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课题:《初中语文阅读与写作教学资源的开发利用》
泰安市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课题
《初中语文阅读与写作教学的资源开发利用》
结 题 目 录
1、课题立项批文
2、《初中语文阅读与写作教学的资源开发利用》申报评审书
3、《实验课题报告单》及《泰安市岱岳区教科研课题实验申请书》
4、《初中语文阅读与写作教学的资源开发利用》实施方案
5、《立题申报阶段课题研究工作计划及工作总结》(2008年9月)
6、《实施阶段课题研究工作计划》(2008年10月)
7、《实施阶段课题研究工作总结》(2009年12月)
8、《深化阶段课题研究工作计划》(2010年2月)
9、《深化阶段课题研究工作总结》(2010年6月)
10、《总结推广阶段课题研究工作计划》(2010年12月)
11、《初中语文阅读与写作教学的资源开发利用》课题研究工作报告
12、《初中语文阅读与写作教学的资源开发利用》课题研究报告
13、《初中语文文言古诗词阅读能力探析》(论文)
14、《初中语文文言古诗 词 文资源整合读本》
15、《初中语文文言古诗 词 文阅读理解训练题集》(分课内 外)
16、《现代文阅读理解与训练》(课内外散文)
17、《现代文阅读理解与训练》(课外散文 小说等)
18、《古今写作之对比研究》(论文)
19、《初中作文指导与训练》(论文集锦)
20、《厚积薄发 神游万仞》(论文)
21、获奖证书
第二篇:资源与环境-环境教学课题
资源与环境-周又红 目的: 了解资源、能源与环境的关系,能够分析城市与农村在能源利用时出现的问题,能够提出解决办法。活动方法:(1)将学生分成4人一组的小组,每组得到一张画有某地区城市发展的图。(2)各小组分析图中表达的问题,重点讨论。①图中反映了哪些环境问题?②该地区目前的发展布局是否合理?该地区可以开发哪些资源?③要想使该地区的发展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应当如何去做?(3)各小组推荐一个人代表本组向全体同学汇报。教师讲评并总结。活动对象:小学3年级~初中3年级。人数:20~40人 时间:40--60分钟准备用具:粗一点的彩色笔,大张白纸,胶条或图钉,事先画好的图。可以用图示来表达你们组对该地区发展的改进意见,这样可以使你的意见更为生动地表达出来。要注意倾听别人的发言,发现其中的优点与不足,更好地理解资源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帮树宝宝写日记
一、目的: 通过认养一棵树,照顾它,并对它作细微的观察,使学生学会接近、关怀树木,并了解树木的生活,以及树木与自然环境和其他生物的一些相互关系。此项活动可以培养学生独力工作的能力、自制力、持之以恒的耐心和不怕苦、不怕累、不怕脏的吃苦精神。
二、对象:小学中高年级(人数不限)。
三、适用课程:可作为生物或自然课的一种长期活动,也可以作为语文课的实践活动或少先队的活动内容。
四、活动条件:1.时间:此项活动是一项长期性活动,在最初,教师要用一定的时间组织学生做,并适当辅导,以后学生就可以每天花十几分钟时间自己独立观察记录,教师适当监督督促即可。2.场所:校园或生活区附近。3.必备物品:树木、笔记本、笔。
五、实施步骤:1.每个同学认养一棵树,它就是学生的朋友,给它起一个名字,做一个小牌挂在树上。日记本开头要记载开始观察时间(年、月、日),树木的名字、树种、地点等;描述其位置、树的形状、树种等;预估高度、胸径(约1米高处的主干直径)等。画一张该树木的简图,描绘树叶大小、颜色、形状、生长情况等。2.定期浇水、松土,每天观察树木的生长变化,将所发现的变化记录在该树木的日记本里。3.记载树木季节变化。春季萌芽展叶的日期,秋季第一次落叶的日期和叶片颜色变化的情况;叶片全部脱落日期等;记载何时落叶、生长最旺盛等。描绘一张冬天该树木简图和春天嫩芽萌出时状态图。4.对该树木的花朵、果实、种子进行观察,分别记载大小、颜色、形状、数量,以及开花结果时间。5.该树木的树上和树下的动物活动情况,树干受损失情况。6.风、雨、雷电时树的状况,雨前、风后树叶片上的灰尘与雨后、风前的比较。还可以让学生隔一定的时间写一篇有关自己的树木朋友的作文或观察报告等。
六、效果评价 这是一种应该长期坚持的实践活动,贵在坚持。在树木比较多的地方效果更好,学生通过辛勤的劳动,会体会到园林工人的辛苦,提高爱护花木的自觉意识。选自《环境教育教师指南》
第三篇:开发利用海水资源 教学设计
姓名:黄丽微 学号:2008031258 班级:08化学2班
第二课时 海水资源的开发利用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了解海水资源开发和利用的前景及化学在其中可以发挥的作用。★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案例探究培养学生学会运用观察、实验、比较、分类、归纳、概括等方法对获取的信息进行加工,同时训练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和交流能力。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新意识,从而悟出学好化学的科学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体会化学在自然资源开发和利用中的意义和作用,揭示化学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关系,树立资源保护意识及合理开发意识。【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了解化学方法在海水资源开发中的作用。
教学难点:学生在掌握海水提取金属的一般原理基础上,了解适用于不同物质的提取方法。【教学过程】
【引入】 海洋约占地球表面积的 71%,具有十分巨大的开发潜力。海洋对于人类的意义,已不再局限于传统的提供生存的自然环境、渔盐之利、航运交通、国家安全等方面。海洋农牧化、海洋油气开发、深海采矿、海水综合利用等产业开发已形成规模,并显示出巨大潜力。开发利用海洋资源,保护海洋生态环境,是解决人口、资源、环境问题的重要途径。我国的社会和经济发展将越来越多地依赖海洋。【资料展示】
海洋之所以被誉为人类未来的希望,是因为海洋中有丰富的资源和能源。海洋自然资源的分类有多种,《中国自然资源丛书·海洋卷》按照海洋资源的性质、特点、存在形态,将海洋资源分为 6个大类:①海洋生物资源(包括渔业资源、药物资源、珍稀物种资源);②海底矿产资源(包括金属矿产资源、非金属矿产资源、石油和天然气资源);③海洋空间资源(包括土地资源、港口和交通资源、环境空间资源);④海水资源(包括盐业资源、溶存的化学资源、水资源);⑤海洋新能源(包括潮汐能资源、波浪能资源、海流能资源、温差和盐差能资源、海上风能资源);⑥海洋旅游资源(包括海洋自然景观旅游资源、娱乐和运动旅游资源、人类海洋历史遗迹旅游资源、海洋科学旅游资源、海洋自然保护区旅游资源)。 【板书】
一、海洋资源的分类
【讲述】本节我们仅以海水资源为例,一起来探究一下海水资源的利用和海水化学资源的利用前景。【阅读教材及资料并思考】
1、海水中水资源的利用包括哪几部分?
2、海水淡化有哪些方法?
【资料展示】 海水直接利用包括沿海工业冷却用水、生活用水和耐盐植物灌溉。这是海水资源开发的一个领域。据预测,2000年时美国工业用水的1/3将由海水提供。我国今后也要发展海水直接利用工程。在沿海地区,特别是在电力、冶金、化工等行业推广海水冷却方法,同时推广在生活领域中使用海水,如冲洗、除尘、消防、灌溉、印染等。目前青岛市已有20多个单位直接利用海水,年用海水量占全市工业用水量的67%,上海石化总厂每小时用海水量达100×10 4 t,青岛、大连、天津等城市的发电、石油、化工等部门每年直接利用海水达50×10 8 m 3。海水淡化现有 20多种技术方法。目前技术纯熟、经济效益较好的是蒸馏法、电渗析法和反渗透法。蒸馏法即通过将海水加热蒸发,再把蒸汽冷凝得到淡水。这是传统的方法,目前生产能力最大。这种技术正朝着容量大型化(日产10×10 4 t以上)和目的多重化的方向发展,如利用淡化后的浓缩海水提取有用物质,利用发电厂余热进行海水淡化等。我国已进行了日产百吨的淡化装置试制,具备了设计和研制大、中型蒸馏淡化装置的技术能力。
我国的海水化学资源
【讲述】 海水水资源的利用包括两个方面,1、海水直接利用。
2、海水的淡化。
【板书】
二、海水水资源的利用:
1、海水直接利用即海水的循环冷却。
2、海水的淡化。【讲述】 水淡化的方法已有十几种,主要的有蒸馏法、电渗析法、离子交换法等。其中蒸馏法的历史最久,技术和工艺也比较完善,是目前海水淡化的主要方法。此法耗能大成本较高,因此可利用太阳能进行海水蒸馏淡化。
蒸馏装置图
要点解析:
1、圆底烧瓶不能直接加热,需要石棉网
2、需要加入沸石,防止暴沸
3、冷却水的方向:下进上出
4、圆底烧瓶中溶液的体积不超过容积的二分之一并且不少于三分之一。
5、圆底烧瓶不带支管
【讲述】 海水中溶存着 80多种元素,其中不少元素可以提取利用,具有重要的开发价值。我国对海水化学元素的提取都有一些研究,可以列为未来的开发产业。
【板书】
三、海水化学资源的利用
【实验探究】 海水中几种重要元素的提取:
1、海水提溴流程 海水→酸化、浓缩→氯气置换溴离子得到溴单质→通入吸收塔富集→氯气氧化→溴单质
2、海带中碘元素的证明?(实验4-2)
2g干海带→剪碎并用酒精润湿→灼烧只完全变为灰烬→冷却→加入10ml蒸馏水,搅拌、煮沸2-3min过滤→加入几滴稀硫酸和月1mlH2O2→加入淀粉溶液观察现象 ●
3、海水晒盐
海水→蒸发结晶苦卤石和粗盐→粗盐溶解后依次加入过量氢氧化钠、氯化钡和碳酸钠→过滤→滤液中加入适量盐酸→蒸发结晶→氯化钠 ●
4、海水提镁
海水→加入适量石灰乳→氢氧化镁→盐酸溶解得到氯化镁溶液→蒸发结晶得到无水氯化镁→点解→金属镁
【学生活动】
1、阅读教材,写出有关海水提溴利用原理的化学方程式。
2、描述“海带中碘元素的证明”实验现象写出相关的化学方程式。【作业】 课后习题3、4、5 【板书设计】
一、海洋资源的分类
二、海水水资源的利用:
1、海水直接利用
2、海水的淡化
三、海水化学资源的利用
1、海水提溴流程 海水→酸化、浓缩→氯气置换溴离子得到溴单质→通入吸收塔富集→氯气氧化→溴单质
2、海带中碘元素的证明?(实验4-2)
2g干海带→剪碎并用酒精润湿→灼烧只完全变为灰烬→冷却→加入10ml蒸馏水,搅拌、煮沸2-3min过滤→加入几滴稀硫酸和月1mlH2O2→加入淀粉溶液观察现象 ●
3、海水晒盐
海水→蒸发结晶苦卤石和粗盐→粗盐溶解后依次加入过量氢氧化钠、氯化钡和碳酸钠→过滤→滤液中加入适量盐酸→蒸发结晶→氯化钠 ●
4、海水提镁
海水→加入适量石灰乳→氢氧化镁→盐酸溶解得到氯化镁溶液→蒸发结晶得到无水氯化镁→点解→金属镁
第四篇:反思物理教学资源开发利用
进入二十一世纪,信息技术迅速兴起,蓬勃发展,正以前所未有的迅猛发展态势,渗透到世界的各个角落,正给人类的生产、生活方式带来巨大的变革。信息技术的普及为教育提供了丰富的资源,给教学带来革新机遇,将促进教学模式、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直至教育思想、教育理论和教育体制的根本变革。面对挑战,如何利用信息技术和网上资源,建构信息化的学习环境和新的学习模式,实现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开展这方面的教学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九年义务教育初中物理教学大纲的教学目的中强调了在初中物理教学中进行科学、技术、社会(简称STS)教育的目标,即在初中物理教学中不仅要使学生掌握基本知识和技能,而且要使学生懂得这些知识的实用价值,培养学生的科学意识、技术意识、社会意识,使学生形成关于科学技术与人类福利、社会发展相统一的价值观。新的物理课程标准进一步强调了“人”的发展,提出了“三个维度”,即知识与技能,方法与过程,情感与价值观。传统教学无法全面实现上述目标,多媒体技术和网络技术为物理信息时空一体化提供了展现舞台,让学生在信息化的环境中探究,主动进行信息收信、筛选,进行知识意义建构,在探究活动中长知识,开发创造力和潜力,在民主、平等的学习环境中陶冶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张扬主体鲜明的个性。信息技术与物理学科教学整合为上述教育目标的实现提供了最佳的教育教学模式。教学反思
第五篇:中学历史教学与地方历史文化资源的开发利用
中学历史教学与地方历史文化资源的开发利用
摘要:地方历史文化资源是中学历史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利用地方历史文化这一载体,充分利用图书馆资源、乡土社区资源、信息网络资源以及历史题材的影视作品、历史遗迹、博物馆、纪念馆、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等进行教学探讨。同时,通过教学改革的探讨来充分挖掘整合乡土历史资源,以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是摆在我们每一个历史教育工作者面前崭新的重大的课题。
关键词:地方历史文化资源 开发利用 中学历史教学
地方历史文化资源是指以学生所在的地区的各种历史资源的总和。长期以来地方历史文化资源的开发利用,主要通过乡土历史教学的形式来实现。但在实践过程中,这些内容只被当作资料加以介绍,而并未当作历史课程的资源加以开发利用来支持历史课程的实施。中学历史教学与地方历史文化资源的开发利用是对新课标的响应。
一、地方历史文化资源在历史教学中的作用
(一)有利于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
地方历史文化资源对学生的历史学习和历史感悟大有稗益,中学生正处于从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发展的过程,历史的过去性特点,使得历史不能像其它学科知识那样复原与复制。历史由远而近的发展规律与学生由近及远的认识规律相悸,这些都使得学生对历史学科的兴趣受到负面影响。而地方历史是学生生长地的历史,容易激起兴趣,注入情感,融入记忆,结合乡土史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这样在学生的心目中,历史不再是遥远的不可捉摸的人和事,而是活生生的、有血有肉的可触可摸的存在,同时也产生历史感,养成用历史的眼光看问题的能力,从而达到:“通过所熟悉的身边的事物进入历史世界”的目的。[1]
(二)有利于对学生爱乡爱国情感的培养。
历史作为一门人文学科,对学生的人文素养的培养和发展是责无旁贷的。这次课程改革,首先是围绕着培养“人”的目标确定的,强调“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教育,加强中华民族优良传统、革命传统„„的教育。”[2]爱国主义是对祖国的忠诚和热爱,地方课程资源是渗透爱国主义教育的“活化石”。要使学生热爱祖国,必须使其热爱家乡;要热爱家乡,必须使其了解家乡。了解家乡的人文地貌、物产风情、历史现实、优势劣势,并把这种感性的认识逐渐深化为理性的认识,最终融进血液中去,成为一种永不丧失的深沉 1 的情感。地方历史资源对学生来说,就是萦绕在自己周围的,自己所能了解的家乡的那些历史遗存和文化传统,是颇具亲切感的。有利于帮助学生了解家乡的历史文化、社会习俗、风土人情等,继承发扬家乡优良传统,成为热爱家乡、建设家乡的中坚力量。
新课程下的历史教育,地方历史文化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将是对现行课堂教学的有益补充,有助于探索一条适合于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发展的,有助于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培养的新路子。这些地方历史文化教育资源,学生看得见摸得着,许许多多的资料散见在有关的文史资料,学生也有条件收集到。但是这需要我们历史教师对资料进行整合开发,有目的性的对学生进行引导,使学生通过亲自参与,去发现,去感悟生养我们的这块土地,积淀着厚重的历史内涵,真正使历史课在人文主义培养上不至于成为空谈,也才能真正发挥人文主义课程的育人价值。
二、开发地方历史文化教学资源的途径
1、搜集整理文字的地方历史文化资源。
凡是通过文字的形式为历史课程提供乡土教育内容的资源都可以划入文字的地方历史文化资源的范畴。历史教科书是地方历史文化资源的核心资源,除此以外,乡土教材、通俗历史读物、中学生历史刊物、历史档案、历史文献资料、地方志、家谱、族谱、历史小说、科学技术史、文学艺术史、当地历史人物的回忆录甚至包括当地著名历史人物描写家乡的散文、小说等等都属于文字的地方历史文化资源。
2、走近三千文化的地方历史文化资源。
非文字的乡土课程资源是指以实物或活动的形式运用于历史教育中的乡土课程资源。实物地方历史文化资源的表现表现形态多样,既有历史遗址、历史文物、博物馆、纪念馆、档案馆、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又有为历史教育教学活动专门制作的历史教具等。江永是一座拥有千年古村、千年女书、千家峒等三千文化,地方历史文化资源非常厚重的小城。全县有多处文物保护单位。这些实物式的的地方历史文化资源正在日益受到重视。活动地方历史文化资源主要指学生所在地区的历史见证人、历史专家学者、历史教育专家、阅历丰富的长者、历史教师等,他们能够从多种角度为学生提供历史素材和历史见解。
3、建立信息化的地方历史文化资源。
搜集文字资料和开发社会资源的一个很大不足,是缺乏时效性和广阔性。图书资料的更 2
新需要一个过程,社会资源的开发需要大量的准备,充分开发和利用互联网络可以弥补这些不足。建立有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基础上的数字电子化的地方历史文化资源是指以电子网络为平台为历史教育提供的乡土课程资源。如多媒体历史课件、历史资料数据库、当地图书馆、档案馆、博物馆所提供的网站,甚至可以包括一些影视作品等。同时,数字电子化的地方历史文化资源不仅应包括能给历史课程带来信息来源的资源,也包括保证这些信息获取的硬件资源。当然,这得加大地方政府对历史文化资源的投入力度。
三、地方历史文化资源的开发利用意义重大,当引起历史教师和社会的广泛重视
地方历史在中学生身边发生、发展、演绎的,中学生从小耳濡目染,从情感上说极易接受,在空间和时间上都对这些历史内容有一定的好奇和好感,他们一般愿意了解和学习这些历史。一片瓦砾,都记载着一个历史故事。学生参与其中,亲自去体验祖祖辈辈生活的这片热土的历史厚重,去体味历史与现实以及个人的紧密关系,进而去勾画未来的美好远景。学生在考察中对自己的故乡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对故乡的爱恋之情就会油然而生。丰富的乡土资源充实了历史课程的内容,既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学史积极性,又从不同层面和角度为学生提供了学习和理解历史的素材。永州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中国历史上(尤其是近现代)的许多重大历史事件都在这里发生,开展地方历史文化资源教育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我们历史老师在讲授中国历史部分时,完全可以结合乡土历史,使内容更加丰富,让学生可知、可感。乡土历史教育不仅能培养学生知乡爱国的精神,更能培养孩子的崇高道德情操。青少年时期是孩子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重要时期,对孩子进行乡土历史的教育工作一刻也不能削弱,否则耽误的又是一代人。
总之,地方历史课程资源的开发是一项艰巨而又复杂的工作,如何进一步拓宽地方历史资源开发的领域、完善地方历史课程资源开发的体系,提升课程理念等将是我们需要进行研究和解决的问题。参考文献:
[1]朱尔澄:《从情理交融到历史思维——我的教改之路》,北京教育出版社,1993年版,第29页。
[2]焦玉公:《弘扬主旋律的旗帜》,载《光明日报》2004年4月12日第三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