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如何在农村中学开展好三生教育(最终版)
如何在农村中学开展好三生教育
农村经济要振兴,下一代人肩负神圣职责,三生教育是以学生为本,是生命教育、生存教育、生活教育紧密联系、融为一体的系统教育之间互为条件、密不可分、相辅相成,通过实施“三生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最终实现能为自身、为家庭、为社会、为人类缔造幸福生活的人生价值。如何让农村学生更好认识三生教育知识,以下是我的几点看法:
首先,让学生知道生命教育。生命教育的主要内容是认识生命、尊重生命、珍爱生命和发展生命。尊重生命是基础,珍爱生命是关键,发展生命是目的。生命教育就是要让每个学生懂得生命的可贵,让他们知道,母亲生育了我们、养育了我们,极不容易。十月怀胎、分娩过程所经历的痛楚,是做子女难于想象的。所以,我们要珍惜生命,尊重生命,因为它是父母生命的延续,它承载着家人、朋友的真挚的爱,那种想活就活、想死就死的念头是一种对亲友极不负责的表现。要让学生认识人类自然生命、精神生命和社会生命的存在和发展规律,认识个体生命和他人生命,认识生命的生老病死的过程,认识自然界其他物种的生命存在和发展规律,最终树立正确的生命观,领悟生命的价值和意义。
其次,是让学生知道生存教育。“生存教育是关键”。生存的概念包含三个方面:一是危机状态下的生存,涉及生存意识和逃生、救护知识。生存意识属于人生观和心理问题。逃生救护知识适宜于专题讲座和模拟演练的方式进行。二是生活条件极其恶劣,人们只能处在最低要求的状态和由此产生的意识和行为。三是一般意义的生存,也就是人的生存的适应能力和创造能力。生存教育的主要内容是使学生认识生存及提高生存能力的意义,把握生存规律,提升生存适应能力和创造能力,强化生存意志,树立人与自然、社会和谐发展的正确生存观。通过生存教育,要帮助学生学习生存的有效知识和技能,建立适合个体的生存追求,学会判断和选择正确的生存方式,学会应对生存危机和摆脱生存困境,善待生存挫折,形成一定的劳动能力,能够合法、高效和较好地解决安身立命的问题。
再次,是让学生知道生活教育。生活教育的主要内容是使学生认识生活的意义,热爱生活,奋斗生活,幸福生活,树立正确的生活观。要使学生理解生命的终极意义就是追求幸福生活。要帮助学生确立为个人、家庭、国家和人类的幸福生活而努力奋斗的理想。要让学生理解生活是由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个人生活和社会生活、职业生活和公共生活等组成的复合体。要让学生了解生活常识,学习生活技能,提高生活能力。要培养学生的良好品德和行为习惯,培养学生的爱心和感恩之心,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要帮助学生形成立足现实、着眼未来的生活追求。要教育学生学会正确的生活比较和生活选择,理解生活的真谛,能够处理好收入与消费、学习与休闲、工作与生活的关系。生活是“三生”的核心,人生在具体时空中表现为生活,生活的总体就是人生,对生活起指导作用的人生观,是解开“三生”之谜的金钥匙。
最后,是在教学中实施“三生教育”,家庭教育是基础、学校教育是关键、社会教育是保障,必须坚持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有机统一的基本途径。把“三生教育”列入必修课,开设“三生教育”课程,保证学时,真正使“三生教育”内容进教材、进课堂、进学生头脑。具体做法,通过对“三生教育”基本内容进行学理分析,由此来认识“三生教育”的地位与作用,以学生为本,对学生进行 “生命、生存、生活”的系统的教育。有教育人士说过,在人的自然生命不断成长完善的过程中,培养人的生存能力,是每一个人健康发展的重要基础。生存中所需要的每一项技能,都是通过教育来获得的。当前,不少中学生的生存能力较弱,生存教育旨在帮助学生学习生存知识,掌握生存技能,保护生存环境,强化生存意志,把握生存规律,提高生存的适应能力和创造能力,树立正确生存观念;学习有关自护、自救知识和技能,有利于远离危险与侵害,从而使生命得以维持和延续,同时又能适应当前社会发展的需要。初中是学生独立性和依赖性并存交错的时期。他们一方面已产生独立感和成人感,但另一方面,对自立带有不少片面的理解,对父母、老师以及他人有着很强的依赖性。生活教育就是要帮助学生了解生活常识,掌握生活技能,实践生活过程,获得生活体验,树立正确的生活观念,确立正确的生活目标,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的教育。当代中学生叛逆思想很严重。比如回家跟父母要钱,如果要多少给多少,就说爸妈真好。如果得不到满足,就对父母说:“你们是不是我的爹妈?”或者说:“我是不是你们亲生的?”这让父母听后很痛心。许多孩子不理解父母的苦衷,上学不用功学习,常常惹是生非,甚至跟父母“唱反调”。结合这些实际情况,在“三生教育”课上,采取“角色扮演”的方式,让学生换位思考,现身说法,现实生活中遇到的“亲子矛盾”,怎样做才能让家人和谐相处。通过教育活动,让学生能受到了深刻的教育,从而达到了“三生”课的教育目的。
“三生教育”是一项具有重大现实和历史意义的教育活动,是一项长期、艰巨的战略任务,是一项博大精深的系统工程,需要我们为之付出艰辛的努力,长期的探索和实践。“三生教育”只有开始,没有结束;只有起点,没有终点„„,它将贯穿于农村初中教育的始终。
第二篇:浅议三生教育在中学的开展
浅议“三生教育”在中学的开展
“三生教育”的概念是学校德育范畴的概念,其包括“生命教育”、“生活教育”、“生态教育”。“生命教育”,是生命文化与生命智慧的教育。让每一位教师和学生“珍爱生命,关心自己和家人”;近年来,许多研究者已深刻认识到德育目标过高、过空,德育内容过于抽象,德育途径方式过于单一甚至违背学生道德心理发展规律所带来的严重后果。真正有效的德育需要贴近生活,加强情感性、加强道德主体。“生活教育”,学校的生活教育从提高教师的生活质量入手,从教师和学生的走路、吃饭、说话、交往、感恩等日常生活入手,培养学生的生活能力,珍惜生活,珍爱生活的家庭和集体,让学生和教师共同成长。提倡“珍爱生活,关心他人和集体”;“生态教育”,是倡导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观念体系,是人们根据生态关系的需要和可能,最优化的解决人与自然关系问题所反映出来的思想、观念、意识的总和。学校的生态教育必须让师生关注自然,爱护自然,宣传先进的生态知识及保护生态的意义,从生活小事做起,珍惜生态,将环境建设、环境保护、绿色文明建设作为生态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真正树立学生和教师的环保意识。强调“珍惜生态,关心社会和自然”。以“三生教育”作为学校德育工作的灵魂,将学校的德育工作涵盖在“三生教育”之中,将学生的教育、师德教育、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统筹在“三生教育”概念中,有针对性、有效地开展德育活动,打造出学校的德育品牌。“三生教育”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切入点,是以人为本,促进中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举措。实施“三生教育”需要学校、家庭、社会共同行动,发挥各自的优势,帮助广大中学生树立正确的生命观、生存观和生活观。那么,如何有效地对中学生实施“三生教育”呢?我认为主要做到以下几点。
一、引导中学生对“三生教育”内涵的理解
“三生教育”是一个整体,是学校德育工作的系统工作,“三生教育”真切地体现了学校的办学理念:“以人为本,以德为先,注重基础,强化创新,培养可持续发展的中学生。它既是一种教育理念,又是一种教育行为,它以人为本,通过教育的力量,使中学生树立正确的生命观。生命观的主体认知和行为过程,主要包括三方面意思:一是教育不仅仅是学校教育,还包括家庭教育、社会教育三个方面的教育力量,要使三方面的力量形成合力;二是“三生教育”是中学生自我认知和行为的过程。在整个教育实践活动过程中,必须引导中学生认知、实践。使其变成一种行为的积极性、主动性,改变以往被动的德育缺陷。三是生命教育是前提,是根本,生活教育是基础,是关键,生态教育是方向,是目标,是“三生教育”的最高境界。在此所说的生活教育不是一般意义上的生活教育,而是指人都要为自己的幸福生活、为民族的幸福生活、为人类的幸福生活而努力奋斗的教育。
二、教育中对学生实施“三生教育”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
“三生教育”研究旨在结合学校德育教育的案例,联系前沿的德育新理念,作为全面贯彻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全程,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举措来抓,是合乎教育规律,顺乎时代潮流,顺应人民需要的。“三生教育”从根本上说就是要使个体人转化为社会人,使人真正成其为人的教育,是培养“理想远大、信念坚定的新一代,品德高尚、意志顽强的新一代,开拓进取、艰苦创业的新一代”的教育。对中学生实施“三生教育”是现代教育的基本任务,其核心是培养适应当代社会和未来社会需要的人。发展现代教育必需坚持以人为本,努力培养建设现代社会所需要的现代人。实施“三生教育”是促进中学生全面发展的基本途径,是实现家庭幸福,促进社会和谐的必然要求。社会和谐从根本上讲是人的和谐,是生命的和谐、生存的和谐。实施“三生教育”对帮助中学生增强爱心、感恩之心和社会责任感奠定基础,从小树立正确的家庭幸福观,培养为幸福生活而奋斗的激情。
三、实施“三生教育”的基本途径和方法
注意整合好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资源。学校教育是实施“三生教育”的主战场,要整合校内教学资源,开好“三生教育”课,抓好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教学效益。其次还要抓好其他学科的渗透教育,组织开展主题鲜明、形式多样的主题实践活动,努力营造有利于“三生教育”的良好环境;家庭教育是“三生教育”的延伸,要建立健全家庭和学校的联系机制,密切学校与家庭的联系,建立家访制度,家长会等形式,帮助家长提高综合素质,提高家长对“三生教育”理念的认识,掌握正确的家庭教育方法,形成有利于实施“三生教育”的家庭氛围;社会教育是“三生教育”的拓展,要主动争取社会各方面力量对实施“三生教育”的支持,形成治理校园周边环境的长效机制,不断完善中学生校外活动的内容,为实施“三生教育”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总之,实施“三生教育”是促进教育自身和谐健康发展的自觉需要,同时是顺应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与教育的根本目的相辅相成,对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净化社会风气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是优化人的发展的有效举措。作为一名乡村教师。我深深懂得:“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育人的不容易,尤其是《三生》中“生命教育”的艰难。通过这次学习我们认识到:其意义是十分重大的,虽然困难重重,但我们迎难而上,我们有理由相信通过社会、学校教师的共同努力,一定能把“三生教育”在全校开展好。
第三篇:浅析三生教育在农村中学面对的问题
浅析三生教育在农村中学面对的问题
勐腊县尚勇中学
罗川洪
摘要:“三生教育”是通过教育的力量,使受教育者接受生命教育、生存教育和生活教育,树立正确的生命观、生存观、生活观的主体认知和行为过程。三生教育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内在需要,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有效切入点。而农村中学教学条件相对落后,学生综合素质较低,素质教育不能得到全面落实。本文依据三生教育的基本理念,针对农村教育存在的普遍问题,通过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三方面的有机统一,进一步为推动三生教育在农村中学的开展做一定的调查和探讨。
关键词:
三生教育
农村中学
问题
从今年秋季新学年开始,我省所有的大、中专在校学生以及部分中小学生将新增一门特殊的课程——“三生教育”,即生命教育、生存教育和生活教育。省教育厅厅长罗崇敏表示,从2009年起,“三生教育”将覆盖全省各级各类学校的所有在校学生。“三生教育”的指导思想是: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坚持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和教育规律,培养学生的健康心智、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创造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实施“三生教育”应坚持七项基本原则:一要坚持人本性原则;二要坚持求真性原则;三要坚持实践性原则;四要坚持规约性原则;五要坚持开放性原则;六要坚持整合性原则;七要坚持创新性原则。实施“三生教育”,要坚持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有机统一的基本途径;要把握科学的方式方法。为了让“三生教育”能在农村中学有效开展,克服农村教育面临的困难,结合学生的综合素质发展的要求,依据新课程理念,笔者通过探究三生教育在农村中学实施中存在的问题,力求为农村中学的教育探索新的途径与方法。
一、农村中学三生教育现状
农村中学的教育相对落后,这主要是由于经济、教育、文化等多方面的影响,体现在贫困学生多,学生家庭经济困难;家长对教育不够重视,家庭教育问题严重;学校资源不足,教学环境落后,教师调走的多,留下的少;教育观念滞后,总体素质不高,新的理念与现实矛盾突出,而三生教育在农村中学的实施更具重要性和紧迫性。
(一)社会是三生教育的主动力
三生教育要通过整合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的力量,激发学生的主体认知和行为实践,最终达到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生命观、生存观和生活观的目标过程。做好此项工作,学校是主阵地,家庭是主力量,社会是主动力。学校要争取各有关部门的配合,争取社会各方面力量的参与,争取乡党委、政府的支持,最大限度地调动社会对实施“三生教育”的正面影响和积极作用,并充分利用一切可用资源,为三生教育活动做好发挥社会的动力作用。社会可以通过交通安全教育,提升人民的生命意识;通过劳动技术培训,文艺调演等活动,提高人民的生活质量;通过对自然灾害的认识,提高人民的生存能力。
(二)家庭是三生教育的主力量
通过为家长办讲座,为家长提供相关教育书籍与资料,并考虑到农村家长的文化水平较低,学校可以组织教师通过家访工作,大力宣传三生教育,和家长共同探讨,共同学习。也可以收集一些村寨相关的故事作为材料,用贴近生活,走进家庭的典型事例进行教育。还考虑到农村多民族的融合,可以把三生教育的知识翻译成各民族的语言,让三生教育得到各族人民的共同关注。
(三)学校是三生教育的主阵地
学校开展三生教育要强化课堂教学,更要重视活动课。学校要开设“三生教育”课程,让其进教材、进课堂、进学生头脑,突出实践活动。首先,要处理好“三生教育”课程与其他课程的关系,在农村学校可以通过适当的知识竞赛,提高学生参与的兴趣,可以“三生教育”的知识容入其他课程,例如,在数学教学中,可以根据“三生教育”的知识,利用一些数据和材料,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感悟三生教育,做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起到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其次,通过三生教育改变学生的学习观念,学习不是为了考试,变“要我学”为“我要学”。不能灌输三生教育的知识,可以通过探究与研究性学习,让学生在生活中学习,在学习中生活,从而逐步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让学生感受到知识的“学有所为,学有所用”。
二、三生教育是解决问题的有力武器
教育存在一定的差异性,农村学校的教育应该引起更多的重视与关注。本人结合三生教育的理论依据,通过对农村学校教育的细致分析与反思,发现了教育中存在的一些普遍问题,这也是我们农村教师长期以来面对的困难与挑战。
(一)留守学生教育的问题
农村学生很多父母要外出打工,因此,出现有的村寨大部分只有50岁以上的老人和12岁以下的小孩。孩子的教育都压在了爷爷、奶奶一辈人身上。这本身就是农村家庭教育中存在的一大问题。孩子上了初中,由于身心的发展,又缺少一定的父母关心,学生的健康成长要面对很多的问题。从生命教育上看,农村学生对生命的认识淡薄,体现在做事冲动与卤莽。喜欢爬到很高的树上捉鸟,还喜欢到河里拿鱼,既不珍惜自己的生命,又不懂得关注其他小动物的生命。而家长也很无所谓,只是孩子出现溺水或摔死时,才知道后悔。英国有一句谚语,“我们的生命只有一次,但我们如能正确地运用它,一次足矣。”只可惜,我们的学生不会好好珍惜和运用生命。因此,生命教育在农村要引起更高的重视。
(二)辍学问题
农村学生辍学的主要原因是家庭贫困和厌学造成的。但如果我们细致调查会发现,现在国家对农村的关心和帮助,一般完成九年义务教育是没问题的,可见学生的辍学和他们的生活教育有很大的关系。什么是生活?农村的孩子一般知道,“生活就是生下来就得干活”,干活就是为了吃饭、穿衣、读书。他们没有生活的目标,也没有生活的条件,因此,常常会感到生活无聊,学习无聊。左拉说过:“生活最沉重的负担不是工作,而是无聊。那么,农村孩子在家中的生活如何呢?笔者通过调查发现,他们在家中的生活很单调,除了劳动,就是看电视,有的地方没有电视就看录象,而有的家长不注意,把一些不健康的录象片留给孩子看,许多孩子的身心受到伤害。而且,有的家长在家中玩麻将的不健康游戏,还让自己的孩子参与。有的家长把他们自己的负担交给孩子,让孩子背上了沉重的负担。我们学校曾经就有一个学生,父母要和爷爷分家,而分家的矛盾却要求孩子做决定。这个学生整天愁帽苦脸,甚至提出放弃读书。还有一个学生家的老母猪死了,家长竟然把气发在孩子身上,要求孩子别读书!可怕的家庭教育!蒙田在《随笔集》中说过:“我们不能只养育不教育,也不能只教育不养育;我们培养的是人,而不是割裂的身体和心理的区分。”尤其是在我们西双版纳的许多学生,他们的父母大多是种橡胶的,每天凌晨两三点就要上山,在家中孩子也会陪父母一起上山,养成了“早”起的习惯,所以,有的学生住在学校早上两三点就睡不着,而中午又没有睡午觉的习惯,很大程度影响了学习,更影响了身体。类似的现象虽然不太普遍,可影响学生成长的往往就是这些类似的小现象引起的。
(三)生存能力问题
生存教育是帮助学生学习生存知识,掌握生存技能,保护生存环境,强化生存意志,把握生存规律,提高生存的适应能力和创造能力,树立正确生存观念的教育。莎士比亚说:“生存还是死亡,这是个问题。”农村学生的生存能力主要体现在劳动方面,尤其是农村里的基本农活,如种田、养殖、抓鱼摸虾等,在家中洗衣、做饭、扫地等,这些方面是值得肯定的。而生存教育是指人们对自然灾害如地震、海啸、泥石流、龙卷风、雪崩,事故事件如传染病疫情、动物疫情等,社会安全时间如恐怖主义、兢兢业业安全事件等造成的危害和影响的认识,指导人们在各类突发事件发生时,如何面对事故,冷静判断,规避风险,自救救人,提高人的生存能力。从这一理论出发,结合农村学生的特殊性,在生存教育方面,应该突出的是适应科技发展的生存能力,即科技能力,例如,许多学生不会使用电脑等电子产品,有许多学生不会使用电话,更不会用手机发短信。有一次,我校学生到县城去参加中考,许多学生基本不会使用马桶。总之,农村学生如果要适应科技高速发展的时代,离开科技谈生存,也是教育面临的一大问题。
三、对三生教育在农村实施的思考
三生教育是长期而艰巨的一项任务,我们不是因为“汶川地震”才重视人的生命教育、生活教育和生存教育。我们要把三生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的中坚力量,通过三生教育把素质教育推向高潮,让学生得到全面发展,提高全民的综合素质。开展三生教育不是喊口号,要通过调查与研究,找到问题,探究问题,感悟问题,从小问题入手,解决最实际的问题。例如,让三生教育走进课堂,学校可以根据当地的一些材料编写校本课程,让学生通过自己熟悉的知识去体验三生教育,而非简单的学习一些书本知识。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也可以改编一些课程,例如,数学课,可以让学生计算一道生命运用题,“如果每个人可以活到70岁,请问,你的爷爷奶奶,你的爸爸妈妈,还有你,还能活几天?”通过计算,学生会感到生命的短暂,从而会理解长辈,学会感恩,学会生活。
而且,我们的生活中的确出现了一些不协调的现象,如可怕的“虐猫事件”,有一个研究生在攻读博士,由于学习压力大,居然把很多猫关在一间房内,心情不好时就割猫的耳朵,挖猫的眼睛,手段惨不忍睹。还有前段时间网上的“踏猫事件”,这不得不让人们审视生命,认识生命,珍爱生命。另外,“啃老一族”的流行,令我们的教育值得深思。学生毕业后不工作,就喝父母的血汗,啃父母的骨头,直到吃光喝光,而国外许多孩子的独立意识和生存能力就值得我们学习。对比之下,我们有的大学生不会洗衣服,不会做家务,出现“会读书的不会干活,会干活的不会读书”的尴尬教育。
因此,通过此次三生教育的学习和思考,笔者对其充满了期待和希望,尤其是对农村教育中的一些普遍问题,例如,恋爱问题、辍学问题、自杀问题、上网问题、纪律等问题,都通过三生教育的理论进行了一些探讨和分析,目的就是希望“三下乡”,让三生教育走入乡村,体现关怀的教育,创新的教育,和谐的教育。参考文献:
1、云南学校开展“三生教育”座谈会
“三生教育直通车”(百度搜索)
2、《谈谈灾难后的心里援助》(《养生月刊》2008.9)
3、朱永新:《我的教育理想》,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第四篇:浅谈在小学如何有效开展“三生教育”
浅谈在小学如何有效开展“三生教育”
保山市隆阳区金鸡乡中心学校 赵倩(赵倩,女,汉族,大学专科,1986年8月生于云南保山,现供职于保山市隆阳区金鸡中心小学,小学一级教师,通讯地址:保山市隆阳区金鸡乡金鸡街15号,邮编:678004 联系电话:*** 电子邮箱:21554035@qq.com)
摘要:所谓“三生教育”是指在各级各类学生中实施生命教育、生存教育、生活教育(简称“三生教育”),通过教育的力量,使受教育者接受生命教育、生存教育和生活教育,树立正确的生命观、生存观、生活观的主体认知和行为过程。通过整合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的力量,激发学生的主体认知和行为实践,最终达到帮助学生确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目标过程。“三生教育”是素质教育的基础工程,是德育工作的基本内容,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基本要求。
关键词:三生教育;生命;开展
对一个人而言,没有比生命更重要的东西,有了生命,生存的本领,生活的方式直接决定着生命的价值,这三者之间,互为条件,互相依存。我们每个人都有认识诠释这个“三生教育”的责任和义务。一个小生命从孕育到呱呱落地,成长,无不经历一个艰辛的历程,可以说人的生命是来之不易的,至此我们可以随意抛弃生命,是对家庭、社会不负责任的表现,是个人道德自私的恶果。
一直以来,我希望身边的每一张可爱的脸都绽放笑容,希望每个小小的身躯都健健康康,希望每一颗稚嫩的心灵都纯净善良„„这一切,寄予着老师的心愿、家长的期盼、社会的希望;这一切,更是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应该追求的教育本质。老师是引领学生寻找生命、生存、生活真谛的重要角色,是他们心中的偶像,是天真的他们学习的榜样。只有老师尊重了自己的生命、懂得了生存的意义、找寻着生活的真谛,才有资格、有能力将这一切教给他们,才做得到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
“三生教育”的开展,让我对自己的生活也有了一次反思,当我想去教会学生的时候,我真地会问自己:我行吗?虽然懂得一条条的大道理,但有时我也会责怪自己为什么做不到,这也许就是对生命、生存、生活的内涵认识和实践得不够吧。所以我很高兴能和学生们在“三生教育”中有一次新的成长,能有机会让自己丰富生活的意义,和可爱的学生们一起去认识人生的价值,学会热爱生活、奋斗生活、幸福生活。
生命在爱中孕育、在爱中诞生,要做好生命教育更不能缺少了爱。和学生相处的每一天,总是会遇到很多的“意外”情况,这时,我不会一味的责备和谩骂,而是及时地抓住时机对他们进行生命教育,用爱去唤醒他们偶尔沉睡的安全意识和自护意识,从而使他们认识到自己对生命有了重视。除了说教,我想最好的就是引用案例去影响他们,激发起心中的惊叹、同情与爱心,就能使他们对生命有一份敬畏和认识到生命的脆弱、可贵。当然,方法很重要,在懂得道理的基础上,开展丰富的实践活动就是实现生命教育的有效手段之一,这样不仅能引导他们如何珍惜生命、尊重生命、热爱生命,还能促进他们主动、健康、积极地发展生命、提高生命质量和生存意识。
仔细看看“三生教育”的名称——生命、生存、生活,意识到了这三者的顺序不可以颠倒,这是一个生命存活意义的体验过程,是每个人都要经历的人生长路。作为教师的我扮演着太重要的角色,掌握着育人的能力。既然“三生教育”为我搭建了一个引导青少年健康成长的平台,那么在教学中我们该怎样才能引导好学生善待生命、学会生存、享受生活呢?
一、教育内容贴近生活,达成情感共鸣。教师对学生所实施的教育影响要贴近生活,贴近学生实际。远离学生实际的教育往往让学生“高不可触,无所适从。”例如:教育学生要热爱祖国,热爱家乡,与其大讲特讲怎样学习“战斗英雄壮烈殉国,科学家严谨工作以‘智’尽忠。”还不如从身边取材,让他知道如何爱护校园花草,主动捡起废纸,一笔一画写好每一个字,做好每一个题,这些都是爱国、爱家的表现,真真切切。只有学生能看见,可触摸,才谈得上从教育中产生共鸣,才能深入人心。我校从以下三方面来实施:
①故事引入,唤起良知。对于小学生学生,形象思维还占主导,他们对艰深晦涩的道理很难懂,对空洞的说教不感兴趣。就算明白一些道理也是“死”的。他们更爱听故事,讲故事。我就从身边发掘教育资源,用故事的方式让其从中感悟,从中理解,从中产生共鸣,产生内化,激活良知。
②从小事入手,重视习惯养成。“三生教育”关注的是人类发展面临的普通问题,关注个体生命、生存、生活的基本问题,因此,应该从小事做起,从点滴入手,由表及里,由浅入深地开展教育,从人生的起点上逐步构建个体成长的基础。让学生重视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习惯的力量是巨大的,人一旦形成习惯,就会不自觉地在这个轨道上运行,如果是好习惯,将会终身受益。习惯养成均从小事入手,从细节入手,贵在坚持。
例如:“五个做到”每天做到按时起床,按时睡觉,不管是不是假期;每天做到按计划做作业、看书,每天做到早晚各打扫一次宿舍和教室卫生;每天做到按时上课、上自习、不迟到、不早退;每天做到锻炼身体一小时。
通过从生活小事做起,注重各环节的要求,坚持形成习惯,有条理、严谨的学习、生活、锻炼、娱乐、工作的品格将受益终身。正如美国心理学家威廉?詹姆士所说:播下一种行动,收获一种习惯,播下一种习惯,收获一种性格,播下一种性格,收获一种命运。我期望的收获是健康的、积极的、美好的,理所当然应播下正确的行动。
③学习明理,指导行为。要使受教育者形成正确的生命观、生存观、生活观,实现生命的意义和价值,必须解决认识问题,没有对人类自然生命,精神生命和社会生命的存在和发展规律的认识,对自我生命和他人生命生老病死规律的认识,对其它物种生命存在及发展规律的认识就难以树立正确的生命观,领悟生命的价值和意义;没有对生存及提高生存能力的意义认识,没有对生存知识及生存规律的认识,就难以形成生存技能、发展技能和创造技能;没有对生活知识,生活其谛的认识和理解,长大后,就不可能处理好收入与消费,学习与休闲,工作与生活的关系,也就不可能树立正确的生命观、生存观和生活观,更谈不上在正确的理论指导下健康发展。要提高认识,就是要学习好,理解好,实践好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知识。包括书本知识及生活中的学问。
二、展现生活,情感体验。生命是一个体验过程,现在不少学校为了学生安全,千方百计保护学生,活动少了,作业多了,他们忘记了生命来源于对现实生活的体验,学生生命体的活力来源于对生命的体验过程,一味追求分数的“至高无上”,这是对生命个体的漠视,缺少在生活中体验的过程,再鲜艳的花朵都会枯萎,再有活力的生命都会枯竭。我认为可以这样进行体验教育:
①亲自动手,体验过程之乐。通过一系列的课内外实践活动,让学生获得生活体验,掌握生存技能,强化生存意志,获得生活乐趣。例如:组织学生栽蔬菜、种土豆、南瓜等,这样既让学生亲近大自然,亲近了社会,开拓了视野,增长了才干,体验了“劳动的艰辛”“收获的喜悦”,也让学生认识到了合作的重要,集体的力量。②创设情境,情感内化。例如:以班级为单位,每位学生怀里兜着篮球(可变型),模拟母亲怀孕时的生理变化,并按照要求做出各种动作,如弯腰提水、走路、睡觉、捡东西等。
要求学生细心体会种种困难,并以之与真实情况作比较,把自己的体会和今后自己该改进的地方写成一篇小短文,并付诸于行动。体会母亲在孕育生命的过程中遇到的种种困难,更加了解妈妈在怀孕期间的生理和心里变化,学会感恩父母、回报社会。
③利用机会,主题教育。“三生教育”的基本途径是学校、家庭、社会的有机统一,为此我整合一切教育资源,利用机会,进行主题教育,如:当我从电视、报刊、网络信息等看到漠视生命而随意轻生的人,因犯罪而被叛刑或处决的人,给家人,社会带来了巨大痛苦和灾难,我就从当事人及他人的感受中,让学生感同身受,抓住机会,及时对学生进行生命教育,让学生深化对生命意义的认识,生命所承载的使命,懂得有意义的生命对自己及他人的重要。
三、回归生活,磨砺成长。从生活中来,再到生活中去,这是“三生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生命只有回归生活才能感悟到价值,挖掘生命的潜力,才能感悟到生存本领,才能学会生活技能,才能提高生活质量,可以从两个方面去努力:
①模拟演练,深化认识。在社会生活背景下的模拟,即在教师的组织下让学生在一定情境中进行的练习。例如:安全教育中,面对地震、火灾、暴徒等逃生自救的演练。
②社会实践,增长才干。人的才干来源于社会实践,在社会实践中体现。所以,“三生教育”效果的好坏,学生参与的社会实践机会的多少就显得很重要。在工作中,我校结合实际,组织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生动活泼的课外活动和校外活动,只有在实践中才能全面了解自我,认识社会,开阔视野,拓展知识,磨炼意志,增长才干,学真知,做真人,长真才。
作为一名教师,育人的根本就是要使学生有健康的心智,有实践能力(包括生存能力、生活能力)、创意能力、富有爱心和责任感。我认为对学生来说,物质贫困固然可怕,但是精神贫困更为可怕。物质贫困孩子上不了学,政府都在资助,但是精神平困却是资助不了的。我们要通过“三生教育”,使我们的教育精神不流失,提高学生的精神素质。提高他们的能力,健全他们的心智。
总之,只有理念更新了,才会用心地去想办法,才会结合实际地去紧扣“三生教育的本质”,才会去丰富“三生教育的内涵。”才能培养出现阶段社会所需的合格人才。参考文献:
[1] 高慎英,小学校本课程开发[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49.[2] 陈琦,刘儒德.当代教育心理学[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110.
[3] 罗崇敏,生命教育、生活教育、生存教育[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8.[4] 赵世豪,以热爱学生为核心提高教师素质[J].教育前沿 2007年01期
[5] 陶晴,对“三生教育”教学方法的几点思考[J].昆明学院学报 2010年01期
[6] 彭美祯,“三生教育”的探索[J].课程教材教学研究(小教研究)2010年Z5期
[7] 唐少华,在课堂上教师要公平地服务每个学生[J].课程教材教学研究(小教研究)2010年Z5期
[8] 李思熳,“三生教育”教学法初探[J].人力资源管理 2010年02期
(曾在云南省“三生教育”“九个一”征集评选“三等奖”;
第十届全国现代教育理论与实践与优秀教育教学论坛评选“一等奖”)
第五篇:普洱中学开展”三生教育“工作情况汇报
普洱中学开展“三生教育”工作情况汇报
普洱中学为贯彻落实《中共云南省高校工委、云南省教育厅关于实施生命教育、生存教育、生活教育的决定》及《中共云南省委高校工委、云南省教育厅关于生命教育、生存教育、生活教育的实施意见》精神,在各级教育主管部门的领导下,学校党政高度重视“三生教育”,根据上级教育主管部门的安排部署,积极行动起来,围绕“三生教育”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教程内容,结合本校实际开展了一系列的教育活动,现把普洱中学“三生教育”工作作如下汇报。
一、真组织学习上级关于开展“三生教育”的决定和实施意见,明确实施“三生教育”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普洱中学党政按照各级主管部门的要求认真学习“三生教育”的文件精神,精心组织、周密安排,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弘扬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遵循正确的教育规律,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生命观、生存观、生活观,从而培养学生的高尚心智、完美人格。同时,在教育活动中,学校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肯定和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以学生为中心,突出学生的发展;坚持求真性原则,遵循人的发展规律,宽容不足、平等待生、和谐宽松;坚持实践性原则,贴近生活,贴近实际,贴近学生的根本要求,从小事抓起,从身边鲜活的事例说起,让学生从实际中获得感悟和体验,树立观念,形成技能。同时学校注意整合性原则,整合现有的教育资源,把家庭、社会教育资源配置起来,各展所长,优势互补,互为延伸,立足课堂的同时,把家庭、社会教育引入学校,把学生带入社会。通过认真学习,学校进一步明确了教育工作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为今后工作的开展奠定了基础。
二、建立和完善实施“实施教育”的组织领导机构
为保证普洱中学“实施教育”工作正常实施,学校成立了“三生教育”工作领导小组,由校长担任领导小组组长,校党支部书记及副校长任副组长,各处室主任及各年级组长任领导小组成员。在校领导小组的统一领导下,学校政教处负责做好“三生教育”的宣传工作,组织各年级、各班主任学习相关内容,并在各班开展宣传动员,明确“三生教育”的内容、意义;教科处、教务处负责组织各教研组、任课教师做好“三生教育”的课堂教学工作。对相关教师开展岗位培训和继续教育,帮助他们提高对“三生教育”教材的理解、使用,充分发挥课堂教学主渠道优势,全面展开“三生教育”统一完善的领导机构,为学校今后“三生教育”工作提供了领导保障,做到分工明确,人员到位,经费落实,为学校今后“三生教育”长效机制的建立及工作的进一步落实创造了条件。
三、好学校教育,落实课时和教材
为充分发挥学校教育及课堂教学在实施“三生教育”中的主渠道作用,依据省教育厅相关教材内容,普洱中学开设限定选修课,保证高一年级及初一、二年级总学时不少于32课时,包含班会及其他学科中实施“三生教育”的显性内容和隐性内容等学时。在本学期,学校为初一、二年级及各高一年级学生征订了“三生教育”的教材,为班主任发放相关教育手册,并按教学计划完成了有关章节的教学。现除初
三、高三毕业年级外,高二年级预计下学期开设相关课程,其他年级按教育活动第一阶段的要求已开设相关课程,同时组织力量编写“三生教育”的教案,年终可整理成册。
四、做好宣传教育工作,注意突出实践活动
普洱中学除完成第一阶段“三生教育”课堂目标外,积极配合社会各部门开展优化社会环境活动,参与县校各类创建活动,通过开展军训和禁毒防艾、交通安全教育工作,健康教育及相关影像资料观摩等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了解自我,认识社会,增长才干,把“三生教育”融入各项实践活动中,树立“安全第一”的教育理念,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生命观、生活观。学校在本学期组织多批次学生参与县文明卫生城市创建活动和“禁毒防艾”宣传工作,在校内开展了多期板报宣传评比,组织高一年级学生参加了省、市关工委举办的“改革开放30年成就”宣传作文竞赛活动,让学生感受我们生活的巨大变化,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生活的高尚情操;结合“三生教育”,在“五四”青年节,举办了学生诗歌朗诵比赛,配合“6.5”世界环境日,开展了人类生存环境知识的宣传教育工作,让学生充分体验环境对人类生存状况的影响、意义,树立学生正确的生存观,提高学生保护人类生存环境的意识,牢固树立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理念。在“6.26国际禁毒日”宣传活动中,学校以板报宣传、标语张贴、发放宣传资料等形式,结合“三生教育”,宣传毒品对人类生命的危害,培养师生禁毒、防毒的意识,树立“珍爱生命、远离毒品”的观念,从而使师生倍加珍爱自己的生命。同时学校结合当地气像、地质特征,在雨季及假期到来之时,开展了“安全出行”教育,印发材料,宣传防洪、防泥石流、防山体滑坡等防灾知识及外出、返校、返家乘车安全知识,教育学生珍爱生命,提高对各种灾害的防范意识。通过一系列的教育活动,培养了学生的能力,逐渐教会了学生如何面对自己的生命、生存和生活的问题,端正了生活态度,体会到了生命的意义,同时也提升了学校“三生教育”的价值和内涵。
通过学校的组织实施,“三生教育”的工作框架已经搭建完毕,“三生教育”现已纳入了学校正常的教学轨道,全面实施教育活动已为期不远。我们将力争在下学期中把“三生教育”的各个环节认真抓好,不断完善组织机构,强化师资培训,全面启动教育活动,努力实现“三生教育”的目标。
普洱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