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在中小学体育教学中强化德育教育[范文]

时间:2019-05-12 22:35:3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浅谈如何在中小学体育教学中强化德育教育[范文]》,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浅谈如何在中小学体育教学中强化德育教育[范文]》。

第一篇:浅谈如何在中小学体育教学中强化德育教育[范文]

浅谈如何在中小学体育教学中强化德育教育

内容提要:本文以体育锻炼和体育运动在促进青少年思想品德、智力发育、审美素养的形成方面所具有的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为出发点,就如何在中小学体育教学中强化德育教育,提出应当明晰体育教学中的德育目标,强调要将德育工作作为中小学体育教学中的一项“常态化”工作,并介绍了实现有效德育的四种基本方法,希望以此提醒广大中小学体育教师要重视在体育教学中加强对学生的德育教育,将体育所具备的德育功能突显出来,以充分实现学校体育的价值。

关键词:中小学 体育教学 强化 德育教育

“体者,为知识之载而为道德之寓者也。”体育运动不仅能够强身健体,而且处处体现着德育的功能。2007年5月下发的中央七号文指出“体育锻炼和体育运动,是加强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教育,磨炼坚强意志、培养良好品德的重要途径,是促进青少年思想品德、智力发育、审美素养的形成都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的战略部署中也强调“坚持德育为先。立德树人,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全过程。加强公民意识教育、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夯实学校教育主渠道,把德育渗透到教学实践的各个环节,融入校园文化的各个方面。”青少年的身心发展,除知识、技能、智力、才能、体质等发展外,必然同时包涵一定的思想品德和情感、意志、性格等个性心理素质的发展,并以其为指导和内在动力。如何在体育教学中强化德育教育,实现“育体”与“育人”的有机结合,是当前中小学体育教师应当认真思索的一个重要课题。

一、明晰体育教学中的德育目标,围绕有利于学生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来开展德育教育

德育在学校教育中处于首要地位,德育目标应当是体育课程多元目标体系中的重要一员,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指出课程的主要功能有健身功能、教育功能、个体社会化功能、娱乐功能、竞技功能等,其中健身功能和教育功能是体育与健康课程的本质功能。尽管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并没有在课程总目标中单独提出德育的具体目标,但在其目标体系中从不同的角度阐述了体育与健康课程所需实现的德育目标,并在相应的领域目标和水平目标中加以细化要求。如心理健康目标和社会适应目标中都提出了与德育密切相关的发展要求然而在具体的体育教学中,德育目标存在着边缘化、零散化的现象,德育教育在体育教学活动中缺乏系统性、连贯性,以心理健康教育代替德育教育,体育教学中的德育教育所产生的效果甚微等。体育教学中,谈“健康”的多了,说“品德”的少了,提倡“快乐体育”的多了,强调“意志磨炼”的少了,重视“学生自主”的多了,约束“课堂纪律”的少了。

明晰体育教学中的德育目标,有助于体育教师准确把握在开展体育教学时应关注的德育方向,充分发挥体育之于学生思想品德、智力发育、审美素养的形成所具有的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体育是学校教育的一部分,体育教学中的德育目标必须服务于学校的整体德育目标,并要以符合体育学科自身的特点,来有所侧重的确立德育目标。综观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学校德育目标的演变发展以及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与要求,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确立体育教学中的德育目标:

1、培养学生诚实正直,自尊自信,勇敢坚毅,积极进取,乐观向上,珍惜友谊,关心他人,尊重他人、爱护、帮助他人的良好品质。

2、培养学生健康的情绪,健全的人格,良好的人际交往和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

3、培养学生良好的责任意识、纪律意识、法律意识、家庭意识、民主意识、环保意识、社会公德意识等现代公民意识。

4、培养学生热爱体育、刻苦训练、敢于竞争、尊重对手、尊重裁判、遵守体育礼仪的良好体育精神与体育道德意识。

5、培养学生良好的爱国主义、社会主义、集体主义观念,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二、推动体育教学中的德育常态化,促进德育教育的系统开展,实现体育与德育的有机统一

从学生思想品德心理要素看,任何一种思想品德的的形成和发展,都是由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行为和道德意志这四种心理要素辩证统一发展的结果。体育教学过程中,学生需要学习运动技能,开展团队合作,参与运动竞争,调适个人情绪,进行人际交流,遵守课堂纪律和运动规则等,这些活动的开展必然会对学生的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行为和道德意志产生深刻的影响。

学校德育是一项长期、反复、系统的工作,在体育教学中抓好学生的德育教育不能只停留在教案上,成为一句空洞的口号,体育教师必须自觉增强德育教育意识,用切实的行动,使德育教育真正成为体育教学中的一项核心内容。

1、结合日常体育教学,抓好德育教育的“常规动作”。通过常规的体育教学活动,如通过队列队形练习、准备活动、形体练习等强化对学生的纪律意识、文明礼仪的培养。同时在当前“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大背景下,在体育教学中必然要提高运动强度,增加学生的运动量,必然也会对培养学生的坚强意志、勇敢顽强的作风、积极向上的学习态度等方面产生持久的影响。

2、结合运动知识与运动技能的教学,有意识的融入德育内容的教育。在体育教学中需要按照运动技能形成的规律进行长期系统的训练,不同的运动项目可以使学生产生不同的情绪情感体验,形成不同的道德认识与道德行为。对某一运动项目的持续学习可以系统强化学生相应的道德感受。如通过篮球运动中传接球练习和分组比赛可以使学生的责任意识、团队合作精神、互助互谅精神等得到持续的培养。

3结合心理健康教育和社会适应教育,推动德育教育的深入开展。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是建立在良好的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能力基础之上的,德育教育比心理健康教育和社会适应教育有着更深的内涵和更广的范围。我们必须将思想品德教育与关注学生个性心理健康、培养学生良好社会适应密切结合起来,达至德育目标的实现。

4、提高课堂应变能力,对课堂突发事件做出“机智”处理。由于中小学生个性心理不同,他们在有意玩意间会造成课堂突发事件的产生,这种事件既是偶然的,也是体育教学中常见的,教学过程中的突发事件既是对教师教育机智的一种考验,往往也是教师利用突发事件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机会,教育得好会让学生对问题认识得更深,反之,则会让学生心理产生不良的负面影响。

三、实现有效德育教育的四种基本方法

体育课堂中,体育教师在传授运动知识和运动技能的同时也在对学生思想品德的形成产生着影响,这种影响随着时间的推移,作用越明显,影响越深刻。同样年级的两个班在不同的体育教师影响下,经过两三年后学生的整体精神面貌就会有显著的差异,这种差异的形成很大程度上与教师采用的德育方法的不同有关。在德育工作上认真细致,能够准确把握学生心理,目标明确,注重德育手段和方法的教师在德育教育的效果上更胜一筹。实现有效德育方法很多,在此仅介绍四种基本的方法以供参考。

首先,要把握学生思想品德形成发展规律,有目的、针对性地在体育课堂中进行德育教育。学生思想品德的形成发展过程是一个由低到高,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由此及彼的不断深化的过程。仅就青少年自我意识发展的角度而言,大致要经历四个阶段:零道德期:又称无律期;成现期:又称他律期;成现后期:又称他律——自律期;道德自律期:又称自立期。不同的阶段,青少年在道德意识和道德判断能力上有着不同的表现,需要采取不同德育方式。如小学一二年级的学生基本处于零道德期,尚未形成道德意识和道德判断能力,此阶段的德育只能强调游戏、示范和服从;而七至九年级的学生大多处于他律——自律期,具有了一定的道德意识和判断能力,但自制能力明显薄弱,在德育上要注重加强启发和指导,让学生在有组织的自主教育活动中锻炼成长。

其次,在体育课堂中体育教师要旗帜鲜明地向学生提出思想品德教育的目的、意义和要求。尽管许多教师都清楚育人先育德,然而许多体育教师仍然不愿或不主动在体育教学中明确发出德育的声音,许多学生也想当然的认为体育课与德育无关,体育教师在德育方面的失语,导致了学生对德育的无视。学校上体育课前的集合整队、报数点名,许多学生常对体育委员的口令无动于衷,自顾自地聊天玩闹,笔者在课上告诉学生“大家都知道的社会上有公共秩序、有社会道德、有法律要遵守,我们只有在学校学会了自觉遵守课堂纪律,尊重老师和同学,才能在将来做一名合格的公民,体育课的集合整队、报数点名就是对我们公民意识的一种基本训练,这也是我们体育课堂中的一项重要德育内容。”学生们的思想认识提高后,基本都能认真做好课前的集队活动。体育教师发出的明确的德育声音收到了明显的效果。

第三,在体育教学中加强体验式德育,体育与健康课程强调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通过体育与健康学习、体育锻炼以及行为养成,提高学生的体育与健康实践能力。体育教学中各种练习活动的开展,使学生在心理和生理上都受到必要的刺激,从而得到相应的情绪情感的体验,达到锻炼意志,陶冶情操,感受成功,学会团队合作,增强互助意识等目的。如耐力跑项目,在练习过程中学生在心理上体验到的是坚持与放弃的斗争,在生理上体验到的是呼吸的困难、肌体的疲劳,只要能坚持下来,那种成功的感觉会让学生的自信心得到极大的满足。

第四,将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列入体育教学任务之中,一名合格的体育教师同时也应当是一名合格的学生思想工作教育者。中小学阶段是青少年心理和生理健康成长的重要时期,教师的一言一行,对学生的漠视与关爱都对学生完整人格的形成有着重要的影响。体育教师要学会察颜观色,要学会严慈相济,要学会做学生的良师益友。在体育教学中做好学生思想工作的既是确保学生心理健康的需要,也提高学生思想道德认识的需要。人们常说“势服人,心不然。理服人,方无言。”当学生在思想上对体育教师的教学工作达到认同和理解时,他们会在一堂设计得非常普通的体育课中认真参与教师组织的活动。

总之,体育与德育是学校教育中一对重要的组合,这两者密切联系,相互影响。忽视了体育教学,必然会导致德育的放松,加强体育教学,必然也会强化德育的影响;好的德育可以促进学校体育的良性发展,不好的德育同样会给学校体育带来不良影响。在当前新课程改革的时代背景下,需要我们不断的探索创新,改进体育教学模式,丰富体育教学内容,而在体育教学中脚踏实地的做好德育教育同样不可或缺。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实现学校体育真正的价值。正如潘绍伟教授所说的“理想的学校体育„„不仅要对学生的体能与运动技能负责,更要使学校体育生活成为学生美好回忆的宝库,成为学生触及心灵、感受生命,形成快乐、开朗、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的‘教育场’;使学校体育真正成为培养与成全人的有机组成部分。”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基础教育司: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实验稿)解读,湖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5月。

2、季浏,汪晓赞等:初中体育与健康新课程教学法,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7月。

3、潘绍伟:追求理想的学校体育,中国学校体育,2011-04,中国学校体育杂志社,2011年4月。

4、华南师大教育系教育学教研室:现代教育学,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1月。

5、莫雷,张家积,卢秀安:心理学,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4月。

第二篇:浅谈体育教学中的德育教育

浅谈体育教学中的德育教育

社会的飞速发展给我们的学校教育提出了更新的要求和更高的挑战,那就是要全面落实素质教育的要求,以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综合提升为基本目标,更新教育理念、调整教学方法,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提升奠定坚实的基础,真正做到使学生的德、智、体、美、劳等各个方面均能够得到提高。

这种对于学校教育的新要求,是与我国传统教育在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一系列问题密切相关的。长期以来受社会舆论的影响,很多学校在教学中以应试教育为目标,只是注重学生文化课成绩的提升,或者是只是为了在升学考试中占据有利地位进行教学,在教学过程中单纯追求学生解题能力的培养,忽视了学生思想认识的引导、身体素质的提高和劳动能力、审美素养的提升,导致学生成为单纯的只会学习的“工具”。

另外,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拜金主义思想在社会中的影响力越来越大,很多学生受这样的社会思潮的影响,缺乏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追求。这意味着德育教育在学校教育中的重要性日益突出,抓好德育建设势在必行。

体育学科作为学校教育的一门基础性学科,除了承载着强健学生体魄、促进学生身体素质的全面提升和发展之外,也应该在教学过程中发展学生智力,陶冶学生情操,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这就意味着体育教学过程中也应该注重学生的德育教育,从而使学生在体育锻炼的过程中提升个人的综合素质。那么,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应该从哪些方面着手来落实德育教育呢?笔者结合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谈谈自己的认识。

一、提升教师个人素质,为落实德育教育奠定坚实的基础

教师是学校教育的落实者,因此教师的个人素质直接影响和决定着教育教学的效果。长期以来,很多体育教师只是把如何上好体育课作为自己教育教学的目标,有时甚至是唯一目标,这样的教学过程不利于学生的全面成长和提高。这就意味着体育教师要全面提高个人素质,这样才能满足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

所以,落实体育课堂的德育教育必须要首先提升体育教师的个人素质。体育教师不仅要在教学过程中提升自己的专业技能,也要重视自己个人素质的全面提升。体育教师要树立全面发展的理念,要经常了解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用先进的教学手段来武装自己的头脑,使自己不断地提高和进步。同时,体育教师也要勇于走出去,去了解先进的教育教学方法,特别是有代表性的教育教学模式和管理手段,从学生的实际出发,科学合理地安排自己的教学,使体育课堂展现出丰富多彩的魅力。

二、落实新课改的要求,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

为了更好地发展社会主义教育,我们国家新一轮的课程改革全面推进,新课改强调的是教育理念的更新,即要改变过去教师主宰一切的模式,改变单纯地追求应试教育目标的观念,要以生为本,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使学生在教师科学的引导下实现全面发展和综合提升,最终使学生能够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和要求,成为社会主义建设合格的接班人。

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意味着教师在教育教学的过程中,在研究教材和教学内容的同时,更要关注我们的教育对象――学生的实际,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实际需求出发设计和安排教学,要改变教学模式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采取探究式、合作式等教学方法把学生吸引其中,使学生由“苦学”变为“乐学”,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来,不仅能够收获相关的知识而且能够提升个人素养和能力。

三、从细节着手来落实德育教育的目标

最好的教育不是轰轰烈烈地做出了哪些大事,而是要从小事着手,抓好细节,从小事中培养学生良好的个人品格和积极向上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为个人的成长和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从小事着手意味着教师就结合体育课堂的特点来培养学生的良好习惯和优良的个人品德。

例如,在上课集合整队的过程中要求学生要迅速安静,培养学生珍惜时间、遵守纪律的良好意识;在体育课堂上,要求学生把准备活动要做好做充分,培养学生对个人负责的意识;在体育项目练习中,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勇于突破,从而培养学生战胜自我、坚持不懈的优良品质。

总而言之,对于学生的教育,特别是德育教育应该渗透到体育课堂教学各个细微的环节,力争做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使学生在体育教师的潜移默化中提升自身的素养。

三、体育教学中,教师要利用体育活动自身的特点因势利导,循循善诱

体育教学的内容很广泛,不同的教材有不同特点。教师应该针对不同的教材特点,制定出不同的德育教育的方式和方法。一般来说,田径、体操、球类等课程的教学,都能培养学生勇敢、顽强、刻苦、机智、灵活、果断等良好品质,但由于各种教材的形式不同,在培养学生的思想品德方面各有其侧重点。

例如,体操的教学通过全体学生配合,协调一致,可培养学生高度的组织纪律性和集体主义精神;田径的教学可以培养学生勇敢顽强、敢于拼搏;球类教学可以培养学生团结协作、共同奋斗的集体主义精神,增强集体荣誉感;在体育基础知识的教学中,利用中国体育事业发展的过去与现在的对比,中国运动员在奥运会上勇于拼搏争得奖牌等事例,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

因此,体育教师在体育教学中应当深入钻研教材,发掘教材的思想性,根据教学内容的要求,针对学生在锻炼中出现的情况,抓住机会,结合学生特点确定德育教育的具体任务,制定相应措施,以确保德育教育任务的完成。

四、体育教学中,教师要善用表扬,激励后进

教育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学生需要关爱,同时也需要赞美。有人说:“如果孩子生活在批评中,他便学会谴责;如果孩子生活在鼓励中,他便学会了自信。”其实,对于学生来说,他们更希望得到教师的注意、尊重和赏识。当他们胆怯时,一句“你能行”使其信心倍增;当他们进步时,一句“真为你高兴”使其无比激动。有时候教师一句微不足道的赞美可以左右学生学习的情绪与积极性。

由此可见,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掌握学生的心理特点和活动规律,言教身传,循循诱导,调动学生积极向上的精神,随时加强德育教育的渗透,使学生在掌握运动技能的同时,又能陶冶道德情操,培养良好的心理品质,使学生成为真正的健康人才。

(责编 金 东)

第三篇:体育教学中如何渗透德育教育

体育教学中如何渗透德育教育

德育教育不是形成一种知识体系,而是要形成一种道德信念以及与此相适应的行为方式、生活方式,即让学生过一种好的健康的生活。为此,在体育教学中落实德育教育,首先要把德育知识的学习转移到自我判断、自我选择、自我教育等品德能力培养的轨道上来,避免品德评价的盲目性,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其次,要实现德育教育由强制性向民主性转变,充分利用体育教学相对动态的课堂环境,通过师生、学生之间、民主、平等的交流与合作,智慧地把学生引向既定目标,启发学生进行自我教育和自我评价,培养学生的自我道德判断能力、道德行为选择能力和抑制不良影响的“免疫能力”。这种自育的能力养成,有助于学生走出校门后也能适应社会的变化。这样才能使体育教学中的德育教育真正实现由灌输性向实践性转变,通过学生的亲自参与实践,使学生形成知行统一的良好人格。例如,在体育课的耐久跑或跨栏跑中,常有学生摔倒后立即爬起继续参加练习的生动事例,教师应及时给予恰当的鼓励与表扬,这样其他同学也会深受鼓舞和感动,对培养学生道德自育能力以及勇敢顽强、拼搏进取、为班级集体争光的精神是很有作用的。又如,体操中的保护与帮助可培养学生关心他人、团结协作的优良品质;队列队形的练习可以培养学生组织纪律性和朝气蓬勃的精神面貌;值日生轮流借还体育器材和整理场地,可以培养他们热爱集体、热爱公益劳动和爱护公物,并逐步学会对自己的行为负责的良好品质。

处理好德育教育中“形”与“质”的关系

在体育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时一定要摒弃形式主义,摒弃理论空话与教条,认清新时期德育教育的基本问题,不能夸大或只做表面文章。在这里,有必要再提一下体育教师的道德人格问题,因为它决定着教师以身作则,以身立教。由于体育教学的特殊性,与其它学科教师相比,体育教师与学生之间更存在着一种“亲密性”,在这种“亲密接触”中,体育教师可能比其他教师更多一份人格暗示与辐射。因此,体育教师要以自己语言的优美、行为的文雅、生活的朴实、衣着的整洁、态度的积极、思想的进步和作风的正派,给学生以耳濡目染。所以,体育教师首先应具有希望在学生身上建构起来的普通公民道德,还必须率先修养希望学生们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养成的一些特有的良好品质(如尊重他人、公平竞争、敢于争先、民主、果敢等)。“身正为师,学高为范”,教师必须实事求是,脚踏实地地去完善自己。可以说,当体育教学中的“育”与教师人格不一致时,真正起到有效性教育作用的只能是在言传身教中的教师的道德修养,而不是“育”。最后,在宣扬与实现“快乐体育”的同时,在体育教学中落实德育教育也完全可以使其成为一种“愉快德育”,成为一种乐于接受的德育,一种让学生个性尽情舒展的德育,一种能促使学生健康人格可持续发展的德育。

2小学体育教育中德育渗透浅谈

摘要:体育具有特殊的精神作用,它能把人们团结在一起,它能使人积极向上勇于创新,它能促使个性、独特气质的形成。所以学校体育教育不仅是强体魄、长知识、增技能,更重要的一方面是让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得到培养和发展。在体育教学中渗透德育,关键是要解放思想,转变观念,结合学校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充分利用体育自身的优势,大胆创新,有的放矢地使德育工作贯穿于学校体育教学的各个环节之中。只有不断的探寻渗透的方法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德育渗透的力度,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关键词: 体育教学 渗透 德育 以学生为本

在小学体育中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是毫无疑问的,半个世纪以来,国家一直是这样要求的,广大体育教师也一直是这样做的,学校教育的目的是使学生在体、智、德、美等方面全面发展,成为有理想、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新人,德育与体育又是学校教育的两个重

要组成部分。在体育教学中贯彻德育,应该做到以学生为本,这样,才能从学生的心理特点出发,系统地构建德育的环节。通过把学生推上德育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做到自我认识,自我评价,自我激励,自我总结。教育者退入后台,只做点拨,不做指令,尽量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要做到:

1.尊重学生——树立平等意识;

2.帮助学生——树立服务意识;

3.影响学生——树立师表意识;

4.相信学生——树立民主意识;

5.倡导竞争合作的学生关系。

德育渗透,就是要在“以学生为本”,充分尊重学生身心发展的前提下,把德育本身的目标与体育学科教材所含的德育因素,自然、有机地结合起来,使德育内容在潜移默化的体育教学过程中,内化为学生个体的思想品德。

一、教学中德育渗透的途径与方法

在体育教学中既要发挥其德育渗透的优势,有效利用其可能性,还要根据事态形成发展过程适时进行教育,因此每位教师都应当在课中把握住有利的时机培养学生的优良品质,具体途径与方法如下:

1.教师的仪表和教师的语言

在体育教学中,向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关键在于教师的言传身教。作为教师必须加强自身修养,提高自身素质。教师应举止大方,谈吐文明,教学中,讲解清楚、示范规范、言行一致,给学生树立一个良好的教师形象,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熏陶,达到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目的。“亲其师,信其道”、身教重于言教”。这两句话同样证明良好的德育形象在课堂教学中的深刻意义。做为一名体育教师既要有一般教师计策严肃的风度,又要充分体现其职业的特点——健康而朝气。通过教师的仪表来感染学生,并增强学生对仪表美及其重要作用的正确认识。

教师用语要文明、简练,应是有较强的逻辑性,幽默是可取的,但切忌低级庸俗。教师通过自己的语言来影响和感染学生,使学生养成文明用语的良好习惯。

因此,我认为体育课堂教学时应做到“六规范”:

规范语言——使用普通话和文明用语;

规范示范——动作正确,熟练优美;

规范板书——字迹工整,格式正确;

规范仪表——衣着合乎运动特点,精神饱满;

规范行为——举止大方,遇事得体;

规范环境——教具摆放有序,场地设计合理优美;

体育教师言于律己,率先示范,带动着学生的自我教育和良好的行为习惯的养成,这至关重要。

2.教师与教师、教师与学生之间

体育教学中教师之间的配合显得十分重要不仅要共同研究教学工作,而且要经常在一个“大课堂”里一起上课。教师之间的关系往往会使学生联想到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上来,所以教师之间必须互相尊重,密切配合,互相帮助,使学生从体育教师这个团结战斗的集体中学到助人为乐、团结协作的优良品质。

教师尊重学生、关心学生既是教师高尚品德的表现,又是一种教育手段,在塑造学生的灵魂中是一种巨大的力量。特别是对那些能力较差、组织纪律较差,以及不重视体育学科学习的学生要耐心帮助,决不能用讽刺的语言刺激他们,侮辱谩骂学生。在教学中应创造机会

给技术水平较差的学生锻炼的机会。例如,在体操练习的最后讲评时,除找出较好的学生示范小结外,还可以请虽然完成动作较差,但在某一环节有所进步的同学,再做一、二次练习,肯定他们的进步,并要求大家热情鼓励。这样有利于增强他们完成动作的信心和感到集体的温暖。对体育骨干和运动能力较强的学生则从严要求,绝不能袒护他们的缺点。

教师关心并严格要求学生对学生来说虽说是外部条件,但能促使学生内心产生积极的情绪,从而转化成为学生接受教育的内部动力,培养学生对人、对事的正确观念。

二、结合教材特点进行渗透

课堂中,选择合理、科学的组织教法,教材的灵活应用是教师教学能力的体现,也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有效途径。教师要善于把学生的心理活动和身体活动结合起来,尊重人格和自主性,利用课堂的组织教法中的各个环节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注重学生自我管理能力、独立性、自主性、创造性以及热爱美、鉴赏美、表现美的情感美的情感培养,促使学生个性的全面发展。

下面是例1.大地复苏的春季,许多学校为了保护草坪,常用栅栏和绳子将草坪围住,形成一道“不雅”的风景。如果我们在此时的体育课的准备部分经常让学生吟诵“小草才露尖尖角,我的脚下把情留;等到绿草如荫时,我在上面跑跳投”的诗句„„我们能想象,无论是操场伤还是同学们的心中,一道美丽的风景线已经形成了。含有保护自然、保护环境的德育目标,入情入理,自然会拨动学生们的心弦。

例2:在三年级下册《模仿动物走》中,我只示范了两个动物的模仿动作,之后,就安排让学生自己模仿、自己想象动作进行练习5分钟。在这5分钟里,学生模仿了各种动物形象,并且有的学生还模仿起动画片中的英雄人物和动物玩起游戏,使整堂课保持浓厚运动氛围。

例3:在掷垒球教学中,有几个学生的动作不正确,用直臂掷远,还认为这样的方法掷得最远,不改动作。就此,我用形象的例子说明了发力原理,鞭打动作的科学性„„此后,学生逐渐改了动作,成绩有了明显的进步。

例4:在课堂学习方法形式上,允许学生自己创新。在跳绳和呼啦圈教学中,在完成课的要求后,有几个学生自己玩起了绳子和呼啦圈。我并没批评他们,还表扬了他们,依次让全部学生进行了创造练习,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得到了充分的调动。

三、评价中进行渗透

心理学家认为“赞美有如孩子的营养剂”。一句由衷的赞美,便可使丧失信心,挫败的儿童悬崖勒马,表现不错的孩子更加积极上进。在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敏锐地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并及时表扬、鼓励。在运动之前用适当的语言鼓励和表扬,使其放下心理包袱,轻松地完成运动,从而调动起学生地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从学生实际出发,对进步学生鼓励,培养他们的责任心、荣誉感及自觉学习、刻苦拼搏的精神。批评时,根据学生心理,把批评放在赞扬之后,可取得很好的效果。如有一学生的体育技能较好,但纪律观念差,在集体中不能与同学友好相处。我赞扬他的长处之后,点出要当一名优秀学生,还需得到同学们的信任和支持,学生听后,慢慢自然收敛。《孙子兵法》中有句名言叫“赏罚分明”,其意不仅是说赏与罚之间必定要有道清楚的界线,更意味着有由才赏,有由才罚的道理。但一味的表扬,事事得赏,这不仅会变成毫无意义,而且变成“无聊”的代名词。过重严厉的批评,往往可能毁灭孩子的兴趣,变得自暴自弃,陷入自卑和孤独,因此批评要遵循三个原则:

1、不伤害孩子的心理和身体;

2、言行避免粗暴;

3、就事论事,不以孩子为发泄对象,既往不咎。

总之,针对小学生的不同心理特点,体育教师应注意说话的种种机智与技巧,使学生自觉接受批评教育,从而朝着正确健康的方向发展。

四、体育教学中德育渗透的思考

对体育教学中德育渗透问题的探讨,目的就是挖掘其特殊、鲜明、持久的教育功能,以提高学生思想觉悟,激励学生积极科学地参加各项体育锻炼,使他们从思想上热爱体育,逐步形成终身体育意识;从行动上积极主动参加体育锻炼,关心集体,团结互助,遵守纪律;从精神上培养学生勇敢顽强、不怕苦、不怕累、克服困难、努力拼搏的坚强毅力。

学校教育是促进学生认识客观现实能力迅速而健康发展的主要客观外因。学校体育运动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蕴涵丰富而积极的教育功能。体育是培养学生品格的良好场所,体育可以批评错误、鼓励高尚、陶冶情操、激励品质。事实证明,在教师的主持引导作用下,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学生进行身心方面的影响,就能发挥体育运动自身积极的教育功能,即增强学生体质,培养学生能力,磨练学生意志,陶冶学生情操的积极作用,并能对其它学科的学习产生良好的迁移。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曾指出:“为了对学生给予道德上的影响。教师本人必须是有高尚道德的人。”学高为师,身正为范,以身立教,为人师表是体育教师最基本的道德规范。因此,体育教师首先应是一个具有良好思想品德的人,必须严格要求自己,注重自己的仪表,以良好的教态,文雅的评语、强烈的事业心、认真的工作作风去影响、感染学生,使之成为一种感性的、潜移默化的巨大力量,从知、情、意、行几方面影响着青少年的成长,从而达到教育的目的。另外,由于职业的特点,体育教师既要不断加强政治、专业理论知识学习,也要加强现代教育技术的掌握,还要加强身体素质训练,不断提高运动技能、技巧,使自己的教育水平适应二十一世纪的更高要求。

五、结语

学生高尚思想品德的形成,是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下通过具体的实践活动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实践证明,通过体育教学可以使学生掌握正确的思想、理论与观点,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可以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和人民,遵守纪律、团结奋进的集体主义精神,尊重他人,诚实、公正、谦虚、礼貌的高尚品质;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创造性、自信心和拼搏进取精神及顽强的意志品质;还可以培养学生豁达开朗的性格和不服输等良好的心理素质。小学体育教学应以“育人”的目标出发,坚持站在“育人”的角度备课,将“思想品德”的内容寓于整个体育教学之中,提高学生自身心理素质,养成自觉参加体育锻炼的好习惯,培养独立的从事科学体育锻炼的能力,为终身体育打下坚实的基础。

第四篇:体育教学中如何渗透德育教育

浅谈体育教学中的德育教育

陈仓区贾村镇陵厚小学吴会星***

体育具有特殊的精神作用,它能把人们团结在一起,它能使人积极向上勇于创新,它能促使个性、独特气质的形成。在体育教学中渗透德育,关键是要解放思想,转变观念,结合学校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充分利用体育自身的优势,大胆创新,使德育工作贯穿于学校体育教学的各个环节之中。

一、德育教育中“形”与“质”

体育教学的特殊性,与其它学科教师相比,体育教师与学生之间更存在着一种“亲密性”,在这种“亲密接触”中,体育教师可能比其他教师更多一份人格暗示与辐射。因此,体育教师首先应具有希望在学生身上建构起来的普通公民道德,还必须率先修养希望学生们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养成的一些特有的良好品质(如尊重他人、公平竞争、敢于争先、民主、果敢等)。“身正为师,学高为范”,教师必须实事求是,脚踏实地地去完善自己。可以说,当体育教学中的“育”与教师人格不一致时,真正起到有效性教育作用的只能是在言传身教中的教师的道德修养,在宣扬与实现“快乐体育”的同时,在体育教学中落实德育教育也完全可以使其成为一种“愉快德育”,成为一种乐于接受的德育,一种让学生个性尽情舒展的德育,一种能促使学生健康人格可持续发展的德育。

二、教学中德育渗透的途径与方法

在体育教学中既要发挥其德育渗透的优势,有效利用其可能性,还要根据事态形成发展过程适时进行教育。

1、教师的仪表和语言

教师用语要文明、简练,应是有较强的逻辑性,通过自己的语言来影响和感染学生,使学生养成文明用语的良好习惯。在体育教学中,向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关键在于教师的言传身教。作为教师必须加强自身修养,提高自身素质。教师应举止大方,谈吐文明,教学中,讲解清楚、示范规范、言行一致,给学生树立一个良好的教师形象,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熏陶,达到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目的。做为一名体育教师既要有一般教师计策严肃的风度,又要充分体现其职业的特点——健康而朝气。通过教师的仪表来感染学生,并增强学生对仪表美及其重要作用的正确认识。

2、师生间的关系

体育教学中教师之间的配合显得十分重要不仅要共同研究教学工作,而且要经常在一个“大课堂”里一起上课。教师之间的关系往往会使学生联想到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上来,所以教师之间必须互相尊重,密切配合,互相帮助,使学生从体育教师这个团结战斗的集体中学到助人为乐、团结协作的优良品质。

教师尊重学生、关心学生既是教师高尚品德的表现,又是一种教育手段,在塑造学生的灵魂中是一种巨大的力量。特别是对那些能力较差、组织纪律较差,以及不重视体育学科学习的学生要耐心帮助,决不能用讽刺的语言刺激他们,侮辱谩骂学生。在教学中应创造机会给技术水平较差的学生锻炼的机会。

教师关心并严格要求学生对学生来说虽说是外部条件,但能促使学生内心产生积极的情绪,从而转化成为学生接受教育的内部动力,培养学生对人、对事的正确观念。

3、结合教材特点进行渗透

课堂中,选择合理、科学的组织教法,教材的灵活应用是教师教学能力的体现,也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有效途径。教师要善于把学生的心理活动和身体活动结合起来,尊重人格和自主

性,利用课堂的组织教法中的各个环节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注重学生自我管理能力、独立性、自主性、创造性以及热爱美、鉴赏美、表现美的情感美的情感培养,促使学生个性的全面发展。

4、评价中进行渗透

在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敏锐地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并及时表扬、鼓励。在运动之前用适当的语言鼓励和表扬,使其放下心理包袱,轻松地完成运动,从而调动起学生地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从学生实际出发,对进步学生鼓励,培养他们的责任心、荣誉感及自觉学习、刻苦拼搏的精神。批评时,根据学生心理,把批评放在赞扬之后,可取得很好的效果。

通过体育教学可以使学生掌握正确的思想、理论与观点,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可以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和人民,遵守纪律、团结奋进的集体主义精神,尊重他人,诚实、公正、谦虚、礼貌的高尚品质;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创造性、自信心和拼搏进取精神及顽强的意志品质;还可以培养学生豁达开朗的性格和不服输等良好的心理素质。在体育教学中贯彻德育教育不仅是学校体育改革的需要,也是体育教育观念更新的需要,它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而要靠教师常年累月的辛勤劳动才能奏效。

第五篇:浅谈德育教育在体育教学中的渗透D

德育教育在体育教学中的渗透

摘要:在体育教学中有意识地融入德育教育,不仅能锻炼学生的意志,更重要的是能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精神,培养学生服从组织、遵守纪律、诚实机智、积极进取的心理品质。通过结合课堂常规、结合教学内容、结合不同的组织教法、结合偶发事件、结合教师本身能力等方面来探讨德育教育教学,探讨其渗透的方法和注意事件,使德育教育内容中的抽象概念具体化,使学生成为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人。

关键词:有意识、探讨、抽象概念具体化、全面发展

“德育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社会和受教育者的需要,遵循品德形成规律,采用言教、身教等有效手段,通过内化和外化,发展受教育者的思想、政治、法制和道德几方面素质的系统活动过程。德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对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是体育课的重要任务,体育教学与德育教育有着密切联系,有着广阔的育人阵地。从西周时代孔子办教育的“六艺”(礼、乐、射、御、书、数),到毛泽东的《体育之研究》,都把体育放到了重要地位。毛泽东同志早就指出“体者,载知识之车而寓道德之舍也”,“而德智皆寄于体,无体是无德智也”。而用。95年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中,更以法律的形式,明确了体育有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作用。在体育教学中有意识地融入德育教育,不仅能锻炼学生的意志,更重要的是能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精神,培养学生服从组织、遵守纪律、诚实机智、积极进取的心理品质,因此,体育教师要根据学生在体育课中表现出来的思想、情感、个性行为和意志,掌握其特点、遵循其规律,把德育工作渗透到体育教学过程中的各个环节。德育有广义、狭义之分,而本文所阐述的为狭义德育,既学校德育与体育教育之间的关系。通常大家都把学校德育看成是德育处、班主任的事,而忽略了其它科任教师的作用。下面本人就如何利用体育教学的特点,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提出自己的粗浅看法。

一、了解体育课结构 进行全方位德育教育

体育教学是一个包括身体、智力、思想、情感、态度等在内的全面教育,学生通过体育课的学习,锻炼健美的体格,发展理性行为,提高思想觉悟,充实智力活动,扩大经验范围,提高社会适应能力。因此,体育教师必须充分了解体育课的结构,根据每堂课的特点和内容贯穿德育教育的内容。

1、结合课堂常规进行思想品德教育

课堂常规是保证教学顺利进行,向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基本途径,教师要根据不同时期、不同班级的具体情况有重点地把课堂常规的内容和讲礼貌、讲道德、守纪律等结合起来,加强组织纪律性教育,使学生逐步形成遵守规章制度和热爱集体的思想品质。

2、结合教学内容进行思想品德教育

体育教学具有内容多、范围广、思想性强等特点,这是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有利因素。由于各个运动项目内容不同,所达到的教育效果也不同,教师要善于挖掘其深刻的内涵,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例如,田径运动往往使人感到枯燥乏味,但坚持练习却能培养顽强、坚忍不拔的意志品质;球类项目需要在同伴的配合下进行,可以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精神,又可以增进学生的勇敢顽强、互相帮助、团结友爱的思想品德。

3、结合不同的组织教法进行思想品德教育

课堂中,选择合理、科学的组织教法,是教师教学能力的体现,也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有效途径。教师要善于把学生的心理活动和身体活动结合起来,利用课堂的组织教法中的各个环节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例如,队列队行练习,可以培养学生的组织纪律性;通过对场地器材的保护,增强学生热爱劳动,爱护公共财产 的思想;课堂小结表扬好人好事,激励学生奋发向上的拼搏精神。根据教材的不同特点进行教育。如,通过投掷垒球、实心球、角力、攀爬、武术等教学对学生进行保卫祖国的教育;在技巧、单杠、支撑、跳跃等教学中培养学生勇敢、果断、机智、顽强的品质。针对学生不愿意练习长跑的思想,在练习长跑前,给学生讲述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时,以惊人的速度抢夺沪定桥的故事,从而培养学生坚强的意志和吃苦耐劳、自强不息的精神

4、结合偶发事件的处理进行思想品德教育

教学过程中,偶发事件时有发生,这是学生在进行体育活动时的思想和行动的真实流露与表现,教师要善于观察学生在课堂中的行动和表现,及时处理有代表性的事件,因势利导对学生进行表扬或批评,提高学生对是非的判别能力,达到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目的。

5、结合教师以身作则 进行思想品德教育

在体育教学中,向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关键在于教师的言传身教。作为教师必须加强自身修养,提高自身素质。教师应举止大方,谈吐文明,教学中,讲解清楚、示范规范、言行一致,给学生树立一个良好的教师形象,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熏陶,达到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目的。还应注意寓情于教,以身作则,以情感人,师生间情感交流。如,做游戏时需要对输者进行一点象征性的惩罚,但往往有的学生输了又不认罚,推推托托,影响了游戏效果。有一次,我在参加游戏时,碰巧输了,从学生的眼神里可以看出,他们心里暗暗在想这下就看老师是否愿意受罚了。当时我意识到老师以身作则的重要性,马上认真地受罚,在大家围成的圆圈内学矮人走路走了两圈。全班学生都笑了。以后碰到这类事,学生都会二话没说地受罚,提高了游戏效果。思想品德教育只有在这种和谐、愉快的教学气氛中,才能收到最佳的教育效果。

二、体育教学中德育教育的渗透方法

体育教学中渗透思想品德教育是体育教学的重要任务,如何把德育教育渗透到体育教学中去,也是体育教师在教学中所要追求的目标。

1、体态暗示法

用体态暗示法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是体育教学中运用比较普遍的一种方法。.在矫正学生的不良行为过程中,可保护学生的自尊心,避免产生逆反心理,从而使广大学生心悦诚服。.例如,教学中发现某学生注意力分散,做小动作时,教师漫步走到该生跟前,递个眼神,摆摆手,以示提醒或制止,这要比中止教学,当众直呼其名批评教育效果更好。.2、实践体验法

体育是以身体练习为主,实践性很强的学科,体育项目本身又具有较深的思想内涵,学生可以在耐久跑的实践中磨练意志品质,在艺术体操的练习中得到美的享受,这是体育教学区别于其他学科的显著特征。.教师应结合体育教学的特点,有目的的对学生实施德育教育,使学生在体育实践过程中陶冶情操,磨炼意志,体会人生的价值,培养爱国主义、共产主义的思想品质.。

3、激励竞争法

体育教学中教师经常采用激励竞争的方法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一般多用语言刺激、体态暗示、榜样示范等手段,激励先进,鞭策后进,调动学生的自觉性、积极性、创造性。教师运用激励竞争法时,首先要教育学生正确对待暂时的胜负,培养学生良好的个性心理,既能享受成功的喜悦,更能经得起失败的考验,做到胜不骄、败不馁。其次要对学生进行纪律教育、法制教育,因为任何竞争都是有条件的,都必须在规则的范围内进行,否则将受到惩罚,从而增强学生的法纪观念.4、时机捕捉法

不良个性心理的发展,应引起教育者的关注,教师要善于捕捉他们心灵深处的闪光点,适时的加以启发诱导,以促进其转化。例如在篮球比赛中,有学生摔倒后,立即爬起来继续参加比赛的生动事例,应及时给该学生以恰当的鼓励和表扬,这对培养学生勇敢顽强,拼搏进取,为集体争光的精神是有很大作用的。.面对偶发的不良事件则指出要害,给予适当的批评,能提高学生对是非的判别能力。因势利导,往往有立竿见影的效果。贻误时机可能失去教育的针对性。如,在教学支撑跳跃项目时,往往有许多女学生会表现出畏惧心理,这时教师应及时加强保护措施,必须根据学生的心理加以教育引导,鼓励学生大胆地做动作,一旦出现转机,应及时加以表扬,并让他们重复练习,培养他们勇敢、果断、不怕困难的精神,消除他们的恐惧心理,增强学习信心

5、情感感染法

教师的言行直接影响和感染学生,作为教师必须加强自身修养,提高自身素质,具备一种奋发向上积极进去的敬业精神,教师良好的言谈举止,会给学生树立起一个好的形象,良好的教学环境,教师新颖独特的教法,科学合理的分组,为学生营造一个平等和谐,友爱互助的人际环境,不仅有利于学生知识的学习,技能的掌握,更有利于他们良好道德品质的形成,使青少年身心得到健康发展.。

总之,在体育教学中贯彻德育教育不仅是学校体育改革的需要,也是体育教育观念更新的需要。在重视德育教育的同时,更要重视德育教育的效果。体育教学中的德育教育必须同体育教学的特点、内容和形式紧密结合起来,防止只写在计划与教案中,或进行空洞的说教。要把德育教育内容中的抽象概念具体化,使之成为看得见、摸得着、能测量、能评价,具有可操作性的实际内容,建立合理的、客观的、科学的德育教育评价体系,使学校体育在思想品德教育方面发挥更大作用。

2005年元月 参考文献:

1、浅谈德育教育在体育教学中的渗透[J] 淄博矿业集团二中 成文

2、正确处理学生的“不敬”[J]

2004-2-13 10:58:57 泰州职教中心校 孙海林

3、加强学校德育工作,促进学生健康发展[J]

卫国中学 高俊

4、体育课中渗透思想品德教育点滴 [J]

5、钟沛璋.造就大批继往开来的人才.青年研究,1982(33)

6、李景先等主编.大学德育学概论.[M]湖南人民出版社,1986.77

7、刘献君著.大学德育论.[M]武汉: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1986.74

8、龚海泉主编.当代大学德育史论.[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143,48,编码:_____ 研究类型:

C

学科分类:

D

题目:德育教育在体育教学中的渗透

作者姓名:吴根跃

工作单位:河南省临颍县三家店镇一中

2005年元月

下载浅谈如何在中小学体育教学中强化德育教育[范文]word格式文档
下载浅谈如何在中小学体育教学中强化德育教育[范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在体育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赵宇

    在体育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 黑龙江省讷河市孔国乡中心学校赵宇 “育才先育德,成才先成人。”学生思想品德建设的主阵地是学校,在教学中做好德育教育渗透工作。在体育教学中渗透......

    浅谈怎样在学校体育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

    浅谈怎样在学校体育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 姓名:张建利 单位:河北省唐山市开平区第二实验小学 邮编:063021 学校体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培养学生共产主义的思想品德,......

    德育教育在体育教学中的渗透计划(模版)

    德育教育在体育教学中的渗透计划 德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对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是体育课的重要任务,是提高体育教学质量的重要环节。在体育教学中有意识地融入德......

    德育教育在体育教学中的渗透-德育

    德育教育在体育教学中的渗透体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人才的一个重要方面;也是执行党的教育方针的重要组成部分。体育课程标准指......

    让德育教育体现在体育教学中

    让德育教育体现在体育教学中 【摘要】党的十八大明确指出教育工作的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在新体育课程背景下,作为一名体育教师大力推行“学科德育”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主......

    体育教学中如何渗透德育教育1

    体育教学中如何渗透德育教育 德育教育不是形成一种知识体系,而是要形成一种道德信念以及与此相适应的行为方式、生活方式,即让学生过一种好的健康的生活。为此,在体育教学中落......

    如何在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

    如何在教学实践中渗透德育教育 内容提要: 学校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基地,教师应结合专业特点,把德育教育渗透于课堂中,努力探索有效的途径和方法,制定各学科德育渗透计划,开......

    浅谈德育教育在高校体育教学中的实施途径

    浅谈德育教育在高校体育教学中的实施途径 浅谈德育教育在高校体育教学中的实施途径 作者:郭仁红 论文摘要:高等学校是培养和造就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的重要阵地,也是对青年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