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四年级科学下册 苹果为什么会落地 1教学反思 苏教版
(苏教版)四年级科学下册教学反思
第四单元 无处不在的力 3.苹果为什么会落地
伴着新课程的推进,课堂较多地出现了师生互动、平等参与的生动局面。传统的“教师问、学生答”的课堂教学模式得到了很大的转变。学生由被动地学到主动地学,由不敢发 问到善于质疑,课堂也由寂静无“声”变为生动有“声”。这节课充分体现了科学课“做、中、学”的思想,设计思路简洁明了、教材重组适当合理,充分体现了“用教材教”的新理念。教学中,两位老师都很关注学生,尊重学生,并精心设计富有情趣的儿童语言及肢体语言,引导学生在不知不觉中进入了求知欲极高的学习状态中,同时注重为学生提供丰富而有结构的事实性材料,重视创设符合学生生活经验的情景、小游戏,把更多的时间交给学生自主探究,让学生在探究的过程中得到提高。在学生汇报时适时地进行质疑问难,在这种“质疑问难”的情境下,我们感受到“经常有惊喜”,“经常会发现学生的闪光点”,“经常被难住”。古人云:“学贵知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爱因斯坦也曾说过:“提出一个问题远比发现一个问题更重要。”
因此,我想作为教师,不仅要满腔热情地积极引导学生思考,还要有意识的引导学生质疑 问难,教给学生质疑的方法,培养学生思维的思辨能力。如何引导学生质疑呢? 首先要培养良好质疑的习惯。教学是师生信息相互传递的可控双边活动,在教学中,教师启发学生随时把自己的疑难 问题提出来,培养学生质疑问难的习惯,根据学生的质疑,教师有针对性地给予疏导、释疑、解惑,可以大大提高课堂教学效率。1.可以通过名人名言、名人故事给学生讲清质疑的重要性。如:牛顿从质疑苹果为 什么会落地发现了万有引力等等。另外还可举些身边的例子说明,为学生提供榜样。2.认真对待学生的质疑。对于学生的质疑,把哪怕问的问题再简单、再奇怪,教师 都要根据情况认真作答或是课后给予作答,并抓住这一关键时机进行引导,指导学生应该怎 样分析题意,怎样问才有意义。3.学生质疑,学生析疑。让学生质疑成为教学的引线,教师因势利导及时组织讨论。如张健老师在学生活动回报并画出物体运动轨迹图后,让学生观察,看看发现了什么,此时就有学生提出,这些物体为什么都是最终往下落的? 这个问题提得非常有意义,正好引起了下文地球引力和物体重力的问题的研究。然后张老师抓住这个珍贵的教育契机,将问题留给学生小小组讨论。最后学生得出结论:“正是因为地球有吸引力,使物体具有重力。”这位学生得到了满意的答案和老师的肯定。如此一来,极大地诱发了同学们的质疑意识。
其次要营造良好的质疑氛围。教师要教态亲切和蔼、面带微笑,与学生建立一种平等、民主、亲切、和谐的关系。在 课堂教学中敢于质疑的往往是那些成绩好的学生,而大多数学生却保持沉默,不是他们不善于发现问题,而是没有提问的勇气。为此,我经常在课堂中有意识地开展“我来当小老师” 的活动,让课堂提问由教师过渡到学生。实践证明学生对于解答同伴提出的问题远比教师提 出的问题来得积极和喜悦的多。在活动中我把更多的关注给了平时不善于发言提问的学生,只要他们能简单的提问,就毫不吝啬地给予热情洋溢的表扬,此时课堂气氛一下子就活跃了 起来,同学们也
情不自禁地为他们骄傲、鼓掌。像这样成功的体验,不仅让他们有了质疑的 勇气,更树立了对学习的信心。
最后要创设巧妙的质疑情境,教会学生质疑的方法。学生不善于发现并提出问题,这是他们不会或不善于利用教材中的有关因素去构设问题。这时,教师应当巧妙地设置质疑的情景,教给学生质疑的方法,让他们善于质疑。疑是思之始,学之源。亚里士多德曾经说过:“思维是从问题惊讶开始的。”“质疑”闪烁着孩子智慧的火花。“质疑”作为课堂中必不可少的环节,应该说是课堂的闪光点。人常说:“此时无声胜有声”,但是我相信,只要正确地面对学生的“质疑”,定会让课堂“此时有声胜无声”。
第二篇:苹果为什么会落地教学反思
《苹果为什么会落地》 教学反思
寿光市实验小学 隋玉芹
上完了《苹果为什么落地》一课,几位跨学科来听课的老师对我说:原来科学课这么有趣!活动真多!的确,在课堂中能让学生快乐地学习,享受成功的愉悦,兴趣盎然地参与到科学研究中是我一贯的理念。这节课的教学,学生在游戏中学习,在玩乐中探究,学生的兴奋点始终高昂。
“苹果落地现象”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本课的知识点是大部分学生乐于学习和接受的,相信他们对本课的学习充满期待。本课将组织学生立足于自身的生活经验,透过“苹果落地’、“抛文具”等活泼有趣的活动,再现重力与引力的现象并进行有系统、有层次的探讨与研究活动。引导学生经历像大科学家牛顿发现引力和重力的经历,进一步认识科学与生活的息息相关。本课我紧紧围绕“生活化课堂”展开教学:
一、创设生活情景,导入新课
本课我以出示苹果、提问,并(高举后放开,接住苹果;将苹果向上抛起,再接住苹果。重复演示。)从而创设生活情景,导入新课
二、小组合作,实验探究(分两部分):
(一)认识生活中的“苹果落地”现象,感受物体重力的存在 此环节主要通过以问题“生活中,还有很多‘苹果落地的现象’,谁能来说一说呀?”激发学生的探究热情和学习兴趣,从而认识生活中苹果落地现象;在此基础上展示课件(出示动画:树叶飘落、雨点落到地上、瀑布往下流、人从地面跳起落到地上来、水龙头打开水流下来、球抛向空中后掉下来-----)使学生加深对生活中“苹果落地”现象的认识,从而揭示物体都要落地的!进而激发学生做实验、自主探究的热情!
通过用身边的橡皮、球等物品,做模拟苹果落地的实验,找到球、橡皮这样 的物体和苹果的运动有共同之处,从而学生认识常见的力!
播放课件中视频《发现地球引力》后,师生谈话:引导学生认识地球引力和重力。
(二)游戏“定点下落”,感识重力的方向 通过游戏“定点下落”,使学生在仔细观察现象的同时,试着解释其原因感识重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下的。
谈话并提问:像老师手里的这个装置一样,(出示悬挂着小球的铁架台)当小球受到重力作用下落后,这根线是表示出了它下落的方向,也就是小球受到重力的方向。那如果地面倾斜了,像这样(倾斜悬挂着小球的铁架台)那么这个小球还会垂直于地面吗?那它垂直于哪儿呢?
讲解:(出示装水的塑料瓶)科学上,我们把这个方向叫做水平方向,和它垂直的方向叫做竖直方向。(板书)竖直方向与垂直方向构成直角。无论是苹果、笔,还是小球,或者是其他的任何物体从高处落下时,都由于受到重力作用,向竖直方向下落。(板书:竖直)换句话说,也就是重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下的。(板书:向下)
三、拓展延伸
1、通过交流活动,引导学生让从本节课获得的收获谈起,从而进一步总结、整理备课的所学知识!
2、引导学生从“地球上的任何物体都受到地球引力。假如没有了地球引力,世界将会怎样呢?”谈起,进一步与生活相联系。
3、播放视频《宇宙中的超重失重现象》,引导学生课后探究的兴趣,从而进一步认识到:生活中处处有科学!
本课采用探究的教学法进行教学,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积极为学生创设了一个和谐安全的情境,学生在自主的空间里,自由奔放地猜想、思维和学习,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但也存有一定的问题,有待于在今后开展猜想教学时改正,具体反思如下:
1、教学本课第一课时的成功之处在于贯彻了“一英寸宽一英里深”与“生活化相结合”的科学探究思想,打破了教科书编排的内容,创造性地突出了“科学猜想”这个环节。在日常的生活中和学习中,往往因为要研究的事物信息还不充分而经常要靠猜想解决问题,寻找深入研究的途径;在科学课中,科学探究既是学习方式,又是课程目标,而猜想正是科学探究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在本课教学中,教师逐步引导学生自觉地有根据的猜想,使判断建立在实验探究等有效事实的基础上。教师抓住有关内容或有利时机,给学生充分的时间,鼓励学生从各个角度去大胆猜想或假设,既培养了学生的良好思维习惯,又使学生交流了思维方法,相互之间受到启发。
2、教学本课的不足之处在于:我讲的稍多,学生说的偏少,师生互动多,生生互动少,组间互动少。由于本课是以科学猜想为主题的思维训练课,所以教师应正确把握师生角色,尽可能地鼓励学生在质疑、争论中主动参与、发展、探究和知识建构。教师不能牵着学生走,而应跟着学生的思路走,并加以适当的引导,以保证探究的效果。再者,教学过程中教学评价应贯穿教学的全程,力求评价方式多元化。
3、要创设巧妙的质疑情境,教会学生质疑的方法。学生不善于发现并提出问题,这是他们不会或不善于利用教材中的有关因素去构设问题。这时,教师应当巧妙地设置质疑的情景,教给学生质疑的方法,让他们善于质疑。疑是思之始,学之源。亚里士多德曾经说过:“思维是从问题惊讶开始的。”“质疑”闪烁着孩子智慧的火花。“质疑”作为课堂中必不可少的环节,应该说是课堂的闪光点。人常说:“此时无声胜有声”,但是我相信,只要正确地面对学生的“质疑”,定会让课堂“此时有声胜无声”。
总之,作为教师应该具有开放的教学观念,不要被书本、内容、时间所限 制。只有这样,才能给学生自主探究的条件,才能让学生在自主动手实践的过程中习得科学的思想方法,科学的结论。
第三篇:四年级科学下册 苹果为什么会落地 2教案 苏教版
(苏教版)四年级科学下册教案
第四单元无处不在的力
3.苹果为什么会落地
教学目标:
过程与方法
1.能够收集相关事例来说明重力的普遍存在。
2.能够通过实验感受到物体重力的方向、大小。
3.能够利用器物模拟出月球围绕地球转的原理。
4.能收集有关牛顿的科学故事并与同学分享。
科学知识:
1.认识地球上的万物都具有竖直向下的重力,物体重力是由于地球引力引起的。
2.初步体验到物体间存在着相互吸引的万有引力,天体的圆周运动可以产生离心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愿意主动提供自己的资料和想法,听取其他同学的看法和意见。
2.体会到任何科学认识都来源于科学实践,科学认识与生活是息息相关的。
3.感受科学活动和探究的乐趣,愿意像科学家牛顿那样大胆想象,热爱科学研究。
教学准备:
1.学生收集牛顿的科学故事,教师准备相关的资料,苹果落地的课件。
2.重力(地球引力)方向示意图,直尺。
3.装水的水瓶上系上绳子,火箭升空及人造卫星绕地球飞行的录像或图片。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教学引入
1.课件演示、苹果落地。、提问:看到这一现象,你想到什么?
3.谈话:当科学家牛顿看到这一现象,他是怎么想的?由此他有了一个伟大的发明。
(板书课题)
二、引导探究
活动一:了解牛顿研究地球引力的故事。
1.谈话:关于牛顿和“苹果落地”的故事,你知道吗?给同学们讲一讲。
2.学生讲各自收集的“牛顿研究苹果落地”的故事。
3.谈话:关于牛顿提出的两个问题:
“为什么苹果总是落到地上,而不落向天空?”
“假如苹果树非常高,一直顶到月亮,设想月亮就是棵高高苹果树上的一个苹果,它会不会落到地 1
上来呢?”
你有什么看法?
学生合作交流、汇报。
活动二:认识重力的存在及其方向
1.谈话:牛顿经过反复思考,对此提出了令人信服的两个解释。
2.出示地球上物体重力的方向示意图,讲解牛顿的第一种解释。
3.讨论:重力的方向是什么?为什么会产生重力?
4.游戏:抓尺子(或铅笔)
①讲解游戏方法。
②学生活动。
③谈感受。
活动三:认识离心力
1.游戏:旋转装有水的瓶子。
①讲解游戏方法。
②学生活动、汇报。
③提问:怎样解释这一现象?
1.讨论:通过以上现象,你认为月亮为什么不会掉下来?
2.谈话:正是牛顿的这个第二解释,才有了今天航天事业的发展。播放火箭升空以及人造卫星绕地飞行的录像或图片。
三、总结、评价。
教学反思:
第四篇:苏教版四年级下册科学《苹果为什么落地》教学反思
苏教版四年级下册科学《苹果为什么落地》教学反思
教学反思:
本课主要是通过孩子的探究活动认识生活中常见的力——重力。本课设计力求突出以下几点:
1.课前感知常见的力。
本课课前活动安排让学生玩纸飞机,在玩前先让学生思考:怎样让飞机飞得高,飞的远?引导学生在发言中意识到:要想使飞机飞的高需要给它一个向上的力,要想使飞机飞的远,需要给它一个向前的力,从而为学生课上探究苹果落地的原因做了铺垫。
2.探究活动让学生充分体验。
无论是地球引力还是重力,都是非常抽象的。就是由于孩子天天生活在地球的引力中,才对身边的现象习以为常,认为就应该是这样,而忽略了对现象的思考。在和学生的接触中发现学生对苹果落地的现象有所了解,也知道是地球引力的缘故,但地球引力究竟是怎么回事却解释不清楚。
《苹果为什么落地》教学案例
一、教材分析:
《苹果为什么落地》是青岛版《科学》四年级下册第五单元《我们的家园---地球》的内容。本课主要探究由地球引力而产生的一些生活现象,使学生在实验、探究和交流中,逐渐认识到“重力”形成的原因。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的意识和实验的能力。从教学方法上看,主要是引导学生经历“探究暗箱类事物”的科学探究历程,让学生意识到从事物内部探究事物的本质是最可靠、最科学、最有效的方法。
本课分两部分展开。第一部分:让学生设计“苹果落地”的模拟实验,深入探究物体落地的原因。学生在抛一抛、提一提、试一试等一系列活动中,可以观察、体验、感受到地球引力的存在。第二部分:引导学生讨论交流自己在实验中的收获和体会。初步认识到这些现象是由地球的吸引而产生的,逐步揭示苹果落地的原因,认识到物体落地是由于地球引力的作用所造成。教科书中还介绍了重力及其方向等,使学生对重力的概念有较为清晰的认识。
二、教学设想
根据对教材分析,我们可以知道,尽管本课第一课时应开展实验探究,但实验探究并不是教学的目的,而是探究的手段。教学的关键在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想象创造能力、科学探究意识。因此,思维互动多、想象能力训练多是本课教学的重要特点。结合《科学(3-6年级)课程标准》的相关要求,本课教学主要体现了科学探究中的“猜想与假设”环节。对于科学探究性学习来说,猜想是一种重要的基本思维方法。建构主义教学观认为:学生进行猜想与假设活动的基础就
是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猜想与假设活动就是学生根据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对要研究的问题经过思维的冲突与再加工活动。
基于以上认识,本课第一课时的实施应围绕“猜想与假设”,让学生经历一个“收集事实——整理事实——形成认识”的过程,从以下四个部分展开。
第一部分:谈话导入,实验探究。导入时教师以谈话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强化学生的问题意识,调动学生的思维,营造和谐的师生关系,为课堂教学中师生互动的成功实施奠定基础。学生通过听科学家的故事,围绕苹果落地提出相关问题,自然而然地引出课题。由于学生的认识均来源于生活,小学生的科学学习应是在原有生活经验基础上的自主建构,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联系生活谈类似“苹果落地”的现象,激活了学生的思维,学生思维的空间由狭小的课堂扩展到大自然及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在此基础上,教师让学习自主设计“苹果落地”的模拟实验,目的是让学生动手做,在动手做中获得直观感知经验,是原有生活经验的提炼与升华。教师引导学生“动手之前先动脑”,在制定计划的前提下,避免活动的随意性。第一部分的设计,总的思路就是让学生在活动中,尽可能多地收集事实,为下一步的猜想做好铺垫。在讲解中,教师要作为科学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领者和亲密的伙伴,应该参与到各小组讨论中,与学生共同观察、共同发现、共同探究,对有价值的信息及时评价记录。
第二部分:讨论猜想,得出结论。首先教师引导学生围绕实验中的现象与发现展开激烈的讨论,产生思维上的互动,学生的发现是多
种多样的,教师都应予以认可,并引导学生提炼出有价值的重大发现,使学生围绕这些争论的焦点自由猜想,设计相关实验证明猜想的正确性。这样的设计,符合学生思维的特点。
第三部分:提出问题,猜想辩论。在已有探究成果的基础上,学生可以围绕重力提出多种有趣的问题,教师可引导学生大胆猜想失重后人类生活情况,如“人跑步会飘浮起来,站着睡觉和躺着睡觉感觉一样。假如用地球上的习惯姿势写字,整个身体就会被笔尖支撑起来,如果用力过度,也会使你不由自主的转换角度。”这样既密切联系了学生的生活实际,又超越了生活实际,对学生想象能力的训练大有裨益,可以有效的培养学生科学素养,发展学生对科学活动的预见性。
第四部分:总结。在以上研究的基础上,教师引导学生简要总结本课学习内容,并结合学生实际,提出关于科学探究的要求(如希望学生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大胆猜想,积极动脑,大胆实践,去探索科学的奥秘),渗透了一定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三、实施过程
(一)、谈话导入,实验探究
师:在上一章节中我们就认识了一位伟大的科学家,是他发现了白光是有七种单色光组成的,这是谁啊?
生:牛顿。
师:大家回答得非常正确,牛顿从小就注意认真观察自然界的一切事物,他非常善于问题。(出示牛顿树下思考图)传说在三百年前 的一天,牛顿正在苹果树下看书,忽然树上一个苹果落到地上,使牛顿陷入了深深的思考之中,同学们猜一猜,他想到了什么问题?
生:苹果为什么落地?
生:苹果为什么向下落,不往天上飞?
师:你们的想象非常大胆,我们这节课就重点研究苹果为什么落地。(板书课题)
2、师:要想研究科学现象,单凭苹果落地的一个现象来研究行不行?
生:不行。
师:我们想一想,生活中还有哪些像苹果一样落地的现象? 生:把足球踢起来,足球会往下落。拧灯泡,一不小心灯泡落到了地上。
师:真不错,这位同学玩足球,玩出科学来了。
生:下雨时,雨点从天上落到了地上。向远处扔石头,它会落到地上。喝水时,一不小心水会流下来,落到地上。
生:秋天到了,杨树的叶子落到了地上。下冰雹时,冰雹落到了地上。打篮球时,我一拍球,它弹起来了,后来又落到地上了。运动员跳高时,跳过杆去又落地上。
3、师:刚才我们都是说出了生活中像苹果一样落地的现象,你们能不能利用你身边的物体,设计出苹果落地的模拟实验?
生:能。
(学生将书本说着手中的笔抛出然后落下。)
师巡回指导,启发学生认真观察,讨论这些落地现象有什么共同点?如物体位置、状态、受力等。)
(二)、讨论猜想,得出结论
1、师:我发现同学们在实验探究中热情很高,大家一定会有不少的收获,我们来交流一下好吗?
生:用手拿着课本然后松手,发现它会落到地上,笔袋或者笔,也是落下来的。
3、师:我们回忆一下,在三年级学过哪些“力”? 生:拉力、推力、摩擦力。
师:非常棒,大家记忆力非常好。在学习拉力、推力、摩擦力的时候我们知道了力都有什么,哪两个要素?
生:力有大小。生:力有方向。
师:非常好,力有大小和方向(板书:大小
方向)那么重力的方向是怎么样的呢?
生:竖直下落。
师:十分正确,在地球上,无论什么物体都受到重力作用。重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下,垂直地心的。(板书:竖直向下)
(三)、提出问题,猜想辩论
师:对于重力,我们还有哪些问题想研究? 生:怎样知道物体所受重力的大小? 师:这个问题我们下一节课学习。
生:如果地球上没有重力,会怎么样?
师:同学们的问题很有研究价值,让我们围绕失重问题自由猜想。(学生自由猜想,师巡回指导。)
师:通过刚才的讨论,同学们一定有不少的收获,让我们来交流一下,好不好?
生:好!
(学生自由发言,跑步:人会飘浮起来。睡觉:站着睡觉和躺着睡觉感觉一样。踢足球:足球会飞离地球。喝水:水是飘在半空中的。交通:现有的交通秩序被打乱,如汽车一开就飘走了,会发生许多交通事故。)
(四)、课堂评价,总结结课
师:同学们,通过今天这节课的学习,你们有什么收获?(学生自由发言)在今天这节课中,老师也有收获,老师为同学们大胆猜想,积极动脑而感到高兴和自豪。希望同学们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保持与发展这种良好的研究状态,努力学习,深入探究,大胆实践,去探索科学的奥秘!
《苹果为什么落地》教学反思
本课采用讲授、实验、探究的教学法进行教学,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积极为学生创设了一个和谐安全的情境,学生在自主的空间里,自由奔放地猜想、思维和学习,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但也存有一定的问题,有待于在今后开展猜想教学时改正,具体反思如下:
1、教学本课第一课时的成功之处在于贯彻了“一英寸宽一英里深”的科学探究思想,打破了教科书编排的内容,创造性地突出了“科学猜想”这个环节。在日常的生活中和学习中,往往因为要研究的事物信息还不充分而经常要靠猜想解决问题,寻找深入研究的途径;在科学课中,科学探究既是学习方式,又是课程目标,而猜想正是科学探究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在本课教学中,教师逐步引导学生自觉地有根据的猜想,使判断建立在实验探究等有效事实的基础上。教师抓住有关内容或有利时机,给学生充分的时间,鼓励学生从各个角度去大胆猜想或假设,既培养了学生的良好思维习惯,又使学生交流了思维方法,相互之间受到启发。
2、教学本课第一课时的不足之处在于,教师讲的稍多,学生说的偏少,师生互动多,生生互动少,组间互动少。由于本课是以科学猜想为主题的思维训练课,所以教师应正确把握师生角色,尽可能地鼓励学生在质疑、争论中主动参与、发展、探究和知识建构。教师不能牵着学生走,而应跟着学生的思路走,并加以适当的引导,以保证探究的效果。再者,教学过程中教学评价应贯穿教学的全程,力求评价方式多元化。
3、通过教学本课,对于科学猜想环节,我认为应注意以下四个方面的问题:(1)要根据已有知识进行猜想,并对初步提出的猜想结果进行比较、分析。建立假设的过程是一个思维的过程,我们必须让学生充分暴露思维的过程,为自己的假设说明理由是暴露学生思维过程的有效方式之一。学生提出假设的能力还不够,教师应善于调动学生的知识,鼓励他们大胆去想,让学生懂得假设应有理有据。(2)教师要根据学生的知识经验和能力水平,依据国家制定的科学课程标准,设计出科学活动的主题,在科学活动过程中引导学生自己提出问题,进行猜想和假设,然后引导学生设计相应的实验,并亲自动手操作,验证自己的假设。(3)良好师生关系能使学生对教师所教的科学课程产生兴趣,消除焦虚等心理负担,积极主动性得到发挥,敢于做出假设。(4)培养小学生的猜想与假设,不仅要有强烈的好奇心,求知欲,还应该培养他们大胆的探索和批评精神。古人云:“学贵有疑。”“学则须疑。”疑是思之源,思是智之本。疑是“争论”的起点,有了“疑”而又能独立思考,敢于坚持自己的意见,才有了“敢于争论”的思想基础,教师对学生的质疑要提倡、鼓励,使学生逐步做到敢说、爱说,甚至提出跟教师不同的想法。
第五篇:四年级科学下《苹果为什么会落地》公开课教学设计
青山小学度第二学期四年级科学《苹果为什么会落地》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认识地球上的万物都具有竖直向下的重力,物体重力是由于地球引力引起的。
2、知道物体由于受到地球引力的作用,总要竖直下落。【过程与方法】
1、能够收集相关事例来说明重力的普遍存在。
2、能够通过实验感受到物体重力的方向。【教学重点】
1、认识到由于地球的吸引会使物体受到力--重力,重力是物体受到地球引力产生的。
2、认识重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下的。【教学难点】
1、认识重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下的。
2、不管物体处在地球上什么位置,受到重力的方向总是指向地球的中心。【教学准备】1.学生身边的任意文具。
2.课件PPT 【教学过程预设】
(一)导入新课
1、同学们,我相信大家吃过苹果,你们是否高举苹果后又放开,苹果是向上飞还是向下落?(学生自由回答)提问:苹果为什么最终都要落到了地上,不会往上飞?这是为什么呢?
2、谈话:这节课我们一起来研究这个问题。
4.板书课题:苹果为什么会落地。
出示课件01:苹果为什么会落地。
(二)认识引力的存在
(1)活动:每位学生从自己身边找出一样轻便的东西,坐在座位向上抛出,观察体验物体会落地。(2)提问:物品总是要落到地面,这是为什么呢?(3)试解释、交流。2014-2015年(4)人物介绍。(出示课件02:艾萨克·牛顿)(5)出示课件03: 1.图片给我们展示什么?
2.苹果熟了,为什么总是落向地面? 3.下面请同学们看课文内容(p45-p46页)。
(6)出示课件04:大科学家牛顿曾经研究过这个问题.(见课本p45页)各自读一读,体会故事内容(7)对此牛顿提出了令人信服的哪两个解释?(谁来说一说)
(8)讲解:出示课件05:牛顿的第一个解释。(读一读体会。板书:地球有引力。)
地球有引力,地球的引力会作用于地球上的任何物品。像这样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我们称之为重力,任何物体都受到重力作用,物体重力是由于地球引力引起的。
(9)小结:不管有没有物体,地球的引力总是存在的。只要有物体存在,物体就会受到地球引力的作用,所以,任何物体都具有重力。(板书:地球有引力,物体受引力作用产生重力。)
(10)出示课件06:认识指向地心(读一读:树、下落的苹果、人、抛出的球,由于地球的引力而受到的重力的方向。)
(三)知识扩展
(1)下面请看几个物体下落的例。出示课件:
看课件07-10.抛出的球落到地面;
2.秋天树叶飘向地面; 3.潮湿衣服的水落到地面;
4.同位:做和重力“赛跑”的游戏--抓尺子。
(2)从抓尺子的游戏中,你体会到了什么?---------看课件11:重力的存在、重力的方向、速度
(3)课件展示12-14(三个图片):关于牛顿提出的第二个问题。(读一读)
1.来自于小时候玩过的游戏-------“旋转水桶”游戏
2.杂技演员紧紧握住系着两碗水的绳子,然后使劲地旋转水碗,当水碗旋转到一定速度时,水就一滴也不会洒出来了。
3.通过以上现象,你认为月亮为什么不会掉下来?------------通过以上现象,你认为月亮为什么不会掉下来?月亮就像这桶水,人就像地球,地球引力试图把月亮拉过来,但月亮的速度平衡了地球引力,所以月亮掉不下来。(4)展示课件15-17:中国的航天事业(两个画面)
(5)简述:因为地球是圆的,就像你水平扔出一块石头一样,用的力越大石头飞出越远,如果初速度足够大,石头可以飞很远很远,如果初速度再大点,地球的引力就无法拉住石头了,石头就会以螺旋形的轨道被抛出地球(原理就像洗衣机一样,依靠离心力)。宇宙飞船也一样,就是大一点的石头,它由航天飞机等运载上太空再组装,所以它本来就是在外层大气之上做圆周运动。这是如果飞船加速就会“飞出地球遨游太空”
(四)练一练(课件展示18-19)1.我会填 2.我会判断。
板书:苹果为什么会落地
↙
↘
地球有引力
物体受引力作用产生重力
授课人:夏遵权
2015.04.23