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人家长如何正确的儿童画欣赏与评价与教学方法

时间:2019-05-12 22:58:2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成人家长如何正确的儿童画欣赏与评价与教学方法》,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成人家长如何正确的儿童画欣赏与评价与教学方法》。

第一篇:成人家长如何正确的儿童画欣赏与评价与教学方法

成人家长如何正确的儿童画欣赏与评价

如何欣赏和评价儿童绘画,无论对成人或是孩子都应该加以重视。对于家长来讲,要评价、欣赏儿童绘画首先应该了解、理解儿童的各个方面的特点。不要用成人画的审美观来要求儿童画,以成人画的标准评价儿童画,要站在孩子的立场来看待儿童画。成人的态度和评价对孩子会有相当的影响。如果评价不好,可能会打击、挫伤儿童绘画的积极性。怎样才能更好地判定儿童绘画作品的差别呢?下面我们可以从这几方面来看看。

一、是否真实地反映了儿童的生活经验

儿童也有自己的生活经验。很多儿童绘画的内容空泛,形象概念,构思和表现内容雷同。比如:画“和平”就一定要画和平鸽或者各国小朋友手拉手站在地球上;画“爱祖国”就一定要画天安门等等。绘画中表现的内容应该体现出自己对生活的认识和感受,体现出儿童自己的态度。不能只注重技法、技巧的学习而忽略观察、感受生活的这一重要环节。应该提示儿童描绘具体的生活,画自己熟知的事物,小中见大。逐渐养成观察生活的好习惯,使自己的绘画内容更加充实、饱满。

二、能否较好地表达和抒发儿童的情感

儿童绘画情感表现的培养也是情感教育的一种有效途径。儿童画是孩子自我思想表现的一种方式,内涵着他们情感的变化,反映着他的经验和感受,体现着他与周围事物的情安门等等。绘画中表现的内容应该体现出自己对生活的认识和感受,体现出儿童自己的态度。不能只注重技法、技巧的学习而忽略观察、感受生活的这一重要环节。应该提示儿童描绘具体的生活,画自己熟知的事物,小中见大。逐渐养成观察生活的好习惯,使自己的绘画内容更加充实、饱满。<感关系。在绘画作品中,注意作品是如何表现其内心活动的,如何将绘画与个人情感表达联系起来的。有情感的作品才是有灵魂的作品。

三、作画材料和作画技法、技巧运用是否得当 绘画作品的构成因素很多,作画材料、技法、技巧学习对于完成作品也是比较重要。想象力、创造力再强,没有技法、技巧的运用能力,也是很难画出好作品的。不同的绘画内容要应用不同的绘画技法和技巧、选择应用不同的绘画材料。这样才能更好地表达自己的意图,达到内容和形式的统一,取得更好的绘画效果。

四、是否较好地表现了作品的美感效果

儿童画出的线条、色彩、形象等绘画构成因素有着自己的特点。对于绘画的效果也有着自己的审美态度。不同的儿童画,画面的形式语言是否统一,是否表现独特的视觉效果。可以通过绘画表现出来的审美规律来看看不同作品的差异。比如:色彩的构成、韵律、节奏等。

五、作品是否有明确的主题或情节

很多的儿童画表现的内容是有一定的主题和情节的。儿童在作画的时候身心很投入,不断地去描绘自己的内心世界,绘画成为儿童心灵的一面镜子。这样的绘画作品在制作过程中能使儿童在心理、情感、智力等多方面得到锻炼。有主题或情节,就需要有较强的想象力,形象思维能力和对生活的感受力。是有较高的创作水平的一种表现。

六、作品表现与儿童年龄是否和谐

在众多儿童绘画作品中,不同年龄的儿童,绘画表现也不同。并不是很小的孩子能画出成人所画的形象就是水平高。因为绘画水平的高低标准并不完全是看谁临摹的像。儿童一味临摹成人的范画,有碍儿童独立观察和思考,有碍于儿童自己的绘画语言的发展。作品的表现应该是与儿童的年龄相适应的,和谐成长有利于儿童绘画水平的提高和发展。儿童的绘画水平的提高也不止是绘画技巧的提高。其它方面的整体能力没有提高,技巧的学习也是会受到限制,特别是创作水平是难以提高的。从儿童绘画中可以体察到儿童的洞察力、想象力、概括能力、归纳能力、分析能力等等能力的强弱。儿童绘画的发展就是自身的整体发展。

七、能表现出对生活的观察感受,是否有独到的发现 观察力训练是也是重要的一部分,是绘画学习的第一环节。儿童在绘画学习过程中应该不断地培养观察能力。有了敏锐的观察力才能更好地感受生活中的形象和事物。在绘画作品中看看是否能够表现出自己的感受。是否表现出别人没有发现的东西,表现出别人没有表现过的内容。

八、作品是否有个性特点,表现出一定创造力

儿童的绘画作品应该有自己的特点,用自己独特的绘画语言表达自己的思想。是不是独立思考来完成作品,是否表现出新的创意。从点点滴滴做起,培养创造、创新能力。开发智力的角度出发,创造力的体现也是评价儿童绘画的一个重要方面。

九、看看是否有丰富的想象力

绘画学习是儿童素质培养的一种有效的手段,可以有效地促进儿童的智力发育。其中,想象力的培养又是儿童绘画学习中的重要方面,是创造型人才必备的能力。在绘画过程中儿童可以通过这种活动锻炼和发挥自己的想象力。

对于儿童学习绘画过程中的习作也应该用欣赏的眼光来看待。看看是否完成了学习的要求,是否大胆的尝试,是否有求异、求新的好习惯。发现好的地方给予积极的评价,好的部分也应说的具体;不足部分应建议孩子重新观察、思考和尝试。而不应笼统地给予消极的批评的想象力

绘画学习是儿童素质培养的一种有效的手段,可以有效地促进儿童的智力发育。其中,想象力的培养又是儿童绘画学习中的重要方面,是创造型人才必备的能力。在绘画过程中儿童可以通过这种活动锻炼和发挥自己的想象力。

对于儿童学习绘画过程中的习作也应该用欣赏的眼光来看待。看看是否完成了学习的要求,是否大胆的尝试,是否有求异、求新的好习惯。发现好的地方给予积极的评价,好的部分也应说的具体;不足部分应建议孩子重新。儿童绘画让我们发现另一个美妙的世界。我们应该始终以欣赏的目光注视着孩子,用积极的态度激励孩子。正确欣赏、评价儿童绘画,对孩子绘画的发展将会有很大的帮助。

童心、童真、童画、童趣——儿童画教学法探究

近几年内随着素质教育的实施及不断深入,跟随当前基础教育改革的步伐,美术教育工作者的“理论建树”已见不少,笔者择近几年探讨热门之点——儿童画指导,从新的视角提出更为切实的教学指导方法。

所谓儿童画,一般指十岁以前孩子的绘画,而这个年龄段正是处于幼儿园与小学教育阶段中。这一时期的儿童由于生理和心理都没有发育完全,所以他们认识世界往往是凭借想象,这种想象脱离现实,但具有浪漫主义色彩,无意中契于艺术的本体之中。他们的画质朴天然,幼稚可爱,随心所欲,无所顾忌,不为形累,不为物牵。从高层次上讲,他们在潜心作画中表达的方法和心态与大师们的“忘我”状态很相似。像齐白石、毕加索等艺术大师的作品都存在某种意义上的童真、童趣。

探究儿童画教学,自然成为美术教育中的一个重要且永恒的课题。这不仅因为儿童画是美术课堂教学和课外活动的重要内容,更值得重视的是可以通过儿童画创作的实践活动,启迪智慧,培养能力,并使其形成良好的行为品质和高尚情操。

近几年来笔者在自己所从事的美术教育活动中,着重研究了以儿童画教学为导线,通过儿童的绘画心理、绘画特点、学习取向和培养趋向等方面的研究与学习,进行针对性指导,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感悟颇深。通过一定的文字积累,树立了新的教学理念,并逐步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即在儿童画指导过程中把握一条原则;引导儿童想象时坚持五个“想”;指导儿童画时常用的八种方法,借用数字化定义为“158”教学法。

一、树立富有童心的儿童画评价观

有许多孩子的家长时常感叹“我的孩子平时不知道在画些什么东西?”对于家长们的这种“感叹“委实叫人心痛。我们说,儿童的绘画是一个集审美与情感陶冶等功能于一体的过程,其表现结果并不是最终标准,更何况家长的“感叹”多数是来自“像”与“不像”的直接衡量。所以说,我们在观看儿童画画时,最重要的是努力去理解他们试图表现什么。

当然,儿童的表现是因年龄不同而有所差异的。不难发现:欣赏6岁左右儿童的作品比较容易,欣赏7—10岁儿童的美术作品就要困难的多。但当孩子在给我们看他的画时,我们必须重视和尊重他自己的观点。不论年龄多大的孩子在把画给你看时,或许都存在一种戒备心理。当他展示出一只羊站在田野里的画时,你要控制住你可能说“来,让我告诉你怎样来画一只更好的羊”的冲动。你应该懂得:这是“他的羊”站在“他的田野”里,和你心目中的那只羊不一样。虽然他有时也告诉你他不喜欢自己画的画,但这很可能是在期待你能肯定和赞赏他。基础教育改革的实施和推进,其根本思想是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教育者必须坚信每个学生都有学习美术的能力,都能在他们不同的潜质上获得不同程度的发展。因此,对于孩子们的画,要注意多从正面去进行鼓励,多从孩子的心理去理解,让孩子体验成功的快乐,从而激发兴趣,为终身学习奠定基础。

究竟怎样去具体评价?笔者以为,首看作品是否有丰富的想象力;二看作品有没有儿童的生活情趣;三看作品是否具有一定的技巧,三者兼备可谓儿童画之上品。平时指导儿童,要着重鼓励儿童的想象力、独创性以及绘画的胆略,同时再注意绘画的技巧。儿童各方面是幼稚的、活泼聪明和天真无邪的和谐统一,这正是儿童的可爱之处,也是儿童的主要特征。儿童画是一种充满童心童趣的“稚拙美”,万万不能用成人眼光和要求去评价儿童画,这是指导儿童画创作的前提,所以成人必须树立起富有童心的儿童美术评价观,在对儿童画作出评价之前更应有充分的时间去“读”懂画。

新课程标准的推出,评价方式呈现出多样性特征,而对于学生作品的评价部分,我们在幼儿期主要采用星级评价,进入小学阶段后,在现行等级制的作品评价基础上,在加入了星级的“两级”作品评价体制。其中等级是以横向比较为基础的,这也是承认儿童之间所存在的表现力差异,符合辨证的观点;而星级是以纵向(自我)比较为主,侧重于儿童自我想象力与表现力的评价,星级不为等级所影响。虽然作品评定耗时相对较长,但“红五星”这一可视形象对于促进全体儿童的整体素质的提高,成效确实显著。

二、启发儿童想象中的五个“想”

(一)范围要想得“广”。

“广”即打开儿童的思路,以发散性思维为主。例如在指导儿童命题画《窗趣》时,只要启发得当,儿童作品就富有生活气息。我们可以让儿童从不同地点(窗外是城镇或农村、街道、高楼、山林、田野、大海等);不同的季节和时间(春夏秋冬、早晨、中午、傍晚、深夜等);不同内容(窗外是人或动物、植物、景物等),甚至窗帘的不同、窗台的摆设不同等等方面来构思。儿童从这五个“不同”或是更多的“不同”中展开想象,这样创作出来的作品就不会“千人一面”了。

(二)题材要想得“新”。

“绘画是艺术,艺术离开创造就没有了生命力”。儿童画指导过程中我们要善于引导儿童在表现时题材要“新”,要与众不同且与己不同(避免与自己以前表现的画面内容类似)。《家乡新貌》、《海底世界》、《宇宙探索》等题材过于老化,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可以启发儿童在自己的身边寻找一些有浓郁的生活气息和地方特色的新题材。如我县颇具地方色彩的《蚕花节》、学校进行的《儿童时装表演》等题材既常见又新颖。

(三)构思要想得“妙”。

新颖的题材确定下来后,还要有绝妙的构思才会显得锦上添花,如鱼得水。一次题为“爸爸”的命题绘画活动,结果一位儿童画了一位夜间骑摩托车的爸爸,后座装了两只箩筐,更有趣的是箩筐里竟然装了两个小孩,周围是拥挤的人群。原来他所表现的是在我县登山节烟火晚会结束时,一位父亲用摩托车带着双胞胎孩子离场的情景。“爸爸”这一主题,在孩子笔下表现的惟妙惟肖,他并不直接表现自己的爸爸,确也十分切题,画面看了很感人。

(四)构图要想得“巧”。

构图巧妙可使一张画收到出奇制胜、事半功倍的效果。如从“线”的启示中可采用的直线式、斜线式和弧线式构图等;从“字母”启示中可采用的“X”形式、“C”形式和“Z”形式及“L”形式构图等;从“形”的启示中可采用的半圆形、梯形和圆形构图等;另外,从不同的视觉角度,如平视、俯视和仰视等,让儿童置身于欣赏者的角度去思考画面的安排等等。这些不同的构图形式都能使一个个十分常见的题材通过构图的不一般化,表现出新意。

(五)命题要有“趣”。

给一张画取一个好听的名字就好象摄影作品中有一个如诗如画的题目一样,往往可以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命题一定要用儿童的语言,富有童心童趣最好。如一位小朋友画了一个地球,在她的周围有许多身穿太空服、手拿卫生工具在劳动的小朋友,或许一下子还不能明白这幅画意,加了《我给地球洗个澡》这个的题目,也就使人一目了然。再如一位小朋友手拿抹布擦着一片蓝色的背景,但加上了《擦天空》这一题目,就突出了主题,并且感受到这张画意趣横生了。

三、指导儿童绘画的“八法”

留美博士黄全愈在他的《素质教育在美国》一书中指出:绘画是一种技能,是一种可以被创造利用的技能,也可以是一种扼杀创造,重复他人的一种技能。技能是可以由老师传授的,但创造性是老师无法教出来的。许多中国孩子具有的是相当好的绘画“技”巧,以及很高的COPY(拷贝)“能”力,但欠缺基本创造力。多年来,通过“二课”(课堂教学与课外辅导)活动,笔者一直注意儿童画指导对于儿童想象力、创造力等能力培养及提高方面的方法研究,鉴于儿童年龄特征,方法的实际运用亦有所不同。归纳如下“八法”,以求抛砖引玉之目的。

(一)适时增补法

在课堂教学内容比较单一的情况下,很大程度上不能调动起儿童的积极性,运用增补法可以满足这些儿童的绘画“饥饿”心理。例如一年级《画青蛙》一课,有小朋友会问:“我可不可以再画几只青蛙呀?”“我可不可以画些小蝌蚪呀?”等等问题。小朋友自己想象,提出增补一些内容。这时启发他们各抒己见,再加以引导:在画面上补充些什么,就能表现出一幅幅不同时间、不同环境、不同内容的画。小朋友运用头脑中已有的表象,加上联想,进行增补,从而充分发挥各自的创造力。再如为幼儿提供一定的主题画面,通过语言故事或情景描述,引导幼儿采用增补画的方法添画背景,较完整地表现一定的主题情景,自觉地用线条符号较形象地传达自己的意图,有目的地进行绘画,从中还可以让幼儿体验到“我真行”、“我真棒”。

(二)素材组合法

儿童作画并不能凭空想象,丰富表象的储备是想象内容更为生动的前提条件。因此在教学中有时还可以为儿童提供一些直观素材,让儿童根据自己的观察、理解,进行自由组合,发挥他们的创造力。如为幼儿提供水果、蔬菜、鸟类、家禽等,请幼儿选一个主题将这些图形组合成一幅有情节的画。再如《童话故事》设计为造型•表现课型时,向儿童提供了一只睡觉和一只跑步的兔子、一只乌龟的造型以及蘑菇、树等背景卡片造型,问:“哪位小朋友最动脑筋,能画出连老师也想不到的‘龟兔赛跑’的画。”这样以来,儿童的思路打开了,可以更充分地体现出儿童奇妙的童心和大胆的创造力。

(三)课题延伸法

课题延伸是指在坚持有利于儿童主动发展的前提下,对教材中原有的命题作适当的补充或改变。如《夜景》一课,在原课题的前面添加“(地方)的”、“ 上的”等,换成半命题的形式,儿童易于思索;再如《蔬果动物》一课,课题改成《蔬果动物园》,蕴涵合作精神,这样的内容范围广,“质量”也高。

(四)潜移默化法

所谓潜移默化,是指人的思想或性格受到环境或别人的影响,在不知不觉中起了变化(《辞海》注)。在儿童画教学中,潜移默化的途径主要是通过作品欣赏、气氛感染而达到的儿童画创作的积极性。如为儿童经常性地提供优秀作品或本班、本年级儿童的优秀作品欣赏,丰富儿童视觉感受,激发竞争参与意识,从而有效地提高儿童的绘画创作兴趣。

(五)内容重叠法

在儿童画教学过程中,经常性会画一些有关节日性的画面,如儿童节、国庆节等。内容重叠法是指将一内容与另一内容重叠后形成新画面的方法,具体是指引导儿童将需要的内容进行夸张想象,破除儿童原由的绘画形象,将常画的内容与想画的内容重叠,经过想象创造描绘出新形式的儿童画。譬如前面所列举的儿童节,在实际教学中不难发现,儿童常画的内容气球,但如果我们将气球进行夸张想象,将儿童想表现的画面体现在几个“大气球”里,相信这样的画面安排更趋新颖,更富新意。

(六)正反思维法

儿童画教学的目的不是把每个儿童培养成为一名专业画家,毕竟我们教育的目的是为了帮助每个儿童在各个方面,发展他们的认识与智力。而儿童画教学中正反思维法的运用恰到好处地体现出这一点,正反思维法是指从正反两个角度对所要描绘的内容进行想象的方法。如在指导《想象中的房子》一内容前,从正向思维角度出发,则考虑人类居住的房子将是如何的好;而从反向思维角度出发,面对当前土地资源缺乏,环境污染严重等等,怎样解决当前的各种矛盾,使想象中的房子表现在良好的环境之中?启迪儿童进行想象,提高认识,开发智力,这样的引导,产生的画面是将人类移居海上(利用海洋资源),将房子建于树上(保持空气清新)和可移动房子等各式各样真正富有童趣的儿童画。

(七)仿生想象法

仿生想象法是指将所画之物模仿成另一事物的方法。这种方法在儿童画教学中甚为常用。例如:在启迪儿童画《想象中的太阳》这一内容时,儿童对太阳作拟人化处理一般都能掌握,从太阳公公引导出太阳奶奶、太阳叔叔、甚至太阳警察、太阳邮递员等较为容易,但这并非能满足儿童的想象欲望,继而分别出示长耳朵的太阳及西瓜形的太阳,再加以引导、鼓励,儿童思路如泉泉流水,想象中的太阳画面一一呈现,并表露无遗。这种仿生想象法在相关美术领域教学中可以称得上是儿童创作中启迪想象力的一把“金钥匙”,能充分开启儿童智慧和想象的大门。

(八)学科结合法

综合性学习是世界教育发展的一个新特点,是美术课程应该具有的特征,也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需要突破的一个难点。为此,很多勇于开拓的教育者已着手探索美术综合•探索这一学习领域,努力尝试学科与学科间知识的结合转化教学。在儿童画教学中,也可以将其作出另一种诠释,与音乐等学科知识结合转化,从而表现具有想象力的画面。如《放牛》一画,一少年手拿牛鞭,在山坡上放羊(牛儿在吃草)……。而整幅画面却安排在富有美感的音乐五线谱的背景之中,这也是儿童画与音乐知识的巧妙结合。

儿童画指导教学法,只是笔者近几年儿童画教学指导过程中的一个缩影。其中的每一种方法不仅适用于儿童画教学领域,有的同样也适用于其他教学领域;每一方法不仅可以独立使用,也可以综合运用,全文形成,旨在有更多、更新、更佳的教学法诞生,以丰富儿童美术教学形式。成文仓促,恐有不当之处,不吝指正为幸!

第二篇:教学方法与学习评价

兰州城市学院教育学院教学方法

与学习评价工作综述

根据教育学院迎接教育部本科评建工作领导小组的统一安排,对照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指标体系,科学开展学科专业建设、师资队伍建设、教学条件建设,认真做好教学工作、科研工作,规范教学过程,强化教学管理,深化课堂教学改革,丰富课外实践活动,保证了教学工作的顺利进行。现就2007年招生培养第一届本科学生以来,学院建设发展以及存在的问题和整改措施自评报告于后,请专家组考核验收和审核,提出进一步整改意见。

一、教学改革概况

------2007年开办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心理咨询方向本科专业(2012年改为心理健康教育方向),2008年开办小学教育本科专业,2010年开办学前教育(艺术教育方向)本科专业,2011年开办小学教育(特特殊教育方向)本科专业,同年开办应用心理学(人力资源管理心理学方向)本科专业。2007年开办本科专业以来,教育系升格为教育学院,成立教育系、心理系、学前教育系,2014年新增学前艺术系。制定并逐渐完善了各专业建设制度,制定了各专业建设发展规划,为各教学系专业建设提供指导性文件。制定了包括学科方向建设、学术队伍建设、人才培养规划、科学研究规划等内容的专业规划,为学科建设的稳步推进提供了有据可依的指导性文件。修订完善了各专业课程方案,为学科专业优势的建立和专业特色的形成提供了课程依据。

-------2007年以来,积极开展专业建设调研活动,根据社会需要和教师队伍实际招生,现有本科生1737名。学院“十二五”规划内部规模控制在1400名以内,已经超额完成规划任务。2010年至2012年,重点加强学前教育专业建设,2010年招收第一届本科生,每年招生200名,4个年级规模控制在800名。坚决保持学前教育的音乐、美术、游戏课程技能训练特色,适当加强教育理论课程,积极争取音乐、美术、游戏设备更新,把学前教育专业办成了省级特色品牌专业,正在争取成为国家特色专业。保持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心理咨询方向招生同时,2011年招生应用心理学(人力资源管理心理学方向)第一届本科生,适度扩大招生数量,使心理学专业规模4个年级控制在200名左右,调整课程计划,加强心理测量、心理咨询治疗、心理辅导、人力资源开发等应用技术教育课程,适应心理咨询和人力资源管理人才的规格要求,促进学生就业。积极发展好小学教育本科专业,稳定招生规模,总规模控制在300名。强化小学教师培养中的小学各科教学法、三笔字、普通话、班主任工作技能、多媒体技术等教师技能训练。认真探索特殊教育专业的开办模式,设立小学教育专业(特殊教育方向),适时申报发展特殊教育专业,为甘肃省特殊教育培养师资,规模控制在100名以内。-------学院的培养目标和规格是思想品德良好、专业基础扎实、应用技能熟练、创新意识较强、身体心理健康的学前教育、初等教育、特殊教育、中学教育师资和应用型心理学社会服务人才,把学院建成横跨三个学科门类四个一级学科的多科性学院,成为体现学校教师教育特色的幼儿教育、特殊教育、小学教育、中学师资培养培训基地,甘肃省域文化社会心理学研究基地、全校中学教师教育课程中心,全校学生心理咨询辅导服务中心。为了保证培养目标的实现,学院每个专业都有科学的培养方案和课程教学计划方案,其中小学教育专业突出教学技能训练,心理健康教育咨询专业突出中小学思想品德课程教学和心理辅导咨询的结合训练,学前教育专业突出艺术教育和技能训练特色,应用心理学专业突出人事心理测评服务特色。各个专业系严格执行课程方案,注重身体心理保健、创新意识培养、应用技术训练、专业知识教学、思想品德教育。

-------2007年-2014年,学院认真研究新课程体系建设,根据需要修订课程结构和标准,加强精品课程建设,使课程内容进一步适应应用型人才培养要求。教育系学、心理学系、学前教育学系等各系立足于本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规格,四次修订课程方案,六次组织教师编写完善各门课程的教学大纲,保持传统优势,顺应时代需求,统筹安排各相关课程之间知识内容的衔接,本科专业选用的教材多为版次较新的国家级教材或在国内有影响的教材版本。同时积极鼓励教师争取国家级教材编写任务。2008年以来,沈建洲教授的《手工基础教程》、《幼儿园实用手工》两本教材两次被列入全国“十一五”“十二五”规划教材,顺利出版使用。

--------学院积极张扬体现主体性、人性化的素质教育、愉快教育、成功教育、赏识教育的教育理念,推进课堂教学改革,实现学术理论课程少而精,实践活动课程开放化。改革教学评价标准,促进课堂教学形式多样化和考试形式的多元化,摆脱单纯的笔试和闭卷考试模式,形成按照课程性质、内容、目标选择考试形式的机制,实现目标评价、过程评价、结果评价的统一;推进课程标准规范化、教学方案个性化、教学过程多样化、教学评价人性化。根据课程内容和教师性格,选择使用多媒体教学,本科班级多媒体教学课程达到本科课程的70%。认真探索双语教学形式,提高幼儿教师、小学教师整体素质,适应未来中小学和幼儿园教学需要。心理学、教育学2门课程获得校级精品课程建设立项,刘淑红等申报的《中外教育史》课程列为学前教育专业双语教学课程,正在组织实施。

---------学院按照学校加强应用技能训练的办学理念,高度重视和加强学生的实践能力与专业技能培养。各个专业课程方案和教学计划实践性课时都占35%以上。在教学方法改革中注重以学生为中心,突出启发式、参与式,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主体意识和实践动手能力。心理系学生通过心理实验、专业实习、心理咨询、社会实践等多种途径,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实际动手能力和操作技能。教育学系除了教学实习外,通过组织教育见习去中小学听课、开展社会调查研究等形式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前教育专业强化专业技能训练,每年按届举办校园艺术周活动,成为校级品牌教学活动,制定了五项技能考核办法,规定考核结果与毕业证书挂钩。小学教育专业也制定了五项技能考核办法,利用实习试讲阶段的活动,对三笔字、普通话、教案设计、实际教学技能进行考核,凡是考核不通过者不得参加实习,必须在指导教师指导下进行练习,直到达标。应用心理学专业学生必须经常性到学校心理咨询辅导中心和党政机关、企业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部门见习,以提高应用技能。

------学院积极为学生创造实践机会,成立“兰城”品牌的系列社会团体,即兰城心理学社、兰城教育学社、兰城特教学社、兰城管理学社、兰城艺术学社,分别开办了兰城心理报、兰城教育报、兰城特教报、兰城管理报、兰城艺术报,通过这些学社活动和报刊编辑发行活动,比较好的提高了学生的写作能力、演讲能力、交际能力、编辑能力,对学生实践能力与专业技能的提高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表演唱《口弦轻轻吹》获得全国大学生艺术展演一等奖,教师指导的美术作品获全国大学生艺术展演二等奖。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学生16名学生的课题获得学校团委立项,3项课题成果获得挑战杯学术作品竞赛省级奖。-------学院不断加强校外实习基地的建设,为学生实习、实践活动提供了广阔的天地。实习过程中学院依据《教育学院教育实习教学大纲》,有效组织了教育实习工作,使指导教师和实习生在明确教育实习的意义、目的、任务的基础上,严格按照教育实习的要求、方式开展教育实习活动。经过周密的组织,学院4届学生的教育实习得到了顺利开展,实习生得到了实习基地教师的肯定和好评。

------教育学院心理实验室筹建于2003年,至今固定仪器设备总值约20万余元,各种心理仪器70套件。现有实验室面积100平方米。以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咨询方向)专业学生人数,人均2平方米。主要用于心理学专业核心课程《实验心理学》教学。同时,也为师生进行心理学专业的研究提供服务。每年在实验室进行学习的学生人数累计约200人左右(包括其他专业的学生)。现有实验教学教师和实验技术人员3人。有本专业规定的实验教学大纲,教学大纲强调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有实验教学评估指标体系中要求的各类表格(实验教学进度表、课程表、实验教学记录等)。实验开出情况:实验项目开出率90% ;实验学时开出率100%。实验室开放时间,每年约120天以上(含学生论文、教师科研项目等)。

-------学院教学改革与研究制度健全,教研活动气氛活跃,取得良好的教学成果。以教师教育研究所、基础教育研究所、学前教育研究所为依托,学院积极开展教师教育课程改革研究,同时成立学术委员会,认真按照章程,为教学科研提供审议、咨询、参谋职能。孔庆浩教授、夏艳萍教授为带头人的学前音乐教学团队获得省级教学团队称号;孔庆浩教授、夏艳萍教授、沈建洲教授、李兰芳教授、王丽娟副教授等完成的《学前教育专业跨越式发展理论与实践》成果获得2012年省级教学成果一等奖;王汝峰研究员、王小卫副教授、李梅讲师等完成的《思想政治教教育背景下的心理健康教育理论与实践》获得2012年省级教学成果三等奖;王爱兰教授、王晓丽副教授、王小卫副教授主持完成的“高师公共教育学课程建设与教学改革实践”成果 2006年获得甘肃省教学成果二等奖;王晓丽副教授主持 “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建设与教学实践研究”成果2007年获兰州城市学院教学成果三等奖。王爱兰教授主持完成的公共心理学本科课程2009年申报省级精品课程获学校第一名。学院前院长王爱兰教授、副院长夏艳萍副教授获得甘肃省优秀教师园丁奖;张玉堂副教授在2008年兰州城市学院第一届教学名师评选中获得教学名师称号;刘锦涛讲师在2008年全校公开课教学比赛中获得二等奖;2006年以来,张海钟教授、夏艳萍教授、海存福教授、陈婷副教授、蔡兆梅副教授等9人被评为兰州城市学院第一、二、三届学术带头人。2006年以来,张玉堂副教授等6人被评为兰州城市学院第一届教学科研骨干。8年来教师发表教学研究论文149篇。2006年教育学原理被评为校级重点学科。2009年以来,3个教研室被学校评定为优秀教研室。这些教学成果及教学荣誉为促进本科教学质量、提升教学水平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2007年10月--2009年12月,学院配备院长1名,副院长4名,总支书记1名,总支副书记1名,其中3名院领导直接负责教学管理,设有东校区教学科,专门负责教学管理。2010年以来,学院配备院长1名,副院长3名,其中1名负责东校区教学管理,1名负责西校区教学管理,1名负责全院教育实习、实验室、设备、图书等管理。院长直接负责教学研究。原教学科整合到办公室,有8名教学辅助管理人员,这些管理人员爱岗精业,结构合理,熟练使用各种计算机软件,形成稳定、健全、高效、服务的教学管理队伍,能够很好的完成学校交代的任务。

-------教育学院始终坚持教学工作中心地位,逐年制定和完善了一系列教学管理规章制度,注重教师的师德师风建设,积极探索新的教学理论和教学方法,使教学质量得到了明显提高。2007年以来制定、修订了相应的教学管理文件14个,使教、学、管有章可循,有法可依。坚持做好学期开始(制定学院和各系教学工作计划,教学督导计划,教师的教学进度计划)、学期中(开展教学检查)、学期末工作(开展考试、阅卷等收尾工作及教学总结与反馈)的常规管理。

--------学院形成了完善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和监督制约机制。实施教学过程和教学管理全面系统监控,实行教学质量有效地监督、检查、指导,强化学院内部自我约束、增强自我发展能力。建立了听、评课制度,使公开教学常规化;实行院领导、系主任、授课教师三级听课制度,听课方式采用指定听课与随机听课相结合,听课范围每学期视具体情况而定,绝大多数为年轻教师所讲授的专业课和公共课。具体听课、观课内容包括进入课堂听课、检查教案及教学进度、教师授课日志、课堂笔记以及作业等。听课之后及时组织教师采用自评与互评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评课,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改进意见。同时每学期组织各系选出一名教师在全院进行公开教学,并对公开教学的情况进行评价。通过公开教学,不仅展示了教师良好的教学素质,更主要的是可以激发其他年轻教师的教学热情,为教师进行教学经验交流提供了良好的平台。

--------学院2007年10月成立了教学督导小组,经过三次换届,改革为教学督导委员会,每学期都有教学督导工作计划。通过听课、评课、教学反馈等形式教学检查和教学指导。教学督导小组成立的第一次活动就是组织东西两校区进行了共15次的集中听课,90余人次的分散听课,总计听课次数超过80人次。听课对象既有工作20年以上的骨干教师,有即将升入高一级职称系列的中青年教师,也有刚刚跨入教师行业的年轻教师。2008年,学院教学督导小组组织两校区集中听课7次,分散听课70余次,总听课次数达118人次。2009年以来听课密度更大,每年总听课次数达到139次。通过教学督导工作的良好开展,一是较为全面地了解和掌握我院教师整体的教学情况,为今后教学工作的规范化管理提供有利的依据,保证教学工作的顺利进行;二是通过检查结果的反馈,及时有效地解决了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从而使教学质量有了明显的提高,尤其是年轻教师的教学水平有了长足的进步。

--------学院始终注重发挥教学系的作用,制定系主任工作职责,完善系一级教学管理。系主任的职责一是要在每学期开始分别制定教学工作计划和教学督导计划,安排期中教学检查,做好学期末考试、阅卷等收尾工作及教学工作总结。二是负责制定、修订专业教学计划以及每学期的排课和教材征订工作。三是协助学院负责安排督查本系教师的备课、上课及教学工作的各个环节,并组织好期末考试的出题、阅卷与试卷的装订工作。学院要求各系每学期都要定期进行教研活动。主要是针对学科建设、课程设置等问题进行探讨,同时积极进行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的改革研究。学院认真组织学生评教活动,及时反馈评教结果。各级教学管理文件保存完整,查阅方便。学院领导、系主任听课次数达到规定学时,教学计划执行严格,调课制度执行严格。

--------学院自我评价是人才培养目标明确,学前教育专业在省内有特色,培养方案符合培养目标要求,贯彻了全面发展、素质教育、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的方针,培养方案执行良好,教学计划执行严肃。建立了完善的教学质量监督控制体系,教学管理队伍结构合理,认真高效,教学管理制度完备,教学秩序良好。

第三篇:论文---不能用成人的眼光欣赏儿童画

不能用成人的眼光欣赏儿童画

世界上最好听的声音是童声,最美的图画是儿童画。怎样去欣赏世界上最美的画呢?很多人认为儿童画很简单,只要画得像、色彩鲜艳、内容完整就是一幅好的儿童画了。甚至一些美术工作者或中小学美术教师也是这样认为的,其实,这种观念是陈旧的,是不了解儿童的,当然就是不对的。积于我多年的少儿绘画辅导的经验,总结了几条不成熟的经验,与大家共勉。

一、儿童画不是越像越好。

绘画大师是吴冠中说:我国现阶段“美盲要比文盲多”。这里的美盲是指不懂欣赏美术作品的人。这些人认为画得越像越是好画,其实这种说法早已在上世纪中叶已被否定:由于摄影技术的产生,已不需要用绘画来再现物象了,你画的再像能比摄影还逼真吗?所以从那时起绘画不再追求像,而是通过绘画这种手段来表达画者的思想。儿童画更是如此!他们要画出所有的内容,而不是画像所有的内容,因为儿童画得像不像不是技法的事,而是还不到具备认知事物的年龄。他们画的画,不符合比例,不合乎逻辑,没有科学根据,千奇百怪:画得房子歪歪斜斜,人比房子都高,画得西瓜红皮绿瓤,画得蓝色的太阳在草地上,甚至乱七八糟,不听他讲解都看不懂,这些都是正常的。反之,如果楼房画得很直,人和动物画得很比例协调,西瓜画得使人流口水,太阳画得圆得不能再圆,画面完整、不乱、很干净,倒是不正常了,至少能确定画上的东西不是孩子独立完成的,有成人思维,成人意识及修改过的嫌疑,我将这样的画称为“成人化的儿童画”。

二、儿童画不讲构图、不论技法。

一幅儿童画可能出现多种画法,也可能使用多种工具材料。孩子喜欢尝试各种工具材料,特别是他第一次见到用到,他不管这种东西是不是用来画画的,也不管这种材料是多么昂贵,也不考虑色彩的搭配,他只管自己高兴、快乐。儿童画画省略了很多“思维”程序。没有整体构思,没有作画秩序,没有方法步骤,更没有“胸有成竹”,画的结果在事前是没有任何“设计”的,效果更是不可预见的,是推着往下画的,画到哪里是哪里,连他自己也不清楚,画到什么时候是好,画到什么时候是完,画好应是什么样子。儿童认为重要的东西要画大、不重要的要画小,用得着的画在画面中心,用不着的靠边。画面的安排和布局凭的是感觉不凭真实现象,主观意识远远超过客观现实,自己喜欢的或熟悉的物品优先在画面上出现。儿童在用色上有自己的特点:一幅作品五颜六色,色彩斑斓,光嫌颜色品种少,恨不得把所有的颜色都用上,画的画“花里呼哨”不整体,或是每一幅颜色都相似,几幅画过后,喜欢的颜色所剩不多,不喜欢的颜色原封不动。孩子用颜色既不表现客观、也不考虑协调与对比,他们是根据自己的喜好来选色。有一个画童把太阳画成了黑色,问其原因,他说今天他做错事,挨了打,心情不好,连他的太阳也伤心呢!有个孩子把熊猫画成了彩色,他说他长大要做科学家,培育出彩色的熊猫,更可爱。听听孩子们的心声吧!他们是多么童真、多么率直,他们画出了心里话,谁能不为之感动呢?

三、儿童画不需要技法作支持。

儿童画是儿童自发的一种表现愿望,是一种认识社会的生活痕迹,无须绘画基础或“技术”作支持,也用不着模仿成人,只要有生活经历就有画画的能力,就能顺利得表达自己的想法。但这种“想法”不容易被成人理解或破译,如果成人想知道儿童的想法,画的是什么,反而须懂儿童的发展心理才能与儿童沟通。儿童画画是不需要“绘画技法”的、幼儿有自己“无师自通”的学习方式和“天生”的创造能力和条件,我们成人,特别是教师和家长,要了解孩子的心理,尊重孩子的心理感受和自然“天赋”,重视利用儿童心理发展特点与规律,去教育儿童,千万别干“统一”画法,传授“技法”等抹杀孩子个性的傻事。

四、儿童绘画只求过程,不求结果。

孩子们画画时的眼睛,不会盯着成功,也不会盯着失败,只管眼前“利益”,画即是玩,玩即是画,高兴就好,在绘画过程中自娱自乐。特别是他们第一次接触到新的绘画工具材料,还来不及听完老师讲课,早已跃跃欲试,乱涂乱抹起来,虽然画得很“不像样子”但精神十足、信心百倍,全然不顾手上、脸上、衣服上也被当成了画纸。成人与他们比起来就顾及的太多啦,要弄懂这种材料的使用方法,看看别人怎么使用,还要在废纸上试一试,讲究作画姿态优美等等,如此的瞻前顾后,怎能画得痛快、玩得痛快呢?更有甚之,看到儿童尽情“玩耍”,总是看不顺眼,要在旁边唠叨一番,心急的人士可能还要把孩子训斥一番,甚至把手举得高高,影响了儿童作画情绪,他还以为这是为了孩子好!儿童绘画主要是表现内心感受的,他们往往边画边喃喃自语,自编自画,如同做游戏一样,尽管画得似像非像,别人难以看懂,他自己却乐在其中,不考虑画面最后效果,而在乎绘画过程中是否快乐和尽兴,是否能最大限度的表现自己的感受。儿童绘画不是为了当画家才画的,也不为什么理想或责任而画,唯一的动机就是兴趣,好玩,成人不应把太多所谓的道理和规距加在孩子身上,干预孩子的思维活动,影响他的情绪和自由涂画。实践和经验证明:孩子们的学习,兴趣是主要的,即“爱好是最好的老师”。

五、想像是儿童画永远的母题。想像—是儿童精神生活的主要组成部分,特别是幼儿,他会把世界上所有的事物都想像成有生命的,它们有语言、有思想、有动作、有家庭,就像他自己一样。想像是梦幻的童心世界,是科学想像的幼虫期。儿童画中的观察生活可以想像,内容情节可以想像,物体形象也可以想像,甚至色彩也可以想像。想像力是发自孩子心灵的闪光,千万不可因为天真幼稚,不合常理,违背科学而枉加责怪。艺术是求异的,就是要表现不同人的个性与思想,展示不同人的内心世界,绘画是没有统一答案的,如果太阳就是一个无比的圆,周围是放射状的直线,房子就是一个三角形下面一个正方形,小船就是一个倒梯形上一个三角形,那绘画作品不就可以用机器批量生产了,还要我们画干什么?而非那五彩缤纷,绚丽多姿,赏心悦目的绘画作品,我们的想像力和创造力又从何谈起呢?

总之:成人在欣赏儿童画时万不可枉下定论,须谨慎,须了解儿童的心理特点。没有不会画画的儿童,只有不懂欣赏儿童画的成人。在以人为本,科学需要创新的今天,作为家长或教师的成年人,在欣赏、评论儿童画时不要以成人的眼光,而是要处在作者的角度去理解它。

第四篇:家长如何正确评价孩子

家长如何正确评价孩子

“洋洋真棒”、“洋洋真聪明”,“哎呀,你怎么这么笨,这个都不会”„„家长不妨反思一下:自己是否经常这样评价孩子,是否有意无意中说出这些话。这样的评价会产生什么样的结果呢?

一、家长评价孩子的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家长对幼儿的评价,是幼儿活动的依据,是幼儿探索的动力,是幼儿成长的灯塔。但是,有些家长评价幼儿时存在一些问题,他们对幼儿的评价不但没有促进作用,反而限制了幼儿的发展。

1、“简单化”评价

“简单化”评价用通俗的话说,就是简单地给孩子的行为贴“标签”。在现实生活中,被父母贴上了“聪明” 标签的孩子,会认为自己天生就出色,而且这种优势不会消失,导致他在学习中盲目自满,遇到困难总是想依靠那点“聪明”,而放弃了努力。因此,家长在评价孩子时,不要随意给孩子贴“标签”。对于在某些方面确实存在一些优势的孩子,在作出良好评价的同时,要提出更高的希望;对于暂时遇到问题的孩子,要积极帮助孩子克服,千万不要对孩子作出“你真笨”之类的评价——这样的评价会严重束缚孩子的手脚,成为他们一生都摆脱不了的“包袱”。

2、“随意性”评价

孩子出现不足的时候,也是非常需要别人帮助的时候。但是,家长由于自身观念、方法和性格等原因,在盛怒之下,“笨蛋、蠢货、没出息”等便从家长的口中涌出。

3、“片面性”评价

现在很大一部分家长,只注重考试分数,忽略孩子的其他方面,如健康、心理品质等。其实这是本末倒置的做法,家长应注意避免。

二、家长该怎样评价孩子

孩子的成长离不开老师和家长的有效评价,而家长对孩子的评价是通过语言表达的。在家庭教育中,家长要注意评价的艺术性,客观公正地评价孩子,就能产生事半功倍的效果。

1、评价要准确

有这样一句话“垃圾是放错了地方的资源,同样,即便是再优秀的资源,如果放错了地方也就会成为垃圾。”有些家长好高骛远,盲目给孩子定下“高标准”,一旦孩子达不到家长所规定的目标,就马上对孩子作出“低能”的评价,而不分析他所制订的目标是否超出了孩子的能力。结果使孩子在前进的过程中“永远面临失败”,于是,资源也就成了废物。所以,家长要充分了解自己的孩子,然后为孩子确立一个可望而可及的目标,并用这个标准去评价孩子,帮助孩子成功。

2、评价要调动积极性

生活中,孩子出现错误,家长马上把这次错误所造成的结果“扩大化”:“你怎么老犯错误,真是江山易改、本性难移。”——对孩子作出了“永远改不了”的消极评价。即便是孩子得到了一个不错的分数,家长的评价也是“一盆冷水”:“你与班里第一名还差那么多呢,甭骄傲!”——依此类推,孩子即便得到了班级第一,家长也会用“全年级”乃至“全市第一”的标准来寻找孩子的差距。这样必然使孩子产生消极的心态:

“我总是有那么多错误,永远克服不完”,最终使孩子逐步丧失自信,形成对自己的错误评价——我不如别人聪明,我这辈子真是完了。

相反在家长的积极评价下,孩子必然产生积极的心态:我又发现了自己的不足、我又改正了自己的一个错误,我还能克服许多不足,我一定会成功。

3、评价时注意全面性

另有一些家长经常采用的评价形式是“表扬、夸奖”,以为这样能最大限度地发掘孩子的潜能。长此以往,会使“好孩子”不能正确认识自己,看不到在这些优势下掩盖的弱点。当出现不足时,为了获得好的评价,他们首先想到的是用优点掩盖缺点,不能及时克服不足,最终在竞争中失败。

4、要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

教育是一门科学,需要遵循规律,科学施教。当一个称职的家长,是需要不断学习的。中国的家长多是在担任了“父母”这一角色之后,顺理成章地“世袭”了“家长”这一特殊身份,没有家庭教育方面的经验储备,大多都是摸着石头过河,难免会出现失误。许多“问题孩子”的背后,都有“问题家庭教育”的影子。现代家长应该学会主动学习,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用不断更新的知识和先进理念,适应孩子不同时期的成长需要,给孩子营造健康和谐的家庭成长环境。

5、不要给孩子乱贴标签

美国心理学家贝科尔认为:“人们一旦被贴上某种标签,就会成为标签所标定的人。”给一个孩子“贴标签”的结果,往往是使其向“标签”

所喻示的方向发展。有些家长容易感情用事,遇事不够冷静,在孩子犯错或学习成绩不好的时候,往往会讽刺挖苦、口无遮拦、想啥说啥,给孩子贴上一些负面标签,像“你真笨”,“越来越差了”等等。其实,越是在这样的时候,孩子越需要来自家长的关怀和鼓励。

6、掌握火候巧妙“激将”

在激励中成长起来的孩子,性格开朗,活泼自信。但是,激励要讲究艺术性,要充分考虑到孩子的实际,把握好火候,因人而宜,有的放矢,否则会适得其反。对于性格倔强但有志气的孩子,家长和老师可以采用激将的方法,促使其更上一层楼;对于学习基础薄弱,自尊心较强的孩子,家长不要轻易使用激将法,以免伤害孩子的自尊。

7、放大优点,弱化缺点

世上没有十全十美的孩子,孩子身上存在缺点是极为正常的,家长要正确看待孩子的缺点,给孩子进步的信心与动力。细心的家长会发现:盯住孩子的缺点,不停地数落、指责,只会使孩子的缺点越来越多;发现孩子身上的优点,及时肯定孩子取得的进步,会使孩子越来越自信,越来越懂事。在家庭教育中最忌讳的就是唠叨,再好的话,听过三遍都觉得腻味了,更何况是孩子呢。家长频繁地数落孩子,很容易使孩子产生逆反心理,这一点应该引起年轻家长的重视。

8、尊重孩子,不揭子短

尊重是教育的前提,也是孩子的需要,孩子虽小,同样渴望被尊重。有些家长不注重教育孩子的艺术性,说话不分场合,想什么就说什么,结果伤害了孩子的自尊,影响了孩子的个性发展。家长不要在人多的场

合批评或指责孩子,更不要经常对孩子做出负面评判,要多给孩子正面引导。即使是在自己家里,家长也要注意评价的技巧,把孩子溶进自己的世界中,时刻保护孩子的自尊,鼓励孩子的信心,给孩子留足面子。另外,家长不要对孩子所犯的一些小错误纠缠不放,该装糊涂的时候要假装看不见,太“聪明”的家长反而教育不好自己的孩子,有弹性的教育才是科学的教育。

9、关注孩子的点滴进步

合理的评价如春风温暖孩子,激励孩子。家长要做孩子成长路上的细心人,及时发现孩子的进步,不要死盯住孩子的学习成绩,要多关注孩子的身心发展,记住孩子的点滴进步并及时鼓励。我们常说,鞋子合不合适,只有脚知道。如果说,盲目的横向比较容易使孩子失去自信,找不到着力点,那么,自己跟自己比,今天跟昨天比,这次跟上次比,就能从点滴的进步中找到快乐,升华自信。每天进步一点点,长久地坚持下去,那将是多么大的进步啊。

三、要注意评价的发展性

我们不难发现,评价不仅要求家长对孩子以前的行为作出恰当的评价,更重要的是使作出的评价对孩子以后的生活具有指引功效和激励作用。俗话说得好“人无完人,金无足赤”。任何一个家长只能面对孩子现有的条件,力争最好的结果。具体的做法就是不用长处遮盖短处,也不用僵化的眼光看待短处。每个孩子都有不足,但每个孩子都有能力克服自己的不足。

关键词:家长如何正确评价孩子

7招避免把孩子宠坏

世上没有不爱孩子的父母,但爱得太过,反而对孩子的健康不利,甚至伤害孩子,影响孩子一生。有的家长虽然知道溺爱孩子不好,但却因为心太软,或者不能忍受孩子受半点委屈,不知不觉地把孩子宠坏了。

1、设定简单明了的规矩

你可以这样想:如果你把话说死,不留下重新解释的空间,就可以避免以后的争论。好好琢磨琢磨下面两句话的区别:“哦,好吧,你可以吃一块饼干。”(这给你的孩子留下了无穷的希望,也许要第二块也没问题哦!)和“你可以吃一块饼干,不过,不能再要第二块。就这样。”

2、不管怎样都要坚持这些规矩

规矩就是规矩。我们都有过这样的时候:我们对孩子说不能再吃第二块饼干,可是之后又会劝告自己其实没必要这么苛刻。这里的窍门是眼光要放长远。也许这一次吃第二块饼干确实没什么问题,可是你真的想要每次你设定了一个规矩之后就来反悔吗?如果你第一次反悔,可能以后都会反悔。

3、不要对孩子的乞求让步

这很好理解——一旦你这样做了,就等于是告诉你的孩子乞求这招儿好使,不是吗?比如,孩子不听话,哭着要孩子,很多家长心一软,就把玩具给孩子了。时间长了,孩子就知道不满足他的需求时,他就会用哭的方式来得到家长的让步。

4、让你的孩子说服你

如果你的孩子想要某样东西,而你还没想好要不要随他,那就让他给出充分的理由来吧。他想看喜欢的电视节目?如果他说他的作业都做完了,钢琴也练完了,你就完全可以放心地答应他嘛。

5、要求孩子做完家务活儿以后才可以玩

什么家务活儿都不会干,对你的孩子来说没有一点儿好处。有研究表明,能把家务做好并有责任感,有助于孩子具备应对挫折的能力。

6、不要害怕让孩子失望

我们都不愿意看到自己的孩子伤心难过,不过,有句话说得好:“你不可能总是想要什么,就能得到什么。”而且也有研究表明:学会接受失望,会让你的孩子受益匪浅,他在今后的人生中会更懂得如何应对心理压力。

7、让孩子为自己想要的东西努力争取

很多专家都认为,如果想要的东西得到太容易,孩子们就会被宠坏,因为这会让他们认为自己得到的一切都是应该的。如果你的孩子想要一辆新自行车,你就可以建立一套表现好的奖励机制,让他自己一点儿一点儿地挣。

结语:爱无止境,这样做对吗?当然不对!如果您想自己的孩子有教养,建议您为孩子制定一些基本的规则,让孩子学会遵守规则,约束自己的行为,知道怎样做是对的,哪些行为又是不受家长欢迎的。

教孩子10句“保命”金言

对所有妈妈来说,宝宝甚过自己的生命,宝宝一旦有事,那就是生命无法承受的痛。那么,生活中哪些事会威胁到宝宝的安全,妈妈们又该如何教会宝宝学会保护自己,让我们一起看看英国妈妈们怎么做。

1、平安成长比成功更重要

教育孩子人人有若干权利,如呼吸权、生命权、隐私权,这些权利任何人不能剥夺。告诉孩子,任何人也无权剥夺他的安全权,安全重于一切。

2、背心裤衩覆盖的地方不许别人摸

孩子应当知道身体属于自己,身体的某些部分应被衣服所覆盖,不许别人看,不许触摸。孩子有拒绝亲吻、触摸的权利。

3、生命第一财产第二

告诉孩子在遇到暴徒时有权坚决拒绝暴徒的要求。许多暴徒表面凶狠,内心却很胆怯。所以众多孩子齐心协力,一齐高喊“滚蛋”,通常能把坏人吓跑。万一遇到真正的身体威胁,孩子身单力薄,一般只能向坏人屈服。有时,孩子们会担心被坏人抢去财产回家挨打受骂。例如有的小孩会想:如果我的自行车被坏人抢了,父母准会打死我。应告诉孩子,他们的身体安全比自行车重要得多。

4、小秘密要告诉妈妈

向孩子保证,无论发生什么事情,只要孩子向父母讲明真情,父母都不会怪罪的,而且会尽力帮助孩子。当孩子向大人说实话时,他们应

被充分信任。大人应当马上信任孩子并及时帮助他们。例如,在性骚扰事件中,如果孩子向大人诉说,而未得到信任,这种骚扰也许会经年累月地持续下去。

5、不喝陌生人的饮料,不吃陌生人的糖果

有权不听陌生人的话,不喝陌生人的饮料,不吃陌生人的糖果。有权对毒品、烟酒坚决说不。

6、不与陌生人说话

孩子有权不和陌生人说话。当陌生人与孩子说话时,孩子可以假装没听见,马上跑开。生人敲门可以不回答,不开门。告诉孩子,对陌生人不理睬是对的,小孩没有能力帮助陌生人,大人绝对不会认为这是不礼貌的。

7、坏人可以骗

遇到坏人,可以不讲真话。

机智应对,才是好孩子。

8、遇到危险可以打破玻璃,破坏家具

为了保护自己,孩子有权打破所有规章和禁令。告诉孩子,在紧急之中,他们有权大叫、大闹、踢人、咬人,甚至打破玻璃,破坏家具。司马光砸缸就是典型事例。

9、遇到危险可以自己先跑

遇到坏人、地震、大火,孩子应当果断逃生,拔腿就跑。

自警、自救、自助,可以不要等大人的指挥。

10、不保守坏人的秘密

告诉孩子,即使他曾发誓不告诉别人,但遇到坏人欺负一定要告诉家长,这些秘密千万不要埋藏在心里。比如有人欺负了你,他往往说:“小朋友,这个事告诉爸爸妈妈是不对的,咱俩拉个钩,这是咱俩自己的小秘密。”这个对不对?坚决不对,所以要让孩子知道他有不保守秘密的权利

第五篇:家长如何与老师正确沟通

家长如何与幼儿园老师正确沟通

王胡佳

儿子由小小班升入小班了,看到他每次去幼儿园总是又蹦又跳的样子,作为妈妈很是高兴。观察到现在孩子的表现,有时会整理自己的衣物和玩具,性格也越来越活泼开朗,从孩子身上看到入园后老师妈妈的心血,作为家长,为此感到高兴,同时由衷地感谢老师妈妈的辛勤培育和关爱。

为了孩子地健康成长,怎样架起家长与老师的沟通桥梁,这是我自己的些许心得:

一、重新理解家长、幼儿、老师三者的关系。

如果把孩子放在幼儿园家长就认为就彻底放心了,而把全部的希望都寄托于老师们的培育,是极其不负责任的。一个孩子乐观、开朗,还是忧郁、内向、并非是上幼儿园是否哭闹,而是他从出生到现在是否在家里得到了爸爸妈妈的爱,从父母的语言和行动获知他们是如何的爱自己。家庭和幼儿园的环境虽然改变了,但如何让孩子在家也像在幼儿园表现好是我们共同关心的话题。好的家庭成长环境可以培养孩子乐观向上的积极心态。父母之间的相互抵消、相互不尊重,那种长期充满压抑或悲伤的家庭气氛,才是孩子成长的最大敌人。孩子是我们父母的一面镜子,反映每个家庭的基本状况,要努力给孩子营造和谐幸福健康向上的成长环境。

在幼儿时期,老师不仅仅是向儿童灌输知识或发布施令,而是为儿童提供适宜的环境,观察协助儿童,为其自由活动提供安全保障,并与家长保持沟通。老师是“导师”,根据幼儿个体差异,适时启发、引导、鼓励儿童创新、独立自新和热爱生活。所以,不要过高的要求和扩大老师在幼儿教育的唯一性,这对孩子的成长非常不利。

二、沟通,是帮助幼儿成长的最佳通道。

现在的孩子,都希望自己是大家唯一所爱的人,爱是宽广的,也是自私的,如何处理得当是家长和老师共同的话题。真正的心理沟通,必须是双向的:家长与孩子交流,家长与老师的交流。在谈话中互相交流自己的心理感受,对问题的看法,处理幼儿日常中的不规范行为,都是要通过沟通完成的。每天跟自己的孩子有20分钟左右的沟通,问问他在幼儿园一天的表现,最好是具体的,如吃饭是否按时按量完成了,有没有和小朋友打架等等,越是具体的表扬和批评,孩子才能知道自己到底需要学习和改进哪些地方。与老师的沟通尤为重要,做家长的都想知道孩子在幼儿园里生活得怎么样,通过和老师的交谈,把孩子在家的表现也及时告诉老师,这样能更好地针对性去引导孩子,同时,要真心地想信老师,让孩子认识到,幼儿园老师和妈妈一样疼爱她。这样,她每天去幼儿园的心情都是愉快的。有时通过沟通,老师需要家长配合的就是尽量按老师的要求去做。面对面的交流,能够使问题简单化,同时,也给我们家长一个介绍孩子情况的机会。不要总是说孩子的优点,这样,老师也能适时给予合理化建议,帮助孩子尽快改掉一些不良行为,让他健康快乐地成长。

三、沟通的方式、内容、注意事项

1.家长会上的沟通很重要

每个幼儿园开学都会有个家长会,这个会是老师跟家长的一个正式见面。

不过,在会上,一般都是老师讲注意事项,老师讲要求,家长在下面听。最后一般也有一个家长与老师的沟通环节,不过时间较短,会上,家长要注意听的是老师要求的准备事项,比如需要为孩子准备的鞋、笔、毛巾等生活、学习用品,这些东西细碎,但对孩子在幼儿园的生活却有着很大的影响。

2.可发短信或QQ与老师联系

家长可以发短信、飞信或QQ的方式跟老师沟通,孩子刚入园的话,家长 把孩子的基本情况跟老师讲一下,让老师对孩子也有一个认识,以便更好地引导孩子,让孩子顺利地度过幼儿园的适应期。

3.重在沟通孩子的学习习惯

从沟通的内容来看,家长应多跟老师商讨一下如何把孩子的行为习惯 学习习惯培养好的问题。因为,中班、特别是大班的孩子已不能只对生活习惯有要求,学习习惯和行为习惯已非常重要,而老师对孩子这些方面的了解甚至比家长还多。

4.不要在送孩子回园时与老师聊天

家长们需注意的是:有的家长喜欢在送孩子回园的时候拉住老师问情况,并不适合,因为在这个时间老师有很多事要做,要跟回园的小朋友问好、安排他们做早操、吃早餐等。这个时候,就算家长硬拉住老师,老师也没心情跟你讲你孩子在幼儿园的情况。

5.老师讲孩子缺点,家长更要听

固执、听不得孩子的不好是现在家长的一大特点。一听到老师说孩子的缺点,就不耐烦,都喜欢听“孩子聪明”这样的话。其实,上幼儿园后,老师对着孩子的时间要比家长多,而且有的孩子的性格是多面的,在家和在幼儿园的表现会完全不同。再者,老师跟你提了意见,你不听,下回老师肯定就不讲了,而这样对孩子的成长其实并没好处。

每个孩子的成长,都是家长、老师共同配合,付出心力的结果。家长的助力可以鼓舞老师无比的信心和无限的驱动力。如果双方能够彼此融洽沟通,信任合作,一定可以造就孩子健康美好的未来。

下载成人家长如何正确的儿童画欣赏与评价与教学方法word格式文档
下载成人家长如何正确的儿童画欣赏与评价与教学方法.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学期自我评价与家长评价

    学期自我评价我在奶奶家照顾奶奶两个月了,有时帮妈妈做家务。有一天,妈妈每天问我:“奶奶怎么样?”我说:“快好多了就像平常人一样。”她点头,不过快到期末考试的日子。 我要认真......

    高校武术教学方法与评价模式探索

    高校武术教学方法与评价模式探索 中图分类号:G812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4)06-000-02 摘要在武术教学中教师应联系实际,结合具体的武术动作恰到好处地灵活运用各种教......

    正确评价毛泽东的功与过

    正确评价毛泽东的功与过 毛泽东,领导了中国共产党和人民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在天安门城楼上发出了第一声,告诉了全世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这个是每一位大学生一辈子都忘......

    高三成人仪式致辞与高三成人礼家长发言稿

    高三成人仪式致辞 同学们: 站在这里,看到大家一张张充满青春朝气的笑脸,老师最先想到是一句歌词:今天是个好日子。 说“今天是个好日子”,那是因为,同学们在这里庄严地宣告了自己......

    高职教育教学方法与评价方式浅析许2009(合集五篇)

    从高职教学方法与评价方式浅析提升教学质量的若干途径 贾昕昕 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过程和培养目标主要有三个特点:一是注重岗位能力培养,根据“按需施教、学以致用”的原则,组织课......

    浅谈成人高校设计类课堂的教学方法与创新论文

    【摘要】教育需要创新、成人高等教育更是如此,如何解决好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如何使成人教育与市场充分接轨,是我们成人高校的教师应该思考的问题。课堂教学是教与学最直接的......

    浅谈儿童画教学与素描教学的衔接

    浅谈儿童画教学与素描教学的衔接石景山少年宫 虞景生 正如大多数人所认识到的,儿童绘画教育不仅能够对儿童进行“全面智力启蒙”,而且还能更有效地调动儿童的非智力因素,进而......

    阅读与欣赏[范文大全]

    阅读与欣赏 ——《长袜子皮皮》读后感民主路小学五(5)班黄思霖 指导教师:卢红宾 读过了《长袜子皮皮》这本书后,我觉得书中的主人公皮皮非 常有趣,古怪这个词语简直就是为她而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