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浅析高中语文课堂教学方式的变革
浅析高中语文课堂教学方式的变革
论文关键词:学习方式; 自主; 探究; 合作; 课堂教学; 体会
论文摘要:新课程倡导“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方式,如何在高中语文课堂教学实践中加以运用,改变学生习惯于被动的接受学习和机械训练的现状,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培养学习的方法与能力,本文谈谈个人的几点体会。
传统课堂教学中教师满堂灌,一讲到底,霸占着教与学的整个过程,完全忽视了学生作为课堂学习的主体地位,严重损害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新课程倡导具有“主动参与,乐于探究,交流与合作”特征的学习方式,而以这种方式学习,对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有着重要的意义;对改变教师的课堂教学行为,正确体现教师课堂的主导地位也有重要的意义。
一、关于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
1.自主学习是与传统的接受学习相对应的一种现代化学习方式。自主学习是以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通过学生独立的分析、探索、实践、质疑、创造等方法来实现学习目标。
2.探究学习是一种积极的学习过程,主要指的是学生在学科学习过程中自己探索问题的学习方式。美国国家科学教育标准中对探究的定义是:“探究是多层面的活动,包括观察;提出问题;通过浏览书籍和其他信息资源发现什么是已经知道的结论,制定调查研究计划;根据实验证据对已有的结论作出评价;用工具收集、分析、解释数据;提出解答、解释和预测以及交流结果。探究要求确定假设,进行批判的和逻辑的思考,并且考虑其他可以替代的解释。”
3.合作学习是一种以生生互动为主要取向的教学理论与策略体系。关于合作学习的定义目前没有统一的说法,合作学习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美国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的斯莱文教授认为,合作学习是指学生在小组中从事学习活动,并依据他们整个小组的成绩获得奖励或者认可的课堂教学技术。学生之间在学习过程中的合作则是所有这些方法的基本特征。在课堂上,同伴之间的合作是通过组织学生在小组活动中实现的,小组通常由3-5个人组成。小组充当社会组织单位,学生们在这里通过同伴之间的相互作用和交流展开学习,同样也通过个人研究进行学习。
二、在课堂教学中落实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几点体会
自主、合作、探究是新课程所倡导的三大学习方式。这三个关键词强调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双向性和研究性,强调了课堂教学的民主性、互动性和开放性。如何才能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做到“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我个人认为应从如下几方面入手。
1.教师要加强自身内功的修炼,更好地指导好学生进行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
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要求以学生为主体,以问题为中心,以创设情境为关键。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作用不是下降反而更重要了,对教师能力的要求也更高了。教师只有加强自身内功的修炼,才能促成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方式的形成。
教师加强自身内功的修炼首先要从教育观念入手,树立新的教育观,树立“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思想。其次,要转变教学方式,教师是教学的创造者,通过对教材的相应裁剪,依据学生学习生活的实际情况拓展课堂内容,使课堂充满个性化和创造性,从而为学生提供自主合作探究的空间。再次,教师要不断加强专业修养,自觉学习新知识,努力完成知识更新,并通过自身的求知来影响学生,带动学生走上探求知识之路。
2.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自主合作探究能力
长期以来的传统教学的影响,学生已习惯于被动学习,不懂怎样自主去学,甚至懒得主动学。怎样消除学生的依赖心理,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自主合作探究能力?教师要使学生从意识到实际行动进行改变。要引导学生在生活和社会实践中,在书本和间接经验的学习中发现问题,同时引导学生进行一系列解决问题的活动,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表达自己真实且独立的见解,在对问题的认知和探究中学习知识,培养发现问题意识,学习的主体意识,使学生自己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3.营造宽松、民主、自由的课堂氛围,创设自主合作探究空间
教师要充分营造自主合作探究的氛围,给学生以自由发展的空间。要创设民主的氛围,教师要对学生充满爱心,鼓励每个学生,使每个学生感到温暖,消除压抑,敢于展现自我,要尊重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知识过程中迈出的每一步,鼓励他们的成功,使他们产生成功的愉悦,允许他们犯错误,引导他们纠正错误,帮助他们树立克服困难的信心。要平等地对待学生,使学生敞开心扉,大胆质疑,挖掘自身潜力,促使学生个性发展。
4.改变被动的接受知识,激发自主合作探究的欲望
自主合作探究的关键在与“自主”。要调动学生地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对知识的兴趣和探究的欲望,首先要在知识本身下工夫,我们应从学生实际出发,大胆创新,精选素材,将教学内容与学生生活、现代社会、时政热点和科技发展相联系,通过内容的补充、扩展、组合,赋静态的知识以新鲜的时代气息,增强学生的体验和感悟,激发学生的探究欲,并在欲望和兴趣的引导下,走进思维的殿堂。其次要注意知识的呈现方式,呈现的方式对于知识好比包装商品,精美的包装会引起消费者对商品的兴趣,同样,恰当的呈现方式会激发学生的探索欲,要运用富于变化有声有色的教学语言,引起学生的兴趣,根据所要完成的教学内容,创设故事情境、新闻情境、漫画情境、问题情境、寓意情境、成语情境等。
总之,教师要努力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使他们自主学习,互相配合,主动探究,成为学习的主人、知识的主人。参考文献:
[1] 钮绪纯.汉语言文学师范专业课程与新课标契合途径的研究——以《语文教学论》课程为例[J].语文学刊.2010(15)
[2] 刘年喜.试论语文课程教学中语文素养的培养[J].湖南冶金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04)[3] 宋秋前.有效教学的涵义和特征[J].教育发展研究.2007(01)
[4] 龙宝新,陈晓端.有效教学的概念重构和理论思考[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05(04)[5] 姚利民.论有效教学的特征[J].当代教育论坛.2004(11)
[6] 杜惠蓉.论新课程条件下的有效教学[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4(07)
第二篇:课堂教学方式的变革
课堂教学方式的变革 ——走向有效教学 华东师大新基础教育研究中心
李政涛
柏林洪堡大学—— 橡皮 跨文化
眼镜——视角、尺度、标准——价值观、价值取向 3600
一、什么是有效教学? 概念—— 语文?
口头为语,书面为文——语言,训练——工具性
语言和文学——周益民——儿童文学——文学气息、文学气质—— 浸润——气场——人文性
(一)必须把握的一个关键字 叶澜
(二)必须理解的一个关键词
(三)必须思考的三个关键问题
二、我的有效教学观
课感——推进感,生长感 滑冰课(溜冰课)、打转课、转圈课
刨坑课、攀岩课(教学如攀岩!教学是一段师生共同探险和冒险的旅程!)、拔节课
三、如何让课堂有推进和生长?
教学设计、教学过程、教学反思
(一)教学设计
(二)教学过程
开放的生长、扎实的生长、温暖的生长
扎实从何而来?
1.扎实在于清晰 2.扎实在于细节 3.扎实在于停顿 4.扎实在于运用 有效学习!
教学高手,学习高手!理论学习—— 现场学习(力)—— 自我反思与重构学习
岁月如歌——用语言粘住学生 回放!改动、重建!自我训练!
用大量体现力量,用大量生发力量!
自我磨练的广度和深度,专注度与持续度,决定一个人一生的高度和远度。
目标、标杆——旧我,新我!——自我固化、自我板结化、自我化石化!自我更新、自我再造!
卓越——卓尔不凡、独立/越而胜己!——自我越狱!
李嘉诚——冯仑
李希贵——名片 时髦——省布 小组合作学习
细节1:合作意识、方法、能力、习惯——训练的起点——从同桌开始 细节2:分工——主持人?记录员?代表小组发言?补偿发言?——有了分工,才会有责任,有了责任,才会有担当,有了担当,才会有更好的成长和发展!
细节3:规则——弱者先说,大家补偿,强者概括或总结
细节4:小组代表发言的第一句话 我,我们
细节5:评价反馈?——谁? 个体、小组合作质量!评价是对学生最好的训练!评价语言
细节6:组际互动交流? 报幕式 指令要求!
评价、补充、提问、质疑…… 细节7:差异资源
展示或介绍、学生指导学生/小组指导小组 细节8:板书
一是静态的确定的板书 二是动态的不确定的板书—— 捕捉提炼资源、提供支架 板书也要动态生成!……
学生清晰——
内容清晰——教什么? 方法清晰——怎么教? 目标清晰——教到什么程度 环节清晰——
一是每个环节要解决的关键问题是什么?发挥什么独特作用?有这个环节和没有这个环节区别?困难和障碍? 二是环节间的关联、转换、衔接与提升点?提升敏感!意识!策略!
目标:胃口太大
无所不包、面面俱到、十全大补 一课一得
单刀直入、孤军深入、精确打击 1.挑战点 2.突破点
难点、障碍点——发展点,生长点
3.提升点——准备带着学生从哪里提升到哪里去?
准备给学生什么样的挑战? 挑战带来成长和发展!思维品质——清晰度、提炼度 小逻辑——
1.教什么? 2.怎么教? 3.教到什么程度?
没有最好的方法,只有最适合的方法
——教育常识
基于学科特性——目标: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川菜菜单——沧桑感
基于教学内容——方法库——类结构——教结构用结构 基于学生基础——差异资源 识字——10 基于教师个性风格—— 激情,课前: 一是我为什么要教?理由? 二是学生为什么要学?理由? 三是什么不需要教?减法!课后:
一是我想教什么和实际教了什么的差异? 少教?多教?
二是我教了什么和学生实际学了或学到什么的差异?
有效? 眼镜1:三效
有效益——目标——达成度?——对着目标反思
有效果——学生——变化发展进步? 有效率—— 眼镜2:八效
全效——面向全体学生
广效——宽广的视野——多元价值观的理解和多样思维方式的综合运用 走了没有? 可能走了 确定性思维——
远效——持续长远——给学生什么?受益终生!
准效——准确解读学生——对准学生心弦的音调!强效、速效、奇效……
荒漠甘泉——源泉
好奇心、兴趣和需要、技能、方法、习惯……
1.扎实——有意义的课——走出课堂,走进课堂——不一样? 2.充实——有效率的课——面上,投入和产出?
3.丰实——有生成的课——预设之外——教案意识
4.平实——常态下的课——公开课最炼人(心态——开放、从容、淡定),家常课最养人
5.真实——有缺憾的课——有发展空间的课
磨课(俱乐部)、煮课、熬课 五课技能——备课、上课、听课、说课、评课(真,实——鉴赏家,批评家,建筑家——系统改进重建的具体建议和方案)——写课 初建课,重建课
透析诊断课堂,重建课堂
第三篇:职业高中语文课堂教学方式探究
职业高中语文课堂教学方式探究
进入职业高中的学生首先对进入职校学习就非常自卑,学习品质和思维品质相对不佳。在语文课上,也是兴趣索然。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应尝试着改变语文课堂的教学方式。
一、文言文的教学
文言文对于职业学生来说因为底子差学习起来更是困难,所以我先一段一段地学习,疏通后再要求他们背诵,全班同学形成比赛的氛围,其实他们做得也很好,利用一周的时间一篇古文全班同学就可以全部背诵下来的。因为职业高中每册有两单元的文言文,第二单元的文言文是略讲的,所以把大部分时间放在第一单元上,要求必须学懂会背,第二单元有时间就讲。与其两单元浑水摸鱼的都学习了,倒不如就非常深刻地学习一点东西,通过背诵让他们对古文的语感有了体会。
二、诗歌类文章的教学
诗歌类文章的教学,我常常把重点放在对诗歌的朗诵上,教给学生朗诵的技巧,让学生在诗歌的朗诵中去体会其中的技巧。在学生训练了一段时间后,我都会开设一场诗歌朗诵会,每名同学都有机会参加。在朗诵活动中既让学生掌握了诗歌,又培养了学生的朗诵能力,更为学生口语训练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也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和积极性。
三、名著类文章的教学
在职业高中教材中有很多是经典名著,或者是名著的节选。我就让学生反复去读名著,然后针对名著发表自己的看法。开读书经验交流会,把自己在名著中读到自己感兴趣的和最难忘的东西说出来,并讲明理由。在这样的活动中,学生既加深了对文章本身的理解,提高了口头表达能力,还大大地提高了学习语文的兴趣,更重要的是提高了学生的语文运用能力。
四、戏剧类文章的教学
在职业高中教材中有专门的戏剧单元,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戏剧的各种知识和表现手法。我都会开展观摩戏剧录像的活动,并在这样的活动中增强了学生对我国古老艺术的理解。学生观摩了戏剧后,让他们表演比较简单的话剧,通过学生的课堂片段演出,提升了他们对课文的理解,同时也增强了学习情趣,调动了学习积极性。例如在讲《雷雨》一课时,学生自发地自导自演了话剧,效果很好,并且刻了光盘,形成了视频资料。
除了上面课文篇目教学之外,我还让学生完成文章的续写、开展况聘会等。在语文教学中,我始终在灌输这样的理念,从学生自身实际出发,真真正正地让我的学生学到东西,哪怕学会一点点也是进步,要从简单入手,从多样的教学手段入手。在这种信念的支持下,学生不光特别喜欢我的语文课,还大大地提高了他们的语文水平,为职校学生将来进入社会运用语文知识打下坚实的基础。
(作者单位 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市海拉尔区第一职业学校)
第四篇:大学课堂教学方式变革落后于基础教育
大学课堂教学方式变革落后于基础教育
2015-09-11 作者:用户上传
德国柏林洪堡大学的办学理念是:大学应该是“知识的总和”,教学与研究同时在大学内进行,大学全部的外在组织即以这两点为依据。现代中国大学较为重视科学研究,而轻视课堂教学质量的提升,使得大学成为研究的“要冲”而非教学的“阵地”。长期的“重研轻教”使得大学课堂教学的问题越来越多,到了不得不突围的时候了。
大学课堂教学方式变革落后于基础教育
大学课堂教学面临的困境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第一,大学课堂教学“教法”与“学法”不匹配。2001年我国启动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新型的课堂反对“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教学方式,倡导“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提出了“研究性学习、实践中学习、参与式学习”等新型学习方式,而且在现代信息化的“慕课”与“翻转课堂”的推动下,学生的学习方式从根本上发生了变革,即形成了“以学为主、先学后教”的课堂教学模式。2012—2015年的在校大学生都经历了基础教育领域的课堂教学改革,他们都是在新型的学习方式中成长起来的。而当前大学的课堂教学方法仍然是传统的讲授法,已经明显不适合当代大学生的学习方式。在基础教育课堂教学变革中成长起来的当代大学生有着独特的学习方式,它“倒逼”着大学课堂教学方式进行变革。大学课堂教学改革是问题“倒逼”而生,又在不断解决问题中深化。
第二,大学课堂教学缺乏考虑大学生的特点。大学课堂教学中结合学生的特点不够,致使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不高。大学生具有年龄特点、时代特点、学习特点。所谓年龄特点,是指大学生处于青年中期(18—24岁),生理发展接近完成,已具备了成年人的体格及生理功能,但其心理尚未成熟。所谓大学生的时代特点,是指特定时代的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等在一代人身上的体现。如当代大学生生活在信息化社会背景下,物质条件相对优越,有一定的享乐主义思想倾向,手机也成为他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大学教师要“堵”、“疏”结合,因势利导,充分考虑大学生的时代特点。所谓学习特点,是指大学教育是专业教育,不同于基础教育;大学教育是素质教育,不同于应试教育;大学教育是信息化教育,不同于传统化教育。专业教育、素质教育、信息化教育要求大学生的学习方式多元化,采用合作探究、实验实践等多种学习方式,并鼓励大学生走出课堂,走出校园。
第三,大学课堂教学教育信息化不足。信息化浪潮已经席卷全球,在社会生活中广泛应用。而在大学课堂教学中,信息化的教育资源严重不足,不论从内容还是方法来讲,大学课堂教学都滞后于这个时代。大学教师的教学模式从纸质版的“照本宣科”到电子版的“宣读PPT”,从原来的黑板变为白板,只是对内容的翻版,其本质仍然是“满堂灌”。同时,大学教师对现代化的教育技术掌握不够,个别教师在熟悉掌握的情况下,也不会花大把的时间去挖掘信息化资源来作为课程资源。现代社会是信息化社会,大学生通过现代多媒体获得信息已经十分方便,而大学的校园与课堂在利用网络化资源、慕课开发、翻转课堂等方面均较滞后。
第四,大学课堂教学改革缺乏有机保障。基础教育领域的中小学教师通过师资培训学习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方法,并将这些理念与方法应用在自己的课堂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然后在教学研讨会中与同事进行交流探讨,从而解决问题,进一步提升自己,完善自己的课堂。可见,教师培训与课堂研究是课堂教学改革的有机保障,而大学教师生活在自己的“自留地”中,很少参加师资培训和进行课堂研究。
突破大学课堂教学困境
突破大学课堂教学所面临的困境,需要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是建立课堂教学改革的保障机制。大学课堂教学改革保障机制的建立主要包括专业机构的设置与运行,以及专业活动的组织与开展两个方面。长期以来,大学课堂教学水平主要取决于大学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水平,依靠的是教师职业的自觉与良心。但这种课堂教学改革缺乏制度与文化的保障机制,既不能长久,也不能扩大规模。在大学中,有一些机构其实也在发挥着制度与文化保障的功能,但没有显性化,缺乏更高层次的专业化,如高等院校师资培训中心、大学教师发展研究中心等。大学要通过这些专业机构,加强对教师的专业培训,深入开展课堂教学研究。在专业活动方面,一些大学自主实施的“教学改革工程”、评选“我最喜欢的教师”、组织青年教师教学大赛等活动都对促进大学教师专业发展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提升这些活动的专业化水平,有助于建立大学课堂教学改革的制度与文化保障机制。
二是重塑教师的课堂教学理念。大学教师的课堂教学理念主要包括:“为教而学”、“为学而教”、“教学相长”。所谓“为教而学”,就是大学教师专业发展的目的在于保障有效的课堂教学,“学”是指教师的学,是教师的专业发展,是手段。自己没有学好,没有专业发展,就难以上好课,当好教师。“为学而教”中的“学”是指学生的学,这是目的,教师开展教学的目的在于学生的学,在于学生能学、会学、学好,教师的教如果离开了学生的学将没有任何意义。所谓“教学相长”是指教师的教与学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在教中学,在学中教,教与学相互促进。有了这样的专业发展理念,教师就会形成新型的教学理念,包括尊重学生、先学后教、以学论教、教学相长。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始终把学生的学放在第一位,以学生的学习效果作为评价教学的准则,以学生的发展作为教学的目标,促进师生之间的教学相长。
三是丰富大学课堂的教学方式。美国教育家拉尔夫·泰勒说:“教学不是教师做了什么,而是学生做了什么。”为了适应大学生的学习特点,大学教师的教学方法要多样化,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对象、内容、条件等来选择教学方式,教法与学法相结合,这样的课堂教学才是丰富的、生动的。教师的课堂讲授法,也需要专业的训练与提高。讲授法在语言上、逻辑上和时间上对教师都有很高的要求,要求教师通过简明、生动、清晰的口头语言向学生系统地传授知识,发展学生智力。讲授不是自言自语,而是要把话送到学生耳朵里。此外,大学教师更要主动地鼓励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合作学习。随着宽带网络、智能手机和移动技术的迅速普及,“慕课”被广大教师和学生普遍接受和使用,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不同兴趣、不同的学习准备情况、自己的时间随意选择课程。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计算机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应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变得可行。学生可以通过互联网去使用优质的教学资源,不再单纯地依赖授课教师去讲授知识。课堂和老师的角色发生了重大变化。老师更看重的是学生获取知识的过程和能力,引导学生去应用知识。翻转课堂在探索中让教学变得更有趣、更精彩。形成自己独特的课堂教学风格、不断地探究课堂教学模式、坚持课堂教学变革应是大学教师毕生追求的目标。
第五篇:新课改带来了课堂教学方式的变革
新课改带来了课堂教学方式的变革,传统课堂教学注重教师怎样教,教得怎么样,而新课程强调学生怎样学,学得怎么样。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注重学生的参与。学生是教学活动中的主体,一切富有成效的教学都离不开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从这个意义上讲,学生学习积极性的调动是各种有效的教学对策实施的前提,而传统课堂教学是“我灌输,你接受”。为了“节省时间,提高成绩”,教师把知识咀嚼烂了再喂给学生,为了“节省时间,提高成绩”,教师恨不得把一分钟掰成两半用,不可能留出多少时间给学生思考、探究,这种灌输式教育不但不能使学生得到发展,反而容易使学生变得被动、依赖甚至厌学。为了克服传统课堂教学的弊端,首先需要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那么,在初中思品教学中,如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呢?下面我结合平时的思品教学实践,谈谈三点做法。
1.留给学生回顾上节课内容的时间
从学生的心理发展水平来看,刚开始上课,学生从喧闹的课间环境回到课堂,需要一段时间稳定情绪,这段时间教师最好与学生交流已获取的知识。我把课堂前五分钟留给学生,让学生将从书上看到的、在课堂上听到的内容复述出来,也就是说让学生把课讲给老师、学生听,以便老师更大程度地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同时也是激励全体学生真正接受、消化和运用所学知识的有效举措。
刚上课时,我先让一个学生说出上一堂课所学的知识,然后其他学生提出两三个问题,由这位学生来解答。刚开始学生对于所学的知识讲得很含糊,甚至说不上来,必须通过其他学生及我的提醒。后来,大部分学生都能说得很好,也能够认真听讲,并能够提出自己想问的问题。通过这样的方式,学生不仅调动了学习的积极性,而且对于知识点的掌握和运用更加全面、扎实,提高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留给学生思考本节课内容的时间
要转变教学观念,明确学生学习的实质是自学,这就要求教师转换角色,从学生的需要和实际出发,精讲教学内容,把生活引进课堂,把时间留给学生。现在的中学生年龄虽小,但思想敏锐,对事物的看法往往有自己的一套,他们对于老师的思想教育和书本上的内容,往往不以为然。这时,老师如果是装聋作哑或是狠狠批评,不仅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反而会带来许多负面效应。所以,教师应该学会民主教学,把思想的交流和碰撞交给学生,引导学生用他们自己的心理、眼光去观察生活中的问题,引导他们以自己认可的方式解决生活中出现的问题,引导他们用自己的语言表达他们的感受,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这样才能引发他们内心的而非表面的道德情感,才能引发他们真实而非虚假的情感体验和道德认知。
例如,在讲学会调控情绪这一课时,七(5)班的小黄同学在下面手舞足蹈,哇哇乱叫,我灵机一动,何不叫一位学生上讲台,看他如何处理这件事。我选择了坐在他后面的学习进步较大,上课积极发言,但平时也爱动的小孙同学。我说:“小孙同学,你对刚才小黄的所作所为有什么感受?假如你是老师,你会如何处理这件事?”小孙同学说:“我感到很生气,因为他不认真听课,这是对老师不尊重的表现,让他到后面站着。”小黄同学自己乖乖地到后面站着。过了几分钟,小孙同学说:“我有点后悔了,还是叫他回来吧,刚才我太激动了,没有好好想一下。”小黄同学回到自己的座位上,红着脸,低着头。我紧接着问:“刚才小孙同学从处理这件事中学会了三思而后行,这就是排解不良情绪的什么方法?”学生异口同声地说:“理智控制法。”我继续问:“他还学会了站在老师的角度思考。这属于理智控制法中的什么方法?”学生齐答:“换位思考法。”
课堂教学是一个动态生成的过程,教材承载着知识,需要教师和学生之间进行交流和体验,需要学生真正参与到教学中,需要他们通过动口、动手、动脑,亲自感受、理解知识产生和发展的过程。把时间让给学生,这样既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参与性,又能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自我研究、自我发展的能力。
3.留给学生分析作业中典型错题的时间
教师在批改作业时,总会发现有些典型错题。对于作业中的典型错题,先让学生进行自主分析,教师则可以把这些题目作为探究性学习的基本素材,开发这些题的潜在功能,从而不仅能巩固基础知识,而且能深化知识内涵,达到举一反三的效果。如有这样一道材料型选择题:“小华因对老师有意见,上课总不认真,张老师提醒他,他不理,张老师批评他,他当堂顶撞老师。每次上课大家都胆战心惊,怕小华与老师发生冲突,影响正常上课。你觉得小华要改善与老师的关系应该怎么做?①换位思考、从老师的角度看问题,②正确对待老师的表扬和批评,③原谅老师的错误,④主动与老师沟通。”很多同学都错选了③原谅老师的错误,而且他们还认为自己选得对。当我让学生自主分析错误的时候,有几个学生很快就发现材料中并没有提到老师犯错误,所以与本题无关。有个学生主动站起来向大家解释说明,她说我们以前做过的一道类似的题中提到了:“有一次,因为老师的一个小疏忽,而与老师发生争吵”,可能大家是把两道题弄混了。她的讲解使其他同学都心悦诚服,达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学生自己思考、探究、讨论并得出答案需要花些时间,但这是一个让学生终身受益的做法,是一个让学生真正成长的过程。接受教育是人生命中的重要历程,它追求的是生命质量的完善。蛹咬破自己的茧子,羽化成蝶的过程是痛苦而艰难的,它必须凭借自身的力量完成生命的这次飞跃。但是,经历了这样的历程,它从此就可以振动薄薄的羽翼,翩翩起舞了,而那些没有冲破茧壳束缚的幼虫却永远失去了自由的机会。
在初中思品教学中,只有把课堂时间还给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成为学习的真正主人,才能真正解决学生的困惑,才能提高课堂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知识本身是好的”说起来实在是简单不过的道理了,但要真正理解是有困难的。学生依然在问“我们学这些东西有什么用呢?”并在实践中严重影响了学生的课堂学习积极性和教学有效性。也许很多教师也没有真正想到过“知识本身是好的”,并在实践中设法让学生也明白“知识本身是好的”,从而利用学生的心理特点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来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教师应该基于因为有用学生才愿意学、努力学、主动学的认识上来提高我们自身的素质,从事我们的课堂教学。高中思想政治课课堂教学要立足于学生现实的生活经验,重视校本课程的开发研究和实际学科运用,着眼于学生的发展需求,把理论观点的阐述寓于社会生活的主题之中,强调学科知识与生活现象、理论逻辑与生活逻辑有机结合。重视高中学生在心理、智力、体能等方面的发展潜力,关注学生思想活动的多变性、可塑性,尊重学生个性差异和各种生活关切,恰当地采取释疑解惑、循循善诱的方式,避空就实,讲究课堂实效。使学习和进取成为学生自觉、自愿的进取行为和过程,并强调在这一过程中初步了解和掌握生活化的学科技能,真正理解“知识本身是好的”,并由此产生积极的学习动力,实现课堂教学的预期目的!
教育家陶行知说过:“先生的责任不在教,而在教学生学。教的法子必须根据学的法子。”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才是让学生成为课堂主宰者的真正解决之道。首先要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教师在教学生新知识前,先生动、形象地讲清这堂课所学知识在实际中的应用或对今后学习新知识的作用和意义,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其次要让学生主动探究。教师在教学中,通过“提出问题——尝试练习——讨论交流——明理开窍”的学习过程激发学生敢于“让我试一试”的动机,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最后要让学生学会思考。通过例证示范,练习的指导,引导学生逐步掌握常用的独立思考方法,这样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学习能力就会得到提高。(思想政治课教学过程中,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爱学,已成为政治课教学中教师们最为关注的话题,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人手:
一、利用各种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成功的真正秘诀是兴趣。科学家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真正有价值的东西并非仅仅从责任感产生,而是人们对事物的爱与热忱产生。”学习兴趣是学生的内在驱动力,是学习动机中最现实,最活跃的成分,它对于学习效果有着重大的作用。在教学实践中,我们不难看出,大凡班级里学习成绩优异者,都对学习有很大的兴趣,都能积极主动地学习知识,有较强的求知欲。相反那些学习困难生,一般对学习缺乏兴趣,没有良好的学习态度,当然也就没有好的学习效果。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乐知者。”在兴趣的指导下,学生才会积极参与,完成由苦学到乐学的转化。
激发兴趣没有固定的模式,应根据教学的具体实际,灵活应用。主要手段有;
1、上好前言课。“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教师应注意用直观、形象、有趣的语言,丰富、生动、有力的实例来证明政治课的重要性,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一开始便被政治课的内容深深地吸引住,使他们想学。
2、精心设计每堂课的导入语。用新颖的方式导入新课,激起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使学生进入最佳的求知状态,在学生对学习新课充满信心而跃跃欲试时,自然引出教学内容,会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如我在讲初二《法律规范经济行为》时,是这样导入新课的。我拿着一个足球走进教室,学生们瞪大眼睛,急切地想知道我要干什么,我问“这是什么?”学生异口同声地说“足球”。接着我又问:“谁能说说进行足球比赛,球员们需要遵守些什么?”班里那些小球迷们纷纷举手,争先恐后要回答,很快他们把足球比赛的规则一五一十地道来。我说体育活动有体育活动的规则,同样经济活动也有经济活动的规则,这些规则是什么呢?这便是这节课我们要学习的内容。自然引出新课,大大地激发起学生的求知欲。
3、借助于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多媒体教学把枯燥的书本知识以直观形象、有动感、声像的传输给学生,使学生学习效率事半功倍,原因就在于现代化的教学手段,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此外生动的故事,贴切的比喻,妙趣的讲述,诙谐的手势,巧妙的悬念都可以引起学生的兴趣。
二、关注学生,确立学生学习中的主体地位
课堂教学应具备三个特点:精神状态、参与意识、实践活动。那种课堂上,教师一进入角色就一发不可收,滔滔不绝,高唱独角戏,或声音嘶哑,或口干舌燥。台下学生却仿佛刚刚酣睡醒来,反应冷漠,注意力分散,伸着长长的懒腰或打着深深的哈欠,这样的学习效率事倍功半,得不偿失。还有那种教师的表演能力很强,每节课都能绘声绘色地讲解,使学生们听的如痴如醉,津津有味,但课后学生头脑空空,什么也没掌握到,更谈不上思想上有所体会,有所改变,究其原因就是学生没有参与课堂的教学活动,没有发挥学生的主动性。
陶行知先生说得好:“先生的责任不在教而在教学,而在教学生学。”因此,教师要把教学的重点从过去单纯研究如何教转向研究如何教学生学这方面来。这不仅是确立学生主体地位的要求,也是政治课实施素质教育的中心议题。实现不了这个转换,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提高素质就是一句空话。教学过程是一个紧张思维、知识学习、技能训练的过程,这就要求教师在制订教学计划、课堂教案时,要有明确的指向性,必须突出学生主体意识,精心设计学生的活动情景,让学生以主人翁的姿态投入学习,在课堂上不断地眼观、耳听、口说、手做,积极参与思维活动,从而出色地完成教学任务。
三、教学要联系学生实际,学以致用
一部分学生不愿意学政治的一个原因就是认为政治与自己无关,离得太远与实际沾不上边,这当然是一种不正确的认识,这就要求我们的教师要关心和爱护每一个学生,不能只是为了追求分数而上课。如果课堂教学中忽视了学生的需要,忽视了为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重要性,就会使教学内容不能引起学生的共鸣,学生的积极性自然也就高不了,变学生被动学为主动学,就必须以关注学生、爱护学生为宗旨,抱着为学生解决问题的态度开展教学。要求我们必须在日常生活中了解学生,发现他们自身存在的问题,在课堂上多引入他们的实际事例,多谈论他们关心的问题,真心实意为学生解决疑问,帮助学生改变不良观念,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思想,让学生每节课都有所收获,让学生感受到思想政治这一科对他们是有帮助的。比如,目前社会上离婚率越来越高,在这离婚的背后,受伤害最深的还是父母离异的子女,而班里有几个同学正是这一情况,因此我在讲初二《公民在婚姻家庭关系中的权利和义务》时,列举案例讲了父母对未成年人的抚养是无条件的,不因父母的离异而改变,如果有一方不履行义务时,作为未成年当事人该怎么办?再如,在讲《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受国家法律的保护》这一课时,我利用教材在学生了解了消费者依法享有的合法权利后,让他们回想自己作为消费者都曾遭遇过哪些侵害?明确今后应该怎么办?活生生的实例,使学生感到学习政治确实有用,自然也就爱学政治了。
四、教给学生正确的学习方法,使他们会学
一部分学生学习成绩不好,产生厌学情绪,主要是他们不会学习,教师应注意教给他们正确的学习方法,使学生不仅能学会,更重要的是让学生会学,可采用
1、课堂讨论法。青少年具有好动的特点,讨论法可以引导学生动脑、动手、动口,积极主动地探索知识,符合青少年的心理特征。“动”则生机勃发,主动学习,智力发展迅速;反之“静”则凝滞生灵,学习被动,智力发展迟缓。政治课堂中,组建四人学习小组,适时提出问题,组织学习讨论,进行合作学习,相互促进,有效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也培养了学生合作意识。
2、学习归纳法。让学生学会在每节课教师讲授完新课后,能归纳该堂课的学习要点、知识结构,乃至单元归纳或全书归纳。如我在学生学完初二下册后,让他们着手归纳本册书所学的公民权利和义务有哪些?哪些是基本权利和基本义务?哪些既是公民权利又是公民义务?通过归纳,使学生对前后知识有一个系统的认识和掌握。
3、学习比较法。让学生一边学习一边懂得把前后相似的知识进行归纳比较。如初一课本中的情绪、情感和情操的比较;初二法律中拘留与拘役、罚款与罚金的比较等。通过比较使学生对这些基本概念有了准确的理解,从而牢固掌握。
此外还有:小组竞赛的方法,阅读课文的方法,听课作笔记的方法,及时复习的方法等等,使学生全面系统地把握知识。
五、开拓视野,关注社会生活
教育的根本意义是生活的变化,教育是为了生活,离开了生活的改进,教育就失去了意义。这就要求教育要从课堂和书本走出去,把日常的教学和社会生活结合起来。在课堂教学中,书本知识要联系社会实际,引导学生关心家乡的建设、国家的发展、科学技术的成就和丰富多彩的社会文化生活。如在讲初一《培养爱国情操》时,我组织学生进行社会调查、义务劳动、自编自演文艺节目、歌颂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成就、收集资料自编小报等等,这些活动不仅使学生开阔了眼界,书本的知识活了起来,而且引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为提高学生的思想素质和创造能力打下扎实的基础。
六、鼓励学生,增强学生的成功体验
一个在课堂上屡遭失败的学生,不可能喜欢课堂、喜欢学习,更不用说创新自主学习,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抓住时机,创造条件,使学生获得成功。对课堂上有一技之长的学生可树为榜样,冠之为“小律师”、“小思想家”、“阅读能手”,对学生的每一点进步如:学习成绩有了提高,或能用所学知识说明问题,或能积极举手发言,或有某些新的见解,都应当予以肯定、鼓励、及时表扬,哪怕这种表扬只是老师的片言只语,都可能使学生激动不已,成为他们进取向上的动力。如果课堂上能使各类学生无不体验到成功的喜悦,那么这节课必定是成功的,因为它调动了每位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正像苏霍姆林斯基说过的:“成功的欢乐是一种巨大的情绪力量,它可以促进儿童好好学习的愿望。”
总之,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是思想政治课教学改革的主要途径,也是每位教师的光荣职责,我们政治教师必须与时俱进,不断地加强和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才能肩负起这个重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