制(2)利用政策手段引导教师在 不同地区、不同高校间合理流动(3)克服高校教师“近亲繁殖”的现象 24.高校师生关系的特点:(1)在社会学意义的高校师生关系中,学生不再是被动的角色,主体性和主动 性明显增强(2)在心理学、论理
学意义上的高校师生关系洪,学生的独立意识增强,在知识活动中希望进 行平等家谱流,并建立融洽的情感关系。建立良好师生关系的途径:(1)良好的师生关系的建立和发展是 在教育过程中实现的,有赖于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努力(2)加强师生间的理解和沟通(3)教师应重新审视 自己权威,以学识、品行和爱能来影响学生(4)要树立正确的学生观,尊重学生人格,宽容学生的不同观 点 25.专业:狭义指高等学校培养高级专门人才的基本教育单位由特定的专业培养目标和相应的课程体系组 成。广义指专门职业优质需要经过高等专门化教育后方能从事的复杂劳动的职业。专业的形成:1,专业的 出现以一定的社会分工为前提 2,专业的出现与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不断分化与综合的趋势密却相关 3,专 业的缘起与高等教育自身的发展有密切的联系。专业设置和调整地原则与指导思想 1,遵循经济社会发展 需要和人才培养的规律 2,适应学科、专业本身发展变化的需要 3,从实际出发,随时调整专业结构 4,专 业范围覆盖面较宽广 5,专业设置布局的合理性 6,适合学校的办学条件。我国高校的专业设置与调整地教 训 1,教育既为经济的发展服务,同时教育的发展又应以经济发展为前提,特别是专业的设置与调整要与 经济发展相适应 2,条块分割的体制导致专业发展的盲目性,造成了某些专业的重复建设 3,偏重数量发展,导致质量下降。高校专业设置过细,造成有限资源的分散实用,影响了重点专业、短线专业的建设,降低 了规模效益。市场经济体制下高等学校的专业设置与专业调整地基本要求 1,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公 民个人的需要为基本出发点;2 适应现代科技发展的水平和趋势,跟新、改造原有专业,积极扶持边缘学 科和交叉学科的新兴专业;3 符合高级人才的规律,以利于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为此应保持专业设置和 教学内容的相对稳定性。市场经济体制下高等学校的专业设置与专业调整地具体做法:1,拓宽专业面,变 专才教育为通才教育,争强学生适应能力和职业转移能力;2,改变专业培养的方式,如按专业大类培养学 生;3,在规划学校专业建设时,要避免出现几种倾向:一是一哄而上,盲目追求大而全,二是缺乏社会需 求预测,盲目扩大招生数量。26.对 21 世纪人才素质的基本要求: 未来社会要求人才具有较高的人文精神和道德风貌 2 未来社会要求人 1 才具有优化的知识和能力结构 3 未来社会要求人才具有现代意识 4 未来社会要求人才具有创新能力和协作 精神。27.制定专业培养目标和规格的原则:1 专业人才
第三篇:教师资格证_教育学知识要点
绪论
教育学:是研究人类社会教育现象及规律的一门社会科学。第一节教育的研究对象及任务
1、教育学的研究对象:教育现象和教育规律。
2、教育的基本规律表现在两大方面:一是教育同社会发展的本质联系,二是教育同人的发展的本质联系。
3、教育学与教育科学的关系:教育学一方面从教育科学的其他门类和方法里汲取营养,丰富和充实自己的内容;另一方面,又对教育科学的其他门类和方法起一定的指导作用。
4、教育学与哲学:直到12世纪后半期教育学形成一门学科时,最早的教育学讲座大都是由哲学家讲授的。德国设立教育学科最早的哥尼斯堡大学,所开的讲座名称就是“哲学与教育”。
5、教育学与社会学:一个社会的教育水平,常常是衡量这个社会进步的标志。
6、教育心理学:既包括揭示一般心理规律的心理学基本理论,也包括揭示人的发展规律的应用心理学。
7、学校教育学(普通教育学):处于“理论研究领域”,是以教育、教学活动为研究对象,揭示教育、教学规律,指导教育实践的一门学科,具有综合性、理论性和实用性的特点。
8、教育学的任务:就是依照教育的逻辑层次,揭示教育的各种规律(包括宏观的和微观的),并在揭示规律的基础上,阐明教育工作的原则、方法和组织形式等问题,为教育工作者提供理论上和方法上的依据。第二节教育学的产生与发展
1、教育学的产生: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脑力与体力劳动的分工→产生文字→出现学校→教育经验丰富,教育工作复杂→教育学
2、教育学的发展分四个阶段:萌芽、独立形态、发展多样化、理论深化。
第一章 教育概述
教育具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的教育是专指学校教育而言。第一节教育的起源与发展
1、教育的概念:广义的教育指的是一切有意识地增进人们的知识和技能,影响人们思想品德和意识的活动。包括: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狭义的教育是专指学校教育而言的,即教育者根据一定社会或阶级的要求,对受教育者进行的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传授知识技能,培养思想品德,发展智力和体力,以便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为一定社会或阶级所需要的人的活动。
2、教育的基本要素: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措施(教育内容和教育手段)。
3、教育的属性:本质属性(培养人的社会活动)、社会属性(永恒性、历史性、阶级性、相对独立性:教育具有历史继承性,教育具有与生产力和政治经济制度发展的不平衡性)。
4、教育的起源四种观点论:神话起源论、生物起源论、心理起源论、劳动起源论(社会起源论)。第二节 学校教育制度
1、学校教育制度的含义:学校教育制度具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教育制度指国家制定的教育目的、方针、教育经费控制、教育行政组织系统以及有组织的教学和教育机构体系。狭义的教育制度,即学校教育制度,简称学制,指各级各类学校系统。它规定各级各类学校的性质、任务、入学条件、学习年限及其相互之间的关系。
2、学校教育制度建立的依据:学制受一定社会的政治经济制度所制约;学制受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所制约;学制受人的身心发展规律所制约;此外,学制的建立还要考虑本国、本民族的文化和历史的特点,考虑国家原有教育的发展水平的整体结构中各级各类学校内在联系的合理性。
3、当前学制发展的一般趋势:教育社会化与社会教育化;重视早期智力开发和学前教育;初等教育入学年龄提前,义务教育入学年限延长;寻求普通教育、中等教育与职业技术教育的最佳结合;高等教育出现多级层次,学校类型多样化;以终身教育思想为指导,实现教育制度一体化,发展继续教育。第三节 义务教育
1、义务教育的概念:义务教育是指国家采用法律形式规定的适龄儿童、少年必须接受的,国家、社会、学校、家庭都必须予以保证的带有强制性的国民教育。
2、义务教育的特征:强制性和普遍性。
3、义务教育的意义:义务教育既标志着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又会不断促进国家经济的发展;义务教育既体现着一个国家现代文明的水平,又会促进现代文明的提高;义务教育既可以保障公民的基本权利,又可以培养公民的法律意识。
4、1985年5月,中央颁布了《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第一次明确提出通过立法在全国实施义务教育。1986年4月,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审议通过了《义务教育法》,《义务教育法》正式颁布实施。
5、“普九”的基本政策:把“普九”当做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加大对义务教育的投入;从实际出发,分区规划,分类指导,分步实施;建立“普九”评估验收和表彰奖励制度;大力扶持贫困地区普及义务教育。
第二章 教育与社会发展 第一节 教育与经济的关系
一、经济对教育的制约作用:
1、社会经济的发展制约着教育的发展规模和速度;
2、社会经济的发展制约人才培养的规格和教育结构;
3、社会经济的发展制约着课程的设置及教学内容;
4、社会经济的发展影响着教学组织形式、教学方法等的变革。
二、教育对经济发展的反作用:
1、教育是劳动力再生产的重要手段;
2、教育是科学知识再生产的重要途径;
3、教育能够生产新的科学知识与新的生产力。第二节 教育与政治的关系
一、政治对教育的制约作用:
1、政治制约着教育的领导权;2政治制约着受教育权;
3、政治制约着教育目的和教育内容。
二、教育对政治的反作用:
1、教育能够培养和造就政治人才;
2、教育可以提高国民的民主意识,促进社会政治民主;
3、教育可以形成积极的舆论力量,促进政治制度的发展。第三节 教育与文化的关系
文化的概念:广义的文化是指人类在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创造出来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包括社会的物质文化、精神文化(价值观、规范准则、意义符号等);狭义的文化是指:社会意识形态以及与之相适应的制度、机构等,包括社会的科学、艺术、宗教、道德、教育、社会风俗习惯以及规章制度。
一、社会文化对教育的作用:
1、在宏观层次上,文化通过为教育提供的文化背景和民族文化传统对教育发生影响
2、在微观层次上,社会文化深入到学校内部,直接影响着学校教育活动内部的文化构成
二、教育对文化发展的促进作用:
1、教育能够保存和传递文化;
2、教育能够选择文化;
3、教育能够整理文化;
4、教育能够活化文化;5教育能够促进各文化之间相互交流、吸收和融合;
6、教育能够创造和更新文化。第四节 教育与科学技术的关系
一、科学技术对教育的作用:
1、科学技术影响教育结构;
2、科学技术影响学生;
3、科学技术影响教育目的、教育内容;
4、科学技术影响教学组织形式、教育手段。
二、教育对科学技术的促进作用:
1、教育为科学技术的发展培养数量足够、质量优秀、结构合理的后备力量。
2、教育能够生产和再生产科学技术。
3、教育能够加速科学与技术的相互转化。
4、教育能够将科学技术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
第三章 教育与人的发展
第一节 影响人的发展诸因素及其作用
1、人的发展的概念:人的发展指的是人从出生到死亡,在身心方面所发生的有规律的变化。
2、影响人的发展的诸因素及其作用:遗传在人的发展中起物质前提作用;环境在人的发展中起巨大作用;学校教育在人的发展中起主导作用;个别的主观能动性在人的发展中起动力作用。
3、遗传的概念:遗传是指人从上代继承下来的生理解剖上的特点,如机体的结构、形态、感官和神经系统的特点等。
4、遗传素质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遗传素质是人的身心发展的生理前提,为人的身心发展提供了可能性;遗传素质的发展过程及成熟程度制约着人的身心发展的年龄特征;遗传素质的差异性在构成身心发展的个别特点上具有一定的影响作用;遗传因素潜在的决定着人的个体发展的最高极限和发展的速度,从而为儿童发展的个别差异提供了最初的可能性。
5、环境的概念:环境泛指个体生活其中,影响个体身心发展的一切外部因素。环境可分为自然环境(包括自然条件与地理位置)和社会环境(包括政治、经济、文化以及与个体相关的其他社会关系)。
6、学校教育在影响人的发展上的独特功能:学校教育对个体发展作出社会性规范;学校教育具有加速个体发展的特殊功能;学校教育对个体发展的影响具有即时和延时的价值;学校教育具有开发个体特殊才能和发展个性的功能。
7、学校教育为什么在人的发展中起主导作用:(1)、学校教育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有组织的由教育者对受教育者的发展实施影响和指导的活动。(2)、学校教育是通过教师培养学生的活动。(3)、教育可以把遗传物质提供的发展可能性、自发的环境影响及个人的主观努力纳入教育轨道,以促进青少年儿童的发展。(4)、现代学校教育有了更雄厚的物质基础和科学技术作为依托,能为人的发展提供更便利的条件、更先进的技术手段、更为科学的方式方法和更丰富深刻的教育内容。(5)学校教育具有良好的纠偏机制。
8、人的身心发展规律;统一性和相互联系性、顺序性、阶段性、不平衡性、互补性、稳定性和可变性、个别差异性。
9、青年初期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不平衡性、动荡性、自主性、前瞻性、进取性、闭锁性社会性。如何教育:学会正确认识和处理自我与社会的关系;树立事业心、责任心,提高从事社会职业的素养、从事创造性活动的意识和能力;正确处理友谊、爱情和婚姻。
第四章 教育目的 第一节 教育目的
1、活动的目的性是人类活动与动物活动的根本区别。
2、教育目的的概念:广义的教育目的是指:人们对受教育者的期望,即人们希望受教育者通过教育在身心诸方面发生什么样的变化,或产生怎样的结果。狭义的教育目的是国家对在学校中培养什么样的人才的总要求。
3、教育目的的意义:教育目的是一切教育活动的出发点和依据。教育目的也是一切教育活动的归宿。教育目的是衡量教育质量的唯一标准。
4、教育目的制定依据:特定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背景;青少年身心发展规律;人们的教育思想。
5、全面发展教育的组成部分: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劳动技术教育。
各组成部分的含义:德育:就是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使学生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和正确的政治观念,形成正确的思想方法的教育。智育:是教育者向受教育者传授系统的科学文化知识、技能,发展他们的智力和与学习有关的非认知因素的教育。体育:体育是教育者向受教育者传授健身知识、技能,发展他们的体力,增强他们的自我保健意识和体质,培养他们参加体育活动的需要和习惯,增强其意志力的教育。美育:又称审美教育。它是教育者培养受教育者正确的审美观,发展他们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培养他们的高尚情操与文明素养的教育。劳动技术教育:是教育者培养受教育者的劳动观点,形成劳动习惯,并使受教育者初步掌握基本的劳动技术知识和技能的教育。
第二节 素质教育
1、素质的含义:个体的先天禀赋以及在此基础上,通过环境和教育影响所形成和发展起来的相对稳定的身心发展水平以及人类文化在个体心理上的内化和积淀。
2、基础素质:包含:身体和生理的素质,心理素质,社会文化素质。
3、素质教育的内涵:其一,素质教育是以促进学生身心发展为目的,以提高国民的思想道德、科学文化、劳动技术、身体心理素质为宗旨的基础教育。其二,素质教育是为实现教育方针规定的目标,着眼于受教育者群体和社会长远发展的要求,以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目的,以注重开发受教育者的潜能、促进受教育者德、智、体诸方面生动活泼地发展为基本特征的教育。
4、素质教育的特征具体如下:教育对象的全体性,教育内容的基础性,教育空间的开放性,教育目标的全面性,教育价值的多元性。
5、实施素质教育的方法:把良好的课堂教学与系统有效的训练、活动和实践结合起来;要把发展学生良好的基础素质作为推进素质教育的重点;要重视当代关于大脑研究的最新成果,从中寻找进行素质教育的新思路和新方法;要十分重视现代教育技术特别是电子计算机和国际互联网络的出现对素质教育带来的深刻影响;倡导使用能激发学生学习主动性和创造性的教学方法。
第五章 教师与学生 第一节 教师
一、教师职业的性质:
1、教师职业是一种专门职业,教师是专业人员;
2、教师是受教育者,教师职业是促进个体社会化的职业。
二、教师职业的特点:传道者角色,授业、解惑者角色,示范者角色,管理者角色,父母与朋友角色,研究者角色,三、教师劳动的特点:
1、教师劳动对象具有主动性
2、教授劳动手段具有主体性和示范性
3、教授劳动方式具有个体性和协作性
4、教师劳动的时空范围具有空间广延性和时间连续性
5、教师劳动过程及效果具有周期性和后延性
6、教师劳动具有创造性。
四、教师的职业素养:
(一)政治思想素养:
1、拥护共产党的领导,坚决走社会主义道路。
2、热爱社会主义祖国,积极参加现代化建设。
3、实事求是,坚持真理,勇于创新。
4、树立现代价值观念,具有现代人应具有的思想道德素养。(二)教育思想素养:
1、正确的教育价值观
2、科学的育人观
3、正确的学生观
4、现代的教学观
5、科学的教学质量观。
(三)职业道德素养:
1、对待教育事业的态度:忠于教育事业
2、对待学生的态度:热爱学生
3、对待同事的态度:团结协作
4、对待自己的态度:不断提高自己的道德修养
(四)业务素养:
1、知识素养(1)精深的专业知识(2)广博的文化科学知识(3)教育科学理论知识
2、能力素养(1)语言表达能力(2)组织教育活动能力(3)教育科研能力(4)自我调控能力。第二节 学生
一、学生在教育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在教育过程中学生是教育的客体也是学习的主体。
二、关于当代学生的时代特征:
1、主体意识增强
2、信息获取方式多样
3、受多元文化冲击较大
4、受同辈群体影响较大。
第三节 教师和学生的关系
一. 师生关系的概念:师生关系是指教师和学生在教育教学活动中结成的相互关系,包括彼此所处的地位、作用和相互对待的态度。
二. 师生关系的具体表现:师生之间是尊重与被尊重的人际关系,师生之间是爱与被爱的朋友关系,师生之间是服务与被服务的工作关系,师生之间是指导与被指导的教育关系。要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一)树立正确的师生观,把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结合起来
(二)加强教师与学生的交往,是建立良好师生关系的基础
(三)在平等的基础上树立教师威信,为教育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
第六章 中学课程 第一节 课程概述
1、课程的概念: 课程是指课业的内容和进程,即学生所应学习的科目及其进程的总和。广义的课程是指为了实现学校培养目标而规定的所有学科的总和及进程安排,如大学课程、中学课程、显性课程等。狭义的课程指一门学科或一类活动,如数学课程、语文课程等。
2、制约课程发展的主要因素:社会条件和学生的身心发展条件,此外还有科技的发展水平、教学设备等外部因素,内部因素主要是课程理论。
3、课程类型:学科课程、经验课程、综合课程 第二节 中学课程设计
1、课程设计的概念:课程设计是指课程编制的结构,既包括课程体系结构整体的编制,也包括具体课程的编制。
2、课程计划的概念:是课程的总体规划,对学校的教学、活动及生产劳动等作出全面的安排。
3、课程计划制定的依据:最终取决于国家的政治、经济发展的需要以及学生年龄特点。直接依据:教育目的和各级各类学校的培养目标。
4、课程计划的结构:规定教学科目,规定学科的设置顺序,规定各门学科的教学时数,规定学年编制和学周安排
5、普通高中课程主要由学习领域、科目、模块三个层次构成。
6、中学课程计划编制的原则:中学学科的设置必须保证中学教育目的的实现;要注意中学整体课程内容的相对完整性和衔接性;统一性、稳定性和灵活性相结合。
7、新颁布的课程标准的特点:第一,将素质教育的理念切实体现在课程标准的各个部分;第二,突破学科中心;第三,改善学习方式;第四,体现评价促进学生发展的教育功能,评价建议有更强的操作性;第五,为课程的实施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8、教材的概念:教材是依据课程标准的要求编写的系统反映学科内容的教学用书,是课程标准的最主要载体,是课程标准的具体化,它包括了教师教学行为中所利用的一切素材和手段。
9、课程设计的表现形式:课程计划、课程标准和教材。第三节 我国当前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1、我国基础教育新课改的发展理念:全人发展的课程价值取向,科学与人文整合的课程文化观,回归生活的课程生态观,缔造取向的课程实践观,民主化的课程政策观。
第七章 中学教学(上)
第一节 中学教学的意义和任务
1、教学的概念:教学是以教材为中介的师生双方教和学的共同活动,这种共同活动本质上是一种交往和互动。
2、中学教学的意义:(1)中学教学是一种严密组织起来的传授系统知识技能,促进学生发展的最简捷有效的形式。(2)中学教学是实现全面发展教育的基本途径。
3、中学教学的任务:(1)引导学生掌握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2)发展学生的智力和创造力(3)培养学生具有科学世界观的基础和优良的道德品质(4)发展学生的体力和个性。第二节 中学教学过程
1、教学过程的构成要素:教师、学生、教学内容和教学手段。
2、教学过程的本质的观点:认识过程说,认识和发展过程说,实践说,认识和实践说,多本质说,交往说。
3、中学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1)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动性辩证统一规律(2)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辩证统一规律(3)掌握知识与提高思想辩证统一规律(4)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辩证统一规律。
4、教学过程的基本阶段:引起学习动机,感知课程内容,理解课程内容,巩固知识和技能,应用知识和技能,对学生掌握课程内容情况的检查和评定。第三节 中学教学原则
1、教学原则的概念:教学原则是根据一定的教学目的和对教学过程规律的认识而制定的指导教学工作的基本准则。
2、教学原则与教学规律的关系:教学规律是客观事物发展过程中的本质联系,具有普遍性。人们可以认识、发现和利用规律,但不能创造和改变规律。教学原则是人们制定的,具有主观性,它反映人们对教学工作的要求,并受一定阶级思想的影响。正确的教学原则必然正确反映教学规律,教学规律是制定教学原则的客观依据,只有遵循教学规律制定教学原则,才能保证教学原则的科学性,才能有效地指导教学。总之,教学原则应该是教学规律的反映。
3、我国中学教学原则及运用:(1)直观性原则:是指教师在教学中,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为学生提供有关的事实、实物和形象,以丰富学生的感性认识和直接经验,以学生学习新知识、形成新概念、发展智力和思想品德等奠定基础。贯彻直观性原则的基本要求:要根据中学学科的特点和实际,恰当地选择直观手段;直观教具要有代表性和典型性;运用直观教具要和语言讲解结合起来;要防止为了直观而直观的偏向。(2)启发性原则: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成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注重激发学生的思维活动,使其掌握课程内容的本质,增强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善于积极主动地思考,学会独立的获取知识和运用知识。贯彻启发性原则的基本要求: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学习兴趣和责任感;启发学生积极思考,指导学生思维方法,培养学生自学和独立工作的能力;发扬教学民主。(3)理论联系实际原则:是指教师在教学中密切结合实际,讲清基础理论,并引导学生把读书与实践、思想与行动统一起来,指导学生运用所掌握的理论知识去解决实际中的具体问题,达到有知能用。贯彻理论联系实际原则的基本要求:正确处理感知与理解的关系;处理好理论与实际的关系;教学中应注意联系三个方面的实际,即教学实践、中学生本身的实际和社会实际。(4)科学性与思想统一性原则:是指教师以准确无误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武装学生,同时保证所举的实例、所用的方法以及教学的组织的科学性,并结合课程内容的学习有计划地对学生进行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教育,将二者有机的结合起来。贯彻该原则的基本要求:保证教学的科学性;教师要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深入研究课程标准和教材,挖掘教材内在的思想因素,有目的的对学生进行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教育;教师要加强自身的修养。(5)巩固性原则:是指教学中教师应使学生牢固地掌握所学的基础知识,并在掌握技能、技巧方面达到熟练的程度,当需要时能很快的再现出来,并能熟练地运用于解决实际问题。贯彻该原则的基本要求:要使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巩固;要及时地组织学生进行系统的复习和练习;要指导学生掌握记忆的方法。(6)循序渐进原则:是指教师按照科学知识内在的逻辑联系和学生认知能力发展的顺序进行教学,使学生逐步地、系统地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并在此基础上促进你发展。贯彻该原则的基本要求:教师应按照中学课程内容的逻辑体系进行教学;教师应根据中学生发展的“序”抓好教学;教师既要循序,使教材内容和教学进度适合学生的接受能力,又能使教学内容有一定的难度,使学生“跳一跳,够得着”,这样才能使他们有所提高,才能促进他们的发展。(7)因材施教原则:是指在教学中,教师应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进行教学,既要注意学生的共同特点,又要照顾个别差异,从实际出发,有的放矢地进行教学,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良好的发展。贯彻该原则的要求:教学中教师应首先要考虑中学生的年龄特征,根据不同年龄阶段学生的特点进行教学;教学中,教师还应了解每个中学生的特点,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正确对待“先进生”和“后进生”。
第八章 中学教学(下)第一节 教学方法
1、教学方法的概念:教学方法是为完成教学任务采用的教师教和学生学的共同活动方式的总称。它既包括教师教的方法,又包括学生学的方法,是教法和学法的统一。
2、中学教学方法的选择主要依据以下几个方面:教学的目的任务,中学课程的性质及其特点,中学生的身心特点,学校的设备条件,教学的时限,教师自身的条件。
3、我国中学常用的教学方法:讲授法、谈话法、讨论法、读书指导法、演示法、参观法、练习法、实验法和实习作业法。
第二节 中学教学组织形式
1、教学组织形式的概念:是指为完成特定的教学任务,教师和学生按一定要求组合起来进行活动的结构。
2、我国中学教学基本组织形式:班级授课制。其特点为:(1)以“班”为学生人员组成的单位(2)以“课时为教学的时间单位(3)以“课程表”为教学活动的基本周期(4)以“课”为教学活动的基本单位。
3、我国中学教学的辅助形式和特殊形式分别是个别指导和现场教学、复式教学。第三节 中学教学工作的基本环节
1、中学教学工作的基本环节是:备课、上课、作业的布置与批改、课外辅导、学业评价。其中,备课是教学工作的基础和前提,上课是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作业的布置与批改、课外辅导、学业评价是教学工作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
2、备课应做好的工作:(1)备教材:确定具体的教学目标;突出重点,解决难点;领会插图,认真准备插图、挂图和板画;钻研习题,认真准备练习和作业;备提问。(2)备学生(3)备教法。
3、上好一堂课的要求:教学目的明确,教学内容正确,教学方法恰当,教学组织得好,师生互动得好,教师要有全面扎实的教学基本功。
第九章 德育 第一节 德育概述
1、德育的概念:德育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的社会和受教育者的需要,组织适合受教育者成长的价值环境,采用合适的方法和内容,促进受教育者思想、道德、政治、法制、心理等方面素质发展的系统活动。
2、从历史和现实的角度,阐述广义德育概念具有哪些合理性?答:(1)广义德育概念的形成,有着特定的历史原因:首先,是受我国特定文化传统影响的结果;其次,是革命战争以来德育实践的延续;再次,是学习苏联德育理论的结果。从以上原因分析可以看出,广义的德育概念存在着一定的合理性。(2)另一方面,广义的德育概念也有着现实的合理性,在实际生活中,人的德性不可能独自得到发展,道德和政治、思想、心理等也存在诸多联系。一个人在基本道德品质方面不合格,其思想、政治上也很难有健康的追求,很难经得起人生的考验。反过来,人如果没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也很难保证有良好的道德。道德教育如果完全脱离政治教育、思想教育、法制教育,在逻辑和操作上都不具有可行性。
3、德育的功能:(1)德育对社会发展的功能:政治方面,第一,通过直接的政治理论、政治意识的宣传,使受教育者逐步实现自身政治角色的认同,意识到与这种角色相适应的政治权利义务,引导相应的政治行动;第二,通过培养人们良好的道德和风俗习惯,帮助社会消除不良的思想意识和陈规陋习,建立和完善新的思想道德体系,从而有利于整个社会的统一和稳定。经济方面,从宏观上讲,德育既可以推动社会形成一定的价值观念、经济思想,以此影响整个社会的经济生活的价值取向;从微观上看,德育通过对劳动者道德品质的培养,作用于经济发展。文化方面,一方面,德育可以深入到文化结构的深层,成为文化差异的重要力量;另一方面,通过学校德育可以促进或阻碍异质文化的互动。(2)德育对个体发展的功能:德育的生存功能:德育的核心任务是要赋予每一个个体以科学的价值观、道德原则和行为规范等,以此实现个体的社会化。德育的发展功能:主要指德育对个体品德发展所发挥的实际影响。德育的享用功能:德育可使每个个体满足自己的需要、愿望(主要指精神方面),从中体验到满足、快乐、幸福,获得一种精神上的享受。(3)德育对其他各育的功能:德育可以为其他各育提供方向,保证教育本质的实现;德育对其他各育具有促进功能,主要有两点,即动机激发作用和学习习惯上的支持。第二节 德育目标和内容
1、德育目标:即德育活动所预期达到的目的,是教育活动本身对受教育者道德素质培养所要遵循的规格要求或质量标准,它是德育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对德育实践起着根本性的指导作用。
2、德育目标的特征:德育目标具有历史性、社会性和价值性。
3、影响和制约德育目标的因素主要有两大方面:社会因素和人的因素。(1)德育目标的制定和德育内容的选择必须符合社会发展的需要,社会生产力和科学技术发展水平是德育目标得以生存发展的物质基础;德育目标既是政治、经济制度在德育上的反映,同时又受制于政治、经济制度;另外,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文化传统也对德育目标有着深远影响。(2)德育目标制定必须符合人的身心发展规律和年龄特征。
4、当代德育目标和内容的变革:首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发展对学校德育目标提出了变革的要求;其次,对外开放的扩大和深入使学校德育面临新环境和新挑战,也促使德育目标变革;最后,工业文明和电子信息技术的发展也需要我们进一步完善德育目标体系。第三节 德育过程
1、德育过程的含义:德育过程是德育活动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动态展开,在德育目标的指导下,将经过选择的德育内容内化为学生个体的品德素质结构,并使之发生所期待的整体性变化的过程。如何理解:(1)德育过程是一种育德的活动过程,是德育活动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展开(2)德育过程是有目的的活动过程(3)德育过程是受教育者与教育者共同参与的过程。
2、德育活动的构成要素:教育者及其活动、受教育者及其活动、德育内容与德育方法。
3、德育过程的主要矛盾:德育过程与外部环境的矛盾和德育过程内部诸要素之间的矛盾。
4、德育过程的基本规律:(1)德育过程是培养学生知、情、意、行的过程,具有统一性和多端性(2)德育过程是学生在活动和交往中接受多方面影响的过程,具有社会性和实践性(3)德育过程是促进学生思想品德内部矛盾斗争的过程,具有主动性和自觉性(4)德育过程是长期的不断提高的过程,具有反复性和渐进性。第四节 德育原则
1、德育原则的含义:德育原则是根据教育目的、德育目标和德育过程的基本规律提出的指导德育工作的基本要求和准则。
2、德育的基本原则:(1)知行统一原则 贯彻该原则的基本要求:第一,要对学生晓之以理,导之以行;第二,要教育和引导学生在知行统一上严格要求自己;第三,教育者更要以身作则,做好示范引导。(2)循序渐进原则 贯彻该原则的基本要求:第一,要了解学生道德发展现有的水平;第二,还要掌握受教育者可能的发展状态,使德育要求和方法的选择在受教育者的“最近发展区”内进行。(3)发扬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原则 贯彻该原则的基本要求:第一,教育者应注意消除对学生的固有印象,客观公正而又全面地分析和了解学生;第二,要引导学生自觉利用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形成自我教育能力。(4)爱和民主原则 贯彻该原则的基本要求:第一,教师要热爱学生,尊重和信赖学生,善于从学生的视角来看问题;第二,注重德育过程的民主化,构建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5)集体教育与个别教育相结合原则 贯彻该原则的基本要求:第一,努力培养和形成良好的学生集体;第二,充分发挥学生集体的教育功能;第三,要重视个别教育工作,把集体教育与个别教育结合起来。(6)教育影响的一致性和连续性原则 贯彻该原则的基本要求:第一,应注意教育影响互相衔接,有计划、有系统、分层次地进行;第二,要求学校内部各方面对学生的教育影响要一致;第三,要谋求学校、家庭、社会三个方面的合作,形成立体化、网络化的德育工作模式。第五节 德育方法
1、德育的基本方法:(1)说服教育法 运用该法的要求:第一,注意沟通形式的多样化;第二,谈话 要注重帮助学生理解各种道德规范的价值;第三,还要注意谈话语言的艺术。(2)榜样教育法 运用该法的要求:第一,榜样要植根于受教育者当下的生活;第二,不能神化榜样人物;第三,注意适当地体现“德福一致”的价值观念;第四,正确对待偶像崇拜现象;第五,教师和父母要注意身教,成为青少年的好榜样。(3)道德叙事法 运用该法的要求:第一,叙事前,有备而来。准备的任务主要有二:一是叙事素材的选择,二是形成教师对故事的体验和理解。第二,叙事中,运用技巧。第三,叙事后,价值引导。(4)交往实践法 运用该法的要求:第一,对同伴团体进行价值引导;第二,激发同伴团体交往的动态化;第三,帮助学生克服人际交往障碍;第四,协调交往冲突。(5)道德讨论法 运用该法的要求:第一,教师要搜集或设计出的某一道德情境,必须与学生生活紧密联系,这样学生才能感兴趣;第二,教师除了要提供道德情境之外,还应设计出恰当的问题和恰当的标准;第三,小组的编制要科学,将不同认知水平或阶段的学生放在一起;第四,教师也要对整个讨论过程进行调控。
第十章 班主任与班级管理 第一节 新时期班主任工作特点
1、新时期班主任的角色:(1)班主任是社会主流价值观念的引导者和社会生活规范的训育者;(2)班主任是学生发展潜质的发现者和学生自主发展的引领者;(3)班主任是学校内外各种教育力量的协调者和整合者。
2、班主任工作的时代任务:(1)加强对学生进行中华传统美德的教育,帮助学生肃清网络文化的不良影响;(2)在促进学生一般能力充分发展的同时,关注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发展;(3)适当协调社会发展需求与家长教育意愿之间的关系。
3、班主任胜任力的时代要求:教育教学能力,班级管理能力,道德反思能力,精神关怀能力。第二节 班主任工作的内容和方法
1、班主任在组织和培养班集体工作中主要面临如下四个方面的任务:(1)创造性地设计班级建设目标(2)合理为班级成员进行角色定位(3)构建开放、多维、有序的班级活动体系(4)营造健康向上、丰富活跃的班级文化环境。
2、班级活动的含义:班级活动是班主任指导学生依据一定的教育目标设计的、组织班级所有成员共同参与的教育活动。
3、班级活动组织和设计的基本原则:(1)班级活动的设计和组织应当具有系统性和目的性(2)班级活动的多样性决定其形式的多样化(3)组织班级活动过程中,要处理好教育者主导作用和学生主体地位之间的辩证关系。
4、班级文化建设的主要内容:(1)精心创建班级物质环境(2)营造良好的人际交往环境(3)培育健康的班级舆论和班风。
第三节 班级管理
1、班级的特征:其一,班级具有源于正式组织层面的特性与源于个人属性层面的特性;其二,从正式组织层面对学生提出的要求与学生作为个人属性的需求之间多少会需求发生矛盾;其三,实现正式组织要求的力量与实现作为个人属性之需求的力量相互碰撞,制约着班级的发展模式。
2、班级的结构:是班级成员之间比较持续的种种关系的总体状态,它反映了正式组织层面与个人属性层面两方面的需求。
3、班级的正式结构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是对全班工作负责的角色,即班干部;第二层是对小组工作负责的角色,即小组长;第三层是只对自身的任务负责的角色,即小组一般成员。
4、班级的非正式结构通常分为三种类型:亲社会型、自娱型、反社会型。
5、班级组织的发育分为三个重要阶段:孤立探索阶段、群体分化阶段、组织整合阶段。
6、班级岗位建设的运作过程包括五个环节:岗位设置,岗位竞聘,岗位实践,岗位评价,岗位轮换。
7、班级规则的类型:道德规则、契约型规则、强制性规则。
8、班主任在班级的学习型团体建设中要对学生作如下几方面的具体指导:(1)对学生进行学习型团体自立指导;(2)指导学生掌握学科、教材的传统学习方法;(3)指导学生掌握与教授方式相对应的学习方法。
第四篇:教育学第二章知识要点总结
2011/7/3
第二章 教育与社会的发展
本章目标
1,识记政治经济制度、生产力与教育的基本关系。2,理解教育与科学技术、教育与文化的相互关系。
3,运用信息技术对教育的影响,分析未来中国教育的发展趋势。
第一节 教育与政治经济制度
一、政治经济制度对教育的制约(表现在4个方面)
1,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的领导权。2,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着受教育的权利。2,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着教育目的。
4,教育相对独立于政治经济制度。A、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的领导权。
在人类社会中,谁掌握了生产资料的所有权,谁掌握了国家政权,谁就能够控制精神产品的生产,谁就能控制学校教育的领导全。它通过3个方面来实现:
一、利用国家政权的力量来掌握教育的领导权;
二、利用经济的力量来掌握教育的领导权;
三、以意识形态上的优势力量来影响和控制教育。B、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着受教育的权利
一个国家设立怎么的教育制度,什么人接受什么样的教育,进入不同教育系列的标准怎样确定,基本上是由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的。教育发展的历史告诉我们,在不同社会里,不同的人享有不同 的受教育权。比如:我国西周的国学规定只有国子和贵族之子才能入学。
C、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着教育目的
教育的根本制度是培养人。社会的政治经济制度不同,教育的目的也就不同,政治经济制度,特别是政治制度是直接决定教育目的的因素。比如:我国夏商周时代设立学校的目的在于“明人仑”(学则三代共之,皆所以名人伦也。-----《孟子》)。
又如,社会主义是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主体的社会,因此,社会主义学校的教育目的,与历史上的任何阶级社会的教育目的是不同的,它是逐步消除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之间的差别,是为了培养有道德、有文化、有理想、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D、教育相对独立于政治经济制度
就教育与政治经济制度的不平衡而言,一方面,教育往往落后于政治经济而存在;另一方面,在一定条件下,也可以产生某些超越既有政治经济制度的新的教育思想、教育理念。
二、教育对政治经济制度的影响
1、教育为政治经济制度培养所需要的人才。
通过培养人才实现对政治经济的影响,是教育作用于政治经济的主要途径。主要是通过学校教育来实现的。(1)培养人才,使其具有一定的思想意识,在维护和巩固一定的政治经济制度中发挥积极的作用。(2)学校在培养人才时,不仅使他们形成一定的思想观点,而且还像他们传授社会长期积累下来的经验、知识和技能,以使他们能直接作用于政治经济制度。
2、教育是一种影响政治经济的舆论力量
(1)学校自古以来就是宣传、灌输、传播一定阶级的思想体系、道德规范、政策路线的有效阵地。
2011/7/3(2)教育就成了宣传某种思想,借以影响群众,服务于一定的政治经济制度的现实力量。“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体现了这一点。
3、教育可以促进民主
(1)国家的民主程度直接取决于国家政体,间接取决于国家公民的文化程度和教育事业发展的程度。
(2)普及教育的程度越高,人们的知识越丰富,人民的权利意识就越强,并由此认识民主的价值,推崇民主的政策,推动政治的改革和进步。
(3)教育民主一般指的是受教育权利的占有和实现。三,政治经济制度与教育的关系
政治经济制度直接制约着教育的性质和发展方向,教育又对
一定的政治经济制度有不可忽视的影响,这种影响会随着现代化进程的加快,作为促进社会进步的力量,变得越来越重要。
第二节 教育与生产力
一、生产力对教育的决定作用
1,生产力水平决定着教育的规模和速度
任何社会教育发展的规模和速度必须取决于两个方面的 条件:一,物质资料生产能为教育的发展提供物质基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及其所能提的提供的剩余劳动数量,直接制约着一个国家在教育经费方面的支付能力。教育经费的数量直接影响到校舍设备、师资条件等方面的教育资源,而教育资源是决定教育事业发展规模的主要因素。二,生产力发展水平对教育提出的要求。要求来自于社会,需要来自个人。比如:从世界教育发展历程来看,第一次工业革命后提出了普及初等教育的要求;第二次工业革命后,提出了普及初级中等教育的要求;第三次工业革命后,提出了普及高等中级教育的要求;信息革命后,提出了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要求。2,生产力水平制约着教育结构的变化
教育结构通常包括基础教育、职业技术教育、高等教育、成人教育在内的各种不同类型和层次的学校组合和比例构成,以及不同性质的专业之间的比例构成。3,生产力水平制约着教育的内容和手段
比如,学校中的自然学科和生产技术方面的内容在不断增加和更新,19世纪中叶,英国的教育思想家斯宾塞,提出了较为系统的课程理论。4,教育相对独立于生产力的发展水平
一方面,生产力的发展为教育发展提供的物质添加越来越好,对教育的要求越来越高;另一方面,教育对生产力发展的促进作用也越来越明显。
二、教育对生产力发展的促进作用
(一)教育促进生产力发展的实现途径
教育对生产力的促进作用,从根本上说,就是通过两个方面来实现的,教育再生产劳动力和教育在生产科学知识。
1,教育再生产劳动力
劳动力的质量和数量是影响生产力发展的重要因素,表现在两个方面:教育培养人的劳动能力,使潜在的劳动力转化为现实的劳动力;教育提升人的劳动力。它包含一,教育可以提高劳动者的质量和素质,二,教育可以改变劳动力的形态,三,教育可以使劳动力得到全面发展。2,教育再生产科学知识
马克思指出:生产力里面包括科学在内。教育是实现科学知识再生产的重要手段:一,2
2011/7/3 首先表现在继承上,继承性是科学的一个特点。二,教育进行的科学知识在生产具有扩展性。三,教育再生产具有高效性。
教育的主要职能是传递人类已有的科学知识,但它也担负着发展科学、产生新的科学知识的任务。
(二)人力资本理论
1,传统的西方经济学把土地、劳动、资本看成生产的三要素。但是,到了60年代,在人力资本理论形成以后,提出了人力资本是现代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甚至是首要因素。2,1960年12月,美国经济学家舒尔茨在美国经济学第73届年会上所做的“人力资本投资”的演讲,被成为人力资本论的“宪章”。人力资本论的核心是“人力资本”,它是资本的形态,因为它是未来薪水和报酬的源泉,它是人的资本形态,因为它体现在人身上,属于人的一部分。比如:“长期以来,人们就抱有一种顽固的偏见,认为资本只包括物资设备,建筑物和物资库存等。这种偏见在很大程度上成为政府贬低人力资本投资,提高物理资本投资的固执态度的原因。”-----舒尔茨《高等教育的经济价值----国际展望》。人力资本理论指出,“教育作为经济发展的源泉,其作用远大于被看做世纪价值的建筑物等。
舒尔茨的研究结论是:有知识,有技能的人是一切资源中最重要的,人力资本投资的收益大于物力资本投资。
第三节 教育与科学技术
一,科学技术对教育的影响 1,科学技术对教育的影响,首先表现为对教育的动力作用。比如:科学技术的发展促成了以学校教育为轴心包括各种教育形式的现代教育体系的确立。
2,其次,科学及时的发展还能为教育的发展指明方向,预示结果,引导教育遵循着科学的轨道前进。表现在几个方面:
一、科学技术能够改变教育者的观念。教育观念是教育者的教育价值观、教育理想、教育目的的总和。
二、科学技术能够影响受教育者的数量和质量:一方面,科技发展正日益揭示出教育对象的身心发展规律,另一方面,科技的发展及其在教育上的广泛应用,使教育对象得以扩大。
三、科学技术可以影响教育内容。教育在内容上呈现出分化和专门化的特征。20世纪以来,现代科学又有了新的变化:一方面是学科的高度分化和高度综合。另一方面,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合流的趋势日益显现,出现了大科学概念。
四、科学技术对教育技术的影响。教育媒介所经历的大的变化,每次都与科技发展息息相关。
二,教育对科学技术发展的作用
1,教育能完成科学技术的再生产。科学技术的在生产有多种途径,而学校教育是科学技术再生产的最主要的途径。教育作为科学技术再生产的工具,其作用一方面在于科学的继承与积累,另一方面在于科学的扩大再生产。2,教育推进了科学的体制化。
概念:
17、18世纪以后,出现了职业的科学家,出现了专门的科学研究机构,这被称为“科学的体制化”,3,教育本身具有科学研究的功能。4,教育具有推进科学技术研究的功能。三,信息技术与教育
1,信息技术,简称IT,是人类现代文明和进步的一个重要标志。以多媒体和网络技术为核心的信息技术。
2,信息技术产生对教育产生的影响
2011/7/3(1)信息技术改变着人们关于知识的观念。包括数量观念和质量观念。(2)信息技术改变着人们关于学习和教育的观念。教育过程在本质上成为一种选择过程。师生可以利用网络学习。
(3)信息技术的日益成熟和普及为实现教育的第三次飞跃提供了平台。首先,信息技术的智能化,使因材施教成为可能。其次,信息技术实现了人机互动模式。再次,纤细技术将促进师生关系的民主化。信息技术的三次变革:第一次是电报、电话和无线电的诞生与推广应用,第二次是电视机、计算机和人造卫星的发明与应用。20世纪80年代以来,进入了以计算机和网络技术为标准的信息技术时代。
四,简答:传统的学校教育和网络教育的不同之处
传统的学校教育是“金子塔型”的等级制教育,网络教育却是“平等的”开放式教育;传统学校教育的优劣标准所依据的是掌握在他人手中的“筛选制度”,网络教育所依据的是掌握在自己手中的“兴趣选择”;传统学校教育是较严格意义上的“年龄段教育”,网络教育是“跨年龄段教育”,或者是“无年龄段教育”。传统学校教育存在着时空限制,而网络教育是跨时空教育。
第四节 教育与文化
一,教育与文化是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关系
1,19世纪90年代以后,文化概念正式进入到人类学家的研究范畴。英国人类学家爱德华.B泰勒《原始文化》,中对规范文化概念具有重要意义。他说:“文化是一个复合的整体,其中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风俗以及人作为社会成员而获得的任何其他能力和习惯。
3,文化的概念
广义上,文化是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称。
狭义上,文化则是指社会的意识形态,如社会的思想道德、科技、教育、艺术、文学、宗教、传统习俗等以及与之相适应的制度和机构的复合体,社会的精神文化。
(一)教育是一种特殊的文化现象
教育的双重文化属性(传递和深化文化与构成文化本体)决定了它在社会文化中具有十分特殊的地位。文化有两种存在方式:存储形态的文化,活跃形态的文化。
(二)教育与文化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关系
教育与文化既有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一面,又有在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过程中变化与发展的一面。一,教育对文化的影响:1,教育对于文化的传递与保存功能。文字的出现同时也促成了独立形态的学校教育的产生。2,教育的文化选择与整理功能。3,教育的文化交融与创新功能。
4,文化对教育的影响
首先,文化的发展,尤其是科技的发展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从而增加了教育发展的物质资源,提高了全社会的教育水平。
其次,绞死的素质、学生的文化水平、教材、教学参考资料、教育实验用具等教育手段及其他教育因素所载负的文化的质和量,都会直接影响教育的水平和质量。二,学校文化
1,学校文化不仅包括学校全体尘缘共同遵守的一些观念和行为,而且也包括部分成员共同遵守的观念和行为;2,学校文化即可能会给学校预订教育目的的达成带来积极意义,也有可能阻碍教育目的的达成,这是由学校文化总蕴含的丰富多样性和歧义性所决定的;3,学校文化的核心是学校各群体所具有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其中最具决定作用的是思想观念特别是价值观念。、2011/7/3 2,学校文化是指学校全体人员或部分成员习得且共有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三,学校文化的特征
1,学校文化是一种组织文化。学校是一个社会组织,组织现象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现象2,学校文化是一种整合性较强的文化3,学校文化以传递文化传统为己任。突出的表现在它所使用的教材或者说传递的教学内容上。4,校园文化——学校文化的缩影。
2,校园文化是人们为了保证学校中教育活动的顺利进行而创立和形成的一种特有文化形态,是学校在自身的发展过程中有意无意形成的。
3,学校文化又可以分为:学校物质文化,学校组织和制度文化,学校精神文化以及学校领导者亚文化、教师亚文化、学生亚文化、学校职工亚文化、以及课程亚文化和活动亚文化等。
4,学校物质文化分为:学校环境文化和设施文化。
5,学校的组织和制度文化,是学校管理的杠杆。有三种主要的表达方式:1,保证学校正常运行的组织形态,不同层次、不同性质的学校有不同的组织形态和体系;2,规章制度3,角色规范。
6,学校的精神或观念文化是校园文化的核心。包括四种基本成分:一是认知成分,二是情感成分,三是价值成分,四是理想成分。学校精神文化的根本特征在于精神生活的陶冶,中心是学生的文化体验和精神感受,以及在这种体验和感受中学生获得的快乐和意义。7,校园文化,特别是良好的校风具有鲜明的教育作用。校风是学校中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的统一体,是经过长期实践形成的。具有不易消散的特点。
三、学生文化
(一)学生文化的成因 1,学生个人的身心特征2,同伴群体的影响3,师生的交互作用4,家庭的社会经济地位5,社区的影响。
(二)学生文化的特征
过渡性,非正式性,多样性,互补性
第五篇:教师资格考试 教育学 重点
第一章
教育与教育学
1.儒家非常重视教育在国家发展和人的发展中的作用。《礼记》是儒家著作,其中《学记》(启发式教学)“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大学》“三纲领,八条目”《中庸》“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辩之、笃行之”。为经典。
2.孔子的教育活动和教育思想见于其弟子辑录的《论语》中。主张“启发式”教学、“因材施教”
3.苏格拉底:古希腊人。启发式教育,《产婆术》,方法:讨论、谈话、提问等。
4.西方教育思想史上的三个里程碑:①②③
①柏拉图:古希腊人。培养哲学人才,《理想国》和《法律篇》。
②卢梭:法国人。《爱弥儿》,强调培养自然人,教育要顺其自然,自然主义思想。被誉为“教育史上的哥白尼革命”
③杜威:美国人。《民主主义与教育》。现代教育代表,提出三个中心,儿童中心、活动中心、经验中心。
5.夸美纽斯:捷克教育家,1632年撰写《大教学论》,提出泛智教育思想、教育要适应自然、分科教学。
6.赫尔巴特:德国哲学家,传统教育代表,1806年出版了《普通教育学》,围绕三个中心:教师、教书、教室。
7.教育起源:
心理起源:孟禄,美国心理学家,强调“无意识模仿”。
劳动起源:在社会主义国家广为流传,如:中国。
第二章
教育与发展
1.教育对文化的影响:是指教育对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所起的作用。
功能:①教育的文化传承功能(物+人)②教育的文化选择功能(教材)③教育的文化整合功能(多元文化)④教育的文化创新功能(创新)
2.影响人发展的因素:遗传、环境、教育和个体的主观能动性四方面。
第三章 教育目的
1.西方传统教育目的观:
①宗教本位论:代表人物:夸美纽斯、乌申斯基、小原国芳。
②个人本位论:代表人物:卢梭、裴斯塔洛齐、福禄培尔。基本观点:主张教育目的应依据个人需要来确定,教育目的就在于使人的本能和本性得到自由发展,个人价值高于社会价值。
③社会本位论:代表人物:迪尔凯姆、凯兴斯泰纳。基本观点:主张教育目的应根据社会需要和社会价值来确定。
2.我国教育目的的基本精神:
①我国教育目的体现了社会主义方向性;
②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是我国教育目的的理论基础;
③培养“劳动者”是我国教育目的的总要求;
④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是我国教育目的的质量标准;
⑤教育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是我国教育目的的一贯坚持原则;
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是我国教育目的的时代取向。
第五章 课程
1、课程的类型
①从内容固有属性分:学科课程与经验课程。
②从内容组织方式分:分科课程(价值在于使学生获得逻辑严密和条理清晰的文化知识)与综合课程(在于通过相关科学的整合,促进学生认识的整体性发展并形成把握和解决问题的全面的视野和方法)。
③从课程计划对课程实施要求分: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④从课程设计、开发和管理的主体分:国家课程、地方课程与校本课程。
⑤从课程性质及其表现形式分:显性课程(正式课程或官方课程)与隐性课程(学校建筑、设备、空间布置,师生关系、校训、同伴关系、校风等等。)
2、课程理论流派
①学科中心主义课程论 代表人物:夸美纽斯、斯宾塞、赫尔巴特和布鲁纳。主要观点:知识是课程的核心,应重视知识的系统传授;强调以知识的学科逻辑体系来组织编排课程;强调学科的基本结构;强调课程目标是理智训练和智力发展。
②经验主义课程论 代表人物:杜威。主要观点:课程的实质是经验;儿童及其活动是课程的中心;强调课程组织的心理化;主张打破严格的学科界限,强调让儿童在活动中学习和发展。
③社会改造主义课程论 代表人物:康茨、布拉梅尔德、弗莱雷。主要观点:课程是实现未来社会变化的运载工具;社会问题是课程的核心问题;课程知识应有助于学生的社会反思,唤醒社会意识、社会责任和社会使命感;课程的学习方式是让学生尽可能多参与到社会中去。
④人本主义课程论 代表人物:马斯洛(研究人的需要)、罗杰斯。主要观点:课程目标是促成学生的自我实现;课程要适合学习者的兴趣、能力及需要;在课程的组织上,强调“整合”;在课程的设计上,重视人文学科。
3、课程的表现形式:①课程计划、②课程标准、③教材(教学材料)P115-119理解内容
4、课程实施的取向:①忠实取向(执行落实方案过程)、②相互适应取向(课程设计者和实施者进行调试)、③创生取向(教师与学生联合创造教育经验)。
5、新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P124看一下
第六章 教学
1.教学的任务
①引导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形成基本技能(创造性学力+发展性学力);
②发展学生能力,增强学生体质;
③.培养高尚的审美情趣,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促进个性的健全发展。.2.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 ①教育学相统一的规律、②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相统一规律、③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相统一规律、④传授知识与思想品德教育相统一规律
3.启发性原则—孔子
(重点记忆)
启发性原则: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善于启发诱导,充分调动学生的自觉性和积极性,引导他们独立思考,主动探索,生动活泼地学习,融会贯通地掌握知识和技能,不断发展自己的能力。
基本要求:①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 ②启发学生积极思考,指导学生学会学习③发挥教学民主,构建和谐师生关系。
4.教学工作的基本环节
备课、上课、作业的布置与批改、课外辅导和学习评价
上课基本要求:①目标正确。能够实现认知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大领域目标的统一。
②内容正确。教学内容必须保证科学性与思想性的统一。③方法恰当。可以运用多媒体教学,增强教学形象性和直观性,通知注重对学生进行学习方法指导。
④结构合理。是讲授、提问、演示、讨论、练习等与教学活动融为一体。⑤教学能力强。教师具备良好的课堂组织和应变能力,有效地对课室教学进行组织、管理和控制,冷静、机智地处理课堂突发事件
⑥效果优良。看效果主要看学生是否注意力集中、是否积极主动、是否思维活跃等。
第七章
学校德育
1.我国德育内容(简答,记住)
我国中小学德育内容包括以下几方面:①爱国主义教育 ②集体主义教育 ③马克思主义常识和社会主义教育 ④理想教育 ⑤道德教育 ⑥劳动和社会实践教育 ⑦社会主义民主观念和遵纪守法教育 ⑧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教育。
第八章
教师与学生(重点)
1.衡量教师社会地位高低因素:政治地位、经济地位、专业地位、职业声望。
2.(重点记忆)教师专业发展的内涵:是指教师作为专业人员,从专业知识、专业能力、专业心理品质等方面不断发展与完善的过程。3.(重点记忆)教师专业发展的具体内容:①专业精神的形成。教师需通过教学实践,将理想与现实结合起来,实现从理想到行为的转化,形成坚定的职业理想及正确的教育观。
②专业知识的拓展。包括学科专业知识不断加深,科学文化基础知识不断拓宽,教育学科知识的深化,教学实践性知识的获得。③专业能力的发展。包括教学设计能力,语言表达能力,教育教学组织管理能力。④专业自我的建立。包括正确的自我认知,积极的自我体验,自我调控。
4.(记忆)学生的本质特征:①学生是具有主体性的人 ②学生是处于发展中得人 ③学生是以学习为主要任务的人。
5.(记忆)教师对当代学生观:①尊重学生的人格 ②尊重学生的独特性 ③尊重学生的创造性 ④维护学生的合法权益,依法施教。
6.(重点重点,大题)良好师生关系的建立。
影相师生关系的因素:具体表现在教师、学生与环境三个方面。
⑴教师因素。①教师的教育观念。教师应明确自己是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引导者、参与者角色,师生之间是“人-人”平等的关系。②教师的领导方式。教师领导方式分为专制型管理方式、放任型管理方式和民主型管理方式。③教师的智慧。教师的智慧不是一种纯粹的理性智慧,而是一种实践智慧,它整合了教师的个人知识、实践经验、人生体验、专业精神追求和个人教育品质。④教师的人格因素。教师的能力、气质、性格等是影响师生关系的重要因素。
⑵学生因素。①学生对教师的认识、评价直接影响师生关系的建立。②学生的不成熟也是影响到师生关系的因素。学生对人和事物的认识往往停留在事物表面,情绪容易激动,会发生冲撞教师的现象,从而影响良好师生关系的建立。
⑶环境因素。主要是学校人际关系和课堂的组织环境因素。学校人际关系包括教师与教师、教师与家长、教师与学校领导关系。课堂组织环境包括教室的布置、座位的排列、学生的人数等。
7.(重点,大题)良好师生关系建立的策略
①树立现代教育理念 ②尊重、理解、关爱学生 ③主动与学生交往,善于与学生沟通 ④提高自我修养,健全人格。
第九章
班主任工作(重点)
第三节:班级组织与管理的基本策略(一至八大点,分析、提炼、整合)
一、了解和研究学生
⑴班主任了解和研究学生的内容:主要有两方面①了解和研究班集体。包括班集体的基本情况、班级学生总体情况和学生生活社区环境等。②了解和研究学生个人。包括学生基本情况、家庭情况、学生个性情况等。
⑵班主任了解和研究学生的方法:①查阅学生档案。②观察法。③谈话法。④调查法。
二、营造良好的班级气氛
良好的班级气氛通常具有以下特点:融洽的师生关系;双向师生互动与沟通;合作的同学关系;积极的学习气氛;积极地学习风气;和谐的班级气氛。
为营造良好的班级气氛,教师应遵循以下原则:①运用情绪暗示原则②多运用鼓励与强化③给予各种适时关怀④教师必须以身作则⑤正确运用归因理论。
三、明确班集体的奋斗目标
班集体的奋斗目标根据时间的长短可以分为:短期目标,如提高学习英语的兴趣;中期目标,如本学期获得优秀班级称号;长期目标,如被评为全国先进班集体等。班主任要让班级成员明确本班的奋斗目标。
四、抓好班干部队伍建设
班主任要把班级管理好,班级骨干是必不可少的。在开学之初,班主任就要了解学生入学材料,初步掌握学生的各种能力、性格、特长,从而确定班干部的人选,此外,还要注意在日常生活中从学生的思想作风、心理状态、学习态度、主动精神等方面发现学生骨干。
五、制定班级组织的规章制度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要做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将治班的各项规章制度落到实处。
六、搞好班级学习管理
班主任在班级学习管理过程中,要坚持全面发展的质量观,根据培养目标要求,完成智育任务和个性全面发展的要求。既要对学生的学习提出统一要求,重视对群体学习的管理,又要针对学生的个别差异,实行分类指导,还要充分关注班级中学生的兴趣和需要,并创设条件,以发展个性和特长。
七、开展丰富多彩的班级活动
班级活动形式多样,按活动内容可分为:学习活动、科技活动、文娱体育活动、社会实践活动、社区服务、班队活动等。班级活动是一种目的行为,班主任在设计活动过程应遵循一定的设计原则:①教育性原则②针对性原则③主体性原则④易操作性原则。
八、做好班级管理工作计划和总结
班级管理工作计划要根据教育政策法规、中小学培养目标来制订,要与学校工作计划和本班实际相联系,计划要全面,目的要明确,条理要清晰,阐述要简练,操作要可行。班级管理工作总结是班级工作过程的最后一个环节,它既是对工作计划执行情况的检查,也是对工作质量的全面评估,以便总结经验教训,不断改进工作方法,提高工作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