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2010-2011学年上学期六年级数学期末测试质量分析
2010-2011学年上学期六年级数学期末测试
质量分析
黄土坡小学
***
一、试卷评价
本试卷涵盖面比较广,考查了学生多方面的能力,试卷紧扣新课程理念,从概念、计算、操作、应用等方面考查学生的双基、思维、操作、问题解决的能力,可以说全面考查了学生的综合学习能力。这次考试体现了课程改革的一些成果,也暴露了我们教学中存在的不足,为今后进一步改进教学工作提供了宝贵的经验。试卷全面考查学生对教材中的基础知识掌握情况、基本技能的形成情况及对数学知识的灵活应用能力。
二、考试情况
六年级学生29人,到考29人,到考率100%;85分以上5人,优秀率17.2%,及格人数24人,及格率82.8%,平均分78.9分。
三、试卷分析 填空题:
此题内容属于基础题,大部分学生能够正确地完成。百分数应用(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增加或减少百分之几的应用)这个环节错误较多,主要原因是分析能力有限及计算不过关;比的应用错误较多,学生对之前所学知识遗忘较快;半圆或圆周长比错误较多,对周长概念理解不够。整道题比较灵活,即考查了学生长方形的有关知识,又考查了学生的灵活应用能力。选择题:
大部分学生能较好地确定圆心的位置及决定圆大小的因素,能联系生活中 的实际较准确地确定视线地问题,但由于初次接触正负数,对于其中的特点容易出现混乱,另外有关生活中的一些逻辑揄能力还不是很强。计算题:
学生的完成情况一般,学生计算不够细心,失分较多。解方程方面有的学生没有写“解”,百分数化小数化错了,有的学生相除也除错了。化简比有的学生与求比值混淆,有的结果直接写出比值来。操作题:
此题分为三部分,主要考查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空间观念和图形变换的空间想象能力。大部分学生能够正解画出圆,部分学生对称轴画得不准确,没有标出半径;对三视图也基本上能掌握。图形的变换学生基本掌握,只是在轴对称图形和旋转图形错误有部分错误。统计分析:
此题主要考查学生的统计分析能力,第1、2题大部分学生正确,个别计算不过关的学生错误较多。第3题大部分学生能根据统计图的数据写出理由,基本上还是有理由的。第4题提出问题,大部分学生能正确提出两步计算的百分数应用题,并能正确解答,但还有个别的学生提不符合要求的问题,甚至不会提问题。解决问题:
此题主要考查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从卷面情况来看,大部分学生应用题的数量关系分析能力较差,基本掌握百分数的知识,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增加百分之几,能用方程解百分数应用题,计算得分率都比较低,卷面比较整洁。学生审题不仔细,做题不认真,有的学生方法懂得,可数字抄 错或算错。极个别学生可以基础比较差,题目数量关系混乱,失分较多。
四、对当前数学教学的思考与建议
(一)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1、认真备课。备好课是上好课的前提。
2、创设生动具体的情境。根据六年级学生的年龄和思维特点,教师应充分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设计生动有趣、直观形象的数学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理解和认识数学知识。
3、重视知识的获得过程。任何一类新知的学习都要力争在第一遍教学中让学生通过操作、实践、探索等活动充分地感知,使他们在经历和体验知识的产生和形成过程中,获取知识、形成能力。只有这样他们才能真正获得属于自己的“活用”知识,达到举一反
三、灵活应用的水平。
4、时时做好教学反思。自我反思是教师专业成长的必由之路。要经常对自己教学中的得与失进行自我反思,分析失败的原因,寻求改进的措施和对策,总结成功的经验,以求更快地提高自身课堂教学的素质和水平。
(二)加强学习习惯和策略的培养。
新教材的教学内容比以往教材的思维要求高,灵活性强,仅用大量机械重复的训练是不能解决问题的。教师一方面要精选、精编灵活多变的针对性练习、发展性练习、综合性练习,有意识地对学生进行收集信息、处理信息、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策略指导,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方法和习惯。如:独立思考的习惯,认真读题、仔细审题的习惯等等。
(三)关注学生中的弱势群体。
如何做好后进生的补差工作是每位数学教师亟待解决的实际问题,教师要从“以 人为本”的角度出发,做好以下工作:坚持“补心”与补课相结合,与学生多沟通,消除他们的心理障碍;帮助他们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加强方法指导;严格要求学生,从最基础的知识抓起;根据学生差异,进行分层教学;努力使每位学生在原有基础上得到最大限度的发展。
第二篇:六年级数学期末测试试卷分析
2010—2011学年上期教学质量调研测试
六 年 级 数 学 试 卷 分 析
桥盟乡初级中学
郭志华
一、试卷印象
通过一份试卷,不仅可以看到同学们达到学习目标的程度,同时可以看到同学们知识点掌握的情况以及应试技巧等。更加能反映同学们的分析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本次考试中,试卷从概念、计算、应用三方面考查学生的思维、问题解决的能力,全面考查了学生的综合学习能力。试题做到了不偏、不难、不怪,密切联系学生生活实际,增加灵活性,考出了学生的真实成绩和水平,增强了他们学数学、用数学的兴趣和信心。
二、试卷反映存在的问题主要有:
第一大题:认真读题,细心填空。
此题共有8个小题,考察内容覆盖面广、全面且具有典型性,全面考查了学生对教材中的基础知识掌握情况、基本技能的形成情况及对数学知识的灵活应用能力。
第二大题:仔细推敲,认真辨析。
此题包括5个小题,1,2,3,5题说明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和应用上表现不错,做得较好,而第4个小题,这个题如果学生不去认真观察,不去动脑想,就很容易理解错误,能考察学生的能力。
第三大题:反复比较,慎重选择。
共5个小题,此题中较为容易,第3小题,部分同学容易看错
题,易做错,第四大题:一丝不苟,巧妙运算。
直接写出得数正确率较高,达95%左右。而有的同学在计算简便算法的过程中不认真,解方程此题出错不多,大部分同学对基本计算都掌握了,只是在做的过程中,有马虎、不认真现象。
第五大题:动动巧手,灵活操作。
此题是考察学生的理解能力并与现实生活联系起来了,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生活应用能力,此题正确率达到了98%。第六大题:活用知识,解决问题。
此题共有5个小题。问题解决是数学测试的重头戏。本张试卷涵盖了比的应用、圆周长、物品价格、圆面积的计算及读图回答问题。如:第1小题,这题很贴近实际生活,学生很感兴趣,正确率较高。第4题是知道圆周长,求圆面积正确率都较高。第七大题:数学思考与分析。
此题同学们在语言描述上有所欠缺之外,96%的同学都能正确的完成此题。
三、学生卷面分析:
1、基础知识的掌握、基本技能的形成较好。
2、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较弱。表现在学生填空、应用题,主要原因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于新知体验不深,头脑中建立的概念不清晰、不扎实。
3、没有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表现在稍复杂解决问题上都会对
一些能力较弱或习惯较差的学生造成一定的影响。如,卷面上有不少单纯的计算错误、漏做题等低级错误。
四、几点建议:
1、在教学中,我们既要以教材为本,又要紧密联系生活,让学生多了解生活中的数学,用数学解决生活的问题。
2、培养同学们 “活学活用”知识,达到举一反
三、灵活应用的水平。
3、重点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方法和习惯。如:独立思考的习惯,认真读题、仔细审题的习惯等等
2010—2011学年上期教学质量调研测试
六 年 级 数 学 试 卷 分 析
桥盟乡初级中学
郭志华
2011年1月20日
第三篇:六年级数学期末测试分析报告
六年级数学期末测试分析报告
一、数据统计 1.1总体情况
班级平均分 实考人数 及格人数 及格率 得分率 最低分 最高分 满分率 优秀率 六(1)班 83.7 45 40 88.9% 83.7% 8 100 11.1% 77.78% 六(2)班 80 43 39 90.7% 79.2% 39.5 98 0 58.14% 1.2成绩分段统计 成绩分段统计表 分数段 90-100 85-89 80-84 70-79 60-69 50-59 40-49 30-39 20-29 10-19 0-9 人数 34 14 12 10 9 3 3 2 0 0 1 百分率 38.6% 15.9% 13.6% 11.4% 10.2% 3.4% 3.4% 2.3% 1.1% 二.学生答题情况分析 2.1选择题 题号 得分率 主要出现的错误及分析 1 96.6% 每个选项的选择率: 选项 A B C D 选择率 3.4% 没掌握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之类的题目。或者学习态度差,不愿意动笔计算。2 94.4% 每个选项的选择率: 选项 A B C D 选择率 4.5% 1.1% 选了B的不理解速度即求每份是多少用除法,选了D的是没计算。3 79.6% 每个选项的选择率: 选项 A B C D 选择率 2.3% 10.2% 7.9% 该题有点难度,用了两步计算。选了B的说明会求8千米的1/3是多少,但不会求()的1/2是8/3,或者是用8/3÷1/2时计算错误,选A和C的是不理解乘法的意义或不理解题意。4 97.7% 每个选项的选择率: 选项 A B C D 选择率 2.3% 选C的是理解错题目,以为是便宜了9元。5 98.9% 每个选项的选择率: 选项 A B C D 选择率 1.1% 只错一名学生,是思维极差,没法听课的学生。6 93.2% 每个选项的选择率: 选项 A B C D 选择率 1.1% 2.3% 3.4% 选A的用了5÷1/20,选B的用1/20÷5,选C的是用20÷5,都用了除法,不理解求5倍数而不是求1倍数。7 77.3% 每个选项的选择率: 选项 A B C D 选择率 1.1% 6.8% 14.8% 选A的是计算不认真,把20厘米看出2厘米;选B的是把周长求成面积或者不会计算小数;选C的是没理解题意,看20厘米理解为直径。8 87.6% 每个选项的选择率: 选项 A B C D 选择率 1.1% 6.8% 4.5% 选A的用60÷300=20%,单位1找错;选B和D的都是不会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百分之几的类型题目。9 76.2% 每个选项的选择率: 选项 A B C D 选择率 6.8% 10.2% 6.8% 选A的是直接把180÷(3+2)X3=108,没理解5份是两个锐角的和,而不是三角形度数的总和;选B的是求了较小的锐角;选C的求一份的度数。三种错法都是不理解题目,忘记三角形的总和是三个角才是180度,而且直角三角形中两个锐角的和是90度,这是难点。10 78.5% 每个选项的选择率: 选项 A B C D 选择率 1.1% 11.3% 9.1% 有学生没选,选错的都是没能抓住考点,学生只是想着数格子,没有想到先找出分数再转化为百分数。2.2填空题 题号 得分率 主要出现的错误及分析 11 87.1%1、将前项和后项调换,导致比值也错;
2、没化成最简比;
3、不理解比的意义;
4、没有理解比值把比值写成最简比; 12 82.4%
1、没认真审题,不知道括号内要写什么,是文字还是数字,审题能力差;、2、有些写了直径是半径的1/2是审题不认真;
3、写了半径的长度都是直径的1/2的都是平时没认真订正的。13 73.5%
1、不会根据图写分数;
2、不会将分数转化成百分数;
3、读题不仔细,把空白部分误求成阴影部分。14 80%
1、用10x5/6=25/3,或者其他莫名的答案,没理解求一倍数用除法(求速度); 2、10÷5/6=12求全程用12小时,不知道求哪些数量的一倍数,把被除数和除数位置倒置;
3、计算粗心,把1/12写成1/16; 15 82.4%
1、公式用对,计算错误,如:452.36、452.26、552.16、4521.6;
2、列式对,但忘记平方算成3.14x12;
3、不会求给直径求面积;
4、直接用3.14×直径的平方求圆面积;
5、把占地面积理解成周长3.14X24=37.68; 16 91.8% 17 51.8%
1、没有认真审题,没有注意一周的意义,所以没加上直径,等于15.7;
2、没看图,求整个圆的周长;
3、不会求圆的周长;
4、求成面积3.14x10²=314; 18 90% 5000x3.25%不会计算百分数乘法或者小数点移位错;不会计算利息。19 90.6% 20 80%
1、题目条件多,找不准跟题目相关联的条件,以为分两步计算;
2、找对了单位1,却混淆已知量和所求的量;
3、不理解分数应用题;
2.3解答题 题号 得分率 主要出现的错误及分析 21 97.1% 22(1)84.3%1、没有简便方法计算的意识只用了一般方法;
2、没掌握乘法分配律(国盛、健龙、嘉敏、颖诗、冰、智颖、学著、荣辉、卓勋、永俊)
3、不会四则运算:海华、兆嘉、荣杰、智颖、荣辉、炜曦、22(2)85.1%
1、没用简便方法计算;
2、没有分配律组合的意识,加上粗心做错;
3、在分配律中把减法写成加法;
4、很粗心,没先把除法转化成乘法后再观察、找规律;
5、不会用乘法分配律 22(3)87.8%
1、运算顺序混乱,没按运算顺序来算,只想着用简便方法; 22(4)91.4%
1、在混合运算中,除法转变成乘法容易算错;
2、在混合运算中,除法转变成乘法时只变计算符号不倒除数; 23(1)80.8%
1、没有掌握除数是未知数类型的方程,或者用乘法,或用商除以被除数(海沃、卓勋、永俊、肖龙、国盛、春媚、颖诗、志康、佳敏、);
2、不会解方程(嘉敏、荣杰、冰、智颖、炜曦、)23(2)89.4%
1、两步方程思路会,但不会写过程步骤;
2、不会解两步方程 24 98.4% 少数学生没标出圆心和半径 25 39.3%
1、题意理解错误,对分数应用题,特别是在单位的判断模糊:4500x(1-25%);4500+4500x25%;4500-4500x25%
2、准确理解题意,但列方程错误:X+25%=4500,25%的后面漏X;(x+25%)X=4500(立潮)26 88.2%
1、把7.85理解为直径,说明没有理解周长的概念;
2、不认真审题,把7.85看做半径,然后求周长或直径;
3、小数除法结果计算错误; 27 65.6% 错因同第25题,但比图形更容易做对,因为在文字题中容易找对单位1.由此可见,图形有时也不容易理解,有可能比文字更难理解。28 92.9% 29 85.6%
1、不会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少)百分之几的类型:佳敏、炜曦、星、智颖、冰、志康、锦桃、荣杰、燕雯、春媚、健龙;
2、计算错误; 30 76.8%
1、第(1)小题学生没有意识整个圆就是100%,求其中的百分率可以通过总体减其他部分得出结果。
2、第(3)小题容易错,60%比25%多()%,第一步学生在计算苹果树和桃树的时候只要计算错其中一个,结果都错;第二步在比较时找不准单位1或除法计算错;另外结果大于100%的情况比较少,学生不自觉地把小数点移动或再减去100%得结果40%。本题应该直接教(60%-25%)÷25%更容易做,但是之前担心会混淆数量和分率,所以没讲解这种方法。现在觉得有必要这样讲。
2.4动脑筋
第31题:答对率:
第31题:答对率:
三、对薄弱知识点的分析及对策
分数应用题失分比较严重,特别是第25题得分率是39.3%,其次是第27题是65.6%。这两道题一共有10分,影响总体得分,是导致平均分低的主要原因。没理解题意,没掌握解题方法是最主要的错因。在教学中,我总是变换解题方法,本想通过不断改进解题思路,让孩子更容易理解,但却更混乱。究竟要不要画图?要不要指定第四种类型一定要用方程做而不用除法?不规范容易错,规范了又限制了孩子的思维。按照这两点方法,教学效果不是很明显,接下来我还想把这两点先放开,试试新的方法,并将以这个知识点作为小课题研究。
分数应用题是小学阶段的重点和难点,对小学数学知识点的归类,我认为分数应用题的本质就是整数应用题中的求一倍数或几倍数的题目。因此可以把分数应用题和整数应用题整合在一起,把分数中的“单位1”与整数中的“一倍数”命与统一的名称“一个单位”,以“单位”为基本元素进行教学,用整数应用题复习,引导到分数应用题中,求“一个单位”就用除法,求“若干个单位”就用乘法。另外,尝试用优因数学中的“率思想”与“四角阵”来解答。在教学中根据以上的思路来设计相应的题组。
四、对本次测试命题的意见和建议
第四篇:六年级数学期末模拟考试质量分析
六年级数学期末模拟考试质量分析
古敢小学 杨丽琼
一、学情分析
六年级二班42名学生全员参加考试,平均分为65.6分,最高分100分有3名,最底分为4分,优秀率42.9%,及格率61.9%。纵观整个学期,成绩还是稳定。点滴的进步,也是与师生不懈努力分不开,与教师课堂的实效性,复习设计的科学性,学生课堂训练的及时性,针对性、多样性分不开。
二、试卷综述
这次试卷比较科学,难易适中,灵活又贴近生活实际,考察知识点全面,可操作性强。开考寄语和题目加黑处理来提醒学生,充分体现人文关怀。
三、典型错例分析
错例1,填空题7,出错原因分析:这道题属于数学广角中数与形的问题,运用“数形结合”把数学直观化,帮助学生形成概念。通过各种图,将问题化难为易,从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由于是新知识,师生都很陌生,所以练习过少,没有总结规律,学生找不到合适的解题方法。错例2,判断题3,出错原因分析:这道题考查了比的基本性质。数学概念和基本性质应该是科学定义,一字不许差错,需要理解记忆熟练运用,学生理解记忆偏差,说明老师强调不够。应该专项多练、对比强调、加强记忆。错例3,操作题2,这两个出错原因其实就是不细心所致。错例4,解决问题3,出错原因分析:这道题其实不难,是考查单位1的问题。但题目出的比较灵活,这道题给我的启示很大,应用题教学是否要抓关键字?在这道题中,审题稍有不慎,就会出错。平时的教学中如果引导学生抓关键字,容易让学生形成思维定势,不利用学生的发展.在教学中可加强两种类型题目的对比。今后教学中要关注类似的题型,找准单位1,乘除对比、强化训练。
四、今后措施
要从自身教学水平和教学能力上去分析,加强业务学习,注重课堂教学,认真对待每一次的教学,及时反思,及时总结。整体的数学教学还是要从最基础的抓起。计算是基础中的基础。从试卷上所反映出来的问题说明学生在最基本的计算上还有待于加强。其次是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解题的关健是会分析,分析能力的提高,才能更有效地解决问题的。再次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还有待于加强,对于图形题、作图题这类比较抽象的空间思维能力的题,学生的解决能力还存在欠缺。我们学习数学的目的就是为了解决问题。在教学中多发挥小组长的组织作用,重视组间汇报的反馈,注重多媒体的运用,教的轻松学的快乐。
第五篇:六年级数学期末检测质量分析范文
六年级数学期末检测质量分析
一、试题评价:
1、试题难易程度适中。
2、知识较全面,题量的分配较合理。
3、题型新颖,切合生活实际,符合新课改理念。
二、基本情况:
1、计算部分掌握较好。
2、概念的理解和运用不够灵活。
3、能运用百分数等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三、考得好的方面及原因:
1、分数四则混合运算训练到位,抓得扎实,并能正确解方程。
2、求单位“1|”及比较量的习题练习的机会多,失误小。
四、考得不好的方面及原因:
1、写比值的含义训练少,失误率高。
2、用数学知识解释“百发百中”,此类题型第一次接触,学生解释时语言琐碎,不到位。
五、存在的困惑:
题型新颖,如:用数学知识解释“百发百中”等,平时练习的机会少,学生理解题意不透造成解答失误,如何解决?
六、今后的对策:
1、加强双基训练,特别是概念的理解和运用。
2、同年级组教师团结协作,及时发现教学中的问题,努力改进。
3、选择较灵活的题型让学生多练习,提高学生灵活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